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包装工艺分析实用13篇

包装工艺分析
包装工艺分析篇1

氯气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不便于储存和运输。由电解产生的氯气温度高(85℃),含有大量的水分,经冷却、干燥除水后,加压冷却液化,气态变为液态,体积大大缩小,便于贮存、运输。把液氯送至用氯单位,远距离要用钢瓶或槽车,近距离则多用管道输送。液氯的包装是在氯气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因盐水中不可避免地含有铵(胺、氨),在电解过程中会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氮,三氯化氮存在于氯气中,也会分散在液化后的液氯中。三氯化氮极易爆炸,在空气中体积分数达到5~6%时就会爆炸,受热、见光、震动都会诱发分解发生爆炸。在氯气液化过程中,三氯化氮不断积累积聚在液氯贮槽的底部。为消除这一隐患,需采用合适的措施处理,选择适当的包装流程相当重要。

二 液氯包装工艺发展历程

目前,液氯包装的方法大致有四种,压缩气体加压法、汽化器加压法、液下泵法和屏蔽泵法。以下给予简述分析。

1. 压缩气体加压法

用干燥的空气或氮气对液氯贮槽加压至所要求的压力(0.8~1.0 MPa),将贮槽液氯压出,完成后贮槽的废气抽空处理。

优点: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不足:不能连续包装输送液氯;受空气和氮气来源的限制,不能有更高的压力传递给液氯;废气处理量大,排到系统统易引起波动;能耗高;对空气或氮气的含水要求高。已逐渐淘汰。

2. 汽化器加压法

将贮槽内液氯压至没有压力的汽化器内,用温度低于60℃的热水加热,将汽化器内的液氯汽化升压后,将液氯贮槽加压至0.8~1.1 MPa[1],将液氯压出贮槽进行包装输送。

优点:加压气易得,操作简便易行。不足:包装时间长,汽化器重新进料时需排气降压,操作不连续,必须使用蒸汽加热热水,能耗高(包装一吨氯气需要200 kg蒸汽)[2];汽化的液氯在包装结束后要排入系统,容易造成系统压力波动,影响正常生产;液氯汽化残留物中易造成三氯化氮的富集,若不及时排放,容易发生三氯化氮爆炸事故,包装过程中整个液氯系统处于1.0MPa高压下,对设备管道的安全压力等级要求高;汽化温度控制要求严格;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3.液下泵的使用

液下泵用于液氯的包装和输送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它是一种安装在中间罐上的立式多级泵。中间罐与液氯贮槽连接,液下泵将中间罐内的液氯抽出,贮槽内液氯连续进入中间罐。

优点:实现了液氯的连续恒压输出(输出压力可达到1.2MPa以上);操作简单,具有包装时间短、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对贮罐进行加压;无尾气产生;将氯气中含有的三氯化氮化整为零,防止了三氯化氮的富集,安全性能好。工作效率高。

不足:工艺复杂,需增加中间罐;要求条件高,在泵与中间罐连接上部需要多级密封,要用干燥空气或氮气进行梳齿密封,气体压力要求大于中间罐内工作压力,露点温度不大于-45℃,如出现空气压力小或无压力时,就会造成氯气的泄漏;维修困难,当泵出现故障时,须抽空中间罐内的氯气,把泵内的氯气抽空,将泵吊出进行维修,拆装复杂;设备价格昂贵、一次性投入高;原料氯对含水、含酸要求也高。

4.屏蔽泵输送包装法

在低于液氯储槽底部3.5m以下安装屏蔽泵,液氯由贮槽经屏蔽泵直接包装的方法。

特点:代替液化气加压包装液氯,液氯贮槽不必再受气化加压产生的高压,液氯系统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可消除液氯汽化造成的三氯化氮的富集,避免了汽化器、液化器、液氯贮槽三氯化氮的定期排污,避免了三氯化氮爆炸的危险提高了操作的安全系数。

包装成本低,减少了氯气消耗和蒸气消耗。

包装速度快,包装时间弹性大。该泵能实现液氯的连续输送和包装,在设计流量内可以同时给十几只钢瓶充装,速度快、效率高、升压快;可以即包即停,操作弹性大。

三 屏蔽泵的结构、特点

屏蔽泵是类似于清水泵的卧式离心泵,其泵头和电机连成一体,泵的叶轮与电机轴连接,共同组成转子部件,屏蔽套嵌在定子内侧以隔离转子腔和定子腔,确保所输送物料绝对无泄漏。

包装工艺分析篇2

中国分类号:T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3)03-0001-02

0 引言

小弹顶盖组合由带吊挂筒体和顶盖包覆层组成。要求顶盖包覆层与带吊挂筒体应粘接良好,不允许有脱粘现象,不允许出现漏包区域。如果出现脱粘现象、漏包区域应进行补充包覆;顶盖包覆层表观应光洁、平整,不允许有鼓泡、凹坑,不允许有穿透性气孔和多余物。

根据现有的生产条件,顶盖组合一次至多可包覆6件,从配料浆到包覆固化一个周期需要三天,且每包覆一次需要取100g料浆进行抗拉强度、延伸率以及密度等性能测试。工艺改进前,顶盖包覆实际生产过程中包覆的一次合格率只有29.4%,包覆层常常出现气孔、缺料和包覆层厚度不均匀等现象,顶盖需要修补甚至清理后重新配料浆包覆,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我们对小弹顶盖包覆工艺进行研究和改进,有效提高一次包覆合格率,以期节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能够对顶盖组合的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改进前工艺流程

工艺改进前小弹顶盖包覆的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改进前工艺流程

缺陷分布与分析

缺陷分布

小弹顶盖包覆后存在的质量缺陷主要有包覆层存在气孔、包覆层厚度不均匀、包覆层与壳体脱粘三种。其比例分布见图2。

图2 顶盖包覆中出现的问题及比例

由上图可以看出气孔是包覆层的主要缺陷,它直接影响小弹顶盖包覆的一次合格率,分析找出解决方法,改进工艺便可将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

气孔缺陷的分析

对照小弹顶盖包覆的流程,我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小弹顶盖包覆工艺过程进行梳理,并列出流程鱼刺图(见图3)。并对梳理的结果逐一进行分析。

图3 流程梳理鱼刺图

2.2.1 因素“人”分析

不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不同,技能等级也不同,会对产品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对前批产品生产中操作者情况进行统计(具体见表1)。

表1前产品不同操作者生产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四个不同的操作者包覆的产品均出现气孔现象,且出现的比例相当,由此可以看出操作者不是造成该不合格现象的主要原因。

2.2.2 因素“机”分析

小弹顶盖包覆所涉及到的工装、设备很少,主要有脱气设备和包覆工装。对脱气设备进行检查,其真空度完全满足料浆脱气要求。对所用工装进行编号并统计其使用的生产情况,结果见表2。

表2 工装使用情况

各工装使用中产品出现气孔的比例相当,因此不是个别工装缺陷造成包覆层气孔的产生。

2.2.3因素“料”分析

生产以来,料浆的主要配料均为同一批次,料浆配方均经过调试验证,每次配料也都做有方坯进行密度、延伸率、抗拉强度测试,各项测试指标均合格,且试样方坯无气孔。因此我们将验证重点放在每件产品料浆的加入量上。改变同批料浆在不同产品中的加入量,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料浆量包覆顶盖对比情况

根据《顶盖组合规范》要求,顶盖包覆层固化后最终重量应控制在45±5g,为保证料浆充分布满整个顶盖中,我们要求加料浆量大于60g,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料浆加入量在70~80g时包覆效果较好,再增加料浆的加入量不能起到提高包覆合格率的作用。因此将工艺中料浆加入量由60±2g更改为70g~80g。但从表3中可以看出即使是改变料浆的加入量,顶盖组合包覆后仍有至少三分之一的产品出现气孔,因此还需进一步分析验证。

2.2.4 因素“法”分析

根据研制阶段的经验,包覆层固化有两种形式,即室温下固化72h或在70±3℃条件下保温2h再自然冷却45小时。对比两种固化方式产品包覆情况,具体见表4。

表4 不同固化方式产品包覆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先在70±3℃条件下保温2h再自然冷却45小时的固化方法虽然可以缩短生产周期,但因为需要在固化期间移动产品,且产品进温箱前后固化环境温度变化差异过大,容易使包覆层产生气孔。所以工艺中增加要求,采用室温固化。

2.2.5 因素“环”分析

温度差异可能是造成顶盖包覆层有气孔的原因,仔细分析生产过程,在配料浆前,料浆中用量较大的固体组份都保存在温箱中,而其它组份、带筒体顶盖以及灌封工装都放置在室温下,当料浆和顶盖、工装接触时可能由于温差产生气泡,固化后产生气孔。因此考虑对带吊挂筒体以及灌封工装在灌封前进行保温20min,具体温度以及效果见表5。

表5 不同温度保温对比

由表5结果可以看出对带吊挂筒体和工装包覆前预热,缩小料浆与产品、工装的温度差异可有效的提高包覆质量。但预热温度并非越高越好,接近料浆固体组分为益。因此我们选择在40±2℃条件下保温预热待包覆的产品和待使用的工装。

统计前批夏、冬两季的生产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同样的工艺方法进行包覆,包覆层合格率却有明显的差异。对比当时的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具体见表6。

表6 不同环境温度下包覆情况对比

由表6中的数据表明固化环境温度与料浆温度存在较大差异时会引起包覆层出现气孔。因此我们采取控制固化环境温度的方法减少气孔的产生,即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我们将产品放入水烘箱中在25±3℃的条件下进行固化。试验结果见表7。

表725±3℃的条件下固化产品包覆情况

综上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料浆与筒体、工装以及环境间的温度差异是造成包覆层存在气孔的主要原因。通过预热筒体和工装以及对固化环境温度的控制可以有效提高顶盖组合包覆的质量。在后批产品的生产中进一步通过实践验证了该结论,基本解决了包覆层出现气孔的现象。

2.3 其它缺陷分析

2.3.1 厚度不均缺陷分析

可能造成包覆层厚度不均匀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工装与产品间有间隙,工装安装后可以移动。由于工装加工后需在表面喷涂聚四氟乙烯层,工装尺寸公差较大,且因为脱模时防止工装不易拆卸,损伤产品表面,所以不能将工装尺寸设计为与产品紧贴合,工装灌封模块容易移位,导致包覆层固化后厚度不均。采用将纸胶带缠绕在顶盖周边,修平后再安装工装,使工装紧贴产品且不与产品直接接触。

二是工装灌封压块未放置中心也可能造成灌封模块倾斜,最终导致包覆层不均匀。若对灌封压块增加定位导向,可保证灌封模块受力均匀。对工装进行修改,

2.3.2 脱粘缺陷分析

边缘脱粘主要是由于待粘接表面清理不干净影响包覆层料浆与金属壳体的贴合。为防止多余料浆从工装定位座与产品间的间隙中流在产品表面难以清洗,工艺中一直采用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和汽油以1:10的配比配置成脱模剂涂抹在不需要包覆的表面,涂抹过程液体脱模剂若滴溅在顶盖边缘,就会导致包覆层与壳体粘覆不牢,包覆后边缘出现脱粘。

加强清洗,采用将纸胶带缠绕在顶盖周边,修平后再安装工装,工装定位座与产品贴合很紧,料浆不会再从缝隙流下,因此不必涂抹脱模剂,有效避免脱模剂滴溅在顶盖边缘。

2.3.3 措施验证

针对上述分析,对采取纸胶带保护和工装修正的措施进行验证,结果见表8。

表8 采取措施前后包覆情况对比

验证结果表明采取纸胶带保护代替涂脱模剂能够有效防止包覆层脱粘现象,并对工装灌封模块进行有效限位,再通过对压块增加定位,可以有效防止包覆层不均匀。

改进后工艺流程

根据上诉分析和试验验证,将顶盖组合包覆的工艺流程更改如下(见图4):

图4 更改后的工艺流程

包装工艺分析篇3

1.2中药栓剂制备工艺的失效模式的含义本文以热熔法制备中药栓剂工艺为评估对象,制得的栓剂不符合质量标准即为中药栓剂失效模式。栓剂主要关键工艺包括熔融配药和自动灌装,熔融配药过程是在D级及以上级的洁净区进行,包括称量、基质熔化、药物混合和保温等步骤;自动灌装是在D级洁净区中进行,包括保温和自动灌装等步骤组成。各子步骤的失效均为栓剂制备工艺失效的失效因子,即栓剂制备工艺是由各子步骤失效形式的加成。同时,各子步骤失效又以其具体失效形式独立存在。所以,栓剂制备工艺失效模式的分析,必须通过识别和分析各子步骤失效形式来完成。

1.3栓剂制备失效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采用工艺流程图和鱼骨图法(因果关系图法)辨识、分析潜在的风险因子(失效形式),从而确定中药栓剂失效模式的失效因子。

1.3.1中药栓剂制备工艺流程图法中药栓剂制备工艺流程图见图2。由图可知,中药栓剂制备工艺包括称量、熔融配药、自动灌装、包装等步骤,而关键工艺主要包括称量、基质熔化、药物混合、保温和灌装时的保温和自动灌装等各子步骤组成。药品生产过程需严格按照GMP要求和车间内部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则是按照各品种要求、科学设计研究和经验摸索形成的,并确定了各子步骤的关键工艺参数。包括:①主药、基质的质量和用量;②熔融温度、压力;③搅拌速度和时间;④保温温度和搅拌速度;⑤自动灌装机的设定等。

1.3.2鱼骨图法利用鱼骨图法(即因果关系图法,又称石川图法)清晰地图解、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并将风险程度按照由大到小,由主到次,由粗到细,根据相关联层次关系进行逐一图解、分析,从而将最基本的失效因子识别出来。在GMP管理中,药品生产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物、环境、机器和操作方法。具体见图3。鱼骨图表明,称配量、熔融温度和时间、加药顺序、搅拌速度和时间、保温时的温度和搅拌速度、自动灌装机的设定和人员规范操作等环节决定着栓剂的质量,若偏离设定工艺参数则不符合生产操作规程要求,则被判为生产失效形式。

1.3.3综合分析制备工艺失效形式按照制备工艺流程图和因果关系分析图,对关键工艺进行分析,如原辅料质量、称配复核、熔融混合和自动化灌装等。这些关键工艺的工艺参数的控制直接决定着中药栓剂的失效形式,具体分析见表1。

1.4中药栓剂制备工艺失效形式S、O、D分析[5]按照栓剂制备工艺失效形式分析表的失效形式,FMEA小组运用借鉴法、资料审核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回顾以往生产数据,综合物料、生产、质量等部门的建议,对严重程度S、发生概率O、可检测性D进行评价,确定设计的评价准则,确定S、O、D的评价标准,评估标尺以3、2、1为衡量参数。评价标准见表2。

1.4.1S评判严重性S与栓剂最终质量和功效失效相关,根据中药栓剂失效形式造成的后果进行评分。在中药栓剂生产过程中因基质和主药的加入量、配药的先后顺序、搅拌的速率和时间、保温的温度和时间等失效形式导致中药栓剂的失效而引起质量不合格,造成严重质量事件,评分为3,以此类推,具体见表3。

1.4.2O评判概率O失效的发生是指失效形式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需要回顾以往的生产数据,纵向对比,或与使用相同生产工艺的同系产品不同批次间进行横向对比。栓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节点的控制、主药和基质等原辅料的质量控制、温度和速率的控制等工艺失效形式的经常发生,评分为3,以此类推,具体见表3。

1.4.3D评判可检测性D的发生是指失效形式能够被检测到的几率大小,需要运用相应工艺验证和方法学验证以及使用相关联的历史生产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中药栓剂生产过程中的混合时间、基质的熔融时间、主药的加入速度和混合时间等失效形式如果不能检测到或技术没有解决,则评分为3,以此类推,具体见表3。

1.4.4RPN分析RPN分析是将失效的S、O、D等级相乘而得,即RPN=S×O×D。利用列表法、头脑风暴法等方法将潜在失效形式罗列出来,将相对应的风险程度分值填入表格,然后计算RPN。RPN值是某失效形式发生的综合性指标,数值越大,则该失效形式发生的风险优先度越高,风险级别也越高大,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进行严格控制。RPN评价标准见表4。

1.5中药栓剂制备工艺失效形式的风险评判和整改措施综合分析失效形式和RPN值,原辅料及内包装质量、熔融压力、灌装速度协调性、保温时的温度和搅拌速度分值均≥18,属于高风险控制点;原辅料及内包装质量、主药的加入顺序、熔融的温度及压力、保温温度、降温温度、灌装时的保温温度和搅拌速度、灌装速度及协调性、剪裁速度的S值均为3,将严重影响产品的最终质量,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和监督,确保关键步骤的关键参数符合生产要求。根据失效形式的高低风险次序,按照整改措施将风险因子等级高或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风险因素,组织物料采购、生产、质量及设备相关人员,制定相应的整改纠正措施以控制高风险,使风险因子降低至可接受水平或消除潜在风险。

1.6整改后的风险再评判FMEA小组成员在整改措施实施完成后,对整改前后的生产数据、产品质量报告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分析,对整改后失效形式的S、O、D进行再评估,计算RPN值。评判风险是否已经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若不在可接受水平,则必须继续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直至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为止。具体风险再评判结果见表5。结果表明,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之后,原辅料及内包装质量、主药的加入顺序、熔融温度、保温温度、降温温度、灌装时的保温温度和搅拌速度、剪裁速度等均降至低风险水平,说明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能控制关键步骤的风险;但熔融压力、灌装速度和协调性等失效形式中,尽管风险等级降至较低水平,但其严重性S仍为3,需要进一步采取改进措施来控制风险。

1.7中药栓剂生产工艺FMEA风险评判总结综合分析评判风险因素及整改前后的实施结果,对中药栓剂生产工艺FMEA进行总结,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FMEA小组选取中药栓剂热熔法生产工艺为风险评估对象,运用流程图法与鱼骨图法分析中药栓剂的基本失效形式及后果对各失效形式进行风险评判之后,实施了一系列风险控制整改措施,并对整改后的风险进行再评判,有效地控制了热熔法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风险水平。

2讨论

包装工艺分析篇4

一、研究背景

安吉现在一些旅游产品的包装大同小异,缺少当地特色,而且这些包装过度强调装饰性,多数利用纸质、塑料等不环保材料进行包装。这不仅是对于环境资源的浪费且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更不利于安吉旅游纪念品的营销推广。

二、国内外绿色包装设计研究现状

绿色包装首先在材料上就需要设计师谨慎考量,设计师选择的包装材料不仅对于生态环境有一定作用。更重要的是,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文化。

1.国内外绿色包装设计现状(见表1)

表1:国内外绿色包装设计

2.安吉现有纪念品包装设计分析(见表2)

总之,安吉现有旅游纪念品包装有以下问题:安吉市面上流通的包装大多数还是塑料、纸质等不环保材料以及传统的竹材加工工艺等技术,竹包装的造型老旧。但最重要一点是现有包装中没有安吉地域特色。对于国内外绿色包装材料的运用情况调查,借鉴其优秀经验,通过了解安吉纪念品包装现状,努力做出代表安吉地域特色的优秀竹包装。

三、安吉旅游纪念品的竹包装开发设计设想

本文通过收集目前安吉旅游纪念品包装,了解目前旅游纪念品包装的现状,通过对竹文化、安吉自然人文资源等加以分析,制定出了一套针对安吉竹包装的设计策略。在包装造型、文字、色彩和图案的处理上体现安吉特色, 充分开发安吉特色资源与竹资源在现代旅游纪念品包装的利用价值。色彩强烈,艺术造型独特,商品内涵美突出,深深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这样才是成功的商品包装。竹包装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轻而易举地激发起人们的购买欲。

(一)竹文化

1.竹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

儒家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学派,崇奉孔孟之道,提倡 “中庸”之道,重视伦常关系。竹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寄托与象征, 它与儒家倡导的理念一致。道家,老子喜欢简朴恬淡,反对雕饰繁复,追求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竹的形态和色彩在简朴中契合了老庄的恬淡天真。佛教中非常注重“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禅宗美学境界。竹子写意画中,有限的笔墨,却能表现复杂和变化着的情绪及心态和耐人寻味的情趣,此时竹成了禅宗、禅趣的载体。

2.竹文化与文学、绘画

在我国诗歌史上,咏及竹的作品很多,例如《弹歌》、《诗经》、《楚辞》等。例如,坡名句:“可使食无肉,不使居无竹。”他们写借助竹子载体来表达一种心境、志向。同样的,画一幅竹,并不是如实地表现她的枝叶,而是要概括地描绘她的形、神、意等特征,来展示一种中国的精神,民族的魂魄。

(二)安吉竹包装设计语言分析

1.吴昌硕绘画艺术分析

通过分析吴昌硕的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特点,寻找出符合安吉竹包装设计运用的设计元素。吴昌硕极力发挥书法“写”的表现型,并把书法、篆刻的运笔、运刀、章法、体势融入绘画之中,形成了具有金石味的“大写意”的独特画风。吴昌硕的绘画作品中色彩浓丽对比强烈,喜欢用西洋红。色彩是最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如何在安吉竹包装中运用吴昌硕绘画作品中的色彩,是设计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设计点。学习吴昌硕书法作品中的浓厚线条,将其运用在竹包装上的字体设计中。

2.竹包装材料以及工艺研究

第一,利用竹的自然形态做成产品包装是我国竹包装的传统形式,而且一直沿用。由于竹子加工工艺改良进步,针对原竹做防霉、防变形、防干裂、防腐蚀等技术越来越先进,原竹的包装领域也扩展到电子、家居等方面。

第二,竹板材是以竹子代替木材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拼接、裁剪等工艺可以做成不同的弯曲幅度、长度以及宽度。竹板材技术的发展,为竹包装结构造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竹板材也具有防变形、抗压、防潮、耐热等特点。

第三,竹纸,以竹子为原材料制作的纸。现在竹纸技术发展进步,品种众多,例如牛皮纸、包装用纸等,为安吉旅游纪念品包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四,竹编工艺,通过对竹丝蔑片经、纬的挑、压、弹、插、绕、穿、贴等技巧,编制出干变万化的图形样式,经纬疏密得当,造型美观。编织品大都采用了十字形、人字形、菱形方格和梅花眼等多种编织方法。现代竹编工艺可以进行适当变形、组合,虚实竹编形体相互搭配,增加产品外形的可能性,视觉元素更加丰富,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愉悦的享受。

第五,竹纤维,以竹子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把竹子中的纤维素提炼出来,再经制胶、纺丝等工序制造而生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是继棉,麻、毛、丝之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纤维能杀菌、防潮,为包装的有效保存提供了便利条件。

最后,竹雕及竹烙工艺,属于装饰性质的竹工艺。在竹材上进行雕刻或者烙花技术,让竹子更具有艺术气息,竹子工艺品使用这些工艺居多。在竹包装中使用竹雕及竹烙工艺,使竹包装更能满足人们需求,彰显竹文化内涵。

3.竹的设计元素提炼

包装工艺分析篇5

一、包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应遵守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

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为依据,努力让相关设计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在包装结构设计(于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主要是纸包装结构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思路主要体现在纸盒(箱)结构各部分与人手、臂接触之处的大小必须符合人体相关尺寸。而在包装设计基础中,以人为本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包装盒与容器之大小、结构需适合消费者的把持使用,更体现在包装的方式是否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包装装潢是否能满足相关人群的心理需求和对产品的期待等等。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下,教师当引导学生在设计活动中时常把自己比作消费者,自行观摩、检验设计成果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和目标人群的使用偏好,根据产品的性质、尺寸来决定纸盒包装结构。以土特产品包装为例,其纸盒结构选用提手式或花盖式等变形结构,可赋予作为礼品的包装以贵重感;普通日常消费品如零食、衣物、小用具等则常采用基础方形纸盒结构,以降低包装生产成本。不论选择何种包装结构都需要以人为本、依照人机工学原理,保证包装各部分结构便于人们搬运、提携、开启使用等。同时,绝大多数时候包装装潢应当简洁、醒目、产品主题突出,能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但也有少数商品的包装装潢则相反,如某些涉及消费者的使用隐私的产品,其包装盒尺寸宜较小、外观装潢应低调,便于消费者收入袋中(怀里)隐蔽携行,以照顾消费者的使用心理,这更是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

二、包装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十分注重调研

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指引下,包装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当注重调研和调研分析。包装设计调研是根据项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收集分析相关信息的过程;收集设计项目的具体要求、参考样本样品、产品信息尤其是卖点等,但更要分析掌握产品的市场状况、消费者状况等信息,通过调研所得信息分析出结论,指导包装项目的设计表现。以某松花皮蛋的包装设计项目为例,在同类土特产品繁多且同质、仅在端午等传统佳节前后市场需求较大的情况下,则本包装设计的调研首先需要了解人们消费皮蛋的习惯、一次性消费的数量、用于送礼的比例等,由此决定包装盒的容量、是否需要开发大小不同的几种包装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等;再根据包装盒的容量、内装物重量的调研数据来决定包装结构,并根据市场同类产品的外观、消费者的年龄层面和欣赏习惯来决定装潢设计的整体思路。由此可见,调研是包装设计总体思路的依据,注重调研当为包装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教学思路。

三、包装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根据多年形成的教学模式,包装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包装基本概论、针对实训项目进行调研及分析、设计表现、制作样品等。设计表现是通过手绘、电脑辅助设计等方式来表现包装装潢及展示效果的过程,是包装设计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大量包装成品的印刷制作质量。而设计表现完成后,学生必须动手制作包装样品实物,实物不止于像广告、编排等作业那样打印在纸面上即可,而是需要剪裁、粘贴制作成型。一个装潢完备的包装盒电子稿在准确绘制完成后,打印在卡纸、纸板等材料上,学生需要将其准确剪裁下来并折叠制作成形,实物样品比屏幕上、打印在纸面上的包装展示效果图自然更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动手制作能体现一个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工作学习态度,如果一个包装盒的手工样品不能工整地制作完备,则实践中谁都难以对即将大批量生产的包装盒充满信心。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是包装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思路和目的。

四、结语

包装设计基础是一门重要科目,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把握住以人为本、注重调研、培养制作能力的教学思路,便可以有效地引领学生打好包装设计系列课程的坚实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包装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路,是基于笔者长期的设计工作和教学实践经验,乃一家之言,不足之处笔者今后将继续改进提高。

作者:王可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开朗,冯梅.销售包装结构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孙诚.包装结构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包装工艺分析篇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包装的质量、品种类型,包装机械在包装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改变了包装的制造方法及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的包装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减轻职工的劳动强度并降低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现有自动包装机存在的软硬件问题,自动包装机的工作效率一直不高。本文对全自动包装机生产性能及特征进行了分析,从而引导设计人员科学地提出改进措施,对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国内外包装机发展现状

我国包装机械发展较晚,通过参考国外产品,进行消化、吸收及自主开发、研制,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产品功能和自动化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但我国生产的自动包装机综合性能与国外先进的产品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机械加工工艺技术水平低;机构动作的网步、协调性差;关键零部件、易损件、电气元件寿命短、可靠性差:生产速度一般都比较慢,自动化水平不高,自动化调节、自动化控制水平低:设备的可操控性差,维护保养比较麻烦;充填精度低、速度慢;外观造型和表面质量差。

国外袋成型包装机发展全面,优势明显,主要特点有以下特点:结构设计标准化、模组化;包装速度高速化;结构运动高精度化;控制智能化、弹性化;包装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并且国外的包装机执行机构和传动系统趋于简单,横封、纵封等动作的执行机构采用气动元件,包装动作简捷快速,整机噪声小;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实现无级变速,不仅调速范围大、平滑性好、低速特性,而且可实现恒转矩调速,节电效果也十分明显。因此,我国应开始不断发展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通用包装机械和设备,包装机朝着高度自动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3 全自动包装机的特点及功能

全自动真空包装机也叫全自动拉伸膜真空包装机/全自动塑料盒热成型真空包装机,其工作原理为:包装机是通过下膜拉伸成型,然后将包装物装入成型了的下膜腔中,接着在封合箱中对包装物进行真空或真空充气,并将上膜与下膜热合,再通过横切、纵切将包装物进行分割,最后包装的成品输送到下一工序,余下的废膜料由收集器收回。全自动包装机是一种集自动控制技术、计量技术、新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它是根据预先设置的程序自动完成物料的供给、计量、充填、包装及成品输送等功能[3]。全自动包装机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自动包装机结构框图

全自动包装机的设计采用先进技术,在对产品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构思、系统建模、动力分析、动态优化,从而得到广泛应用并具有如下特点:1、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包装机采用当前最为流行的组态软件进行开发设计,画面逼真,组态灵活,将中央处理单元及二次仪表等设备进行连接,构成有机的整体。2、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根据需要选用双头秤、三头秤或四头秤自由组合的方式,这样既可保证定量准确,又能提高计量速度。3、可操作性好;只需按下操作按钮或在组态画面上点击相应按钮就能完成所需要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4、可靠性好;由于采用高可靠性能的中央处理器(一般采用PLC)及工控机进行控制,同时采用CAD进行优化设计,保证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5、可塑性强;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并将数据传送给上位机进行处理,并可通过中央处理单元的裕量接口与设备进行联络,保证现场的设备都能准确完成所需的功能。

4、全自动包装机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分析

全自动包装机的工作可靠性与全自动包装机的工艺、结构、动力特性、制造精度、机件材料、产品和工具特性,以及自动包装机的控制、检测系统的完善程度等因素有关。要提高包装机可靠性,根本办法在于提高每个部件的可靠性,即降低每个部件的故障率,而包装机的可靠性与它的生产效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下面将对全自动包装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相结合进行分析。

包装机的生产率是指包装机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设一个工件所需的加工时间为 , 也 称为包装的循环时间。由基本工艺时间与循环内辅助时间两部分组成。包装机的生产效率的表达式为:

(1)

式中 为工作行程所需的时间(即基本工艺时间); 为空行程所需的时间(即循环内辅助时间),如果自动包装机的 ,即不考虑空程时间,那么这样的生产率称之为自动包装机的工艺生产率以K表示:

(2)

令 为生产效率系数,生产率系数表示包装机的理论生产率与工艺生产率之比:

或 (3)

生产效率系数表示自动包装机在时间上的利用程度,也就是反应工艺过程连续化程度。有上式可以看出,包装机的生产率数值的范围为 ,包装机的实际生产率往往低于包装机的理论生产率,因为包装机的执行机构发生故障,自动包装机更换加工产品时的调整,自动包装机运动部件磨损后的修复或更换,以及其他种种原因造成自动包装机的停车等等造成时间损失,所以自动包装机的实际生产率 为:

(4)

式中 为自动包装机循环外的时间损失。图1是包装机的理论生产率 和一般包装机的生产率 和全自动包装机的生产率 与工艺生产率 之间的关系曲线,图中曲线1表示连续工作的包装机理论生产率(即 )曲线;曲线2表示为全自动包装机的实际生产率曲线;曲线3代表一般包装机的实际生产率曲线。

图1 一般包装机和全自动包装机生产率与K的关系曲线

从图1可以看出,如果包装机的可靠性和包装机的工艺生产率得到提高,则实际生产率曲线将向右延伸, 值将增大,反之 值将减小。因此可以发现全自动包装机的伸长率比一般包装机的生产率要高,其可靠性和工艺生产率也比一般包装机要高。

5结论

全自动包装机保证包装产品质量高、生产效率高、品种多、生产环境好、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因而获得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具有革命意义的全自动化改变着包装机械行业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的传输方式。设计、安装的全自动控制包装系统,无论从提高包装机械行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方面,还是从消除加工误差和减轻劳动强度方面,都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作用。尤其是对食品、饮料、药品、电子等行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相对于以往的包装机,全自动包装机其优良的工作特性和较高的生产率水平必将成为前景较好的包装机械,随着自动装置和系统工程方面的技术正在进一步深化,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包装工艺分析篇7

客车涂装工艺分析,是从产品的策划阶段开始,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把不足和缺陷消除在设计阶段、很多弊病可以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例如,电泳溢流的问题,边角缝隙打胶密封的问题,隔音降噪密封问题。

1 产品定位

根据车型开发的用户对象,市场定位来确定涂装标准,如外观质量(包含光泽度、鲜映性、饱满度),耐久性(长时间使用后漆膜的外观及其他涂层性能衰减程度)。由此确定涂装的具体工艺,继而分析现有工艺方法、工艺装备是否满足,如何调整。从而能开展后续的工作。

2 生产能力分析

确定车型所在生产线的产能,生产节拍及班次等信息,与车型的生产纲领对比分析,确定产品在该生产线生产时是否满足生产纲领的要求,并做出对应的调整。

3 通过性分析

通过车型选定生产线的最大通过尺寸及承重与车型外形尺寸及重量的对比分析,借助车型数模和生产线模型模拟验证通过性是很直观的,且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3.1 电泳线通过性

这其中主要考虑电泳线的周转工装是否满足,槽体内部尺寸是否满足,特别是客车前处理及电泳槽体存在前后摆动角度,电泳线存在转弯的,要考虑车身在转弯时是否存在干涉室壁的情况。车身与电泳吊具的定位孔销匹配性。

3.2 各工序室体的通过性

包括室体通道的通过尺寸,操作工位工作台是否满足距离要求,一般距离操作点的距离空间要有1.5~1.8 m比较适宜,上部空间是否便于车顶打胶等作业,修整工位是否有放置烤灯等工具的空间。

3.3 电控识别系统

针对部分采用机器人喷涂的涂装线,还需要考虑识别系统,喷涂机器人喷涂参数进行,输调漆系统配置等是否满足。主要考虑喷涂系统的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车型的尺寸,输调漆系统的颜色配置数量是否满足,识别系统程序设置。

3.4 工装适用性分析

分析车型选定生产线的现有设备、工装,是否能满足车型的生产需要。客车的生产多是通用的运输滑撬或平台,所以要在设计阶段考虑车身与现有滑撬平台的匹配性,尽量的向现有定位参数靠拢,便于其他车型的共线生产。散件不能随车电泳的,需要用工装盛具单独进行电泳涂装。

4 工艺性分析

4.1 车身材质与涂装材料的匹配性

客车外蒙皮多采用冷轧钢板和镀锌板,以及热板件,重点考虑的主要是前处理工序、电泳工序对车身材质的适应性,其中,镀锌层对脱脂剂的pH值比较敏感,尽量控制在10以内,铝材较多时要考虑磷化药剂的配套性。还要对采用的镀锌件的电泳涂布效果进行测试,避免配套性不佳。

4.2 整体涂装工艺合理性分析

工艺的合理性要从多个方面考虑,主要是对各处理工件(包括各种材质的散件)的现行工艺的合理性分析,对不匹配的工艺进行修订,其中重点在于待处理工件的基材与底涂层的匹配性,散件的涂装工艺。

4.3 电泳溢流孔分析

首先要分析溢流孔的大小数量是否满足,再则就是溢流孔的位置是否最低。通过判断出槽时滴水是否连续来粗略判断是否满足溢流量的要求。关键的部位主要是弯曲的方管骨架,后门的弯曲铰链。容易出现溢流孔未在最低端,溢流量不够的问题。再则,要分析空间较窄小的舱体电磁屏蔽现象,从设计结构上要考虑门板与内侧壁板的距离。

4.4 原子灰刮涂分析

降低原子灰用量在设计初期减少焊缝数量、深度、宽度都可以减少腻子刮涂量,提升涂层外观质量、以及涂层的耐久性。重点前后围蒙皮与侧围蒙皮的对接缝,侧围的焊缝。避免在曲面、经线等造型上设置焊缝。还要注意焊缝的高度是否可以进行腻子刮涂弥补。再则就是考虑部分特殊结构的腻子刮涂操作性,是否有空间进行操作,例如舱门铰链处,装饰性造型的内侧等。

4.5 密封胶

确定车身需要密封的焊缝,继而就是缝部位的涂胶可行性,拐角,锐角是否可以操作。接缝间隙不能过大,一般控制在2 mm以内。包边打胶时,实际操作过程空间是否满足,翻边的宽度是否足够(≥5 mm为宜),铰链等其他结构是否干涉,影响胶枪通过。分析胶缝路线上是否存在孔洞等结构。对于存在顶置空调、气瓶等结构的,顶部安装孔、固定螺栓的密封需要重点考虑振动造成的密封胶失效。顶部天窗等装置的外露胶缝可靠性也是考虑的重点。

4.6 隔音降噪分析

依据设计部门提出的隔音降噪要求,结合车身结构特点考虑需要隔音的部位,以及对应的隔音方法。常规部位包括车顶内侧、两侧围内侧、前围内侧、前风挡左右立柱内侧、后围左右拐角内侧、发动机舱与乘客区的隔墙、乘客区与轮罩区地板,部分车对乘客区地板也做了很好的隔音处理。常规方法有喷涂发泡剂、粘贴隔音棉、铺设阻尼材料等。

4.7 喷涂分析

分析车型的颜色图案的搭配情况,彩条漆的先后喷涂顺序,各个颜色的界定位置。特殊部位是否可以喷涂到位,特别是门体铰链周圈存在遮挡的部位。

避免锐角的产生,减少油漆流挂产生。

4.8 烘烤分析

要考虑使用各种涂料的烘干要求,结合涂料的烘干窗口,梳理现有各种化工材料的先后施工顺序。因为有的材料必须经过高温烘烤,例如部分靠烘烤粘接的阻尼胶板,而有的不能经过高温烘烤,如部分密封胶不能经受120 ℃以上的高温,所以就不能在电泳前使用。

再则,考虑各种材料的烘干条件与现有设施是否匹配,烘干节拍是否满足。焊装的折边胶、减震膨胀胶、结构胶、指压胶、点焊密封胶、加强胶板、降噪(NVH)用发泡材料对烤房的温度和时间的要求。

4.9 装饰件散件的工艺性分析

装饰件多以玻璃钢件为主,要考虑其安装方案,工艺流程设置,特别是装饰件的粘接固化时间长。再则,半承载结构存在焊接涂层破坏,需要二次涂层弥补。玻璃钢件涂装方法及与金属件的结合部位工艺性分析。

5 验证分析

包装工艺分析篇8

拟工作流程,将教学按照顺序分成几个部分,如下所示:第一部分,素描基础知识。素描是设计服装的基本技能,服装款式从构思到设计都需要素描的支撑。其教学目标为能让学生掌握运用明暗、线条来表现形体结构,能准确勾勒出人体的标准比例。第二部分,色彩的基础知识。在服装设计中,色彩与款式相互呼应,用色彩强化款式的美感,用款式来衬托色彩的艺术性,两者之间缺一不可。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了解色相、明度、纯度的综合表现能力。第三部分,了解服装材料。让学生掌握一般材料的性能特点,能识别各种服装材料的结构,熟悉各种服装辅料的相关知识。第四部分,让学生尝试着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款式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构思通过素描表现出来,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设计,也可自主设计,最后由教师来点评优劣。确定服装款式后,再让学生根据款式选择服装面料,并填充色彩,最后由教师与全体学生共同对他们的设计进行评价,选出其中几款公认优秀的设计呈送给企业,让企业专业的设计师进行点评。综上所述,教学的步骤和现实中工作的过程基本吻合,通过这种引导方式,一方面能让学生由浅至深逐渐提高服装设计的技能,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熟悉了工作流程,从而为将来就业打下了基础。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工艺教学设计探讨

当前,很多企业在服装工艺设计和制作方面缺乏专业人才,或缺少技能过硬的技师。而从企业工艺设计所需的岗位来看,其主要包括两个岗位,其一是工艺设计技师,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服装的款式分析和制订工艺文件;其二是工艺制作技师,主要工作任务包括:①使用缝纫机、包边机、套结机等设备缝制样衣;②配合样板师进行试板和改板;③结合企业制定的相关生成工艺文件,制定服装生产的工艺标准。针对企业在工艺方面的工作流程,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按照生产流程设计教学步骤。首先,教师应让学生熟练掌握服装制作的工艺标准,而在实践中,共有9项工艺标准需要学生熟练并掌握,主要包括:①服装的名称、类别和款式标准;②款式结构图、服装面料、颜色和样式标准;③服装的规格标准;④服装的裁剪工艺标准;⑤面料规格及使用部位标准;⑥缝制工艺标准,包括袖口、肩缝、里襟、下摆等制作标准;⑦洗水要求标准;⑧烫整工艺标准;⑨服装包装工艺标准。其次,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服装制作工艺的基础技能。参照企业生产的流程,在实践中教师应以各种服装缝制工艺的基础知识教学为出发点,首先让学生掌握服装制作的基本技能,如各种手针技法、机缝技法等等;其次加强对学生的整套服装裁剪、缝制、熨烫、整理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从而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严格来说,服装工艺是一个系统的项目,其中包含了影响服装制作的众多因素。但归根结底,所谓“工艺”,实际上是对服装制作提出的要求,每一项要求一方面要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观念,另一方面也要满足企业客户对服装工艺的要求。因此,在《服装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掌握服装工艺的各项要领,其次再培养学生制作服装的基本功,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总之,职业教育一方面应面向学生的未来就业,另一方面也要面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将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有能力去面对以后的工作,并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进而,也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作者:谭龙 单位:丰县中等专业学校

包装工艺分析篇9

在三维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中进行顶层工艺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PBOM的构建、顶层MBOM的构建。(1)PBOM的构建。PBOM是在EBOM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的特征和企业的制造能力,对产品的结构进行重组,使之符合企业的生产能力,为生产组织、布局、车间分工提供依据,保证生产的可行性、均衡性和经济性。飞机装配顶层工艺规划过程首先是对产品设计产生的EBOM进行重新组织形成PBOM,主要完成新建工艺组合件和划分工艺路线。PBOM在继承EBOM所有属性(产品结构、三维模型属性信息、3D链接路径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了工艺路线、工艺组合件及备注等属性。首先利用制造资源库中每个单位所属的设备了解单位的生产能力,并在三维环境中查看企业生产单元布局,综合工艺专业类型和制造经济性构建工艺组合件;然后根据零部件类型,确定装配流程,结合各车间的业务分工和现有的任务量确定零部件需要流转的车间,进行工艺路线的划分。(2)顶层MBOM的构建。顶层MBOM由多层次的装配单元和AO编号构成。装配单元是装配件的总称,指在飞机装配过程中,可以独立组装达到工程设计尺寸与技术要求,并作为进一步装配的独立组件、部件或最终整机的一组构件。顶层MBOM构建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产品的装配约束关系进行装配单元的划分,采用从大部件划分到小组件划分的顺序,将产品划分为若干个装配单元。装配单元是工序划分的基础。在PBOM的基础上,利用三维交互方式查看设计模型,分析装配约束关系,划分工艺分离面,将产品划分为几个大的装配单元,即大部件划分;再对大部件进行装配约束关系分析,在每个装配单元下确定并建立子装配单元;划分子装配体,完成顶层MBOM的构建。

3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

三维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主要包括底层MBOM构建、装配顺序规划、工装关联以及装配路径规划,并对工艺设计结果进行仿真和优化,将工艺设计结果形成的工艺数据(XML/Excel格式)和仿真文件等发送到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1)装配工艺设计。利用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的三维可视化环境,针对具体装配单元包含的工序中零组件之间的装配约束关系,进行装配顺序调整,并对装配顺序规划的结果进行爆炸图仿真,及时发现不正确或不合理的工艺过程,进而进行装配顺序调整和优化,图2为某部件的装配工艺设计实例。然后以装配单元为基础建立AO件,并根据工位数量建立多个AO,定义AO代号和名称,确定AO对应装配单元在装配过程中所需要的装配工序,完善装配工序的基本信息,形成装配工艺,并关联各个装配工序的配套零组件、实现的装配约束、配套装配资源等信息。(2)装配工艺优化。飞机零部件尺寸大,精度要求高,装配过程需要协调的部位多,返工困难,为了避免在装配过程中因重点部位的误差叠加而导致装配精度问题的出现,需要在装配工艺准备阶段对装配精度进行预测,并对导致装配精度超差的工艺过程进行优化。直接影响产品装配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零件加工误差和产品装配工艺,现有飞机装配精度保证一般是通过测量和协调实现,不能在产品装配生产前实现对产品精度的控制。在MBD技术和数字化装配技术日趋成熟的情况下,为了缩短飞机研制周期,需要将精度控制技术融入装配工艺准备过程,实现基于精度控制的飞机装配工艺优化,确保装配工艺的可靠性。在装配工艺正式前,对产品进行整体装配精度预测(见图3),提前评估各关键特性的工艺能力。由于整体装配精度预测是在零件还未加工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用位置公差(将尺寸公差转化为参考某基准的位置公差)作为输入。基于产品精度MBD模型,利用多维方向偏差搜索算法得出偏差传递路径,用蒙特卡洛算法将输入的位置公差转化为相应的偏差值(偏差值呈正态分布),利用上述的偏差值、传递路径、敏感度等信息来预测关键特性是否超差。在装配精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预测结果,确定并优化导致精度超差的工艺因素,最终满足整体装配精度要求。如果预测出关键特性出现超差的情况,可以结合全要素的偏差贡献度分析和实际生产能力评估,确定工艺优化方案。如果该方案需要改变装配顺序、定位基准等工艺内容,则需要再进行装配工艺仿真。通过装配工艺仿真后的工艺优化方案为有效方案。为了避免飞机装配生产线生产瓶颈的出现,在装配工艺设计与仿真阶段,通过工序生产力平衡仿真,可以提前预测生产瓶颈和影响因素。通过对装配工序进行优化,可以在飞机装配生产前实现装配工序生产力平衡。对每个工序进行生产时间估算,评估每条工序任务链的生产时间,并进行生产力平衡,防止因部分工序任务链过长或过短导致生产瓶颈的出现,从而避免生产延误或等待的情况发生。

4三维装配工艺指令的生成与管理

装配工艺指令(AO)是用于规定生产管理单元的完整工艺流程和流程各环节的控制要求及记载生产过程中质量数据的工艺文件。在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中,可获取完整的AO信息以及工艺模板,并自动创建AO。当AO完成审签流程后,系统将自动提取AO中的零组件配套表,将其关联到顶层MBOM结构中形成底层MBOM结构。(1)装配工艺文件编制。每个AO对应一道工序,将工艺组件关联至AO。在AO节点下创建工步,并添加工步属性和描述信息。将工艺组件中的零组件划分至工步,并根据要求将标准件和资源划分至工步。(2)三维工艺信息标注。根据三维信息标注规则,将工艺信息标注在三维仿真动画中,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工艺仿真文件。这些工艺信息描述关键的装配尺寸与公差范围、工装和精度要求等生产必需的工艺约束信息,以及在装配动画中无法表达的指导信息。三维工艺信息标注的主要方式包括:颜色、可见性、文本、局部放大等。(3)工艺指令。通过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生成AO数据包(Process、SMG、AVI、图片、XML格式的工艺文件等),将AO数据包传到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利用工程数据集成管理平台的AO编辑器将XML格式的工艺文件生成为AO文件,其余数据作为附件关联到AO,AO实例如图4所示。

5装配工艺知识管理

飞机装配工艺准备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广,包含的信息量大,是一种经验性非常强的知识密集型工作。在装配工艺准备过程中,为了实现装配工艺知识的共享和重用,提高设计质量,缩短准备周期和避免设计资源的浪费,需要对装配工艺知识进行建模并构建知识库。飞机装配工艺知识是指在飞机装配工艺准备和实际装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能够用于指导飞机装配工艺规划与仿真的抽象的数据表达。作为飞机三维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库,装配工艺知识库主要是存储和管理装配工艺实例、典型工艺模板和制造资源。首先构建3个库的分类结构,定义相应的属性,再将装配工艺实例、典型工艺模板和制造资源等分别放入对应的分类中。将装配工艺实例划分为典型工艺、典型工序和典型工步,并存入装配工艺实例库。典型工艺模版库存储已结构化、参数化的针对典型工艺特点的工艺知识,例如,根据工艺特点不同,将产品分为框类、壁板组件类、地板组件类、管路类和锻件类等,并按照不同类型的装配流程构建装配工艺模板,用于固化装配过程、组织典型装配模板数据。将飞机制造企业的生产资源以装配环境模型、虚拟人体模型、设备模型、工装模型、工具模型等形式进行三维建模,并赋予相应的参数信息,形成飞机制造资源知识。

包装工艺分析篇10

我们通常所指的数控铣加工,其加工工艺属于一种在数控机床基础上进行零件加工的工艺技术,采取数字信息进行零件及刀具位移控制的机械加工技术。数控铣加工工艺实现的基础为数控机床。在零件加工中,程序员综合分析零件材质、零件加工需求、机床特性等因素,合理编制数控系统指令,在指令下数控系统执行动作,完成零件加工。数控铣机床与一般普通机床存在着较大区别,如数控铣加工机床其加工程序更为复杂,工艺规程要求更多。为保证数控铣加工质量及效率,应做好数控铣加工工艺编制工作,其编制内容主要包括数控铣加工工艺分析、零件装夹与定位、刀具及切削用量、加工路线、数控编程等。

二、数控铣加工工艺编制分析

(一)数控铣加工工艺分析

当我们在对数控铣进行加工工艺编制的工作同时,第一时间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对需要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其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零件尺寸标注。在数控铣加工零件编程作业中,其所有的尺寸,包括点、线、面及位置均是以编程原点为基准来确定。为此,应在零件加工对象图中直接标注出坐标尺寸;第二,元素分析。在数控铣加工工艺铣加工编制中,编制人员应充分分析加工零件对象轮廓几何要素参数及多个几何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在工艺分析中,需要对加工零件元素,如加工零件曲线轮空、形状、尺寸、空间曲线等因素进行分析。在充分分析元素的基础上方可进行工艺编程;第三,定位。在数控铣加工工艺分析中,因其零件加工工序集中性较强,为此,应保证其基准定位精确性;第四,尺寸及几何类型统一。为降低换刀频率,在进行零件加工中,其加工零件内腔及外形应尽量采取统一尺寸及几何类型。进行尺寸及几何类型的统一,可以缩短程序长度,节省编程时间。

(二)零件装夹与定位

当我们在对零部件进行加工之前,需要将零件放置在相应夹具或机床上。为避免零件加工中出现零件位移等问题,应保证零件装夹牢固性及精度,即零件装夹与定位。为保证装夹及定位效果,应尽量实现一次定位装夹,避免多次装夹,充分发挥数控机床性能,减少人工调整加工。

(三)刀具与切削用量的选择与确定

我们在使用数控铣机床对零件进行加工的同时,其对刀具性能及规格有着十分高的要求,一般在数控铣加工中多采取超细粒度硬质合金、高速钢刀具等刀具,保证刀具应用符合工件切削要求。

1.数控铣加工刀具选择

数控铣加工质量的关键环节便是在于对刀具的选择,在刀具选择时,应选择精度高、强度好、刚性强、耐久性好、便于安装与调整的刀具。在零件加工中,应根据需要加工的零件选择合适刀具。在实际操作中,多是依据加工零件几何参数进行刀具选择。如进行封闭键槽加工应使用键槽铣刀,进行精加工则应选择四刃刀具等。

2.切削用量的确定依据

将工件切削加工中各个运动参数称之为切削用量,主要包括进给量、切削速度与主轴转速等。在选择切削用量时,多会分析刀具应用寿命,并分为工序单件成本最低经济寿命与最大生产率寿命两个部分。如按照工序单件成本最低经济寿命来确定切削用量则可以称之为最低成本切削用量;如按照最大生产率寿命来确定切削用量则可以称之为最大生产率切削用量,在生产任务十分紧迫的情况下多应用最大生产率切削用量。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可以有效提高铣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切削用量的选择应依据进给量、切削速度与主轴转速等进行评价。为实现零件加工的经济效益,在选择切削用量时应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基础上,选择成本最低切削用量。

3.加工路线

我们需要充分的重视加工路线的选择及其安排,当我们在对数控铣加工工艺的编制工作中,指的是在零件加工中从毛坯到成品所经过的先后次序。在进行数控铣加工路线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加工工艺、装夹形式、刀具应用、切削用量、加工工序集中及分散程度与工序先后次序等。

在分析加工零件特征与要求的基础上,将零件划分为粗加工、精加工两个阶段。其中粗加工阶段主要目的是切除余量,精加工阶段则是在设计程序基础上进行精细加工。在进行工件零件加工顺序安排时,一般其次序为: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先进行面加工后进行孔加工,再进行槽孔加工。在基本确定数控铣加工工序次序的基础上,应综合考虑工序集中与分散程度问题。如工件加工工序集中性突出,则其工艺编制难度较大,调整较为困难,但却可以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如加工工序分散性较为突出,则其工艺路线较长,时间花费较长,操作较为简单且方便调整。

4.数控编程

数控编程质量直接影响着数控铣加工质量及效率,其数控编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工零件图样分析、加工工艺过程确定、走刀轨迹计算、加工程序编写、程序校对、试切等。数控编程主要分为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两种形式。在实际数控铣加工工艺编制中,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科学确定其工艺编制的各项内容,实现加工质量及加工效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控铣加工工艺对高精度零件进行加工,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其通过数字信息进行零件与刀具位移控制,加工质量较好,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在进行数控铣加工工艺编制时,应对其编制内容,如工艺分析、零件装夹与定位、刀具及切削用量、加工路线、数控编程等进行合理选择与确定。保证数控铣加工工艺编制质量,在提高加工质量,实现加工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作用。

包装工艺分析篇11

环行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用量巨大,但由于目前市场上环行器供应商在产品批量生产管理能力、生产过程控制能力、产品容差设计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产品合格率低,生产效率低,导致产品价格昂贵并且周期较长。因此,本文在环行器生产的制约因素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1 研究目标和主要考核指标

1.1 研究目标

本文通过对通讯用L波段环行器批生产技术研究,突破批量生产管理技术、生产过程控制技术、容差设计技术,完善环行器批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使产品一次装配合格率达到99.73%,产品生产能力达到每天300只/人。

1.2 研究内容

“L波段环行器”批生产技术研究内容如下:

(1)容差设计技术;

(2)一致性装配工艺技术;

(3)批生产管理技术;

(4)统计过程控制技术。

1.3 主要考核指标

批生产能力主要考核指标:

(1)产品一次装配合格率达到99.73%;

(2)产品生产能力达到每天300只/人。

2 技术可行性分析

2.1 研究方案

项目分为三个阶段:样品阶段、小批量试制阶段和批生产阶段。

样品阶段包括电路设计、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解决容差设计问题,进行三批次生产,每批不小于10只,一次装配合格率大于95%。

小批量试制阶段包括PID(过程识别文件)编制,工艺文件细化为操作文件,过程检测规范制订,工装夹具设计及制作;解决产品一致性问题,进行三个批次生产,每批不小于100只,一次装配合格率不低于99.73%。效率达到每天150只/人。

批生产验证阶段包括质量保证大纲、生产过程控制文件编制,工艺优化,SPC,缺陷分析及其纠正及预防措施方法研究,建立批生产体系;解决批生产工艺及管理问题,进行三个批次生产,每批不小于1000只,一次装配合格率不低于99.73%。效率达到每天300只/人。

2.2 技术途径

2.2.1 容差设计技术

容差设计包含结构及电路的尺寸容差设计和材料性能的容差设计,尺寸容差主要有永磁体、中心导体、铁氧体基片的尺寸误差。材料性能主要指铁氧体基片的电磁性能和永磁体的磁性能。

采用以下方法开展容差设计技术研究:

(1)确定永磁体、中心导体、铁氧体基片的尺寸误差和铁氧体基片的电磁性能及永磁体的磁性能偏差的一般水平;

(2)采用仿真分析方法,找出关键尺寸偏差和材料关键参数偏差;

(3)建立环行器的参数化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找出关键尺寸偏差和材料关键参数偏差。

2.2.2 一致性装配工艺技术

一致性装配工艺技术包含装配工艺技术和装配一致性控制技术。“L波段环行器”结构相对简单,中心导体通过器件端口引脚固定。本项目的装配工艺技术主要是引脚的装配和盖板的装配。

引脚装配包括介质套与腔体装配,引脚与介质套的装配,引脚、介质套、腔体均为紧配合。通过研究装配的方法,设计适宜的工装夹具,保证引脚、介质套、腔体过孔同心,引脚底面与腔体底面之间平整,保证引脚装配一致性。

盖板装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旋拧盖板时,中心导体受力,产生转动;其二是永磁体已经充磁,盖板是良好导磁体,装配时盖板与永磁体相吸,导致盖板螺纹与腔体螺纹难以正确卡合而失效。轻微时,盖板不正,严重时损坏螺纹。

为了解决盖板装配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1)在结构设计中,增加防转片,防止中心导体随盖板装配转动;

(2)设计工装夹具,确保盖板螺纹与腔体螺纹正确卡合。

2.2.3 批生产管理技术

批生产管理技术包含物料管理、工装夹具管理、仪器设备管理、产品批次管理、各工位工时分配、生产进度管理、不合格品管理、外包管理等内容。

本文结合“L波段环行器”开展批生产管理技术研究,建立批生产管理体系,实现生产高效有序、过程可控、产品可追溯。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1)编制PID文件、工艺操作文件、过程检测规范、过程控制文件等,细化生产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

(2)提取过程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控制。

2.2.4 统计过程控制技术

结合“L波段环行器”开展统计过程控制研究,采用以下途径:

(1)确定关键工序节点和关键工艺参数;

(2)确定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量;

(3)确定已确定的工艺参数的采集、检测、统计方法(计数、计量);

(4)确定采用的控制技术;

(5)根据统计数据,利用控制图进行受控状态分析;

(6)对失控状态运用直方图、因果图等方式分析失控原因;

(7)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优化工艺参数;

(8)再确认工艺参数的控制量,达到过程统计受控,维持过程的稳定和减少过程的波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9)计算Cpk,并进行分析;

(10)修订工艺和操作文件。

3 应用方向及成果形式

3.1 应用方向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通信产业有望突破万亿,而环行器直接用于基台(站)和移动台系统中,需求量巨大,预计未来10年环行器年需求量至少在上亿万只。

L波段环行器批生产技术攻关后,所得到的过程管理方法可应用于其它民用铁氧体器件的生产,军用铁氧体器件的批生产也可借鉴该技术。

3.2 最终成果形式

(1)PID文件

(2)工艺操作文件

(3)过程检测规范

(4)质量保证大纲

(5)生产过程控制文件

4 结束语

环行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容量大、可靠性高等系列优点,是通讯微波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器件之一,市场需求量巨大,如何控制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环行器生产厂商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通过对环行器批生产技术研究,使得我们在容差设计技术、装配工艺技术、过程控制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可得到较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沈维福.带线环行器_隔离器生产技术[J].磁性材料及器件,2009,40(4):4-19.

[2]刘力,贾建华.射频结环行器的设计流程与仿真[J].现代电子技术, 2007,19:101-106.

包装工艺分析篇12

包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传统的命题式教学是经常采用的方法,即教师提出虚拟课题,学生按要求完成实训内容。命题式教学虽然解决了一般的教学问题,但有脱离实际的缺点,与包装市场和企业需求结合不够,缺乏对包装生产工艺的实践技能、生产管理与营销的实践经验的重视、引导,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面狭窄、思维单一,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意愿去表现,包装设计作品概念化、装饰化,往往“中看不中用”。

要建立学校与包装市场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及改革和创新过程中的配合协作,增强互动和信任是包装设计教育与市场接轨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包装设计教学应使学生在掌握包装设计基本知识的同时,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实行项目化教学,使教学充分接触市场,与市场接轨,这样才能使设计在美观的同时更具经济性、实用性,才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的目的。本课题正是基于此目的进行的尝试。

二、无锡惠山泥人包装设计项目化教学研究的实施

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按照“项目选取、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和评价、项目总结”四个阶段进行。

(一)项目选取

无锡的旅游业十分发达,惠山泥人是深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之一。但市场上的泥人包装在结构、图案、色彩等方面的设计都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包装结构单一,图案缺乏特色,色彩搭配不美观,缺乏地方文化特色,体现不出惠山泥人雅致的风韵与典型的江南特色;设计缺少创意,对于品牌形象的塑造缺乏有效的文化识别。即文化内涵不高、特色不鲜明、缺乏艺术美感。

惠山泥人包装设计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泥人生产厂家缺乏包装意识,对包装所具有的意义没有充分的认识;二是设计师对惠山泥人的包装设计缺乏一定的关注与热忱;三是泥人厂家、设计师、消费者三者在生产、设计、销售方面脱节,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将三者进行整合。因此,选取无锡惠山泥人包装设计展开项目化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项目实施

1.进行项目分组,明确阶段目标。

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分组,每组3―5人,确定小组负责人和进行小组内分工。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只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起到解惑和引导作用,控制各小组项目质量,使学生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完成项目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和组织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项目实施一般可以分为项目任务分解、制定计划、实施过程三个部分。各小组在理解项目要求的基础上,根据项目任务分解,进行组员的职责分工,组织查阅资料和进行小组讨论,确定项目的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需要完成的目标。

2.组织市场调研,充分做好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组织学生深入惠山泥人厂、泥人手工作坊、商场、超市、景区专卖店等场所,对泥人工艺师、泥人销售商及消费者进行市场调研,收集各方的需求,指导学生从设计、制作问卷调查入手,运用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比较法、统计法等方法,针对泥人的历史发展、包装设计、市场销售情况等,进行市场环境分析、产品分析、消费者分析等详细调研,同时通过网络、图书馆对相关资料查询及收集,随后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写成调研报告。再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分析出惠山泥人作为无锡地域文化代表在各方消费者(主要指游客)中作为主要纪念品的地位和价值,并对现在包装的利、弊作出总结,对泥人包装进行准确、适合的定位。最后的调研还要看新设计的包装投放市场后,对泥人的销售起到的作用如何。

3.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对项目小组进行个性化设计指导。

本阶段主要对项目小组的个性化设计进行指导和监控,以保证完整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计划。重难点在于教师教学与项目小组的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磨合和指导,以及对学生项目小组的过程监控。

针对惠山泥人包装的艺术水准不高、泥人工艺师作品需要个性化包装的迫切需求,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项目化包装设计实践,进行个性化设计指导。指导学生在学习包装设计基本原理和要求的基础上,走入惠山泥人厂的工艺美术师工作室与工艺师结对子,深入学习惠山泥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同时对工艺师泥人作品的市场定位和客户需求进行调研。通过项目小组有针对性地提出设计设想,在小组内部充分讨论,再以泥人工艺师的意见满足、教师的意见指导等方式,设计多项方案,加强学生对于设计流程和市场需求的理解与投入。

学生以小组与泥人工艺师“结对子”的形式,再到泥人工艺师的工作室进行沟通、交流、学习,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从过去的强调课堂内教学,转变为将课堂内学习和课堂外学习、调研相统一。可以将学生结构化学习与非结构化学习相整合,让学生在不同场所,通过不同形式,向社会学习,向不同文化背景与经历的人学习,使学生作为探索者一起参与到项目和教师的研究中。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切实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设计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探索切合了当前教学的盲点,对教师和学生有着相当大的触动。

在设计指导的同时,教师还带领着学生走进印刷厂和包装后期加工车间,了解印刷工艺技术,熟悉包装的制作工艺流程,增加学生对制作工序和工艺流程的了解,以便避免学生在设计中可能出现的误区。

(三)项目验收和评价

项目结束时,每个小组提交项目汇报文件,进行方案汇报和竞标,教师、企业人员和其他小组成员采用提问的方式就方案的优缺点、方案的深入程度等进行评价。每个学生的成绩由学生自评、组员互评、组间互评、教师和企业人员评价四个方面按比例确定分值。

对优秀的学生作品,组织进行专利申报,通过专利申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专利的相关知识和申报程序,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同时也是对项目化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

(四)项目总结

分析学生项目小组的过程监控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对组员的督促是否到位,小组成员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如何,肯定表现突出的小组及组员;总结教师在项目化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如学生对于市场调研的展开程度,与泥人工艺师的沟通、交流,学习是否深入,设计方案是否达到泥人工艺师的要求,等等。此外,还对每组项目从设计思路、设计制作等方面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明确设计项目的思考方法,拓宽学生的创意思路;提高设计作品在制图上的准确性、表现力、深入程度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在教学中选择实际课题进行实训,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包装设计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使学生开拓视野,了解市场动态,把握设计趋势,培养单一课堂教学中所缺乏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以“惠山泥人包装设计”为实训项目,学生组成项目小组,企业方和专业教师进行设计指导,由企业、教师、客户、学生四方共同经历完成了项目的全过程:设计、制作、评估。可以使学生具有非常清晰的目标,能够有的放矢,以往虚拟课题中出现的不被重视的问题在课题的实训中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在掌握包装设计全流程的同时,锻炼了合作、分析、表达、操作等能力,保持了与市场、企业的接触。加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紧密结合,能使实训项目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包装工艺分析篇13

1高等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基本情况

对高等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师过于注重高等包装艺术设计的创意,导致学生无法意识到艺术设计过程的重要性,最终影响学生知识面拓展、设计水平提升、综合能力提高等。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等包装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注重优秀设计人才的培养,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满足各行业对高等包装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因此,高等包装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对高等包装设计课程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设计制作程序、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多个方面给予高度重视,才能帮助学生树立现代设计理念,最终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真正促进学生实践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2高等包装艺术设计教育实践教学的策略

(1)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增强学生实践意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等包装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注重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等不断提高。例如:在对高级香水的包装进行艺术设计时,需要注重每一款香水针对的人群、消费水平等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充分体现出独特性和新颖性,最终保障整个艺术设计的完美性。与此同时,实践教学还需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设计技巧,最终促进学生艺术文化修养、审美修养、综合素质等全面提升。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高等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目标,必须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得以体现,才能引导学生快速掌握现代艺术设计的要点和重点,最终在优化艺术设计整体结构的情况下,促进高等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不断创新。

(2)合理选用教学内容,提高艺术设计水平。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大环境下,高等包装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选用,提高学生的时尚性、艺术性等,才能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最终达到实践教学的真正目的。一般情况下,高等包装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指商品的类型、系列组合性、商品文化、商品主题等,特别是包装材料的选择需要注重环保、生物、可再利用等,才能真正体现现代设计理念的内涵和思维方式,最终提升高等包装艺术设计的整体形象。在实际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利用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在反复练习、动手等过程中,发现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等。

(3)加强实践联系,培养创新意识。在高等包装艺术设计教育中,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和完善,是引导学生系统性了解设计理念、设计程序、设计工艺等多个方面的重要基础。以在了解包装机械、印刷等相关知识的情况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因此,根据当前高等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情况,加强实践联系,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关系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等,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软件CorelDraw、Photoshop、CAD等,将自己的构思表达出来,以通过虚拟的形式展示各种艺术设计手法,从而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情况下,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在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都能得到有效激发,是当前高等包装艺术设计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手段。

3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包装艺术设计需要艺术、技术、工艺等多个方面完美的结合,才能达到客户的要求,最终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和品位。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综合能力等,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真正培养出各方面能力都较强的优秀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哲辉.三维数字艺术在包装设计教育改革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09:134-135.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