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策略实用13篇

情绪管理策略
情绪管理策略篇1

情绪是由客观刺激物影响人们的大脑皮层所产生的一种兴奋心理状态,它往往影响人们的活动。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师生彼此之间的情绪必然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情绪过程,情绪支配着教学,影响教学效果。作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明确把握师生之间的情绪管理,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师生的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增进师生情绪与教学的整合,这对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情绪管理的内涵

Gross指出,情绪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指一切改变个体所拥有的情绪的种类、产生时间、情绪体验和表达方式的过程[1]。也就是说,情绪管理涉及对情绪的潜伏期、发生时间、持续时间、行为表达、心理体验、生理反应等的改变。Mayer与Salovey在强调将情绪智力界定为一种与认知运作有关的心理能力的同时,也提出了情绪管理是指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判断并恰当地进入或脱离某种情绪的能力;觉察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管理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的能力等[2]。Thompson认为情绪管理是指个体为完成目标而进行的监控、评估和修正情绪反应的内在与外在过程[3]。由此可见,情绪管理具有宽泛的内涵,不仅包括了个体本身的情绪管理,还包括了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绪管理,同时它还是一种具有目标性的情绪管理。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管理,主要涉及的是教师自身情绪的管理与对学生情绪的管理,它是为完成教学优化效果而进行的一种非智力因素的管理。

2 情绪管理的模型和策略

Gross根据情绪发展的过程特点,提出了情绪管理过程模型。这个模型提出情绪管理可以发生在情绪发生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即情景选择、情景修正、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反应调整。同时,Gross依据情绪管理发生在情绪反应产生之前或情绪反应产生之后,把情绪管理分为以先行过程为中心的情绪管理和以反应为中心的情绪管理两个方面。由于选择情景、修正情景、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发生在情绪反应激活之前,因此属于先行关注情绪管理,而反应调整发生在情绪已经形成、情绪反应激活之后,因此属于反应关注情绪管理。在这个情绪管理过程模型中,Gross提出情绪管理有两种常用的策略,即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4]。认知重评即认知改变,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认知重评试图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生气、厌恶等负性情绪的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是先行关注的情绪管理策略。表达抑制是反应调整的一种,是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是反应关注的情绪管理策略。表达抑制调动了自我控制能力,启动了自我控制过程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情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修正情绪反应,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两种不同的情绪管理的具体策略对后继的情绪情感本身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 教学过程中的情绪管理

情绪作为师生的主观体验支配着课堂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因某种原因而产生个体情绪体验,每个人与活动的联系又产生群体情绪状态,表现为课堂气氛。因此,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需要积极的情绪管理。Gross认为情绪管理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管理。而教学情绪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可以发生在多个时间阶段,可以采用多种管理的策略。结合Gross的情绪管理过程模型和策略,下面从教师的自我情绪管理与对学生课堂群体情绪的管理两方面来谈谈课堂教学的情绪管理。

3.1 教师情绪的自我管理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自身的情绪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对教师情绪自我管理也提出要求。教师的自身情绪以产生时间先后可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情绪。其中课前情绪的管理属于Gross所提出的先行关注情绪管理,课中与课后的情绪管理属于反应关注情绪管理。

课前的情绪是一种先行关注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认知重评的策略来完成。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课前心理状态,对自身在课前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要正确评价,提高自信,增强自我意识能力,对客观事物作出具体分析,转变认知。教师必须设法抛开一切烦乱的情绪,趋近或避开某些人、事件与场合以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或降低负情绪的发生,尽量优化心境,增加积极情绪体验的机会,促使情绪趋于稳定。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通过“内省法”、“自我评价法”、“活动转移法”等来修正情景,使消极情绪的注意力分散以改变不良情绪的认知。

课中的情绪是一种偶发因素,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突发现象或事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如在上课过程中个别学生在做小动作,在搞恶作剧,影响课堂教学等等。根据Gross提出的情绪管理的策略,对于这种反应关注情绪已经形成的情景下而出现的消极情绪,这时教师主要应采取的是表达抑制策略,控制自我情绪,避免矛盾激化。表达抑制是需要教师在课中情绪事件全过程中自我监视、自我纠正活动的情绪管理形式。教师在调动自我控制能力和抑制自身的情绪行为的同时,要真实把握课中情绪信息,根据对信息的判断和利用,加强心理调控,努力地把自身的注意力转移到积极事物上来,从而避免这种在课中突发的不良情绪。教师要善于体察学生的心境,进行及时或延时的灵活形式的情感沟通,增进师生间的亲近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干扰教师课中情绪的不利因素。

课后的情绪也是一种反应关注情绪,它是课中不良情绪的延伸。对于这种情绪的管理策略,可以将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两种策略结合起来。教师在采取表达抑制策略的同时,可以在课后进行自我认知重评,反思自己的教学结构和方法是否是课中偶发事件出现的原因,正确评价自我和环境,对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和作出情绪反应的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以估量和评定其合理性,并确定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减轻挫折压力,提高挫折容忍力,恢复心理平衡。教师可通过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生气、厌恶等负性情绪的突发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的认识,以减少内心冲突和不安,缓解失衡状态。

3.2 对学生的情绪管理

学生的课堂情绪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程度[5]。教师在课堂中作为学生的帮助者、辅导者,除了自我情绪管理外,还要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学习情绪进行科学的管理,引导学生保持积极情绪。学生的这种积极情绪是一种对事物或事件认可、支持、推进、满意、认同的心理表现[6]。教师对学生课堂情绪管理的目的在于在学习活动中设法排除学生的消极情绪,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中。

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任务、教师自身的情绪等密切相关。教师要通过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伴随的情绪状态的评价,意识到自己所具备的条件与教学目标在哪些方面存在缺点,并在教学任务与目标的激励下,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课堂情境作出相应的改善情绪状态的策略。

首先,教师要从情感角度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处理教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情绪与教学内容、课堂情境与教学行为匹配。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认知和评价,使教学情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和谐,并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形成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局面。

其次,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在情绪,充分意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尤其对消极情绪要特别注意,及时帮助学生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根据学生在特定学习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综合运用激励法、交流法、积极的暗示等情绪管理方法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管理,使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重评,将学生的注意资源分配到当前的认知任务上,树立积极的学习观,对学习形成正确的归因。

师生的情绪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具备熟练监察自己和学生相关情绪的能力,明确产生情绪的原因,并根据自身情绪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在课堂情境中的情绪作出相应的情绪管理,调节消极情绪,促进积极情绪的培养,使教学成为一种高效活动,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Gross J J.The emergent field of emotion regulation:An integrative review[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8,(2):271-291.

[2]Mayer J D,Salovey P,Caruso D R. Model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M].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394-420.

[3]Thompson R A.Emotion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J].Educational Psychological Review,1991,(3):269-307.

情绪管理策略篇2

一、初中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的主要形式

根据北师大版中小学《心理与健康》教育读本学科设计的特点,结合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际,初中生情绪管理辅导主要是游戏活动和心理剧。

初级中学《心理与健康》教育读本各学段每单元都设计了与心理游戏相关的内容,这些游戏集系统化、逻辑化和形象化于一体,在具体的课题教学中有效开展这些游戏,一定能达到改变不良心理状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目的。在团体辅导方面,由于这些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辅助和弥补学校对初中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不足的作用。因此,这些游戏的设计颇具匠心,有效实施意义深远。

具体形式有团体行动、小组合作、纸笔卡牌、棋盘竞赛等,这些心理游戏大都利用游戏本身所具有的“有形化无形”的特点和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便于指导实践,学生易于灵活处理,大多能够制订一个合理、恰当的结局和解决方案,达到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教学和辅导目的。游戏颇有趣味性,能有效消除学生戒备和隐瞒心理,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与氛围,使他们能够积极有效地调动全身各感官参与活动,寻找发泄点,释放不良情绪,缓解压力,放松心神。

心理剧作为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恰当地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克服自我面临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初中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的策略

情绪管理不是要去除或压抑情绪,而是在察觉情绪后,调节情绪的表达方式,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中表达适当的情绪。

毫无疑问,学校学生情绪管理的组织者是心理辅导教师。在学生团体心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心理辅导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需要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还需要随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在开展学生团体心理活动时,心理辅导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1.倾听与摘要。通过全身心专注地、耐心地倾听、判断和了解学生表达的真正意思,掌握真实信息,归纳整理并向学生及时反馈,制订切实可行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案。在促进学生学习提高的同时,尊重并给予学生宣泄的机会,营造关注信任的良好氛围。

2.发问与开启。教师使用开放式语句,有意识地探寻学生的感受、经验和行为,引导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内涵与成因做探索。当活动开启或陷于停滞时,教师以口语或飞口语的形式带动学生团体进入互动交流的情景中,使每个人都有参与感,进而提高团体辅导的效率。

3.通情与表露。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体会他们的感受、需求、经验和想法,不加主观见解,可以用建设性的口吻响应,避免鹦鹉学舌,从而获得共鸣,建立信任、关怀的互动关系。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自我表露,让学生分享个人类似的感受、经验和看法。

4.反馈与评估。通过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和了解,适时表达反映,增强学生的自我察觉能力,达到“开放”自我的辅导目的。当然,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团体成员的反映是否满意,组长的工作方法与技巧使用是否欠妥当,团体内成员的合作是否充分,今后组织同类团体心理咨询可以做哪些改进,这些都需要进行评估,都是团体评估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团体评估包括过程与结果评估、团体互动情况与个别成员评估,所采用的评估方法或工具及预订评估的时间,等等。了解和掌握团体心理咨询评估方法是团体领导者必备的领导技能,对团体评估方法的选择一定要在方案中体现,因为评估有时要涉及团体活动前的状况测量。

5.非语言。教师的眼神、表情、距离、动作及姿态等非语言行为显示对学生的暗示和关怀,加强了学生的示范学习和自我开放。

6.隐私保护。教师要营造安全的学生情绪管理团体辅导氛围,随时察觉团体中的各种危机,采取必要的安全性反应,使学生免于受到不必要的心理伤害或攻击。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

情绪管理策略篇3

幼儿园老师都会有哪些不当的行为表现呢,我就谈谈幼儿园老师的情绪表现及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教师的不良情绪表现

(一)愤怒型教师

这种教师初期会表现出愤概,苦恼,烦躁,中期会忿恨,怨恨,仇恨,最后会反正成狂怒、激怒、恼怒、刻毒、敌视,直至走向极端恨之入骨与暴力。近年来时有报道说幼儿园老师把幼儿扔到垃圾桶,有的还扇幼儿耳光,有的还用针扎幼儿,有的还用透明胶把幼儿的嘴巴给封上,这样的事件真是举不胜举。

(二)漠不关心型教师

这类教师对任何事情都激不起心情,她们就像一潭死水,永远都激不起浪花。对于幼儿的突出的表现她们会用一种平和的口气象征性的说“真能干”。她们不会因为幼儿的快乐而快乐,也不会因为幼儿的悲伤而悲伤,她们处事不惊,脸上也没有多余的微笑,她们也很吝啬给孩子一个热诚的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

(三)厌恶型老师

这类老师可能从心底里就不喜欢这个职业,她们厌恶这个职业也变成了厌恶孩子。本来孩子还热诚的说“老师,你看看我画的蝴蝶好不好看”,结果她会说:“去,去,去别来打扰我。”她们只把老师这个角色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至于完成得好坏,她们是不关心的。

二、教师的不良情绪对幼儿的伤害

为什么老师会造成这种不良情绪呢,究其原因有很多,有的老师本来性格就有问题,有的是家庭不幸福,有的在其他地方受到的气她要拿孩子出气,有的性格孤僻,不善于和同事交流,有的心里压力大,又不善于排解,还有的因为社会上一些人对幼儿教育的误解,工资待遇比较低,有的本来文化水平就很低,有的老师缺乏对班级幼儿管理经验,如果幼儿有过激她们不知道怎么去解决,就只能用大声呵斥,发怒的方法来解决。

如果幼儿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情绪环境中,她们的情绪表现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会根深蒂固。有句谚语说“三岁看老,七岁看小”三岁就可以看到这个人老了时候的心里、行为表现。还有人说“小孩子怎么越长越像她们家的保姆”。同样也是这个意思,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影响很大,一个情绪暴躁的老师,她班上孩子绝大多数也会表现出遇事暴躁;一个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的老师,堂班上的孩子也会遇事漠不关心,并且还不愿意帮助别人;一个对任何事情都厌恶的老师,她班上的绝大多数也会厌恶做任何事,可能厌恶的口气都是一样的。试想我们想培养这样的孩子吗?我们要培养健全人格的小朋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

三、幼儿教师情绪的管理策略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依托

我们大多数幼儿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要像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还可以看看情绪控制方面的书籍,提升自己的涵养。多读读关于幼儿教育的书,把幼儿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老师的附属品。

(二)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要发作的不良情绪缩小到最小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当我们要控制自己的怒和哀,把自己做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孩子们,当有的孩子惹我们生气了,我们深吸一口气,然后转向另一个方向,不去看这个孩子,控制自己,一分钟以后再把这个孩子请到一角落你,用平和的口气和他理论,让他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什么事,通过和小朋友交流,你会发现自己没有刚才那么生气了,孩子也还和你保存亲密的关系,你也会发现自己挺棒的,久而久之,你生气的念头会慢慢消失,你和孩子们的关系会越来越融洽。

(三)建立情绪发泄室,缓解老师和幼儿的不良情绪

每层楼建立一个情绪发泄室,这个发泄室对幼儿和老师开放。发泄室你可以放置布娃娃,沙袋,镜子。当老师实在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我们就到情绪发泄室去发泄自己的情绪,当我们发泄完以后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是多么的狼狈,你会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而耻笑自己,在下一次要不良情绪爆发时你就会想到自己狼狈的样子。渐渐的你的不良情绪会越来越少。

(四)邀请心理疏导师给教师培训,给教师心灵鸡汤

幼儿园定期邀请心里疏导师给老师进行心里疏导,给我们进行心理的洗礼,让我们在心理疏导师的开导下豁然开朗,萌发无限的爱心,让我们老师在工作上,生活上的压力得到解放,给老师提供一个心理不痛快就说出来的平台。

情绪管理策略篇4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07-02

一、引言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目前专家学者已对实习的意义、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而细致的分析,但是“目前国内对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所取得的成绩比较零散”。[1]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利用心理学理论对旅游专业实习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情绪理论角度出发,研究旅游专业旅行社实习管理策略。因为“人们在认识事物中产生的情绪,无论是肯定的或否定的,都起着动机的作用;对人的随后的认识和行动起组织的或瓦解的作用”,[2]所以笔者认为要研究学生实习情绪,从而保证实习顺利进行。

二、旅游专业旅行社实习现状分析

20世纪情绪研究的重要标志——阿诺德的认知评价理论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ckie等提出的群际情绪理论是分析旅游专业实习管理策略的主要理论依据。此外,在某些具体细节策略分析上,还会借鉴一些相关的情绪理论。

阿诺德在研究认知—评价的同时对认知-动机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构建了一个从“感知—评价—产生情绪—需要—行动”的“行动序列”,以此来阐述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并试图解释人们为什么会去做他们所做的事情。“情绪不但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而且会产生激发人去行动的需要”,也就是“动机的实质及其产生过程是认知与情绪的相互作用。”[3]因此如果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实习,就要让其有积极主动实习的需要,激发其实习动机,这一动机的激发需要学生对实习有一个积极、高涨的情绪状态。根据阿诺德的研究,情绪是建立在感知评价基础之上的,因此有必要了解学生对实习的感知和评价。

(一)实习情绪调查简述

笔者对在某旅行社实习的30名同学进行了调查,让其对本次实习进行描述和评价。为了尽可能地总结出实习情绪的影响因素,笔者并没有制定调查问卷,而只是让学生自己描述和评价本次实习,调查结果表明:30名同学均对实习的意义持肯定态度,即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实习。而对实习过程、结果,9名同学持完全否定态度,即在描述和评价都是否定,其中1人否定的情绪极强;3名同学对实习持完全肯定态度,即描述和评价都是肯定。18名同学对实习的态度是肯否相间。在调查中有7人涉及了岗前培训问题,其中6个同学认为岗前培训做的好或很好;有22人对工作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否定评价,其中4人直接将实习描述为“无事可做”或“干坐”;5人对工作内容进行了较高强度肯定性的评价,其中1人将其评价为“受益匪浅”,也就说30人中有27人对工作内容进行了评价;8人就实习条件(包括实习工资、交通、办公环境)表示不满。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实习的意义上学生与学校站在同一立场,认为“实习势在必行”。可是对具体实习的结果却有近1/3的同学持完全否定态度。概括地说,学生对学校的不满主要表现在:认为学校与企业站在了一起;没有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动员工作;实习中没有注意学生的情绪。对旅行社的不满主要是:实习工作内容意义不大;员工对实习生态度不友善。这种不满意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学生实习的情绪,无疑会给实习管理和实习效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实习症结分析

30位同学的描述和评价有其合理性,但在一些方面也有失偏颇。因为他们在对实习进行描述和分析时,无论持肯定还是持否定态度,并没有对自身进行详细的分析,而把焦点集中在实习单位和学校上,都是客观原因,没有主观因素的评价。这是不合情理的,人的情绪应该是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能只是客观因素在起作用。但这恰恰揭示了学生的心理状态。一是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80、90后的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因素影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有理想,但是不能付出太大的辛苦;希望别人能更多地为自己考虑;不愿意做小事;不再象上一辈那样重视“老”字辈;而且向以前的学生一样,把工作想象得很美好,把实习理想化等,当出现与自己需求不一致时,不能及时做出自我调整。同时实习单位和学校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二是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企业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说,无疑是乐于接受实习生的;但是由于实习生具有临时性,加之可选择的院校比较多,因而使得企业在实习生的管理上不甚用心。忽视了员工和实习生的差别,“一视同仁”但却“同工不同酬”,甚至忘记了实习生一般做的是零活杂活,却在“关键”的时候成了“替罪羊”;对旅游旺季和学生假期的冲突估计不足,比如暑假和春节是旅游旺季,但是学生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假期,而且很多学生认为这是正式工作前最后的自由,所以学生对假期重视的心理明显和旅行社用工的高峰相悖,这就会给旅行社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当然旅行社本身的职场氛围也是一个因素,实习学生在心理上对员工有一个较高的期望。三是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势在必行,但是实习单位不足,使得学校在话语权上不占优势,因而在学生实习待遇、实习工作内容等方面,很多时候学校处于被动状态。在管理方面,由于实习要有专业教师指导,而专业教师还有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所以也常常是顾此失彼。很多学校对指导教师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又由于旅行社地点较为分散,所以教师往往倾向于教学和科研,而对实习一般只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不注重对学生心理的把握。

三、旅游专业学生实习情绪调动策略

(一) 实习前的情绪调动

阿诺德的情绪理认为人的情绪是建立在认知和评价基础上的,所以实习前要让学生正确认知实习,这样才可能产生积极的评价和正面的情绪。一是教师情绪的调动。学校、学院、教研室要统一认识。注意调动指导教师的情绪,因为指导教师是学生实习时校方的一线人员,他们能够掌握学生第一手资料,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校方了解企业真实情况的第一人。指导教师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可以在物质、精神方面对实习指导教师适当补偿,尽可能地排除不满因素,适当采取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挖掘实习指导教师的潜力。二是学生情绪的调动。[5]对学生进行调研,掌握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需要,同时掌握“两头”,明确实习积极分子和抵触情绪较大的同学,能解决的要予以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在分配工作上采取相应策略,可以适当调配工作强度,或者给消极情绪高涨的同学一个相对较好的工作环境。在实习前应该向学生公布实习计划和实习细则,让学生有明确的实习目标和可遵循的依据,降低盲目性。动员学生,调动学生情绪,要让学生意识到学校和企业职场的区别,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要对实习的困难有足够的认识等等。有了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能降低学生实习心理落差,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使其产生积极乐观的情绪,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三是企业情绪调动。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企业制订实习协议,要与企业沟通使企业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可能的情况下,注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接触旅行社、导游相关业务。企业职场氛围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职场氛围好,对实习生会起到一个无形的约束作用,同时也能使其更快地融入其中,尤其是员工对工作及实习生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实习生的情绪,所以企业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情绪,使员工对实习生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因为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上述30名同学受企业员工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完全肯定的同学根本原因是与员工相处融洽,并且得到信任学会了签合同等工作内容;有2名同学虽然对实习结果持否定态度,但是她们明确指出后来不那么讨厌实习,因为与那里的员工比较和谐;而对员工持不满态度的5名学生,均对实习不满。同时企业要意识到学生和员工不同之处,因而在提要求的同时,更要爱护学生。企业正确地认识了学生,能相对降低不满情绪。当然学校还应该积极争取政府相关资金的支持,可以给实习学生和企业适当的补助,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调动企业的积极情绪。

(二)实习过程中的情绪调动

有了良好的开端,在实习中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主要采取沟通的策略,它不但包括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有效沟通;企业与实习生的有效沟通;还包括指导教师与学院的有效沟通;企业与校方的有效沟通等等。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也是给学生宣泄不良情绪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情绪。由于学生实习地点一般较为分散,所以可以通过实习日志等方式进行沟通,如有条件最好是采取网络日志的形式,这样可以使日志更具时效性,能使校方和企业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消极群际情绪的形成。

此外还可以在实习过程中进行阶段性总结,树立典型,使实习集体形成积极的群际情绪。利用的积极群际情绪来影响个体,因为群际水平的情绪不同于个体水平的情绪,它比个体情绪更加真实、客观;群际情绪弥散于整个群体,这种弥散性使得人们很少作为独立的个体来来思考问题,更多的是以群体的典型成员身份来思考问题。所以可以利用实习集体的力量,使个人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体验。

(三)实习结束后的情绪调动

有了前面的情绪调动,实习结束后各方情绪应该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因此主要是客观认真的讨论、总结与评定实习工作:学生分组总结讨论实习工作;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负责人评定学生实习情况;学院召开实结大会,校企双方相关人员参加、本院该专业学生全员参加;学生实习情况学院存档备案,整理实习案例。这样有利于各方发现问题,使校方和企业对以后的实习有了心理上的准备,同时更有利于调动下批实习生积极的情绪。

总之,要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实习行为,就应该调动学生积极的实习情绪。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实习、创造性的实习,才能使实习达到目的,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当然实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习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需要校企付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侯国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4(1):143-146.

[2] 孟昭兰.当代情绪理论的发展[J].心理学报,1985(2):209-215.

情绪管理策略篇5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06-03

大学生管理工作最核心的是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健康发展,这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的顺利、安全,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稳定和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快速变化,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其思想和心绪也处于异常波动的阶段,情绪很容易体现出复杂多变、左右不稳的状态,如何把握大学生的情绪变化,将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在前面,化解大学生的情绪障碍,实现大学生情绪优化管理及校园稳定和谐,不仅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良心,也考验着学校管理者的能力。

情绪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是对个体和群体的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通过研究人们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认识,从而培养协调、控制、驾驭情绪向良性的方向发展的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情绪管理的理论方法已经在企业当中被高度重视并运用,而在高校学生管理当中还处于尚未被大力开发的状态。情绪管理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提出的:A即Activating events,是指不断发生变化的环境所引发的事件;B即Belief,是指人们对个事情的信念、感觉或者观点,它决定了人们对A事件的反应情况;C即Consequence,是指人们用不同的观点(B)对事件(A)发生后产生的反应,也就是常常讲的情绪。用一句简单的话总结就是,由什么样的环境引发的事件(A)以及有什么样的观念(B),就有什么样的反应(C)。

我们在做学生工作当中发现,大学生的很多情绪障碍成因正来自于如情绪ABC理论所总结的A与B的不良和不正确,换而言之就是外部的困境和自身内部的困念使大学生产生了负面情绪。

一、大学生情绪障碍的产生与外部困境和自身困念有关

(一)导致大学生情绪障碍的外部困境

1、社会大环境的侵染和影响

随着社会科技化、信息化、时代化的迅猛发展,各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眼花缭乱,各种突发事件、争议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很容易便能捕捉到各类信息,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加上追求个性,崇尚另类,不走寻常路的心理,使大学生们对积极的、高尚的、正义的事件容易视而不见,自动屏蔽甚至故意抵触,而对消极的、低俗的、价值观指向不明的事件容易模仿、类比和接受。当他们看到一些事件当中与自身条件差不多的人能轻易获得成功,而自己在现实中却常常碰壁就容易产生挫败感;当他们看到一些富二代在父辈的光环下轻而易举成功,而自己条件与之天壤之别时就容易产生失落感;当他们看到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平现象,想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就容易对整个社会失望,或者走上另一种极端,认为要成功就得走歪路,就得不择手段。

2、学校环境的造就和影响

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可谓直接而迅速。学校的影响因素包括:

(1)学校忽视对大学生情绪的有效疏导

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很少对大学生的情绪做有效的疏通,一方面,学生管理工作机械化、生硬化,靠硬性的规定和缺少弹性的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缺乏人性化、合理化的管理理念,使学生的行为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合理诉求采取简单的禁止或不予理会的做法,而不是因势利导,疏通化解。如此不仅学生的情绪得不到渠道宣泄,还会使学生工作花费大量的人力精力而收不到最好的效果。

(2)学校缺乏一套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机制

首先,从学生管理人员到教师,对于如何识别大学生情绪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和教育缺乏认识和处理方法。不少教师,甚至是直接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班主任、辅导员、学工人员在工作中不太顾及学生的情绪,工作方法简单,教育艺术欠缺,对待学生的态度生硬,沟通渠道狭窄,对话精神缺失,这样不仅不能对大学生不良情绪做有效的管理,而且还可能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1],这对于大学生的情绪发展是很不利的。其次,没有重视让学生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再好的情绪管理理论都需要经过自我学习和体验,大学生很少自觉地或有意地去接触情绪管理理论和方法,他们通常处理自我情绪的方法比较简单、随意、粗放,学校也很少为学生学习情绪管理提供必要的教学、实践,营造氛围。

3、家庭环境的作用和影响

每个人的性格、心理形成和发展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学生虽然离家求学,但家庭对他们的影响仍然十分显著。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情绪状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和谐度、父母是否关心子女、父母的婚姻状况、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对子女的期望值等等。往往家庭的因素是诱发大学生情绪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例如不少学生刚入学便陷入家长要求其选择的专业与自己个人兴趣之间的矛盾徘徊,由于就读的专业是家长的期待而非自己的选择,一开始便存在逆反和厌学的情绪;还有不少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学生,在心理上与其他家庭完整的同学产生了隔阂,导致内向、离群、极端等性格,情绪上更容易波动;一些家庭家长制观念严重的学生,对父母有一种恐惧的心理,害怕在学校各方面表现不好而被家长训斥,一旦出现考试成绩不如意或犯了一些小错误便惴惴不安;还有一些家庭“情绪负债”或“经济负债”严重的学生,成天生活在父母“逼债”的状态下,笔者曾经接触过这样的学生,父母时常将“你的学费是借来的,将来要还”,“找不到好工作赚钱还债就别读了”挂在嘴边,于是造成了学生的不自信、自我能力怀疑、就业压力等等。

(二)导致大学生情绪障碍的自身困念

情绪管理ABC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C)的激发事件(A)只是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则是人们对此外部激发事件(A)的认知观念(B)。可见,自身观念对客观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对于最终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后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大学生产生情绪障碍与他们采取不正确的观念(Belief)有关。

1、绝对化的观念

认为某些事情必定会发生或者必定不会发生,这样的观念通常绝对化地要求事情必须得向自己期待和预想的结果发展,然而客观的事物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为人的意志掌控,一旦结果与自己的期待和预想不一样,便会产生情绪困扰。大学生若有这种绝对化的观念,就会常常预设自己一定要成功,考试一定要考多少分,一定要拿几等奖学金,大家必须公平地对待我,所有的人必须做得让我开心满意,这就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压力,无意中使自我中心化、理想化,采取这种绝对化观念看待事情,就会导致情绪的不平,挫败感、压抑感、焦虑感随之而来。

2、片面化的思维方式

对一些特例加以放大,一叶障目导致不合理地以偏概全。例如对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放大,将社会阴暗面放大到整个社会,由此产生恐惧、绝望和悲观的情绪;对自己缺乏某一方面的能力耿耿于怀,认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长期否定自我,放弃自我,于是产生自卑、自责、耻辱等消极情绪;对别人的一些缺点进行放大,以别人的某一缺点作为判断其人所有方面的切入点,造成对他人的不合理判断,于是产生沟通障碍、无端猜疑甚至自设假想敌,容易使情绪变得嫉妒、愤怒、不满等等。

3、定式化的看法

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和定式化的看法,会使人对某一类事件形成固定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例如以前做过某一件事情没有成功,便认为相似的事情自己再怎么做也不会理想,逐渐形成放弃、淡漠、无所谓、不思进取、不敢于尝试等等畏惧和退缩的心理;认为社会上和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是很难改变的,胳膊总是拗不过大腿,弱小总是被强大欺负,创新总是受到挫折,勇气总是会付出代价,这样也会产生悲观、冷漠、抑郁、逆反的情绪。

二、高校化解大学生情绪障碍的策略

既然我们知道,大学生不良情绪基本来自于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念这两大因素,那么作为以大学生为主体和核心的高校就应该从这两大方面的改变入手,为大学生营造有利于心理和情绪良性发展的外部环境,帮助和引导大学生造就健康的内部环境,运用合理的方法实现情绪自我管理。

(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尽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但高校与大学生之间这种特殊的关系决定了高校必须同样重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外部环境。高校这个小环境承受的大学生不良情绪的诱发因素可能性多,而且直接,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学生与制度规章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都会产生矛盾冲突,并且有可能成为不良情绪的导火线。因此,高校为学生健康情绪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必要的。

1、构筑社会不良影响的屏障

所谓构筑屏障并不是要高校与社会隔绝,而是需要高校一方面对社会的不良影响进行有效地疏化,另一方面创造积极健康的参与社会活动方式。对于社会的不利因子,高校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甄别,采取正确的看待方式,把握正确的是非观念。所谓构筑屏障不是一味地堵、封,而是正视各种社会现象,可以采取讨论、辩论、宣传、竞赛、演讲、情感体验等学生活动方式,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端正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判断力。积极的活动此涨,消极的信息自然彼消。不要因为高校对大学生猎奇行为的不接纳不作为,而将他们推向社会染缸的深渊。

2、建立大学生情绪管理机制

(1)树立人本观念,重视大学生情绪管理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园地,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尤其做学生工作,更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学生的合理诉求,提供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仅是指导学校科学发展的根本思想,也是保障大学生情绪良性发展的有力支撑。不以学生为本,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就没有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就没有校园的稳定和谐。因此,从学校领导到各个部门,从学生工作人员到教师员工,从学习到生活,从设施到制度等等各方各面都要以培养和造就学生良好情绪为出发点,都要以避免引起学生不良情绪为要求。

(2)改进工作方法,反思学生工作作风

学生工作应当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秉持热情高效的工作作风,才是高校学生情绪良性发展的长效保证。首先,学生工作的常规事务要形成规范,形成固定流程,要考虑成熟,设想周到之后执行,切忌朝令夕改,时常反复,否则不仅引起执行单位的连锁反应,也会造成学生的情绪反感,致使往后工作难以展开。其次,一些可灵活控制,有操作性改动可能的事务,应当适当有弹性的空间,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人性化原则,给予综合考虑,使事情处理达到圆满的效果,学生开心舒心,学校安心放心,何乐不为。第三,保持学生工作队伍的热情高效,用激励措施,监督机制,考核标准对学生工作队伍进行培养和任用,保证以热情和关爱对待学生,以认真负责对待工作。

(3)增强教职员工情绪管理知识

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要学生有良好的情绪,学会情绪管理,首先必须自己先掌握情绪管理知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走上情绪的良性发展道路,才能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予以关怀和干预。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情绪管理讲座、知识宣传,集中学习情绪管理理论和方法,鼓励教师及其他管理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培训或进修相关专业。要让所有教职员工认识到,关注学生心理、情绪健康不仅仅是心理咨询中心人员的事,而是所有面对学生的教职员工都应当掌握的基本工作技能。

(4)加强学生情绪管理教育

高校学生工作长期以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不太重视大学生情感、情绪以及心理方面的变化,更没有形成这些方面的系统的教育。学生在遇到情绪起伏的时候不懂得科学地有效地应对,因此,学校有必要提供条件,对学生进行自我情绪管理的教育。包括开设相关的课程、讲座,开展相关的宣传、咨询、互动等参与性较强的活动,举办游艺、情境模拟等体验性较强的活动,使学生在遇到与自身发展不利的情绪时懂得积极寻找情绪策略,以有效方式解决情绪不适应[2],突破情绪障碍。

3、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关心学生情绪健康

与学生联系紧密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应当重视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尤其是对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学生家庭状况的了解。通过把握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其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一方面能从家庭环境掌握学生的情绪成因,另一方面也能通过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观念缓解学生与家长(家庭)之间的冲突和情感错位。

(1)定期与家长对话,无论是通过电话方式还是书信方式,或者借每学期寄发成绩单的机会,与家长保持联系,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2)尽量向家长陈述学生的优点,树立家长和学生双方的信心。

(3)尽量转变家长对于成功成才的观念,减少对学生的“情绪负债”。

(4)强调良好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希望家长能给予孩子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

(5)让家长认识到家校共建学生心理、情绪的重要性,双方的作用缺一不可,不能将学生的成长一味的寄托和依赖于学校。

(二)帮助学生走出自身困念

任何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自我管理,情绪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要让人实现自我情绪管理。有研究表明,当前的中国大学生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多数情况下调控情绪主要是通过发泄方式,但是在积极补救方面能力较低[3]。要让大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学会自我调整、自我化解不良情绪,不仅需要合理宣泄,关键是要他们形成正确的合理的观念、信念(Belief),这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

1、情绪可改变,观念是钥匙

很多没有接触过情绪管理的人都会认为,情绪所发不可控制,一味地将导致恶劣情绪的原因归咎于外在因素,实际上情绪管理理论认为,外在的事件不容易控制和改变,但观念是可以自由调整的,当观念发生变化,情绪也会有不同表现。学校应当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情绪是可以改变,可以控制的,关键在于调整自己的观念。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反应,采取正确的观念就会有相对正确的结果,采取错误的观念就会有相对错误的行为。同样一个人,看法和观念改变了,情绪就会改变,因此要常常训练自己的信念,锻炼自己的意志,更新自己的观念,才会在事件发生的时候,用正确的观念去理解和分析,从而使情绪平和稳定。

2、警惕非理性思维,树立理性观念

目前高校培养人才过于专业化,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缺少哲学思维的培养,道德观念的强化,是非价值的判断,因而学生不懂得科学地形成自己的观念,从而科学地调节情绪。因此,学校应当开设或有效利用哲学及人文学科的课程,让学生分清理性和非理性的思维,全面、客观地看问题,防止绝对化片面化的观念。作为人师,应当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与学生交流和探讨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非理性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用理性的思维和观念去指导自己的言行。

3、寻找合理的情绪宣泄途径

要让学生知道,如果有些情绪无法避免地产生了,也不必烦恼,只要适当合理地宣泄也不是坏事。

(1)学校可以尝试性地提供一些情绪宣泄途径,如效仿国外一些学校设置“宣泄墙”,或者通过学校网络信箱、校园论坛,让学生的一些意见和想法表达出来,辅导员、班主任多利用网络与学生交流沟通,通过对话释缓和安抚学生的情绪。

(2)建立学生对心理咨询中心的正确看法,很多学生认为心理咨询中心是心理有严重的障碍才去的地方,因而不愿意接受心理辅导,应当纠正这种观点,并鼓励他们在心绪不安的时候应该及时寻求帮助,以便将不良情绪化解于萌芽状态。

(3)鼓励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效果往往更直接更明显,提倡学生交知心朋友,适当倾诉隐藏的心事。

(4)引导学生正当的兴趣爱好,如声乐、书画、阅读、运动等等,通过转移注意力,提升其他方面的成就感,从而达到宣泄负面情绪的作用。

总之,高校需要重视大学生情绪健康,对有可能引起大学生情绪障碍的外因和内因充分认识,并有效预防大学生不良情绪的产生和发展,提高大学生情绪自我管理的能力,努力构筑安定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

参考文献:

[1]李有华.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师源性”心理伤害问题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2]杜继淑,王飞飞,冯维.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9).

[3]肖艳双,徐大真.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4).

情绪管理策略篇6

1 高校教师的压力来源

1.1 来自职业竞争的压力

高校管理机制的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具有高学历,还要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为了符合职业要求和职称晋升的需要,追求高学历在高校教师中已屡见不鲜,而且需要完成的学术科研也有硬性的指标,同时,在现今高校管理中普遍采用了教师岗位聘任制、挂牌授课制、末位淘汰制、剥离分流、竞争上岗等等,加之,有些中青年教师属于人事或者年薪编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带来的同工不同筹的心理冲突,承受着巨大压力。

1.2 来自教学评价机制产生的心理压力

由于学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尚不够科学、合理,更没人性化的测评体系,也无法从根本上反映来自学生、教师群体、教学督导、领导层面的客观评价,某些非理性的、随意的、甚至是恶意报复式的不客观、不真实评价在所难免。为了避免学生对自己做出不利的评价,影响年度评价,一些教师甚至会选择讨好学生的做法,这种做法丧失了其应有的教书育人的作用与职能,极大地削弱了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焦虑与不安,不仅成为教师产生生理、心理、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而且对教育教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消极影响。

1.3 来自知识分子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

由于教师职级晋升的压力,导致对评选先进、争当优秀比较有功利心,加上教师群体具有孤芳自赏、清高、比较自我的特点,使教师的人际关系紧张,同事之间相互不往来、不做深入沟通,致使许多教师没有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没有文化生活的支撑,个人的精神生活无法满足。

1.4 来自婚姻情感和家庭生活的压力

由于高级知识分子比较注重精神追求,因此对情感的需求比较高,对婚姻对象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教师的职业习惯,在两性关系中常常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表现出唯我自大、惟我独尊的姿态,令人感到高处不胜寒,因此,婚姻生活中常有不和谐因素。

2 压力主要表现及其特征

2.1 教师群体压力的主要表现

现代教师群体常出现疲惫、焦虑、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健忘、挫败、烦躁不安、易生气、嫉妒、仇视、愤怒、怨恨、哀伤、怀疑、恐惧、迷失与茫然等情绪,这些压力与危机感等情绪被称为“身心症”。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没有及时、恰当的排解,被压抑、隐忍,以致长久得不到释放,转而会攻击身体的其他器官与神经系统,久而久之,会导致诸如:忧郁症、躁郁症、强迫症、恐慌症等情感疾病,以及神经衰弱、内分泌失调、甲状腺、肿瘤等疾病,严重影响教学工作和生活质量。

2.2 教师群体压力的表现特征

运用普遍调查与个别深度访谈的方式,对高校教师压力与情绪现状进行调查,搜集到高校教师压力的实际案例,通过心理学测量技术进行科学的分析后,发现不能如实反映和确切体现教师的压力与情绪问题,因为高校教师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的群体往往很自我、很主观,针对压力所做的调查,具有隐藏性、压抑性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特点是比较善于表达,对于心理危机、压力与情绪的管理,理论上认同,而行动上不愿意面对甚至不愿意承认自我压力管理失调的状态,而采取抗拒、掩盖等主观行为,因此,在其他心理治疗手段中,往往会产生抵触、伪装、狡辩、甚至不愿意配合等等现象。特别是在心理咨询、催眠治疗中,教师往往采取自我设限、自我保护,无法配合治疗师,更不愿意暴露隐私,特别碍于面子,无法放开自我。

3 缓解压力的几种策略方法

3.1 采用沙盘疗法、色彩画等道具进行科学的分析,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沙盘游戏治疗,又被称为箱庭疗法,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一种心理疏导手段,使用沙、沙盘,以及有关人或物的缩微模型等沙具,来进行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沙盘疗法,针对教师群体主要治疗焦虑情绪、心理压力、自闭症、忧郁症、攻击性倾向行为、人际关系困扰、亲子关系问题、两性关系不和谐等。做沙盘游戏治疗,可以提高自信心、完善自我性格、提高人际交往技巧、有效的宣泄消极情绪、释放压力等。

3.2 采取团体辅导,举办专题沙龙讲座、心灵成长工作坊,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

针对压力与情绪进行再认知,获得重视,并加以舒解,再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教会一些实用的方法,对压力进行控制,改善情绪。具体可采用的方法:(1)放松训练,参加对象:考试紧张综合症、梗椎病、神经性头痛、肌肉紧张性疼痛;(2)压力调适与情绪发泄演练,参加对象:忧郁症、燥郁症、自闭症;(3)角色扮演与情绪疏导,参加对象:婚姻情感危机、亲子关系危机。

3.3 应建立一套控制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支持系统——网上心理预警在线交流空间

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自身特点,可借助现代网络的自由、便捷、隐蔽、私密、保护、安全的优势,建立一套网上心理援助支持系统——包括量表自测评分机制、心理压力色彩自测游戏问卷、亚健康测试问卷评估系统等等,为高校教师提供心理测试与疏导服务的平台,一旦遇到心理危机,教师可以寻找到支持系统,同时可设网上在线交流、心理咨询的空间,以利于有压力的教师寻求协助、获得组织的援助,认识并建立自己的心理防卫机制,当然,教师本人更应该重视与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心理防御意识,确立核心价值观,在集体中获得认可与尊重,从多方面、多层面预警、排查、支持援助,是彻底抗击压力与管理情绪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针对高校教师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各种躯体化、强迫、焦虑和不安等心理问题,开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心理压力认知与鉴定专题沙龙、心理情景剧的演出,组建心灵成长工作坊等形式,利用沙盘游戏进行心理危机的预防与疏导等方法,使教师学会舒解压力与情绪管理的方法,能够自我调节、平衡因工作压力与不良情绪带来的失衡状态,真正成为掌控情绪的主人,从而提升职业的成就感、荣誉感、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黄建萍.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思考[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2).

情绪管理策略篇7

1.军校大学生的情绪及特点

军校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和心理塑造的关键时期,正确的认识情绪、掌握情绪管理的常用方法、对广大学员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当下军校里大多是90后,他们多是独生子女且正处于青春期,其情绪体验与表达既有一般年轻人的共性,也有军营里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性,一方面,学员们的情绪体验强烈,情绪表达也是直来直去,没有掩饰,其情绪表达会真实地反应他们当时的心理活动,当其遇到喜欢的东西时,他们会毫不掩饰地追求,对其信服的人表露出钦佩和羡慕、对不平之事表现出的愤慨之情往往比同时代的年轻人更强烈,更具冲动性和直接性。而另一方面,他们的情绪表达又很不稳定,在顺境中或遇到高兴的事情时,又会喜笑颜开、意气风发,而一旦受挫,则表现出惊慌失措、甚至大动肝火,其情绪的波动此起彼伏。同时,由于军营特殊的环境和职业特点、加之年龄偏小,从小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长大等因素。往往使一些学员找不到正确的情绪发泄渠道,从而形成了心理上的闭锁。军校学员的情绪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因学习压力产生情绪焦虑

进入军校,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但一旦进去之后,面对大学的学习,又有很多学员表现出了不适应,大学学习强调的是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要求比较高,由于部分学员自学能力欠缺,致使学习吃力且无效。还有部分学员对自己的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不够重视,没有学习目标,一到考试就挂科,而挂科多了,就形成了一种很强烈的心理负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情绪。

1.2军事训练与文化知识学习矛盾

作为军校大学生,其面临了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老百姓到军人的双重转变。而军校不同与地方高校,其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进行严格的军事科目的训练,而且有时军事科目的训练还要占用大多数的时间,很大一部分学员不能正确对待文化知识学习与军事训练的关系,出现角色定位不准确、甚至有消极抵触等情绪。

1.3网络成瘾日渐突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得到迅速普及,军校学员中出现了偷偷玩电脑,偷偷晚ipad等情况,特别是部分学员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也印发了孤独抑郁症,严重危害身心健康。

1.4不善人际交往

在军校学员中,有很多学员表现出十分独立的个性,对某件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甚至酿成事故。在课堂上,学员明显表现出不爱学习,不爱回答问题,怕回答问题不正确受到别人嘲笑等。有的学员非常好面子、表现明显不如地方高校活泼、非常怕到教员办公室请教问题,不知如何跟教员打交道,一见到教员就表现出十分紧张的焦虑情绪。

1.5军校生活单调,情绪十分抑郁

通过笔者调查发现,现代军校大学生普遍具有情绪抑郁症状,平时在校园里见到的是沉闷的多高兴的少,缺乏朝气和活力。当代军校学员、实行的是封闭式的管理、难以接触到外面的人和事。学员普遍感觉到军校不能满足自身的求知欲,普遍感到自身的视野窄,每天的生活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没有新意。

2.军校学员的情绪对人身发展的影响

学员在军营里生活学习、其焦虑、冲动、自卑等情绪反应会很大程度对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1过度的负面情绪会对学员的心身健康产生危害

学员若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下,会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使学员的意识范围变窄,缺乏正常的判断力,甚至会使人精神紊乱、神志不清、精神失常从而引发危害极大的精神病。而在生理方面,负性情绪也会对学员的生理产生极大危害,长期的情绪波动,会使人产生心率不齐、高血压、心绞痛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甚至危及生命。

2.2负面情绪会影响学员的人际关系

当今社会,无论是谁,都不可能不与人交往,人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归属感,而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不但能使人感到身心愉悦,更是事业发展、生活幸福所不可缺少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情绪基础之上的,易发怒、缺乏同情人、自我中心主义、强烈缺失的博爱之心会导致学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长此以往,就会与周围官兵产生巨大隔阂,缺乏交流对象,不利于情绪发泄。

2.3负面情绪会影响学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负面情绪是人不可或缺的,但只要调整得当、控制适度,就不会产生危害,但若不能及时调适,则会形成情绪恒常性,即个体从小表现和养成的且经常出现的情绪色调。这种经常性会嵌入在人的个性之中,从而影响学员对未来、对人生目标、对国家前途命运、对国际局势的判断,是非常危害的。

3.军校学员的情绪调整策略

情绪的调整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分别是:①正确估价自己的能力、认识自身的感情。②善于处理人际管理的能力。③激励自己的能力,能克服自满和迟疑,调动自己的情绪去达到某个目的。④能克制自己的情感,恰当分析自己情绪变化的起因,找准处理方法。⑤了解他人情感,对他人情感和利益具有敏感性并能理解别人的观点,欣赏不同人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和感情。提高军校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指导学员掌握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

现今时代,信息的传播非常快,学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和学习情绪调节放松方式,传递情感,提高情绪智力的各种情感。在情感升华方面,因为消极的情绪,主要是由于个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如果一味沉浸在自己的弱点而发现不了自己的长处,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导致无法自拔。学员应该学会扬长避短,认真分析自身的缺点,努力弥补不足。在理智疗法方面:宣泄和转移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情绪管理和调整方法,升华也很难认识到情绪的本质,从一件事的引发事件、引发事件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观点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有助于学员正确认知自己,从而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3.2努力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稳定学员的情绪

在军校里,有很大一部分学员不会很好的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因为平时习惯于学校的安排和教员的管理,一旦有课余时间,就会感到郁闷空虚,不知所挫。学校管理层和学员大队领导应该为学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举办各种有益的活动,可以使学员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生活变得充实,一些不良的情绪也容易得到释放。学员在各种活动中也能认知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和发展自我。

3.3重视团体辅导对学员的情绪调整

情绪虽然是对事物的短暂反应,但若不能及时进行调控,长期积存,容易导致抑郁、焦虑、强迫、自卑等心理问题。新时代的军校大学生,一般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他们不喜欢单独被辅导。而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个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能够更正确的评价自我,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情绪调控的适应能力。从而具有健康的态度行为和主动发展的意识能力。通过团体辅导,可以提前对学员进行情绪干预,避免问题的发生。

3.4重视心理训练对情绪的调整

心理训练是对情绪调整的主要途径,目的是培养和保持军校学员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稳定性。心理训练包括心理思维训练、回忆训练、体育运动以及挫折教育等方面,同时,艰苦的体能训练,实战模拟训练也能对情绪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培养学员坚毅、勇敢、大胆、沉着、果断的心理素质,有效地防范负面波动情绪的产生。

3.5加强军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在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和情绪调整中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调节心境、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等功能。为了有力的配合对学员的情绪管理及调整,各军校应该努力构建文化建设,在重视校园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应更加重视文化底蕴的建设,如建立信息技术交流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科研训练中心、英语学习实践室、组织宣传室等活动组织,并同时举办一些有益的活动,如歌手大赛、体育大赛、书画大赛、辩论赛等,努力使学员的身心得到愉悦,心灵得到熏陶,调整好学员负面情绪,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4.结束语

军校学员,是我们未来国防建设的主力军,也是我国一支有力的新生力量,他们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成型的重要阶段,其人格塑造,情绪控制也处于关键时期。因此,作为军校教员,我们应紧紧抓住对学员心理健康教育这条主线,牢固绷紧好以调整学员情绪,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影响学员身心发展这根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新型心理教育和情绪调节的模式下,练就更过硬的本领,塑造新一代优秀军人。

参考文献:

[1]陈建文等.艾里斯认知技术在心理情绪调整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康复.2006.6。

[2]杨迪帆.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研究.科技创业.2011.6

[3]张晶.高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能力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吕梁教育学院学 报.2011.6

[4]王本文.段家兵.加强士兵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大观周刊.2011.10

[5]林景宏.军校学员心理训练方法探析.科技博览.2009.7

[6]徐国有.浅谈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6

[7]武丽娅.吴毅等.浅谈军校学员心理问题及对策分析.科学之友2010.3

情绪管理策略篇8

1 大学生情绪化特征的概况

1.1 大学生情绪化特征的内涵

1943年,在《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一文中,马斯洛正式提出了需要层次论,即五种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要是按顺序逐级递升的。一般说来,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形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当他的基本生理需要未被充分满足,必定会影响其他几项高层次的需要的实现。[1]学生作为社会的一类特殊群体,当大学生的五种需要未被充分满足时,就会产生上述的情绪化问题。

情绪化是指缺乏对自己情绪控制、不能很好地克制不良情绪,也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得体情绪的思想状态、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心理学家把情绪界定为四个基本类型,即喜、怒、哀、惧,认为其他情绪都是从基本情绪中分化出来的。[2]大学时期是青年心理逐步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情绪丰富多变,生理基本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的时期,时而单纯,时而复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会因为知识学业、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产生各类不理解和不适应,从而导致情绪化。随着大学生的步入校园、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以及恋爱情感的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带有鲜明的特征。

1.2 大学生情绪化特征表现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是一个非常关注自我,注重个性表达,情绪体验丰富,情绪波动起伏的时期。他们的情绪特征不仅具有青年期的强烈性特点,还有自身一些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消极性和依赖性。此特征主要表现为大学生步入校园时期,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的差距使学生产生挫败感,通常带着遗憾、失落、沮丧的情绪入学,表现出对学校或专业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形成消极心态;另一方面,大学生受社会经验和认识限制,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生活,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具有明显的依赖性,从而会出现畏惧、退缩等畏难情绪。

(2)阶段性和层次性。在学习活动中,大学生的情绪特征表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现象。新生陌生感与好奇感、自豪感与自卑感混杂,情绪波动感较大,学习环境、课程、方式的改变,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困惑、迷茫,丧失学习信心;大二、大三逐渐失去了那种毫无掩饰的单纯和率真,面对专业课及学习成绩、考研的压力,往往被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所淹没,很长时间不能摆脱,抗挫折能力较差,同时缺乏对专业知识的客观评价,对工作前景缺乏正确认识或者不感兴趣,导致缺乏学习热情;毕业班学生面对毕业论文及择业问题,压力感倍增,会表现出沉默寡言、充满焦虑等情绪。

(3)内向性和表现性。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情绪又表现出内向性和表现性的双重特征。大学生会在某种场合将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隐藏于心。学生依赖感较强,安全感较弱,在集体生活中变得敏感、脆弱,缺乏人际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产生人际交往障碍。自卑、孤僻、消极的不良情绪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经常发生。恋爱方面,大学生恋爱观较为开放,重感情、易冲动的情绪产生较强的表现性,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同时也缺乏理智的驾驭能力。

2 大学生产生情绪化特征的原因

不同性格的行为动机和基本心理需要各有偏好,偏好程度决定大学生对某方面事项的敏感性,这些敏感事项也就成为个体情绪产生的敏感源即情绪诱因。[3]大学生的不良情绪的产生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社会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思想和生理的成熟程度。由于刚刚成年就步入大学校园,大学生的生理趋于成熟而未完全成熟,心理方面未趋于稳定。面对一些新生事物和环境思想不能从容地适应和接受,时而独立,时而依赖,很容易被情绪所左右,产生情绪冲突。

(2)大学生情绪体验不够深刻,畏难情绪很重,压力大。由于当今的“95后”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这样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大学生承受苦难的能力非常差,一旦发生不顺心如意的事情或者是学习困难,情绪马上转为悲观,害怕困难,不敢担当,甚至很长时间会陷进无助的困境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面对高校年年扩招,很多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父母的期望、自己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一直围绕在大学生的头脑里,进而产生很多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复杂情绪。

(3)社会因素及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社会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生活浪潮和物质利诱面前,中学时代的率真和单纯渐渐退去,从众心理使大学生们失去了性格的自然性,在人际关系方面时常表现得很内向。人际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弱,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差也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处理。[4]

(4)恋爱动机不端正,心理承受能力差。有些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从众心理。这类学生在衽际焙苌侔蚜蛋行为与婚姻结合起来考虑,自主性强,缺乏责任感。面对单相思、爱情错觉、失恋等恋爱心理挫折,不仅对学习造成严重影响,还会产生许多失去理智的严重后果。

3 对大学生情绪化特征的干预策略

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随着人们对情绪功能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情绪应对的适应价值,考虑到大学生的情绪化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在管理心理与行为视角下,真正地解决大学生情绪化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

3.1 思政策略

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完备预防干预体系。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出现情绪心理上的障碍是一种客观现象。毕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成熟的时期,单凭大学生自身的力量,还不能顺利地实现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的任务,还避免不了种种障碍和问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情绪化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当然,高校成立预防和干预领导小组也是必不可少的。

3.2 抗挫折策略

在大学生发生情绪化倾向时能及时遏制不良情绪并采取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挫折面前经常会手足无措,面对困难情绪比成人更强烈。这时候正确的积极引导,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发现学生朝着不良情绪化方向发展时及时遏制,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显得尤为重要。

3.3 危机策略

高校要具备健全、完善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心理健康咨询老师要真正地把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困扰的心理咨询机构必不可少,要配备一支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真正地为情绪化学生解决心理的实际困难,而不是简单流于形式。

3.4 调查策略

高校要经常能开展心理问卷调查进行宏观监控。心理问卷调查是简洁地反映大学生内心真实想法和存在问题的有效办法,经常开展心理问卷调查显得尤为重要,这样能够避免遗漏因情绪化问题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一些学生。

3.5 引导策略

辅导员专业化素质要过硬。辅导员是大学生在四年学习生活中影响最深的人,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包括对待学生的各种态度、处理学生事务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内心发展。专业化素质过硬的辅导员会很实际地解决很大一部分情绪化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为高校心理工作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

3.6 心理策略

高校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心理课程。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为应对不期而遇的危机做好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能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开设不同类型的心理课程,这样会为大学生面对就业时而产生的情绪化问题扫清障碍。同时,通过建立心理辅导室,发挥心理辅导室沟通、疏导的作用,使他们在认知、情感、行为方面向正能量方向发展。

3.7 制度策略

高校应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制度就是执行力。通过国家各项法律制度、学校各项的规章制度及大学生手册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同时,建立完备的心理危机预警制度、心理问题学生的后期跟踪制度,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最大限度地避免心理突发事件的出现。

3.8 网络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端正专业思想及技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医学管理人才。积极尝试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创新教育方式真正地提上日程。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利用网络发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方法、途径与运行模式。当然,如何化解大学生网络心理服务需求强与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能满足之间的矛盾也是迫在眉睫。[5]

4 结 论

曾经说过:“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管理心理与行为视角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难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机制,不仅可以减少危机事件发生,对充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高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种便捷、有效的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妍.不同情绪状态下自我监控能力与人际素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

[2]任宝崇.组织管理心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情绪管理策略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4)04010808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学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从结构式减灾到非结构式减灾:国际减灾的重大转向及对广州启示”(13Y16);广东省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项目“从结构式减灾到非结构式减灾:国际减灾最新趋势及广东省减灾体系转型研究”(20131230)

作者简介:周利敏,社会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广东 广州 510006);胡项连,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灾难研究中新的学术增长点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重特大灾难频频发生,引起政府、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1998 年美国米奇飓风、2003年欧洲热浪、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及2005年美国卡特丽娜飓风等,我国这些年来重特大灾难更是不断发生,如2008年南方冰雪灾难、2008年四川特大地震灾难、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2011年上海“海葵”台风、2011年北京暴雨、2013年雅安地震及2013年台风“海燕”等,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中国气象局网站公布的我国2013年上半年自然灾难情况显示,各类自然灾难共造成全国15 2474万人次受灾,782人死亡,67人失踪,2451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77万间房屋倒塌,3306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14 1997千公顷,其中绝收8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 7302亿元。

重大灾难的频发引起了民众对公共安全的强烈担忧,这些看似自然形成的灾难背后包含了许多人为因素,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说法,“天灾”与“人祸”纠缠在一起。事实上,许多灾难的发生是由于“无察觉”这一人为因素造成的,它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危险性、复杂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使得这一危机破坏巨大及后果特别严重。目前科技水平对气象灾难相对易于察觉,但对于地质灾难则很难预先感知,尤其是后续衍生的链式危机或复合型灾难更难以察觉。因此,如何及早感知、识别、避免与妥善应对无察觉危机日益成为灾难研究中新的学术增长点。就目前灾难社会科学研究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面向:

第一,灾难社会学(Sociology of Disaster)领域主要有三种面向(P34):“经典灾难社会学学派”以夸兰泰利(EQuarantelli)、戴恩斯(RDynes)及哈斯(JEHass)等人为代表,它主要破除了“灾民失常迷思”和“国家全能迷思”,并着重对“灾难管理循环”进行研究(P503-525);“社会脆弱性”学派(Social Vulnerability)则强调灾后的社会不平等主要是由灾前阶级和族群等社会特性决定的,社会脆弱性是指社会群体、组织或国家暴露在灾难冲击下潜在的受灾因素、受伤害程度及应对能力的大小,它主要对灾前潜在致灾因素、灾中灾民应对能力和灾后灾民伤害程度进行治理研究(P21);社会建构主义学派(Social Constructionism)则通过灾难建构“人类社会本体论”、建构规则“利益集团决定论”、建构话语“人类符号表征论”及建构结果“权力阶层共谋论”等议题的创造性探讨,进而强调公共风险治理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二,灾难经济学研究取向可划分为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论理论研究和灾种经济学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是解决灾难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着重探讨灾难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及与灾难经济的关系;方法论理论视角则着重研究灾难经济学科技术、方法及实践问题,并提供具体解决方案及行动路径;灾种经济学理论则以灾难经济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某一类灾难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解决的是具体灾种的灾难经济问题(P39-40)。

第三,灾难政治学取向主要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治理论两种视角。自上而下论者认为政府为了维持权力合法性与彰显治理的正当性而积极介入灾难治理过程并发挥了主导作用。自下而上论者则提倡充分发挥灾民在灾难治理中的自救与互救的能力,同时分析灾民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等非正式制度在灾难治理中的作用(P309-330),以此突显自下而上民间力量的重要意义。随着“政府失灵”和“非营利组织失灵”现象日趋明显,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角度,强调建立“公私协力关系”(P256-261)、“永续社区发展”、“非结构式减灾”(P94-100)和“灾难风险转移”等理念。

总的说来,灾难治理研究涉及诸多要素,理论视角日益多元,同时呈现学科交叉的趋势,但在某些特殊领域及视角创新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对灾难治理研究虽然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2008年四川大地震之后学术界才开始真正重视。虽然时间不长,但这些年相关方面的学术成果增长迅速。在已有的研究中,显性灾难已成为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的话题,但是对于隐性的无觉察危机及社会情绪共振的研究却非常缺乏,查阅中国期刊网,还没有发现专门针对无察觉危机、社会情绪共振及风险管理三者关系的研究专文。基于此,本文以三者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三者之间尤其是无察觉危机与社会情绪共振之间有何内在关联,进而探讨如何从风险管理角度进行有效治理?尝试对这一薄弱领域做一些贡献。

二、风险社会中的无察觉危机

无察觉危机是社会系统或自然系统遇到异常变化时,其结构和功能突然改变常态并迫近或突破承受临界点,但人们还没有察觉或者来不及察觉而发生的危机,或者虽有所察觉但无法认识或认识不够而发生的危机。它具有构成结构复杂性、空间广泛性、范围全局性、潜伏累积性、发生隐蔽性、爆发突然性、显性危机可转换性和后果严重性等明显特征。无察觉危机产生主要是由经济结构缺陷、利益分配失衡、公平正义缺乏、社会族群分裂和文化信仰流失等原因造成(P6)。它分为无视的和忽视的无察觉危机两种类型,前者主要与治理主体主观无视相关,后者则分为客观存在的无察觉危机与治理偏好下的主观无察觉危机两种类型。

无察觉危机分为危机扩散、危机加值和危机爆发三个基本阶段:第一,在危机扩散阶段,无察觉危机主要表现为潜在的危机和增长的危机,它与责任主体主观无视密切相关。一旦灾难发生后,其中蕴含的致灾因子在时空中得以释放和扩散,进而产生两方面的行为:一方面,会出现灾民对灾难情境进行信息搜集、信息交换与定义情景的行动。另一方面,民众选择性接受致灾原因解释,并基于自身实际需要营造氛围和产生情绪共鸣。如果政府不对这一“系统漏洞”及时进行“系统修复”,将会导致社会运行缓慢、各种危机因子侵入及灾难威胁增加。在这一阶段,无察觉危机主要表现为聚集能量和隐形存在。第二,在危机加值阶段,尽管无察觉危机相对稳定,不会给社会带来显著的负效应,但随着公众对政府忽视危机印象或看法的不断累积及自身灾难认识的不断深化,将会使无察觉危机持续升温加值,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危机因子不断产生,分散的、众多的及相互影响的无察觉危机因子不断裂变、释放危机及催化自身反应的能量场,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产生更多的新的无察觉危机。同时,这种危机是否恶化与“灾区内灾民集体行动”和“灾区外志愿者集体行动”相关(P93-94)。在此阶段,民众与政府是一种相对紧张的关系。第三,在危机爆发阶段,当无察觉危机出现“链式反应”时,这一指数式增长方式所带来的损害会迅速扩大,将会触及社会系统的各个层面并造成严重威胁。由于无察觉危机破坏性强,而且能为自身反应提供活化能量,同时能够促进众多常态风险向活态风险急剧转化,因此,一旦爆发,将会波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等众多领域,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将会演变为对立关系,大规模集体行动和严重的社会冲突就有可能发生。

从本质上来说,无察觉危机是一种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社会运行例外,主要基于两点:首先,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而言,无察觉危机与社会结构具有重要的关联性,由于社会结构不合理的恶化,导致“无察觉”在受众中“传染”和“交叉感染”,进而阻碍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导致危机的产生。其次,从网络空间或地方空间视角而言,无察觉危机是因为危机沟通障碍而扩散,“灾难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建构的”(P138-142)这一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长期争论在虚拟和现实双重空间中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迫使政府将治理范围延伸至更为隐性的灾难领域,危机背后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进一步被突显出来。

三、社会情绪共振与无察觉危机

在公众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正面的社会情绪会提高政府治理的合法性及社会的稳定性,负面的社会情绪则会滋生出许多不稳定性因素。同时,信息社会中公众对国家现代化认识的启蒙,也为社会情绪蔓延提供了众多的时空条件。

此外,社会转型所带来的阵痛屡屡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重大灾难的频频发生更是将社会情绪急剧燃烧,使得政府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社会情绪作为无察觉危机的伴生物,在受灾难危机影响的同时,也能够反作用于灾难危机。它的生长周期可分为以下几个基本阶段(如图2所示)。

第一,社会情绪产生与刺激阶段。当重大灾难发生后,众多社会情绪将会弥漫于灾区,一方面灾区内灾民会产生恐慌、不安和焦虑等社会情绪,另一方面灾区外公众也会因为灾难产生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而有“感同身受”的体会,进而冲击自身情感。而且,在灾难爆发的初期阶段,由于既有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被破坏和中断,整个社会处于失序与失范状态,使得民众出现搜索信息、整理信息、寻找情境定义及追究责任主体的行动(P45-135)。当公众将灾难产生原因归咎为“人祸”时则会形成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结构性紧张关系,随着信息流动的加速,这种结构性诱因不断地被强化,负向社会情绪如愤怒、不满和对立等形成并进一步发展,从而导致追究责任主体的集体行动甚至暴力行动的出现。当公众将灾难产生原因归咎为“天灾”因素时,则有利于正向社会情绪的形成,人们乐于接受外界帮助并抱有感激之心。

第二,社会情绪传导与扩散阶段。在灾区内,灾民间的相互模仿会加速社会情绪同质化并且相互吸引,从而形成灾难情景下“感同身受”的情感磁场。它不断吸收其他社会情绪而产生新的“情感磁力”,并且散发出强大的情绪感染力。在灾区外,民众在理性批判和非理性盲从双重抉择中容易认同灾区内的社会情绪,并且与灾民形成频率高和程度深的社会互动,从而使得灾区内外的社会情绪传导与扩散进一步加速。当灾区内外都被某种社会情绪占据主导地位时,再加上公众之间的交流、展示与辩论等,社会情绪的一致性和合法性会得到进一步强化,进而传导与扩散到更为广泛的空间并感染更多的民众。

第三,社会情绪激化与共振阶段。当社会情绪在不同群体内部逐渐被认同且指导灾区内外的民众行为时,这种“认同―行动”模式会将社会情绪推向最高点。至此,不同群体之间的情绪共鸣在时空之中相互交织、强化及激化,从而导致社会情绪共振的最终形成。在灾难危机中,人们不仅会对所属群体社会状况进行横向比较,也会根据自身在群体内部的社会状况进行纵向衡量,通过纵横比较进一步强化或催化社会情绪共振。此外,无察觉危机能够引发不同方向的社会情绪共振,如果对此缺乏有效治理,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问题。

无察觉危机在政府引导下可产生不同方向的社会情绪共振,如果政府能够有效引导民众将灾难情景定义为“天灾”,则有利于正向社会情绪的形成,一旦被定义为“人祸”,由此产生的负向社会情绪将会导致集体行动的形成,积极的社会情绪有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反之亦然,二者关系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主观无视无察觉危机与负向社会情绪共振的关系。这一危机是政府及相关各方对于潜在危机事前有先兆和预感,但由于主观原因不愿察觉或不愿承认存在,结果危机爆发并造成无穷的伤害。当公众认识到这一危机是由政府无视或失误产生时,就会聚集在一起向政府“讨个说法”和“讨个公道”,就有可能丧失辨别能力和理智而产生强烈的负向情绪,使得政府调控和危机治理更为艰难。在2013年“11・22”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件中,由于中石化集团平时忽视输油管道的排查,地方政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也忽视了输油管道与排水管的格局,相关部门在泄油后并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甚至出现公众在管道漏油后进行围观的现象,结果导致62人遇难、136人受伤及大面积原油污染等灾难的发生。公众认为是由于地方政府和中石化集团等利益集团忽视潜在危险所造成的,这次危机也因此从初期的隐性危机向后来的显性危机迅速转化。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航班号MH370波音777客机失去联络,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有154名中国人,这是一起世界航空史上罕见的严重灾难。由于安检松懈、假护照、维修不当及媒体披露乘客曾进入驾驶舱等因素,反映了马来西亚政府在危机防范中存在着巨大缺陷,这是一起明显的主观无视无察觉危机。当危机爆发后,马来西亚政府出现了信息混乱、前后矛盾、行动迟缓、协调工作不力、记者会迟到和对家属怠慢等,尤其是在缺乏说服力证据的前提下公布了调查结果,使得世界各国产生了“谁还敢坐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的飞机,谁还会继续喜欢马来西亚?”的强烈质疑,极大地影响了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

第二种类型是客观无视无察觉危机与负向社会情绪共振的关系。这一危机是由于危机征兆、趋势及后果都没有显露出来,政府和民众都无法有效进行观察且无法控制,而且经过长期积累对社会运行形成了严重威胁,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公共危机。这一危机产生原因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但如果政府未及时对此产生的社会情绪进行有效疏导,或者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民众也会将灾难定义为“人祸”,从而将责任推向政府(P155-156),负向的社会情绪也会随之产生,其导致的破坏力难以得到及时遏制和有效修复。在2008年6月28日“瓮安事件”中,地方政府通过开发矿产资源增加了财政收入,也让矿主取得了巨额利润,但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给当地带来了严重影响,民众因此强烈不满。同时,地方政府支持矿产老板而对民众要求却熟视无睹,使得政府、企业与民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强烈的负向社会情绪因此迅速蔓延,从而引起了广泛连锁反应,使得地方政府疲于应对。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地区发生了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及由此引发的福岛核泄漏事故,这是一起客观无视的无察觉危机,但日本政府在处理过程中未及时公布信息、掩盖事实、行动迟缓、未及时补救和推卸责任等,导致了民众和其他国家对日本政府产生了质疑和不满。2013年10月9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工作人员又因为操作失误导致约7吨污水泄漏,最终演变成为主观无视的无察觉危机,人们的质疑和不满进一步加深:两年多来福岛核电站到底发生了什么,日本政府又做了什么,接踵而来的事故是巧合还是刻意隐瞒?

第三种类型是客观无视的无察觉危机与正向社会情绪共振的关系。这一危机的产生不仅是由于人类的认知水平限制而难以察觉,而且也超过了爆发临界点,因此具有了很强的不可预测性而与政府没有直接关系。同时,政府也对社会情绪进行了积极疏导,尽量将灾难情境导向“天灾”,民众因此乐于接受自己的“灾民”身份,并对外界援助存在感激心理。2008年“5・12 四川大地震”尽管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但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投入,而且政府也有效地引导社会情绪的发展,因此即便之后的余震,民众依然对政府高度信任,极大地推动了灾后重建工作的进展。2011年东日本“3・15”大地震虽然无法被有效预测,但政府实现了有效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民众也因此产生了正向的社会情绪,同仇敌忾与利他主义情绪迅速蔓延,而并没有出现所谓的“灾民惊慌迷思”或“灾民失常迷思”现象(P133)。2014年3月1日晚上9时20分,一伙歹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和售票厅见人就砍,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这是一起有计划、有步骤和预谋很长的恐怖袭击,是一起“输入性恐怖事件”,也是一种客观无视的无察觉危机。自从2008年拉萨“3・14”事件和2009年新疆“7・5”事件之后,政府加大了对暴力恐怖事件的防范和打击力度,在这些地区不易得手,故转向治安防范较为松懈的边缘地带。事件爆发后,政府立即通过媒体和网络等多种途径及时宣传和疏导,有效化解了各种谣言和流言,社会上产生了严厉谴责恐怖主义的氛围,试图破坏地区安定和谐、民族团结和扩大影响力的目的没能得逞。

第四种类型是主观无视的无察觉危机与正向社会情绪共振的关系。这种隐性危机并非是不可预测的危机(Unpredictable Crisis),而是本可观察或可预测到的危机(Predictable Crisis)。但由于政府主观上的忽视而导致人为灾难的产生,灾民也会将之定义为“人祸”,负向社会情绪因此而生,它与治理偏好、忽视弱势群体利益补偿及漠视公平价值等原因紧密相关。2013年6月7日,厦门BRT公交车由于犯罪嫌疑人陈水总纵火,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事件发生后,部分公众陷入极度恐慌和不安,引发了强烈的社会怨愤情绪并产生连锁效应,不仅导致公众对地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信任下降,而且也造成了其他隐性危机进一步显性化,如弱势群体就业、社会保障和住房等。美国9・11事件之前其实有预兆,但是相关部门并没有重视。事件爆发后,政府及时进行了有效引导如对恐怖主义进行严厉谴责,不仅没有引起民众对政府的怨愤,而且形成了爱国主义正向社会情绪的高涨。2011年9月21日发生了乌坎事件,当地政府在居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几年时间里陆续卖了3 200亩土地,卖地款项多达七亿多元人民币,而补助款只有500元,其余全部被地方官员私吞,当地居民屡次上访无果。后来仅存的一块土地被卖给地产开发商后,终于激起了居民进行游行示威。12月1日,一名民选代表薛锦波猝死狱中,再度引发大规模抗议,这是一起明显的主观无视无察觉危机。在初期,地方政府明显低估了事件的严重性和扩张性,虽然采取了一些缓解社会矛盾的措施,但并没有阻止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发酵。后来在各级政府重视矛盾、积极介入、信息公开、构建对话协商机制及将社会维稳与民众维权统一起来等措施疏导下,最终平息了民众社会情绪的高涨和化解了社会矛盾,成为新时期解决社会公共危机的成功典范。

四、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

无察觉危机作为一种被忽视的风险,它并非完全不能被预防,而是具有相当的治理空间。如果对之放任不管或者熟视无睹则会引发强烈的负向社会情绪,并在不同领域造成“链式反应”。因此,只有改变或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对二者进行综合治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风险意识加强策略。无察觉危机关键不在于危机本身是否已经显露,而是人们对灾难风险及危机是否有足够的认识。一般说来,没有显露的危机不大容易被识别、感知与察觉,但如果人们有足够的风险识别能力与防范能力,也能够及时规避一些隐性危机。反之,即便是易于察觉的显性危机也不一定能够及时识别与防范。因此,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需要重视和关注无察觉危机及其引发的社会情绪,并因此树立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对于政府而言,需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避免“吉祥文化”和“报喜不报忧”的官僚文化。同时,需要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实践中,使风险管理成为常态管理中自然被考虑的一部分,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降低和规避风险。

第二,风险预警和监测策略。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风险预防、风险评估、紧急应对和灾后恢复等多个环节,已经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要,也是国家形象、能力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无察觉危机传染机制复杂,一般会经历潜伏、增长、恶化和发展四个阶段,它的最可怕之处就是难观察、难调控和难量化。其中,难观察居于首位。因此,危机一旦爆发会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造成的负面影响会被无限放大,从而导致许多负向社会情绪及非理的产生。社会情绪本来需要降温,而不是“火上浇油”去激发。因此,通过建立危机预警机制、风险早期监督机制及社会情绪识别机制等途径,从认知心理与组织机制双重视角和社会根源入手,才能有效“防患于未然”。同时,无察觉危机早期风险信息强度往往微弱或者不明显,因此,需要引入有效的信息技术以避免隐性危机信息感知困境。例如在操作层面设立专门的风险监测部门,加强对隐性危机微弱信息早期的专门监测,并配备相关专家及建立专家咨询机制等。

第三,风险评估机制建构策略。有效引导和控制社会情绪成为政府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社会情绪一般有五个阶段即导火索、信息传播、情绪共鸣、情境催化和控制失效等,其中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而风险评估机制则又是有效引导情绪共振的重点所在。它通过对无察觉危机可能衍生出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安全等社会情绪问题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将灾难风险降到最低。这一机制主要包括社会情绪共振风险评估、情绪稳定风险评估、情绪爆发风险评估及情绪控制风险效益评估等,同时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建构当某一风险在可察觉范围之内的纵向与横向的政府与民间风险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如微博、微信和新闻等。

第四,风险沟通机制建构策略。这一机制的建构能有效减少和规避日益复杂的无察觉危机的出现,首先,政府需要与媒体保持良性互动与沟通,努力营造公开、透明和正向的沟通环境,当无察觉危机爆发后,能够及时获得媒体客观与公正的报道,从而引导民众正向社会情绪的形成。其次,政府应重视媒体与民众的风险感知。如果媒体或民众认为政府在无察觉危机中反应速度慢了则勇于承担责任,这样才能取得正面的沟通效果并获得社会情绪的支持。而且,无论是采取否认还是让步策略都应该把握即时和一致的原则。最后,政府要积极回应受灾群众的需求和偏好,并且为其建立畅通的诉求渠道,同时鼓励其积极参与风险管理过程,从而搭建政府与民众之间良好的风险沟通平台。

第五,多渠道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建构策略。由复杂的社会问题和重大灾难频发而引发的强烈社会情绪,折射出当前我国公众存在的焦虑心理。社会情绪作为一种体现无察觉危机的媒介,由于缺乏适当的利益表达和争端解决机制而造成无序释放,强势群体可能动用所拥有的资源来攫取不当利益并将风险转移给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则会采取“弱者的武器”进行消极应对,在缺乏有效引导的情况下,将会导致公共部门权威消解和社会管理能力的弱化,还会出现严重的负向社会情绪蔓延,乃至、集体行动和暴力冲突事件的发生。随着社会组织和社会监管不断发展的事实,以“加强控制”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逐渐失效,政府需要重视并建构多渠道利益表达机制,维护弱势群体的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形成“公私协力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和疏导社会情绪,从而将无察觉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

情绪管理策略篇1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1―0029―01

心理干预在学生情绪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对学生情绪进行管理,对于学生而言,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等问题对学生成长影响很大。本文结合笔者实践谈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采取心理干预的必要性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心理干预在学生情绪管理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采取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对学生心理进行合理的干预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这样的心理干预也会对学生的情绪管理有着一定的影响。在面对着严峻的社会考验和学习压力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厌烦的情绪,很多时候厌烦的情绪并不仅仅来源于学习,还会来源于家庭和同学之间。例如当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当中产生了一些矛盾,就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这时候如果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帮助,并且能够引导学生调整情绪、缓解压力,就可以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去学习。当前,很多学校频繁出现校园暴力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实际上说明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已经出现了问题,如果不及时地制止此类问题的发生,将会对学生的未来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只有教师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多观察学生的所作所为,才会对学生有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积极地给予解决,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正常的学习和成长。

二、心理干预在学生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1. 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利用心理干预的手段去缓解中学生的情绪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学习方面和生活方面。在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较容易出现焦躁的情绪,教师要采取从侧面干预的手段去帮助学生缓解焦躁的情绪。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内心想法来帮助学生缓解这一情绪。有些时候学生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表现出低落的情绪,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开导,教导学生在未来实际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应该勇敢面对困难,不能一遇到挫折就表现出抵触的情绪。例如一些学生在与同学之间相处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不能够很好地与同学相处,导致了学生出现焦虑的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所掌握,因为有一些学生是由于自身孤僻的原因而导致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产生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一定要运用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手段,力求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去学习和生活。

情绪管理策略篇11

管理情绪作为师生的主观体验支配着课堂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因某种原因而产生个体情绪体验,每个人与活动的联系又产生群体情绪状态,表现为课堂气氛。因此,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形成需要积极的情绪管理。Gross认为情绪管理是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的,在情绪发生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管理。而教学情绪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可以发生在多个时间阶段,可以采用多种管理的策略。结合Gross的情绪管理过程模型和策略,下面从教师的自我情绪管理与对学生课堂群体情绪的管理两方面来谈谈课堂教学的情绪管理。教师情绪的自我管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自身的情绪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对教师情绪自我管理也提出要求。教师的自身情绪以产生时间先后可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情绪。其中课前情绪的管理属于Gross所提出的先行关注情绪管理,课中与课后的情绪管理属于反应关注情绪管理。课前的情绪是一种先行关注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认知重评的策略来完成。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课前心理状态,对自身在课前出现的各种不良情绪要正确评价,提高自信,增强自我意识能力,对客观事物作出具体分析,转变认知。教师必须设法抛开一切烦乱的情绪,趋近或避开某些人、事件与场合以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或降低负情绪的发生,尽量优化心境,增加积极情绪体验的机会,促使情绪趋于稳定。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经验,通过“内省法”、“自我评价法”、“活动转移法”等来修正情景,使消极情绪的注意力分散以改变不良情绪的认知。课中的情绪是一种偶发因素,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突发现象或事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如在上课过程中个别学生在做小动作,在搞恶作剧,影响课堂教学等等。

根据Gross提出的情绪管理的策略,对于这种反应关注情绪已经形成的情景下而出现的消极情绪,这时教师主要应采取的是表达抑制策略,控制自我情绪,避免矛盾激化。表达抑制是需要教师在课中情绪事件全过程中自我监视、自我纠正活动的情绪管理形式。教师在调动自我控制能力和抑制自身的情绪行为的同时,要真实把握课中情绪信息,根据对信息的判断和利用,加强心理调控,努力地把自身的注意力转移到积极事物上来,从而避免这种在课中突发的不良情绪。教师要善于体察学生的心境,进行及时或延时的灵活形式的情感沟通,增进师生间的亲近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干扰教师课中情绪的不利因素。课后的情绪也是一种反应关注情绪,它是课中不良情绪的延伸。对于这种情绪的管理策略,可以将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两种策略结合起来。教师在采取表达抑制策略的同时,可以在课后进行自我认知重评,反思自己的教学结构和方法是否是课中偶发事件出现的原因,正确评价自我和环境,对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和作出情绪反应的行为进行分析和反思,以估量和评定其合理性,并确定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减轻挫折压力,提高挫折容忍力,恢复心理平衡。教师可通过更加积极的方式理解使人产生挫折、生气、厌恶等负性情绪的突发事件,或者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化的认识,以减少内心冲突和不安,缓解失衡状态。

根据学生在特定学习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综合运用激励法、交流法、积极的暗示等情绪管理方法对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管理,使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重评,将学生的注意资源分配到当前的认知任务上,树立积极的学习观,对学习形成正确的归因。师生的情绪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具备熟练监察自己和学生相关情绪的能力,明确产生情绪的原因,并根据自身情绪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在课堂情境中的情绪作出相应的情绪管理,调节消极情绪,促进积极情绪的培养,使教学成为一种高效活动,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石澍东 单位:诸暨职教中心

情绪管理策略篇12

一、情绪及情绪调节

情绪是一种多成分的复合心理过程,它是由个体的主观体验、外部行为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情绪调节是每个人无意识和有意识地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3]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成功的情绪调节,主要是要管理情绪体验和行为,使之处在适度的水平,其中包括:“削弱或去除正在进行的情绪,激活需要的情绪,掩盖或伪装一种情绪”,等等。如,当你跟爱人或者家里人吵架后心情肯定是不开心的,但当你进入班级的时候,要面带微笑,似乎让人觉得你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要保持这个状态。[4]可见,情绪调节既包括抑制、削弱和掩盖等过程,也包括维持和增强的过程。情绪体验似乎有广泛的文化和个体差异,即使一套核心情绪也可以进行跨文化识别。在课堂上,感觉到更多愤怒和较少快乐的教师与感觉到较少愤怒和更多喜悦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体验。情绪体验是通过人们使用隐喻来研究的,比如将愤怒中心比喻成沸腾的液体。一位老师说,“我很生气,如果蒸汽可以从我的鼻子和耳朵出来的话,那它早已冲出”。人们常常试图矫正自己的感受。例如,有的老师报告说自己使用可视化的方式减少负面情绪:“我在山顶,太阳落山了,这样立刻让我平静下来。”情绪涉及认知过程。例如,心理学研究表明,愤怒通常涉及个人因目标受阻、傲慢的权利或不公平而受责备的判断或评价,而挫折涉及环境的评价而不是责备个人。[5]调整认知过程是情绪调节的策略之一。例如,老师可以尽量减少因学生不尊重而产生的愤怒,因为老师知道这个学生家里最近出现了重大变故———他父亲犯法入狱。教师会努力通过重新评价、停下来思考、提醒自己面对的只是接受教育的孩子等方式调节愤怒和挫折。例如,一个有8年经验的男性中学教师说,“我只是退后一步,想一会儿,真的不需要太久,但是停下来思考那一刻,……给予我极大的帮助”。行动倾向是行为情感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恐惧涉及获得安全的倾向。虽然个人对另一个人感到愤怒时,有走向那人的冲动,但一些个人也往往选择离开。此外,个人通过选择生气时一动不动也可以调节这些行动倾向。行为过程也涉及面部表情,如惊喜中常见的眉毛扬起和睁大眼睛。教师像其他人一样,可能尝试掩饰这些面部表情,这样他们的情绪就没有传递给他人,或者夸大情绪沟通。一个人的心率、呼吸率、血压和皮肤温度是情绪生理反应的所有组成部分,人们可以通过包括深呼吸或运动等方法来调节这些反应。教师可采用向上或向下调节情绪的方法来调节情绪。向上调节情绪是指个人努力增加积极情绪的强度或持续时间。教师为了在课堂上传达一个积极的信号,就可以上调积极情绪,如快乐、热情。一位女老师曾说道:“如果你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那么你每天早上去学校之前必须将自己调节好,带着你的热情去上课。”为了使学生清楚违规的严重性,教师有时也可以适度放大愤怒,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有效管理情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碰到犯重大错误的学生,可能声音要高一点,表情要严肃一点,而不能一直心平气和。教师有时提高声音,但心里并不是真生气,而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做错了。[6]向下调节情绪是指个人努力减少消极情绪的体验。当教师因为学生之过产生消极情绪时,有的教师会选择抑制,或换位思考,舒缓自己的情绪等方式下调其不良情绪,如降低愤怒,从而保证自己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态,继续按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同时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有时也会通过说理教育,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问题。[7]许多教师与其他人一样下调消极情绪往往比上调积极情绪更多。[8][9]因此,当前的理论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调消极情绪方面。

二、教师对情绪调节的信念

教师对情绪调节的信念体现在如下三方面:教师调节情绪的目标、教师有效表达情绪的信念(结果预期)、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交流积极情绪和减少消极情绪的信心(情绪调节的效能)。

(一)情绪调节的目标

自我调节的心理学概念假定,自我监管涉及更抽象、超越具体短期目标之上的长期目标。例如,教师尽量避免将愤怒情绪直接发泄给学生,因为相信这样做将有助于与学生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有助于长期减少学生的情绪化行为。情绪表达和体验的参考目标或标准具有文化和个人差异。表达的规则是具体情景下表达某种情绪的规范。[10]一些教师报告说他们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它是教师角色的一部分,或是成为一个专业教师不可缺少的。情绪规则具体地规范了人们在特定的场合中所必须展现出的合宜的情绪或情感,例如:出席亲朋好友的婚礼时,必须表现出幸福、快乐的样子。教师不能对一个严重残疾的学生产生愤怒。对大部分教师而言,他们情绪调节的目标是避免像愤怒和厌恶等人际破坏性情绪,提高如愉快和爱等亲社会的情绪。在一项调查中,80%的教师说他们总是或几乎总是努力增加积极情绪(如愉快),而65%的人说他们总是或几乎总是努力减少消极情绪(如愤怒或挫折)。[11]然而,也存在一些例外,有些教师试图增加负面情绪,降低积极情绪。可能这些教师处在非常困难的教学环境中,如教师认为学生们联合起来对付他们,所以自己必须强硬、不苟言笑。一些教师认为,这是他们的真实反应,也就意味着他们要传达自己的一系列情绪体验,并且不想以任何方式调节这些情绪。

(二)教师有效表达情绪的信念

有意识情绪调节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个人认为最重要的、直接的主观情绪体验有助于他们实现长期目标,从而使他们更有效。[12]这些信念通常被称为结果预期。教师们普遍认为他们最有可能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相信这会使他们成为更有效的教育工作者。学生的不良行为、缺乏努力或教学目标受到干扰等都可能导致教师产生消极情绪,减少这些消极情绪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完成教学目标。教师之所以上调积极情绪,是因为他们相信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动机;通常用幽默来建立关系,同时也可分散困难情境,否则可能导致学生和教师产生无益的负面情绪。教师们普遍认为积极情绪的调节是有效的。例如,我们曾访谈过的教师中92%以上认为,他们有时、通常或总是更有效地表达积极情绪。然而,教师们关于调节消极情绪有效性的信念存在重大差异。近5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时、通常或总是不能有效地表达消极情绪,而只有34%的人认为他们感到有时、通常或总是更有效地表达消极情绪。进一步访谈表明,教师可以较好地表达失望或悲伤,最难有效表达的是愤怒、沮丧和厌恶等特定情绪。

(三)情绪调节的效能

情绪调节的效能是指个人有能力表达积极情绪和降低消极情绪的一种自信程度。[13]我们发现,几乎所有被调查的教师都对“能给学生表达积极情绪(如热情)”非常自信,但是对自己课堂上会减少负面情绪(如愤怒或紧张)缺乏自信。对减少负面情绪缺乏自信的这些教师还认为,他们不但没有办法减少负面情绪,同时他们也不太相信可以有效地减少负面情绪。当然,对减少消极情绪更自信的这些教师是否真的较熟练地在这么做,还需要观察性研究来确定这一点。总之,有经验的教师认为,他们寻求表达并上调其积极情绪,下调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做会使其教学更有效。这些研究发现与早期研究结果一致,即高效能教师的一个标志是通过幽默和表达积极情绪来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而不是让消极情绪占主导地位。[14]然而,教师对他们表达正面情绪比降低其负面情绪更有信心。

三、教师下调消极情绪的策略

教师们常常使用各种策略来帮助他们下调消极情绪。这些策略可以用来防止消极情绪产生以及应对情绪发作。根据Gross及其同事提出的过程模型,预防性策略可划分为:情境修正(modifyingsituations)、注意分配(attentiondeployment)、认知改变(cognitivechange)。在来学校或进课堂之前,或者当老师认为事件可能产生问题时,首先必须修正课堂情境。例如,一些教师认为,在心境糟糕的早上,他们往往担心自己情绪失控,因此他们格外小心,做好充足准备,或者他们修改教案,组织学生做教师认为易于管理的活动,这样就很少出现问题。教师消极情绪经常出现在学生违纪和教学管理之中,一些教师通过讲笑话分散学生注意力或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来修正潜在的问题情境。这些策略不仅改善了情境,也帮助教师减少了他们的消极情绪,从而使相关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来转移自己对消极情绪的注意力。例如,如果来学校前教师心情不佳,到校后可以通过与同事交谈,或想象一个愉悦情境,从而将自己的注意力从不良心境或情绪转移到愉快的行动或理念上。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忽视轻微的消极课堂行为,专注于积极行为。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认知改变或重新评价个人对情境的看法来防止消极情绪的出现。认知改变可以防止消极情绪的扩展。教师通常使用自我对话,例如,提醒自己“他们还是孩子,”或当不良结果源于他们没有调节自己的情绪时反思以往的情境。一旦情绪被充分体验,行为和认知应对策略是经常被使用的,如暂时远离学生、深呼吸和控制面部表情。[15]教师们通过减少体力活动(如闭目养神)或增加体力活动(如锻炼)来减少消极情绪体验。教师也会使用认知策略。情绪发作时有经验的教师告诉自己要平静下来,情绪发作后教师经常与同事、朋友和家人谈论或发泄情绪。[16]

四、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

虽然我们知道,教师使用各种情绪调节策略,但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有待研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调节策略的有效性是不同的,再评价、认知改变的预防形式比压抑、应对策略更有效。人们使用重新评估的方法去修正自己的情绪,试图在情绪产生早期改变他们对情境的思考方式。例如,教师可以提醒自己学生是正在学习的孩子。相反,压抑作为情绪调节的一种形式通常发生在情绪反应产生的后期,但教师使用压抑策略只能缓解愤怒和挫折,却达不到消除消极情绪的目的。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和教师适当情绪调节使他们工作更有效的信念,Sutton&Knigh探讨了教师使用再评价和压抑的情绪调节策略与感知有效性(教师效能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他们从教学策略效能、课堂管理效能和学生参与效能三个方面评估了教师效能,同时他们还询问教师对课堂表现出的积极和消极情绪与教学有效性的看法。他们研究发现,教师不仅有较高的再评价水平,而且对学生参与和课堂管理也有较高的效能水平。数据还表明,教师有效地表达积极情绪的信念与教师对学生参与和课堂管理的效能呈正相关。

五、结论

新近研究表明,教学是一种情绪事业,并且教师认为教学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会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效。教师的这些信念受到一些研究的支持,研究表明,教师表达消极情绪会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当我们问小学学生,“你希望老师怎样管你们?”通常回答是,“别骂我们”。不少孩子认为,教师大呼小叫让他们觉得非常渺小、难过、悲伤、内疚、伤心。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使用攻击性技术的水平(例如,骂学生)与学生高水平的破坏性和不良行为相关。虽然大多数教师努力下调他们的消极情绪,但是老师的愤怒可以起到强迫学生接受课堂行为标准以及使课堂更有效的作用。教师们相信情绪调节对其效能感至关重要,同时他们也会尽量去尝试管理自己的情绪。然而,在大多数教师岗前培训中,却很少强调教师情感、课堂管理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尽管我们没有探讨不同情境中教师表达积极情绪和降低消极情绪的具体而有效的策略,但我们相信我们的回顾研究与访谈分析为教师情绪调节提供了有效帮助,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吕青倩 罗增让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子建,尹弘飚.教师情绪与课程实施[J].新课程:综合版,2007(2):11-15.

[2][8]邱莉.教师课堂情绪调节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6):35-39.

[3]GrossJJ.EmotionRegulationinAdulthood:TimingIsEverything[J].CurrentDirectionsinPsychologicalScience,2001,10(6):214-219.

[4][6][7][15]徐长江,费纯,丁聪聪,等.教师情绪表达规则的质性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4):68-73.

[5]孔冬梅.教师的情绪工作及其影响因素[J].教学与管理,2009(7):38-29.

[9]刘迎春,徐长江.教师情绪调节的机制与策略[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3,38(2):104-109.[10]刘迎春.教师情绪表达规则刍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11.

[11][18]SuttonRE,KnightCC.Teachers’EmotionRegulation[M]//AVMitelandetal.TrendsinEducationalPsychology.Hauppauge,NY:NovaPublishers,2006:107-136.

[12]TwengeJM,BaumeisterRF.Self-control:ALimitedYetRenewableResource[M]//YKashima,MFoddy,MJPlatowandetal.SelfandIdentity:Personal,Social,andSymbolic.Mahwah,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2002:57-70.

情绪管理策略篇13

职业倦怠也称“工作倦怠”或“职业枯竭”,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一种症状。职业倦怠是职场普遍存在的一种危机,在高校图书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流通馆员是高校图书馆接触读者最多、直接为读者服务的员工群体,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流通馆员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低成就感、低满意度,不满自身的职业,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和压力,对工作失去兴趣,敷衍了事,对读者失去热情。流通馆员的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图书馆一个非常突出而现实的问题,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给图书馆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也严重危害着流通馆员的身心健康。

情绪工作是近年来西方组织行为学的最新研究领域,是情绪研究的新视角。情绪工作的研究成果对服务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图书馆虽然不是纯粹的服务业,但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情绪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密不可分。本文引入情绪工作的研究成果,从情绪工作基本理论的角度对图书馆流通馆员的职业倦怠试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情绪工作的基本内涵

1.情绪工作的定义。“情绪工作”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Hochschild于1979年提出的,她通过对空姐的工作状况进行仔细的观察与分析,认为热情、体贴与微笑是空姐工作内容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提出像空姐一类努力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与组织需要的情绪相一致的工作就是情绪工作。

2.情绪工作的标准。Hochschild认为判断情绪工作的标准通常有三个:(1)需要与公众进行面对面、声对声的接触;(2)需要在顾客面前表现出感激或害怕等情绪状态,从而引发顾客的良好状态;(3)组织通过监督或培训等方式能对员工的情绪活动实施控制。

3.情绪工作具有商品价值。在情绪工作中,情绪不再是私人情感的一部分,而是成为一种商品并具有商品的属性,因此情绪工作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为了获得报酬才进行的工作。情绪工作强调要按组织的要求来表现情绪,员工要在恰当的情形下作出贴切的情绪表现。

二、情绪工作与流通馆员

1.流通馆员从事的工作是情绪工作。流通馆员每天都要与读者面对面、声对声地接触交流:热情为读者办理借还书手续;耐心倾听读者的需求、意见或建议;热情向读者介绍图书并指导读者借阅图书;认真、准确回答读者的咨询;态度严肃而温和地对违反图书馆规章制度的读者进行劝告、说服和批评教育等等,情绪工作渗透在流通馆员的工作内容中并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馆员在付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同时,更多的则是情绪劳动的付出。

图书馆的管理者通过图书馆岗位职责、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图书馆文化和图书馆制度等明示馆员在读者服务过程中哪些情绪是积极正面的需要提倡的,哪些情绪是消极负面的要禁止的,流通馆员必须努力管理和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不同的、恰当的、合乎图书馆要求的情绪。

2.情绪工作对图书馆工作的积极作用。首先,对图书馆而言,馆员按图书馆的要求的情绪表达规则来工作,能够保证读者服务工作正常有序的展开,提升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从而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其次,对馆员而言,情绪工作为馆员提供了展示个人才华和能力的机会,按照图书馆要求的情绪表达规则进行情绪工作可以获得报酬,这种报酬除金钱之外,还包括晋升机会、读者的信任和好感、良好的人际关系等非物质奖励,也为馆员自身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情绪工作的消极作用:职业倦怠

情绪工作在给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作用。情绪工作的消极作用主要情绪调节影响工作倦怠;过度的情绪劳动使情绪资源过度消耗,导致流通馆员情绪枯竭、职业倦怠。此外,长期的、超负荷的情绪工作还对流通馆员的身体存在许多潜在的负面影响,严重危害馆员的身心健康。根据情绪工作的基本理论,情绪工作导致流通馆员职业倦怠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

1.情绪调节影响工作倦怠:表面行为策略导致流通馆员情感耗竭。流通馆员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内心的真实感受与图书馆的情绪表达规则不一致的情况,为了应对图书馆情绪表达的要求通常采用两种表现策略来调节情绪:表面行为策略和深度行为策略。

表面行为策略就是图书馆要求表达的情绪规则和馆员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一致,即情绪不协调时,馆员通过调节面部语言、声音、姿式等使之表达出来的情绪符合图书馆的要求,但内心的真实感受并没有改变,也就是外在的情绪表达和内心的真实感受并不一致。表面行为策略是馆员的一种外部情绪调节,是对自己的真实情绪进行不同层度的伪装和控制,并需要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因而表达出来的情绪具有装扮、表演的成分。馆员顺从图书馆的情绪表达规则并非用积极的心态服务读者,而是敷衍了事,把工作当成维生谋职而不得不为之的手段。

深层行为策略即馆员在情绪不协调时,通过积极思考和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内部情绪体验,使内心情绪体验与图书馆需要表达的情绪相符合并展示给读者。深层行为策略是一种内部调节策略,要求馆员尽量进入角色去体验作为服务者必须产生的积极情绪,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外在情绪和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一致的,是真实情绪的表达。深层表达策略着重要求馆员调整内心的体验,馆员在认知上与图书馆要求的情绪表达一致协调,需要付出较多的心理努力,这种心理努力出自于内心对图书馆职业的热爱。

与深层表达策略相比较:表层表达策略的馆员只着重于外在表情行为控制的表层动作,更容易损害馆员的自我真实感受,比深层行为策略的馆员耗费更多的心理资源,更容易产生情绪失调导致职业倦怠。行为表达策略的选择取决于馆员对图书馆的职业认同感和出自内心是否热爱图书馆职业。

2.资源守恒理论: 奖罚机制是影响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Brotheridgc等人引入资源守恒理论来解释情绪工作影响产生过程。根据Brotheridgc等人的理论,在图书馆的借阅环境中,流通馆员在为读者服务过程中,运用表面行为策略和深度行为策略时,都需要耗费心理资源,会导致心理资源损失。此时,馆员的情绪工作若得到恰当的报酬就可以弥补损失的资源;若当情绪工作没有取得报酬时,损失的资源得不到弥补,就会出现资源的失衡。当资源失衡时,按照资源守恒的理论,流通馆员为了维持现有资源,就会减少对读者的感情投入,对读者失去热情,从而出现去人性化现象,导致情绪疲劳和工作倦怠,影响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情绪工作具有商品的价值,是为了获得报酬而进行的工作,这种报酬包括经济报酬(金钱报酬)和非经济报酬(心理报酬)。而在馆员的工资报酬体系中没有体现出情绪工作的价值,对情绪工作没有发挥出激励作用;图书馆的奖罚机制基本上都是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优化组合、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等激励机制在图书馆几乎是形同虚设,晋升的机会对于流通馆员是很少的。图书馆的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流通馆员的情绪工作,严重制约着流通馆员进行情绪工作的努力和意愿,也是引发流通馆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

3.读者的言行是影响馆员职业倦怠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1)顾客言语侵犯:读者的言行影响流通馆员情绪表达的方式。Gandey等人(2004)的研究发现,顾客的言语侵犯的频率和感受到的强度与员工的情绪耗竭正相关,而且感受到顾客言语侵犯的强度会影响到员工情绪工作的方式。在图书馆的借阅环境中顾客就是读者,在馆员与读者的情绪互动中,读者作为互动的主体不仅受馆员情绪工作的影响,其本身也影响着馆员的情绪工作,读者是影响馆员职业倦怠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馆员和读者的互动中,如果读者对馆员缺乏应有的尊重或者出言不逊,馆员会把读者的不尊重当成一种威胁,放弃遵守图书馆情绪表达规则或者采用表面行为策略来发泄。(2)读者的言行制约着馆员的心理报酬。情绪工作的报酬包括金钱报酬和心理报酬,心理报酬体现在馆员在进行情绪工作后体验到的成就感、满足感和自豪感。成就感是馆员情绪工作的内在驱动力,是馆员的一种极大的心理满足,馆员的心理报酬主要来自于读者,读者对馆员的尊重能引发馆员的成就感、满足感、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自豪感,馆员在为读者服务付出情感后,希望得到读者相应的情感回报。按照资源守恒定律,如果馆员的工作得不到读者的尊重,就会导致心理失衡,馆员为了维持自己现有的心理资源,保持心理资源平衡,就会停止对读者的情感付出,对工作失去信心和耐心、对读者冷漠无情继而导致职业倦怠。

4.组织公平:组织的公平是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组织的公平是影响流通馆员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对馆员的期待、监督、评价影响着流通馆员的情绪工作。馆员在进行情绪工作时会导致心理资源损失,这时,按照资源守恒理论,馆员会尽量从身边寻求相应的资源,来弥补自身的资源损失。如向管理者求援、倾诉,释放心理压力,相应的物质回报等等。管理者的支持对馆员是一种支持性的资源,能帮助馆员应对情绪工作所带来的压力。但是,管理者的不当言行也会增加馆员情绪工作的负荷,如管理者对馆员的不当督导、对读者投诉的不当处理以及对馆员的不当评价都有会使馆员产生不公平感,当馆员感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就会停止对读者的感情投入,冷漠地对待读者,在遵守图书馆情绪表达规则方面会遇到很大困难。影响流通馆员情绪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导致职业倦怠。

5.角色期待的要求和人际交往的频率:超负荷的情绪工作。读者到图书馆期待图书馆员热情礼貌服务周到流通馆员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读者,长时间、面对面、高频率地与读者交往,保持着热情礼貌和微笑,接触的读者越多,付出的情绪工作量就越大,长时间的情绪工作很容易超负荷劳动,如果身心能量都得不到补充和修复,就会导致心理疲劳、感情淡漠、情感枯竭和职业倦怠。

流通馆员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内心的真实感受与图书馆的情感表达规则不一致的情况,但馆员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必须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和内心感受,并根据图书馆的要求和读者的需要及所处的情境来调整自己的外在情绪。压抑一种情感按图书馆的情绪表现规则来表现另一种情感,长期的情绪压抑容易导致流通馆员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对馆员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四、预防和干预情绪工作导致的职业倦怠

对情绪工作带来的图书馆流通馆员职业倦怠,首先从图书馆组织层面进行干预。在加强对馆员思想教育的同时,主要是通过给馆员提供支持性的资源来弥补馆员由于情绪工作导致的资源损失,维持馆员心理资源平衡。

1.提高流通馆员的职业认同感。促进流通馆员的情绪表达方式由表层行为向深层行为发展是减轻馆员情感耗竭的重要条件。职业认同感影响着馆员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图书馆要通过组织文化增强馆员的职业认同感。使馆员的情感付出源于发自内心的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和热爱,只有发自内心的对图书馆工作的热爱才能在读者服务工作中有深层次的情绪表达,也只有深层次的情绪表达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情绪工作对馆员产生的情感耗竭。

2.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流通馆员从事的是情绪工作,因此馆员的职业倦怠取决于失去的与获得的是否能维持平衡。馆员的情绪工作付出了大量的情感资源在物质上和心理上都理应得到的回报,但实际上馆员的物质上的收入和心理上的收入很低。因此 报酬是激励馆员情绪工作、减轻馆员职业倦怠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设立情绪工作专项津贴,以弥补馆员情感资源的损失。

3.加大对图书馆的宣传力度。图书馆员的心理报酬来自读者,读者对馆员以及馆员所从事的职业的理解和尊重就是对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最好回馈。因此,图书馆要加大对图书馆的宣传、特别是对图书馆员职业的宣传,让读者认识、了解图书馆员的职业;理解图书馆员的职业从而尊重图书馆员以及图书馆员所从事的职业,增加图书馆员的心理收入,最大限度地减轻馆员因心理失衡而导致的职业倦怠。

4.管理者应注重对馆员的心理投资。管理者对馆员工作上的支持、理解、对馆员的情绪工作是一种支持性的资源、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帮助馆员缓解情绪工作带来的压力,减轻馆员因情绪调节导致的情绪耗竭。因此,管理者在平时应注重对馆员的心理资源的投资,尊重馆员;关爱馆员;力所能及地为馆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为馆员解除后顾之忧。

5.造良好的情绪工作氛围。管理者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馆员的情绪工作中会有很多压力和负面情绪需要宣泄、释放,管理者应当允许馆员在一定的范围向同事和管理者宣泄自己情绪工作的困扰和压力,管理者也要同馆员一起分享馆员情绪工作的体验,让馆员把情绪工作中的压力宣泄出去,尽可能减少情绪工作给馆员带来的负面作用。

五、结语

引发流通馆员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只是从流通馆员职业特点之一――情绪工作的视角对图书馆流通馆员的职业倦怠现象作一些分析、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情绪工作导致的流通馆员职业倦怠,维护流通馆员的身心健康是值得我们所研究、关注和期待的。

参考文献:

[1] 张剑.员工的情绪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