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透析护理综述实用13篇

透析护理综述
透析护理综述篇1

临时性血管通路包括直接动静脉穿刺,动静脉留置针,股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颈外静脉置管,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等类型[1,2]。其中,动静脉留置针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应较多,优点突出。动静脉留置针选表浅动脉, 于搏动最明显处进针,见回血后, 将套管针缓慢向血管内推入, 再用手指压迫套管针尖部以阻断血流,拔出针芯连接备好的动脉管路。下次透析时只需消毒留置座塞, 将内瘘针直接刺入即可。此法操作简单, 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锁骨下静脉置管,优点是置管部位开放,易保持清洁,血流量充足,不损伤手臂血管,留置时间长,患者活动不受限。

长期性血管通路主要包括动静脉外瘘,直接缝合的动静脉内瘘,钛制轮钉吻合的内瘘,血管移植建动、静脉内瘘,无穿刺针血管通路等若干方法。动静脉外瘘技术中外瘘导管如脱落可因大出血致死,患者需随身携带止血钳以止血。长期外瘘管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且易并发感染、血管炎、血栓、皮肤坏死, 现已被动静脉内瘘代替。虽然直接缝合的动静脉内瘘优点是没有外瘘导管脱落大失血的危险,患者活动不受限, 感染及血栓发生率大大减少。缺点是术后至少要 2~ 3 周方能使用,且每次透析均需穿刺血管, 易发生血肿、血栓, 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还可并发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技术当前最广泛使用的为PTFE血管(1978,Campbell)。无穿刺针血管通路不用穿刺皮肤,而是采用(Dia TAP)装置暴露于皮肤外,局部及全身感染发射率高,且费用昂贵。

二 血管通路护理实践进展

由于大量病人需要建立长期性血管通路,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长期性血管通路的护理近十年来高水平高引用率文献进行了调研和综述[3-9]。并着重针对不同的患者类型[10,11]以及血管通路类型进行讨论。

包丽媛等(2003)、陈万美和孙惠(2007)[12,13]特别探讨了针对老年人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进行了探讨[14,15]。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及病理性因素, 使血管膜性化, 变脆、变薄、变硬,因此可用于建立内瘘的血管有限, 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率较年轻人低,内瘘较普通患者不易保护。老年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中,特别强调术中对穿刺和固定的技术要求。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 多皱褶,血管滚动, 穿刺前可由助手将患者皮肤绷紧, 穿刺者左手示、中指固定血管, 感觉内瘘搏动的同时右手与内瘘成 30°方向进针。穿刺时动脉穿刺点距离瘘口3 cm以上, 静脉穿刺点距动脉穿刺点5~ 8 cm 以上,此次穿刺点距上次穿刺点3 mm 以上。对有意识障碍的老年患者, 可用安全带将内瘘侧肢体固定在床上, 防躁动时针头脱落或穿破血管造成血肿。内瘘常见问题处理及预防。(1) 透析中穿刺点渗血。老年人针眼处皮肤愈合慢, 易渗血。少量渗血时可用厚棉球加压止血或调整穿刺针位置, 也可在渗血处撒些云南白药。出血不止时,应重新穿刺。预防的关键是经常更换穿刺点, 有计划使用内瘘, 采用绳梯法穿刺,减少皮肤及血管壁瘢痕。(2) 皮下血肿。处理原则: 充分止血后将出血向周围分散,冷却局部;透析结束24 h 后热敷促进血肿的消散和吸收。内瘘使用早期应由操作熟练人员穿刺, 尽可能地避免因技术问题造成的皮下血肿。(3) 动脉瘤。多由于反复穿刺或不正确穿刺造成。动脉瘤处避免再次穿刺。预防:开辟瘘侧肢体上的周围小静脉作透析回血用, 这样可使内瘘静脉端充分休息, 同时增加了动脉端的穿刺范围。

常耀武(2011)、杜书同(2009)、贺晓等人(2002)[16,17,18,19]探讨了采用钛轮钉吻合的动静脉内瘘护理问题。患者回病房后平卧, 嘱其术侧肢体远端关节伸直, 上肢抬高与床呈20~ 40°, 防止因造瘘肢体远端静脉回流受阻出现浮肿。站立时可用三角巾托至胸前, 利于血液循环。嘱患者术侧肢体不带表, 不手枕, 不测压, 不持物, 避免造成吻合口渗血、漏血及轮钉碎裂。术后观察瘘管是否通畅, 于术口上方2~ 4 cm 可听到血管杂音, 手可触及血管震颤, 同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术后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切口敷料, 同时观察切开处有无渗血及血管杂音情况, 术后应静滴抗炎药及抗凝药物, 防止切口感染及血栓形成。有的患者动静脉吻合后静脉扩张不理想, 可短时间用手指间断压迫吻合口上方静脉, 有助于瘘管尽快扩张。早期瘘管的使用是钛轮钉内瘘的特点, 禁止非透析性穿刺及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穿刺时我们一般选用14 号针即可获取200~ 300 ml/ min 的血流量。同时我们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对血容量不足的患者调整进针角度, 部分患者因初次透析紧张引起血管痉挛, 可静推654- 2 针剂5 mg 缓解, 同时注意肢体保暖。血透拔针后瘘管加压不宜过紧, 以听、触等方式观察瘘管通畅状况, 2 h 后解除纱布绷带, 24 h后可用频谱或毛巾热敷。在2 次透析期间, 鼓励患者多活动其他肢体, 如瘘管过度扩张, 应套袖保护。

刘雁凌(2011)、李霞(2010)、蒋月云等人(2004) [20,21,22,23,24]详细探讨了人造血管内瘘的应用与护理问题。人造血管人造血管内瘘的应用解决了内瘘闭塞或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困难的难题, 大大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人造血管内瘘技术,在应用和护理时,需要注意使用时机的选择。施行人造血管移植术后患者术肢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约术后3~ 4 周肿胀消退, 新的内膜逐渐形成。实践中的病例均选择8 周后使用, 此期内瘘已基本成熟, 红肿消退, 穿刺点显露, 血流充足。还要注意穿刺点的选择及穿刺技术的要求,注意观察有无瘘管内渗血,采取止血措施。在日常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宣教, 重视瘘管的护理及保护。日常生活中注意术肢不能提重物, 避免硬物或外力碰撞, 不宜穿紧身衣物及使用以腋窝为支撑点的拐杖, 睡眠时减少术肢侧侧卧,避免压迫术肢, 以防术肢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瘘管闭塞。少数患者出现肿胀、瘙痒等反应, 不宜用手抓, 就诊专科医师排除闭塞、感染等并发症后, 可抬高患肢,用止痒酒精外涂, 50%硫酸镁湿敷等。

三 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首先应建立一条血管通路,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透的基本保证。血管通路分为临时性血管通路和长期性血管通路。由于大量病人需要建立长期性血管通路,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对长期性血管通路的护理相关文献进行了调研。随着技术进步,各种新型的血管通路技术不断进入血液透析领域医疗实践。因此,在护理实践中应结合循证护理的要求,使得血透血管通路的护理从传统的经验主义的护理模式向以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发展[25]。

参考文献

[1] 肖丽佳,李亚洁.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护理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 ,21(8):72-74.

[2] 唐万秋. 血液透析血管通道护理进展[J]. 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2) :7-9.

[3] 祁华, 陈小波, 岳琴琴, 等. 急诊血液透析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建立和护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10( 8) : 771-772.

[4] 嵇爱琴, 叶朝阳.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血液透析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00 35 (9):563-565.

[5] 谢叶丽,黄晓丹,洪蝶玟,陈玮勉,黄丽香,李绪城. 改良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效果影响的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 ,21 (10 ):6-7.

[7] 尹华华. 深静脉置管的运用及护理进展[J]. 护理学杂志.1999,14 (5):290-291.

[8] 汲明亮,宋 翔 ,宋剑波,孙长军.动静脉内瘘术侧端吻合法的临床体会[J]. 医护论坛,2011,12(36):158-159.

[9] 史灵芝. 浅谈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J].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090 , 1166.

[10] 苏海燕.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对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9):165-166.

[11] 潘新元,殷国前. 注射隆乳后哺乳期并发乳腺脓肿及乳汁内瘘3例临床治疗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2):1874-1876.

[12] 陈万美,孙惠.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 护士进修杂志 2007 年9 月第22 卷第18 期:1713-1714.

[13]包丽媛, 王荣, 仲娜, 刘洪梅, 潘艳梅.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28 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03 ,19 (5 ):11.

[14] 薛健云.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中西医护理[J]. 甘肃中医.2010,23(7):60.

[15] 钱文艳,郑金微.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性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67-2268.

[16] 常耀武. 钛轮钉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体会[J]. 中国临床研究.2011,24(11):994-995.

[17] 杜书同, 赵春秀, 贾丽敏. 钛轮钉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体会[J] 海南医学.2009,20(7):100-101.

[18] 俞芳,邱国萍,李正夫. 钛轮钉动静脉内瘘吻合术36例[J]. 临床医学.2009:29(10):46-47.

[19] 贺晓, 高峰, 冯秉华, 高冬梅。钛轮钉动静脉内瘘的建立与护理168 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02, 18(5 ):15.

[20] 刘雁凌,郑璇,周昌娥,杨红荣. 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20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64-65.

[21] 翟从芳. 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6(6):951-952.

[22] 李霞,谭秋贞. 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0):199-200.

[23] 黄江燕,王凤英. 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3):249-250.

透析护理综述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血液净化室有28台固定血液透析机,1台床边血滤机,150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10名血透护理人员。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血液净化室行血透时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的80例患者对照组,另选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时应用质量控制。1.2方法。对照组:在血液净化室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常规消毒,日常管理等。观察组:常规护理管理同上,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控制。①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在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科室质控员、护理人员等。定期检查血液净化室的工作,包括每周一次自查、每月综合评估,并且开展护理质控会议,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讨论解决措施并落实到护理管理中。②完善相关制度。根据2010年卫生部出台的SOP(血液净化标准操作),并综合血液净化室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病历管理制度、感染管理制度(其中涉及消毒隔离管理、环境管理等措施)、血液净化室工作制度等。③感染控制。a.患者分区。在血液透析室中,将治疗室分为三个区,即急诊区、普通区、隔离透析区。对于新透析患者,在透析前需进行相关感染学指标筛查,比如乙肝、梅毒、丙肝、HIV等;对于未进行筛查的急诊患者,使其在急诊透析区进行透析;对于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给予专区专机透析。b.环境管理。在相对独立、安静的区域设置血液净化室,并且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即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并且分开设立医护患者通道。治疗区域设置手卫生设备,严格要求义务人员规范操作,比如戴手套等。对于透析准备室、配液间、水处理间等,均安装空气消毒装置,并且确保光线充足、空气清新。c.透析机消毒。当患者完成透析后,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对透析机外部进行擦拭。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若患者血液不慎污染透析机,则需立即采用1500mg/L的上述消毒剂将血迹擦掉,并且对机器内部进行消毒。④操作技能规范化。每月对血透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理论和实践操作,同时树立无菌理念。在血透治疗的护理过程中,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熟练了解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对于危重、急诊和老年等特殊患者,需给予足够的重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等。1.3观察指标:①环境采样:观察并比较透析液、透析用水、使用中消毒剂、透析治疗间空气的合格率。②感染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感染事件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搜集、整理两组患者的上述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版)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操作采用χ2检验,当P值在0.05以下时,提示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环境采样结果合格率比较:经统计,观察组的环境采样各指标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医院感染事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血液透析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在透析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危险因素[3-4]。因此,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需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规范操作,尽量降低感染事件发生率。透析治疗是临床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其技术复杂,且专业性强,要想做好各项工作,血透室医务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同时加强质量控制[5]。在2010年,我院卫生部出台SOP,旨在进一步规范医院的血液透析治疗。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的号召,在血液透析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开展自检、科室综合检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可促使各项操作规范化,护理管理可以有章可循;通过感染控制中的患者分区、环境管理、透析机消毒,可以减少污染机会,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同时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操作技能规范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技能等。经本文研究显示,两组经不同护理管理后,观察组的透析液、透析用水、使用中消毒剂、透析治疗间空气的合格率(分别为95.00%、100.00%、100.00%、93.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2.50%、85.00%、83.75%、75.00%)(P<0.05),且护理人员感染事件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综上所述,将质量控制用于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效果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肖飞霞 林斐 单位: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周昌娥,李新华.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2):305-306.

[2]宋利,全梓林,陈新红,等.质量控制图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1):12-13.

透析护理综述篇3

[中图分类号] R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a)-0121-02

Analysis of Hemodialysis Nursing of Diabetic Chronic Renal Failure

YANG Yu-li, ZHANG Hai-yan, SUN Ming-qin, LI Yang-zhen, JIANG Li

Hemodialysis Room, Hen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Province, 4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emodialysis nursing of diabetic chronic renal failure. Methods 11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chronic renal 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plan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1 cases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5 cases adopted the general nursing, and the mental stat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Results The SDS and S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nursing, but the decrease rang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Diabetes; Hemodialysis; Chronic renal failure; Nursing

糖尿性肾病为终末期肾病首要病因,糖尿性慢性肾功能衰竭(DCRF)患者易逐渐表现肾功能减退、高血压、蛋白尿等临床症状[1-2]。目前关于DCRF治疗常采用血液透析方案,其可替代正常肾脏排泄功能,为抢救DCRF最有效的一种措施。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就选定的116例该病患者分别行不同护理方案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该院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116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资料,依据护理方案的不同设为两组,对照组(51例)中男女比21∶30,年龄44~67岁,平均(56.34±2.81)岁,病程2~9年,平均(5.31±1.05)年;观察组(65例)中男女比28:37,年龄45~69岁,平均(57.21±3.24)岁,病程1~10年,平均(6.24±1.23)年;文化程度:初中及高中24例,大专及本科65例,研究生及以上27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饮食指导、环境护理、舒适度护理等多方面;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为:①透析前: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需终身予以血液透析治疗,其对死亡的恐惧加重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以温和的语气、态度主动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向其耐心讲解透析治疗的效果及相关注意事项,以提高其内心安全感及治疗配合度。同时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治疗环境,定时对器械及相关设备予以消毒。②透析中:对患者体重、用药等情况予以详细记录,观察穿刺处是否存在渗血、气泡情况,并及时予以相应处理;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血压及呼吸等生命体征,针对低血压患者,需及时提供吸氧治疗;针对血压异常者嘱其使用降压药。此外,于透析时应详细观察透析液的温度。血流量、电导率及静脉压等情况,以及时采取相应解决举措。③透析后:穿刺部位予无菌纱布进行止血,待无出血后使用可贴覆盖;嘱患者定时对皮肤清洁,若皮肤出现瘙痒等情况可涂抹炉甘石洗剂;若患者表现低血压症状,需及时告知医师且予以有效处理,嘱患者取平卧位,下肢抬高,同时予以吸氧治疗;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低脂的清淡食物,同时对血糖水平予以适当控制。④综合护理: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饮食习惯及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膳食计划,以富含蛋白、纤维度、清淡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且控制水摄入量,禁忌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的刺激性食物,嘱患者戒烟酒。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开展运动,切勿过度劳累,以免病情加重。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针对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予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估,焦虑:SAS≥50分,抑郁:SDS≥53,分值越低,说明患者心理状态越良好[3]。观察且对比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具体表现为凝血、低血糖、心律失常等方面。

1.4 统计方法

该数据予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正态计量资料(x±s)组间、组内对比通过t进行检验;正态计数资料[n(%)]组间率对比则予检验,P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变化情况

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 (P

2.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凝血3例(5.88%),低血糖6例(11.76%),心律失常5例(9.80%),观察组分别为3例(4.62%)、2例(3.08%)、0例(0.00%),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27.45%vs7.69%)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DCRF为糖尿病主要的一种并发症,目前临床针对DCRF治疗主要采取血液透析方案。但因大部分患者对DCRF发病机制及治疗情况缺乏了解,故心理压力比较大,加之予以血液透析治疗极可能引起凝血、低血压等一系列并发症,进而降低患者耐受力,故于该类患者透析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具重要意义。

综合性护理干预是“一切以患者为本”的一种护理干预模式,该方案可通过对患者予以心理、社会及生理等各方面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患者的实际心理需求,而且可促使临床疗效得以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4]。该研究在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时,通过人性化、规范化及专业化护理方式,于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三阶段对患者予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使得护患之间的关系得以良好建立,进而提高患者护理治疗配合度,促进临床疗效进一步优化。护理人员全面掌握并发症早期症状及相应的处理举措,对疑似有乏力、头晕等症状患者,立即对其血糖水平予以监测,且于确诊后遵医嘱予相应药物处理;针对凝血者提高肝素用量;针对心律失常者及时报告医生且辅助其开展心肺复苏。经研究结果发现,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总发生率27.45%较之观察组7.69%显著更高,这与王小青等人[5]的文献结果一致性较高,进一步验证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DCRF患者的有效性。针对两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由于样本等外部因素制约未加以分析,待进一步调查作报告。

综上所述,DCRF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且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谢倩,颜秀娟,孙艳,等.糖尿病肾病患者个体化综合护理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3):359-362.

[2] 李红艳.舒适护理在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117-118.

[3] 李佩丽.心理护理干预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6):27-29.

透析护理综述篇4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2012年9月~2014年3月实施透析治疗的72例尿毒症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护理干预路径组)36例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50至66岁,平均58岁,病程2至6年,本组患者血肌酐平均值测得数为(778.8±26.4) μmol/L,合并高血压18例,高脂血症10例,糖尿病6例;对照组(传统常规透析护理组)36例中,男性18例,女性18例,年龄52至68岁,平均60岁,病程3至5年,本组患者血肌酐平均值测得数为(780.8±20.2) μmol/L,合并高血压16例,高脂血症8例,糖尿病7例;所有患者均结合病史、尿蛋白、尿沉渣、血生化检查确诊。两组在性别、年龄、尿毒症病程、合并疾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概述 尿毒症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我国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其中1%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需要通过透析来维持生命。

1.3方法 1.3.1对照组 进行常规透析护理,主要为保持安静、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透析中生命体征变化(具体略)1.3.2观察组 进行护理干预路径实施,具体为:1.3.2.1基础措施 进行护理干预路径知识的培训,进行相关疾病宣传教育,指导健康生活方式,消除紧张心理,透析前注意补充蛋白质,控制摄入水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血透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积极配合1.3.2.2准备工作 进行血液透析前的准备工作,查验设备、药品是否准备到位,将常用和急救用药准备好,如肝素、高渗葡萄糖注射液、地塞米松及透析液等1.3.2.3透析护理 透析实施时给予心电监护,动态观察血压、心率及心率变化,有意外情况及时停止透析,进行透析过程中需要防止血液透析中凝血阻塞空纤维管道,需行抗凝措施。对透析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做好预先防止和判断,低血压采用序贯透析或高钠透析,心律失常者则应先期饮食控制含钾食物以防透前高血钾1.3.2.4心理舒适护理 尿毒症病人容易产生恐惧,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血透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心理护理,尽可能地减轻患者负担,积极配合进行透析护理

1.4效果评定 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GFR(ml/min) 、Scr(umol/L) 、临床控制率等各项数值进行评定,治疗12周后,对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PR显效:症状明显改善。SCr下降≥30%,SD有效:症状得到控制PD SCr下降≥20%,无效:症状不缓解,甚至加重,SCr未下降或下降幅度≤20%。临床控制率为前二项相加。

2结果 表1护理干预路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中的效果观察[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临床控制率

观察组(n=36)

20(55.55)

14(38.88)

2(5.55)

94.44%

对照组(n=36)

14(38.88)

8(22.22)

4(11.11)

88.88%

P<0.05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实质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到最后的共同结局,随着近几年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增多,一些相关性的肾脏疾病也呈增长态势。尿毒症是病情发展到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患者往往有糖代谢紊乱、蛋白质代谢障碍等等一系列表现,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死于尿毒症者约占人口的万分之一。尿毒症期肾脏的纤维化病理变化程度高达90%以上,临床一般应用透析治疗缓解患者出现的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早期综合治疗护理可使病人的生存期明显延长。

临床护理干预路径(CNP)是当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时间为横轴,以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检查、治疗及护理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2]。血液透析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常规护理细节上不到位,我们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路径,明确护理的主要内容,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透析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站在患者角度考虑,做好提前准备,使患者在心理、生理方面得到全面护理。

综上,护理干预路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中的作用显著,可以积极改善透析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透析护理综述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3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男25例,女10例,年龄25~75岁。

1.2 血液透析方法:选用德国的费森透析机、生物相容性较好的中空纤维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液。①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中心置管6例,颈内静脉置管2例,其余为内瘘。②直接穿刺周围动脉(A)和静脉(V)5例。每周透析1~3次,透析血流量180~220 ml/min,透析时间为2~4 h。基于患者凝血功能的分类情况,正常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全身肝素化;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患者选用阿加曲班进行无肝素或小剂量肝素进行透析。

2 结果

经血液透析及对症治疗后,其中30例未出现失衡综合征,及早完成动静脉吻合瘘的手术,为血透做好准备,并且给了内瘘足够的成熟时间,延长了动静脉吻合瘘的使用寿命,免受了插管的痛苦。34例未出现各种心理惧怕症状,顺应性良好,配合治疗。28例能够透析期间正确合理饮食,水分增长中正常范围内。

3 讨论

3.1 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透析是指经过溶液的弥散、渗透及超滤作用最终使得半透膜两侧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溶质的流动方向是:浓度高流向浓度低一侧;水分子的流动方向:渗透压低流向渗透压高一侧。而血液透析的血液与透析液之间进行的就是用于治疗目的的弥散和超滤。因此透析过程的目的就是以清除患者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毒物、调整水和电解质平衡、调整酸碱平衡为主的具有但是不能代替人体肾脏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的一种以溶质进行弥散和滤过过程。

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优点如下:时间短、效果好、及时纠正并发症,虽然有上述优点但在透析过程中仍少不了必要的护理。主要分为三部分的护理:透析前、透析中和透析后。①透析前加强心理护理:为了帮助患者适应转变为患者角色的变化,给予及时的心理安慰,并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②透析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为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并观察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③透析后继续监测生命体征:避免置管穿刺部位出血、渗血、感染。进行上述的人性化护理后,很好的改善了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并对改善医患关系上有推动作用。

3.2 血液透析前心理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接受透析治疗,常常会造成患者情绪低落,因为他们不但要克服对突如其来的病情的恐惧感,还要适应第一次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术、动脉穿刺术来进行透析机治疗的陌生感。因此,护士应该及时向患者本人和家属充分解释血液透析治疗的原理及效果,让他们对现代医疗水平产生信心,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积极配合治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3 血液透析术中和术后的知识宣教: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受影响的除了缺乏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患者的依从性不理想。很多慢性肾脏病患者对血液透析没有足够的认识,以至于在慢性肾脏病已达透析指征仍拒绝血液透析治疗。很大一部分患者已经是严重的氮质血症,仍不采取透析治疗,这样使的最终选择透析治疗时,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增大。严重的全身症状导致多数患者的精神和经济压力日益增重,常产生焦虑感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这都是因为接受透析必须呆在家里,迫使离职而无法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其次自己在家庭里角色的转换、透析带来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也让患者身心俱疲,常感觉生活质量下降,看不到治疗后活着的希望和信心。临床医护人员应该着重注意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理、情绪的变化,拟定出应对他们不同心理反应的应急对策,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治疗心态,形成一个良好的在生理―心理方面的循环过程。结果中也显示出,对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将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对接受治疗的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在接受心理干预后,充分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并做好接受透析的心理准备,克服了自己对治疗的负面情绪诸如恐惧、抑郁和焦虑等,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的目的,并很好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透析护理综述篇6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52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55±6.54)岁;试验组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均在50岁至83岁之间,平均年龄(68.89±9.01)岁。确保所有患者的病史、过敏史以及一般临床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 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给患者简单介绍与疾病的相关知识,密切配合临床医师工作,做好常规的护理工作[2]。

试验组患者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该疾病属于长期慢性疾病,且透析过程较为痛苦,患者多由于长期的治疗导致心理压力较大,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从而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3]。②饮食护理。多给予患者食用含蛋白质较低的食物,控制饮水量,避免因饮水过多而对肾脏造成负担。③并发症护理。由于此种治疗方式属于有创治疗,治疗过程中易发生感染、低血压、出血等不良反应,故应在治疗前对血透仪以及患者皮肤进行仔细消毒,并于治疗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反应,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与医师沟通[4]。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检验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30.0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尿毒症是指机体无法通过肾脏产生尿液,从而无法将体内的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而引发的毒症,其常见的治疗方式为血透治疗,此类疾病预后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故护理方式尤为重要[5]。给予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相比传统的护理,可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多方面进行护理,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为患者的预后做出保障[6]。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30.0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给予应用血透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美凤,张岩郅. 综合护理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分析[J]. 海军医学杂志,2016,37(1):54-56.

[2] 沈冰. 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分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6):44-45.

[3] 李红,何梅,谭君,等.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7-1138.

透析护理综述篇7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笔者血液净化中心共112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79例,女43例,年龄60~93岁。病因:糖尿病肾病2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23例,原发高血压肾病21例,梗塞性肾病11例,痛风肾11例,多囊肾8例,慢性肾盂肾炎7例,其他原因6例。

1.2 方法及结果 所有患者接受透析时间为3~91个月,平均38个月。血液透析2~3次/周,每次4 h。内瘘穿刺,透析前常规肝素注入及透析中肝素泵维持,聚丙烯晴膜1.2m2血滤器,透析水为反渗水,重碳酸透析液,透析液流量700 ml/min,血液透析滤过每月2~5次,其他时间仍做序贯透析(HD)。均皮下注射人类促红细胞生长素3000~6000U/周。结果:因各种原因放弃或停止透析或转院25例,其中死亡15例,死亡原因:心血管并发症6例(心衰3例、心律失常1例、心肌梗死2例),感染4例,全身衰竭2例,脑血管意外、上消化道出血和电解质紊乱各1例。另改腹膜透析11例。现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76例。均病情稳定,内瘘及穿刺静脉血管保护良好,在家人的协助下生活基本自理。

2 护理

2.1 血透前护理 ①环境的安排:保持环境清洁,安静舒适,患者正前方安置电视机,轻松度过透析时间。每次血液透析前更换床单、被褥及枕套,每日紫外线消毒。②心理护理:老年人最忌孤独,易产生失落孤独感。针对不利因素,护士和透析工作人员以热情、关怀的态度,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家属的合作,减轻患者心理负担[1]。

2.2 透析中护理 ①透析前的准备:每次透析前要测体重、脉搏、血压、体温、呼吸;透析前应检查透析器各个部件的运行是否正常。②动静脉穿刺的护理:先应检查内瘘血管成熟情况,合理选择穿刺点。不要在肢体上测血压、输液等,防止瘘管阻塞。③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透析中可能会出现使用综合征、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肌肉痉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空气栓塞、过敏反应、失血、溶血、发热等并发症,并有相应的临床表现,需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必要时停止血液透析。消除首次使用综合征重在预防,对新透析器在治疗前充分冲洗,也可按复用的方法处理后再使用。透析后血肌酐浓度的梯度差异所致的失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轻度头痛、恶心、呕吐,重者可有惊厥,甚或意识障碍、昏迷等,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立即输入高渗葡萄糖或高渗盐水。超滤过多过快易发生低血压发生时应立即减慢血流量,暂停超滤,并输入生理盐水或高渗糖,必要时吸氧、终止透析。发生心绞痛时应及时吸氧,含服硝酸脂类药物,并调整血流速度,不能缓解者应终止血透。发生并发症时,护士应严密观察并做好心肺复苏的一切准备[2]。

2.3 透析后护理 ①透析结束时,应缓慢回血,注意观察出血情况。②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制定饮食方案,给予热量、高蛋白、低盐多种维生素,限制水的摄入,食盐要限制在4~8 g/d。同时要限制含钾高的食物。体重的变化是液体平衡的最好指标,以两次透间体重增加为干体重的3% ~5%为宜,让患者每日1次认真记录入液量和自测体重。③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血透结束后在家休养的注意事项,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到公共场所,不与感冒者接触,维持皮肤、口腔清洁,保持大便通畅[3]。④家庭成员的支持:加强对家属的宣教,鼓励营造良好的家庭休养环境,让患者感受亲人的可贵、生活的美好,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

3 讨论

老年肾衰患者由于生理功能改变,对透析耐受性差,使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年轻患者。透析过程中易出现心血管并发症、使用综合征、失衡综合征、低血压等。因些严密观察,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针对不同患者采用包括心理、饮食、血压管理及并发症预防等个体化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透析安全性,改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透析护理综述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均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诊断标准[1]及透析指征[2]。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59.6岁。透析时间1周-8年,平均3.8年;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慢性肾盂肾炎13例,糖尿病肾病7 例,高血压肾病8例,其他肾病6例。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二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治疗,采用标准血液透析,透析液为碳酸氢盐,透析时间 2次/ 周, 共 8 ~9h。干预组在常规透析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干预,饮食干预,药物干预,透析干预。两组患者均于透析前用立式水银标准血压计测量血压,由同一人操作,测3次,取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但干预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x±s,mmHg)

注: 与治疗前比较,P<0.0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全部回收问卷,其中对照组满意度75.0%(21/28),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6.4%(27/28), 两组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护理干预

3.1心理干预血液透析患者的紧张、恐惧、 焦虑等情绪,易引起血压升高。因此, 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时, 心理护理显得非常重要。在护理的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需要实施针对性的、 有效的护理,向患者介绍透析治疗的重要性、过程及注意事项,认真倾听患者倾诉,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3]。

3.2饮食干预根据患者的体重、每周透析次数确定个体化的膳食标准, 让患者根据个人的膳食要求、 口味自行设计食谱;掌握每日的进食量和进水量, 并具体分配至每餐的进量。

3.3降压药物干预 透析治疗的同时必须辅助药物治疗,耐心向患者解释药物的用法、作用及副作用等,选择针对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生机制的药物,嘱咐患者遵医嘱长期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控制目标血压在140/90mmHg以下。选择降压药物时还要考虑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3.4 透析干预 应用高通量透析,适当延长透析时间及充分透析有助于降低血压,防止和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充分有效的透析可使 80%-9 0%的患者血压正常或易于控制[4]。

4 讨论

高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逐年增高。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起到降低血压和舒张外周血管的作用。严格监视患者血压的变化,选择合理的降压药物,及时服用等。通过实施上述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增强了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改变了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大大减少了高血压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

本组资料显示,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干预组的满意度为96.4%(27/28)。综上,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可以降低血压,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 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疗,2010, 1:40-41

[2] 叶翠玲.血液透析中高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 (2) :295-296.

[3]张庆云.循证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预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 008,1 4(2 1 ) :7 4-7 5.

透析护理综述篇9

低血压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伴或不伴低血压症状,发生率约为25%~50%[1]。现将我对透析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性低血压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3月至2005年3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0岁~72岁。使用BaxterTINA1000透析机,透析器使用聚砜膜(面积1.3m2),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时间为4h/次~4.5h/次,血流量为200ml/min~220ml/min,2次/周。共进行4378例次透析,有369例次发生低血压。

1.2低血压诊断标准与透析前血压相比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或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2]。

1.3方法

1.3.1低血压观察方法每小时测血压1次,必要时每15min或30min测血压1次;观察患者出现头昏、出冷汗、打哈欠、抽筋、腹痛、嗜睡、肌肉痉挛等症状。

1.3.2低血压处理措施出现无症状性低血压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15min测血压1次,使患者处于头低臀高位,吸氧,无效者可静脉滴注高渗溶液。出现症状时,除上述有关处理措施外,快速输入高渗溶液,给予泵前输入。如低血压持续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如多巴胺、间羟胺等药物,必要时立即结束透析。

1.3.3调整透析模式提高透析液钠浓度为150mmol/L~155mmol/L,减慢透析中超滤的速度,降低透析液的温度为35℃~36.5℃。

1.3.4加强卫生宣教嘱低血压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幅度,减低每次透析的超滤量及超滤率;透析中不进食;透析前不服用降压药;保证有效循环血容量。

2结果

低血压发生在第1小时有9例次,占2.4%;第2小时有290例次,占78.6%;第3小时有50例次,占13.6%;第4小时有20例次,占5.4%。其中,老年患者有300例次,占81.3%发生率比较高。在369例次中有297例次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进行透析,72例次伴低血压持续,立即结束血液透析。

3讨论

3.1原因及机制

3.1.1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超滤脱水过多过快是导致透析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的常见原因。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所能耐受的血容量下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3]。另外,开始进行透析时,血泵速度过快,大量血液在短时间内进入体外循环,使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

3.1.2透析液钠浓度过低和透析液温度过高血浆钠的浓度是影响血浆晶体渗透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透析过程中其随透析液钠的浓度不同而发生变化。使用钠浓度过低的透析液进行透析时,血液中的钠离子、肌酐等渗透溶质被清除,有效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过高的透析液温度(超过38℃)可使中心血温升高,静脉内淤血,出现低血压。

3.1.3透析中进餐透析中进餐使迷走神经兴奋,分泌大量消化液,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产生低血压。

3.1.4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患者容量减少的应激反应差透析中容量减少时,机体不能有效提高外周血管的阻力,容易产生低血压。

3.2预防低血压的护理措施

3.2.1控制脱水速度和脱水量确定合适的干体重,并嘱患者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加幅度不要超过干体重的5%,是预防低血压的关键。

3.2.2改变透析的模式对老年人、心血管不稳定的、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增加透析次数,序贯超滤透析,高钠透析。设置透析液钠浓度由透析开始时的150mmol/L~155mmol/L逐渐降至透析结束时的140mmol/L。

3.2.3低温透析设置在35℃~36.5℃的低温透析,可防止热应激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加心排血量,保证透析顺利进行。

3.2.4做好健康教育制订健康教育计划,提高患者执行医嘱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综上所述,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勤巡视,多观察,准确的做好记录,与医师配合治疗,避免低血压的发生,从而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透析护理综述篇1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hemodialysis in elderly renal failure patients.Method:94 c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elderly renal failure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April 2014.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7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while 47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Then the relevant index scores,environmental indicator improvement 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The scores of APACHE Ⅲ,SAS,SDS and the environmental indicator within body had made much more improvement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with statistic significance and difference(P

【Key words】 Hemodialysis; Elderly people; Renal failur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Central Hospital in Zhabei District of Shanghai,Shanghai 200070,China

doi:10.14033/ki.cfmr.2015.16.043

近年来,老年肾功能衰竭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威胁到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血液透析治疗是利用血液滤过挽救患者生命,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疗效良好[1]。因而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多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在治疗过程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疗效具有积极影响。所以在本研究中将对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4例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94例,患者病情经临床相关检查均符合本研究基本要求,且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62~80岁,平均(73.31±2.51)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1.26±0.23)年;研究组男25例,女比例22例,年龄62~83岁,平均(75.21±2.74)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1.67±0.47)年。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知识宣教、保持病房卫生、科学饮食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饮食护理干预,充分掌握患者机体、病情等实际情况,帮助患者制定科学膳食表,以低盐、易消化、高膳食纤维为主,保证患者机体所需营养,提高机体耐受性。(2)心理干预,由于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易给患者造成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采取温和、耐心沟通方式与患者建立信任感,深入患者内心了解其压力根源,从而可针对性消除患者心理负担。同时告知患者肾功能衰竭病症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的积极有效性,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护理配合度。(3)血管通路护理干预,治疗过程要严密监测患者血管通路情况,若发现血脉堵塞、不通畅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在患者机体允许下,指导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瘘管早日成熟[2]。(4)并发症护理,严格控制患者水、钠摄入量,适当调整治疗过程中的,密切关注其血压、体征等变化,必要时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1.3 观察指标

参照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E Ⅲ),Zung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判患者护理前后有效性指标的改善,分值均介于10~80分,疗效与得分成反比[3-4]。机体内环境指标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APACHE Ⅲ、SAS及SDS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后APACHE Ⅲ、SAS及SDS评分情况均较护理前发生不同程度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机体内环境指标改善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后机体内环境指标均较护理前发生不同程度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4%,较对照组的79.2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社会人口日趋老龄化,人们生活结构的改变,医院血液透析患者逐年增加,对于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引起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不佳,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很容易发生血压异常等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经研究发现: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50%取决于透析治疗,另外50%在于人为因素[5]。由此可见,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将对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护理方案,根据相应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APACHE Ⅲ、SAS及SDS评分情况均优于护理前,说明给予患者适当人为因素的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护理后组间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保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稳定利于血液透析治疗得以有效开展,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两组机体内环境指标(CVP、SpO2、Scr、NT-proBNP)均优于护理前的基础上,其改善情况更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分析原因与综合护理干预中的血管通路护理干预相关,老年患者本就存在机体缺陷性即器官功能随着年龄增长而日趋减弱,因此在治疗过程密切监测患者血管通路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加之在患者机体允许前提下,指导其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以稳定患者机体内环境,使其早日恢复身体功能[8]。同时对患者治疗过程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的积极应用效果使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1%。由于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机体差异性较大,多合并其他各种病症,对血液透析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干扰性,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因注意患者其他合并症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护理。然而在研究组应用并发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还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探究。

综上所述,老年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利于稳定患者机体内环境,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建荣.血液透析对老年肾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J].武警医学,2011,22(2):97-98.

[2]王廉一.血液透析10年患者心脏功能和结构损害的临床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1,15(6):565-568.

[3]彭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2):129-131.

[4]袁如.冰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黑龙江医药,2013,26(3):538-539.

[5]徐建英.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实施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的预见性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6):1931-1933.

[6]陈辉乐.老年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36(4):321-323.

透析护理综述篇11

尿毒症的发病机制尿毒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因素导致慢性肾衰的终末期所特有的临床综合征。当机体发生慢性肾衰竭时,体内蛋白质代谢产物、细菌代谢产物、中分子物质中有 200 种以上的物质水平高于正常值[6],而且至少有 20 多种具有毒性作用,导致消化系统、心、肺病变等,同时可导致免疫力下降且易并发感染[7]。

尿毒症患者的护理干预及进展尿毒症患者基础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干预进展:基础生命体征主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尿毒症的严重程度会影响到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变化,常规的护理是每日观察 1 次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而对于危重患者,要每 4 h 观察 1 次[8],对于特危重患者,加强心电监护,随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目前随着监测仪器的广泛应用,各种检查手段也广泛应用,如血压、血糖智能手环等。在心电监护方面,随着仪器的人性化,各种数据能够直接传输或打印,方便了护理资料的整理。

其他体征和症状的观察和护理进展:①胃肠道症状的观察和护理进展:尿毒症晚期患者的机体代偿能力已经达到峰值,体内堆积的尿素进入消化道,在肠内经细菌尿素酶的作用产生氨[9],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在护理方面,加强口腔护理,指导患者早晚刷牙,保证口腔的清洁湿润[10],观察患者有无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积极治疗病因,改善临床症状。患者个人应注意勤洗手,多喝水,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房间通风。②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和护理进展:尿毒症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失眠、烦躁、意识不清、抽搐、昏迷等。针对这些症状,要立即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11],加强巡视,防止患者坠床。③心血管系统症状的观察和护理进展:50%的尿毒症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积极控制血压,纠正水负荷过多,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进行分级护理。④皮肤症状的观察和护理进展:由于代谢产物的潴留[12],长期皮肤瘙痒是常见的皮肤症状[13],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因此要保持病房的整洁,适宜温度和湿度,指导患者平常应当穿棉质宽松衣服,洗澡水不宜太热,避免挠破皮肤引起感染。若患者对瘙痒难以耐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一些抗组胺药物。

尿毒症透析护理干预进展:血液透析是透析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措施之一,需要在医院进行,2~3次/周,3.5~4 h/次,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糖、低血压、高血压的情况[14-15],建议患者每小时进行 1 次血压的监测,同时建议患者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进食以提高血糖水平。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HD)中较好的血管通路,在穿刺方面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长期区域性穿刺,以保护内瘘、避免渗出血。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及时发现低血压的先兆:如打哈欠、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便意等[16-17],可采取暂停脱水,减慢血流量、静注 50%葡萄糖(糖尿病患者除外)或生理盐水、输白蛋白或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等处理措施,必要时按医嘱使用升压药,以预防低血压造成内瘘堵塞的危险。

尿毒症患者心理干预及进展:恐惧是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经济负担是尿毒症患者最大的心理障碍,尿毒症患者由于病程较长,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心理压力大,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有的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8],心理干预在现代的医学治疗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护理干预中要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有资料表明[19-20],经过心理疏导,尿毒症患者在抑郁、焦虑等方面明显改善,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尿毒症患者最需要的是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因此还应对患者家属进行教育,对患者多给予关怀,让患者获得家庭的支持,从而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尿毒症患者饮食护理干预及进展:对尿毒症患者要严格限制水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对患者进行蛋白质补充。鼓励患者少食多餐,充分吸收食物内的营养物质。同时,慢性尿毒症患者用避免食用蛋黄、动物内脏等含磷量高的食物。有资料表明[21],加强对尿毒症患者的饮食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尿毒症患者的肾脏负担,提高治疗效果。

尿毒症患者运动护理干预及进展: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助于机体恢复。尿毒症患者在运动方面不能过于剧烈,禁止足球、篮球等高强度运动,应该在机体能够耐受的情况进行,可以制定一个锻炼目标,每周有氧运动 3 次,30 min/次,锻炼应在医生或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在锻炼的时候最好是进行有氧性的锻炼,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上肢的力量型训练等,运动量由小逐渐增多,循序渐进。

综上所述,尿毒症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掌握其护理干预措施和研究进展,对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书群,赵燕平,李园,等.心理护理干预对维持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3):

553-555. 

[2] Neves Precil D M M,Graciolli Fabiana G,Oliveira Ivone B,et al.Effect of Mineral and Bone Metabolism on Restless Legs Syndrom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Journal of clinical sleep medicine:JCSM: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2017,13(1):33-36. 

[3] 刘军丽.PG-SGA 的营养干预护理模式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20,41(6):462-463. 

[4] Sara Panizo,Natalia Carrillo-López,Manuel Naves-Díaz,et al.Regulation of miR-29b and miR-30c by vitamin D receptor activators contributes to attenuate uraemia-induced cardiac fibrosis[J].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European Dialysis & Transplant Association - European Renal Association,2019,5 (4):261. 

[5] 李风华.综合护理干预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20, 7(20):165-166. 

[6] 闫孟贤.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5):161-162. 

[7] 袁秀芳.探讨人文关怀护理用于尿毒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52):300-300. 

[8] Usama Bin Zubair,Batool Butt.Assessment of Quality of Sleep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sychiatric Morbidity and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in the Patients of Chronic Renal Disease Undergoing Hemodialysis[J].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Physicians & Surgeons-Pakistan:JCPSP,2017,27(7):427-431. 

[9] 王岚.协同护理干预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9):3637-3639. 

[10] 冯颖博,叶倩.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1):82-83. 

[11] Yoshikawa Norishige,Nakanishi Koichi,Sako Mayumi,et al.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 indicates initial prednisolone treatment for childhood nephrotic syndrome for two months is not inferior to six-month treatment [J].Kidney International: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2015,87(1):33-36. 

[12] 李晓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对干体重的影响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0(26):207. 

[13] 吴会军.整体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7):123-124. 

[14] 丁浩,危志强,印荻,等.Klotho蛋白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9):1690-1695. 

[15] 张晓燕.尿毒症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25):5036-5036. 

[16] 彭琼瑶,刘玲.骨硬化蛋白在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3):218-222. 

[17] Tomasz Zapolski,Jacek Furmaga,Andrzej P Wysokiński,et al.The atrial uremic cardiomyopathy regression in patient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the prospective echocardiographic study[J].BMC Nephrology,2019,20(1):152. 

[18] 周红英.细节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2):169-171. 

透析护理综述篇12

1. 2 护理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加强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 主要包括:透析前、透析中和透析后的心理护理。

1. 2. 1 透析前心理护理 尿毒症患者一般病程较长, 需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 而老年患者又由于本身年老体弱, 血液透析又使得大多数患者精力、体力下降, 此时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会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和无力感, 同时还担心自身疾病的治疗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 因此消极治疗的思想特别严重[1]。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以热情、耐心的态度, 听取患者的述说, 使患者感到来自护理人员真正的关心, 同时取得患者的信任,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并向患者说明良好的心态在疾病治疗、转归中的作用,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重视患者家属的作用, 指导患者子女多陪同患者聊天, 消除患者不必要顾虑, 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

1. 2. 2 透析中的护理 透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状态, 尤其对首次透析的患者来讲可能会出现使用综合征、失衡综合征、低血压、高血压、心绞痛等并发症, 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透析过程中的观察。患者在首次使用透析器时会出现胸痛、背痛等一系列候群症, 即所谓的透析使用综合征, 对于该病症重点在于预防, 在患者首次使用透析器前护理人员应对透析器进行充分的清洗, 也可按复用的方法处理后再使用, 以避免出现使用综合征[2];同时对首次使用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诱导透析, 即短时间、低流量的方法,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色、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等变化, 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透析前详细了解患者饮食和睡眠情况以及体重增加值, 对患者的干体重进行准确评估, 并合理设置脱水量, 以避免过度超滤引发低血压。若患者在透析期间出现头昏、出冷汗、打哈欠以及腹痛低血压征兆应及时纠正血容量, 必要时可暂时停止超滤进行处理[3]。

1. 2. 3 透析后的护理 ①透析后仍应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 并注意观察患者敷料有无渗血情况, 及时为患者更换, 以预防感染。②动静脉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因此必须要指导患者做好动静脉瘘的护理, 首先透析后2 h内, 嘱患者瘘侧肢体应保持制动状态, 内瘘24 h后可指导患者适当活动建瘘肢体, 以促进血液循环[4];其次指导并教会患者每日清洁建瘘肢体皮肤, 以加强对瘘侧血管的保护;嘱患者不在瘘侧肢体测量血压、抽血等操作, 避免其首先受压以及过度牵拉;再次, 教会患者判断内瘘是否通畅的方法, 学会观察倾听血管杂音和震颤, 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到院就诊。③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指导, 因透析患者每日从透析液中丢失大量的营养物质, 易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 因此嘱患者多食高蛋白、低盐以及富含维生素食物, 限制水的摄入量, 同时限制香蕉、土豆等含钾量较高的食物, 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2 结果

透析护理综述篇13

糖尿病肾病是医院常见病,严重时需进行血液透析,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血液透析结果,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对患者意义重大。我院于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对24例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4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40-82岁,平均(54.13±6.28)岁;糖尿病病程5个月-17年,平均(12.20±2.33)年。对照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41-83岁,平均(55.20±5.84)岁;糖尿病病程4个月-18年,平均(12.61±2.2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23例于血液透析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病房巡视,给予用药指导等。观察组24例于血液透析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其护理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当其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时,证实其病情已较为严重,机体脏器功能大部分受损,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严重的视力障碍,双目失明等。受疾病折磨,患者极易出现悲观、焦虑、绝望等多种不良心理,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抵制治疗的现象,对此护理人员需做好心理护理,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关心与安慰患者,尽可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其悲观、孤独、绝望等多种消极心理[1]。

1.2.2 血管通路护理 ①动脉内瘘或静脉内瘘的启用时间可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延长,确保静脉得以有效扩张,同时可有效提高内瘘效果;②注意穿刺环节,可选择纽扣法进行穿刺,对于穿刺位置,需有规律地更换,禁止进行定点穿刺,减少或避免血管狭窄等现象的产生,此外穿刺时应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防止多次穿刺造成的感染或血肿症状。③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部分患者留置导管的时间较长,对此护理人员需于无菌环境下完成各项操作,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血液透析结束后,可选择抗凝剂进行封管,避免导管出现堵塞现象[2]。

1.2.3 血糖监控 低血糖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虚汗、焦虑、意识模糊、面色苍白等,对此护理人员需加强血糖监控,可参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改变降糖药的剂量,而在血液透析前无需应用降糖药,确保透析过程中的血样不低于10mmol/L。若患者为无糖透析,则在透析过程中需及时补充适量的葡萄糖含量,并引导患者科学饮食,避免其出现低血糖症状[3]。若患者已存在低血糖症状,则需于第一时间内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ml,以缓解症状。

1.2.4 饮食指导 对于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体质虚弱,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因此需加强饮食护理,给予科学的饮食指导,通过饮食补充必需的纤维元素,改善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等现象[4]。对此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尽可能选择清淡、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食品,如鸡蛋、纯牛奶、鱼类及果蔬类食品等,同时需做到多餐少食。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2.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

2 结 果

2.1 低血糖发生情况 观察组2例出现低血糖症状,其低血糖发生率为8.33%;对照组7例出现低血糖症状,其低血糖发生率为30.43%。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17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2例,其护理满意度为91.67%;对照组满意9例,基本满意6,不满意8例,其护理满意度为65.2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糖尿病与肾病均为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病,其病程通常比较长,而当两者合并存在时,可加重病症,且易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若其症状严重,病情反复恶化,则需及时给予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而在血液透析透析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可确保血液透析效果,加快疾病治疗。

综合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血管通路护理、血糖监控及饮食指导等,其中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血管通路护理可加快血液循环,确保血管处于通畅状态;血糖监控可有效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糖的发生,降低血液透析对患者血糖产生的不良影响;饮食指导能让患者及时补充必要的纤维元素,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助于机体康复。本研究对照组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证实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并于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不仅可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阚艳红.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16):115-116.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