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重要任务实用13篇

德育的重要任务
德育的重要任务篇1

两年后,我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6年第2期发表了《思想品德结构与新时期德育任务》一文,提出新时期德育任务应是培养人完整的思想品德结构,其中包括培养思想品德能力。文别指出,以往“对学生的德育要求,仅限于思想认识方面的提高,既无对情、意、行方面的要求,更谈不上对品德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而不符合形成学生完整的品德结构的要求”。“思想品德完整的心理结构应当是三维结构,即由品德的心理形式维,品德的心理内容维和品德的心理能力维三个方面有机结合,每一维又都有自己的亚结构,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统一体”[2]。该文对三维分别阐述了其内涵,说明三维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明确指出了不关注品德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不符合培养完整品德结构要求的,强调了培养道德思维能力是新时期德育的重要任务!

上世纪末,我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中学教育学》(人教社1992年版)中,再次明确提出 “思想品德能力发展目标”具体分三类,包括“1.思想品德认识能力”,“以道德思维为主”;“2.情感能力”;“3.品德践行能力”。在页注中指出“思想品德能力是现代人的重要能力……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 [3]

进入本世纪,我更强调思想道德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极其重要的能力;培养开放型思维和想象,是道德教育极其重要的任务之一。1996年我主编的《现代德育论》,提出中小学德育大纲对德育目标“改变了以往只重现成思想准则、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培养,忽视培养、发展道德能力的倾向。中小学大纲明确地把思想上分辨是非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列入德育目标要求”[4]。2001年1月出第二版,再次指出中小学德育大纲改变了以往的倾向,“明确地把思想上分辨是非能力、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列入德育目标要求”[5]。

2007年,我在《让教学成为道德事业》一文中明确强调:“自觉的教育者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在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在多元价值观冲突情境中,最重要的不是在课堂上要‘教’给学生多少道德原则,而是要掌握教育艺术,学会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以及道德行为能力。” [6]

2012年我主编的《中学教育学》第二版,在阐述原有思想品德能力发展目标的1、2、3类的同时,增加了“4.终身道德学习能力”。提出“确立终身道德学习的意识,懂得道德修养的方法,为学生终身自主道德学习,养成自主道德修养的习惯奠定基础”[7]。没有终身自主道德学习能力,是不能适应现今的学习化社会的!

2016年,在《道德教育的全球视野》一文中,强调“开放型思维的培育”时,我用了“思想无疆”来说明思维和想象具有无限性。但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已有知识或生活惯性的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想象,没有达到可能有的开放程度,我们的道德学习也受到局限。我们更不懂得开放型思维的意义。不说远的,仅就我们已有的小学教育实践说,没有开放型思维,就不能理解上文所说到的华士这样一所小学,为什么要实践“世界公民教育”的要求;没有开放型思维,我们也难理解上文说到的东洲小学为什么要建设新世纪“地球村”;更不用说,没有开放型思维和想象,我们如何能确立道德教育的“全球视野”,我们又如何能适应“人类利益共同体”[8]发展的要求!

歌手王蓉唱的我们要“冲出亚洲,冲出世界,冲向外太空”!即使对教育而言,也并非是空想、幻想!早在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就已经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上课了!我们要用我们的思维和想象理解天空和宇宙的科学,理解极端微观世界和生命起源科学;我们又在这种理解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思维力和想象力。美国的一位博士曾说:“伟大的人生开始于你心里想象你做什么样的事、成为什么样的人。”[9]我们的生态道德主张人类与自然友好和谐,我们尊重生命,包括尊重极端生命和地外生命!具有了开放型思维,才能具有全球视野,才能确立科学宇宙观,才能自觉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一定要重视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道德能力,包括培养开放型思维等,这是道德教育全球视野或全球视野道德教育,乃是人体、智、德、美全面教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87-88.

[2]班华.思想品德结构与新时期德育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6(2).

[3][7]班华.中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02-103,87-88.

[4] 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第一版):122.

[5]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第二版): 147-148.

德育的重要任务篇2

党的十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也是中华民族实现教育强国梦、民族复兴梦的客观要求。

古人云,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提出,指明了教育既要“树”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更要“立”作风优良,品德高尚的“德”。把“立德”摆在“树人”之前,意蕴着教育应更加重视学生品德的塑造、德行的培养。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顺应时代要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转变育人思想,摆脱职业教育传统的“造器”思维,树立新的“塑人”理念,着眼学生的品行培育,关注学生内在修养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1全面理解“立德树人”的深刻内涵

中国历来强调“德”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古人将“立德、立功、立言”视为人生三不朽的象征,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追求事业成功、建立功勋大业;再次是著书立说、有思想有知识。把“立德 ”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德”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人成才的根基。西汉的《管子・权修》强调:“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表明树人蕴含着培养人成长、成才之意。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明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知彻底,就能说服人。” 全面理解“立德树人”这一理论的深刻内涵,才能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一是阐明了教育的努力方向:即首先“立德”然后“树人”。“立德”从广义上来说,既是对教育主体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教育对象提出的要求,包括立师德、立生德。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的师德水平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而师德水平是需要不断学习和自我修炼的。教师师德水平高尚,才能以身示范引领学生、感召学生、感染学生、鼓舞学生,并以自身潜在的道德力量鞭策学生重视个人修养,加强品德修为。因此,立师德是立生德的根本,也是确保立生德成效的关键。二是阐明了教育的有效途径:即通过“立德”来“树人。每一个教育对象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有一定精神追求的个体,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以职业道德的要求作为自身言行举止的参照标准,能使学生感受到作为社会有道德标准的具体存在,过有道德水准的生活,才是人之为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职业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给学生一个饭碗,掌握在社会谋生,立身社会的基本技能。从长远来说,教育应该是让学生终身受益、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事业。仅有技能,只能生存;拥有德行,才能幸福。三是阐明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即“立德”的目的是为了“树人”。无论是德行的培养还是技能的传授,都受益于同一个教育个体。德行与技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个有道德原则、道德水平、道德境界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领域才能成为一个独当一面、人格完善的人。

《资治通鉴》写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既强调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也强调成长要素的全面性,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中心,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有责任感、正义感、道德感的人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职业教育作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立”社会主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德”,“树”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人”。医学是为人类的生命和健康服务的神圣事业,医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与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对高职医学生“德”的培养就是要侧重于帮助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立医德、树良医”就是新时期医卫类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

2立德树人与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的关系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而人的社会性最主要最基本的体现就在于人的责任性。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培养自己道德责任感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责任感作为道德的内核,它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方式,是主体自我的一般规定,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职业责任感是主体对自我所从事职业内部行为要求的自觉感知和职业操守的自觉遵守,是主体的职业认同、价值取向在职业领域的表达。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是以未来医学生将从事的医疗卫生工作为指向,在现阶段培养医学生对其责任对象生命健康负责的自觉意识,明确对自己、病人、国家和社会所应承担的医学责任,建立在医务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情感态度,并自愿为自己的言行承担过失后果的教育活动。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是医卫类院校医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医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和约束个人职业行为的重要途径。

人的生命具有一维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因此医学是一项严谨的事业。医务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对职业主体责任感的要求更高。医学职业责任感要求医务工作者公平对待每一位患者,将仁心、仁术施于患者,服务于患者的健康。安徽医专学生在进行临床见习中,为系统了解患者对医护工作者的职业素养需求对8家医院的812位住院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患者对医护工作者职业素养需求的诸多因素中,职业责任感排在首位。“责任心”是病患对医务工作者的最高期待,“德”是病患考查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首要标准。在当前国内医疗环境恶化、伤医事件频发、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势下,医学生群体职业责任感整体弱化的状况,令人堪忧。因此,加强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期待的道德支撑,是推动医学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应有之义。

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的意义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简单的“技能教育”、“饭碗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台台有用的机器,而是为社会培养用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武装起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今天的医学生是未来医疗卫生队伍的主力军,今天的医德教育将成为指导医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道德指向,也将成为影响未来整个医疗行业职业作风的道德基础。“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中华传统文化倡导 “医无德者,不堪为医”“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医学精神,因此以立德树人为切入点研究医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对于提升医疗整体服务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1职业责任感是医学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道德基础

职业责任感作为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与社会责任感之间是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因而社会责任的承担需要职业责任的自觉履行。医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构成的现代医学模式下,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才能促使医务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不仅关注病,更关注病症背后的人,重视对病人的精神安抚和心理安慰,尽最大努力为病人的身体健康实施医疗救助,从而构筑起和谐的医患关系。因此,强化以职业责任感为核心的医德教育,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内在诉求,是医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道德基础。

3.2职业责任感是医学生遵守医学职业道德的内在前提

职业道德是以职业责任为核心的综合价值体系,履行职业责任是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医学生誓言》的字里行间无不表达了医学生所应承担的责任及所应具有的强烈责任感,为医学事业奋斗终生的华益慰、林巧稚、吴孟超、钟南山等医学大师身上无不彰显了高度的医学责任感和使命感。责任感既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回报社会的基础。具备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医学生就会在职业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对病患投入仁爱的职业情感,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由此可见,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是个人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内在驱动。

3.3职业责任感是医学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撑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一个人作为具体的社会存在,都有不断满足自身需要的内在渴望,这些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使人的潜能得以提升,人的理想得以实现的高级需要,是个体精神成人的价值体现。职业是个人成长成才成功的平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担当。拥有良好的道德自律,明确自己的职业使命,才能以职业标准要求自己,用职业道德约束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追求,不断将实现自我化为一种持久的内在自觉,朝着既定目标不懈努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职院校培养医学生“学会负责、能够负责”的能力既是承载职业责任的本质要求,也是医学教育应贯穿的核心内容,是医学生献身社会的必备素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德育的重要任务篇3

一、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重视责任教育

1、责任教育是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学校德育,强调培养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在塑造国家精神的同时更注重发展青年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创造新生活的品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提出了"责任公民"的概念,其主要内含是指要承认他人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的责任,遵守各种规则,信守诺言的责任。为了促进学校德育的落实,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推出了500余个教育法案,鼓励学校制定系统的德育评估标准。并有21条德育准则,其中主要有12条,即:自立、值得信赖、勇敢、自信、成为真正的自己、尊重别人的权利、正直、勇于承认错误、信守体育类行业道德、谦恭有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创造性。突出了责任教育的倾向性。

英国高校德育具有典型的保守主义倾向,但是,在最近十几年来,在德育目标上也有同美国接轨的倾向,并开始重视学校德育的责任教育。要求学生成为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有高雅自由的生活,能够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和高雅情趣的自律者。其主要教育内容是莱斯特中心负责筛选的"四个核心"和"六个关系",即:强调对别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和有信用。处理好与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与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非人类的关系和与上帝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关键是行为主体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1]在巴伐利亚州法中,规定得更详细,对于 1 8岁以后的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尊重人的尊严、自我克制、责任感、乐于负责与助人,能接受一切真、善、美的胸怀,以及对自然和环境的责任心。"[2]

法国教育部1977年在《法国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自由社会的公民,使每个青年具有头脑,从而使他能够独立地重申社会协约,或他认为在需要时能够修改这种协约。"[3]法兰西学院全体教授在向总统提交的正式报告中建议学校不能回避义不容辞的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植学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批判能力"。[4]

日本的高校德育一直遵循着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要求进行责任教育。《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和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5]《学校教育法》中还进一步规定:"大学作为学术中心在教授广博知识的同时应以教授和研究精深专门的科学、艺术并发展才智、道德及应用能力为目的。"[6]

2、为实施责任教育西方主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创造了一些适合责任教育的德育教育理论。西方主要国家中,美国在德育理论研究方面起步最早、成果最丰富。从19世纪末开始,以杜威主义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开始深刻的影响美国的学校德育。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道德教育","任何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理解的学科都具有道德意义"。[7]德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儿童与生具有的"要贡献,要做事,要服务"[8]的倾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自己的活动不可避免地朝着这个方向进行"。[9]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战后美国社会问题增多,特别是60年代的学潮、反战,青年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因此,形成了道德认知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观等,强调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增强,从而在理论上为学生自主的承担道德责任建立起了联系。使美国成为现代世界学校德育的发祥地。

其次,创造了一系列适合责任教育的具体方法。受美国现代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的影响,世界主要西方国家在学校德育责任教育方面也探索出了系列的教育方法,而且各有特色。

全面主义与德目主义或称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是当代世界学校德育主要形式。美国是典型的全面主义德育。建立起了有宗教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社区中心、等组成的制度化的联系,立体化的网络。当然,最近,美国高校德育也产生了由全面主义向兼有德目主义的方向发展趋势。

日本民族善于吸取外来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兼有全面主义和课程主义。它借鉴了法国和美国的道德教育方法,并借鉴了中国儒家的思想,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成为世界上德育教育和研究网络建设最完备的国家。

在具体方法上,实践性活动是世界各国学校德育的主要选择。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自然而然的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来达到道德责任教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就是各国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最有影响的是"隐蔽课程"概念的提出与实践。隐蔽课程也叫潜在课程 (Hidden Curriculum)它是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的,是学生本位(中心)课程(the student centered curriculum)的变体之一。隐蔽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在教学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和非特定的心理反映,使他们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经验的教育,是所有隐蔽课程的主要构成因素。柯尔柏格认为,德育如果不关心隐蔽课程,无论如何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隐蔽课程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桥梁。

美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品格教育,特别注重教授价值观。品格教育主要代表人里可那在《品格教育》一书中,把"尊重(Respect)和责任(Responsibility)"视为普遍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学校必须教授的3R课程(读Reading、写Writing、算Arithmatic)之外的第2R课程,它们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都有客观的重要价值。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瑞恩总结出品格教育的6E法:在学生的理智作用下,与学生进行有关的对话,向学生解释(Explanation)某些规则,给予学生某种启示;教师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Evaluation)各种价值观,并且提供各种评价机会;学生应该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Experirence);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发挥环境期待(Environment Expectation)的作用,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品格教育代表人里可那提出了种品格教育的方法,其中包括合作学习、鼓励道德反省、教育学生关心课外世界等,这些都是培养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实施德育责任教育有其必然性

1、责任及其前提

道德责任,是指道德主体应当对其自主作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义务。康德把道德责任称为伦理义务,并从人性与人类的目的出发,区分为对自己的义务和他人的义务。意大利思想家朱塞佩·马志尼对人的责任依次划分为四种:首要的是对人类的责任,其次是对国家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意志自由是人的道德责任的前提。恩格斯提出:"如果不谈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10]意志自由是人的"类特性",是人的自主理性。它表现在道德实践中,就是道德主体在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价值之间进行思考、权衡,作出抉择并采取行动的自由;在内容上是自觉的,是理智指导下的道德意志的具体化;在过程中是自控的,理智与意志的综合贯彻选择的始终。只有这样选择的行为才具有道德责任属性。主体在自由选择行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自由选择了责任。所以,一个人只有在他拥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他才能对行为负完全的责任。 "你们是自由的,因此是负有责任的。"[11]一句话,自由意味着责任。在这里,自由与权利、责任与义务是一致的。因此 ,马克思的结论是:"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2]

2、责任教育是人的发展本质的要求

黑格尔认为道德就是关系、要求和应当,应当就是人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13]在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这表明,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自己负责,彼此负责,才能创造并推进健全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

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相对个人则是一种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它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人必须承担一定的职责和任务。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即承担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这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另一方面,人必须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既然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选择的结果,那么,人对自己选择的行为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定责任也就意味着否定了选择,否定了权利和义务,或者从本质上说,这就意味着否定了人之存在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价值。[14]

责任的本质性特点决定了责任的重要价值。一方面,责任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负责和不断创新的激情。责任感是一个人意识到并下决心履行个人的社会角色时的心理反映,反复的反映便构成意志,对人的行为产生持续的推动力。责任感既是道德主体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是道德主体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的具体表现。当道德责任升华为道德主体的责任感时,社会的道德就会成为道德主体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道德需要必然引起道德主体的行动欲望,即道德实践的要求与选择。道德需要和选择又会促使道德主体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萌发改造和发展社会的热情。所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是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所在,它同时也是人们强调道德责任教育的依据所在。

另一方面,责任可以校正权利和自由。责任与义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重视道德责任,实际上是重视塑造人的心灵秩序,以此为中介,建立人类社会的运行秩序。马志尼认为责任能遏制扭曲的权利、膨胀的物欲的泛滥,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道德责任既能为社会与人类的永存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又能对人类文明进化与社会化程度作出质量上的规定。

3、责任教育是社会发展向人类提出的要求

中国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的责任教育。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的目标确立为"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不仅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信仰,更是他们崇高历史使命感的人生实践。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科技社会。我们对现代技术系统的结果,"即大规模发生的事情难以考察,强大的事情难以管理,复杂的事情难以理解。" 因此,"出现了把道德责任视为困难的倾向"。[15]因为高科技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可以很好的为人们提供方便的服务,甚至可以推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但是,另一面,它也同时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技术依赖等副面的后果。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罗马俱乐部认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核心是建立人民对全球发展的责任感,也即人们在思考和采取行动前,要以世界的发展为前提,而这种责任要从青年抓起。所以,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9年该组织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呼吁一种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对中国高校德育责任教育的启示

1、中西方高校责任教育的比较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各有长短。西方主要国家学校德育基础是建立在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上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人的自由、独立和自我发展。与其自由的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又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法律制度,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经济社会的自由。在这里实际上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自由与法律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以及选择与责任的统一。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则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向学生传输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选择与责任的统一性。 这种道德教育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不仅是在明确自身权利,特别是明白自己对道德具有选择权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而且是在自己明确要对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二是学校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同主流社会价值以及社会规则的要求相一致,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其不利的一面在于,价值观和德育内容的选择,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个人主义容易导致享乐主义,道德处于社会的边缘化地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代沟问题日益加深。这表明,西方主要国家在青年道德教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学校德育不同,我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原则是中国德育的核心。在学校具体道德教育中,以道德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灌输和自省为主要方法,注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中国德育的目标体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有着儒家深刻的大一统文化背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力。这种教育的好处:一是具有丰厚的儒家传统文化背景,有利于民族道德文化的认同;二是相对于现实经济社会文化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超然性,有利于人们对人类自身及其环境的终极关怀思考,具有了世界性的道德价值。但是也应看到,过分强调传统,缺乏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随机应变的灵活性。特别是在人的个体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财富的追求成为整个社会最大诉求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构建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中,还没有寻找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平衡点。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经济和文化基础有较大差异。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该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中西方教育包括学校德育的差异是同各自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有一定联系的。目前,大家都比较公认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民众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凭此便认为西方国家学校德育教育要比中国好,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我们认为,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优势和文化背景优势是产生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民众的主要精力不在集中于谋生,精神生活成为他们的重要追求。西方的传统人文背景、民众的高文化素质以及发达的宗教体系,为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创造了条件。这就为西方主要国家实行全面主义(日本是全面主义和德目主义)的学校德育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从而显示出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然而在中国,谋生还是人民群众的主要追求,民众的普遍文化水平不仅相对较低,而且还有较大差异。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还不可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尽管我们学校德育付出了劳动,社会的影响还是给予了较多的抵消。

2、中国高校开展责任教育的对策

首先,高校德育思想要作出实事求是的转变。道德具有历史性,更具有现实性,道德教育需要为现实服务。那么,我们面临的现实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9亿是农民。在改革开发以来,原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村个人私有制。2001年度,全国共有城乡劳动力中,只有十分之一多的劳动力真正在从事集体经济。其他大部分劳动力在从事私营、中外合资、独资或其他经济单位的工作。

因此,我们的社会尽管还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绝大多数公民已不再属于集体,而是在肢解了的原来的共同体,使得人们成为在市场经济当中追逐独立的个人利益的个体。"这个过程正在今天的中国处于逐渐展开的过程当中,也就是群体的消亡之中,建立在群体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同时处于衰亡,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16]个人在成长之中,个人主义也在发育之中,在这样一个时代,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法律和个人的权利结合起来。"[17]

这样的时代背景,为高校实施责任教育创造了条件。为此,学校德育的思路和做法应当同这种社会现实相适应,否则,要么我们是在做无用功,因为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德育还在用原有的、教育者本人都不认同的道德教条来对学生灌输;要么是在误人子弟,因为我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道德同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影响青年的社会化进程。

其次,高校德育要同社会协调。道德教育说到底是道德实践教育,尽管中国学校德育以德目主义为主,却不妨碍学以致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德育同社会道德协调,即走学校德育的全面主义道路。要走好这条路,一方面,学校自身要认清社会现实,认清道德主体的现实,不做无用功;另一方面,就是既要在教育实践上适应于社会道德状况的变化,又要使德育教育目标和道德水平处于社会道德水平的相对高度,使学校德育教育同社会主流道德观相一致。引导学生选择接受水平较高的并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道德,勇于承担道德责任。

第三,高校德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对中国的学校德育教育来说,道德教育既是道德理论教育,也是道德实践教育。不论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这些包括道德认知规律、道德需要规律、道德实践规律以及道德教学规律等,在这方面,西方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这里,我们想特别强调的是,要争取改变道德教育的"高大全"形象,即在道德教育中,认为道德教育的地位越高越好,道德层次的水平越高越好,道德教育的内容越全越好。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学校德育的地位,科学的确立道德教育的层次,悉心选择道德教育的内容,运用科学的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来实施学校德育。反对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两种倾向,一是无所事事或无能为力的观点,二是过高地估计学校德育的作用。

[1][2]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286页,232页,

[3]教育学文集·法国教育改革.第22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5][6]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 51页,62页

[7][8][9]杜威教育论著选[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06页,105页,9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52-153页

[11]马志尼著,吕志士译:《论人的责任》,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 ,第137页

[1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 1979版,第157页

[14]雍自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1

德育的重要任务篇4

一、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重视责任教育

1、责任教育是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学校德育,强调培养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在塑造国家精神的同时更注重发展青年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创造新生活的品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提出了"责任公民"的概念,其主要内含是指要承认他人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的责任,遵守各种规则,信守诺言的责任。为了促进学校德育的落实,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推出了500余个教育法案,鼓励学校制定系统的德育评估标准。并有21条德育准则,其中主要有12条,即:自立、值得信赖、勇敢、自信、成为真正的自己、尊重别人的权利、正直、勇于承认错误、信守体育类行业道德、谦恭有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创造性。突出了责任教育的倾向性。

英国高校德育具有典型的保守主义倾向,但是,在最近十几年来,在德育目标上也有同美国接轨的倾向,并开始重视学校德育的责任教育。要求学生成为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有高雅自由的生活,能够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和高雅情趣的自律者。其主要教育内容是莱斯特中心负责筛选的"四个核心"和"六个关系",即:强调对别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和有信用。处理好与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与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非人类的关系和与上帝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关键是行为主体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1]在巴伐利亚州法中,规定得更详细,对于18岁以后的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尊重人的尊严、自我克制、责任感、乐于负责与助人,能接受一切真、善、美的胸怀,以及对自然和环境的责任心。"[2]

法国教育部1977年在《法国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自由社会的公民,使每个青年具有头脑,从而使他能够独立地重申社会协约,或他认为在需要时能够修改这种协约。"[3]法兰西学院全体教授在向总统提交的正式报告中建议学校不能回避义不容辞的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植学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批判能力"。[4]

日本的高校德育一直遵循着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要求进行责任教育。《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和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5]《学校教育法》中还进一步规定:"大学作为学术中心在教授广博知识的同时应以教授和研究精深专门的科学、艺术并发展才智、道德及应用能力为目的。"[6]

2、为实施责任教育西方主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创造了一些适合责任教育的德育教育理论。西方主要国家中,美国在德育理论研究方面起步最早、成果最丰富。从19世纪末开始,以杜威主义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开始深刻的影响美国的学校德育。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道德教育","任何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理解的学科都具有道德意义"。[7]德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儿童与生具有的"要贡献,要做事,要服务"[8]的倾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自己的活动不可避免地朝着这个方向进行"。[9]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战后美国社会问题增多,特别是60年代的、反战,青年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因此,形成了道德认知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观等,强调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增强,从而在理论上为学生自主的承担道德责任建立起了联系。使美国成为现代世界学校德育的发祥地。

其次,创造了一系列适合责任教育的具体方法。受美国现代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的影响,世界主要西方国家在学校德育责任教育方面也探索出了系列的教育方法,而且各有特色。

全面主义与德目主义或称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是当代世界学校德育主要形式。美国是典型的全面主义德育。建立起了有宗教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社区中心、等组成的制度化的联系,立体化的网络。当然,最近,美国高校德育也产生了由全面主义向兼有德目主义的方向发展趋势。

日本民族善于吸取外来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兼有全面主义和课程主义。它借鉴了法国和美国的道德教育方法,并借鉴了中国儒家的思想,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成为世界上德育教育和研究网络建设最完备的国家。

在具体方法上,实践性活动是世界各国学校德育的主要选择。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自然而然的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来达到道德责任教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就是各国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最有影响的是"隐蔽课程"概念的提出与实践。隐蔽课程也叫潜在课程(HiddenCurriculum)它是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的,是学生本位(中心)课程(thestudentcenteredcurriculum)的变体之一。隐蔽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在教学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和非特定的心理反映,使他们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经验的教育,是所有隐蔽课程的主要构成因素。柯尔柏格认为,德育如果不关心隐蔽课程,无论如何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隐蔽课程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桥梁。

美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品格教育,特别注重教授价值观。品格教育主要代表人里可那在《品格教育》一书中,把"尊重(Respect)和责任(Responsibility)"视为普遍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学校必须教授的3R课程(读Reading、写Writing、算Arithmatic)之外的第2R课程,它们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都有客观的重要价值。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瑞恩总结出品格教育的6E法:在学生的理智作用下,与学生进行有关的对话,向学生解释(Explanation)某些规则,给予学生某种启示;教师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Evaluation)各种价值观,并且提供各种评价机会;学生应该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Experirence);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发挥环境期待(EnvironmentExpectation)的作用,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品格教育代表人里可那提出了种品格教育的方法,其中包括合作学习、鼓励道德反省、教育学生关心课外世界等,这些都是培养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实施德育责任教育有其必然性

1、责任及其前提

道德责任,是指道德主体应当对其自主作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义务。康德把道德责任称为伦理义务,并从人性与人类的目的出发,区分为对自己的义务和他人的义务。意大利思想家朱塞佩·马志尼对人的责任依次划分为四种:首要的是对人类的责任,其次是对国家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意志自由是人的道德责任的前提。恩格斯提出:"如果不谈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10]意志自由是人的"类特性",是人的自主理性。它表现在道德实践中,就是道德主体在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价值之间进行思考、权衡,作出抉择并采取行动的自由;在内容上是自觉的,是理智指导下的道德意志的具体化;在过程中是自控的,理智与意志的综合贯彻选择的始终。只有这样选择的行为才具有道德责任属性。主体在自由选择行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自由选择了责任。所以,一个人只有在他拥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他才能对行为负完全的责任。"你们是自由的,因此是负有责任的。"[11]一句话,自由意味着责任。在这里,自由与权利、责任与义务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的结论是:"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2]

2、责任教育是人的发展本质的要求

黑格尔认为道德就是关系、要求和应当,应当就是人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13]在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这表明,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自己负责,彼此负责,才能创造并推进健全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

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相对个人则是一种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它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人必须承担一定的职责和任务。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即承担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这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另一方面,人必须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既然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选择的结果,那么,人对自己选择的行为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定责任也就意味着否定了选择,否定了权利和义务,或者从本质上说,这就意味着否定了人之存在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价值。[14]

责任的本质性特点决定了责任的重要价值。一方面,责任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负责和不断创新的激情。责任感是一个人意识到并下决心履行个人的社会角色时的心理反映,反复的反映便构成意志,对人的行为产生持续的推动力。责任感既是道德主体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是道德主体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的具体表现。当道德责任升华为道德主体的责任感时,社会的道德就会成为道德主体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道德需要必然引起道德主体的行动欲望,即道德实践的要求与选择。道德需要和选择又会促使道德主体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萌发改造和发展社会的热情。所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是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所在,它同时也是人们强调道德责任教育的依据所在。

另一方面,责任可以校正权利和自由。责任与义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重视道德责任,实际上是重视塑造人的心灵秩序,以此为中介,建立人类社会的运行秩序。马志尼认为责任能遏制扭曲的权利、膨胀的物欲的泛滥,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道德责任既能为社会与人类的永存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又能对人类文明进化与社会化程度作出质量上的规定。

3、责任教育是社会发展向人类提出的要求

中国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的责任教育。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的目标确立为"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铁肩担道义",不仅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信仰,更是他们崇高历史使命感的人生实践。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科技社会。我们对现代技术系统的结果,"即大规模发生的事情难以考察,强大的事情难以管理,复杂的事情难以理解。"因此,"出现了把道德责任视为困难的倾向"。[15]因为高科技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可以很好的为人们提供方便的服务,甚至可以推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但是,另一面,它也同时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技术依赖等副面的后果。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罗马俱乐部认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核心是建立人民对全球发展的责任感,也即人们在思考和采取行动前,要以世界的发展为前提,而这种责任要从青年抓起。所以,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9年该组织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呼吁一种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对中国高校德育责任教育的启示

1、中西方高校责任教育的比较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各有长短。西方主要国家学校德育基础是建立在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上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人的自由、独立和自我发展。与其自由的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又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法律制度,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经济社会的自由。在这里实际上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自由与法律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以及选择与责任的统一。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则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向学生传输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选择与责任的统一性。这种道德教育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不仅是在明确自身权利,特别是明白自己对道德具有选择权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而且是在自己明确要对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二是学校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同主流社会价值以及社会规则的要求相一致,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其不利的一面在于,价值观和德育内容的选择,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个人主义容易导致享乐主义,道德处于社会的边缘化地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代沟问题日益加深。这表明,西方主要国家在青年道德教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学校德育不同,我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原则是中国德育的核心。在学校具体道德教育中,以道德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灌输和自省为主要方法,注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中国德育的目标体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有着儒家深刻的大一统文化背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力。这种教育的好处:一是具有丰厚的儒家传统文化背景,有利于民族道德文化的认同;二是相对于现实经济社会文化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超然性,有利于人们对人类自身及其环境的终极关怀思考,具有了世界性的道德价值。但是也应看到,过分强调传统,缺乏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随机应变的灵活性。特别是在人的个体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财富的追求成为整个社会最大诉求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构建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中,还没有寻找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平衡点。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经济和文化基础有较大差异。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该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中西方教育包括学校德育的差异是同各自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有一定联系的。目前,大家都比较公认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民众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凭此便认为西方国家学校德育教育要比中国好,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我们认为,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优势和文化背景优势是产生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民众的主要精力不在集中于谋生,精神生活成为他们的重要追求。西方的传统人文背景、民众的高文化素质以及发达的宗教体系,为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创造了条件。这就为西方主要国家实行全面主义(日本是全面主义和德目主义)的学校德育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从而显示出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然而在中国,谋生还是人民群众的主要追求,民众的普遍文化水平不仅相对较低,而且还有较大差异。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还不可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尽管我们学校德育付出了劳动,社会的影响还是给予了较多的抵消。

2、中国高校开展责任教育的对策

首先,高校德育思想要作出实事求是的转变。道德具有历史性,更具有现实性,道德教育需要为现实服务。那么,我们面临的现实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9亿是农民。在改革开发以来,原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村个人私有制。2001年度,全国共有城乡劳动力中,只有十分之一多的劳动力真正在从事集体经济。其他大部分劳动力在从事私营、中外合资、独资或其他经济单位的工作。

因此,我们的社会尽管还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绝大多数公民已不再属于集体,而是在肢解了的原来的共同体,使得人们成为在市场经济当中追逐独立的个人利益的个体。"这个过程正在今天的中国处于逐渐展开的过程当中,也就是群体的消亡之中,建立在群体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同时处于衰亡,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16]个人在成长之中,个人主义也在发育之中,在这样一个时代,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法律和个人的权利结合起来。"[17]

这样的时代背景,为高校实施责任教育创造了条件。为此,学校德育的思路和做法应当同这种社会现实相适应,否则,要么我们是在做无用功,因为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德育还在用原有的、教育者本人都不认同的道德教条来对学生灌输;要么是在误人子弟,因为我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道德同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影响青年的社会化进程。

其次,高校德育要同社会协调。道德教育说到底是道德实践教育,尽管中国学校德育以德目主义为主,却不妨碍学以致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德育同社会道德协调,即走学校德育的全面主义道路。要走好这条路,一方面,学校自身要认清社会现实,认清道德主体的现实,不做无用功;另一方面,就是既要在教育实践上适应于社会道德状况的变化,又要使德育教育目标和道德水平处于社会道德水平的相对高度,使学校德育教育同社会主流道德观相一致。引导学生选择接受水平较高的并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道德,勇于承担道德责任。

第三,高校德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对中国的学校德育教育来说,道德教育既是道德理论教育,也是道德实践教育。不论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这些包括道德认知规律、道德需要规律、道德实践规律以及道德教学规律等,在这方面,西方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这里,我们想特别强调的是,要争取改变道德教育的"高大全"形象,即在道德教育中,认为道德教育的地位越高越好,道德层次的水平越高越好,道德教育的内容越全越好。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学校德育的地位,科学的确立道德教育的层次,悉心选择道德教育的内容,运用科学的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来实施学校德育。反对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两种倾向,一是无所事事或无能为力的观点,二是过高地估计学校德育的作用。

[1][2]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286页,232页,

[3]教育学文集·法国教育改革.第22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5][6]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51页,62页

[7][8][9]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06页,105页,9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52-153页

[11]马志尼著,吕志士译:《论人的责任》,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37页

[1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79版,第157页

[14]雍自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1

德育的重要任务篇5

一、引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已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各种问题与挑战亦由此产生。如何革除高等教育的弊端以及高等教育体制如何改革,是当前政府和的焦点问题。党和国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既是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教育改革指明的新方向。高等教育如何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出满足祖国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关系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和长远。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有机结合,同时也应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探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立德树人的内涵解读

“立德树人”包括“立德”和“树人”两个方面。“立德”即树立德行,语出战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中“立德”是第一位的,无德则无以立功、立言。“树人”一词出自西汉《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1]寓意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尽管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却都将立德树人作为共同的教育理念。英国教育家纽曼的核心思想――大学的使命是培养独立人格、高尚情操和强烈责任感的人。 [2]孔子育人的“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文学、事政”,更是将“德行”放在首位。

十报告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仅要坚守这一传统教育理念,更要以全新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应当看到,立德树人不仅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明确要求,正所谓立德先要立师;同时,面对信息海量化的新环境,要将“立德树人”深入人心,还需营造良好的高校环境,使大学生承担新的教育规范和要求。

三、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一些高校淡化了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以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作为重点,重科研轻教学,学生丧失了应有的主体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日趋薄弱,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针对高等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党和国家适时提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对于我们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

1.“立德树人”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升华

“立德树人”明确了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强调教育回归育人的本原,教育要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人格健全的人。 把人放在第一位,使学生先成人,再成才,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亦是对这一教育理念的总结、提炼和升华。

2.“立德树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2012年11月,中共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最新概括,凝练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志曾特别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注重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正确把握奋斗方向,脚踏实地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唯有此才能成就人生。

3.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明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目标和路径。目前,教育部正在设计的“立德树人工程”,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而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步伐,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

高等教育要“立德树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首先,要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标准。其次,要将适应社会需要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要与时俱进,要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不能与社会脱节。最后,高等教育要将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首要追求。要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爱学生、善待学生,引导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是记录孔子教育思想的《学记》中所言,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亦有深刻的启发。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养成良好的师德,培养“立德”的理想信念,确立“育人”的终极价值取向。一方面应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教育学生成才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更要关注品格,要以高尚的师德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另一方面要将教学作为工作核心,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不能重科研轻教学,只教书不育人,要将潜心育人作为个人基本要求。

3.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共塑学生德行

强调“立德树人”,应是大学的使命所在,然而,立德树人不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它不仅包括社会性层次的道德,还包括精神性层次的道德。因此,在教育内容上也应是多层次的。如果说学校的德育是在特定的精神氛围下,全体教师的思想任务,那么家庭的德育,就是“家风的思想润泽”,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内在德行塑造。因此,要完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共塑学生德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结语

高等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掌握“立德”的教育法则,更要运用好“育人”的教育规律;不仅要坚守和继承德育为先的优良教育传统,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勇于发现新思想、新方法;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对学生进行精神的陶冶、灵魂的提升,真正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如东,张东,李晓静.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内涵和理论基石解析[J].前沿,2013(21).

[2] 蒋承勇.“立德树人”与大学使命[N].光明日报,2013-11-13.

[3] 王继华.“立德树人”的文化价值[N].中国教师报,2013-7-17.

[4] 蔡元培. 蔡元培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 方晓珍.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作者简介:姚真真(1987-),女,河南洛阳人,硕士,专职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的重要任务篇6

一、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重视责任教育

1、责任教育是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学校德育,强调培养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在塑造国家精神的同时更注重发展青年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创造新生活的品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提出了"责任公民"的概念,其主要内含是指要承认他人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的责任,遵守各种规则,信守诺言的责任。为了促进学校德育的落实,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推出了500余个教育法案,鼓励学校制定系统的德育评估标准。并有21条德育准则,其中主要有12条,即:自立、值得信赖、勇敢、自信、成为真正的自己、尊重别人的权利、正直、勇于承认错误、信守体育类行业道德、谦恭有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创造性。突出了责任教育的倾向性。

英国高校德育具有典型的保守主义倾向,但是,在最近十几年来,在德育目标上也有同美国接轨的倾向,并开始重视学校德育的责任教育。要求学生成为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有高雅自由的生活,能够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和高雅情趣的自律者。其主要教育内容是莱斯特中心负责筛选的"四个核心"和"六个关系",即:强调对别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和有信用。处理好与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与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非人类的关系和与上帝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关键是行为主体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1]在巴伐利亚州法中,规定得更详细,对于18岁以后的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尊重人的尊严、自我克制、责任感、乐于负责与助人,能接受一切真、善、美的胸怀,以及对自然和环境的责任心。"[2]

法国教育部1977年在《法国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自由社会的公民,使每个青年具有头脑,从而使他能够独立地重申社会协约,或他认为在需要时能够修改这种协约。"[3]法兰西学院全体教授在向总统提交的正式报告中建议学校不能回避义不容辞的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植学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批判能力"。[4]

日本的高校德育一直遵循着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要求进行责任教育。《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和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5]《学校教育法》中还进一步规定:"大学作为学术中心在教授广博知识的同时应以教授和研究精深专门的科学、艺术并发展才智、道德及应用能力为目的。"[6]

2、为实施责任教育西方主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创造了一些适合责任教育的德育教育理论。西方主要国家中,美国在德育理论研究方面起步最早、成果最丰富。从19世纪末开始,以杜威主义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开始深刻的影响美国的学校德育。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道德教育","任何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理解的学科都具有道德意义"。[7]德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儿童与生具有的"要贡献,要做事,要服务"[8]的倾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自己的活动不可避免地朝着这个方向进行"。[9]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战后美国社会问题增多,特别是60年代的、反战,青年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因此,形成了道德认知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观等,强调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增强,从而在理论上为学生自主的承担道德责任建立起了联系。使美国成为现代世界学校德育的发祥地。

其次,创造了一系列适合责任教育的具体方法。受美国现代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的影响,世界主要西方国家在学校德育责任教育方面也探索出了系列的教育方法,而且各有特色。

全面主义与德目主义或称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是当代世界学校德育主要形式。美国是典型的全面主义德育。建立起了有宗教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社区中心、等组成的制度化的联系,立体化的网络。当然,最近,美国高校德育也产生了由全面主义向兼有德目主义的方向发展趋势。

日本民族善于吸取外来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兼有全面主义和课程主义。它借鉴了法国和美国的道德教育方法,并借鉴了中国儒家的思想,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成为世界上德育教育和研究网络建设最完备的国家。

在具体方法上,实践性活动是世界各国学校德育的主要选择。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自然而然的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来达到道德责任教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就是各国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最有影响的是"隐蔽课程"概念的提出与实践。隐蔽课程也叫潜在课程(HiddenCurriculum)它是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的,是学生本位(中心)课程(thestudentcenteredcurriculum)的变体之一。隐蔽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在教学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和非特定的心理反映,使他们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经验的教育,是所有隐蔽课程的主要构成因素。柯尔柏格认为,德育如果不关心隐蔽课程,无论如何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隐蔽课程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桥梁。

美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品格教育,特别注重教授价值观。品格教育主要代表人里可那在《品格教育》一书中,把"尊重(Respect)和责任(Responsibility)"视为普遍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学校必须教授的3R课程(读Reading、写Writing、算Arithmatic)之外的第2R课程,它们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都有客观的重要价值。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瑞恩总结出品格教育的6E法:在学生的理智作用下,与学生进行有关的对话,向学生解释(Explanation)某些规则,给予学生某种启示;教师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Evaluation)各种价值观,并且提供各种评价机会;学生应该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Experirence);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发挥环境期待(EnvironmentExpectation)的作用,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品格教育代表人里可那提出了种品格教育的方法,其中包括合作学习、鼓励道德反省、教育学生关心课外世界等,这些都是培养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实施德育责任教育有其必然性

1、责任及其前提

道德责任,是指道德主体应当对其自主作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义务。康德把道德责任称为伦理义务,并从人性与人类的目的出发,区分为对自己的义务和他人的义务。意大利思想家朱塞佩·马志尼对人的责任依次划分为四种:首要的是对人类的责任,其次是对国家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意志自由是人的道德责任的前提。恩格斯提出:"如果不谈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10]意志自由是人的"类特性",是人的自主理性。它表现在道德实践中,就是道德主体在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价值之间进行思考、权衡,作出抉择并采取行动的自由;在内容上是自觉的,是理智指导下的道德意志的具体化;在过程中是自控的,理智与意志的综合贯彻选择的始终。只有这样选择的行为才具有道德责任属性。主体在自由选择行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自由选择了责任。所以,一个人只有在他拥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他才能对行为负完全的责任。"你们是自由的,因此是负有责任的。"[11]一句话,自由意味着责任。在这里,自由与权利、责任与义务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的结论是:"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2]

2、责任教育是人的发展本质的要求

黑格尔认为道德就是关系、要求和应当,应当就是人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13]在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这表明,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自己负责,彼此负责,才能创造并推进健全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

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相对个人则是一种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它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人必须承担一定的职责和任务。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即承担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这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另一方面,人必须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既然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选择的结果,那么,人对自己选择的行为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定责任也就意味着否定了选择,否定了权利和义务,或者从本质上说,这就意味着否定了人之存在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价值。[14]

责任的本质性特点决定了责任的重要价值。一方面,责任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负责和不断创新的激情。责任感是一个人意识到并下决心履行个人的社会角色时的心理反映,反复的反映便构成意志,对人的行为产生持续的推动力。责任感既是道德主体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是道德主体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的具体表现。当道德责任升华为道德主体的责任感时,社会的道德就会成为道德主体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道德需要必然引起道德主体的行动欲望,即道德实践的要求与选择。道德需要和选择又会促使道德主体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萌发改造和发展社会的热情。所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是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所在,它同时也是人们强调道德责任教育的依据所在。

另一方面,责任可以校正权利和自由。责任与义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重视道德责任,实际上是重视塑造人的心灵秩序,以此为中介,建立人类社会的运行秩序。马志尼认为责任能遏制扭曲的权利、膨胀的物欲的泛滥,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道德责任既能为社会与人类的永存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又能对人类文明进化与社会化程度作出质量上的规定。

3、责任教育是社会发展向人类提出的要求

中国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的责任教育。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的目标确立为"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铁肩担道义",不仅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信仰,更是他们崇高历史使命感的人生实践。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科技社会。我们对现代技术系统的结果,"即大规模发生的事情难以考察,强大的事情难以管理,复杂的事情难以理解。"因此,"出现了把道德责任视为困难的倾向"。[15]因为高科技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可以很好的为人们提供方便的服务,甚至可以推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但是,另一面,它也同时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技术依赖等副面的后果。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罗马俱乐部认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核心是建立人民对全球发展的责任感,也即人们在思考和采取行动前,要以世界的发展为前提,而这种责任要从青年抓起。所以,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9年该组织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呼吁一种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对中国高校德育责任教育的启示

1、中西方高校责任教育的比较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各有长短。西方主要国家学校德育基础是建立在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上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人的自由、独立和自我发展。与其自由的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又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法律制度,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经济社会的自由。在这里实际上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自由与法律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以及选择与责任的统一。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则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向学生传输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选择与责任的统一性。这种道德教育有两个好处。

一是学生不仅是在明确自身权利,特别是明白自己对道德具有选择权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而且是在自己明确要对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

二是学校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同主流社会价值以及社会规则的要求相一致,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其不利的一面在于,价值观和德育内容的选择,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个人主义容易导致享乐主义,道德处于社会的边缘化地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代沟问题日益加深。这表明,西方主要国家在青年道德教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学校德育不同,我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原则是中国德育的核心。在学校具体道德教育中,以道德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灌输和自省为主要方法,注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中国德育的目标体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有着儒家深刻的大一统文化背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力。这种教育的好处:

一是具有丰厚的儒家传统文化背景,有利于民族道德文化的认同;

二是相对于现实经济社会文化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超然性,有利于人们对人类自身及其环境的终极关怀思考,具有了世界性的道德价值。但是也应看到,过分强调传统,缺乏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随机应变的灵活性。特别是在人的个体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财富的追求成为整个社会最大诉求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构建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中,还没有寻找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平衡点。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经济和文化基础有较大差异。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该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中西方教育包括学校德育的差异是同各自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有一定联系的。目前,大家都比较公认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民众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凭此便认为西方国家学校德育教育要比中国好,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我们认为,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优势和文化背景优势是产生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民众的主要精力不在集中于谋生,精神生活成为他们的重要追求。西方的传统人文背景、民众的高文化素质以及发达的宗教体系,为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创造了条件。这就为西方主要国家实行全面主义(日本是全面主义和德目主义)的学校德育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从而显示出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然而在中国,谋生还是人民群众的主要追求,民众的普遍文化水平不仅相对较低,而且还有较大差异。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还不可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尽管我们学校德育付出了劳动,社会的影响还是给予了较多的抵消。

2、中国高校开展责任教育的对策

首先,高校德育思想要作出实事求是的转变。道德具有历史性,更具有现实性,道德教育需要为现实服务。那么,我们面临的现实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9亿是农民。在改革开发以来,原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村个人私有制。2001年度,全国共有城乡劳动力中,只有十分之一多的劳动力真正在从事集体经济。其他大部分劳动力在从事私营、中外合资、独资或其他经济单位的工作。

因此,我们的社会尽管还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绝大多数公民已不再属于集体,而是在肢解了的原来的共同体,使得人们成为在市场经济当中追逐独立的个人利益的个体。"这个过程正在今天的中国处于逐渐展开的过程当中,也就是群体的消亡之中,建立在群体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同时处于衰亡,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16]个人在成长之中,个人主义也在发育之中,在这样一个时代,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法律和个人的权利结合起来。"[17]

这样的时代背景,为高校实施责任教育创造了条件。为此,学校德育的思路和做法应当同这种社会现实相适应,否则,要么我们是在做无用功,因为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德育还在用原有的、教育者本人都不认同的道德教条来对学生灌输;要么是在误人子弟,因为我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道德同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影响青年的社会化进程。

其次,高校德育要同社会协调。道德教育说到底是道德实践教育,尽管中国学校德育以德目主义为主,却不妨碍学以致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德育同社会道德协调,即走学校德育的全面主义道路。要走好这条路,一方面,学校自身要认清社会现实,认清道德主体的现实,不做无用功;另一方面,就是既要在教育实践上适应于社会道德状况的变化,又要使德育教育目标和道德水平处于社会道德水平的相对高度,使学校德育教育同社会主流道德观相一致。引导学生选择接受水平较高的并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道德,勇于承担道德责任。

德育的重要任务篇7

1.1立德树人的价值遵循源自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根源,例如人与国家社会发展相呼应的“天下为公”之德,人与自身修为相呼应的“君子”之德,人与人之间相呼应的“仁爱”之德。在今天这个新时代,探讨“立德树人”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文化滋养和历史积淀。从汉语词源的角度来讲,立德树人是由“立德”“树人”两个独立词汇汇聚而成。关于“立德”,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关于“树人”,最早文字记载见于《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中国古代圣贤认为,立德在前,树人在后,立德是树人的目标方向,树人是立德的前提条件。这种凝聚了人与世界、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内在联系,成为中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尺,对今天这个新时代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1.2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

立德树人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中国教育提出的方向和目标。立德树人成为中国教育领域的研究课题,开始于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接见全国优秀教师时发表的讲话。在这次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文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此后立德树人开始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1]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概括和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论述中,教育都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3立德树人是教育重要论述的关键词汇

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教育传统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始终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是我国教育事业必须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他在多次重要会议及讲话中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18年5月2日,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

2.1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职业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国家将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作为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这就在国家层面明确了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全国高职院校共有1418所,在校生达到1134万人,[2]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有力提升了人力素质,支撑了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的教育,在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更加凸显出“高素质”“技术”“技能”等职业教育特色。

2.2培养工匠精神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鲜明主题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知识性、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已将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内涵融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作为职业道德要求的重要内容。[3]就高职毕业生而言,工匠精神越来越成为比知识能力更为重要的综合素质,不仅能够增强个人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能增加个人精神层面的成就感。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工匠精神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有着神圣的使命。高职院校承担了培养大国工匠、建设制造强国产业人才储备的重要任务,工匠精神现在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衡量标尺,成为引领人才培养方向的新规范和新目标,因此培养学生具备工匠精神成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2.3立师德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

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4]教师“四个相统一”是关于教师教育思想的重要论述,是高校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标准和重要遵循。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形势下,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是实现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助力,而高职院校教师是立德树人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因此师德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撒播到学生的心中,才能成为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立师德成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实施路径探索

3.1转变育人理念,强化德技并修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为高职院校如何育人、青年学生如何成长指明了培养方向和成才标准。始终强调,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5]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的重要阵地,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既有较高技术技能水平、又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技并修”人才。

3.2坚守育人使命,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德育的重要任务篇8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教育医学生,使医学生洞察人的道德精神价值,追寻医学人生的目的与意义。在护理专业的医德教育中,还要注意医德观念的培养。“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著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这其实就是行医者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体现,学生只有知道、了解它,才能很好地学习和工作,才能做到对人民的生命健康负责,对患者家属负责,对全社会负责。

2、护理医德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

护理任务完成的好坏,最终体现于护理质量,护理质量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但从医务工作角度上来说,主要取决于护士的技术水平和医德水平,护理人员的医德信念,医德品质决定着护士对本职工作和服务对象的根本态度,从而制约着护士的护理行为和护理质量。护理工作服务要求高、技术性强、责任重大,如果护士缺乏对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缺乏对病人的同情,是难以胜任工作的。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护理医德就是要引导护理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观念,自觉尊重和爱护病人,严格遵守护理规章制度,刻苦钻研护理技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重视医德理论教育

医德理论教学是从理论的层面对护理专业进行医德培养,对促进他们掌握医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原则等理论知识,尊重患者的人权,尊重患者的兴趣、坚守高尚的伦理与道德实施标准以及主动响应社会的需要,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德课堂教学在内容上要紧密联系现实的医学伦理问题,不能回避医疗现实。既要讲医德发展史,更应联系现实中发生的医学伦理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如怎样看待和对待“红包”、“回扣”现象,如何看待医疗救助与患者欠费、逃费,如何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机构改革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展医德案例教学与讨论,培养护理专业道德判断能力及道德责任感。

4、密切结合专业教育,加强医德实践教育

医德教育只能将医德实践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医德实践活动增强医德学习的动机,增进医德学习主体的自我教育。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引起重视。心理护理需要通过护患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实现,而良好的人护患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护理医德之上的,护理人员只有具备了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医德情感,才可能充分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并在与病人融洽相处中,发现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态度行为、语言来完成的,只有亲切善良、美好的言行举止,才能给病人温暖、慰藉、信心和力量,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和维护健康的最佳心境,必定对病人健康地重返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5、注意把医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校园空间为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精神物质文化的整合系统。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已成为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医学院校,结合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融入医德教育的内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实现二者的双向沟通和相互支撑,全面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护理专业医德教育,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增强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医德榜样

作为医学院校,要站在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高度来深化医德教育改革,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作用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应特别重视培训教师,使他们不仅具有精湛的医术,而且又有高尚的医德,用实际行动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医德楷模,只要有这些优秀楷模才能够复制出医德高尚的学生

德育的重要任务篇9

学校教职工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岗位素质、能力和职责要求,因此,全员德育对不同的教育主体也应有差异性要求。差异管理才是个性化的管理、分层的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和高效能的管理。

1.教师是全员德育的主体

教师是全员德育的主体,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切实控制好自己的课堂和教学质量,做到“我教我管我负责”;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集体活动,对学生中的不良现象进行提醒、教育和反馈。

2.班主任是全员德育的骨干力量

班主任是全员德育的骨干力量,对学生德育负主要责任。班主任要加强班集体和班风建设,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主流价值观教育,提高育人能力和效果;班主任要支撑学科教师和其他教育主体,指导和支持家长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3.后勤员工是全员德育的重要力量

后勤员工是全员德育的重要力量,是服务育人和校园生活德育的主体。优质的服务、友善的提醒、及时的沟通和榜样的示范是后勤员工主要的德育手段;德育处、年级组和班主任要对后勤员工的工作给予尊重、鼓励和支持。

4.行政人员是全员德育的领导者和实施者

教育教学管理干部和专业管理人员是全员德育的领导者和实施者,是管理育人的主体。各级管理干部要端正教育思想,做全员德育的引领者和楷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要承担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职责,把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意识作为全员德育的重点。

二 搭建多种平台

全员德育需要理念、舆论、氛围和口号,更需要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有效平台。为此,我校成立了学校层面的十大部委,建立了一百多个校内志愿服务基地,完善了课堂作业评价体系,启动了学科社会实践活动。

1.成立学校层面十大部委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职能部门的管理效率,有效推动全员德育,德育处建立了“部门管理”部,对垂直的专业工作进行分层管理。各部门分别归属学校相应部门进行管理:学习工作部由教学处负责管理,卫生工作部由医务室负责管理,生活服务部由食堂负责管理,电教管理部由电教组负责管理,信息管理部由教学处信息主管负责管理,公物管理部由物业处负责管理,体育工作部由体育组负责管理,志愿服务部由学校少先队负责管理,科技工作部由学校科技辅导员负责管理,团队工作部由学校团委负责管理。全部部委由德育处统一协调。

2.建立百个校内志愿服务基地

新课程改革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个学生在两年内要完成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纳入了学分制管理。但是,社区服务的时间问题、基地问题、管理问题等成为实现这一课程的制约因素。为此,我校把运动场、实验室、公共教室、辅助教室、校园草坪、宣传橱窗、体育场馆等划分为一百多个小的单位,作为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基地,相关的管理人员作为基地的管理教师,对学生的服务进行评价和管理。校内服务基地的建设成为学生爱心奉献的载体,也成为了学校落实全员德育的重要载体。几十名管理人员和教师参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3.形成纵横交错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评价提出了新的理念,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受到关注和重视。为此,我校德育处和教学处联合开发了课堂和作业评价管理系统,教学处制定了课堂和作业评价标准及办法,每位教师每个月要为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和作业情况确定一个等级。每月的评价结果通过教师、备课组、教研组、教学处系统,反馈到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系统,两个系统纵横交错形成管理网络,把所有的管理干部、处室员工、学科教师和各班学生有机联系在一起,成为全员德育最大且最有效的工作平台。

4.启动学科社会实践活动

新课程改革对社会实践提出了新要求,每个学生在三年内要完成三周的社会实践,并纳入了学分制管理。但是,社会实践的时间问题、安全问题、教育问题、组织问题等成为活动组织的制约因素。把社会实践和学科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科教师在活动组织中提高学生的学科兴趣,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职责。 三 建立有效机制

全员德育不会成为所有人的自动行为,也不会轻易得到所有学生的接受,只有通过制度和机制,推动教师积极落实全员德育,引导学生接受所有教师的管理和教育,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和对接的全员德育体系和氛围,全员德育才能得到有效落实。

1.建立全员德育制度

为落实全员德育,对教师实施差异性要求,对全员德育的典型及时通报表彰,学校制定了《学校全员德育工作规定》。规定指出,学校要树立“立德为本”、“育人为先”的教育理念,强化全员德育意识,营造良好育人氛围,调动多主体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要结合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和专业化程度,明确全员德育的差异性要求,并对教师落实全员德育给予指导、支撑和激励;教师是全员德育的主体,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班主任是全员德育的骨干力量,对学生教育负主要责任;后勤员工是全员德育的重要力量,是服务育人和校园生活德育的主体;行政人员是全员德育的领导者和实施者,是管理育人的主体;学校各处室、教研组、年级组、班集体是推动和落实全员德育的学校组织,对组织中的全员德育主体有管理、指导和评价的责任等。

德育的重要任务篇10

一、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

1.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策划者与组织者,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义务教育阶段生造成一种影响。研究表明:儿童的学习能力极强,他们通过模仿外界的事物来获得知识。因此,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在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要规范好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好的道德观。例如笔者在教学中一直都是严于律己,要求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待人方面,笔者很少因为学生犯错发脾气,而是平静地和学生交流来让学生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在学生承认错误之后再引导学生弥补自己所犯的错。通过这种以身作则的榜样示范法,笔者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学会了友好相处。

2.注重与学生的和平交流,通过交流打开师生彼此的心扉

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另一个前提就是建立好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好了,学生才会将老师当做自己的朋友,才会对老师吐露心声,才会很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德育实践。而最好的建立师生友好关系的方法就是交流,班主任要多与学生交流,从语言上的交流逐步深入到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理解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担忧之情、期望之情。通过这样的情感交流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二、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之前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制定有效的工作方法,不能够自以为是。实践证明,只有教师根据自己制定的工作方法,一步一步地完成每一个步骤才能够让德育工作有效地开展,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1.举办“德育”主题班会

班主任要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首先就要让学生了解德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美德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里开展“德育”主题的班会,借助班会的集中思想、集中知识、集中乐趣、集中目光的特性帮助学生了解传统美德以及一些新产生的美德,让他们形成一个正确的道德观。

2.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德育工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目的,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地品德,笔者就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养老院实践,让学生帮助老人们打扫一下屋子,和老人聊天,和老人玩耍。再比如,为了让学生形成一个好的爱国观,笔者组织学生去祭奠烈士,向学生讲解这些烈士的爱国行为,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这些革命烈士用鲜活的生命换来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像这样的实践活动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只举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笔者觉得这两次实践活动很好地改变了学生,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随便乱带红领巾,不再像以前一样对其他人没有礼貌,他们都取得了进步。

3.让学生进行道德竞争,改变班级的风气

义务教育阶段生是非常好动的,笔者在教学中就发现一些学生的自制力很差,他们喜欢在课堂上随便说话,在课后追逐打闹,这就使得整个班级的风气变得很差,许多学生都被这小部分的学生影响到了,因此笔者就让学生进行道德标兵的竞赛,看谁在班级中表现最优秀,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不追逐打闹,每个星期同学相互投票,看谁能够得到第一名。实践证明,笔者这样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每一位学生都开始注重自己的言行,上课都开始认真听讲了。

三、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注意事项

1.注重与学生的平等地位,消除师生的隔阂

教师与学生产生隔阂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不注重自己与学生的平等地位,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认为自己应该比学生高一个等级,这就使得学生感觉教师没有尊重自己,总是以一种命令的口吻来给自己布置任务,最终导致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学生不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因此,我们班主任要注重自己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从而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多给学生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注意多鼓励学生,不管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时候,还是让学生进行竞赛的时候,我们教师都要鼓励学生,提高他们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德育素质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班主任要注重这部分的工作,在给学生树立好榜样的同时积极地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竞争的意识,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气氛。

作者:魏丽雯 单位:泰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德育的重要任务篇11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党给学校在新教育形势下的重要任务和战略任务。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各种腐朽落后、丑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将会继续散发着影响;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正在趁我国的改革开放之际,加紧思想灌输,同我们争夺青年一代,以实现其在中国''''和平演变''''的愿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给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的日益攀升就是最直接的证明。

新形势下,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好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针对青少年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对学生开展广泛的德育教育,包括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在思想上形成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将满腔的热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成为祖国建设的真正接班人。

二、端正思想,以德育为首,将学校德育教育摆在首要地位

同志曾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也说:"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其目的是培养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因此,必须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和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要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就必须做到:

1、领导重视,将德育工作放到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

学校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要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将学校德育工作放到学校的首要位置,体现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合理构建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德育工作网络模式,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学生德育教育序列化实施方案,把德育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日程上来,通过合理安排德育和智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德育合力网络,优化学校德育环境,注重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向学生传递德育教育信息。只有通过领导重视,才能保障学校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和多渠道途径,也才能体现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全员参与德育教育,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德育的重要任务篇12

1.1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内涵特征道德情感是人们在处理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时投入并产生进而表现出的一种内心情绪。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情感是道德情感在职业中的表现,具体来说指医务人员对医疗活动中医患关系实践的内心情感反应和体验。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情感受医学人道主义思想的指导,具有对患者生命尊重和热爱的理性、持久性、目的性的特点[1]。作为一种道德意识,道德情感是激发道德意志和实践道德行为的媒介和纽带。1.2培育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迫切性近年来,医疗领域纠纷多发,医患矛盾冲突加剧升级,并呈上升趋势。医院被“专业医闹”冲击、打砸,医务人员被殴打及杀害的恶性暴力冲突事件已屡见不鲜,医患矛盾步步升级,轰动全国的血案,一次次令人震惊、发人深思。医疗是医患共同体,医疗工作不仅是理性的术,更是人性的情。如何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破解医疗困境,构建和谐医患共同体,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医务人员重新审视其职业道德情感的定位与价值。有研究指出,医患双方均将医方的语言不当排在了影响医患关系的医方因素的首位[2]。言语的不当必然会影响医患间的沟通,语言往往是情感的反映,畅通医患沟通,培育医务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十分必要。情感是态度和行动的发生器,通过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培育,可以促使医务人员将职业道德认同转化为职业道德品质和践行职业道德的实践。面对医疗环境的挑战,医务人员只有积极主动培育和践行职业道德情感,才可能真正主导医患关系,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2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结构

指向医患关系和医疗实践行为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应包括同情感、关怀感、尊重感、责任感。其中,同情感是基础,关怀感是同情感的进一步升华,尊重感是对关怀感的高级的深层次的理性升华,责任感是感性和理性情感的最终升华,起主导职业道德情感的作用。2.1同情心同情是人的天性中根深蒂固的本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同情称之为“怜悯”或“体恤”,而将同情扩大为与任何一种人与人之间内心情感的同感或共鸣即广义的同情。正如斯密[3]所说:“当我们亲眼目睹或设身处地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自然产生的情感”,在这种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鸣催化下,人们会产生对悲伤者、受难者、弱者、不幸者诸如救、关怀性的道德行为。可见,同情心是医务人员移情患者进而产生对患者的“仁爱”“恻隐”“关照”等医德的心理基础。在传统医德体系中,同情思想受到历代医家推崇并作为行医要则。孙思邈作为我国古代的医学大家,他在其《大医精诚》中对医务人员的同情心作了经典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4]这里的恻隐之心、凄怜之心、忧恤之心即同情心,同情心是医务人员在情感上能够与病人融为一体的基础,只有先发“同情心”医务人员才能设身处地想到病人的痛苦和快乐,从而激发其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做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4]的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行医道德信条。现代医学家汤因比等[5]指出:“医务人员除了是冷静的技术者外,同时也必须是深情的、有同情心的朋友”。今天,随着医疗器械的大量运用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逐渐隔离开来,持有一颗对患者的同情心是有效拉近医患距离的原生动力。2.2关怀感每一个生命都需要关怀,从作为个体的人来讲,每个人的一生中都离不开关怀和被关怀。关怀感是关怀伦理学提倡的一种伦理情感,是基于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属性,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怀。关怀感通俗地讲即为他人他事伤神的情感状态,关怀他人是发自内心的与被关怀者同喜同忧的精神分担。关怀是相互的,医务人员若能对患者给予主动关怀,则患者也会反馈对医务人员的关怀感,因此在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情感中关怀感不可或缺。关怀感表达为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疾苦作出关心、牵挂的情感反应。关怀感使医与患建立在一种人性的相互关系上,有利于医患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医患关怀共同体的建立。2.3尊重感作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一种表现,尊重不是由他者引起和产生的,它是医疗实践活动的内在要求,是医务人员应该认可、认同的并上升为道德意志的一种理性道德情感。它以他人和“客观”的道德要求、行为规律为对象,既不是对对象的爱好,也不是惧怕,而是对其具有至高无上的纯粹的、无私的甚至神圣和崇敬的感情[6]。尊重感作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理性程度最高的一种,其产生要求道德主体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能力。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尊重感是叙事医学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尊重感的表达使医务人员得到疾病背后真实的故事,其实质是对关怀感的一种高级的、深层次的、理性的、爱的升华。在医疗实践中尊重感首先表现为尊重患者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神圣不可侵犯,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都有价值,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每一个生命都需要敬畏,只有心存敬畏生命的道德情感,医者才能给予患者真正人道的关怀;其次,在医疗实践中尊重感表现为医者尊重患者的独立人格,医务人员要认识到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和患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集中体现在医疗的知情同意这一伦理原则中。2.4责任感道德责任感指人们受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所意识到的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应自觉承担的、应尽的、应负的道德义务、道德使命及责任。道德责任是个体内在对道德义务认同的情感认识,道德责任强调必须、重在必须。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感是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对患者应自觉承担的关心爱护患者、维护患者利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一种情感,其在医务人员道德情感中起主导作用。医务人员的同情感只有升华为责任感时才能把挽救病人的生命、促进病人的康复视为自己崇高的职责、义不容辞的责任,才能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全心投入工作,并能承担起责任风险。由于医务人员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感被从古至今的医家所强调。人作为万物之灵,人的生命尤显尊贵,病人对医者托付生命,医者不可不谓责任重大,所以医者最难当,这些无不体现了医者的责任崇高和重大。

3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培育的意义

在医疗实践中,加强对医务人员道德情感培育,有利于塑造医务工作者高尚的道德人格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情感是促使医务人员将职业道德认同转化为职业道德品质和践行职业道德实践的纽带。同情感能激发医务人员的“仁爱”之心和使命感进而给予患者行动上的关怀;只有具有关怀之心,医务人员才会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权益和需求,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只有对患者具有尊重感,医务人员才能处处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反省、完善自我,才能有意识地形成优良的人格品质;只有对医疗实践具有崇高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才能使医务人员始终保持救死扶伤的天职。

4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培育

4.1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现状按照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内容要求,现实的医患关系、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要做到像爱自己的家人那样爱护病患,关怀病患所急、所痛、所需,全身心为病患服务的职业道德情感。但现实社会中,受社会改革进程的影响,医务人员道德情感表现实际上呈现为多样化和层次性,在职业情感的体验和态度表达上,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使命型,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这一类型在现实社会中已是凤毛麟角,甚至被视为不合时宜;本分型,即以对得起自己良心为标准,道德情感表现为职业化、庸俗化,而这一类型则在社会中占据主流;功利型,道德情感表现为功利化、市侩化;职业疲惫冷漠型,即道德情感表现为道德情感淡漠、冷漠[7]。这些情感表现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医院和医务人员个体的原因。因此,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培育需要构建医科院校、社会、医院、医生个体合力的培育体系来进行培育。4.2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培育的途径4.2.1搭建学校、医院协同教育平台实践已经证明,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所说“对善的无知是犯错误的原因。”这句话意即美德出于有知,败德出于无知。医务人员只有对医德理论有较高的认知能力,才能对医德的善与恶作出正确的判断,并为其选择医德行为和内化医德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具备发自内心地对医德义务的真诚信仰、强烈责任感和执著追求,才能坚持医德认识的正确性,对它坚信不疑,并用其来支配自己的医德行为,才能敢于面对现实,不回避消极现象[8]。因此,在医学教育阶段,不但要让医学生对其职业道德情感的内容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要培育和遵循,在医学生正式从事医学职业之前,必须不断提升医学生对职业道德情感教育的内在需求层次,可分3个阶段来培育:认知、体验、实践。①认知阶段,学校有必要打造一个能够“塑造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优质课程群”,打下医德教育知识的基础。该课程群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史、卫生法学等课程,其中医学伦理学是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核心课程,发挥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是塑造医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基础性、导向性课程。②体验阶段,利用医学见习机会,体验病人的疾苦,反思自身职业道德情感的不足。③实践阶段,利用毕业实习机会,深入医疗实践,践行职业道德情感[9]。只有这样,才能把住医学生医学职业道德情感教育的始点和发源地。4.2.2坚持理智、公正、实事求是的社会舆论导向要发挥社会舆论在培育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中的引导作用。社会舆论媒体要讲真话、实话、对社会有正能量意义的话,减少和消除以偏概全、为赚取眼球和满足猎奇者的好奇心理,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有失公允的报道,对极少数医德败坏者予以恰当地揭露和批评,但要实事求是并注意方法;同时,要肯定、强调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要通过宣传医德模范的力量,端正社会舆论,树立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奉献社会的白衣天使光辉形象,促使医务人员树立起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自己所追求和从事的事业热情高涨、信心百倍,从而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4.2.3完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个体的道德理性、意志和能力是相当有限的,因此,心性伦理必须与制度伦理相结合。所以,政府必须建立起一套统一的、有说服力的、公正权威的、真正能激励医务工作者主动去认知和认同并践行职业道德情感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来充分体现“德”与“得”,“恶”与“害”的因果关系,即通过对制度伦理的约束来加强对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情感的培育。4.2.4营造“人道主义”的医院环境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实践场所在医院,因此,医院要重视和营造良好的医院环境,即营造“人道主义”的医院环境。从良好职业道德情感环境培育来看,医院要营造同情、关怀、尊重患者及对患者负责的道德情境和环境建设,良好的环境既能服务好患者,也有利于医务人员生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4.2.5发挥医务人员主观能动性医务人员主动的职业道德情感践行是培育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内在的、根本的因素。医务人员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培育职业道德情感的重要性,将同情感、责任感、关怀感、尊重感主动地、有意识地运用到处理医患关系和医疗实践中;其次,医务人员要在医疗实践中不断磨练、纯化、提升、践行自身的职业道德情感,将职业道德情感升华为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进而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医务工作者有了这种把良好的职业道德践行当作毕生的追求的认识和行动,就会提高行医的自豪感、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乐在其中,并享受职业幸福感,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患秩序。

参考文献

[1]皮湘林.论医生的道德情感及其培育[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3.8-9.

[2]焦峰,王晓燕,张建,等.医患沟通障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B市5家三甲医院的实地调查[J].中国医院,2011,15(6):20-22.

[3]斯密•亚当,著.道德情操论[M].蒋刘烨,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2.

[4]曹志平.中国医学伦理思想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5]汤因比•AJ,池川大作,著.展望二十一世纪一汤因比与池川大作对话录[M].苟春生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97.

[6]唐凯麟.伦理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21.

[7]孙雯波.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情感的现实表现与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92-94.

德育的重要任务篇13

(二)班主任培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组织好班主任教师参加进修学校对班主任进行的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重点听走出去学习的班主任报告,提高整体班主任队伍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继续实施《班主任任职资格证制度》,会同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对班主任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培训,大力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工作水平。

(三)新任班主任培训:做好XX年9月份上岗至今的新担任班主任岗位的教师摸底上报工作,进行集中持证上岗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升我校新任班主任的专业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时代精神的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任班主任教师队伍。

(四)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要求各校配备事业心、责任感较强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积极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参加进修校德育研修部组织的6次教研活动,使教师自主参与和自我成长需求相结合,让学科教师积极参与网络交流、研讨、展示,努力提高学科教师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网络建设

(一)克服一切困难,连接各校德育工作博客,实行德育工作网络化

1、本学期发挥幸福中心校撤点并校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预想给基层各校德育工作、心理健康工作配备专用计算机,保障畅通上网。

2、帮扶基层各校德育主任重新建立德育工作室博客,并与中心校德育工作室博客链接、与德育社群链接。

3、按期进行网上交流、研讨、展示活动,进行网络培训,实行德育工作网络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