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备课教案实用13篇

幼儿园备课教案
幼儿园备课教案篇1

研发工作的基本思路

为促进幼儿园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变革,作为北京亚太未来教育科技发展中心学前教育研发团队,我们在多年前就提出幼儿园教育需在学习和教学形态上进行创新的思想。经过三年研究,设计出完整的“幼儿园学与教形态创新与实践方案”(以下简称“学与教方案”),并研发完成了方案所需的创新产品和实践路径。

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精神,我们把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保护其好奇心和兴趣,创设丰富的学与教形态作为研发工作的基本思路。并依照这个基本思路,进行具体的“学与教方案”设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强调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由此,我们将研发重点放在:如何将信息技术、多种载体的传播技术、现代电子设备的运用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幼儿园教育资源获取、课件制作、课堂互动、资源共享、体验式教学中,改变幼儿园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学习环境,帮助幼儿再现生活情境,建立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学习手段。由此,将幼儿园传统的教育发展成为新型的教育,促进幼儿园学与教形态的不断创新。

“学与教方案”的内容设计

基于基本思路和研发重点,我们将“学与教方案”设计划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指南》要求,研发全新的与《指南》要求一致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开发与活动内容相匹配的数字素材,以及具有广泛兼容性的幼儿园教育多媒体平台,组成“三位一体”形式的幼儿园教育创新产品——“NOC幼儿园教育教学体系”。

“NOC幼儿园教育教学体系”是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专门研发的一套系统性解决方案,为“学与教方案”的开展提供了内容基础,形成下列内容构架:

NOC幼儿园教育教学体系=活动指导方案+数字素材库+多媒体平台

在这个内容构架中,活动指导方案是主体和核心,数字素材库是对信息化教育活动的资源支撑,多媒体平台是帮助幼儿园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活动的工具和载体。

1.NOC幼儿园活动指导方案

《NOC幼儿园活动指导方案》内容如下页表所示。

《NOC幼儿园活动指导方案》所编写的900个独立活动,活动内容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忠实遵循了《指南》的具体要求。全书在整体结构上分为5个领域,即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社会领域、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每个领域设置180个独立活动,每个学期有30个活动。

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我们特别为《NOC幼儿园活动指导方案》分别设计了教师手册和幼儿手册。其中的幼儿手册在内容上与教师手册中的每个教育活动相匹配,采取图配文的表现方式,让幼儿通过视觉发现和听觉辨识来理解活动内容,并根据活动要求设置了幼儿动手动脑的项目,如连线、选择等。同时,幼儿手册还考虑到亲子教育因素,设置了“小贴士”便于家长使用时了解教育活动要求,使幼儿手册成为一个幼儿园活动向家庭延续、实现家园共育的媒介。

2.NOC幼儿园活动数字素材库

NOC幼儿园活动数字素材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配套数字素材库、通用数字素材库,以及两个补充部分:多媒体数字课件库、家园共育素材库(如图1)。

(1)配套数字素材库(如下页图2)

素材采用积件形式,以PNG格式呈现,拖拉方便。便于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平台时随需随用、任意摆放,创造出不同的情境和画面。

便于教师在课件制作中调用、组合。在活动中随活动环节渐次叠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幼儿可以借助素材和多媒体平台,结合活动内容,进行情节再现、情境搭建、创意延伸。

包括各种造型的幼儿与成人形象,丰富的幼儿园、日常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情境设计,以及活动内容所涉及的各类物品设计等。

(2)通用数字素材库

通用数字素材库除具有上述配套素材库的文件格式特点外,涉及内容更为广泛,设计风格多种多样,为教师备课及开展活动提供更丰富的素材来源,共分为十二个类别(如下页图3)。

(3)多媒体数字课件库

多媒体数字课件库收集了多家幼儿园成功的教育教学案例,是幼儿园教师开展学与教活动的参考资料。课件素材选自幼儿园一线教师集体讨论和精心设计的课件,以及历年参加NOC活动的幼儿园教师课件,集中体现出在幼儿园学与教活动中对多种传播载体的灵活运用。素材的种类齐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特色鲜明,便于幼儿园教师进行借鉴和学习。

3.NOC多媒体教育教学平台

NOC多媒体教育教学平台由备课平台和授课平台组成。

(1)备课平台

自动记录和管理教学备课,能简便编辑备课课程及灵活储存备课过程和资源,自动生成备课文件包,并具有将备课转换为授课的功能。

具有同步搜索新闻、图片、音频、视频、百科、网页和本地数字素材库资源的功能。

具有音频、视频编辑的制作功能,文字书写、编辑和文字转换声音的制作功能,挂图和卡片编辑的制作功能,调用PPT、Flash等软件的制作功能。

具有远程视频教学交流功能和照相机功能。

(2)授课平台

具有电子白板书写、彩色绘画,影视、音乐和PPT、Flash等多种格式文件载体的同步播放和同步切换功能。

轻松实现互动学习和远程教学交流。

“NOC幼儿园教育教学体系”推动了幼儿园教育教学理念、模式与方法的创新与发展,为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设计教育教学方案提供了保障;激发了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幼儿园间开展教学研究和交流搭建了有效平台;连通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顺应了幼儿园教育中“学与教”形态变革的大趋势,促进了幼儿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

“学与教方案”的实施平台

“学与教方案”设计的第二个环节是发展NOC实验幼儿园,创建实施“学与教方案”的平台。NOC实验幼儿园将使用《NOC幼儿园教育教学体系》开展活动,实现所有NOC实验幼儿园都是在同一平台上以相同内容开展教育活动,在同一环境下展开学与教形态的创新和实践,用同样的素材进行交流和探讨,接受专家的统一指导。

NOC实验幼儿园自2013年开始设立,目的是结合NOC活动组织、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幼儿园学与教形态创新与实践。通过组织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培训,促进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创新开展;通过专家指导,提高园长和教师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学与教形态的创新实践能力。

设立NOC实验幼儿园,还有助于协助各地加快幼儿园教育学与教形态创新的区域整体发展,提高幼儿园在教育创新与实践的研究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为幼儿园教育创新与实践活动提供全方位支持,为家园共育搭建交流平台。

指导和培训

“学与教方案”设计的第三个环节是以两年为一个周期,通过不断的指导和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帮助幼儿园将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丰富教学资源的重要手段。为此,将借助“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的开展,依靠“学与教方案”研究团队、课题组专家、NOC活动组委会及高校的学前专家,在NOC实验幼儿园中持续不断地开展指导和培训工作。使幼儿园教师在应用《NOC幼儿园教育教学体系》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教育活动的同时,有机会在学与教形态的创新与实践中得到专家的指导,快速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本环节是实现“学与教方案”整体目标的有力保障,因此,将从七个方向对NOC实验幼儿园教师进行充分的指导和培训。

方向一:幼儿园信息技术的环境建立及发展趋势。

方向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开展教育活动,在实践中怎样引导幼儿体验和参与。

方向三:信息技术运用如何与教学深度融合,现代电子设备与教学怎样结合,信息技术运用怎样推动教学资源的创造和整合,如何适度运用信息技术设备。

方向四:幼儿园信息化及网络建设对教学管理、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

方向五:信息技术环境对幼儿学习与智能发展的促进作用。

方向六:信息技术如何与家园共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方向七:幼儿园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案例的分析与交流。

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并派专家和研发人员进入各NOC实验幼儿园进行入园指导培训。

“学与教方案”的整体设计思想体现了幼儿园教育变革的大趋势,申报的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课堂学与教形态变革的研究》获批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目前,课题指导组已经将《NOC幼儿园教育教学体系》作为参与课题研究的幼儿园的教学材料。

幼儿园备课教案篇2

一∶规范管理操作程序

1:工作会议.管理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制定工作计划,交流检查情况,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开展研究.会议由分管园长每月一次主持召开.

2:业务学习.保育人员业务学习有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内容包括:保育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规范操作程序、技能培训、案例分析等.日常业务学习由分管领导管理、保健组长主持.保证学习时间每两周至少一次.

3:检查考核.以总务和保健组长为主,结合班子成员的每日考核检查.检查内容有:常规保育、伙食营养、环境卫生、安全情况等.

4:每学期举行2次以上三大员业务技能竞赛活动.

5:每学年有1个保育工作专题研究课题.

6:成立与氨膳食管理委员会.建立由分管园长为责任人,保健组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膳食管理机制.膳管会成员由分管园长、保健教师、园总务、营养组长、财会人员、班组长、保育小组长及家长代表组成.

二∶严格执行用人机制

1:三大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一班一保.

2:鼓励三大员进行专业技术等级的进修与学习.

四∶完善幼儿园各项卫生保健、保育等管理制度,加强检查考核与指导监督.

篇二:

一〕教科研制度

1.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准确把握幼教改革动向,根据本园教育教学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科研活动.

2.教科研工作要有专人负责,科研课题应有立项证书,根据教科研专题设立课题研究组,课题组成员应形成基本相同的价值观、教育观念和基本相同的研究模式、成员之间职责明确,能有效地合作与互助,成为有扎实作风的研究团队.

3.倡导科学的研究风气,研究专题应有切实可行的方案,注重研究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案例积累,注重反思调整、总结与经验提升,及时推进研究进程.

4.加强研究及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定期组织观摩学习、评析,及时推广研究成果,做好教科研队伍的建设.

5.定期进行教科研成果交流和汇报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交流会,汇报研究进度、介绍研究成果或经验.及时整理、转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参加学术年会或教科研论文评选.

6.

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

二〕业务活动制度

1.业务、教科研由业务园长或教研组长主持.

2.各教科研组分别有专人负责,教研组活动由各组负责人组织,组员应积极参与研讨,不得随意请假.

3.教研组的各项活动应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总结,注意及时收集、整理教科研及业务活动资料.

4.业务、教科研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可根据具体专题和内容采用实践观摩、反思研讨、专题讲座、交流汇报、学访参观等各种形式.

5.主管教科研的领导应做到率先垂范,在教科研活动前必须熟悉了解研究内容,确定研究主题,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三〕听课、备课制度

1.

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纲要》,以《规程》和《纲要》为依据,研究制定好各类教育教学计划.

2.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不断吸收新的信息,准时将下周计划和笔记交园领导审阅.

3.备课时间除做案头工作以外,还必须制作教育活动所需的各种教具、学具,准备提供各种玩具、材料.

4.坚持集体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主班教师每天下午准时备课.

5.备课时不得外出或闲谈,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情.需要外出时向领导请假,经同意后,方可外出.

6.

鼓励改革、创新,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对设计新颖、富有创造性的计划、笔记、教案、教育活动设计等予以奖励.

7.组织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学期组织相互听课不少于20次,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评议工作.

8.园长每学期必须有针对性地下班听课30次以上,业务园长下班听课60次以上,助理下班听课80次以上

,做好听课记录,及时进行评议,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提出建议和希望.

四〕

生活作息制度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保护消化系统的功能.

1.根椐幼儿年龄特点安排进餐、睡眠、教育活动、户外活动、游戏活动的时间,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严格遵守幼儿作息时间,按一日生活各环节要求准时开展各项活动.

2.合理的组织幼儿进餐:

⑴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组织幼儿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做到随洗随吃,年幼、体弱儿、吃饭慢的幼儿先洗先吃,洗手和吃饭都要有人照顾,教育幼儿不掉饭菜.

⑵饭前不做剧烈活动,二餐之间的间隔不能少于

3:5小时,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提前或推迟开饭;

⑶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能力,四岁开始使用筷子,幼儿进餐时间不得少于

20分钟,不催饭;

⑷培养不挑食的好习惯,掌握幼儿进食量,使幼儿吃完应吃的一份食物,对食欲不好的幼儿要分析原因,给以照顾;

⑸吃饭过程中不擦地、不扫地、不铺床、保证进餐时的卫生.

⑹餐后培养幼儿送餐具、漱口、擦嘴、摆椅子.

3.严格按幼儿园规定的幼儿午睡时间,安排幼儿按时上床起床:

⑴睡前避免过度兴奋,情绪稳定,要求提醒小便.

⑵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及时关拉窗帘.

⑶整个睡眠中,保教人员要以幼儿为中心,随时纠正不良习惯.

⑷体弱儿床位根据季节安排在保暖和通风处,要先睡后起床.

4.保证日托幼儿每天有二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体育活动〔分上下午〕.

5.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游戏活动时间,保教人员参与到游戏中去,与幼儿一起玩,充当角色,并给以讲解指导.

6.

各项活动过渡自然,减少不必要的排队及等待,活动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使幼儿有情趣,有教育意义,能愉快地参与.

7.在活动中注意对体弱儿根据季节增减衣服,掌握活动量〔对肥胖儿增加活动量〕.

8.除每日上、下午各安排三次饮水外,允许幼儿根椐需要喝水和排便

〔五〕教学资料管理制度

1.做好图书、资料、磁带、光盘等的管理,严格履行借阅制度,每学期结束前要求还回,进行整理、清点.

2.管理好服装,各班借出服装,用完后及时归还,由管理统一登记入册,收放有条理.

3.每日耐心、细心、精心准备教具及教师用品,必要时及时制作、充实教育活动.

六〕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档案工作有关文件和基本知识,努力提高档案人员自身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认真接受上级领导检查,不断改进工作.

2.做好文书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收文、发文登记工作.健全业务档案,教职工业务档案和幼儿档案,做好各类档案的收集和归类整理工作.

3.管理好档案,切实做好防潮、防湿、防蛀、安全工作.

4.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和档案保密制度,防止人为散失、泄密和缺损,确保档案完整、安全.

5.每学期末整理一份教师业务情况入档.

篇三:

一∶幼儿园成立保教组,负责组织和管理幼儿园保健、保育,教育、教学等业务工作.保教组由幼儿园保教主任和各年级组长、保健医生组成.保教组由幼儿园保教主任向幼儿园园长负责.

二∶幼儿园保教组应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实际,认真讨论确定幼儿园学期工作目标和阶段性工作任务,有计划地、高效地组织幼儿园保健、保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及时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

三∶幼儿园保教组应根据幼儿园要求和工作实际情况及时向园长汇报,按时向幼儿园园长提交工作计划和总结.接受园长工作指导、督促.园长对其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提交计划和总结的

1:学期工作计划应在新学期开学半月内;

2:月、周工作计划应在月、周开始前一周内;

3:其它工作或活动计划应在工作或活动开始之前;

4:学期工作总结应在学期结束前半月内;

5:月、周工作总结应在本月、周工作结束,下一个工作周期开始之前;

6:其它工作或活动总结应在工作或活动结束〔阶段结束〕后一周内;

四∶保教组应与各年级组、班组讨论交流,在研究基础上指导各年级、各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确定学期、月目标,在幼儿广泛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上生成课程和开展具体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有效组织和安排幼儿在园学习和生活.并评估年级组、班组工作绩效.切实做到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五∶保教组应督促保教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行为规范.

六∶保教组应督促保教人员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把家长作为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教育、教学活动,主动向家长交换幼儿在园情况.向家长宣传新《纲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正确引导家庭教育.对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积极落实,件件回复.

七、保教组应督促各班教师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为幼儿身心发展创设和提供良好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积极制作教玩具并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根据活动和幼儿发展需要及时投放材料,为幼儿的操作、发现、探索活动提供充分的条件.

八、保教组应督促保教人员认真做好班级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保持环境和内务整洁.做好幼儿保育工作.无工作疏忽造成的护理不当和安全事故.

1:月幼儿平均出勤率达标:中大班为90%以上,小班为85%以上.幼儿年体重、身长和血色素增长达标.

2:确保消防安全、场地安全和幼儿活动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凡住院和缝针事故都属严重事故范畴.

九、保教组应督促各班教师协调配合,做好本班工作.定期召开班务会,及时讨论、总结班级工作,对下

一阶段工作作出部署.班级工作有记录,资料保管好.

十、保教组应督促各班做好交接班、幼儿观察和家长工作等各项工作,并有记录,资料收集、整理好,按时入档.

幼儿园保教常规工作制度

一∶认真制定各种计划和做好工作总结

预定计划:

各班组能结合《纲要》精神,分析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制定班级工作目标和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并在观察、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做好活动、工作总结.计划、总结按时完成.

二∶认真组织幼儿半日活动

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和幼儿实际合理地弹性地安排儿童半日活动,认真履行保教工作职责.活动内容丰富,过渡自然,幼儿无消极等待.教师不擅离儿童,半日活动质量高.半日活动中保证幼儿生活活动、自由活动、户外锻炼、游戏和其它有益活动.

三∶认真做好班务工作

1:每周五按时召开班务会,总结本周工作,安排协调好班级下周工作.

2:认真管理好班级内务,整洁、方便、舒适,有利于幼儿活动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3:确保消防安全,场地安全和幼儿活动等等安全,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

4:按要求做好室内外清洁卫生、消毒工作.

5:根据需要和幼儿园工作安排及时做好家园联系工作.

6:按保育工作细则做好幼儿的生活护理和保育工作,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每月中大班幼儿平均出勤率达90%以上,小班幼儿平均出勤率达85%以上.

7: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8: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富有儿童情趣,体现家长、教师、幼儿的共同参与,充分展示幼儿活动的过程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动口,使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

9:按幼儿园要求做好各种记录,进行分析,有效调整和采用适宜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为下阶段工作提供依据.

篇四:

为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升我园的保教质量,促使幼儿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特制定以下

幼儿园保教管理制度

,详情如下:

一∶幼儿园教学管理制度

1:幼儿园应当通过科学保育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使兴趣、特长、才智得以早期开发,体、智、德、美等方面均衡发展,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幼儿园必须坚持教学活动化、活动游戏化原则,在游戏、运动、生活、学习四大方面通过创造性设计各种活动游戏,使幼儿的情感、知识、技能等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获得完整经验.不允许提前读写小学知识,杜绝小学化教育倾向.

3:幼儿教育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必须注重个性差异,对不同年龄体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性格特长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供不同的游戏平台,确保不同的幼儿在原由基础上的共同进步.

4:幼儿教师必须学会尊重、理解、欣赏、激励幼儿.要微笑、和善、亲切地面对每名幼儿.严禁训斥、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5:幼儿园要制定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奖励办法,对在活动设计、环境创设和自制玩教具、活动组织、幼儿心理研究等保育教育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

6:幼儿教师要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字,穿着整洁,仪表端庄,要密切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7:幼儿园必须健全教师业务档案和教育管理档案.

二∶幼儿园课题管理制度

1:园课题组在分管园长的领导下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2:园设立总课题,班级设相应的科研小组.

3:课题组成员必须认真负责自己所承担的课题研究任务,积极参与教科研的一切活动.

4:课题组成员必须每个研究阶段有相应的阶段总结和撰写研究性的论文.每年的七月份举行

园论文交流会

一次.

5:为保证课题研究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下去,由园长组织,定期检查考核研究活动情况.

6:课题成员在课题研究中要团结协作进行集体备课,互听研究课、并进行评课,每个老师每学期不少于20节.

7:理论学习、业务学习,每次活动为2小时.

8:由分管园长安排每周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并向教科室提供教案一份.

9: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表现将作为考核、晋升职务、入党、提干等重要依据之一.

10:凡参加不同级别的课题,按部级、省级、市级、县级、园级五个级别给予一定的津贴.

11:凡参加各级论文评比获奖的或各类报刊上发表的给予奖励.

12:对所有教科研成果获奖者,按规定分别奖励.

三∶备课管理制度

1:每学期初进行幼儿园教研组长例会,由教研组长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2: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完成活动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

〔1〕

活动设计中要确立活动目标,制定活动方式,突出幼儿活动.

〔2〕课堂教学以幼儿活动为主,注重幼儿学习方式的培养及综合能力提高.

3:教师备课突出重点,遵循针对性、实用性、创造性相结合原则.

4:教师每月集中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备教材、备教法,集体研讨资源共享.

5:教研组长每周对教师备课进行检查指导,园长每月一次全面检查,监控备课质量.

6:教研组长、园长对教师备课提出改进措施,教师应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四∶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园长、教研组长负责课堂教学管理和评价工作.

2: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动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3:教师应严格按照计划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遵照园本课程方案实施教学.

4:以游戏为主要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发挥主动性.

5:教学应面向集体注重个别差异,注意观察幼儿表现,根据幼儿实际做相应调整.

6:教师语言生动规范,富有感染力.课堂教学组织有序、手段合理、方法有效.

7:教具准备恰当、充足,能起到为教学服务作用.

8:教师教态亲切,尊重幼儿,发挥教师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作用.

9:将动与静、室内与室外、教师组织与幼儿自主活动等有机结合、交替进行.需在园外进行的教学,教师必须事先上报幼儿园并负责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

10: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讨论研究教学中存在问题,交流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机智.

篇五:

1.保教人员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确立学期保教工作目标,并将目标层层分解,遵循幼儿园保教工作程序,制定计划.

2.严格按照幼儿作息制度组织一日活动,按保教工作细则认真履行保教人员工作职责.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工作制度,避免意外事故发生.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应及时寻求帮助妥善处理,并上报园内,联系家长.

4.全心关怀幼儿,为幼儿创设安全、愉悦的心理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积极制作实用美观、安全卫生的教玩具,与幼儿共同进行环境创设.

幼儿园备课教案篇3

(二)课程目标设计理念

《学前教育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我们将其情感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儿童观,具备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职业精神,勤奋钻研的敬业精神,严谨负责的责任意识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等。将其知识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学前教育基础理论,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规律、方法以及育儿知识等。在能力目标设计上,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运用所学学前教育理论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备科学的育儿能力;优秀的学前教学、管理、教研能力和评价能力,可以科学合理编制幼儿园课程,制定教育计划,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有效设计组织幼儿教学和游戏活动,科学评价幼儿园课程方案和幼儿发展水平,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三)课程思路设计理念

1.课程内容项目化。选择对学生未来从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内容作为课程的具体内容,用综合性的项目串联、反映、优化知识,将知识、能力相互联系和衔接,做到理论、知识、能力相辅相成,用理论催生能力,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巩固知识,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我们将课程划分为五大项目:学前教育基础知识项目,学前教育基本要素项目,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学前教育衔接项目,幼儿教师必备技能项目。

2.任务分配具体化。在每一个项目下,具体、明确地设置任务。如:项目二——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项目,设置学前儿童观、学前教育观、幼儿教师角色、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幼关系等五项任务;项目三——学前教育教学项目,设置幼儿园课程、幼儿园游戏、幼儿园教学、幼儿园日常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等五项任务;项目四——学前教育衔接项目,设置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衔接、与社区的合作、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等三项任务;项目五——教师必备技能项目,设置教师观察能力、沟通能力(与幼儿、家长、幼儿之间的沟通)、制定教育活动方案能力、组织教育活动和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共七项任务。

3.教学方法多样化。主要教学方法包括:传统授课法和示范教学法以及以此为基础而衍生的案例分析法,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法、社会实践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及角色扮演法等方法。要做到授课精练;观摩学习,善总结反思;模拟练习,多强化实践。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案例分析——设疑:小组讨论——讲解/模拟——指导/实践——巩固提升”,或“任务驱动实践——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讲解/示范——实践巩固”,或“观摩——重新创编——情境/角色表演——自评/他评——讲解总结——强化巩固”等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提高课程效率。

4.能力培养过程化。在课程项目教学中始终强调教学做一体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以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幼儿游戏任务为例,教学过程由幼儿游戏概念、功能引入——游戏观察记录方法学习——自己动手设计游戏活动方案——指导小组模拟游戏活动等组成。再如,以学前教育教学项目——幼儿园日程生活为例,教学过程由教授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内容理论——观看附属幼儿园一日生活实例录像——自己写出心得感想——幼儿园实践——反思——写一份幼儿一日生活安排的建议等组成。通过项目任务的模块化、具体化,将“教学做”贯穿在课程教学的每一项任务中,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5.考核评价阶段化。作为基础理论课,需保证期末书面闭卷考核60%的比例,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教案撰写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将其余40%的分值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小组作业、个人作业分别占考核成绩的10%,充分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以此督促学生认真准备小组讨论和情境模拟、实践活动等作业任务。

二、《学前教育学》课程设计理念

教材资源包括李生兰教授的《学前教育学》,桂景宣的《学前教育概论》和黄人颂的《学前教育学》。其他课程资源主要有《幼儿游戏与表演》《儿童文学欣赏与表演》《幼儿舞蹈与创编》等。数字化资源包括省级、院级精品课程网址中的素材,国家及各省学前教育网等网站中的课程、活动视频及附属幼儿园实践教学提供的光盘案例素材。实践资源包括学院专业项目活动实训室、校内外两大综合实训基地及附属幼儿园实习资源。

三、《学前教育学》课程建设思路

(一)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课程改革向深度推动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多参加国内外各级培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为课堂教学对接学生未来的幼儿园实际教学管理提供助力。

(二)推进院校教材编订改革

在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已编订的精品教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儿童文学鉴赏创编讲演》《儿童歌曲弹唱》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从学院实际、理论教学需要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出发,编订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教材,以项目为模块,以具体任务作为完整课程学习的过程,重点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育教学能力和幼儿园组织管理能力。

幼儿园备课教案篇4

在刚刚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踏入社会的第一步,缺乏认知和生活经验,大脑如海绵一样吸收着大量的信息,创设布置良好的环境能实现环境与幼儿相互作用,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教育。这也是《幼儿教师标准 (试行)》在“专业能力”指标中将“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放在首位。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同时,幼儿园环境布置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由此可见,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目标是为工作第一线工作培养合格的教育工作者,高职教育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教学中,我们要把突出动手能力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学改革为手段,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作为教学发展目标。

2.《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设计能布置幼儿园室内外教育环境,并能根据幼儿园教育场景因地制宜设计与布置活动场地的能力。本课程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从幼儿园室内外教育环境设计布置的过程出发,从而在整体教育环境创设中能充分体现幼儿园的文化特色,设计制定全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能设计、能制作、能创新;明确环境教育作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熟悉对于不同教育特点设计布置环境的的设计要点和制作重点;调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重视教学实践,培养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环境课程着力于幼儿园实际岗位需求,联系实际,实践学习观摩。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不只是学习对儿园的环境进行装饰绘画,更注重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真正实现设计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课程设置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创设体现精神环境。实际布置班级文化环境,体现园本文化,让孩子在宽松、和谐、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二、实施全程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

现今,环境创设课程体系的弊端在于实践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理论课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重复交叉,学生对实践环节不了解,理论知识程度偏深、新知识缺乏,技能操作简单,培养出来的学生技能不熟练。具备实践性的人才是社会急需的,因此对于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都具备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1.实践性教学设计理念

在我国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教学中,理论教学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教学时间,讲授幼儿园创设原则和创设理论,授课教师教师主要完成阐述教材,而没有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操作本身的实践性、技术性出发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我们的实践性教学设计理念为课程的内容基于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实际需要,来源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与任务,是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结合真实教学环境和实际操作过程以及行业的认可,选取教学内容从点到面、从室内到室外、从平面到空间的设计制作方法,引入实践技能培养。课程涉到绘画、教玩具制作,紧密结合着眼于应用,侧重可持续性的人才发展方向,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幼儿教师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实际环境设计。认识幼儿园环境育人的基本知识,幼儿园环境布置的基本原则。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幼儿园环境、了解幼儿园创设的要求和原则、掌握具体实施环境的技能。

2.幼儿园真实环境中建立实践性教学场景

(1)幼儿园中进行真实场景实践教学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课程必须与幼儿园场地相结合,真正做到实效可行的人才培养。幼儿园环境的整体创设要符合幼儿心理发展和幼儿园的办学理念的需要。不仅是硬件设备的表现,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因此幼儿园教育环境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实践性教学指学科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另一方面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在教学中我们联系校企合作单位,作为真实场景的教学实践场地,这一理念不仅得到了幼儿园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依据课程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的原理和要求,在真实环境中得到的进一步学习和证实,更能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同时对于设计布置的环境进行操作实践,也是将书本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了园本文化的体现。

例如在和襄轴幼儿园、育才幼儿园、蔚蔚艺术幼儿园以及幸福童年幼儿园的合作的幼儿园环境设计布置中,学生和教师不是单一的绘制装饰墙面,找些图例临摹就行。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幼儿园,将课程案例建立在真实的环境中,与园长的沟通交流中深入了解每个幼儿园需求和理解幼儿园的园本文化以及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和艺术理念。解析幼儿园所需创设的环境的创设要求和地理特点,依据这些带领学生全程参与制定创设方案(有特色、有目的),修改方案,实施方案。完整的了解幼儿园的环境进行设计实施中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设计制定方案。如襄轴幼儿园外墙创设需突出体现出幼儿园的办学历史和教学的规范性,反映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我们确定为传统的写实手法描绘幼儿园日常室内外活动为题;而育才幼儿园的要突出青春、积极阳光的教学团队和新型的教学理念我们设计为活泼动感的儿童之家风格;幸福童年幼儿园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我们最终定稿前卫时尚的运动风格;蔚蔚艺术幼儿园的艺术创意室突出神秘,探险的主题,墙绘以精灵王国为主题色彩选用神秘的深色调为主。

一个优秀的创设方案首先是对幼儿园园本文化的理解――形成表现幼儿园的特色体现――制定能突出主题的方案(包括制作手法)――进行精细创设制作(精湛的艺术创作手法)―― 体现出良好的、幼儿喜欢的环境。整个环节使学生理解了幼儿园的幼儿起到了决定性的能动性,环境不是死的环境,要做成具有生成性和互动性的环境。从不知如何下手到能进行反思修改,从被动接受任务到主动积极的进行创设,每个过程都让他们体会到了幼儿园环境与幼儿之间联系,体会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

(2)模拟幼儿园真实场景的社会化教学

除了经常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进行实践场地观摩实训学习,也分享实习幼儿园教师的学期创设方案和创设过程。组织学生进行旁听,进行点评,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意义,同时能使同学们对于各类幼儿园的环境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通过幼儿园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创设方案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课程模拟幼儿园真实场景,设计不同组别不同的教育环境,依据教学需求,模拟制定以小组为单位的设计团队,指定不同的环境任务既有宏观的环境也有微观的环境、既有物质的环境创设也有精神环境的创设;进行实施计划,计划的编写要具备可操作性,能在指定的工作日内保质保量完成;编写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明细主要制定以下内容:创设目标、环境分析、创设理念、以及创设步骤、和创设总结。并结合相应的创设方案的演示,演讲全面展示每一组的设计理念阐述设计过程,这一举措不仅让学生能更多地了解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教育中重要位置,也在编写过程中了解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仅是物质的堆砌从而反映出精神家园的建设。方案的编写突出创设目标以及创设环境的解析,又要有鲜明的个性体现,我们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实效,从而在对理论的学习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3)多样教学资料建立实践教学的基础

使用案例教学建立幼儿园实景进行讲评。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以及实际操作的主动性。并通过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各种案例分析,掌握实际运用环境创设的技能、从而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案例的选择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可操作性的为主,案例的形式不仅是幼儿园环境的示范图例单一的形式,还有历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PPT以及各类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演讲视频,以及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教学演示,组合成多方位、多手段全面的教学资料。通过对这些幼儿园区各个环境的学习,进行充分的讨论时间,对环境创设的得与失给予设问,也留下了无限想象和改造的空间。帮助学生充分研讨,不断探索与总结,在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案例教学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实践性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对于幼儿园教育环境课程课堂内外的实训,综合技能技巧创新,课程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年以来以专业技能服务幼儿园,为不同的幼儿园进行了外墙、创意室、区角等不同环境创设,获得企业一致的好评,认为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社会实践能力,适合市场的发展需求,能够依据幼儿园的特色和教学需求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和布置,这都基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课程紧密结合实践教学,真正培养出社会需求,学生需要的符合职业发展的高职课程。学生在实践性的学习中受益匪浅,将书本中的生硬的理论知识内容在具体的实践场所学习中轻松化解,技能技巧也在制作中得到了提高,真正做到教学、课堂、岗位一体化。

近些年我们专业为合作校园建立和创设了不同的优秀案例,不仅使行业了解了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更重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实践结合才是技能学习的反馈。课程全面实践性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的与实际环境相结合,学习不再照本宣科,学生的技能与实际环境融合。

课程的实践性必须拓宽与幼儿园合作渠道,是给学生一个大的平台,自由的发展。教师加强对课程实践的监管教学需要切实做到引导正确、指导到位。更需要一支专业素质高、实践操作能力强优秀师资队伍,授课教师具有很强实践能力在实施实践教学中给予学生专业性的指导。实践出真知,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中发展,培养成实践型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玛利亚。蒙台梭利《有吸引性的心灵》高潮,薛杰译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5月

2. 屠美如《向瑞吉欧学什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3年

4. 阎水金《幼儿园环境与教育》幼儿教育1993年

5.《幼儿园指导纲要》是2001年7月

幼儿园备课教案篇5

一、组建园际教研单元,构建分层教研网络,形成良性园际互动

针对社区所属9所幼儿园跨区较广、但又相对集中于四个区域的情况,我们划分了四个片区,组织相近的至少2—3所幼儿园,组建了4个园际教研单元,形成了四个园际教研共同体,为园际教研互动提供了组织保障。

每学年初,社区学前教育中心充分征集一线教师意见和建议,以及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确定教研活动的方向和参考主题,每季度组织一次区际教研会,协调、引领教研活动开展;片区幼儿园“教研共同体”,由各园教师轮流担任召集人和组织者,至少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园际教研、经验交流活动;各园则每半月一次园本教研活动。

二、突出引领与激励,推行四项制度,保障教研活动顺利开展

一是积极主动的对外交流学习制度。外出学习时,园长、教师要“带目标和问题学习”,除一般的学习、交流和观摩外,还要及时与外面专家和教师进行专门交流,建立交流学习卡,把专家和外面名师的新信息和先进教育理念、好经验学过来;示范园对外开放时,园长和老师也要积极与前来观摩的专家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促进自身提高。

二是围绕热点问题的内部对话制度。我们以幼教期刊为媒,针对《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幼教博览》等刊物上的话题,各幼儿园每学期展开至少一个专题大讨论,让教师发表自己的真实见解。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国十条”,我们都组织广大教师进行认真学习,开阔视野,拓展思路,珍惜机遇。

三是创新型案例学习制度。按照“选取案例—案例学习—案例反思—集体讨论—重写案例—展示案例”的路径,组织教师每季度自主选择一个最具个性特色的案例进行学习创新,在本园、片区教研组和社区范围内交流,分享。

四是优秀话题和教研问题征集制度。结合教育教学和幼儿发展实际,教师个人或教师小组每月至少提出或关注一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积累;或者每月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自下而上,形成教研活动的问题库和话题库,使教研活动更加贴近幼儿园教学实际。

三、倡导快乐教研,丰富载体,采取四种形式,提升教研实效

我们将教研活动的开展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紧密结合,将游戏元素注入教研活动中,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主要采用五种形式,提升教研实效:

(一)教育叙事。即在观察、感悟的基础上,由教师写下有关自己教育教学的事例,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阐述自己的理解,梳理自己的感悟,获得感悟性的提高。每学年我们都在教师中开展“教育故事会”活动,将优秀故事汇编结集。

(二)课例研讨。主要形式包括:

1.集体备课,一人多轮跟进。由两级教研组组织教师集思广益,优化教学设计,共同制定出初始教案,由一位教师代表上课。然后备课小组和执教教师再根据大家评课意见进行重新备课、上课。如此反复,直至形成指导性教学方案。

2.集体备课,多人多轮跟进。经过反复交流与评议,在两级教研组形成有共识、有个性的教学方案。然后由一位教师上课;经讨论完善后再由另一位教师进行同一内容的教学。如此循环,进行多轮。

(三)专题研讨。即对教师工作中具有共性的具体问题和典型事件,开展持续性的专题性、主题性(下转第113页)(上接第111页)研究。我们设计了《教研问题记录表》,由教研组将教师提交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确定教研专题,最后形成课例进行研讨。教研组集体评课,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将研讨中所发现的新问题,作为下次专题研讨的子问题。

(四)示范观摩。由优秀教师在本园、片区做观摩课,然后由其他教师进行分析研讨,反思交流,更加有效地实现教研活动中的同伴互助。我们主要开展的各类教学观摩活动形式有:全园性的教学观摩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的教学观摩活动;骨干教师公开课;师徒结对式的教学观摩活动。

四、着眼服务,优化管理,创造条件,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是减轻一线教师过重的文案负担。近几年,我们连续组织教师文案工作的专题调研,召开一线教师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出台了减轻一线教师过重文案负担的措施,将观察记录和教育笔记合并为教育叙事,教龄10年教师经考核可以写简案等,使广大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二是合理地安排教研活动时间。幼儿园的教研活动都安排在教师配班时间,片区和中心的教研活动,都安排在下午时间;幼儿园的年级组会,一般安排在幼儿午睡起床前半小时,幼儿园统一安排代班人员进班,便于集中全年级组成员。

三是固定教研活动场所。幼儿园的多功能室,同时被用于开展各类教学观摩活动;会议室被用于教研活动研讨室。

四是畅通信息渠道。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管理局组织的教研活动和示范园开放观摩活动,获得更快提高;各幼儿园都设有专门的资料室,幼儿园订阅了各类报刊、杂志。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收集、整理有关幼教信息。

五是配齐现代教学媒体。幼儿园配备了摄相机、投影仪、数码相机、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具备了良好条件。

扎实有效的教研组织工作促进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不断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是促进了教师队伍的观念转变。广大教师逐步树立了“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教研新理念,教师参与教研、参与教育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幼儿园备课教案篇6

对于《标准》(草案)的出台提出几点看法:1.《标准》的统一性和差异性问题。《标准》如何满足不同办园类型幼儿园的现实需要成为讨论的核心问题。2.教育经费投入的公平性问题。民办园提出,如果按照配置标准执行将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高成本必然造成高收费,民办园一直呼吁国家给予民办园补贴或倾斜政策。3.保育员、保健医无专门的培养机构,资源稀缺,招聘困难。

二、内蒙古自治区教师配备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中,调研组进入6所城乡不同办园类型的幼儿园,实地测量和访谈,发现目前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幼儿园存在以下问题:

(一)幼儿入园难,突出表现为入公办园难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幼儿园2039所,其中公办园656所,占幼儿园总数的32.2%,民办园1383所,占幼儿园总数的68.8%;截至2010年底,全区3至5周岁人口72.11万人,在园(班)幼儿38.08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仅为52.8%,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23.6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62%,民办园在园幼儿14.4万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38%;也就是说,全区2/3的入园幼儿进入了幼儿园数量仅占1/3的公办园。入园难更多的是表现在入公办园难。

(二)幼儿班级规模大,师幼比过低

研究表明,班级规模是影响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结构性指标之一,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学前教育学术团体——全教协会(NAEYC,2012)对班级规模的规定如下:3~4岁为12~20人,4~5岁为16~20人,5~6岁为16~24人。根据1987年原劳动人事部和国家教委曾联合颁发《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以及《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草案)中规定小班(3~4岁)为20~25人、中班(4~5岁)为25~30人、大班(5~6岁)为30~35人。对内蒙古6所不同类型幼儿园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小班的班级规模均值为34人,中班为41人,大班为42人,远远高于《标准》(草案)中小班20~25人、中班25~30人、大班30~35人的班级规模。调研中还发现,公办园班级规模普遍较大,超标现象严重,按照标准取最大值与幼儿园不同班级儿童数进行对比,调研中4所公办幼儿园小班超标最大值为12人,中班10人,大班10人。

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共有学前教育教职工2.7万人,其中园长和专任教师2.05万人,按照入园幼儿38.08万计算,师幼比达到1∶18.6(园长也算入其中),远高于3~6岁幼儿班级适宜师幼比1∶12的研究结果。以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为例,目前,县城共有2所公办幼儿园,每个园所都有10多个班级,每个班级的班级规模都超过35人,庞大的班级规模有限的教师配置必然对园所的保教活动造成巨大的压力。调研中,教师普遍认为目前的班级规模和师幼比难以满足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学习需要。

(三)幼儿园班级生均活动面积小

幼儿园教室面积是制约幼儿园班级规模的重要因素。国外研究表明,生均活动面积(扣除家具设备材料等所占面积)2.3㎡是“拥挤”的社会性密度临界线。从实地调研的6所不同类型幼儿园生均活动面积测量结果显示,整体上,幼儿生均活动面积普遍偏小,生均活动面积的均值是1.83㎡(极小值为0.97㎡,极大值为3.10㎡)。只有一所大学附属幼儿园小班和大班在2.3㎡的临界线以上,其他幼儿园各班均低于临界线。班级教室空间面积不足、班级规模超标、阳台和走廊等空间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是造成生均可使用面积低的主要原因,若利用阳台、走廊的面积创设活动区,班级生均可使用面积可普遍提高。

(四)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

调研中发现不同办园类型的幼儿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小学化倾向,小学化主要体现在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方面:

1.教学内容小学化

2012年5月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很具体地列举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目的主要是让老师和家长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遏制“拔苗助长”式的“小学化”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都存在严重小学化现象。小学化现象最直接的体现即是教授小学低年级学习内容。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发展要求,大班幼儿在数学教育方面的具体目标是 “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从调研的实际来看,6所幼儿园大班幼儿的学习内容都远远超过了10以内。一所公办幼儿园大班黑板上显示的教学内容是20以内的多步骤带括号运算,20以内运算结果的大小比较,这些在小学低年级教授的内容早已提前在幼儿园教授,园长解释:“如果不教授这些内容,家长就会让孩子转园,为了不让幼儿流失,满足家长需要,教授小学内容,成为一种趋势。”

在教学活动安排上,幼儿园都有按照小学课程安排设置的课程表,调研中一所公办幼儿园大班课程表显示,大班幼儿每天上下午各两节课,一周课程内容包括:音乐、珠心算、数学、师资、奥数等,音乐和体育每周只有一节。不仅公办园如此,民办园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为了迎合家长需求,小学化倾向更为严重。一所民办园大班幼儿课程安排,每天6节课,上下午各3节,识字、古诗,拼音和数学课占据2/3的内容。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才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根据课程表上的安排,只有周一和周四的最后一节课留给了幼儿游戏,虽然如此安排,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幼儿园内提供幼儿的玩具材料不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相当少,游戏活动的开展存在难度。

2.教学方式小学化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以内蒙古教师为对象的问卷调查(64份有效问卷)显示,62.5%的教师认为目前所在班级不太支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主要是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课程安排满,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班级里幼儿活动空间小,不能支持其进行游戏活动。68.8%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学和师资配置不太满足幼儿个性化需要。

做中学、玩中学是幼儿探索世界发现知识的主要方法。从环境创设来看,调研的6所幼儿园室内空间布置上,大多采用的是课堂中心的布局模式,即幼儿桌椅呈秧田式地摆放在活动室中间,区角活动设置较少,有限的区角并未发挥作用,仅仅成为陈列玩具和书籍的摆设,部分班级活动室四周零星地摆放着几个玩具柜和书架,玩具柜中仅有少量玩具,摆放较多的是美工用品,部分玩具柜被用来放置幼儿书包和练习本。调研发现,不同类型园所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大多采取教师教、幼儿学,以“上课”为主的直接教学模式。

幼儿园是不允许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的,调研中发现,幼儿园小学化的突出表现为,幼儿课业负担重,如,一所公办示范幼儿园大班当天的作业要求:①在2号田字格本上写“朋”“友”笔顺一行,字一行。②在2号四线本上写“un”一行“un”的四声各3个,g、k、h与un相拼的音节各一行。标注要“熟读”。

三、建议与对策

综合此次调研中发现的内蒙古自治区教师配备方面的突出问题,课题组根据《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制定的出发点,结合有关政策规定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限定班级规模,确保生均活动面积。

教室的生均活动面积直接制约着幼儿园教学形式的选择,加强对幼儿园班级规模的控制,并保证幼儿教师的配备数量是改变以“上课”为主的小学化倾向的有力保障。在当前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未变、幼儿园班级教室空间面积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不宜扩大幼儿园班级规模,在有限室内空间下,可以通过拓展走廊、阳台等空间,扩大幼儿活动面积。为了更好地规范幼儿园管理和引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确保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的质量,当前应该维持和执行32号文件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的关于班级规模的规定。

2.杜绝“小学化”,将“儿童化”化在幼儿手中。

首先,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并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幼儿“做中学”的特点,为幼儿提供直观形象的游戏材料,将“儿童化”落实到幼儿的手中。其次,在环境创设上,幼儿园应多采用区角活动,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并确保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至少有1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除去规定的2小时户外活动),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将“儿童化”真正体现在幼儿手中。最后,教学方式上,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原则,开展以幼儿主动学习为特征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区活动,增加活动区材料投放的数量,提高活动区使用率,将“儿童化”真正化在幼儿手中。

3.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

幼儿园备课教案篇7

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院长克里斯哥伦布朗戴尔教授首次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开创了案例教学法的先河。当时,所有教学案例都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及事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掀起了一场教学改革的风潮。到了20世纪80年代,此教学方法受到我国师资培育的重视,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2]案例教学法遵循教学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用典型的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生动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案例教学法形式多样,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问题来解决问题。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再现(模仿)真实的教育情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管理课程实践性较强,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幼儿园工作管理的基本原则,熟悉幼儿园工作的内容,还要懂得处理复杂情境下的各种教育问题。因此,幼儿园管理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作为一个教育活动的场所,管理者的工作内容纷繁复杂,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在不同的情景下,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研究案例教学法在幼儿园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在复杂教育情境中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是对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的一次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除此之外,案例教学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接受学习为辅,学生学习积极性差,课堂的知识往往成了“耳旁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案例教学法颠倒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课堂以学生讨论学习为主,学习资料一部分由教师提供,一部分由学生搜集,课堂是学生讨论、学习的场所。这样的教学氛围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更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了学生的潜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幼儿园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课前准备、课堂活动组织、课后分析回顾。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分为两部分:一是精选案例,实践案例的来源是教师和学生,课前教师告诉学生下节课讨论的主题,学生按照分组自行搜索;二是教师根据所讲主题选择典型的案例。案例的来源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教师根据每章的教学内容精选典型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二是教师深入一线幼儿园,对园长、教师等进行深度访谈,对幼儿园管理的变化与实际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访谈、录音等手段,搜集真实的案例资料;三是网络资料搜集,教师可以结合社会有关的热点,选择符合课题内容的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典型性、相关性、多样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提供的案例,都必须与讨论的主题相关,小组的讨论必须围绕课堂的主题进行,不能单纯地为讨论而讨论,以免丧失讨论的意义。不同的案例往往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得更深刻,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内化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内容。

(二)课堂活动组织

幼儿园备课教案篇8

二、浓缩展示最新教育成果。

本学期,我园坚持一贯的英语特色教育,并推广英语“TPR”教学法,即“全身动作反应法”,让孩子在动中学,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感官,解放孩子的手、脚、脑、眼和嘴,达到“教学活动化;活动交际化”的目的。

我国教育界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模式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的创新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对课程进行重组和综合,既体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又体现课程的多元化和可选择性。我们改进“综合主题教学”的课程模式,全面实施“主体性整合探究课程”,让幼儿完全成为学习的主人,各种教育因素有机结合,整体作用,让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进行自主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系列有益性的经验。

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探索及多次的教学观摩活动,主体性整合探究课程已具雏形,并与我园的英语特色相辅相成,已在幼儿的反馈上有所得益。家长们平时通过我园发放的《家园通讯》、《每月教学内容》以及与老师的交谈,都已对我园的教改略有所知。在此次家长会上,各班均分别展示一节英语活动和一节方案教学,让家长有更深刻的了解。

各班的英语教学都是以复习

课的形式出现的,重点展示一学期以来的英语教学内容,给幼儿输出、表现的机会。方案教学是以分组的形式出现的,孩子们探索的议题都是孩子们自己引发的,感兴趣的事物,如“溶解的秘密”、“会滚动的轮子”“沉与浮”“电池的用途”等等。老师们提供了真实、丰富的探究环境,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很多班的家长看见自己的孩子在思索在操作,都忍不住走过去帮忙。探索成功后,家长、孩子欢欣雀跃,共同体验了一回成功感、满足感。

三、家长会上吐心声,家园共商育儿经。

家长座谈会上,老师们首先全面介绍了我园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

学习情况,班主任都以当天的开放课为例子,介绍了方案教学的精神及实施方法。老师们还列举了幼儿的活动中的“一百种语言”,家长们在为幼儿一些异想天开、稚趣的语言哄堂大笑时,他们也充分感受到实施方案教学以来,幼儿的思维得到解放,实践的能力和探索的精神得到培养,对我园的教育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大四班的家长说:“能让孩子自由自主地学习,与国外的教学方法相似。”中二班陈恺莹的妈妈说:“我的孩子进步很大,我觉得方案教学很好。”中一班黄家妮的家长说:“贵园进行的整合探究活动我们很满意。这种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发展幼儿动口、动手及思维能力。活动中让幼儿先试后答,可以锻炼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一班徐宇杰的家长发现孩子上课很专心,发言积极,爱动脑筋。

幼儿园备课教案篇9

5月27日-6月29日期间,西陂街道办事处协同区教育局和区卫健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西陂26所持证幼儿园进行复学复课评估和督查工作。各部门实地查看了健康观察室、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室、厨房等重要场所;深入了解各园防控物资储备、复学后师幼返园流程、应急处置、消毒消杀等工作的安排落实情况;对幼儿园的“两案八制”、疫情培训、师生员工健康档案台账、消毒台账、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资料进行了仔细查阅。根据评估情况,在西陂街道办事处的官网上对通过复课评估的幼儿园进行了公示,截止目前为止,已公布了四批共25所幼儿园符合开课要求,1所幼儿园因为装修暂缓复学评估。另有3所幼儿园因为硬件条件有限,不符合复学评估的要求,幼儿园已主动停办。二、防控工作进展

聚焦疫情防控这一“重中之重”,统筹谋划各项准备工作,各园春季开学平稳有序。

1.健全机制,强化制度保障。各园制定春季开学前后幼儿园安全工作方案、特定场所预防指南,进一步指导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制定完善开学准备工作方案、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和预案,确保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严把关口,做好人员保障。要求各园对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对确需进入校园的人员均要进行核实登记并体温检测,实行“逢进必测”。精准摸排学校四类人员(后勤人员、教师、幼儿、家长等其他人员)健康信息,并建立“一人一档“,强化教职工日健康监控机制、幼儿晨午晚检制度,每日动态掌握人员健康状态。同时开展全员培训,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防护能力。

3.积极筹备,落实物资保障。在当前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街道、幼儿园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积极采购筹备防疫物资,保障平稳开学。要求幼儿园确保物资消耗补给到位,配备足量的温度计、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用品。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足够的洗手液、肥皂供师生使用。

4.立足空间,抓实环境保障。根据幼儿园师生教育教学活动空间,合理划分幼儿园空间区块,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梳理制定特定场所疫情防控指南,如活动室的防护指南,进餐防护指南,寝室防护指南,户外活动场所防护指南等。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幼儿园备课教案篇10

1.着力推进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

滨湖区现有“教育局政务网”、“教师研修网”、“教育资源网”、“学前教育网”、“网上家长学校”五个教育网站,资源平台实现了“五网合一”。全区幼儿园依托五大区域教育网站,通过内部办公平台、即时通讯平台等实现信息传递“园园通”。全区41所幼儿园,班班配备了电脑、电子白板、实物展台等设施设备,班级有线与无线的互通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实现了“班班通”。在短信通信技术应用中,滨湖区教育城域网与移动、电信互发短信,免费为幼儿园安装“校信通”,积极探索公务信息短信化的途径和方法。

2.着力推进优质化教育资源共享

滨湖区自主开发建设的网站,为全区所有幼儿教师搭建了经济、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网站设立活动课件、活动实录、优秀教案、课后反思等板块,教育教学资源丰富,实时性强,给教师自主学习交流提供了“资源库”,在此基础上,努力构建基于网络的“研修平台”。

3.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各领域整合

一是通过课题引领整合,确立了课题研究要对课程、资源、网站、视频等多方面进行整合的思想,每所幼儿园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通过“课题成果”、“微格教室使用”、“网上视频直播课堂”等研究活动,对网络环境下学与教进行研讨和推广。二是通过竞赛促进科研成果与实践的整合,围绕“信息技术与教学领域整合”的主题,连续多年开展“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基于交互技术的教学观摩比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大赛”等,推动教师的个人发展,培养适应现代教育的专业化教师。

实践创新,开发网络运用,拓展教学活动新时空

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中,我们通过网络建设、网络教研、网络教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型校园的尝试与探索,为教师发展和儿童成长服务。以下以我区震泽实验幼儿园为例简述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运用。

1.网站架构:基于现代学校管理

思考:开发网站到底为了什么?幼儿园网站架构过程中应考虑哪些受众对象?网站使用应该达到怎样的管理效果?

实践:震泽实验幼儿园有总园和分园两个园区,该园以网站建设为切入点,自主开发了集宣传、教育、研修、管理为一体的多功能网站。网站架构既着眼学校管理者,又充分兼顾教师、幼儿和家长,实现园务管理互联,家园信息互通,师幼成长互动。

案例:震幼的教师正逐渐形成这样一种习惯,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录幼儿园网站,查看园务公告、了解工作信息、浏览校园新闻等,从而安排好一天的工作。震幼的家长平时通过幼儿园“班级主页”了解班级活动进程,在“班级论坛”和教师进行沟通和探讨。教师每天利用“校信通”的短信留言和语音留言功能与家长进行个性化交流。震幼的幼儿在幼儿园网站上都拥有一个自己的“宝宝主页”,有幼儿和家长共同关注的幼儿园新闻、班级通知、娃娃游戏等;有幼儿园推荐的适合孩子浏览学习的儿童网站链接,如“虫虫识字”、“娃娃丫丫”、“红泥巴村”等。震幼的内部管理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子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文章管理系统、公文收发管理系统、考核管理系统、总务管理系统、教学管理论坛等。这个管理系统帮助园务管理人员收集、整理、分类、处理、储存各类信息。

反思:网站的建立,畅通了信息交流平台,公文会签、计划日志、用款报销等工作流程审批都可在网上进行,工作流程变得井然有序;帮助了园务决策,教师与管理者沟通方便快捷,幼儿园管理者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提供的真实数据进行科学决策。

2.教研方式:基于多元合作互动

思考:网络教研有何优势?如何借助网络技术使教研过程及时呈现与回味?如何让教研活动体现开放、合作与互动?

实践: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网络研修为呈现手段,突破了时间、空间、人员的限制,开展了主题式网络系列研修活动,为教师学习研修提供了再学习、再思考的无限空间。

案例:震幼曾以“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与回应的研究”为主题开展了系列网络教研活动。第一次活动:网络备课。大班、中班、小班三个备课组各选取一个教学活动,以论坛的形式进行网络备课。备课时,同一备课组的老师由一人教学活动设计,其他老师根据这一方案以回帖的形式提出修改意见。教研组长进行回帖梳理,合并成1~2个修改帖子。第二次活动:微格观摩。将教学活动实录放在网络上,教师在网上观看教学活动过程,针对研讨核心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之后在集体教研中进行回放,定格放大某些片段,帮助教师有重点地讨论,执教教师根据修改建议开展第二次课堂教学并进行教学实录。第三次活动:网上沙龙。通过“网上沙龙”平台,将两次课堂教学录像进行对照比较,展开第三次研讨。

反思:通过“网络备课”、“微格观摩”、“网上沙龙”等形式,记录了教研活动中的思考、心得、观点和收获,促进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互研和自研,潜移默化地帮助教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领域的整合。

3.教学组织:基于儿童快乐成长

思考:如何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优势组织教学活动?如何使儿童的视野突破教室的局限?如何通过网络技术促进儿童的快乐成长?

实践:震泽幼儿园注重运用QQ、博客、iPad等信息工具平台,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教学主题活动,将传统的班级教学连线到家庭,扩大到班级之间,延伸到幼儿园和幼儿园之间。

案例:家园连线——在教学活动“探望生病的小朋友”中,教师和患病幼儿家庭在约定的时间同时打开QQ视频,当听到熟悉的声音,看到思念的同伴时,幼儿迫不及待地讲述慰问的话语,展示学到的新本领,有的幼儿甚至冲到了视频画面前,恨不得马上能拥抱到画面中的幼儿。

跨班教学——“探望生病小朋友”教学活动的成功,引发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QQ视频的兴趣,由此产生了基于QQ视频的跨班教学活动。传统的跨班教学,是把两个以上班级的幼儿集中起来开展活动,但由于场地小,人多嘈杂等因素,跨班活动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安装了QQ视频设备的两个班级进行跨班教学,两个班级的幼儿和老师都可以很好地互动。

幼儿园备课教案篇11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98-0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需要,以案例为基础,组织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进而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技能、态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技能的准幼儿教师。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精心选编案例、呈现案例、分析讨论、总结反思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综合职业素养。

一、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高专院校中,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型的幼儿园教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技能的准幼儿教师。 但是,传统的学科化课程内容、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导致学习主动性不够。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师的“教”。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主动思考问题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这也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

(二)讲授法弱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讲授法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内容欠缺,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做”的机会。在真正的实践中,学生难以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之间缺乏融合,学生的实践技能难以得到较好的提高。

(三)讲授法弱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讲授法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多是本门课程所应具备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能力,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难以培养。

基于以上问题,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势在必行。案例教学法则可弥补讲授法的不足,其特点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教师负责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案例、呈现案例、组织讨论案例、总结反思案例;学生负责阅读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寻找答案。在这样的课堂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师生之间有了沟通和协调,使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有力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实施案例教学法一般会经过案例的选编、呈现、分析、讨论、总结五个阶段。以下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中的一章即“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来说明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案例的选编。案例的选编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在选编案例时,主要选编幼儿园语言领域典型的并包含有问题发生的实践。本门课程所选编的案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幼儿园名师设计并实施的幼儿园语言教学(其来源途径包括上海学前教育网、浙江学前教育网、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网等学前教育类网站、幼儿园教材、幼教类期刊、幼教类书籍、幼儿园公开课现场录像等)。二是学生设计并实施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来源于学生参加各种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作品、学生见实习或课内外实践所设计的案例)。

就具体的案例选择而言,应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如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技能(具体包括:幼儿园文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过程的设计、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实施)。教学内容中应综合考虑幼儿园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实践的融合。基于以上要素,在具体的案例选择上,选取了小班同课异构活动“拔萝卜”,活动设计中,两位幼儿园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特点设计出各有特色的教案。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一位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具有一定的表演经验,将活动环节主要设计为三大教学环节:讲故事、理解故事、表演故事。另一位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已经学习过歌曲“拔萝卜”,将活动环节主要设计为:讲故事、理解故事、音乐游戏。

(二)案例的呈现。案例的呈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如:纸质材料的呈现、录音或录像的呈现、口头描述呈现、情景表演呈现、多媒体呈现等。在教学中,采用何种呈现方式既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考虑案例本身的特点。如在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程,不仅掌握了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且基本了解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规范、基本步骤、原则等。因此,教师在讨论之前并不提前讲授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具体知识点,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案例。另外,就其案例“拔萝卜”而言,包括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两部分。所以,在呈现方式上选择以纸质材料的方式呈现教案,以录像的方式呈现活动实施。

(三)案例的分析、讨论。案例的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的关键。个人或小组可以在课内或课外分析案例,讨论环节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分组上,学生人数以6人左右为一组,每组自选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并用小黑板记录关键性发言。为避免讨论过于封闭,教师可预设开放式问题:你怎么看这两份案例的设计?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不断的提出问题及解决策略,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在讨论结束,由各组派出代表轮流发表该组的讨论结果,并对其他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议。

该环节在操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要认真倾听并监督学生的讨论,对于学生在讨论中的困惑通过插话、提问等方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四)案例的总结。案例的总结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肯定合理的讨论结果,同时,对学生分析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指正。对于讨论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另一方面,总结环节也要总结出案例所体现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通过案例小班同课异构活动(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的活动)“拔萝卜”,教师和学生要一起总结出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文学作品的选择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的作品;活动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本班幼儿的经验又要考虑文学作品的特点及价值;活动过程的设计要根据活动目标出发,活动环节中主要环节的架构应逻辑清晰、层层深入;教学方法的选用应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整个活动设计既要体现出整合的语言观、活动的语言观,又要体现出幼儿的主体性等等。

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幼儿,他们是千变万化的,活动设计并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在充分考虑幼儿经验的前提下,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设计。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学前儿童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方法、技能及理论,而且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等其他综合职业素养。此外,为巩固所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与实施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在仿真教室或幼儿园的幼儿园文学活动试教。

三、案例教学法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相比而言,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通过案例自己建构知识、锻炼技能。并且,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职业素养。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但是,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案例库建设。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中,案例的选编是基础,只有当教师选编出有价值的案例才能保证该方法的使用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工作非一个教师能完成,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它需要本门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形成一个课程小组,大家共同讨论,再选编案例时,既要考虑教师的教又要考虑学生的学,要选择有价值的案例。另外,案例库应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价值的案例库。

(二)实现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融合。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主要采用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主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如在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教学中,除了案例教学法还采用了“尝试实践法”、“观察分析法”、“说课、评课法”等。从效果来看,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尝试实践法,说课、评课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课外的实践进一步巩固、训练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技能。

(三)认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问题。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清楚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在案例的选编、呈现主要由教师完成,教师为主体地位。在分析、讨论环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可过多干涉学生讨论,以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想。总结环节应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只有当教师在教学中灵活的把握好自己的地位,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

总的来看,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的实践中,它更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学生思维力、判断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并提升理论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2]梁周全.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模式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1(5)

幼儿园备课教案篇12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教育理念引领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深化课程改革要求需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理论。各幼儿园要继续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要引导教师深刻领会《纲要》的理念,使理念逐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切实改善教师“教”与幼儿“学”的方式,有效推进我市幼儿教育课程改革。

构建园本化的课程实施体系。教师要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儿童,依据教材还要拓展素材,就地利用环境资源,根据教育情景和幼儿的具体情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本学期,为有效促进各幼儿园开展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活动,我市将首先在省示范幼儿园中举行园长专题性的学术沙龙,然后逐层推进,引导教师积极有效地学习研讨,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幼儿教育的学习型群体。

二、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园本教研

幼儿园要合理制定课程计划,各班要认真编排好全市统一使用的“常州市幼儿园各班一周逐日活动计划表”,主题统领,领域渗透,预成和生成有机结合。幼儿园以省编《综合活动课程》为主,先在年级组内商讨、制定初步的计划,对于个别主题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增减,以合理地安排五大领域内容,保持课程的平衡性。

集体备课是提升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幼儿园可在小、中、大三个年级教研组基础上,按实施教学的单双周时间,划分出备课组,每个备课组在自己实施教学前一周集中进行集体备课。为了更好地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协作性,可采用轮值制的方法,群策群力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可自行组织一些小型的学习活动,在制订教学目标、提供与教学相关的材料、组织教学过程等方面要多思考,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进行仔细的剖析,明确“真实、自然、简单”是一堂好课最基本的要求并为之而努力。

本学期,常州市教研室将首次组织开展“常州市幼儿园园本教研先进园评比”。各幼儿园要积极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不断突破、解决教研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园本教研活动朴实、有效,并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为参评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强化常规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各幼儿园要抓好一日常规活动的开展,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是课程,现在的教育已经逐步从几十分钟的集体教学活动拓展或延伸到了游戏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及生活活动中去。每一位教师都要注重环境的创设,要深入挖掘游戏的教育内涵,把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探索主题背景下幼儿游戏的有效开展,在制订游戏计划、创设游戏环境、投放游戏材料、参与游戏指导以及开展游戏后的反思调整等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关注幼儿的发展差异,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材料、大胆友好地交往,促进幼儿社会化、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积极发挥示范幅射的作用,每学年要组织专题性的对外开放研究性活动,开放活动可形式多样,鼓励开放与课题研究和本园课程实施相关的科研活动、游戏活动、特色活动等,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

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教学视导和指导,引领民办幼儿园学习、贯彻《规程》和《纲要》,加强课程管理,及时制订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计划和幼儿活动计划;及时反映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及时研究幼儿的实际情况,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科学地实施幼儿园课程。

四、打造幼师队伍,促进专业成长

幼儿园发展离不开一支优质的教师队伍。各园要积极开展园本研训,营造良好的师资培养、培训、提高的激励机制与环境氛围,为教师积极参与教研创设良好的平台,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理论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指导教师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尝试进行教师档案袋评价。要求3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每周撰写一个教育小故事,其他教师每月撰写两个教学反思或教育小故事,一个主题活动后要有一次对主题课程实施的总反思,在校园网上或业务活动时交流。幼儿园正、副园长每学期每人听本园教师的教学活动(包括游戏)不少于20个和30个。

积极探索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途径、内容和方法,培养一批骨干力量,加强对家庭和社区科学育儿工作的指导。分三年建立0——3岁亲子早教活动基地3个,组织开展0——3岁亲子早教开放活动,初步形成0——6岁托幼一体化教育格局。

要强化科研意识,切实提高各幼儿园的科研能力,省示范性幼儿园必须有品牌(主打、特色)课题,重视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过程研究、中期评估和结题鉴定工作。各幼儿园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健全课题研究制度,注重过程管理,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加强对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三、日程安排

三月份:

1、各幼儿园园长会议。

2、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园长专题性学术沙龙活动。

四月份:

1、幼儿园市级开放活动。

2、组织参加“常州市幼儿园课题研究专题研讨会”。

3、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常规调研。

4、组织幼儿园教师教材培训。

5、园长优秀课片级评比。(二十五日前上报至教研室)

五月份:

1、园长优秀课市级评比。

2、省示范实验性幼儿园市级开放活动。

3、“做中学”项目学校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探究活动展示。(鸣柯巷幼儿园)

六月份:

1、幼儿文娱汇演。

2、省示范实验性幼儿园市级开放活动。

3、组织开展“常州市幼儿园园本教研先进园”评比。

4、幼儿园“主题性”游戏方案评比。

幼儿园备课教案篇13

一、幼儿园课程方案及其编制的基本内涵

所谓幼儿园课程方案,一般是指幼儿园按照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特点与需要,根据本园的实际状况和课程资源条件,对本园的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编排、课程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实践进行梳理与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课程认知表达形式。幼儿园课程方案是幼儿园在一定时期内实施教学和进行课程管理的依据,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与管理的行动纲领。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是指幼儿园根据课程目标、课程理念等对本园课程进行选择、策划、重组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策划与课程设计的课程管理活动过程。对幼儿园来说,课程方案的编制是以幼儿园的课程实践为基础,以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为载体,以幼儿园成员为主体,以幼儿园的课程理念为核心,以幼儿园的课程管理为保障的课程管理过程。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不仅仅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编排,而且承载了课程园本化、系统化、文本化和结构化的管理功能。〔2〕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课程信息的分析与选择,对课程内容的归纳与提炼,对课程方法的探索与梳理,对前期课程改革实践的总结与提升,其最终目的是将幼儿园及其组织成员已经认同的课程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课程行为,并在实践层面进行课程设计与课程编排,最终实现课程编排的最优化。〔3〕

二、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内容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是对本园课程系统和管理系统的策划与设计。课程方案的编制应该立足于幼儿园课程的现实需要和课程资源的实际状态,完整地表达幼儿园的课程理念、课程行为和课程体系。为了确保课程方案的可操作性,幼儿园课程方案一般分为“幼儿园课程编制方案”(正本)和“幼儿园课程执行计划”(副本)这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作为正本的幼儿园课程编制方案主要是从宏观视角对幼儿园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关系、课程依据、课程编码和课程管理等内容进行系统的描述,大致包括编制背景、主体内容以及实施与管理三个部分。作为副本的幼儿园课程执行计划实际上是幼儿园的课程执行方案或工作计划。只有当幼儿园课程方案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课程执行计划时,才能确保幼儿园课程方案的有效实施。

1.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背景

在编制幼儿园课程方案时,首先应该对课程方案编制的背景性条件作分析。分析越充分,方向越明确,课程方案的针对性越强。每个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各有特点。在编制课程方案之前,幼儿园先要对本园的课程背景、课程资源以及相关的背景因素作全面分析,从中找出课程方案的编制依据,确立设计课程方案的起点。编制背景信息通常包括课程方案的主题或名称的确立、幼儿园的课程现状与现实条件分析、课程方案编制的宗旨与指导思想、课程方案编制的实践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2.幼儿园课程方案的主体内容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主体内容包括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依据、课程功能、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特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序度、课程编排、课程类型、课程编码等方面的阐述。

3.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实施与管理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是为了课程方案的有效实施。组织成员对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知晓度与认同度是课程方案有效实施的关键。为此,课程方案中还应该有关于课程方案及其实施问题的说明,以及对课程方案的实施与管理方法的阐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提高课程方案的执行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方案承载着多种教育价值与管理功能。对幼儿园来说,编制课程方案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幼儿园具有基本的前期课程资源条件,组织成员对课程方案编制高度认同,组织成员积极参与课程方案编制,管理者具备一定的课程管理能力等。这些基本条件关系到课程方案编制的实际成效。

三、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

众所周知,完成学前教育课程改革重任的实践主体是幼儿园。〔4〕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和理想境界的实现取决于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实际成效。尊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升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吸纳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丰硕成果,建构具有幼儿园本体特色的课程方案,形成适合幼儿园的课程管理系统,这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管理的发展趋势。

1.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目标

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是课程改革的实践需要,是课程管理的需要。在课程方案编制过程中,幼儿园及其组织成员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特点与需要,对本园的课程实践进行解读、梳理和重组。这实际上就是幼儿园进行课程规划的管理过程。〔5〕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课程方案的编制实际上是一个制定与执行课程决策的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明确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目标。

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最直接目标是要使幼儿园课程管理文本化,以加强幼儿园课程的系统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逐步形成一个真正适合幼儿园自身需要的园本化课程方案。

2.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者角色定位

为了加强对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管理者应该承担课程方案的决策与规划、课程方案的研究与设计、课程方案的修订与完善等方面的管理职责。管理职责的有效行使取决于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园长在课程方案编制过程中的管理者角色定位是保障课程方案编制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条件。

(1)决策者角色

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是幼儿园进行的一种课程决策和课程规划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者应该不断强化课程决策者的角色意识,自觉承担课程决策者的角色责任,确立幼儿园课程发展方向,形成课程方案编制的有效管理流程,对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发展进行有效管理。

(2)引领者角色

在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过程中,园长除了要承担课程决策者的角色外,还需要以引领者的身份带动全体员工进行课程方案编制工作。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是一项全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没有管理者的带领与推进是很难完成的。幼儿园管理者在课程方案编制过程中应该发挥引领作用。这种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观念引领、过程引领、培训引领、研究引领、实践引领等。管理者的引领作用通常会决定课程方案编制的质量。

(3)组织者角色

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是一个组织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方案编制的组织协调与过程控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等,都是管理者需要承担的责任。如果组织不力,必然会造成课程方案编制过程的混乱和课程实施的种种问题。

(4)主持者角色

在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过程中,幼儿园员工始终是实践的主角,而管理者只是编制活动的主持者。如果管理者偏离了主持者的角色,过分夸大管理者的作用,就会发生课程角色错位、课程角色替代等管理问题,导致课程方案编制与管理的实际效用大大降低。

在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者的任务是为员工提供参与课程方案编制的平台,引导员工参与课程研究的实践工作,协调各方面关系,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角色的准确定位是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走向有序化的管理保证。

3.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基本管理策略

从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实践看,坚持从实际出发,引领全体员工参与课程方案编制,把握课程编制平衡,保证课程相对稳定,实现课程设计创新,这是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有效管理策略。

(1)从实际出发

幼儿园课程方案是每所幼儿园为自己度身定制的课程运作系统,幼儿园必须以自身的实际状况和现实条件为依据来编制课程方案,确立本园课程的发展起点与发展方向。如果课程方案偏离了本园的实际情况,那么课程方案的适宜性就会大大降低。幼儿园及其组织成员应该从分析幼儿园课程现状入手,正视幼儿园课程的实际问题,寻找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发展路径,通过对本园课程实践的研究,逐步形成切实可行的、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方案。

(2)引领全员参与

编制幼儿园课程方案不是管理者的专利,不是园长的个人行为,也不是少数骨干教师的特殊权利,而是幼儿园的组织行为。课程方案的形成是组织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组织成员能力互补的产物。管理者应该从传统的只有少数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实施全员化的课程管理。〔6〕全员参与的实质是调动幼儿园组织的一切力量,包括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课程方案的编制工作。课程方案编制的有效性通常取决于员工的参与数量和参与程度,而员工的参与程度也是决定课程方案的质量和执行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管理者应该建立全员参与课程方案编制的接纳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全体组织成员积极参与课程方案的编制工作。

(3)把握课程平衡

把握课程平衡是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的重要管理原则。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已经为幼儿园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课程资源,新的课程内容层出不穷,幼儿园没有找准自己的课程发展定位或缺乏课程的选择与重组能力时,非常容易陷入课程超载的误区。另外,在面对各种课程资源时,幼儿园也可能偏离儿童发展的需要,只是从非常狭隘的角度选择课程内容,进入课程缺失的误区。所以,在课程方案编制的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防范课程失衡现象的出现。如何把握课程管理的方向,确保课程的平衡性已成为管理者必须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重要问题。为此,管理者应该始终关注课程目标的平衡、课程性质的平衡、课程结构的平衡、课程内容的平衡、课程方式的平衡、课程类别的平衡,提高对课程的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提升教师对课程的分析、选择与重组能力,以保证幼儿园课程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平衡性。〔7〕

(4)保证相对稳定

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为幼儿园提供了自由实施课程的空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园课程可以无目标、无依据地随意更改。可以随意更改的课程通常显示了其价值的低下,质量也难以保证。提倡幼儿园课程方案编制,正是针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极不稳定、经常变换的游击战状况而提出的一种加强课程管理的应对性策略。通过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编制,可以解决幼儿园课程实践的混乱现象,建立一个适合幼儿园操作的、相对稳定的课程系统。管理者要通过课程方案编制保证幼儿园的课程发展方向、课程目标、课程原则、课程运作流程、课程内容和方法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幼儿园课程管理系统的相对稳定。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