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用13篇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篇1

4."十二五"时期广西转方式调结构的若干思考彭新永,昌盛,张卫华

5.转变招商引资项目开发观念和方式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以福建省龙岩市为例郭田滨

6."环三发展"与"数字福建"对接的思考王晋强

7.江都服务经济现状与推进跨越发展的对策思考朱先往

8.提升财政干部能力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以铜陵市为例李长源

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贵港内河航运事业李立振

10.货币虚拟化进程的历史考证乔臣,QIAOCheng

11.国内外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研究葛晋,赵丽娅

12.促进创业型经济发展的创业环境对策分析周劲波,徐路

13.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完善路径探析乃东燕

14.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岳洁萍

15."土地财政"模式转型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王慈航

16.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探讨郭泉良

17.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域人口发展问题研究——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覃双顶,农专文,王文震

18.关于做好邮政企业档案工作的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 何燕宁

19.民主的掣肘——波普政治民主学说解析夏金华,XIAJinhua

20.政府审计与国家经济安全——作用途径模式研究曾盛

21.从治理到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理论的提出、内涵及模式苏敬媛

22.论新闻媒体监督在行政问责中的问题与对策钟银意

23.企业社会责任的政治学分析李春梅,徐会

24.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困境及原因探析蓝强

25.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范式解析赵媛媛,ZHAOYuanyuan

26.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主体道德要求李仁东

27.科学发展观的行政法哲学思考覃铧莹

28.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缺陷对司法公正价值的影响及其矫正谢玲,XIELing

29.水资源安全预警法律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姚金海

30.浅析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严倩

31.我国农民工法律援助问题与对策研究陈昊

32.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贾宾

33.浅析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中的法律风险胡朝晖

34.潇贺古道区域古代居民变迁原因考韦浩明,WEIHaoming

35.新启蒙运动中的思想自由、理性和新文化建设朱理峰

36.论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话语权的维护赵业丽

37.浅论学习借鉴丰田企业文化的误区与启示孙仲杰,张才国

38.梁启超《战国载记》试析王锐

39.从《还乡》人物身上看哈代的宿命论刘玉倩

40.广西对外电视传播的机遇与挑战——试论创建"广西-东盟"区域性电视频道黄艳

41.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模式下的发展性评价秦进东,张亿全,QINJindong,ZHANGYiquan

42.当代"市场社会"中人文教育的危机及出路探讨黎珏辰

43.UNESCO开放教育资源白皮书《前行之路》述评张浩,张海震

44.当代中国大学使命的迷失与回归王前强

45.干部教育培训中要加强民族观和民族政策教育贺蕊玲

46.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教育的思考朱懿

47.网络文化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负面影响朱庆好

48.经济与社会发展 论高校德育与心理陶虹,莫锋

49.浅论企业教育的微观作用和宏观意义权守荣

50.优化"精神食粮":创建高校和谐的网络文化空间郑楚云,马列,李远登

51.学习型组织理论在高校新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杨维莉HtTp://

52.法学教育的面相与转向——以两所大学的本科毕业论文为对比观察贾媛媛,JIAYuanyuan

53.论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禹芳琴

54.论授课方式的一种改革:以朗读授课提纲代替板书陈强

55.以体验教学为主轴思考社区工作课程徐莉

56.浅析大学公共课程中的职业观教育——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刘寿堂

57.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创建办学特色的探索——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覃雯

58.关于高等教育教材多样化与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思考任善于

1.中国转型发展的基本问题、突破口和成本化解载体——发展成本化解理论再探曾永寿,ZENGYongshou

2.马克思生产价格规律新论朱解放

3.浅析利用BOT融资方式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李德正

4.第三方物流直送工位运作模式研究朱荣

5.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政府管理创新沈建新,安增军

6.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题陆汉民

7.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研究黄少娜

8.从绩效考核转向绩效管理经济与社会发展 王文菁

9.税费改革中政府机构富余人员安置的绩效评估体系研究赵和楠,李乐

10.管理会计在现代商业银行中的运用潘森森

11.矿产地质资料的价值和管理对策研究祝君

12.湘南开发中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机制研究唐中明,何湘波,扈兵,TANGZhongming,HEXiangbo,HUBing

13.盐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李菊英

14.深圳市房地产市场2010年上半年走势分析周禾

15.论广西在环北部湾经济圈中的机遇张君

16.广西中小城市实施"体育经营城市"战略的可行性研究——以玉林市为例林敬华

17.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制度探索滕明兰

18.创建永福养生旅游示范区的构想——基于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下李红波

19.五菱动力公司的组织运作图绘制与分析应用刘刚

20.鲍曼的全球化思想探析任东景,RENGDongjing

21.论海德格尔的时间孙业成

22.论儒家和谐社会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理念的内在逻辑及演进沈春梅

23.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阈中的共产主义及其价值向度查芳灵

24.浅析网络舆论监督的价值及其实现尹易雯,YINYiwen

25.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特色马艳青

26.河南省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创新研究郝宏杰

27.当前西方的主要特点、原因及启示梁惟,覃静

28.广西贺州党校部门"三校联办"对党员干部培训的启示谢统真

29.论旅游违约民事责任徐祖林,XUZulin

30.水权运营及水事法律体系的构建姚金海

31.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研究阮丽娟,袁晓文

32.西方行政裁量法治实践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兼论中国学者认知行政裁量的三种模式梁芷铭

33.经济与社会发展 公共权力的法律约束探讨刘翠萍

经济与社会发展篇2

进入21世纪后,我们党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重要思想指导。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愿望,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多方面、高层次、广范围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入展开。其中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将对这一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发展经济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并使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落实好 “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的问题也是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经济实力得到空前提高,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位。我国已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目标,这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要实现这一命题,就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进一步发展,把我国的国民经济做大做强,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做保证,才能给解决不和谐的问题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同时也必须看到,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现阶段要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在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没有把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放到应有的位置,致使资源消耗水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使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影响,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威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科学的、有远见的开发利用自然,而不是将自然视为可以任人类宰割的对象。人与自然的相处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切不可违反自然规律。同时,还要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真正做到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劳动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也是一个稳定的社会。社会的稳定,支持经济的正常、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又为实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说,要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得以较快的实现,就必须抓好发展经济这一基础性工作。在当前形势下,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其次,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第三,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起点的公平和过程的公平。

2.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调整经济结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这一工作要加快进行。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资产重组,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关键行业和领域有控制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提升国际竞争力。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经济与社会发展篇3

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数量极少,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那些拥有经济特权和政治特权的剥削者就要侵吞被剥削者的生活必需品,相互争夺剩余产品。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就要与剩余产品的占有者展开殊死的斗争,于是社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总量,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也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因为不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我们就不可能持续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为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这就决定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也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局部地区形成的以GDP为中心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的有序、稳定与和谐为人的生活劳动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

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没有社会的和谐,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也正是由于我们发展很快,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时空的急剧压缩也使我们在发展中积累下来了一系列不和谐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能建立起来,地方垄断盛行使市场竞争难以做到公平导致产品供需严重失衡,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利益差距。市场价格机制的不完善,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的长期存在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而工业中上下游产业产品间价格的剪刀差拉大了上下游产业间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部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也拉大了与其它行业从业人员间的收入差距。市场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仍较严重,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血泪工厂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等等,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间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3.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既要扩大开支,提高满足广大群众共同需要的水平和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又要强调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往我国的传统工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型产业,不符合资源形势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在改造。三高一低。产业的时候,要根据循环经济的评价原则,从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发展内部资源循环利用,采用高效率的设备、工艺,从源头上杜绝资源浪费;督促企业使用污染物综合处理设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强制企业尤其是家电、汽车、计算机等电子、机械行业,回收其废弃产品,以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参考文献:

经济与社会发展篇4

论对政府干预经济的规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论调查研究思想的实践特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社会化路径

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公权力改革

基于比较优势的成乐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若干问题的思考

广西承接东部技术转移中的人力资源供给研究

人才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民生向度

试论非公有制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南宁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思考

南宁市“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

第二产业对淄博市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分析

从经济视角看农业合作化高潮出现的原因

桂台合作下的广西贺州市电子产业循环经济研究

科学发展观的协同思维特征探析

论留学人力资源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的思考

南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要与时俱进

培育新兴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创广西糖业千亿元产值

中国共产党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经验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出口贸易发展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脉络、问题与改革

智能化生产力的网络化特征探析

南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短缺现状分析

广西区域产业集群与财政支持探析

以人为本的历史渊源与基本内涵

民族地区公共政策制定的价值原则

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论国家与社会

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思考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推进福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科学发展

浅析利用BOT融资方式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开发的制度供求分析

无锡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建设模式探析

面向东盟的广西农机产业竞争优势分析

论节约能源资源思想

南天物流公司电子物流组织模式分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阈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经济与社会发展篇5

奥运经济是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期间,以及奥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内,利用奥运会创造的商机,借势发展本地区经济的一系列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直接为举办奥运会产生的经济活动,如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的投资及投资拉动等;二是围绕开发奥运会资源进行的经济活动,如奥运会市场开发等;三是主办城市借奥运会契机,发展区域经济、加快城市建设的各种经济活动。从本质上看,奥运经济是由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的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经济现象。如果这种注意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将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使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适当超前。如韩国借1988年汉城奥运会良机,推动经济超速发展,1981年至1988年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2.496,1985年至199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300美元增加到6300美元,实现了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国家的转变,国际形象得到明显改善,国际地位获得很大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奥运经济的基本特征

1.阶段性。奥运经济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奥运会是奥运经济运行的核心资源,每4年举办1次,对举办城市的发展产生一种阶段性作用。从成功申办到正式举办以至奥运会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效应的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奥运经济周期,国际上通常定为10年到12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呈现不同的经济发展特点。前奥运阶段,即7年左右的筹备期,以奥运场馆及相关设施投资增长的拉动为主。奥运阶段,即奥运会举办当年,以奥运会的举办而增加的各项消费带动为主,如旅游、商贸、电讯等方面消费增势强劲。后奥运阶段,即奥运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受需求不足制约,可能产生房地产闲置、旅游业不景气等低谷效应。但如果筹办奥运会期间,能处理好可持续发展问题,可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2.非均衡性。举办奥运会将从总体上拉动举办城市经济的增长,但并不是所有产业及行业都能直接受益,其对产业及行业发展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征。从一般规律看,对第一产业中绿色食品生产行业有较强的带动性;对第二产业中的部分行业的拉动作用明显,如建筑业、建材制造业以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全而深刻,将促进文化、体育、旅游的发展。深挖机遇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奥运效应和作用,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如何运作。

3.规制性。近20年来,国际奥委会在开发奥运会的经济价值、确保奥运会顺利进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商业运作规则,包括采取严格措施保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控制运动员的商业行为,以及限制举办城市组委会的活动范围和权限等。它采取先取后予、互惠互利的办法,即给主办城市一些经济利益,又要对主办城市的市场开发行为予以严格的控制,以维护其在全球体育资源配置中的独特地位。为此,主办城市在举办奥运会、发展奥运经济的过程中,既要遵循国际奥委会的运作规则,又要在与其博弈的过程中寻求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空间。

4.开放性。奥运会作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历经百年发展至今,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参与和广泛支持,已成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加强了解、增进友谊的国际性舞台。自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运作模式做出重大改革,引入商业化运作机制,制定全球营销策略,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经济价值,使依托于奥运会而产生的奥运经济更成为一个全球经济系统,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企业以及各类组织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机会,同时促进了举办国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开展。

5.融合性。奥运会在创办之初,就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道德理念,旨在以体育运动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增强各国之间的团结、友谊与合作。在世界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的情况下,奥运会的作用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体育的范畴,体现了体育与文化、体育与经济,以及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融合;体现了举办国家和世界经济、文化潮流的相互交融。因此,各举办国都极力以民族文化为背景,努力推动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赋予奥运经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内涵,借举办奥运会之势提升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总之,奥运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联,从空间范围看,北京奥运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在北京;从时间维度上看,奥运经济影响在12年左右,奥运对经济的影响短期主要是影响总需求,长期主要是影响生产技术,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和经济体制,从而影响总供给和生产能力;从经济层面上看,奥运的经济影响包括对实物经济层的影响和货币经济层面的影响;从产业结构上看,奥运经济影响最大的是二、三产业。因此,奥运对社会经济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奥运将对首都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符亚明:奥运引致性需求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5)

经济与社会发展篇6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然而,财富是否契合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成果是否为社会所共享,经济发展方式和趋势是否符合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争的事实是必须本文由收集整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使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在接下来的5年内,要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取得实质性进展[3]。

本文基于287个地级以上市的统计资料,建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方程模型”,求取经济与社会发展内在结构间的关系方程,明确经济与社会发展内部结构间存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与相互制约。基于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内部结构因素,提出促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发展相关概念

对经济发展的概念性界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阐述。bahar认为经济发展就是通过加工生产资源,来达到个人社会收入大量增长(潜在)的目的[4]。amartyasen把经济发展看作是国家能力增加和责任的提升(该观点更侧重于经济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jerald m. meier提出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国家收入不断增长的长期过程。oliver e. williamson补充说明这个过程还是制度和革新为市场经济运行和工业快速发展提供所需背景的过程。不论是出于增加收入,抑或增加能力和提升责任,或者其他目的,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产出的增加,还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投入与产出在结构上的变化及一般经济条件的变化,随着结构变化和调整,进一步推动收入增加,促进财富积累。鉴于此,熊彼特(j.a.schumpeter)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国内学者车维汉认为,经济发展是指经济的总量和人均产出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产出与收入结构、生活质量、环境与生态变化、社会政治体制、文化法律、观念和习俗的变革[5]。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表征静态结果又体现动态过程的多维综合概念。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缩小不平等和根除贫困,包括社会结构、国家制度和收入分配等主要变化的多元过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月第29卷第2期张传平,等: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结构分析(二)社会发展相关概念

国内外学者对于社会发展的基本概念/内涵界定也有不同的表述。jacobi在其社会发展理论中指出,社会发展的原理和功能不仅是寻求更高的生活标准,而且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是为了服务我们的生活。mack graham和guy hopkins将社会发展指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生活条件,比如社会安全和健康。第二部分主要是文化和信息方面,包括正规教育和识字率。第三部分关注一些社会现象(比如合作关系和失业率等)。mousaaei认为评价社会发展应该包括卫生保健、医疗、住房、教育、就业、人口增长、收入分配和社会安全等部分。nanacy认为社会发展应遵循社会规则,包括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健康环境和均等份额。estes从学科属性和研究对象出发,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其寻求财政和社会福利,这些目标仅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最大限度的合作才能够实现。之前的johnston提出社会发展就是公民社会的增强(组织能力和多样性的增加,社会团体相互作用等);stiglitz把社会发展看作是社会和平解决冲突的能力,以防发生利益冲突。对于社会发展涵义的广义理解,国内学者韩明漠归纳出它的三个层次:第一种社会发展涵义主要指人们的健康、卫生特别是社会福利的增长。第二种涵义是指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生活发展,如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第三种见解是从社会整体进行考虑的,指的是包括经济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发展[6]。

综上所述也可看出,社会发展既包括社会发展与自然关系的一面(健康环境),也寓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规定着经济发展的目的,社会发展直接体现在社会成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社会成员以及社会成员间关系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社会发展是从社会进步的视域来描述国家行为体的发展,具有规划、战略等方面的涵义。

(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

国外学者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极其重视,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有:(1)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大多数经济学家持此观点,hagen在其著作中说“经济发展提高了财政福利”。mazmadar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滴流效应(trickle down effects)自上而下地发生,从而实现社会发展[78]。jabbarei更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着相互关系。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居民如果拥有高社会福利,其人均产出也比较高;过分强调基本需求,短期内会拖累经济发展[9]。但也有部分学者直接强调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的环境和社会效应。(2)社会发展决定经济增长,典型代表有hicks,他认为社会发展是第一要务,至少说,人力资源应该是经济发展加速的先决条件。

与国外相比,国内有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问题日益显现,国内学者也开始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王思斌发现,随着新的发展观的出现和日盛,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已是毋庸置疑。许多经济学家已不单关注经济过程本身,而且关注经济过程、经济效果的社会影响[10]。朱华构建了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11],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实际测度,为测度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提供了有效的测度工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与社会指标课题组用综合评分法对中国各地的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估,得出各地区的可比得分并进行排序比较,认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是高度相关的,并且用回归方程测量两者的协调度[12]。

国外学者关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大多聚焦于定性分析的层面,定量分析的研究比较少;同时在仅有的定量分析中,大多数学者都采用经济发展或者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方面(比如福利、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来研究,忽视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其实覆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只采用某一方面来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的结果是不能全面而准确地阐述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各个方面的,因此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国内对于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甚少,更多的研究是定性分析,同时定性分析也浮于社会现象表层,缺乏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之间关系的探讨。

(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考量

mervyn a king假设社会发展依赖于经济增长速度,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着正的相关关系,但是相关系数相当的小;同时他发现经济和社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低国民收入水平上非常显著;另外,社会得分和人均gnp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13]。对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考量,michael peneder基于28个oecd国家的数据,经过分析,结果证明产业结构是20世纪90年代oecd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一个显著的决定性因素[14]。dwight h. perkins研究中国问题时,指出至少在总需求方面,中国有着与众不同的经济结构,其对中国造成了一些特别的挑战[15]。

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研究上,mark granovetter也认为社会结构,特别是以社会网络的形式,影响着经济产出[1617]。经济增长的一些直接社会效应可能会影响到未来增长的速度和结构,而此又通过各种渠道反馈到它们。francois bourguignon认为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比较复杂,远不是近几年的文献中所提到的简化的回归模型。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比如,库兹涅茨收入不均衡理论),依赖于一些国家特征,包括政策和体系变量[18]。对于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marneef提出“门槛假说”(threshold hypothesis),即在每个国家,经济增长都会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直到一个“门槛点”,该点之后经济增长会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换句话说,即对于每一个社会,在某一个时期,随着经济增长,生活质量会随之提高,但是当到了一个点——门槛点,超过这个门槛点,如果经济持续增长,生活质量可能会下降[19]。

本文不拘泥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争执,旨在分析经济发展的内部结构和社会发展的内部结构之间的影响效应,对它们各自的内部结构,选取相应的测量指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建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间的结构关系模型,求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间的结构关系方程,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结构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表征指标选取

在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之前,必须确定用什么指标来测度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当然,在不同国家和社会及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状态,用于测度其发展的指标也不一样。不少人是从juster 提出的幸福指数①开始了解社会指标的,有一点是共同的:“不同的指标很难客观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指数”。raymond bauer是最早对社会指标、社会报告、社会系数方面研究做出贡献的学者,其在《social indicators》中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框架,选择了健康、教育、运输、住房、劳动、城市发展和其他公共部门发展等指标用以进行社会发展分析②。同时在国际范围内,不同的国家、国际组织或机构,根据自身研究主体和对象的不同,所界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在指标体系设置时,尤其在社会发展指标中都会提到福利、生活质量、教育和就业等③④[20]。如欧洲议会将社会发展指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卫生健康和民主、自然资源和收入分布、公民权利和参与度、就业和教育、文化、住房、福利、犯罪等。

一个被大多数人接受,并且也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组织所采纳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是人类发展指数,其是巴基斯坦经济学家mahbub ul haq在1990年提出的,旨在将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从国民收入核算转向人类实际幸福感[21]。人类发展指数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为寿命、识字率和生活水平(个人gdp或购买力平价)。但是自其被提出以来,受到很多的质疑,因为在其中,教育和收入的比重过大,而忽略了生态环境和道德⑤,但它仍是应用最广泛的指数之一。

本文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指标的选取中基于以下原则:指标必须合法且具有可靠性、代表性、及时性,指标要容易解读、具有分析的作用、反映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化,同时指标的选择必须具有政策关联性。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指标必须反映“产业演进、产出增长、效率表征”,社会发展指标则应恪守“经济发展惠及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支撑经济发展”原则。

综合文献,基于中国的实际国情及相关统计数据,本文选择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假设

francois指出,区分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用结构模型处理隐含的或者是显性的关系,而不是利用简化形式的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复杂的分析。为探究经济发展内在结构和社会发展内在结构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遵从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解释问题范式。经济发展内在结构和社会发展内在结构之间的关系假设如图1所示。

图1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假设:h1: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间有正相关关系;h2:产业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负相关关系;h3:社会结构和人口素质存在正相关关系;h4: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存在正相关关系;h5:社会结构和社会稳定存在正相关关系;h6:人口素质和社会稳定存在正相关关系;h7: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模型

1.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构方程模型

三、基于实证结果的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

(一)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结构关系如方程(12)~(16)所示。变量间的相互影响不仅包括直接效应还包括间接效应,二者之和为总效应。根据bollen的研究,影响因素对结果变量的影响强度可通过估计潜变量之间的直接影响系数和总影响系数来获得。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直接效应是原因变量对结果变量的直接影响,用路径系数来衡量(表2中的因子载荷值);间接效应是原因变量通过一个或几个中介变量对结果变量的间接影响,当只有一个中介变量时,间接效应大小是两个路径系数的乘积。本文潜变量之间影响效应,如图1和表2所示,其结果如表4所示。

(二)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主要原因度分析

1.经济效益之于其他

经济效益因子在本文中是用人均财政收入与社会劳动生产率量度,它对经济增长(0992)、生活质量(0746)、人口素质(0491)、社会稳定(0383)以及社会结构(0247)皆有正向的拉动关系。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屡屡引发民众对税负的指责和有关专家对中国宏观税负与世界平均水平的解释。财政部新近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高达8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税收占gdp的比重超过19%。其中,企业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87%,且在2010年9月上调个税免征额之后,个税整体税负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上升。本文无意解释中国税负高低,只是从经济与社会结构关系看,经济效益因子/财政收入是中国经济社会活动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无需赘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是“投资、消费、出口拉动”三驾马车,而内需一直未能在gdp的增长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且消费占gdp比重在近10年呈现连续下滑的态势;当前中国的家庭消费只占gdp的三分之一,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也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55%的水平。中国经济过度依赖政府投资,财政收入则是政府最大的弹药库。纵观历年数据,中国30多年的经济以两位数高速增长,但政府的财政收入远远大于国内经济增长,大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由此可见,本文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结构关系”解释了中国经济社会(中国模式、北京共识、强势政府)的过去发展。但是,财政收入是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中最具影响力的“因子”,也寓示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偏离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设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建立一个有限的、公共服务型的政府的改革目标。

2.产业结构之于其他

3.社会结构之于其他

本文用第三产业就业比例、非农业人口就业比例、医疗占财政支出比例测度社会结构,其对社会稳定总效应为0917,对人口素质总效应为0559。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2月22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为619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前者只是后者的324%;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04%,城镇为363%。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无需赘述。

五、结论

基于2010年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市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所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由7个主要方程所反映;依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影响力大小,经济效益、产业结构、社会结构是原因度最大的3个因子。

经济效益(由财政收入与社会劳动生产率量度)因子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的影响,解释了政府投资是过去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时过境迁,中国发展还应回到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设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建立一个有限的、公共服务型的政府的轨道上来。

效率低下的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社会结构(第三产业就业比例、非农业人口就业比例、医疗占财政支出比例)提升的最大制约,出路在于通过城镇化建设,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社会结构关系社会稳定与人口素质提高,中国现在的“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还只是一个现代社会结构的雏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达到就业结构合理目的;增强政府社会服务功能,能促使中国“社会中间人群”壮大和社会结构向“橄榄型”发展。

注释:

① 参见juster f. t. a framework for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erformance. 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73,p3438。

② 参见richard j. estes. global change and indicators of social development. pennsylvan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5,p25。

③ 参见economic commission for africa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2005。

④ 参见leslie d. wilcox,wm. alex mcnoush, john callaghan. a methodology for indicator of social development. iowa state: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iowa stat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74,p1516。

经济与社会发展篇7

经济的发展速度是如此之快,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而使的社会中各种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由此,民商法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得以诠释,其作用越来越明显。

与此同时,社会在发展,经济在进步,民商法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以便更加有效的解决社会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和新冲突,进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对民商法产生了诸多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一)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关民商法价值的影响

对于社会经济来讲,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民商法的价值产生的严重的影响,科学有效地经济发展离不开安全的生产和效益的提高。对于传统的民商法范畴来讲,它的安全价值主要体现在从属性地位,在社会经济中,民商法在不断的演变和调整,在安全价值上产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过程中信用安全、信息安全、交付安全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信息安全对交易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我们都知道,在现金交易过程中,根本不存在什么信息安全问题,对于非同时交易而言,通过货币的形式进行面对面交易更具有安全性。在传统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欺诈性问题,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可以通过预期违约,还可以通过不安抗辩权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对于传统交易来讲,不仅仅是交易安全得到了保障,而且信用安全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其原因为,在传统的交易过程中,对于双方来讲,都有一定的了解基础,所以,在信用上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

由此可知,对于传统的民商法调整来讲,其安全价值并没有成为重要调整对象。对于网络技术虚拟环境中,必须通过信息的传递方可实现交流价值,因此,信息的安全程度就取决于网络的安全性能,在网络不断开放的过程中,各种虚拟技术的不断加入,给网络带来了诸多不安全因素。在网络技术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民商法在调整的过程中,对于安全的要求逐渐提高,所以,安全性在民法中的基础性价值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关民商法价值体系的调整和构建

对于民商法价值体系来讲,一般包括平等、效益、自由、公平和安全等一系列内容,对于民商法来讲,其制定与调整的根本目的就为自由;对于平等来讲,不是单纯的体现在目标意义上,在一定程度上它的工具性价值更为显著;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平等的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安全来讲,其在民商法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基础性价值,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安全的价值也就越来越重要;对于效益来讲,它同样属于基础性价值范畴,在价值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于传统的民商法来讲,其安全和效益在价值体系中的实现和发挥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安全和效益在价值体系中实现和发挥的矛盾得以平衡,进而促进了两者科学平衡的发展。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在基本原则上的发展与变化

在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商法的基本原则也发生的相应的变化,其变化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安全价值和效益矫正越来越显著。

(一)在意思自治原则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民商法的意思自治原则有所变化,与以往相比,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民商法其范围不但得到了扩大,在内容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充实,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满足时代需求。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中,对于发生的民商事行为,当事人可以根据意思自治原则,按照自身的意愿来实现相应的行为,如此以来,充分展现了意思自治原则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二)在平等中立原则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所谓民商法的平等中立原则就是在这个信息时代,民商法要求在交易的过程中,每一个主体在参与民商事行为中需要对有关条件要保持相应的中立,绝不能出现偏爱现象,更不能出现维护行为,无论是在相关技术方面,还是在有关交易平台上,都要保持绝对的中立。对于平等中立原则来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全球化的综合性产物。下面我们就以电子商务法为例,简单说明一下平等中立所表现的几方面的内容:其一,在技术方面的平等。其平等主要体现在加密上,无论什么样的密钥和加密方法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从而避免了各种歧视问题的发生。其二,在交易介质上的平等。这种平等主要表现在通信上,无论是有线传播,还是无线传导等,都是平等对待。其三,在实施上的平等,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经济发展来讲,不能单纯依靠电子商务法的实施来维护经济的发展,还要平等对待其它民商法的实施;与此同时,在民商法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我国电子商务,还是国际电子商务都要平等的对待,不能出现任何偏爱行为。其四,在保护上的平等。对于电子商务法来讲,无论是对营者,还是对消费者,都要采取必要平等的保护。

(三)在安全原则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对于安全原则来讲,它是全部民商事行为中将安全设置为最基础的立法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对安全的各种要求。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安全原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在理解上,还是在范畴上都展现的更加深刻和广阔。对于民商法来讲,安全原则不是单纯的实施目的,而是在民商法制定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当今社会是经济和信息同步发展的时代,高速快捷的发展必须要以安全为基础方可实现,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安全问题最为重要。对于安全原则来讲,其内涵主要表现在如下两类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其一,对于网络来讲,在物理设置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信息很容易被泄露或丢失;其二,在一些恶意散发病毒的攻击或非法侵入下,已经存储过的信息或者正在传播的信息都会无原无故的被修改。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新形势下立法过程中,网络物理安全问题不可忽视,应不断加强设置,以便网络物理安全的实现。

(四)在效益原则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我们都知道,立法和实施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在一定程度上,法律是一种上层建筑,必然会受到相应的经济基础影响,进而展现出不同阶段不同统治者的利益诉求。对于我国来讲,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主人便是广大的劳动人民,那么,在制定各项法律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到的便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人民的权利保护和价值的体现。就目前来讲,经济的发展速度是如此之快,民商法从效益视角出发,必然要求民商事活动中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而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建设,真正体现出民商法在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的整体效益和价值观念。

三、社会经济发展对民商法在范畴和制度上的发展与变化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促使民商法的改变,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便民商法科学有效的解决,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所产生的新问题新冲突。对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来讲,它所影响的不仅仅体现在价值体系和基本原则上,它对民商法的范畴和制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发展中对传统民商事在权利范围内进行了一定的拓展

对于民商事法律体系来讲,在一般情况下主要体现在社会生活内容和法律事实所展现的基础条件。社会在发展,促使民商事法律体系范围不断的拓展:首先,体现在信息库的专用权上。当前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化时代,更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所以,信息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民商事活动的主要内容,就目前来讲,绝大多数的民商事活动主要表现在信息的提供和开发上。所以,在民商事立法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赋予在信息库开发和投资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民商事权利,以便有效保护他们的劳动成果,进而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了信息专用权的尽美尽善。其次,体现在网络用户对信息数据的控制权上,在此方面主要体现在作品和网络信息上,例如录音、录像等一系列方面。在进行立法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作品和网络信息的有效保护,进而加强权利人行使和保护自身的民商事权利。

(二)社会经济发展中对传统民商法调整对象进行了有效扩大

经济与社会发展篇8

人们在探索前进的过程当中,对于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已经开始有着越来越明朗的了解,从最开始的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接着到了重视资源,以资源推动经济活动发展到最后的以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这些都表明了一个对推动经济本质认识的突破。人们对资源重视的时候,资源是推动经济的最重要能量,然后社会发展到现在,知识的作用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预示出人们创造财富和推动经济的方式出现了一个本质上面的变化。知识能创造出来的财富是无穷的,它本质上是能够实现对一项效益成果进行低成本的投入并且不断的提高收益的,这种经济模式的确立,让人们摆脱了对资源的单纯依赖,不再无止境的对资源进行掠夺和滥用,能够对保护自然环境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这一点就是知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最显而易见的生态化趋势表现。

二、知识经济生态化趋势

1.知识经济演化趋势

人类经济社会踏入知识经济阶段以后,人类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在按照知识经济作为基础的,全球企业的管理模式也趋向于生态化,例如提出来的低碳管理理念、绿色经济理论还有我国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这都是被知识经济大环境影响之下才有的崭新的管理模式,从本质上面来说都可以归类到知识经济的范畴之内。但是这些理念其实是对知识经济更进一步的阐述,它们将知识这个经济基础更进一步的演化为将生态规律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将生态发展作为引导经济发展的动力。虽然上面所提出来的这些理论是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环境之下提出来的,而且内容上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提出来的目的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就是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能源的开掘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一起为了建设一个能量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的社会而努力。

虽然这些理论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但是它们最后都直接或者间接的造成了同样的一个结果,就是取得了生态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因为这些理论当中或多或少都将生态规律作为一个中心理论,人的经济建设活动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必然是会有这样后果的出现。这种经济发展的演进,正是生态化管理理论所带来的影响和推进。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作为基础的推动力的,上面已经说过知识本身带有着实践性的特征,知识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的趋向于生态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其实更接近知识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一种管理模式。生态经济管理模式的出现,让我们对于经济产业发展的规律开始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人们首先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艰难的对自然进行改造,接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走到了自然的对立面,毫无限制的对自然资源进行挖采,而后到了现今却开始向自然达到回归,提出和谐统一的理念。传统的经济产业是对资源的重视,也就是“凝聚资源”的中心概念,随着人们生产力的发展还有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是不用也是不敢那么强烈了,所以转向“凝聚知识”其实是一件必然的发展,而以知识为核心演变出来的生态化管理模式则更是应验了这个规律的发展。由此可见,生态化管理创新是人类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必然会产生的理念产物,它的存在适应了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必然能够很好的推动经济生态化的良好发展。

2.生态化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

经济与社会发展篇9

《求是》杂志社郑宗寒研究员回顾了中国建国60年来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政治成就,认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从千年史的视角来看中国60年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的变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程启智教授分阶段地对建国以来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的认识过程做了总结,认为这一认识过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上世纪90年代初逐渐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在思想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在本世纪得到了发展与深化;从认识论上来总结经验有三点:一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三是中国共产党需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创新。

山西财经大学张华明博士从共和国60年经济发展的整体视角,依据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提出中国经济起飞的年份应该是1992年,与此同时伴随了中国政治的起飞,并进一步提出,中国在经济起飞之后不应该过度地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应该逐步适应6%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把经济增长的质量、结构调整、充分就业、科技进步以及环境改善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并以此为基础创立新的指标体系来衡量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标准。

在分配制度问题方面,河海大学贾后明副教授提出建国60年来社会分配之争并没有为社会分配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原因在于解决这一问题时不是以事实为优先考虑,而是以概念为优先考虑;强调在分配理论研究中需要注意实事求是的问题、着重研究市场的作用、着重研究社会分配改革共识形成的条件和价值基础。

二、对建国之初30年经济发展基本问题的探讨

回顾中国建国之初,计划经济在历史上起到了应有的历史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束缚,最终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成为历史。

南京大学葛扬教授基于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整体视角,认为否定计划经济不等于否定计划经济时代所创造的经济基础,新中国前30年采取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新中国的基本选择,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基本路径。以公共供给为特点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取向具有历史的必要性和适应性。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有着强烈的政治权力支持和意识形态支持。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供给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供给,无论在内容还是内部结构上都有了明显的不同,但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更加注重社会保障、环境生态、农村城市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公共供给,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浙江财经学院周冰教授认为,我国1957年之后存在以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的嫌疑,“摸着石头过河”内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坚持中国特色等三个纠偏机制,取得了成功,但是这种以目标来确定当前任务的方式,仍潜藏着矛盾。

三、对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基本问题的探讨

自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是世界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一过程改变了全球的经济面貌与格局,三十而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而立之年,对在此期间获得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评价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山西财经大学冯子标教授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问题,指出在新时期要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尤其是在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就业问题凸显的条件下,建立土地银行有助于实现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资本化,为农民的创业就业筹集资金,建立土地银行是新时期条件下农村实现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支撑和借力点。冯子标教授进一步指出农民在转型过程中必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最困难的是农民的素质转型,这一问题必须也只能通过教育来解决。建立土地银行给农民创业资本,加强教育给农民知识资本,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这两个紧密相扣的环节是实现工业化的坚实路径。

西北大学宋宇副教授对改革开放30年间的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做了分析,提出当代资本主义所体现的一些发展规律和特点,即当代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自我调节和改良的余地在缩小,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仍然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为思想基础的“第三条道路”成为政策框架;“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莱茵模式”和“日本模式”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既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新技术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宏观调控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微观经济的运行机制有所转变。

山东工商学院辛波教授也在回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路径的选择问题做了深入探讨。他认为,目前的形势下,要实现农村土地制度的私有化是不现实的,最可能的途径就是在实现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并且在法律许可的大框架下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的变革。即国家是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农户获得永久的、较完整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建立农村国有土地管理主体来履行土地的所有权职能,从法律、组织、运转机制等方面加强农村土地管理体系建设;改革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获得方式,明晰地租理论,实行农村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剥离现行农村集体组织经营管理土地的职能,将农村村民委员会塑造为类似于城市居委会的农村农民社区公共管理组织;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保障失地农民和人地比例较小地区的农民。

四、对中国当前及未来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的探讨

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必将继续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众多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以及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应当着重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与会专家作了热烈的研讨。

1、关于金融危机问题

对于当前的金融危机,清华大学吴栋教授指出,目前学者们对金融危机原因的总结主要有次贷危机为导火索、金融监管的缺失、华尔街的贪婪,这些原因都是表面上的,从更深层次上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强调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将公有资源和私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解决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

山西财经大学教授王森主要就全球金融危机的研究提出几个观点:首先在新的历史现实条件下研究问题应该有国际化的视野,要注意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和传染性;其次是研究方法上必须注意中国的总量的巨大变化,注意中国与美国经济联系的密切性,主张应该逐步降低与美国的经济联系,用加强与周

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来取代。最后王森教授表达了对4万亿财政政策效果的怀疑。

上海市委党校鞠立新教授在谈及金融危机时,重申了马克思的有关信用、虚拟资本的论述,他认为金融衍生品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虚拟化,金融衍生品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膨胀是造成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浙江工商大学杨文进教授认为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本次经济衰退是我国经济自身调整的需要,但因强劲的外部需求延缓了,这反而加深了衰退的力量,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可能要落后于欧美,前景不乐观。

2、关于经济发展模式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邰丽华认为,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难以支撑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构成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导致宏观经济失衡、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内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引发社会矛盾等等。靠过度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有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要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

南开大学柳欣教授提出现代市场经济是以货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从货币的角度可以深刻了解金融危机以及货币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认为中国经济在不久的时间内将得到恢复。

山东经济学院董长瑞教授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表现在改善人民的生活境况、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素质、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有背离人的发展的倾向,二是经济的发展恶化了人的发展空间,对于解决当前的问题,提出自然友好型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山东经济学院张志勇副教授认为,物质资本配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国现实的经济增长,我国应该高效地利用紧缺的物质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中国社科院杨新铭博士认为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扭转地区间机会不平等的局面,增强地区间收入流动性。

天津商业大学姜达洋认为中国模式的核心就在于创新,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所推行的创新政策则反映了我国政府积极运用相关产业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努力。

3、关于企业问题

江西财经大学康静萍教授认为国有企业的契约型劳动关系具有的特征有:雇佣与被雇佣,劳动者从“主人翁”向“劳动者”转变,由利益一体型向利益冲突性转变。契约型劳动关系不利于初次分配中的公平,而且契约型劳动关系主题双方利益摩擦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上海财经大学包亚钧教授讨论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地位问题,认为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民营经济或民营企业,不能简单等同于非国有经济。只要国家仍然掌握企业的控股权,那么仍未改变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民营经济不单在壮大我国经济实力、推动社会生产力方面有积极作用,从深层次考察,对完善公有制主体地位还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山西财经大学王玉珍副教授认为行业协会对行业的“第三方治理”不可替代,但是现在的行业协会需要“组织再造”,惩罚权是行业组织有效运转的必要条件。

清华大学丁萌萌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侨资企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而侨资企业的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演进历程。

4、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山西财经大学焦斌龙教授认为,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符合我国文化市场状况,马歇尔式的文化产业集群更符合当前我国实际,长远看轮轴式的文化产业集群则更具前途。目前,在东中西三个区域中,中部地区可能率先取得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构建的突破,在三大经济带中,发展的先后顺序可能为长三角、环渤海及珠三角。

山西财经大学景普秋教授针对资源诅咒现象,分析了资源收益分配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并对中国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做了探索性的思考,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资源租金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矿产品完全成本与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台州学院张明龙教授对后发地区如何提高生产力做了深入分析,并鲜明地提出了实现路径,认为后发地区不能急于求成,应该从零部件开始提高整个制造业产品的质量、从优势产品开始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从先进适用技术开始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从龙头企业开始提高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5、关于三农问题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钱津研究员认为,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一是需要贯彻执行国家早已确定的土地有偿转让政策;二是需要与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相适应,积极探索建立能够达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生产组织;三是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化经营组织,进行公司化运作;四是应由国家负责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投入;五是必须在劳动主体方面实现彻底的转变。

北京工商大学廖运凤教授则从如何建设和完善合作社制度角度分析了农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以战略高度的眼光阐述了未来合作社在解决农民问题上的重要性。

农民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农民问题不能最终解决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山西财经大学的王建功博士就农民就业与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反思做了探讨,认为宏观政策应该充分重视农民就业问题,从尽量减少挤出效应、将长期就业与短期就业相结合、提升农民劳动生产率、制定劳动力提升战略等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

五、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讨论

西南财经大学丁任重教授认为应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在手段和方法的意义上使用过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并没有提出过计划经济;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列宁最早提出了计划经济并论述了计划经济的本质特征,但是实践中,列宁放弃了计划经济的设想,而转向实行商品经济;在我国的实践中,邓小平提出并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从而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湖北大学张建民教授认为“需求拉动”理论是对马克思生产与消费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一心一意搞建设”理论解决了“实现小康”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需求拉动”理论则解决了我国在建设中等发达国家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对我国当前经济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并讨论了什么是市场经济,“人才”应该如何定义等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强调了概念的科学性与本质性,从哲学层面考量了这些经济学范畴的逻辑意义,并提出应对黑色经济问题进行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张宗和教授以当代中国资本积累的逻辑,认为在中国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是适用的,但也有自己非对抗性的特征,劳资关系的性质是由冲突与合作的权重决定的。

河海大学贾后明副教授认为研究分配问题必须要摆脱概念优先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研究分配的动力和运行机制,界定市场与权力在社会分配中的关系,促进社会分配的共识形成。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李炳炎教授提出了分享经济理论,他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变资本v和利润m之和可看作一个整体,并且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实现共享。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赵玉琳研究员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一个运动过程,是逐步消灭剥削现象、逐步缩小贫富差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浙江师范大学曹荣庆教授讨论了市场经济的成长阶段,认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也就是资源经济、价格经济、指数经济,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分析。

六、对其它经济热点问题和制度建设问题的讨论

经济与社会发展篇10

《求是》杂志社郑宗寒研究员回顾了中国建国60年来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政治成就,认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从千年史的视角来看中国60年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的变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程启智教授分阶段地对建国以来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的认识过程做了总结,认为这一认识过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上世纪90年代初逐渐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在思想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并在本世纪得到了发展与深化;从认识论上来总结经验有三点:一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三是中国共产党需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创新。

山西财经大学张华明博士从共和国60年经济发展的整体视角,依据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提出中国经济起飞的年份应该是1992年,与此同时伴随了中国政治的起飞,并进一步提出,中国在经济起飞之后不应该过度地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应该逐步适应6%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把经济增长的质量、结构调整、充分就业、科技进步以及环境改善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并以此为基础创立新的指标体系来衡量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标准。

在分配制度问题方面,河海大学贾后明副教授提出建国60年来社会分配之争并没有为社会分配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原因在于解决这一问题时不是以事实为优先考虑,而是以概念为优先考虑;强调在分配理论研究中需要注意实事求是的问题、着重研究市场的作用、着重研究社会分配改革共识形成的条件和价值基础。

二、对建国之初30年经济发展基本问题的探讨

回顾中国建国之初,计划经济在历史上起到了应有的历史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束缚,最终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成为历史。

南京大学葛扬教授基于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整体视角,认为否定计划经济不等于否定计划经济时代所创造的经济基础,新中国前30年采取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新中国的基本选择,这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基本路径。以公共供给为特点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取向具有历史的必要性和适应性。以公共供给为取向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有着强烈的政治权力支持和意识形态支持。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供给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公共供给,无论在内容还是内部结构上都有了明显的不同,但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更加注重社会保障、环境生态、农村城市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的公共供给,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浙江财经学院周冰教授认为,我国1957年之后存在以革命任务决定革命性质的嫌疑,“摸着石头过河”内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坚持中国特色等三个纠偏机制,取得了成功,但是这种以目标来确定当前任务的方式,仍潜藏着矛盾。

三、对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基本问题的探讨

自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是世界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一过程改变了全球的经济面貌与格局,三十而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而立之年,对在此期间获得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评价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山西财经大学冯子标教授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问题,指出在新时期要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尤其是在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就业问题凸显的条件下,建立土地银行有助于实现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资本化,为农民的创业就业筹集资金,建立土地银行是新时期条件下农村实现工业化的一个重要支撑和借力点。冯子标教授进一步指出农民在转型过程中必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最困难的是农民的素质转型,这一问题必须也只能通过教育来解决。建立土地银行给农民创业资本,加强教育给农民知识资本,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这两个紧密相扣的环节是实现工业化的坚实路径。

西北大学宋宇副教授对改革开放30年间的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做了分析,提出当代资本主义所体现的一些发展规律和特点,即当代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自我调节和改良的余地在缩小,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仍然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以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为思想基础的“第三条道路”成为政策框架;“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莱茵模式”和“日本模式”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既具有一定的共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新技术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20世纪8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宏观调控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微观经济的运行机制有所转变。

山东工商学院辛波教授也在回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路径的选择问题做了深入探讨。他认为,目前的形势下,要实现农村土地制度的私有化是不现实的,最可能的途径就是在实现农村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并且在法律许可的大框架下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的变革。即国家是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农户获得永久的、较完整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建立农村国有土地管理主体来履行土地的所有权职能,从法律、组织、运转机制等方面加强农村土地管理体系建设;改革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获得方式,明晰地租理论,实行农村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剥离现行农村集体组织经营管理土地的职能,将农村村民委员会塑造为类似于城市居委会的农村农民社区公共管理组织;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重点保障失地农民和人地比例较小地区的农民。

四、对中国当前及未来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的探讨

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必将继续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众多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以及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应当着重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与会专家作了热烈的研讨。

1、关于金融危机问题

对于当前的金融危机,清华大学吴栋教授指出,目前学者们对金融危机原因的总结主要有次贷危机为导火索、金融监管的缺失、华尔街的贪婪,这些原因都是表面上的,从更深层次上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强调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将公有资源和私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解决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

山西财经大学教授王森主要就全球金融危机的研究提出几个观点:首先在新的历史现实条件下研究问题应该有国际化的视野,要注意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和传染性;其次是研究方法上必须注意中国的总量的巨大变化,注意中国与美国经济联系的密切性,主张应该逐步降低与美国的经济联系,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来取代。最后王森教授表达了对4万亿财政政策效果的怀疑。

上海市委党校鞠立新教授在谈及金融危机时,重申了马克思的有关信用、虚拟资本的论述,他认为金融衍生品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虚拟化,金融衍生品脱离实体经济的过度膨胀是造成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浙江工商大学杨文进教授认为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运行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本次经济衰退是我国经济自身调整的需要,但因强劲的外部需求延缓了,这反而加深了衰退的力量,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可能要落后于欧美,前景不乐观。

2、关于经济发展模式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邰丽华认为,我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难以支撑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已经构成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导致宏观经济失衡、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国内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引发社会矛盾等等。靠过度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有限,促进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要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

南开大学柳欣教授提出现代市场经济是以货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从货币的角度可以深刻了解金融危机以及货币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认为中国经济在不久的时间内将得到恢复。

山东经济学院董长瑞教授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表现在改善人民的生活境况、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素质、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我国面临的问题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有背离人的发展的倾向,二是经济的发展恶化了人的发展空间,对于解决当前的问题,提出自然友好型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硬道理。

山东经济学院张志勇副教授认为,物质资本配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一国现实的经济增长,我国应该高效地利用紧缺的物质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中国社科院杨新铭博士认为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扭转地区间机会不平等的局面,增强地区间收入流动性。

天津商业大学姜达洋认为中国模式的核心就在于创新,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所推行的创新政策则反映了我国政府积极运用相关产业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努力。

3、关于企业问题

江西财经大学康静萍教授认为国有企业的契约型劳动关系具有的特征有:雇佣与被雇佣,劳动者从“主人翁”向“劳动者”转变,由利益一体型向利益冲突性转变。契约型劳动关系不利于初次分配中的公平,而且契约型劳动关系主题双方利益摩擦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上海财经大学包亚钧教授讨论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地位问题,认为对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民营经济或民营企业,不能简单等同于非国有经济。只要国家仍然掌握企业的控股权,那么仍未改变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民营经济不单在壮大我国经济实力、推动社会生产力方面有积极作用,从深层次考察,对完善公有制主体地位还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

山西财经大学王玉珍副教授认为行业协会对行业的“第三方治理”不可替代,但是现在的行业协会需要“组织再造”,惩罚权是行业组织有效运转的必要条件。

清华大学丁萌萌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侨资企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而侨资企业的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演进历程。

4、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山西财经大学焦斌龙教授认为,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符合我国文化市场状况,马歇尔式的文化产业集群更符合当前我国实际,长远看轮轴式的文化产业集群则更具前途。目前,在东中西三个区域中,中部地区可能率先取得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构建的突破,在三大经济带中,发展的先后顺序可能为长三角、环渤海及珠三角。

山西财经大学景普秋教授针对资源诅咒现象,分析了资源收益分配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并对中国矿产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做了探索性的思考,认为需要进一步完善资源租金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矿产品完全成本与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台州学院张明龙教授对后发地区如何提高生产力做了深入分析,并鲜明地提出了实现路径,认为后发地区不能急于求成,应该从零部件开始提高整个制造业产品的质量、从优势产品开始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从先进适用技术开始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从龙头企业开始提高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5、关于三农问题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钱津研究员认为,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一是需要贯彻执行国家早已确定的土地有偿转让政策;二是需要与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相适应,积极探索建立能够达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生产组织;三是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化经营组织,进行公司化运作;四是应由国家负责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投入;五是必须在劳动主体方面实现彻底的转变。

北京工商大学廖运凤教授则从如何建设和完善合作社制度角度分析了农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以战略高度的眼光阐述了未来合作社在解决农民问题上的重要性。

农民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农民问题不能最终解决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山西财经大学的王建功博士就农民就业与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反思做了探讨,认为宏观政策应该充分重视农民就业问题,从尽量减少挤出效应、将长期就业与短期就业相结合、提升农民劳动生产率、制定劳动力提升战略等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

五、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讨论

西南财经大学丁任重教授认为应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在手段和方法的意义上使用过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并没有提出过计划经济;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列宁最早提出了计划经济并论述了计划经济的本质特征,但是实践中,列宁放弃了计划经济的设想,而转向实行商品经济;在我国的实践中,邓小平提出并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从而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湖北大学张建民教授认为“需求拉动”理论是对马克思生产与消费关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一心一意搞建设”理论解决了“实现小康”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需求拉动”理论则解决了我国在建设中等发达国家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顾海兵教授对我国当前经济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并讨论了什么是市场经济,“人才”应该如何定义等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强调了概念的科学性与本质性,从哲学层面考量了这些经济学范畴的逻辑意义,并提出应对黑色经济问题进行研究。

浙江工商大学张宗和教授以当代中国资本积累的逻辑,认为在中国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是适用的,但也有自己非对抗性的特征,劳资关系的性质是由冲突与合作的权重决定的。

河海大学贾后明副教授认为研究分配问题必须要摆脱概念优先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研究分配的动力和运行机制,界定市场与权力在社会分配中的关系,促进社会分配的共识形成。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李炳炎教授提出了分享经济理论,他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变资本v和利润m之和可看作一个整体,并且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实现共享。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赵玉琳研究员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一个运动过程,是逐步消灭剥削现象、逐步缩小贫富差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浙江师范大学曹荣庆教授讨论了市场经济的成长阶段,认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也就是资源经济、价格经济、指数经济,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了分析。

六、对其它经济热点问题和制度建设问题的讨论

经济与社会发展篇11

   一、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经济是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21万亿元人民币,比1952年增长了331倍,是同期世界年均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总量,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局部地区形成的以GDP为中心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实事求是的承认,经济增长和质量的不和谐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表现在资源消耗与浪费严重,在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火电供电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乙烯综合能耗高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改造自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科学的、有远见的开发利用自然,而不是盲目的、鼠目寸光的将自然视为可以任人宰割的对象。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的有序、稳定与和谐为人的生活劳动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违背社会规律,按主观意识办事,必然会受到惩罚。

   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和谐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社会的和谐,也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经济与社会发展篇12

一、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1.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物质财富匮乏所造成的贫困,是造成社会发展不和谐的根本原因。由于社会生产的剩余产品数量极少,根本满足不了社会所有成员的需求,那些拥有经济特权和政治特权的剥削者就要侵吞被剥削者的生活必需品,相互争夺剩余产品。而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就要与剩余产品的占有者展开殊死的斗争,于是社会处在严重的对抗和冲突之中。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总量,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我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然也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因为不改变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我们就不可能持续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为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这就决定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也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局部地区形成的以gdp为中心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的有序、稳定与和谐为人的生活劳动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

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没有社会的和谐,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也正是由于我们发展很快,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时空的急剧压缩也使我们在发展中积累下来了一系列不和谐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能建立起来,地方垄断盛行使市场竞争难以做到公平导致产品供需严重失衡,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利益差距。市场价格机制的不完善,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的长期存在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而工业中上下游产业产品间价格的剪刀差拉大了上下游产业间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部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也拉大了与其它行业从业人员间的收入差距。市场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仍较严重,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血泪工厂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等等,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间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3.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既要扩大开支,提高满足广大群众共同需要的水平和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又要强调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往我国的传统工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型产业,不符合资源形势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在改造。三高一低。产业的时候,要根据循环经济的评价原则,从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发展内部资源循环利用,采用高效率的设备、工艺,从源头上杜绝资源浪费;督促企业使用污染物综合处理设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强制企业尤其是家电、汽车、计算机等电子、机械行业,回收其废弃产品,以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参考文献:

经济与社会发展篇13

   一、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经济是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21万亿元人民币,比1952年增长了331倍,是同期世界年均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基本解决了世界近1/5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

   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要真正实现和谐,必须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决定分配与消费,发展是硬道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只有进一步发展,增大生产力总量,才能给解决矛盾留下更大的回旋余地,也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就会像中国历史上不断上演的通过暴力对抗的形式来实现对存量的重新划分,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显然,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的秩序才可能稳定。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局部地区形成的以GDP为中心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实事求是的承认,经济增长和质量的不和谐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表现在资源消耗与浪费严重,在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火电供电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乙烯综合能耗高3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改造自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科学的、有远见的开发利用自然,而不是盲目的、鼠目寸光的将自然视为可以任人宰割的对象。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社会的有序、稳定与和谐为人的生活劳动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违背社会规律,按主观意识办事,必然会受到惩罚。

   因此要想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着手解决经济社会不和谐问题,想方设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平衡利益关系,使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地享受发展的成果,愉快地创造和生活,共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说和谐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社会的和谐,也谈不上经济的健康发展。[论-文-网 LunWenData]

   二、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对策

    构建和谐社会应从经济发展和谐入手,要协调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使得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经济发展进程要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目前,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还没能建立起来,地方垄断盛行使市场竞争难以做到公平导致产品供需严重失衡,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利益差距。市场价格机制的不完善,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的长期存在拉大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而工业中上下游产业产品间价格的剪刀差拉大了上下游产业间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部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也拉大了与其它行业从业人员间的收入差距。市场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仍较严重,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有财产的掠夺和侵占,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权力参与分配、血泪工厂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等等,既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的配置,也加大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间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制度

   和谐社会必须确定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原则,在生产劳动领域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既要保证不同性质的劳动投入得到不同的报酬,又要保证同工同酬。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的收入分配,应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收入,要确保各地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线得到执行。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环节,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好社会成员之间的收人差距,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既要扩大开支,提高满足广大群众共同需要的水平和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又要强调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鼓励勤劳致富,保护投资者以及高级人才的合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促进各收入阶层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在收入调节方面,加强和规范国家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尽可能减少企业偷税、漏税现象;限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和扶助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实现税负公平,对高收入者应实行重点监控。如果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举措使某些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要制定合理的补偿原则,确保每个主体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时候,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特别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往我国的传统工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三高一低。型产业,不符合资源形势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在改造。三高一低。产业的时候,要根据循环经济的评价原则,从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发展内部资源循环利用,采用高效率的设备、工艺,从源头上杜绝资源浪费;督促企业使用污染物综合处理设备,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强制企业尤其是家电、汽车、计算机等电子、机械行业,回收其废弃产品,以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参考文献

   [1]郑升旭、王健.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J].陕西审计,2005(5).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