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实力的体现实用13篇

经济实力的体现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1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2)05012705

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奋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1]实体经济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现阶段,充分认识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义,准确把握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阻隔,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力推进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意义

实体经济作为与虚拟经济相对称的一个概念,是指各种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发展实体经济,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是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成功应对外部冲击的保障。

(一)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有效实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战略的客观要求

201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2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调—“稳中求进”。“稳中求进”中的“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稳宏观经济政策,二是稳经济发展速度,三是稳物价总水平,四是稳社会大局。“稳”字当头的经济政策对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非常必要。“稳中求进”中的“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3]从“稳中求进”中稳与进的含义和内容可以看出,要有效实施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战略,关键是要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增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只有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才能实现“稳”的目标;也只有不断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才能为“进”创造前提和条件。总之,发展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的根本,也是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必备条件和基础。没有实体经济的大发展,“稳中求进”就会缺乏坚实的基础。基础不实,“稳中求进”只能是空中楼阁。在这方面,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过深刻教训。比如,在近代史上因海运业发达而带来商业繁荣的荷兰,曾一度是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国家,但后来由于对货币本身的狂热追求渐渐取代了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商品交换,导致了诸如“郁金香投机”之类极端行为的爆发,整个国家因此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日本经济大衰退,同样与当时日本本土经济“空心化”、实体经济被弱化有着直接关系。[2]经验和教训充分说明,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有效实施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战略的客观要求。

(二)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成功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冲击的重要保障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开始完全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国界,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与配置,加快了产业结构的全球性调整与转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如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从国内外成功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冲击的历史经验看,一个国家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波动冲击中做到挺立不倒,靠的是实体经济。首先,从国际上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疲软,但德国却处惊不乱,仍然保持了经济稳定发展。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德国是发展实体经济最成功的典范。德国作为欧洲头号经济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其工业制造业占GDP的29%,成为从容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冲击的“基石”。从国内情况看,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同样是我们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冲击的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论是面对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始终行驶在快车道上,创造了年均增速9%以上的奇迹,毫无疑问,具有坚实基础的实体经济是主要推动力。也正因为这样,2011年10月24—25日,总理在天津调研时曾谈到,金融危机已经几年,给我最深刻的教育就是一个国家要想应对危机,必须有发达的实体经济。总之,经验和教训充分说明,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成功应对国际经济波动冲击的重要保障。

(三)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是有效遏制实体经济被弱化趋势的最佳选择

近年来,因为各项政策措施不配套、行为的不规范以及监管不到位,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收益形成巨大反差,虚拟经济领域充满暴利,由此激发了社会上“快富”、“暴富”的观念,助长了浮躁、低俗的“致富观”。这种扭曲的致富观,造成很多民众和企业失去理性。一些地方和企业出现资本大量抽离实体经济的“去实业化”,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被卷到投机炒作的漩涡中,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把投资重点转移到房地产业、银行理财与信托投资上来,一些曾经靠脚踏实地、实业致富的企业家纷纷参与房地产、大宗农产品、奢侈品等的资本炒作,实体经济被弱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如果不及时遏制这种趋势,实体经济的基础将越来越不牢固,实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必将大大减弱。而要有效遏制实体经济被弱化的趋势,最佳选择就是大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2

曾主持和参与编写过《物资法律制度读本》、《中国市场体系建设通论》、《中国商品市场大全》、《中国改革开放与跨世纪发展战略》等著作,著有经济论文若干篇。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30年,使中国经济完成了从萎靡到繁荣富强,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程。

中共十四大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载入中国史册,也走过了15 年,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变革。

为了对中国市场经济体制30 年变革历程做一个总的回顾,我们专访了《中国市场》杂志创办人,曾在物资部、内贸部主管市场工作过的杨庆文、邓永诚同志,让这两位参与和见证中国市场经济成长过程的专家为我们回顾、展望一下中国的经济体制变革历程。

《中国市场》: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市场化为取向进行改革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经济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对于这个观点, 您二位有什么看法?

杨庆文:这个观点基本上我是认同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一直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从单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社会调节为辅”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再到十四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逐步认识和提高的过程。在这方面中国市场经济经历了风风雨雨,既有传统观念、传统思想方式束缚的影响,又有既得利益的社会力量的反对, 1979 年11 月26 日邓小平在接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辑弗・吉不尼时就指出社会主义也是可以搞市场经济的。他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独有的。这一科学论点,直到1992 年10 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得以验证和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从此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邓永诚:我也认同这个观点。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困难的过程,企业进行这种“脱胎换骨”的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认知过程。再向市场转轨期间,许多企业对政府“断奶”,离开“母体”推向市场的大海洋感到茫然。许多企业只停留在“推进”二字上,消极被动地等着推,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所以造成产品积压;有的行政领导还沿用“行政设计”的老套套,凭个人激情为企业“设计出路”、“设计市场”。有的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一方面反对行政干预,呼吁企业自,但另一方面又呼吁政府出政策,“保护主渠道地位”,把经济活动应有的自主性、开放性,看成是可以随意取舍的东西,自觉不自觉地投入了“行政设计”的怀抱。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为契机,清除“左”的思想干扰,坚定的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中国市场》:可以说,改革开放3 0 年,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绩是卓著的,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我国要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任务仍然很艰巨?

邓永诚:是这样的。目前我国市场现实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企业还没有全部或真正成为市场主体。政府对企业干预多,企业对政府依赖大;个别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经营,企业地位不平等严重存在。二是市场业态和组织结构不健全、不配套、不同步。如:期货、拍卖、信托、典当、租赁、居间等市场没有解放前发达。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和房地产等要素市场,同商品市场相比发展滞后,特别是资本市场滞后已严重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拖延了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进程。三是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低下。行业主管政府部门长期习惯于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不会或不善于用税收、信贷、价格、外汇等经济杠杆进行间接调控市场。四是市场法规不健全,市场监督不力,交易秩序混乱。很多交易方式和行为的规范目前还无法可依;同时对伪劣假冒、偷税、行贿等打击不力,形成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造成市场秩序混乱。五是我国企业与国际市场联系较少,参与程度较低。我国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对外依存度高,高端技术产品参与国际市场少。从总体上看我国商品占国际市场份额较小。

《中国市场》: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国家都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以后我们还应在哪些方面继续改革和完善呢?

杨庆文: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七大做了重点部署:一是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国家计划对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协调作用。因此,要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二是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永诚: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这主要包括: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解决资本市场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矛盾。改革和完善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方式,经营土地使用权一律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积极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用工机制和服务体系,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健全和完善技术市场,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成果转化。三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平等保护物权,从根本上确认和保障公平竞争这一市场经济原则。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公有制经济始终居于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维护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只有各种所有制度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才能永远保持并不断增强中国基本制度的优势和活力。四是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国际眼光,加强战略思维,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环境,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3

一、引言

建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认识到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从而改变了仅局限于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的研究状况,把研究对象的视野扩展到经济体制及机制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但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创新发展的仍然是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生产关系两重性即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早在1963年4月,(1995)就对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内涵作了较好地阐述:一是生产关系一般,即“直接表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为了进行生产,依照生产技术即生产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情况和需要而形成的劳动的分工和协作的关系。”它适应“生产一般”需要而产生,反映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另一是生产关系特殊,即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品的所有关系”。这方面的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制,说明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分配方式。

目前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及其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科书,对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以及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内涵基本上形成了共识,那就是包括经济制度(指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及机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等资源配置方式都属于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内容,以下讲的生产关系两重性一般都是指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及机制,反之亦然)。比如卫兴华、林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003)讲:“经济制度可区分为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两个层次。”周新城(2005)的阐述更具有代表性: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具有以下的两重性。第一是反映社会经济制度本质的经济关系。我们可以把这种经济关系叫做“社会经济关系”。这类经济关系的实质和基础是所有制关系,它说明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成果的分配方式。第二是在具体组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即日常经济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这类经济关系反映在经济运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它说明的是各种生产要素相互结合的具体形式和特点,例如,劳动的分工、专业化与协作,生产的集中与联合,企业的经营形式与管理方法等等,即经济运行的具体机制。我们可以把这种经济关系叫做“组织经济关系”。

但是,也要看到,目前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及其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科书,对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和阐述还很不够,甚至在某些方面仍没有达到研究的程度,滞后于并影响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深化研究。

二、目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在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方面存在的不足

首先,对经济体制及机制对生产力和经济制度的作用分析和阐述不够,尤其是对经济体制及机制对经济制度的作用分析和阐述不够。相反,都比较强调经济制度对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决定性作用。比如,周新城(2005)讲:“社会经济关系是根本的、第一位的;组织经济关系是从属的、第二位的。前者决定着后者的社会性质,后者只是前者的具体表现形式。”顾海良、顾钰明(2003)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也这样阐述: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制度决定着与此相联系的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其发展方向。而按照(1995)的观点,生产关系本身包含着表现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内在的两重性的矛盾集中表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在这个矛盾中,“生产力方面,不是片面起决定作用,而是最后起决定作用。”

其次,好像从一种经济体制及机制转向另一种经济体制及机制仅仅是体制的变革,不需要经济制度的变革就可以自然实现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对接。换句话说,好像同一种经济制度可以与任何一种不同的经济体制及机制自然对接,同一种经济体制及机制也可以与任何一种不同的经济制度自然对接。比如,顾海良、顾钰明(2003)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这样阐述:“经济制度相同的各国,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不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而(1995)的观点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有关系对生产关系一般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但是到一定的发展阶段,这种所有关系又阻碍这种发展。生产关系的这种内在矛盾,实际上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具体表现。”

再次,虽然也看到了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及机制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但又总是过多地把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及机制关系说成是深层与表层、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周新城(2005)讲:“经济关系的两重性往往是以本质和现象的形态表现出来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人们经济关系的本质,它决定一种社会制度的性质;组织经济关系则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是现象形态的东西。”逢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2002)主编的政治经济学也这样阐述:“经济制度揭示人与人之间的深层次的所有制关系,而经济体制反映的是社会经济中较为浅层次的关系。”苏伟(1985)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目前较为广泛地被概括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这里讲的形式指经济体制及机制,内容指经济制度。这与把生产关系一般看成是生产关系特殊的内容,把生产关系特殊看成是生产关系一般的形式是恰恰相反的。(1995)的阐述很深刻:“只有在生产关系特殊中表现出来的生产关系一般,才是生产关系的客观实体。……任何生产关系一般,都必须在所有关系的形式中表现出来。生产关系一般是内容,而所有关系是形式。”

三、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问题上,针对目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及其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科书研究和阐述的不足之处,并联系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我认为:

第一,不可否认,经济体制及机制总是在一定经济制度

下运转的,不可能离开经济制度孤立地存在。经济制度,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从根本方面规定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从而也规定着经济体制及机制的社会性质。但是,作为经济运行中的体制及机制,既然“是人们在具体组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如劳动分工、专业化与协作、生产的集中与联合、企业的经营方式与管理方法等,”(周新城,2005)那么,它实质上就是人们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过程中生产力的具体组织形式。因此,经济体制及机制比经济制度更接近于现实生产力层次。但是它不属于生产力的范围,因为生产力是人们改造、征服和协调自然的能力,它有两个基本要素和标志,即生产工具和劳动者;而生产关系一般即经济体制及机制是人们改造、征服和协调自然的具体的和社会的组织形式。

第二,既然经济体制及机制比经济制度更接近于现实生产力层次,是“直接表现为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方面,”(,1995)那么,经济制度就只是决定经济体制及机制的社会性质,而不能直接决定经济体制及机制本身的发展和变化。经济体制及机制本身的发展变化(包括经济体制及机制的质变,如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也包括经济体制及机制的量变,如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是由生产力直接决定的。即使从目前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公认的“经济制度相同的各国,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不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顾海良等,2003)”的观点推论,也可以得出经济制度不能直接决定经济体制及机制发展变化的结论。当然,也应当肯定,经济制度对经济体制及机制本身的发展变化具有重大的反作用,正像上层建筑对经济制度进而对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变化具有重大的反作用一样。

第三,正像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最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一样,由生产力直接决定并体现生产力发展变化的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发展变化也是决定经济制度发展变化的准生产力基础。之所以称为准生产力基础,是因为我们没有把经济体制及机制划归到生产力范畴,但它又是接近于生产力层次的生产关系一般,是具体组织现实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第四,不可否认,从经济体制及机制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中运行、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及机制的社会性质的角度讲,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关系是深层与表层、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但是,从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及机制同生产力的关系看,经济体制及机制更接近于生产力层次,更具有基础性和深层次性。因此,我非常赞同(1995)把生产关系一般与生产关系特殊的关系准确表述为“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当然,如上所述,(1995)所讲的内容是生产关系一般,形式是生产关系特殊,这与目前大多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把经济制度看成基础和内容,把经济体制及机制仅仅看成是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的观点是恰恰相反的。

综上所述,经济体制及机制是经济制度与生产力的连接点或中介环节,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最终由生产力决定是通过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发展变化实现的,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对生产力的重大反作用也是通过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发展变化实现的。因此,正像所有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与经济制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并不矛盾一样,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及机制的社会性质与经济体制及机制构成经济制度的准生产力基础,并决定经济制度的发展变化也是不矛盾的。

当然,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有机运动,现实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不仅生产关系可分为两大层次,生产力也可划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且,生产关系的生产力属性(生产关系一般)和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属性或社会属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直到今天理论界还没有把这两者的界限完全界定清楚),因此,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两重性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但是这并不妨碍而且有必要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抽象为简单易懂的这种关系,正像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把人类社会运动规律高度抽象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一样。

四、探讨生产关系两重性的关系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的意义

深刻认识和探讨经济体制及机制作为经济制度与生产力的连接点或中介环节的地位和作用,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有重大意义,它可以较好地分析和解释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一些不易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有利于揭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动规律。

应当肯定,在改革开放初期,认识到生产关系具有两重性,把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及机制区别开来,并强调在坚持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之一。因为它对于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有重大意义。不然的话,在当时思想认识水平上,很难走出改革开放的第一步。但是,需要不断深化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因为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中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可能不触动传统的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前,把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似乎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因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得不起始于对计划经济体制修修补补。然而,单纯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并不足以消除现实生产关系中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扭曲资源配置的各个环节。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很快引入了计划和市场并行的“双轨制”。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逐步动摇了计划经济制度本身,市场经济体制终于取代计划经济体制,而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可见,中国之所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是由生产力直接决定而不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制度也发生了变革。

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改革只能触及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不能发展私有制经济。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私有制所占比重不断扩大。适应改革实践的需要,中共十三大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描述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但从中共十三大到中共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一直被看作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种补充。这种认识到中共十五大召开。有了本质的变化。中共十五大报告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之中。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还认为,按劳分配作为公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的惟一分配原则,而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作为私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分配原则。所以,在分配领域的改革,最初仅仅是着眼于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但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多元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在分配领域也出现了多种分配方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时隔10

年之后的中共十五大又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经济制度所发生的变化。这也许正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条最为成功的经验”(蔡继明,2008)。

因此,那种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仅仅是体制的转换,不必进行经济制度的变革,就可以自然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结合的观点,实践证明是不对的。当然,那种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私有化、只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才能与市场经济相融的观点同样是错误的。这两种看是极端相反的观点,其实质都是片面强调经济制度对经济体制及机制的决定作用,片面强调所有制对市场经济的决定作用。不可否认,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市场经济都是在特定的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中运行的。但是,市场经济不是由所有制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及其社会分工决定的。并且,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所有制形式不断发展和变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出现了商品交换,私有制是适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商品经济最初是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在小商品经济发展及其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正如马克思(1975a)“‘所讲的:“商品生产按自己本身内在的规律越是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也就越是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并不是说两者是一种水融关系,而是对立统一关系。传统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不能结合的,公有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其实现形式,才能规定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目前的一些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科书,在阐述和分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时,大都是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在分析公有制内部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时,又强调多种公有制形式及其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这种观点同样是颠倒了市场经济与所有制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即使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看,也正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才调整所有制结构和变革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及其“两权”分离正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当然,就像马克思(1975a;原版,1867)所讲的“物一旦对外成为商品,由于反作用,它们在共同体内部也成为商品”的道理一样,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反过来也会促进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近些年来,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有人把股份制说成是新公有制。这种观点的可取之处是看到了市场经济体制及机制对经济制度的重大作用,不妥之处是把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及机制混同了。股份制是适应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产生的企业组织形式,属于经济体制,它既是以特定的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的存在为前提的,又是决定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发展变化的重要力量。正是在这两种意义上,马克思(1975b;原版,1894)认为,资本主义股份公司使私人资本转变为社会资本,但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私人占有,因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4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简介

金融经济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广义的虚拟经济指的是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通过交换和分配来进行,在交易的过程中产生增值,在定价上使用资本化的方式。实体经济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体系的完善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金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实体经济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住行所需要的所有物质,同时也包含了文化等精神产品。金融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关讨论

(一)实体经济决定了金融经济的发展

实体经济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满足社会运行所需要的全部物资。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就提到了物质是决定存在的基础,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资本论》中直接指出了在人类社会中,不管财富的形式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其使用价值是构成物质的重要内容。实体经济作为马克思《资本论》重要的研究对象,可以看到实体经济对于人类财富的发展积累的影响,它决定了社会生产的正常运行,对再生产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实体经济通过相关的生产行为,能够创造物质财富,例如实体经济生产的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的需求,这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建国以来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的基础上,我国逐渐地成为了制造大国,目前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从金融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金融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金融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经济的出现大大地降低了商品经济的交易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金融经济是围绕着实体经济而不断地发展的,这就要求金融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否则就会产生经济上的危机。

(二)金融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支持

金融经济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资本支持,例如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操作能够帮助实体企业从市场中募集到大量的资金,从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能够从社会中合法地吸收和募集资金,当这些资金能够进入到实体经济中时,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金融经济也实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金融经济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否则仅仅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借贷,会产生比较大的信用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市场交易的成本,使市场中的每个人都付出了比较大的代价。银行、债券等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为资金需求方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它有效地解决了市场交易中的信用问题,为资金的提供者和借贷者都提供了便利,降低了在金融经济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的交易风险,从而激励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使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得到资金,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扩大规模进行再生产。金融经济的发展能够降低社会融资的成本,使实体经济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资金,这也促进了金融经济的发展。银行将资金借贷给企业的过程中,能够获得高额的回报,当回报越高、规模越大时,就会进一步提高银行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提高了对实体经济的投资效率。此外随着金融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走进了市场,例如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的实现对市场风险和收益进行了有效的分配,分散了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同时也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衍生品能够满足市场中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风险与收益的相对应,能够使不同的市场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资源配置,从而满足了市场中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能够使实体经济从多个方面来获取资金。金融工具的创新提高了资产定价的效率,从而使价格更好地反映资产的价值,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金融经济也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

随着金融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当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隔离开时就会产生许多问题,导致实体经济缺少金融经济“活水”的支持,例如实体经济面临资金困境时就难以扩大投资和生产,或者面临着市场困境资金周转不利时就可能发生破产,这就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金融经济的发展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资金在金融经济中打转,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中的意愿不强烈;或者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着弄虚作假的现象,误导了市场和投资者,导致一系列金融风险事件的不断发展,对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冲击,甚至可能会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再加上金融经济与市场的关联度比较高,当金融经济发生一定的风险时,就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当债券违约等金融违约事件发生时,会在市场中产生比较大的波动,而且其风险也比较大,最终会传导到实体经济中,例如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开始出现在房地产次级债券中,最后扩大到了全世界,导致全世界的需求不足,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其风险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市场监管的滞后性,当风险大量积累或者金融经济过度发展时,在经济繁荣时其风险不明显,在经济下行阶段时就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最终导致泡沫的破灭,引起实体经济的衰退。

三、现阶段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一)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不同产业政策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落后产能的淘汰,都对实体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实体经济面临着新常态,在告别过去和走向未来的过程中苦苦挣扎,转型之痛深刻地反映了现阶段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再加上房地产等虚拟经济的发展,占用了市场中的大量资金,导致实体经济的发展动能不足,而且增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成本,我国社会面临着脱虚向实的巨大压力。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社会中的资本越来越涌向金融经济,“钱生钱”的游戏也愈演愈烈,例如今年年初的宝能与万科之间的控股大战,以及不久前宝能大力扫荡格力电器的股票,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市场上的恐慌,导致实体经济面临着野蛮人等困境。此外我国实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税负重、政府费用多等不利的因素,这些因素在经济比较好时企业还可以承受,当经济下滑时就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例如最近我国玻璃大王曹德旺关于实体经济的论述引起了社会的热议,人们都在不断地思考我国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相应的对策。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影响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从事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破产的危机。

(二)金融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策略

目前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我国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认识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隔离局面,提出了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策略,国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了不少的支持,而且还将进一步地加强支持力度。在新时期下,要进一步地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从而提高金融经济的服务能力。尽管国家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这种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因此应当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到实体经济中,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信贷支持。国家应当对实体经济中的不同行业采取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例如对于金融经济比较活跃的区域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对于农村以及不发达地区的实体经济应当加强政府在金融政策中的支持力度。要不断地加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研究,探索二者的发展规律,从而协调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使金融经济能够不偏离正常的轨道。此外,国家应当加强对金融经济特别是对金融产品的管理,一方面要加强对金融产品的创新的支持,同时也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不断地提高金融经济中的信息透明度,使投资者能够充分地了解金融经济的风险,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和隔绝,防止金融风险在市场中的蔓延。通过实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资金,这对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如何有效地将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在一起,发挥金融经济的长处,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的重要经济任务。面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2016年国家在营改增、社保改革等方面有效地降低了实体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经济负担,相信2017年在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支持下,将会有更多的金融经济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

作者:王韵琪 单位:石家庄市河北省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彭博.关于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06:5-6.

[2]詹小琴.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J].商,2016,03:170.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5

实体经济作为我国现代经济体系最重要的一环,其发展和壮大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基。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也缺少不了金融的支撑,打个比方,金融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更相当于经济服务的中枢神经。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实体经济的产品包含两种产品,第一种产品是物质产品,第二种产品是精神产品,实体经济中的各个流通环节包括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均有所体现,生产产品成本加上生产技术等问题需要纳入到产品定价中来。而虚拟经济则是依据交换或者分配来进行操作,在交换或者分配的过程中产生了增值,并采用了资本化的方式进行定价。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根基,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舞台。因此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避免出现处置不合理导致实体经济产业的衰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壮大,金融业出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实体经济对金融的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不协调或者不平衡的现象十分严重。从上述分析的情况来说,导致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被忽视。

2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现状研究分析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我国虽然经济的增长较快但也因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出现放缓的情况。短期内我国的通货膨胀风险不会加大,但是我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业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结合,实体经济和金融业需要更紧密的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出现不牢固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和体制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创新不足,经济效益较差,很多国有企业的利润多年呈现亏损状态,实体经济在国家经济发挥的作用不明显。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实体经济深受其影响面临着诸多严重的问题,比如企业的产品成本居高不下,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能过剩,企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居高不下,甚至出现连年增加的现象,企业因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其经营发展带来了很多挑战,国内大的企业集团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中小企业因为只有资产额度相对较低,抗击风险能力较差,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提升,企业的订单锐减,很多中小企业在经济危机下不堪一击,纷纷出现倒闭的情况。实体经济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产值不断下降,同时金融业的获利能力远高于实体经济的获利能力,两者相互脱钩,造成实体经济复苏越来越慢。第二方面,国内的产业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资金、人力、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实体经济受到企业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影响,造成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要素出现流失的现象,实体经济的人才流失和资金链的断裂是此次空心化现象出现的根本问题。出现这种情况表现在如下:一方面,企业的产品价格受到企业人力成本和资源成本两方面影响,人力成本不断提升,资源成本随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在不断提升,企业的压力不断加大,同时很多企业的人力在职业选择上有了更多的需求,使得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加大了人员成本的投入,而企业产品的销售订单不断出现断裂,实体经济投资回收率不断降低。另外一方面,很多的企业由于自身的创新能力严重匮乏,当市场上出现新产品时,大部分企业会一拥而上来模仿新出的产品。模仿出来的产品只能是外观上相似,产品的品质由于自身的创新和技术条件限制在市场上的销量锐减,这种方式企业无法从根本上站得住脚。第三方面,金融危机造成信贷政策的紧缩,出现的后果是金融企业信贷资金不断减少,企业无法获取足够的资金作为后盾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这种情况会导致信贷的资本不断上升,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在高额利息的情况下维持着企业的运转。部分企业到期日无法归还企业的贷款出现资金链断裂,而导致破产的情况不断发生。同时由于很多金融企业不断收紧银根,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相当苛刻,中小企业转向民间资本进行借贷,如果中小企业出现倒闭或破产现象,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第四方面,虚拟经济投资回报率高,导致金融业脱离实体经济,投入到虚拟经济领域。金融企业将资金投入到股票、债券和地产等相关领域,这些领域的特点是高风险和高回报。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最求高收益,放弃对实体经济的投入,转向虚拟经济领域。虽然暂时企业会得到高回报,但从长期来看,企业高回报面临着高风险的压力,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企业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甚至会出现破产的情况发生。

3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问题

我国的金融领域早已将实体经济纳入其中,但有关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如何尚未有所体现,说明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存在很多根本性问题。造成这一问题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实体经济本身的创新能力较差,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够,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还不够规范和健全,或者相关政策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通过上述解读,对于实体经济是否被金融业有效支持人们还是持怀疑的态度。以下从两个方面对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加以分析:第一方面,企业的利润空间因生产成本的提高而不断的降低,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不得不将企业的成本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将成本低廉的区域作为首先首要选择的地区,这样企业迁移出的地区出现了结构失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出现。出现这一现象会导致金融业在当地的投资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企业因自身的创新能力较差,为获取利益企业放弃实体经济的投资转而投向利润率更高的虚拟经济领域。第二方面,实体通过虚拟经济可获取的利润率较高。实体经济十分青睐于虚拟经济的高风险、高回报,因而导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增长不抱太大希望,金融资本逐渐与实体经济分离,通过自我投资的方式实现增值。导致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逐渐减少,形成恶性循环。

4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4.1坚持三个导向原则

第一,全要素生产率导向。应将金融资本投入到全要素生产率更大的实体企业,加大对创新能力强,创造财富多企业的支持力度。第二,坚持以国家政策为向导,紧紧围绕国家政策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第三,以良好的财务基础为向导。在遵循银行规定的前提下,按照财务基础的实际情况,将资金投入到真正需要的实体企业。

4.2协调搭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发挥新金融的创新作用

第一,政策性金融。市场机制缺陷能够凭借政策性金融得到弥补,在逆周期中,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第二,商业性金融。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目前的经济结构和发展现状,将支持客户进行细致分类,创新更加灵活的机制和产品,为支持实体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充分发挥新金融的创新引导作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鼓励新金融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规范发展,将银行和新金融有效连接,提高服务水平和整改效率。

4.3加强监管

任何一项政策都离不开监管。由于金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此,提高监管力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首先,要建立预警机制,对于潜在风险进行尽早识别,一旦发现风险,要在第一时间内解决。建立监管制度,监管方式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5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现状以及是否有效等问题,得出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前出现协调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方法,包括坚持三个导向原则、协调搭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发挥新金融的创新作用,并加强监管的力度,这样才能实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陆岷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分析[J].西部金融,2013,(12).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6

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7-0012-0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和谐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作为最主要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其相互之间的发展是否协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因此,要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则需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现存政治体制的协调发展。

一、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协调发展的理论连接点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领域可以区分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则作为直接的经济基础决定着政治的和思想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则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社会结构的逻辑定位来看,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关系以及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属于经济基础的领域;而政治秩序作为政治关系的实现形式,则是属于上层建筑的领域。一个社会如要建立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就要相应地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秩序,市场经济的出现必然要以其客观性的力量改变人们的政治活动方式,而不论主体的意志如何。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当然要与某种经济制度相结合,并体现这种生产关系根本性质的原则内容,而制度或内容方面的差别无疑会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产生不同的作用;即使在同一制度或内容的前提下,市场经济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形态也会因各种历史的和民主的特殊因素而呈现出多样性。但是尽管如此,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体制,有着自己特殊的既定的运行方式和规则,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概括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和规则,而正是这些特征和规则,必然要在政治领域反映出来,影响和改变人们政治活动的方式,以及社会的政治秩序的特征。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运作需要借助于政治力量来维护,需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来保证,而实现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协调发展的理论连接点也就在这里。

这种连接点的存在,首先,取决于政治权力的控制方式,须知国家仅仅是在“表面上”超越社会,实际上总是这样或那样地为社会所控制,社会控制的方式是怎样的,国家、政治权力作用于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方式也就怎样,而这种控制方式若是不能与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则相协调一致和保持平衡,政治权力的作用就会与既定的经济秩序的要求发生种种偏离和冲突,乃至破坏和排斥这种秩序。其次,国家、政治权力自身运作的技术方式,包括政治秩序、效率、合理性程度、风险系数等等,也有一个与经济秩序的要求是否相协调、相一致的问题。所以,每一种经济关系、经济体制、经济秩序,都有自己的特定的政治要求,既包括政治权力的控制方式上的要求,也包括政治权力运作的技术方式上的要求。不实现这些要求,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方式就不能得到保证。

当然,无论是经济秩序还是政治秩序,背后都是一个利益问题。一定的经济秩序就是一定的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和分割方式,而一定的政治秩序也可以从政治利益的角度去理解。政治利益在本质上与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说到底是以经济利益为基础,并且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这又回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之间联系的基本观点上:经济生活相对于政治生活来讲终究具有更为根本的地位,政治领域归根到底要从属于经济领域。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和谐发展的理论连接点的本质之所在。

二、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及其在民主政治中的具体体现

一般说来,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建立各种相互联结的市场体系,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宏观调控体系,使“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协同运作,这一方面的必要性自凯恩斯以来也已获得广泛承认。在市场中活动的主体包括企业、居民、政府和其他非盈利性机构,其中企业作为具有独立地位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相互平等的法人身份进入市场,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并在遵守共同秩序的要求和尊重他人平等权力的前提下进行自由竞争。在这一过程中,价值规律始终是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最基本规律而起作用。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一下这一运行规则,那么就不难看出,市场经济的运行内在地包含着两个重要的逻辑基点:第一,在市场上活动的主体具有经济交往方面的平等地位;第二,与这种平等相伴随的是主体活动的自由性质。

马克思指出:“如果说经济形式、交换,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那么内容,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资材料则确立了自由。可见,平等和自由不仅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种理想化的再现;作为在法律的、政治的、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平等和自由不过是另一次方的这种基础而已。”市场经济――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至少从体制层面上看都内在地包含着平等、自由的逻辑规定,而这两个逻辑规定必然要求在政治领域中也相应地实现出来。但是,如果要在政治领域中实现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即按照这种原则去建构政治秩序,就需要有相应的政治体制来支持。那么怎样的政治体制才能符合这一要求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说不存在太多的疑问,这就是在现代政治中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国体层面;二是政体层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所谓国体是指国家的基本性质,即国家政权掌握在谁的手中,社会各阶级或社会集团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如何;而政体则是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的政权体系按照怎样的方式去建构。国体决定政体的性质,政体又对国体具有反作用。理解民主政治首先有一个国体意义上的归属问题,即所谓民主是谁的民主。既然国家是与阶级统治联系在一起的,民主也就不可能是超阶级的,所以列宁说“民主也是‘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的统治”。但是无论怎样,民主毕竟是作为一种特定的政体形式出现的,如果我们暂且抛开它所服务的国体,仅从政体本身的层面上说,它的最一般的特征就是在特定的社会范围内,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人民权力”的政治体制。所以列宁又说:“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而正是这样一种政体形式,能够较好地保证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平等、自由原则在政治秩序中的实现,从而能够成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合的政治体制。考察一下民主政体的运作机制,不论其具体形态如何,一般说来都包括政治权力的产生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和回收机制等各个环节,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也就体现在这些环节中。产生机制主要解决政治权力如何从参与民主的全体社会成员中产生的问题;监督制约机制则保证已经产生的政治权力按照既定的要求进行运作,而不至于偏离轨道以及失控;回收机制则是政治权力的最后一道保险杠,它的功能是在政治权力一旦发生大的问题时将其重新收回到参与民主的全体社会成员手中。而这些机制的前提,也就是整个民主政体的前提,就是承认参与民主的全体社会成员具有平等的公民地位和自由权利。如果不平等,就意味着特权的存在;有特权,就不可能少数服从多数,因而民主也就成为不可能。自由更是如此,如果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没有自由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那么民主机制的上述各个环节都将失去意义,最后只能意味着专制。所以,民主政体的存在本身就是与平等、自由的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是贯穿和渗透着这两个原则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经济体制总是要与某种经济制度相结合,并受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经济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反作用于经济制度。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总是受制于它所结合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历史的逻辑来看,市场经济首先与资本主义制度相结合,但这种结合不可能催生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通过前面的理论分析我们发现,民主政治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国体层面的,二是政体层面的。虽然,资本主义在政体层面,在民利行使的形式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民主制度,如代议制、普选制、竞选制、罢免制、弹劾制、任期制等。但是在国体方面,国家权力仍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仍然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而国体相对于政体而言,具有更为本位的意义。因此,资本主义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为催生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国家权力属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这就在国体层面上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提供了保障。在政体层面上,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等,为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虽然,我们在国体、政体两个层面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提供了制度保障,但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和谐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由于整个国民的市场意识淡薄,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不强;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公民民利享有和行使的充分性;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公民民利的不平等;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等。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协调发展。

四、构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

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协调发展,主要是解决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过近30年的改革,尤其是自1992年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显成效。市场经济体系已初步建立,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已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尚未完全转变,政府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司法领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权大于法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已成为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严重障碍。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协调发展,首要的是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以尽快改变行政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的现状。加快行政体制改革,需要我们在制度设计层面体现以下精神与原则:

第一,平等机制。平等意味着法律地位的相等、公平。按照市场原则,必须等价交换。这就意味着社会成员必须有平等地享有社会利益的权利。市场经济又是一种多元经济,多元经济构筑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多元化,人们的利益追求也必然是多元的。因此,只有平等的机制,才能保证多元利益追求的合理性。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单一整体性的利益结构,是个体利益绝对服从整体利益,并在整体利益强力控制下的平均化,从形式上看是一个平等层面,但它抹杀了人的个性,对每个人来说并没有实现机会平等。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建设必须体现平等精神,以适应和保障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权利。

第二,有序竞争机制。竞争意味着选择,“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竞争是以各自利益的实现为出发点的。因此,在市场经济的多元结构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必然会是有序竞争与无序竞争并存的局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竞争是单向的选择,是以计划主体的意志为轴心的。因此,束缚和约束了人们在平等地位上的选择,即基本上不存在竞争问题。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是双向的选择。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有序竞争的机制。在制度层面建设上,既要考虑到竞争性,又要考虑到有序性,实现最优化的选择,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平等与自由。

第三,制约机制。制约机制主要体现在对权力的制约上。权力可以说是一定的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对一定客体的指挥制约能力和力量。权力具有利益回报性的特征,如果对权力不予以制约的话,权力则会成为实现更多的利益而采取超越合法合理范围的强制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同样需要制约机制来保障,以实现有序的竞争与发展。因此,政治体制建设必须体现制约机制。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主要应体现在:一是依法制约。即建立健全保障公民依据宪法法律对代表多数人掌握政权的少数人的监督和制约上。二是靠机制制约。即靠制度所形成的有序发展的结构制约,这里既涉及制度、管理,也涉及程序。只有这种规范化的制约机制,才能保障对权力制约的有序性。三是靠舆论制约。舆论制约可以说是一种政治文化的表现,它是长期政治生活的传统、心理过程积淀的表现。舆论制约主要表现出一种“内省”的结果,是一种软约束。舆论制约的实质是以德律人,促使掌握权力者能经常在公众的舆论下“内省”,以保证对人民的权力行使的合法与合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使政治文明建设结出丰硕成果。

总之,只有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内含的原则与价值倾向,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设计中充分体现出来,并使二者互相促进,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贾高建.市场经济与政治秩序[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第6卷.2.

[2] 万俊人.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J].哲学研究,2000,(0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 列宁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刘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文明建设[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03,(02).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y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Yang Chunhong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7

一、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

 

计划经济体制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经济要素与市场经济关系。进一步讲,政府的安排和指令能够影响市场中全部生产要素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集权式的计划经济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是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即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所有;第二是以强制性和命令性手段作为分配生产资料与资源的方法,使得人与资源的关系按照政府预计和安排的关系存在,人缺少自主选择性;第三在计划经济中“集体”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不代表任何个人或企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缺少创造性和能动性,强调整体而忽略个体需求与发展;第四,计划经济中个人利益与个体需求必须服从于集体利益,缺少个性化发展模式。

 

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的市场化,而是将市场与计划有机结合。这种经济模式下,市场是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国家宏观调控为辅助方法。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上的;这种模式强调充分发挥和调动个体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尊重个人发展需要,考虑个人发展利益与需求。但同时应注意的是,尊重个人利益不代表完全忽视社会利益,在市场经济中应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经济体制作为一种社会客体存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与时展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体制能够极大的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经济稳定。同时,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与生产要素。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经济环境的优化与进步能够影响到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第三,真正富有活力的经济体制要能够保障个体实现其自身价值,鼓励个人追求正当的利益,使得社会目标与个人目标能够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所以,作为社会客体的经济体制,无论它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主体发展服务,为主体提供相适应的发展条件,实现主体价值。如果经济体制不能为主体提供这种服务,甚至阻碍主体发展,这种落后的经济体制必将在时展中被淘汰更替。

 

二、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比较

 

1.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比较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要高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状况。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对经济环境稳定和社会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由于经济要素分配、人与资源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都由政府意志决定,作为主体的人与企业丧失了其创造与实现价值的主动权,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被动状态,经济发展不稳地,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结构的失调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计划经济过于强调社会公平,而这种公平仅停留在平均分配的低水平上,追求表面公平,势必导致经济效率低下。参与经济活动主体的积极性被削弱,长此以往,个人发展的目标和需求将被掩盖在所谓的社会共同目标之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效果,经济丧失了自我调节能力且长期处于非均衡状态。而市场经济体制下正相反,市场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通过各方协调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以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又能在一定意义上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从而为各市场主体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实现自身价值。

 

2.失业率问题的比较

 

计划经济在解决失业问题上要优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中员工工作稳定,几乎没有失业情况存在。即使有特殊情况,也会办理带薪的病假或提前退休等形式。政府提供的铁饭碗保证了很高的就业率,很多情况下都是“子承父业”,但是就业率并非是衡量经济发展情况的唯一标准。铁饭碗的形式使得工作环境缺乏竞争,员工工作效率低下。没有竞争制度和完善的激励制度,员工不能主动提高自己的理论和技术水平,这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从一而终或是子承父业的模式,让员工缺少晋升空间。因此,大多数人只会选择安于现状。在工作缺乏流动与竞争的情况下,每一个工作者都会或多或少的失去创新的欲望与积极性,企业中缺少最基本的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所以,“铁饭碗”只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维持经济稳定,但是这种稳定是以长期经济发展疲软与不进步为代价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计划性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平,提高了工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但是公平并不意味的平均分配和一成不变,如果固守这种模式而不能做出与市场向适应的调整,那经济发展也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一个漂亮数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失业者与待业者,人们突然意识到,如果仅仅安于现状一成不变,是有可能在社会竞争的浪潮中被遗弃的。员工的工作不再稳定,而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之中,除了就业和退休,待业也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但这种不稳定正是流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人人都有机会通过公平竞争实现个人价值,而不必拘泥于既定的工作岗位。人们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去尝试不同的工作、生活。当然,竞争的残酷在帮助一些人实现理想的同时,无法避免的令一些人经历不稳定,但是合理的经济制度就应该在公平和效率中寻得平衡。

 

3.劳动成果分配的比较

 

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成果的分配以追求绝对公平为原则,而非按劳分配。劳动者无法按劳动量取得劳动报酬,工资无法反映劳动者为公司提供的价值。这种对于公平的过度追求,使得分配原则没有起到激励劳动者的作用,反而使劳动者丧失了主动性与积极性。计划经济带来的成果,只能满足基础性需要,这种平均只是表面意义的平均,而非先进的公平,劳动多或少,不能给劳动者的工作生活带来改变。长此以往,是对整体经济环境的破坏以及经济制度的倒退。经济制度过多受到政治权力的渗透与控制。因此,许多资源分配将会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表面的公平,实际上掩盖了更多的分配不公,利益将会逐渐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这种分配方式,在短期内可以改善部分劳动者生活,集中力量发展的方式也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但长此以往,对劳动主体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损害,是对社会整体软实力的损害,短期内得以提升的经济发展效率,也无法得到真正意义的提高。根据社会基尼系数,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原则,就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在追求社会公平的同时,社会物质上的简单公平,却是以精神实质不平等为代价而实现的。精神实质的不平等,是对经济发展的损耗。从结果上来看,在形成社会的公平时,导致的却是社会主体物质上的简单公平和社会主体精神上的实质不平等,而这种实质的不平等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对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不断消耗。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成果的分配不再局限于平均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协调运用,以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是这种经济体制的优点。这样的分配制度从实质上看是对按劳分配的践行,借用市场的力量实现协调公平。同时,以国家宏观调控加以控制,使得这种分配方式更好的发挥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换句话讲,市场经济体制是在遵循市场运行机制的条件下,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比计划经济更体现了公平分配的原则。

 

三、对政治发展意义的比较

 

1.对个体价值实现的比较

 

计划经济体制下强调抽象的集体概念,忽视了个体价值和个人利益。在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整体价值目标实现这一方面。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体制下,人人都是极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客观市场条件下,个体会不断追求个人利益,人们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合作大多建立在金钱的关系上。不论是在价值创造还是劳动成果分配的过程中,由于这种利己心态的存在,都会造成不平等现象的出现。而财富的不平等,直接导致了权利分配的失衡。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实行体现绝对公平原则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劳动和劳动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并以追求社会绝对公平作为整体目标。在社会总体目标的约束下,个人利益和目标的实现居于社会总体目标之下,个人追求的目标,不能也不可能超越社会总体需求和价值水平。个人目标的实现,也只是体现在社会整体目标实现之中。

 

市场经济体制下,推崇对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同时减弱了对个体的社会价值要求。市场经济中,所有主体在遵守市场价值规律的情况下,可以自由参与市场活动,能够充分体现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个体主动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一个健康的市场是以个人合法利益的实现为基础的,体现了人本位的核心价值。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既是独立个体又是社会人,良好的市场秩序能够使得个体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这种约束又能作用于市场秩序,使得市场更加良性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能够促进整个市场的繁荣发展,因此,市场更加尊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2.对深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满足程度的对比

 

社会责任即个人责任,社会目标即个人目标,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实质。每一个个体都应无条件服从集体与社会利益,并为整体利益奋斗。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失去了其独立性与创造性,只能依附于整体存在,其意识和行为都极大的受到集体观念和目标的约束。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社会集体价值先行的观念是脱离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它仅注重一种绝对公平的生产关系,在抑制个人利益实现的同时,也造成了个人创造性的丧失,使社会公平变成了一纸空谈。只关注表面的公平,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分配的要求停留在个体的生存层面,而忽视了对个体深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而对于社会个体主体来说,表面的公平主义掩盖了物质和精神文化匮乏的实质,长此以往,社会维持稳定的基础将会出现变形和分裂。这种情况下,个人利益不但难以实现,还可能站在社会总体利益的对立面。

 

在中国近十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对个人价值实现的尊重,也是尝试转变的第一步。这种模式的被默认和推广,使得自我价值更多的得到认可。在这之后,对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转变是从制度上认可了这种追求,将个体能力实现和最大化推向了一个高潮,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帮助和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其合理和不合理价值需求都在新浪潮中得到实现,个体主动发挥其创造性以迎合新体制的推广和尝试。

 

从各个方面来讲,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都背道而驰。在内部构成要素上,从财产组织、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协调机制到动力刺激机制等都可以看出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同之处。具有自主决策权的企业是财产组织的组成成分,决策机制与信息机制密不可分,主要由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体完成,他们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最终汇总得到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决策。至于动力刺激机制则是对个体的激励制度,建立在对个体追求个人利益的鼓励之上,是个人价值的彰显与实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主体的自我价值需求如雨后春笋般从各个方位释放出来,个体利益追求极度膨胀,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要推进一个个个体的利益实现,更是对社会关系的协调与配合,要实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综合发展,完成经济资源和要素的最合理发展。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既能使个人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同时又能保证健康的生产关系。分配原则在保证公平有序原则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按劳分配,这一点使得劳动主体的劳动量和劳动价值得到应有报酬,个人价值在公平交换中得以实现,从而促进主体的本质力量进一步补充和实现。所以,市场经济体制,是独立和自主的人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最大化个人价值的体现。个体自我价值被宏扬,独立的个体主体正在生成。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虽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同步实现是政府和国家追求的目标的,但是在真正实现的过程中,离目标还具有较大差距。开放的市场秩序和规则让个人利益实现的同时,也使得许多投机者利用政策和规则的漏洞获得不法利益。对于金钱、权力的过度追求让某些领域中有大量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不劳而获和只求索取的心态,让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中,产生了一定冲突与矛盾,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中国谋求发展过程中所不可回避的矛盾。

 

四、小结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发展只是处于表面稳定,其内在发展动力被不断消耗,劳动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较低的失业率也不过是表面稳定的一个体现。主体的个人价值和意义无法实现,不得不屈服于所谓的计划与安排,以社会利益先行。主体丧失了对个人行为和意识的绝对控制权,被动的表现出劳动能力和计划,其本质力量被掩盖在社会发展之下。长期以往,损害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这种表面的公平是忽略了个人的精神需求的公平,是压抑了主体创造性的公平,不能为经济发展带来持续动力的公平。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8

1.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内涵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农业经济的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调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重心,围绕农业典型产业,优化生产力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的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农业产业化的运行,能够促使农业经济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是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稳定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良性轨道。加快农业经济产业化的纵深发展,是当前农业经济摆脱生产困境的根本出路。

2.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特点:

2.1 区域化和规模化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伴随农村改革的深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兴起的,它是以农业的典型性支柱产业为中心,逐渐辐射、引导周围相关经济的联动发展,形成的一体化产业规模生产体系,具有一定的区域化和规模化效应。

2.2 集约化和高效化,

现代经济体制下,农业原来的家庭生产责任制运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形式,农业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以及各种生产力资源的不断整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高效化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集约化运行。

2.3 现代化和社会化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以市场调节为导向的,其中心主要是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科学有效的运作形式以及发展规划,必须具备现代化的发展理念,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

3.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3.1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推动,农民自觉调整种植观念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大,以规模化为代表的高效农业经济发展迅速。

3.2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为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业发展资金的投入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农业发展具有可靠地基础保障。

3.3 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随着现代型农业经济发展的推进,遵循科技创新、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的进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了不断优化。

3.4 机械化推广幅度大

机械化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推动力量。随着科技下乡的运作,各种农用机械的配套,在各项惠农政策指导下,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力。

4.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问题

4.1 产业化运作机制规划不完整

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当前农业经济的合作组织协作形式极不稳定。不能充分发挥农业经济合作的积极作用,农户和合作实体的责权利关系不够清晰,服务功能不强,内部运行机制不够规范。

4.2 产业化经营实体市场竞争能力低劣

由于传统农业发展的桎梏,我国当前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体现在农业经济产品与市场主体上,由于农业经济实体的规模小实力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3 产业化主导产业发展潜力弱化

主导型产业是农业区域经济与特色经济发展的支柱性经济实体,是农业产业化的源头和基础。由于客观因素影响,当前农业经济实体的规模、实力、竞争力普遍弱化,产业辐射联动能力不强。产业化基地建设、发展不平衡,缺少长远发展的潜力。

4.4 产业化优惠政策落实困难。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各级政府都不同程度的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一些惠农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实际操作性不强,相关部门对政策的实施对象和主体未能细化,导致产业化发展缓慢。

5.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5.1 坚持与时俱进,探索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创新多种渠道,加强农户与产业实体间的联系与沟通,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经济运行机制。加快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体系的构建,探索和完善有利于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机制,确保新型农业经济合作模式的正常运作。

5.2 坚持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农业经济实体的综合实力

科学技术的普及,加快了现代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保障,依靠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全面提升农业经济的规模化效应,加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等农业经济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标准和市场竞争力。

5.3 注重人才开发,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要切实转变人才观念,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开创多种渠道,引进和培养农业综合型技术人才,营造和谐的人才运转环境,积极组建各种开放型经济合作组织机构与联合形式,推动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5.4 坚持科学管理,保障惠农政策的落实到位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以中国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为代表的全球性救市行动的作用之下,国际社会信心增强,金融市场趋于稳定,世界经济出现积极变化,中国等一些重要经济体开始步入复苏轨道,“后危机时代”悄然而至。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认为 “后危机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实现再平衡。展望未来,世界可能出现“多级增长”,这将有助于世界实现平衡、全面的增长。“全球经济再平衡”作为对此前长期积累的全球经济失衡格局的重构,将伴随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力量对比的消长,成为“后危机时代”的一个世界性议题。对此,中国应该未雨绸缪,主动适应全球经济失衡格局重构带给中国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一、全球经济失衡:当前国际分工格外的外在表现

全球经济失衡作为一种现象并非始自今日,事实上,它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必然结果,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体系内部的不平衡自然演变成包括经济失衡在内的全球发展失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拉托最先正式使用了全球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一词,用于描述一国拥有大量贸易赤字,而与该国贸易赤字相对应的贸易盈余则集中在其他一些国家的现象。学界针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提出了诸多理论,包括孪生赤字假说、汇率贬值效应假说、全球储蓄过剩假说、布雷顿森林体系Ⅱ假说、美国金融优势假说以及资产组合供求均衡假说,等等。总体而言,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既有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国际资本流动的因素,也同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各国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是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失衡以及由此决定的各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权利失衡和利益失衡,是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的外在表现。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 在过去的30多年中,全球产业分工深化、金融的大发展、要素和资本的全球化流动,以及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霸权地位的巩固,使得全球分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以金融服务为比较优势的经济结构,能够长期吸引资本流入;另一方面,以中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后起国家,则形成了以制造业为比较优势的经济结构,能够创造远超自身消费能力的财富。从而使世界经济进入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这是当今全球经济金融失衡的核心问题所在。

在经济学意义上,失衡代表资源错配和扭曲,如果一国不主动采取措施校正其经济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那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套利资本的自由流动就可能对其结构失衡进行“强制校正”,而这种“强制校正”往往是以国内经济的破坏性回归为代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轮国际金融危机正是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强制纠正,是当前国际分工体系内在矛盾发展的内在结果。诚然,美国政府提出“全球经济再平衡”有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施压,并为自身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寻找理由等意图。但是,中国仍应直面“全球经济再平衡”,因为,一旦美国经济已朝着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方向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将是对美贸易顺差额最大的国家,中国首当其冲。面对全球经济再平衡,谁拒绝调整,谁将承担未来更大的风险。不过,中国无需按照别国开出的药方进行调整,而应根据自身条件主导国内经济再平衡的调整方向,并主动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调整进程,在国际分工体系重塑的过程中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二、“全球经济再平衡”:全球经济面临深刻调整

美国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9月召开的G20国集团匹兹堡金融峰会上提出“可持续和均衡增长框架”的建议,力促“启用一个规定了政策和方法的行动框架,以创建一个强有力、可持续和平衡的全球经济模式”。美国这一提议的理论依据是全球经济失衡构成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诱因,具体表现为中国等出口型经济体对美国保持大量贸易顺差,这部分顺差再回流到美国金融市场,从而助推了金融泡沫的形成。尽管美国的上述主张刻意回避了自身的金融监管不力、宏观经济政策失误以及对美元霸权的滥用才是导致危机的更深层原因,不乏脱卸并转嫁责任之意,但推进“全球经济再平衡”却无疑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世界经济调整的一条主线,危机之前的国际分工体系也必然会在“再平衡”原则基础上实现重塑,这将对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对此,中国必须直面“全球经济再平衡”这一重大课题,趋利避害,将其转化为中国经济战略调整的强大动力,适时推进中国经济战略的优化升级。

对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前景,在“后危机时代”刚显端倪的情况下显然难有定论。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认为全球经济不平衡经过调整会走向再平衡,可能出现若干不同情形,这意味着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定型之前,各国围绕“全球经济再平衡”所展开博弈可能的均衡解是多重的,其中有三种典型情形:一是如果缺乏重大创新的支撑,可能经过短期和有限的调整,原先的全球经济失衡格局得以复归;二是在重大创新的支撑下,全球经济实现再平衡;三是虽然发生了重大创新,但全球经济迎来的是新的失衡格局。由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尚无发生具有范式革命意义的技术或制度创新,有学者据此认为,原由的全球经济失衡格局将得以维持。但是,对于当前这场被格林斯潘称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并不能局限于“短时段”视野加以审视。虽然现在对于“后危机时代”中全球经济的走势做出定论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经济再平衡”实际上意味着不同经济体增长动力的转换,即需要赤字国家放缓国内需求的增长,盈余国家增加内需。从这个角度来看,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性质,就是对全球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必将面临深刻调整。

三、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中的应对策略

整体而言,“全球经济再平衡”既是未来全球经济调整的战略取向,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经济协调增长的内在要求。因此,中国在“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中不应被动适应而应主动顺应外部形势的变化,积极推动自身经济战略调整,以促进中国经济实现更为协调和更加健康的发展。

首先,要调整需求结构,促进内需与外需均衡发展。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市场需求对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良性循环具有决定性作用。拥有庞大的现实或潜在市场需求规模是大国经济的重要优势。近年来,我国国内消费能力发展迅猛,消费层次不断提升,消费结构正在实现以日用品消费为主向以大宗耐用品主转型,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新兴消费大国。内需导向是大国经济的基本模式,利用国内巨大的消费能力支撑国内经济增长是大国经济的独特优势。本土市场领域的“大国效应”,使得中国的民族企业可以普遍享有规模生产带来的好处,为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生存空间,使其能够在竞争压力下最大限度地、有效地利用各类已有的优势和资源,避免在产业成长阶段因与发达国家的竞争者在技术、资本和管理等方面存在差距而陷入困境。当然,扩大内需并不是要简单地替代外需,事实上,开拓国际市场,稳定外需,推进贸易开放和自由化,不仅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为中国经济的提供外部驱动力,还可以打破内生的体制和利益壁垒,成为国内体制转型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中国在着力破解抑制内需成长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的同时,也不应放弃继续拓宽国际市场的努力,从而促进内需与外需的协调发展。

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均衡发展。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革命。综合考虑国内外情况,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一个重要的结合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现实的切入点。这方面发展的潜力大,应当重点给予扶持,力求取得突破,努力实现产业化、规模化。中国实现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的技术突破,不仅将为中国在新一轮技术创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也将实质性地增强中国在未来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由此赢得在未来“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中的有力态势。在注重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仍不可忽视虚拟经济的发展。尽管虚拟经济导致了国际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发生,但无论从理论层面看,还是从现实层面看,发展虚拟经济对一国经济来说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虚拟经济的繁荣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是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获取战略主动权的重要支撑。当然,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规模必须与实体经济相匹配,才能有效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过小的虚拟经济发展规模会制约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过大的虚拟经济规模又增加实体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投机风险,因此,要保持虚拟经济发展规模与实体经济相匹配,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中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性的战略支撑。

最后,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协调,推动改善促进全球均衡发展的国际机制。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经济协调具有三重意义:一是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持续平衡发展将为解决中国国内严重的失衡问题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二是鉴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借“全球经济再平衡”向中国转嫁责任与风险的意图,中国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参与到相关的国际协调当中去,通过获取更多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来化解压力,赢得战略主动;三是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参与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等问题,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是对当前国际社会流行的“中国责任论”的正面回应,是负责任大国的切实体现。在政策层面,中国应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合理化改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强货币区域合作,强化各种经济政策和机制的国际协调,推动改善促进全球均衡发展的国际机制,使“全球经济再平衡”朝着有利于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同时为推动中国自身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在国际分工体系重塑中争取主动权乃至主导权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Robert B.Zoellick. After the Crisis.2009-09-28.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10

一、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村集体经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

由于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过程中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几乎全被“分光”,从而导致目前农村集体经济出现“空壳”,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村子寥寥无几,即使是在拥有农村集体经济的村子,其集体经济也是规模不大、效益不佳,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很小。

(二)农村集体经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限

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村基层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农村基层组织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组织。目前,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空缺”,农村基层组织很难拥有“富裕”的资金来为村民办些诸如修建村道、整治河道、修建文化书屋、修建体育设施等实事,也无力发展诸如免费教育、医疗、保险和各种救济等多项公益和福利事业,也无力从根本上消除由贫富差距拉大而潜伏着的不稳定因素,不能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农村基层组织不仅使其自身的威信、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降低,而且往往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长此下去甚至还将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基础。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困境

目前,农村集体发展滞后面临困境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生产发展的基本生产要素严重匮乏,农村集体经济做不强、做不大;二是基层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在政策和金融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持续性;三是农村集体经济竞争力不强,人才匮乏,管理、设备、技术严重落后。

二、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障碍

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缺乏有效性和持续性。在传统集体经济制度下,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农村集体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全统一到集体经济组织中,农民既丧失了私人财产权,也丧失了独立经营权,在这种政策下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初期,农村集体经济实行承包、租赁、合资等经营方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规模得以扩大,农村集体经济有了质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虽然农村集体经济中集体土地所有的产权制度没有发生变化,但农民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鼓励个体经营和私营经营政策下,相当多的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漠不关心,更多的集体经济组织被拍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缺失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很难以独立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经济活动,最终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越来越少,农村集体经济规模越来越小。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及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由于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落后、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因而农村集体经济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也使农村基层组织处于发展生产无财力、提供服务无能力、干部说话无威力、“有事无钱办”的尴尬境地,集体经济组织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困难。

(二)现实原因

1、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够。各乡镇往往只强调村干部的带头致富作用而忽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要素匮乏。贫困地区农村几乎所有的村都把土地及生产资料分给了农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仅缺少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且农民也不愿把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集体经济组织中来,生产要素的匮乏极大地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3、村干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识淡薄,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寻找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能力不强。

4、缺乏对农村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的探索。在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着决策不科学、创业观念淡化、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产品科技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等现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是束手无策。

三、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措施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是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项新任务,要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就必须因地制宜、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探索出一条适合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一)提高认识、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主要经济成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农村集体经济对推动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大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了,才能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才能真正兑现为民办事的承诺,基层党组织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农村基层政权才能得到巩固;才能带动大部分农民致富,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担负起组织、引导、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作用。

(二)以联产承包经营为核心深化农村集体经济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坚定不移地长期坚持。同时,为适应新形势要对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改革,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如何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如何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职能和作用,用改革的手段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营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很重要的原因是现行政策环境有待完善,这就要求我们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一是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纳入当地整体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二是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制,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把乡镇领导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工作实绩考核内容;三是制定扶持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在财政资金、土地使用、银行贷款、税收优惠、结对帮扶等方面,按照各自职责,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政策环境。

(四)以市场为导向选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善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创新优化经营机制,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原则,结合各村实际,寻求适宜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贫困地区农村区位条件差异大,在选择发展路子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集体和农户以资源、土地、资金等入股,发展股份合作经济;改善投资环境,盘活集体土地,兴建加工厂或引进外资兴办企业,发展厂房、商铺、专业批发市场等租赁型物业经济,发展有偿服务业,将现有集体资产进行承包、租赁,或者以现有资产入股,参与民营企业发展,实行集体资产和资本运营的市场化管理;根据当地资源与市场需求,进行资源开发型发展,通过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村集体的服务意识,引导农民围绕本村优势发展经济,组建行业协会,引导农民闯市场。

(五)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保障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关键是要选准、培养出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一班人,尤其要选配好“班长”。实践证明,一个好的“班子”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要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要把那些致富能力强、奉献意识强和公道正派的群众发展为党员,培养成干部,把勇于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要让政治素质好、年轻有文化的,懂经营、会管理、驾驭市场经济本领强的人进入村班子,要把那些既拥护党的领导又有经济头脑的经济能人培养成为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

(六)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扶持,各级政府要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是采取有效举措化解村级债务,减轻村级债务负担;二是增加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税收、用地、用电、综合项目开发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三是建立对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的财政补助制度;四是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监督检查力度;五是坚决制止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行为。

(七)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管理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11

经济法;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

近年来,经济法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规制实施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仅影响到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规制的实施效率,更不利于受害者个人利益的维护,因此,必须重视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规制的实施。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主要由损害后果、因果联系、违法行为等要素构成,但是实际行使中存在过度重视权力主体而忽视权力主体的法律责任、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形式有限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才能更好地完善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规制。

一、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构成

通常法律责任追究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如损害后果、因果联系、违法行为等,这几项条件都是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

(一)违法行为

笔者认为违法行为应作为经济法律责任制的首要条件,当然,此处的违法行为不仅仅指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从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角度上出发,违法行为也不仅仅指的是违反法律禁止性规范的行为,在经济行事过程中如果违背法律原则或倡导性规范的话也属于违法行为,在这个领域中也有很多人对其展开研究,更强调了“不当”行使经济权利的行为,其中隐含了合法与合理、实体与程序等多个层面。[1]尤其是合法与合理的定义,合理性要求并非以禁止性规范体现出来,但合理性原则是经济法律执行的基本原则,因此,在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实施必须严格考虑其中的构成要素。

(二)损害后果

损害后果是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从法律基本理论上分析,损害事实才能导致损害后果的发生,而很多专业人士却认为损害事实并不是经济法律责任制的主要构成要素,当然,其中也不乏更多人认为损害事实最终会造成损害后果,应将其列入到经济法律责任制的主要构成因素[2]。另外,有些人在对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制研究中提出,损害结果应属于一种经济赔偿责任的构成要素,纵观经济法行业中,对损害后果要素的理解存在很大异议。笔者认为应将损害后果列入到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体制中,但并不一定将其作为经济法中权力主体责任的前提因素。通常情况下,在违法行为发生时,如果国家令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要求赔偿或补偿的情况下,则需要将损害结果作为重要要素,从客观上来看损害后果是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

(三)因果联系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几种因素之外,因果关系是经济法中权力主体法律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从某些研究人士的角度出发,不将损害结果算作经济法律责任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在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也就没有因果关系,而一旦损害结果成为经济法律责任构成要素的话,则需要考虑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也是权力主体中经济法律责任行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3]站在经济法中权力主体承担法律责任的首要前提是具备违法性,主要指的是违反经济法相关规定,根据国家经济法律规定,这样损害的结果是赔偿时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主观过错是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主要构成要素,而并非是权力主体责任的必须要素,从各项要素的综合分析,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归纳为国家经济赔偿要素之一。

二、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过度重视权利主体而忽视权力主体的法律责任

从当前经济法律责任中分析发现,责任存在一些不均衡性、不对等性的现象,尤其是在市场规制法律中,由于主体义务规定过多,从而导致其中的法律责任规定数量也随之增加。[4]但从当前经济法律责任实施的整体分析中发现,过度重视权利主体的法律责任、轻权力主体法律责任的现象极为明显,也是当前制约经济市场发展的关键。同时,有很多不法经济人员钻这个空子,很容易引发法律市场的混乱。而且,其中所存在的不均衡、不对等性,也会影响到市场规制、调控的进行。

(二)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形式有限

从当前经济法中权力主体分析,其中的经济法责任主要包括责令纠正、没收违法所得、消除影响、取消许可、通报批评等形式内容。从责任实质性内容分析,主要将其分为财产性责任、非财产性责任等两种,如所提到的没收违法所得、责令退回等形式则属于财产性责任,而其他责任形式则属于非财产性责任,其中责令退回、责令纠正以及消除影响等形式的直接受益方为经济权力主体,没收违法所得等责任行为的直接受益方为国家。[5]但从当前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其中的责任形式有限,还有很多如赔偿、履行之类的责任形式未能被纳入到经济权力主体法律责任体系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法律责任制的实施效率。

(三)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重心问题

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实质上就是一种调制主体,也就是行使市场规制权和宏观调控权的国家相关机关。在现今经济法律中,权力主体法律责任规定的实行主要以追究工作人法律责任替代,整体的法律责任重心出现一定的偏移。[6]针对行使调制权的角度上分析,国家机关相关工作人员并非经济权力的主体,而是经济权力主体的人,而且,在很多部法律责任章节中都明确规定行使调制权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承担其违法行为的行政责任和承担犯罪时的刑事责任等。但从法律章节中分析发现,很少规定法律机关向受害的受制主体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笔者认为当前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中心存在一定问题,不利于经济法责任的顺利实施,应在未来发展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三、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的优化路径分析

(一)重视国家经济赔偿

通过以上分析,了解到当前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不仅影响到经济法律的顺利实施,甚至会制约经济市场的发展。因此,在时展中以及经济市场不断变革中,应不断完善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体制。[7]例如,应坚持市场规制权力主体责任义务本位,重视国家经济赔偿,尤其是在行政法学的领域中,应将行政不作为分为依申请的行政不作为和依职权的行政不作为,违反程序的行政不作为与形式作为而实质不作为的行政行为。另外,在申请的行政行为,不应将其作为主要发生在市场规制法殊准入、产品准入以及一般准入在内的准入制度。从依职权方面分析,不应将其行政作为发生在市场规制主体对价格行为、竞争行为、质量行为以及保险市场、证劵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等在内的检查、监督和处理事项中,要合理划分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规制的各项因素,才能保证经济法律规制更好地为市场发展服务。从违反程序的角度上出发,其形式作为、行政不作为、实质作为的行政行为极有可能在市场规制中的各个事项中存在,而在实施国家经济赔偿责任后,可以对市场主体的不作为进行有效治理,从而达到克服其不作为的行为,对市场机制机关作为市场程序执法者和管理者在主观上均有注意的义务。而且,在该规制的实施下,可以有效避免执法权以及管理权行使过程中给受害者造成经济损害结果的发生,对经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极为有利。其中所提到的“注意义务”实质上就是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必须尽职尽责的履行职责,严格按照规制执行职务,进而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二)重视国家意志的渗透

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的不足会给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经济法律规制的行使带来严重的影响,当然,存在经济法律责任规制实施不全面的现象,尤其是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制不到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解决这类问题,应更深刻地理解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含义,才能更有利于经济法律责任规制的实施。[8]从宏观角度上分析,市场规制权力主体主要代表国家意志,权力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实施则是国家意志对社会经济活动渗透的一个过程,在规制权发生法律拟制的情况下,才能使社会公众相信其效力,而所产生的公信力则是社会效应后果的主要回应成果,当然,其回应的成果也会直接影响到规制的预期效用,因此,在经济法中权力主体规制的实施必须重视国家意志的渗透。另外,为保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应将国家经济赔偿责任加入市场规制主体中,根据市场规制主体的发展情况,将其作为基础,对市场规制主体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情形进行定型化,将秉承、诚然理念充分融入其中,不仅要体现出经济法的内敛、谦恭,也要将其决定性的作用在市场机制中充分发挥出来。当然,在行使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国家干预的形式,避免将其作为最后补充性的机制使用。

四、总结

总的来说,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规制的实施效果显著,但经济市场不断变换,其法律责任规制也应不断完善,并根据市场实际发生情况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另外,笔者发现当前经济法权力主体的法律责任规制相对较多,却极少对经济法中权力主体法律责任规制关注,尤其是其中涉及到国家经济赔偿责任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市场经济法律责任规制的作用未能得到全面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法律规制实施的公信力,这些问题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及其人员的重视。本文主要对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展开研究,不仅分析了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规制中的要素,也提出了现阶段权力主体责任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优化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引起相关部门对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经济法律责任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赵大华.论经济法中权力主体的经济法律责任[J].法商研究,2016,(5):66-74.

[2]周亮.从规制性角度出发看经济法的责任与褒奖[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20):1-3.

[3]徐天骥.关于经济法责任与经济法的关系研究[J].知识经济,2012,(21):31.

[4]王楠.惩罚性赔偿作为经济法责任形式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1.

[5]颜常.国家在经济法主体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0.

[6]曹胜亮.经济法责任的独立和独立的经济法责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12

为了研究集体经济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笔者选择云南省南涧县无量山镇的13个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 基本情况

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也发展越来越重要。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即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空壳村”问题日渐突出。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基层组织正常运转难,党群、干群关系协调难,公益事业建设难,村级债务化解难,农民增收难等一系列矛盾相互交织,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必须把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放到战略高度来认识,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无量山镇位于南涧县东南部,地处无量山和哀牢山中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50km,是大理州通往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的南大门。全镇国土面积251.95km2,辖13个村民委员会、222个自然村、290个村民小组、8986个农户,总人口3.6万人,居住着汉、彝、苗等11个民族。2012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6600万元,比上年的21800万元增长了22%;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同比增长50.2%。

2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村干部普遍认识到,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最大问题就是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甚至“空壳”,存在“无钱办事”的问题。作为一个村,一方面没有集体经济不行,另一方面想发展、要发展集体经济虽有愿望,但总感到无处下手。当前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较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很少。长此下去,村干部的积极性将难以调动,进而影响到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这些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六个缺”上:

(1)缺信心。农村干部群众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普遍存在信心不足,尤其是过去不少村发展集体经济时没有实现有效发展,不仅加重了乡村债务,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而且挫伤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动摇了人们的发展信心。

(2)缺资金。调查中发现,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面临着进一步做大做强的问题;而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以村集体的名义进行贷款融资非常困难,当前发展面临的资金困难问题较为突出。

(3)缺人才。村干部普遍文化水较平低,改革意识、市场意识、发展意识不够强。

(4)缺机制。当前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面临诸多机制方面的问题,如:管理机制不灵活,程序多,决策慢,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集体经济产权不清,村委会承担风险大,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等。在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村,这种状况阻碍了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在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则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

(5)缺氛围。一方面,近年来村集体经济通过改制把集体企业改了、卖了,但集体资产没有实现保值增值,村民没有得到更多的实惠。另一方面,舆论环境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加大了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想集体的少了,想自己的多了;关心集体的少了,关心自己的多了;干集体的少了,干自己的多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缺乏号召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6)缺体制。现在的村级班子3年一选,有的村干部反映,这种情况导致了部分村干部的短期行为,对村里集体经济发展很难有一个长远规划。领导班子不稳定,集体经济很难有长远发展。

3 无量山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必须因地制宜,立足村情选择适宜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从无量山农村实际情况看,目前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概括起来主要有:

(1)土地经营权流转型。通过多种方式集中土地,积极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种植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使农村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到2012年底,全镇共种植中药材约573hm2。

(2)社会化有偿服务型。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建种植、养殖协会等中介组织,向公司和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为集体经济培植新的增长点。全镇共发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6个,增加农村经济收入1250万元。

(3)盘活存量资产型。对处于停产状态的村办企业,采取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租赁、拍卖等多种方式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

(4)骨干企业带动型。对村办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大力发展以华庆公司为主的乡镇企业。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加快推进村办企业的二次创业,实现了靠企业强村。目前为止,全镇共有10个乡镇企业。

可以说,村居条件各不相同,增收招数不尽一致,但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前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应该多思考、多研究,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4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与思考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事关农村工作的全局,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是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我们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努力实现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巩固农村经济基础。

4.1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实践证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离不开好的带头人。因此要引导党员群众把愿意为干部办事、符合党员条件的农村致富能人选到基层党组织中来,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同时,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本领,把村级领导班子建成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强集体。

4.1.1 配强班子,选好带头人

发展经济要以人为本,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村领导班子来作支撑,因此要选好配强“领头雁”,切实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一是要“选”,通过公开选拔,把社会上能力强、作风正、有本领的党员选拔上来。二是要“请”,把外出务工经商中有能力、素质好、愿意为家乡群众服务的能人、大户、致富带头人请回村担任村干部。三是“派”,对无合适人选的村,可从镇机关或镇属部门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里任职。

4.1.2 加强村干部培训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提高干部的经营管理水平。

4.2 营造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多途径的加大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想认识。认真总结实践中群众创造的丰富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意义,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明确发展的途径,继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力表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营造有利于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3 落实和完善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

近几年,中央加大统筹城乡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学透用足这些政策,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这些政策包括鼓励发展名优规模养殖;鼓励发展休闲旅游业;鼓励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鼓励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企业投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鼓励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

4.4 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认真分析每一个村的发展条件,突出重点行业和领域,突出特色和优势,选准发展路子,“干能干的事,挣能挣的钱”,建立起村级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每个村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实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集体经济的膨胀式发展,使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实现集体收入的较大增长,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摸清村情和群众意愿,找准发展路子,制定好村级经济发展的中远期规划。同时,镇党委、政府要抓好指导,整合资源,落实好帮扶工作,增强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

4.4.1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共同体,建立“公司+农户”式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

4.4.2 大力发展效益农业

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扩大种、养殖基地规模,重点发展有市场前景的农副产品,一个村打造一个品种、一个品牌,形成资源优势,提高土地经营效益。

4.4.3 推行农业资源资本化经营

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股份合作、专业承包、招标经营等形式搞活集体土地经营,也可以通过集体所有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参与兴建工业园区,建造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等开展物业租赁,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4.4.4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对区位优势明显的村要抓住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利用土地资源适量进行固定资产投入,发展饮食、宾馆等旅游辅助产业,拓展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新途径。同时要针对目前回归自然休闲观光旅游盛行的情况,挖掘潜力,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4.5 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上级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关心、爱护、支持村干部,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在保障村干部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实绩和集体经济发展情况适当拉开收入标准差距,并随着经济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提高收入水平。同时也要规范养老保险制度,真正发挥保障机制的作用。

4.6 加强管理

一要制定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方法,盘活现有资产,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二要加强村级债权债务清理。三要进一步完善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继续深化和完善村级财务委托制,切实履行村务公开制度。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中国农村现代化基本问题[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徐勇等.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韩俊.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思路[J].中国经济时报,2004(2):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6] 农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经济实力的体现篇13

确保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不仅是应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目前,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核心内容。欧美等发达国家陆续出台促进制造业回归的具体举措,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还是美国的“再工业化”,都旨在通过战略规划、资金补贴、政策倾斜等,推动社会资本和研发资源向实体经济快速转移。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已重新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确保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不仅是应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且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可以说,振兴实体经济对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让第一产业进一步夯实、第二产业走向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在增长动力上从生产要素投入更多转向创新投入,而这些都要靠扎实的实体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振兴实体经济也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之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以工业品大规模生产和供应为前提,根本之策是建立起高度发达的实体经济生产体系和先进技术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就业、创造更多收入、带来更大消费,才能给群众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生活产品,提供更丰富的优质服务,才能更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发挥金融资本正面作用

部分市场资金“脱实向虚”,通过资本运作扰乱实体经济信心,甚至实体经济正在成为资本游戏的平台,严重干扰了实体企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党的十提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之后中央多次提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思路。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7年经济工作,再次要求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这给了实体经济企业极大的发展信心。

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呈现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以往刺激经济政策副作用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这让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局势更加复杂,实体经济企业的经营难度不小。其中的原因,一是受经济环境下行的影响,国内的有效供给跟不上需求的发展;二是包括传统制造业甚至部分新兴产业在内的许多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行业平均利润率显著下降;三是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融资等在内的企业综合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同时,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就是部分市场资金“脱实向虚”,通过资本运作扰乱实体经济信心,甚至实体经济正在成为资本游戏的平台,严重干扰了实体企业的健康发展。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液,理应对振兴实体经济发挥重要的正面作用,但有些资本从事杠杆收购,挑战国家金融法律法规的底线,挑战职业操守的底线。这都是实体经济发展中亟待大力解决的。

要落实中央精神,振兴实体经济,要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靠实体经济企业自身和各级政府、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企业自身层面,要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实体企业和行业的转型升级,主动创造有效需求。实体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坚守品质信条,坚持创新驱动,坚定走国际化道路。

以伊利集团的经验和做法为例,我们以品质为信条,打造“品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品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坚持创新驱动,鼓励全员创新,通过创新挖掘潜力、提高效率,点燃企业发展的新“引擎”;坚定走国际化道路,以国际化视野搭建全球资源重新配置的平台,把全球最有价值的资源整合到我的价值体系中,为我所用。通过这些举措,伊利不仅每天将1亿份伊利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让自身进入全球乳业8强,还带动了中国乳业产业链上下游的整体转型升级,推动了中国乳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要防止资本过度流向虚拟经济,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要坚持虚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完善虚拟经济市场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虚拟经济各层次的发展,审慎有序地开放金融市场。

振兴实体经济,知易行难,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工业化尚未完全实现、信息化方兴未艾的新兴经济体中,更需要中央决策、政策引导和企业实干。在调研一些实体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结合企业实践中的亲身感受,对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的举措,有如下期待: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