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实用13篇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篇1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 lectures;Community 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随着工业社会化进程,大气污染逐年加重,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以社区为平台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势在必行。本研究对所在辖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观察12个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慢阻肺、哮喘患者49例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所有对象均为辖区内居民,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治标准[1]以及200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哮喘防治指南[2]的诊断标准。其中单纯慢阻肺患者28例,单纯哮喘13例,慢阻肺合并哮喘8例;年龄54~85岁,平均年龄71.5岁;男性29例,女性20例。

1.2方法 将每位入组患者建立社区管理健康档案,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每周定期电话回访,每个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次,讲座内容主要涉及慢性呼吸道疾病预防、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如何正确吸氧、常用吸入药物的正确用法、何时复查及复诊以及免费监测肺功能检查等等,并对其近期不适及时记录健康档案中,同时对上述不适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参会率100%,观察期为12个月。

1.3 健康教育讲座干预效果评价 干预期为12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后检测每位入组患者的肺功能,所用肺功能机器为德国耶格MasterScreen Diffusion肺功能仪;评价标准为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于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前后进行评估,根据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问卷主要有以下内容:①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包括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药物、注意事项、家庭护理要点等;②治疗依从性:包括戒烟情况、坚持吸入药物、长期家庭氧疗、是否定期呼吸专科门诊随访或治疗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49例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1年后给入组患者及家属发放调查问卷共计49份,回收4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1健康教育前后肺功能比较,见表1。

2.2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比较,见表2。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疾病(chronic disease,chronic condition)”定义为需要数年或数十年治疗的健康问题,包括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脏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肿瘤、艾滋病等[3]。慢性疾病是一个广义的健康问题,相对于我们过去重点关注的急性病、传染病和发作性疾病而言,这些“慢性疾病”对疾病防治体系(医疗体系)、医疗机构、患者个人及其家庭提出了新的并且相似的需求,值得进一步研究,需要建立慢性疾病的一体化防治体系势在必行,而自我管理教育项目是国内外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式之 一[4]。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慢性疾病正成为致残的主要原因和卫生资源的主要消耗所在[5]。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大气污染、工业化进程、吸烟等理化、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社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呈不容忽视,尤其是慢阻肺和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虽然国际上定期更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和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但是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生活质量仍不乐观,本研究组织入组患者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同时普及肺功能检查,讲座内容为与慢阻肺、哮喘疾病相关的知识,以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干预期为12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于健康教育前后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FEV1、FEV1/FVC(%)较入组前明显改善(见表1),统计其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次数较前有所减少(见表2),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健康教育讲座是一种开放性的健康教育手段,与会者之间、与会者和授课者可以互相交流、讨论、学习、互动,甚至现身说法,引起集体共鸣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以往,患者出院便意味着患者与医院的关系结束,患者只能通过回院复诊才能得到相关的康复信息,患者的需求有时很难得到及时满足[6]。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是让医患之间再次沟通的一个桥梁,可以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所患的疾病有所了解,同时可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慢阻肺、哮喘这两个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只能控制症状、延缓肺功能,所以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是建立慢性病防治体系不可缺少的,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医疗体系存在的不足:①疾病防治主要或基本依靠医务工作者,②患者是完全被动接受治疗,③忽视社区工作者的作用和地位,④未真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⑤缺乏行之有效的长期随访治疗机制和保障。本研究在辖区内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加强患者对慢阻肺、哮喘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定期电话随访,随时解答患者问题,使其树立健康行为方式、坚持规范化治疗。开展讲座的同时,在医患之间开展娱乐活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加强医患之间、患者患者之间沟通交流,干预期12个月,干预前后比较,入组患者活动耐量均较前增加(见表2),生活质量随之得到提高。以人群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讲座,真正的做到了医疗卫生系统-患者及其家庭一体化、预防-治疗-随访-监控一体化综合防治体系[7]。

据统计,所有慢性疾病所致死亡人数的72%在低至中等收入的国家,因此慢性疾病的主要影响在发展中国家[8]。全球40%的医疗资源用于慢性非感染性疾病[9],对于常见的社区呼吸道慢性病慢阻肺、哮喘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据报道,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10],哮喘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目前中国约有3000万人罹患哮喘[11]。这两者也正成为或即将成为我国医疗负担最主要的消耗者,因此它们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慢性病”一体化防治的重点。

健康教育作为综合性质量手段之一逐步得到医学界的重视,目前高血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但是针对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还有很大差距,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临床、科研、教学等诸多方面,需要医患共同努力。

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刻不容缓,建立适合社区慢性呼吸道疾病一体化综合防治体系势在必行。健康教育讲座对设立防治体系是必要的,可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减少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从而降低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85.

[3]WH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J].Rev Pannam Salud Publica,2002,12(1):71-74.

[4]刘鹏飞,汪涛,王宜芝.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54-356.

[5]ATKINS R C.The changing paRern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the need to develop stzategi for prevention relevant to different regions and countries[J].Kidney Int Suppl,2005,(98):83-85.

[6]李善玲,刘清华,黄萍.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亲情化延续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3):74-75.

[7]邹和群,建立慢性病一体化防治体系[J].现代医院,2008,8(5):99-100.

[8]ACH D.Towards a long term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eading chronic diseases[R].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4.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篇2

        1临床资料

        教育对象:我科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62~83岁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共100例,平均年龄73岁,男性65例,女性35例,存在肺部感染患者60例,合并其他疾病患者40例,治愈68例,好转32例。平均住院天数12天。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染,都伴有咳嗽、咳痰,心季气促等临床表现,胸片证实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征象。

        2原因分析

        2.1老年人呼吸系统退行性变化  老年人由于呼吸道肌张力降低,肺活量减少,氧的利用能力下降,肺组织的修复机能减退,易发生肺部疾患[2]。

        2.2呼吸道自净作用下降  正常人的呼吸道有完整的防御能力,而老年人的皮肤粘膜及支气管上皮均衰老而结构萎缩,呼吸道纤毛活动减少,降低了呼吸道的自净作用[3],使呼吸道对细菌和异物的抵抗清除能力降低。

        2.3神经系统反应及敏感性降低   老年人由于神经支配中枢系统疾病的影响,反应及敏感性降低,吞咽及咳嗽能力下降。不能有效地排出过多的分泌物而流入肺内而引发肺部感染[4]。部分老年人由于长期患其他慢性病,营养状况差,抵抗力下降,易被细菌侵入而致病。

        2.4生理机能减退  老年人由于全自机能减退,对细菌引起的一系列炎性反应不敏感,如体温的调节,咳嗽反射等不能及时表现出来而掩盖了病情。

        2.5心理因素   老年人因怕给子女增加负担,自行在家服药治疗,以至不能及时就诊而延误了病情。

        3健康教育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篇3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54例,女32例,年龄平均72岁,全部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其中已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16例。

1.2方法 分别对他们进行入院、住院、出院三个阶段的健康教育。其中主要是在住院期间的教育。我们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在治疗和护理的同时,介绍与疾病相关的医疗、护理要点及疾病的发展情况。每用一种新药均向患者解释其治疗作用、不良反应,用药的注意事项,及时指导患者纠正不良嗜好,定期复查等,以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2、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本组患者均能讲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相关因素。80%的患者全部戒烟,38名患者学会了一种呼吸训练,16名患者掌握了排痰的方法。14例患者减轻了心理负担,加强了对疾病的认识,表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也大幅度的提高。

3、 健康教育要点

3.1医学知识的教育 使患者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结构功能的改变,到了老年期,呼吸系统表现为肺组织萎缩、纤维化,肺的弹性回缩差,肋软骨钙化,胸廓逐渐僵硬,肺活量减少,呼吸肌肌力减弱,呼吸气流流速率下降,气体弥散功能和功能携氧的张力均降低,由于炎症使粘膜发生了变性、坏死、再生、增生等病变,尤其使纤毛的损害,降低了呼吸的净化作用,加上粘液分泌过多、清除困难、滞留,使病毒得以在呼吸道内滋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因果过程。

3.2相关因素 有研究表明:心理情绪、反应障碍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有密切关系。当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时免疫抵抗力减弱,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提供了条件。

3.3吸烟的危害 研究证明:吸烟与慢支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动物实验证明,吸烟雾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上升,使支气管收缩痉挛,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受抑制,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粘膜分泌增高,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肺泡中的吞噬细胞功能减退,均易引起感染[1]。因此,有效人为地逆转或制止吸烟这一不良生活习惯是对慢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4对疾病的认识和排痰的重要性 患者充分认识降低发病率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性。由于感染引起的粘液分泌过多,粘液增多又加重感染,因此采取必要的排痰措施,可以控制细菌、病毒的感染,增加呼吸道的防御技能。否则,反复发作,极易发生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

3.5呼吸训练 指导有效的呼吸训练可以减少肺泡内的残气量,减少发病率,减轻症状,提高机体抵抗力。1)缩唇呼吸法:用鼻子吸气,经嘴呼出,呼比吸长,这样可以把肺底部的残余气呼出,但不能用力过大,防止呼气时小气管过早凹陷,以利肺泡气排出。2)控制性呼吸,这样可以增加呼吸的平稳度,嘱患者深呼吸,又有助于症状缓解。3)加压腹式呼吸:用鼻吸气,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隆起;口呼气,呼气时腹部收缩,腹部下陷,同时用双手轻压腹部,以缩小胸廓,增加排气量。以上训练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熟练后,可以采用各种,随时进行练习。

3.6排痰练习 引流可以促进老年人康复,增加肺部血液循环,促进气体交换,改善通气。对于老年人无力排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以协助排痰。操作者按压患者胸部,借助咳嗽的力量给与按胸,促进痰液排出。但应注意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每天2-3次,同时用空心掌有节奏的叩击背部,以松动痰液,提高排痰效果[3]。

4、做好出院指导

根据每位患者的特点,做好用药、饮食、休息、训练等指导,定时复诊,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篇4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二)无劳动能力的;(三)无生活来源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阻塞性、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内三科收治多为农村五保老人,大多没有亲人照顾,生活质量较差,内心孤独,知识缺乏。而COPD由于反复发作加重病情,对五保户患者身心造成很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治疗效果,并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1]。老年COPD目前只能控制,无法治愈,他们必须通过接受健康教育来学会增强信心、学会自理和调整生活方式。实践证明,健康教育对稳定COPD患者的病情、延长患者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确实有效[2]。内三科对60例老年五保户COPD患者实施一整套健康教育,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内三科自2013年10月到2014年3月,收治老年五保户COPD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5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4岁,平均住院天数14天。

2 健康教育方式

由于五保老人心理缺乏安全感,生活质量较差,知识缺乏,记忆力较差。首先,我们要尽量多的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及心理状况,多和患者交流沟通,关心尊重患者,使患者信任我们。其次,我们在充分了解患者需求的基础上,汇集文字和图片资料、动作示范等,使抽象的内容更为具体。五保老人文化水平较低,注意力相对不集中。我们充分利用直观的图片、动作,多方式、多感官的刺激,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健康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第三,根据所处阶段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征求患者意见,不断加以修改、补充完善。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一对一重复多次讲解,将教育内容贯穿于医疗护理活动中,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定期评价。第四,举行健康讲座及患者经验交流会,运用示教与反示教的方法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与自我护理能力。患者之间可以互动,进行经验交流,并起到互相督促的的作用,提高学习的兴趣。第五,出院后随访指导,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健康行为。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避免诱发因素 劝其戒烟,避免或防止粉尘、烟雾及有害气体的吸入。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过劳等诱因,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3.2加强心理指导 五保户老人由于缺少亲人关爱,内心孤独,长期受疾病困扰,生活质量下降,社会交往明显减少,而易出现焦虑、抑郁、失落等心理障碍。实践证明[3],对COP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其抑郁及焦虑情绪。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关心尊重患者,教会患者缓解焦虑的方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做好长期的心理康复护理,鼓励患者坚持康复训练,以增强自身抵抗力。从而能更有效地配合医生进行干预治疗,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3.3饮食指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多并发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以使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降低,易发生呼吸肌疲劳,而导致呼吸衰竭。因此,宜进高蛋白、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并补充维生素A,应摄食绿色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牛奶、鸡蛋等。如血二氧化碳增高,糖的摄入应适当限制,避免过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和过高热能摄入,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病情。应注意低脂饮食,尤其是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

3.4 保持呼吸道卫生的方法 ①保持口腔清洁:中老年人的肺部感染多由口腔不洁引起,患者每天3次刷牙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可保持口腔清洁,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COPD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②咳嗽、排痰训练:方法有深呼吸、有效咳嗽、胸部叩击以及引流等。鼓励患者多饮水,使用祛痰剂或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湿化气道使痰液易于咳出。

3.5呼吸训练指导 教会病员呼吸训练的方法,包括 ① 腹式呼吸训练 ② 缩唇呼吸训练。 可以在腹部放置小枕头、杂志或书帮助训练腹式呼吸。如果吸气时,物体上升,证明是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每天训练3~4次,每次重复8~10次。腹式呼吸需要增加能量消耗,因此只能在疾病恢复期或出院前进行训练。

3.6用药指导 向患者讲解药物的治疗作用、用药时间、注意事项及有关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周艳馨[4]调查230例患者,86%想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向病人讲解滥用抗生素和激素药可导致药物依赖、耐药等不良后果和其他一些毒副作用,应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喷激素药后要漱口、洗脸。讲解止咳祛痰药用法,原则上应采取祛痰为主、止咳为辅的策略,指导患者当出现咳嗽、咳痰时不要盲目使用镇咳药,避免应用强力镇咳药诱发痰留而加重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增加气道阻力。

3.7氧疗的强化指导 强调每日用氧至少15小时的必要性、目的、注意事项,注意安全,供养周围严禁烟火,防止氧气燃烧爆炸。氧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氧疗装置定期更换、清洁、消毒。

3.8出院指导 嘱病人注意防寒受凉,在潮湿、大风、严寒气候时避免室外活动,坚持氧疗,严格遵医嘱用药。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继续进行呼吸功能和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不疲劳为宜。

3.9院外教育 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及要求,检查患者遵医遵护行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

4 讨论

健康教育解除五保户COPD患者的心理问题,调整心理状态,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疾病对社会活动的影响。健康教育提高了五保户患者对COPD的认知能力,掌握更多的自我保健基本技能。提高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引导五保户COPD患者养成有利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对五保户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谐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使护理人员作为健康教育的传播者,其自身价值充分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 何权瀛,周新,谢灿茂,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中国部分城市患者生命质量和经济负担的影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4):253-257。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篇5

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对护理的要求,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人们的健康行为,从而防治疾病,增进健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许多慢性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开展健康教育对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我科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进行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患者患院次数及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2009年3月至2013年4月收住10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随机分为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在38―70岁,筛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13年最新版COPD诊断指南》的诊断标准[1]。

1.2方法。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定期组织病人召开公休座谈会,征求病人对医院及工作人员的意见和要求。出院后保持联系,在随访时对病人的问题给予解释,但不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入院病人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文化程度制定健康教育方案,住院期间,由医生护士病人及家属共同完成方案内容,出院后2月随访一次,3月跟踪随访教育一次,引导患者建立自我健康行为,提高长期的自我管理能力。

1.2.1健康教育方案的内容。

(1)一般知识,由责任护士对入院病人进行评估并填写入院评估表,并向病人及家属进行入院介绍,包括医院环境及注意事项,作息制度,病人住院须知,探视制度,安全制度,建立护患互信关系。让患者了解COPD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有些危险因素有关,如吸烟,被动吸烟,先天易感基因和后天获得的易感性及生活方式有关。然后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的指导方案,其中包括合理的膳食,少食多餐,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多食瘦肉新鲜蔬菜水果,以提高免疫力,对心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给予充足的能量和水分每天饮水量1500毫升以上,有利于呼吸道粘膜的湿润,使痰的粘稠度降低,以利于排出,同时,少食产气食物,如豆类薯类,以免腹胀和呼吸困难。

(2)心理指导,COPD患者长期患病影响工作和生活,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悲观等不良情绪。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征及时给予疏导,并做好家属工作,给患者精神安慰,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责任护士对急性发作期,有发热呼吸急促的患者取舒适或半卧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房内禁止吸烟,对有明显咳嗽咳黄痰发绀的重症患者给予心点监护,定时测量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压,并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测量及监护的意义,以取得配合。

(4)合理用药,控制感染,住院期间指导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出院时教会病人学会自我监测病情变化,尽早治疗呼吸道感染,可在家中配备常用药物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5)避免接触危险因素,即吸烟,被动吸烟,化学粉尘等有害物质,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避免与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

(6)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以提高呼吸道对外界的抵抗力。

(7)呼吸功能锻炼,主要是腹式呼吸[2]如病人情况许可,可取站立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于胸部,吸气时尽量挺腹,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一般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每天2次,每次10―15min,如环境允许也可以唱歌,唱戏,吹口哨,同时锻炼了呼吸功能,也活跃了情趣。

(8)COPD缓解期主要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进行食疗。本病以肺脾肾三脏功能虚为主要临床表现,分为肺气虚型,脾肺虚型,脾肺肾虚型。肺气虚型用黄芪,白术,防风煎水当茶饮,可以长期应用,肺脾虚型运用西洋参,陈皮泡水喝,还可以用柚子炖鸡喝汤吃肉,一周一次等。肺脾肾三脏均虚者用鹌鹑肉桂煲汤一周一次,羊肉泡馍一周三次等。肺肾阴虚者用百合炖鱼,一周二次。

(9)严重缺氧发绀患者坚持长期家庭氧疗,每天吸氧10-15h,吸氧流量1-2L/min,即持续低流量吸氧,并告诉患者及家属氧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10)叮嘱患者不宜去高原地区。

1.2.2评价方法。所有病例随访4年,观察COPD的住院次数与并发症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X2检验。

2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COPD的相关知识及生活方式,呼吸功能锻炼,体育锻炼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住院次数及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

3结论

表明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提高了认知水平,可减少COPD并发症及住院次数。

4讨论

4.1COPD是一种气流受阻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阻不完全可逆转,成进行性发展。但是,是可以预防和控制发展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本病的主要病因,治疗目的及康复过程,掌握了自我防治的知识和技能,重视了生活环境和细节对疾病的影响。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使患者常常失去治疗的信心,因此,让家属知道心里安慰的重要性。上表显示,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不间断的健康教育,可减少急性发作,延缓病情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实验组并发症及住院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4.2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从入院至出院后的跟踪随访,可以帮助认识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预防和治疗同样重要,患者通过健康教育,建立了长期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4.3健康教育价值体现了护理工作的水平,体现了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技术含量,同时,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知识科学价值,使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相应得到体现。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篇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点的疾病,且气流受限逐渐加重。患者心肺功能下降,运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1]。目前无高效的药物缓解肺功能的进行性下降,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有研究表明,自我管理教育对健康结局有明显的正性效果,特别在慢性气喘、糖尿病、高血压和关节炎患者中能提高自我效能、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降低住院日和急诊看病次数[2-3]。自我管理教育项目是国内外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4],其核心理念是强调患者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中心作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自我管理教育并不等同于单纯的说教式教育,还包括教给患者解决问题的技巧,对患者进行连续的指导,协助他们做好疾病的自我管理。2010年5月-2011年10月,笔者对38例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了自我管理教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0月在本院呼吸科门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38例。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45~75岁,平均64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5例,高中以下23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5]。入选标准:入选前4周无咳嗽、排痰、喘息加重,无发热,无针对呼吸道症状的用药改变;静息条件下呼吸空气经皮测血氧饱和度(SpO2)>88%。排除标准:严重心脏疾病、血糖血压控制不理想、精神障碍及其他影响运动的疾病。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3名护师与呼吸科医生、营养师共同进行。根据文化程度、年龄对患者进行分组教育和个别指导。采用图片、宣传手册、讲座和影像播放等形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自我管理知识。对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和依从性差者进行个别指导。由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的全程随访,随访形式包括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每例患者至少每两周随访1次。随访时责任护士及时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再教育。干预时间为6个月。

1.2.2 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疾病基础知识、正确有效的体育锻炼、呼吸肌锻炼、有效的排痰方法、营养指导、心理护理等。(1)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减轻日常生活中气急、气促症状,从而改善生活质量[6]。为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锻炼计划,运动性项目包括:步行训练、登楼梯、打太极拳等,每日一次,每次从3~5 min逐渐增至20~30 min,强度以无不适为宜。(2)营养指导。告知患者,COPD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正常人,伴有营养不良的COPD患者预后不良。调整饮食结构,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多食蔬菜、水果、谷类和鱼等宜消化、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 ml,以利于稀释痰液,易于排出。(3)呼吸肌锻炼。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结合,取站立位或平卧位,松解衣领和腰带,全身放松,用鼻自然缓慢深吸气,呼气时用口呈吹口哨状缓慢呼出,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如此反复6~8次,每天训练3~4组。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运动量以不感到呼吸急促、心悸为准。(4)做好环境控制。戒烟,正确吸入支气管舒张药,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及时督导患者进行锻炼,调节心理状态,放松身心,积极配合自我教育的实施。

1.3 肺功能评价 采用美国产Sensor.Medics2200型全自动肺功能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残气量占总肺活量百分比(RV/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1.4 统计学处理 所用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P

2 结果

自我管理教育前及教育训练后3、6个月的肺功能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对COPD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的重要性 COPD患者因肺功能损害及疾病对全身的影响,出现进行性劳力性呼吸困难和运动能力减退,目前又缺乏高效药物减缓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推荐肺功能分级为Ⅱ级及以上的COPD患者均应接受肺康复治疗。以往多注重对因COPD急性加重而入院的患者实施健康指导,而忽略了对稳定期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对COPD患者来说,生活方式的改变、行为的调整、对疾病的有效自我管理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维持COPD患者良好的健康状况重在对患者实施有效的自我管理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让他们戒烟,做好环境控制,调整饮食,并提高对治疗方案和用药的依从性。

3.2 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改善了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COPD患者由于支气管收缩,气道内痰液积聚,气道内压力增高;肺弹性回缩力下降,功能残气量增加;呼吸肌疲劳;运动中出现气道闭陷等情况,均可导致患者通气能力减退,通气量下降,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而影响患者的身体耐力和日常生活能力[7]。而通过自我管理教育,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有效呼吸、排痰,减少痰液积聚,保持气道通畅;坚持呼吸肌功能锻炼,增加通气量,减少呼吸储备,改善缺氧,减少呼吸困难的发生;做好环境控制,减少对呼吸道刺激因素的暴露,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最佳功能状态,从而改善COPD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加活动耐受力,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思贤,谭新洪.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7.

[2] Coleman M T,Newton K S.Supporting self-management.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illness[J].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2005,72(8):1503-1510.

[3] Fu D,Ding Y,McGowan P,et al.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chronic disease.self-mangement program (CDSMP) in Shanghai[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06,61(3):389-396.

[4] 刘鹏飞,汪涛,王宜芝.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4):354-356.

[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篇7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的慢性肺部疾病,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程长、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据统计,我国COPD的发病率为3.82%~15%,在美国已居死亡原因的第4位[2]。COPD目前只能控制,无法治愈,且易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等。COPD的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可减少住院时间,有效地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对延缓疾病发展、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科对100例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颇具成效,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的患者100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50~74岁;高中及以上学历32例,以下68例;平均住院天数12天(健康教育前的平均住院日为15天)。

1.2 方法 健康教育的方式采用一对一的宣教,同时根据患者的年龄、记忆力的好坏及对健康教育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给予教育。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健康教育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教育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厌其烦地对患者提供教育、解释教育内容。每次时间要短、内容不宜过多,使患者容易理解和接受。文字教育,通过黑板报、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指导患者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知识。要以患者为中心,由陪护及医护人员共同参与,采用集中示范的方法为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并利用患者间相互学习。

2 结果

2.1 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COPD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达标情况见表1。

2.2 平均住院日对比 健康教育前平均住院日为15 d,健康教育后为12 d,经过健康教育后患者平均住院日明显减少,且长期预后改善。

表1 COPD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达标(n)

3 健康教育的内容及讨论

3.1 基本知识 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COPD的原因、诱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3.2 心理指导 由于患者病史长,社会活动少,经济收入低,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自理能力逐渐丧失,行动受限,极易形成焦虑和压抑的心理状态。因此,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关心体贴患者,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态度,与家属共同实施训练计划,向患者耐心做好解释,使其正确认识该病,鼓起战胜疾病的勇气,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用乐观的态度,愉快的情绪去克服各种困难,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最好的疗效。将同一疾病相同情况的患者集中在一起,谈谈他们各自的感受和与疾病抗争的经验,尽量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通过正确的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使患者掌握保健知识,自觉接纳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

3.3 饮食指导 营养不良可引起呼吸肌疲劳,免疫系统功能减退,且随着营养不良程度的加重,患者病情会逐渐加重,所以COPD患者加强营养至关重要。可指导患者根据病情及饮食习惯食用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补充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补充病情所产生的消耗,有利于机体修复。保证水分的摄入,其他器官如心、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应保证每日饮水1500 ml以上。保持呼吸道湿润,利于痰液的排出。对于高碳酸血症的患者,控制糖类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患者应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和容易产气的食物和饮料(汽水、啤酒等),少食多餐,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以免腹部饱胀而影响呼吸。餐后不要立即平卧以利于消化,应该坐位或半卧位。老年患者易便秘,应食富含纤维素的水果和蔬菜,也可顺时针按摩下腹部,适当活动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大便干燥,可适当应用通便药。要保持口腔清洁,促进患者的食欲。另外,控制盐的摄入但也要摄取适量的盐分。

3.4 呼吸训练的指导 呼吸操的种类很多,较常用、有效的呼吸操主要有腹式呼吸、缩唇式呼气。这两项功能锻炼的目的是改变浅而慢的呼吸为深而快的呼吸,使肺泡能够达到充分的气体交换,减慢病程发展。应向患者反复介绍,打消患者对此不以为然的态度。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的科学原理为,能够有效的加强膈肌运动,提高通气量,减轻呼吸困难,减少耗氧量,增加日常活动的耐力。有些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可以使这种情况得到改观,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如下:(1)腹式呼吸也称膈式呼吸,患者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放松全身肌肉,吸气时闭嘴用鼻深吸气至不能再吸,稍屏气或不屏气直接用口缓慢呼气,腹肌舒张放松,使腹部下陷隆起,同时膈肌收缩,位置下移。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凹下,膈肌松驰回复原位。腹式呼吸锻炼初始,2次/d,每分钟呼吸7~8次,如此反复训练,10~20 min/次。熟练掌握后,可逐渐增加次数和每次的时间,使之成为呼吸习惯。(2)缩唇呼气:操作要领是采取“吹笛状”呼气法,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每次吸气后不要忙于呼出,宜稍屏气片刻再行缩唇呼出。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与呼之比为1∶2或1∶3。锻炼时间及次数以无疲劳感为宜。该法可随时进行,缩唇呼吸可配合腹式呼吸一起应用。

3.5 长期氧疗 一般COPD患者都处于缺氧状态,目前被认为,长期氧疗是COPD缓解期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持续吸氧可使肺血流动力学和低氧血症得到改善,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降低呼吸衰竭发生率,使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明显改善,运动耐力提高,病情得到缓解,改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可用鼻导管吸氧,坚持每天按规定时间吸氧,可以安排在夜间及午间睡眠时。可选择医用氧气筒,但是要注意安全。目前市面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制氧机,操作简便、相对安全的制氧机。告知患者及家属必须维持足够的氧疗时间,吸氧浓度(1~2 L/min),同时要注意氧气的湿化、吸氧工具的选择及管道与设备的消毒、保养和用氧安全[3]。

3.6 其他 (1)戒烟。吸烟所导致的慢性支气管炎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吸烟的患者应使其充分认识吸烟对人体造成的多方面伤害,以尽快戒烟。(2)预防感染。感染是促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疾病缓解期应坚持力所能及的运动锻炼。在疾病流行季节,应注意自我保护,注意保暖,防止受凉等。(3)保证患者的充分睡眠,才能使患者的疾病很好的恢复。(4)有效的咳嗽。一般COPD患者的呼吸道内部会有很多分泌物,易阻塞气道引起感染。患者应采用有效的咳嗽,以排痰。

参 考 文 献

[1] 覃士梅,谢正福.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响.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4(3):87.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篇8

1 临床资料

50例均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均符合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3岁。对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在临床缓解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 健康教育的对象

健康教育主要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但是由于收治的患者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反应慢,我们在工作中加强了对患者家属的教育,使家属参与到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使健康教育活动得以有效进行。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采用一对一的宣教,同时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在健康教育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教育方法,利用一切在患者床边进行护理活动的机会,不厌其烦地对患者提供教育内容或重复学过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教育内容,每次教育的内容不宜过多,时间要短,使患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我们每周利用半天的时间,将慢性肺心病的患者集中在一起进行健康教育,共同做呼吸运动操,提供患者间相互学习、相互介绍经验的机会来巩固教育内容,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家属,我们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平时面谈宣教,入出院时反复强调,使患者家属充分掌握慢性肺心病相关知识的介绍,呼吸训练及家庭护理干预的内容等。

4 健康教育的内容

4.1 入院时的评估 根据患者入院评估单,认真收集资料,详细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心理状况,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家属的重视及配合程度等,为在住院期间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计划提供依据。

4.2 住院第一天的健康教育 当病人到达病区后,该病人的责任护士在完善病人住院手续,将病人带入病房,安置好床位后向病人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贵重物品的保管,探视及陪护制度,病区作息时间等,根据医生医嘱交待所需检查的项目及注意事项。通过主动的鱼病人及家属的介绍,可以消除病人及家属的不良情绪,使其产生信任感,从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对治疗及护理实施的依从性。

4.3 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4.3.1 疾病基本知识的健康宣教 向病人介绍慢性肺心病的病因、症状、体征及预后 通过讲解肺心病的基本知识,让病人了解及认识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在心理上精神上有一个明确的承受限度,用同病区预后好的患者做事例,明确及认同各种预防保健措施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4.3.2 药物知识的健康宣教在急性期以控制感染、呼吸道通畅、预防心肺衰竭为主,向病人解释药物治疗的作用、用药时间、特殊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及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急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呼吸兴奋剂、吸入用异丙托溴铵等。

4.3.3 向病人介绍各项护理操作的目的以及配合事项。教会病人横隔式呼吸机缩唇式呼吸的方法,咳嗽的及有效咳嗽的方法,应用解痉气雾剂的方法。

对于痰液粘稠无力咳出的病人还可以采用端坐顺利咳嗽的,帮助患者咳出痰液,对于心功能不全不能平卧的病人可以采用高枕侧卧位,减少呼吸困难,减少呼吸能耗。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教会病人用嘴吸气、用鼻子呼气,做后漱口,取得病人的理解及配合。

4.3.4 心理护理慢性肺心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所以促使病人建立良好的健康的心理是非常重要的。故针对患者的自身心理特征,讲解心理、情绪对肺心病患者的影响。树立追求健康,战胜疾病的信念,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成功治疗病例。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减少患者的应激焦虑情绪。使患者得到最大的照顾和支持,以尽量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心理。

4.3.5 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和合理饮食的习惯。

慢性肺心病患者抵抗力低,要注意休息,保持生活要有规律。每天几点钟起床,几点钟睡觉,何时进餐,何时大便,何时外出散步,都要有规律。中午最好睡睡午觉。心情要舒畅,家庭成员要和睦相处。肺心病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火气难免大些,应尽量克制,不要发脾气。吸烟者要彻底戒烟,甚至不要和吸烟者一起叙谈、下棋、玩牌等,因被动吸烟对肺心病患者同样有害。有痰要及时咳出,以保持气道清洁。饮食要保证营养,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低盐食物,可多食蔬菜、水果,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饮食,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控制盐的摄入,可以少食多餐。合理安排活动计划。

4.3.6 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训练,不仅可以增强胸廓的运动,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还可以增加肺活量和血氧含量,改善肺功能[2]。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以下内容。

4.3.6.1 腹式呼吸训练方法 患者取舒适,全身放松,闭嘴用鼻深吸气至不能再吸,稍屏气或不屏气直接用口缓慢呼气,吸气时膈肌下降,腹部外凸,呼气时膈肌上升,腹部内凹。呼吸时可让患者两手置于肋弓下,要求呼气时须明显感觉肋弓下沉变小,吸气时则要感觉肋弓向外扩展。有时需要用双手按压肋下和腹部,促进腹肌收缩,使气呼尽[3]。

4.3.6.2 缩唇呼吸训练方法 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缩口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4~6 s,呼气时缩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选择调整,以能轻轻吹动面前30 cm的白纸为适度。缩唇呼吸可配合腹式呼吸一起应用。

4.3.7 吸氧疗法

4.3.7.1 吸氧的重要性 吸氧目前被认为是慢性肺心病缓解期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法能纠正低氧血症,改善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的缺氧状态,使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明显改善,运动耐力提高,病情得到缓解。每日吸氧时间大于15 h,间断吸氧1-2升/分

4.4 出院评估 病人出院前,认真评估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是否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填写出院评估表,对于存在的问题注明,以便于出院病人的回访,了解病人情况,并协助解决出院后出现的问题。

4.5 出院指导

以书面的形式告知病人及家属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措施,包括1.根据天气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2.适量参加户外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气功、做腹式呼吸运动,以锻炼膈。运动量以不产生气促或其他不适为前提。避免到空气污浊的地方去。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早上应打开窗户30分钟,以换进新鲜空气。在卧室里烧炭火或煤火,尤其是缺乏排气管时,对肺心病患者不利,应尽量避免。4.生活规律,补充营养,合理饮食。5.戒烟戒酒。

6.遵医嘱服药,自己不要滥用抗炎、强心、利尿等药物。因用药不当可加重病情,甚至发生意外。

7.有条件者可进行家庭氧疗,这对改善缺氧,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都有所裨益。8.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在秋末、春初可肌肉注射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每次1毫升,隔日一次,共3个月。这样可减少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发生。9.病情变化时,思想要重视,及时就诊。以上各条要求家属监督患者执行。

5 讨论

通过对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慢性肺心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有效地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延缓了慢性肺心病的发展。经过1年的随访,50例患者坚持长期呼吸康复训练,长期家庭氧疗后,患者的肺功能逐渐得到了改善,运动耐力时间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一定改善,住院次数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所以我们认为在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使慢性肺心病患者复发频率明显减少,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6月—2008年5月就诊于省级某医院睡眠呼吸障碍诊治中心的疑似OSAHS病例,根据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治指南[3]中的诊断标准和病情分级标准,确诊为中、重度OSAHS者,CPAP治疗为其适应证并且接受CPAP治疗者,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选择61 例为研究组,60 例为对照组。除外中、重度OSAHS手术治疗者或不接受CPAP治疗的患者;除外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脑血管疾患伴意识障碍、晚期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文盲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测查方法

参与研究者统一培训,并进行一致性评价;受试者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6个月后均进行生理指标和睡眠质量指标的测查;受试者应独立完成各项问卷,因疾病原因无法独立完成者由研究者逐条询问记录完成。

1.2.2 测查指标

记录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经济状况;受试者均进行多导睡眠仪监测(PSG):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度(MSaO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质量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嗜睡评价表(Epworth)。

1.3 健康教育

1.3.1 CPAP治疗知识

CPAP压力设在PSG监测后进行,根据患者体形、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压力范围,一般8~12 cm H2O;回家后嘱家属在患者睡眠时注意有无打鼾或呼吸暂停的发生,如发生上述情况将压力提高2 cm H2O,并随时与医生或技师取得联系,及时解决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过5~7 d的使用,患者在熟练操作机器的基础上打鼾症状消失,即再次测定动态SaO2以决定是否继续调整;定期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集体教育,每周二16:00开始,在示教室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固定的2名护士和技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整体内容设置6个学时分3次进行,循环讲解,保证每例患者能够接受3次以上的教育。内容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治指南要求,进行教育,并配有图例等形象的示范,每次将学习资料发给患者,便于患者巩固学习,再领会,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随时解答。采用文字与口头讲解相结合、图片与示范相结合、提问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在上述知识给患者充分讲解后,提出行为矫正的建议。

〔1〕本课题为山西省归国人员基金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004773)。

中、重度OSAHS患者在减肥并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采取CPAP治疗,争取患者的密切配合。

1.3.2 心理健康教育

OSAHS患者由于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症状等心理问题,使情绪发生波动,加重病情。由经过训练的心理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采用耐心倾听、解释放松指导等方法。在患者院内调定CPAP压力和回家试带呼吸机的7 d内,对患者进行意念放松训练,电话给予指导;对患者和家属进行鼓励和指导;大多数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经常的鼓励,结合生活或治疗中的具体处境和实际问题给予鼓励最为有效;鼓励自助,让患者应用治疗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调节自我心理功能,提高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建立和发展社会支持系统:寻求社区和单位及周围环境的支持,包括经济支持和精神抚慰。

1.3.3 定期跟踪随访

在患者进行CPAP治疗开始2周起,对患者治疗的情况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CPAP治疗舒适感、体重指数、治疗依从性、睡眠质量、QOL等指标。保证患者的治疗舒适感,及时调定压力,重视患者的心理反应,倾听其主诉,消除紧张,保证治疗效果。

2 结

2.1 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睡眠质量指标的比较(见表1)表1 健康教育前两组睡眠质量指标的比较

2.2 研究组健康教育前后睡眠质量指标的比较(见表2)表2 研究组健康教育前后睡眠质量指标的比较

CPAP治疗且健康教育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呼吸紊乱程度较前有明显的减轻,重度紊乱者较干预前明显减少,患者的LSaO2、MSaO2、嗜睡症状和睡眠质量改善。

3 讨

CPAP治疗已经成为治疗OSAHS的首选治疗措施[4],尤其对中、重度OSAHS或合并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者,治疗时可使上气道通畅,消除呼吸暂停,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睡眠结构改善及降低血压和肺动脉高压,具有无创、高效、可携机回家长期治疗,改善呼吸调节功能等特点。

本研究显示,在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指标无差别;在CPAP治疗及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研究组的患者进行睡眠质量指标的复测,复测结果说明:研究组患者的呼吸紊乱程度较前有明显的减轻,重度紊乱者较干预前明显减少,LSaO2、MSaO2、嗜睡症状和睡眠质量改善,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心理辅导,采用耐心倾听、解释放松指导等方法,使患者的身体、心理、精神重新恢复平衡和协调,帮助其以更健康的方式对待疾病的挑战,健康教育更新了患者“打呼噜不是病”的观念,使患者认识并掌握了正确的生活方式对改善通气的作用,使其主动减肥,正确使用CPAP呼吸机,全面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放松训练能减轻心理应激,能够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认知水平,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心,使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Turmer G A,Lower E,Corse B C.Sleep apnea in sarcoidosis[J].Sarcoidosis Vsac Diffuse Lung Dis,1997,14(1):6164.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篇10

阿斯利康希望能够通过利用多元化渠道与平台,全面覆盖包含医生、患者、大众在内的所有相关目标受众的整合方案,帮助提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以及包括患者与潜在患者在内的大众群体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认知与防控意识,从而提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就诊率与依从性。

项目策划:

目标受众:现有呼吸疾病患者、潜在患者、大众、医生与护理人员。

项目目标:

1.提升大众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认知度与重视程度,促进就诊率与治疗的依从性;

2.提升基层医生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以及重视程度;

3.引发社会舆论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关注,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促进社会资源的倾斜与配置。

策略:

1.充分利用第三方平台的资源,推进贯穿整个行业的全面合作;

2.下沉到患者中去,对直接面向患者的疾病教育与普及进行试点;

3.大胆尝试使用社交媒体渠道与沟通形式对大众进行疾病知识宣传。

主要信息:

1.中国慢性呼吸疾病发病率高、确诊率及就诊率低,存在巨大亟待满足的患者需求;

2.慢性呼吸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公共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医疗负担;

3.患者与大众对哮喘及其治疗手段的认知存在较大偏差;

4.慢阻肺在大众中的认知度较低,针对潜在患者需要沟通基本常识,促进就诊。

传播策略:

1.精准传播与大众传播手段相结合,患者教育与疾病知识普及双管齐下:针对患者和潜在患者,采用院内宣传以及进社区等传播手段;针对广泛的大众采用社交媒体信息植入的传播手段。

2.利用关键时间节点,进行信息有效传递:利用哮喘日、父亲节、教师节、慢阻肺日等特殊的纪念日对特定话题的关注度,对具有相关性的关键信息进行有效的传播。

媒体选择:

1.核心媒体重点覆盖,树立权威性:邀请全国核心的医药与健康媒体出席呼吸疾病联盟成立启动会,利用政府、协会、专家背书,确立项目高度。

2.社交媒体扩大项目影响力:选取社交媒体中的热门帐号,撰写符合社交媒体传播风格的内容,将疾病知识信息植入到有趣的社交话题中,优化传播效果。

3.与各类行业网站进行深度合作:定期疾病教育深度文章,确保传播影响力的时间跨度。

项目执行:

1.针对行业:2015年4月25日,阿斯利康携手世界健康基金会及十余家医疗健康领域领先企业和组织,在厦门为中国呼吸疾病联盟正式揭幕。中国呼吸疾病联盟将集中政府、企业、行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关注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改善中国呼吸疾病防治现状,提升相应公共健康方面的研究,最终提高慢阻肺和哮喘的研究。阿斯利康将通过对该联盟的支持,帮助完成以下重点工作:

・收集、更新相关证据,引起决策者对慢阻肺和哮喘疾病的关注,推动将慢阻肺和哮喘纳入慢性疾病管理范畴;

・加强医疗保健与疾病防控体系内的呼吸疾病防治力度;为医疗保健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向医院捐赠肺功能检测仪器;全面提升当前的慢性呼吸疾病防治三级预防体系;

・提升肺功能检测认知与能力,探索将肺功能筛查引入社区卫生服务或列入居民年度体检范畴的可行性;与中国的地方社区卫生中心携手探索将肺功能筛查引入高危人群初级保健范畴的可行性、成本效益和益处;

・加强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呼吸疾病防治力度(针对初级医疗保健提供者)。

阿斯利康支持了由清华大学与卫计委共同发起的健康传播大会“全国记者征文”,获奖作品将被收录进“好作品集”。今年在阿斯利康的支持下,将新开设一项“呼吸疾病类好作品”,以鼓励医疗健康类记者对慢性呼吸疾病领域的关注。

2.针对大众:2015年5月哮喘日期间,阿斯利康与中国呼吸疾病联盟携手,执行了一整套社交媒体传播计划:

・制作肺功能检测H5格式小游戏,并在出租车、微信以及微博等多个渠道进行传播;

・结合哮喘日邀请微博知名画手进行漫画创作;

・利用热点话题,创作微信文章,并与多个有影响力的微信大号合作进行传播。

2015年6月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阿斯利康联合清华大学为全国的食药监部门的宣传人员提供了一场“全国食品药品安全创意科普工作坊”,厘清了关于激素治疗的误区,并征集拍摄一部澄清吸入激素治疗哮喘认知误区的视频创意,获奖创意将被拍摄成视频,并在全国各个食药监平台上宣传播放。

2015年11月,恰逢一年中雾霾最为严重的季节,雾霾与呼吸健康成为了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在此期间,阿斯利康公益支持了“千人拼肺”行动,以全球最大的人体器官拼图成功挑战了世界吉尼斯纪录。籍此呼吁全社会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病更广泛和更高度的关注,营造人人参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社会氛围。活动现场,著名主持人郎永淳也作为慢阻肺健康宣传员到场,呼吁大家关注肺健康,重视对慢阻肺的预防、检查和治疗。

2015年11月,为了迎接第14个国际慢阻肺日,除了线下的“千人拼肺”活动,阿斯利康拍摄有关慢阻肺疾病知识的公益宣传片,并通过微信与优酷平台做线上投放,从而将疾病知识的科普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3.针对患者/潜在患者与家属

2015年年初开始,阿斯利康推出快乐雾化室项目,针对在医院雾化室接受治疗的儿童哮喘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哮喘知识宣传卡通画本,寓教于乐,提升哮喘患者的依从性。

2015年6月父亲节期间,阿斯利康再次联合中国呼吸疾病联盟,针对中老年人以及其子女进行一波社交媒体传播活动:

・创作了一套以漫画形式呈现的中老年人推荐体检套餐,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

・与微博名人以及微博知名画手合作创作定制化的图文,呼吁关注父母的呼吸健康

・与中老年人较多关注的励志与养身类微信号合作,呼吁老人关注自己的呼吸健康,也呼吁儿女通过送健康的方式尽孝。

2015年9月教师节期间,阿斯利康与中国呼吸疾病联盟关爱退休教师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肺功能检查。

2015年9月至10月期间,阿斯利康携手呼吸健康联盟选择了上海5个社区的居民,为他们提供免费的肺功能检查,并提供慢阻肺相关知识的教育,作为大规模推广慢阻肺检查进社区的试点项目。

项目评估:

2015年4月25日,中国呼吸疾病联盟在厦门的揭幕仪式拉开了阿斯利康呼吸健康项目的序幕。中国呼吸疾病联盟的成立将集中政府、企业、行业等多方力量,共同关注慢性呼吸疾病的防治,改善中国呼吸疾病防治现状,提升相应公共健康方面的研究,最终提高慢阻肺和哮喘的研究。

包括新华社、解放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医药报等在内的28位来自专业、大众、财经媒体的资深编辑记者们参与了此次揭幕仪式,共同聚焦中国呼吸疾病防治及CARD项目的进展。活动共取得了38篇原发报道,获核心网络转载75篇。《生命时报》、《北京青年报》、《健康时报》和《t望东方周刊》等核心媒体还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大幅的深度报道。

5月和6月,阿斯利康先后借力哮喘日、父亲节进行的呼吸系统疾病知识普及和传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实现了阿斯利康和中国呼吸疾病联盟在普及慢阻肺和哮喘诊疗知识的战略部署。

以“咳痰喘久不愈可能是哮喘,应尽快去正规医院进行肺功能等检测确诊”为普及核心内容的哮喘日疾病意识活动从5月1日开始,持续时间长达15天,通过漫画、图文、游戏等形式,在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以及上海市出租车后座屏幕、阿斯利康内部等进行展示。活动期间,共原创图文漫画5篇,其中包括3篇微信图文信息、2篇微博漫画,#深呼吸做自己,关注哮喘日#话题当天在热门话题榜前十位置连续停留4小时,阅读量近600万。至活动结束时,微博、微信相关内容的阅读量总共超过1000万,逾10万人次参加了图文或游戏互动,1450万人通过触动传媒出租车后座屏幕看到了哮喘疾病意识活动,了解了哮喘疾病的症状和诊疗方法,提高了哮喘的防治意识。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篇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的是患者呼吸系统存在气流受限现象,造成患者无法正常呼吸或者呼吸困难的呼吸累疾病。该类型疾病一直是呼吸科的主要疾病,在近期的调查中显示,该疾病一直是临床上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之一,其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目前仍没有研发出一种治疗该类疾病的特效药,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健康教育,我院在这方面取得较高的研究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5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8例;年龄在40~55岁阶段有12例,56~60岁阶段19例,61~81岁阶段2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0.5岁。患者中单纯慢性支气管炎16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4例,哮喘13例,慢阻肺11例。病程5个月~9年。

1.2 方法

1.2.1 护理

护理内容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祛痰方法教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心理护理:一般而言,患有疾病的人均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本研究54例患者均属于中老年人,很多对于该疾病的认识非常浅,当确诊为慢性疾病后表现出紧张、焦虑的心理,加上该病会反复发作,难以一次性治愈,因此很多老年人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会在直接影响疾病的治愈情况[1]。因此,为了尽快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尽早解除不良心理带来的治疗障碍,护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个护理的病人给予最真心和全面的关心和呵护,耐心且亲切的给患者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知识,并给患者保证只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将可能更快治愈,激发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缓解紧张和恐惧心理,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治愈的可能性。

饮食护理:保持充足的营养对于提高患者抵抗率,促进疾病的痊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患者由于疾病原因食欲大幅度消退,有些患者甚至每天仅进食一些食物,远远无法满足一日所需要的营养量,长期下去直接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病情越来越严重,治愈遥遥无期。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沟通,努力说服患者每天按照摄入需要的营养,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喜好选择一些营养较高且易消化的食物是患者食用。在护理期间尽量做到少量多餐,多加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吸收,断绝其他受到其他病菌的感染加重病情。

祛痰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般痰比较多,影响患者正常呼吸以及每天的睡眠,有些患者甚至因为时刻有痰在喉咙导致整夜无法睡眠。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该教患者一些祛痰的方法,如多喝白开水、睡觉时多翻身、勤叩背部以及使用吸痰器等,让患者在受到痰干扰时能够快速解决。

1.2.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包括健康训练和健康知识宣传,具体内容如下:

健康训练:教患者进行各种呼吸体操,如扩胸运动、伸展运动以及深呼吸运动等,每天进行15~30min,护理期间每天都要进行[2]。

健康知识宣传:定期给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尤其是刚入院治疗的患者。一般宣传的内容为:注意生活卫生、对于环境质量较差的地方少出入、季节变化应多加注意、每天规定要进行正确的清洁等。

2 结果

54例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有较大程度是认识,有6例重症患者在护理后症状得到改善,患者的生活护理能力也得到较为显著的提高,生活能力在4~5 级的患者从原来的25例降到5例。

3 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经常反复发作,治愈比较困难。由于当前临床仍没有研制出有效治疗该疾病的药物,因此从护理和健康教育方面进行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祛痰护理、健康训练、健康知识宣传等护理和宣传工作后,多数患者的症状得到较大程度的患者,生活能力也得到显著的提高。可见,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促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减轻疼痛、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使用和推广。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36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8例,高中34例,初中30例,小学以下28例。年龄:20~35岁15例,36~50岁20例,50岁以上65例。将10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疾病相关知识,个人卫生指导,饮食注意事项,适时心理支持等,医疗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时不定期将健康教育实施于患者及其家属。

1.2.2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2.2.1社区肺炎的病因、易感因素 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肺炎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正常的呼吸道防御机制使气管隆凸以下的呼吸道保持无菌。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吸入、血液播散、临近感染部位蔓延或者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进入机体,其中引起社区肺炎发病的最常见诱因则是机体受凉或者淋雨后全身免疫力下降和上呼吸道定植菌的误吸所导致的肺炎。

1.2.2.2社区肺炎的护理常识和需要注意不良的生活及饮食习惯 社区肺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是否恰当是疾病痊愈的关键。护理人员需要:①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点,定期监测患者各项基本情况,指导患者行有规律的呼吸训练,以鼻呼吸代替用嘴呼吸;同时应该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和消除焦虑及恐惧心理;②由于患者常伴呼吸困难,进水量少不易促进痰液排出,要鼓励患者多喝水,帮助湿化呼吸道以保证其通畅。此外还需要定时拍背促痰排出;③若患者出现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有发绀及低氧血症患者可以给以吸氧。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每天开窗通风,注意保暖;饮食上提供足够能量,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注意补充钾与钙,多饮水。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及机体抵抗力。

1.2.2.3社区肺炎的发病症状 主要为咳嗽、伴或不伴咳痰和胸疼,鼻炎样症状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鼻流清涕、喷嚏、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头痛、头昏、眼睛热胀、流泪及轻度咳嗽等。

1.2.2.4药物治疗护理 患者需遵守医嘱使用抗生素,并观察疗效和副作用。比如先锋V可有发热、皮疹与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偶见白细胞减少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偶见皮疹和恶心等副作用[2]。

1.2.2.5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生活背景、临床症状、心里状态有针对的采取心理护理措施,采用倾听-解释-指导-鼓励的程序引导患者放松紧张和恐惧的情绪,提高患者对于疾病治疗效果的自信心,使其认真地配合医嘱完成疾病的治疗。

2 结果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了解对照组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后对社区肺炎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与观察组患者相比较,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社区肺炎又称院外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入院后在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3]。对于社区肺炎的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社区获得性肺炎多在冬春季节发病,在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常常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社区肺炎的健康教育旨在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社区肺炎的认识度,了解其发病病因和诱因,预防的方法和疾病的预后,使患者可以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严格的执行医嘱。此外还给患者及其家属灌输以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生活方式新理念,使患者不仅在住院期间得到治疗,出院以后也会更加注意身体健康问题,摒弃以往有害身心的陋习,以改善个人体质,加强身体素质为目标,建立起新的健康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呼吸道疾病的健康教育篇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病情急且多伴有各种慢性病。如不及时治疗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从而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就诊不及时、健康教育知识缺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患者住院期间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住院时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1 临床资料

教育对象:我科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62~83岁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共100例,平均年龄73岁,男性65例,女性35例,存在肺部感染患者60例,合并其他疾病患者40例,治愈68例,好转32例。平均住院天数12天。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染,都伴有咳嗽、咳痰,心季气促等临床表现,胸片证实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征象。

2 原因分析

2.1 老年人呼吸系统退行性变化老年人由于呼吸道肌张力降低,肺活量减少,氧的利用能力下降,肺组织的修复机能减退,易发生肺部疾患[2]。

2.2 呼吸道自净作用下降正常人的呼吸道有完整的防御能力,而老年人的皮肤粘膜及支气管上皮均衰老而结构萎缩,呼吸道纤毛活动减少,降低了呼吸道的自净作用[3],使呼吸道对细菌和异物的抵抗清除能力降低。

2.3 神经系统反应及敏感性降低 老年人由于神经支配中枢系统疾病的影响,反应及敏感性降低,吞咽及咳嗽能力下降。不能有效地排出过多的分泌物而流入肺内而引发肺部感染[4]。部分老年人由于长期患其他慢性病,营养状况差,抵抗力下降,易被细菌侵入而致病。

2.4 生理机能减退老年人由于全自机能减退,对细菌引起的一系列炎性反应不敏感,如体温的调节,咳嗽反射等不能及时表现出来而掩盖了病情。

2.5 心理因素 老年人因怕给子女增加负担,自行在家服药治疗,以至不能及时就诊而延误了病情。

3 健康教育

3.1 评估知识缺乏程度在100例患者中,文化层次各有不同,但我们发现文化层次的高低并不代表其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是在接受教育的能力上有差别,同时我们针对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育计划措施,有计划地反复教育,多次示范练习,直到患者掌握并熟练运用。

3.2 健康教育内容。

3.2.1 积极有效地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引流对于老年患者是很重要的,老年患者常因不能有效地咳嗽或痰液粘稠而无法顺利地排出痰液。因此应指导患者掌握主动有效的排痰方法。

3.2.1.1 鼓励有效的咳嗽指导并示范,嘱患者半坐卧位,先深吸气后敝住,然后借助用胸腹肌的力量在呼气时咳嗽,使肺底部的分泌物在震荡下产生痰液运动而将痰液咳出。重复数次。

3.2.1.2 加强翻身叩背:采取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痰液坠积,同时配合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壁周围及支气管壁上的痰液松动脱出,以利于痰液排出,注意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不可过猛,应使患者感到舒适。叩背动作要准确,用力适度,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神志等情况。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在翻身前应吸净口鼻腔内的分泌物,以防止误吸。

3.2.1.3 湿化吸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通过湿化痰液可以有效地防止痰液干涸结痂而阻塞气道。方法如下:首先要保证室内的温湿度保持在22~24℃、50%~60%;补充水分,鼓励患者多饮水,可少量多次,并给予静脉补液,增加体内水分,防止气道干燥,痰液粘稠影响排痰而加重肺部感染,氧气的湿化,每日更换湿化瓶及湿化瓶内无菌蒸留水,及时应用雾化吸入装置,在生理盐水2ml中加入普米克2.5ml+爱喘乐2.5ml或生理盐水2ml加异丙托溴铵500mg或生理盐水蒸气ml加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5mg放入氧驱动雾化器容器内,进行氧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吸入时嘱患者要尽量深吸气,随深而慢的吸气将药液送入终末支气管和肺泡,起到局部消炎和稀释痰液的作用,注意在吸入时正确,如出现痰量增多要及时协助将痰液排出,以防止发生窒息。雾化器为一次性使用,一人一用。

3.2.2 指导患者及家属及时正确地留取痰标本正确地留痰标本,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嘱患者在晨起时尽量将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咳出(咳痰方法如排痰法),吐于痰标本容器内,并教会患者及陪人如何区分痰注与唾液,同时还要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护士要正确保留标本并及时送检。

3.2.3 做好口腔护理对于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意识状态改变或长期卧床或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可使口咽部的细菌误入呼吸道而致吸入性肺炎。据报道,未接受口腔护理的老年人与接受口腔护理的老年人比较患吸入肺炎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应做好口腔护理,以降低老年人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性[5]。方法应根据病情和生活自理程度,宣传三餐后漱口,口腔护理2次/日,及时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并观察口鼻腔粘腊有无异常,定期进行口咽部细菌涂片培养,测定口腔PH值等,合理选择漱口水及控制细菌的药物。

3.2.4 减少陪护及探视,保证患者充分休息,首先护理人员对家属和探险视人员的心情应给予理解,以取得配合,同时对患者及探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教,讲明在患者患病期过多的探险视不仅妨碍患者休息,使病房空气污染,增加交叉感受染机会而致患者病情加重,而且还可使探视同时致病,力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密切了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通过各种途径控制探视人员的数量和时间,减少病区人员流动,对于重症肺部感染的患者病房应每日紫外线消毒,谢绝探视,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清洁及安静的休养环境,以保证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3.2.5 营养指导:营养不良可引起呼吸肌无力,咳嗽咳痰能力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易反复加重肺部感染。患者在疾病初期常因发热咳嗽等致食欲不振,此时应鼓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并向患者讲解进食营养与疾病的关系,使患者掌握营养知识,提高肌体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3.2.6 加强锻炼,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老年人由全身机能的减退,体质较弱,对于寒冷空气的耐受性很差,多患者入院时衣服穿得多,温度较高时患者应不愿意减穿衣服,担心受凉,导致出汗多,应及时擦干汗液、更衣,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向病人解释衣服量应随室内温度变化适量增减,且衣服太多不宜机体散热,还可因不断地更换衣服而增加受凉机会。更衣时防受凉,应指导患者在平时应注意加强机体体能锻炼,同时增强耐寒能力的锻炼。如增加适量的室外活动等;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避免与流感患者接触,如出现咳嗽发热等证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应注意随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受凉。

4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护理强调人是一个整体,应重视人的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转归,对患者能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年肺部感受染患者常常由于同时患有一种或多种其他疾病,加上不同的家庭因素,情感比较复杂多变,容易产生悲观、失落、孤独、思虑、恐惧、急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独特的心理特征,除了给予精心护理外,还要用无微不至的女儿般的关心体贴,用热情温馨的语言来化解老人心中的阴影。同时也应取得老人亲属的支持配合。共同为老人营造和谐的治疗修养氛围。使患者能够更快更好地回归家庭 、回归社会。

5 小结

在对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除对入院介绍和出院指导外更重要的一环是根据疾病人不同阶段所表现出不同需求进行指导,并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临床治疗护理的全过程,使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其中,建立一种指导一合作或参与的护患关系,出院后并进行电话随访指导。通过对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不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了住院时间,更重要的是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保健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45~50

[2] 张彩虹,何国平,王秀华,等,慢必阻塞性肺疾病自我管理行为的分析[J],华护理杂志,2009,44(5)427~430

[3] 刘秋云,赵静,王苑,等,健康教育及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2009,44(5)435~437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