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实用13篇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篇1

一、小学音乐教育理念的创新

创新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开展是指,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以及他们在音乐学习中掌握新型学习方法愿望和运用现有的音乐知识对音乐学习的创造性能力。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注重音乐教材本身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课堂上教师占有了原本学生应当占有的主体地位,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造成了教师不能全面的掌握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全面的参与到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使课堂的教学氛围越发的单一无趣,长此以往,则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对音乐的学习原本应有的兴趣。在音乐教育中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对这一问题能够有效地解决,因为,创新的教学理念重新定位了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中的关系,学生回归了他们原本在课堂中应当占有的主体地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参与到整个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同时加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他们的课堂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从而更加有效的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

二、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各行各业开始普及,尤其是在教育事业方面,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小学的音乐教育课堂更加充满生命力。多媒体这一新型教学工具在课堂的运用,可以使视频、图像和声音相结合,使小学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更加的丰富多彩,并给予了学生一个更加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学习氛围,从而在更大的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授课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爱玩的特性,充分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自己编一些舞蹈动作并表演出来,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相结合

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性发展,而其他学科的融入也对培养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小学音乐的创新教育可以在音乐课堂中融入舞蹈、美术、文学等也可以融入自然、生物、数学等,使音乐的教学真正做到多学科相融的创

(三)运用更加灵活多变的创新教学方法

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不尊重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方式一直都是“教唱”的模式,使得音乐教育很难达到预计教学目标。小学生由于年龄段的问题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能力和基础通常会大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因材施教,运用更加灵活多变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他们在音乐方面的感知能力以及艺术素养都得到充分的提高。

三、以良好的课堂氛围作为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保障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因此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音乐教育的课堂应当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但传统的“教唱”音乐教学课堂往往会使学生感受到束缚,导致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才能不能完全的发挥。所以,小学的音乐教师在创新性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同时要针对小学生的年纪和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发挥属于他们这一年龄段的天马行空的思维,展现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拥有创新的思维能力,并且对于学生通过创新思维所做出的创新和大胆想象要给予支持和鼓励,使他们在这一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并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四、小学音乐创新教育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在小学教育阶段运用创新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创新教育也是为了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同时还是一种为了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因此,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要能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小学生的年纪和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并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较小,总会显得非常的活泼好动且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同时他们也正处于智力增长的阶段,认知能力在这一时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他们对任何新鲜的事物都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小学的音乐教师要能充分发会学生的这些特点,并予以适当的利用,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想象能力,并充分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是他们的音乐素养能得到充分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会更加注重“教唱”,是的音乐课堂明显会显得单一无聊,长此以往,可能会使小学生产生厌学的消极心理。所以,小学的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创新教育模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促进智力的开发,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篇2

一、有关音乐美育

我们日常最熟悉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美”就是美育,随着教育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教学已经收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从音乐教学的角度分析,音乐美育即音乐审美教育,是指通过音乐知识传授、音乐作品赏析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艺术美、作品美的过程。美育通过影响人们的情绪,进而发展人们的品格。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揭示音乐或者作品的思想,引起听者的共鸣,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音乐教学中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形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它既能陶冶儿童情操,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士气,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

二、培养小学生“美”的感悟的措施

在小学生中开展美育教育更加具有便利的条件,小学生本身具有好动,思维感性,喜爱音乐、游戏等活动的特点,更加容易接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更能积极地融入音乐教学的氛围中;同时,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小,时间也较为充裕,这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说说自己的看法。

1.开发利用好现有音乐教材

美育教学的开展需要有“米”可炊,音乐作兴,作者、词曲等都是音乐教学的依据和实体。而这些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都可以找到。为了更好地开展美育教育,我们的音乐教材选编了很多有欣赏价值的作品,为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供了客观依据。

首先,我们要明确音乐教材的作用,知道教材中哪些知识适合哪些教学。审美过程需要师生通过“听”“唱”来实现,所以教材必须具备这样的功能。审美的发现是多方面的,如曲调美、意境美,词曲美等等,学生能从一首曲子中发现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美好,使其心灵受到熏陶。所以,开发利用教材必须要明白教材所蕴含的内容,分析教材。

其次,要善于从教材中发现审美的因子,将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将自己对音乐审美的经验和体会融入教材的分析过程,这样学生在理解上更加容易接受,更加能有深刻的体会。

2.提升教师自身的美育素质

言传身教是教师重要的传导方式,在音乐教学中一个教师对于美育起着重要作用,如教学的仪态、自身的气质、教学的语言等等,都会产生对学生正向的推动力,强化学习的动力,学生在教学中会受到美的熏陶。

例如,从语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会形成一种专业的规范,如板书规整清晰,思路有条不紊,在语言表达上发音适中、表达规范、发音准确等,这样能顺利实现教学的感染力。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学生的美育教育。

3.具体教学中审美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开展美育的主要基地,是我们教给学生审美课程的场所。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更能提升学生的意识,锻炼学生的审美思维。

(1)做好课程的导入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能让学生第一时间感受到音乐课的美好,有更直观的体会。例如,在教学《祖国》时,展示祖国改革开放的变化,展示阅兵情境,展示我们举办大型国际性赛事的场面,进而播放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再配上相应的音乐。这种导课方法,体现了音乐美、音像美、情感美,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美的熏陶。通过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现在教学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赏析教学中,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2)利用有趣的游戏方式教学。审美课程也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节奏游戏、音乐游戏等,激趣学生,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过程中体会美。

(3)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学。多媒体技术是现在教学的重大突破,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一些无法用音乐语言表达的美育因子,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如同我们教给学生一首歌曲一样,学习曲目容易,但唱好就不易了。我们可以利用金典反复播放学生唱不好的环节,用技术展示音乐的美,体会动人的情感。

(4)切合实际,创新教法。审美也需要创造,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的过程和手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我;同时,可以开展分组讨论设计;还可以安排汇报表演等等,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对音乐美的感受,并有自己独特的创造。

参考文献: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篇3

一、流行音乐相关概念及分类

流行音乐具有复杂性,很难用单一的词句去描述它。总体上说,流行音乐不同于古典音乐、严肃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而是一种简单、易懂且朗朗上口的,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因为易于流传且备受喜爱,所以对学校音乐教学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其中不乏粗浅鄙俗之流,这些音乐带有浓厚的商业意味且格调低下,这也是学校对其一直采取“封杀”、禁止的原因。

流行音乐来源于西方,因此其分类也是在西方流行音乐发展史的基础之上总结的,主要分为爵士乐(Jazz)、摇滚乐(Rock)、乡村音乐、世界音乐(World music)、索尔音乐(soul)以及其他音乐(例如,迪斯科等)六种。

二、中小学学校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的作用

从钻木取火到懂得打猎,从风餐露宿到衣食无忧……当人类的物质生活得以维系满足甚至富足的时候,就会对美好的事物产生向往和追求,这是人类的本性。美感是人类文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对音乐的追求,也正是美感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特别是在我国,一直将音乐比作“六艺”之一,足见其在我国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回归现代,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最耳熟能详的口号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事实上,现实的运转情况在多年的义务教育中,这几方面的发展确实不平衡、甚至是孤立和分离的。对智育的重视挤占了对美育教学的深入实施。值得高兴的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带动了我国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也推动了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因为音乐可以让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达到相应的美德教育的目的,是学生排斥反应最小的科目。而流行音乐因其包容性及开放性而拥有不同年龄段的广大受众群,这就表示流行音乐本身就具有消除教师与学生年龄鸿沟以及沟通障碍的“魔力”,同时,其与时代紧贴的特性也间接推动了流行音乐教学的不断进步。

三、流行音乐对中小学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

1.流行音乐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这与我国重视智育是分不开的。同时,受这种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学生中小学阶段的课业压力是很大的。特别是青春期的学生,更是会表现出叛逆情绪,需要精神依托和情感宣泄。音乐对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成长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音乐在中小学生成长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流行音乐在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对他们的生存起到帮助作用。其次,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流行音乐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流行音乐在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再次,流行音乐给了中小学生一个“出逃”生活的机会,给他们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给他们勇气战胜自己内心对未知和压力的恐惧。最后,流行音乐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能够包含众多元素。也正是因为如此流行音乐给中小学生提供了不同的理解与接受方式,满足他们对不同情感的宣泄需要,抚平他们的情绪,有助于他们情感的健康成长。

2.流行音乐对中小学教师的影响

曾经,我们忽视了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素质以及性格塑造的积极作用,甚至拒绝抵制流行音乐对青少年造成影响。但是,事实证明,流行音乐并没有因为我们的抵制而停止发展。而流行音乐对我国教师的影响则是复杂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流行音乐从一开始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歌手的作品被称之为“靡靡之音”,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随后流行音乐依然顽强的在各种抵制下持续发展,可仍然受到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抵制。他们并不是抵制流行音乐本身,只是拒绝在日常教学中加入流行音乐。直到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一方面,因流行音乐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又因为学生对传统教育内容缺乏兴趣,所以,教师们开始逐渐将流行音乐引进到中小学的音乐课堂。

四、科学合理利用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

1.客观看待流行音乐

在流行音乐发展势头良好的今天,市场上流行音乐数量庞大,良莠不齐。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存在鄙俗的作品而否定流行音乐的价值。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流行音乐的问题,既要看到其消极和负面的一面,也要正视其积极正面的功能。同时,新课程改革之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更多的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生心理发展上来,对音乐教学的推进正是因为音乐在中小学生心理成长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周遭环境、同学、家长等的热爱之情。客观公正的看待流行音乐,并将有益的流行音乐适当引入中小学音乐教育,可以为音乐教育进一步推行注入正能量。

2.将流行音乐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是社会的产物,中小学音乐教育也存在于社会中,为了谋求发展和进步,自然应该吸收社会上的有益元素为自己注入新鲜的血液。而流行音乐就是一剂强心针。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应教育改革的要求,转变自身思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展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基于这种思想,流行音乐首当其冲的应该得到“解禁”。

流行音乐并不是像学校之前认定的那样一无是处,相反,好的流行音乐统一具有艺术魅力,并运用自然而富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方式,给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

3.注重持续培养音乐教师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为了更好的推进流行音乐对中小学教学的正面作用,持续关注并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是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

在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培训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注重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现身音乐教育的热情。情感是艺术的生命,而音乐教学包含了情感教育,具有情感的音乐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应不断完善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从知识观、学习观以及教师观三方面入手,全面丰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素质素养,帮助她们更好的完成新课程改革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流行音乐与青少年亚文化》[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第03期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篇4

一、课程设置

1、课时安排:音乐课在小学和初中属于必修课,高中时期属于选修课

小学:2课时/周

初中:2课时/周

高中:选修2课时/周

2、课程内容(分为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

合唱课或声乐课:培养学生的适用于实践的声乐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表达

器乐合奏课:通过一些简单的器乐技能,锻炼学生是的协作能力,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普通音乐课:即音乐欣赏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与欣赏音乐作品,让学生充分拥有享受、表现音乐的机会。

校园音乐节:为丰富校园音乐文化,学校举办音乐节,指导学生参与一些音乐剧的排练,属于课外活动。

3、教学目标

学校的教学主要内容包括:视唱练耳的训练、技能技巧、合唱指挥以及对音乐的即兴创作方面。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学校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规定,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上,音乐老师有很大自。但教学目标包括以下:

①根据学校的特色、学生的爱好,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文化水平,对相关音乐的要素做简单的介绍,让学生用音乐语言思考、表现和创造。

②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和表演能力,着重在班级中进行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鼓励学生亲身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技能技巧为音乐课堂中的实践服务。

③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即兴创作,发挥创造力,让学生自由创新。

④对学生的创作和表演作评价和分析,让学生相互之间作出评价,是对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的有利鞭策。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理念

1.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创造。即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教师在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即兴的音乐或舞蹈创作,让学生在学习时将“要我学”的理念转变为“我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体验素质教育的范畴,通过音乐文化的感染,激发学生的对音乐以及相关文化的审美能力,挖掘他们的创造力,为将来国家的发展需要提供人才保障。

2.强调技能型教育,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给学生演唱演奏技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注重向学生传授能参与社会文化生活和一些国家传统文化习俗的文艺。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结合掌握必要的技能。

3.强调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音乐是一种世界性语言,美国的中小学校不仅强调对本土音乐的弘扬与发展,对不同民族、各个国家不同种类的音乐也要求学生有所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校文化与国家主流音乐文化之间的联系,强调高雅音乐教育与摇滚音乐、通俗音乐、爵士音乐、以及民谣结合的相关教学。凡是时下热门的、学生感兴趣的以及与日常生活文化相关的素材,都会引用到课堂中来。

4.强调将音乐教育与其他多种文化结合。学校音乐教育不仅仅重视学生自身的知识技能,也意识到音乐不是一项独立存在的艺术。用“启发式”地学习其他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自觉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音乐与美术、历史、科学等是相互交错、密切相关的。通过音乐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科目。

三、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特点

1.不注重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并且各个学校都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学校老师可以自主选择教材,甚至可以不用教材。音乐教学的内容丰富而广泛,并不仅仅局限在本国的音乐素材,而是及其广泛地吸纳了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

2.兼容消化外来的音乐教育模式,并且创造出使用于本土的模式。美国的音乐教育模式多种多样,有柯达伊音乐教育模式、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模式以及本土的综合音乐教育模式等等。美国在实施以“创作”为主题的音乐教育过程中,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兼容外来的先进教育模式,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3.明确超音乐的音乐目的。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身体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通过多样的表演形式,培养其协作能力。运用音乐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发展他们的健康身心。美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未来的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国民素质。

四、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基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造成了在课堂上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比如在技能技巧的教学中,可以再老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和音乐基础上进行对应的调整。新鲜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保持对音乐教学的新鲜感,同时也督促教师更有力地充实自身。

2.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音乐教学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音乐理论的学习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模式固定,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演示模式,如老师示范性地演唱或演奏之后,让学生简单概括地说出乐曲中的节拍、旋律等音乐元素。并通过聆听音乐后,让学生了解演奏乐曲的乐器,经过老师的指点后对乐器音色的进行识别,扩充学生在音乐素养领域的见识。

在实践活动中的形式更加要灵活多变,如采用即兴伴奏、老师领唱、合唱等方式,或者比赛的形式来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时常感到每节课都是新鲜的,一方面激发了同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达到最大程度地放松。

3.学习的自主性

在美国的基础音乐教育中,学生的课外兴趣课堂是可以自主选择的,学生可以自由对兴趣课的类型进行选择,对上课时间也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理应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样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学习的同学大多数是热爱音乐,对音乐有兴趣的同学。也为学生了解学习音乐文化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中国的中小学音乐课程被相关人员决定了课程设置,更限定了包括时间、内容等和核心方面。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但是打压了同学的积极性与兴趣。因此,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给孩子们一定的自主性,继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朱则平:《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_当代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模式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7

[2] 马达:《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音乐研究,2009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篇5

On a Number of Issues Arise in Current Elementary Music Education

CHEN Ting

(Suzhou Industrial Park Lotus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123)

Abstract With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ew elementary school music curriculum standards", proposed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basic music education, music education in our primary schools has made rapid progress, get some achievements,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From the "new standard music course" understanding is not accurate, the implementation is not in place; dilute imparting knowledge, one-sided pursuit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put music culture as a top student attention to musical practice; local music culture is difficult to incorporate element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neglect teaching aspects such as full use of the conditions that exist in music teaching elementary school, to talk about the current problems.

Key words elementary music education;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basic music teaching

1 对《音乐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准确、实施不到位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因此在各地域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发展不均衡,小学的音乐教育差距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很多经济不发达地区,不能完全落实对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志的改革,甚至许多教师不能真正地理解新课标的基本内容,更不用提对落实新课标改革了,由此可见新课标的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清晰指出:小学音乐是一门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人文学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落实实施美育必须加强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要教导学生学会音乐审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要着重发展全体学生去实践音乐,重视音乐,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不断改进评价机制。对于新课标的解读不准确在于以下几点:

1.1 淡化知识传授,片面追求培养学生兴趣

许多音乐教师看到新课标降低了对各个年级的音乐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就错误地认为传授知识技能不重要,着重放在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迎合学生去欣赏音乐,去培养所谓的音乐创造力,而大大简化了对乐理知识、识谱视唱技能的传授。这样,学生们是高兴了,老师也高兴了,但是必要的基本的音乐知识,学生们却没有学习到,慢慢地,大家逐渐认为音乐课就是轻松的课,音乐教学就是听音乐,让学生休息放松,音乐课就是无关紧要的课。不得不说,这样的结果让人们感到音乐教育的悲哀。

1.2 把发展音乐实践理解成部分音乐生的培养

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重视音乐实践,但大部分学校把重视音乐实践,理解成为要重点培养音乐尖子生。许多学校为了发展音乐实践,积极让部分学生参加各种文艺比赛,举办了很多音乐活动,成立了许多兴趣小组,但是忘记了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的要面向全体学生。这种只有学校的屈指可数的音乐尖子生参加的,是不能算作发展音乐实践的。

1.3 难以纳入音乐教学中的近现代的优秀民族音乐

虽然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清楚表明: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以及增强民族意识,使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应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我国优秀的各民族音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不论是当代的,还是近现代的优秀民族音乐都很难纳入其中。甚至许多学校一味地为了提高升学率,使得语文、数学、外语这样的所谓主课,去占用他们认为不重要的音乐课,音乐教师能够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就已经是很好的了。

1.4 学校的评价机制不能促进学生发展

虽然新课标里有规定,评价指标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等方面以及应通过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作用。但是,据笔者了解所悉,许多学校里对学生成绩评定时仅靠其所唱的一首歌,通过学生唱歌水平的好坏来评定成绩,或者教师只通过学生平时上课时的表现情况来评定成绩。如此的评价机制怎么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而在对音乐老师的教学考核与评价方面,许多学校也仅是通过师生参加各项比赛和各种文艺活动的获奖情况来评价教师水平。至于其上课水平则无人关心。如此的评价机制过于简单,既达不到其应有的作用,更无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2 教学条件,重改善轻利用

2.1 重视师资的引进,后续却不能将其培养与提升

从培养师资力量的高等师范音乐系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了,从现在音乐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供需情况来看,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小学学校,都基本配备了专门的音乐教师。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已经保障了基本的音乐教育的人力资源,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仍然不容乐观。据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小学音乐老师中的大多数人在入校之后从未得到过专业的继续深造,这其中又有近一半的人改行做了其他课的老师,还有一部分的音乐教师则改行从事了行政工作,如学生管理工作,真正继续从事音乐的老师不足20%。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这是由我们的教育只关注“升学率”的做法造成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清楚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是更可取的教育方法,然而,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如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所谓的减负,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减掉了学生的音乐课、美术课,减掉了学生的课外活动,磨灭了学生的艺术天赋,消磨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音乐变为了不重要的学科,音乐教师的深造更是被减掉了。

2.2 加强了教学设施的建设,却不能将其充分利用

依照相关行政部门的规定要求,重视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是理所应当的,目前,许多城市的小学都为音乐教学配置了相应的教学设施,有的学校甚至配置了专门的音乐教室。表面上看,相应的教学设施得到了保证,可是实际中真的就没有问题了吗?据了解,有些学校的音乐设备在教学时是不拿来用的,这些音乐设备只在相关主管部门来检查时才会拿出来应付检查,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学校的音乐课被大量的“主课”所占用。

3 重评估轻教学

为了考察各学校素质教育的落实情况,相关教育部门会对各学校进行不定期或定期的检查评估,各学校对此也都重视,认真对待检查评估。这本无可厚非,但在检查过程中,有的学校会组织一台文艺晚会,以此标榜此为素质教育的最好展现。学校的艺术教育成果真的犹如表面上这么辉煌吗?

看看小学里音乐课所占的比重便可知晓答案,而且,音乐课在小学里的常规教学常常得不到保障。这是由于音乐课在学校里常被数学、语文等主课所挤占,这种现象是学校默认的。由此可见语文教师、数学教师们的敬业精神,却也折射出音乐教师的悲哀,音乐课在学校常规教学里缺乏应有的尊重。

4 结语

小学学龄阶段,正是少年儿童发育成长与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作为基础教育里重要部分的小学音乐教育,对培养少年儿童形成高尚的道德观与文化艺术修养有着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现代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那么,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不能再被忽视的学科。笔者相信在不远的未来,素质教育能得到更好的实现,音乐教育也能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篇6

而缺乏自控力,导致学习内容不稳定。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注重灌输积极、健康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注重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儿童;心理发展;教育

童年是人的一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儿童时期德、智、体、

美的培养与学习,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今

的大部分家长,过分的看重所谓文化课的学习,忽略了音乐、体

育、美术等课程的重要性。笔者现就小学音乐教育中儿童心理发

展的特点及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谈谈自

己的看法。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爱好是儿童学习新鲜事物的最主要原

因,在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会激发

儿童的探索欲望。但是儿童的心智成长不够成熟,其对事物的兴

趣爱好和好奇心会随着比较枯燥的音乐学习的进行而慢慢消失,

这就说明儿童对事物积极主动的认知能力有限,缺乏理性的判

断,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种驱使儿童学习音乐的内

在动力也会慢慢消失。

(二)儿童对音乐学习的爱好更多是感性层次的认识

起初,儿童对歌曲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层面,他们

只是感性的喜欢其所接触的音乐,对于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和精神

层面的感知知之甚少,可能他们只是单纯的喜欢某个旋律所以就

对某支曲目甚是喜好,也或许不喜欢某个旋律而一直学不会某个

曲目,通常情况下,儿童都是凭借记忆反复模仿,而不能像成人

那样,对音乐作品的实质含义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多变的兴趣爱好和缺乏自控力,导致学习内容不稳定

由于儿童易变的兴趣爱好和注意力不够集中等原因导致学

习兴趣的多变,加以现今多媒体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音乐对儿童

选择音乐学习的形式造成了困惑,比如许多成年人的不适合儿童

学习的流行音乐,如果家长不加辨别的让儿童学习,则会对儿童

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把握儿童的心理

(一)音乐理论教学应当激发儿童的兴趣。由于儿童心理发

展不成熟,对事物的喜好易变。有时候家长或者老师一句表扬或

赞美就能引发儿童对某种音乐的喜好,但是如果教师和家长不能

正确引导的话,儿童的爱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兴趣。作为

学习音乐的基础的音乐理论课程如果不能激发儿童的兴趣爱好

的话,那么对于儿童学习音乐课程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

儿童音乐理论教学中应加入生动活泼的小游戏、制作小模型以及

儿童相互之间的互动,教师应当创作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不断激

发引导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小学儿童学习能力很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由于

小学儿童还缺乏成年人对事物优劣、好坏的辨别能力,所以儿童

容易受到不良音乐的误导,儿童的心理如果优秀的事物不去占领

就会被糟粕填充,因此在儿童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注重灌输积极、

健康、向上的思想,学习反映主流价值观的优秀曲目儿歌等。我

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作品,对儿童的音乐

教学中应将各民族优秀的音乐作为音乐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民族

音乐能够使学生热爱和了解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儿童民族意识

和爱国情操。学习反映热爱集体、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音乐能

够引导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三)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儿童由于心理智力发

育的不成熟,使得儿童的发散性思维不丰富联想能力较差,在针

对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拓宽儿童的想象空间,使儿童的思维灵活性得到强化,从而使儿

童逐步具备独特的创造性,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的想象力,

能够进一步提高儿童对音乐实质内容的感知。引导儿童学会在实

践中、在游戏中提出新想法,提高儿童的创作能力。要儿童多参

加关于音乐方面的活动,通过实践使儿童把实践和自己的想象力

相结合,使儿童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儿童团队协作能力。儿童在成长过

程中比较注重自我,对于团队协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儿童在集体

中往往喜欢表现自己,从而造成对其他人的忽视。注重对儿童团

队合作思想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是当前儿童教育必须完

成的一门课程,而要想培养儿童协作精神,需要有意识地表演与

音乐有关的情景剧、开展团体演出活动,使学生在训练中增强团

结合作意识。为此,在儿童音乐教学中,要借助器乐训练这一教

学载体,有意识的开展团体器乐演奏,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团队

合作互相配合的意识。但是如何在器乐合奏练习的同时中培养学

生的合作呢?团体演奏的训练、演出,课堂上的合唱、多种器乐

配合演奏指导,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手段之一。要始终让儿童

认识到: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团结一致才能

演奏出好的曲调。

总之,少年儿童由于其所处的特殊人生时期,其独特的心理

特征要求针对儿童的音乐教育要有独特性。儿童对新事物的兴趣

爱好不能持久、对音乐学习缺乏理性的认识以及缺乏自控力,导

致学习内容不稳定的心理特点,在儿童音乐教育中要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不可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模式。要针对儿童不同的心

理特点和不同儿童的个体差异,创造性的开发不同的教学课程、

方法、模式,注重不断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健康的心

理状态,注重对儿童协作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开发,使得音乐教育

成为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李红等著.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与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4.

[2]孙志梅著.音乐欣赏与和谐人格的培养[J].中小学音乐教

育,2004-2,143:20.

[3]朱智贤,林崇德编.儿童心理学史[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篇7

一、音乐游戏的特点和分类

德国教育家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在游戏中我们所获得的轻松和愉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游戏活动,是学好音乐的基础。快乐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哪里有儿童,哪里就有游戏。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感知记忆力都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不是纯粹的游戏,而是融入了具有音乐性特点的游戏。在音乐教学中,我们称之为“音乐游戏”。音乐是音乐游戏的灵魂所在,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音乐游戏除了具有“音乐性”这一主要特点外,还应具有自然性、趣味性、创造性等游戏的共同特点。为便于教学与运用,根据游戏的功能,把音乐游戏分成以下几类:1、节奏训练类游戏。2、音准训练类游戏。3、培养音乐感受力游戏。4、训练动作与音乐协调类游戏。5、识谱类游戏。6、其他游戏等。把音乐游戏归类,主要为了教学与研究的需要,我们可按教学要求选择和搭配相应的游戏进行教学。

二、音乐游戏的意义

1.相对于其他学科,音乐课具有独特的学科性。活泼、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非常喜欢。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比如学生在认识l、2,3、4、5这五个音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小青蛙上台阶的游戏教学,让学生扮演小青蛙,将1、2、3、4、5五个音符写在形象的“台阶”上,小青蛙上第l个“台阶”时,让学生唱“l”,在上第“2”个台阶时,就让学生唱“2”,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能识别这几个音符了。

2.音乐游戏的课堂教学可以真正的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教学时可以设计《T台秀》的游戏。在音乐教室中设计一个“秀场”。当哪一位或者哪一组的同学表现好时,老师就让他走上T台,像电视上的明星那样为大家表演,一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学习了音乐知识,二来锻炼了表演、表达能力,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3.在音乐游戏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主动探究的精神。老师做的事就是要创设良好的音乐游戏情景,让学生感受音乐,设计好音乐游戏。让学生扮演好游戏角色去学习音乐。如在《蜗牛与黄鹂鸟》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单独或合作扮演蜗牛、黄鹂、葡萄架等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体现自己的价值。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都能得到提高。

三、音乐游戏在音乐课堂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我们在音乐游戏的运用上还学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要探究音乐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并且要求学生必须遵守这些规则,服从老师的指挥。音乐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使学生感受到内心对音乐的需求、快乐和兴趣,从而主动的通过自己手奏、口唱带领他们学习新曲。音乐教学决不应压制或扑熄这种意欲和冲动,相反的,应当激发起这种冲动,但是运用游戏时还需向学生讲清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要求儿童必须遵守规则,服从老师的指挥,掌握游戏的步骤和方法,如有歌曲的游戏,一定要认真唱好歌曲,训练音准的游戏一定要认真聆听琴声等,否则就会妨碍游戏的进行。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篇8

一、创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必不可少,但若过分强调训练这方面的技能,将会使他们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消耗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厌倦心理。这时为了让他们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创新发展,我决定用游戏的手段,为他们营造一种、自由、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不仅掌握知识又发挥他们的创新主动性。如在学习节奏排列的课上,首先,我先出示五张节奏卡片,以比赛的形式让学生随琴声学会节奏,接着我让学生五人围成一组进行讨论:节奏卡片如何讨论更通顺流畅?当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便纷纷讨论起来,这回他们可忙了,有的用手拍节奏,有的安排顺序,有的眉开眼笑,有的双眉紧锁,有的拍手叫好,看着他们一个个认真的样子,我也不断地在一旁给予鼓励,最后还让全班同学评价他们的游戏,学习他们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他们的缺点,大家在游戏或观察的过程中都很投入,发言也很积极。学生在欢快的游戏活动中掌握了节奏的排列要领和方法,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实践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和阅历,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在教学中灵活实际地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热情,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新的课程观认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专门人才,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则是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施教,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学生学习的探作性和创造性受到限制,同学间缺乏交流,合作、动手机会少,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很少参与。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听众和机械的模仿者,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便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对音乐失去兴趣。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摆正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转变成音乐实践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三、以课堂为主渠道,从生活取材,展开创新思维

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扎根于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服务,将会对创新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家里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为他们做饭而忙碌于厨房的情景,我便将它运用到《买菜》一课的教学中,让孩子们也做一回“爸爸妈妈”,以组为单位结成各个“小家庭”,开展“烹饪大赛”,让学生以文具盒作为烹饪工具,橡皮当菜来烹制。在报菜名时,则要求学生用“×××”节奏说出,并将这些菜名取代歌中“×××”节奏处的歌词,以演唱的形式向别人介绍自己家庭的“成果”。在教学中,学生从生活中提取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鼓励下总结并创造,最后又回到生活。这些设计,将音乐教学生活化、平凡化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其实音乐就在我们身边。

四、创新意识应贯穿音乐教学始终

我们过去教学注重知识传授,采用灌输式教学,不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探索与创新。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要舍得花费时间开启学生勇于发现和探索的闸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允许标新立异。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篇9

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表达形式,小学时期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加之他们的审美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特别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审美感知的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美,让他们在音乐中发现美,在生活中发现美,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生活热情。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中的美。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草原》这一课的时候,我就先问大家心中的草原是什么样的,让大家讲述各自不同的见解,有些人说草原上有很多草,有人说草原一望无际,有人说草原上有很多牛羊,甚至有同学想起了“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课文,然后根据大家的讲述,我给大家总结了草原的特色,并告诉大家,草原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那里地势宽阔、牛羊遍地,在同学们充分受到感染的时候,我就引入课文,“红梅朵朵开,绿水绕毡房,远处是冰峰,近处有牛羊。河滩飘炊烟,风儿送茶香,围坐在花毡上,阿肯在弹唱”,歌词用简单的话语把哈萨克草原的美丽景色和哈萨克牧民的生活描写的非常贴切,先让学生感受一个环境,再引入歌词进行分析、学唱,这样就能很好的在课堂上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我们常说:“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就会给他们带来审美享受,同时也可以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让他们对音乐有着更深一层的理解与感悟。可以说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的过程,都能使他们迈向一个更高层次的音乐审美想象的阶梯。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同时做好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比如在教学《春天在哪里》这首歌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想一想春天来的时候有哪些体现?春天哪里最美?是花还是树,还是草?然后引入歌词“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里

映出红的花呀,映出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春天有了自己的见解,还学习到了更多知识,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小学时期正是学生综合情感的形成时期,也是他们各种情感表现的学习时期,音乐课由于有着丰富的学习素材、学习机会,可以利用音乐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去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也要去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例如在学习《卖报歌》的时候,我就鼓励学生进行表演,首先是演唱,然后是根据歌词可以自己主动的做一些动作,看谁对歌词理解的好,看谁唱得好、跳得好,并让同学们作评委,对不足之处予以改进。之后还要进行课堂总结,通过学习明快的《卖报歌》,让我们也感受到了其他人的童年生活,这让我们懂得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创新、创造力的培养要从孩子小时候抓起,我们常说的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对创造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在音乐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比如在教学《蜗牛与黄鹂鸟》这一课的时候,我就先让同学们思考歌曲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它应该是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的?请大家讨论歌中有几个角色,每个角色演唱时在音色和语气上有何区别?然后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唱歌曲,这样以来,一首歌就会有几种不同的味道,同学们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审美创造的一个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运用这样的方法,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正所谓“学以致用”,在课堂上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应该是为以后的运用服务的,同样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的东西,在课堂上我们也应该进行学习,比如教会学生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力,也就是对是非美丑的一种综合理解与评判。小学时期是学生各种审美能力、评判能力、是非对错认知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审美评价能力的培养可谓意义重大,比如我们在每节课上都可以让学生对教师的授课进行评判,或者对同学们是表现进行评判,或者对同学的表演进行评判,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综合评判,长此以往,相信同学们的审美评价能力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小学时期正处于学生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对于他们以后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严谨治学,充分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学生提供丰富、科学的文化大餐!

【参考文献】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篇10

一、兴趣为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音乐课堂教学,提高45分钟效率,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是音乐教学的好帮手,它能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使音乐教学具体化、多元化,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的思维在解决问题时,才会积极起来。”笔者在音乐教学中,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选择恰当的新课导入方法,用多媒体播放录像、导入新课,抓住学生整个身心。如在教学《太湖美》这首歌曲时,把课前根据歌曲内容制作的幻灯片画面展示在大屏幕上,再播放《太湖美》这首歌曲,让学生在淳朴、恬美的旋律中走进音乐教室,一坐下便能看到大屏幕上反映太湖美景的投影画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音乐氛围,有一种自由自在沐浴于音乐海洋之中的感受。让学生真正进入音乐,听懂音乐,投入到音乐教学中来。

二、创新为主――创新是发展之魂

笔者以为:创新成果就是与众不同的,原发于本体的独到思想。教师一定要及时捕捉,抓住不放,热情鼓励,“小火花做大文章”,“助燃”创新火花,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肯定。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音乐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当学生产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活动时,教师要善于用夸奖的言语去激励他们,如:“你的想象很丰富!”“你的观点真独特!”把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的欲望激发出来。

(一)在“安全”的氛围中创新

所谓安全,就是对学生的独特想法不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学生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学生的创造性发现应表示诚恳的支持,进行适当的赞扬和激励,著名教育家弟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与鼓舞。”音乐教学应当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教师不能剥夺学生扮演主动角色的权利,而应当让他们充分享有。教师应把自己融入学生当中,成为学生的设计师、协助者、学习伙伴,要重视师生间的角色互换。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本人喜欢和学生坐在一起,鼓励学生上台表演、指挥、领唱、用口琴或竖笛伴奏。有些同学很有音乐天赋,表演得确实不错,我便鼓励他们说:如果你愿意,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会比老师更出色。

(二)在平等的气氛中创新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教师以一个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当中,放下“老师架子”,与学生一起欣赏、一起歌唱、一起跳舞、一起讨论,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这样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就更近了,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音乐的热情,鼓励学生进行独立发展和创造性的活动,使学生形成一种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心理趋向。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发展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自我表现力。实践证明: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个帮助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并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给学生探究问题、探询知识的空间,可以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等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探索、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三、生活为源――让音乐成为生活中美的享受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篇11

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创新教育有必要吗?

一、创新教育是一把打开儿童潜在智能的金钥匙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教育发展的主题,那就是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研究表明,音乐手段确实能对生物的细胞、器官、神经和大脑等起到激发、诱发、协调等作用。此方面的事例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牧师组奶牛听音乐,乳汁能变稠变多;园艺师给一只蕃茄每天听三个小时的音乐,能长到二公斤多重;生病人听音乐,应能减轻痛感;儿童中喜欢吹拉弹唱的,总是比别的儿童聪明。这一切都说明了:音乐确实可以益智提神。

二、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音乐教学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机会,通过这些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多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音乐活动,能使那些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不高、性格内向的学生得到较好的锻炼。比如,大型合唱等多形式的音乐活动,能使之找到立足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又如,学生演唱活动,人的整个状态必须立即调整到最佳状态,否则,一首歌只有二至五分钟,不可能有长时间的调整,这不像在做考试卷,紧张了可调整几分钟,不会影响他的整体发挥,若是在演唱,就不可能有几分钟时间让你调整,它的整个过程只有那么几分钟。所以,小学生学习音乐直接培养了他们的心理素质,应激能力要强,经常得到这样训练的孩子长大了,他的心理素质能差吗?

那么,创新教育实施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创新教育应充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彰显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认真研究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等旧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探索式等新的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要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

二、创新教育对学生的双基要求会更高

世界上的一切发明创造都与已知元素密切联系,都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上。实行传承教育向创新教育的转变,不等于就可以降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那种把“传承”与“创新”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没有“传承”何以创新?如果让一个既不认识也唱不准乐谱的学生创作一段短小的旋律,他能做到吗?问题是“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法应该废止。那些并非经常使用的知识信息,不要强塞给学生,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

三、创新教育强调音乐课中音乐语汇的运用

想象与思维关系密切,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性思维。孩子们的观察力细致,想象力丰富,而且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奇异的想法,我十分珍惜和尊重孩子们的这种兴趣与异想,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想象思维有的很独特。如在一次节奏练习课上,我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组模拟人走路的节奏型,一学生写出一般节奏型2/4××××××大多数学生通过联想都会说这是健壮青年人均匀走路的步伐;有一学生写出4/4×-×-×-×-×-×-说是爷爷奶奶缓慢的步伐声;当我写出3/4×××××××××的节奏时,几位聪明的孩子说出这是老爷爷老奶奶柱着拐杖走路的声音;一位机灵的学生冒出这样一组节奏2/4中八分附点音符的节奏来表示跛脚人的一跛一拐走路,清晰地、准确地、将他的附点表现了出来,我让同学们报以鼓励的掌声,告诉他们,以后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更有趣的节奏,只要大家勤于思考,发挥想象,应能够想象出更新颖、更有创造性的事物来。

音乐课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一、教学思想体现创新性

过去,我们的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多灌输式教学,不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禁锢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探索和创新。其实,勇于发现和探索,鼓励大胆想象才是当今的创新教育的要求。例如,让学生自己挑选喜欢的乐器,摸摸、玩玩、听听,要求将手中乐器至少发出三种声音,用乐器音色表示草地、大树、屋顶等,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样能体现自主、开放、创新的教学观念。

二、更新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会学生为目的,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为此我们要把教会改为学会,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从而给学生大胆发问和创造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求知,实践中创造,让每个学生的智、情、意、行协调和谐地发展,发挥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三、要重视学生参与的程度、体验程度,不必过分苛求学生创作的效果。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由于儿童年龄较小,音乐修养不够丰富,创作技能水平不高,但是创作出好的作品并非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参与和体验的程度,这会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深刻记忆,对音乐不要过多的解释,要描述,不去寻求统一的答案和结果,而要寻求创作意识的培养。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篇12

情感体验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欣赏作品或演唱作品时引起的一系列情感反应。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好的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共鸣、激动、联想、想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着人的心灵,使人受到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渗透,从而达到优美崇高的思想境界。

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中所不容忽视的,所以我想就这一问题谈以下几点:

一、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音乐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情感体验疏通了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情感体验是引导式与自然流露相配合,与音乐紧密相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设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者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可见,情感在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上音乐课时首先要先调动学生的情趣,使学生进入一种理想的状态,充满对音乐课的期待,充满对老师的期盼和渴望,从而更好地进入音乐的情境中去。

例如,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牧歌》这首歌曲,在教这首歌之前,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关于草原上的图片,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面,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情境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学习歌曲的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在讲《摇篮曲》之前,先给学生讲关于作曲家舒伯特的经历,伴随着还有他是如何创作这首歌的,这样把学生自然而然的带到了这种情境中,对学生理解这首歌曲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讲解创作背景,激发学生情感

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凝聚了作曲者的思想感情,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精神的更高层面,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音乐作品去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内心对音乐作品的渴望。我们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作品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讲人音版四年级下册舒伯特《摇篮曲》时,学生由于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体会不到作曲者连填肚子也填不饱的那种感受,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无意间看到一首小诗,从而创作了这首《摇篮曲》。所以在讲这首歌时给学生找了大量关于舒伯特的音像资料,让学生通过它们从而走进作曲家的世界。这样很快就打开了学生内心的那把钥匙,为歌曲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学生体会到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力度以及情感去演唱这首歌曲,从而更好地把握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调动学生的情感

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情感才能提高音乐的课堂效率。每个孩子都很可爱,可是有的孩子总是有意的去封锁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愿意让别人走进去,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帮他们打开这把内心的钥匙,让他们彻底解放出来,敢于大胆的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讲《摇篮曲》这首歌时,提问学生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可是得到的更多是不张口。通过激励他们,他们一一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如(自从你出生的那一刻,母爱就一直伴随着你,她一直无私的奉献着,从来不求回报,只希望你能健康、快乐。)学生回答(其实一直想对妈妈说“您辛苦了”、“妈妈,我爱您”,可是总是羞于表达。)通过这首歌的学习,对妈妈的那种情感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最后在这首歌伴奏中结束了本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音乐的本质在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感情生活。在教学中,我们通过“以情施教”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才能真正的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地享受。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篇13

在笔者看来“因材施教”四个字中最核心的两个字即为“材”和“教”。在字典的释义中“材”是资质的意思,而“教”是教育、教法的意思,因材施教这个词语出自《论语・为政》。现在对这个词的普遍理解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但是在新的时代里这四个字应当有新的理解。“材”顾名思义即为材质、资质,这里的“材”不应当只理解为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在笔者看来还应当包括学校本身的条件和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特长,这三个方面都对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影响,并综合构成了因材施教中的“材”。

另外,“教”字是指教学、教育,在笔者眼中,音乐教学应当与德育相结合。例如,古代音乐之所以成为道德之声,首先在于审美通感在乐与德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最终达到以乐教实施德教。在现代小学音乐教学中同样如此,音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小学生学习音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个人审美趣味,同样在潜移默化中也能约束学生的行为,有时甚至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班级氛围更加和谐。

二、学校的“材”

音乐教学设施既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也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作出创新同样可以弥补教学设施的不足。我国音乐教育由于经济、文化、政策导向等因素导致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公办校与民办校之间,音乐教育资源配置上呈现严重的非均衡状态。作为农村小学,我校也受到客观条件限制,虽然如此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与城市小学相比,我们能让学生更接近大自然。例如,四年级上册有一个单元是蓝天白云,这一单元的单元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喜爱大自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呢?只有让他们接触大自然。我把他们带入农田间观看农民插秧的情景,带到田野上踏青,让他们感受真正的蓝天白云,更好地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

三、学生的“材”

在小学教育里,学生主要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对于这三类的“材”我们所施的“教”就要有所不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理解能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低年级的音乐课以律动为主,这样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加强他们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完成教学目标。例如,二年级上册《两只小象》这课可以让学生模仿小象的动作,这样在律动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中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加强,所以对于中年级学生在音乐课上应该以技能训练如模唱和模奏方式加强节奏节拍音准的训练,例如教师可以拿响板、双响筒、碰铃等打击乐器让学生奏一奏,用手拍一拍。教师弹琴让学生自己填词唱一唱。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加强,这时音乐教学不能单单以技能训练为主,应该更侧重于音乐欣赏教学。例如,让他们欣赏某音乐作品后加以自己的分析或丰富的联想,每个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不同,表达出来的想法和想象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我们所施教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乐趣。

四、老师的“材”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们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自己的教学特色。什么是自己的教学特色呢?也就是适合自己的独有的一套教学方法。有的老师爱生搬硬套别人的教学模式,这样就显得很生硬。想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要从自己最擅长的地方来展现。有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强,各方面知识丰富,可以利用生动的话语和有趣的课外知识抓住孩子们的兴趣、有的老师专业技能强,上课时可以编一段舞蹈或者弹奏演唱一段来吸引学生。笔者擅长的是中国民族乐器,例如,在上五年级教材中非欣赏《二泉映月》这一课时,笔者在课上演奏了一段,让学生不只从听觉上更从视觉和情感上感受到了作者在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情景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总之,创造自己的教学特色就是教师把自己所得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在短短一节课内掌握到应学的知识并感受音乐的魅力。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的因材施教不是单纯地看学生的资质,从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而是要综合教学设施、学生素质、教师特长三方面内容制订教学计划,为学生量身定做课程。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快乐学习、学习快乐的状态。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