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经济与管理论文实用13篇

经济与管理论文
经济与管理论文篇1

〔摘要〕本文在分析经济法的使命和现代国家的职能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的意义、目标、原则、基本内容和可操作性等问题,进而揭示了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经济法 现代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法制化 一、经济法的使命在于规范国民经济关系 1.经济法的实质 法律的基本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以形成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其中,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亦即国民经济关系。 这里所说“国家”,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它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有关经济的基本法律,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关于经济的一般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审查和批准国家计划和预算的部分调整方案。国务院制定有关经济的行政法规,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对各级国家机关,主要对政府领导、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以利贯彻执行。这就是“国家因素”。 国家因素影响的范围,包括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指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重点为计划、预算、税收、金融、物价、工资、产业政策、对外经贸等。微观方面,指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对市场的具体事项的必要管理。 国家因素影响的方式,包括干预和参与。干预,说的是间接调控和直接管理。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按照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办事,并且尽可能纳入法制程序。直接管理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采用行政手段,但也应当是依法行政。干预又可分为积极干预与消极干预,前者指保护、鼓励,后者指限制、禁止。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已形成了这样一条指导原则:“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 〕这就明确了什么叫“国家适度干预”。参与,说的是国家投资,举办企业、事业。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而公有制中又以国有为主体,国家对国有资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国有并不等于国营,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严格地说,干预是“管”,参与是“办”,管、办应当分开,前者属于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后者属于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职能。经济法侧重规范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活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认识: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基本组成部分有三大块:一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二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主经营,构成经济法的基调。 根据这种认识,经济法与民法作出了基本的划分。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而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一定的交叉联系。在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民法、经济法既有相对分工,又共同发挥作用。 2.经济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国的法律体系是指由具有内在联系的各个部门法组成的统一体。对法律部门的划分和法律体系的框架,中外法学界历来存在多种意见。我们认为,设计一国的法律体系,一方面要适合本国的国情,另一方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笔者曾经提出:“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之下,主要有六大法律门类: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社会法和诉讼仲裁法。”〔2〕去年初, 王家福等六位研究员著文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应由以下九类法律构成:宪法,行政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民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社会法。其中,列在第三位的是“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生活进行必要干预、对经 济秩序予以维护和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法。”〔3〕如此突出经济法的位置,在目前所看到的著述中, 还是不多的。 经济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首先表现为它已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的经济关系,既有自己的特殊性又有一定的范围。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具有直接性和综合性。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法尚处于一种理论形态的话,那么,今天可以说,一系列的、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已经组合成整体意义上的经济法部门。 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形态,经济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仅表现为它是否为一个法律部门,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它是否为一个基本的法律部门。建立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模式,综合协调国家、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依赖于民法和经济法,而其中宏观调控为经济法特有的功能。经济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属于基本的经济关系,所起的作用是别的法律部门无法替代、因而不可或缺的。有鉴于此,称之为基本的法律部门,不是顺理成章吗? 二、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是依法管理国民经济 1.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行政、司法往往混为一体,知县、知府大量的事务是审理案件。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则是把立法、行政、司法分开来了。虽然我国不照搬西方某些国家的“三权分立制”,但也将国家机关划为既有分工、又有配合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三类。考察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必须以此为起点。这还只是一般性。 特殊性在于体现时代特征。在经过正、反两种经验比较之后,中国人民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党的领导下,终于找到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现已庄严地记载于党章和宪法之中。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既然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必然是管理国民经济。与此同时,还要管理各项行政事务、文化事业及其他社会事务。 2.经济法与行政管理的结合点 前面已分析经济法的使命和现代国家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经济法与行政管理有些什么关系。经济法从法律的角度反映国家因素如何对市场经济秩序发生影响,行政管理从行政的角度规范行政机关如何领导和管理国民经济建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行政学家和法学家是达成了共识的。不妨援引如下两份资料: (1)夏书章教授主编的《行政管理学》, 对当代行政的概念作了下述界定:“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4〕 (2)张尚zhuó@①教授所著《行政法教程》, 提出下述观点:“在我国,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主要是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两大法律部门紧密相关的,这就是经济法和行政法。当然,经济法,除它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以外,它还有另外的一些内容。而行政法,包括它的同经济法交叉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在内,则全部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总之,加强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在我国,主要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法和行政法。”〔5〕 毋庸置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就包含着依法管理国民经济,特别是将经济法行政法运用于行政管理之中。 经济行政法是调整国民经济管理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我国现已制定出来的《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审计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等。因其以经济法与行政法相交叉的形态出现,兼具经济法和行政法两方面的属性,一些学者称之为经济行政法,也有人认为应称之为行政经济法。因其强调国家因素的作用,行政管理服务于经济建设, 所以它也就是国民经济管理法。 据统计,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约有80%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而其中,最大量的行政执法活动是由经济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的,如计划、财政、税务、中央银行、审计、统计、物价、工商行政、技术监督、规划、土地、城市建设、劳动、海关、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各产业部门,既是行政机关,同时又是执法机关。 经济法立足于国家整体,显示出社会公共性的根本特征; 现代行政管理又称公共行政管理,即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结论自然而然地得出来了: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有不解之缘;现代行政管理中必须运用经济法这种手段。 三、经济法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目标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期望实现什么目标呢?众所周知,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我们正在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一个转变,本世纪之内要求初步实现;后一个转变,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当前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外贸企业,面临不少困难,某些企业效益不甚理想。因此,我们的着眼点应定为效率优先,同时也要兼顾公平。 经济法对国民经济发生影响,一般通过经济基础作为中介,或是改造旧的生产关系,或是确立新的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有些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经济法律,可以直接对生产力起到保护和促进的作用。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熟练地掌握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所必需的法律知识,特别要提高运用经济法管理国民经济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国家提出的目标:“经济管理法制化达到较高水平。”〔6〕制定社会主义法律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按法律办事与按规律办事要尽可能一致起来。实现经济管理法制化,也就是实现经济管理科学化。科学管理,治国之道。 2.原则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概括地说,就是依法行政。其理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法制型经济。 依法治国的基础环节是行政管理法制化。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即从人治走向法治。现代国家政府普遍奉行这一准则,我国于改革开放之后亦确立了这一原则。依法管理国民经济,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依法行政,以规范化的制度,正确处理人民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利于保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利于保证行政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保证社会对行政工作的监督。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在经济领域,侵占、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制造、销售伪劣产品,搞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政府机关滥用职权、自办公司、巧立名目、与民争利等等,人民群众对这些社会公害深恶痛绝。1996年3月, 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各级政府及国家公务员都要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统一性与严肃性。” 3.基本内容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掌握哪些基本内容呢?可分为宏观调控与具体行政管理两大环节。 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把宏观管住,包括规划整体发展、制定方针政策、协调市场运行、组织社会保障,通过立法确立计划、财政、金融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机制,确立价格、工资综合改革方案。因此,计划法、财政法、税法、银行法、价格法、工资法等在经济法体系中占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显示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作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高屋建瓴的管理,而不是拾遗补缺。 这里有一个成功的例子。1993年3月, 我国修正《宪法》,增加了一项重要条款:“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同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了16条措施。中央领导同志说,16条中有13 条属于经济手段。 从199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到1996年底,国民经济的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在此期间,立法上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1993 年12月制定的《公司法》,确定“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2)1994年3月的《预算法》,开宗明义提出:“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3)1995年3月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和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金融业的管理,制定本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上述?梅啥记康髁恕巴晟坪旯鄣骺亍闭庖蛔钪匾墓芾硎侄巍?/P> 另一个环节为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具体行政管理。例如,公司注册登记,颁发各类许可证和执照,征税,物价检查,商品市场管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等。行政法上称之为具体行政行为。 至于抽象行政行为,那是指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和地方有关政府制定规章,各级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这些行政法规、规章、决定、命令,有的涉及宏观的即全局性的方面,有的涉及微观的即个别性的事项。宏观管住、微观搞活,并非指宏观管死、微观自流。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都可以对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4.可操作性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注意哪些可操作性的问题呢?根据我国的实践,主要应当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国民经济法制管理的层次划分——基本层次与补充层次。行政机关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行政执法者。依法行政的第一个层次或曰基本层次的内容,即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包括行政处罚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机关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作出许多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之后,行政机关则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法行政的第二个层次或曰补充层次的内容,即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理、行政处罚不服,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要求取得国家赔偿。这三项相互关联的法律补救制度,其结果,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认可和维护,也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否定和制约。行政机关享有行政管理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律救济权,从中亦可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公正性。 第二,行政管理权限的范围——法定职权与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行使权力遵循法定原则,即只有法律规定的行政权力才能行使,法无明文授权则不得为之。违反这一原则办事,就构成越权。针对目前对某些违法行为打击不力的情况,人们要求加大执法的力度,这从一般意义上讲也是对的,但全面理解,应当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既要有力度,也要有限度。这个“度”,就定在法定职权上。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多样,完全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并不恰当,法律常常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列出一个幅度,行政机关可在法定的幅度内享有自由裁量权,但不能显失公正。如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政秩序的罚款幅度为1元以上、200元以下;对虚假广告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行政机关行使职权不能越出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范围。因此,自由裁量权不等于无所不为。行使法定职权和自由裁量权都属于依法行政。 第三,行政管 理职权的内容——权力与义务。行政管理职权是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在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代表人民意志)的国家通过立法授予的,它不仅意味着权力,而且同时意味着义务,因此又称为职责。既然承担了义务,就应当作为,而不能不作为。乱作为是越权,不作为是失职。权力也好,义务也好,说到底,都是为了实践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人做了官(准确地说,应是公务员),只想到自己是管老百姓的,没有想到为老百姓办实事。人们感叹到某些地方、部门办事难,其源盖出于此。所以,国家工作人员需要树立统一的权力、义务观。政府与企业的正确关系,应当是: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管理也是服务。 第四,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实体权限与程序要求。实体法规定实际的权利、义务,程序法规定行为的方式、步骤。前面所讲作为和不作为,亦适用于是否按照法定的程序执法。不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抑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都不能违反法定的程序要求。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所以,行政管理一要讲权限,二要讲程序。但须注意,程序不能太繁,应当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方便人民群众。 四、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密切关系 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公共行政管理。1996年4月联合国首次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为目前世界行政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为重要的学术组织,第三届国际行政科学大会于1996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行政管理模式。我们对行政管理学的重要性应当有足够的认识。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或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前述《行政管理学》一书指出:“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7〕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同其他许多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经济法学。经济法学是整个法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性。它的学科对象中,包含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管理行为的规范化问题。政府作为体现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以及作为民事关系中的机关法人,这三重性法律身份必须严格区分、正确适用,否则就会因法律地位模糊而导致管理秩序混乱。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还需继续,同时对外国的特别是以日本、法国、韩国等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应予关注并进行一些比较研究。政府依法管理国民经济,协调市场经济运行,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手段。由是观之,经济法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诚然,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各有特定的内容和体系,但在如何建立有效的行政体制、依法管理国民经济这一主题上,它们发生交叉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它们统一或结合起来。日本法学家曾经说过:经济法中的大部分规范,是要由国家各种行政机关来执行的〔8〕。中国亦如是。经济法学中包含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学中包含经济法。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向之一。 〔1 〕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14日)。 〔2〕拙作:《经济法新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版, 第4页。 〔3〕王家福等:《论依法治国》,《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4〕〔7〕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2页、第6页。 〔5 〕张尚zhuó@①:《行政法教程》,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29页。 〔6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 010年远景目标纲要》(1996年3月17日)。 〔8〕【日】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 中文版见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第一版,第118页;【日】江上@②:《经济法、禁止垄断法概论》, 中文版见国外法学知识译丛:《经济法》, 知识出版社1982年3月第一版,第8页。

经济与管理论文篇2

资源约束与经济位差

理论上讲,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通过资源的全球配置,使生产要素跨国界地流向最有效率的组织,实现全球经济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资源全球配置的前提是国家、地区间的资源禀赋差异。因此,资源的重新配置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内生现象。从物理经济角度讲,万物皆由能量生成,经济全球化在根本上涉及能量及其由之产生的各种具体物质资源在国家间的合理配置,内能补充、熵(无用能)增加等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全球系统性问题将进一步显性化。深入解析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源与能量补给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深藏于全球化背后的国家利益与矛盾。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发现,自然界能量的数量在传递和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即能量守恒。经济全球化在能量全球转移与传递中遵循着同样的规律。然而,事实上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更加重要的意义在于表明,一个系统内能U的增加(变化),等于系统吸收外界的热量Q和外界对于该系统所做的功W。即:

dU=dQ+dW(1)

一个系统要做功,要么就是消耗内能,要么就是吸取系统外部的能量。这里,一个系统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能的使用、消耗和转化行为。发达国家因其在经济上具有先发优势,全球经济活动中总体上表现为资源输入,因而能够以占世界10%的人口,消耗占世界近80%的能源。这已经足以显示其在吸取外部资源以补充和增加内能上存在的明显优势。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突飞猛进式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以不断地吸取外能特别是吸取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资源为其基础条件的。而在发展中国家,因其经济技术落后,国际贸易中表现为资源型的初级产品输出,经济发展中的内能消耗与补充主要限于国内解决。这就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大量耗用能源会遇到严重的资源承载力约束,发达国家就没有,或者症状要轻得多的原因所在。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第一个严重约束,即内能消耗与补给约束。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位差这种发展不平等现实与资源全球配置的所谓公平市场准则结合在一起,必将使发展中国家遭遇更大的资源承载压力,世界经济与政治市场中的主要矛盾也将产生一些新变化。②

继续这个问题,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当物质形态转化时,会使某种能量受到一定的损失,这种不能再被转化做功的能量的总和就是熵。熵同样是一个表示系统内部特征的量。③根据卡诺等人的论证,在一个系统内部,随着能量的不断使用,不能再做功的无用能是累增的,即总的熵不断增加,由此形成了熵增加定律。有机体系统要摆脱死亡,惟一的办法就是向环境中不断吸取负熵,以平衡熵增机制,维持系统均衡。在一个国家中,国民经济增长依赖于大量能源消耗的支持,而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耗的大量能源,会导致熵的不断累增,包括与熵的具体化形式相联系的废水、废气、废物的大量增加。熵增加会大大扩展经济发展的负外部性,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和生命维持系统功能弱化,产生了生态可持续性问题。而生态可持续性又是经济可持续性与社会可持续性的基础,由此使得维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资源)系统均衡成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确立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基本条件。

综合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发现,在内能补充与熵平衡机制上,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和经济上游地位,通过向经济位势低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吸取经济负熵(资源、利润),并大量转移高污染、高能耗产业以及熵扩散等负外部性输出行为,而维持了发达国家内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稳定均衡与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因其经济位势低,向系统外部特别是向发达国家吸取经济负熵与转移负外部性的能力要弱得多。正是全球经济格局中的这种发展的约束条件差异,造成了少数发达国家几乎是在肆无忌惮地挥霍能源,而处于经济低位势的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需要从本国内部吸取负熵来推动其经济发展,并把由经济发展带来的熵增加及其他负外部性积累在国内。这便构成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约束,即熵增加约束。把内能消耗控制在经济资源能够承受的限度内,把熵增加控制在生态资源能够承载的限度内,既是对这两大约束条件的具体解释,也是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化环境必须努力戒守的长期条件。④

全球化:经济位差与发展理性

因此,由于经济位差的存在,由于全球化所包含的资源全球配置的深重涵义,使得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居于显著有利的地位。在经济发展所需要解决的能补充和熵消弭两个关键约束条件上,发达国家因其处于高经济位势而通过向外部吸收经济资源、转移负外部性,从而实现了持续的经济扩张和良性经济循环。这种经济负熵和负外部性可以扩展到一些夕阳产业、淘汰设备的转移等等,因为这些转移归根到底涉及高能耗与熵增加两大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在发展中国家,则因受到外能补充困难与内部熵增加的双重约束,处于不利的可持续环境。而这种不利的可持续环境事实上才是这些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失重的真正根源。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三个主要结论:

第一,当科学技术的制约而使得全球经济处于有限度的全球开放环境中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内能消耗与熵增加两个主要的发展约束条件上主要以国家系统为解决的自然限界。因为超越国家系统的资源与熵解决路径将导致过大的交易成本而放弃。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后发国家的生态资源能够得到相对比较好的保护,工业化先发国家为寻找外部资源的成本是昂贵的。

第二,随着生产力进步,使交易费用下降,分工无限渐进地扩大。为了实现最大的交易惠利,工业化先发国家必然要利用其高经济位势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以实现工业生产力的最大效用。于是,全球经济进一步扩大开放。这种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是内生和利益诱致性的,对于大量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交织着外生强制与内在利益诱致的双重向量力的并合。由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其制度变迁所体现的利益趋向是非常明显的。而当全球化进程受阻时,由于利益诱致,工业化先发国家总会推出全球战略来谋求利益甚至不惜谋求军事战略和诉诸武力来达到次终极的经济利益目标,那就是根源于经济利益的一次次的世界战争。经济利益一次次地演变为政治和军事行动。只要预期的长期经济收益大于政治和军事行动的即期成本,国际政治努力甚至战争就都可能发生。

论文全球化:经济位差与发展理性来自

第三,当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时,生产力撞击与创新性毁灭使得国际经济活动中的技术易费用与制度易费用进一步降低,一次次的全球贸易谈判使得经济位势低的国家的保护门槛也进一步降低,资源的全球配置成为不可逆的选择。例如,经济位势高的发达国家住七楼,经济位势低的发展中国家住一楼。七楼的国家很容易地向一楼国家倾倒垃圾,并抽取资源。而一楼国家产生的垃圾则只能堆在家里,内能补充也只能够主要依靠国内资源。由于经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约束问题而非偏好问题,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自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的约束函数不同,即在存在显著经济位差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甚至是更加需要有发展理性。全球化背景下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家显得甚至是更加重要。

全球化与美国的长期资源导向战略

美国是一个最善于运用战略管理技术的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取得政权独立和经济自主。这种新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使得西方工业化国家再也难以通过明火执仗的直接军事占领和政权控制方式来取得外部资源,通过在全球建立、推行并运用市场经济策略来降低交易门槛,取得世界资源,便成为美国在改变了的全球环境中采取的新战略。近半个世纪来,美国经济发展的许多巨大成就都是与它连续实施宏大的国家战略管理和战略计划分不开的。而所有这些国家战略的实施,皆有一个终极原则,即实现美国的全球经济利益,或者更加明确地说,在全球实现美国的经济利益。从鸦片战争开始,欧美列强与中国的无数次接触、冲突与纷争,几乎全是由于利益问题。这一分析,可以使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其一,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往与中国的矛盾,除了存在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制度性矛盾外,同时还特别存在着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体制性矛盾。与制度矛盾相比,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体制性矛盾事实上更加实际地阻碍着资源的市场配置,阻碍着美国力图进行资源全球配置的根本利益动机的实现。正因为如此,为了加入关贸总协定,波兰、前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于1966年前后相继放弃了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新体制。而当中国也进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时,同样为美国利益当然也为中国利益融合。支持这一结论的还有一个重要依据是,美国贸易法第1106节规定:如果一外国大国加入GATT(关贸总协定),其国营公司在进出口业务中占统治地位,则总统可以宣布两国之间不适用GATT原则。而美国立法反对国营贸易公司的根本原因,在于国营贸易公司是计划经济和通过政府计划调动国家资源的主要实施者,并且还会使得美国的全球资源配置战略受阻。所以,我们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矛盾除了制度矛盾外,体制矛盾是更加现实的因素。当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种东西方体制性矛盾逐渐减弱,同时也有利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凭借其生产力优势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取得新的效用。

全球化:经济位差与发展理性

其二,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长期战略发展的国家。二战以来,美国推行了一系列重大的国际战略。包括20世纪60-70年代的绿色革命,90年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本世纪初推出的全球化攻略等等。由于国家战略管理的成功对国运将产生非常巨大而长期的效用,但对处于低经济位势的发展中国家的效用却是有限的。绿色革命运动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推广其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和种子等起到了十分有利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过度的施用化肥、农药,却造成了印度、巴西等国家农业土壤的严重板结,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致使这些国家出现发展停滞和主张无发展的局面,贫困问题至今未能得到解决,贻害十分严重。⑤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美国为首推行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今天的全球化攻略,都首先是基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高经济位势使它们能够推行这些战略并使它们首先获益。因此,在改变了的全球战略环境中,美国政府倾全力研究国际战略,寻找既符合自身利益又顺应世界潮流的利益结合点,形成战略,冠冕堂皇地大肆推广。这些战略的推行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能够继续引领世界经济潮流,并在全球市场中充分获益。

其三,美国通过实施长期资源导向战略来保证长期承当世界经济领导人的地位。在这点上,美国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更有前瞻性。经济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是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根本动力,人的差异(教育人、管理人、运用人的差异)是经济差异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也必然成为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资源。因此,美国政府在人力资本培养与吸引上下大功夫。通过建立自由经济与社会制度,吸引了大量的全球高级人才为美国经济服务。美国的特别开放、自由的市场制度,实际上包含着便于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的深重的国家战略因素,战略目标的根本是美国的国家利益。由于人力资源本身的个体禀赋差异,因此,这种自由、开放制度又必然是有选择的,它仅仅是或者主要是对于高级人才的进入自由。半个多世纪来,美国一直奉行吸引国际人力资本的长期战略,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吸引了大量的高级人力资本,美国经济创造了大量的经济剩余,保持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地位和经济的持续繁荣,使得半个多世纪来的美国能够始终站在世界经济前列,对国际经济政治产生着巨大而几乎无与伦比的影响。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在自然资源方面同样具有高度的战略意识。从长期发展趋势观察,石油在众多的不可再生资源中,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最大的影响力和国际战略意义。预期在未来的半个世纪中,国际石油资源将会逐渐枯竭,掌握石油资源,将成为制胜世界的重要的国际战略筹码,并将产生巨大的国际战略利益。美国国内的石油储藏十分丰富,美国政府却把石油资源列为长期战略资源,限制国内石油开采,长期从国际石油市场购买石油与储存石油。为了控制海湾地区的石油资源,美国不惜投入巨资,对中东国家进行渗透性控制,甚至不惜诉诸武力。美国政府正是通过实施这种长期资源导向战略,使得美国能够在不断变幻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取得全球利益博弈的主动权,并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世界。

合作博弈与发展理性

今天,发展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演化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集团之间的利益博弈关系。这在事实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论上都是成立的。由于经济发展对于各国政府政治利益的极端重要性,使得各国政府都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条件下寻求最大化的发展路径。然而,由于经济位差的存在,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资源约束与熵增加两个约束条件下,事实上接受着不同的发展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究竟应当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才能够最大化地有利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并在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呢?对此,不少发展中国家都因缺乏发展理性,盲从于工业化、全球化,采用了以损害弱要素(普通劳工和生态资源)利益为主要特征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教训极其深刻。⑥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博弈论方法进行发展理性选择的成本收益分析,并考虑其外部性问题,以得到一个真正符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的国际政治经济利益的纳什均衡模型。

我们把所有国家分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个集团,在全球化、经济位差、资源约束和熵增加条件下,假设各自都可以有可持续发展与不可持续发展两种战略选择。这样就可以产生如下四种选择结果:

(1)假设两类国家集团都选择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那么就都没有为此而需要付出的成本,当然也就没有由此而得到的收益。收益组合为(0,0)。

(2)发达国家集团单独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设其成本为3,总收益为6。由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正的外部性,发达国家得到5个收益,净收益为2(5减3),发展中国家则因此得到1个净收益。收益组合为(2,1)。

(3)由发展中国家单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位势较低,向系统外部吸取负熵与转移负外部性的功能较弱,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合理。但因其满足水平与科技水平均较低,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目前成本比发达国家稍高,设为4。而发展中国家因其区域广大且其环境、资源问题更为突出,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球效益会更加显著,总收益同样较发达国家单方面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高,设为7。其中,发展中国家获得6个收益,净收益为2(6减4),其余1个净收益为发达国家获得。收益组合为(1,2)。

全球化:经济位差与发展理性

(4)发达国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集团同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设总收益为13,发达国家的成本为3,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为4,净收益为6(13—4—3),各自获得3个净收益。其收益组合为(3,3)。

我们可以把这些数据构成一个纳什均衡模型(附表):

上表中,每栏的前一数字为发达国家的净收益,后一数字为发展中国家的净收益。从表中不难看出,发达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收益分别为3和2,实行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收益为1和0。因而以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优战略。而不论发达国家实行何种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都以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收益为最大,即3>2>1>0。(3,3)点为一个纳什均衡点。因此,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能补充、熵增加和系统均衡等约束条件,综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自的经济位势和实行可持续战略的成本收益差异,可以得出结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采取合作博弈方式,实行可持续发展,都是最优战略选择。这一结论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提示意义是:如果实施不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包括全球战略中对外部资源的无约束的吸取和对熵增加(如二氧化碳排放)不加控制,美国终将为此付出沉痛代价。因为,全球化已经使得对全球环境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变得对所有国家都没有好处。而国际战略中的极端利己主义同样会是成本大于收益。⑦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一个更加值得重视的发展战略选择。一个国家的长期政治经济利益永远根源于这个国家的生态资源系统和经济资源系统的可持续性。在这场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中,发展中国家更加需要有发展理性的支持,只有持之以恒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够最终确立起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

注释:

①经济位差一词是由物理学中的电位差要领借用而来,其指的是国家、地区间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的水平差异和国际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差异。

②朱国宏:《经济社会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7页。

③[美]里夫金·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5页。

④[英]皮尔斯(Pearce,D.W.),沃福德(Warford,J.J.)著,张世秋等译:《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经济与管理论文篇3

1.经济法的实质

法律的基本功能是调整社会关系,以形成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其中,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亦即国民经济关系。

这里所说“国家”,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和它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有关经济的基本法律,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关于经济的一般法律,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修改和补充,审查和批准国家计划和预算的部分调整方案。国务院制定有关经济的行政法规,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根据宪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对各级国家机关,主要对政府领导、组织和管理国民经济的职权以及行使职权的程序作出具体规定,以利贯彻执行。这就是“国家因素”。

国家因素影响的范围,包括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宏观方面,指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重点为计划、预算、税收、金融、物价、工资、产业政策、对外经贸等。微观方面,指的是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对市场的具体事项的必要管理。

国家因素影响的方式,包括干预和参与。干预,说的是间接调控和直接管理。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按照经济规律特别是价值规律办事,并且尽可能纳入法制程序。直接管理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采用行政手段,但也应当是依法行政。干预又可分为积极干预与消极干预,前者指保护、鼓励,后者指限制、禁止。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已形成了这样一条指导原则:“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1〕这就明确了什么叫“国家适度干预”。参与,说的是国家投资,举办企业、事业。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而公有制中又以国有为主体,国家对国有资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国有并不等于国营,所有权与经营权可以分离。严格地说,干预是“管”,参与是“办”,管、办应当分开,前者属于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的职能,后者属于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职能。经济法侧重规范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活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认识: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运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的基本组成部分有三大块:一是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行政管理;二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自主经营,构成经济法的基调。

根据这种认识,经济法与民法作出了基本的划分。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而经济法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的经济关系。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发生一定的交叉联系。在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民法、经济法既有相对分工,又共同发挥作用。

2.经济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一国的法律体系是指由具有内在联系的各个部门法组成的统一体。对法律部门的划分和法律体系的框架,中外法学界历来存在多种意见。我们认为,设计一国的法律体系,一方面要适合本国的国情,另一方面要考虑与国际接轨。笔者曾经提出:“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之下,主要有六大法律门类: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社会法和诉讼仲裁法。”〔2〕去年初,王家福等六位研究员著文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应由以下九类法律构成:宪法,行政法,经济法,行政诉讼法,民商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社会法。其中,列在第三位的是“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生活进行必要干预、对经济秩序予以维护和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经济法。”〔3〕如此突出经济法的位置,在目前所看到的著述中,还是不多的。

经济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首先表现为它已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客观存在的、现实的经济关系,既有自己的特殊性又有一定的范围。经济法的调整方法,具有直接性和综合性。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法尚处于一种理论形态的话,那么,今天可以说,一系列的、调整国家因素影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已经组合成整体意义上的经济法部门。

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律形态,经济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不仅表现为它是否为一个法律部门,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它是否为一个基本的法律部门。建立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模式,综合协调国家、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依赖于民法和经济法,而其中宏观调控为经济法特有的功能。经济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属于基本的经济关系,所起的作用是别的法律部门无法替代、因而不可或缺的。有鉴于此,称之为基本的法律部门,不是顺理成章吗?

二、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是依法管理国民经济

1.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行政、司法往往混为一体,知县、知府大量的事务是审理案件。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则是把立法、行政、司法分开来了。虽然我国不照搬西方某些国家的“三权分立制”,但也将国家机关划为既有分工、又有配合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三类。考察现代行政管理的职能,必须以此为起点。这还只是一般性。

特殊性在于体现时代特征。在经过正、反两种经验比较之后,中国人民在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找到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路线,现已庄严地记载于和宪法之中。这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既然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机关,最大量的工作必然是管理国民经济。与此同时,还要管理各项行政事务、文化事业及其他社会事务。

2.经济法与行政管理的结合点

前面已分析经济法的使命和现代国家的职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经济法与行政管理有些什么关系。经济法从法律的角度反映国家因素如何对市场经济秩序发生影响,行政管理从行政的角度规范行政机关如何领导和管理国民经济建设,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此,行政学家和法学家是达成了共识的。不妨援引如下两份资料:

(1)夏书章教授主编的《行政管理学》,对当代行政的概念作了下述界定:“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4〕

(2)张尚zhuó@①教授所著《行政法教程》,提出下述观点:“在我国,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主要是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两大法律部门紧密相关的,这就是经济法和行政法。当然,经济法,除它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以外,它还有另外的一些内容。而行政法,包括它的同经济法交叉的一个大的分支——经济行政法在内,则全部是同政府工作密切相关的。总之,加强政府工作的法制建设,在我国,主要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法和行政法。”〔5〕

毋庸置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就包含着依法管理国民经济,特别是将经济法行政法运用于行政管理之中。

经济行政法是调整国民经济管理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我国现已制定出来的《预算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审计法》、《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外汇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等。因其以经济法与行政法相交叉的形态出现,兼具经济法和行政法两方面的属性,一些学者称之为经济行政法,也有人认为应称之为行政经济法。因其强调国家因素的作用,行政管理服务于经济建设,所以它也就是国民经济管理法。

据统计,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约有80%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而其中,最大量的行政执法活动是由经济行政管理机关进行的,如计划、财政、税务、中央银行、审计、统计、物价、工商行政、技术监督、规划、土地、城市建设、劳动、海关、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各产业部门,既是行政机关,同时又是执法机关。

经济法立足于国家整体,显示出社会公共性的根本特征;现代行政管理又称公共行政管理,即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结论自然而然地得出来了: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有不解之缘;现代行政管理中必须运用经济法这种手段。

三、经济法在现代行政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1.目标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期望实现什么目标呢?众所周知,一切经济工作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我们正在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一个转变,本世纪之内要求初步实现;后一个转变,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当前国有企业包括国有外贸企业,面临不少困难,某些企业效益不甚理想。因此,我们的着眼点应定为效率优先,同时也要兼顾公平。

经济法对国民经济发生影响,一般通过经济基础作为中介,或是改造旧的生产关系,或是确立新的生产关系,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有些涉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经济法律,可以直接对生产力起到保护和促进的作用。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熟练地掌握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所必需的法律知识,特别要提高运用经济法管理国民经济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国家提出的目标:“经济管理法制化达到较高水平。”〔6〕制定社会主义法律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按法律办事与按规律办事要尽可能一致起来。实现经济管理法制化,也就是实现经济管理科学化。科学管理,治国之道。

2.原则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必须坚持什么原则呢?概括地说,就是依法行政。其理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法制型经济。

依法治国的基础环节是行政管理法制化。行政机关按照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国家事务,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即从人治走向法治。现代国家政府普遍奉行这一准则,我国于改革开放之后亦确立了这一原则。依法管理国民经济,正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依法行政,以规范化的制度,正确处理人民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利于保证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利于保证行政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也有利于保证社会对行政工作的监督。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在经济领域,侵占、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制造、销售伪劣产品,搞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政府机关、自办公司、巧立名目、与民争利等等,人民群众对这些社会公害深恶痛绝。1996年3月,在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各级政府及国家公务员都要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坚决维护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统一性与严肃性。”

3.基本内容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掌握哪些基本内容呢?可分为宏观调控与具体行政管理两大环节。

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把宏观管住,包括规划整体发展、制定方针政策、协调市场运行、组织社会保障,通过立法确立计划、财政、金融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和相互制约的机制,确立价格、工资综合改革方案。因此,计划法、财政法、税法、银行法、价格法、工资法等在经济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显示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作用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高屋建瓴的管理,而不是拾遗补缺。

这里有一个成功的例子。1993年3月,我国修正《宪法》,增加了一项重要条款:“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同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了16条措施。中央领导同志说,16条中有13条属于经济手段。从199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到1996年底,国民经济的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在此期间,立法上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1)1993年12月制定的《公司法》,确定“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2)1994年3月的《预算法》,开宗明义提出:“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3)1995年3月的《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确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和职责,保证国家货币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金融业的管理,制定本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上述经济法律都强调了“完善宏观调控”这一最重要的管理手段。

另一个环节为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具体行政管理。例如,公司注册登记,颁发各类许可证和执照,征税,物价检查,商品市场管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等等。行政法上称之为具体行政行为。

至于抽象行政行为,那是指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和地方有关政府制定规章,各级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这些行政法规、规章、决定、命令,有的涉及宏观的即全局性的方面,有的涉及微观的即个别性的事项。宏观管住、微观搞活,并非指宏观管死、微观自流。政府的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都可以对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4.可操作性

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运用经济法,需要注意哪些可操作性的问题呢?根据我国的实践,主要应当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国民经济法制管理的层次划分——基本层次与补充层次。行政机关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同时又是行政执法者。依法行政的第一个层次或曰基本层次的内容,即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包括行政处罚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机关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作出许多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之后,行政机关则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法行政的第二个层次或曰补充层次的内容,即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理、行政处罚不服,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要求取得国家赔偿。这三项相互关联的法律补救制度,其结果,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认可和维护,也可能是对行政处理、处罚的否定和制约。行政机关享有行政管理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法律救济权,从中亦可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公正性。

第二,行政管理权限的范围——法定职权与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行使权力遵循法定原则,即只有法律规定的行政权力才能行使,法无明文授权则不得为之。违反这一原则办事,就构成越权。针对目前对某些违法行为打击不力的情况,人们要求加大执法的力度,这从一般意义上讲也是对的,但全面理解,应当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既要有力度,也要有限度。这个“度”,就定在法定职权上。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多样,完全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并不恰当,法律常常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列出一个幅度,行政机关可在法定的幅度内享有自由裁量权,但不能显失公正。如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政秩序的罚款幅度为1元以上、200元以下;对虚假广告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行政机关行使职权不能越出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范围。因此,自由裁量权不等于无所不为。行使法定职权和自由裁量权都属于依法行政。

第三,行政管理职权的内容——权力与义务。行政管理职权是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在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代表人民意志)的国家通过立法授予的,它不仅意味着权力,而且同时意味着义务,因此又称为职责。既然承担了义务,就应当作为,而不能不作为。乱作为是越权,不作为是失职。权力也好,义务也好,说到底,都是为了实践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的人做了官(准确地说,应是公务员),只想到自己是管老百姓的,没有想到为老百姓办实事。人们感叹到某些地方、部门办事难,其源盖出于此。所以,国家工作人员需要树立统一的权力、义务观。政府与企业的正确关系,应当是: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管理也是服务。

第四,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实体权限与程序要求。实体法规定实际的权利、义务,程序法规定行为的方式、步骤。前面所讲作为和不作为,亦适用于是否按照法定的程序执法。不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抑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都不能违反法定的程序要求。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所以,行政管理一要讲权限,二要讲程序。但须注意,程序不能太繁,应当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又方便人民群众。

四、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密切关系

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公共行政管理。1996年4月联合国首次专门讨论这个问题。国际行政科学学会为目前世界行政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最为重要的学术组织,第三届国际行政科学大会于1996年10月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行政管理模式。我们对行政管理学的重要性应当有足够的认识。

行政管理学又称行政学,或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前述《行政管理学》一书指出:“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7〕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同其他许多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经济法学。经济法学是整个法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性。它的学科对象中,包含政府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管理行为的规范化问题。政府作为体现公共权力的国家机关、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以及作为民事关系中的机关法人,这三重性法律身份必须严格区分、正确适用,否则就会因法律地位模糊而导致管理秩序混乱。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还需继续,同时对外国的特别是以日本、法国、韩国等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应予关注并进行一些比较研究。政府依法管理国民经济,协调市场经济运行,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又是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手段。由是观之,经济法成为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诚然,经济法学与行政管理学各有特定的内容和体系,但在如何建立有效的行政体制、依法管理国民经济这一主题上,它们发生交叉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将它们统一或结合起来。日本法学家曾经说过:经济法中的大部分规范,是要由国家各种行政机关来执行的〔8〕。中国亦如是。经济法学中包含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学中包含经济法。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向之一。

〔1〕见《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14日)。

〔2〕拙作:《经济法新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页。

〔3〕王家福等:《论依法治国》,《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4〕〔7〕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2页、第6页。

经济与管理论文篇4

在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发现了与以往大工业不同的发展趋势,即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大行其道,于是提出了美国开始了新经济时期。美国所说的新经济指的是已经存在数年的两种广泛趋势:第一种是商业的全球化;第二种是信息技术革命。

经济学家及其他理论学者对新经济的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认为新经济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新经济就等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字化经济、新经济、生物经济、风险经济等等。狭义新经济是指美国于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共同作用下所出现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传统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在实现低通涨和低失业率较长期并存的情况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综合上述对新经济涵义的解释,笔者认为: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或“旧经济”而言的,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由高新科技产业驱动,以创新为核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大调整。

新经济的特征是:新经济是知识化的经济;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新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新经济是网络化的经济;新经济是网络化的经济;新经济是科技化的经济;新经济是持续化的经济。

二、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

新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具有知识的人力资源意即人才资源是新经济的主体。新经济时代所需的人才,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下面就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及素质作概要简述。

(一)创新性人才

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题,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创新化经济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的人才。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脑将取代一些机械性脑力劳动。例如:信息的记忆、信息的检索、复杂的计算等都可用计算机——完成。也就是说,计算机的应用,不再要求我们有强的记忆能力,而是要求具有综合的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逐步形成知识产品。知识产品的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是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的能力,特别是人的创造能力。另外,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化,而是劳动者知识的转化。所以,要求劳动者必须有较强的创造能力。最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据科学家研究,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70年代至90年代为70%——80%。信息高速公路联网后,将提高到90%。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唯有全面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才能维持经济的竞争力。所以,新经济时代需要创造性人才。

(二)个性化人才

个性化人是创新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一个创新计划都体现出个性化的思想。在工业社会,生产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而在新经济社会,生产是非标准化,甚至可能是单件生产。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谁能设计出个性化的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所以,有的经济学家把新经济称为个性化经济。个性化经济需要个性化人才。所谓个性化人才,就是让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适合学什么,就让其学什么,适合干什么,就让其干什么。有哪一方面的兴趣与特长,就让其在哪一方面发展,当然,个性发展,并不是发展个人主义,更不是否定集体主义。个人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复合,必须与所在组织的需求相吻合,这是个人化发展的基本前提。

(三)复合型人才

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多种专业能力的复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新经济时代很多创造活动是跨领域的,这种创造不可能依靠某种单一知识和单一技能来实现,它必须借助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来完成。社会越发展,创造的复杂程度越高,高度复杂的创造需要高度发展的能力系统,也就是对知识面的要求越来越宽。实际上,不用说创造,在新经济社会就是应付许多日常工作也离不开综合能力。日本学者有一个明确的表述,“单一能力时代已经结束了,只有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能在现代竞争中获胜”。所以,复合型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是企业的稀缺资源,企业要努力的培养这种资源。

(四)合作型人才

在新经济时代,许多项目只有通过合作的方式才能实现共赢,信息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合作的组织,企业是链状供应,银行是网状服务,信息是网上共享,创新是网点协作,因此,新经济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高度社会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需要更紧密的联系和协作,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才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取得事业的成功。也就是说,在新经济环境中,要从事科研、发明、创造,或从事生产与经营,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美国学者比恩等人认为,竞争是工业社会的价值观,而新经济时代的价值观是合作。因此,合作型人才是新经济时代企业所需的人才。

三、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新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具有创新、个性化、复合型和合作的特点,这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迫切要求。因此,在新经济时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根据新时期人才的特点进行创新,除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笔者认为应该强化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创新文化

在新经济时代,创新和时尚已经成为这个时期的主题,企业的发展需要这种创新的理念来驱动。企业的人才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也是管理的核心,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已成为企业最关切的问题。伴随着中国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员工,思想开放、头脑灵活、技术专精、自信自强、流动性很高。要想吸引这些人中的佼佼者,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创新文化。企业应致力于创造一个激励型的、充满创新气氛的开放环境,以利于发明、创造和企业未来的技术研究与展望;提倡挑战性思维。挑战性思维鼓励广大员工对现实状态提出质疑,不断思考和创新,企业为此可能承担一定风险,但企业这种文化氛围和对待风险与失误的态度会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增强员工的竞争能力,并会以此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设立共同的目标。企业应设立可以激起人们奋斗精神、愿为事业共同努力的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等,在这样的创新环境下,企业的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二)实行柔性管理

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真正才华横溢的人才,往往是充满个性而难以驾驭的,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主动抛弃传统的管理方式,运用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依靠共同的信念、互动的心灵进行柔性管理,给员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气氛,给他们更多的授权,让他们成为工作的主人,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欲,使潜能和天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企业与人才同成长

新经济时代改变了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变化的环境使得企业的发展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新经济时代的人才时刻在思考着个人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生涯,因此,企业要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将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企业起来,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的同时,也让人才能够分享企业的成果,让人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具体强化的因素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个体成长——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不断的追求,存在使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潜能的机会。

工作自主——建立一种工作环境,员工能够在既定的战略方向和自我考评指标框架下完成交给他们的任务。

业务成就——完成的工作业绩达到一种令个人足以自豪的水准和质量水平,这是跟组织的需要相关联的因素。

金钱财富——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并使员工能够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这种奖励制成既要适合公司的发展又要与个体的业绩挂钩。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在管理过程中,始终将人放在核心的位置,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以便充分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在新经济时代的人才。人才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是主宰企业命运的主人,企业将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信任员工、尊重员工、依靠员工,把企业员工放在管理的主置,围绕着充分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而开展管理活动,激发人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和自在的发展,使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发展目标达到一致。人的全面和自在的发展是人本管理的精髓,更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培养一种亲密、信任的人际关系,需要一种敬业、进取和宽容的合作氛围。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基础,要努力培育共同的企业文化意意识,共同的企业文化意识使得企业成员对企业目标和价值有着共同的理解,从而在行动上达成共识;共同的文化意识还使得企业的发展同经济和社会环境的现实相吻合。企业的用人制度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性习惯和企业的包容性、创造性,并使其贯穿于每一位员工的言行中,在努力营造企业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同时,提倡各部门形成各自的特色。

四、结语

新经济时代的网络化、知识化改变了衡量企业财富的标准,知识成为企业的战略资产,作为知识承载者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的财富和资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成为其兴旺发达,保持恒久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在深刻理解人力资源创新理念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创造出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经济与管理论文篇5

2CRM在××营销单位中的开发与应用

3××单位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实施策略

4××单位绿色营销实践的特征分析

5新经济条件下××营销单位营销创新

6××单位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问题及对策

7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单位的市场营销

8××单位提升市场营销能力的战略选择

9××单位的市场营销与单位文化

10××单位的客户与供应商关系及其管理

11论××单位营销能力的培育与增强

12××单位实施整合营销战略的对策

13××单位的生态型单位营销体系

14××单位的绿色营销

15论××单位的营销渠道模式

16对××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探讨

17论市场竞争中××单位的市场创新

18××单位构造3维市场营销 形成核心竞争力

19××单位的合作营销战略研究

20论××单位信息化过程中的营销创新

21××单位的网络营销

22××单位市场营销组合决策的神经网络模型

23××单位建立客户关系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24××科技单位营销体制中的观念导向

25××单位新产品试销评价方法的研究

26论中国转型市场中××单位营销的预警管理

27网络环境下××单位创名牌的营销策略

28论××单位分销渠道建设

29××单位供应链管理中的不确定性研究

30××单位营销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31论“知识营销”对××单位营销管理的影响

32基于环境管理的××单位绿色营销对策

33论××单位营销战略规划

34××单位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

35××单位面对全球竞争的单位营销对策

36论××单位营销的市场导向

37××单位的网络营销策略

38论××单位顾客关系管理

39××单位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40论××单位的服务营销

41××单位应确立的营销新观念

42××单位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探讨

 

 

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会计方向

序号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单位对固定资产核算问题的探讨

2××单位所得税会计问题的研究

3会计政策在××单位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4××单位合理避税研究

5××单位会计核算中的资产减值

6××单位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

7××单位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的探讨

8××单位存货的核算与管理

9××单位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10××单位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

11××单位债务重组

12××公司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问题评析

13××房地产单位纳税筹划

14××单位固定资产销售涉税的会计处理

15××单位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方法研究

16××单位所得税核算及其账务处理

17存货计价方法对××单位的影响

18××单位会计差错变更

19××单位职工薪酬之会计思考

20××单位或有事项核算研究

21××单位利润确认的基本模式研究

22××单位商誉会计处理研究

23××单位收入操纵手法研究

24××单位债务重组核算研究

25××单位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核算研究

26××单位管理业绩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27××单位利润分配问题研究

28××单位应收账款风险的衡量与防范实证研究

29××单位管理会计中业绩评价的认识

30××单位的管理会计实践

31××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现状分析

32××单位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研究

33论××单位福利费的问题

34公允价值在××单位会计中的运用

35××单位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

36××物流单位会计操作流程实证研究

37作业成本法在××单位中的应用

38论××单位的战略成本管理

39论××单位的战略性绩效评价体系

40本量利分析在××单位中的应用

41适时制生产系统下××单位存货管理策略

42××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

43作业成本管理在××单位预算中的应用

44××单位实物资产内部会计控制

45××单位无形资产会计核算

46论××单位成本控制

47××单位持有至到期投资会计核算

48论××单位关联方交易对单位缴税问题的影响

财务方向

序号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本量利分析在××单位预测、决策中的应用

2标准成本法在××单位中的应用

3××单位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4××单位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5××单位经营预测方法研究

6××单位净现值计算中的折现率问题研究

7××单位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方法与策略

8××单位平衡记分卡应用问题研究

9××单位的定价决策与定价策略问题

10××单位投资中心的业绩考评问题研究

11××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12××单位项目投资的决策规则研究

13××单位预测分析的误差估计问题

14××单位预算编制有关方法的比较研究

15××单位战略成本管理探讨

16××单位质量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17××单位资本成本的计量方法研究

18××单位财务报表分析

19杜邦分析法在××单位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20××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单位的融资分析

22国际金融危机下××单位理财的策略探讨

23××单位降低单位成本的途径

24××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股价反应研究

25××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影响因素分析

26××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与政策思考

27××上市公司股权性质与公司绩效研究

28××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失效问题分析

29××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情况分析

30××上市公司业绩内部因素分析

31财税政策促使××单位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

32××上市公司可操作性利润的计量研究

33××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4财务分析指标在××单位中的应用

35关于××单位内部转移价格研究

36关于××单位投资项目决策研究

37论××单位质量成本管理

38××单位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问题研究

39××单位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40××单位获利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41××单位集团股利政策研究

42××单位集团母、子公司利益冲突与协调

43××单位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44××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及其改进研究

45××单位投资结构研究

46××单位财务主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47××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

48管理会计在××单位中的应用障碍及措施研究

49××单位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

50××单位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51××单位管理会计问题研究

52××单位资本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研究

审计方向

序号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单位内部控制的应用研究

2××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探讨

3统计抽样在××单位审计中的运用

4××单位的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5××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问题

6××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

7××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问题研究

8××单位绩效审计研究

9××单位经济责任审计

10××公司审计案例分析

11××会计师事务所咨询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12××会计师事务所鉴证业务的发展策略研究

13××单位电子审计证据的搜集与评价研究

14××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问题

15××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16××会计师事务所网络审计问题研究

17××单位交易循环划分与审计有效性关系

18××单位的审计

19关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研究

20××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电算化方向

序号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2××单位会计信息化账务处理系统应用的调查与研究

3××单位内部银行工作开展的调查与研究

4××单位实施会计信息化的调查与建议

5××单位财务系统与外系统的数据关联分析

6××单位从独立会计系统到财务业务一体化

7对上机实验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体会和理解

8××单位利用会计信息系统软件的研究

9××单位账务处理系统内部辅助核算应用的研究

10××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内部审计的探讨

11××单位构建(实施)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

12××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研究

13××单位审计信息化研究

14××单位账务处理系统初始化业务流程与控制

15××单位账务处理系统期末业务处理流程与控制

16会计电算化在××单位中的应用

17××单位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防范

18××单位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会计核算方法

19××单位会计电算化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20××单位电子商务对传统会计的挑战

21××单位电子表格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22××单位会计电算化向纵深发展的探讨

23××单位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24××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现状及发展

25××单位实现网络会计电算化的问题及对策

26××单位手工会计核算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

27××单位电子商务与ERP整合进展研究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序号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单位外贸的影响

2欧元汇率变动对××单位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3金融危机下××单位外贸出口品牌战略的研究

4××民营出口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探析

5××单位应对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6××单位对外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

7后配额时代××单位贸易的战略应对

8××单位应对美国绿色贸易壁垒问题的策略

9××出口单位的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10××公司××出口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

11××单位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2谈绿色壁垒对××单位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13××单位开拓国际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4××单位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

15××单位开拓国际市场的思考

16××单位国际货运的策略与分析

17金融危机下××单位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

18××单位依存度问题的若干思考

19××单位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对策思考

20比较优势理论对××单位对外贸易的启示

21金融危机背景下××单位规避贸易风险的思考

22××单位开拓国际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3××单位国际竞争力提升发展问题研究

24××单位国际化经营模式研究

25××单位的经济网络

26××民营单位国际化现状及路径分析

27××出口型单位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战略探讨

28××单位的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29××单位的海外经营战略

30××单位利用外资现状、问题及对策

31××单位的国际化发展前景

32××单位贸易摩擦成因及对策

33××单位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34××单位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

35××单位国际化经营的案例分析

36××民营单位国际竞争力提升发展问题研究

37××单位反倾销应对策略研究

38后危机时代××单位的发展策略研究

39国际贸易壁垒对××单位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40××单位的国际贸易统计分析

41××单位的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42××外贸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

43××单位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44经济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位的对策

45××民营单位竞争力提升策略分析

46××单位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47××单位对外贸易与现代物流关系的实证研究

48××单位外贸依存度问题的若干思考

49××单位××商品出口竞争力的剖析

50人民币升值对××单位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51××单位品牌国际化对策分析

52××单位出口障碍分析

53××单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面临的市场风险

54××单位海外经营的国际经验探讨

55电子商务为××外贸单位带来的商机与挑战

56××单位发展加工贸易与产业技术升级探析

57贴牌生产对××单位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58××单位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59金融危机下××单位的发展策略研究

60外商直接投资对××单位加工贸易的影响

61文化差异对××单位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62××单位出口的实证分析以及政策建议

63××单位贸易条件分析及其改善对策研究

64出口退税上调对××单位的影响分析

65××外贸单位品牌化提速难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66金融危机形势下××外资单位现状及应对措施

67××单位加工贸易的研究

68××单位国际劳务输出的经济效应分析

69××单位海外投资战略

70××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71出口退税政策对××单位外贸的影响研究

72标准化在××单位对外贸易中的效用研究

73××单位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序号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单位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撑问题研究

2××期货市场监管制度研究

3××上市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研究

4××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5××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研究

6融资期限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

7××开放式基金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8××商业银行保理业务发展研究

9××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创新问题研究

10战略投资者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11××高校在校学生股票投资心理分析

12××商业银行机构反洗钱激励机制的设计

13××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问题研究

14××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问题分析

15发达城市中××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前景分析

16××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17××网上银行安全问题的探讨

18××网上银行的发展问题与对策

19××股份制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20××商业银行临时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创新研究

2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

22××商业银行反洗钱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23××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创新研究

24××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的实施

25××商业银行零售理财业务营销问题研究

26××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变革问题研究

27××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有关问题分析

28××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化解

29混业经营下××银行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分析

30××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

 

 

其他综合应用类

1浅析微信营销在企业中的运用

2浅析聚美优品的网络营销模式

3唯品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4嘉华鲜花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5浅析小米手机饥饿营销模式

6浅析玛卡市场及营销策略

7论民俗特色旅游营销——以丽江泸沽湖为例

8浅谈丽江玉龙雪山旅游营销

9浅析湿地公园开发模式——以丽江拉市海为例

10浅析民营企业的品牌战略——以猫多哩为例

11丽江雪桃市场特点、前景、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12从丽水金沙看文化产业项目营销

13基于消费者的价格知觉的某企业产品定价策略研究

14某企业绿色家电消费行为分析

15消费者求变购买行为和对某企业品牌忠诚的关系分析

16顾客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

17消费者体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

18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因子分析的某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19某企业服务质量与消费者购后行为关系研究

20试论市场定位及其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

21市场定位及竞争战略研究

22竞争战略与目标市场策略问题研究

23市场细分在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作用研究

24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信息传播方式比较研究

25在线顾客关系营销研究

26关于创造顾客价值的系统分析

27我国零售商业物流体系研究

28虚拟经营——企业经营新模式

29市场调查的方法体系研究

30消费者学习与企业传播策略

31论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风险

32我国区域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33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影响分析

34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途径

35试论我国扩大内需的对策措施------从云南市场看扩大内需的途径

36论云南省旅游业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

37云南省知识经济条件下融资创新的瓶颈

38浅析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化的影响因素

39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补贴效应分析

40小议丽江市经济发展与房产价格变动

41网络银行交易的安全性分析

42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43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

44论新兴理财产品对传统理财的影响

45资本市场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的比较

46国际石油价格研究

47“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48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与环境保护

49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研究

50银行不良资产构成研究及解决对策。

51丽江市经济文化分析

52XXX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53XXX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54XXX省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55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战略

56休闲消费问题分析

57地区民工荒问题研究

58浅析云南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      

59浅析区域产业结构低碳转型

60浅析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61资本项目开放下的中国金融安全问题

62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问题研究

63浅析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64虚拟货币的理论框架及引发的金融安全思考

65浅析我国银行卡消费者权益保护

66金融发展对中小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67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68浅析期货交易对XXX产业发展的影响

69XX地区小额贷款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70XX地区养老保险投资基金发展趋势研究

71XX地区民间融资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72网络金融风险特征与管理分析

73网上银行安全性与网络金融服务营销推广的思考

74中国银行(或其它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问题探讨

75股指期货交易制度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

76新农村建设下云南省小额信贷的发展问题浅析

77过桥贷款利率分析

78中国股市季节效应研究

79中国股市ST股价值研究

80定向降准对商业银行收益影响的研究

81小产权房现象研究

82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83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4浅论电子货币及其对银行业的影响

85大学生创业的金融支持研究

86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    

87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   

88浅析美元汇率波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89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90利率市场化问题探讨

91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思路与对策

92网络计划技术在中小企业生产管理中的推广与应用

93企业组织流程的优化设计策略

94企业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95关于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问题研究

96面向新经济模式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97企业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分析

98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实践和创新研究

99整合营销传播与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研究

100旅游业地产业服务业营销研究

101CIS与企业形象的塑造

102创造性人才与组织管理

103品牌定位品牌个性与品牌传播研究

104跨国公司中国本地化营销分析

105连锁商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

106现代批发商业地位作用发展问题研究

107我省物流发展环境规模现状条件等问题的研究

108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

109跨国企业推动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分析

110企业变革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111我国企业薪酬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112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对人才流动的影响分析  

113职业经理的激励约束和考评机制的研究

114浅析岗位技能工资与岗位绩效工资之优劣

115浅析如何做好组织沟通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116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

117我国利用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战略和策略分析

118营销渠道与物流管理的理论技术或实施方案

119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经营模式研究

120开发新产品(以行业为特征)与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关系

121企业文化建设-以丽江某个公司或企业为例

122我国网络银行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123云南省在东南亚贸易中的优势分析

124在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中昆明区域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125云南欠发达地区农产品产销模式创新——以丽江(或宁蒗)为例

126云南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以古城区为例

127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及实务的影响

128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品牌问题研究

129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应用

130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的研究

131浅析进口配额的效果及政策取向

132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

133我国外贸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战略思考

134论我国外汇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135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贸易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136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137中国-东盟区域一体化研究

138中国-新加坡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139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40国际贸易中的结算方式风险比较研究

141中国纺织业的贸易格局与市场策略

142中-新,中韩,中日韩的FTA研究

143我国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情况的探讨

144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

145论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

146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147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结构研究

148金融危机后中美贸易特点分析

经济与管理论文篇6

二、工商管理的发展及其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

事实上,面对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以及进程进一步推进的深刻现实,为了将自身的职能效益进一步发挥出来,工商管理实际上也在进行着自我的改良。一方面,其管理职能范围正在不断地增大,其已经由最初的对私营工商业、集贸市场管理发展成为如今的“六道检查“,这也就意味着其功能和作用也在不断扩大开来。灵气,其管理监督也由之前的单一管理监督转变为组织协调、控制服务与监督一体化系统管理,并且结合政府干预,进一步推动、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其管理方法也得到了相应的革新,其已经逐渐打破了最初的行政方式单一化,而是更多地发展成为集行政、法律、经济以及思想政治交错组合的应用,无论是在飞管理法规的建设,还是对经济发展规律的遵循上,其都引导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工商管理为了实现自身管理职能的进一步加强,已经从自身出发进行了相应的革新,而这种自我革新效用的发挥,实际上又要与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影响形成合力。事实上,一方面,工商管理可以为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法规保障,其可以有效协调企业与执法部门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其还能对相关企业进行体制的深化改革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目前我国的商业集团与企业集团基本上是以跨地区、跨部门以及该跨行业为界限的,而这些零散的独立的模块有职能通过合理的组合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这样一来,整个企业的利益就会脱离与部门利益与地方利益,从而紧密原先联系较为松散的部门。当然,这种交叉融合的方式,实际上我国的许多大型企业从部门和地域的控制之下脱离出来,形成了一个新的行政中心和管理中心,从而进一步减少其对政府的依赖程度,从而提升企业的工作水平及经济效益,并最终推动整个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与管理论文篇7

提要:始于70年代末,起步于农村,继而迅速地扩及到城市及所有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导致中国社会诸多领域诸多环节的变化,伴随着经济持续的增长和体制的迅速转化,中国社会正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迁。本文拟通过对中国经济中的产权变革的观察,验证关于制度变迁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同时,也对社会结构的变迁同样起着重要的影响,把重点放在后者的论证上。并以三个利益群体为例:农民`国有企业职工和私营企业主,对产权——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做一简要描述。关键词:制度产权资源社会结构产权理论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部分,被许多经济学家所关注,特别是中国改革的实际经验,激发了中国学者把科思.诺思等人的观点应用于中国的实际研究,如:光主编的《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基本目标是“以案例形式进行经验实证研究,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过程进行实际描述和理论分析,以便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还将会发生什么,现有的理论能否结实?能否以及如何创造新的理论?中国的经验对其他国家有无和有何借鉴意义?”1周其仁的《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2,是通过对国家与民众的相互博弈而确定新的产权结构和制度结构的研究,剖析“在国家职能曾被过度滥用的约束条件下如何重建产权秩序”3,而制度变迁的最终结果也和诺思的观点相一致,制度变迁是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其实制度变迁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也会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虽然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谁先谁后,难以说明白,但制度变迁作为社会变迁的一维,无疑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把它从许多因素中抽取出来,单独加以考虑,一来为了分析的因素减少有助于对二者的因果关系的讨论,二来也是为了资料搜集的方便。但由于制度的内涵较大,它“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乖僻的个人行为。”4所以分析的重点放在了产权制度的变迁上。而产权制度的重要性将在下面的论述中具体加以论述。一、分析框架正如科尔曼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中所言,任何理论的建构,都要经历从宏观到微观以及从微观到宏观的转变,本文虽然没有什么理论而言,但也采用科尔曼的观点,从整体上提供这样一条思路:宏观:产权变迁—————————————————社会结构变迁↗微观:资源的分散与转移—————————心理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思路,是因为产权作为经济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环,总的说来是属于宏观层次的,作为对社会结构变迁这样宏观方面的考察,不可避免的要从宏观的视角来进行分析,但具体的宏观方面政策制度的变迁,也只能通过对微观层次的资源与人的行为方式的影响从而最终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起作用。二、具体分析遵循上面的思路,以下的分析将分四个方面进行:(一)产权变迁产权(或称财产权)是指“不让他人使用一项资产的权利,以及使用`向他人出租或销售该资产的权利。”5所以可以说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权利的集合,而排他性是产权的决定性的特征。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前,我国是以产权的集体占有和国家占有的形式出现,当然这里的产权主要指用于生产的方面。以集体或国家的形式对产权进行管理,虽然对内减少甚至消除了由于排他性所带来的成本,并通过国家的指令性手段取代自由契约,从而达到减少契约签定的交易成本。就是这样的一系列看似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却恰恰增加了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首先,国家以指令性手段取代市场的自由调节从根本上就违背了经济运行的规律,因为不管多么精明的国家计划对市场上人们需求的把握也是那么的可笑的。其次,产权的集体占有使国家作为主体对企业的生产的利润和成本负责,没有具体的法人代表为企业负责,所以生产中的浪费和“乘便车”的现象严重,而私有产权中的激励措施更无从谈起了。最后,国家对企业的统一指挥,必然导致国家工作机关和人员的飞速膨胀,各种组织协调活动所花费的成本必然大大提高。同时,产权的重要性更在于它决定了谁掌握经济力量,从而掌握政治权力。产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就意味着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在这样的国家中,社会结构也发生剧烈的变动,人们身份的认同也是根据对产权的占有来实行的。比如,地主,富农,贫农,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等。而不同的社会认同决定了每个人的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从而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和不同的心理行为习惯。所以,“产权又是一切社会价值分配的基础,因此是社会改造的核心。”6这样可以使我们明白,产权的作用并不仅仅对经济领域产生影响,对社会中诸多的影响同样是意义深远的。根据吴玉山的分析7,产权是可分的,当所有权(收益权)和使用权(控制权)分别被国家和私人拥有时,将导致四种不同的组合模式:第一,所有权和控制权都在国家手中,即统制经济;第二,所有权和控制权都不在国家手中,即资本主义;第三,所有权在国家手中但控制权下放到经营者手中,即市场社会主义;第四;所有权在私人手中,但控制权在国家,即国家资本主义。他认为中国大陆的经济改革路径如下:向国家资本主义移动的公非私开┃国有与┃有化隐┃部蔽┃门毛式统制国有经济向市场社会经济————————主义移动初级市场化注释:向国家资本主义移动的过程是私有化过程;向市场社会主义移动的过程是市场化过程。抛开分析中的政治因素问题不谈,综观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历程,也确实和吴玉山的分析有很大的吻合。以市场化过程为例,从原来的国营企业到现在的国有企业,先后经历了下放经营权`承包经营`完善法人代表制度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改革。期间,不论政策的怎样变化,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产权的占有是不容置疑的,政府希望引人市场机制,通过竞争来提升企业效率,而公有制的性质不变,只会得到维持.在私有化方面,由于国家对私人产权的承认和保护,是很多私人可以投资企业,其结果是带动了私营企业和外商企业的飞速发展。(二)资源的分散与转移产权的变动,不管是私有化进程还是市场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引发国家权力从诸多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退出。而原先由国家掌控的资源也随着国家权力的退出而面临重新分配的问题。这里资源的定义是宽泛的,不仅仅指经济资源,其他的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也将被考虑。资源的分散与转移,按照王奋宇的观点8,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原有制度结构之外的新的地位群体的出现及占有资源的大幅度上升;二是原有制度结构之内的资源向地方部门与具体单位的分散与转移。第一方面和产权的私有化相关,而第二方面则与产权的市场化进程相联系。按照王的思路,笔者将对资源的具体分散与转移做进一步分析:1.向体制外新的地位群体的转移产权制度的改革中涌现的许多地位群体,要么在改革以前根本就不存在,要么就是具有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社会地位。例如:对私人产权的承认导致私有企业的产生,使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群体有了生存的环境空间;再如,农民在改革以前,由于生活都依附与,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资源可言,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直接改变了他们对资源的占有。具体说来,以农民为例,农村经济纯收入及其所占份额在1979年和1982年短短的三年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9年农村经济纯收入(去除税收部分)为773.2亿元,占国民收入总额的比重为23.1%,而到了1982年,农村经济纯收入就变为了2171.3亿元,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更达到了51.1%。9农民占有资源份额的增加,更多的表现在各种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上。随着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过去的农村集体组织作为一级行政单位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农民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自主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例如:可以直接参与农村基层选举;可以自主选择各种工商业经营方式等。私营企业的崛起,在经济资源的分配上与国有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以广东省吴用县为例,1987年私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6625万元,产值23350万元,利润29.7万元,分别是全县二轻集体工业企业的5.9倍,6.3倍和72倍,是全县国营工业企业的1.5倍,4倍和4.7倍。全县私营企业雇工总人数42307人,是全县国营和集体职工的1.5倍。10私营企业主作为一个群体被国家政权和社会民众所承认,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身就是对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的获取。特别是近年在经济领域的崭露头角,使他们的身影更多的出现在政协和人大中,引起更多的新闻媒介的关注,也是群众对他们关注的间接反应。2.体制内自上而下的分散与转移在市场化的进程中,体制内的资源由以前国家高度集中,到国家权力的下放,尤其是从1984年开始的政府与企业关系,企业与职工关系的一系列的调整,使资源在体制内发生很大的转移。原来的“国营企业”随着国家权力的退出和下放变成了今日的“国有企业”,它可以自主调节企业资源以应付市场的竞争,而不再是指令性经济体制下国家计划的一个生产工具。而国家权力的退出和企业对资源控制的提高的同时,也意味着企业脱离国家的保护伞,政府对企业的义务也渐渐减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要自负盈亏,甚至还有破产的可能。而企业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更加合理的分配企业资源,也必然要调整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并直接导致国有职工对资源占有的变化。所以,今天越来越多的职工关注企业的养老`医疗`住房模式的变化,而下岗失业的职工的增多也促使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资源的重新分配在微观上最直接的后果是对不同群体与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影响,这就是下面要谈到的。(三)心理及行为方式的变迁在资源的重新分配过程中,随着资源占有的不同和多寡,直接导致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一切资源的分配由国家计划实行,由于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人作为无产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在经济上国家提倡平均主义。在企业中,职工的生老病死全由国家负责,这一点从下面的一系列口号中可以得知:“农民有土地,工人有劳保”,“社会主义好,生老病死有劳保”等。而市场化的进程使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竞争开始对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调整。更多的职工面临以往所不曾想象的生活压力。就以失业为例,按照官方的数据11,“2000年中国的国有单位在岗职工比1995年减少了3159万人,下降28.1%;城镇集体单位减少了1648万人,下降了52%:两者合计减少了4807万人。”如果我们承认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承认人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那就要承认城市职工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变化。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为了避免被社会所淘汰,或者为了获取更丰厚的资源,越来越多的人到各种电大`成人考试和自学考试中去接受新的培训。农民的心态也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模式,是个人对国家及集体的依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民对资源的渴求导致他们向具有更高经济效益的产业流动,从而导致不同群体的出现,比如农民工群体。而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民的心态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周晓虹认为12,工厂的体验使农民具有了效能感`创新精神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计划性和时间感`对人才的尊重等一系列现代人所具有的素质;极大的拓展了农民生活和工作半径;使农村的文化教育设施和水平都获得了提高;使农民的民主与法制意识具有了明显提高。私营企业主从无到有,从经济资源的获取到政治`社会资源的增加,他们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私营企业主作为私营企业的利益代表,在经济实力扩大后正在努力寻求保护其各项利益的政治后盾”。13而随着社会的认同,他们也更多的参与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四)社会结构的变迁产权的变迁`资源的重新分配和人们心理行为的变化等一系列条件使新的利益群体出现,这里之所以使用“利益群体”而不是使用“阶层”,是因为一个群体要被称为“阶层”,“至少应当包括这么两个特征:一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定,即对所属群体有归属感;二是对共同利益群体和价值的认可,即存在一个为共同成员认可的价值规范体系。”14而根据这两个特征来衡量,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相同的群体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也有着相似的行为方式,但由于传统价值体系的瓦解,新价值体系尚未建立,整个社会普遍存在着“身份认同危机”。所以,整个社会正处在新的分化整合中。陆晓文最近做的一次调查中15,有9.3%的人认为目前社会不存在阶级和阶层,有57%的被调查者不清楚有哪些阶级和阶层的存在,有5%的人没有回答该问题,即有62.05%以上的人无法或不愿对中国目前阶级`阶层的现有状况作出回答。但是不同利益群体的存在,以及他们各个群体不同的利益需求和不同的行为方式,不可避免的引起社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如果这个社会的结构不是僵硬的和一成不变的。工人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由于工人群体内部的分化,以及社会评判标准的变更,更重要的是工资偏低,面临失业等现实,使他们与以前的较高的社会地位相比,不难看出今日的困境,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工人向政府请愿。而社会为了避免冲突,维持社会的安定,所要做的必然是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对资源的自由支配和心理行为方式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人向工人,知识分子和个体户等群体转移。原来的社会结构对于他们的接纳能力正面临着严重的考验,只有也只能通过结构性的调整,才有可能完成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毕竟中国现在还是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私营企业主群体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可以引用李宝梁关于他们政治参与的研究来简要说明,“尽管从市场先行者的角度来说,私营企业主的政治表现和利益诉求,在经济学意义上可能会有利于市场规范和秩序的建立;但是,在政权组织者和主政者看来,则未必是好事,这可能会削弱他们的某些利益或权威,甚至会造成某些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16三、小结如上所言,中国大陆二十多年的产权改革,不仅仅带来了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也发生悄然的变化,虽然产权的变革不是社会变迁的所有原因,但产权对社会中各种利益分配`人的行为导向的影响,最终在社会结构的变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本文只是对此的简单描述。

经济与管理论文篇8

林业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相关的附属产业开创了发展的先机。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树木带来的效益,却忽视了人力资源的管理。许多地方的林业管理人员素质低下,个别企业的员工很多都是文化水平较低,对于自己所做的工作缺少适当的了解,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培训,这就使得林业工作团队不能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对于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并且有的企业把自己员工的工资当作一项开销负担,克扣他们的工资,压低他们的福利,这直接导致有关职工对于自己工作不认真,态度越来越差,企业借机寻找他们的漏洞进行再次克扣,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员工没有工作积极性,导致林业的有关发展越来越差,严重阻碍了林业为经济建设开创更多的便利条件。其次就是针对人力资源缺乏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使得许多人在其中滥竽充数,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浪费。而且很多企业没有一个科学的奖励制度,许多职工开始工作的积极性很高涨,但是他们最后所得的报酬与其他人一样,这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影响,使得其工作积极性不断地降低,工作效率直线下降。此外,还有的地方的管理人员为他人在林业使用方面创造便利以此获得报酬,使得员工之间的生活差距越来越大,导致了这种不良的风气更加深入的降低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些消极的人力资源管理使得许多优秀的员工转行做别的事情,对于林业的发展非常的不利。

三、对应的解决措施

1.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林业的经济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植树造林,还有许多附加的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就需要企业跟随时代的脚步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性培训,让员工以一个更加积极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生产当中,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从而使得企业可以更加良好的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而且社会的日新月异需要企业不断地对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进行提升,这就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相应的跟踪性培训。此外,以往在员工培训的时候,都是对他们进行理论上的指导,员工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对讲解的知识进行记录。这很可能导致员工的培训成果不能最好的发挥出来。因此,培训的时候要重视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带动他们更好的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最重要的是要向员工灌输创新意识,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动力。而且还要把企业员工的素质与其职位进行相匹配,力求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更多的可能。

2.加强企业管理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原则,把员工的发展放在首位,首先企业为每一个员工建立自己的档案,对他们的个人能力和做出的贡献进行详细的记录。设置人力资源管理部,做好人员的聘用、调动和档案的管理,使得林业企业可以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对于踏实肯干和有个人能力的员工进行积极的潜力发掘,对他们进行物质上提高待遇福利,精神上提高职位等级,让他们可以以一个更加积极的状态进行工作,也是为调动其他人的工作积极性做出积极的铺垫,保证员工的付出与收获成正比。企业还要对员工有一个科学的评价制度,保证每一个岗位的员工都满足其在岗的要求。认真了解员工是否可以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做好人力资源的保值和增值,发展的方向会改变,物品的流行程度也会改变,想要良好的适应这些改变,就要做好人员的保值和增值,因为只有人的素质才是企业发展最为重要的部分。

经济与管理论文篇9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经济与管理论文篇10

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服务方向,代表着社会各利益集团政治经济利益的基本要求。在会计模式系统中,会计目标模式处于最高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和运行导向,甚至被一些学者作为不同会计模式的标志。

会计目标模式的构建,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必然受其文化环境尤其是价值趋向因素的制约。具有代表性的价值趋向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个人奋斗、个人创造以至个人冒险的个人价值观;二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注重群体意识、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社会价值观。

在全面强调个人价值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侧重于将维护私人投资者的利益作为会计工作的基本方向,形成以投资人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美国是这种模式的突出代表。美国政府及社会公众都非常重视个人价值,认为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有充分实现个人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价值。这种文化观反映在会计目标上,认为保护私人投资者利益与维护全社会利益是一致的。而在大力倡导社会价值的国家或地区,会计倾向于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公众利益。由于社会利益实质上是通过国家利益体现的,这就必然形成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会计目标模式。我国社会公众看重集体主义精神,认为个人只是集体的一分子,个人价值也只是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社会价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个人价值开始受到重视,但传统的价值趋向并未改变。因此,从会计目标看仍然是以服务于国家利益为基本倾向。

二、对会计规范模式的彤巾

会计规范是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标准,是指导会计行为朝着合法化、合理化和有效化方向发展的路标。对各种会计法规制度和职业道德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即为会计规范模式。会计规范展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特征,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会计法规制度的特征与文化价值趋向密切相关,越是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价值的国家,会计法规制度的统一性越强,强制力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如法国的\\\会计总计划\\\、瑞典的宏观会计制度都具有指令性、统一性和强制性特征,我国的会计法规更是如此。相反,崇尚个人主义和个人价值的国家,则会计法规制度的灵活性越大,强制力越小,如美英等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只提供原则性指导,注重专业导向,,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提倡依赖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很少具有强制性。

其二,会计法规制度的执行与\权力差距\大小密切相关。荷兰学者何斯德在其著名的文化模式中把\权力差距\\\作为衡量各国文化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准,认为权力差距越大的社会,其成员越是认同组织结构、纪律和社会秩序,对权力的不公平分布越能默认,服从性越强,主观判断能力越差。相反,权力差距越小的社会,其成员的服从性越差,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这种文化现象反映在会计法规制度的执行问题上,必然出现:权力差距大的国家,会计人员喜欢按部就班地执行法规制度,对法规制度的完整性和具体性要求较高。不善于进行专业判断和政策选择,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死搬教条,依样画葫芦。我国的情况就基本如此。而权距小的国家,会计人员则喜欢独立思考,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专业判断,灵活机动地理解和执行会计法规制度,对法规制度的灵活性及务实性要求较高。美英等国的情况大体如此,法国则截然相反。

三、对会计管理模式的彤晌

会计管理模式是指国家对全社会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进行组织管理的方式,它是会计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组织保证。会计管理模式取决于国家经济管理模式,但文化环境同样具有影响作用。如同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美国和法国,会计管理模式却大相径庭,不能说与文化环境没有关系。在美国,会计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一种\协会模式\,民间性会计职业团体的管理权限很大,作用明显,会计行业的自律性较强,政府的管理作用极其有限。这与结构松散的美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权力差距及思维方式等正好相符。法国的管理模式与我国类似,属于\政府模式\,即国家基本上控制了全国会计工作的管理权力,民间会计职业团体的管理作用极其微弱,其主要任务是解释国家的会计法规政策。这与法国比较注重集体主义、权力差距较大、强调社会组织程序、对不确定性问题和不明朗因素

比较敏感等文化特征密切相关。至于我国,从古到今都非常强调集权,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都乐于接受来自政府的领导,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行为准则。因此,我国的会计管理模式更为强烈地表现出政府特征。

四、对会计核算模式的彤呐

会计核算模式是对会计核算的依据标准、对象范围、程序方法等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体系。其构成元素更多地表现为业务技术和方法,因此受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多地取决于会计的自身运动规律。但如果因此否定文化环境的作用则是错误的。美国与法德等国比较,会计核算的保守程度为什么偏低?方法、技术、手段的更新为什么较快?为什么更强调实用性?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从美国社会的文化特征中找出合理的解释。众所周知,美国人对社会人生较为乐观豁达,标新立异、求真务实是大多数人的信念追求,重视现实、面向未来是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这种信念追求和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成为美国会计人员大胆创新的精神动力。加之会计规范的灵活性、会计管理行业的自律性,留给会计人员发挥个人才能的空间较大,客观上促使美国的会计核算模式偏向乐观,技术方法的发展更新较快,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因此更有利于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会计问题。而法德等国则相反。这说明社会文化越保守的国家,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市场越大。

五、对会计报告模式的彤晌

会计报告模式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披露内容、传递方式以及使用对象等进行的综合描述。各国会计报告模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的公开化程度不同,二是会计信息的主要服务对象不同。两种区别的存在都与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关。一般来讲,凡价值观趋向于个人主义,社会成员要求公平分配社会权力的欲望较强、对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回避较弱,能够直面现实、敢于迎接挑战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要求较高,尤其是投资人和潜在投资者更加关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报告较为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既全面又详细,并把满足投资人要求作为首选目标。如美国的会计报告模式,既以信息充分披露又以最大限度地服务私人投资者要求而闻名于世。相反,社会价值观念较重、权力差距较大、对不确定性因素反应较强、个人成就欲和决断能力较弱、思想比较保守的国家和地区,会计信息不仅公开化程度低,而且更倾向于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需要。例如,法国、德国、瑞典等国的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一般不超过法律和欧共体指令的最低要求,甚至提供一些经过加工、符合保密要求的会计信息,其透明度很难与美国相比。我国会计报告模式类似于法德等国,即公开化程度较低,强调会计信息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六、对会计监审模式的彤响

会计监督模式是围绕会计监督的对象范围、组织机构、依据标准以及运作方式而建立的经济监控体系。按照国际惯例理解?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要依靠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外部的会计监督主要依靠社会审计(民间审计)机构。因此,一个国家的会计监督模式是否

健全完善,基本上可以从该国审计业的发展状况考察,而审计业的发达程度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尤其受到各民族观念意识的影响。

如果对中美两国的审计发展状况作一比较,将会迸一一步证明上述分析的正确性。在美国,不仅社会审计业发达,从事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地位较高,其中介作用巨大,而且内部审计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由副总经理专门领导,或由董事会属下的审计委员会领导,这与美国社会对人性的怀疑不无关系。相比之下,我国对人之本性的传统看法是\人之初,性本善\,这种文化观随着历史的发展,虽然受到当代人的怀疑甚至批判,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痕迹依然存在,有时还十分明显,可以说它对我国审计业的发展有直接的阻碍作用。当前社会审计地位不高、活动范围狭窄、中介作用有限、内部审计不受重视、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不能独立,无不与此有关。

七、对会计教育模式的彤晌

经济与管理论文篇11

我个人的认识是:“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它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从而使经济的发展不再属于资源依赖型,而转化为知识依赖型(依赖于人的知识的发展程度)。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头脑中的知识却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因而知以经济作为知识依赖型的经济,自然就可保待长期持续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上述关于知识经济的界定中,广义理解的创造性知识怎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呢?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胄先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即涉及到“非人性化”(dehumanized)与“人性化”humanized)的问题,如果知识经济只涉及到非人性化的技术问题,那就只能称之为技术经济,而不是知识经济;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创造性知识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人的大脑的产物。但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人,而是作为“社会人”以至“文化人”而存在,总是生活在定的社会关系中。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人的大脑能个能独立自主、精神焕发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相应地产生创造性知识,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它首先同人们所处的大环境、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它有个性(独出心裁)、富有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而要使真正具有上述特征的创造性思维得以自由驰骋,从加使异彩纷呈的创造性知识得以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又有赖于与此相适应的催人奋进的社会大环境的激发和孕育才有可能实现。这也正是至今仍有许多人总是带着极其美好和仰慕的心情,追思我国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和西欧14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这是中、西文化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都是真正的“思想大解放,科学、艺术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创造的时代,也是科学、艺术上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这两个中、西文化史上黄金时代所产生的订多出类拔萃的大师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闪耀的思想光辉,可以看作是他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反映,至今仍熠熠生辉,令人无限敬仰。 

关于创造性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辈出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我国晚清大学者龚自珍对此也有极为深切的感受。从他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九州生气情风雷,万马齐暗诚可哀。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可以看到,其中的前两句充分反映了他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思想禁锢压抑了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无限惋惜和哀叹。而后两句则充分表达了”他强烈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为创造性人才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热切追求和无限向往,因而他的这一寓意极为深刻的诗篇,就是今天读来,也足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由于知识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的,因而它就决不可能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问题,而应首先看作是社会文化问题。发展知识经济,使它真正为人民造福,首先要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的独立和人的尊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技术为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为促进知识经济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提供无穷尽的精神和智慧的源泉。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宏观与微观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一)从宏观上看 

首先要明确,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要形成和发展知识经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如果没有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以加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扑面而来的以创造性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将无法在我国生根、发芽和结果,从而使我国又将失去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即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无法融入世界性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而陷入步履维艰的困境。 

那么,知识经济为什么必然会同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水火不容呢? 

从社会文化观看,须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谈起。 

关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正如“毛泽东在其所著《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当时,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一边倒’的国策,在经济上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国家所有制,所有企业除极少数属于集体所有外,都属于以国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国家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进行‘大统一’的直接管理;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企业没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经济体制上的‘大统一’,要求文化上的‘大统一’与之相适应。‘大统一’的文化,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出一元性、依附性和驯服性的显著特点。 

一元性是指强调‘社会本位论’,个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不应有独具‘个性’的自我追求,个人的人格独立和正当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要求每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否则,就会被诬为‘个人主义’严重而受到批判。 

依附性与一元性相联系,强调任何人不能游离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之外,其工作和生活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组织,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层层依附于上级的金字塔式的依附网络。 

驯服性是指强调个人对组织必须绝对服从,不容任何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任何‘越轨’之处。要求人们以做组织的‘驯服工具’为荣。 

这种‘大统一’的文化,一方面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社会成员中极少数先进英雄模范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相等同,严重脱离社会客观实际,势必导致‘假、大、空’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它对人的‘个性’的扼杀,也对社会成员主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起到严重的窒息作用。”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界“万马齐暗”的局面,怎么有可能为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无限生机的精神动力与智慧源泉呢? 

市场经济体制则与此不同。它是建立在自由而普遍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的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其基础是确认交换双方地位的平等,并不因金钱或权力、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又有利于调动人类可贵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即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第一》)和“止于至善”(《大学·孔经》)的精神,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表现为力求达到永无止境的更加完美境界的精神。经济生活中这种精神的发扬,有助于促进人的人本立场、主体意识和人性智慧的回归。从而可以为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文基础。 

从以上关于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宏观基础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所涉及到的首先是社会文化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对有关问题如果不从社会文化的大视野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就有可能使人们的认识陷入机械论或工具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二)从微观上看 

再从微观上看,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权力结构,实行真正民主的、人性化的管理,借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奠定微观基础,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本来西欧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The Renaissance)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已经促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公民(citicens)至少从理论上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如可参与议员和总统的直接选举等等。可是,在企业内部,长期以来,所实行的仍然是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集权化管理,广大员工仍处于无权的状态,他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为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所控制。从而使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智慧和创造力,因受到种种压制而无法充分发挥。 

如不彻底改变这种情况,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的落实自然无从谈起。 

本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企业内部兴起的“产业民主运动”(Industrial Democracy Movement)正是以彻底改变上述违反历史进步潮流的情况,作为其基本出发点。“‘产业民主运动’认为,企业内部传统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等级制度所形成的管理权力结构,必须作重大的、带根本性的变革,使之与反映历史进步潮流的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相适应。即认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所提出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不仅要体现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同时也应体现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处于无权的状况必须根本改变,要在企业内部实行‘产业民主’,将原来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转变为横向(扁平式)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借以使员工和经理人员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样的参与权力,把人本主义、民主管理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的始终。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人性化的组织(Humanized Organization)。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出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生根、发芽、结果形成广泛的人文基础。 

三、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将对现行管理会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一)企业经营目标的多元化问题 

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会计,作为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的“决策支持系统”,其一切活动,也应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中心,力求能卓有成效地促进和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应怎样界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国内外各相关学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我认为,其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又同人们对人性(personality)怎样认识有着直接的联系。 

大家知道,美国学者 Abraham H. Maslow是研究行为科学的先驱者之一,他在本世纪4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5个等级,依次是:①生理的需要:是指衣、食、住等人的基本生活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的生活及其生命、财产能得到安全保障的需要。③友好与归属的需要:是指人进入组织后,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友好相处,成员对所在组织形成归属感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应受到尊重,在组织中形成自重、互敬的良好气氛,进而激发人们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自豪感的需要。⑤自我实现(Self-actuality)的需要:是指人对完成自己矢志献身的创造性事业,可从中得到最大自我满足的需要。这种自我实现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以上5个层次的需要,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 

我感到,对 A H.Maslow的理论.也可从另一角度来领会,据以把人依次分成三种类型,即经济人(Economic man)、社会人(Social man)和文化人(Cultural man)。意思是可粗略地认为:侧重于第1、2层次的人属于“经济人”;侧重于第3层次的人属于“社会人”;而侧重于第5层次的人属于“文化人”;而第4层次则介乎第3层次与第5层次之间,既同“社会人”有关,也同“文化人”有关。 

对人的类型作这样一种分类,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认为可以作为确定企业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作为由员工组合而成的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客观依据。 

具体地说,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期,本世纪初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家认为,企业的组成人员,都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活动的“经济人”。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也遵循“经济人”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对员工的激励也主要运用经济激励机制。 

当工业经济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行为科学家则认为,不能把企业的“组成人员看作是只寻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应把他们看作是具有感情、思想、需求。爱好和主动性、能动性的‘社会人’。因而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位,是一种社会的有机联合体。在这种社会有机联合体中,不存在像‘利润最大化’这样一个单一的可以普遍适用的经营目标。从长远的观点看,应把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看作是它的总体目标。……必须努力消除以‘利润最大化’为单一目标可能导致企业侧重短期行为的种种消极因素。除利润之外,还必须同时在科技开发、产品开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才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生活福利设施等各个方面同时下功夫,才有可能为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奠定牢固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企业的员工作为‘社会人’,不是单纯‘经济人’,他们的个人目标也是多样化的,应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需要等各个方面,并不会以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其唯一目标。因而,对人们的激励因素也不能局限于经济因素,而应同时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各个方面。” 

当工业经济进一步向知识经济转变,企业的组成是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他们已经达到‘文化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企业作为由文化人组成的集体,它们的生产经营当然不会以工业经济后期“企业本位”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更不会以工业经济前期所采用的“单一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而会适应“文化人”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以服务于“社会本位”的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这种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从根本动力上看,必然是以非功利性因素作为主导。这是因为以“文化人”为主体组成的知识经济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根植于这种大环境的企业,自然会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恢宏的气度,力求应用它所拥有的巨大优势,不断为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新价值,借以为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如资源、环境、教育等众多问题,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尽时能大的贡献。 

总括地说,企业的经营目标,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到“企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样化”,到“社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元化”,反映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其中,财务会计能最直接有效地为实现较低层次的 

企业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服务,而管理会计则有更广的活动空间,即可为实现较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本位的多样化的经营目标”和“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服务。特别是能更有效地为较高层次的根植于知识经济社会的“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服务。 

(二)“决策支持系统”从为“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转变为同时为“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 

我们曾较早地撰文论述管理会计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首要职能是从事决策的研究工作。问题在于:我们原来在这一方面所作的论述,是以纵向的金字塔式的集权化管理模式为基点的。因而对“决策支持系统”如何进行决策研究,是把重点放在如何为企业最高领导人进行最终决策的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提供信息与智力支持。这种认识显然是很不全面的。因为它既不符合“产业民主运动”的要求,也同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总趋势不相适应。因为知识经济既然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而知识又是深藏于广大员工大脑中的精神财富,是不可能依靠外力的强制(如通过上级的发号施令)把它挖掘出来的。唯一的办法,是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机制,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自身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动力,使他们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宝库都能转化为企业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企业管理原来的权力结构,即从纵向的集权化、控制性的管理转变为横向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以基层作为管理权力的基点,真正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知情权和参与权,即坚持员工本位的原则,使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权依据他们直接了解的情况,善于审时度势,适应情况的变化自行进行决策,形成“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系,并在其运作中形成一种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自行调节”、“自行控制”、“自行适应”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客观环境、条件变化的灵活反应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在集权化管理模式下凡事要层层请示汇报才能采取行动、势必贻误稍纵即逝的时机而造成损失的严重缺陷。 

在建立了“倒金字塔”决策体制以后,企业的高层领导应怎样实现其领导职能呢?我认为,宜实行较为超脱的、富有感情色彩的“鼓舞性领导方式”(Inspirational leadership)或称“支持性的领导方式”(Supporting leadership),进而收到“官闲民乐”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官闲”,并不是指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制”,企业的高层领导可以无所事事,而是指他们应尽量避免去直接干预其所属各层次、各单位广大员工所从事的日常具体事务,而应集中主要精力去研究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大问题,从宏观上对企业整体性的发展进行高屋建瓴式的谋划;而“民乐”,则指广大员工在遵循企业总的经营规范的前提下,可以独立自主。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而不致于经常受到外来的种种无谓的干扰。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种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条件,有助于促进广大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尽所能,才思泉涌,从而创造出尽可能优良的业绩,为企业整体的健康发展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 

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应怎样做才能同上述新的决策体制的要求相适应呢?我认为,上述新的决策体制对“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因为前者要求后者: 

既眼睛向下——为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广大员工提供动态追踪式的瞬时信息沟通网络,为他们进行日常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又眼睛向上——为企业高阶层领导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这样上下结合,使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战略与战术互相贯通,就可收到最优的整体效果。 

经济与管理论文篇12

我个人的认识是:“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它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从而使经济的发展不再属于资源依赖型,而转化为知识依赖型(依赖于人的知识的发展程度)。由于地球上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人的头脑中的知识却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因而知以经济作为知识依赖型的经济,自然就可保待长期持续发展。” 

现在的问题是:上述关于知识经济的界定中,广义理解的创造性知识怎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呢?这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胄先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即涉及到“非人性化”(dehumanized)与“人性化”humanized)的问题,如果知识经济只涉及到非人性化的技术问题,那就只能称之为技术经济,而不是知识经济;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创造性知识是人的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人的大脑的产物。但任何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人,而是作为“社会人”以至“文化人”而存在,总是生活在定的社会关系中。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人的大脑能个能独立自主、精神焕发地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相应地产生创造性知识,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它首先同人们所处的大环境、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条件有着直接的联系。这是因为,“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往往表现为具有超常性(不墨守成规)、它有个性(独出心裁)、富有开拓精神、独创性与灵活性。”而要使真正具有上述特征的创造性思维得以自由驰骋,从加使异彩纷呈的创造性知识得以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又有赖于与此相适应的催人奋进的社会大环境的激发和孕育才有可能实现。这也正是至今仍有许多人总是带着极其美好和仰慕的心情,追思我国公元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和西欧14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这是中、西文化史上的两个黄金时代,都是真正的“思想大解放,科学、艺术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创造的时代,也是科学、艺术上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这两个中、西文化史上黄金时代所产生的订多出类拔萃的大师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闪耀的思想光辉,可以看作是他们所处的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反映,至今仍熠熠生辉,令人无限敬仰。 

关于创造性人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辈出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我国晚清大学者龚自珍对此也有极为深切的感受。从他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九州生气情风雷,万马齐暗诚可哀。我愿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可以看到,其中的前两句充分反映了他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思想禁锢压抑了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无限惋惜和哀叹。而后两句则充分表达了”他强烈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为创造性人才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热切追求和无限向往,因而他的这一寓意极为深刻的诗篇,就是今天读来,也足以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由于知识是人的头脑的产物,是同每个人的精神状态紧密联系的,因而它就决不可能是单纯的自然科学技术问题,而应首先看作是社会文化问题。发展知识经济,使它真正为人民造福,首先要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格的独立和人的尊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做到以人为本、技术为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为促进知识经济迅速而健康的发展,提供无穷尽的精神和智慧的源泉。 

二、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同宏观与微观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一)从宏观上看 

首先要明确,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要形成和发展知识经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如果没有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以加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扑面而来的以创造性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将无法在我国生根、发芽和结果,从而使我国又将失去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即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将无法融入世界性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而陷入步履维艰的困境。 

那么,知识经济为什么必然会同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水火不容呢? 

从社会文化观看,须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谈起。 

关于经济与文化的关系,正如“毛泽东在其所著《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一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当时,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一边倒’的国策,在经济上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主要特点是:采用国家所有制,所有企业除极少数属于集体所有外,都属于以国家为代表的‘全民’所有,国家通过下达指令性计划进行‘大统一’的直接管理;在财务上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企业没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经济体制上的‘大统一’,要求文化上的‘大统一’与之相适应。‘大统一’的文化,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出一元性、依附性和驯服性的显著特点。 

一元性是指强调‘社会本位论’,个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分子,不应有独具‘个性’的自我追求,个人的人格独立和正当利益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要求每个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否则,就会被诬为‘个人主义’严重而受到批判。 

依附性与一元性相联系,强调任何人不能游离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之外,其工作和生活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组织,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层层依附于上级的金字塔式的依附网络。 

驯服性是指强调个人对组织必须绝对服从,不容任何人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有任何‘越轨’之处。要求人们以做组织的‘驯服工具’为荣。 

这种‘大统一’的文化,一方面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社会成员中极少数先进英雄模范人物‘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相等同,严重脱离社会客观实际,势必导致‘假、大、空’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它对人的‘个性’的扼杀,也对社会成员主动性和聪明才智的发挥起到严重的窒息作用。”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界“万马齐暗”的局面,怎么有可能为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无限生机的精神动力与智慧源泉呢? 

市场经济体制则与此不同。它是建立在自由而普遍的商品等价交换的基础上的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其基础是确认交换双方地位的平等,并不因金钱或权力、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而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又有利于调动人类可贵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即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第一》)和“止于至善”(《大学·孔经》)的精神,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就表现为力求达到永无止境的更加完美境界的精神。经济生活中这种精神的发扬,有助于促进人的人本立场、主体意识和人性智慧的回归。从而可以为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文基础。 

从以上关于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宏观基础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所涉及到的首先是社会文化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对有关问题如果不从社会文化的大视野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就有可能使人们的认识陷入机械论或工具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二)从微观上看 

再从微观上看,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权力结构,实行真正民主的、人性化的管理,借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奠定微观基础,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也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本来西欧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The Renaissance)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所倡导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已经促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使广大公民(citicens)至少从理论上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如可参与议员和总统的直接选举等等。可是,在企业内部,长期以来,所实行的仍然是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集权化管理,广大员工仍处于无权的状态,他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为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所控制。从而使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主人翁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智慧和创造力,因受到种种压制而无法充分发挥。 

如不彻底改变这种情况,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的落实自然无从谈起。 

本世纪中叶以来,在西方企业内部兴起的“产业民主运动”(Industrial Democracy Movement)正是以彻底改变上述违反历史进步潮流的情况,作为其基本出发点。“‘产业民主运动’认为,企业内部传统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等级制度所形成的管理权力结构,必须作重大的、带根本性的变革,使之与反映历史进步潮流的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相适应。即认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所提出的‘人本主义’和‘天赋人权’的思想,不仅要体现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同时也应体现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广大员工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处于无权的状况必须根本改变,要在企业内部实行‘产业民主’,将原来纵向的专制独裁式的管理转变为横向(扁平式)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借以使员工和经理人员处于平等地位,享有同样的参与权力,把人本主义、民主管理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管理过程的始终。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人性化的组织(Humanized Organization)。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出来。”为知识经济在企业内部生根、发芽、结果形成广泛的人文基础。 

三、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将对现行管理会计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一)企业经营目标的多元化问题 

企业经营目标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会计,作为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持的“决策支持系统”,其一切活动,也应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中心,力求能卓有成效地促进和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应怎样界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国内外各相关学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和发展的过程。我认为,其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又同人们对人性(personality)怎样认识有着直接的联系。 

大家知道,美国学者 Abraham H. Maslow是研究行为科学的先驱者之一,他在本世纪4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5个等级,依次是:①生理的需要:是指衣、食、住等人的基本生活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是指人的生活及其生命、财产能得到安全保障的需要。③友好与归属的需要:是指人进入组织后,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友好相处,成员对所在组织形成归属感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应受到尊重,在组织中形成自重、互敬的良好气氛,进而激发人们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自豪感的需要。⑤自我实现(Self-actuality)的需要:是指人对完成自己矢志献身的创造性事业,可从中得到最大自我满足的需要。这种自我实现是一种最高的精神境界。以上5个层次的需要,形成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 

我感到,对 A H.Maslow的理论.也可从另一角度来领会,据以把人依次分成三种类型,即经济人(Economic man)、社会人(Social man)和文化人(Cultural man)。意思是可粗略地认为:侧重于第1、2层次的人属于“经济人”;侧重于第3层次的人属于“社会人”;而侧重于第5层次的人属于“文化人”;而第4层次则介乎第3层次与第5层次之间,既同“社会人”有关,也同“文化人”有关。 

对人的类型作这样一种分类,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认为可以作为确定企业员工的个人目标和作为由员工组合而成的企业整体经营目标的客观依据。 

具体地说,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前期,本世纪初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家认为,企业的组成人员,都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活动的“经济人”。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也遵循“经济人”的行为准则。因而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对员工的激励也主要运用经济激励机制。 

当工业经济发展到较高级的阶段,行为科学家则认为,不能把企业的“组成人员看作是只寻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而应把他们看作是具有感情、思想、需求。爱好和主动性、能动性的‘社会人’。因而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位,是一种社会的有机联合体。在这种社会有机联合体中,不存在像‘利润最大化’这样一个单一的可以普遍适用的经营目标。从长远的观点看,应把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看作是它的总体目标。……必须努力消除以‘利润最大化’为单一目标可能导致企业侧重短期行为的种种消极因素。除利润之外,还必须同时在科技开发、产品开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人才开发、生产安全、技术装备水平、生活福利设施等各个方面同时下功夫,才有可能为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奠定牢固的基础。与此相联系,企业的员工作为‘社会人’,不是单纯‘经济人’,他们的个人目标也是多样化的,应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需要等各个方面,并不会以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作为其唯一目标。因而,对人们的激励因素也不能局限于经济因素,而应同时包括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各个方面。” 

当工业经济进一步向知识经济转变,企业的组成是以高智力的员工为主体,他们已经达到‘文化人’的崇高精神境界,企业作为由文化人组成的集体,它们的生产经营当然不会以工业经济后期“企业本位”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更不会以工业经济前期所采用的“单一的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而会适应“文化人”的特点和要求,采用以服务于“社会本位”的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作为经营目标。这种更高层次的多元化因素,从根本动力上看,必然是以非功利性因素作为主导。这是因为以“文化人”为主体组成的知识经济社会,是高度文明的社会,根植于这种大环境的企业,自然会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恢宏的气度,力求应用它所拥有的巨大优势,不断为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新价值,借以为解决社会面临的诸如资源、环境、教育等众多问题,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尽时能大的贡献。 

总括地说,企业的经营目标,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到“企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样化”,到“社会本位的经营目标的多元化”,反映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其中,财务会计能最直接有效地为实现较低层次的 

企业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服务,而管理会计则有更广的活动空间,即可为实现较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本位的多样化的经营目标”和“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服务。特别是能更有效地为较高层次的根植于知识经济社会的“社会本位的多元化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服务。 

(二)“决策支持系统”从为“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转变为同时为“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服务 

我们曾较早地撰文论述管理会计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首要职能是从事决策的研究工作。问题在于:我们原来在这一方面所作的论述,是以纵向的金字塔式的集权化管理模式为基点的。因而对“决策支持系统”如何进行决策研究,是把重点放在如何为企业最高领导人进行最终决策的金字塔式的“决策系统”提供信息与智力支持。这种认识显然是很不全面的。因为它既不符合“产业民主运动”的要求,也同知识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总趋势不相适应。因为知识经济既然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生产要素,而知识又是深藏于广大员工大脑中的精神财富,是不可能依靠外力的强制(如通过上级的发号施令)把它挖掘出来的。唯一的办法,是形成一种新的有效的机制,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自身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动力,使他们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宝库都能转化为企业取之不尽的创造源泉。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企业管理原来的权力结构,即从纵向的集权化、控制性的管理转变为横向的、分权化的民主管理,以基层作为管理权力的基点,真正确立广大员工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知情权和参与权,即坚持员工本位的原则,使每个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权依据他们直接了解的情况,善于审时度势,适应情况的变化自行进行决策,形成“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系,并在其运作中形成一种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自行调节”、“自行控制”、“自行适应”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企业对客观环境、条件变化的灵活反应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在集权化管理模式下凡事要层层请示汇报才能采取行动、势必贻误稍纵即逝的时机而造成损失的严重缺陷。 

在建立了“倒金字塔”决策体制以后,企业的高层领导应怎样实现其领导职能呢?我认为,宜实行较为超脱的、富有感情色彩的“鼓舞性领导方式”(Inspirational leadership)或称“支持性的领导方式”(Supporting leadership),进而收到“官闲民乐”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官闲”,并不是指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决策体制”,企业的高层领导可以无所事事,而是指他们应尽量避免去直接干预其所属各层次、各单位广大员工所从事的日常具体事务,而应集中主要精力去研究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大问题,从宏观上对企业整体性的发展进行高屋建瓴式的谋划;而“民乐”,则指广大员工在遵循企业总的经营规范的前提下,可以独立自主。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而不致于经常受到外来的种种无谓的干扰。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一种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条件,有助于促进广大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尽所能,才思泉涌,从而创造出尽可能优良的业绩,为企业整体的健康发展作出尽可能大的贡献。 

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系统,应怎样做才能同上述新的决策体制的要求相适应呢?我认为,上述新的决策体制对“决策支持系统”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因为前者要求后者: 

既眼睛向下——为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的广大员工提供动态追踪式的瞬时信息沟通网络,为他们进行日常经营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又眼睛向上——为企业高阶层领导进行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决策提供信息、智力支持。 

这样上下结合,使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战略与战术互相贯通,就可收到最优的整体效果。 

经济与管理论文篇13

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集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于一体,对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测,直接反映着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教育部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明确要求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并曾经是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二级指标实际上,本科毕业生要不要撰写毕业论文,是由来已久的一个争论正如人们所言,本科毕业论文已成“鸡肋”,不仅学生写起来痛苦,指导老师感到棘手,而且社会舆论指责本科毕业论文太水,与其维持目前这种尴尬局面,不如放弃。丁晴雪在2009年10月14曰《光明曰报》撰文“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值得探讨”,明确赞成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或不再将论文作为本科毕业的硬性条件丁晴雪指出,主要理由并不在于本科毕业论文“掺水”问题严重,而是在于本科教育的定位和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趋势,本科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半左右(现在已经超过这个比一的高中毕业生都能够享受到的“平民教育”相应的,本科教育要培养的并不是精英人才,而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大众化人才正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这种变化,本科毕业论文的必要性才受到怀疑但是,取消毕业论文的做法是不是有些过激或一刀切呢?2009年曾经传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仅仅过了一天,四川大学宣传部就将这个“善意的谎言”戳破了可能是四川大学在各方面承受的压力过于大了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确有些难当啊!

三、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若干设想

有鉴于此,本科毕业论文有必要进行改革针对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其毕业论文改革可以分为近期和中长期两步走。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