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对策实用13篇

电子商务的对策
电子商务的对策篇1

作为网络经济的典型代表,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其广泛应用将有力地促进商品和要素的流动,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提高、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宁波电子商务经过不断探索和理性调整后,步入务实发展的轨道,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作为宁波的主要中心区域,鄞州在实体经济、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和科技实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经省电子商务示范创建专家组评审,综合考虑整体规模、管理机制、配套政策、发展规划和示范效应等因素,鄞州区被省商务厅认定为第二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区。鄞州电子商务产业的品牌效应再次实现新跨越。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鄞州区的国内知名品牌纷纷涉水电子商务。目前,全区有奥克斯、雅戈尔、杉杉等电商企业2000多家。全球化视角让我区电子商务布局并不局限于国内。目前,乐歌、汉浦、伊司达等企业已将电子商务的服务范围延伸至全球市场。据统计,目前区内90%的重点企业拥有企业网站,工业企业电商应用率达33%,外贸企业电商应用率达65%。B2B应用在纺织、五金等支柱产业中成为主流模式,应用于门户网站、电子零售等。

3鄞州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调查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农产品电子商务在鄞州区的发展情况。作者制作了针对本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调查问卷,鄞州区农产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情况调查问卷,该问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地农产品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态度已经参与电子商务的程度,以便找出不同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关对策。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关于“鄞州区农产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情况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农产品企业,了解企业是否拥有自己的网站、目前网站的主要功能、网站的收支情况、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困难以及他们对未来发展电子商务的看法。问卷的发放:作者通过派发纸质问卷和网络传输文件两种方式发放了这两份调查问卷,由于农产品企业所在地区分散,调查难度大,所以总共只发放问卷30份。问卷的回收:经过企业相关人员的配合,回收“鄞州区农产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情况调查问卷”30份,其中有效问卷28份。为了对鄞州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作者对企业问卷进行了整理,由于鄞州区范围并不是很大,生产和销售农产品的企业并不是很多。所以作者总共对30家企业或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有效的问卷为28份。在这30家企业或农户中,涉及到电子商务平台的有17家。通过对其他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3.1企业网站的主要功能

在17家涉及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网站中,所有网站基本上都有提品介绍与价格行情。少部分还提供供求信息与广告,真正在网上销售的企业并不多。在网上开展销售的基本上都是委托第三方去进行。网上销售辅助手段也都是以广告为主,借助其他工具,例如微信、微博、团购的并不是很多。17家企业网站收支情况大体上还是比较乐观,仅有2家企业因网站刚刚起步,还没进行足够的推广工作出现亏损的现象。这些企业的业务趋势都是上升的趋势。说明只要做好后期运营的工作,网站的发展潜力还是非常的大。

3.2阻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原因

在28份有效问卷中,认为农产品物流条件差,部分农产品保质期有限,不利于开展电子商务的比较多,其他问题并不突出。物流质量成为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瓶颈。

3.3公司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最大的困难

在28个不同的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都有其自身的困难之处,多数企业选择的困难还是投入资金不足和制度不健全。说明大多数的企业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于观望的状态,还不敢大量的投入资金。由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并不成熟,不具有有效和健全网络销售制度,这导致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公司发展十分困难。另外选择外部环境不好的企业比较少,说明鄞州区的电子商务环境还是不错的。其他的原因如领导不够重视,信息资源不足,缺乏统一标准比较均衡,也有待解决。

3.4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的突破口

28家企业中大部分企业认为,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突破口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和强力的引导以及支持,如果有一个完整健全的体系,再加上一定的引导和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会有更大的发展。其他的四个点较为均衡,也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的重要突破口。

4鄞州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鄞州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存在问题

4.1.1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制度不完善,缺乏标准

通过调查分析,在28家企业当中有20家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强体系建设,有23家企业认为制度不健全阻碍了企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农产品标准化是实现产品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在交易过程中,双方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前提是卖家提供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但是现实提供的产品质量却层次不齐,离标准化还有很大的差距。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自2004以来,我国颁布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之后也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但是这些法规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效力还是比较低,还不能满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网络欺诈,变质产品销售在网上频频出现,严重阻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4.1.2农产品企业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资金的支持

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没能给相关企业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资金补助等。经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经过问卷调查在28家企业中有24家农产品企业都有发展电子商务的想法,但是苦于不知道如何下手,怕出现亏本的情况,缺乏引导或者资金不足导致进度流产。

4.2鄞州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综合解决方案

4.2.1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目前我国农业中,农户和中小型农业企业占到99%。鄞州区也是如此,多数的农产品企业没有能力自己建设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需要借助第三方平台。第三方平台即由买卖双方之外的第三方搭建一个围绕农产品生产、销售的信息平台,交易双方能及时、有效地沟通信息,而且是一个高度自主、自立、自由和安全的市场环境。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较好地区,它们的销售模式大多以第三方交易模式为主。要发展鄞州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必须先建立鄞州地区的第三方农产品交易网站。第三方电子商务网站的优点一个是门槛低,进入这一模式的企业需要的费用较少,不需要自己花钱去建设网站,推广网站。农户或企业只要签订相应的合同,就能在网站上展示和销售自己的第二个优点是拥有专业化的运作和推广方式,网站信誉高,可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巨大的信息量。而且该平台交易规模大,也具备较强的技术支持,可以汇总大量拥有良好口碑的农产品企业。第三个优点是建立平台之后,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该平台进行产品的购买,在不同的商家间进行选择,这样不仅有利于产品的价格规范化,也可以增加商家间的竞争,提高产品的质量。

4.2.2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质量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与资金流的基础与载体。提高农产品市场的反应能力,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发展物流。对于消费者来说提高物流质量可以更快速地得到购买的新鲜农产品,享受更高质量的服务。对于生产者而言,物流质量的提高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增加销售利润,减少在物流中的浪费和损失。提高物流技术的同时也必须做好基础建设,结合鄞州区现有的基础和特有的个性,发展农产品物流建设还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1)交通信息设施建设将信息流和物流很好地融合到一起,也就形成了可以顺利开展农业电子商务的穷实基础。鄞州区的交通状况相比于宁波的中心区要好很多,但是鄞州的土地面积较大,对物流的速度要求会更高。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地路面状况还不是很好,必须加快修建。要构建物流的综合信息平台,必须将农产品的原产地、加工地、销售地加以连线,整合各方面的优势,保证物流的顺利运转。2)仓储设施建设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产品仓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的仓储技术,不仅要有最基础的存储功能,还要拥有挑选,分类整理,加工等中转功能。加快仓储技术改造是农产品仓库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实现现代化仓储的重要途径。3)运输装备建设农产品运输不仅要快,而且要保质保新鲜,这对物流运输装备突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发展更高水平的现代物流,在运输设备和技术上都要进行大规模的更新和改进。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特殊的运输技术和工具,解决农产品不易运输,不易保存的问题。

4.2.3加强法律政策制定,完善交易制度

提及政府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支持,就不得不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现如今在缺乏法律法规的互联网上,加强法律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对比其他的法律文件,我国对互联网的立法文件数量确实过少。如今电子商务已经融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政府应当对互联网安全重视起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已经有十多年了,关于互联网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出台了不少,例如最早在2004年8月8日,我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电子商务方面的一个重要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签名法》,解决了数据电文和电子签名的有关法律问题。2010年3月,据商务部透露,为了鼓励传统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企业进军电子商务给予专项资金帮助,以期能够利用网络销售带动实体门店销售,目前正在草拟《支持传统商业企业进军电子商务》的文件。但是目前看来,这些法律法规仍然有很多的漏洞,还是不够健全。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欺诈,虚假的信息,消费者缺乏对网络商品的信任,这极大地影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政府应抓紧法律政策的制定,完善交易制度,对网上那些负面的影响得到相应的处罚,给消费者与销售商一个安全和谐的交易环境,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子商务的对策篇2

由于电子商务是以一种无形的方式,在一个“虚拟”的市场进行交易活动。其交易参与者的多国性、流动性、无纸化操作的快捷性等特征,已使我国原有的税收征管面临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 加大国家税收流失的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网络进行贸易,其结果一方面是带来传统贸易方式的交易数目在减少,使现行税基受到很大侵蚀;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商务又是个迅猛突来的新生事物,以致于税务机关还来不及全面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形成网络空间上的"征税盲区",本应征收的关税、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大量流失。

(二)对税收公平原则形成冲击 电子商务与传统的有形贸易完全不同,很多情况下,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可以轻易地避免纳税义务,这势必使电子商务企业的税负明显轻于传统贸易企业的税负,导致传统贸易与电子商务之间税负不公,从而对税收公平原则造成冲击。

(三)加大税收征管的难度 现行税务登记依据的基础是工商登记,但信息网络交易的经营范围是无限的,也不需事先经过工商部门的批准,因此,现行有形贸易的税务登记方法不再适用电子商务,也无法确定纳税人的经营情况。“无纸无址”的纳税主体呈现多样化和模糊化,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

二、电子商务带来的税收机遇

电子商务相对传统贸易而言,是一次质的飞跃。电子商务在给税收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我国税收带来了机遇。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提供了新的税收来源 电子商务无论在消费品市场还是企业间市场都有着可发现,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我国税收直接提供了新得来源。

(二)电子商务间接地提供了“税收把柄” 每个征税点构成一个“税收把柄”, 只有把握住税收把柄,才能取得税收收入。税收把柄越完善,税收收入就越多。例如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采取层层分销的方式,流通环节的增加不仅使经营费用上升,而且使征税点十分分散,而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定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包括了售前服务、交易和支付以及售后服务的商业运作全过程。因此电子商务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原来产品从生产经流通到消费的物流过程,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使征税点相对集中,税收把柄更加完善。

(三)电子商务给税收征管提供了机遇 账簿、凭证管理不仅是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的基础,而且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环节。可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纸化程度会越来越高,账簿、凭证等均可在计算机网络中以电子形式填制,而且随着电子银行的出现,一种非记账的电子货币可以在税务机关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完成纳税人之间的付款结算业务,这就使以传统纸制凭据为根据的税收征管稽查失去了基础,也就迫使税务机关必须进行“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税收征管改革,实现税收管理的现代化。对此,我国可借鉴欧美等国家提出的建立以监管支付体系(金融机构)为主的电子商务税收征管体制的设想: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双方(买方、卖方),必须通过银行结算支付,其参与交易的人不可能完全隐匿姓名,交易的订购单、收据、支付等全部数据均存在银行的计算器中,可使税务机关较为便利地从银行储存的数据中掌握电子商务交易的数据并以此确定纳税额。

三、电子商务税收对策研究

(一)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的原则

有关专家指出,在新经济条件下,科技每时每刻在改变着贸易的流程、面貌,电子商务的税收框架必须是灵活具有韧性的。具体说起来应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 1、以现行税制为基础的原则。在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时,应以现行税收制度为基础,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对现行税收制度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这样做既不会对现行税制形成太大的影响,也不会产生太大的财政风险。 2、不单独开征新税的原则。即不能仅仅针对电子商务这种新贸易形式而单独开征新税,不然会导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分布,影响到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3、保持税制中性的原则。不能使税收政策对不同商务形式的选择造成歧视。 4、税收政策与税务征管相结合的原则。以可能的税务征收管理水平为前提来制定税收政策,保证税收政策能够被准确的实施。 5、维护国家税收利益的原则。应当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谋求全球一致的电子商务税收规则,保护各国应有的税收利益。 6、前瞻性原则。要结合电子商务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前景来制定税收政策。

电子商务的对策篇3

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影响;对策

电子商务作为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产物,现如今,电子商务发展速度较快,影响范围较广,其中,国际贸易受电子商务影响较明显。为了发挥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向影响,应对其采用有效的发展对策,以此提升我国的竞争实力,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发展差距。

一、影响分析

1.改变国际贸易方式。大多数银行在电子商务背景中,陆续发展付款业务,该业务的有效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客户与银行间的距离,与此同时,各银行之间的距离也有所拉近,则资金周转便捷化是主要表现。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交易方式受到了正向影响,其中,直接贸易方式在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中积极体现,前者属于非支付型的电子商务,后者具体包括网上资金支付和运送业务两方面内容。资金流通、信息流通以及货物周转都在该活动范围之内,由此可见,该交易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克服交易阻力,拉近交易双方距离,提高交易成功率。另一方面,该交易方式会促进本国经济改变发展方向——外向发展,这对网上交易向国际化趋势引导具有积极意义,此外,还可以有效挖掘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和资源。2.提供贸易机会。这一交易方式与传统的贸易活动形式相比,它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发展局限以及货物限制。在贸易过程中,企业发展交互式国际贸易会得到有利支持,在健全的信息储备、良好的市场环境影响下,它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信息传递、分享,进而企业会得到全球化市场环境支持,进而提高企业的特殊发展优势,并且,区位劣势会被有效克服,资源劣势也能被有效弥补,从而企业会在打破局限性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有效性进步,并且,企业还能树立产品品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企业获得产品优势后,企业会再次扩大产品生产数量,将个性化产品迅速向全球化市场推广。此外,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信息传播内容和速度也会相应的加大、增快,进而这会有效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无序性和盲目性,明确国际贸易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同时,在合理分析信息、掌握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企业还会在了解发展趋势的过程中,制定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战略性决策,企业发展方案也会更加合理、科学,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此外,企业还会有效应对市场垄断行为,有针对性的对资源规范性配置,这对同行业其他企业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正向模仿作用。3.突破市场壁垒,增强贸易力度。现如今,国际贸易发展中,电子商务作用越来越明显,并且多数国家间对此已经达成了一致性共识,均认为电子商务能够发挥发展优势和正向作用于国际贸易活动中。其中,电子数据交换被提出了差异性的发展要求,例如,美国提出了这样发展规定,公司要想获得贸易发展资格,应借助这一方式进行手续办理,此外,欧盟部分成员国也如此认为。从中可以看出,市场壁垒如是设置,相关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被要求对电子数据交换进行全面的开发和应用,以这样的方式为自身发展提供多样性的贸易机会,这对企业全面发展、快速进步具有积极作用。4.加快国际市场统一。全球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了互联网的全面覆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全球化交易市场的形成,这种以及互联网为发展基础的电子商务能够促进国际市场统一性发展,同时,这还会为本国电子商务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有效性措施和策略

1.培养专业化的电子商务人才。要想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应重点培养专业化的发展人才,如深厚理论知识贮备丰富的人才和技能修养较高的人才,以此为全面发展电子商务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现如今,我国电子商务在如下方面存在人才不足问题,即技术管理方面、各级管理方面以及业务发展方面,这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电子商务的有序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管理、活动以及相关理论方面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在电子商务活动中,应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率,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以及对应对多样性市场变化的能力,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应针对性的培养相关人才,重视人才导向作用。2.强化外贸经营权。传统的国际贸易中介组织在如今电子商务影响下,受到了严重的结构冲击,进而国际贸易经营方式需要相应的进行调整,以此改变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发挥新型中介作用的基础上,供应全方位、具体的服务载体,并且还应持续供应信息咨询、广告服务。在优化贸易方式的基础上,优化组合贸易商和制造商,打破贸易活动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此外,还应不断增强外贸经营权,提升市场竞争优势。3.完善税收环境。现如今,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尚未成熟,目前正处于在发展的初级阶段,部分制度和条款不够健全,因此要全面了解我国电子商务的实际运行状态,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电子商务税收政策进行科学研究和制定,在坚持中性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税收政策,对国内则采取一定的优惠,这么做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健康发展壮大。为了确保相关税收政策得到有效执行,还要建立一支电子商务税收人才队伍,可以这么说,相关的税收政策确定以后,税收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将直接决定税收政策的执行和发展,因此对相关税收队伍的建设要与政策的建设同步。4.发展门户网站。要想自身产品推销范围扩大,此时需要构建消费者交流平台,保证消费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到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与此同时,企业还应收集客户信息,信息数据库,以此提供差异性的产品和服务。此外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发行过程中要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把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映到自身的产品中去,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乔阳,沈孟,刘杰等.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对外经贸,2012,(3):39-41.

[2]应小凡.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积极影响与存在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2011,(11):53-54.

电子商务的对策篇4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制度的挑战

(一)对传统税务登记制度的挑战

依据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必须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管理、掌握税源情况的基本手段。它对于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双方来说,既是征纳关系产生的基础,又是法律关系成立的依据和证明。电子商务自产生以来,对传统的税收登记方式形成挑战。因为任何区域性电脑网络只要在技术上执行互联网协议,就可以联入互联网;任何企业缴纳一定的注册费,就可获得自己专用的域名,在网上自主从事商贸活动;任何一个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只“猫”和一根电话线,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参与网上交易。现行的税务登记的基础是工商登记,只有经过登记以后你才可以从事贸易活动。这种传统的税收登记方式对电子贸易流动的交易主体是无法确认的,因为在互联网上的经营交易范围是无限的,而且不需要事先经过工商部门的批准,就可以从事交易。这就造成对纳税义务人确认困难,由此导致税收流失。

(二)企业交易地点和常设机构所在地的认定困难

传统的税收以常设机构,即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活动或者部分经营活动的固定场所来确认经营所得来源地。常设机构可分为固定营业场所构成的常设机构和以营业人构成的常设机构。无论哪种常设机构都是一个有形的实体。税务征收机关可以根据企业的常设机构来认定纳税主体。由于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流动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得交易变得更加复杂。交易双方主体除了在客户所在国拥有、租用或使用服务器之外,外国的网络提供商和销售商不必在客户所在国保持其他形式的“有形体存在”。如果外国网络提供商和销售商仅仅通过在客户所在国的服务器进行营业活动,按照现行常设机构的概念就不能构成常设机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外国销售商自己根本没必要拥有网址和服务器,它只需要和网络提供商达成协议,使用或租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器就可以开展自身销售活动。由于这种交易没有以有形实体存在,税收机关根据目前的税收原则无法认定交易在什么地方进行,失去了税收依据,税务机关自然不能进行税收征管。

(三)电子商务票证及账务的无形化给传统税收征管带来的挑战

传统的税收征管模式是建立在各种票证和账簿的基础上的,而电子商务实行的是无纸化操作,各种销售依据都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税收征管失去了最直接的实物对象。同时,电子商务的快捷性、直接性、隐匿性、保密性等,不仅使得税收的税源控制手段失灵,而且客观上造成了纳税人不遵守税法的可能性。另外,电子商务采取高科技的交易手段,交易结果比较隐蔽,如果交易实体是无形的,“电子货币”交易与匿名支付系统联接,对税务部门而言,确定纳税人身份和交易的细节更加困难。

(四)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国际避税更加容易

根据传统税收制度的规定,国际避税是指纳税人利用某种不违法的方式,减少或规避其跨国纳税对象应承担的纳税义务的行为。纳税人常用的国际避税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纳税主体的跨国移动进行国际避税;二是通过征税对象(客体)跨国移动进行国际避税;三是跨国投资有意弱化投资股份进行国际避税;四是跨国纳税人滥用税收协定进行国际避税。由于各国都有权对发生在其境内的运输或支付行为征税,所以纳税人大多选择在避税港建立虚拟公司并通过其进行贸易,或将其作为交货地点,利用避税港的优惠政策避税,致使许多公司在实际经营地微利或亏损,而在避税港的利润却居高不下。传统的税收制度对关联公司内部的转让定价,采取成本加价法、比较利润法等进行调整。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使纳税人很容易地把交易价格进行更改或者隐藏真实交易。因此税务机关很难对价格进行调整,从而使税款大量流失。

(五)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税收管辖权的挑战

税收管辖权是指国家在范围内对一定的人和一定的对象行使的征税权力。税收管辖权有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之分。所谓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指征税国基于有关的收益来源于境内的法律事实,针对非居民行使的征税权力。而居民税收管辖权,是指国家根据纳税人在本国境内存在着税收居所这一连结因素而行使的征税权力。除个别国家放弃居民税收管辖权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同时行使两种税收管辖权。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或者个人的收入来源越来越全球化,再加上电子商务的虚拟化、匿名化、无国界和支付方式的电子化等特点,其交易情况大多被转换为“数据流”在网络中传送,使税务机关难以根据传统的税收原则来判断交易对象、交易场所、交货地点、服务提供地、使用地等。公司可以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交易。一项交易可能涉及到多个国家,到底哪个国家能行使税收管辖权已经很难界定,同时由于税收管辖权不明确,必然会引起各国对税收管辖权的争议,由此也可能引发国与国之间不必要的矛盾。

二、国外有关电子商务征税的政策主张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政府还没有哪国明确规定开征电子商务税,主要原因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处在初级阶段,各国政府对这一商业形式还持鼓励的态度。

(一)美国对电子商务税收的政策

美国财政部于1996年下半年颁布了“全球电子商务选择税收政策”白皮书,对电子商务的征税问题提出了三项原则:即保持税收中性,尽量适用现行的税收原则,解决办法应具有灵活适用性。美国财政部认为没有必要对国家税收原则做根本性的更改,但应形成国际共识,以确保建立对电子商务发展至关重要的统一性非歧视税收政策:明确对电子商务征税的管辖权,以避免双重征税。

1997年7月1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了《全球电子商务纲要》,号召各国政府尽可能地鼓励和帮助企业发展In tenet商业应用,建议将Intenet宣布为免税区。凡无形商品(如电子出版物、软件网上服务等)经由网络进行交易的,无论是跨国交易或在美国内部的跨州交易,均应一律免税。对有形商品的网上交易,其赋税应按现行的规定办理。随着电子商务交易日趋普及,许多州政府担心税收会因此而缩减,因此,美国一些州的州长呼吁电子商务交税。但按1992年美国最高法院的决议和2001年美国众议院的决定,禁止各州在8年内对电子商务活动课税。

(二)澳大利亚的电子税收对策

澳大利业税务局于1997年8月提出了一份题为“互联网与税收”的报告。该报告认为,在电子交易下,传统的所得来源原则、居住地及固定营业场所的观念都应予以修正。报告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澳大利亚公司的登记号须展示在其网站上。第二,寻求适用于管理电子货币的法令。第三,使用可行的科技手段确保交易资料的真实性。第四,在销售税方面,探讨在数字化产品下的产品归类原则。

(三)加拿大对电子商务征税的政策取向

在加拿大,1997年4月财政部组成一个电子商务税收顾问委员会,对电子商务的课税问题进行研究。经过1年的努力,该委员会于1998年4月向财政部提交了一份题为《电子商务和加拿大的税收政策》的报告。报告提出,对电子商务的课税应保持中性和公平。电子商务不应侵蚀现有税基,解决方案应与国际上保持一致。

报告没有就电子商务税收管辖权提出更多的看法和主张。

三、我国对电子商务实施税收的对策

当前世界各国对电子商务是否征税的意见不统一。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子商务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应当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但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也不能放弃对电子商务税收的征收权力。我们只有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做到既能确保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又不影响国家税收收入。

(一)加快电子商务税收法制建设

改革和完善现行税收政策和法规,对现有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税种补充有关电子商务所适应的条款;对电子商务的纳税义务人、课税对象、纳税环节、纳税地点等税制要素给予明确界定,使电子商务有法可依。可以通过修改《税收征管法》明确规定网站作为“经营地”或“代表机构”,把网站作为扣缴税的中间环节。

(二)针对网上交易探索开征新的税种

网上交易的税种是由交易的内容(即课税对象)来决定的,而不是由电子商务的形式来决定的,但是电子商务的形式又对传统的纳税形式有重要的影响。网上交易的税种取决于交易的商品,凡是有形货物(按目前国税通知含软件)均纳增值税,其余则纳营业税,税基是交易的实际金额。当然,对电子商务以比特为计算应纳税额还需要有一个过程, 但为了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设置一档优惠税率或给予其他的优惠政策,但不能承诺不对电子商务贸易征税。对采用电子记帐的电子商贸企业,要求按照规定实行财务软件及使用方法报税务机关备案制度,并要求上网企业通过网络提供的劳务、服务及产品销售业务单独建账核算,以便税务机关审核其申报收入是否属实,增强税务稽查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有效地查处电子商务企业涉税案件。

(三)通过立法界定常设机构和税务人

按现行的规定,构成常设机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企业开展营业活动的营业场所;二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是“固定的”;三是所从事的活动必须是准备性或辅活动以外的营业活动。但是这些条件,对于服务器和网址都不适应。虽然电子商务交易不同于传统交易,但是交易中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服务器和网址,认定为居住国企业设在来源国的营业场所。OECD范本注释也指出,居住国企业在来源国通过企业人员安装、控制、管理和维持的自动售货机、游戏机等自动设备,为企业开展经营活动,也构成常设机构。对于网络提供商是否能构成纳税人有不同的看法,本人认为可以分情况加以认定。如果网络提供商和销售商通过签订协议或者虽无协议,但是网络提供商为销售从事与销售活动有关的活动,或经常保存销售商的商品库存,并代表销售商经常从该库存中交付商品,那么这种活动已不是常规活动,应当认定为关系,代扣、代缴税款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四)加强国际间的税收协调

电子商务的全球化引发了许多国际税收问题,要想防止网上交易造成的大量税收流失,解决各国国际税收管辖权的冲突所带来的矛盾,世界各国仅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担当此重任的。因此,只有通过我国与世界各国税务机关的密切合作,运用国际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加强国际情报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深入了解各个纳税人的详细纳税情报,使税务机关充分掌握纳税信息,防范偷税与避税行为,减少税收的流失。

(五)对电子商务税收实行单一的居民税收管辖权

目前我国税收管辖权实行的是收人来源地和居民管辖权相结合的原则,二者结合可以更好的行使税收管辖权,最大限度地保证我国的财政收入。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收入来源地已经无法确切界定。相对而言,居民管辖权是根据属人原则确立的管辖权,它是指一国对其本国居民在民办范围内的所得进行征税的权力。“居民”的认定标准,虽然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规定,但各国在实践中一般签订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确定解决冲突的规则。因此,对电子商务征税,采用居民管辖权,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够避免税收的流失。

(六)培养既懂得税收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电子商务主体利用计算机网络逃税、偷税以及税务部门反逃税、偷税,实际双方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的较量。税务机关只有从技术上、能力上超越被管理对象的水平,才能有效地控制电子商务中的纳税行为。目前税务系统既懂得税收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数甚少。因此,培养一批高级计算机管理人才,提高整个税务系统计算机应用水平,使税收政策监控走在电子商务前列,是今后税务机关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安。国际经济法论丛第3卷[M].法律版社,2000年版。

[2] 洪涛。电子商务高级教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版。

[3] 谭荣华。税务信息化简明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版。

电子商务的对策篇5

近年来,科技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改革,让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都逐渐迈入普及化进程。而随着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经济活动形式的出现,不论是对会计行业必须面临的外部环境还是会计行业本身均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前无仅有的挑战。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在我国的迅速崛起,传统形式的会计理论与方法早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因此,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综合水平,会计工作必须要尽快的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文章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电子商务对目前我国会计行业的影响,并针对电子商务给会计行业提出的发展要求推荐了数项改革对策。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会计行业的管理环境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让会计行业的整个管理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第一,电子商务让管理对象的范围更广。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让信息数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得以彰显,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意味着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所以企业也逐渐加强了对信息资源与活动的管理:一方面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增强对新产品的研发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产品营销和设计等方面的投入。第二,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高速经济发展要求,而在线管理和集中式管理这两种新型模式的引入,明显改善了企业现代化管理中面临的困境。前者能够及时消除因时空差给企业管理造成的限制,高效、快速地将信息数据收集起来并加以利用;后者则在企业内部有效的实现了财务资源的共享,使企业的决策能力获得大大提升。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会计行业而言,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工作方式早已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会计电算化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作为新时代的会计工作人员,在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必须要对计算机和电算化设备充分的熟悉。否则,会计工作人员就很容易因不熟悉电算化设备的操作流程,而导致其工作时的出错率大大增加,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骤降。

(三)电子商务模糊了会计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界限

会计职能部门的传统划分方法,主要是依据会计专业的不同划分为管理、财务以及税务等不同职能部门。

但是会计行业中电子商务的引入淡化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界限,促进会计各职能部门之间达成高度的融合,最终以实现对企业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无疑增大了会计工作的复杂程度。让会计职能部门的划分显得更加混乱,职责分工也被模糊化,所以很可能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同时也增加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因此,电子商务影响下的会计职能部门划分,必须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

二、会计行业为顺应电子商务发展需求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优化市场环境,建立与之配套的会计体系对于现代化企业,电子商务改变了进行会计工作所必须要面对的外部管理环境,所以整个会计体系也应该要对应进行调整。而由于会计体系涉及多方面的内容,要完善会计体系首先应该优化它的市场环境。第一,应该不断完善电子资金的结算体系。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欣欣向荣,电子支付形式的诞生节约了大量的操作时间,给会计支付行为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善的电子资金结算体系,优化与之配套的网络支付系统。第二,应该进一步健全电子商务的税收体系。由于电子商务具有交易地点不确定会和数字产品交易无形化的特点,必然会给会计的税收计算和申报纳税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进一步健全电子商务的税收体系,能够对电子商务的交易行为产生很好的规范作用,让税收条款更加明确,方便进行会计实务时进行参考与对照。

(二)拓展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其学习和抉择能力

会计人员必须要不断拓展自己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这样才能紧跟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让自己具备竞争实力。会计人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为了在进行会计实务时能够更加灵活的运营电子商务的技能,会计人员在夯实财务会计与商贸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必须要牢固掌握一定的电子信息技术;并且能够在会计工作实践中自如地运用理论知识、熟练地操作财务管理系统软件。会计人员要具备优秀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各种新理念、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崛起。会计人员要想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就必须要具备优秀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敏锐的感知到新型科学理念与技术的发展要求。然后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并掌握好这些新知识、新理念。

(三)规范会计职能部门的划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规范会计职能部门的划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按照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合理规范会计职能部门的划分。作为财务部门的管理者,应该在明确电子商务发展需求与部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会计职能部门的划分进行调整与规范。可以根据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将会计职能部门划分为信息维护和系统安全等。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部门间联络人的具体操作方式,来加快各会计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第二步,通过工作场所和虚拟网络两种实现方式建立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会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高度共享。第三步,结合发展需求增补必要的会计职能部门。

三、结论

近年来,科技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改革,实现会计工作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在分析电子商务对会计影响的基础上,针对电子商务给会计行业提出的发展要求推荐了数项改革对策。首先,要优化市场环境,建立与之配套的会计体系,促进会计电算化更好的实现。其次,要拓展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其学习和抉择能力,让会计人才能紧跟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具备足够的竞争实力。再者,要规范会计职能部门的划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强不同会计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流、共享与利用。此外,还要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网络运营安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采取多种手段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萍.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

电子商务的对策篇6

电子商务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它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和个人从事数字化数据处理和传送的商业活动,包括通过公开的网络或非公开的网络传送文字、音像等。截至1999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约1.9亿,4000多万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活动。1998年,全球电子商务贸易交易额约为450亿美元,1999年猛增至2400多亿美元。预计2001年将增至3500亿美元,2002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2003年将增至13000亿美元。在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只有1000万,其中直接从事商务活动的只有15%。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具有很大的潜力。据预测,我国的上网人数将以年均40%的速度增加,至2004年,将增至4000万。这将大大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不仅对传统贸易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传统税收原则、税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下述特点:1、全球性。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没有国界,也就没有地域距离限制,电子商务利用了互联网的这一优势,开辟了巨大的网上商业市场,使企业发展空间跨越国界,不断增大。2、流动性。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部电话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不必在一地建立传统商务活动所需的固定基地。3、隐蔽性。越来越多的交易都被无纸化操作和匿名交易所代替,不涉及现金,无需开具收支凭证,作为征税依据的帐簿、发票等纸制凭证,已慢慢地不存在,这使审计失去了基础。4、电子化、数字化。电子商务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传统的实物交易和服务被转换成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和交易,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成本。正是这些特点影响了传统税收原则的运用,并给税务管理带来困难。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概念和原则的挑战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及其特点,对税收概念和税收原则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常设机构标准难以适用

在现有国际税收制度下,收入来源国对营业利润征税一般以是否设置“常设机构”为标准。传统上以营业场所标准、人标准或活动标准来判断是否设立常设机构,电子商务对这三种标准提出了挑战。

在OECD税收协定范本和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中,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场所。只要缔约国一方居民在另一方进行营业活动,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如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车间、作业场所等,便构成常设机构的存在。这条标准判断在电子商务中难以适用,如果一国管辖权范围内拥有一个服务器,但没有实际的营业场所,是否也构成常设机构呢?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技术出口国,为了维护其居民税收管辖权,认为服务器不构成常设机构;而澳大利亚等技术进口国则认为其构成常设机构。

在传统商务活动中,如果非居民通过非独立地位人在一国开展商业活动,该非独立地位人有权以非居民的名义签订合同,则认为该非居民在该国设有常设机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国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是否构成非独立地位人呢?各国对此也存在争议。OECD财政事务委员会主任奥文斯认为,若ISP在一国以外,而通过它进行的活动,在该国范围内,则不应将其视为常设机构;如果在一国范围内,但ISP客户进行活动只是其正常业务的一部分,那么,该ISP也不成为常设机构;只有当在一国的ISP活动全部或几乎全部代表某一非居民时,该国才可将ISP视为常设机构。

如果一个人没有代表非居民签订合同的权利,但经常在一国范围内为非居民提供货物或商品的库存,并代表该非居民经常从该库存中交付货物或商品,传统上认为该非居民在一国设有常设机构。在电子商务中,在一国范围内拥有、控制、维持一台服务器(服务器可以贮存信息、处理定购),是否构成常设机构呢? 美国与其他技术进口国就此又存在意见分歧。

(二)电子商务的所得性质难以划分

大多数国家的税法对有形商品的销售、劳务的提供和无形资产的使用都作了区分,并且制定了不同的课税规定。然而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商可以将原先以有形财产形式表现的商品转变为以数字形式来提供,如百科全书在传统贸易中只能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生产、销售、购买百科全书被看作是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购买。现在,顾客只需在互联网上购买数据权便可随时游览或得到百科全书,那么政府对这种以数字形式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应视为提供劳务还是销售产品?怎样确定其所得适用的税种和税率?

此外,税收协定和各国税法对不同类型的所得有不同的征税规定。例如,非居民在来源国有营业利润(即出售货物所得),只有通过非居民设在该国的常设机构取得时,该国才有权对此征税。而对非居民在来源国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和劳务报酬,来源国通常只能征收预提税。但目前电子商务使所得项目的划分界限更加模糊,因为商品、劳务和特许权在互联网上传递时都是以数字化的资讯存在的,税务当局很难确定它是销售所得、劳务所得还是特许权使用费。如软件的销售,软件公司以为,他们卖软件,从理论上说正如卖书一样,是在销售货物,这是一种货物销售所得。然而从知识产权法和版权法的角度看,软件的销售一直被当成是一种特许权使用的提供。各国就如何对网上销售和服务征税的问题尚未有统一意见。

(三)税收管辖权面临的难题

首先,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弱化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外国企业利用互联网在一国开展贸易活动时,常常只需装有事先核准软件的智能服务器便可买卖数字化产品,服务器的营业行为很难被分类和统计,商品被谁买卖也很难认定。加之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服务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提供服务一方可以远在千里之外,因此,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各国对于收入来源地的判断发生了争议。

其次,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目前各国判断法人居民身份一般以管理中心或控制中心为准。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国际贸易的一体化以及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企业的管理控制中心可能存在于任何国家。税务机关将难以根据属人原则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好像形同虚设。

此外,电子商务还导致税收管辖权冲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并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并坚持地域税收管辖权优先的原则。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弱化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比如通过互相合作的网址来提供修理服务、远程医疗诊断服务,这就使得各国对所得来源地判定发生争议。电子商务的发展还促进跨国公司集团内部功能的完善化和一体化,使得跨国公司操纵转让定价从事国际税收筹划更加得心应手,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逃税的机会与日俱增。如一些国际避税地,已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网址,并宣布向使用者提供“税收保护”。美国作为电子商务的发源地,则基于其自身利益,明确表态要加强居民税收管辖权。因此,地域税收管辖权虽然不会被抛弃,但其地位已开始动摇。

三、电子商务对税务管理的影响

电子商务在影响税收原则的同时,还给税收征管的具体工作带来一些难题。由于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各国税收征管对策难以跟上其步伐,这将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流失,因此在研究电子商务影响税收原则、概念的同时,必须注意其对税务管理的影响。

1.各国税收征管都离不开对凭证、帐册和报表的审查,为了确认纳税人申报的收入和费用,纳税人需要保留准确的会计记录以备税务当局检查。传统上,这些记录用书面形式保存。然而,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订购、支付、甚至数字化产品的交付都可通过网络进行,无纸化程度越来越高,订单、买卖双方的合同、作为销售凭证的各种票据都以电子形式存在。电子凭证可被轻易修改而不留任何线索,导致传统的凭证追踪审计失去基础。电子商务还可以轻易改变营业地点,其流动性与隐蔽性,对税收征管造成极大的压力。

2.互联网贸易的发展刺激了电子支付系统的完善。联机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跨国交易的成本降至与国内成本相当。一些资深银行纷纷在网上开通"联机银行"业务,已经被数字化、电子化的电子货币,可以迅速将钱转移到国外,通过互联网进行远距离支付。一些公司已开始利用电子货币在避税地的"网络银行"开设资金帐户,开展海外投资业务,电子货币的转移不易被监督,将对税法的执行产生不利影响。

3.电子商务为纳税人逃避税务稽查提供了高科技手段。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电子邮件、可视会议、I P电话、传真等技术为跨国企业架起了实时沟通的桥梁,跨国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轻易地就可以将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的成本"合理地"分布到世界各地。在避税地建立基地公司也将轻而易举,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部电话,任何一个公司都可以利用其在避税国设立的网站与国外企业进行商务洽谈和贸易,形成一个税法规定的经营地,而仅把国内作为一个存货仓库,以逃避国内税收。

4.随着计算机加密技术的成熟,纳税人可以使用加密、授权等多种方式掩藏交易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加剧了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身份或交易信息的难度,税务机关既要严格执行法律对纳税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的保护规定,又要广泛搜集纳税人的交易资料,难度很大。

四、国外电子商务税收对策

针对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税收问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OECD等许多国家和区域性组织,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提出各自的对策。美国是电子商务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此作出政策反应的国家。美国财政部于1996年发表了《全球化电子商务的几个税收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以下税收政策:1、税收中性原则,不能由于征税而使网上交易产生扭曲;2、各国在运用现有国际税收原则上,要尽可能达成一致,对于现行国际税收原则不够明确的方面需作适当补充;3、对网上交易"网开一面"不开征新税,即不对网上交易开征消费税或增值税;4、从自身利益出发,强化居民税收管辖权等。1998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互联网免税法案”,对网上贸易给予3年的免税期,并成立电子商务顾问委员会专门研究国际、联邦、州和地方的电子商务税收问题。该委员会于2000年3月20、21日在达拉斯召开第四次会议,建议国会将电子商务免税期延长到2006年。

1998年5月20日,世界贸易组织132个成员国的部长们在日内瓦达成一项协议,对在因特网上交付使用的软件和货物至少免征关税一年。但这并不涉及实物采购即从一个网址定购产品,然后采取普通方式越过有形边界交付使用。

作为协调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OECD早在1996年6月就着手研究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多次召开部长级会议对电子商务税收原则进行磋商。在1998年渥太华会议与1999年巴黎会议上,就电子商务税收问题达成如下共识:(1)保持税制的中性、高效、确定、简便、公平和灵活;(2)明确电子商务中消费税的概念和国际税收规范;(3)对电子商务不开征新税,而是采用现有的税种;(4)提供数字化产品要与提供一般商品区别开来;(5)在服务被消费的地方征收消费税;(6)要确保在各国间合理分配税基,保护各国的财权,并避免双重征税;(7)在定义常设机构时,要区分计算机设备的硬件与软件,只有前者构成常设机构等。

五、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与管理的建议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电子商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问题还不突出,我国尚没有对付电子商务的税收规定。我们应密切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及其对税收的影响,尽早提出应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和管理措施。针对电子商务对税收管理的挑战,我们应采取如下具体对策。

1.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确定我国电子商务的税收原则。一是在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时,应以现行税收制度为基础,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对现行税收制度作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二是暂不单独开征新税,不能仅仅针对电子商务这种新贸易形式而单独开征新税。三是保持税制中性,不能使税收政策对不同商务形式的选择造成歧视。四是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在互利互惠基础上,谋求全球一致的电子商务税收规则,保护各国应有的税收利益。

2.完善现行法律,补充有关针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条款。考虑到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是先进技术的纯进口国,为维护国家利益,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应坚持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并重的原则。尽管从短期来看,无须对电子商务征收新税,但从长远来看,必须研究制定相关的税收法规,明确网络交易的性质、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等,在我国现行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关税等条例中应补充对电子商务征税的相关条款。

3.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制度。实行电子商务后,企业形态将发生很大变化,出现虚拟的网上企业,因此,必须要求所有上网单位都向税务机关申报网址、电子邮箱号码等上网资料,公司的税务登记号码必须展示在其网站上。实施税务稽查时,稽查人员可以通过查询企业网站,来获取企业的信息是否与申报信息一致,以便及时对企业实行监控。

4.加大税收征管科研投入力度。从硬件、软件和人才上改善监控条件,提高硬件的先进程度和软件的智能程度,大力培养既懂税收业务知识又懂电子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要提高稽查人员通过操作财务软件查看企业财务报表的水平。建立备案、核算、代扣代缴等税收征管制度,开发自动征税软件等专业软件,利用高科技技术来鉴定网上交易,审计追踪电子商务活动流程,简化纳税登记、申报和纳税程序,对电子商务实行有效税收征管。

5.紧紧围绕银行资金结算这一关键环节展开税务稽查。目前,在我国通过网上银行,还未实现大额、实时、跨国资金结算,电子货币还未推行,电子商务法律不健全,电子票据的法律效力尚未确立。因此,付款手段不可能发生根本变化,通过银行资金帐户往来情况进行税务稽查是当前对付电子商务的重要手段。

电子商务的对策篇7

电子商务是近年来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它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和个人从事数字化数据处理和传送的商业活动,包括通过公开的网络或非公开的网络传送文字、音像等。截至1999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约1.9亿,4000多万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活动。1998年,全球电子商务贸易交易额约为450亿美元,1999年猛增至2400多亿美元。预计2001年将增至3500亿美元,2002年将超过1万亿美元,2003年将增至13000亿美元。在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目前使用互联网的人数只有1000万,其中直接从事商务活动的只有15%。但是,我国的电子商务具有很大的潜力。据预测,我国的上网人数将以年均40%的速度增加,至2004年,将增至4000万。这将大大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不仅对传统贸易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对传统税收原则、税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具有下述特点:1、全球性。互联网本身是开放的,没有国界,也就没有地域距离限制,电子商务利用了互联网的这一优势,开辟了巨大的网上商业市场,使企业发展空间跨越国界,不断增大。2、流动性。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部电话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不必在一地建立传统商务活动所需的固定基地。3、隐蔽性。越来越多的交易都被无纸化操作和匿名交易所代替,不涉及现金,无需开具收支凭证,作为征税依据的帐簿、发票等纸制凭证,已慢慢地不存在,这使审计失去了基础。4、电子化、数字化。电子商务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传统的实物交易和服务被转换成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和交易,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成本。正是这些特点影响了传统税收原则的运用,并给税务管理带来困难。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概念和原则的挑战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及其特点,对税收概念和税收原则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常设机构标准难以适用

在现有国际税收制度下,收入来源国对营业利润征税一般以是否设置“常设机构”为标准。传统上以营业场所标准、人标准或活动标准来判断是否设立常设机构,电子商务对这三种标准提出了挑战。

在OECD税收协定范本和联合国税收协定范本中,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的固定场所。只要缔约国一方居民在另一方进行营业活动,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如管理场所、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车间、作业场所等,便构成常设机构的存在。这条标准判断在电子商务中难以适用,如果一国管辖权范围内拥有一个服务器,但没有实际的营业场所,是否也构成常设机构呢?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技术出口国,为了维护其居民税收管辖权,认为服务器不构成常设机构;而澳大利亚等技术进口国则认为其构成常设机构。

在传统商务活动中,如果非居民通过非独立地位人在一国开展商业活动,该非独立地位人有权以非居民的名义签订合同,则认为该非居民在该国设有常设机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国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是否构成非独立地位人呢?各国对此也存在争议。OECD财政事务委员会主任奥文斯认为,若ISP在一国以外,而通过它进行的活动,在该国范围内,则不应将其视为常设机构;如果在一国范围内,但ISP客户进行活动只是其正常业务的一部分,那么,该ISP也不成为常设机构;只有当在一国的ISP活动全部或几乎全部代表某一非居民时,该国才可将ISP视为常设机构。

如果一个人没有代表非居民签订合同的权利,但经常在一国范围内为非居民提供货物或商品的库存,并代表该非居民经常从该库存中交付货物或商品,传统上认为该非居民在一国设有常设机构。在电子商务中,在一国范围内拥有、控制、维持一台服务器(服务器可以贮存信息、处理定购),是否构成常设机构呢? 美国与其他技术进口国就此又存在意见分歧。

(二)电子商务的所得性质难以划分

大多数国家的税法对有形商品的销售、劳务的提供和无形资产的使用都作了区分,并且制定了不同的课税规定。然而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商可以将原先以有形财产形式表现的商品转变为以数字形式来提供,如百科全书在传统贸易中只能以实物的形式存在,生产、销售、购买百科全书被看作是产品的生产、销售和购买。现在,顾客只需在互联网上购买数据权便可随时游览或得到百科全书,那么政府对这种以数字形式提供的数据和信息应视为提供劳务还是销售产品?怎样确定其所得适用的税种和税率?

此外,税收协定和各国税法对不同类型的所得有不同的征税规定。例如,非居民在来源国有营业利润(即出售货物所得),只有通过非居民设在该国的常设机构取得时,该国才有权对此征税。而对非居民在来源国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和劳务报酬,来源国通常只能征收预提税。但目前电子商务使所得项目的划分界限更加模糊,因为商品、劳务和特许权在互联网上传递时都是以数字化的资讯存在的,税务当局很难确定它是销售所得、劳务所得还是特许权使用费。如软件的销售,软件公司以为,他们卖软件,从理论上说正如卖书一样,是在销售货物,这是一种货物销售所得。然而从知识产权法和版权法的角度看,软件的销售一直被当成是一种特许权使用的提供。各国就如何对网上销售和服务征税的问题尚未有统一意见。?

(三)税收管辖权面临的难题

首先,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弱化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外国企业利用互联网在一国开展贸易活动时,常常只需装有事先核准软件的智能服务器便可买卖数字化产品,服务器的营业行为很难被分类和统计,商品被谁买卖也很难认定。加之互联网的出现使得服务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提供服务一方可以远在千里之外,因此,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各国对于收入来源地的判断发生了争议。

其次,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目前各国判断法人居民身份一般以管理中心或控制中心为准。然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国际贸易的一体化以及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企业的管理控制中心可能存在于任何国家。税务机关将难以根据属人原则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好像形同虚设。

此外,电子商务还导致税收管辖权冲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并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并坚持地域税收管辖权优先的原则。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必将弱化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比如通过互相合作的网址来提供修理服务、远程医疗诊断服务,这就使得各国对所得来源地判定发生争议。电子商务的发展还促进跨国公司集团内部功能的完善化和一体化,使得跨国公司操纵转让定价从事国际税收筹划更加得心应手,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逃税的机会与日俱增。如一些国际避税地,已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网址,并宣布向使用者提供“税收保护”。美国作为电子商务的发源地,则基于其自身利益,明确表态要加强居民税收管辖权。因此,地域税收管辖权虽然不会被抛弃,但其地位已开始动摇。

三、电子商务对税务管理的影响

电子商务在影响税收原则的同时,还给税收征管的具体工作带来一些难题。由于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各国税收征管对策难以跟上其步伐,这将造成国家税收收入的流失,因此在研究电子商务影响税收原则、概念的同时,必须注意其对税务管理的影响。

1.各国税收征管都离不开对凭证、帐册和报表的审查,为了确认纳税人申报的收入和费用,纳税人需要保留准确的会计记录以备税务当局检查。传统上,这些记录用书面形式保存。然而,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订购、支付、甚至数字化产品的交付都可通过网络进行,无纸化程度越来越高,订单、买卖双方的合同、作为销售凭证的各种票据都以电子形式存在。电子凭证可被轻易修改而不留任何线索,导致传统的凭证追踪审计失去基础。电子商务还可以轻易改变营业地点,其流动性与隐蔽性,对税收征管造成极大的压力。

2.互联网贸易的发展刺激了电子支付系统的完善。联机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跨国交易的成本降至与国内成本相当。一些资深银行纷纷在网上开通"联机银行"业务,已经被数字化、电子化的电子货币,可以迅速将钱转移到国外,通过互联网进行远距离支付。一些公司已开始利用电子货币在避税地的"网络银行"开设资金帐户,开展海外投资业务,电子货币的转移不易被监督,将对税法的执行产生不利影响。

3.电子商务为纳税人逃避税务稽查提供了高科技手段。建立在互联网之上的电子邮件、可视会议、I P电话、传真等技术为跨国企业架起了实时沟通的桥梁,跨国关联企业通过转让定价,轻易地就可以将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的成本"合理地"分布到世界各地。在避税地建立基地公司也将轻而易举,只要拥有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部电话,任何一个公司都可以利用其在避税国设立的网站与国外企业进行商务洽谈和贸易,形成一个税法规定的经营地,而仅把国内作为一个存货仓库,以逃避国内税收。

4.随着计算机加密技术的成熟,纳税人可以使用加密、授权等多种方式掩藏交易信息,加密技术的发展加剧了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身份或交易信息的难度,税务机关既要严格执行法律对纳税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的保护规定,又要广泛搜集纳税人的交易资料,难度很大。

四、国外电子商务税收对策

针对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税收问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OECD等许多国家和区域性组织,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提出各自的对策。美国是电子商务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此作出政策反应的国家。美国财政部于1996年发表了《全球化电子商务的几个税收政策问题》的报告,提出以下税收政策:1、税收中性原则,不能由于征税而使网上交易产生扭曲;2、各国在运用现有国际税收原则上,要尽可能达成一致,对于现行国际税收原则不够明确的方面需作适当补充;3、对网上交易"网开一面"不开征新税,即不对网上交易开征消费税或增值税;4、从自身利益出发,强化居民税收管辖权等。1998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互联网免税法案”,对网上贸易给予3年的免税期,并成立电子商务顾问委员会专门研究国际、联邦、州和地方的电子商务税收问题。该委员会于2000年3月20、21日在达拉斯召开第四次会议,建议国会将电子商务免税期延长到2006年。

1998年5月20日,世界贸易组织132个成员国的部长们在日内瓦达成一项协议,对在因特网上交付使用的软件和货物至少免征关税一年。但这并不涉及实物采购即从一个网址定购产品,然后采取普通方式越过有形边界交付使用。

作为协调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OECD早在1996年6月就着手研究电子商务税收问题,多次召开部长级会议对电子商务税收原则进行磋商。在1998年渥太华会议与1999年巴黎会议上,就电子商务税收问题达成如下共识:(1)保持税制的中性、高效、确定、简便、公平和灵活;(2)明确电子商务中消费税的概念和国际税收规范;(3)对电子商务不开征新税,而是采用现有的税种;(4)提供数字化产品要与提供一般商品区别开来;(5)在服务被消费的地方征收消费税;(6)要确保在各国间合理分配税基,保护各国的财权,并避免双重征税;(7)在定义常设机构时,要区分计算机设备的硬件与软件,只有前者构成常设机构等。

五、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税收政策与管理的建议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电子商务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问题还不突出,我国尚没有对付电子商务的税收规定。我们应密切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态势及其对税收的影响,尽早提出应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和管理措施。针对电子商务对税收管理的挑战,我们应采取如下具体对策。

1.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确定我国电子商务的税收原则。一是在制定相关税收政策时,应以现行税收制度为基础,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对现行税收制度作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二是暂不单独开征新税,不能仅仅针对电子商务这种新贸易形式而单独开征新税。三是保持税制中性,不能使税收政策对不同商务形式的选择造成歧视。四是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在互利互惠基础上,谋求全球一致的电子商务税收规则,保护各国应有的税收利益。

2.完善现行法律,补充有关针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条款。考虑到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是先进技术的纯进口国,为维护国家利益,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应坚持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并重的原则。尽管从短期来看,无须对电子商务征收新税,但从长远来看,必须研究制定相关的税收法规,明确网络交易的性质、计税依据、征税对象等,在我国现行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关税等条例中应补充对电子商务征税的相关条款。

3.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税务登记制度。实行电子商务后,企业形态将发生很大变化,出现虚拟的网上企业,因此,必须要求所有上网单位都向税务机关申报网址、电子邮箱号码等上网资料,公司的税务登记号码必须展示在其网站上。实施税务稽查时,稽查人员可以通过查询企业网站,来获取企业的信息是否与申报信息一致,以便及时对企业实行监控。

4.加大税收征管科研投入力度。从硬件、软件和人才上改善监控条件,提高硬件的先进程度和软件的智能程度,大力培养既懂税收业务知识又懂电子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要提高稽查人员通过操作财务软件查看企业财务报表的水平。建立备案、核算、代扣代缴等税收征管制度,开发自动征税软件等专业软件,利用高科技技术来鉴定网上交易,审计追踪电子商务活动流程,简化纳税登记、申报和纳税程序,对电子商务实行有效税收征管。

5.紧紧围绕银行资金结算这一关键环节展开税务稽查。目前,在我国通过网上银行,还未实现大额、实时、跨国资金结算,电子货币还未推行,电子商务法律不健全,电子票据的法律效力尚未确立。因此,付款手段不可能发生根本变化,通过银行资金帐户往来情况进行税务稽查是当前对付电子商务的重要手段。

电子商务的对策篇8

1 电子商务对传统税收领域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1)税收征管缺乏必要凭据,税收流失风险加大。电子商务运用系统化的电子技术,将原有的纸张流动、货币流动甚至包括人员流动几乎全部改成“电子”流动。传统商务活动所必需的纸质合同、票据、货款支付以及经营、资金账户都变成了在网上稍纵即逝的电子信息流,相关销售方面的依据和凭据均以电子信息的形式传递。电子商务的这种无纸化操作客观上使税收征收管理失去了最直接的依据。网上交易资料的隐匿性、保密性,使税务机关对经营者的交易情况无法追踪、掌握、审计和监控,造成税收征收管理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盲区”。由于在互联网上企业可以直接进行交易,而不必通过中介机构,又使传统的代扣代缴税款无法进行。同时,电子商务活动建立在一个虚拟的市场上,网上的经营没有有形的“场所”、“基地”或人员的“出场”,使得在传统经济模式下的常设机构、经营活动所在地等概念变得模糊不清。另外,传统税收制度规定无论是从事生产、销售还是提供劳务、服务的单位与个人都必须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管理、了解掌握税源情况的基本手段,是法律关系成立的依据和证明。但电子商务自产生以来就不太重视这个问题。任何企业交纳一定的注册费,就可以获得自己的专用域名,在网上自主的从事商业活动和信息交流。这一切使本应征收的税款不易征收,导致税款白白流失。

(2)电子商务使得税收管辖权的范围难以确定。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并行地域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由此引发的国际重复课税总是通常是以双边税收协定的方式来解决。然而在互联网交易中税收管辖权的确定就受到了挑战。比如常设机构就难以确定,“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活动的固定场所。只有在某个国家设有常设机构,并取得属于该常设机构的所得,才能够被认定为从该国取得所得,由该国行使地域管辖权。在网络世界里一个可以进行买卖的网络地址或服务器算不算“常设机构”?假设涉及的管理和销售系统被分别安置在不同的国家,那么法人的常设机构所在地应如何确定?法人的居民身份如何判断?这都影响着税收管辖权的确立,这一问题也容易引发各国的争议,造成新的国际税收纠纷。

(3)税务稽查难度加大。各国税法普遍规定纳税人必须如实记账并保存账簿、记账凭证以及其他与纳税有关的资料若干年,以便税务机关检查,这便从法律上奠定了以账证追踪审计作为税收征管的基础。而电子商务的隐匿性与保密性导致传统的凭证追踪审计失去基础,电子商务以电子数据信息资料的形式出现并传递,电子数据信息资料具有随时被修改或删除的危险,同时由于现有技术还无法做到对数字化印章和签名的唯一性、保密性进行准确无误的认定,再加上随着计算机加密技术的发展,纳税人可以利用加密技术来掩盖有关信息,使税务机关无法获得真实和充分的管理信息,使税收的源泉扣缴的控管手段失灵,客观上促使了纳税人遵从税法的随意性,导致税款流失。加大了税收稽查的难度。

(4)国际避税问题加剧。互联网给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世界范围的直接交易机会,导致中介作用削弱,从而使中介代扣代缴税款的作用也随之削弱。跨国集团为了降低成本,逃避税收,更多地应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使得企业集团内部高度一体化,企业通过互联网将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合理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将很容易,在避税地建立基地公司也将轻而易举,通过网络可以轻松地将其在高税区的利润转移到低税区或避税区。

2 解决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主要对策

(1)确定电子商务的税收原则。

美国克林顿政府在《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中确立的对电子商务征税的三原则提到——既不扭曲也不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尽量避免税收政策对选择电子商务活动形式产生影响;保证税收政策的简单透明化和税收中性化;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应与本国现行税收政策相互协调,同时与国际税收基本原则相一致。我们可以借鉴以确定我国的电子商务税收原则:(1)不单独开征新税,税收适当优惠原则。我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为了促进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开辟新的税源,应鼓励企业进行网上交易;(2)公平、中性原则。不应考虑交易所得是通过电子方式还是传统方式的商业渠道取得;(3)坚持国家主权的原则。在坚持维护我国税收权益及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力求与国际有关法规接轨,消除国际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避免操作上的不可行性和国际间的重复征税、逃税的发生。(4)前瞻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要结合电子商务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前景来制定税收政策,以使税收政策与科学技术及商业发展齐头并进。使相关政策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

(2)立足于现行税收法规并加以补充、完善以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认识和把握电子商务的特征和本质,修改与完善有关电子商务的税收条文,明确网络商贸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纳税资料申报、纳税资料保管等,解决电子会计数据的法律效力问题,研究确定电子商务的网址和服务器视同常设机构所在地或经营机构所在地等问题。对网上交易暴露的问题在处理上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3)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快税收征管改革。逐步建立符合要求的税收征管、稽查体系。开发税收软件,总结税务部门已建立和运行的增值税发票计算机交叉稽核、防伪税控、税控收款机等经验,针对电子商务的技术特点,开发、设计、制定监控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软件、标准,形成网上自动征税系统,从而实现无纸化征收,并能通过互联网实现国际间广泛的税收合作。

(4)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电子商务的开放性与无国界性使一个国家很难掌握全面情况,各国应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配合了解确定纳税人的交易信息。避免跨国所得的重复征税以及防范偷税、避税行为。既维护国家主权,又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对策篇9

一、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买方同卖方紧密相连,减少中间环节,突破了空间的阻碍。对于电子商务的定义有很多种,狭义的定义仅仅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的电子交易,广义的将电子商务是电子化的整个贸易活动。[1]本文对电子商务的定义取欧洲议会给出的说法:即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商业谈判、文本交换、订立合同的商务活动,它包含了多方面的活动,如:电子证券交易、在线交易、商品电子服务、电子货运、商业拍卖等。电子商务活动具有以下的特点:

(一)虚拟性,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交流平台,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不再是面对面,社会发展朝向信用消费发展,虚拟性强调结果,以目标达成为导向,极大的缩减中间环节。

(二)开放性,这个特点是互联网本身具有的特性,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使贸易的全球性更加明显。近年来不论是本土电商还是跨境电商都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将本土企业同国外消费者连接起来,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2]

(三)数字化,电子商务在虚拟的平台上进行的业务均可实现数字化,它提高企业营销活动的效率,并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办公用品的消耗。数字化对于企业的交易行为有着再造功能。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大范围开展对整个会计环境造成改变,传统会计管理理念是一种事后会计,也就是重点放在财务作业的过程监管和事后的督查,电子商务将会计管理、会计决策纳入到整个管理过程。笔者从两个方面来介绍电子商务对会计造成的影响:一是会计理论的影响,二是会计实物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于会计理论的影响

1.对会计目标的影响:会计目标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会计的主体所期望达成的结果,实质就是会计管理活动的归宿。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目前的经济环境,客户通过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来确定自身的投资决策,合作商通过这些信息来确定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开展,消费者方面根据会计信息来衡量企业的形象。会计信息较之以前更能转化为有型资产,因此会计的目标不仅仅是满足于企业自身,同时也要满足于企业的外部使用者。[3]

2.对会计假设的影响:首先是对于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传统的会计是主体是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的组织,电子商务环境下诞生的无数虚拟企业对于会计的主体理论提出挑战;其次是对于会计分期的假设的影响,会计分期也就是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根据一定的时间划分为连续的,长短一致的时间段[4]。企业会对上个财务分期做财务报告,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并提供发展决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状况信息实时化对会计分期理论产生影响。再次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电子商务环境企业的无形资产成为货币计量中的漏洞,不能以货币的形式去表述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本;最后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虚拟企业的存续状况受到质疑,虚拟企业以更灵活的方式去展现,清算和终止也随时可能发生。

3.对会计原则的影响:一是对于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传统的会计环境下是不作为历史成本记性计算,这一部分在对于电子商务时代,知识和科技的资本往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关键;二是对于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的影响,由于分期假设的影响,分期如若不存在权责发生制就没有存在的依据,进而影响着配比原则的存在。

(二)电子商务对于会计实务的影响

1.对支付方式的影响: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较,电子商务的支付方式不再局限于现金、票据,电子票据和电子货币的出现不仅在电子商务中表现优越,对于传统的消费也产生着影响,例如近期各商家推出支付宝支付、Apple Pay等。

2.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一是财务报表的形式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的电子财务报表将是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主力,纸质形式的汇报材料将被取代;二是财务报告时效性的影响,网络应详下的财务报表具有更加快捷的特点,财务报告不再拘于年限报告,通过各种软件的分析能够随时了解公司的财务发展状况。

3.会计人员工作方式的影响:会计工作人员将会摆脱各种纸质报表,计算机成为会计人员的标配,与纸质报表相对应的各种电子软件、电子表格将引入工作中去,以往的各种数据反复计算等重复工作将大幅下降。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体系面临的难点

(一)信息安全

在信息储存方面,对于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要求较高,硬件设施出现故障极有可能造成重要数据的丢失;在数据操作方面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尽可能地去降低错误率;财务信息有可能还面临着黑客入侵的风险。

(二)道德风险

一方面同传统的会计事务一样,道德风险来自于会计人员自身,企业一些重要的信息的泄露或破坏对于企业来讲是灾难性的;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关联性较强,企业的其他内部员工也能够有机会接触到,在无形当中将道德风险扩大到整个企业内部系统中。

(三)人员培育

电子商务环境要求财务人员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并能够利用工具制作电子报表,对外财务信息。这就要求企业去花成本进行会计人员的培训,或者说付出较高的金钱成本进行招募。

四、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体系

(一)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电子商务会计是绝大多数网络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因此它也是长受黑客攻击的对象,在立法方面应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为电子商务创建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内部员工方面,首先应加强安全教育和法律意识;其次建立权责体系,对员工进行等级授权或模块授权。

(二)建立激励机制防范道德风险

信息的泄露往往是由内部进行的,会计人员的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可能是自身素质,也可能是受外力所迫,我们要将这种由会计人员造成的风险降到最低必须实行有效的激励制度,做到奖罚分明,让从业人员能够感受到制度的严格性、严肃性。对于企业内部其他人员应同样进行定期的培训教育,达到遵守公司规章制度的目的。

(三)会计人员教育体系的完善

会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一定要适应电子商务会计的要求,比如加强电子商务知识的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企业定期进行在职人员的培训,并进行不定期的业务水平考核等。在学校教育方面,对教材进行更新以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外聘专业人才任教,企业中一些专业的人员去任教能让学生更好的与社会对接。

五、结语

电子商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飞快发展,改变了传统会计的工作模式和环境,在新的环境下如何能更好的发挥会计的作用是对于企业管理者的新任务。会计从业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既要抓住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之处,又要能应对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介绍了电子商务对会计管理环境和技术环境等方面带来的新的挑战,旨在于广大从业人员能认清目前的环境,为我们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体系的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润彤.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0.

[2]黄若谢.浅谈电子商务下财务会计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市场周刊,2013(08).

电子商务的对策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 制造业 影响 应对策略 

   

一、电子商务对制造业产生的主要影响 

1. 电子商务给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机会。网民是B to C 方式重要顾 

客源,其文化程度和收入相对较高,个人购买力强,其中有不少从事管 

理和技术工作,不同程度地涉及单位购买的决策,因而他们又是B to B 

方式的重要客源。在电子商务中,一方面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偏好,通过 

互联网在线描述自己对产品的要求,向生产企业订制商品;另一方面企 

业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的同时,也为网民了解企业信息提供了新 

的机会。因此,电子商务能更多地吸引顾客。 

电子商务的需求信息传输快速,订单数据能快速及时回传,企业能 

更有效地根据订单安排生产,降低了生产的盲目性,从而减少商品库存 

量,降低库存成本;电子商务交易方式能减少销售环节,降低了流通费 

用,避免了中间环节对利润的瓜分,从而提高了销售利润率;电子商务 

方式下的电子支付仅需数秒钟即可完成,使得通过电子商务方式销售 

的货款回收相对较快,货款更有保证,从而节约了结算资金。可见,电 

子商务为企业提高效益带来契机。 

2. 电子商务将促使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在电子商务方式 

下,企业信息流量加大,流速加快,要求企业相应的决策和反应加快。 

由于受到管理幅度的限制,传统的组织结构中的中间层次往往并非只 

有一层。层次越多,信息传递线路越长,信息失真就越严重,就这大大 

地延缓反应和决策速度。电子商务所必须的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 

的应用和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使企业内外的信息传递更为快 

速、方便和直接,从空间上可以完全超越原有组织内大量中间层,这就 

为弱化和舍弃中间层提供了可能。 

同时,管理层次的减少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反应决策能力。企业的 

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完备,特别是诸如采购、销售、财务、人事等子系统 

功能的完备,内部各系统间数据的共享,信息的快速传递,使得决策层 

管理能力加强,其管理幅度就可以变得更宽,也使得基层人员可以分担 

原来中间层的部分职能,甚至可以进行日常决策,从而使基层人员管理 

幅度加宽。这就为弱化和舍弃中间层提供了保障。 

3. 电子商务将加速“多品种、小批量”成为主流生产方式。随着科 

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特别是电子商务这一新的 

交易方式的出现,使得消费更加明显地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和多变 

性。消费的个性化增强,消费者对于商品的品种、规格、样式、包装等要 

求不一,使得同类产品需求总量被分散到不同品种、规格和样式之上。 

消费的多样化增强,不同消费群体的购买倾向将被划分得更为细 

致,目标市场将被分割成更多的细小板块。消费的多变性增强,消费者 

的需求在不同时段上将产生更多的变化,消费潮流不断快速更新。所 

有这些,造成了制造业生产品种的增多和生产批量的减少,许多企业将 

不可能长期一贯地进行单一化的大批量生产。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可以运用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管 

理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协调相关部门的步骤,提高企业的运 

营效率,可通过网上的情报信息搜集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可使用 

电子通信手段与客户联系,缩短了签约时间,通过增值网共享产品规格 

和图纸,提高了产品设计和开发的速度,可根据客户订单进行即时生 

产、即时销售,缩短了生产周期。 

在电子商务中可以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客户的要求做出有效 

的管理,从而进行市场细分并提供个性化服务。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 

提供售后服务,在网站上进行产品功能介绍、技术支持、常见问题解答 

等,软件生产企业还可以进行在线软件升级。 

二、制造业的应对策略 

1. 制造业应不失时机地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在当前形势下,企业 

不应只满足于原有的销售模式和渠道,而应当奉行“两条腿走路”的理 

念,实行传统营销和电子商务双管齐下,在稳固原有模式的同时,积极 

尝试和开展电子商务,要不失时机地开展以下工作: (1) 建立企业自己 

的网站,已建立的企业应当积极对网站进行完善,并将企业网站商务 

化。不少企业网站还只是一个门面,仅限于发挥形象宣传作用和有限 

的交流,或者只限于对企业的产品进行介绍。(2) 电子商务需要专门的 

人才,既有商务和管理方面的,也有网络技术方面的,特别需要复合型 

人才,企业应积极进行人才储备。(3) 优化企业内部网建设,完善企业 

管理信息系统,为向商务化转变夯实基础,以便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 

势。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不同程度地与商务化存在差 

距:一是针对企业的具体要求开发的,仅能适应某一方面;二是系统的 

综合性不够,往往局限于作业处理和控制,只能代替部分重复繁重的人 

工操作。就是说,这样的系统还不是真正全面具备系统化特征,必须加 

以完善。(4) 进行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进行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提供 

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的商家很多,制造业需要认真抉择,最好能对开发商 

的成功案例进行调研,对多个开发商进行比较之后再行定夺。 

企业必须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自建商务网站,建站初期效益可 

能不太显著,企业家们不应将此看得过重,须知自建商务网站的目的不 

光追求短期效益,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网站,加强与顾客的沟通,提供 

顾客了解企业与产品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顾客网下购买。 

2. 根据需要,适时调整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和确立,是一项 

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外,还应当注意解决如下事 

项: (1) 要提高企业领导的认识程度。实行电子商务将不可避免地涉及 

观念、作风和习惯的转变,涉及企业的业务流程、机构体制和职责的变 

革。因此要进行组织结构向适应电子商务所要求的调整转变,必须首 

先实现企业领导的认识上的转变,首先应该让企业的经营者们转变观 

念、提高认识,增强他们实施电子商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可能让其 

带领整个企业实现转变。(2) 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要分阶段逐步进 

行。正因为组织结构关系到企业的根本,就必须认真对待。由“金字 

塔”型的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组织结构的转变,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 

面,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进行广泛的调查和仔细的研究,事先应进行 

系统设计。企业从一种组织结构向另一种组织结构的转化,是以适应 

市场要求为前提的,由于市场变化大多是渐变式,总要经历一段时间, 

因此组织结构的调整,也是渐变式的过程。渐变式的调整组织结构有 

两个好处:一是这一调整是逐步的,是循序渐进的,每一调整都是局部 

的,就不会伤及企业的根本,能顺利地实现积小变而成大变,对企业生 

产经营的冲击作用不大。二是各个企业都有自己与其他企业不同之 

处,即使在调整中充分吸取他人经验,也可能出现失误,而渐变式的调 

整中,一旦有所失误,比较容易进行纠正,对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可以 

降低。(3) 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要遵循实事求是和适应需要的原则。 

实现组织结构的转变,必须针对企业的实际需要,切忌心血来潮,不要 

追求时髦。企业的内部基础是什么样的水平,对应的就是什么样的扁 

平程度,过于扁平,管理幅度过宽,企业内部的决策手段和水平以及内 

外信息传递与反馈的速度不够快速,照样不能适应反应;反过来,扁平 

化程度不足,管理幅度过窄,就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 

源的作用,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3. 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积极改进生产组织与管理。(1) 要以适 

应市场需要为出发点,抓紧进行生产线“柔性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 

不断变化,制造业的生产系统需要灵活的应变能力,要求生产系统能适 

应需求变化,迅速更换产品品种,并能保持生产过程的平稳过渡和正常 

运行。因此,制造业必须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高度柔性化设计,增强应 

变能力。(2) 要有计划、按步骤地向敏捷制造迈进。制造业必须面对电 

子商务造成的现实,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内部 

网和外部网把企业内部与外部供应商、客户有机地联合,快速响应市场 

需求,迅速设计和制造出新的产品,不断地改进原有产品,以满足顾客 

不断提高的需求,延长产品寿命周期。(3) 要全力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为了保证产品的多样化,制造业的产品研发工作量自然会显著增加,因 

此,制造业应加大研发工作力度,增加研发投入。由于研发量的加大, 

电子商务的对策篇11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基本假设方面的影响

1.会计主体假设的变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会计主体具有模糊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对会计主体的界定越来越难,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无法确认空间上的归属,会计信息使用者就无法理解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

2.持续经营假设的变化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可能,将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企业才可以建立会计计量和确认的原则。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出现的虚拟企业是一种临时性组织,可能只是一次易,生命期很短,缩短了会计持续经营的时间界限。

3.会计分期假设的变化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一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账务报告,它可以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定期获得有关的会计信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方面,企业的短暂性限制了对期间的划分,使其失去实际意义;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修改、更新会计信息,会计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了解企业动态的会计信息。

4.货币计量假设的变化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经营的重心由有形资源逐步转化为无形资源,通过货币反映的价值已不是真正的价值了,改变了货币价值的不变性。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管理环境的影响

1.管理对象的变化

当今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在人员培训、研究和开发新产品、市场调查、计划、设计、广告营销和内部沟通等信息活动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企业管理活动也更多地集中在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的管理上。

2.管理M织结构的变化

电子商务支持在线管理和集中式管理模式,消除了物理距离及时差概念,高效快速地收集和处理数据。电子商务的应用使得会计部门内部、与其他部门之间及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十分便捷,财务部门的很多工作均可由其他部门完成。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得以实现,使财务资源实现真正共享,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三)电子商务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1.对客观性原则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数据信息通过网络得以传递,发送者和收件者都希望收到的信息同传送出的信息没有任何出入,即保证信息的完整与真实。但由于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的签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适用,财务信息被截取、篡改、财务机密被泄露的风险大大增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受到威胁。

2.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影响

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将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其入账价值,在资产处置前保持资产价值不变。在电子商务时代,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技术随时获得最新资产成交价格信息,而历史成本作为一种静态的计量属性,对网络公司的经营业绩反映滞后,经营管理者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会计参与决策的职能无法发挥。

3.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影响

权责发生制主要从时间选择上确定会计确认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和影响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它存在的前提是会计分期假设。在电子商务时代,由于采用了实时报告系统,否定了会计分期,因此权责发生制将失去存在基础,在电子商务时代出具的时点报告采用现金收付制更为合理。

(四)电子商务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财务人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变了会计人员的传统观念,要正确认识会计主体假设下的会计主体变得模糊、持续经营假设难以成立、会计分期假设将变得毫无意义等问题;二是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更高,比如要能同时处理不确定的多维经济信息领域,对过去的核算、现在的控制、未来的预测进一步完善;三是会计人员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随着电子商务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会计管理职能将得到充分发挥,财务会计在以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增加参与决策。

二、电子商务会计发展和完善的对策

(一)加强会计软件开发

财会软件是会计在电子商务时挥作用的基本工具。会计软件企业应当加大研发力度,开发出功能齐全的财会软件,还要提高软件的售后服务水平。电子商务会计软件必须是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的基础上,并注重会计软件的管理功能,实现企业会计业务和整体管理的协同。在财务上,要能实现远程报表、数据远程处理、查账、监控等桌面财务软件的所有账务处理功能;在管理上,要能实现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的目标。同时,还要考虑软件存在的安全问题,要特别考虑网络时代面临的病毒和黑客等问题、防止非法侵入和篡改数据。国家也应该在宏观政策上实施优惠等措施,鼓励广大投资者加大会计软件开发投入。

(二)加强电子商务会计的法律法规建设

在传统商务活动中,从签约、履行合同到款项结算,一般均以书面形式出现并由经办人签字确认。而电子商务的业务过程数字签名代替了纸上签名,基本属于无纸化、数字化,这一巨大变化必将对传统的会计法规带来很大冲击。同样,在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问题、合同形式、票据、电子单证等无原始会计凭证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会计财务管理规定加以规范。此外,国家也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计算机泄密、计算机犯罪、窃取商业等违法行为给予法律制裁,来保障电子商务会计信息的安全保密。

(三)培养电子商务会计高素质人才

在知识储备方面,财务人员除了要具备英语、数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经济学、会计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计算机方面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

在工作范围方面,财务人员不仅要胜任自己的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同时有必要关注企业的生产流程,对企业的供应链、销售链、关联企业、客户等外部信息加以重视。

在工作能力方面,财务人员不仅要收集、处理会计信息,还要越来越多地关注企业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并且加强对相关信息的分析能力,要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分析和预测。

参考文献:

[1]孙文静,魏学军.电子商务对会计发展的影响[J].会计电算化,2005(4).

[2]郝玉清.电子商务时代会计工作的困境与突破[J].科

电子商务的对策篇12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影响的现状

 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企业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具,使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快速完成,会计作为一种提供财务信息的信息系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变化。

 任何会计理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与实务基础上,电子商务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管理环境,也必然对会计理论带来影响。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将导致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一)会计主体假设的变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主体具有模糊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没有物理实体、没有场地,经营行为依赖客户,可以快速重构和解散。

 (二)持续经营假设的变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出现的虚拟企业是一种临时性组织,完成一次性交易后就解散了,没有必要继续存在下去,生命期很短,缩短了会计持续经营的时间界限。

 (三)会计分期假设的变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省去了会计人员手工将业务资料输入会计账簿的过程,使会计核算从事后静态核算达到实时动态核算,会计报告的和使用能够动态化、实时化。

 (四)货币计量假设的变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方面企业经营的重心由有形资源逐步转化为无形资源,通过货币反映的价值已不是真正的价值了,改变了货币价值的不变性。另一方面,货币价值不变也不能正确反映现在和未来资产的价值。

 (五)会计核算方法信息化、多样化、公开化

 在电子商务中企业将会计报表放在web网上,缩短了企业报告的形成时间与使用时间,且透明度很高,既做到信息共享,又可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形成社会化监督。

 (六)电子商务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时代,由于采用了实时报告系统,不再需要进行会计分期,因此权责发生制将失去存在基础。由于电子商务否定了会计分期,而采用收付实现制。这样,网络公司的经营所得和实际支出的款项直接作为其收入和费用,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

 (七)电子商务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有不同的决策模型,以前“通用的”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不同决策模型的需要。国际贸易剧增,币值波动大,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现行财务报告缺少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而网上交易的主要对象是金融工具,风险性较大。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这方面的揭示,以便他们合理地预计风险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正确的决策。知识和信息作为一种全新的资本及一种关键性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过程,企业的生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创新,知识资产、人力资产将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而现行财务报表对此反映较少。财务报告还要能反映大量的非货币性信息。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影响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环境的变化使会计的传统理论改变

 首先,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出现。由于科技的发展,一些虚拟公司出现,突破了企业在组织形式上的有形界限。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整合,以便最大限度的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

 其次,新的交易方式出现。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国际互联网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交易。

 再次,企业投资主体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信息时代,企业的所有者将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知识资本投入者,并且可能拥有比前者更多的股份,如网易、搜狐等。

 最后,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空间距离大大缩短,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

 (二)会计学科边缘化是会计改变的原因

 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的信息技术推动着会计学向边缘学科发展。随着会计学科的边缘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大量的会计核算工作实现了自动化,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也将从记账、算账转移到预测、决策上来,会计人员要增加相应的管理、分析和决策方面的知识。另外,会计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电脑、网络等相关的知识,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使会计工作更简洁,

使会计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数据的不准确性使会计发生变化

 电子会计数据与以纸介质作为载体数据相比存在以下风险:易改动性,即电子商务数据存放在磁(光)介质上,可对其进行增删,修改而不留痕迹,难以判别哪个记录是原始的。无形性,即电子商务数据是无形的,缺乏实在感。不稳定性,即电子商务数据在网络环境下受到通信线路故障、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等威胁、信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异地性,即交易双方位于不同地点无法当面确定经济业务,存在抵赖的可能性。

 (四)网络会计的出现

 网络会计的出现,大大弥补了会计电算化的不足,成为会计发展的新领域。网络会计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将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账、查帐、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通过网络会计,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大大加快会计账务处理的速度,账务集中管理变得更加容易,可以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及时、信息获取更有针对性,可以使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全面。

 但是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得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减弱,内部控制难度加大。电子商务数据的访问和数据的交换都通过应用服务器进行,网络计算机集成化处理促使传统手工会计中制单、复核、记账等不相容岗位相互牵制制度的效力逐渐削弱,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弱化。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改进现状的措施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在教育方面改进的相关措施

 针对电子商务发展对会计人员提出的要求,结合我国现阶段会计教育的现实情况,我国的会计教育应在以下多方面作出适当的调整。

 1、应该培养全方位、复合性电子商务会计人才。电子商务是信息时代化与商贸活动的有机结合,电子商务会计必须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商贸理论与财务会计理论,我们必须营造出一个全社会普及电子商务会计的社会氛围,积极通过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有步骤地培训复合型电子商务会计人才,以满足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需要。

 2、应该转换会计教学目标。会计教育应更注重对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会计教学目标应由“知识传授形”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3、应该改进教学手段。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财务软件的学习,以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还必须结合会计岗位的工作特点,掌握有关财务软件和硬件的常规维护知识。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完善会计环境的相关措施

 1、应该完善会计市场。建立起面向全世界的国际电子商务会计市场,开通电子商务会计网站,积极参与世界会计信息交流,促进会计信息的自由流动。通过规范电子商务会计市场,保证在会计市场上流动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

 2、应该完善信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系统面临比单机系统更大的风险。如果安全控制设计不够理想,就会产生种种风险弊端,给企业带来损失。衡量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的指数有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进一步发展口令控制、数据加密和防火墙技术等此类技术。

 3、应该改变工作方式。为了符合网络化及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财务工作应该逐渐web化,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应由手工方式、局域电算化方式而迈入一个全新的工作方式:互联财务。产生诸如以下变革:在线办公、分散办公、移动办公、远程传输和查询。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岗位改变的相关措施

 企业的会计组织建立的基础是会计业务流程,电子商务使资金流、物流、信息流“e网打尽”,它的发展使手工会计模型下的会计流程、会计方法都将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会计组织、会计核算软件也将进行适应性变革。为了符合网络化及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人员职责的确定也要根据业务流程进行设置。

电子商务的对策篇13

一、电子商务对会计影响的现状

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企业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具,使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快速完成,会计作为一种提供财务信息的信息系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发生了变化。

任何会计理论总是建立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与实务基础上,电子商务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会计的管理环境,也必然对会计理论带来影响。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将导致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一)会计主体假设的变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主体具有模糊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没有物理实体、没有场地,经营行为依赖客户,可以快速重构和解散。

(二)持续经营假设的变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出现的虚拟企业是一种临时性组织,完成一次性交易后就解散了,没有必要继续存在下去,生命期很短,缩短了会计持续经营的时间界限。wWw.133229.CoM

(三)会计分期假设的变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省去了会计人员手工将业务资料输入会计账簿的过程,使会计核算从事后静态核算达到实时动态核算,会计报告的和使用能够动态化、实时化。

(四)货币计量假设的变化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方面企业经营的重心由有形资源逐步转化为无形资源,通过货币反映的价值已不是真正的价值了,改变了货币价值的不变性。另一方面,货币价值不变也不能正确反映现在和未来资产的价值。

(五)会计核算方法信息化、多样化、公开化

在电子商务中企业将会计报表放在web网上,缩短了企业报告的形成时间与使用时间,且透明度很高,既做到信息共享,又可有效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形成社会化监督。

(六)电子商务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在电子商务时代,由于采用了实时报告系统,不再需要进行会计分期,因此权责发生制将失去存在基础。由于电子商务否定了会计分期,而采用收付实现制。这样,网络公司的经营所得和实际支出的款项直接作为其收入和费用,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现金流量。

(七)电子商务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有不同的决策模型,以前“通用的”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完全满足使用者不同决策模型的需要。国际贸易剧增,币值波动大,财务报告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现行财务报告缺少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而网上交易的主要对象是金融工具,风险性较大。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这方面的揭示,以便他们合理地预计风险和未来现金流量,做出正确的决策。知识和信息作为一种全新的资本及一种关键性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过程,企业的生存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创新,知识资产、人力资产将在企业资产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而现行财务报表对此反映较少。财务报告还要能反映大量的非货币性信息。

二、电子商务对会计影响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环境的变化使会计的传统理论改变

首先,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出现。由于科技的发展,一些虚拟公司出现,突破了企业在组织形式上的有形界限。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整合,以便最大限度的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

其次,新的交易方式出现。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国际互联网进行商品或劳务的交易。

再次,企业投资主体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信息时代,企业的所有者将越来越多地表现为知识资本投入者,并且可能拥有比前者更多的股份,如网易、搜狐等。

最后,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空间距离大大缩短,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

(二)会计学科边缘化是会计改变的原因

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的信息技术推动着会计学向边缘学科发展。随着会计学科的边缘化,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大量的会计核算工作实现了自动化,会计人员的工作重点也将从记账、算账转移到预测、决策上来,会计人员要增加相应的管理、分析和决策方面的知识。另外,会计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电脑、网络等相关的知识,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使会计工作更简洁,

使会计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数据的不准确性使会计发生变化

电子会计数据与以纸介质作为载体数据相比存在以下风险:易改动性,即电子商务数据存放在磁(光)介质上,可对其进行增删,修改而不留痕迹,难以判别哪个记录是原始的。无形性,即电子商务数据是无形的,缺乏实在感。不稳定性,即电子商务数据在网络环境下受到通信线路故障、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等威胁、信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异地性,即交易双方位于不同地点无法当面确定经济业务,存在抵赖的可能性。

(四)网络会计的出现

网络会计的出现,大大弥补了会计电算化的不足,成为会计发展的新领域。网络会计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将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远程报表、报账、查帐、审计等远程处理,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通过网络会计,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大大加快会计账务处理的速度,账务集中管理变得更加容易,可以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及时、信息获取更有针对性,可以使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全面。

但是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得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减弱,内部控制难度加大。电子商务数据的访问和数据的交换都通过应用服务器进行,网络计算机集成化处理促使传统手工会计中制单、复核、记账等不相容岗位相互牵制制度的效力逐渐削弱,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弱化。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改进现状的措施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在教育方面改进的相关措施

针对电子商务发展对会计人员提出的要求,结合我国现阶段会计教育的现实情况,我国的会计教育应在以下多方面作出适当的调整。

1、应该培养全方位、复合性电子商务会计人才。电子商务是信息时代化与商贸活动的有机结合,电子商务会计必须掌握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商贸理论与财务会计理论,我们必须营造出一个全社会普及电子商务会计的社会氛围,积极通过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有步骤地培训复合型电子商务会计人才,以满足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需要。

2、应该转换会计教学目标。会计教育应更注重对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会计教学目标应由“知识传授形”向“能力培养型”转变。

3、应该改进教学手段。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财务软件的学习,以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的能力,更好地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还必须结合会计岗位的工作特点,掌握有关财务软件和硬件的常规维护知识。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完善会计环境的相关措施

1、应该完善会计市场。建立起面向全世界的国际电子商务会计市场,开通电子商务会计网站,积极参与世界会计信息交流,促进会计信息的自由流动。通过规范电子商务会计市场,保证在会计市场上流动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

2、应该完善信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系统面临比单机系统更大的风险。如果安全控制设计不够理想,就会产生种种风险弊端,给企业带来损失。衡量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性的指数有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要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进一步发展口令控制、数据加密和防火墙技术等此类技术。

3、应该改变工作方式。为了符合网络化及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财务工作应该逐渐web化,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应由手工方式、局域电算化方式而迈入一个全新的工作方式:互联财务。产生诸如以下变革:在线办公、分散办公、移动办公、远程传输和查询。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会计岗位改变的相关措施

企业的会计组织建立的基础是会计业务流程,电子商务使资金流、物流、信息流“e网打尽”,它的发展使手工会计模型下的会计流程、会计方法都将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会计组织、会计核算软件也将进行适应性变革。为了符合网络化及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人员职责的确定也要根据业务流程进行设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