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实用13篇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篇1

http://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改革

在现实初中体育考试制改革下,新教师如何适应新的教学改革,如何改变自己,对新教师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作为新教师如何积极应对新形势下的基础教育改革,重视和加强创新学习,是摆在新教师面前的难题,也是我们新教师必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初中《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规定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及体育训练,进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思想道德品德。随着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并根据现在初中体育的教学现状,教育部对教师教学提出来新的教学目标,要求从各方面人手,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学习热情。接下来具体谈论一下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家长及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

1.学校体育的实施,由于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2)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3)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4)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2.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忽视了“身体第一”。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训练和作用。

3.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要做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人们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耍,而没有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体育教学的认识,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情操和审美观念,从而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

2.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1)动员鼓励中学生积极报考体育院校,不断充实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积蓄后备力量。(2)积极组织或参加市、县、乡运动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与体育教师工作水平。(3)关心广大体育教师生活,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4.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应大力推广体育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努力做到德、智、体有机结合、全面发展。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从单向教学目标向多项目标转化;从单调体育向愉快体育转化(以游戏性方式);从微观的体育教学管理向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向转化,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2.主体性原则。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过去的”放羊式”教学转化为愉快的开放性、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

3.普遍性与指导性原则。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要符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所获得的效果要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所以在选择方法与手段上,要有针对性,实效性,简单易学,锻炼效果好,课堂练习密度合理,运动量适宜,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4.完善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各项都全面发展。

认真分析和思索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

总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们体育教学的目的,实施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发展方向,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充分发挥,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保证学生健康的前提下抓住年龄的黄金期,加强锻炼,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并继续把教学改革实行下去。

http://

参考文献

[1] 蔺永琴.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6).

[2]徐小鸣.浅谈体育课上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0,(9).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篇2

对此,我深感遗憾。体育教学并不是毫无用处的。它重在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集体观念、交流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将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一、体育锻炼成就健康的体魄。

众所周知,健康的身体是发展的资本。如果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成了空谈,一切都将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由此可见,身体的健康是如此的重要。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面对新时代的重重考验,他们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接受考验,克服困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他们要用健壮的肩膀挑起建设富强民主的祖国的重担。而体育教学正好给予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锻炼身体。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采取了多种教学形式,开展了各形各色的体育活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平等自由参与活动的机会。例如,在教授各种球类的基本技能的时候,充分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之后,适时地举行各种竞赛。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而且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应该改变以往对体育教学的错误的肤浅的想法,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体育老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竭尽全力,培养出健康活泼的新一代中学生,使之成为当之不愧的祖国未来接班人。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现在的中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对事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年龄已经不相符了,甚至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特别是现在的家庭,孩子少,全家人都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舍不得打骂,百般迁就,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溺爱至极。这样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孩子会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凡事不顾大局,只想到自己,因而破坏了班级的团结,引起同学的不满,变得不合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能够培养集体主义思想的教学活动。例如接力赛,我们都知道不管你个人的跑步技能如何精湛,但没有队友的配合,那在接力赛中你们这个队就永远落于人后。接力赛需要高度的团体精神,需要队友们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取得佳绩。通过这些体育活动,使学生们真切地、深刻地感受到集体主义的无限力量,从而使他们改掉自私、狭隘的坏毛病,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把集体放在首位。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一个有纪律、争上进的集体。

三、体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性格。

身为人师已经将近十年了,在这期间,我发现有些学生性格开朗,侃侃而谈。但也有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这也许是由于天性使然吧。但我也发现这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并不甘于沉默,他们也渴望与人交流,只是心生胆怯。于是,我在体育教学中组织了许多互助的活动,如双人垫球比赛等。当然也会对输者进行一次象征性的惩罚,或唱歌或跳舞……在比赛中,学生们与自己的搭档互相交流,商量对策,同时又有机会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起初,性格内向的学生是迫于老师的威信,不得不参加。但参加的次数多了,心态也自然了,不但没有了压力,反而乐于其中。慢慢地,他们的话多了,也喜欢与人交流了,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了。这就是体育课的魅力所在。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篇3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强身为本,守德为先”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带领学生进行各项体育运动之外,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各种德育思想。体育活动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活动,但修身先要修心。正如练武之人,必须有武德。从事体育活动的时候,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德育意识的重要性,注意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体会团结友爱、顽强进取、不轻易说放弃的精神。

二、课堂德育教学的具体实践

体育课堂中,德育教学要与体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措施可以有游戏教学、互动教学等。德育教学主要以教师以身作则为主,思想教育为辅,通过在课堂实践中营造氛围,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团结友爱、顽强拼搏的班级氛围中。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小游戏,以班级的形式开展,游戏中要求班级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热身锻炼效果,德育健身两不误。通过这些需要学生发挥团结的精神,以集体的力量赢得胜利的游戏,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团结互助。同时,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对学生适当严格要求,当学生做仰卧起坐或者俯卧撑、引体向上等较难的健身动作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求动作标准且数量达到要求。如果学生想要偷懒或者放弃,就应该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做,或者给学生讲述一些体育健将的励志故事等,言语鼓励学生坚持到底,直到完成要求。这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不轻易向困难低头。此外,课外进行各项体育活动也是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的好时机。体育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在课外进行体育比赛,如,各项球类比赛、体操比赛等,以班级为单位,班级之间开展小型的友谊赛。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而且体育比赛中的竞争性,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收获体育风尚和德育修养。

初中体育中的德育理念,是渗透并体现在体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的,以教师为主体,以身作则,兼以各种教学游戏、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德育理念进行有意识的培养。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应继续重视初中体育课堂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学。

参考文献:

[1]王雷.中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科技风,2009(18).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篇4

众所周知,健康的身体是发展的资本。如果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成了空谈,一切都将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由此可见,身体的健康是如此的重要。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面对新时代的重重考验,他们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接受考验,克服困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作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他们要用健壮的肩膀挑起建设富强民主的祖国的重担。而体育教学正好给予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锻炼身体。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采取了多种教学形式,开展了各形各色的体育活动,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平等自由参与活动的机会。例如,在教授各种球类的基本技能的时候,充分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之后,适时地举行各种竞赛。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而且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学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应该改变以往对体育教学的错误的肤浅的想法,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积极锻炼身体。体育老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竭尽全力,培养出健康活泼的新一代中学生,使之成为当之不愧的祖国未来接班人。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现在的中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对事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年龄已经不相符了,甚至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特别是现在的家庭,孩子少,全家人都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舍不得打骂,百般迁就,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溺爱至极。这样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孩子会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凡事不顾大局,只想到自己,因而破坏了班级的团结,引起同学的不满,变得不合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有意识地选择一些能够培养集体主义思想的教学活动。例如接力赛,我们都知道不管你个人的跑步技能如何精湛,但没有队友的配合,那在接力赛中你们这个队就永远落于人后。接力赛需要高度的团体精神,需要队友们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取得佳绩。通过这些体育活动,使学生们真切地、深刻地感受到集体主义的无限力量,从而使他们改掉自私、狭隘的坏毛病,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把集体放在首位。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一个有纪律、争上进的集体。

三、体育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性格

身为人师已经将近十年了,在这期间,我发现有些学生性格开朗,侃侃而谈。但也有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这也许是由于天性使然吧。但我也发现这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并不甘于沉默,他们也渴望与人交流,只是心生胆怯。于是,我在体育教学中组织了许多互助的活动,如双人垫球比赛等。当然也会对输者进行一次象征性的惩罚,或唱歌或跳舞……在比赛中,学生们与自己的搭档互相交流,商量对策,同时又有机会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起初,性格内向的学生是迫于老师的威信,不得不参加。但参加的次数多了,心态也自然了,不但没有了压力,反而乐于其中。慢慢地,他们的话多了,也喜欢与人交流了,性格也渐渐开朗起来了。这就是体育课的魅力所在。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篇5

目前,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目前初中体育教学在我国往往被忽视。初中体育教育无论是在教学目标,还是在教学评估上,都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无论是科研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处于一种落后的状况,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学校体育教学设施比较缺乏。根据了解,很多初中学校体育教学场地不能满足体育教学需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市、区内初中的标准田径场地都很缺乏,很多学校体育课安排过于集中,学生对活动场地需求增加,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初中学校体育器材的使用率较低,损坏量大,根据我们对一个市内初中体育学校的调查,很多初中体育学校都在这个问题,体育器材损失的比较严重,尤其是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损坏率都在50.00%以上,可以供教学使用的球类:足球平均每校3.9个、篮球平均每校5.8个、排球平均每校2.2个,器材的缺乏,严重制约着体育教学的正常实施,给体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其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没有对新课程标准给予重视。新课程改革,进行了教科书、教师用书的更换,这是现实。但对于课程改革不能这样简单地去理解。因为,此次课程改革从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课程的管理、学习方式的改变等众多方面进行了变化,它是一个新课程体系的建立。如果我们简单地把课程改革理解成为教科书或教师用书的替换,那将影响到课程实验整体质量。中学提供了教师用书和教科书,教师用书和教科书从整体上来讲基本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是指导性较强的参考用书,但新的教师用书也是尝试性的,不可能不存在问题。因此,我们要在课程实验中,要用科研的态度去使用。

最后,教学形式化。由于教学理念的陈旧,学生是学习的客体,主体地位没能落实好。现如今,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表面上的主体、形式化的主体,而是一个主人化、实实在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我们教师要把学生视为主体去进行教学设计。其次,要把学生真正在课堂中学到知识与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的追求,作为一切教学活动、手段、方法运用的前提。我们不能舍弃根本而追求形式化的东西。我们要讲有效教学,要把新的理念融入到有效教学策略中,让学生有效的时间内既学到东西,又学得高兴,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逐渐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

三、初中体育教学的相应对策

其一,注重情感交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情感即是对外界刺激的心理反应,如喜欢、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忧郁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强化这门教学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身心成长。可见情感是维护和协调师生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因此,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也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达到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

其二,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对学生进行辅导。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脱离学习目标时,应给予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疏导。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真正地体现出现代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积极的教育思想,成为学生的助手,教学工作的开展就会非常顺利了。如在一节以发展速度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课上,每一个学生由于各自的速度基础不同、各人的运动能力不同,因此要真正地促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速度,教师可以允许每个人采取不同的练习手段,如腿长的研究在步幅不变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脚步的频率,腿短的则在自己快速步频的优势下,努力提高脚步的幅度;跑得慢的可以发展腿部力量,跑得快的可以发展反应能力。

其三,真诚客观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在师生平等、亲和、融洽的关系中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激励的语言让学生不断进取,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参与,在快乐中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跳高练习中,胆小或方法不当的学生因跳不过横杆可能会造成心理障碍,这时教师就应及时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多鼓励学生,让他们克服心理困难,用高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当学生有一定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语言(如“完成得非常好”“再努力”“你一定能行”等)或小物品的奖励,肯定学生成绩,感受成功,从而树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克服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四、结束语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把体育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归纳总结,不断地积累经验,发现教学规律,了解学生,因时因势地协调好各教学要素的关系,自然就能熟练地驾驭课堂的组织,形成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形式,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广波.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09(36)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篇6

一、设计多样化的体育锻炼活动

初中生的个性、品质等都处于形成的关键期,好奇心较强,任何一种单一的、重复的教学活动都无法对他们有长久的吸引力,因此,要想实现趣味性教学,激发初中生对体育课堂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必须设计多样化的体育锻炼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堂中接受多踊的训练。多样化的体育锻炼活动不仅包括体育技能的教学,还包括课前准备活动,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体育活动保持期待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并不经常让学生围着操场跑步,而是经常为学生准备跳绳、毽子等多种学习工具,让学生进行课前热身准备。“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虽然初中生的生理不断趋向成年人,但是心智还不成熟,因此,我常常在教学中准备一些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参加体育锻炼。比如在短跑训练中,为了避免教学的枯燥性,我准备了“喊数抱团”的游戏,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每当我喊出一个数字,如“5”,那么五个学生便要迅速抱在一起。这个游戏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力、短跑能力等,还可以大大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大部分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都感到十分愉悦。我也常常在体育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比赛,比如,足球比赛、跳远竞技等,让学生在浓厚的竞技氛围中进行锻炼。

二、开展小组活动

体育教学中所包含的锻炼内容多种多样,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都是将所有的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传授给学生,为学生示范,学生进行模仿与练习。但是,就如每个学生的智力发育水平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身体素质也有所差异。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组建兴趣小组,将有着同样锻炼兴趣或需求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如此一来,教师便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使得体育课堂变得生动、多彩。我们班有一部分同学由于从小看《灌篮高手》等与篮球有关系的漫画、影视资料等,对篮球的学习兴趣很大,于是,我将他们组成“篮球小组”,为他们多提供一些打篮球的机会,并且教给他们一些打篮球的技巧;我们班有个女生从小学习艺术体操,于是,我让她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艺术体操,并且让感兴趣的学生自愿加入到“艺术体操小组”中,让这个女生与教师一起进行艺术体操的训练教学等等。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在体育课堂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某个兴趣小组内,他们的锻炼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互联网+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体育学科虽然无法与文化课享有同样的教学地位,但是它对于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的积极作用得到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个机会,将多媒体技术与体育教学联系起来,为体育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也让学生学习更加全面、丰富的体育知识。比如,在讲述篮球中“三步跨栏”的动作要领时,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所以教师的演示并不能让所有的学生进行观察,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找到了NBA中经典的三步跨栏动作,并且通过慢放、暂停等让学生掌握这个动作要领。

总而言之,教师必须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充满趣味性的体育课堂,让每个初中生都能够产生“我要锻炼”的意识。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组建兴趣锻炼小组,并且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体育课堂充满人文性、多元性、趣味性,进而让初中生爱上体育锻炼。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篇7

体育活动中,动作的协调、优美和富有节奏感,学生体态的健康和匀称,以及在体育活动中形成的生动活泼、积极乐观的性格等,都是美的因素的具体体现。美还可以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展示风采的空间,把学生从单纯的对美的欣赏转化成对美的执着追求,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塑造美的能力。体育课程作为学生特别钟爱的一门学科,怎样利用体育课程的优势来渗透美育,去寻找美育在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契合点呢?

一、在体育教学中结合美育,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1.在人体的形象中获得丰富的美感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首先表现在培养人的健美的身体上。从人体发展和社会需要来说,最能反映出人的人体素质和精神风貌,最具有生活气息和社会价值的应是人体美。正是体育赋予了人体“健、力、美”,才使人体在基本形态和活动规律方面表现挺拔、匀称、舒展、丰满、强健、有力量、有朝气、有魅力等美的特征。队列和体操队形是让全体学生,按照统一口令、一定的队形,从事协同一致规定动作。在体育课上要注重队列和体操队形的练习,要求人人精神饱满,动作、速度力求整齐划一,通过徒手操有节奏地做各种举、摆、振、屈伸和绕环等动作,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坐、立、行、走姿势,促进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以及培养学生在集体行动中迅速、整齐、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等好品质。

2.在运动力量中获得丰富的美感

各种不同的体育项目者有着各自特殊的美,如体育教学(包括前滚翻、后滚翻、肩肘倒立、跪跳起等)对动作姿态和人体造型有特定要求,着重形态美的身体练习;田径教学(包括跑、跳、投)则是表现人类克服大自然的能力,有着质朴的速度、弹跳、力量之美;球类教学(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等)能培养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机智、灵敏,给人带来紧张和激动,使人获得愉悦和快乐。运动力量的美需要教师去指导学生进行感知、感受和体验。例如跨跃式跳高,助跑、起跳、过竿、落地四部分连贯动作有着弹跳、速度、力量之美,又展示了人体跳跃时的空中姿态美,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先通过教师示范、一些弹跳水平较高,敢于尝试的同学进行示范练习,让学生通过反复感知进行模仿,然后进行尝试练习,从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降低高度,让学生都能体验到跨跃式跳高中的运动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随着高度的提升,难度的增大,对学生不单是动作技术的考验,也是对学生心理的考验。当有同学跨跳过那高高的竿子时,他展示的不仅仅是跳高的运动美,还展示了其勇敢、顽强的美好心理品质,也赢得了同学们鼓励和赞誉。

3.在创设自然环境中获得丰富的美感。即场地器材布置要井然有序,整齐优雅。整齐、洁净的场地布置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能激起学生对练习的兴趣,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想尽情玩耍的愿望。在教学中,所用器材应布局合理,从审美的角度,设计新颖、具有实用价值的放置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欲望。美感的最基本的心理要素就是直觉,学生通过对美的直接感知产生美好的情感或是厌恶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器材所蕴含的美感能够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美感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教师用形象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美育融入体育教学,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学会创造美,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和欣赏美。很多美的元素是通过体育教师自身来展示的。

在展示师表中获得丰富的美感。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直接感知对象是教师。而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求知欲望和模仿能力较强,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如果教师体态优美、仪表端正、举止言谈文明、穿戴整齐、体态健美、教态自然、和蔼可亲,往往能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师表美的外部形象。学生也会“亲其师信其道”。现在的体育运动服饰也越来越多地融入美的因素,从以前的式样单一,色彩暗淡到现在各式各样地运动、休闲、健美等专业服饰,色彩也越来越丰富。作为体育教师,应该选择一些色彩明朗、式样悦目的体育服饰。女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驱向时装的休闲运动装、或是一些凸现形体美的运动服装,也可以略施淡妆,给学生展示一个清新、亮丽的形象。

教师语言美有教育语言之美和教学语言之美。教师教学时讲解要形象、生动、风趣,还更应该简练,切忌罗嗦、杂乱。体育教学大都在室外进行,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更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分散注意力。所以在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时,讲解要形象、简明。

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体育活动,受到美的教育

1.在节奏动感中获得丰富的美感。音乐、舞蹈、健美操应用到教学中来,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许多音乐专家一致认为,音乐对几乎所有的运动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运动中播放优美的音乐,能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的单调、枯燥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潜能,改善、协调动作节奏,能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配以舞蹈,陶冶学生美的情操。音乐和舞蹈越来越多地被教师运用到体育教学。一般在课的开始部分,将准备操和着富有节奏、动感强的音乐有机结合,以激发学生兴趣;结束部分则采用动作舒展的舞蹈和舒缓、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身心得以放松,充分感受音乐和舞蹈的美。在学生的青春发育时期,对一些体育课程或多或少的有些厌学情绪,教师适时地引入一些健美操的形体练习和富有节奏的健身操,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形体美,又能提升学生对健康美的认识。

2.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学生欣赏美、感知美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体育美的教育更加直观。录音机在体育教学中的使用较为普遍,随着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发展,有更多的教师以此为载体对学生进行体育美的教育。江南多雨,雨季长,很多时候体育课只能是望雨兴叹,往往成了在教室里的自由活动或是以看书、下棋为主。这时,不妨让学生观赏一些高水平的运动竞技比赛或是表演类的运动。让学生通过观看,欣赏到刘翔将速度和运动技术完美的结合,体操运动员的力量美和柔韧美,跳水运动员空中翻腾姿势的美,足球运动员射门的技术美等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欣赏水平,发展学生对运动美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对体育运动美进行欣赏感知,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运动本身的一些知识和技能,然后再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来发现美,欣赏美。

参考文献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篇8

体育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体育和健康课程的目标任务,同时也对如何高效实现这些目标做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因此需要采用多样化的途径来实现体育教学。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二是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强调社会和国家的需要,都是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标准,很难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体育课堂一味地围着教师转,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累,完全是被动的学习状态。在师道尊严的约束下,学生成为体育知识的容器,其自身的发展收到严重遏制。于是有的教师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方法,希望改变这种状况,却反而失去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这些都是体育教学中忽视人的主体因素造成的后果,当体育课堂变得程式化,失去了活力和生机,要想获得高效的教学是很难的。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谈谈对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经验。

一、“三管齐下”不松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的“三管齐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自导”。初中体育教师要教会学生制定自己的体育学习目标,同时结合教师的整体教学目标,全面分析自己所制定目标的优劣与偏颇、效果与不足之处等等,通过长此以往的训练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导向能力。第二是“自律”。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受到各方溺爱,任性导致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时完成不了动作技术时容易情绪波动甚至引起过激的行为。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控,不断修正优化自己的心态。首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监督,其次是要通过学生体育学习中出现的失误,从反面引导学生理解到自律的重要性;最后是根据学生的层次水平,有步骤分阶段地培养学生的好习惯,通过自我检查和调整强化自律能力。第三是“自悟”。初中体育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让他们能够自行领悟到学习的方向,更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实践能力。

二、巧设情境施教学,强化学生观察能力

随着体育教学方式的不断丰富多元化,初中体育教学的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多,多媒体教学、实地观察教学、竞赛比赛法、游戏教学法等等,都是很不错的教学方法。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体育教学需要采用一定的情境来激励和鼓舞学生,让学生有兴趣学习体育。比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将动作的各个部分分解开来,再用慢镜头的方式回放,对其中难度较大的动作讲解清楚,让学生有效掌握动作要点。当学生通过多媒体影像观察到动作的形象、结构、方法时,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同样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让学生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充分利用现已掌握的知识,强化体育动作技术的理解力,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三、改进教学创新方法,养成自主学习好习惯

学生作为体育学习的主体,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强化其自主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中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有意识有方向地培养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兴趣,通过对学生进行灵感的启发和思维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更好更快地学习体育知识。教师要改革陈旧的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他们主动爱上学习、乐于学习并且逐渐学会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比如跳跃性练习,学生可以单脚跳、双脚跳、跨跳、兔跳、跳小绳、跳皮筋等等,以锻炼跳跃能力为目标,实施多样化教学。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又爱出风头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要考虑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比如理论知识学得好的学生可以上台当一回老师,进行课程讲解。与此同时,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创新,用实践尝试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另外,初中体育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导师,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合作关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尽量满足学生的爱好和需求,以便让学生主动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来,实现初中体育自主学习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杨奕.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的自主探究学习[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3)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篇9

1、多样化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学习惯的影响,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体育教师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前面一边做基本动作,一边讲解其中的理论知识。在教师演示的时候学生都是有模有样地模仿动作,然后教师看学生做得是否标准并及时进行纠正。在这样的体育课堂中,学生就像是一个花架子,教师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没有自主的权力,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不但会降低教学效率,且无法达到增强学生体魄的作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才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素质,还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因此,为了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近年来教育部门对我国的教育进行了改革,改革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体魄,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关于初中体育可供选择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离不开有效教学方法的支持,毕竟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也是由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共同组成的,同时它们也是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实施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简要的分析与论述几种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

2.1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自由学习教学法

自由学习教学法多用于体育教学的户外运动锻炼中,这种教学方法是在学生们做完热身体操以后,根据平时的体育喜好,来选择自动分组练习或者分组对抗、自由开展体育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们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选在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从而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学习性的发挥与培养,同时对于同学们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自我创新运动中的动作技巧以及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兴趣都有着一定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教师应该对每一项体育活动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活动的技巧进行简要的讲解,使学生们对自己所选择体育项目有一定的基础性认识。同时,在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准备,避免拉伤、抽筋、脱臼等现象的发生。其次,对学生们运动的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并详细记录他们在运动中出现的不足和错误之处,以备后来指导所用或者直接进行现场的示范和指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们的体育运动技巧。最后,对学生们的体育运动活动进行整体上的点评,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表扬、对出现错误的同学进行及时的纠正并实施鼓励,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2.2游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长足的发展,并且也在其他教学阶段中得到重视和运用。从中学生多动、灵活的角度出发,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制定一些有效的游戏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说,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采取接力跑、折返跑比赛以及带球跑或者是运球跑等游戏式的教学方式,既能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田径运动能力,也能有效的避免因为锻炼方式太过于单一而引发学生们的锻炼厌倦感。此外,警察抓小偷、拉网捕鱼、圆圈抢球等等游戏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运动能力。将游戏教学法与体育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是最为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之一,毕竟体育活动本身就是运动的一种,而许多游戏本身也是运动的一种,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大游戏教学法的使用范围,从而切实保障体育教学的多样性、高效性。

2.3运用竞技教学,提升学生体育综合能力

由于体育运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本就具备较高的竞技性,而其竞技也是体现体育魅力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应重视竞技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采用竞技教学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培养学生的良性竞争意识,使学生在竞技体育过程中可不断提高自身运动能力,不断超越自己。并且在体育竞技过程中还可让学生强化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承受竞技压力的影响下,逐渐增强自身的抗压能力,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以此真正实现提升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解完关于排球运动的体育知识教学后,教师便可将学生们分为小组进行排球比赛。学生在此比赛过程中需合理分配球手位置,讨论打球战术,以此可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运动能力。在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活动教学中均可灵活运用竞技教学,而教师在此过程中需正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竞争意识的教学目的。其中教师可在比赛结束后还需对其进行详细点评,表扬比赛过程中团队合作良好,真正体现体育精神的队伍。鼓励发挥不佳的队伍,以令其形成败后不气馁的坚强精神。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体育锻炼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可由此不断完善自身体育综合能力。

2.4合作竞争教学法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体育教师都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先给学生讲解关于体育的理论知识,然后根据体育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做动作,让学生反复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很多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认为体育课就是“做苦工”。因此,面对这样的形局面,教师应该学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发展空间非常大,尤其体育课的竞争性和合作性非常的直接、明确,学生的移动空间和流动范围也更宽广,利用这一点采取合作竞争的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互动性。比如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布置体育任务进行竞争,例如短跑、跳远、跳高等竞技项目。另外,网球、羽毛球项目也可以分队来进行小型比赛,提起学生的好胜心促进他们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高中军.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11)

[2]孔毳.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02)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篇10

1.1 以明确阶段教学目标的方式开展教学

将长远的教学目标进行阶段性的细化,针对某一个阶段的培养方案进行明确。让学生了解到在这个阶段中应该学到什么知识和技能。然后让学生有所准备,从而在上课时可以更好地和教师进行互动。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更好地根据这个目标来开展教学,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1.2 以多种形式的主题开展教学

不要将体育教学局限在重复的锻炼中,这样容易让初中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主题开展教学活动。例如,以清洁校园环境为主题,通过活动中的跑动、搬运、竞赛等开展一系列的场地、周边的环境保护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他们之间的合作精神,而且还能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集体感。

1.3 以科技为依托开展教学

目前很多地方的初中体育还是以户外运动为主的,但同时我们也可以运用信息网络等技术为体育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的音响、影像等功能来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体育教学课件虽然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并且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能取代户外的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更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结合实际的户外授课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进行开展,这样才能达到信息教学的真正效果。

1.4 层次教学法

层次教学法就是把一个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的难易程度,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分层次进行练习。在教学活动中,可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难度,在完成较容易的一个练习后,可进行高一层次难度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2 实施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

2.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课程的教学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并且对新鲜事物都充满兴趣,因此,体育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来改进教学策略。同时对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要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及时对无效、低效的课堂教学进行梳理,让体育教学活动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2.2重视初中体育的教学细节

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因此体育教学的开展一定要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对教学内容、组织活动的方式以及场地器材的选择进行认真的考虑,而且还要对学生个体的身体情况、情感变化、人际关系等进行认真的关注和分析,从而严格避免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体育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强调创新能力的当今社会,初中体育课教学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为导向,面向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兴趣以及新的教学大纲来认真安排每次的课程内容。内容应以协作性和互为主,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再根据本课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场地、器材等,要尽量让我们的运动场所向社会场所转变,让学生与社会接轨,这不仅是体育教学的功能,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途径。教学时不应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强制学生统一的去接受某些他们不喜欢的知识、技能,甚至是一些对他们成长没有作用的。体育教学应多给学生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初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发展学生的特长,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体育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光是在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上进行改革,更重要的应是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要多样化、协作化、趣味化、益智化,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2.4 讲解简明生动

针对初中生对运动理论了解较少的问题,讲解动作要领时,要突出重点,简明生动。如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可概括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条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懂,记得住。再次,解说要符合初中的生活实际,可以启发他们的思维。如讲解“弯道跑”为什么要求身体向内倾斜时,可以联系到物理课程上的“离心力”知识进行解释,再以生活中坐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会倾斜加以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跑弯道。

3 总结

初中体育课程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等作为培养的重点。充分利用多种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塑造重视体育的意识,发掘初中学生的体育天赋以及潜在的能力,为培养合格的全面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杜岩峰. 浅议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有效教学[J]. 青年文学家,2009(10).

[2]刘健. 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03).

[3]曹连奎. 浅论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1997(02).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篇11

1.教学的内容相对泛泛而谈,缺乏对体育技能的学习

当前我国初中的体育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相对泛化,缺乏对体育技能的学习与传授。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国家要求注重体育课的健康特点、快乐特色,可是这些并没有提升到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当中。许多的学校对此也缺乏真正的落实。另外还有一些学校和教师完全曲解了新课改对于体育课程的新要求,他们片面的认为“健康体育”就是确保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人身安全,避免学生参与一切的课堂活动,从而用这种方式来规避风险的产生。而他们对“快乐体育”的理解,竟然是无理由的放纵学生,任由学生发展,体育课堂成为了学生自由和解放的场所,学生们都会利用课堂来玩耍和释放压力,但是对于体育课的本质,却完全忽略了。体育课堂本身应该是学习一些体育技能,起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对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正确引导意义。可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都是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

2.师生的关系没有合理的把握

影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一些初中的体育教师,喜欢主宰课堂,在课堂上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对学生严厉,枯燥的讲解知识要求学生完成练习,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学生感到被动,起不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更无法体现出“快乐体育”的教学目的。还有一些初中体育教师,喜欢一味的迁就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学生释放压力的机会,因此让学生肆无忌惮的玩耍就是最佳的体育课程安排。有一些学生或许比较赞成这样的做法,但是实际上却忽略了体育教学的本质,对于体育技能的传授基本上没有体现。还有一部分赞成的学生是因为这样可以逃避锻炼,形成一种害怕吃苦的心态,这也是师生关系处理不好的体现。

3.对体育相关知识的讲述较少,缺乏深度的思考

一些初中体育教师片面的认为,体育课堂就应该教学生一些体育项目,或者是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让学生学会一些技能。其实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育学科也不例外。对体育相关知识进行传授,实际上对学生的安全运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而对于体育知识的讲授,一些教师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实际上体育项目和技能在讲授之前,应该有足够的知识铺垫和理论传授,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出现运动过程当中的损伤,是为学生安全考虑的必要做法。但是实际上在我国的大多数初中体育课堂当中,对于这类知识的讲授还是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只是轻描淡写,起不到明显的作用和意义。

二、改变我国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的对策与做法

1.重新解读和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目标

要想更好的改变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制定出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思路。而当前制约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最大因素,就是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重新解读和对教学目标的重新设定。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不仅仅要看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学生的整体素质也成为评断教学结果的重要指标和参数。新课改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仅仅要学到相应的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更应该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带来正面的影响。让学生在枯燥和繁重的课业负担之外,更好的感受到体育课堂的快乐。同时也应该更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体育课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展现,也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感受到体育教学的乐趣。

2.提高初中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

提高初中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于改变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教师的素质影响着整体的教育水平,教师需要合理的制定教学大纲,科学的安排授课内容,利用创新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道德素质培养和提升,也应该定期的进行体育相关培训,一方面提升自己的体育技能,一方面也要全面的解读新课改对其的新要求,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完善。

3.注重师生关系的合理建立

师生关系的合理建立,对于改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可以更好的保障教学氛围的设定。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现状,努力的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机会。而做为学生,也应该更好的珍惜课堂教学时间,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和练习当中,不要因为害怕吃苦而逃避训练,或者因为想要更多的玩耍时间就浪费和懈怠体育课的时间。教师合理的对师生关系进行把握,学生也可以更轻松的与教师进行交流,对于开展课堂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对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不断创新

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学会不断的创新,与时俱进。无论是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都不能一味的墨守成规,这样非常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教学手段的创新是多方面的,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游戏,这些游戏是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的。再或者可以举行一些小的竞赛,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竞争来自我提升和完善。而教学内容的创新包括教授学生一些新的体育技能,例如:平板支撑。这就可以改变传统仰卧起坐的枯燥,让学生在锻炼当中感受乐趣,强身健体,健全心智,释放压力的同时形成健全人格。对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改善初中体育教学现状的必要手段,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训练都可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结束语:

针对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应该客观的分析与认识,找到切实可行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对新课程改革进行全面的解读,不断的进行自我的完善,从多方面进行创新,可以更好开展体育教学,也可以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篇12

一、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自主学习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通过自主性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快乐,从而给学生紧张的学习带来轻松的体验。当学生将体育学习、体育运动当做是一项乐趣时,就不会当成是任务一样被动地去完成,所获得的也就是轻松、愉悦的体验。其次,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构建互动式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体育学习与体育运动,促进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和谐、快乐地成长。最后,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不论是身体体质、体育知识与技能,还是体育学习与体育运动方法的掌握,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都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二、自主学习策略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自主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自主学习策略的有效应用,下面,笔者结合体育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快乐

初中生对体育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体育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应该想法设法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注重学生自主性的激发,让学生从被动式学习变成主动式学习。例如,在进行弯道跑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让学生思考向心力与速度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这种问题能够让学生思维被积极地调动起来。此外,还可以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竞赛中,学生为了获得成功,就会想方设法地调动自己最大的潜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

(二)抓住难点、疑点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体育训练中,针对难点、疑点,教师要做好示范和分解动作,让学生进行重点练习。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地组成学习小组,学生之间相互指导,相互矫正。对疑难点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讨论想出最佳的解决办法。教师还应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例如,在教学中,有的学生提出了带球走的相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让学生首先自主讨论,探讨出几种方案,最后,通过分析研究找到球没有被带走的原因。在课后,还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自己意愿的开展体育课外活动,自主进行锻炼。

(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来看,主要采用教师做示范动作,讲解动作,然后,让学生模仿动作。学生完全是机械式的死搬硬套,依葫芦画瓢一样学习体育动作,毫无自主性可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很多学生不是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但是,因为长期的思维定势,很难将自己心里的独特见解提出来。所以,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新教学理念,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时,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根据相关动作,进行足够的分析、思考,了解动作的要领,分析动作背后的原因,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关动作。

三、值得注意的相关问题

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策略应注意的问题较多,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地了解学生,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学生是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对象,一切教学的安排都围绕学生展开。因此,教学必须充分全面地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既不能高于学生基本水平,也不能低于学生的水平,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使体育自主学习安排得更加准确和科学。第二,仔细观察并进行正确的引导。体育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自主学习、锻炼的相关内容。通过观察及时地发现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发展学生思维方面,巧用启发式提示,善用引导式教学。第三,正确地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主导之间关系。自主学习就是使学生在很多方面超出教师所布置的内容进行创造性发挥练习,教师对学生的“自由发挥”练习,只要对学习技术、身体练习、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有好处,且安全的前提下,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策略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教学方向,同时体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是提升学生体育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自主学习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自主学习是终生学习的想方设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快乐,抓住难点、疑点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篇13

一、技巧教学

实心球是一种投掷运动,有着很多运动技巧,教师要对这些技巧进行讲解,以免学生无法规范自己的动作,损伤他们的身体。因此,在初中体育中教授实心球的第一个要点就是将投掷实习球的各个运动技巧进行教学。现在很多教师在教中学生投掷实习球的时候,总是先让学生围观,教师亲自示范动作要点,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应将示范与学生练习结合起来,在讲解动作要点的时候,教师应该保证学生人手一个实习球,他们在听这些理论知识的时候能够亲自上阵演练,而教师要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保证学生在练习时的动作是标准的。投掷实心球的动作很多,有持球动作、“满弓”动作、站立姿势、投掷角度等。就如在持球动作中,正确的持球动作是手指自然张开,空出手心位置,两个拇指可以以正“八”字的姿势握住球,握球要握住球后面的3/4部分。但是很多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两个拇指的姿势与角度出错,趋向“一”字形。因此,在讲解基本的握球姿势的时候,我让每个学生都随着我的示范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让学生维持这个动作,我在队伍内检查学生的握球姿势是否正确。这样一来,便可以立即发现学生所做出的错误动作,否则很可能在学生练习的时候无法检查出错误,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点。

二、循序渐进

任何事情都不可以急于求成,正如我们常说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实心球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坚持循序渐进,不要妄想初中生可以迅速掌握所有的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点。就如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比较好奇,对于这个学段的学生,教师要懂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实心球的体育教学中获得愉悦感,将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技术的训练上,比如实心球的发力顺序等,这对于他们的后续学习十分有益。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要重点训练他们的出手速度与角度,使他们学会如何才能够将球投得更远。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因为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投掷实心球的相关技巧,而他们的练习任务就是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投掷技能,以便更好地应对中考体育的要求。

三、因材施教

体育面向的应该是所有的学生,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健康都是我们的重点考虑对象,在初中学习实心球,除了是应试的要求以外,还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因此,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人体质来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实心球的投掷练习来锻炼身体。就如我们班有几个女生的力气很小,她们一开始根本就投不动实心球,为了帮助这几个女同学,我让她们先投塑料球,然后慢慢过渡,逐步换成实心球;再如,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在投掷实心球时,上臂与前臂的夹角太大,所以球的飞行高度很高,但是距离很近,于是,我手把手地调整他的上臂与前臂的角度,让他体会不同的夹角对于球的运行轨迹的影响,后来这个学生逐步摸索出了规律。在我的针对性教学之中,学生投掷实心球的成绩稳步提升,他们能够明显地看到自己的变化,所以他们在锻炼的时候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快乐,这也让他们更加喜欢投掷实心球。

总而言之,投掷实心球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通力合作与配合,只有在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下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真正落实与贯彻“终身锻炼”的健康意识,因此,教师必须考虑初中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提高他们的体能。在初中体育课堂中教授实心球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将投掷实心球的各个技巧与动作要点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实心球对身体素质与身体配合的要求;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投掷实心球的能力,也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长足发展。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