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工作反思实用13篇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篇1

2 存在问题

2.1 我校大部分班主任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比较高,但缺乏经验,面对年龄较小、个性反叛的初中学生,他们往往无从下手。一方面挫伤了青年班主任的教育工作积极性,易出现忽冷忽热的现象,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怪圈。

2.2 农村学生家庭出现的留守新情况,导致家庭教育相对较差,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教育往往出现一种怪现象,学科教师只重视教学质量的追求,缺乏对学生养成或做人的渗透,致使学生的德育一头重一头轻,不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2.3 大多数班主任能够较好地履行职责,但缺乏耐心和新的育人理念。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

3 整改措施

3.1 做好青年班主任的培训工作

做好青年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加强跟踪指导,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带头、辐射、指导工作。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更为重要。要求学生为说脏话,不带东西进校吃,不骂人,不打架……,班主任事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有事有病要请假,做诚实的人等。班主任绝不能言而无信,平时,注意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通过班主任例会学习、经验交流、主题班会课的观摩等,促进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3.2 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强化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唯让学生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纪律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纪律的不可侵犯,才能让学生自觉地遵守,从而达到学生自制的目地。把班级公约、日常行为规范这些规则植入学生的心田,就显得十分迫切。如我所教的八年级(1)班在七年级时就是个闻名的差班,咎其原因是大部分学生根本不知纪律是何物。班级公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他们眼里是一纸空文。大部分的学生是绝对自由主义者。课堂上,老师台上讲课,他们在台下言论自由,高谈阔论,谈笑风生,旁若无人。搞得教师无法教,学生无法学。宿舍里,值日生扫完宿舍,他却随手坦然地扔一瓶牛奶纸盒在干净整洁的宿舍内,丝毫不觉内疚。对此,我让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在班会课上,让学生自己上台讲述遵守纪律的故事,辩论遵守纪律的重要性,我再分析其危害性。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和教师的引导,从而让那些绝对自由内心深处明白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纪律不是自由的限制,而是自由的保障。这就是使纪律扎根于学生的心田。一学期班主任要重视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李旺中学学生仪容仪表细则》、《李旺中学安全月月行》、《李旺中学楼舍安全规定》、《李旺中学校园文明礼貌用语》、《李旺中学学生出入校门规定》等材料。大力提倡文明礼貌、遵章守法、勤奋学习、艰苦朴素、生活俭朴、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团结同学、热爱劳动。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做到人人明白,个个自觉执行。同时政教处每周要不定期深入班级例行检查各种养成教育的落实情况,值周教师要每日做到各班卫生、纪律、文明行为习惯的量化考核。学期末政教处对各班进行考核评比,表彰先进,鞭策落后。

3.3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过程性教育,重视对学生养成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要正确树立“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的育人理念。近几年来,我县外出务工的人多,每个班上的留守儿童较多,很多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还有的跟着其他亲戚生活,平时少父母的关爱。用一句通俗的话说,班主任既是老师又是保姆,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老师要更加的关爱这些学生让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样孩子才会信任你、喜欢你,自然也喜欢你上课,听你的教诲。

3.4 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班主任要利用好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充分挖掘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对教室的布置布局合理,内容多样,两周一期的板报要作为展示学生能力的平台。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如田径运动会、文艺演出、广播体操队列队形、拔河比赛、“一二.九”长跑、主题征文等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平台展示自我。

3.5 建立班级管理管理制度、培养得力小助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集体的建设上,纪律的约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在建立管理制度方面,成熟的做法很多,但还是有些班级的管理有问题。因此在制订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应该先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度要实,不要太宽泛。否则我们就没有必要制订什么管理制度,班主任首先制定好完善的班级管理工作制度,并在班会课上通过,然后实行。班干部的产生是同学们结合个人的特长,以及全班同学的推荐来产生的,是很有权威性的。班干部各司其职,对做得好的学生在班会课上进行表扬,每学期都推荐一个优秀班干部到学校进行表彰.这对被评上的班干部也是一种肯定,这样会激励他再接再厉,对于没有评上的班干部,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尚存在的一些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一个好的班委直接影响着一个班级的管理。对于班风、学风的形成、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决定性作用,能带领全班同学好好学习。最重要的是营造文化氛围,培育良好学风。一旦好的学风形成,学生的学习就蔚然成风,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增强,也就不用班主任一天到晚地跟在学生后面生气。良好的学风得以巩固保持,就成为班集体的优良传统。使每个学生自觉地属行和维护班集体的优良传统,它的作用大于硬性的规章制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班主任,我特别注意有意识地为良好学风的培养、形成,创造和谐、宽容、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篇2

所谓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我认为就是根据班级管理要求,为自己设定修养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素养。

一、树立角色意识

班主任的角色意识是班主任搞好工作的关键和前提。尤其在今天的新形势下,人们对新时期的班主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的角色意识对班主任提高认识水平、更新教育理念、改进工作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班主任要用自己的学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学生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亲其师,信其道”,作为班主任,其首先要让学生“信其道”,然后才能“亲其师”,之后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重任在肩的我们一定要优化班级管理理念,制定恰当的班级管理策略。我们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所以不但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才能让他们自信、快乐、健康地成长。

二、当爱心型班主任

爱是信任、是尊重、是鞭策、是激励,只有爱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的共鸣,实现成功的教育。

我们应该努力当好有爱心的班主任,用爱心温暖学生,用细心了解学生,用耐心等待学生。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给同学们同等的爱,这些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班主任应该花更多时间照顾学生的生活,给学生物质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指导,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是有话最可倾诉的人。通过思想沟通,教育学生改掉坏习惯、坏行为就容易多了。

三、坚持自主学习

班主任一定要坚持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更新观念,紧跟时代及教育发展的步伐,同时提高领导组织能力。这样,学生对老师就会由一般尊重转化为敬佩,继而自觉自愿服从老师的教导,从而树立班主任威信,更好地被学生接受,班级工作才能更有效地开展,为建设良好集体、实现班级优化管理奠定基础。

班主任学习有三种情况。一是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学习:在班级管理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二是向周围班主任学习: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如果我们能博众班主任之长,何愁班级管理水平不能提高。三是从书本上学习:经常学习一些班级管理理论、学习心理学理论,如禁果效应、破窗理论、拆屋效应、反馈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效应和习得性无助效应等,对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当今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对这些庞杂信息的理解,以及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判断,都需要班主任帮助分析、鉴别和选择,班主任只有不断调整、充实、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善于自我反思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篇3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21-01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比由于不公正而产生的情感上的麻木更能摧残儿童的心灵”。有调查表明:80%以上的中小学生认为公正是教师的基本道德;90%以上的学生认为,偏心的教师是不可原谅的。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目中对公正的需求非常强烈。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实现公正公平,是我们每个班主任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个人对班级公正管理的理解。

一、一视同仁的爱每个学生是班级管理公正的基础

爱心是万物复苏与成长的阳光,它是班主任素养的核心。没有爱心的班主任,好比冬夜里挂在天上的月亮,发出清冷的光,不会给人以温暖,也不会带出优秀的群体。首先班主任只有对学生抱有强烈的爱,诚挚的友善,才能引起学生的崇敬,信任和共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这样,班主任的一切工作才能顺利的推行下去。其次班主任要做到热爱每个学生,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像阳光一样均匀的洒向每个学生。无论这个孩子是否听话,成绩好坏,有无特长,是否喜欢班主任等均要一视同仁。那种在班级管理中的偏爱心理,可能会对部分孩子有所帮助,但是其负面效应更为严重。它会左右班主任的处事,造成管理不公,并且一旦被学生发现,将会严重影响班主任的威信。可以说,同等程度的关爱每个学生是一种对每个孩子负责的态度,也是管理公平的基础。

二、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公正的保障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班主任是真理的化身,是权威,是班级的主宰者,学生是知识与道理的容器,是唯唯诺诺的从属者。凡事班主任一锤定音,学生敢怒不敢言,班主任失去了听取意见的渠道,在管理上很难保证公正。现在的素质教育要求班主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平等,尊重学生的人格与自尊心。班主任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与自己,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商量,听从他们的意见。这样学生们往往就能热心的参与班级事务,发挥每个人的智慧,避免班主任独断专行而造成的管理不公。例如:现在的学生在值日工作的分配上,爱挑挑拣拣,总怀疑班主任分配不合理。于是,经常出现学生值日不负责任的现象。为了寻找原因,我改变了方法。对值日工作不努力的学生,不再进行家长式的教育,而是找来工具和他们共同劳动,边劳动边谈心。在这样平等的氛围中,我了解到真正的原因。学生们认为自己所分配到的值日任务比别人重,所以劳动不积极。原因找到后,我对值日制度进行改革:一、班主任参与到值日工作中,与学生平等的劳动。二、值日分配采用轮换制,每2周轮换一次,保证每个学生能接触到各种劳动任务。新的值日制度实行后,以往的问题就令人如愿的解决了。从中可以看出,只要老师放下架子,让学生们感到了师生平等,学生就能大胆的向班主任建言建策,就能促使班主任在管理中时刻调整,保证管理的公正。

三、合理的评价是班级管理公正的重要表现

班级管理以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为目标。有发展就有评价,对学生实施评价是班级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合理全面的评价能使学生全面的认识自身,辩证的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是学生成长中的方向标。当前的班级管理中的评价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评价中激励有余,批评不足,掩盖了学生缺点;评价的内容片面单一,重视学习的评价,忽视了德育美育等;评价形式仍然以老师评价学生为主,学生的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等不足;重视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等等。这些评价的不足,导致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的轨迹无法被科学的客观的呈现出来,对每个学生而言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很不公平的。因此,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每个班级管理者需要认真面对的挑战,它要求班主任要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对待每位学生,所以科学合理的评价也是班级管理公正的重要表现。

四、不断反思是班级管理公正的永恒推力

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素是班主任的素质。实践+反思=教师的成长。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除了要有一腔热情,满腹爱心,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丰富的管理经验,最重要的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的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一些著名的班主任如:魏书生、李镇西等老师都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获得成功的。班级管理工作的地域性、人文性、时代性都决定着这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但班级管理中的公正是教育永恒的话题,决定着要达到这一目标,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实施班级的公平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这种做好以下几种反思:一、理念反思:反思自己的治班理念、方针是否符合时代要求,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二、实践反思:反思班级管理是否走向法治,体现民主。反思在师生关系中,师生是否真正的平等,班主任是否真正的促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反思班主任自己的所言所行等等。三、换位反思: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反思。教育学生站在班主任的角度反思。四、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反思这种方法在学科教学方面的运用效果表明,它已成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力量。同样,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它也必将成为班级管理公正的永恒推力。

班级管理的公正性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是否优秀的重要方面。能否公正的管理班级是衡量一个班主任的道德素质与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妨以“爱生”为基础、“平等”为保障、“评价”为表现、“反思”为推动,来促进班级管理中的公平公正。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篇4

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要……”,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作为学生心中的绝对权威,班主任的管理者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矫正不良习惯固然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新课改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以管理型为主的“高压” 方法似乎已行不通,应该向“服务型”转变。

学生既是班级的主人,又是学习的主体,更是管理的主力,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是为学生服务,做不到这一点,就算不上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所谓服务意识,就是全心全意对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通过班主任的服务使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智力上、体能上以及劳动能力上都能得到正常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班主任应由教育权威的维护者转变为民主平等的倡导者

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过分强调权威地位的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学科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样也是班主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味着对学生人格的充分尊重,正是在这种平等的情境和氛围中,班主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其指导才能真正切合具体的人、事和教育情境。尊重和信任学生是班主任与全体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对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起着关键的作用。班主任良好的行为表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受尊重等社会性的需要,必然会引起学生肯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建设。

三、班主任应从班级组织的领导者转变为引导者

每一个学生都要经历一个获得和提升自我的过程,需要班主任唤起他们的主动性,并为心灵的成长提供阳光和养分,使年轻的生命变得强健有力、自立自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在自由、民主、充满知识光辉和人性关怀的环境中自然生长而成的,它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们对崇高的寻求与践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进而从包蕴着多种因素的集体中召唤出所有向上的可能性。班主任必须放下管理者的架子,把班级管理的主体交给学生,自己由原来的管理者转换为参与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说要通过班主任的工作示范,向班干部传输班级工作的经验,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逐步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为了提高班干部分析问题和做好工作的能力,班主任要经常和他们一起研究分析班内情况,制订班级工作计划,让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工作的基本目标,帮助他们清理完成工作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法等等。对一些特殊的个案,还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联系的形式,进行多重教育和引导。

四、班主任应由经验管理者转变为反思研究者

过去班主任要搞好班级工作,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二是自身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不断积累心得。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其工作通常是以经验为主,凡事从做中学,摸索前进,很多人要走过许多弯路才能获得教育的观念和掌握相关的方法。这种经验式管理一般情况下会随着班主任教龄的增加而更加完善有效,但是经验式的管理会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和僵化的管理思维,不适应时代和学生群体的变化,因此,经验式的管理应该向反思式的研究转变。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篇5

1.2 平等式的管理风格。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过分强调权威地位的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学科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样也是班主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味着对学生人格的充分尊重,正是在这种平等的情境和氛围中,班主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其指导才能真正切合具体的人、事和教育情境。尊重和信任学生是班主任与全体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对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起着关键的作用。班主任良好的行为表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受尊重等社会性的需要,必然会引起学生肯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建设。

1.3 引导式的管理风格。每一个学生都要经历一个获得和提升自我的过程,需要班主任唤起他们的主动性,并为心灵的成长提供阳光和养分,使年轻的生命变得强健有力、自立自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在自由、民主、充满知识光辉和人性关怀的环境中自然生长而成的,它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们对崇高的寻求与践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进而从包蕴着多种因素的集体中召唤出所有向上的可能性,班主任必须放下管理者的架子,把班级管理的主题交给学生,自己由原来的管理者转换为参与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说通过班主任的工作示范,向班干部传输班级工作的经验,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逐步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为了提高班干部分析问题和做好工作的能力,班主任要经常和他们一起研究分析班内情况,制订班级工作计划,让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工作的基本目标,帮助他们清理完成工作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法等等。对一些特殊的个案,还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联系的形式,进行多重教育和引导。

1.4 探究式的管理风格。过去班主任要搞好班级工作,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二是自身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不断积累心得。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其工作通常是以经验为主,凡事从做中学,摸索前进,很多人要走过许多弯路才能获得教育的观念和掌握相关的方法。这种经验式管理一般情况下会随着班主任教龄的增加而更加完善有效,但是经验式的管理会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和僵化的管理思维,不适应时代和学生群体的变化,因此,经验式的管理应该向反思式的研究转变。

班主任必须学会反思。所谓反思就是指自我调整、自我建构的自省、内省能力,追求较高境界的人格品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这样,我们才能号准时代的脉搏,着眼未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班级集体。班主任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思考、分析、探究自己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班主任在不断积累反思经验的同时,还得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日新月异的教育新形势下始终拥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才能保证反思的有效性。

“学而不思则罔”,如今是“教而不思则罔”。在当今的教育事业中,“教育”与“反思”必须结合起来,对于班主任来说尤为如此。班主任管理工作既是一门领导科学,又是一门领导艺术,许多东西贵在总结、反思。反思已经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新生长点”。“吾日三省其身”,班主任工作应乐于反思,勤于反思,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在“经验+反思”中不断成长。

2 促进班主任良好风格的形成的有效途径

2.1 提高自我素质,面对新形势下新要求。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负有直接的教育责任。班主任工作的风格,关系着未来人才的质量。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之中,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情绪波动,班主任要找他谈心;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班主任要率先垂范;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要悉心照料……班主任的工作是如此具体而细微。只有具有务实精神,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高超的教学水平是当好班主任的必备条件。班主任课讲得精彩,打动人心,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学有所获,自然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和敬佩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的威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来,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工作。

班主任工作有助于推进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侧重于提升学生的人格与道德品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际上也包含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而这些,恰恰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工作量上来看,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相加,是一加一等于二,但是从效果上来说,却是一加一大于二。

班主任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班主任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至少要做到“五要”:一要善于学习,做一名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知识与阅历丰富的人;二要善于交流,做一名关爱生命,尊重差异,真情互动与学生共同成长提高的人;三要善于总结,做一名就事论事,勤于动笔,实践经验与理论功底丰厚的人;四要善于表达,做一名风趣幽默,言之有物,宽严公正与平和诚信的人;五要善于思考,做一名发散求异,追求高品位,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

2.2 教育科研是促进班主任良好风格形成的的重要路径。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突出的人格力量支撑,而且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专业能力。班主任应该用科研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思考怎样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让自己有更充裕的时间深入学生心灵,探索教育改革,进行教育实验,实现自我解放。

班主任教育科研主要是行动研究,它包含反思与实践两方面,并且反思与工作改进同步进行。班主任的行动研究是指研究学生在班级和学校生活中的各种情况,由反思进而提高专业的理解力及技巧,从而改善班级工作实际和学生生活处境的全过程。班主任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就要树立教育科研意识,确立“问题即课题,教育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行动研究,将研究和实践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班级管理中边学习、边提高,真正使班级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载体。

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飞速成长的小孩子,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处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那么作为班主任,想要管理好学生,就要在教育中要强调学生的价值,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基础上形成合适的管理风格,实施有效的管理。(本论文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子课题0908938a——27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篇6

1.1 民主式的管理风格。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要求学生“不能……”“不要……”,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作为学生心中的绝对权威,班主任的管理者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行为,矫正不良习惯固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新课改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以管理型为主的“高压”方法似乎已行不通,应该向“服务型”转变。学生既是班级的主人,又是学习的主体,更是管理的主力,班主任最基本的工作是为学生服务,做不到这一点,就算不上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所谓服务意识,就是全心全意对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负责,学生家长负责,学校负责,通过班主任的服务使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智力上、体能上以及劳动能力上都能得到正常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1.2 平等式的管理风格。传统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拥有绝对权威,学生对班主任必须绝对服从。过分强调权威地位的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这不仅是学科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样也是班主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味着对学生人格的充分尊重,正是在这种平等的情境和氛围中,班主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其指导才能真正切合具体的人、事和教育情境。尊重和信任学生是班主任与全体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亲密关系的基础,这对创造融洽的心理气氛起着关键的作用。班主任良好的行为表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受尊重等社会性的需要,必然会引起学生肯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班集体建设。

1.3 引导式的管理风格。每一个学生都要经历一个获得和提升自我的过程,需要班主任唤起他们的主动性,并为心灵的成长提供阳光和养分,使年轻的生命变得强健有力、自立自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在自由、民主、充满知识光辉和人性关怀的环境中自然生长而成的,它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们对崇高的寻求与践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进而从包蕴着多种因素的集体中召唤出所有向上的可能性,班主任必须放下管理者的架子,把班级管理的主题交给学生,自己由原来的管理者转换为参与者和引导者。

也就是说通过班主任的工作示范,向班干部传输班级工作的经验,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逐步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为了提高班干部分析问题和做好工作的能力,班主任要经常和他们一起研究分析班内情况,制订班级工作计划,让他们了解班级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各项工作的基本目标,帮助他们清理完成工作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法等等。对一些特殊的个案,还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联系的形式,进行多重教育和引导。

1.4 探究式的管理风格。过去班主任要搞好班级工作,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二是自身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不断积累

心得。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其工作通常是以经验为主,凡事从做中学,摸索前进,很多人要走过许多弯路才能获得教育的观念和掌握相关的方法。这种经验式管理一般情况下会随着班主任教龄的增加而更加完善有效,但是经验式的管理会形成固定的管理模式和僵化的管理思维,不适应时代和学生群体的变化,因此,经验式的管理应该向反思式的研究转变。

班主任必须学会反思。所谓反思就是指自我调整、自我建构的自省、内省能力,追求较高境界的人格品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这样,我们才能号准时代的脉搏,着眼未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班级集体。班主任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以一个研究者的心态和眼光,去审视、思考、分析、探究自己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班主任在不断积累反思经验的同时,还得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日新月异的教育新形势下始终拥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才能保证反思的有效性。

“学而不思则罔”,如今是“教而不思则罔”。在当今的教育事业中,“教育”与“反思”必须结合起来,对于班主任来说尤为如此。班主任管理工作既是一门领导科学,又是一门领导艺术,许多东西贵在总结、反思。反思已经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新生长点”。“吾日三省其身”,班主任工作应乐于反思,勤于反思,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在“经验+反思”中不断成长。

2 促进班主任良好风格的形成的有效途径

2.1 提高自我素质,面对新形势下新要求。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负有直接的教育责任。班主任工作的风格,关系着未来人才的质量。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之中,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学生情绪波动,班主任要找他谈心;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班主任要率先垂范;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要悉心照料……班主任的工作是如此具体而细微。只有具有务实精神,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高超的教学水平是当好班主任的必备条件。班主任课讲得精彩,打动人心,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学有所获,自然对老师产生亲近感和敬佩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的威信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来,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工作。

班主任工作有助于推进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侧重于提升学生的人格与道德品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际上也包含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而这些,恰恰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工作量上来看,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相加,是一加一等于二,但是从效果上来说,却是一加一大于二。

班主任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班主任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至少要做到“五要”:一要善于学习,做一名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知识与阅历丰富的人;二要善于交流,做一名关爱生命,尊重差异,真情互动与学生共同成长提高的人;三要善于总结,做一名就事论事,勤于动笔,实践经验与理论功底丰厚的人;四要善于表达,做一名风趣幽默,言之有物,宽严公正与平和诚信的人;五要善于思考,做一名发散求异,追求高品位,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

2.2 教育科研是促进班主任良好风格形成的的重要路径。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突出的人格力量支撑,而且需要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和专业能力。班主任应该用科研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思考怎样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让自己有更充裕的时间深入学生心灵,探索教育改革,进行教育实验,实现自我解放。

班主任教育科研主要是行动研究,它包含反思与实践两方面,并且反思与工作改进同步进行。班主任的行动研究是指研究学生在班级和学校生活中的各种情况,由反思进而提高专业的理解力及技巧,从而改善班级工作实际和学生生活处境的全过程。班主

任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就要树立教育科研意识,确立“问题即课题,教育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行动研究,将研究和实践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班级管理中边学习、边提高,真正使班级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载体。

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飞速成长的小孩子,不管是心理还是生理,处于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那么作为班主任,想要管理好学生,就要在教育中要强调学生的价值,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基础上形成合适的管理风格,实施有效的管理。(本论文是“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子课题0908938a——27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石健壮等.教师角色观的文化审视与重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5)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篇7

在充满竞争的今天,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学生“勤学,乐学,善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理想教育境界。目前,教育系统全面推行精细管理,年级组如何以新的思想、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形象展示给社会,让教师、家长和学生满意,必须狠抓德育“落实”,重视教育“过程”,只有细致入微的“过程”,就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一、统一认识,准确定位,德育为先,力促“落实”

1.加强建设,德育为先,凸显主题,放大功效

科学地精细化管理离不开管理队伍建设,学校挂帅,学部搭台,班主任导演,学生唱戏是东部分校德育工作主流。九年级面临升学压力,生源良莠不齐,“不现实”的中考指标压得人喘不过气,蛮干无济于事,只有采取措施,全员鼓励,教师们才会体验教育“生机盎然”,学生们才会体验校园应有的乐趣。因而,年级组德育活动必须先动员,动员的主要对象就是班主任,要力争消除“搞一次德育活动不如多上一堂课,多做几道题”错误观念,明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千古不变的道理。然后要动员学生,避免学生产生年级又搞“形式主义”的错觉,青年学生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朝气蓬勃,潜力无穷,一旦注以学习动力,加大马力便突飞猛进,这往往是优秀班主任在抓学习时抓牢的德育“主弦”,他们深知有效的德育激励是学生动力的“催化剂”。

九年级团队成立以来,在初中学部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年级组力倡积极进取精神引领,从“年级精神”到“班级精神”,从“升级仪式”到“百日冲刺”,从“拼搏与机遇之交响”到“让青春在拼搏中闪光”,从“好习惯,益终身”到“我自信,我成功”,系列德育活动紧紧围绕“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引领主线,凡德育活动必有实施目的,实施纲要,必有明确的德育主题,必铺天盖地动员,并精细策划、通知、安排、布置、落实、检查,表彰先进,敦促后进,力促活动“落实”,最大限度地放大活动功效。德育活动在于放下传统包袱去认识,只要“认识”到位,必“布置”到位;只要“动员”到位,必“落实”到位,人人凸显德育为先,强化德育攻势,何愁文化成绩?

2.思想统领,统领全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意味着德育工作在教育过程中何等重要的位置。作为统帅年级的年级主任,不能落入应试“俗套”,跌入蛮干“漩涡”,要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必先适时学习先进思想,保持清新教育理念,果断借鉴他人成果,通过交流、学习、反思来实现科学跨越,才能保持育人思维鲜活,前瞻教育之德育功能强大。年级组在新学年、新学期开始之前,就要设计好一学年整体工作思路,把握年级组学年工作方向,统筹安排好年级组重点工作进程,设置好各种激励和竞争机制,育人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是有效引领学生牢固的思想基石,有一支坚不可摧、思想统一的德育队伍,才能最有效地锻造国家和社会的可用之材。

3.目标管理,质量监控,明确要求,责任到人

德育管理既是一门特殊的技术,也是一门育人艺术,更是一项崇高事业。年级组学期初就制订了详尽的工作目标和实施纲要,以此指导学期全程教育教学,年级主任必须组织对全程进行监检,全程督导,力求高质,使教师在管理中互学,掌握要领,懂得策略,磨练素质,保持冷静,清晰思路。在管理模式下力求实施高效运作,用心谋事、专心做事、尽心成事。以九年级年级组“冲刺学期”计划为例,年级组计划中详尽到每一件事,细化到每一天事,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每一周或每一天。年级主任在工作中要勤动脑、多动手,事必躬亲,严格在前,关心并举,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通报。

二、推行文化,责任到人,层层落实,提供保障

1.制度建设,完善过程,合理考核,人文管理

九年级的年级组实行五级循环管理模式,即:学校学部年级班级学生学校。通过逐级制度修订完备年级制度,确保年级每项工作都有相应的制度约束,每项工作都有明确的个人负责,从年级组整体工作到各办公室管理,班级管理,从任务型早读到午休,到任务型晚读,到晚自习管理等等,步步设岗,层层负责,当日汇报,表扬先进,曝光不足,及时上网的活力管理,班级管理考核涉及到日常德育管理的方方面面,确保德育工作为教学增效保驾护航。

2.队伍建设,人性管理,注重文化,强化德育

年级组一贯注重队伍建设,常规管理学生和教师双向运行,校服、跑操、体育“三项”和“人机对话”集训都步步设岗,管理队伍适当照顾离退休教师,鼓励过程关注特殊学生,学初、学月、月考等都适时加以宣传,彰显年级个性,突出人性管理,注重文化建设的校本研发,激励教师,更激励学生,关怀与制度并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起解决问题,力求达到年级制度全员自觉执行,管理状态向高质迈进。

3.展示魅力,发挥智慧,团结协作,反思促进

德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年级组充分挖掘人才优势,实施全员育人,从校运会组织到元旦联欢,从主题班会到拔河比赛,必先征求意见,再完善后正式运行。育人功能不仅体现在年级主任,在班主任,更在年级教师。因此,进行合理资源配置,使学生均衡享受教育资源,除了管理理念与时代要求合拍,育人观念转变外,展示教师魅力,发挥教师集体才智,齐抓共育,全员参与至关重要。就班级管理而言,每班配有副班主任作为班级共管队伍,就系列班会而言,各主题都安排任课教师随班听课,把任务分摊给每一个教师完成,把问题分派到每一个教师解决,任务落实到人,发挥各人教育特长,并利用学校划归的年级宣传阵地,如教学楼前公告栏、教学楼两侧黑板报、校园网年级分页、班级黑板报等都认真做好宣传,专题引导、舆论监督,以此增强教育感召,帮扶个体,关注全体,营造氛围,激进成长,给每一位教师增加德育实践操作。

适时反思,事事反思;年级反思,班级反思是德育制胜之法宝,也是德育管理之惯例。学期初反思:学部德育工作会议,每周班务工作例会,每月流动红旗评比,期末德育工作总结等等,都是德育工作反思的有效举措,也给年级管理者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大家不断交流,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扬弃,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篇8

一、处理好“管”与“理”的关系

如何处理“管”与“理”的关系,是衡量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志。“管”就是要求、规范、评判、督促;“理”就是思考、研究、尝试、引导、完善,进而升华为感染、熏陶、激励、唤醒、鼓舞。同时,“理”还包括协调、理顺和理性的意思。协调,是指把不合适的工作制度、措施、方法等及时调整,而合适的、则要继续推广、继续深化、发扬光大;理顺指的是理顺情绪,理顺思想,理顺关系,理顺思路;理性,就是要有科学意识,按教育规律办事,班主任无论对待工作中的什么事都要有适度的分寸、科学的思维。“管”的侧重点在依靠权威推动别人,而“理”的侧重点在依靠思考改变自己。“管”体现着班主任的态度和魄力,决定着工作的广度和宽度;而“理”则体现着班主任的能力和智慧,决定着工作的深度和高度。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追求“管”与“理”的有机融合。缺少了“理”,班主任的工作就失去了魅力和乐趣。

二、提升能力带好班

把班级带成优秀班集体标志着班主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素质的基本成熟。能否把班级带成优秀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在管理中不断提升能力。在“施爱能力”,丰富爱生内容;“协作能力”,团结任课老师,主动与家庭密切合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个别教育能力”,制定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不同的施教措施;“激励能力”,提倡正面教育,探索表扬学生的艺术,建立学生激励制度的“四种能力”上下功夫。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到:

1、重视班集体建设,建立德育故事库、学生案例库、管理方法库和学生成长档案,带领学生努力把班级建设成为“最好的班级”。

2、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构成、父母职业、经济状况、致残原因、语言康复情况以及学生内心需求、学习能力等,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语言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等良好习惯将是他们终身受益。

4、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把学生看成天使,努力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并由衷地欣赏他们。无论多么调皮的学生,身上总有优点。班主任做有心人,俯下身子看学生,把学生当朋友。

5、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实施教育。班主任要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活动中随时随地都会出现一些看起来很平凡的小事,在纷繁复杂的“小事”当中,迅速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6、关注“双困”生。对于智力障碍、品质有缺点的学生,班主任要尽己所能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感和需要。因为,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而一些情况特殊的学生,他们对爱的渴望尤为强烈。

三、钻研业务上好课

班主任也和任课教师一样肩负着教学任务。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专业特长,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作用。班主任只有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才能很好地完成班级教育任务,推动班集体建设;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取得学生的信任。作为班主任,要在学科教学或者说专业技能上征服学生,要让学生迷恋你的课堂,同时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1、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同,残疾的时间和程度也不同,班主任对他们的要求要因人而异。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和成就感。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班主任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方法的指导。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各个环节都不可忽视,要调动多种感官学习,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解知识的原理、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只有理解了才记得住、记得牢、用得活;要勤总结,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习题,要及时复习、反复巩固、总结规律性的东西,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四、加强修养育好己

班级教育成功靠什么?靠带好班,靠上好课。带好班靠什么?上好课靠什么?实践告诉我们,带好班、上好课靠的是育好己。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加强自我修养,行之有效的措施有:

1、乐于实践。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始终如一,上好每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带好一个一个班。在实践中不仅提高了自己对班级教育目标的驾驭能力,而且磨练了意志,坚定了信念。

2、不断学习。现今知识不断更新,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更新知识结构。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纳,不断地积聚能力,不断地增值。认真读书,不仅要全面掌握班主任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注意吸纳古今中外文化之精华,丰富自己、开阔眼界、宽广胸怀、提升境界。

3、善于反思。反思主要包括:对教育实验的反思、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对教育现象的反思、对教育理论的反思。在所有的反思中,最有价值得反思,是对自己错误的反思,要善于把自己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做一个不停思考进而成为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

4、勤于动笔。勤于动笔,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写作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源泉,阅读是基础,思考(反思)是灵魂。在写作中整理自己的思想,检点着自己的言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提高觉悟水平,提高思想理论水平,也提高了实践水平。

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跌宕起伏,有时候甚至是惊心动魄的过程,比如,面对一个后进生,谁也无法预料明天他会给自己惹事么祸事。 “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这里的“悬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难题”。作为班主任每一天都可能会碰到“悬念”,解决不期而遇的“悬念”,进而研究,并享受解开“悬念”后的喜悦,然后有期待着下一个“悬念”……如此周而复始,这便是教育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张宁生《听力残疾儿童心理与教育》

谭仁杰《做研究教师》

王晓贤《聋校教育学》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篇9

1.加强建设,德育为先,凸显主题,放大功效

科学地精细化管理离不开管理队伍建设,学校挂帅,学部搭台,班主任导演,学生唱戏是东部分校德育工作主流。九年级面临升学压力,生源良莠不齐,“不现实”的中考指标压得人喘不过气,蛮干无济于事,只有采取措施,全员鼓励,教师们才会体验教育“生机盎然”,学生们才会体验校园应有的乐趣。因而,年级组德育活动必须先动员,动员的主要对象就是班主任,要力争消除“搞一次德育活动不如多上一堂课,多做几道题”错误观念,明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一千古不变的道理。然后要动员学生,避免学生产生年级又搞“形式主义”的错觉,青年学生如“早晨

八、九点钟的太阳”,他们朝气蓬勃,潜力无穷,一旦注以学习动力,加大马力便突飞猛进,这往往是优秀班主任在抓学习时抓牢的德育“主弦”,他们深知有效的德育激励是学生动力的“催化剂”。

九年级团队成立以来,在初中学部以及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年级组力倡积极进取精神引领,从“年级精神”到“班级精神”,从“升级仪式”到“百日冲刺”,从“拼搏与机遇之交响”到“让青春在拼搏中闪光”,从“好习惯,益终身”到“我自信,我成功”,系列德育活动紧紧围绕“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引领主线,凡德育活动必有实施目的,实施纲要,必有明确的德育主题,必铺天盖地动员,并精细策划、通知、安排、布置、落实、检查,表彰先进,敦促后进,力促活动“落实”,最大限度地放大活动功效。德育活动在于放下传统包袱去认识,只要“认识”到位,必“布置”到位;只要“动员”到位,必“落实”到位,人人凸显德育为先,强化德育攻势,何愁文化成绩?

2.思想统领,统领全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意味着德育工作在教育过程中何等重要的位置。作为统帅年级的年级主任,不能落入应试“俗套”,跌入蛮干“漩涡”,要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必先适时学习先进思想,保持清新教育理念,果断借鉴他人成果,通过交流、学习、反思来实现科学跨越,才能保持育人思维鲜活,前瞻教育之德育功能强大。年级组在新学年、新学期开始之前,就要设计好一学年整体工作思路,把握年级组学年工作方向,统筹安排好年级组重点工作进程,设置好各种激励和竞争机制,育人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是有效引领学生牢固的思想基石,有一支坚不可摧、思想统一的德育队伍,才能最有效地锻造国家和社会的可用之材。

3.目标管理,质量监控,明确要求,责任到人

德育管理既是一门特殊的技术,也是一门育人艺术,更是一项崇高事业。年级组学期初就制订了详尽的工作目标和实施纲要,以此指导学期全程教育教学,年级主任必须组织对全程进行监检,全程督导,力求高质,使教师在管理中互学,掌握要领,懂得策略,磨练素质,保持冷静,清晰思路。在管理模式下力求实施高效运作,用心谋事、专心做事、尽心成事。以九年级年级组“冲刺学期”计划为例,年级组计划中详尽到每一件事,细化到每一天事,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每一周或每一天。年级主任在工作中要勤动脑、多动手,事必躬亲,严格在前,关心并举,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及时通报。

二、推行文化,责任到人,层层落实,提供保障

1.制度建设,完善过程,合理考核,人文管理

九年级的年级组实行五级循环管理模式,即:学校学部年级班级学生学校。通过逐级制度修订完备年级制度,确保年级每项工作都有相应的制度约束,每项工作都有明确的个人负责,从年级组整体工作到各办公室管理,班级管理,从任务型早读到午休,到任务型晚读,到晚自习管理等等,步步设岗,层层负责,当日汇报,表扬先进,曝光不足,及时上网的活力管理,班级管理考核涉及到日常德育管理的方方面面,确保德育工作为教学增效保驾护航。

2.队伍建设,人性管理,注重文化,强化德育

年级组一贯注重队伍建设,常规管理学生和教师双向运行,校服、跑操、体育“三项”和“人机对话”集训都步步设岗,管理队伍适当照顾离退休教师,鼓励过程关注特殊学生,学初、学月、月考等都适时加以宣传,彰显年级个性,突出人性管理,注重文化建设的校本研发,激励教师,更激励学生,关怀与制度并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起解决问题,力求达到年级制度全员自觉执行,管理状态向高质迈进。

3.展示魅力,发挥智慧,团结协作,反思促进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篇10

大学班长是高等教育阶段班级日常事务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从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原有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管理的需要。学生干部就成了联结学校和学生的重要纽带,而班长又是班级管理的核心骨干。因此,提高大学班长的班级管理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班级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班长选拔途径一般由选举制和任命制两种。笔者比较倾向于选举制,一是,选举制符合民主原则,让大家选举自己喜欢的人,继任后愿意服从指挥,乐意其领导;二是选举制可以比较正确的评价学生干部。辅导员任命固然有稳定班级的好处,但是辅导员事务繁忙,可能对学生不会有全面的了解。班长与同学们相处的时间更长一些,同学们对其了解更加全面。投票选举意味着全班同学对其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可以纠正辅导员任命的局限性。再次,大学生是责任性和使命感较强的群体,他们追求上进,弘扬民主,任命反而有侵犯民主之嫌,导致存在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班长管理。

二、提高大学班长能力的重要性

海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韦勇教授曾经说过,高校应该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二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三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目前,部分高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即使有班主任的,班主任也很少参与班级管理。并且班长又隶属于辅导员的直接管辖,因此,班长就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人物。所以,提高大学班长班级管理能力可以:

(一)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由于高校的行政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特点,高校辅导员不可能对全部学生进行思想辅导,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学习更多的是交给班长组织班级学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学习任务统统下达给班级后,由于缺乏考核标准,组织效果就难以保障。有的班长正确对待,精心准备,认真组织班级学习,达到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有的走马观花的带着班级粗粗略略的学习一下,有的甚至不去组织学习,这样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不能达到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要求。

(二)维护高校稳定,保持高校安全。班长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上传下达”做好信息沟通的工作,及时地把学校的通知和要求告知大家或者及时将同学们情况反馈给学校的学生管理机构,这对于保持高校稳定和维持高校安全具有重大作用。大学生年纪轻轻,血气方刚,易冲动,感情有时候难以控制,对时事反应迅速、敏感。一旦控制不好,后果不堪设想。近几年来高校学生不稳定事件频发,尤其是民办院校,若班长及时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 )配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班级是高校学生管理的“细胞”,而班长则是这个“细胞的”这要负责人。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管理模式是任务层层下达,具体落实情况则看班级的执行情况。一个负责任的班长会认真对待高校下达的每一次任务,精心准备,认真组织,把工作做好,从而达到学校的要求和目的,也为同学们做好服务工作。相反,一个不负责任的班长则不会达到到该有的效果。

三、大学班长的现状及分析

从整体上看,大学班长能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配合学校做好班级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了“桥梁作用”。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思想上

1、服务意识不强烈,态度不热情。很多学生争当班长是为了将来入党,为考取公务员或者选调生谋取政治资本。不纯的动机决定了这样的学生不可能很好的为同学们服务,更像是庙里的和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平时工作态度也不好,对于同学们的咨询很不耐烦,在同学们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印象。

2、“官本位”思想出露端倪。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班长当上以后,“官本位”思想开始显露:认为自己竞选成功了,不在需要别人支持了,自我感觉良好,无视他人;或者认为自己是班级 “老大”,就可以不把他人放在眼里,听不进别人意见,自作主张;有的甚至对学校针对某些特殊原因提供帮助的同学提出过分要求。

3、无创新意识,观念保守。很多大学班长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班级管理理念落后。近年来,由于高校安全事件频发,高校为此出台了很多措施。很多高校班长“因噎废食”,害怕安全事件而不敢组织任何活动;或者组织活动老一套,没有创新,让大家感觉到乏味,导致参与度不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班级管理工作创新的有效进行。

(二)工作上

1、信息沟通不畅。“上传下达”可以说是班长的主要职责之一,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同学对与学校的通知一无所知,存在失职的现象;有的还在信息传达过程中存在“走形”的现象,传达效果大打折扣。2、做事方法不对,结果适得其反。有的班长主持班会,一字不露的照本宣科,这固然有传达学校文件不走形的好处,但是大家沉闷一片,不能引起共鸣,没有达到开会效果。3、组织活动考虑不全面。比如说,组织活动没有考虑到天气变化等等影响活动进行的偶然因素。

(三) 生活上和学习上

生活上不能勤俭节约,存在铺张浪费的现象,不能很好的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学习成绩落后,甚至班级倒数几名,严重影响到在班级中的威信和形象。

四、如何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一)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作为班长就应该珍惜这个锻炼自己的舞台,放平心态,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抓住展现自我的机会,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热情,把为同学们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不断优化自己的服务方式。

不过多的计较得失。本来班长就是为大家服务的,不要太在乎自己的得失。作为班长可能失去很多东西,一定要树立好良好的心态。努力工作,相信大家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相信自己,努力之后班级工作一定会很大的提高。获得学校的肯定和认可也会水到渠成。

(二)做好日常班级工作

1、信息传递迅速,反馈及时。按时召开班会,及时传达学校的通知和规定,也及时把同学们的情况反应给学生管理机构,保证双向沟通,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实现。

2、优化工作方法,做事考虑周全。班级工作注重方法。班长应该经常在活动中总结教训和不足;多与大家交流经验教训和工作方式,并注重工作效率问题。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臆断。做事多想多思,三思而后行。举办活动前,多举行民主协商会,多听取意见,制定详细计划。

3、班级财务按时公开。任何组织缺乏资金都无法组织活动。班级也会有同样的问题,那么资金管理就是一个问题。班费使用的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班长一定要控制好资金的运用,并且要按时公开,接受大家的监督,塑造一个透明、公正、民主的班级形象。

(三)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党永葆青春的源泉。班长应该注重创新。敢于想前人未想,敢于做前人未做的事。“别人没想到的我们想到了,别人想到了我们做到了,别人做到我们换种方式去做”这些都是创新。这需要班长们勤于思考,努力总结,勇于质疑,不断交流。

五、大学班长应该注意的几对矛盾

(一)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工作与学习这对矛盾一直是困扰大学班长们的矛盾。现实生活中,对于众多班长们来说,往往是工作很优秀但是学习成绩很差。由于很多高校在入党和评优方面对成绩有限制,不少班长与这些都失之交臂。班长们往往很苦恼,自己为班级做出那么多贡献,却没有获得学校精神或者物质奖励。

(二)自身双重角色的矛盾。社会学理论认为,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若做的不好往往会出现角色冲突。首先,班长要认识到自己是一名学生,跟班级成员一样,都要认真学习,按时上课等,但是又不能忘记班长又是一名学生干部,平时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其带头模范作用,不能放松对自己的控制。这些要求班长们认识到自身角色的两重性,要“有所为”“ 有所不为”。

(三)集权与分权的矛盾。学会集权也要学会分权。一个有效的班长会正确处理这对矛盾。班级两委会成员分管不同的管理工作。只要合理分工就可以促进班级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减轻班长的工作量。班级工作很多,若凡是都交于班长亲自支持执行,会加大班长的工作量,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行。所以经常见到有些班长忙忙不停,工作却没多少起色,并且其他班委也没起到锻炼机会。

(四)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矛盾。巴纳德把组织划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对于班级来说,通过也存在这种情况。正确的处理两者关系,可以改善班级氛围,增进班级凝聚力;相反,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班级人员涣散,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完成。

(五)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矛盾。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对同学们负责,因为自己是同学们选出来的;同时也要对上负责,因为学校学生管理机构也可以根据班长的表现来决定班长的任命。正确的处理两者的关系,对于发挥班长的职责,沟通高校和学生的桥梁工作具有重大作用。不能只对上负责,阴奉阳违,前面一套背后一套;也不能只对下负责,耽误学校的管理任务的贯彻和执行。

六、小结

大学班长应该树立为大家服务的观念,创新服务理念,优化工作方式,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班级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实现班级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P25

[2]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四版 P76

[3]郑东明、王鑫蕊.浅谈大学班长的职能与作用[J].科教文汇2009(中旬刊)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篇11

1.相互了解,彼此交流,学习别的班级管理班级的科学方法和有效策略。

2.角色互换,彼此体验,尝试在不同的班级之中不同管理方法的运用。

3.认识、了解幼儿园各班每位幼儿,加强师幼之间互动与情感交流。

三、操作方法

1.互换班级实践活动

每位教师利用自己的配班时间与其他班配班教师互换班级,在所换班级内进行保育和配班活动,观摩所在班级主班教师的组织教学及一日活动各环节落实。安全责任随所在班级而改变。

2.互换班级研讨活动

两个教研组分别利用各自教研活动时间研讨这样做的好处,发现自己所换班级在管理班级方面的优势,反思自己在日常管理中的不足。相互交流,探讨优化一日常规的科学方法和策略。

3.互换班级反思活动

根据实践活动和研讨活动,写出个人对于本次互换活动的反思和小结。意在发现别人优势,体验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班级工作的辛苦,找准下一步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换班实践活动让教师充分学习

经历了两周互换班级实践活动,每位教师与其他班配班教师互换了班级,在所换班级内进行保育和配班活动,观摩了所在班级主班教师的组织教学及一日活动各环节落实。每位教师都与幼儿园内其他7位老师进行了一次配班,每位老师都有两次机会去另外3个班级进行组织教学,充分为教师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换班期间教师的责任心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认真负责,同时,让全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认识了解了幼儿园的每位教师。

二、换班研讨活动让教师畅所欲言

换班活动结束后,两个教研组分别利用教研活动研讨了相互的心得体会,发现了自己所换班级在管理班级方面的优势,大家就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畅所欲言,纷纷肯定其他班级工作的亮点,对比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起到了相互学习交流的目的。如大家一致感受到小班两位教师工作的细心、耐心与责任心比其他班级更为突出;感受到中一班两位教师对幼儿倾听、进餐、户外活动等一日常规的良好培养;看到到中二班幼儿自我管理的效果与提高幼儿自律性的优势;了解到了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和起床后对幼儿喝水环节的有效组织。

三、换班反思活动明确班级管理思路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篇12

1.相互了解,彼此交流,学习别的班级管理班级的科学方法和有效策略。

2.角色互换,彼此体验,尝试在不同的班级之中不同管理方法的运用。

3.认识、了解幼儿园各班每位幼儿,加强师幼之间互动与情感交流。

三、操作方法

1.互换班级实践活动

每位教师利用自己的配班时间与其他班配班教师互换班级,在所换班级内进行保育和配班活动,观摩所在班级主班教师的组织教学及一日活动各环节落实。安全责任随所在班级而改变。

2.互换班级研讨活动

两个教研组分别利用各自教研活动时间研讨这样做的好处,发现自己所换班级在管理班级方面的优势,反思自己在日常管理中的不足。相互交流,探讨优化一日常规的科学方法和策略。

3.互换班级反思活动

根据实践活动和研讨活动,写出个人对于本次互换活动的反思和小结。意在发现别人优势,体验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班级工作的辛苦,找准下一步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换班实践活动让教师充分学习

经历了两周互换班级实践活动,每位教师与其他班配班教师互换了班级,在所换班级内进行保育和配班活动,观摩了所在班级主班教师的组织教学及一日活动各环节落实。每位教师都与幼儿园内其他7位老师进行了一次配班,每位老师都有两次机会去另外3个班级进行组织教学,充分为教师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换班期间教师的责任心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认真负责,同时,让全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认识了解了幼儿园的每位教师。

二、换班研讨活动让教师畅所欲言

换班活动结束后,两个教研组分别利用教研活动研讨了相互的心得体会,发现了自己所换班级在管理班级方面的优势,大家就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畅所欲言,纷纷肯定其他班级工作的亮点,对比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起到了相互学习交流的目的。如大家一致感受到小班两位教师工作的细心、耐心与责任心比其他班级更为突出;感受到中一班两位教师对幼儿倾听、进餐、户外活动等一日常规的良好培养;看到到中二班幼儿自我管理的效果与提高幼儿自律性的优势;了解到了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和起床后对幼儿喝水环节的有效组织。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篇13

1.相互了解,彼此交流,学习别的班级管理班级的科学方法和有效策略。

2.角色互换,彼此体验,尝试在不同的班级之中不同管理方法的运用。

3.认识、了解幼儿园各班每位幼儿,加强师幼之间互动与情感交流。

三、操作方法

1.互换班级实践活动

每位教师利用自己的配班时间与其他班配班教师互换班级,在所换班级内进行保育和配班活动,观摩所在班级主班教师的组织教学及一日活动各环节落实。安全责任随所在班级而改变。

2.互换班级研讨活动

两个教研组分别利用各自教研活动时间研讨这样做的好处,发现自己所换班级在管理班级方面的优势,反思自己在日常管理中的不足。相互交流,探讨优化一日常规的科学方法和策略。

3.互换班级反思活动

根据实践活动和研讨活动,写出个人对于本次互换活动的反思和小结。意在发现别人优势,体验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班级工作的辛苦,找准下一步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教育质量的目的。

一、换班实践活动让教师充分学习

经历了两周互换班级实践活动,每位教师与其他班配班教师互换了班级,在所换班级内进行保育和配班活动,观摩了所在班级主班教师的组织教学及一日活动各环节落实。每位教师都与幼儿园内其他7位老师进行了一次配班,每位老师都有两次机会去另外3个班级进行组织教学,充分为教师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换班期间教师的责任心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认真负责,同时,让全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认识了解了幼儿园的每位教师。

二、换班研讨活动让教师畅所欲言

换班活动结束后,两个教研组分别利用教研活动研讨了相互的心得体会,发现了自己所换班级在管理班级方面的优势,大家就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畅所欲言,纷纷肯定其他班级工作的亮点,对比自己工作中的不足,起到了相互学习交流的目的。如大家一致感受到小班两位教师工作的细心、耐心与责任心比其他班级更为突出;感受到中一班两位教师对幼儿倾听、进餐、户外活动等一日常规的良好培养;看到到中二班幼儿自我管理的效果与提高幼儿自律性的优势;了解到了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和起床后对幼儿喝水环节的有效组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