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实用13篇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1

一、不断升级的市场地位

回顾35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与“市场”作为资源配置重要形式的作用发挥是分不开的,改革开放之路其实就是重新定义市场概念之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选择与确立之过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艰难探索之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中搜寻,难觅“市场”二字,解决建国以来的政治遗留问题从而实现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是该阶段的首要问题。然而,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逐步推进,完全排除市场作用的计划经济观念开始松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1981年,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顺道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市场调节的存在和发挥作用,使“市场”这一词汇重新出现在了经济活动和人们视野之中。1984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强调改革是为了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坚持公有制基础上,充分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难以跨越的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发展进程中,增强企业活力,运用价值规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完善的市场价格体系,实行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等改革政策措施的出台,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自1987年党的十三大起,“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等新提法的不断演变,表明了新的市场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市场作用在改革实践中得到了较大提升和普遍认可。同时,在对当时政治经济形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持续、健康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许多的困难和矛盾,与此同时,遭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国际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事业的前途产生了巨大疑惑,如何将市场经济体制推向更快更好发展,需要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为标志,其关于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和市场归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错误思想束缚,释放了人们对改革开放前途的担忧,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就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同时,报告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了理论突破,奠定了理论基础。1993年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基础和总布局,其中对“市场”的认识和定义有了重大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基础性作用”奠定了市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资源配置性作用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五大、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突出和巩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前所未有的重新定义了市场作用,升级了市场地位。从“基础”到“决定”两个字的变动,点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涵质的提升,不仅突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调政府系统性的宏观调控能力,对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中国改革来说,是一份沉甸甸的改革纲领。

二、构建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这是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的纲领性方针和指导性意见。构建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晰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基础

产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中国作为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需要有一系列对产权关系进行有效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以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通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当前,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需要不断增强其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尤其需要高度警惕以市场化为名推行私有化之实的倾向;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创新所有制实现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有资本等相互融合,实现各类所有制资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城市需要发展,农村也需要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通过农民对集体财产股份所有权,宅基地用益物权以及其他产权的确权保护和流转交易,推进农村变革,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民富裕。在这发展过程之中,贯穿着一个核心命题“公有制经济产权和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不可侵犯”。完善的现代市场经济产权保护制度,能够使各类社会财富创造主体享有财富持有与增值保值之法律保护,解除其后顾之忧,激发其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财富之活力。

(二)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政府需要转变职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需要进行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让社会成员共享改革成果。整个社会的运转,需要在三者之间维持一个平衡态势,即通过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实现。首先,实行统一完备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资本投资利用效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013)》,就是对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的一个探索。其次,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凡是市场能够形成价格的交给市场,政府不应当进行不当干预,推进自然垄断领域和和竞争性领域的要素价格、商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最后,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在制定全国统一反垄断法与各行各业反垄断法相结合的基础上,严格执法,消除各类地区垄断、行政垄断,使政府调控、市场功能和社会作用各司其职,正常发挥。

(三)以“两个市场”为切入推进专门市场体系建设

改革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小政府、大市场”的理念在深化改革进程中将得到推广。要素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新提及了“两个市场”:建设用地市场和金融市场。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发展,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指导和配套法规政策,我国的土地要素市场发展不平衡、不统一、不完善,正常的土地市场秩序得不到有效维护。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加大了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需要对要素价格进行市场化改革,在此基础上对金融市场的准入、运行和退出环节进行市场化运作,形成一个的面向全球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等的规范化金融体系,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提供动力。同时,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定价、汇率市场以及金融的监管改革,进行专门化、系统化和整体化的规范,以保障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稳定和高效运行。因此,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作为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突破口,推进各类要素市场体系建设,是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的关键举措。

(四)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构建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从根本上是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并行不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绝对不能有否定或者弱化政府作用的倾向。在现代全球经济发展进程中,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同样重要,缺少任何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就会短腿和失衡。但是需要认识到,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内涵不同,市场对资源配置器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是根本性的一面,而政府是引导和调控资源配置,是间接性的一面;在两者关系上,是市场主导下的政府作用,而不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作用。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以财政和货币、价格和产业等政策手段为推手,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同时,从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等方面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2]夏小依:“决定性地位”重新定位市场作用――经济学家热解《决定》[J].中国金融家,2013(12)

[3]刘国光: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再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警惕以市场化为名推行私有化之实的倾向[J].江淮论坛,2013(5)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2

(二)价值链管理理论基础上的营销管理体系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营销学逐步形成了主要以价值链管理理论基础上的营销管理体系。科特勒每隔3年左右就将其《营销管理》重版一次,在营销理论上不断创新。自1997年第8版起,《营销管理》从价值链这一战略层面来看待营销,企业被看作价值传递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与上游供货商、下游分销商、广告商和物流商等营销中介共同组成一个价值传递系统。随后,又提出顾客终身价值等营销的核心概念,企业各方面的营销活动围绕创造最大化的顾客终身价值而展开。《营销管理》第13版亚洲版,则通篇以评估价值—选择价值—提供价值—传递价值—传播价值的逻辑顺序展开,将“营销管理”定义为通过评估、选择、创造、交付和传播优质的顾客价值来实现顾客资产最大化的科学与艺术,标志着价值链管理理论基础上的营销管理体系的形成。目前国内有少数营销教材是以这一理论体系为参考而编写的,除去导论部分介绍营销基本概念外,剩余部分遵循价值识别——价值创造——价值传递——价值监控或类似的框架编写。从价值链角度看,市场营销理论框架包括价值探索、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三个部分。

二、基于哲学角度的市场营销理论体系分析

从哲学角度分析,市场营销理论分为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市场营销应用理论和市场营销技术理论三类。它们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各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不同表现形式的研究成果,不同的功能,在市场营销学科发展和营销实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基础理论。是研究市场营销活动的本质、动因、功能、运行机理等方面规律性的理论。其客观性和稳定性最强,一般不受时间限制或限制很小,研究结果表现为一套概念、原则和原理,在整个市场营销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对市场营销实务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应用理论。是研究市场营销基础理论在不同领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具体应用,以及探寻有效组织实施市场营销活动对策的理论。其针对性、客观性、稳定性较强,较受时间、地点和范围的限制,研究结果往往表现为营销分支理论和各种战略、策略、程序、途径和方法等,直接规范和指导市场营销实务。技术理论。是研究确保和提高市场营销有效性的操作层面的理论。其针对性、客观性最强。研究结果表现为各种操作技能、手段和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市场营销实务。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技术理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三者之间存在递推的关系。基础理论为应用理论和技术理论提供理论依据、指明发展方向;应用理论和技术理论受基础理论指导,又为基础理论提供应用空间。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市场营销理论体系。

三、市场营销理论的拓展

(一)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维度

市场营销的发展始终与社会经济相关。按照社会经济活动的线索。

(二)产品维度拓展

产品维度从行业角度可拓展为产品营销、服务营销、高科技营销、房产营销和旅游营销。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3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这些体制机制障碍既有体制转轨不彻底,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基础原因,但新的矛盾又并不完全由于“市场取向”不够这一原因,产生了复杂的表现形式。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趋突出,我国经济在迈上新台阶后,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充分考虑上述问题对体制机制的要求,拓宽改革攻坚的层面,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二是改革开放推动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小康水平,成就伟大,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出现拉大趋势,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在减少的同时仍有相当数量,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发展迅猛、农村相对发展滞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任务艰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统筹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显然,深化改革要更加重视民生领域的制度创新,重视各种利益关系的统筹兼顾和利益关系调整的制度建设。

三是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配套的诸多新课题,医疗、教育、文化、以及各类社会组织和社会运行体制存在大量的改革任务。

我国进入新时期所呈现出的新问题,是在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基础上的新矛盾,是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历史台阶后的新挑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在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体制改革所依据的客观情势在总体上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作为30年改革所集中针对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复存在,但改革的渐进性特征又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很多配套性、协调性制度,不可能在以“转轨”任务最集中的改革进程中得到同步解决。因此,转轨取得初步成功后,解决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一系列配套性协调性问题,就必然成为改革中更加重要的内容,成为新时期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方向。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以建立科学发展观体制保障为重要内容,也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针的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次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标志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本来就是改革开放实践所呼唤的。党的十七大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把改革开放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实际上明确了新时期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基本方向,为我们解决进入新时期面临的深层矛盾,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与继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这两个方面,统一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经历从初步建立到逐步完善的转折。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标志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性转折。完善体制是继续完成“市场取向”为基础的“完善”,也包括更广泛和深刻的新内涵。既要“更大程度地”、也要“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实现市场配置资源,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重心所在。解决“更好”的问题,就是“完善”的问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必然包括更好地解决宏观调控与市场基础的互动问题,更好地解决城乡、区域之间改革发展协调性问题,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动力与重视民生的配套性问题;更好地在体制上解决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市场机制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我国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还带有很大的初兴特点,市场机制本身也不可避免带有自发性和盲目性,通过“完善”体制,可以有效抑制其自发性和盲目性,更好解决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和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更好解决经济社会协调、城乡协调、区域协调问题,更好地解决一系列制度建设问题。从根本上说,实现新时期又好又快发展,还是要靠改革开放为动力。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与连续进行的市场取向的改革是互动的关系,并不是也不能代替市场取向的系列改革。市场取向,体现经济体制改革继往开来的连续性。坚持改革开放方向,决不能离开市场配置资源这一贯通改革开放过程的体制性基础。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要着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有利于实现协调统筹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注重民生为重点的多方面制度创新。这些向纵深领域推进的改革是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进行的,与市场取向的改革是协调进行的。仅靠市场机制,固然不可能自发实现科学发展,还要解决一系列制度建设,但离开了市场配置资

源的基础性作用,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的科学发展。经过30年不懈努力,我国虽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这一基础性领域的改革并没有完成,一些重要环节仍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一些重点领域的改革仍然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来推进。已经实现市场机制的部位,进一步完善的任务也十分艰巨。例如健全和改善宏观调控、完善各类微观主体现代产权制度、加快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打破市场封锁等等。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的推进,必须与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相协调,而不能离开这一取向。这就体现了新时期改革向深度广度拓展的时代特征,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历程是承继的、连续的,又是适应发展新时期向深度广度的拓展。

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的推进,在市场取向改革基础上拓展和强调的新内容很丰富,其中,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更加重视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二是形成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三是建立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四是形成以自律协调为基础的社会运行机制。以下对四个层面分别做一些简要分析。

二、更加重视市场基础上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

新时期深化改革要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体现以人为本的出发点,体现发展观、市场观与价值观的统一。这一问题,是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提出的,也要在市场取向改革基础上得到解决。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具有活力、动力与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势,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市场机制自身也是有缺陷的,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带有利益即期性,如果不能驾驭其“自发作用”,将会对社会效益与公平正义价值产生冲击,这在市场经济形成初期和工业化加速期相交汇的阶段,可能助推经济、社会各种矛盾问题的产生积累。为此,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必须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基础上,高度重视弥补市场缺陷的制度建设,重视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既要保障效率,又要重视公平,当前需要更加注重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建设。最重要的是重视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制度建设,重视公共服务行业社会效益的制度建设,更加注重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协调。

围绕“重民生”为重点深化改革,是经济体制与社会体制相交汇的改革,也是新时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之义。民生领域的体制都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紧密关联的,不可能离开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要靠发展,但在特定条件下,发展并不一定能自动解决民生问题。从根本说,解决民生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公平正义,要靠继续深化改革。在这方面的改革,不仅仅是以提高效率,加快发展作为改革的直接目的,而是要把公平公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深化改革中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就业制度创新、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医疗卫生改革、教育文化体制创新、安居工程建设、直到加强各方面的公共服务等方面,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是新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要重视初次分配也要有公平观,综合处理好再次分配调节与初次分配制度的关系。再次分配是收入调节的主要领域,是以公平性调节为原则的,当然调节的深度以不损害效益机制为限,我国目前仍有进一步加大调节力度的余地。在我国现阶段,完全依赖再次分配调节是难以覆盖社会各方面的,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与完善,是伴随整个工业化进程的一个艰巨任务,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全国城乡范围到位的保障调节。在这个历史阶段,分配体制的改革必须重视初次分配领域的调节。实际上,群众对分配意见的直接感受也主要来自于初次分配领域。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提高劳动在社会收入中的比重,这一论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次分配领域还是要确保效率优先,这很重要,只有可以促进劳动效率的体制,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体制。但初次分配也必须注重公平,要以制度形式规范收入差距。提高劳动在社会收入中的比重,实际上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和按劳分配的协调,要考虑分类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包括农民工最低工资制度。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工业化过程中的关注点,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与农业、农民补贴,同时,适时研究农产品价格调控体制,稳定农资产品价格,合理调控农产品价格。

要高度重视就业制度创新。就业既是经济层面的事,也是社会层面、人文层面的事,体现社会的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从我国当前劳动力巨大压力的实际考虑,如果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仅靠扩大社会保障制度和再分配调节就难以支撑社会和谐与公平。在我国现阶段,发展既应当是可持续的发展,也应当是有利于带动就业的发展。就业问题既是长期压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当前现实压力,决不能因其长期性而忽视当前。我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是工业化、城镇化阶段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定问题,不能仅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指标,而应当有发展战略选择和更有效的制度安排。要大力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作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真正解决不利于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这是带动就业增长的主要领域。促进就业还要研究新思路。对产业工人、包括进城务工者,要严格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双休日,加强劳动保护;对某些产业,包括内外资,可否根据产业特征给予劳动力数量的适当外在调控。该破产、该下岗、该裁员的当然还要进行,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但国家应当扶持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教育、转业培训。就内外需就业结构看,我国在就业压力下,农民工的超低工资支持了超常规的低价格出口的持续增长,维持了扩大农民工队伍就业状态,但这部分就业的过低收入水平不能形成为相当的国内需求,制约了与经济增长相应的国内需求增长,反过来也会制约内需性就业增长,这是需要与扩大内需一并深入研究的。

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新时期改革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对社会保障制度重视不够,突出体现在政府性资金直接投资项目数额偏大,而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缺口又很大。今后确实要进一步提高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转移支付和财政支持。另一种倾向是脱离现阶段实际,对社会保障寄予脱离现阶段可能的期望,提出一些不可能在现阶段实现的口号,这同样是有害的。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几个核心问题是,一是尽可能扩大覆盖面。特别要更加重视城市低收入和低就业家庭,更加关注农村社保体系的启动建设。二是对养老医疗保障加大统筹体系建设。首先要提高统筹层次,养老统筹到省,医疗至少到市。其次要加快探索人口迁移所必需的社保转移,中央政府要在社保转移方面加强协调支持和监督力度。三要逐步增加财政投入。这里的投入并不能对应产出,而是政府的公共责

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

三、形成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从总体上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面向未来,深化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从推进生存型发展的需要为主转变为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其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实现这一历史任务,必须在体制上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关键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推动了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但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很多矛盾。不解决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我国在人口多、资源不足情况下,就不能顺利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进程。进一步深化改革,要着力于解决自主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体制问题。对此,我国已经启动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出台了促进自主创新的系列政策,并正在加快解决涉及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是在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下发展的,也是在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展的,大量体制性机制性问题需要靠深化改革来解决,这是我国发展阶段的基础特征决定的。

党的十七大提出,新时期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着力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即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个关键问题在新时期是一体互动的。一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目标,要着力实现二者的统一;二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有其自身特定的内容,但关键问题还是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实现。如果仅仅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一些权宜管理措施,那很容易走上行政手段主导的老路,从长远看反而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要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重点是要重视市场的约束机制建设。市场本身具有两个方面的机制:激励导向机制、约束限制机制。两个机制都健全,才能构成完整的市场机制,才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我们不能把市场机制仅理解为激励机制,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市场约束机制的建设,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宏观调控要起作用,没有市场约束机制就起不了作用,除非只用行政手段,那还有什么宏观调控?过去我们花费了很多的行政力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不理想,问题在于体制、机制的角度研究不够。要改革经济管理体制,使经济管理与市场机制相适应。例如资源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未形成、投资管理体制不完善、财税体制不健全等重要问题,要成为新时期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要加强市场主体自身的各项改革,强化市场主体内在约束机制。市场本身就有约束机制,但还要通过市场主体的内在约束机制的健全才可以实现。还要规范市场主体的外部约束,加强市场秩序与市场监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正确发挥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

政府“经济调节”也要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力求形成具有制度属性的经济调节机制。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制约日趋突出等,这些问题确实不能够完全由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自动解决,这在健全的市场经济中也是做不到的,必须健全符合需要的经济调节制度。实际中,对部分高耗能行业投资过热、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等方面的调控办法更多地采用了行政手段,这也是基于当前制度不健全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但我们应当努力建立基于市场调节,又不放任市场的经济调节机制。所谓带有制度属性的经济调节,即直接利用市场机制作用,对某些重要环节按产业导向意图设置制度性调节机制。一要探讨建立资源产权制度。解决资源浪费无节制问题,税费的办法、处罚的办法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事倍功半。根本的基础还是要建立资源产权制度,使资源形成产权约束。我国的矿产资源、城市土地资源归国家所有,这是我们能够建立资源产权约束的制度基础。二是要尽可能在市场基础上设置经济调节的制度性节点。减排要探讨设立排污费用制度,排污必须列入企业成本,探讨建立排污权交易;节能也可以设置相应的制度,例如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要建立有效的价格分摊制度等等;促进节约利用土地,仅靠计划、项目、处罚也是不行的,关键是要规范土地市场,特别是对农村土地要建立与市场经济接轨的使用和流转办法。

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

我国目前城镇化进程,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方面,工业化已经推动并形成强大的城镇化趋势,另一方面,由于二元经济经济结构体制没有相应转变,城镇化又大大落后于工业化。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公布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6157万,占总人口的42.99%,其中包括进城务工农民,如果减去1.5亿经常性进城务工农民,城镇非农业人口比重变为30%。这一数据距离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已达到88.3%的工业化参照数据相差甚远。可以说,我国工业化进程已经极大地开拓了城镇化空间,但城镇化的潜力并没有顺畅地释放出来,我们已经到了必须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阶段。二元经济结构是―个生产力发展阶段问题,也是―个体制问题。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在发展中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进入新时期以后,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在改革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城乡关系已经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特别是农民进城务工已形成巨大的规模,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乡关系已经到了发生巨大变革的前夜,很多问题亟待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放在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位置。

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必然要求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而城乡二元结构也只能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逐步消除,这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辩证关系。也就是说,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延续,是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发展阶段的产物,它首先是一个经济发展问题,不可能通过某项体制变革来即刻改变。但是,目前的问题在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而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已经滞后,在部分地区的农村,已经与城市经济密切交融,但在土地、落户等重要体制上,已经制约了进一步发展。从人口构成看,如果只看三次产业产值,我国第一产业早已在GDP的15%以下,似乎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而我国就业人口大部分仍是农业人口,城市的工业产值在相当程度上是农民工创造的,但这部分工业对城镇化作用较小。这种情况给我们带来城乡统筹发展的复杂局

面。在工业化进程中,城乡二元分治的体制会抵消我们提高农民收入的种种愿望和努力,阻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缩小。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现金收入之比逐年扩大,1985年为1.8倍,2007年扩大到3.32倍。近年我国一直着力于提高农民收入,但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未能改变。这些说明,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进程必须逐步展开。既要反对不顾生产发展条件,把改变二元结构和城乡关系理想化,也要看到,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到了经济发展和体制创新互动的阶段。有的体制已经具备了先行先试、局部展开的要求和条件。只有深化改革,适时出台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措施,城乡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才能步入良性轨道。

要稳定和完善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包括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发展要融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也必须得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要通过改革建立农村集体经济适应城乡一体化、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探索适应市场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当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涉及面很广,必须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前提下进行探索,把握好稳定和改革的关系。

农村生产方式也已经蕴含深刻变革。有条件的地方正在促进适度土地规模化经营。没有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就不可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不可能解放已经离土的农民,也就不可能解决我国城镇化进程滞后的很多矛盾。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从“有条件的地方”起步。目前看,“有条件的地方”最主要是大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在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过程中,需要解决农民的权利保障、农民离土的权利置换、并逐步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这就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奠定了重要基础。

已经到了必须高度重视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阶段。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已经难以孤立运行于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了,这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问题之一,已到了非重视制度创新不可的时候。包括农民承包土地流转、农户宅基地确权与农民进城后的流转问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如何流转问题。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确实要保护耕地总量、保护农民利益,同时也要在逐步破解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相衔接方面积极探索,促进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要实现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转化身份的制度建设。基本内容是建立城乡能够对接的身份转化制度。只有让进城务工农民逐步转为真正意义的市民,与原有土地关系脱钩,才能实质性地缓解农村人地紧张关系、提高耕种效益,改善在乡农民生产条件,实现城乡共赢。转化身份的制度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实施。农民工问题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将长期存在,但身份转化的工作也应当逐步推进。

要有一个统筹协调的城市化、城镇化管理机制。目前部门之间协调性较差,多元目标之间缺少统筹。例如空间布局问题,应当统筹我国主导各类空间布局的规划和法律体系的研究,是否可以规划生产力布局的主体功能区设计为主导,加入城镇化布局的考虑,统筹协调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之间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也要在农村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模式统筹考虑,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制度安排予以统筹协调。

五、形成以自律协调为基础的社会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要把社会自律、基层自治机制的形成放到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位置。这一任务在改革开放30年中已经触及,但并未提高到战略性、全局性改革任务的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新形势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必要把自律协调的社会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放到重要战略位置。

力求形成社会自律协调、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这既是社会体制,也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乃至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从经济体制看,如果不能有效形成社会自律协调、基层群众自治的机制,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就必然会过多地依靠行政力量。依靠行政手段,最终也就难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公民,在市场经济充满活力的运行中,也必然存在大量需要依靠一定机制及时解决化解的矛盾,各种利益群体产生后,也必然要求有序及时的利益协调机制,在法制的基础上由社会自身调节矛盾利益。可以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一定阶段后,发展社会自律协调机制、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就是必然的选择。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4

作者简介:杨海涛(1975~),男,四川攀枝花人,经济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民营组织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4-0117-03 收稿日期:2008-04-1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发达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经验正在显示着巨大的示范效应。同时,在中央政府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宏观背景下,西部地区的民营组织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那么,究竟怎样的市场环境更有利于西部民营组织的持续发展呢?这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特定地区的市场环境中,如果各种市场组织之间的交易费用为零,市场组织就能够通过谈判活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然而,现实中的交易费用是不为零的,交易费用是影响市场组织的交易选择行为和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威廉姆森等,2007)。影响交易费用大小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两项:一是市场体系的“机制”,如果“机制”的运行效率高,就会降低市场组织之间的交易费用。二是市场体系的社会基础,良好的社会基础能够有效降低交易费用(杨海涛,2005)。因此,这里重点分析这两方面。

一、市场体系的“机制”:市场中介组织

在地区经济的市场环境中,市场中介组织构成了“机制”的实体内容。在市场体系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内部组织承担着信息咨询、销售、服务等大量组织功能,当市场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原来由企业内部组织承担的一些职能,逐渐转移到企业外部,由社会性质的市场中介组织承接了这些职能。

这些市场中介组织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1)由于信息咨询和销售服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所以市场中介组织提供的服务构成了市场组织的交流平台,众多的市场组织能够共同享有这些服务。并且,参与到这个交流平台的市场组织越多,这些服务的功能越强大,服务质量越好。(2)市场中介组织通过专业化活动提供服务质量,改善专业化经营效率。由于这些市场中介组织从事某个方面的专业活动,它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提供服务的社会成本,或者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提供更好的服务(斯普尔伯,2002)。

在现实市场体系中,市场中介组织的经营领域相当广泛,本文重点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服务体系、要素供给组织、销售网络。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了市场决策的基础条件,要素供给组织提供市场组织进行生产活动的要素支持,销售网络则提供了市场组织实现生产目的和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的有效途径。

(一)信息服务体系

1 信息服务体系的存在必要性。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行基础是信息交换,市场组织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它们的决策行为以市场信息作为前提条件。信息是影响市场组织决策的重要因素,信息服务体系是影响市场体系运行的关键因素,也是现代市场体系发展的重要标志。通常情况下,信息服务体系具有三大功能:(1)搜集市场信息。随着信息搜集范围的不断扩大,逐渐增强信息广泛性和准确性。(2)归纳和整理市场信息。以产品种类作为分类标准,对大量的市场信息进行分类整理,通过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直观而精炼的市场形势判断。(3)咨询服务。以市场信息为基础,借助于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对市场信息进行专业评估,并且为各种市场组织提供针对性的咨询意见。

2 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鉴于市场中介组织的重要性,西部地区应当着力于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不断改善民营组织发展的市场环境,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扩大信息服务网络的覆盖面。信息服务体系是部分企业职能社会化的结果,它涉及宏观经济分析、销售状况调查、会计服务、法律咨询等方面。信息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取决于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它们建立在信息服务网络的广度基础上。信息服务网络的覆盖面越广,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活动越有效,信息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也越高(佟希砚,2006)。(2)完善信息服务行业的自律机制。信息服务产品对市场组织运营的影响力很大,所以信息服务行业必须建立行业自律机制,保证信息服务的真实性、保密性、准确性、及时性。通常情况下,信息服务行业的自律机制面临着两种监督力量:一是政府机构的外部监督,审查信息服务组织的从业资格;二是行业自律机构的内部监督,规范行业内部的组织行为,减少信息服务组织的机会主义动机,维护信息服务行业的稳定发展。

3 西部地区建设信息服务体系的关键因素。目前,西部地区已经初步建立了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体系,并且不断努力提高信息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针对西部民营组织发展的现实需要,西部地区在建设信息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两项关键因素:(1)信息服务质量。信息服务组织是重要的市场中介组织,也是市场组织传递经营信息的重要媒介,这就要求它必须保证信息处理的客观性和公平性。如果信息服务组织隐瞒单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将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市场风险逐渐积累,并扩散到整体行业体系。美国安然会计师事务所丑闻就是典型例证。(2)单个信息服务组织与整个信息服务行业的关系。公众信任是信息服务行业的存在基础,如果单个信息服务组织采取不规范行为,必将降低人们对整个信息服务行业的信任度,所以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是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的制度保障。

(二)要素供给组织

1 要素供给组织对西部民营组织发展的重要性。毋庸讳言,西部民营组织的发育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的民营组织,究其原因,缺乏足够的要素供给支持是重要原因之一(沈玉春等,2002)。事实上,这种情况与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具有高度关联性。西部民营组织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资金等生产要素,但它们所在的地区却缺乏有效的要素供给能力,针对生产要素的供求缺口,西部地区应当着力于构建完善的要素流动渠道。进而言之,目前制约着西部地区的要素供给能力的原因有诸多方面因素,如交通条件落后、市场体系发育程度较低、要素供给组织发展滞后等等。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使得西部民营组织的生产要素需求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从而限制着它们的规模扩张和市场拓展。基于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西部地区应当重点发展要素供给组织,通过要素供给组织的功能延伸,推动整个要素供给体系

的不断完善。

2 发展要素供给组织的重要原则。笔者认为,在西部民营组织发展的背景下,西部地区发展要素供给组织,应当遵循两个重要原则:(1)完备性。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充足的要素供给。通过生产要素供给体系,民营组织能够及时获得资金、技术、原材料等各种生产要素。二是多元化的要素供给组织。多元化的要素供给组织增强了市场选择性,不同类型的民营组织能够根据自身的要素需求情况,选择恰当的要素供给组织,从而提高获得生产要素的能力和生产效率。(2)畅通性。生产要素的供给效率依赖于畅通的要素流动渠道,要素流动渠道的畅通性的前提条件是要素供给组织的运行效率。如果地方政府过度干预要素供给组织的活动,就会增加要素流动的摩擦成本,阻碍要素流动的畅通性,使民营组织难以按照市场原则满足正常的要素需求。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地方政府通常采取价格管制来抑制要素需求,暂时缓解要素供给矛盾。但从市场体系的长期发展效应来看,这种以政府行为替代市场行为的方式,并未彻底解决民营组织的生产要素供求缺口问题,也不利于西部民营经济形成持续发展机制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销售网络

销售网络是市场产品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完善的销售网络体系提供了民营组织发展的市场基础条件,它也是民营组织不断实现组织扩张的重要途径。根据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西部民营组织应当不断完善销售网络,具体措施集中在两个方面:

1 培育特色产品市场。特色产品市场发挥着专业市场功能,将西部地区的特色资源条件转化为具有相对市场优势的特色产品,逐渐形成该种特色产品的集中交易场所。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具有地域化特征,许多地方都拥有特色资源,如:川西的香菇、宁夏的枸杞等。如果西部民营组织能够挖掘出这些特色资源的市场价值,这就不仅能够将地区经济的相对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组织的相对市场优势,而且能够给西部民营组织发展带来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市场地位。

2 构建商业组织网络。商业组织网络的覆盖面是销售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已经建立了较完备的商业组织网络,逐步形成了一些大型交易中心。然而,这些中心城市并未充分发挥地区经济增长极的功能,商业组织网络未能覆盖整个西部地区,许多地区的交易活动缺乏组织性和规模效应,商业组织网络缺乏大量基层“节点”的支撑(贾春玉等,2000)。因此,西部地区应当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商业组织网络不断扩展,逐渐形成覆盖整个西部地区的商业组织网络,利用网络中的大量“节点”带动县市经济发展,从而使偏远地区的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产品优势,使西部民营组织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获得强有力支撑。

二、市场体系的社会基础:非正式规则

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体系的社会基础是影响市场组织变迁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三方面:(1)市场体系的社会基础属于非正式规则,这种“柔性机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公众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它们通过影响社会公众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弥补正式规则的社会功能不足(柯武钢等,2002)。(2)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市场体系的社会基础也在不断变化,主要表现为各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3)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体系的社会基础深刻影响着政府、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的行动准则,进而构成他们进行决策的前提条件。

针对西部民营组织发展命题,西部地区应当充分重视本地的文化传统,同时兼顾民营组织发展的市场环境条件。换言之,本地文化传统和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效结合,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容之一。因此,本文强调社会基础的以下两个方面:

(一)西部地区的二元文化结构

在中国西部地区,社会文化结构的二元特征相当显著,多维的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深刻影响着西部地区的社会文化和公众行为,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1 价值观念的二元性。在西部地区的各社会阶层,主流价值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结合产物。这两种价值观念体系的综合,本身就体现了西部地区的二元文化结构特征。它们不仅深刻影响着西部地区的社会演进过程,而且深刻影响着西部居民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理念(王莉蓉,2006)。首先,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历史沉淀。在中国社会制度的演变过程中,中华文化传统不断挖掘新的文化内涵,逐渐形成包容性很强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将儒、释、道、法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粹融合在一起,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由于地理条件的分隔性,西部地区较少受到外来文化冲击,较好地保留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文明碎片和风俗习惯。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新加坡的“儒家治国”思想和日本对《孙子兵法》的推崇,都促使西部地区重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不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西部民营组织将获得持续发展的思想动力。其次,中国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国的建国历程和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的基本信念推动着社会经济制度的不断演进,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它体现着人类社会对效率和公平的极大渴望。上层建筑影响着经济基础,中国社会的上层建筑建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上,西部民营组织发展也必须置于这个制度框架之内。

2 思维模式的二元性。首先在城镇地带,各种社会思潮强烈冲击着社会公众的神经,现代经济发展迫使人们接受西方式的高效工作理念,迫使人们接受快节奏的生活氛围。同时,西方世界的各种“泊来品”也出现在大街小巷,它们悄然改变着城镇居民的生活习惯。器物的影响是表面现象,重要的是社会思想层面的影响。来自西方世界的各种现代思潮深刻影响着城镇居民的思维模式。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出生的年轻一代,自小就接受西方文化的感染,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式都带有浓厚的“现代”特征。其次在农村地带,传统意识浓厚,外来文化冲击较少。农村居民的日常生产活动基本上是传统的农业生产,社会交往网络以家族关系为核心,生活用品也没有完全被西方“泊来品”所替代。特别是在生产组织方面,在西部地区的农村地带,人们并不是根据西方世界的发展经验建立“标准化”的市场组织,而是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市场组织形式,从而有效节省组织运行成本。如果我们能够准确把握西部地区的二元文化结构特征,充分利用社会基础的特殊条件,以家庭作坊和特色产品为发展起点,同时逐渐吸收现代市场经营理念,逐步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就有可能培育出具有西部地区特色的“西部民营组织发展模式”。

(二)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1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相应的市场道德基础。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西方世界的市场经济发展与新教伦理具有高度相关性。在西方世界进行宗教改革之后,新教伦理重新设立了一系列社会行为准则,它们鼓励社会公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鼓励人们在道德限制的条件下谋取自身利益,从而推动着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教伦理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社会基础的重要内容。

然而,新教伦理毕竟是西方世界的文化产物,它体现着西方世界的宗教理念、社会道德、科学精神,当我们努力模仿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构建市场经济体系的时候,切不可忽视了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否则.我们模仿西方世界的器物和技术,只能得到一些皮毛因素,我们学习和模仿西方世界的制度,只能产生“南橘北枳”的结果。

2 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的支柱理念。笔者认为,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具有两大支柱理念:(1)自由精神。市场体系的有效运行依赖于经济组织的自由选择,它要求经济组织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纵观西方世界的制度演进历史,只有在自由精神成为社会公众公认的基本理念之后,市场组织才能自主进行选择,市场经济发展才有可能性。(2)信用观念。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市场组织之间的交易活动,它必须以契约意识和信用观念作为前提条件。市场契约确定了市场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契约缺乏权威性,市场组织就会逃避义务,从而使契约成为一纸空文。市场契约的权威性来自于信用观念,它要求所有市场组织都自觉遵守市场规则,自觉按照市场契约的条款进行交易活动。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5

学界对经济法理论基础的摸索是伴随经济法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开展的。早些时候,我国经济法学界在调研经济法构成的本源时,多在经济法构成的经济基础上做文章,并提出“市场失灵说”,以为:在传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约机制、竞争机制、价钱机制等市场机制成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石,资源配置借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来完成。但是,它会呈现“失灵”状态,首要表此刻:自由竞争发展到必然水平就会构成把持,而把持则会抹杀竞争;宏观经济一旦呈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明显不平衡,就可能致使经济危机。如许,就需要借“国家之手”加以管控。而是以呈现的法律空缺又必要一种新的法律形式来弥补,这类新的法律形式便是经济法。这一“市场失灵说”,曾被经济法学界有意无意地看成经济法理论基础。后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市场失灵”仅仅是经济法的经济基础,经济法还应当有社会基础、政治基础等。近期,有的学者更直接表述:“无论作为法律部门,抑或法学学科,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其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为现实基础,即客观基础;二为理论基础,即主观基础。作为直接反应经济生活的一种上层建筑形态,经济法具备普遍而坚固的实际基础――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对此已越发构成共鸣”。这里已明显将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作为客观基础而与理论基础区别开来。

诚然,这类将客观基础与理论基础区分开来是准确的,可是,还不可以作为经济法的理论基础。首先,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等客观基础是不适合作为法的理论基础的。因为,任何部门法的理论基础都应当是法律意义上的理论,即对应其自身特有的法权,只有这样,部门法所规定的主体及其职权和权利义务才能够得以最终归属,部门法以主体及其职权和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体系受到这种“归属”的支撑才能够形成,由此部门法的理论基础才能够成立;其次,客观基础尤其是经济基础,可以并且可以作为全部社会科学学科的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足以证实这一点),因而无法尤其针对部门法来做基础;另外,顾名思义,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也只能是部门法的客观基础,它反映的是部门法形成和发展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客观背景,还不是理论,因而与理论基础的涵义大相径庭。由此我们可以推论,作为经济法的客观基础――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是理论基础。作为理论基础,一是要构成理论;二是这一理论应当是法律意义上的理论,即以经济法主体的职权和权利义务为内在要素,使经济法所规定的主体及其职权和权利义务能够得以最终归属,其内容的体系受到这种“归属”的支撑得以形成;三是可以尤其针对经济法来做基础,即可以将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和社会法等区分开来。

2构建区域经济法制度框架的设想

法的系统是与法造成的基础和法的主要任务相适应的。打造地区经济法的规定框架,必需与地区经济法的客观基础、理论依据、政策目的和主耍使命相一致,必需反应经济法和地区经济关系的特征,必需以地区经济法的调控工具为规模来肯定。地区经济法是调控地区调控经济关系和地区市场规制经济关系的法律规章体系,本质上属于经济法的范围。经济法系统一样平常由“一体两翼”三大块组成,即由经济法主体、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三部门组成。

经济法主体的市场行动和市场监管行动都必须遵照国家市场规制法的束缚。与此同时,作为市场规制法的尤其法律规定,地区市场规制法规定的主要内容还应包含:(1)市场培育法律制度借市场培养法律制度规划来建立地区一体化市场,这是实现地区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前提。(2)为缓解区域内各政府间存在的为实行市场规制法而呈现的立法、法律与司法上的相互牵制,理应成立区域内的市场规制法调和规定。(3)域内政府经济协作条约规定。这是经济法中经济合同规定在地区经济法中的详细落实。(4)域内技术交流与互助规定。(5)域内地皮、资本、能源互助开发利用规定。(6) 一流设备、运输通道基础设施等互助开发利用规定。区域生态环境共建与保护制度。要实现地区协调发展,走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这就起首必要按照地区发展特征、资本状态借立异立法的规定平台建立,打造出一个适合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良法律情况。现在,良多经济地区连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律例、规定,在地区法律规定安本领迈出了坚固的一步,这些立法收获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打下了优良的规定平台。

3结论

本文得出的开端结论是:中国地区经济法造成、存在和发展具备客观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它对保障和增进各经济地区的均衡、协调发展,安妥加速西部大开发,更好更快增加我国综合国力,具备重要意义。打造地区经济法必须坚持中国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应从地区经济法的主体规定、地区市场规制法规定、地区调控法规定、地区经济法的责任规定等多方面打造地区经济法的规定框架。调研打造地区经济法的框架系统,增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法制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庞大系统工程,现在这类调研起步没多久。地区经济法作为经济法调研的新领域、新课题,理应像昔时调研涉外经济法和特区经济法同样,加强调研,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法学调研的又一特性。

参考文献

[1] 孙国华,朱景文主编:《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4 页.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6

文献标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3―0073―0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各级政府提出的一项根本要求,它基于我国城乡发展失衡的现实,突出地强调了政府在兼顾城乡利益、理顺城乡关系、协调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中的主导作用。显然,实施“统筹”的行为主体就是政府,各级政府应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理性选择,担负起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职责。应该看到,仅仅依靠政府的政策手段和行政资源,统筹城乡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行政架构确保了工作的强力推进,但也强化了政府的角色,加剧了政府职能的扩充和行政边界的扩张,非经济手段的过多介入并不利于提高城乡资源配置的效率,还易于造成基层和公众对政策的过高期望和对政府的过度依赖,无助于提高社会公众特别是市场主体参与城乡一体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2007年7月,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既要发挥政府的力量,更要重视市场的力量”。应该明确,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城市”和“乡村”作为非均质的地域空间,是人类生存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同的群落分布形式,受各自特定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制约,城市与农村在物质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区域功能以及民众生活习俗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但是,这两大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互为需求、互相补充,在互利互惠中互动互促、共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资源配置和产品实现是以市场信号为引导、在城乡对接的市场平台上完成的,市场机制在城乡经济运行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以确保城乡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合理利用。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基础的相互关系,笔者认为亟待着力于以下几个问题的解决:

(一)确立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落实农民的基本权利,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内容

协调发展的城乡关系是以城市和乡村的不同社会权益主体的权利平等与利益均衡为基础的。长期以来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所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民群体在城乡利益格局中的弱势化和边缘化,城乡关系的失衡实质上就是城乡利益格局的失衡。有研究指出: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用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让农民为工业化支付了6000亿至8000亿元的代价;改革开放以来又通过低价征用农民的土地,至少使农民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2万亿元的牺牲和贡献。协调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说到底就是必须确立农民的权利主体地位,落实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权益,保证农民在城乡利益格局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取应得的份额,让农民群体能够分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果,实现城乡社会群体利益的均衡发展和共同增进。

首先,要落实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源,是他们物质利益的主要来源和基本的保障。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土地财产权是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是其根本利益所在。要使农民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落实土地财产权是回避不了的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在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股份制改造,实行农民土地财产权的股份化,土地权益的货币化、债权化和资本化。对此,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已经提出并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积极推动农村集体土地资本化,进一步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和健全农村房屋所有权登记流转制度,通过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把土地的“集体共有”和“个人产权”结合起来,使农民的财产权利真正得到落实,以制度安排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和土地收益;而同时也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则设立了中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通过创新的“地票”交易形式,把农村建设用地有序流转为城市建设用地。

其次,要让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待遇。农民的身份平等权、择业自、迁徙自由权、公共物品享用权应该得到保障,从而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受益者。要逐步改革工农业产品价格关系,消除对农业和农民利益的“价格剥夺”,同时增加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政府补贴,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取消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消除附加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制度差别,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利,平等地参与就业竞争;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对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一视同仁,使社会保障成为全民共享的制度;增加对农村公共物品的投资,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社会福利事业,让农民与城镇居民拥有同等的公共物品享用权和发展自身利益的机会。

最后,要进一步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事实表明,现行农村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政管理组织,并不能充分代表农民利益,而且村社合一的经济行政复合体制还往往成为对农民权益的不当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就是培育和发展以共同利益为纽带的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权益保护的组织化水平和整体能力,让农民可以真正以集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己的利益、实施自己的行为,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力量单薄的不利状况,避免在利益受到损害时陷于别无选择的无奈境地。只有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权利,确保他 们的利益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合理增进,他们才会主动参与其中,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构建城乡融合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基础

城乡市场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逐步改变长期以来城乡体制分立、管理分治、发展分隔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资源、要素市场化交流和集约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城市与农村不同区域各个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共进。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要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构建连接工农、沟通城乡的统一融合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生产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市场一体化是协调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推进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市场管理体制。按照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的要求,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消除限制资源、要素和产品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城乡统一的价格制度,打破不合理的垄断定价,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让价格正确反映市场信息,引导城乡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为目标,加快农村财政与税收体制改革,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基本需求返还制度,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和城乡居民非税负担统一,使城乡的财政支出与其人口比例大致相适应。

培育市场,形成城乡一体的市场网络体系。按照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加快发展和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网络。要破除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增强城乡市场的内在联系,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城乡范围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推进中心城市的展销市场、中小城镇的专业市场、广大农村初级农贸市场间的纵向联系,形成相互依赖且等级多样的城乡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运用城镇市场引导和带动农村市场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和农业市场化程度;以市场为导向,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纳入到城乡统一的大市场中,以利于稳定供求关系,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减小农民直接进入市场的风险,同时鼓励和引导城市的工商经济组织向农村延伸和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改善环境,维护城乡一体的市场运行秩序。针对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市场发育滞后的实际情况,要着重改善农村的市场环境,确立和维护农村市场运行的规则和秩序。一是要搞好服务。通过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保护农民在交易谈判过程中的话语权,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城乡范围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建立和完善农业市场信息网络,充分发挥市场的信息服务功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城乡农产品供求信息,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以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农业经营效益的增长。二是要加强管理。在农村经济活动中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废止妨碍公平竞争、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制定市场交易规则,确保公平交易和平等竞争,创造城乡统一的竞争秩序和市场环境。

(三)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切实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保证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社会和公众为主体,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特征,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目标的政府行政模式。

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天然职责。从历史和实践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不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把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和推进政府制度改革的根本要义。在制度设计上,普遍把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政策。发达国家普遍高度重视发挥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导作用。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并于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服务制度,对美国70余年来的经济增长起到了有效的保障作用。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率先完成了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德国、芬兰等国家,建立了福利型公共服务体系。在发展重点上,不同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界定各有侧重。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普遍采纳了新自由主义或新的理论,英国、美国先后进行了以削减社会福利支出为主要内容的新公共管理改革。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普遍采取第三条道路理论,把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扩大就业、发展福利事业摆在政府职能的首要位置,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加拿大把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作为联邦政府财政供给的主要项目,印度尼西亚把初等教育和公路设施列为政府财政均衡化的重要内容,哥伦比亚把教育列入重点转移支付,巴西重点投入教育和医疗卫生。在联合国的文件中,把提供清洁水、卫生设施、教育、医疗和住房等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在发展方向上,普遍注意促进城乡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20世纪30年代英国推进“新城运动”,1968年美国通过“新城镇开发法”,重在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意大利通过产业政策和城镇基础设施规划,引导产业向农村扩散、人口向城镇集聚。20世纪70年代韩国启动“新村运动”,意在推动所有村庄从传统社区转变为现代社区。法国、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国家在农村社区建设中,非常注重供水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村庄内部道路与交通安全设施、标准消防栓等基础设施建设。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7

交通基础设施低碳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1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自身低碳化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低碳化推广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及新型低碳材料在公路、地铁、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鼓励施工废弃物循环利用,降低工程单位产品能耗,提高基础设施设计前瞻性,注重长远发展。如在道路施工建设中推广温拌沥青技术,温拌沥青的铺路方式比采用普通热沥青铺路要节约30~50%的燃料,减少有害气体排放40%,并具有延长施工季节、延长路面寿命的优点;再比如在地铁运营供电系统中采用逆变装置,它能对车辆运行过程中回馈的能量实现再利用,可节约高达8%的车辆能耗。推广低碳性基础设施的应用在运载工具方面,推广利用新型能源的环保运输工具,利用市场机制积极推出低碳车型,淘汰高能耗车船,制定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禁止老旧汽车上路行驶,确保2013年后在线运营的车船全部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料消耗限值标准。在场站枢纽和线路通道配套设施方面,积极推广太阳能设施如太阳能指示牌、太阳能道钉、LED节能灯具、太阳能路灯等的应用。

2建设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

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是指通过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以及场站等基础设施,将区域内不同地点连接起来,在物理上实现各种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的无缝衔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不仅能促进城市土地空间的合理布局,还能大大缩减人们的出行里程和时间,是提高城市交通低碳性、便捷性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交通网络建设虽然布局范围广泛,但资源整合程度还远远不够。例如广州,由于大量的地铁站点未能辐射到居民生活区域,并缺乏配套的P+R设施,居民无法便捷地使用公共交通,致使私家车依然大量上路。而在香港则约有70%的地铁换乘站点可以实现同月台换乘,换到另一条线路大概只需15秒,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使得公共交通成为大多数香港居民出行的最佳选择,因此要大力发展低碳化公共交通,必须首先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一体化交通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交通硬件基础设施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全面推进公交主干网络、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的建设。在轨道交通、大型住宅区附近建设配套的公交站点、出租汽车候客站等,不仅可以提高市民出行质量,而且保证了市民出行安全。某些城市地铁运营站点附近,由于缺乏配套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使得黑车运营大量盛行,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2)落实重点地区停车规划,提高停车场配建标准。在火车站、公交及地铁站点建设一批“停车——换乘”设施,充分利用资源,扩充停车能力,实现客运枢纽、公交停车和社会停车的多重功能组合,为市民由私家车出行改为公共交通出行提供条件。3)在公共交通覆盖率低的地段设立自行车站、自行车租赁点,提供公共自行车服务,解决城市交通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4)建立快速公交(BRT)专用车道,在主要道路两侧划出一定区域作为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建设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隔离设施,降低交通安全隐患。建成与硬件基础设施配套的一体化软件设施上世纪30-50年代,各国城市都曾将大规模建设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改善交通拥堵的法宝,但事实证明,单纯依靠增加供给无法根本解决交通问题。除了要加强道路建设、完善道路设施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必须依靠高新科技手段,利用智能交通等交通管理系统对城市交通进行科学管理,构筑一体化“数字交通”体系。1)着重建立由线圈检测、摄像监控、GPS定位、手机定位等手段构成,以智能城市公交调度系统、数字交通监控系统为主导的现代化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监控体系。根据智能体系反馈的各道路车辆行驶情况,交通部门可以对道路车辆进行快速有效的指挥和疏导,提高交通运行效率。2)构建一体化电子服务系统,推广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等电子服务系统的应用。例如,ETC系统可以通过车载设备实现车辆识别,并自动从预先绑定的IC卡或银行账户中扣除相应资金,这种收费方式不仅每车收费耗时不到两秒,而且其收费通道的通行能力相当于人工收费通道的5到10倍。3)构建一体化电子服务设施。在主要人流集散地配置公众交通服务查询终端,实现交通信息对公众的及时,让市民选择最方便快捷的出行和换乘方式。比如通过在公路沿线或站台设置电子显示设备,方便候车乘客清晰地看到下一趟车的到站时间、线路走向及车辆所在位置。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8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省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整体实力,构建共同物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因素。加快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现代物流产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共同物流体系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城市群和共同物流体系

按照地域范围和规模,城市群大致可分为两类摘要:一类是大都市区,是指以一个大型或特大城市为中心,以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和众多卫星城市紧密连为一体的圈层状城市群;“单中心”是大都市区区别和其他城市群的一个明显特征。另一类是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以数个大型或特大城市为中心,由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共同组成的大型城市群。

共同物流是围绕整个区域现代流通中全部物流服务需要,运用供给链系统集成和区域集成工程技术,协调物流服务资源和服务能力,形成物流绩效最优化的基本运行方式。共同物流体系是以满足整个区域经济的需要为目的,由共同物流政策和标准系统、共同物流运作系统和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构成。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是由区域内各个企业构成,在共同的信息平台和市场业务平台上,众多企业寻找合作机会、交流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一个自由合作的市场氛围。共同物流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系统摘要:

1.共同政策子系统。要发展共同物流体系,建立一个共同框架下的制度和标准是必要的。区域协调的共同物流体系是建立在区域平等发展基础之上的。要协调有关区域物流发展的各个职能政策,让政策形成系统,以提高政策的整体效用。通过和各区域共同物流相关各部门的政策协调来实现共同物流体系的政策环境营造。

2.共同市场子系统。建立区域沟通、统

一、有序的产品和要素市场,统筹区域土地市场、统筹区域资金市场等。通过区域间共同市场的建立,为城市经济向农村的延伸和扩展创造条件。只有形成统一区域市场,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区域共同物流发展提供条件。

3.共同物流网络子系统。要建立一个具有多层次的综合共同物流配送网络,规划的原则是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加快物流资源整合,优化供给链管理,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现物流的共同化、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信息化。

(二)城市群发展的客观需要

1.区域共同物流系统的建立是城市群发展的本质要求。从完整性来看,区域共同物流体系打破了运输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行业界限和独立于产业集聚之外的区域限制,从整体上完成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实现对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城市群的内聚力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物流系统得以维系。从开放性来看,区域共同物流体系维持城市群内以及不同经济区域间的相互联系,把传统运输方式下相互独立的海、陆、空的各个运输手段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组织起来,形成一种有效利用区域内资源的服务体系。

2.区域共同物流体系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要求。产业集聚视区域经济体为网络组织形式,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及其协同效应。区域产业聚集要求有一个有效的、完备的物流基础条件的支撑,这个基础条件即为区域物流平台。区域物流平台的构建实际上是其各构成要素的项目建设,需要从基础设施、物流设备、物流行业标准等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目前状况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和物流发展基础。长株潭3市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3.3%,人口1200多万,占全省18.9%,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2412.6亿元,占全省36%。近年来,湖南省在物流基础设施投资上的力度很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长株潭区域在湖南省的物流业基础设施总投资中占有较大比重,达到了16.6%。高额的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来了湖南省物流基础环境的改善,以公路为例,湖南省2004年公路总里程达到了87875公里,人均公路里程为13.16公里/万人,居全国中部省份前列,湖南省的平均路网密度为0.41公里/平方公里,而长株潭三市的路网密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0.44公里/平方公里。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制约因素。首先,没有形成无壁垒的物流交易体系。长株潭城市群没有形成统一的物流交易市场体系,导致城市群区域内的物流交易不能顺畅进行,并缺乏对物流供求体系的宏观管理,不能形成有序的市场环境。其次,缺乏科学的物流标准化体系。从理想的物流标准化状态来说,所有的企业和组织或特定产品的供给链成员单位都采用一个标准来设计产品,只有这样参和物流的运作和管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一体化运作,并实现社会生产成本的节约。长株潭城市群没有形成科学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导致城市群区域内相互之间的物流活动不能顺畅进行。最后,物流科技创新探究和开发投入不足。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迫切需要共同物流体系的构建和发展,由于物流科技创新探究和开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共同物流体系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战略和策略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有正确的战略思路作为指导。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要建立“整体规划,产业联动,优先发展”的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发展共同物流体系时要整体规划,为共同物流体系构建统一的政策基础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基础平台。产业联动是在发展共同物流体系时必须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以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为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而共同物流的发展也必将为企业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流保障,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相互促进功能。优先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各产业中要优先发展物流产业;在物流产业中要优先发展长株潭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物流装备业和交通运输业;在城乡物流发展中优先发展城市物流体系,用高度发达的城市物流带动农村物流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物流的协调发展。

(一)用“共赢互融”的理念统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国内外区域一体化的经验说明,区域共同物流体系的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协商机制。在共同遵循一个科学的规则下有序竞争应是一种积极的选择,以达到良性竞争、共赢发展的目的。因此,长株潭物流发展需建立一个动态的既有良性竞争、又有高效合作的新机制,只有在“共赢”理念的指导下,才能“破壁互融”,达到“双赢”局面。立足长远、统一规划,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的共同物流网络。要兼顾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平衡规划,统一规划建设区域性的客货运输枢纽,在客货运输枢纽的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高标准规划长株潭都市区的路网配套设施,在高速公路和轨道网络衔接的地方合理规划和建设停车场、物流园区。加强集装箱多式联运,提高集装箱一体化运输效率。长株潭三市的交通主管部门应联合制订长株潭城市群共同物流网络优化规划,从省界公路出入口的衔接延伸到公路网、城际快速交通网络的优化及综合交通网络的规划,统一考虑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并延伸至设施的运行管理和建设,如高速公路、城际快速交通的联网收费系统等,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二)发展一体化的物流市场体系

除在供给角度对长株潭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网络进行完善外,长株潭现代物流的发展还要在需求角度努力培育物流市场体系,推进长株潭现代物流的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方面转化。长株潭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产生发展现代物流的迫切要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探究表明长株潭地区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故建立和培育完善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加大力度将巨大的物流需求由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变也是发展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重要部分。

(三)建设高效化的现代物流信息网络

建设长株潭的物流网络,不仅应在硬件上对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进行完善,还应加强物流信息网络的发展。长株潭地区物流信息的整合,关系到整个长株潭区域现代物流的发展,影响现代物流网络的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和规模化。长株潭现代物流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不显著,这和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以及和硬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不协调有关。促进长株潭地区现代物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是发展长株潭地区现代物流高效化运作网络的重要内容。

(四)建立统一的交通税费标准

根据现代物流业的分类体系,对各种现代物流业的服务业态和经营类型,建立长株潭城市群的统一物流业税费标准体系。通过制定统一的税费标准体系,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物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构筑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良好物流环境,从而形成长株潭城市群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在加快公路网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同时,积极推进区域公路运输一体化,加强区域联网收费、公路管理方式一体化、超限运输管理等方面的探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五)实现政策一体化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9

一、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历程

1.公开市场业务的启动与恢复期(1994~1998年)

1994年我国成功实施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了银行结售汇制度,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中央银行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于1994年3月启动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6年4月又启动了买卖短期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当时交易对象只有14家商业银行,交易工具只有财政部当年发行的短期国债,交易品种只有正回购一个,交易方式非常单一,每次的招标数量很少,只有1~2亿元的规模。1997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开市场业务基本上停止了。

随着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和国家开发银行债券市场化发行的推行,以及1998年央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限额的控制,1998年5月央行恢复了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并实行了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些实力雄厚、资产质量较好、资信较高,并能进行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交易对象从1996年的14家增加到29家,同时把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纳入了交易工具之列,增加了固定利率数量招标和底价价格招标两种交易方式。当年人民银行共进行了36次公开市场操作。至此,公开市场业务开始成为调控基础货币的经常性货币政策工具。

2.公开市场业务的初步形成期(1999~2001年)

1999年至(整理)2001年,因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谷,需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所以,中央银行除了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低到6%外,还加大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力度。

1999年9月以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加大了对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的现券买入力度。1998年和1999年,我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基础货币2600多亿元,占两年基础货币增加总额的85%。2000年底,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为1804亿元,占当年中国人民银行新增基础货币的63%。2001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开始走出低谷,随着国际收支大量盈余和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基础货币大量增加,全年外汇占款增加3813亿元。全年开展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54个交易日,累计投放基础货币8253亿元,累计回笼基础货币8529亿元,年末净回笼基础货币为276亿元。

这一阶段的公开市场操作改变了过去以回购交易为主的方式,增加了现券交易方式。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主要以投放基础货币为主,只净回笼了276亿元的基础货币。2001年公开市场操作承担了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职能,也标志着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初步形成。

3.公开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期(2002~2005年)

2002年至2005年我国经济处于上升时期,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快速增长。中央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开始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适时调节基础货币投放。这一时期公开市场操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大幅增加。由于我国外贸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供大于求,中央银行从银行间外汇市场大量购买外汇,外汇占款大幅增加。2003年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11459亿元,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16098亿元。

(2)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以收回商业银行流动性为主。中央银行针对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大幅增长的情况,在分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外汇占款、财政库款及现金等因素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影响的基础上,适度收回商业银行流动性。从2002年6月25日至12月10日,中央银行正回购共操作24次,累计回笼基础货币2467.5亿元。2003年共开展59次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公开市场债券交易累计回笼基础货币13186亿元,累计投放基础货币10492亿元,净回笼基础货币2694亿元。2004年共开展110次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累计回笼基础货币19971亿元,累计投放基础货币13281亿元,净回笼基础货币6690亿元。2005年累计回笼基础货币35924亿元,累计投放基础货币22076亿元,净回笼基础货币13848亿元,净回笼基础货币量相当于2004年的2倍多。

(3)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方式,加大基础货币回笼力度。2002年9月24日,将2002年以来(6月25日至9月24日)公开市场业务未到期的正回购转换为中央银行票据,实际是将商业银行持有的以央行持有债券为质押的正回购债权置换为信用的央行票据债权,转换票据总额1937.5亿元。2003年4月22日中央银行直接发行了期限6个月的50亿元中央银行票据,之后连续滚动发行3个月、6个月及1年期央行票据,全年共发行63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7226.8亿元,发行余额为3376.8亿元。2004年共发行10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1507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9742亿元。2005年共发行125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27882亿元,年末央行票据余额为20662亿元。4年共转换和发行央行票据的总量为52118.3亿元。

(4)采用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保持基础货币稳定增长。从2003年起,中央银行针对市场变化,采用短期逆回购与发行央行票据、发行央行票据与买入现券等不同交易品种与期限的组合,既体现了央行坚持基础货币稳定增长的政策意图,又有效缓解了偶然性、季节性因素引发的短期流动性问题。此外,2004年中央银行还进一步完善了公开市场业务决策制度、交易制度和一级交易商管理制度,推进了公开市场操作频率、操作品种和技术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创新。

4.公开市场业务的逐渐成熟期(2006~2009年)

2006年以来,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价格涨幅上升的现实状况,货币政策逐步从“稳健”转为“从紧”,进一步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的过剩流动性。但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国货币政策开始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央行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及金融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了公开市场操作策略。

(1)坚持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回购操作为辅的原则,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2006年累计发行央行票据3.65万亿元,同比多发行8600亿元,年底央行票据余额3,03万亿元。2007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3,49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600亿元。2008年7月份起,逐步调减中央银行票据发行规模和频率,全年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3万亿元,其中各季发行量分别为1.78万亿元、1.17万亿元、9810亿元和3710亿元,年末中央银行票据余额为4.65万亿元。2009年共发行央行票据1.3万亿元,9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3.9万亿元。

(2)适时开展正回购操作,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2007年初,中央银行灵活掌握正回购操作期限和规模,缓解商业银行春节前的支付清算压力;特别是国债发行后,逐步加大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力度,全年共开展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年末余额6200亿元,比年初增加5600亿元。2008年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了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全年累计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3.3万亿元,年末正回购余额为3622亿元。2009年开展正回购操作8700亿元。

(3)创新操作工具,优化操作期限结构,促进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2007年,为缓解中央银行票据集中到期投放流动性的压力,于当年1月末重启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较为深度地冻结了银行体系流动性,并实行市场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与定向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相结合的发行方式。多次针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共计5550亿元,既有效收回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2008年,为了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预调和微调作用,科学设计并不断优化开市场操作工具组合,适时增加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逐步缩短操作期限,进一步提高银行体系应对短期流动性冲击的灵活性。此外,针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新情况,研究创设了短期招标工具(TAF),及时为流动性出现暂时困难的境内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4)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2006年上半年,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中有升,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从年初的1.90%上升到6月末的2.64%o;下半年,受多种因素影响,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幅度加大,中央银行适时灵活选择价格招标或数量招标方式,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稳定在2.80%左右,对于稳(整理)定市场预期、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7年,通过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上行,如当年3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利率分别上升90、126和155个基点,进而引导市场利率适度上行。2008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稳步下行,如1年期、3个月期央行票据和28天正回购操作利率,分别较年内峰值累计下行约180个基点、240个基点和230个基点。2009年,为了适应新股IPO重启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且有所上行的新变化,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由小步上行到逐步企稳,如28天期正回购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操作利率分别企稳于1.18%和1.33%o,较年初分别上升28个和36个基点;1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企稳于1.76%,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发挥了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

二、我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以及货币供给调控模式的转化,公开市场业务作为适应市场调控的政策工具,将是我国央行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最佳选择之一,其发展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操作规模扩大化

随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市场化的发展,拥有证券资产规模也逐渐扩大,截至2009年12月,中央银行对中央政府的债权为15661.97亿元人民币。另据测算,2009年,23家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总计2669亿元,发行量为上年的3.7倍,这也可以作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再加上近几年来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已增加到50家,今后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到一级交易商行列。因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满足金融机构体系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其交易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2.操作工具多元化

从国际上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广泛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其交易工具已经涉及到金融市场中的大部分交易工具(如政府债券、银行债券、中央银行债券、商业票据、存单、外汇、外汇基金票据、政府指数债券、货币市场债券等)。目前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工具也已扩展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外汇等多种类型,今后随着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日益发达,尤其是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货币市场交易工具越来越丰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余地将会更大,各种操作工具的合理搭配和组合已成为可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种类会越来越多样化,交易方式也会更丰富。

3.操作价格市场化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10

一、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来说,其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前者受制于后者同时又间接服务于后者,而后者的改变又会促进前者的改变和完善。企业只有对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科学合理地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工作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1.政治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政治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是间接相关的,一般来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就企业来说,无论是哪一种政治体制,会计工作都是处理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工具,这就间接使得会计工作含有一定的政治和社会色彩。由此可见,会计工作与政治环境有着间接联系,当政治体制发生改变时,市场经济体制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会造成会计基础工作内容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政治体制对市场经济环境和经济体制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政治体制发生变化时,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会计工作内容的改变。另外,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很多经济条件以及监督管理政策也会有所不同,这些对会计工作也有一定影响。

2.经济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不同于政治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经济环境与其关系是直接相关的。对于市场经济环境来说,市场经济体制是随着经济环境不断调整的,经济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会计基础工作也被赋予不同的工作内容。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方式、会计规范、会计管理控制等都会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另外,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也会促进会计工作的不断完善,会增加会计工作的深度,扩大会计工作内容的广度。一般来说,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提高市场经济水平,市场经济环境也就会变得更适宜企业生存,会计基础工作也就会变得科学规范。同时经济调控方式对会计基础工作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会计工作的工作规范和管控力度都会随着经济调控方式的改变而改变。

3.法律法规、制度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来说,法律法规、制度环境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它,同时又保护着它。具体来说,法律法规、制度环境主要是指政治体制下的各种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环境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目前来说,对会计工作影响较深的有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准则等,这些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来说,既制约规范了它,同时又保护着它。总体来说,法律法规、制度环境既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同时对其工作内容又做出了更高要求。

4.教育和文化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教育和文化环境对于会计基础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教育和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理想信念等也在不断改变。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来说,不同的教育和文化环境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又影响着会计思想以及会计理论的形成,同时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是会计工作的一个指导方向。另外,会计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以及道德素养,而教育和文化环境正好是其培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会计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对会计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会计工作的实施程度。因此,培养一个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环境对会计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5.科学技术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目前在会计领域,科学技术环境已经成为其工作开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来说,科学技术的应用既可以使会计基础工作变得更有效率,同时还可以促进会计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很多信息的传递以及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变,都可以通过科学技术进行高效率的管控,可以及时反馈市场信息,便于调整会计工作的重心以及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会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能避免由于信息反馈不及时造成的失误,提高会计信息准确性和实时性。另外,科学技术的应用还给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手段,使会计工作不断发生改革变化,从而促进会计学科的发展。

6.管理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管理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是直接相关的,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两者之间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与管理阶层有着重要联系,上级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控制的力度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一般来说,管理环境直接影响会计机构和会计管理控制,而会计机构的完善程度以及会计管理力度又影响着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另外,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内部控制体制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是约束体制、管理控制体制以及监管机制等共同组成的。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依靠于内部控制体制,两者之间密切相关,相互约束。

二、目前我国环境的变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

1.新经济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环境也发生了改变,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竞争压力的增大,致使企业为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而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另外,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扩大和复杂化,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问题层出不穷。这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实现会计人员的素质标准专业化,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第二,实现企业会计机构组织标准多元化,促进会计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行。第三,实现会计监督管理标准法制化,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第四,实现内部控制体制标准系统化,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管控。

2.新法律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环境不断发生改变,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治政策的颁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新的法律环境下,如何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工作,实现会计基础工作更加高效的运行,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是当今法律环境下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一个挑战,是目前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

3.新社会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我国的社会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公众慢慢开始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并不高,这导致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欠缺,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另外,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欠缺,会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公众对会计人员的评价。而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同时对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也有一定要求。在现有的经济体制下,会计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有利于在公众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提高公众对于企业的认识度,间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促进企业的发展。

4.新科技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慢慢融入到了会计工作中去,因而会计基础工作发生了很大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会计机构组织的扁平化以及服务集中化,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文化知识以及专业素养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二,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即时性和准确性,实现会计工作的自动化和实时化。

5.内部管理的改变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的要求

目前,现代企业管理是开放型的,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基础前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的内部管理以系统为出发点,注重的是社会整体经济效益。另外,信息管理也是目前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总体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变,现代企业内部管理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要加强信息管理控制,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注重社会整体效益。

三、会计基础工作适应环境变化的必要措施

1.转变会计管理工作的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政治、经济、教育与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会计基础工作适应环境变化对会计工作的开展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转变会计管理工作的观念是会计基础工作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会计财政部门来说,积极组织统筹经济收益,科学合理地进行财政支出,对于企业经济实行有效调控,使企业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是其现今需要重视的地方。另外,还要加强对会计部门的管理控制,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除此之外,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也有待加强,会计的基础管理工作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基础,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其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切实履行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权

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来说,贯彻落实对其管理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推行问责制,加大管理阶层对于会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就目前来说,问责制的施行有助于责任和义务的落实,同时还有利于权责意识的形成,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另外,问责制的推行对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第二,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现代化的程度。在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同时,要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其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建设一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优秀人才。第三,注意会计监督工作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强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第四,提高对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要求,严格进行人员的录取和筛选,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

3.单位内部统一思想

要提高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单位内部必须统一思想,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合作,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在企业单位内部,领导管理人员要给予其足够重视,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另外,相关会计部门还要提高管理监督水平,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严格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规范会计基础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会计部门要和其他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四、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经济、政治、教育与文化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运行有着重要影响,要提高会计基础工作对环境的适应性,转变会计工作管理观念,严格履行和落实对会计工作的管理权,统一单位内部思想,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翟晋.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吉林画报,2014(7):111-112.

[2]赵爱侬.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7):107-108.

[3]张燕,张肖.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基础工作创新[J].财经界,2013(35):141-142.

[4]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5]孙新宪.民航企业会计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4.

[6]韩春伟.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评价研究[D].青岛:山东大学,2009.

[7]张洪玲.基于企业环境变化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11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湖南省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整体实力,构建共同物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因素。加快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现代物流产业,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改善 投资 环境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实现可持续 发展战略 和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共同物流体系是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城市群与共同物流体系

按照地域范围和规模,城市群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都市区,是指以一个大型或特大城市为中心,以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与众多卫星城市紧密连为一体的圈层状城市群;“单中心”是大都市区区别与其他城市群的一个明显特征。另一类是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以数个大型或特大城市为中心,由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共同组成的大型城市群。

共同物流是围绕整个区域现代流通中全部物流服务需要,运用供应链系统集成和区域集成工程技术,协调物流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形成物流绩效最优化的基本运行方式。共同物流体系是以满足整个区域经济的需要为目的,由共同物流政策与标准系统、共同物流运作系统和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构成。共同物流企业系统是由区域内各个企业构成,在共同的信息平台和 市场 业务平台上,众多企业寻找合作机会、交流物流技术和 管理 经验,形成一个自由合作的市场氛围。共同物流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系统:

1.共同政策子系统。要发展共同物流体系,建立一个共同框架下的制度和标准是必要的。区域协调的共同物流体系是建立在区域平等发展基础之上的。要协调关于区域物流发展的各个职能政策,让政策形成系统,以提高政策的整体效用。通过与各区域共同物流相关各部门的政策协调来实现共同物流体系的政策环境营造。

2.共同市场子系统。建立区域沟通、统一、有序的产品和要素市场,统筹区域土地市场、统筹区域资金市场等。通过区域间共同市场的建立,为城市经济向 农村 的延伸和扩展创造条件。只有形成统一区域市场,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区域共同物流发展提供条件。

3.共同物流网络子系统。要建立一个具有多层次的综合共同物流配送网络,规划的原则是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加快物流资源整合,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全社会物流 成本 ,实现物流的共同化、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和信息化。

(二)城市群发展的客观需要

1.区域共同物流系统的建立是城市群发展的本质要求。从完整性来看,区域共同物流体系打破了 运输 环节独立于生产环节之外的行业界限和独立于产业集聚之外的区域限制,从整体上完成最优化的生产体系设计和运营,实现对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机统一,城市群的内聚力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物流系统得以维系。从开放性来看,区域共同物流体系维持城市群内以及不同经济区域间的相互联系,把传统运输方式下相互独立的海、陆、空的各个运输手段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组织起来,形成一种有效利用区域内资源的服务体系。

2.区域共同物流体系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要求。产业集聚视区域经济体为网络组织形式,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及其协同效应。区域产业聚集要求有一个有效的、完备的物流基础条件的支撑,这个基础条件即为区域物流平台。区域物流平台的构建实际上是其各构成要素的项目建设,需要从基础设施、物流设备、物流行业标准等多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现状分析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与物流发展基础。长株潭3市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13.3%, 人口 1200多万,占全省18.9%,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2412.6亿元,占全省36%。近年来,湖南省在物流基础设施投资上的力度很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长株潭区域在湖南省的物流业基础设施总投资中占有较大比重,达到了16.6%。高额的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带来了湖南省物流基础环境的改善,以公路为例,湖南省2004年公路总里程达到了87875公里,人均公路里程为13.16公里/万人,居全国中部省份前列,湖南省的平均路网密度为0.41公里/平方公里,而长株潭三市的路网密度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达0.44公里/平方公里。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制约因素。首先,没有形成无壁垒的物流交易体系。长株潭城市群没有形成统一的物流交易市场体系,导致城市群区域内的物流交易不能顺畅进行,并缺乏对物流供求体系的宏观管理,不能形成有序的市场环境。其次,缺乏科学的物流标准化体系。从理想的物流标准化状态来说,所有的企业和组织或特定产品的供应链成员单位都采用一个标准来设计产品,只有这样参与物流的运作和管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一体化运作,并实现社会生产成本的节约。长株潭城市群没有形成科学的物流标准化体系,导致城市群区域内相互之间的物流活动不能顺畅进行。最后,物流科技创新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迫切需要共同物流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由于物流科技创新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共同物流体系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体系的战略与对策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共同物流是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有正确的战略思路作为 指导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要建立“整体规划,产业联动,优先发展”的 发展战略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发展共同物流体系时要整体规划,为共同物流体系构建统一的政策基础平台、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基础平台。产业联动是在发展共同物流体系时必须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以其他 经济 产业的发展为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 市场 环境 ,而共同物流的发展也必将为企业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流保障,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相互促进作用。优先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各产业中要优先发展物流产业;在物流产业中要优先发展长株潭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物流装备业和 交通 运输 业;在城乡物流发展中优先发展城市物流体系,用高度发达的城市物流带动 农村 物流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物流的协调发展。

(一)用“共赢互融”的理念统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国内外区域一体化的经验说明,区域共同物流体系的建设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协商机制。在共同遵循一个科学的规则下有序竞争应是一种积极的选择,以达到良性竞争、共赢发展的目的。因此,长株潭物流发展需建立一个动态的既有良性竞争、又有高效合作的新机制,只有在 “共赢”理念的指导下,才能“破壁互融”,达到“双赢”局面。立足长远、统一规划,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的共同物流网络。要兼顾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平衡规划,统一规划建设区域性的客货运输枢纽,在客货运输枢纽的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高标准规划长株潭都市区的路网配套设施,在高速公路与轨道网络衔接的地方合理规划和建设停车场、物流园区。加强集装箱多式联运,提高集装箱一体化运输效率。长株潭三市的交通主管部门应联合制订长株潭城市群共同物流网络优化规划,从省界公路出入口的衔接延伸到公路网、城际快速交通网络的优化及综合交通网络的规划,统一考虑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并延伸至设施的运行 管理 和建设,如高速公路、城际快速交通的联网收费系统等,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二)发展一体化的物流市场体系

除在供给角度对长株潭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信息网络进行完善外,长株潭现代物流的发展还要在需求角度努力培育物流市场体系,推进长株潭现代物流的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方面转化。长株潭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产生发展现代物流的迫切要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研究表明长株潭地区第三方物流需求不足,故建立和培育完善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加大力度将巨大的物流需求由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变也是发展物流一体化网络的重要部分。

(三)建设高效化的现代物流信息网络

建设长株潭的物流网络,不仅应在硬件上对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进行完善,还应加强物流信息网络的发展。长株潭地区物流信息的整合,关系到整个长株潭区域现代物流的发展,影响现代物流网络的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和规模化。长株潭现代物流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现代物流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这与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以及与硬件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不协调有关。促进长株潭地区现代物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是发展长株潭地区现代物流高效化运作网络的重要内容。

(四)建立统一的交通税费标准

根据现代物流业的分类体系,对各种现代物流业的服务业态和经营类型,建立长株潭城市群的统一物流业税费标准体系。通过制定统一的税费标准体系,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物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构筑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良好物流环境,从而形成长株潭城市群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在加快公路网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的同时,积极推进区域公路运输一体化,加强区域联网收费、公路管理方式一体化、超限运输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区域 社会 经济发展。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12

一、证券投资基金与证券市场稳定的关系解析

(一)证券投资基金的整体介绍

证券投资基金,是指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募集资金形成独立的基金财产,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托管人托管,以资产组合方式进行证券投资,基金份额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额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的投资工具。证券投资基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专家进行专业化管理证券投资基金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来运作管理,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般都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训练,具有丰富的证券投资实践经验,提高资产的运作效率。2.投资费用低投资者是通过购买基金而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的。由基金管理人来具体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进行证券买卖活动。3.组合投资,风险分散投资人只要买了一份基金,就等于买了几十种或几百种股票和债券,分散了风险。4.流动性强封闭式基金可以在证券交易所或者柜台市场上市交易,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可以直接进行赎回变现。5.收益稳定基金的投资者按照持有的“基金单位”份额分享基金的增值效益,收益比较稳定。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范围为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目前我国的基金主要投资与国内依法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非公开发行股票、国债、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公司债券、货币市场工具、资产支持证券、权证等。经过数十年的全面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已逐步演变成为核心的投资模块,其迅速扩张的势头甚至已经展现出欲取代以中小型投资为核心的投资市场模式,所以能否在相关规定允许的范畴内开展行之有效的投资,对证券专业市场的长期发展无疑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二)证券投资基金与证券专业市场的平稳性关系解析

在国内的专业证券市场之中,证券投资基金便是最为核心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证券专业市场稳定的影响核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效应与证券专业市场平稳性的关系证券投资基金可以将相关投资方的非集中资金进行有效的聚合,因此自身的运作能力非常可观。因为基金所运作资金的体量通常较大,在运作阶段需要极为谨慎,并且由于基金更为关注价值与长期投资,因此通常对上市公司开展专项的解析,全面吸收一定程度上被低估的股票,将高估的股票进行卖出操作,以有效控制证券市场产生比较大的波动性。不过由于基金的运作规模较为可观,因此无法排除其会产生操控市场的违规行为,从而造成证券市场波动的进一步加剧。2.证券投资基金专业分工优势与证券专业市场平稳性的关系证券投资基金本质上是金融市场专业化发展的产品,证券投资基金配备有专业化的资产管理人员,此类人员都具有着较为丰富的投资经验,对于资本市场的专业化探究也较为深刻。倘若公司基础面产生改变,相关的信息可能会导致证券市场的股价产生剧烈波动,而证券投资基金因自身信息运作开发成本和技术把控难度相对较低的显著特征,从而可以更为精准化地把控信息优势。所以在专业证券市场当中,基金一般处于优势地位,因其可进行高抛低吸的操作,这也有效推动了证券专业市场的平稳运作。不过证券专业市场自身的不确定性,还会让套利活动存在着显著的风险性特征,基金成本和风险也相对较大。这需要借助自有的技术方面优势,来预判投资者今后的买与卖的普遍行为,造成股票价格尽管很高,但仍然会持续购进股票,以进一步提升股票的价格,从而出现高估股票的情况。3.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关系与证券专业市场平稳性之间的关系首先,证券投资基金属于间接投资,有别于直接投资,存在着委托的关联性。证券投资基金的拥有者将资产交付由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化投资,此种委托关系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因此需要借助基金有关的内外部管控机制对风险进行有针对的防控。有效的管控机制可以保证基金管理人依据委托人的利益开展相关的投资决策,同时其行为对于其他投资人员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这对于推动证券专业市场的稳定性也具有很重要的价值。4.证券投资基金的组合投资模式与证券专业市场平稳性之间的关系投资组合是证券投资基金经常运用的投资方式,其借助创建有针对性的投资组合来达到收益与风险互为平衡的效果。此种投资方式对于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性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证券市场有效性、股票投资价值等环节出现负面影响,则势必会导致此种投资方式的作用力大幅度下降。

二、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专业市场平稳发展的作用解析

(一)基本分析法推动证券专业市场的平稳发展

在探究证券投资基金的具体阶段中,基本分析方创建行之有效的分析结构,以保障分析机制与解析框架体系有关新型的关联性都可以得到全面落实。在证券投资基金分析法的体系之中,公司价值是最为基础的探究基础,相关的探究工作人员需要全面统筹经济学、财务管理学等专业内容,同时落实投资学的相应要求,整体化解析公司现阶段的运作情况与发展前景,对公司内部的价值开展科学评估,从而融合影响股票价格的全局经济趋势,立足于相关解析,以期对被探究的上市公司安全范围等进行全面的估算与评定。与此同时,在证券投资的基金体系之中,可以规范化筹措体量可观的资金,以更好支持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票,可以让融资或资产重组中具有否决权,让公司的治理情况与公司所有权结构之间可以形成较为有效的互动关系。换而言之,公司内部的有关所有权结构对公司日常化治理的运作机制与运作目标皆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上市公司只有持续提升其运作水准,才可以形成有效的公司运作机制与基金收益体系之间的有效循环。例如,运用较为普遍的方式包括有指数型基金、价值型基金等。立足于此,证券投资基金的基础解析方式便是为投资者在挑选具体投资项目后创建长效性投资行为的根本,作为机构投资类体系。证券投资基金不但展现了机构投资的多样化运作目标,也可为公司内外部管理构架非常重要的平台,形成正向的互补与融合模式,为证券专业市场的平稳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技术分析法推动证券专业市场的平稳发展

技术分析法相比基本分析法而言,最为显著的区别是探究的目标不同,在证券投资基金技术分析法体系中,会将股票的具体价格作为探究的基础,融合相关的基础证券专业学内容,依据股票市场的波动图像等基础类数据作为参考,对市场今后的走势做行之有效的预测,同时科学化评定存在的价格波动趋势。需要尤为关注的是,在技术解析具体运用的阶段,市场的最终交易价格、市场内部的成交体量变化等都是非常关键的探究数据。有关的投资专业人士需要对其开展系统化的解析与探究,从而针对指定问题创建相应的专业化技术解析理论。现阶段,在相对成熟化的技术理论当中,比如技术指标理论、切线理论等都成为涉及面较为广泛的理论模型。在技术解析机制创建之后,有关的专业工作人员便会对市场行为开展评定,也就是市场行为可预判,具体的走势便可以依据定量解析形成有效的预测。在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过程之中,机构投资队伍持续扩张,且投资结构也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也切实改变了散户占据相对较多盘口的投资运作现状。也因为证券投资基金的技术解析方式极为专业,同时展现出专家模式,可以在充分保障信息资料数据相对完善的基础之上,运用合理化的投资方式来有效指导具体的投资行为。所以,证券投资基金不仅可以保障中小投资者进行专业化的投资服务,同时也可以有效引导证券投资基金机构树立较为正向的投资理念,以顺应不断变化的投资市场,全面落实证券投资运作的可管控性与平稳性目标,在具体的发展历程中推动证券专业市场达到较为均衡的状态,以更好发挥调控功能价值。

(三)演化分析法推动证券专业市场平稳化发展

在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运作中,运用演化分析法可以全面探究股市的具体波动情况,它的基础理论依托便是演化证券学,将波动与生命运动特征进行有机融合,并且充分考究股票市场的变异性等,全面解析规律性要求,从而维护探究的实际价值与优势。需尤为关注的是在证券投资基金运用演化分析法开展判定的阶段中,需要全面依据数理模型与信息终端数值模拟体系,有效运用市场数据实时化追踪多样化类型的基金空间,以切实保障直观解析的有效性,并且,将基础性信息与投资者投资信息进行第一时间的公布,基础性投资之中需要设计证券的估值、运作并创建有针对性的举措等,可以创建基础性数据解析结构与对应的解析模型,从而显著提升数据融合信息的完善性。值得深入关注的是,在信息化演化分析的基础之上,便可以有效为投资人给予更为合理化的认知角度与观察解析指导。举例而言,在证券投资基金的专项管理项目之中,开放式基金便可以在每日对净值变化开展有效的披露,同时在所有季度中,都需要集中公开持仓的基础化结构与实际的投资数据解析项目等。证券投资基金的演化分析法,创建更为合理且完善的观察视角,这也为证券投资基金赋予了较为清晰的逻辑解析架构,同时更为相关投资者创建了优异的空间判定依据,显著提升了投资解析阶段的完善性与实效性,以切实保障信息的可靠性且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在专业证券市场当中,演化分析法为投资行为资源调配给予了关键的保证,可以为证券投资基金机构同时提供全面提升合理化投资效率与资源调配效率的改进建议,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证券专业市场的长期良性化发展。融合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的具体特点与相应的发展需求,其的关键价值便显得尤为突出,其作为核心的机构投资者是保障市场平稳化运作的基础支持,也可以为其和谐进一步带来积极的影响作用。不管是基本分析法、技术分析法亦或者是演化分析法,都是互为贯通的,依据交叉化运用互为验证,以实现全面的推进。正是因为投资金额本身的份额相对有限,所以,运用多样化投资结构与管控模式,以全面提升其富集水平,切实维护好证券专业市场管控运作的实效性,全面落实整合较大规模资金的相关方针与政策,健全了利益共享与风险共同承担的集合性投资规划。伴随着如今证券投资基金规模的持续扩张,倘若想要切实从本质上健全机构投资者的整体市场价值,便需要对市场运行趋势开展明晰的把控,融合资源新型与运作维护管理举措。专业市场中的有关投资机构在证券专业市场中开展激烈博弈,在多项市场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市场之中的相关问题便会陆续出现,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阶段也会面对投资市场内的不对称情况等,倘若实现整体化有效发展,则需要对价格差异化等问题进行第一时间的调整。依据市场运作的具体发展需求,证券投资基金有效展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在融合资金结构与投资框架体系的基础之上,为证券专业市场的平稳化发展方面给以关键保障,以更好实现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并全面推动证券专业市场的繁荣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专业市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证券投资基金需要进一步展现出其独有的价值,在充分融合管理流程的同时,展现出自身的具体机制,转变以往的投资运作理念,对投资取向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创建更为多样化的市场投资类型。与此同时,相关维护管控工作的全面落实,也可以有效为证券专业市场赋予正确的走向,健全其机制化与结构化功能,推动证券市场平稳化发展的同时,也可有效为我国经济长期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传捷,袁照珺,卓坤霖,等.浅析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作用[J].时代金融,2017(23):210,214.

[2]谢冰冰.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性与证券投资基金的关联性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9,35(3):89-92.

[3]刘峻.试析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预防策略[J].中国市场,2019(27):51,53.

[4]魏浩成.我国当前证券投资基金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6(27):101-102.

[5]罗琳鋆.浅析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作用[J].全国流通经济,2019(22):157-158.

[6]樊纪明.证券投资基金对证券市场运行的价值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S1):91-92.

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篇13

1.文件体系健全

企业在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的时候应该先对整个系统进行规划,建立可供人参考的文字档案。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综合管路体系的高效运行,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数据和权利,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使得整个活动的项目能够顺利进行,以此满足整体管理和质量达到最完美的效果。政府应该要求公司确立一套标准的体系框架结构,建立一套适应整个基础设施的文件体系,有文件保证的设施才是最完善的。除此之外,文件还要进行动态管理,质量体系的编制和使用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为了确保文件体系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不断完善自身机制体系。优化的流程按照整个工作的需要的步骤进行。

2.建立精品目标体系

目标是一件事情完美进行的基础,目标能够引领整个企业在新的机制中按照设定好的目标进行,展现不一样的状态。对于管理体系来说,精品目标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管理体系管理的就是目标体系,当一个目标定制的标准高的时候,完成的水平也比一般的机制要高的多,但是如果定制得过低,达到的标准就会比一般的低的多。科学的规划管理体系,定制高标准的目标,对核心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目标体系的重点是将整个目标的战略与时俱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层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