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本原则实用13篇

统计学基本原则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1

鉴于现代财务会计模式的根本缺陷,笔者提出如下改革思路:首先,回归并重构会计学的基础理论架构,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基础会计学;然后,以基础会计学为学科基础,重构包括对外报告会计和对内报告会计两个分支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对外报告会计系统中,重点建设好资本市场会计,并取代原有的财务会计模式。

(一)为什么重构会计学的基础理论架构并建立基础会计学

会计学科尽管已经形成了由众多分支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但是由于缺乏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使得会计分支学科之间的一些基本关系难以从理论上解释清楚,如财务会计学与管理会计学的关系,税务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分支学科在会计学体系中的归属以及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核算、法务会计是否属于会计学,会计学的边界以及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的关系。如果以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结构为依据建立起基础会计学,那么整个会计学科体系就有了统一的理论基础,上述问题就能够得到合理的理论解释,会计学科体系也就能够以此为基础得以理顺,并整合为有机的整体。在此前提下,可以对现代财务会计学进行改革,从而使其摆脱理论困境;一些处于停滞状态的会计分支学科将可以得到快速发展。

(二)会计学的基础理论架构与基础会计学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以“基础会计学”命名的教科书种类不少,但它们实质是由复式记账原理(或会计循环)加上比较初级的财务会计构成的初级财务会计学。我们这里所说的基础会计学与此截然不同,它是以会计学的基础理论架构为依据形成的属于会计学科基础的真正意义上的基础会计学。纵观会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会计的基本活动就是计量;我国“会计”一词的字面解读是“岁计月会”、“零星算之为计,综合算之为会”,所以说该词本身就准确而恰当地描述了会计的基本活动。会计计量并非一般性的计量(比如数学、统计等),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比较所得与所费(或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果这一基本目的。而要实现这一基本目的,会计必须有一个计量的范围和界限,这就是会计主体概念的现实(或实践)依据。由于货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而会计的基本目的又在于讲求经济效益,因此货币自然成为会计最为理想的计量单位。货币计量也就成为会计区别于其他计量活动(如统计)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了计量所得与所费(或者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果(经营成果),还必须确定会计期间。会计上选择按照人为划定的会计期间提供会计信息,实际等于暂时排除终止经营(包括破产清算)这一情况,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持续经营假设。可见,通过明确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持续经营(或称正常经营)、会计分期四项基本假设,目的是为了计量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即经营成果)。会计学拥有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专门方法——复式记账法。会计学运用复式记账法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是利润。利润是引起业益(即业主对财产的权益)发生变化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意义的指标。复式记账法在核算利润的同时,能够核算出利润的另一面——资产。因为资产属于静态的存量(时点)概念,而利润则属于动态的流量(期间)概念,所以为了便于核算利润,会计学又构造出收入和费用这两个分别用来反映所得和所费的流量(期间)概念。其实,收入和费用从本质上来说分别代表的就是会计期间内资产的流入和流出。与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复式记账法相适应,会计学发展出核算利润(以及后来的延伸指标综合收益)的基本确认标准。因为利润(及综合收益)是业益变化的重要原因,同时它表示的是一种财产权利,因此利润的确认原则(也就是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原则)采用能够反映财产权利变化的权责发生制。IASB《编报财务报表的概念框架》(2010年修订后改为《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一项基本假设来看待。现在看来,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来确认利润及综合收益,可以看作是在四项会计基本假设基础上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推论,因此将权责发生制作为收入、费用(包括利得和损失)确认标准的基本原则来看待更为恰当。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再经过恰当表述以后,就可以得到收入、费用(包括利得和损失)确认的一般标准。分期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基本指标是利润(及其延伸指标综合收益),而反映该指标的会计报表是利润表(及其延伸报表综合收益表)。利润(及综合收益)则是收入、费用(包括利得、损失)确认和计量后的结果,而后者又是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密切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是共存的。因此,利润表(及综合收益表)和资产负债表是同时出现、且具有勾稽关系的两张基本会计报表。可以说,建立在四项基本假设基础上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会计学已经隐含着已发生交易或事项假设。而符合这些假设的计量属性必然是交易价格。其实传统会计学中历来采用的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以及配比原则贯彻的都是交易价格。投入资产的交易价格就是历史成本,所以说历史成本原则遵循的是交易价格。实现原则是指在销售事项发生后会计主体已经收取了现金或者已经取得获取现金的权利(即销售实现)时,该销售所产生的收入才能够确认并按照交易金额计入利润。而符合此条件则意味着交易活动已经发生并按照交易价格进行计量,所以说依据实现原则也意味着采用交易价格进行计量。配比原则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费用的确认要按照与该期间收入的配比关系来确认。费用的发生必然意味着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而后者由于是按照交易价格计量,所以费用也必然是按照交易价格计量。传统会计中还有一个稳健性原则,该原则是指在面临不确定性情况下,对于费用及负债的确认相比收入及资产的确认应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即在遇到不确定性情况并确认费用及负债时,对费用和负债发生的可能性要求相对低一些),从而使利润及资产的计量建立在更加稳健的基础之上。应该说,稳健性原则不意味着违背历史成本原则(即交易价格),只是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对于费用(及负债)与收入(及资产)在确认时执行的宽严标准有所不同而已。与历史上的经济环境比较起来,非货币易已经广泛存在,因此需要对传统会计中的实现原则做一个限定,即收入(包括利得)在确认为利润时应遵循实现原则;对于不符合实现条件的已确认收入(包括利得)进入综合收益中的其他综合收益。这样,为了提高表述的准确性,可将“实现原则”表述为“收入(包括利得)确认为利润的实现原则”更为恰当。至此,我们可以将会计学的基础理论架构作如下归纳:其基本假设是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会计目标是核算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假设;计量方法是复式记账法;确认的基本原则有权责发生制、实现原则(或表述为收入确认为利润的实现原则)、配比原则(或表述为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稳健性原则;计量属性是交易价格;基本会计报表有利润表(或综合收益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可见,该理论架构拥有独特而科学的方法,有被公认且富有现实依据的假设,有严谨的逻辑和简练的结构;而且它已经被实践反复检验,能够实现分期核算企业投入产出经济效果的目标。符合会计学基础理论架构的会计学,我们可以称之为基础会计学,其会计报表可以称为基本会计报表。事实上,基础会计学也就是会计学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前的传统会计学。以会计学的基础理论架构为基础形成的基础会计学,有如下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1)通过复式记账法既反映财产(或资金)的形态和结构,又反映其权益以及会计期间内增值的结果;(2)反映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交易或事项),且强调会计证据及信息的可核实性。

(三)以基础会计学为基础重构会计信息系统

从会计的本质来看,会计首先是会计主体为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的连续、系统的计量活动。基础会计学以复式记账法为根本方法,以核算会计主体的投入产出经济效果为基本目标,它基本满足了市场经济以及资本市场不发达、公司制尚未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这一经济背景之下经济和社会对会计提出的需求。当公司制占据主导、资本市场发达以后,经济和社会对会计提出了满足不同具体目标的新要求。此时,会计学开始分化为满足不同具体目标的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美国会计学界受《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即“老三论”)启发,开始将会计视为经济信息系统,并从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出发来构建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现代财务会计学的“决策有用观”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会计的分化是必然的,将会计视为经济信息系统并以其目标为引导构造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正确的。但是,分化之后的会计学(以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为主要标志)未能处理好与基础会计学(或传统会计学)的关系。本来,基础会计学实现的是投入产出经济效果这一基础性目标,而且有着自身严谨的逻辑结构;分化后的会计分支学科(如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目的则在于实现某些更为具体的目标,本应在维护基础会计学的基础上谋求发展。但是,目前各会计分支学科的发展却是破坏并抛弃了会计学的基础理论架构,各自走上了按照其具体目标独立发展的道路,造成了会计学科体系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这种状况很有必要改变。笔者的思路是:以基础会计学作为学科基础,通过基础会计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联系来构建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又分为对外报告会计和对内报告会计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都在维护会计学基础理论架构的基础上求发展。财务会计属于对外报告会计的一个分支,为了避免误将财务会计等同于对外报告会计,建议将符合会计学基础理论架构的会计学,我们可以称之为基础会计学,其会计报表可以称为基本会计报表。事实上,基础会计学也就是会计学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前的传统会计学。基础会计学有如下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1)通过复式记账法既反映财产(或资金)的形态和结构,又反映其权益以及会计期间内增值的结果;(2)反映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交易或事项),且强调会计证据及信息的可核实性。现代财务会计改称为“资本市场会计”(“面向资本市场管理的对外报告会计”的简称)。除了资本市场会计之外,对外报告会计系列还包括一般企业会计、税务会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会计分支学科。对内报告会计属于面向会计主体内部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按照不同的具体管理目标来发展会计子系统(专题学科),如成本管理会计、经营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等,这些会计专题学科还可以进一步整合为管理会计一门学科。对外报告会计主要是降低或消除会计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讲求信息的可靠性、可核实性和可比性。因此它主要采用基础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发展,而且需要有统一的规范。对内报告会计由于不存在统一性和规范性的问题,所以它在基本会计学的基础上有深度发展,但是仍须遵循会计学的四大假设。是否遵循会计四大假设是判断某信息系统(或学科)是否属于会计信息系统的根本标志。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2

1课程性质

地理信息系统学科是融地理科学、计算机、遥感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是“用于回答地理学问题的艺术、科学、工程和技术”的统称[1]。它首先是一个信息系统,只是数据管理的难度高于一般系统;它既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学科,还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虽外观表现为计算机软硬件,内涵却是数据的流动;兼具工具、资源和学科三大属性,它有以空间操作和分析专业提供空间问题答案的工具属性,以整合多源数据与资源体现资源性,而学科属性则是指其相对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技术体系,并正在逐步地发展为关于地理空间信息处理的专门技术、服务和科学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是地理信息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学生的第一门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担负学科导论的作用。故课程具有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综合性、先导性,它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前提。

2实验教学要求

2.1总体教学目标

作为入门基础课程,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空间认知观,了解数据采集规范,掌握数据输入、处理技术,熟悉基本空间分析和建模分析方法,明确GIS技术与专业应用的结合手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平台软件的使用。具体教学内容可划分为基本理论、系统技术和应用方法三大模块。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概念、信息传播理论、空间定位基础、空间分析理论及学科发展等,技术系统涵盖系统配置、数据结构、输入输出系统、空间数据管理、用户界面和支撑软件操作等,应用方法涉及专题分析模型、系统设计、各类技术手段及实际问题与技术的结合方法等,它们以知识的逻辑结构,形成相对固定的教学顺序。而伴随着地理信息科学的推广,将有更多创新的理论、思路、技术和实用模型被充实进来。课程教学目标可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而课程学习中需深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较多。概念多而严密,须加以深刻理解,并区分与日常生活和相关学科概念的内涵异同;其理论是学科的支撑,是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石,恰恰是陌生的;技术系统———功能实现,杂乱、抽象、技术性强;应用方法,缺少思路,难以捉摸,难与具体决策结合;即使于了解层面,也需了然于胸,否则影响后续教学。既要求宏观体系的把握,又要细节的理会。综上所述,本课程教学具有任务重、类型多样、涉猎面广、知识点丰富、知识体系庞杂等特点,构成大一统的内容体系。教学过程表现出内容“虚”,理解难,基础内容多,要求学生基础全面、学习能力强,成为了教学的难点。化解以上问题,常辅以阅读材料、使用相关教学法和实验等手段。

2.2实验设置问题

有学者通过社会需求、教与学三个方面的分析,对理工科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引导高校理工科学生“应用创新”的授课方法和手段,从而将教学落实到“实处”,成为有影响的教改思想。也有学者提出立体化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等,皆为多手段并用,让学生充分参与,亲自动手。而随着地理信息科学的出现,有研究者提出针对地理信息科学方法论的教学机制,建立了地理信息本体论、科学方法、技术方法及创新机制与策略的教学体系,同样强调创新。前述方法中最突出的要求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设立课程实验,这已是通行的方法。实验所用软件有MapInfo、ArcView、ArcGIS等等,它们虽有所差异,但都是成熟的支撑平台,均能满足课程需要。但现有实验存在针对软件功能而设置的问题[2-3],如设立初识软件、数字化、数据库管理、数据操作、空间分析、制图等实验,重心是软件操作和功能实现,其实是一种验证实验,虽然对理解教学内容似乎起到一定作用,但往往目的并不突出,与理论教学和知识体系结合不紧密,并非针对课程,无法达到以实验巩固、化解知识的目标,突显教学目标和实验设计的矛盾。因此实验设置的目标就必须针对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实验存在的问题展开,以此探讨设计原则。

3实验设计的原则

3.1一般原则

这是所有实验设置必须遵守的共同原则。首先是科学可行性原则。原理、方法、材料和结果要满足科学性,符合客观规律,不违背基本知识、基本原理,逻辑正确。做到实验目的明确、原理正确、手段恰当。其次是对照性原则。通过对照实验的设计消除无关变量影响,必须严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再次是可重复性原则。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这是可靠性的标志,也就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必须做多次独立重复实验,避免偶然性,提高试验可靠程度,要求控制实验条件、实验变量下重复实验,消除无关条件的干扰。还有就是最经济原则。不论什么实验,都有它的最优选择方案,这包括在资源的使用及时间的损耗上,可用产出和投入的比值来衡量,不可超越所拥有的实验条件。此外还有随机性原则。即研究样本可以从总体中任意抽取[4]。而平衡原则、弹性原则也是需要遵循的。

3.2专有原则

除通用原则外,结合课程特点还应该有需要遵守的专门原则。理论性原则。这是针对课程全新晦涩的理论和易混的概念,要求实验服务于理论,实验结论落实于理论、原理,而非别处,以实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操作性原则。服务于技术操作功能,突出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便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把握。应用性原则。服务于应用,与方法结合,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融合性原则。基于边缘交叉的学科性质,适当扩充,顾及其他,让学生扩大知识面。总之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实验内容设置应包含训练、综合、分析和验证多类别。具体的实验设计涉及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方案设计等,宜展开后续研究。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3

1 自助式教学的基本方法

自助式教学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中的“以顾客为关注焦点”[4]为基础,在教员对统计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教学引导的基础上,以学员为中心,进行统计学的学习、教学、评价和质量控制,达到使学员理解统计学知识、掌握统计学方法的工程应用的目的。

1.1 自助式学习

应用统计学具有知识点多、公式多等特点,在教学中若将所有的公式都进行推导,则难以全面地完成教学任务。自助式学习则是要求教员在讲述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由学员依据基本原理进行相关公式的推导。如在非参本文由收集整理数检验一章,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是“秩”,学员只要掌握了“秩”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则就可比较容易的采用与参数检验类似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方法,[5]完成相关公式的推导。如对于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计算,[6]只需将pearson相关系数中的定量数据用两个变量的秩替换,即可得出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其他相关公式都是以此为基础得出的。

自助式学习方法的优点是:学员只要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则可以通过基本的代数学知识,比较容易的完成相关公式的推导,而不需要记忆复杂的数学公式,从而降低学习的枯燥性。

1.2 自助式教学

自助式教学即是在教员讲述统计学基本原理和使用技巧的基础上,由学员自修完成统计学软件的学习。要求学员在收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的描述、解释,以及相关的统计推断工作。《应用统计学》对管理工程、系统工程等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而言,教学与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应用”上。因此,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对统计学原理的说明;另一方面要注重向学员分析、讲述统计学中不同方法的使用环境、使用要求,并且适当地通过管理、工程等中的案例讲述统计学的应用。辅助统计学应用的最为有效的工具是统计学的相关数学软件,如spss、matlab、r等。[7]spss以其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受到各行各业人员的青睐,目前全球已有近30万用户,是最受欢迎的统计软件之一。所以,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对统计学软件使用方法的说明,增加学员对软件输出结果的判读能力。

自助式教学的优点在于锻炼学员的动手能力和统计软件的使用技巧,通过自助式教学,学员一方面可以加强对统计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地在教员的指导下完成统计学软件使用的学习,从而为以后统计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1.3 自助式评价

自助式评价是变教员的作业分析、课堂讲述为以学员为主进行统计学习题和案例的分析,使其掌握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自助式评价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1)基于软件的自助式评价,即对于课后的习题,要求学员采用手动求解和软件求解两种方法完成习题计算,然后对两种结果进行比对,若结果不正确,则分析错误的原因。(2)基于小组的自助式评价,即在教学过程中,将学员按一定的比例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然后,由小组集体收集相关的统计分析案例或者教员给出统计分析案例,组内的成员则通过讨论完成案例的分析,在讨论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启发,完成案例的分析。最后,由部分小组对其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对全体学员进行讲解。

自助式评价的优点在于,学员可以通过主动的分析问题,明确自身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学习的不足。另一方面,自助式评价可以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可以提高学员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员的主动参与性,[1]并且增加学员对统计学方法的统计实践分析能力。[3]

1.4 自助式质量控制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而言,统计学的教学是一个“过程”,服务的对象是授课的学员,其产品是统计学的教学成果,教学成果的质量水平是由其教学过程决定的。因此,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控制,确保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学员能理解、掌握所讲授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教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员对所讲授知识的理解能力、注重学员的课堂和习题反应。自助式质量控制,就是要求学员主动的通过调查问卷、阶段小测验、阶段学习报告、课后习题等途径收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向教员反馈。而教员则需要通过集中讲述、课后答疑等形式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确保及时解决学员的疑虑、理解中存在的偏差,保证教学的质量。

自助式质量控制的优点在于可实现对统计学教学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学员掌握教学内容。

2 自助式教学法在应用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过课程教学小组的长期的教学实践与学员的调查反馈,我们认为自助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将该方法与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时,可以使得学员快速、有效地掌握所学统计学知识。但运用自助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要重点关注如下问题。

转贴于

2.1 要注重教员的引导作用

自助式教学强调学员参与教学,强调学员自助学习、推理。但并不等价于要求学员自学。在自助式教学过程中,教员要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员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引导学员掌握统计学的使用方法,并且要通过质量控制,收集和分析学员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2.2 要注重在理解中学习

统计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记住公式不等于学会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的学习在于要求学员理解所学的知识,掌握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技巧,因此,自助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强调通过学员的自助式学习,使学员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技巧。

2.3 要注重学员的反馈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4

所谓系统性,是指始终一贯的条理,有条不紊的顺序,品种法的核算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所谓逻辑性是指发展过程符合逻辑体系、具有逻辑特点、恪守逻辑规则的情况。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之所以要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是由于教学中传授和学习的科学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学不相应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就违反教学的客观规律。品种法的核算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系统性和逻辑眭的特点。

学生做练习的过程证明,在运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遵循系统性、逻辑性原则,学生根本就无法完成品种法的成本核算过程,当然最终也无法得到准确的产品成本数据。

一、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在品种法中的具体体现

在品种法的计算程序中系统性、逻辑性的原则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环节:第一步,分配各项费用要素:按照费用的受益原则对各项费用要素进行归集和分配,即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项费用,如原材料、人工费用、折旧费用、水费、电费、燃料费等,在取得各项原始凭证的基础上,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如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行管部门等;第二步,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在第―步分配的基础上,对辅助生产车间归集的费用按照受益原则进行分配,如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行管部门等;第三步,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即在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基础上,对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即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第四步,归集和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即在前三步的基础上,某一种产品的成本数据已经归集完整,接下来要看月末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生产情况,否都是在产品、是否全部完工、是否既存在在a品又有完工产品的情况,来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如果企业生产的情况是即存在在产品又存在完工产品,则需要运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将归集在该种产品中的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第四步,是品种法的最后一步。

学生在运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遵循上述系统性、逻辑性的原则,即如果没有完成第一步的各项费用要素的分配工作,则无法开展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的成本核算工作,或者如果没有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则无法开展第三步的成本核算工作,以此类推;或者在运用品种法的过程中,完全打乱了上述四个步骤,则根本就无法开展品种法的成本核算工作。

第一步:各项费用要素的分配

企业在运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时,要完成品种法的核算过程,首先要对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发生的所有费用要素(八项:材料、燃料、动力费用、职工薪酬、折旧费用、利息费用、税金、其他支出)按照其发生地点和用途(即受益原则)进行归集和分配。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对原材料、职工薪酬的分配等。原材料的分配方法可以选择定额消耗量比例法或者定额费用比例法,而职工薪酬中的计时工资采用月薪制来核算。在记账凭证中编制会计分录1,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分录1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等

根据上述会计分录登记相应的账户,如下图1所示。在记账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这一项核算不能出现差错,因为这一项是成本核算的开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这一项中,与成本核算有关的账户有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对于基本生产成本的影响是,会将相应的金额登记到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成本项目,同理也会把辅助生产消耗的费用要素金额、基本生产车间消耗的费用要素金额归集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相应的成本项目(假设辅助生产车间在归集费用的过程中没有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和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中的各个费用项目专栏。

第二步: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在上述第一步工作结束后,如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基本生产及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存在辅助生产车间,如供水、供电车间,则需对辅助生产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但是对于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不需再做一次专门的归集工作,直接根据第一步中的核算结果,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即可以得到该数据。即在对各项费用要素进行分配的过程也同步完成了对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即第一步工作是第二步工作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先进行第一步,才能进行第二步,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即系统性、逻辑性的体现。如学生在做练习题的过程中,第一步就直接对辅助生产费用进行分配,但是分配时却发现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上是没有数据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先完成第一步各项费用要素的分配工作。如图1所示。对于辅助生产费用的具体分配工作,结合一定的分配方法如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等,依然按照受益原则进行核算。在对辅助生产费用完成计算分配后,应该在记账凭证上编制的会计分录2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分录2

贷:辅助生产成本

根据上述分录登记相应的账户,如图2所示。在记账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这一步对基本生产成本的影响,有可能涉及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直接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和制造费用明细账中相应的费用项目。此时,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明细账中的余额均为零。

第三步: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在完成上述两步核算后,其实已经对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发生的金额进行了归集,如图1、图2所示。即第1步、第2步工作是第3步工作的基础,也就是说只有首先进行第一步,其次进行第二步,然后才能进行第三步,这个顺序也是不能颠倒的。即系统性、逻辑性原则的体现。如果企业的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同时生产了两种以上的产品,则需对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按照机器工时比例或年度计划分配率等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在完成计算分配后,应在记账凭证上编制的会计分录3,如下: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基本生产成本-乙 分录3

贷:制造费用

根据上述分录登记相应的账户,如图3所示。在记账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这一步对基本生产成本的影响,涉及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此时,制造费用总账和明细账余额均为零。

第四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经过上述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核算,对于每一种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费用已经登记到相应的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对应成本目中,即对上述费用进行分配的过程,同时通过登记账户,也完成了对基本生产成本的归集过程,接下来就要结合企业生产的该种产品的特点,即是否都是在产品、是否全部完工、是否既存在在产品又有完工产品的情况,来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如果企业生产的情况是即存在在产品又存在完工产品,则需要运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将归集在该种产品中的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第四步,是品种法的最后一步。即在完成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开展第四步的核算工作。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后,完工产品验收入库,需结转完工产品的成本,在记账凭证中,编制会计分录4,如下:

借:库存商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 分录4

根据上述分录登记相应的账户,如图4所示。在记账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这一步对基本生产成本的影响,涉及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中的“直接材料”、“直接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的减少,即结转到完工产品成本中。此时,如果该种产品没有月末在产品,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明细账的余额均为零。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48-02

《统计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管类专业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为决策者提供数量依据的一门方法论学科。该课程在本科经管类专业的内容主要分三大块,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统计应用部分,其中统计应用部分主要是讲述基于推断统计基础上特别是应用假设检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推断统计中的假设检验是一个重点内容,但这部分内容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特别是经管类专业招生时为文理兼招,数学的基础不是特别理想,学生在学习的很多时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何讲清楚假设检验内容是一个难题,本文尝试在疏理传统教材的前提下,提出一些的新的讲述方法。

1.假设检验授课的困惑

传统的教学顺序是,从小概率原理出发,说明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介绍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建立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但存在下面几个问题,试以下面例子说明。某灯泡生产企业欲向某超市提供一批灯泡,按合同规定,灯泡的使用寿命平均不能低于2000小时。假定灯泡使用寿命服从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为250小时。灯泡生产企业为确认这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随机测试了30只灯泡,并算得样本均值为1998小时。现在来研究超市是否应该接受这批灯泡?(α=0.05)。首先,使用区间估计方法,这里,■■=1998,n=30 , Z■=1.96 , σ=250 ,■±Z■×■=1998±1.96×■=1998±89.42 即,(1908.58,2087.42),这里包含了2000,显然超市是应该接受这批灯泡的。但是,学生的困惑是,这里面不是也有很多的数据处在2000以下吗?现试用假设检验,这是一个关于单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具有方向性的单边检验问题,可以设立两种原假设,原假设一,H0:μ≥2000,H1:μ<2000,Z=■=■=-0.044,大于-Z0.05=-1.645因此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能够拒绝原假设,超市是应该接受这批灯泡。另外原假设二,H0:μ≤2000,H1:μ>2000,Z=■=■=-0.044 ,小于Z0.05=1.645,因此,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能够拒绝原假设,超市是不应该接受这批灯泡。学生在此又有一个困惑,原假设不同,得到的结论却是不同的。其实,关键的地方应该给学生讲清楚下面几个问题,第一,有了教材前面的区间估计方法,为什么还要讲述假设检验?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有什么异同?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第二,显著性水平的含义α=0.05是什么?第三,原假定的建立有什么原则吗?采用不同的原假设,得出相反的两个结论原因是什么。第四,两类错误的关系如何理解?在传统假设检验的教学中,老师重点放在让学生对在给定的原假设基础上如何选择合适的检验统计量并进行计算,让学生判断样本数据是否落入拒绝域从而做出拒绝或接受原假设,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假设检验过程中总是死记硬背各类检验统计量和拒绝域的具体形式,忽略假设检验的统计思想的培养与统计方法的掌握,没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2.问题的解决

首先,我们要讲清楚小概率事件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小概率事件没有发生不奇怪,我们感兴趣的是奇怪的事情,小概率事件发生了,这说明原设定的小概率事件不是小概率事件,另外还要明确假设检验中到底什么是小概率事件。上面的例子计算的Z值对应的概率换算为0.4825,比0.05大多了,显然不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有什么异同?置信区间可以回答假设检验的问题,算得的置信区间如不包含原假设,则拒绝原假设。如包含了原假设,则不拒绝原假设,但可信区间不能代替假设检验, 可信区间只能在预先规定的α水准下计算, 而假设检验能计算较为确切的 P 值。参数估计解决的是范围问题,假设检验则判断结论是否成立。另外 ,两者对问题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进行区间估计之前不了解未知参数的有关信息。而假设检验对未知参数的信息有所了解,但作出某种判断无确切把握。现实工作中更多的是使用假设检验,比如,上例的灯泡案例用参数估计计算出来的范围尽管包含了2000,但也包含了太多的2000以下的数据,给管理者作出决策带来太多的风险。但假设检验就能定性地给出结论,并告诉管理者有多大的把握。那么,如何建立原假设?上面的例子,由于采用不同的原假设,得出绝然相反的两个结论。根据NEYMAN和 PEARSON提出的“在控制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的条件下,尽量使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减小”原则,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只限制α的大小而忽略β ,在假设检验时更倾向拒绝原假设而不是接受。因为假如拒绝了原假设,我们就有1-α信心相信原假设为伪,即只有α的概率大小犯错误,从实际上说就是因为事先已经对原假设产生了怀疑而纯粹为了或拒绝它。基本原则是从检验者本身的目的出发,将希望或拒绝的结论设为原假设,这一原则或者叫拒绝原则。另外,从可能犯错成本角度来看,否定原假设的概率是α,假如原假设是对的,我们拒绝了,拒真错误概率就是α,如果拒真造成的犯错成本很高,说明这时设定的原假设就设对了,因为要有更多更严格的证据才能拒绝原假设。具体到上面的灯泡例子。使用拒绝原则,我们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原假设H0:μ≥ 2000.,H1:μ<2000,原假设是我们拒绝的。如果我们认为该批产品合格,H0:μ≤2000,H1:μ>2000,原假设是我们拒绝的。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我们找证据证实产品合格比证实不合格要困难得多。使用拒真成本最高原则分析,产品实际上是好的,被我们拒绝了:H0:μ≥ 2000.,H1:μ<2000,造成的损失,和这批产品是差的但我们没有拒绝H0:μ≤2000,H1:μ>2000,造成的损失相比那个更大?现实工作中,使用不合格产品比不使用合格产品造成的损失要大得多。所以,对于具有方向性的统计量的假设检验分析,假如计算出来的统计量值在(-1.65,1.65.α=0.05)或者(-1.96,1.96.α=0.01)之间,或者转换概率P值大于0.05或者0.01,则建议加大样本量,或者根据拒真成本最高原则来设定原假设,比如上述灯泡例子,建议取H0:μ≤2000,H1:μ>2000,结论是超市不应该接受这批灯泡。再者,显著性水平的含义是什么?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实验中居然发生了, 说明原假设显著的不成立,此时我们拒绝原假设犯错误的概率为α,因为α很小,一般是0.05, 0.01等, α也称为显著性水平,也就是拒真的概率,也就是说,样本证明要拒绝原假设,但毕竟是样本,要冒概率α犯错误的风险。这就是所谓的第一类错误,如果样本证明没能拒绝原假设,只能说明观测值与零假设不矛盾,但并不能肯定原假设为真,此时接受原假设会以概率β冒取伪的风险,这就是第二类错误,在一定的样本量条件下,犯第一类错误概率小,则犯第二类错误概率就大。

以下面的例子结束我们的讨论。 咖啡生产厂商在其产品标签上声称,其出品的咖啡罐头平均重量为1.5千克或者以上,监督部门对其咖啡罐头产品进行质量检查,根据以往的数据得知,咖啡罐头重量标准差为0.05千克。今随机抽取了49听咖啡罐头,测量其重量,平均重量为1.49千克。要求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咖啡罐头重量的总体均值是否与标签上声称的内容相符?

这是一个具有方向性的检验问题。这里也有两个原假设。如果使用上述的拒绝原则,原假设是H0:μ≥1.5,Z=■=■=-1.4>-1.645,没有证据表明能够拒绝原假定,但从犯拒真的成本的大小来分析,使用了不合格的产品的风险成本比不使用合格的产品的风险成本要大,所以,原假定应该是:H0:μ≤1.5, Z=■=■=-1.4<1.65,没有证据表明能够拒绝原假设。实际检验工作中,对于方向性明确的问题,一定要从风险成本出发确定原假设,否则,增大样本量,或者做出让步。

本文以具体工作中的假设检验的两个例子,尝试回答假设检验教学中经常碰到的几个问题,主要是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小概率事件原理,显著性水平的含义等概念,要求学生掌握如果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在一次实验中,是可以忽略它的,也就是说明在一次实验中该事件是不会发生的,如果某事件在一次实验中就发生了,就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这个事件不是小概率事件,也就不能忽略它等基本思想。回答了参数估计与假设检查的异同,在参数估计中,我们是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求出总体参数置信区间,以一定的置信水平保证总体参数落在该置信区间内。在假设检验中,由临界值围成的区域就是以总体均值为中心的置信区间。如果原假设为真,样本对应的统计量值落在置信区间外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而假如一旦落在外面,利用“小概率原理”就可以拒绝原假设。对于如何建立原假设,本文提出两个原则,拒绝原则和弃真成本原则,特别是对具有方向性的并且统计量值在置信区间内假设检验具有实践指导作用,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环节中,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做到能够准确的把握重点和难点,对重难点内容既要能够扩展引申,也要能够深入剖析。 此外,教师还必须对重点问题做好总结归纳,将实际问题与理论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特别是统计学教学尤其是这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实现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解决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难学难记的问题,培养他们利用《统计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为学生学习相关课程以及今后实际工作中打下扎实的统计学基础,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蒲冰.对假设检验的教学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93-194.

[2]王艺明. 假设检验教学和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 期:57-59.

[3]曹远红. 体育统计教学中假设检验的教学方法建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203-204.

[4]郭宝才,孙利荣.关于假设检验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 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6期(总第 306 期):10-11.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6

1.1功能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各种故障也出现了。一般都是由维修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故障类型并进行维修,而没有维修经验的计算机普通用户则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掌握一定的维修技术。因此,设计一个计算机故障诊断系统来帮助普通用户快速实现计算机故障诊断很有意义。本文给出了一种基本符合实际操作的基于可信度的计算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用户能够利用该系统对计算机出现的各种常见故障现象、故障点进行有效的查询,对故障原因作出正确的诊断,对可信度进行正确的评价。其实现的主要功能有:故障原因诊断、新知识的增加、删除和更新可信度计算,以及故障处理方法指导等。

1.2功能设计

基于可信度的计算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计算机常见故障进行诊断,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故障原因诊断、知识管理和故障处理方法查询等。⑴故障原因诊断:诊断出故障点和故障原因。由于引起某个故障现象的故障部位可能不止一个,本系统设计在进行故障原因诊断时,首先诊断出可能导致该故障现象的故障部位,然后根据不同的故障点信息给出可能的故障原因,并给出诊断结果的可以信任的程度。⑵知识管理:本系统将知识转化为规则存储到数据库中。知识管理包括规则的添加、更新和删除。用户在诊断过程中若某种故障现象系统中没有存储,那么用户可将这些新的知识添加到数据库中;若发现某条规则不精确,可通过规则更新将本条规则补充完善;若规则出现错误,可通过删除规则删除对应规则。⑶故障处理方法查询:主要功能是给出故障处理方法供维修参考,并给出相关维修案例。

2关键技术

基于可信度的计算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采用VisualStudio2010开发,编程语言为C#,数据库为SQLServer2008。其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有知识表示、推理机制和可信度计算。

2.1知识表示

知识是信息经过加工处理、解释、挑选和改造而形成的,是人们进行决策的基础。知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知识的推广和使用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人工智能中的知识表示形式有产生式、与或图、语义网络、框架等[5],专家系统中使用基于产生式的知识表示方法居多。产生式规则,以IF…THEN…的形式出现,如果前提条件得到满足,就产生相应的动作或结论。本系统的知识来源于算机维修人员的经验总结。首先获取的知识主要包括故障现象、故障诊断规则和故障产生原因等。本系统提供了知识管理模块,对于知识库中没有存储的故障现象及原因,用户可通过插入规则来进行知识库扩充,这样使得知识库更加完善。在数据库中共设计存储12种计算机常见故障,将数据库中的故障诊断数据利用故障树的形式具体表示出来。由于数据较多,我们只给出死机、重启、显示器黑屏这三种故障现象的故障树信息。故障树如图1所示。图1中省略了运行速度降低、软件运行出错、不能启动、网络连接不通、网络速度太低、光驱不能读盘、没有声音、设备找不到、器件损坏等八种故障现象。本系统将知识以规则的形式存储到数据库中。根据故障树,将故障树信息转化为规则存储。规则以IF...THEN...的形式表示。下面仅对故障树中死机现象以IF...THEN...的形式表示出来,如表1所示。

2.2推理机制与可信度计算

推理机是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核心组成之一。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使用正向推理、反向推理和混合双向推理实现[6]。本系统采用正向推理策略进行推理。将规则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运行程序后,先查找所有数据,然后再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筛选,此时,系统根据选择的故障点信息进行正向推理,找到匹配的故障原因解释信息并将此信息显示到窗口中。系统同时设计有可信度计算功能。可信度,就是某种推理判断的可以信任的程度,一般用CF表示,CF可以是从-1到+1,正值表示可以信任的程度,负值表示反对或不相信的程度。程序运行后诊断出故障原因后并同时计算出可能出现该故障的概率即可信度。本文在进行故障原因诊断时,故障点发生故障的概率为触发该故障点的所有规则的可信度之和。

3系统测试

3.1运行界面

基于可信度的计算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主要有三个功能模块,分别为故障原因诊断、知识管理和故障处理方法查询模块。本系统是基于.NET平台进行开发的,在Windows平台下运行。系统运行界面如图2和图3所示。

3.2故障诊断结果

本文通过逐步增加故障现象,测试故障诊断结果。测试用例逐步增加“重启”、“显示器黑屏”、“没有声音”等故障现象,故障点电源的故障原因及可能性与故障现象的对应关系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基于可信度的计算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对于计算机常见故障可做出初步的诊断,并给出故障原因和可信度值。

3.3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方面,根据功能设计对基于可信度的计算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各种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所涉及的功能都能够实现,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实现对计算机故障原因诊断以及可信度的推断。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7

一、当前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已不再适应现在的新经济形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管理理念的不断演进,其中存在的问题已逐渐地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计系统较为分散和独立。分散和独立的统计系统不利于客户的使用、用户的体验以及数据的加工和共享,同时也使得对系统的管理变得较为困难。

(2)数据校验手段不够完善。目前的数据校验功能还比较弱,尚不能实现跨单位、跨板块和跨时间之间的校验。

(3)数据查询功能和数据分析功能都不够灵活。

(4)欠缺完整的系统功能。系统功能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新增报表定义使用困难、数据上报的提醒功能短缺以及制度报表的更新和分发存在缺陷等。

二、新经济形势下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一)需求分析

对统计系统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功能性需求分析和非功能性需求分析,其中,功能性需求包括系统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非功能性需求包括对系统的性能、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灵活性等的分析。在功能性需求中,系统管理是对系统基础模块的管理,以实现整个系统高效可靠地运行;数据采集是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和验证,是整个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数据处理是指对采集后的数据进行包括汇总计算、公式计算以及报表生成等在内的相关处理;数据查询是指使用人员根据一定的指标在其使用权限内对数据和报表的查询;数据分析是指对获取的数据生成相应地图表、文字和PPT等分析报告。在非功能性需求中,系统性能是指能够实现和满足系统基本功能和综合目标的具体要求;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系统安全、数据安全、传输安全和集成安全等;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中存放的数据不被破坏;最后,系统的灵活性是指系统要具备高度的易用性以应对部门和人员的变动。

(二)设计原则

在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要遵循标准化原则、先进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开发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可靠性原则。对以上原则的具体介绍如下:

(1)标准化原则。标准化原则是指在开发和设计系统的时候要遵循相应的行业标准,同时要注意编码和规范的要求。

(2)先进性原则。先进性原则是指在设计和开发系统的时候要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设计思路和开发工具,以适应企业和系统的长期发展。

(3)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系统的操作简单、界面友好,便于资料的收集、数据的查询和报表的汇总等。

(4)开发性原则。所谓的开发性原则是指系统要能不断满足企业发展和业务的需要。

(5)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要求系统建立完善的权限设定、资料备份以及系统恢复机制。

(6)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即要求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持续服务。

三、新经济形势下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一)关键技术

在对综合统计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和实现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报表模型、关键模型、扩展维度和动态维度等。报表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报表分析(包括对表头、脚注、主栏、宾栏、数据等五个区域的分析)、报表定义(包括对报表总览、维度指标、维度成员、报表样式等的定义)、报表样式、数据存储、填报数据加载以及统计数据加载等;公式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公式匹配(包括指标公式成员匹配、维度公式成员匹配、维度公式匹配等)、公式计算和数据模型(包括指标公式成员、指标计算公式、维度公式计算);扩展维度则主要考虑维度扩展模型、本期同期上期的影响、本月和本月止的累计、量价额、子母项、占比和权重等;动态维度则主要考虑动态维度固定目录和非固定目录的影响以及定制动态维度成员子集。

(二)系统实现

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即指各模块功能的是实现,包括用户界面设计、基础管理模块、指标体系模块、报表模板管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查询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与需求分析中的功能性需求相对应。其中,用户界面设计主要包括动态表单界面的设计和普通表单界面的设计,可采用纯Web的交互方式实现;基础管理则主要包括对角色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和字典管理的设置和功能进行相应的权限划分;指标体系管理主要维护指标体系中的基本配置信息;报表模板管理主要包括对报表模板、工具面板、指标定制以及维度成员定制的设计;最后,数据采集、查询和分析模块主要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功能,方便决策者进行决策。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普及和管理的创新,现有的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已不再适应新经济时代下的要求,如果再不对当前的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将会严重影响领导的决策和企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的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同时根据进行系统设计的要求和原则,提出了进行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和实现目标,为综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意见,以便于改善领导的决策和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8

我国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弊端

在我国的传统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下面分别就这四种类型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自存在的弊端加以分析。

会计假设―基本原则―财务会计准则型规范结构。这种结构侧重考察财务会计现实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强调客观环境对财务会计的制约作用,其结果是这种结构的三个理论要素在逻辑上不一致,前后不连贯,会计假设和基本原则难以指导准则型规范的制定,而准则型规范又主要从财务会计惯例中挑选出来。

财务会计目标―基本原则―财务会计准则型规范结构。这种结构把财务会计目标即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作为发展和制定财务会计原则和准则的最高层次概念,强调财务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而往往忽视了财务会计现实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其结果是这种结构中目标的形成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对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不够。

统一会计制度―财务会计方法、程序、任务及财务会计属性、本质、职能、对象型规范结构。这种结构服务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把财务会计理论理解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亦属于需求导向型结构。与财务会计目标―基本原则―财务会计准则型规范结构相比,这种结构是宏观的,不是微观的。这种结构经实践证明,从统一会计制度中归纳、综合财务会计方法、程序、任务、属性、本质、职能和对象,是违背研究的逻辑顺序的。这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说明性和解释性的,很难揭示财务会计现实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制度型规范并列结构。在德国、法国等实行制度型规范的国家,它们的财务会计规范主要来源于国家法律、规章和制度,其财务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受学术圈内观念的影响,主要引进了美、英等国的会计假设、基本原则、基本要素理论,采用演绎的方法孤立地进行研究,结果是财务会计基础理论与制度型规范既脱节又制约其发展。

此外,从整体上看,我国原有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缺乏统一性,无法从总体上把握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归属,仍带有计划经济时期“条块分割”的色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会计理论建设不完善的一个表现。这同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财务会计国际化进程的要求不适应。因此,需要建立我国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建立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意义和指导思想

意义 建立财务会计理论结构,能够使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归属,明确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同会计理论体系的关系,掌握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本身应由哪些内容组成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形成财务会计学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为深入探讨财务会计理论提供线索和启示,促进财务会计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财务会计实务。

指导思想 应当在充分甑别和借鉴各种财务会计理论结构观点的基础上探讨和建立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应遵循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 由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把各种财务会计理论按照一定逻辑关系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故需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整体出发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促使各组成部分内容有着科学的定性、恰当的定位和明确的方向,以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整体最佳。

结构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其内在联系进行排序,各组成部分的联系应当具备一定的紧密度和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内部的整体性。

层次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层次排列,以便形成垂直系统层次或横向水平系统层次,注意层次与整体、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动态性原则 由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对财务会计理论的理念总结,故动态性原则要求人们以发展的眼光研究财务会计理论的过去概貌、现在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逻辑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组成部分应前呼后应、协调统一、首尾一贯、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建立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离不开对其逻辑起点的选择。只有选择好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才能把其内容顺利地、合乎逻辑地展开,并使之得到充分的阐述。而且,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财会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关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理论界先后有“本质起点论”、“对象起点论”、“假设起点论”、“目标起点论”等多种构想。

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应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反映财会领域中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并成为整个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和财会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的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财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显然,财会的本质作为一个纯粹理论性的范畴并不具备这样一些特性。在财会诸范畴中,只有财会目标才能具备上述特性。因为财会目标直接反映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作适当调整,它是财会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必须把财会目标作为财会理论研究的起点,才能建立比较完善的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内容

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层次和应用理论层次两个部分。它们有各自的研究任务和构成要素。

研究任务

就基础理论层次而言,主要研究和解决财务会计实践最一般、最本质的规律及原理。其既研究财务会计实践总体的一般规定性,即财务会计的定性、定职和定位,又研究财务会计诸要素的一般规定性,探讨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财务会计实践的原则和财务会计实践的前提,寻求其它学科对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所提供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支持。对财务会计理论发展趋势的预测等,也都是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层次所要解决的问题。

就应用理论层次而言,主要研究和解决财务会计实践的具体操作对象、方法及报告与披露,最终形成财务会计的规范形式。财务会计的应用理论层次是以基础理论层次为指导,主要制定和实施各项财务会计实务规范。而财务会计实务规范贯穿于财务会计应用理论的全过程,它是引导和制约财务会计工作的标准,评价财务会计工作的依据,同时它又是引导财务会计工作朝特定方向发展的行为机制。

构成要素

基础理论层次的构成要素应包括:财务会计的社会环境理论;财务会计的目标理论;财务会计的定性、定职和定位理论;财务会计的行为主体理论;财务会计的要素理论;财务会计的方法理论;财务会计的循环理论;财务会计的假设和前提理论;财务会计的信息理论;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如其它学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等)。

应用理论层次的构成要素应包括:财务会计的实务规范理论;财务会计实务规范的设计理论;财务会计的监督理论。

建立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重要问题

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同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关系,是我国构建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里,侧重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与之相适应。如果现有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已经不利于财会实践的发展,违背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那么,它就要被调整。而上层建筑则通过财务会计的法规体系对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施加强制性的影响,并对财务会计目标提出要求,以保证各有关利害团体都能得到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财务会计的生产要素。如:构成财务会计平衡公式的三个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由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形成一定的生产方式。而财务会计的平衡公式恰好体现了某一会计主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因为,财务会计的平衡公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式左边的资产代表了一个会计主体在某一日期的生产能力,既包括实物与非实物形态的资源,又包括人力资源,而公式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代表一个会计主体在某一日期的资产权益,体现该会计主体的生产关系。

上述会计平衡公式反映了资产的存量,而揭示资产流量的平衡公式是:利润=收入-费用,这个公式揭示了会计对象中的利润、收入和费用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围绕着资产(生产能力)的增减变动及增减变动的结果而展开,费用说明资产即生产能力的投入量,收入体现资产即生产能力的产出量,利润则代表两者之间的差量。

而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则是对资产的投入量、资产的产出量,以及投入量与产出量两者之间的差量按收付实现制确认的结果。

可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资产负债表揭示的内容,具体体现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生产力在一定时期的增减变动及增减变动的结果通过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加以揭示。财务会计理论及其方法需满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发展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各种财务会计理论的产生,诸如各种资产的计价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会计人员的素质理论、管理体制理论等;生产关系的发展形成各种权益理论,诸如业论、企业论、企业主体论、剩余权益论、基金论等。由于构建会计平衡公式的出发点不同,导致各种权益理论下会计平衡公式两边所包括的内容不同,因此,不同权益理论下的会计平衡公式体现了不同的生产关系。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了各种财务会计理论、权益理论的出现,从而导致原有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其发展要求。

参考资料:

1.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9

档案统计工作包括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移出、保存数量和状况,档案检索、编研和利用情况,档案机构和人员等情况的基本统计和其他专门统计。具体地说,档案统计包括登记和统计两部分工作。

档案统计工作从统计对象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国家档案局组织实施并受国家统计局监督指导的全国档案事业基本情况统计(该项已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统计系统之中);(2)由国家行业主管机关组织实施的专业系统档案工作统计;(3)由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地方档案工作情况统计;(4)档案馆、档案室工作情况统计。正是这四个层次的统计工作构成了我国比较完整的档案统计工作体系。

档案统计工作的内容若按统计工作的过程来划分,可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或称四个步骤)。(1)统计设计是对统计工作的具体任务、目标、方法和进程等进行筹划设计;(2)统计调查是从现实中获取原始数据;(3)统计整理是对获取的原始数据(即调查结果)进行技术处理,如分组、归类、计算等,以获得规范化、系统化的数据;(4)统计分折是对整理结果(即规范化、系统化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确定性、趋向性、规律性的东西,形成明确的统计结论,作为统计成果,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支持。由此可知,统计工作是一个由前后相继的四个阶段构成的四步递进过程。统计设计是这一工作过程的前期准备阶段,统计调查是这一过程的实际开端,统计整理是达一过程的“中间制作”阶段,而统计分析则是这一过程最具意义的成果“产生”阶段。

二、档案统计工作的意义

档案统计是档案业务工作中的一个独立环节,对整个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随着现代管理与决策的日益强化,档案统计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显得更加重要与突出。

第一,档案统计是认识档案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档案统计以档案工作中大量的现象为对象,以指标、数字揭示档案和档案工作诸现象的发展过程、现状及其规律性,从而帮助人对档案工作的认识。

第二,档案统计工作是档案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档案统计工作,可以准确反映档案部门的成绩与不足,更好地掌据档案工作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便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所属部门的工作进行分类指导、监督和检查,便于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在纵横向的比较中发现问题与改进工作,从而进―步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三、档案统计工作要求

档案统计工作的要求包括一般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档案统计工作的专业要求两个层次。一般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任何领域工作都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基本技术规则。档案统计工作也应遵循。档案统计工作专业要求是指在档案专业领域中应用一般统计技术方法进行统计时,所应注意把握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一般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般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重要性原则,或称必要性原则。即统计对象和统计项目应有适当程度的重要性,或应有对其进行统计的必要性。

2.可量化原则,或称可行性原则。即实施统计的重要领域及其重要因素,必须是可进行量的描述与量化研究的。

3.科学化原则,这是统计工作技术规则方面的基本要求。例如统计项目(指标)名称的简明、准确;计量单位应精确、具体;所获取的原始数据应真实、可靠;对原始数据的计算整理应合理、规范;对原始数据及整理出的系统数据的分析、研究应全面、深刻,力求揭示出统计对象真实的现实状态、发展趋势及运动规律等。

4.真实性原则。这是科学化原则的一个派生原则。主要是指统计工作所获取的各种原始数据及其整理、分析出的数据、结果必须真实、可靠,具有客观真实性。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5.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原则。这是科学化原则的又―派生原则。规范化主要是指统计项目(指标)名称及其计量单位的使用,整理、分析所用的技术方法尽可能统一、规范,以求统计工作的高效率和高可靠性。体系化是指统计工作在某一社会领域或整个社会生活中应尽可能形成一个工作体系,以求统计工作能全面系统地覆盖社会生活等重要领域以及各领域中的各重要方面和层次。制度化是指在统计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技术方法的应用等方面,应形成制度,以保证统计工作的经常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档案统计工作的专业要求

档案统计工作的专业要求归结为一点,就是适应专业特点,切合工作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这一总体要求需要在档案统计工作中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1.统计对象应选择反映档案工作整体状况的基本方面和关键性因素。如档案工作人员、档案工作机构的数量、质量、状态、发展变化趋势;档案工作设备、经费、工作水平与状况、社会效益;档案被利用的情况,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情况等,应成为实施统计的对象。

2.具体统计项目(指标)的设置、统计方法的使用应力求有准确具体的描述。如档案数量的计量单位,在使用传统的“卷”的同时,又使用“米”(指排架长度),可以较具体准确地反映其空间占有状态,为解决库房、装具的配备提供具体的数量概念。在统计档案利用情况时,不仅统计利用档案的绝对数量,而且还要统计其“利用率”、“有效率”、“增长(变化)率”等相对性数量,可为客观评价、检验、改进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乃至收集、鉴定工作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1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专家学者呼吁在低年级开设《专业导论》课程[1-3],部分高校也开始尝试开设《专业导论》课程[4-6]。然而,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却面临着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专业导论》课程教材的缺乏。统计学《专业导论》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虽然有一些统计学导论图书,但是它们作为《专业导论》课程教材并不合适,也就是说统计学《专业导论》课程教材的缺乏是开设统计学《专业导论》课程遇到的首要问题,也是任课教师遇到的棘手问题。

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就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编写的必要性、编写原则、编写方法和内容架构方面谈一些感悟和认识。

一、编写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的必要性

讲义是对所讲授内容撰写的总体概要含义,通常可以看作是教师为自己授课需要而编写未正式出版的、可供学生使用的教材。对于缺乏合适教材的统计学《专业导论》而言,编写讲义就显得尤为必要。

1.编写讲义是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体现。开设统计学《专业导论》旨在使低年级(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初步认知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发展变化、应用领域、社会需求等情况,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激发学生学好统计学专业的信心,教育学生做好学业规划。教学大纲是课程内容、体系、范围和教学要求的基本纲要,是编写教材或讲义的主要依据。编写讲义要反映教学大纲的要求,要体现培养目标的需要。要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要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必须精心编写讲义。没有讲义,统计学《专业导论》的课堂教学就面临着讲什么、怎么讲的尴尬局面,谈不上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保证不了能够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

2.编写讲义是撰写教案和课堂讲授的需要。教案是教学实施方案,课堂教学需要教案。撰写教案是教学的基本环节,其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或者讲义、教学进度计划等。由是可见,写好教案离不开教材或者讲义。对于缺少教材的统计学《专业导论》课程,编写讲义是书写教案、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缺少不得。

3.编写讲义是学生学习的参考资料和依据。如果没有讲义,那么,这就意味着学生缺少了课程学习资料,听过课以后就不能很好地“温故而知新”,这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从学的角度来看,编写讲义也是应该和必要的。

二、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的编写原则

讲义是为教学服务的,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编写讲义不能信马由缰,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编写讲义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讲义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的需要,要吻合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这是实现课程设置目标的基本要求。不同院校的统计学专业各有特色,其《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不尽相同,需从各自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写有各自院校特色的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

2.编写讲义要遵循科学性原则。讲义中的每一章节、每一段、每一句话、每一个图表公式、每一个数据,都需要字斟句酌,要客观、正确、准确,要实事求是。要注意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不能不加考证而随心所欲地编写。

3.编写讲义要遵循创新性原则。编写讲义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一种创新,在这个创造、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因循守旧,要有所突破。一是讲义内容要结合实际,有新意,比如统计应用部分,不仅要介绍统计的宏观应用领域,而且还要结合学生身边的一些实例说明统计的应用,让学生感到统计不是高深莫测、“虚无缥缈”的学科,而是实实在在的、有用的方法论。二是讲义的语言逻辑要规范、严谨、清晰,不使用晦涩难懂的语句,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明问题。三是讲义章节可适当扩充以弥补课时较短、无法讲授的缺憾。

4.编写讲义还要遵循渗透统计思想和方法的原则。统计思想和方法是统计的灵魂,在编写讲义中要自觉地将统计思想和方法渗透到相关内容之中,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和方法意识,为统计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的编写方法

编写方法是编写讲义的方法要求,是架起编写原则和编出讲义的桥梁。编写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也要讲究一些方法。

1.查阅文献法。统计学《专业导论》没有现成的教材可资借鉴,编写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又不能没有参考资料,要获得编写资料,就必须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对查阅的文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筛选出合适的有用素材。

2.专题编写法。讲义不同于一个教案,而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涵盖的内容丰富,包括统计学的起源、发展、应用、趋势和统计学专业的成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这些不太可能集中于一个主题进行叙述,分类、分专题编写就是自然要求。

3.分工讨论法。编写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是件复杂的事情,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般需要若干人分工合作、专题研讨、修改加工。即便是一个人主笔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也需要咨询其他相关人员并进行研讨,从中吸取营养,借鉴好的意见和建议。

4.实践检验法。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不是编写一次就完美无缺了,不可避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能检验讲义的优劣,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才能进一步改进讲义的编写质量。

四、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的内容架构

基于上述编写原则、编写方法以及近年来的教学体会,这里给出编写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的内容架构。

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分七个专题,具体为:第一章,统计学的历史发展及其社会地位;第二章,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分类及其应用;第三章,统计学基础;第四章,统计思想;第五章,概率统计学家;第六章,统计学研究进展;第七章,统计学前景展望与学业规划。

这七个专题,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构成了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的整体。通过这七个专题的讲授,学生普遍感到对统计学的认识由原先的片面变得全面了,由原先的模糊变得逐渐清晰了,由原先的感性变得更加理性了,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基本达到了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

统计学《专业导论》的开设是个新鲜事物,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统计学《专业导论》课程教材缺乏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编写讲义的必要性、编写原则、编写方法和内容架构,希望为编写统计学《专业导论》讲义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善林,潘轶山.专业导论课――一种全新而有效的大学新生思想教育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4).

[2]杨晓东,崔亚新,刘贵富.试论高等学校专业导论课的开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

[3]杨玉民,孟宪梅,王海修.对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认识[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28(3).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11

一、中小型企业税务统计原则

中小型企业税务统计虽然没有一个可以普遍套用的模式,但是以下几个基本原则是税务统计工作中必须要遵循的。

1.守法原则。守法原则是中小型企业税务统计中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守法原则要求中小型企业税务统计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税法的规定,不能够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违反相关税法的规定,否则就会因为出现违法行为而被税务机关处罚,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经营管理者被刑拘。

2.可行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中小型企业税务统计必须要能够简单易操作性,便于企业低成本的开展这一工作,税务统计方案不能够是“高大上”,照搬其它企业的做法,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具有可行性的方案,要做到切合实际。

3.收益原则。收益原则是指中小型企业税收统计必须要充分考虑成本以及收益之间的关系,围绕企业收益提升这一目标来进行税务统计方法的确定,在收益考虑方面,需要注意全面分析直接收益以及长期收益、短期收益以及长期收益,从而最大限度的通过税务统计实现企业收益的提升。

二、中小型企业税务统计方法

中小型企业税务统计的常见方法主要包括优惠政策法、纳税递延法以及成本调整法等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中小型企业灵活使用。

1.优惠政策法。中小企业属于相对弱势的经济组织,企业竞争实力偏弱,平均生存年限较短,而鉴于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希望能够减少企业纳税负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客观上要求中小型企业注意优惠政策法的使用,善于利用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举例而言,企业说的谁减半征收、减免企业所得税等等,借助与这些优惠政策来实现企业税收成本的下降。

2.纳税递延法。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纳税递延等于是一笔无息借款,递延的时间越长,等于企业免费使用资金所获取的收益越高,而在通胀的情况下,纳税延后等于实质上纳税成本的减少,同时纳税递延还可以减少企业资金借用,提升企业现金流水平。因此中小企业税务统计中要注意纳税递延法的使用,在相关法律的框架之下,尽量延后纳税,从而实现企业纳税成本的下降。

3.成本调整法。成本调整法是指企业通过会计处理,减少企业当期收益,提升企业当期成本,从而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中小型企业纳税成本中企业所得税的减少依赖于成本调整法,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可以采用加速折旧,增加当期成本,还可以在材料成本核算方面,注意利用后进先出或者移动加权平均法等提升企业当期成本,从而合理减少企业当期纳税额度。

三、中小型企业税务统计策略

中小型企业税务统计工作本身难度很大,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实践证明,要做好税务统计工作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树立良好税务统计理念。树立良好的税务统计理念是企业做好税收统计工作的前提,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税务统计工作理念,才能够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实现税务统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小型企业税务统计理念方面关键就是要树立风险理念、成本理念等等,正确认识税务统计中存在的风险、成本、收益,从而实现税务统计工作的良好开展。

2.确定好税务统计方法。上文已经探讨了多种中小型企业纳税统计方法,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需要注意在纳税统计中注意上述方法的利用,熟练掌握相关税收统计方法,围绕企业纳税成本下降这一目的,最大程度的利用好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注意合理进行纳税递延,加强成本调整,从而减少企业纳税成本支出,实现企业经济收益的提升。

3.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中小型企业在税务统计方面需要加强税务方面专业人才的一个培养,目前中小企业税务统计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税务统计工作的规范性以及专业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中小企业注意相关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在引入相关人才的基础之上,加强相关人才的一个培训,从而构建一支专业的税务统计队伍,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基础。

总之,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税务统计工作非常重要,需要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这一工作的开展,在掌握好税务统计基本方法的基础之上,树立起来良好的统计理念,并注重相关专业人才的一个培养,通过在这几个方面来不断努力,实现中小型企业税务统计水平的提升,进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熊英.中小企业税务筹划问题与对策探讨[J].商,2014(14).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12

二、成本会计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开发

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搜集与成本相关的的资料,经过筛选、整理,制作了成本会计多媒体课件,同时紧紧围绕教学的需要,针对成本计算的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搜集了各个企业的工艺流程5份,拍摄了生产工艺流水线的照片30余幅,录像两盘,并绘制成数据流程图。这是解决以往教学中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使之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这些工艺流程图片的观看,能使学生在短期内了解产品加工工艺过程和产品计算过程,初步了解什么样的生产类型,应采用什么样的成本计算方法。将各种数据资料、图片资料作为基础,利用POWERPOINT、WORD及声音图像处理软件,制成多媒体课件,在计算机上生成各种“声情并茂”的费用分配表、明细帐等各种账表,能使学生对成本计算全过程的数据流程一目了然,同学们对成本计算真正地心领神会。

三、课件应用情况和实用价值

总结一般产品成本计算的规律,从加工工艺入手,对每一工艺过程产生凭证、原始数据以及生成数据制成流程图。显示各种数据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对数据入口环节设计模式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有两个:一是将目前财务软件的凭证处理系统变为智能凭证处理系统;二是将单一凭证处理模式改为多重凭证处理模式。

(一)智能凭证处理系统

智能凭证处理系统是指具有根据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原始凭证住处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功能的凭证处理系统。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开发出能够十分准确地自动生成所有的记账凭证的智能凭证处理系统。

但可以实现部分凭证智能处理,这对减轻会计人员编制记账凭证的工作量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智能凭证处理系统的发展必须与原始凭证的数字化、电子化相结合,否则智能凭证处理系统也不能带来会计人员编制记账凭证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所谓原始凭证数字化就是将原始凭证记录的信息编制成条形码,凭证智能处理系统可以通过扫描器快速读入原始凭证的信息,原始凭证电子化是指原始凭证的生成、传递、读入都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

当智能凭证处理系统实现时,会计人员的工作过程会是这样:收到附有条形码的原始凭证或者收到从网上传来的电子原始凭证,审核鉴证后,用扫描器读入原始凭证的信息或直接传送电子原始凭证到智能凭证处理系统,由系统自动生成记账凭证经会计人员确认后,原始凭证信息和记账凭证信息马上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并可立即按要求加工成账簿、报表。智能凭证处理系统的示意图见图1。

智能凭证处理系统的出现,结合原始凭证的数字化、电子化,其意义十分重大:第一,大幅度地提高编制记账凭证的工作效率,减轻会计人员工作量,降低编制凭证的人为错误;第二,提高了会计信息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速度,而且智能凭证处理系统可以使非财务部门也能直接输入凭证,经财会部门确认后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第三,原始凭证信息全部直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将为审计电算化打下基础。

(二)多重凭证处理模式

所谓多重凭证处理模式是指会计信息系统对同一交易或事项可以按不同的具体会计原则、会计处理方法(甚至是不同的会计编制基础)编制多种不同的凭证,系统对记账凭证进行登账生成报表的处理后,即可以得到不同的具体会计原则、会计处理方法下的账簿、报表。多重凭证模式对企业的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有重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企业可以对外公开多样化的财务信息,以满足企业外部的不同需要

企业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对企业公布的财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投资者已不满足企业按有关规定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他们希望企业能对外公布更多样化的财务信息,如在不同具体会计原则、会计处理方法下甚至是不同编制基础的财务信息。另外,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有不同的兴趣。例如,债权人可能对企业用收付实现制编制的财务信息更感兴趣,而税务部门更希望看到企业用计税基础编制的财务信息。对于上述不同的要求,单一凭证处理模式是难以实现的,而多重凭证处理模式使企业能方便地实现上述目标。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经的浪潮已经来临,相信国内会涌现一大批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所属的子公司因经营地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将会给母公司的报表合并带来困难。如子公司采用多重凭证处理模式处理业务,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另外,我国加入WTO后,接受国际融资和国际资本投资的国内企业大量增加。但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仍存在着差异,经国内企业的国际融资筹资造成一定的障碍。如国内采用多重凭证处理模式,同时对外公开多种会计准则下的财务信息,无疑会提升企业在国际上融资筹资能力。

2增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目前财务软件单一的凭证处理模式只提供基于一种企业选定的具体会计原则、会计处理方法而产生的记账凭证,从而产生惟一一套报表。目前,我国已开始逐步实施统一的会计制度,不同的企业甚至不同行业的企业的财务信息已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是这种可比性是受到限制的,因为企业可以在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具体的会计原则、会计处理方法。如果两家在相同会计制度下的企业采用不同的具体会计原则、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那么他们所形成的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可能就会有问题。例如,有两家经营范围、规模状况都接近的企业,在存货、成本核算、折旧上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他们最终形成的财务数据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假如我们以这些财务数据作为财务分析的依据,可能会产生一些截然相反的结论;假如两家企业以此作为比较各自的竞争优势及劣势,并用于决策,那么这样的决策可能是危险的。企业如采用多重凭证处理模式,产生多样性的财务信息,会使得企业间财务信息具有更强的可比性。

3.真正发挥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作用

目前,会计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大部分财务软件都自称为管理型财务软件,并声称具有管理、决策功能。但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财务软件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财务软件的设计模式是其中的主要原因。目前的财务软件都是以满足会计核算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实现管理、决策的功能作为设计的模式,而并非以建立一套以管理、决策为目的,包括信息收集、传递、分析、输出的系统作为设计的模式。

目前财务软件实现管理、决策功能的过程大致如下:对通过编制凭证进入系统的会计信息,按照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需要,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库,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企业管理、决策有直接帮助的信息。这种处理模式有一个先天不足的地方,就是企业编制凭证是以满足财务会计的要求为出发点的,即对外提供符合会计准则等会计法规要求并真实公允的财务信息,而并非以满足企业管理、决策的需要为出发点。因此,这种由单一凭证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尽管经过复杂的加工处理,由于其先天的不足,所形成的信息对企业管理和决策的作用是受到限制的。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先天不足的现象,使会计信息真正能发挥管理、决策的作用。财务软件采用多重凭证处理模式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在多重凭证处理模式下,企业可以按照财会的要求和管理、决策的需要(企业可自行设计一套记账规则)编制多重记账凭证,凭证信息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经过加工处理,分别形成满足企业对外公开财务信息需要的会计信息和对企业管理、决策有真正帮助的会计信息。在上策需要而分别建立两个信息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管理工作运作成本。

4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是在80年代初开始的,在企业中应用的历史不算长。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极为有限,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会计难于在企业日常会计核算中直接取得有用的原始数据。因为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是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对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其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会计的需要而非管理会计的需要。财务会计收集的原始数据不能满足管理会计的需要。例如,在成本核算中,财务会计只收集与产品生产相关的生产费用数据,而管理会计收集数据的范围要广泛得多,包括与产品有关的所有资源消耗,如营销费用、采购费用,产品设计费用等等。因此,管理会计不可能全部直接从财务会计中取得成本信息。

如何解决管理会计原始数据的收集问题?如果企业专门建立一个用于收集管理会计原始数据的会计核算流程,难免会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增加管理的成本,不利于推动管理会计的应用。最佳的解决办法是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于会计信息系统中,而两者的融合应首先实现原始数据的收集融合。多重凭证处理模式的财务软件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收集原始数据的融合提供了实现的基础。由于两者收集的原始数据都来源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只要企业制定出一套用于管理会计的记账规则,那么用于财务会计收集原始数据的记账凭证同样也可用于管理会计。有关过程见图3

统计学基本原则篇13

1、客观性和严谨性原则

会计理论应该包括尽量多的实践经验内容,有充足的证据支持,这些直接影响着会计理论价值能否实现。要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样的循环反复,即合理又客观的构建会计理论体系。

2、逻辑性和一致性原则

基础理论就是被系统化的理性知识,那么系统化的特点就是前后逻辑保持一致。会计理论作为经济信息系统,必须要运用系统的观点来构建符合逻辑的会计理论体系。并且充分考虑理论系统中,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逻辑性,使其保持一致性。

(二)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

构建会计理论体系时,必须要有整体观念,万事都必须有系统,所以会计理论也不例外。它的构建必须符合系统性的观点,遵循整体原则,确定会计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因素,划分层次,进行战略性的规划与调研,制定出科学的严谨的宏观框架,并且通过各个小元素,小系统之间的组织性,有机性,相关性进而从整体上构建会计理论体系。

(三)继承性和发展型原则

会计理论源于会计的实践,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借鉴,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革新,但是,会计理论体系构建在继承已有的会计理论同时,不能忽视会计理论的使用环境,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会计理论是处在一个多样性和层次性特征的复杂社会经济环境中,所以要将继承和革新结合起来,构建会计理论体系。

(四)以会计环境为逻辑起点构建会计理论体系

     具体可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会计本体理论。主要指会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等一些基本性的会计问题,以及衍生出来的一些方法,条件,概念,规定等。

会计本体理论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会计基本理论,主要是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会计的基本原则,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还包括会计的本质,会计的目标,会计对象,会计环境,会计职能,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会计程序,会计方法,会计信息使用者等。会计基本理论的产生对会计的具体理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二部分是会计应用理论。主要是由基本原理和概念通过推演而派生出的方法,条件,规定,概念等。包含会计原则,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假设,这是为保障实现会计目标制定,由会计目标,会计环境来进行决定,并且对会计理论具体的实现手段及会计实践过程中起到限制和指导的作用。会计的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理论性与实操行一起决定了会计行为的方式。

第二方面是会计外延理论。主要是针对由会计主体派生以及拓展出来的不同会计理论。可分为会计教研理论,会计行为理论和会计事项理论等不同的部分。其中会计行为理论包含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理论;会计教研理论包含会计研究方法,会计教育,会计思想发展,会计学科设置等理论;会计事项理论包含会计改革,会计工作组织,会计法制以及会计管理等理论。

二、不同会计理论体系的比较分析

佩顿埃及和利特尔顿在其《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提出,会计理论体系应该是内在统一,协调一致的体系。应该作为基础的理论,指导会计人员对对其实务做出评价,在此同时,还能帮助会计是审查报告。他们将会计理论表述为:会计理论体系是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解释的判断依据。因此会计理论体系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判断,解释的依据。因此会计理论体系有两个作用:提供行动的理由,对现象的解释。

美国会计学会在《基本会计理论公告》中讲会计理论体系定义为:会计理论是一整套概念体系,用来解释和指导会计人员传递会计信息,计量和确认的行为。因此表明,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可以达到四个目的:1,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对会计提出概念,建立会计理论;2,建立会计准则以评价,判断会计信息;3,指出会计可能改进的地方;4,为研究人员扩展会计学科提供框架。

可见,国外对会计理论体系的功能与涵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我国对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比较晚,阎达五在其《会计理论专题》一书中认为:会计理论就是指人积累起来的关于会计实践的知识体系,葛家澍教授认为:会计理论来源于实务,髙于会计实务,可以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性和概念框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