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走向实用13篇

市场经济走向
市场经济走向篇1

方志事业的现状何以会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大环境的因素,也有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对方志工作重视不够的因素,此为客观原因。那么,方志界本身的主观原因是什么?倒是值得认真反思。由于方志工作者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导致了方志事业在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无一席之地,得不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

一、高举“官修”这杆大旗

地方志书历来为官修。领导的支持与否以及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视程度是能否做好地方志工作的前提。2006年5月国务院令公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对各级政府对于地方志工作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修志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主动向领导多请示、多汇报,以征得领导的大力支持。编修一部志书,需组成专职班子,动员近百个部门通力合作提供资料,然后经过专职修志人员反复论证,认真编纂,费时数年,才能问世。这中间,困难重重,既有机构的问题、人员的问题,也有人们对修志重要性的认识问题,更有经费的问题。这些问题,若能得到当地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则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各地大量的修志实践也充分证明了领导的支持对修志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树立创新意识,志书编修要打造精品志书

首先,方志工作者要在求真上下功夫,向社会提供真实的地情信息。地方志是第一信史。资料的真实性是志书的生命。志书要客观地记述历史事实,不能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比如江苏阜宁县《古河镇志》如实记述了农民负担重不重,有多重,什么时候“重”起来的?志书如实记载某些“负面”,不是坏事,可以警示后人,使社会更加和谐进步。编写志书要像《焦点访谈》,“用事实说话”。这是地方志工作走向市场经济的前提。

其次,方志工作者要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志书。如何保证志书的质量?一是修志要体现志书特征三大要素。在体裁上要志、纪、传、图、表、录,以志为主,文图并茂。在结构上作到横排门类,纵写史实;在章法上要以记述体、语体文,以实叙事。这是区别志书和史书的基本要求。二是志书的内容,要达到内容丰富,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作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这是志书的实质,是志书质量的关键所在。此为地方志事业走向市场经济的基础。

三、研究当地的经济状况,在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做足文章

方志部门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跳出被动服务和只讲社会效益的老框子,开发地方志资源,参与市场经济,闯出一条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为基础,以社会效益为目的,以志养志的新路子。

市场经济走向篇2

市场经济固然不是行政经济、计划经济和审批经济,但也决不是放任自流、无法无天的经济。市场也有盲目性和局限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甩手掌柜,不能对即将到来的市场机制失灵、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经济混乱采取大撒把的态度。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是必要的。政府是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最活跃的经济法主体。因此,政府如何干预才能顺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法治的历史潮流,取得适度、公平、高效的预期干预效果,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法律问题。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治法治,既治企业,也治政府。换言之,经济法不仅要规制企业的经济行为,而且更要规制政府代表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行为。近年来,依法治企的呼声日益高涨,企业要依法经营的认识趋于统一。但对经济行政法治的强调仍然有些黯然失色。在新一届中央政府刚刚上任、并大刀阔斧进行政府机构改革之初,强调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走向法治化,意义非凡。总结多年来政府管理经济的经验和教训,要真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政府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甘当法治改革的促进派而非抵制派。当然,这与“文革”中整官、整人大异其趣。很明显,政府本身如不依法行事,就难以避免行政权的腐败变质,就难以赢得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信赖、敬重与合作,就没有资格要求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依法办事。

强调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走向法治化,就是要把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每一个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和行政环节都纳入法治化轨道。在该目标取得后,经济行政行为将完成以下转变:由恣意行政转为法治行政,由专横行政转为民主行政,由审批行政转为监控行政,由压制行政转为促进行政,由管卡行政转为服务行政,由警察行政转为给付行政,由黑箱行政转为公开行政,由低效行政转为高效行政,由政府本位行政转为企业本位行政。这对政府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挑战。要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应当推出一系列标本兼治的重大法律举措。

二、树立经济行政法治观念是政府行为走向法治化的先导

政府部门要自觉抛弃人治和官本位的封建思想、树立法治行政光荣的观念。政府部门要真正认识到,依法办事,不麻烦,也不吃亏。因为,强调依法行政的最终目的不是刁难政府、让政府难堪、束缚政府的手脚,而是督促政府更加高效、合法地发动行政权,从而做到积极而不越位、守法而不无为、干预而不添乱、有权而不滥权。因此,强调依法行政对于政府来说,即是一种制约和督促,也是一种关心和爱护。

法律对于经济行政行为的巨大作用,不仅体现在经济行政纠纷的事后救济上,而且体现在经济行政纠纷的事先预防上;不仅体现在消极地减少和预防由于法律失误和法律风险所导致的国家和企业损失上,而且体现在积极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和鼓励企业创造社会财富上;不仅体现在规范经济行政机关与企业、社会经济团体之间的行政关系上,而且体现在规范经济行政机关之间、经济行政机关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行政关系上。可见,强调依法行政具有消防与预防、去病与保健、治标与治本、规范与保护兼重的功能。

行政权介入市场经济的范围极其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行政权的滥用,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甚至诱发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这绝非耸人听闻。经济行政机关必须从思想上把依法行政摆到经济行政工作一盘棋的首位。领导干部要象重视红头文件、领导讲话和会议决议那样,重视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带头学习法律知识,认真吃透市场经济法律的基本原理和精髓,树立依法行政的好样板。对于领导干部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来说,法律水平与政策水平具有同等程度的重要性。

法律人才是高级管理人才。加强法治工作是经济行政行为规范化的内在要求,是政府工作水平上档次的重要表现。除了领导重视,还要在每个经济行政机关中配备一定比例的高素质的专职法律工作者。目前尚未设立行政法治工作机构的经济行政机关,应尽快设立。即使政府部门要精简,也不能把行政法治工作机构精简掉;相反,法律工作者在政府部门编制中所占的比例应当逐步有所提高。他们作为本部门的法律顾问有权介入各个职能机构开展经济行政活动的全过程。对未经法治机构审核的法律文件,各级经济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坚决拒签。要鼓励法治机构在经济行政行为之前参与、影响经济行政行为的决策过程,力求防患于未然。很明显,如果经济行政机关在作出某项行政行为之前,充分进行了法律论证,那么既可以避免自身的违法、违规行政行为,也可以事先采取措施避免企业和市场主体的违规行为;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直接降低经济行政的成本、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要在政府官员中继续加大普法力度,务求每位政府官员都熟知涉及本行业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为保障依法行政的先进管理机制制度化、长期化和稳定化,建议建立政府官员法律知识资格考试制度,只有通过司法部组织的相应考试的政府官员才能上岗。既得利益和期待利益影响甚至决定思想意识。因此,增强政府官员的法治观念,也要发挥奖惩制度的作用。对于行政法治工作有功、作出贡献的的官员,实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那些法治观念淡漠、轻视法律知识学习、不喜欢依法行政的政府官员,应当在任免、考核、晋升时建立一票否决制。对于违法行政、给国家和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其他重大事故的官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要严格区分政府的双重法律角色

国家与政府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概念。政府是国家机关之一种,只代为行使国家行政权,无权干扰立法和司法工作。国家经济行政权的职能主要是由政府,特别是经济行政机关承担的。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公权主体的国家和作为私权主体的国家被人为地混淆起来。不仅企业的法人所有权或法人财产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国家作为企业投资者所享有的股东权和国家作为公权主体所享有的行政权也是混沌不清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正是凭借着行政管理者与企业投资者的双重身份直接干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微观经济活动。这一错误做法不仅没有受到经济法的否定,反而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优越性受到了长期肯定。

今后必须国家参与的行政法律关系与国家参与的民事法律关系(含商事法律关系)。一方面,从国家公权力执掌者的地位出发,强化国家的经济宏观调控职能;另一方面,明确国家作为企业投资者所享有的股东权(包括自益权与共益权),如向企业派出稽察特派员,监督企业资产运营和盈亏状况;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对国家股东及其他股东投入的资本和企业财产积累享有神圣的法人所有权。国家行政权、国家股东权与企业法人所有权“三权分离”的模式即股东权模式,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根本出路。企业只对市场和投资人负责,企而不是对政府部门负责,国家原则上不能再直接管理企业。当然,要在实践中彻底划清国家的两种职能和身份还需要一个过程。

相应地,我国当前要严格区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享有的经济行政权与其作为国家财产人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区别的实益在于,政府在参与不同的法律关系时,享有不同的权力(权利),负有不同的职责(义务)。因此,政府应当时刻牢记自己在不同场合下的法律角色。为约束政府滥权,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享有的经济行政权与其作为国家财产人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应当交由不同的政府部门或其他法定主体行使。

有人认为,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是缺位的。这是一种误解。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很明确,那就是国家。真正处于虚位状态的是国家股权的人,而非国家本身。有鉴于此,国家股权的人必须界定清楚。当前,这一人身份是由政府、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共同承担的。从近期看,要鼓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与行使经济行政权的政府部门脱钩。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是私法人,受破产法的规制,以确保其与其他商事主体间的公平竞争秩序,落实国家作为公司股东所享有的有限责任利益。国家授权投资的部门是公法人,为防止其滥用权力,从长远看不应作为代行国家股权的主体。从长远看,国家财产人最好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

为了降低国家的投资风险,建议把政府代表国家投资的范围限制到法定范围,例如企业不愿、无力或不适合投资的公用事业领域和少数产业开发领域。为减少国家股权的多环节多层成本(包括腐败现象),应当限制国有独资公司的适用范围,不宜把国有独资公司作为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鉴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后,国家股在大多数公司中仍将处于大股东的支配地位、国家股东权的机构有可能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也极有可能把传统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弊端传染到现代企业制度中去,国家所持的股份原则上可以界定为在股东大会上没有表决权、但在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分配上享有累计优先权的股份。这样既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可充分调动其他股东的积极性;既减少国家股东权的成本和政府国家财产的负担,又能避免其他股东和公司经营者侵害国家股东权益,有一举四得之效。

四、尽快制定《商事主体法》,禁止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下海经商

(一)《商事主体法》应当尽快列入国家的立法规划

为真正彻底贯彻政企分开、官商分开的原则,建议尽快制定《商事主体法》,明确规定哪些人有资格成为商法上的商事主体、从而取得商事权利能力与商事行为能力,明文禁止禁止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从事商事活动,并切实斩断他们与企业之间有形、隐形的金钱纽带。出台《商事主体法》既与国际惯例接轨,也符合中国国情,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政法治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把这部法律纳入国家立法工作的议事日程,立法机关应当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商法与民法之间的特别法与普通法关系。商事法律关系具备民事法律关系的一般特点,但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商事法律关系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在法律依据、主体、客体和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不容混淆。就主体而言,商事主体不同于一般民事主体、商事权利能力与商事行为能力不同于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政府部门和官员都可以成为民事主体,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但不能成为商事主体,非依法律特别规定,不能取得商事权利能力与商事行为能力。既不能以商事主体制度吞没、代替民事主体制度,也不能以民事主体制度吞没、代替商事主体制度。

(二)禁止政府部门卷入商事活动、谋求私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动,合同、公司和资本制度破土而出。资本堂而皇之地成了一种生产要素,一种可以参加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再分配的法律事实。下海炒股之风日渐高企。企业、商人、投资者、股东的法律地位和道德身份被社会重新确认。经营意识、市场意识、商人意识、股东权意识、投资者意识空前觉醒。这本是件大好事。但一些政府部门也不甘寂寞,在营利性的商事活动中陷得比较深。

从法理上看,政府不是商事主体,而是公法主体,以追求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价值取向。但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在营利性的商事活动中仍然陷得比较深。政府应尽快远离投资与贸易等商事活动,毅然决然地与商事主体脱钩。政府部门不得“下海经商”、从事投资与贸易活动,不得搞有偿行政、有偿担保、收取超过工本费以上的审批费和管理费,不得向企业拉赞助、“化缘”。对那些热衷于商事活动、且乐此不疲、甚至“师出有名”的政府部门,国家要尽快将其商事权利能力阉割掉。

目前一些政府下属的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如资产评估、设计、咨询、会计、审计、律师、工程监理等机构)应当尽快实现与政府脱钩。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要具有竞争性、公正性,就不能成为政府的“摇钱树”和“第三产业”。脱钩后,政府部门不得为了私下收取介绍费、好处费,而向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客户来源;不得向作为管理相对人的企业指定某家中介服务机构,也不得向企业作出某种带有倾向性的暗示或以“不批准”相胁迫。

(三)禁止政府官员的经商活动及其与商人的不当私人结盟

为了自己尽快“脱贫致富”,一些政府官员竟然你追我赶地“傍大款”。不仅不少基层干部争先恐后,就是某些中层干部和极个别的高级干部也乐此不疲。这在个别地方居然成为时尚。那些下海经商的政府官员被群众称为“红顶商人”、“官商”。既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官员都经商,“全民经商”的说法也就有了注脚。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廉政法治工程将何以堪?腐败之风将何以涤除干净?

政府官员是我党和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为保护和爱护一大批政府官员,确保他们履行对党和人民所负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防止个别奸诈的政府官员暗渡陈仓、参酌外国立法例,《商事主体法》应当明文禁止政府官员或明或暗地以各种形式瞒天过海、非法从事商事活动。被禁止的商事活动,是指政府官员以任何方式,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的,任何与其所负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相悖的的各类商事活动。既包括办企业、开公司的投资行为,也包括贸易行为;既包括直接的商事活动,也包括间接的商事活动。政府官员不得持有公司股份,更不得接受公司馈赠的“干股”或“好汉股”。政府官员也不得在公司任职,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根据《公司法》第58条之规定,国家公务员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这意味着,政府官员既不得兼任公司董事、董事长,也不得兼任经理、总经理、监事、监事会主席,就是影子董事、隐名董事也不行。

为杜绝腐败、确保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除了铲除政府官员的实质性经商活动之外,还要很刹一下政府官员与商人进行不正当私人结盟的歪风邪气。政府官员为公司、企业的题词、政府官员与企业家的私人合影以及其他象征亲昵的私人关系,早已在实践中被商人们镶入镜框或打入广告。其商业目的显而易见,那就是“拉大旗作虎皮”,巧妙而不正当地提高自己在同行竞争者中间的身价和实力,欺骗或误导商事活动中的善意第三人。从我国国情出发,建议除非为执行国家公务所必需,政府官员不得为公司、企业题词,不得与企业家私人合影,不得与企业家拜把兄弟,不得担任公司、企业的任何名誉职(如名誉董事长、名誉董事),不得与企业发展任何形式的私人关系。政府官员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事实上,都应对普通百姓与商贾大亨保持等边的正常关系,彻底清除嫌贫爱富的封建意识、言论和行动。

(四)尽快确认国家对官员违法经商所得的归入权以及公民的代表诉讼提起权

对政府官员违背上述禁止性规定的经营所得,国家享有归入权。若有关国家机关对此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因而拒绝或怠于行使归入权,任何公民个人均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为了国家的利益,对违法经商的官员提起代表诉讼,从而实现国家的归入权。公民胜诉后,整个胜诉判决中的损害赔偿利益归于国家,但行使代表诉讼提起权的公民除被补偿全部诉讼费用外,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以调动每位公民关心国家利益、监督政府官员廉政勤政的积极性。

(五)政府官员亲朋好友经商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国家的归入权应当尽快到位

政府官员的亲朋好友(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能否成为商事主体,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敏感课题。笔者认为,如果毫无限制地允许他们从事商事活动,势必助长“全家一部分人按分工捞权、一部分人按分工捞钱,权又卖钱,钱又买权”的所谓“一家两制”的腐败现象;但如果绝对禁止政府官员的亲朋好友从事商事活动,对于大多数老实本分的干部家属来说也不公平,极易伤害一大批干部家属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在实践中也很难行得通。唯一可行的折衷办法是,建立政府官员亲朋好友经商的信息披露制度,接受国家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主体既包括政府官员的亲朋好友,也包括政府官员本身。由于政府官员的权力来自人民,凡是利用、施展、滥用政府官员的权势、地位、影响力、知名度和社会关系资源的经营所得,国家也享有归入权。现在,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痛恨某些干部家属肆无忌惮地经商炒股票、炒期货、炒房地产,原因之一在于,他们利用纳税人赋予他们亲属的权力、赚了纳税人的钱,却到头来对纳税人连个交待和“说法”都没有。

(六)建议建立政府官员廉政担保制度

由于我国长期缺乏廉政担保制度,腐败分子往往在东窗事发之前就将其违法所得挥霍一空或转移、藏匿起来。即使人被抓起来,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却无法挽回。有鉴于此,为确保政府官员的廉洁,参考国家教委在资助出国留学人员事宜上的保证金制度,建议在政府官员走马上任之前,将一定数额的个人财产提交公证机关作为廉政抵押财产,或寻找其推荐人或亲朋好友等第三人作为其廉政保证人;一旦被担保人发生腐败现象,上级机关即可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依法执行担保财产,或要求廉政保证人承担经济担保责任。

五、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应限制到五个法律层次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为数众多、职能重叠、效率低下的政府部门有权直接干预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政府部门向企业发号施令的必然结果是,不能形成科学决策的投资体制,容易造成责任不清和决策失误,难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近年来,虽然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有所减弱,但仍然存在着必要干预不足、不必要干预过滥的问题。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根据邓小平理论和经济法的一般原理,恰当地界定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范围。

界定的原则是,既要重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意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方面的导向和校正作用;既要着力塑造和保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民社会,预防政府行政权对商法自治领域的不当侵入,又要强调和树立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应有权威;既要告别政府万能论,避免重弹政府大包大揽的老调;又要摒弃政府无为论,反对漫无边际地削弱政府职能;既要坚决转变和革除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旧职能,又要创造性地扩充和发展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新职能。

基于以上考虑,以经济行政机关和企业的相互关系为座标,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形式可以从以下五个层次上去观察:

1. 尊重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简称尊重型干预)。

市场经济走向篇3

在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主义,我们要科学认识、正确看待,这是考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基础。

一、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的突出贡献与存在的不足

(一)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突出贡献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得以充分体现,主要表现为万众一心建设好新中国。首先,在经济方面,集体主义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凝聚人心,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56年,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初步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这些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集体主义的积极影响。其次,在政治方面,坚持集体主义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生的国家政权。此外,在文化建设方面,集体主义有利于人们摆脱封建腐朽没落的思想残余,使人们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风貌发生巨大的改变,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文化保证。

可见,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集体主义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曾经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主义,重视维护和发展集体的利益,在思想道德领域起到了凝聚精神、团结一切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

(二)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所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计划经济时期由于过于片面强调集体利益,背离了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影响了人们对集体主义的态度和践行。

一是受“左”的思想的影响,集体主义被無限夸大。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经常把集体和个人两者的关系对立起来,过于强调集体利益。随着“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集体主义被无限夸大,集体利益被过分强调,个人的正当、合理利益被忽视和否定,把集体主义理解为一种无条件的、绝对的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服从关系,漠视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单纯从大公无私的角度出发来强调人们行为的动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集体主义被部分个人意志操纵,使得党和国家民主政治生活以及国家各项工作遭到了严重的扭曲和破坏。这种过于强调集体利益、否定个人利益的错误认识,实质上是以维护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为借口,要求个体舍弃个人利益,最终导致个体个性的发展受到束缚,个人的价值无法得到尊重,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打压,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是对集体主义的认识存在着模糊化理解。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理解不够清晰,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模糊地理解为“完全是一致的”。人们看到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共同性,却忽视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错误地认为集体利益就是个人利益的代表,实现了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也从而得以实现,甚至把两者混同起来,忽视了个人利益的正当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最终导致了个人利益被忽视。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对集体主义的认识也存在模糊化的倾向,即对集体是否代表着普遍成员的利益关系混淆不清,出现了部分人假借集体利益的名义伤害正当个人利益的异常做法。一定程度上,集体成了小部分个人私欲的代言词。

三是对集体主义的认识存在着单向性理解。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经常用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去衡量个人社会生活,却很少对集体进行道德判断。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集体主义单向性的错误理解,即一味地要求个人对集体利益的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却忽视了集体对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具备必然的责任,造成了集体责任与义务的不对等,使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即集体主义要求个人利益必须绝对、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可以不用顾及个人利益的实现情况,把牺牲个人利益当作是解决集体与个人利益矛盾冲突的途径,而不考虑如何寻求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动态协调与平衡。这种牺牲个人利益的做法显然没有考虑到个人利益的正当合理性,同时也忽视了牺牲的必要性。长期以来,人们对集体主义的认识存在着这种单向性的错误理解,以致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集体与个人的和谐关系,使集体对个人失去了感召力和影响力。

总之,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主义过于重视和维护集体的利益,个人的正当、合理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由原来强调的“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以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和劳动者个人的利益应当是一致的,其中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逐步转变为“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要求人们重视崇高理想的追求,轻视物质生活的享受,并以此作为衡量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及觉悟的重要标准。于是乎,“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便成了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最基本内容,为了集体利益可以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已然成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所推崇的全体公民的理想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与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的区别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受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错误理解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集体主义受到了人们的冷落和忽视。为更好地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与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的区别是非常必要的。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两者所要体现的经济体制不同

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所要体现的是纯粹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个人的一切都由国家包揽,个人没有生产资料,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人与人之间不需要竞争,也没有生活上的忧虑,集体利益就是個人利益的共同代表。久而久之,难免会使集体因为缺乏竞争而失去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所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体制机制,这种体制机制从本质上讲更加重视“全体个人”的利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所有制形式上的有效结合,它由于彰显个人利益而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外,它由于追求共同富裕,因而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个人在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感召下能最大限度地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

(二)两者所要体现的目的不同

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所要体现的是集体的共同利益,它偏重于抽象的整体利益,强调集体共同利益的维护和发展,忽视了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在计划经济时期,个人在集体之外没有任何的生产资料,脱离集体后个人利益无法得到保证,这与当时的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于是集体利益就成了个人利益的当然代表,使人们认为实现了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也从而得以实现,忽视了个人利益的正当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集体主义,更重视强调个人具体利益的实现,它的出发点是个人正当合理利益及集体的共同利益,而不是抽象意义上的整体利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尊重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集体主义被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体应尽可能地满足个人的正当合法利益,使个人的尊严、权利得到更好地实现,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三)两者所要体现的价值理念不同

在计划经济时期,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集体主义单向性的错误理解,一味地要求个人对集体利益的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却忽视了集体对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具备必然的责任,造成了集体责任与义务的不对等,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即要求个人利益必须绝对、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可以不用顾及个人利益的实现情况。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所要体现的是集体作为个人利益的代表,保障个人的发展、个人利益的实现,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分子,理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既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了集体的利益,又不能因为集体利益而损害个人利益,只要个人利益是正当合理的,就必须受到法律的保护。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通过协商的方法进行沟通,由集体利益的代表对需要作出让步、牺牲的个人利益进行合理的补偿。

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集体主义比较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论述的“真实的集体”的范畴。但同时,我们决不能因为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有着诸多问题而彻底否定它,同时也不能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过时”论而淡化甚至抛弃它。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当代,集体主义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更值得大力提倡和弘扬。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表现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态,它必然体现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同时也赋予集体主义全新的表现形式,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

(一)在经济建设上,以奉献精神为价值取向,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当前,我国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决定了集体主义体现在经济上必然是以奉献精神为价值取向,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奉献精神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主导的价值理念。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强调的奉献精神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奉献精神是有所区别的。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忽视了对个人利益的重视和关注,抹杀了个人利益,一味要求个人做奉献和牺牲,这是“极端的奉献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提倡的奉献精神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个人正当、合法利益的基础上,提倡个人为国家、社会、集体做贡献的崇高价值取向,这种奉献精神最终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实现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双向互利、良性发展。它不是全社会公民都自觉实践的,是有层次性要求的,对全社会公民、道德先进分子以及共产党员干部的要求是有区别的。

其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市场经济避免不了竞争和功利主义思想,讲求的是利益、效率优先,但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讲求的是义利统一,强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努力提倡和维护公平,把奉献、公平、自律作为基本的价值理念和原则,要在义利统一的基础上,把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义利兼顾、义利协调统一的最佳效果,以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为目标。强调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及集体利益有机结合,不仅仅重视个人当前的利益,也应重视全社会长远的利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的经济目标。

(二)在政治建设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为道德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政治上,集体主义必然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为道德要求。

首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当前,社会上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潮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在党内有所抬头,各种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如何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如何真正做到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党员干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党员干部而言,需要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紧紧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大力反腐倡廉,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各种腐败现象的危害。

其次,对于全体社会公民来说,要以爱党爱国、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认同为道德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充分保证了广大人民当家作主,对于人民群众而言,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爱党爱国、敬业奉献,自觉把国家、集体命运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当前,实现中华民族偉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最伟大的梦想和奋斗目标,这个梦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集体利益,凝结了170年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每个中国人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必须把中国梦与个人梦紧密联系,把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紧密联系,以中国梦来激励人心、凝聚力量,保持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爱党爱国,这是对全体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

(三)在文化建设上,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觉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为根本方向

当前,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文化建设上,集体主义必然要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觉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为根本方向。

首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要求。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体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断创造机会和条件,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时代新风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全体人民在讲正气、做奉献、倡和谐的文化环境中实现个人自由、全面的联合与发展。

其次,自觉的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是对每个社会公民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政治认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党的领导下,自觉、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文化的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讲诚信、讲文明、做奉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要自觉做到坚持集体主义,坚持真善美,对于那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文化现象做出理性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四)在社会建设上,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并维护社会的集体利益为现实追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复杂多变,在社会建设上,集体主义必然包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并维护社会的集体利益为深刻内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代表着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要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问题都得到妥善协调与处理,营造平等友爱、互助合作、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社会保持团结稳定,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集体利益。

对于党和国家而言,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使社会的集体利益真正体现和代表着全体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党和国家要加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切切实实做到实现并维护社会的集体利益。

对于全体公民而言,必须明白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以积极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利益、长远利益的关系,认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努力把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相结合,把个人当前利益与集体长远利益相结合,把个人局部利益与集体的全局利益相结合,为了国家、集体利益不断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必要时为国家、集体利益自觉做出贡献。

(五)在生态建设上,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建关丽家园为基本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事关人类福祉、关系民族未来长远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和国家基于当前严峻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做出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体现在生态建设上必然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建美丽家园为基本要求。

市场经济走向篇4

早在封建统治时期,地主统治阶级对于土地的占有就意味着对农民阶级的剥削,意味着财富的获得――在无形中也形成了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并且逐步激化,酿成各种形式的农民起义;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数千年,并且从未停止过斗争;历代王朝的不断更替大多也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一矛盾,最终酿成了自己的灭亡。纵观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历史,各个朝代都或多或少的依据自身的现状对土地制度做出了一定的改革和创新,留下了各式各样的土地制度:早至秦始皇时期的商鞅变法、废井田,至西汉末年的限田到王莽时代的王田、曹魏的屯田、西汉的占田、北朝及隋唐时期的均田制度,再到王安石变法时的方田、明代张居正的开方法等制度的兴起,均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朝统治者的统治合理性奠定了基础;也正是因为腐朽不堪的土地制度侵犯、损害了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导致了当朝政治统治权力结构的崩溃与瓦解。

不仅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为了执政党,对于广大群众的最基本要求给予了高度关注,实施了一系列诸如减租减息、包产到户的制度,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稳固我党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直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土地制度改革的内涵也逐渐加深,关于土地制度的改革一直都在进行。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土地结构现状,力图探索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发展的,满足人民基本需求,能为社会主义中国服务的走向,促进社会生产力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二、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制度

(一)我国制度的现状

1978年12月,一个寒冷的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摁下鲜红的指印,签订了一份“分田到户”的契约,于是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改革拉起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国的农村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处于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危机,而建立完善的土地制度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核心。在当前的时代条件背景下,我国土地制度最严重的问题是:农村土地法律名义上虽然归农民集体,但实际上农民并不能支配土地。这便给不少所谓的“掌权者”提供了可趁之机,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翻阅近年来我国的重大案件,可以发现:目前最严重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问题,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同土地制度相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已逐渐被“农村转化为城市”政策所取代。政权的缺位和创造地方生产总值的压力使得各地政府大刀阔斧的征用农田,将农民的户籍性质改为城镇户籍,将数以万计的“村民”转化为“居民”之后,取消了村民的分地权力,将农业用地改为政府用地、商业用地。而在这些征地事件中,由于农民对于征用的补偿和保障情况不满而造成的诸如村民集体上访、堵路,甚至自焚等屡见不鲜,大批官员由于土地事件身陷囹圄。这些案件的情节大同小异:违法违规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再违法违规批地。在这一过程中,制度政策的缺失也导致政府设租、官员寻租的现象屡见不鲜:相关政府随意违反土地利用规划,突破土地管理权限;一些地方政府与不良企业合谋;这些违法违规活动不仅侵害农民、有时也侵犯市民利益,经手的官员也难免陷入收受贿赂的陷阱。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也对政府统治的合法性、社会的稳定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土地既是国有资产中最大的一笔资产,也是农村集体资产中最大的一笔财富,是农民所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我国60多年来的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历程,就是靠这种单一的征用、征收土地制度来实现:前30年农产品剪刀差,后30年土地剪刀差,如果没有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就没有我们今天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但这样快速的增长是建立在“侵犯”了农民权利的基础之上的,也正是这样的制度实行了几十年,才造就了高速发展的“中国奇迹”。

(二)造成我国现有土地问题的原因

早在1982年修订的《宪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在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虽然从表面上看,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明确规定为集体所有制,是属于村民的共同财产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这种集体所有权存在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更改、完善,这些问题包括:

1.土地产权残缺,性质模糊

按照现有法律的规定,村民对于土地虽拥有集体所有权,但土地既不能出卖,也不能转让,大多数土地的出让和转轨主体依旧是政府部门,彻底否定了村民的自主支配权和征地议价权,也将农民排除在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净福利的门坎之外,很多的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养老、社保、医疗、就业等待遇。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的模糊,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弱化的原因与表现,其直接后果是将进一步导致土地无人负责。

2.主体虚位,没有代表

我国现有法律制度的规定,农民集体一方面是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另一方面又不能直接从事经营管理。这不仅违反了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原则,也使土地所有权管理陷入困境:正是出于作为集体成员的农民个人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原则上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而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又是缺位或者虚构的,于是便大量出现了以集体所有者的名义为农民做主的“主体机构”,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使用过程中侵害了普通农民个人的利益。

3.使用权与收益权相悖,权能不分

土地所有权虽然是一种特殊的财产所有权,而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明显存在着以管理权排斥、替代所有权的现象。如果不能保证农民切实享有使用权和收益权,那么与我国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将毫无价值可言。

可以看出: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逐渐逼近必须进行根本性变革的临界点,非改不可,非快改不可。政府部门以及相关领导必须将土地制度的改革放于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三、我国土地制度改革未来发展的展望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农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二是“土地占有的不平等程度”。故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关键时期的我国而言,处理好土地制度的关键是合理划分地权、保障村民基本利益;而对于党和国家而言,更重要的功能则在于重塑“国家乡村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国家有效地控制和治理乡村社会。

世界的最大市场在中国,中国的最大市场在农村。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大国”,但如果不打开农村市场,仅仅依赖出口这一途径,则“制造大国”必定会为供大于求所困。现在,通过占有农业用地来开发城市、商业用地,造成了一边是工业加工能力过剩,工业产品供大于应求,一边是农民的收入增势疲软,消费能力不振的恶性局面。当前的局面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扭转“以工补农”的战略,必须认清:农民不富,农村就富不了;农村不富,中国就富不了。从这一个观察基点出发,才能真正认清维护农民土地权利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来完善土地制度:

(一)推进乡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

改革我国现有的土地制度,当务之急是要推进乡村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明确集体土地产权代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保障农民对于土地完整的所有权:首先是要核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其次要将集体土地量化到每一个农民的身上,体现农民个人的土地产权份额;再次,要明确农民承包地的所有权,核发农田产权证,明确农民宅基地和住宅所有权,核发房屋产权证;最后,集体用地的处置和收益分配应由乡村民主机构集体共同决定。

(二)给予农民以合理适当的补偿

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进程中,将部分农业用地转化为工业用地将是不可避免的现状,必须要注意切实保障农民的权利,给予他们合理的补偿。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用或征收农民集体土地,并给予合理补偿。征用是在紧急情况下,国家强制性使用农民集体土地,并给予合理适当的补偿。征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恢复土地使用条件并退还原土地所有者。但是目前法律对公共利益本身界定不清,为政府强征土地开了方便之门,需要重新对公共利益进行清晰的、罗列式的许可规定,未列入许可的即被视为禁止。

(三)建立集体土地征购制度

政府不应使用其所拥有的特殊政治地位参与农业用地转工业用地的过程,一般的非公益性项目用地需要建立合理征购制度。征购,就是土地征购主体在符合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范围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等价有偿的原则,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变更为国有土地。征购的主体应为城市政府,征购的范围主要是小城镇规划范围内的非公益性项目用地,征购的资金应由原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中登载的全体产权人共议支配,政府不应介入由企业或者个人提出的非公益用地征地过程。

(四)建立健全法律等相关配套设施

宪法授予国家土地征用的权力,却未对这种权力的行使作出具体的限制,对公共利益的解释成为职能部门和主要领导自由裁量的权力。公共利益界定的模糊性,使得对政府征地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很难考证。故国家应建立健全法律等相关配套设施,严格界定土地产权与征用范围,设置专门的土地职能管理机构:只有为了公共利益才可以采取征用土地的方法,其他一切经营性用地一律要退出,对于违规征地的相关责任人要追究其应付责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完善征地补偿办法,使得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彻底扭转地方政府土地转让归于地方财政的局面,遏制地方政府卖地获利的冲动,使土地出让收入的使用重点向新农村建设倾斜,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保持耕地数目,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良性循环。

四、结语

农民依法享有的土地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论是出于何种用地性质目的的,都应以不侵犯、损害农民的土地权利为前提。为配合相关政策而开展的国家征地权必须严格约束,不仅要减征、限征,慎用、惜用征地权,还要保证被征地农民得到祖国的一切不打折扣的应有补偿。相关部门也应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因所涉及到的农民长远生计;逐步建立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实现土地征用和劳动力安置、社会失业和养老保险同步进行,让农民分享城镇化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1]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赵琴玲.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方向及途径[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王永魁.政治学视角下的运动[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9).

[4]钟伟,赵晓.谁拥有土地[N].南方周末,2004-7-29.

[5]张平.三十年来中国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党史研究,2009(1).

[6]肖方扬.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陷与完善对策[J].中外法学,1999(4).

[7]陈立新,袁辉美.论土地征用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J].求索,2004(2).

市场经济走向篇5

然而,“民以食为天”。12亿人口的中国,吃饭为天下第一件大事。作为主要农副产品的粮食,不仅仅是一般商品,而且还是特殊商品,为当代中国领导人称之为“万物之宝”[1]。因此,农业实际上是一个自身经济效益低而社会效益高的不可削弱的社会基础产业,有鉴于此,中国历代政府主观上都以“重农”政策作为基本国策,而世界上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和实现工业化之后,政府都以不同方式,通过宏观调控对农业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如政府承担了大量的对农业公共服务的开支,对生产者的价格补贴以及农贷、利率、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抑制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弱质的影响,使经营者的实际收略高于经营其他产业的收入,至少不低于或接均收益,以利农业真正的稳定发展。我国现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政府在重视效益的同时,正确处理好农业弱质产业的地位问题,实际上是能否给农民一个公平竞争机会的问题。 国家每年给农民下达的定购粮棉,既是任务,又是义务,农民当然不能不种,不能不交。上面规定,“省长负责米袋子”,粮食的完成更有保证。但是,这些粮食是农民用市场高价农资生产出来的。自1990年到1993年,农资的零售价格指数上涨21.7%;1994年国家较大幅度提高粮油棉价格,农资则以更大幅度上涨,有的“甚至翻番”[5]。根据湖南有关部门统计,1994年早稻收购价每担谷44元,生产成本41元,一担稻谷的劳动报酬仅3元钱。根据今年农资价格上涨情况,预计每担稻成本上升为57.8元,如收购价不便,农民生产一担稻谷的报酬就是坐定赔他7.8元[6]。如以市场价和收购价相比,每斤粮食至少比市场低出2~3角钱,仅1000亿斤定购粮计,农民每年就少收入200~300亿元。棉花也是如此,1993年9月起每担价格由300元提到400元,但到11月下旬,市场价已是每担800元,市场价与计划竟相差一倍[7]。据国家计委的监测,进入今年以来,农资价格的逐月攀升,1月份比上月上涨3.1%,比去年同期上涨28.5%,2月份又增加里2.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涨30.6%[8]。农民反映:“工业品是一年几个价,粮食是几年一个价”,粮食是微调,农资是倍涨[9]。若是老天保佑遇丰收年,卖粮难又困扰农民。由于没合理的最低保障线,农民丰年还是困难。即使这样,我们还只能是力争不给农民打“白条”,有的报纸甚至还把银行不给灾区粮农棉农打“白条”作为头版新闻报道加以表扬[10]。所以,农民调侃说:“省长负责米袋子,市长负责菜篮子,就是没有负责我们的钱袋子”[11]。天天说重视农业,到处讲把农民推向市场,原来是让我们农民走“市场经济的投入,计划经济的产出”的道路[12]。话虽刺耳,却道出了当前农民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困境。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遵循市场经济基本规律与原则,加强农业政策保护,增加农业投入,进而处理好农业弱质产业与粮食特殊商品、农业市场经济投入与计划经济产出的关系,合理地制定粮食的收购价和具有实质意义的主要农产品保护价格,使农业经营的比较效益逐年同其他产业基本持平,是当前稳定社会和培育农村市场经济应急需解决的问题。把农民推向市场,首先要给农民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

[1] 《中国商报》1994年4月7日 [3] 《农村工作通讯》1994年第12期,陈锡文。

[4] 陈锡文,《农业战线面临的两大任务》、《瞭望》1995年第10期。 [6] 王景和等,《面对利益磨擦的楚河汉界》《瞭望》1995年第24期。

[7] 程建华:《棉花,告急!》,《中国国情国力》1994年第7期。

[8] 《中国经济时报》1995年4月4日

[9] 筱李等:《粮殇》《中国国情国力》1994年第7期。

[10] 《九江日报》1995年5月14日 [12]《农村工作通讯》1995年第2期,傅小燕文。

(二)

80年代中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之后,中国农村社会的热点和焦点之一,就是造成农民沉重负担的“三乱”问" 题(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如果说,农业是立国之本,粮食是特殊商品,为大局计,不得不暂时让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尴尬的不利地位,那么,“三乱”无度,则直接与社会的治乱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育背道而驰了。 在“三乱”行为中,使步向市场的农民感到胆寒的莫过于各地工商行政部门滥设各种关卡。这些关卡多设于各交通要道,市场货物来回畅流之处,可谓扼住敢闯市场的农民的要害部位。在这里,一些执法人员任意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和重复收费,强行扣罚没货物,不怕你不交钱,就怕你不上路。1990年8月30日,一辆载有5吨鲜葡萄的卡车从山东曲阜上路,运往福建省光泽县销售。起运前,货主为怕路上受阻,各处税费、手续均在产地一应办齐。然而在卡车到达目的地的1000余公里的道上,竟遭到百余个关卡的刁难或重复收费,其中九个关卡扣留,被重复收费1200多元。结果,本可3天到达目的地而费去8天,5吨葡萄全部烂掉,损失1.1万元。[8]这个市场弄潮儿终于栽倒在关卡之下。1991年9月,另一位山东农民在陕西某县收购6吨石榴,运往深圳销售, 上路前也在产地办好所有的税费、证件手续。结果,在路上处处遭卡,重复交费1000多元,6天后到达深圳,石榴已成烂酱,整整贴了3万多元。这位农民从此背上了深重的债务包袱。[9]目睹这种状况,当事农民欲哭无泪,其他农民则望市而却步。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顽症”由来已久,“三乱”病根并未完全铲除,农民负担回升与被撤关卡撤而复设时有耳闻。有的农民手持“农民负担卡”再次表示困惑:为什么有了“明白纸”,负担仍旧没有减轻?原来,有的党政领导在农民纯收入做文章,搞虚报浮夸,让农民负担的提留款及其他税款按夸大的数字标准缴纳,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12];有的地方则在农民负担的5%以外做文章,把种种不好公开的摊派收款转到水电费等不在5%限内的费用中[13];有的则采取集体承包工程,以不付或克扣民工工资的办法增加农民负担[14];有的则把各种摊派费转入乡镇企业中支付[15];有的地方还以增加新税种和卖城市户口等方法变相搞“三乱”[16];有的农村干部为避免将来摊派收钱困难,干脆将《农民负担卡》堆放在自己家中,为“三乱”回潮留下后路[17];据8月份出版的95年第15期《半月谈》报道,不久前农业部、监察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务院法制局联合调查的结论表明,1994年农民的社会负担比上年增长38.2%,金额达85亿元。显然中央的“减负”政策在农村并没有真正落实。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遵守规则,管理循章法,市场则活,社会则活,生产有后劲,市场趋繁荣;乱了规则,予取予求,市场则乱,社会也将萎缩。“三乱”实为当前中国农村市场经济正常发育和农民迈向市场的大敌。

[1] 《中国农业年鉴》1990年 [3] 《中国妇女报》1994年6月24日 [5] 陈伯君等:《中国农村潮》第184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 陈伯君等:《中国农村潮》第189、193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 陈伯君等:《中国农村潮》第189、193页。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 《江西日报》1994年7月29日 [12] 《法制日报》1995年4月14日。 [14] 西京:《农民负担变相反弹》,《中国青年报》1995年2月14日。

[15] 柏天:《谨防农民负担转嫁》,《半月谈》1993年第16期。 [17] 《人民日报》1995年3月9日。 [19] 《经济参考报》1995年6月11日

[20] 《开放日报》1995年5月11日

(三)

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实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实体,进而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在,农民的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的收入已占到83.3%,农户已成为农村经济的基本单位,并将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可以说,中国农村的经济改革,正是适应了市场经济的" 基本要求,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正是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

然而,当前中国农村现有的管理干部是作为国家政权的身份出现的。它首先是国家行政意志的代表与执行者,是农村的行政管理者。他们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偏重于“治人”,但因当前农村经济正处于转型之机,他们又必须一身而二任,同时兼具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者的职能。另外,中国集体化搞了20多年,一般农村干部习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行政意志和个人经验出发,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来指挥与组织生产、发展经济,所以,农村的行政权力就会仍以它强有力的影响,从多方面干预农村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城乡市场的形成:

其一,任意改变农村联产承包制,取消农民作为生产、经营者的独立自主的地位。少数乡村干部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意义认识不够,甚至将它仅定位于一种暂时的“后退”,总喜欢在生产关系上把个体经营变成集体经营,如有的地方机械化程度提高了,村干部就主张实行集体经营;个别地方甚至违背农民意愿,以集约或以土地入股形式,改变生产经营方式,重新实行集体经营。

其次,好大喜功,盲目开发。近年来,各级政府盛行制定各项经济目标,一些农村干部照样画符,盲目搞开发工程。比如,发展果、茶、桑,本应上山下滩,发展水产养殖要向荒水荒滩,可一些地方乱占耕地载果、茶、桑树、挖鱼塘;在江西某地,不区分各乡具体情况,一律规定果茶种植面积。迫使农民在本已少得可怜的良田上种树。有的为了装门面,搞花架子,把包括果茶在内的各种种植开发带均搞在公路两旁,以供上级领导和各类检查组在公路上“飞车观花”。[1]

对于一些经济开发项目,一些干部习惯于对上不对下,只管任务,不管市场,农民被迫执行,一哄而起,到头来“赔了夫人又折兵”。对此,江泽民同志在湖北调查时听到这样的顺口溜:“基层干部雄纠纠,只管种来不管收,农民群众气昂昂,又骂爹来又骂娘。”[2]

第三,“揠苗助长”。一些县、乡领导,只管主观动机好,不讲政策与工作方法,以行政命令实施其发展生产计划。

第四,权力入市,垄断市场。一些农村干部以权力渗入流通领域,垄断农资和农产品收购市场,高价压售劣质农资和种子,降级、压价收购农产品;有的则与苗木业主串通一气,不管农民意愿或是否真的进行了栽种,高价摊售果、茶、桑树苗[3],农民眼睁睁看着受经济损失。

第五,搞地方保护主义,实行地区封锁,设卡拦阻或重税、重费阻止农产品向境外流通,牺牲广大农民的正当利益。

不管任意改变承包经营权,还是好大喜功,也不管你是“揠苗助长”,“逼”民致富,还是权力入市,搞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封锁,最本质的东西都是以行政意志取代市场意识,是行政权力干预农村市场经济的正常发育,实质则是农民在生产经营上已获得的独立地位和自主权力的弱化。这是当前引导农民走向施训航经济的又一大障碍。

目前,中国社会上上下下都关注着农业问题和农民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整治“三乱”的工作也取悦的了可观的成绩,广大农村干部的市场经济观念也正在逐步取代计划经济的意识。可以断定,不管有多少障碍,中国农民要迈向市场经济也已是大势所趋了。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农民迈向市场经济的道途上还存在许多人为的障碍。我们在将农民“推”向市场经济之时,首先要立足于疏通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航道。

市场经济走向篇6

应当说,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是在国内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吸引了大量外资涌入,使国内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二是外资的进入,为国内提供了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培养了一大批本土管理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的财政损失和国内企业的“不公平待遇”,是以“学费”的形式支出的,从20多年来中国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来看,这很值得!

市场经济走向篇7

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这中间也伴随着观念的转变。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财务管理,同样首先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在观念上有一个大的转变。镇海炼化公司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他们牢固树立了市场观念、利润观念和以财务管理带动其他管理的观念。

(一)市场观念

积十多年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之经验,该公司深感过好市场关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国企发展的必胜之路。因此,公司经营战略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勇于率先搏击国际市场,敢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推进国有企业的现代化。22年来,镇海炼化遇到过其他企业一样的困难,如原料供应不足、生产吃不饱、缺少资金、技术,新项目上不去,成品油没有销路、压库等。然而,炼化人不等不靠,面向市场找出路,在全国石化企业中较早地主动进入市场,并成功地完成了“四级跳”:第一跳,80年代初期,以率先加工国内高价油为标志,在全国炼油企业中首先突破原料国家供、产品国家销的计划经济模式,主动闯入了国内市场;第二跳,80年代后期,以率先为外商代加工进口原油为标志,走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第三跳,90年代初期,以率先取得部分外贸自为标志,开展进料加工产品复出口业务,更直接地参与了国际市场的竞争;第四跳,90年代中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在境外发行股票和债券。通过这四大步的跳跃,形成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原油市场、两个产品市场和两个资金市场, 多种经营方式互为补充、全方位出击的格局。 而在这“四级跳”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变,形成了一整套面向市场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快速对市场的财务预测,衔接市场和生产经营现场的财务计划,使利润时时处处受控的财务控制;模拟市场机制的目标利润责任制和精细的资金管理。

(二)广义成本观念该公司不断强化成本管理,树立了广义成本管理观念,向成本管理要资金、要效益。他们在管好产品生产成本的同时,十分重视筹资成本和投资成本的管理。一是通过企业的股份改造,直接通过资本市场吸取和筹集资金;二是在举债时,通过计算和比较各种负债方式下的资金成本,开拓新的筹资渠道,特别是国际资本市场。在投资成本管理方面,公司从搞好投资可行性研究的源头抓起。因为投资成本最终要形成固定资产原值,并通过折旧直接影响未来的产品成本。所以公司十分重视投资控制,对项目的重要经济指标财务上严格把关,而不是简单地由领导签字了事。

(三)利润观念该公司明确地认识到,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主体,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实现利润最大化不仅是国有企业应尽的责任,也是维护境外上市国企形象的内在需要及今后再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保证。利润最大化观念与计划经济时代的生产加工量最大化观念是截然不同的。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要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把市场压力传递给每一个职工,使全体职工为目标利润的实现多做贡献。

(四)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实行的是原料国家供、产品国家销、价格国家定、资金国家拨的“四包”模式。企业走向市场以后,经营环境复杂了,市场竞争激烈,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的目标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过去的以完成生产任务为中心转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佳化,以实现企业获利、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再停留在过去的反映事实上,而要在正确核算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监督和决策功能,一方面要控制、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的财务分析,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可以说,在企业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工作就成了企业管理的中心内容,是贯穿企业各项工作的“主心骨”。

二、做好财务预测算,为正确决策保驾护航

(一)快速适应市场的财务测算

市场总是捉摸不定的,原油、成品油的市场特别容易变化,在一个月之内价格变化10%并不少见,国际原油和成品油的价差一年内也会在2-5美元/桶之间大幅波动。1996年每一季度,由于原油价格与1995年的平均水平相比,一直在高位运行,一季度的进口原油采购价格突破了公司年度计划的控制值,但由于成品油市场价格也普遍高于计划值,因而表面看来,全季进料加工再出口的产品卖得不错。但事后,公司才发现全季度的利润没有达到预期水平。从这时起,企业感

到为了真正做到“眼睛盯看市场,工夫下在现场”,做好动态反映原油、成品油市场价格变动的测算极为重要。

在总会计师的领导下,公司财务处会同综合管理处和经贸处,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经常性地对不同原油、不同价位做好测算工作,通过比较分析事先确定的油价控制范围,为快速决策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对于一般贸易原油,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基本固定,影响利润的市场因素仅为进口原油价格,企业设定了三个内部控制价格:一是企业预测的市场价格;二是根据国内产品价格和目标利润要求倒算出的原油价格控制目标,即“保利临界价格”;三是根据国内产品价格倒算出的利润为零时的原油控制价格,即"盈亏临界价格"。如按1996的的国内产品平均售价和1997年计划的加工费用,再考虑到补贴等因素,年初企业确定的“保利临界价格”和“盈亏临界价格”分别为19.2美元/桶和21.5美元/桶。财务部门根据公司利润实现情况和国内产品价格的变动情况等,还动态地对“保利临界价格”和“盈亏临界价格”进行测算调整。

对于进料加工,则由财务部门根据公司目标利润推算出对进料加工的利润要求,进而倒推出原油和成品油之间的中间差价,确定不同时期的原油采购和产品销售的价格体系,进口原油采购部门和业务人员也根据这一价格体系,测算出进料加工原油的动态保利临界差价和盈亏临界差价,以更为直观地指导原油采购。中间差价的测算依据是,要求复出口产品的总收入能与进料加工的原油价总额基本持平。有了这些控制价格,主管副总经理和具体业务人员在操作时就能做到心里有底,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保利临界的时候,就可以大胆地买进,在保利监界和盈亏临界之间就要谨慎决策,认真分析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走高要力争买进,若走低就应该观望或等之落入保利价格,或捕捉价格最低点,力争最好的效益。这就使利润时时处于受控制状态,不致于产品卖出去后才知道盈亏情况,造成“亡羊补牢”的局面。

此外,企业财务部门还根据各种原油资源的特性和加工路线,认真做好单品种原油的成本和效益测算,优选出利润较高的原油品种,为原油采购决策提供了更为可靠可行的依据。

1996年新年伊始国际油价就节节攀升,布伦特原油于4月上旬突破了23美元/桶, 达到了海湾战争以后的最高点。6月初,国际原油价格短期回落,企业认真研究分析了第三季度的国际油价, 感到油价还将继续攀升,而根据财务部门的测算,保利临界点为19.3美元/桶,因此企业决定在19.3美元/桶的价位上购买第三季度所需500万桶原油,与第三季度的现货价相比每桶低了1.75美元,相当于降低了原油成本875万美元。全年国际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上涨20.9%,而该公司原油成本仅上涨11.77%,相当于全年节省原油成本1752万美元。

(二)衔接市场和生产经营的滚动财务计划该公司坚持以获得最佳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来强化企业的计划管理。每年第二季度开始,就组织编制下一年度的综合计划,按照年度综合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对下一年度的市场预测,以实现利润为目标、以生产计划为龙头、以财务部门的利润测算为指针,将生产、销售、采购、技措、基建、大修以及加工投资等各方面工作作统筹安排。财务部门根据公司年度的生产经营目标及市场情况,制定年度财务计划,对公司全年盈利水平作出预测,并根据综合计划预安排做好平衡,最终形成优化的综合计划和财务预算。

为了使财务计划最优化,财务部门针对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原油品种、产品加工结构、产品国内外销售结构和生产装置等),进行多个方案的比较和反复多次的财务测算。为使计划能快速应对市场变化,企业对计划实施“滚动管理”,在年度计划的指导下,计划部门根据生产特点和市场要求,制定更为详细的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使计划成为联系生产现场和市场的纽带,拉近了生产现场与市场的距离。财务管理在企业的“滚动管理”中起了中心作用。财务部门首先将测算好了的年度财务目标分解到季度,认真分析各种增减利因素,并在测算方案中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努力克服不利条件,从宏观上来把握全局,稳中求胜;然后,再做好月度的利润测算工作,进行微观经济分析。每月结束后,根据该月的利润完成情况,再对次月及年底的生产经营进行滚动测算,时时把握实现全年目标的动脉。另一方面,企业按旬及时通报月度财务计划的完成情况,以进一步分析、优化下一阶段的生产经营方案,确保实现年度利润目标。

在对年度利润目标进行滚动测算的过程中, 财务部门开展好每一季度的经济活动分析。 每一季度结束以后,财务部门从利润指标着手,先按照会计要素归类,再逐一分解到收入、成本费用及资金运作等,把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进行对比,从每一个影响利润的方面来揭示其对利润的影响程度。通过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暴露问题和薄弱环节,以利于各部门积极采取对策。

在计划实行过程中,财务与生产、贸易部门人员每天碰头;包括财务在内的各主要处室每周召开两次调度会;在财务、综管、生产、经贸以及公司领导参加的旬平衡会上,财务部门不仅要提供当旬的利润测算分析报告,而且还要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这对及时解决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通过事前的财务预测和计划、事中的财务控制和检查、事后的财务分析和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利润始终处于完全受控状态,公司主要领导人对利润的进展情况始终心中有数,从而正确决策。例如,根据财务部门的产品国内外销售结构测算,1997年第一季度国际成品油行情较好,效益好于内销,于是公司扩大了进料加工复出口产品的销售,当季产品创汇1.27亿美元,为全年计划的40%;二季度国际成品油市场疲软,公司适时调整了内外销比例,将出口创汇压缩到4336万美元。1997年6月份国际成品油市场价格走低, 原油价格也走低,但原油价格下降幅度不如成品油价格下降大,财务部门就对进口加工原油按变动成本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当时的进料加工效益基本保本。公司领导根据这一财务测算和对国际市场原油成品油未来价格的预测,最终作出了为确保全年目标利润的实现,较大幅度减少本年第四季度进料加工业务的决策。

三、模拟市场目标利润责任制

(一)自我加压,咬定目标利润不放松

1996年中国石化总公司给镇海炼化公司下达的全年实现利润指标是6.5亿元,而该公司自我加压, 提出了全年实现8.5亿元利润的奋斗目标。为此,公司推行了模拟市场目标利润责任制。 具体做法是,根据生产经营和发展的要求,对公司成本构成及利润目标进行反复测算和深入分析,用目标利润倒推各项成本费用,千方百计挖潜增效。各单位对公司提出的技术经济指标都要“跳一跳”、出一身汗才能达到。各二级单位也按公司要求,调整了各项指标。炼油厂深入测算了轻油收率、加工损失率和综合商品率“三本账”,整理出70个节能降耗重点项目,逐一落实措施。如化肥厂将年初62万吨尿素的产量目标调整为63万吨。10家子公司的利润指标也由年初的3500万元调整到5000万元。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调整后,起初各单位都感到工作难度非常大,甚至有人认为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些指标。对此,公司没有后退,始终咬定利润目标不放松, 至6月底制止了效益滑坡,上半年实现利润4亿元,比1995年同期增长14.2%。

各单位全员发动,以高度的责任感,围绕目标利润,大到原油成本控制,小到企管费、接待

费、电话费的压缩,切切实实挖潜增效,把利润一点一点“抠”出来。如检安公司恰逢大修轮空年,年初计划确定利润目标仅为50万元,推行模拟市场目标利润责任制后,该公司的利润目标先后两度调整为250万元和350万元,最终,该公司通过“大活不够小活补,检修活不够制造活补,厂内活不够厂外活补”,全年实现利润371万元。

第四季度,公司进口原油平均价格比同期上涨33%,实现年度利润目标又面临空前的压力。面对不利局面,财务部门提供了“开炼加工难度较大的原油”方案,利用公司装置适应性强的优势,尽量多加工价格较低的重质原油和含硫原油。降低单位成本,增加实际盈利。在公司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消化了7亿元减利因素,保证了利润目标的实现。

(二)正确引导,努力培育新机制在模拟市场目标利润责任制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公司首先在各厂、公司、处室、中心同时建立模拟市场目标利润责任制的工作班子和办事机构, 建立了一个有110人的工作联系网络,及时发现问题、反馈情况。财务部门发挥主观能动性,着重抓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协助公司领导进行了广泛宣传,促进方方面面对目标责任制工作的重视。财务部门在其他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把推行模拟市场目标利润责任制的意义广大职工讲透,把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向广大职工交底交透,进一步增加职工关心市场、关心成本利润的自觉性和“我为公司创利”、“我为公司省钱”的自觉性,让“成本在我心中、效益在我手中”在职工头脑中扎根。

2.科学分解指标,突出关键考核指标。首先,财务部门按市场实际价格水平,制定贴近市场价格的公司模拟市场目标利润责任制价格体系,作为公司内各二级单位之间结算依据,每季度调整一次。同时,根据年度目标利润和综合计划要求,按照“跳一跳摘果子”的精神,制定全公司六大类102项考核指标。 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倒推并确定各生产厂的模拟市场目标利润、各子公司目标利润、各生产厂成本。对公司处室则主要考核公司进口原油采购成本、管理费用、专业费用, 同时又把二级单位的目标利润、 成本与处室挂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企业则十分注重抓住重点,加强管理。特别是对目标利润和目标成本,根据实际情况,给各二级单位制定了计划指标和奋斗目标两档指标,实现奋斗目标的加奖,完不成计划指标则加倍扣奖。对指标的执行情况实行季度考核,随时给超标的单位发“黄牌警告”。各二级单位又根据公司要求进一步分解细化各项指标来促进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如炼油厂将公司考核的三大经济指标分解为以实物量和技术指标关键控制点为主要内容的156项考核指标,基本覆盖了全厂, 其中又确定了对完成公司考核指标至关重要的14项指标为重点控制指标,落实到10个主要生产车间和有关科室;化肥厂针对降低成本是完成目标利润的关键因素,将公司下达的尿素成本指标分解为蒸汽单位成本、合成氨单位成本;尿素单位加工费、包装单位加工费等4个单项成本指标,分别与4个主要生产车间挂钩,要求各车间再把成本指标进一步细化、分解,下达到班组;检安公司和维修公司在主要考核工时定额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主材和日常消耗材料的考核,其中维修公司还将利润目标、成本指标直接分解到班组。

3.加大目标利润和成本指标的考核力度。企业实行年度和季度奖金系数与目标利润和成本等指标挂钩,加大了目标利润和成本考核力度,并将此提到“从严要求、自我否决,就是为了不让企业被市场所否决”的高度来认识。如1997年决定对各单位接待费的考核均提高到按超支部分金额的2-4倍扣奖。 从1997年的第三季度开始,目标利润指标进一步下达到各生产厂的车间和各子公司的班组,真正做到“硬挂钩、真否决,进车间、到班组”。

(三)紧紧抓住成本这个“牛鼻子”,从推动各项管理中“抠”效益镇海炼化在实践中深切感到,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全公司各部门、各环节一滴一点的“抠”而决不仅仅是财务部门一家的责任。 为此, 他们提出“紧紧抓住成本这个‘牛鼻子’,从推动各项管理中‘抠’效益”。

1.从强化生产工艺管理“抠”效益。切实抓好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满负荷生产,是最大的节约成本的措施。公司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优化轻重原油和优劣原油的搭配;将催化原料延伸到劣质渣油,通过加工劣质渣油来弥补生产原料的不足;组织力量探索多种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油种资源。在财务部门精心测算成本和效益的基础上,认真制订加工方案,并对方案实行动态管理;根据生产需要,改动工艺流程,形成优化的工艺路线。

2.从强化经营管理“抠”效益。为适应推行模拟市场目标利润责任制的要求,公司各经营管理部门按市场机制要求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加快了工作节奏,转变了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着力加强专业管理。财务处坚持每10天对利润情况进行一次预测,预测的准确率不断提高,且随时掌握收益进度,及时发现、解决公司增加盈利、降低成本中存在的问题。经贸处紧紧盯住国际市场,根据油价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当下半年国际油品价格大幅上扬时,安排柴油和航煤增产的同时,增加出口量,为公司多创造了效益。负责采购进口原油的综合管理处坚持每天24小时严密跟踪国际原油市场,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频频暴涨的严峻形势下,连续捕捉到较低价位的原油,比较好地控制了原油成本。

3.从强化成本管理“抠”效益。模拟市场目标利润责任制的考核指标一下达,各车间就开始对各自承担的指标以及车间“家底”进行分析,主动制订降低成本的各项措施,从“小处”着眼普遍修订了日常消耗材料定额,加强了经济核算,严格了各种消耗材料领用制度,加强了对生产定额、消耗材料定额的考核,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各类成本开支,使各项消耗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如化肥厂材料消耗1996年上半年领料月平均80多万元,而推行模拟市场目标利润责任制后每月仅40多万元。仓储公司充分利用高温季节控制好原油温度,见缝插针安排停炉,使第三季度能耗比1995年同期下降17.6%;并针对原油途耗对原油成本影响巨大的情况, 进行24小时全过程控制卸油,全年原油途耗控制在2.92‰。检修安装工程公司在突出工时考核的基础上加大对车间成本指标的考核车间对班组则实行以主材和目常消耗材料为主要内容的施工项目预算考核,大大降低了主材和日常材料消耗。对科室则加大专项费用预算管理考核,变过去各项费用“花了算”为“算着花”,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如检安公司办公室将绿化费、印刷费、招待费、电话费等11项专业费用都确定专人负责分管,执行情况和岗位奖金挂钩。仅取消不必要的外线电话、建立电话和传真机管理制度一项措施,就使全公司电话费支出从原来的每月40万元降至20万元。

4.从强化技术开发管理“抠”效益。各单位积极推行内部优化配置,实施技术革新,推动技术进步,寻求新的效益增长点。如炼油厂围绕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确定了70多个挖潜增效、节能降耗技术措施,使“瓦斯平衡”、“重油催化干气带液”、“加氢裂化装置多余气排放”、“Ⅰ套常减压装置同时生产航煤和军柴”等一些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其中仅消灭火炬“长明灯”一项,就相当于全年节省油耗200万元。

推行模拟市场目标利润责任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1996年炼油单位加工费控制在90元/吨,比年初计划下降了4.67元/吨,相当于全年增利2800万元; 化肥尿素单位成本剔除原料涨价因素后控制在765元/吨(实际为776.49元/吨),比年初计划下降20元/吨,相当于全年增利1200万元。通过控制各项管理费用开支,全年公司管理费用比年初可控费用计划降低1500万元;财务费用比年初计划降低2400万元;修理费用比年初计划下降3000万元。这几笔加起来,全年增利近1.1亿元。

四、实行精细的资金运作

(一)科学的资金运作管理

1.实施“内部

银行”控制。资金是企业运营的“血液”,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针对过去公司各单位银行账户不一、资金管理头绪多的情况,公司成立了“内部银行”,将所属各二级财务核算单位以及全资子公司的资金集中起来,实行资金管理“五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结算、统一借贷款、统一银行账户,从而确保了公司生产经营及建设所需的资金既无沉淀、又无缺口,有效地降低了占用资金,减少了货款利息支出,大大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近三年中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分别为32%、27%、40%。1996年该公司全额流动资金周转次数达到4.42次,并提前归还了银行借款2亿多元,利息支出减少1600多万元,全年财务费用比年初计划降低了20%。1997年初又制定了“资金收支结算管理规定”,进一步强化资金使用的监控手段,明确规定资金使用计划、对外结算方式、对外付款的审批权限,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合理、有序。

2.按年、季、月、周和日及时编制生产经营的现金流量表,把握资金的来笼去脉,既满足公司的生产经营建设需要,又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充分利用各种筹资渠道,降低财务费用。一是在目前人民币与美元汇率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利用外币与人民币的汇率差,在借款方式上尽可能多考虑利率较低的外币借款,节约利息支出;二是拓展短期融资的渠道,开拓了直接从国内外资银行融资的尝试;三是适时抓住有利时机,特别是1996年他们利用国家两次调低对银行货款利率的机会,提前归还了部分利率较高的货款,再根据资金情况借入部分利率较低的货款;四是与银行协调,千方百计以最低购汇成本购买外汇。

4.做好应收账款管理。财务处和经贸处协作,对外加快资金结算、回收,对省石油公司等主要的应收款大户实行合同化管理,采取超额逾期计息的制约措施,加大货款回收力度;对国内一般客户,继续坚持款到发货、限期结算等有效方法;在进出口业务中采取信用证押汇和提前结算贴息的办法。至1996年底,企业收账款总额比总公司下达的总额控制指标低10.25%。

5.结算严格按国际惯例进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建立起了信誉。国际权威资信评估机构认为,该公司的资信级别仅次于中国的商业银行。

(二)做好投资控制,走“消除瓶颈,内涵发展”之路

公司非常重视技术改造,每年几乎都要花数亿元的资金。如何用好这笔资金,他们动了不少脑筋,首先严格把好立项关,“把钱用在刀刃上”,同时不断探索投资控制的有效办法,力争用最少的钱换来最好的效益。1980年9月,大化肥工程建设一开始,企业就把计划统计、合同预算、 物资供应、财务拨款和工程管理等部门捏在一起,实行“一条龙”管理,1987年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时,投资比批准概算节约8047万元,占总投资的 15.34%,且工程荣获国优工程称号;炼油二期工程是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七五”期间三大炼油工程和浙江省“七五”期间五十项重点工程之一,批准概算为10.4亿元。公司组织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合同,控制合同外涨价,严格把住预决算审核关,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经过努力,在当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普遍“三超”的情况下,1994年经国家审计署确认,该项目投资包干节余达1.2亿元,占投资额的11.27%, 被誉为“投资少、质量好、见效快的工程建设典范”。

公司还始终坚持少铺新摊子,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努力消除“瓶颈”,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深加工能力,提高生产装置的整体技术水平,走以内涵为主的发展道路。 800万吨/年炼油扩建工程方案的确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按照国家部署,公司在本世纪未建成为千万吨级炼油厂,并成为我国沿海加工进口原油的基地之一。公司为此在1994年制定了一个投资109亿元,依托现有炼油厂的部分公用工程, 新建独立的单系列800万吨/年炼油装置的方案。经过进一步的优化论证,投资额又降到了98亿元, 这在当时看来已经是一个比较优化的方案,因而得到国家的批准。但公司并不对此满足,通过总结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确定了“以技术改造为主,消除瓶颈,内涵发展”的新思路,将新建改为扩建,原来打算新建12套装置,调整为新建4套、改造7套,实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使增加800万吨/年炼油能力的投资降到了69亿元,节省投资近30%,其中自有资金比例超过50%,从而一方面使炼油加工能力与加工量同步增长,炼油加工量与市场需求同步增长;另一方面减轻了投资强度和投资风险,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和“适时投入、快速产出”,有利于企业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同时也优化了产品结构、产品质量和人员配置,也有利于环境保护。中国石化总公司党组称该项目如果建成,将成为“我国炼油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还指出推广这一经验,全行业不再建炼油一次加工装置就可实现“九五”规划中的原定目标,初步测算可节省投资300亿元。目前,这一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并已全面启动。

在从完全新建、一步到位的方案转变为改造为主、分步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财务部门是算了资金账的。如果通过贷款一步到位,新建一个完全独立的炼油厂,如此大的投资额争取难度非常大,即使能得到,企业也将背上沉重的还本付息负担,还贷一直要延续到新建装置投入生产后的第十年。背上这么沉重的还贷负担,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目标根本无法实现。新的改扩建方案采取“一次总体规划,分两步实现,实行滚动发展的”策略,为工程建设资金提供了保证。“一次总体规划”就是按照整体投入最少的原则制定了分两步改造的整体方案,避免了因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而造成的资金浪费;“分两步实施”就是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增长的实际情况,分两步实施改扩建方案;“实行滚动发展”则是指先行建设投产的装置要早抽入早产出,为方案计划后期建设的装置提供所需的部分资金,从而减少投资强度,目前该公司从“九五”发展所需的资金已基本落实。

(三)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做好企业筹资工作

在公司2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除了建厂初期的250万吨/年炼油项目和化肥项目主要是依靠国家拨款建设外,其余很大部分是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起来的,在自筹资金方面卓有成效,做到既积极又稳妥。 1987年3月总投资为10.64亿元的炼油二期工程开始建设时,正值国家投资方式由拨改贷,又遇国家压缩投资规模,工程所需投资缺口很大。企业依靠改革,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采用部分产品集资和向社会发行债券等办法,筹集了6.3亿元工程建设资金,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资金保证。从1994年12月到1996年12月,公司抓住境外上市的机遇和利用境外上市公司的融资机制,通过发行股票和可转换债券共筹集30亿元资金用于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公司领导和财务部门也始终有清醒的头脑,强调筹资一定要有还贷

意识,并积极探索增大自有资金的盘子。

市场经济走向篇8

一、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分析

农民的自立自强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求知意识、时效意识都得到增强,然而转型期也带来了农村新旧问题的交织冲撞,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社会主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各种亚文化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出现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一)信仰流失

在国家正规宗教部门所统计的2000万人数之外,还存在大量的数以亿计的信仰人数,农村信仰流失规模很大。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也说明了我国农村的文化产品供给贫乏,与庞大的农村文化需求相比,目前中央政府对农村的文化公共产品投入还属杯水车薪。

(二)精神贫困

精神贫困是“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某一社会群体或个人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落后于社会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以致影响物质生活资料获取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的生存状态。

(三)道德失范 农民家庭关系日益理性化,孝道衰落,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公共生活日益萎缩,公共舆论日趋无力,传统的家族伦理已经不能发生作用,集体主义伦理也退出历史舞台。生态伦理意识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也严重削弱,在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农民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滥砍滥伐、乱捕乱杀、乱排乱放,滥用农药,致使农村生态伦理道德水平下降,造成严重社会后果。

二、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思路探讨

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保证文化教育资源的共享,创造乡风文明认同平台,建构主流道德秩序,保持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建立民主管理的社会环境。

(一)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

道德对社会发展还有其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道德的变化、道德意识的发展往往同社会经济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完全一致,道德的变化往往落后于经济关系的变化,但有时又可以成为经济关系变革的先导。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却没有出现相应的跟进或提升,这需要注意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考虑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理性。

(二)办好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农民群众,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三)提高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

生态伦理建设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农村新一轮经济改革中,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把环境教育纳入农民教育体系,强化农民生态环境道德观念,理性控制各种欲望和行为,有节制地开发和消费自然资源,推进生态伦理建设的法治化,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农民群众行路、饮水、用电、物资供应、垃圾处理等方面困难。为农民参与农村社区的社会生活,提供公共的空间。注重村风民风建设,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增加农民的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关键在党,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弘扬求真务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的作风。

开展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农民是农村的主人,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农民为本”,倾听他们的意见,吸引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参与民主管理和文化活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选择适宜载体,开辟多种途径,探索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符合他们审美心理和当地文化习俗的方式方法,因地制宜,使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走向篇9

    然而,“西化适应走向”对市场经济给社会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道德教育除了直接为社会经济 规定并为经济服务,要不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从道德教育提升人的终极目的上对市场经济可能带来的负面道德 影响给予适当的抑制呢?即要不要在培养追求合理利益的“经济人”基础之上,将他提升为高尚情操的“道德 人”呢?或者说,道德教育有没有超越市场经济要求的其他终极性追求呢?“西化适应走向”似乎忽视这些。 不同国家,市场经济有自己的特殊性,无视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以及儒家思 想传统的影响这些事实,主张道德教育的全盘西化,显然是行不通的。

    “传统适应走向”,同样认为道德教育必须为市场经济服务,并应成为其精神支撑点。但认为道德教育不 是通过培养市场所需的“经济人”直接为市场经济开辟道路,而是通过以“性善”和“仁爱”为核心的教育来 提升“经济人”,为他们寻到失落的精神家园,批判和抵御现代化和市场化带来的道德滑坡等负面效应,从而 反向的、间接地完善市场经济;认为传统道德教育与现代化、市场化没有根本的冲突,象东南亚那样,只要将 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加以合理的转换,同样可以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建立的精神支柱。因此,主张在传统的视野里 重建当今的道德教育模式。如提倡爱国主义教育以提高民族凝聚力,张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主张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和谐教育等。

    “传统适应走向”,正确地看到了市场经济这一不可回避的现实,肯定了传统道德教育是我们今日重建道 德教育模式的根基,看到了我们无法割断历史的深厚联系,同时也清醒地看到了西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 金主义可能带来的道德教育中非常严重的问题,看到了道德教育在完善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然而,“传统适应走向”只是无可奈何地承认市场经济的存在,不是直接性、促进性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是用间接地、纠偏、完善、补充的形式为市场经济服务,是一种被动的适应。似乎不愿意承认,由于小农经济 的眼光和封建专制政治的限定,传统道德教育的主导精神同市场化、现代化是相抵触的。过分渲染和夸大了市 场化、现代化的负面,以致不承认西方现代化的成功与其相匹配的道德和道德教育体系是分不开的。

    “融合超越走向”,主张道德教育有其相对独立性,不要一味地为政治、经济服务,充当社会的工具,培 养社会需要的“政治人”、“经济人”,应该有其本位的价值,即培养人格完善的“道德人”,对人格进行提 升。主张从中西道德教育融合的角度重构道德教育模式。吸收那些人类共同性永恒性的道德价值规范作为道德 教育的基本规范,以人类共同性终极性的道德追求作为道德教育对个人激情和欲望的压抑,倡导传统道德教育 的民族性、理想性,反对西化道德教育中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强调道德教育要把人从物欲、利己中提升出 来,实现人的精神本质,从禁欲、社会的压抑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主体性本质。

    “融合超越走向”正确地看到了道德教育单纯作为政治附庸、经济工具的时弊以及道德教育有相对独立于 政治、经济而直接提升人、解放人的根本性的一面;清醒地看到了中西道德教育各自的优缺点;看到了道德教 育中的终极价值以及永恒的共同性的理想与规范在当今中国道德失范的情况下的重要意义。然而,“融合超越 走向”似乎回避市场经济对道德教育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更多地看到市场经济对道德伦理带来的负效应,看 不到市场经济本身的伦理内涵和对人的提升与解放的重要意义,不懂得道德教育之于人的提升与解放是一个历 史的生成过程,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教育正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尽管“融合超越走向”以一种超然于现 实经济和政治之外的态度,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实质上是以一种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来适应经济和政治要求的 ,也无法回避现实。即使如此,它对于现实的态度仍是消极的,其超越的理想注定要落空的。

市场经济走向篇10

通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验证宏观经济走势是否能对股市的波动构成参考指标,这是一件颇有价值的事情。一方面,如果我们得出了宏观经济并非影响市场走势、尤其是短期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的结论,那么可以就此判断,“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可以预测股票市场走向”这一结论是伪命题。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无法通过宏观经济分析来判断市场走势的话,那么是否有更好的研究方法能够有助于对中短期股市的走向做出合理的判断。要回答以上两个问题,首先要从对“宏观经济分析可以预测股市”这一命题的真假检验开始。

通过对中国、美国乃至西方各国证券市场历史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历史数据的回归分析,我们可以证明宏观经济走向与股市走势之间是否存在强相关性。

首先,如果将宏观经济形势以GDP的增长规模来替代,恐怕没有多大的分歧。借鉴美国股市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图一),在美国1962年创下1001.10最高点,而在随后的20年里,道琼斯平均工业指数基本在1000点之下运行,直到1982年11月份才突破前期高点,上升到了1200点。而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在1962年到1982期间实现了高速增长,名义GDP规模从1962年的5933亿美元增加到1982年的3314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达到9%。可以这样说,尽管美国经济在1962年至1982年期间保持了高速增长,但美国股市却丝毫没有受到经济增长的刺激而带来的股市上升。尽管其中原因我们并没有细究,但通过定量分析已证明股市与宏观经济在20年的过程中没有正相关关系(如果将时间段放在1959至1989年的30年之中,GDP与股市的相关性很强)。

其次,我们可以同样对中国股市与GDP的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及假设检验,看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

通过实证分析A股与GDP之间在1990年至2006年17年的运行特征来看,我国GDP增长均在7%以上,宏观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上证指数与GDP增长曾经出现2次背离(图二)。一次是在1993年至1995年期间,另一次是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很明显,A股与GDP增长之间在上述两个时间段并不存在正相关性(当然,从10年以上的长周期比较来看,两者存在强相关性)。另外,考察德国及日本的历史经验,我们得到的结论也是一样。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股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背离走势呢?我们认为,由于影响市场走势的因素太多,而且经济增长因素又并非影响短期市场的主导因素,因此,尽管从长期来看,经济运行与股市上升趋势之间存在强相关性。但就阶段性而言,分析宏观经济的走向对把握短期市场运行,其参考意义不大。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与其从宏观经济分析出发,不如从市场短期供求乃至市场参与各方的预期等多方面关系对股市的中短期走向做前瞻式分析。

格雷厄姆和巴菲特都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从短期来看,市场是投票机,而长期来看,市场是称重机”。罗杰斯也认为,供求就是价格,投资的铁律就是正确认识供求关系。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也认为影响股价的因素,短期而言是看资金的供求关系,中期而言是资金和信心,而长期而言是基本面。对于大师们留下的投资精髓,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股票价格上涨,长期来看由公司内在价值及基本面决定;而从短期看,股票的价格由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决定,购买股票的人数越多,资金累计效应越大,股票价格短期上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短期股价的涨跌与否与投资者的认同度非常有关,而股价能否获得投资者追捧主要由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对市场的信心乃至可调动的资金规模决定。

一方面,资金供给的多少既需要从投资者行为乃至心理变化来考虑,也需要考虑整个市场资金供给的状况。简单的看,影响股市波动的直接因素是投资者买卖行为造成的。而影响投资者行为的主要是投资者心理预期,而影响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因素颇多,包括上市公司基本面、宏观经济因素及政策因素等等。

市场资金的整体状况主要围绕货币供应量考察。首先,从市场基准利率来看,利率代表市场的资金成本与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状况。当基准利率开始下行,意味着市场资金供过于求,导致资金成本下降;其次,货币当局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也会影响市场整体资金的供求关系;而贷款余额增速的大小也将影响货币乘数,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规模。

但货币供应量只能看作是股票市场资金供给的外生性变量,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市场资金内生性的增加流动性的可能,这也属于资金供给的主要方面。市场内生性流动性的增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实体经济走向的看淡,导致投资需求的下降,从而将手头囤积的大量货币资金转向虚拟经济的投资,包括投向股票、债券乃至房地产等泛金融类资产。二是受经济下滑的影响,投资者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下降,从而降低了消费,因此,在个人账户上的存款上,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比例必然增加。但上述情况恰恰与经济走强导致股市走好的逻辑相反。

市场经济走向篇11

知名财经评论员、海外投资专家李光一认为,新兴市场这轮下跌主要还是因为外界担心美联储即将缩减量化宽松,美国国内的商品比新兴市场还要便宜,导致分散在全世界各地的热钱撤回美国本土。之前金价暴跌已经预示着美元将会走强——尽管全球通胀,但理应向上走的黄金也掉头向下,只能说明美元开始变得稀缺进而变得坚挺。美元的走强预示着其他货币的走弱,新兴市场没有办法,只能用贬值来应对,以保证挣得更大的出口市场。

另一方面,资金从新兴市场撤离和投资者对新兴市场今年经济增长的信心不足也有关系。由于美国经济改善程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眼下中国经济增速又明显在走下坡路,而中国新一届领导层也没有对此表现得过于担忧而再出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投资者认为未来大宗商品需求将会下降,包括俄罗斯、巴西、南非在内的资源出口占比较高的金砖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的风险。事实上,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都没有达到年初的预期,投资者进而会联想到其他新兴市场的增速可能也会下滑,这就造成了近期连非新兴市场的澳元也出现了快速下跌。

交通银行国际业务部资深外汇分析师叶耀庭则指出,从短期来看,这种资金流出并不足惧,其有较强的规避风险和投资者获利回吐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适度资金外流会缓解新兴市场货币升值压力。而最新一期的非农就业数据,并不足以为美联储会否在未来几次会议上缩减QE提供明确的指引,政策退出的不确定性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并给债市、股市、汇市带来持续波动。

因此叶耀庭建议投资者最好暂时观望一段时间,看看美联储的“靴子”会否最终落地,以及靴子落地的“速度”和“力度”,到时候才能确定美联储政策对市场的实际影响究竟有多大。从时间段上看,未来3-6个月是个比较好的观察期。假如届时投资者发现美联储政策对市场影响没想象的那么大,而欧洲和日本的经济也能进一步有所好转的话,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会更好一些,投资者再进入新兴市场就比较安全。而从伯南克此前的表态来看,一旦市场反应不佳,便会马上停止削减购买债券的计划。综合美国劳动力市场、经济增长、投资者信心等多角度考量,即便美联储将来真的决定削减购买债券规模,市场的流动性也不会突然减少,只是增速降低而已。假如上述推断成立的话,今年三季度很可能是新兴市场股市和经济增长的谷底,过了这个谷底,往上走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在这期间市场进一步恐慌性下跌,则同样会吸引资金回来抄底。

当然,如果今年下半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依然堪忧的话,投资者就要特别注意风险了。按照花旗集团新兴市场首席经济学家David Lubin的说法,届时有可能出现“抛售恶性循环”的风险。

美国经济复苏长期利好新兴市场

那么长期来看,美国经济走强又是否会对新兴市场货币和股市带来长期的抑制作用呢?上海交通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顾建光认为也不尽然,他认为美元走强已经是一种趋势性现象,各方面信息都显示,美联储未来必定会缓慢退出QE。如此一来,美元强势将会持续下去,进而会导致新兴市场货币和股市进一步下跌。但这只是从虚拟经济层面来看,从实体经济层面来看,美元走强、美国经济复苏反而是好事。因为新兴市场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必然会走好,尤其是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东亚各国。当新兴市场增长放缓时,会提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而从实体经济的走强最终会反映到虚拟经济上的角度来看,美国经济复苏从长期看将利好新兴市场的股市,尤其是出口导向的新兴市场。

不过也有不少投资者担心,假如高端制造业回流美国,美国经济的复苏伴随着其国内制造业的重新走强,那么对那些亚洲出口导向型国家来说也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

新兴市场走势或将分化加剧

市场经济走向篇12

    味着个人主体作用的加强,做到责权利统一。在企业运行中始终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动态管理的用人机制,特另是在干部聘任时,按照德、能、勤、,绩、廉的考核标准进行双向选择,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充分调动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企业领导和职工个人的责任和利益得到了明确,职工个人的主体作用发挥了出来,企业主体作用才能落到实处,企业效益才能大幅度提高,从而使企业资本积累纵横滚动中发展壮大。

    农电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由市场决定自已命运已成定局,舍此别无退路。作为农电企业,要尽快摆脱旧体制束缚,确立主体意识,超拓思路、与时俱进,进入市场,站稳脚跟,寻求归宿,谋求发展,这是走向市场的重要前提。

    二、转换经营机制,重塑企业形象是走向市场的关键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这是企业走向市场的关键所在。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只能依赖政府,不能直接面向市场,导致经营机制呆板,效益低下;后劲乏力。企业走向市场必须要建立、健全同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具有生机活力的经营机制,这就需要转换经营机制,重塑企业形象。

    农电企业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要市场在国家宏观调动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电力商品的价值规律,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值和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结合企业的压力和动力,运用市场经济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特点,促进生产与需求的及时协调。市场经济的这些特点对作为经济运行主体的农电企业提出了以下基本要求:一是必须要有生产经营自主决策权,使农电企业能够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方向、生产规模,以便使自己的营销符合市场的要求及其变化。二是必须对生产经营的成果负完全责任,使农电企业成为独立自主、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电力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只有这样,农货企业的职工才会真正关

    心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经营管理,注重经营效果,追求技术进步,促进生产

    目前电力改革势在必行,1998年3月全国九届人大会议之后,决定撤销国家电力部,交国家经贸委管理,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这样国家办电改为企业办电,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又进一步深化论标志着在中国承担电力行政管理职能仍多年的五大电业管理局实现政企分开,全部退出历史舞台。国家电力公司的管理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大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资产重组。形成政企分开、输配分开、广网分开、主副分开的竞争机制。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历史性的改革。国家从1998年开始。投入巨额资金建设改造农村电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两改一同价”三大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增加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供电质量,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改变投资环境的重要举措,是调动政府,动员人民实施的民心工程、向心工程、福音工程、造子工程、系统工程。也是千载难逢、造福人民的一件大事。笔者认为农网改造这项决策有四好:政策环境好、投资环境好、舆论环境好、发展环境好。这一“民心工程”为农电企业走向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约占全国一切扬人口生活用电的农电企业,虽然农网改造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目前有一部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甘肃各县经济发展不一样;各县的用电水平、人口都不一样,情况千差万别。一是农电企业对体制转换适应不及时,思想不到位。、按产权归属界定管理认识淡薄,责任不到位;二是供电设施不符合标准,农户安全意识不强,供电企业安全措施不力;三是农电企业缺乏人力资源自主权。农电企业自省公司代管以来,堵住了乱进人的口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一味地追求“减人增效”。对急需的人才也拒之门外,这不利于农电企业的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不利于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农电企业的“减人增效”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企业管理中应实施资本逻辑管理,追求企业资本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一味地推行“减人增效”,农电企业本来人员素质不高,人才缺乏,已

    成为企业发展的包袱、所以要制定些使农电企业人员能进能出的政策,使农电企业人才闭乏的状态得到改观。四是农电企业还缺乏劳动工资权、资产处置权,与缺乏应有的自主权相对应;农电企业对经营成果负总责,使职工利益与企业的效益紧密挂钩。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县级农电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农电企业很难真正进入市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旧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改造,经营机制还没有真正转换。所以转换经营机制是农电企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是当务之急。

    在赋于农电企业充分自主权的同时,还必须强化企业自负盈亏的责任,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风险经济,企业经营决策风险要从过去由政府和社会承担转变为由企业和个人承担。企业亏损后,经营者和职工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从根本上扭转国家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的状况。。一这样,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断其后路只得走向市场,背水一战,在竞争中一见高低,强化农电企业自负盈亏的责任,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农电企业盈不负亏的问题。对亏损严重,资不抵债的应进行兼并或实行企业重组。二是部分职工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脆弱的问题。有些职工对企业走向市场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经受不住市场波动,要么高枕无忧,要么忧心重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一听说竞争上岗,或减人增效,就惊煌失措,无所适从。这就必须加强职工市场经济意识教育,把企业前途和个人命运同发展市场经济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应变能力。 三、运用价值规律。按照市场经营是走向市场的根本途径 树立企业主体,转换经营机制,这只是农电企业走向市场的前提条件和关键一步。但作为市场主体的农电企业能否驾驭市场、占领市场且经久不衰,这则是经营艺术,需胆识和谋略。市场运作本质是用电力商品的价值规律,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制约着供求关系,激发竞争机制。

    价值规律的基础涵义是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促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的原则是以价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这一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交换,它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作用是企业赖以走向市场的媒介和桥梁。企业法人就要掌握价值规律、供求关系、竞争机制,体现价值规律的作用,去占领市场。走向市场要求企业全方位、多环节、全过程地面向市场。农电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要适应市场。充分发挥技术l、人才、规模等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只有这样,才能使农电企业由生产经营型的基础上转向经营生产型,由粗放型管理转变为集约型管理。

    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应对“人世”挑战,农充企业经营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注重科技管理,配置人才投入。建立全方位经济信息网络,负荷预测网络。为供电全方位服务、制定经营生产提供信息导向、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第二、注重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市场营销体系,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增加售电量,降低线损,提高效益水平。

    第三、注重电能质量,提高社会信誉。向全社会提供自己完整产品;主要是提高电力商品质量、供电可靠性,搞好售后服务尽可能提供低价产品。改善营业环境,加强硬件管理,完善电网结构,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第四、注重企业决策。抓好安全管理。建完好企业决策、开发、营销队伍,把懂经营、会管理、善于驾驭市场的人才推向企业领导岗位;采取多种形式和更加灵活的政策,推广农电企业安全技术宣传,强化企业经营功能,为企业走向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五、注重国家投资,夯实物质基础。依靠国家投资i搞好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技术装备和必要的物质基础。

市场经济走向篇13

一、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旅游业发展过程

(一)由政治接待向经济事业型转变的改革。在这一阶段下,强调政企分开,旅游业开展企业化经营,外联权逐渐下放,以更好的适应旅游业发展,外联权之间下放至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不仅如此,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得以逐步推广,大锅饭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得以推进,这就为旅游业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优良条件。(二)自1986年到1992年十四大召开前,按照国际管理改革旅游业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在这一阶段下,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被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旅游业逐渐转向经济事业型,旅游业的深化改革方向得以明确。在管理体制方面,对成立旅游企业集团和本国饭店管理公司给予支持和鼓励,这就有助于落实旅游业行业管理,骨干企业作用得以发挥。在管理制度方面,星级饭店评定和管理制度得以建立,这就促进了旅游涉外饭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在管理技术手段方面,电子计算机信息系统得以应用,旅游业联网得以实现,现代化管理水平也明显提升。

(三)自1992年十四大召开至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推进旅游业改革。这一阶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得以提出,这就对旅游业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方面,需要对政府职能进行转变,对政府机构和冗员加以精简,确保与国务院要求相符合。要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实现简政放权,将一二类社经营范围的限制取消,突破了旅游型体制改革,并对旅游企业股份制给予支持和鼓励,建立旅游社营业保证金制度,促进旅游业深化改革。

二、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旅游管理经验总结

2.1坚持加强宏观管理和调控新时期下旅游业的发展,要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科学开展旅游管理,要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下,以《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为支持,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发,强化对于宏观管理与调控的认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积极转变职能,不是放弃宏观管理,而是要将以往管得多、管得死加以转变,要科学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落实宏观管理与调控,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出发,对机构加以精简化,转变管理方式,旅游企业要遵纪守法,并灵活经营,服从政府宏观管理,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2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和国有经济利益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旅游管理,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宏观层面上开展分析,考虑并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固有企业的利益,维护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以避免给国家造成损失。

2.3坚持以经营旅游业为主的行业发展方向现如今旅游业快速发展,并表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对旅游业的发展给予肯定,通过多种经营来增强旅游企业的经济收益,其应变能力也得到有效锻炼。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掌握好行业发展方向,以经营旅游业为主,促进旅游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并保证国家的旅游外汇收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