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管理基础知识实用13篇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篇1

营销学习情境是根据企业真实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营销事件而进行的情景化学习项目设计,它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营销情境中,使其按照真实的营销工作过程,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它是营销课程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培养的主要依据,它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进行营销专业课程学习情境的构建研究对营销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营销学习情境的构建主要按照营销专业岗位分析——营销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的分析与确定——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学习领域向学习情境的转化与构建的步骤进行。

1营销专业岗位分析

营销专业所针对的岗位主要有:市场调研、商品销售、渠道管理、营销策划、营销管理等岗位。

2营销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行动领域的确定工作任务源于实践,是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表述须体现行业的职责或实际要做的事情。行动领域是指工作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它要涵盖岗位群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全部技能、知识和能力,具有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工作任务的典型性的特征。

2.1市场调研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调研问题的确定;调研方法的选择;市场调研方案的制订;市场调研项目的组织实施;信息收集;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市场调研预测;调研报告制作。

行动领域:市场调查预测与决策。

2.2商品销售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市场分析与开发;顾客心理分析;顾客沟通;产品认知;商品展示与推荐;顾客需求激发;顾客异议处理;商品销售;售后服务;客户管理。

行动领域:商品推销、消费者行为分析、客户关系管理。

2.3渠道管理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销售渠道分析;销售渠道设计;渠道开发和管理;渠道矛盾和冲突解决;营销渠道策划;窜货管理;中间商管理与激励;制订分销战略规划。

行动领域:渠道开发、设计与管理。

2.4营销策划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目标确定;消费者分析;目标市场分析;SWOT分析;市场竞争分析;产品策划;定价策划;品牌策划;广告策划;渠道策划;公关策划;促销策划;策划书撰写;营销策划管理。

行动领域:市场分析、营销策划。

2.5营销管理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目标市场选择;商务沟通;营销策略制定;营销计划的拟订、完善和实施;经营分析;任务落实;营销管理。

行动领域:营销管理、商务沟通。

3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转化

营销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是将营销工作的行动性特征转化为专业教育的任务性特质。营销学习领域是以整体、连续的营销工作过程为基础,是完成营销行动领域所必须学习的内容,它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学习目标和以工作任务为特质的学习内容两部分构成的主题学习单元。

3.1行动领域:市场调查预测与决策——学习领域:市场调查技术所需知识:市场调查知识;调查方法和技术知识;调查分析知识;调查预测知识;调查报告撰写知识。

3.2行动领域:商品推销、消费者行为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学习领域:商品销售所需知识:消费者知识;产品知识;行业知识;竞争者知识;商品销售技术知识;推销知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

3.3行动领域:渠道开发、设计与管理——学习领域:分销渠道管理所需知识:分销渠道模式知识;分销渠道系统设计知识;客户维护知识;窜货管理知识;渠道设计和改进知识;渠道管理知识。

3.4行动领域:市场分析、营销策划——学习领域:市场营销策划所需知识:市场分析知识;渠道的设计和策划知识;产品策划知识;促销策划知识;品牌策划知识;广告策划知识;公共关系策划知识;营销策划的制订、安排、监督管理和分析知识。

3.5行动领域:营销管理、商务沟通——学习领域:营销管理所需知识:销售计划的制订;产品的调度管理;客户管理知识;销售沟通知识;人员接待;部门协调;人力资源的配备;异议的处理;销售统计分析、售后管理知识。

4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转化

营销学习领域向营销学习情境的转化是指在具体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背景下,按照学习领域中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要求,对学习领域的内容进行情景化的转换,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呈现化。而学习情境是完整的营销工作过程,包含一定的知识点、技能点和能力。学习领域相当于一门课程,学习情境是实现学习领域能力目标的具体的课程方案,相当于具体任务化的教学单元。

4.1学习领域:市场调查技术——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基于调查对象的不同特点,以市场调查工作的各环节为依据,以市场调查分析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功能为主线构建学习情境内容。

学习情境1:熟悉市场调查。根据具体项目,明确该项目市场调查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描绘出市场调查的大概步骤、逻辑程序。

学习情境2:市场调查的设计。根据调研项目的具体要求,设计市场调查问卷,或者访谈提纲;结合实例进行市场调查设计。

学习情境3:市场调查的实施。根据调研策划方案,制订详细的调研活动执行计划,并组织实施;结合实例进行市场调查的实施。

学习情境4:市场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根据市场调研的主题、调研的资料,进行资料的归纳、分析、整理,撰写调研报告;结合实例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报告的撰写。

4.2学习领域:商品销售——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围绕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消费者的思考模式、需求动机和购买行为模式的角度构建消费者认知学习情境,在此基础上以营销人员的不同产品销售为主线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1: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根据具体项目,在消费者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消费者进行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学习情境2:消费者个性分析。结合具体项目,对消费者进行个性分析,探究消费者个性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结合实例进行消费者个性分析。

学习情境3:唤醒消费者需要与动机。根据消费者心理变化和反应模式,探究引起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动机的影响因素和刺激点;结合实例进行唤醒消费者需要与动机分析。

学习情境4:消费者态度与购买行为完善。结合自我和不同消费者的特点,探究消费购买产品的消费态度和强化措施。

学习情境5:面对日用品的销售。结合具体日用品,根据日用品特点和消费心理,对日用品进行销售。

学习情境6:面对耐用品的销售。结合具体耐用品,根据耐用品特点和消费心理,对耐用品进行销售。

学习情境7:面对无形商品的销售。结合具体无形商品,根据无形产品的特点和消费心理,对无形商品进行销售。

4.3学习领域:分销渠道管理——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基于不同渠道的特点,以渠道管理工作的各环节为依据,以渠道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功能为主线构建学习情境内容。

学习情境1:认知分销渠道。根据不同产品,在产品分销的基础上认知不同分销渠道的特点和适用产品类型;结合实例进行分销渠道分析。

学习情境2:分销渠道设计与评估。结合具体产品,进行分销渠道设计,在分析不同分销渠道优缺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评估;结合实例进行分销渠道设计与评估。

学习情境3:分销渠道成员的选择与激励。在分销渠道设计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分销渠道选择,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结合实例进行分销渠道成员的选择与激励。

学习情境4:分销渠道冲突与窜货管理。结合具体产品,分析分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和不同区域窜货的根源,提出具体解决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销渠道冲突与窜货管理。

4.4学习领域:市场营销策划——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基于不同策划对象的特点,在认知策划工作的基础上,以营销策划工作的各环节为依据,以营销策划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功能为主线构建学习情境内容。

学习情境1:熟悉营销策划步骤。根据具体项目,分析营销策划步骤,要求学生描绘出该项目营销策划的大概步骤、逻辑程序,并写出项目营销策划方案的框架及内容。

学习情境2:SWOT 分析。在具体企业市场环境的分析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和进行SWOT 分析,根据分析,制订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费用预算,撰写完整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进行相应的SWOT 分析。

学习情境3:品牌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要求学生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品牌策划分析,撰写完整的品牌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进行品牌构建及品牌推广策划,并撰写完整的品牌策划方案。

学习情境4:广告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在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广告策划分析,撰写完整的广告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进行创意策划,并制订一整套广告行动方案,撰写完整的广告策划方案。

学习情境5:营业推广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设计营业推广项目,在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营业推广分析,进行策划营业推广方案,撰写营业推广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进行营业推广策划。

学习情境6:公关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设计公关策划项目,在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公关策划方案;结合实例策划并撰写公关活动方案。

学习情境7:促销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设计促销策划方案,在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促销策划分析,撰写促销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让学生进行促销策划,并撰写促销策划方案。

4.5学习领域:营销管理——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以销售管理工作的各环节为依据,以销售经理的工作职责与功能为主线构建学习情境内容。

学习情境1:营销管理认知。根据具体业务,分析和归纳总结营销管理基本知识。

学习情境2:销售规划管理。根据具体产品,结合销售要求,掌握销售规划,并对产品进行销售规划。

学习情境3:销售人员管理。针对销售人员特点,掌握销售人员管理知识,结合具体工作任务,对销售人员进行管理。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篇2

响应业务部门要求,从外部供应商中寻找优秀的大客户销售课程和讲师,与事业部主管领导沟通确认合作者。讲师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企业业务特点、销售人员现状,并适当调整课程案例,然后组织销售代表进行培训。课程传授顾问式销售、大客户销售策略等内容,并组织模拟练习,评价结果显示销售代表对课程内容、模拟练习的体验和讲师都很满意。

问题分析:这种模式能否帮助业务部门提升大客户销售能力?

常见结果:培训后销售代表基本没有使用相关的学习内容,即使模拟练习过的内容也很少。销售代表很难把顾问式销售、大客户销售策略与本企业的客户、产品和竞争场景融合起来应用。

原因分析:销售能力不是产品与专业知识、人际技巧、销售流程、销售场景知识的简单集合,而是在这些知识技能基础上基于典型销售任务场景的应用流畅度。上述方案只是从销售流程的一个维度进行了培训,没有考虑销售代表专业知识、人际技巧、销售任务场景等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没有基于销售任务场景的整合模拟练习,销售代表无法形成基于任务的流畅应用,实际工作中也无法转化为有效的销售行为,业绩改善更加不可能。

解决方案二:基于任务场景的学习方案

根据上述理论框架,培训部门通过与事业部沟通发现,主要有两种销售类型:一是对现有老客户进行需求挖掘和交叉销售;二是开发新客户进行销售。两种类型都是对大客户销售、都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方案定制、都需要进行招投标。销售代表一部分是从其他部门抽调过来的,对企业现有客户、销售模式比较了解,缺乏的是新产品方案与专业知识以及与客户对接能力;还有一部分是新招聘的销售代表,具有一定销售经验。经过分析,两种销售代表主要能力差距如下:

根据分析结果,制订了如下培训计划:

经过培训,销售代表体验了对老客户销售新方案会经历哪些挑战及应对策略,对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都很满意。

问题分析:这种培训方案还会有什么问题?

实际问题:在实际销售过程中,销售代表发现,售前顾问在配合进行需求挖掘、方案设计与呈现、投标方案讲解中经常配合不当,经常从专业而不是客户需求角度出发进行技术交流、方案设计;同时在和对方业务部门、技术部门或主管领导不同角色交流时,无法根据各自需求特点调整沟通角度和重点,对推进销售进展有时会出现负面作用。同时发现客户对于新的服务方案非常关心具体实施经验和实施队伍,要求项目经理提前介入,但项目经理不了解前期沟通情况无法配合。

原因分析:大客户销售是典型的团队销售,需要销售代表、售前顾问、项目经理以及企业不同级别主管领导配合。但是由于缺乏共同的销售流程、销售策略,四个角色在一个大项目销售中经常出现配合不佳的情况。如同一个战斗小组去攻克一个据点,但是对目标、行进路线、配合策略都没有共识,也没有演练,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大客户销售不仅需要每个人都很优秀,还需要协同和配合。从培训的角度看,除了分角色的专业培训外,需要加强配合相关的知识和模拟训练。

解决方案三:基于团队销售为基础的学习方案

根据上述框架,培训部门在各个角色专业培训的基础上,设计了团队销售沙盘模拟课程。

经过模拟培训,可以得到四个关键收获:

团队配合:涉及销售的四个关键角色对销售流程、角色分工与配合方式、销售关键环节挑战与应对策略都有充分的体验和认知。

竞争策略:由于模拟了直接竞争对手,而且部分新同事曾经在这些竞争企业任职,通过影响客户提出了非常多的竞争问题,例如:你们刚刚成立的事业部的成功经验是什么、有多少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和实施顾问、如何保证项目实施成功,等等。通过对抗,进一步明确了竞争优势和劣势,坚定了近期以老客户为主、发挥IT系统协同实施和客户关系优势获得项目机会的策略。

人员评估:通过模拟练习,新组建的销售团队、售前团队和项目经理团队能力充分表现了出来,使事业部领导明确了团队能力现状及短板,明确了辅导重点。

销售管控模式优化:大客户销售的方法论需要转化为具体的管理流程和绩效控制点,优化商机管理系统、推进和衡量销售进展、做出销售预测,提高销售的可预测性。

总结:

大客户销售能力提升项目设计关键点:

前提―建立方案销售流程:企业首先需要建立适配大客户采购的方案销售流程,明确销售流程中每个步骤的关键活动、参与角色及可验证的推进成果,并建立匹配的销售管理系统。

核心―团队销售:大客户方案销售是典型的团队配合作战,不仅需要每个人能力强大,更需要销售团队、售前技术支持团队、项目实施团队有机配合。

培训项目设计: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篇3

2、市场营销中的销售广告费用、营业费用以及存货成本的支出都必须受到财务管理的控制,而财务管理必须对市场营销活动中的收入和费用进行控制才能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3、营销活动中会产生一些应收账款,而这些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信用条件以及收账政策对财务管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只有通过财务管理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才能使营销活动的成果变为企业的利润。

总之,成功的营销必须有财务的支持,而财务管理又必须以营销为基础,二者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其次,两者又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主要表现为:如果没有有效的财务管理,那么企业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市场营销计划也就成了空谈;相反,如果没有好的营销计划,企业商品的销量就上不去,那么就没有资金的流入,财务管理活动就会出现问题,可见二者彼此制约。又因为营销中有财务,财务中有营销,那么有些活动既是营销问题又是财务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在这两个部门互相转化以便得到更好的解决。从营销和财务的辩证关系可以看出,财务在营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市场营销人员对财务类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如何组织财务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财务类课程均未考虑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目标岗位群和对财务类知识需求的特殊性,而是随意地将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复制”并“粘贴”到市场营销专业的财务类课程当中,“重命名”为《基础会计》、《企业会计学》、《企业会计知识》或《营销会计》等等,不一而足。主要讲述的内容都是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等会计人员工作的基础知识,是从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来组织内容的,不能满足营销人员工作的需要。而且,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关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财务知识的探讨还非常的少,也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研究。因此,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财务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市场营销工作财务知识需求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可以大体分为三种:企划型人才、销售型人才和推销型人才。企划型人才处于调研、规划、设计、决策等环节,侧重于进行销售策划及管理,强调科统筹规划能力;推销型人才处于销售、服务等实际操作一线环节,侧重于对产品和服务的推销,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销售型人才主要处于操作一线环节中的技术岗位,需要拥有比推销型人才更为复杂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这三类人才都具有彼此难以替代其职责。但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的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后两种,他们在营销工作中所需要的财务知识可归结为以下几种:

1、财经基本技能知识

首先,营销人员在办理销售业务时必然会用到支票、汇票、本票等票据进行结算,对于支票的填写、支票有效性的鉴别、汇票、本票的办理等,应是营销人员必备的财务技能;其次,营销人员会经常出差,出差前要去财务填写借款单借钱,出差回来要进行费用的报销,即差旅费的报销,则有关借款单、差旅费报销单的填写、各种发票的粘贴应是营销人员具备的财务技能;再次,营销人员从事营销工作经常会与发票打交道,那么如何开具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范围及其使用保管方面的法律规定、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审核要点等也应是营销人员具备的财务技能。

2、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

现金是营销人员在工作中经常接触的,在企业里对现金的管理非常严格,对不熟悉财务知识的营销人员来讲,很容易出错,产生的后果也很严重,因此有关现金收款和付款中常见的差错、查找现金差错的方法、收款和付款中造成差错的原因、现金收付业务容易发生差错的时间、现金的管理及库存现金的限额等知识,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赊销业务也是营销人员经常会做的,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企业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到期时,顾客很可能会拖欠货款,原因可概括为无力偿还和故意拖欠两种,对这两种应收款项应采用不同的收账方法,这就要求营销人员具备收账的技巧。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为此,企业应制订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收账政策。营销人员是销售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企业应在营销人员的参与下制订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这就要求营销人员具备应收款的管理能力,能对应收账款的成本进行分析。营销人员购买商品和销售商品都会与存货发生关系,那么如何合理确定库存成本和最佳订货量、保险储备量及产生滞销存货如何管理、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这也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财务知识。

3、税法及纳税筹划的知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税金问题,与营销人员关系密切的主要是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和印花税。我国税法规定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要交增值税,如果营销人员销售的货物属于消费税的税目,在交增值税的同时还要交消费税;企业有了盈利就要交企业所得税,营销人员的个人工资、劳务报酬的所得要交个人所得税;销售过程签订的合同要交印花税;所以,税金的计算、缴纳对营销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企业的营销人员还应懂得一定的纳税筹划知识,即可以有效的配合财务人员工作,又可以为企业增资节流。如:营销人员采用委托银行收款的方式将货物销售给客户,按税法的规定,采用委托收款方式销售的货物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即销售的当天就发生纳税义务,销售货款确没有收到,这样公司在没有取得货款前就垫付了增值税。而如果营销人员在签订合同时约定以分期收款方式进行交易,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合同约定的收款日,这样公司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取得货款基本是同步的,不存在垫付税款的问题,从而为公司节约了资金。由此可见,营销人员懂得税收筹划对企业的重要性。

4、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知识

营销人员在办理业务前需要先对合作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比如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存货的周转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债务的偿还能力、资金的周转情况,可以有效的避免销售商品发生的坏账,预测企业的经营前景,同时还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这就需要营销人员必须具备企业财务报表的阅读与分析知识,熟悉各种财务报表的结构和项目内涵的基础上,知道阅读时需要关注的问题,并能根据财务报表进行简单的分析。

5、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

营销管理的理念是一切以顾客需要为中心,通过市场调研了解顾客需要,开发研制适销对路的产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以适当的价格、适当的信息沟通和促销手段,提供给适当的消费者,通过发现市场机会,创造目标顾客,为企业赢得销售额增长,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这种目标的实现需要用到管理会计的相关分析方法,它通过对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的分析,不仅可以评估一种营销方式为整体效益做出的贡献大小,还可以分析出相应的原因,从而为市场营销的调整提供依据。因此,管理会计的相关分析方法如本-量-利分析法、现金流量分析法、销售资金需求量预测法、敏感性分析等也是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财务知识。

三、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财务知识体系

我们在上述对市场营销人员在工作中对财务知识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又利用德尔菲法进行了专家意见的整合,再结合我们多年的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提炼出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财务知识体系,如下所示:

1、财务基础知识

会计要素

会计科目与账户

复式记账法

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体系

2、财经基本技能

数字的书写

票据的办理和鉴别

借款单、报销单的填写

发票的审核与保管

报销发票的粘贴

3、财务管理知识

现金的管理

应收账款的管理

存货的管理

4、财务报表阅读知识

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

财务报表的阅读财务报表的简单分析

5、税收知识

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法律规定

纳税筹划

6、管理会计知识

变动成本法

本-量-利分析

敏感性分析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篇4

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

在我国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交流更加频繁。很多商业活动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平台展开。对于商业零售企业来说,面对电子信息环境,需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战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实现商业利益。随着国外大型企业和电商淘宝的兴起,其发展态势非常强劲,对商业零售企业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企业需要转变营销策略,加强营销战略的电子商务化,可以使零售企业的营销模式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可以在提高营销成本的基础上提升交易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样企业竞争力也会更强。

一、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

由于各国经济交流频繁,各国经济领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我国商业零售企业的发展,促使企业面临着严重挑战。改革开放前我国零售企业很少受到竞争力的冲击,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不需要营销战略也可以达到良好的营销效果。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涌入了很多知名零售企业可以制造很多产品和多样化的服务。先进的营销战略理念对我国零售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零售企业营销的电子商务化冲击力较大。面对这种大环境,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主要表现是国际经济交流的日益剧烈,世界人口多,他们的消费群体大,消费潜力大,因此我国市场赢得了欧美国家的青睐,大批国外零售企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这使得国内零售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国外企业在受到挫折后,不需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可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样就激化了我国零售企业的竞争,现代商业领域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商业交易,并且其效果显著。网络平台的营销行为可以使营销成本大大降低,交易效率也会更高。

二、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策略探析

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加强对零售企业的战略管理策略的探析非常重要,可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企业的营销水平也会提高。

1.加强对营销战略管理观念的转变。现阶段,我国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中的管理者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这种传统思想的转变非常必要。零售企业需要面对客户群体销售。从顾客方面加强优化对顾客的服务,可以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抓住机遇,在主动出击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市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能够符合时展的需要,从而满足顾客的需求。科学管理观念的落实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从销售的各个环节加强完善,在此基础上不同环节可以发挥不同效果。细节是关乎企业成败的重要问题。为了让消费者获取不同的体验,应该从细节方面科学落实各项工作,在此基础上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也会大大提升。另外,零售企业环境设施的完善,可以让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增强。

2.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零售企业主要是以实体店的形式销售商品,这种销售模式可以让消费者的实用价值增强。消费者在享受销售服务的过程中,商品的附加值也会大大增强。零售企业中的重要环节就是顾客购买商品背后的服务。顾客第一次购买商品可能是偶然因素,但是顾客经常去企业购买商品和企业的服务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零售企业需要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在员工服务意识增强的情况下认识到服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即顾客忠实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企业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服务意识的增强需要以顾客为主要服务对象,无论何种情况下都应将顾客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顾客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从而得到顾客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工作也会更加科学有效。

3.加强对企业员工素质的培训。商业零售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建立在员工基本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员工的基本素质提高后,对顾客的服务意识也会更强。商业零售企业主要的培训目标包括:员工要科学判断自身在企业中的价值,并对自身的价值要有全面的认知。员工提升顾客服务意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员工和企业沟通后可以加强对员工专业服务技能的强化。企业管理层应该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化培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营销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营销计划。各个不同岗位的员工承担着不同责任,按照员工的不同岗位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提高商业零售企业的各项能力。企业一线工作岗位是非常重要的岗位,他们担负着为顾客服务的职责。企业管理层对他们的培训需要强化沟通能力和个人责任,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促使商业零售企业工作人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可以增强企业的营销效果和竞争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商业零售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加强对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非常重要。文章首先分析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现状,再从“加强对营销战略管理观念的转变,加强对服务质量的重视和加强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探析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商业零售企业营销战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璐.浅析商业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管理[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01):23~24.

[2]邱翔宇.零售企业的营销战略和管理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03):23.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篇5

1.正确树立起知识性营销的新观念知识营销是商业企业在营销时,将文化内涵和知识含量注入进企业的产品、公关、宣传、广告之中,增加消费者了解相关商品的知识和信息,推动其生活和消费质量,进而提高商品竞争力、树立企业形象、推广商品。知识经济发展中要重视知识营销的观念,主张在市场竞争中不是凭借经验而是凭借知识获得胜利。商业企业要提升营销知识含量,和消费者以及零售客户构建起长期和谐的关系,让营销能够更加具有知识性。所以企业要以战略的决策,通过自主创新、改革体制,适应市场竞争,参与到国际化竞争中。分析知识营销的价值和潜力,让企业发展得到有效的经济保障。2.构建完善营销机制和营销组织随着不断深入改革,企业了解到创新的必要性。企业要根据自身需要,以稳定发展、实现创新为目的,从总体上对营销进行规划,为创新营销提供保障。商业企业要实现营销创新首先要在把握营销创新的前提下,采取“金字塔”型结构进行组织,要建立综合决策的管理机构,构建各种委员会,吸收专家作为常务委员,根据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和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成立不同的课题小组和分中心。在构建组织机构的前提下,要完善管理和营销机制,保证新建组织能够正常有效运行。首先要对创新营销效益建立起控制机制。企业创新项目需要资金为基础,这要根据企业经济实力并参照同行业投资水平,制定创新投入。通过建立健全控制机制,对资金加强管理,保证其成本、资源利用以及营销组织的合理性。其次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建立制度、落实职能并进行同步的用工和人事分配制度,让创新营销规范、有序的进行。最后构建完善创新营销配套的控制风险机制,严格控制和管理制度,化解和防范潜在风险。3.制定有效的营销人员管理制度制度创新就用更有效的新制度代替旧制度,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商业企业在“经营管理型”代替“生产管理型”后,需要高素质管理和营销人员,才能保证营销的成功。要对现有的薪酬和人事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同时增加淘汰机制,树立起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用人机制。要引进经营型、管理型人才,优秀人才享受考察、深造、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鼓励相关人才总结营销创新方式,对业绩突出和学术带头人要在干部选拔、职称晋升以及工资方面予以奖励。4.对经营目标进行明确明确经营方向和目标要在分析、调研市场的基础上,要保证能够有效开展营销活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长期优势。首先要强化创新制度和基础管理的构建,提高效率。其次提升品牌效用,增加名牌数量和集中度。最后加强创新力度,提升客户依赖度、忠诚度以及满意度。5.建立完善的创新营销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对创新营销有导向性的功能。企业要对营销者创新能力和素质进行评估,建立完善、统一的体系,这对企业有效创新和开展营销活动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价。评估包含两个角度,首先对创新营销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对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目标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其次评价创新目标,根据具体项目制定不同评估指标,并进行有效的定量评估。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篇6

(二)毕业生就业现状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先后开设过二年制和三年制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并且紧跟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步伐,对该专业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规划等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不断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要求,制定符合《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相关指导文件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我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从事汽车销售、技术服务等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业务需求和素质需求。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体系分析

根据汽车行业特性、岗位需求、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再结合我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实际教学需要,对本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分析,为建立基于职业胜任力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奠定基础。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相关课程的设置都是基于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制定的,针对学生的就业领域、能力培养、岗位需求、专业素质等,制定学生从业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的关系表格,从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基本素质等三个方面进行结构分析,确定前期执行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制定开设的课程,及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教学要求等。

(一)理论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高职高专阶段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将学生的思维由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大学的素质能力教育,这些课程都是必修课程,要求学生至少要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最低要求。这些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等。

2.专业基础课程。为了实现学生知识的良好过度,为学生后期学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有必要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汽车电子基础等。

3.专业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开设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均以“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为原则,培养学生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领域必备的知识,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汽车销售、技术服务等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主要课程包括汽车相关知识体系和营销相关知识体系: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文化、汽车电器、新能源汽车概论等。

(二)实践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必修的内容,是高职高专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毕业生动手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社会能力的必经之路。从能力培养角度划分为三类实践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毕业教育;职业基本技能训练课程: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职业专门技能训练课程:专业认识实习、汽车销售实务、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电器实训、汽车电控实训、汽车故障诊断实训、汽车维修实训、顶岗实习等。

三、基于职业胜任力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

伴随着社会对汽车营销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的文件精神,学校针对招生生源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特色建设。

(一)职业胜任力视角下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随着职业胜任力的不断完善,它已经成为国际国内用人单位在职员选拔、考核评聘、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一个重要指标。范啸、顾嘉佳的研究表明,职业胜任力在人才招聘、绩效考核、职业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有着重要作用;刘镇提出应以学生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构建校行企三方共育的、2+1、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有利于彰显专业优势与特色;刘军等从职业胜任力的角度选取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方面就应用型文科专业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进行了探讨。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及其衍生产业都得到了快速成长,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涉及汽车后市场且需要汽车技术和营销专业知识的服务性行业,如汽车企业管理、配件等相关岗位。通过对已开设汽车营销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特别是示范建设院校进行调查走访,收集了相关的教学文件和专业建设资料。“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已经修订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通过对我校往届毕业生及京津冀相关汽车营销专业人才,使用开放式调查问卷形式进行了职业胜任力构成调查,先后发放了38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70份,问卷回收率为71%。通过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汽车营销人员的职业胜任力构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的汽车营销人员在职业素质上有着一定的差别,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按照职业道德、执行能力、创新能力等13项指标构成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的职业胜任力构成。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既是依据职业胜任力的构成,也是依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指导意见,围绕汽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并具有一定职业发展规划的毕业生为目标而进行的。为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既能做事又会做事的高技能应用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应用分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汽车行业调研了汽车销售与售后行业总体情况、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等;对汽车企业的高管、经理、顾问等就企业岗位设置、人才需求、职业能力要求等进行了调研;对开设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如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等就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了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修订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未来主要就业岗位转变为“汽车售中、售后及部分售前服务岗位”,使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汽车销售、配件管理等岗位工作;具有相关工作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具备汽车服务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使毕业生能够成为适应未来岗位群,成为岗位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加强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重点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具有继续学习、继续深造的潜力;紧密依托地方行业管理部门,加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使学生既能够学会知识,又能够学会做人、做事,适应未来企业发展需求。

(三)重建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要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理论知识应用为辅,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企业需要,成为岗位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在基础理论知识设置上围绕“必需、够用”的原则。“必需”指的是围绕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如汽车服务、汽车制造等领域所需最基础专业知识;“够用”则是本专业毕业生在校所学知识要能满足本层次人才就业岗位(汽车营销与服务行业)所需知识。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其中,汽车保险与理赔与汽车销售实务课程,摒弃了原来的纯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针对汽车保险理赔与汽车销售实务实际工作所需的岗位技能,分成若干典型教学做一体项目,让学生围绕具体项目,完成项目的同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掌握实际工作技能。这两门课程帮助学生熟悉保险公司和汽车4S店的工作流程,对学生掌握保险查勘定损及汽车销售技能有很大帮助。为适应市场需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强化与企业接轨。通过对相关企业及往届毕业生进行调研,了解汽车后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实际需求,并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尤其针对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安排与定位上进行了整体优化和设计,突出行业和企业实际市场需求。

1.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教学中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突出对学生就业所需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应以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和服务项目的应用能力为目的,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把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相融合,逐步摸索出适应本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对接实际工程服务应用的新教学做模式,并注重在实训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因此,在实训教学中,我们秉承“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真实项目任务,采用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同时,根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学生实际与课程特点,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分组对抗教学法等方法组织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紧贴企业一线工作现场,使学生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树立学生工程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做事方法、做事程序和做事习惯,决定毕业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整体安排中,注重对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理论基础教学中穿插实验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认识;针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未来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将与学生未来就业紧密联系的几门重点核心课程设置(汽车销售实务、汽车保险理赔、汽车故障诊断)在第五学期起开设(第六学期学生进行毕业实践),让学生熟悉企业一线销售和服务流程,了解企业一线工作的实际问题,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夯实基础。

(四)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保证实践教学正常有效开展、完成本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因此,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进行改革,必需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与开放时间,努力为本专业学生创造更好的实习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1.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基地。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基地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保障,是培养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专业专项技能为基础,在环境布置、设备配备等方面,尽可能接近企业或4S店的真实销售或服务场景,能够为全校车辆或社会车辆提供保养、简单维修、配件补给等服务。同时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要融教学、实践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体现实训环境的真实化、功能化、企业化、科研现代化、人员专业化等五大特色。

2.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在专业综合实践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专业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训基地能够让学生充分接触企业,体验服务社会的实际过程。所以建设好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优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承德市汽车销售与服务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形成汽车整车销售、售后及配件服务一条龙产业链。承德庞大汽车城、太平庄汽车城容纳国内外众多合资品牌,秉承企业和品牌质量管理要求,有严格的销售和服务流程。因此,应重视加强与这些当地汽车公司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建立校外挂牌实习基地,建立校企合作,让师资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时企业也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帮助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参与培养方案制定与更新。

四、建设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因素,专业教师的素质与学生培养的质量息息相关。为了缩短学生在校园学习与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减少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学校专门制定了《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加强了专任教师企业实践能力。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研室也按学期派出了教师到北京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温州力天汽车集团、北京波士瑞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保定长城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汽车营销相关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期深入了解汽车服务一线工作的实际状况,加深对汽车销售、售后等服务体系的理解,了解高端品牌感受企业文化理念,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双师型教师。通过教师的企业实践锻炼经历和收获,为制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实践依据,使培养出的毕业生能够很快适应岗位需求和企业一线需要。教师经过企业实践锻炼有助于教师组织教学过程,增强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将企业锻炼的收获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对于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依托汽车企业、兄弟院校和行业协会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提高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职业技术等级,获取高端企业的各级各类证书都有极大的帮助。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篇7

近年来,在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市场营销专业仍然占据岗位需求排行榜首位,人才需求态势旺盛。从岗位对任职学历最低要求来看,要求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比例远远高于要求本科学历的,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中极具优势。特别是民营企业,人才需求量大,需求增长显著。市场营销专业的服务行业众多,其中商品零售企业与消费品类生产企业的需求所占比重最大。企业对高职市场营销人才要求基本素质全面,专业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身心素质过硬。

一、市场营销专业职业岗位(群)分析

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职业岗位主要包括(1)零售类岗位群,包括商业零售业如大卖场(百货加超市形态)品类管理员,连锁便利店见习主管(店长);(2)销售类岗位群,主要是消费品生产企业市场企业营销业务主管、客服主管、企划主管。品类管理员的工作任务为品类配置,与顾客进行有效信息沟通,介绍产品,商品陈列与维护工作;见习主管(店长)的工作任务为按照企业制定的计划和程序开展产品推广活动,对所管辖的零售店进行产品宣传、入店培训、样品陈列、公关促销等工作;业务主管的工作任务为制定市场调查方案,组织实施市场调查项目,进行企业产品宣传,策划新产品上市和已有产品更新换代,制定分销战略规划,对分销渠道加以控制和评估;客服主管的工作任务为进行有效的客户管理和沟通,了解并分析客户需求情况,进行维护客户的方案规划,建立售后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企划主管的工作任务为制定广告计划方案,并加以评估、实施和检验,策划主持重要的公关专题活动,组织实施不同时间的促销活动。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基于消费品生产企业和商业零售业,参照职业岗位标准,与企业共同制订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营销活动的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消费品生产企业的营销业务主管、客服主管、企划主管和商业零售业的大卖场品类管理员、见习主管(店长)岗位,从事营销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根据企业的业务发展需求,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对市场进行信息搜集、分析和整理,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完成销售市场的调研报告,为公司提供决策依据。2、掌握消费者心理及购买动机与购买行为能力,较好地对客户提出的异议进行处理;3、掌握市场调查及市场预测的方法与技巧;4、具有较强公关活动的能力,能够与有关企业、部门、消费者沟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维护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5、掌握谈判技巧,善于在谈判中协调立场,具有维护己方利益、达成交易、签订合同的能力;6、掌握营销渠道设计能力;7、能够熟练应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网上销售;8、胜任市场开发、营销策划、营销推广、客户开发与维护、终端管理等营销管理工作。9、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0、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专业课程体系

本专业遵循“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参照国家或国际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素质养成的要求,针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整理,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序化,分析完成职业工作任务所需能力和素质,为教学内容的确立提供了明确的参照。

(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1、典型工作任务一:品类配置。需具备能合理确定品类搭配,品类规划管理,能适时引进新品,淘汰滞销品,调整产品结构的能力。2、典型工作任务二:门店运营管理。需具备规划卖场、组织与监控卖场运营,现场促销,收银与异常处理的能力。3、典型工作任务三:信息管理。需具备商业零售信息软件操作,零售数据分析能力。4、典型工作任务四:渠道开发与维护。需具备渠道开发、维护、控制能力。5、典型工作任务五:推销。需具备市场开发与维护、产品销售能力。6、典型工作任务六:撰写策划书。需具备市场信息分析能力、营销策划能力。7、典型工作任务七:市场调查。需具备调查问卷设计,调查方法运用,调查问卷整理与分析能力。8、典型工作任务八:客户关系维护。需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客户服务能力。9、典型工作任务九:网络营销。需具备电子商务应用能力,运用网络营销知识处理基本商业业务能力。10、典型工作任务十:签署协议。需具备商务谈判过程控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二)课程体系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篇8

    现有企业能力理论特别是营销能力理论很难解释产业市场上企业之间的营销沟通活动。因为在产业市场营销中,企业之间的沟通越来越聚焦于供应商的资源和能力,而不是当前所要销售的产品。例如,在资本类产品交易会上,参展商往往倾向于向客户介绍来自研发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而不是把当前所要销售的产品作为介绍的重点;在纺织品展销会上,参展商往往用各种时髦的时装表演来演示其产品能力,而不是展示各种具体的棉纱或羊毛等材料;在医疗器械专业展览会上,供应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般喜欢讨论病理学的发展和研究技巧,而不是探讨各种器械本身的具体特点等等。由此看来,在实践中,许多参展商向顾客所展示和沟通的重点并非是各种产品,而是潜藏于这些产品背后的、能为客户带来增值甚至能弥补客户能力缺口的各种能力。

    而供应商或参展商为什么将营销沟通的内容聚焦于能力而非产品呢?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具体的产品太明显,顾客想要知道企业或产品中的各种技术和能力是如何支撑他们的业务活动以及能否支持特殊的创新项目。例如,在现场沟通过程中,我们甚至还能看到,一些企业为了证明那些难于演示的能力的可信度,还可以现场免费讲解和传教一些技术知识。另一方面,由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顾客努力寻求一些相对不易贬值的要素(如战略性资源和能力)取代产品来评估和选择供应商。根据能力来评估供应商的价值创造潜力已成为客户企业采购与营销的一项战略活动。越来越多的管理实践也表明,产品和服务是客户评价供应商创造当前价值大小的核心要素,而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衡量其将来价值创造潜力的关键指标。因此,供应商有必要向客户推销、沟通和营销自己的能力。而主流文献,特别是企业资源基础观或能力基础观似乎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活动,它们把资源或能力(本文将资源和能力视为可替代使用)视为组织流程的输入要素或者看作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转移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征的企业内部要素。特别是有关能力在要素市场上具有不可转移性的观点与实践中企业能力的沟通和营销现象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很明显,利用现有的资源基础理论并不能解释商品交易会和展览会上的“能力沟通和营销”活动。为了澄清和解释这一冲突,一些学者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例如,Dyer and Nobeoka(2000)、Laseter(2001)分别以TOYOTA和HONDA为例探讨了日本汽车产业能力转移的成功做法。Prevot and Spencer(2006)采用案例对比研究方法比较了巴西物流产业、制药产业和电信产业的能力转移实践,发现能力转移的战略目标、所转移的能力类型和转移机制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nZerbini et al.(2006)也采用案例对比研究方法研究了意大利的纺织产业、汽车制造产业以及美国的IBM公司的成功实践,识别了能力营销的主要特征和机制。

    从实践来看,“能力营销”对企业的采购和营销活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目前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的内容主要聚焦在对企业能力营销现象的理论解释、概念界定和机制探讨,国内的研究还几乎是空白。为此,本文将在回顾能力营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能力营销的方式及其选择机理,以从理论上揭示选择能力营销方式的情境条件和作用机制,为企业制定能力营销策略和有效开展能力营销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回顾

    “能力营销(marketing of competence)”概念最早是由Colfetto and Mazursky(2004)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一文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传统的营销研究并没有看到企业营销实践中一种特殊营销形式(如意大利纺织行业中的能力促销和销售现象)的存在,他们把这种特殊的营销形式称作为“能力营销”。Gibbert et al.(2006)也指出,企业能力基础观并不能解释产业市场中企业所开展的能力沟通和交易的活动。而且,他们也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能力营销”,并把它定义为“企业在产业市场中进行能力促销、转移和销售的工具和流程”。Moiler(2006)也支持“能力营销”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例如,企业为了强化核心能力建设往往把一些非核心的能力外包出去,那么这些合适的外购商在逻辑上就成为这些外包商的能力销售商,出售给外包商所需要的能力。Ritte(2006)认为,所有的市场沟通都是基于能力的沟通,但是能力沟通和营销的内容随着市场导向的类型和顾客需求的不同而改变。Blois and Ramirez(2006)也认为能力可以作为一项能够进行市场交易的资产。

    从概念来看,能力营销对资源基础观的逻辑基础提出了挑战。因为,传统的营销资源或能力研究遵从资源基础观逻辑,主要是解释消费者市场中营销能力如顾客关系能力、市场导向和优越的渠道设计技能等是如何影响竞争优势的。但是这种逻辑认为绩效的差异来自于所输入的或投入的要素在市场上不可移动、深深嵌入于组织程序之中,并且通常具有很强的粘性,从而很难在内部进行转移,更不用说在外部进行转移。而能力营销观认为,一些能力并不像资源基础观认为的那样不可流动,事实上,作为输出要素的营销能力在要素市场上能够购买到。这就表明传统认识对营销能力存在狭隘的理解,将营销通常作为一个形容词,因此,“营销能力”就成为了具体营销能力(如顾客关系能力、渠道管理技能等)的一般或统一标志。实际上,营销还可以作为一个动词,从这个意义来看,营销能力可以被理解为能力的促销、转移、销售和联盟。

    为此,上述观点引发了许多理论和实际问题需要重新进行思考和新的探讨。例如,从理论上看,既然企业能力可以进行“促销、转移、销售”和可作为“进行市场交易的资产”,那么相对于作为主流的产品或服务营销而言,能力从作为一个输入因素变为一个输出要素,这与资源基础观构成挑战,我们该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冲突?从实际来看,既然能力营销是“企业进行能力促销、转移和销售的工具和流程”,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些能力营销活动呢?开展这些活动的条件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在总结能力营销活动或方式的基础上探讨能力营销方式的选择机理以回答适合能力营销的情境问题。

    三、能力营销的方式

    能力营销是企业进行能力促销、转移和销售的工具和流程。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能力营销可 以采取促销、转移和销售等方式。根据产业市场中的企业能力营销实践,结合上述文献,我们将企业能力营销归纳为三种方式:能力沟通与展示、能力销售和转移、能力联盟与共享。每种方式又有多种不同的具体手段。但在不同的情境下,能力营销的方式和手段具有差异性。

    1 能力转移与销售能力

    转移与销售是企业借助一定工具和手段为客户提高整体解决方案或直接为客户植入所需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相关活动。能力转移和销售可以采取人际沟通、编码传播、内嵌转移、人员交换、管理者迁移、团队工作、现场参观、业务外包等具体形式。这种方式对营销双方的互动程度要求较高,而且主要是以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为载体的互动,但对双方所需作的组织与流程调整以及制度变革的要求较低。

    2 能力促销与沟通能力

    促销不同于能力的实际销售,因为能力的角色是促销而不是销售。也就是说,在产业市场中,能力不仅自身可以作为一种产品或产品的附加价值能够被销售,而且还能像广告一样作为一种促销手段促进其他产品和服务进行销售。如一些纺织企业利用时装表演就是向顾客展示和沟通其生产的纺织材料制作下游最终产品的能力。产业市场中常见的能力促销与沟通手段有参与展销会、制造公共关系事件和邀请媒体宣传等。这种方式需要营销双方进行一定程度的沟通互动,但这种互动更多地使用介绍、讲解、演示和体验等手段,对双方所需作的组织与流程调整和制度变革的程度最低。

    3 能力联盟与共享能力

    联盟与共享是营销双方在资源和能力互补的基础上,基于某一技术、能力或市场开发等战略的需要共同所进行的能力研发、整合和共享的联盟活动。整合企业之间的能力并组建能力开发联盟可以采用组建跨文化团队、相互调整、任务标准化、流程定义、目标共享、发展共同的战略逻辑和标准以及共享价值观等具体手段,但是为各个联盟企业分配不同的角色是有效利用上述手段实现能力整合和联盟的前提。这种方式对营销双方的互动要求最高,不仅需要知识的讲解和培训,而且需要组建合作团队就研发项目进行职能分工和流程整合,同时,这种方式对双方的组织和制度调整与变革的程度和范围也最大。

    四、能力营销的选择机理

    根据知识管理理论,我们认为,能力营销是能力属性、营销双方特性、双方组织文化距离、双方关系质量以及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等变量的函数,但这些变量与能力营销之间的作用机理并不相同,从而影响不同能力营销方式的选择,如图1所示。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篇9

第一阶段的督查基础上,我镇专项整治小组着实展开了第二阶段的检查整治工作,现将此次建材销售工作总结如下:

一)树立健全建材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对自查中存在的问题中止认真整改

在第一阶段的工作基础上,存在安全隐患的消费企业现已中止了有效整改。在第一阶段的检查中,部分消费企业未制定较完善的销售台帐目前也有所改善。针对回龙镇新型页岩墙材厂等尚未张贴《建材质量承诺书》及《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整理管理建材质量的通告》的企业和经销商,装箱整治小组工作人员进一步敦促并辅佐张贴。为了耐久、更好的完成的建材质量的监管工作,小组树立建材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为今后的监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面检查建材消费企业、销售门市部,对建材消费企业、销售门市部中止了监视检查

我镇专项整治小组认真确实地展开本次工作,对其消费质量和产质量量中止了严厉监视检查,使本次整治工作掩盖率抵达100%。

三)与销售门市部、建材消费企业签署建材质量承诺书

在对各消费企业和销售门市部第二阶段的深化检查的同时,与各建材消费企业、销售门市部签署建材质量承诺书也是本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让消费企业和经销商进一步学习消费安全的重要性,并恳求他们认真实行承诺书中的各项义务。

整治工作中,针对朝中国伟机砖厂和朝中峰州机砖厂存在的危房、以及石庙伟业砖厂可能存在的山体滑坡隐患,当场派发《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其及时中止整改。

四)树立建材管理档案,控制建材消费企业、销售门市部的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的展开整治工作,制定了《回龙镇建材企业基本情况统计表》,以及《回龙镇机砖消费企业驻厂质量、价钱监视员详情表》,树立了较为完善的建材管理档案。

经过这次销售工作总结,我们从整体上看到了进入。经过镇专项整治小组的努力、宽广群众的积极监视揭发,目前我镇建材市场未发作建材质量安分守己现象,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康的市场次序,确保了灾后重建工作安全、有序的中止。

建材销售活动总结范文二

自20XX年3月2日进入公司以来,面对一个陌生的企业和自己没有从事过真正的销售工作,我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在领导及同事的指导帮助下,在短时间内将业务所需的基础专业知识掌握,并很好的融入到这个销售团队,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能。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篇10

1.前言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有形载体,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核心。只有依据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改变传统课程设置,围绕学生知识、能力和品格培养,整合课程教学、加强实践环节、突出素质拓展,才能更加符合培养新时代高技能职业人才的教育目标。

2.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行业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对问卷调查兰州市汽车销售从业人员和实地走访汽车销售企业,发现目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行业具有如下特点:

(1)就业岗位多,除了汽车销售岗位外,还有相应的市场专员、客服专员、前台接待、交车专员、售后服务专员、金融服务专员、保险与理赔专员等,而且它们之间联系较紧密。较广的就业岗位也对本专业学生在知识学习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来适应各种工作岗位。

(2)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且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汽车销售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很多岗位经常处于空缺状态,所以始终需要补充各岗位工作人员;二是缺乏专业人才,由于汽车行业的特殊性,汽车产品的复杂性使得汽车行业对其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尤其要求具备一定的汽车专业知识,比如汽车售后服务专员、交车专员等。而具备专业知识的毕业学生较少,所以对相关专业学生需求量较大。三是对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较高。工作人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足够的人际交往能力,熟悉为客户服务的工作流程,并且能够把握好每个流程的关键步骤。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要求能够培养出既掌握汽车专业知识和营销技能,又懂得礼仪、保险、金融、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3.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根据汽车技术服务营销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岗位为依托,以能力为目标,培养能力型人才”,从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入手,把课程体系按学生所学习过程和能力提升规律划分为四大模块:基础知识块、专业基础块、专业核心块、能力拓展块。四个模块从能力目标上属于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所以称这种模式为“步步高”模式。

4.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内容分析

新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托,从岗位职责入手,优化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优化思路为:遵循学习规律,从基础学起,加强能力培养,分阶段提高学生能力。新的培养方案把课程分为四个模块,从四个方面对原有课程进行优化。

(1)基础模块

该优化主要对基础模块进行综合,尤其把《机械制图》和《CAD》课程合并,同时增加了《机械基础》,该课程综合了《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液压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中应知应会的相关知识。《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由于后续的《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用到的基础知识较多,所以单独开设,但对学生的要求降低。

(2)专业基础模块

通过调查发现,该专业面对的岗位虽多,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每个岗位都要求学生具备以下知识:

①汽车构造与维修知识

汽车构造知识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根本,是该专业工作的前提。如果没有过硬的汽车知识作为铺垫,也不会突显出该专业的特点。所以要求学生要掌握基本的汽车构造知识,包括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和汽车电气设备。由于这几门课程课程量较大,所以分三个学期学习。

②营销及相关岗位专业知识

对该专业而言,不管是汽车销售岗位、汽车配件销售、汽车售后服务接待岗位还是保险与理赔岗位,都要向客户推广业务产品:汽车产品、零配件产品、保险产品等。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营销知识和相关岗位知识,如汽车市场营销、保险与理赔、汽车售后管理等。

③心理学知识

由于销售是一门复杂的行为科学,在工作人员的销售过程中时时刻刻都要跟客户打交道。而客户的心理又是很难掌控的。这里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通过客户的行为判断其心理活动,帮助判断客户下一步的行为。

④服务礼仪知识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是一个专门与人打交道的专业,工作人员需要时刻与客户交流。那么交流过程中是否能做到礼貌待人,尤其礼貌对待客户,给客户一个好的印象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本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礼仪知识,尤其是在给客户服务的过程中要注意的礼仪知识。

(3)专业核心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针对各岗位,根据具体工作岗位流程开设相应课程,旨在让学生熟悉将来工作具体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中应注意事项。该模块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汽车销售流程》、《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备件管理》、《汽车维修服务接待》、《网络营销》等。该模块主要针对学生工作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工作岗位应具备的基本工作技能。

(4)专业拓展模块

以上模块可以保证学生具备基本岗位知识,能够适应汽车销售、汽车保险、汽车售后服务等岗位的能力需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新的经营方式和新的岗位出现。从学生后续职业发展的角度,设置了专业拓展模块。该模块主要是实现本专业学生工作岗位的延伸和工作能力的拓展,使学生工作后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在该模块,设置了《汽车租赁》、《图形图像处理》、《事故车定损与理赔》等课程。

5.结束语

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内容上要根据知识、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情况,结合学生的认知和掌握程度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从程序上要经过调研研讨设计论证修改定稿再调研的反复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立足高职教育、突出职业特色、贯穿工学结合主线、适应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篇11

在战略方向上,特步提出的“打造中国时尚运动第一品牌”还仅是停留在口号上,这个目标如何落实到具体的业务策略和运营实现上,形成核心的竞争能力?

在内部的运营管理上,特步还停留在传统的“人治”管理水平上,缺乏规范的流程制度体系。特步总裁丁水波感叹:“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还不够”;尤其是出差回来,办公室外面排着好长的队伍等着签字。

在信息化工具的支撑上,IT的信息孤岛现状造成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断层,使得营销风险增加、财务控制滞后、渠道库存不明,对于特步的业务运营管理造成很大阻碍。

特步已经启动了上市进程,必须完成从家族企业向公众公司的蜕变,业绩压力带来的管理压力更是空前巨大。

终结野蛮生长,走向规范管理,变革已迫在眉睫! 07年元旦刚过,特步携手AMT,拉开了全面管理提升的序幕:

一、 战略明晰:

AMT组织特步中高层召开了特步首次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研讨会,通过AMT行业和各领域专家的引导,特步中高层就业务组合、阶段发展重点、公司的核心能力,以及品牌营销、产品研发、生产供应和渠道零售的具体业务策略进行了第一次的集体思考,并逐渐明晰形成共识。

特步“时尚体育”的定位,被业界评价为特步最为成功的地方。而07年的战略明晰,是“时尚运动”得以落地的基础。

二、 IT战略规划:

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管理“快速响应、信息透明、风险可控”?AMT咨询团队帮助特步建立了管理和IT蓝图,并形成未来3年管理优化和IT系统建设计划,为后续的全面管理提升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同时帮特步建立了IT治理机制,为IT规划的实施落地提供了组织和人员方面的保障。

2007-2009年――“管理+IT”连接行动,打造规范化管理体系

根据IT战略规划,特步的全面管理+IT的建设行动紧锣密鼓的开展了,其中以协同办公/知识管理系统、分销零售系统、ERP三大核心系统建设为基础,同步实现内部流程规范化管理、渠道一体化管理和供应链的整体协同。

一、 协同办公/知识管理系统,打通内部流程,建立内部信息门户

特步原有OA系统速度和功能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因此引入AMT 的Velcro平台,通过门户管理+流程管理+知识管理+报表管理+费用网上报销与预算控制,打造内部综合的协同办公和知识管理系统。通过门户管理实现多系统之间的单点登陆;利用流程管理提高业务运作效率;运用知识管理建立内部高效的信息沟通共享;通过报表管理,实时分析流程的运行情况;通过费用网上报销与预算控制管理,实时监控各部门费用报销情况,合理控制费用支出,方便各中心的预算控制,实现部门预算执行明晰化。

二、分销零售管理标准化,实现渠道管理从“军阀割据”到“一统江山”

经销商一体化运营是提高特步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07年10月,特步正式启动连接行动项目,由特步+用友+AMT组成共同工作组,启动渠道一体化管理的第一步。项目的三个具体目标为

建立公司分销和零售运作规范,提升分销零售管理能力;

形成分销零售管理系统实施和维护规范,提高软件实施效率和维护能力;

建立业务报表体系,提升分公司对业务管理和经营分析的能力。

通过连接行动项目,为特步建立了分销零售的管理标准,快速培养了实施队伍,树立了标杆;在此后特步在销售渠道体系内全面推广应用用友分销零售系统,实现总公司、分公司、经销商和销售终端的信息互联,整合全国渠道商的系统。为公司统一业务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建立快速反应供应链奠定了基础。

三、 ERP系统选型,找对核心业务需求,实现管理到IT系统的对接

对于鞋服企业来说,ERP系统建设的首要难题是如何选择对的系统;由于颜色尺码等多维产品属性要求,使大部分常规的ERP系统都不能符合行业应用要求;如何选择既符合行业特性,又满足特步业务管理特点和发展要求的系统?2007年,AMT帮助特步进行了全供应链流程的梳理,从中提炼出关键功能需求,并形成规范的IT选型流程,为后续ERP的选型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2009-2012年――IT系统深度应用,实现精细化管理

2008年特步在香港成功上市后,对其内部管理的要求更加规范化。而特步经过了第一轮的基础信息化建设,也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在这个阶段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几项:

一、在原有OA/KM系统基础上,推进知识管理的深度应用:

AMT在原有KM系统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帮特步建立高管战略管控信息门户,基于业务运营和决策需求,形成管理层信息授权,并建立针对不用群体的管理看板和信息门户,实现了内部信息的合理共享,提升了沟通和决策效率。

在分销零售系统全面推广应用后,重点提升系统应用价值及系统应用深度:

规范分销零售业务流程,提升渠道终端的数据质量;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系统,及时反馈销售情况,实现对市场变化的实时掌握,为制定销售策略以及产品研发提供依据。

三、SAPERP的实施,打通全供应链的流程,优化业务、提升管理、为支持特步百亿规模奠定信息化基础。

2012年,随着行业的寒冬来临,在同行业绩纷纷下滑之时,特步却以55.5亿的业绩收入成为国内体育用品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保持增长的企业,这和特步通过信息化建立的对市场的快速信息反馈和内部响应机制是密不可分的。

2012-2014年――商公司化运营及业绩提升辅导,实现全价值链优化,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篇12

2、建立一支熟悉业务,而相对稳定的销售团队。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切销售业绩都起源于有一个好的销售人员,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合作精神的销售团队是企业的根本。在明年的工作中建立一个和谐,具有杀伤力的团队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来抓。

3、完善销售制度,建立一套明确系统的业务管理办法。

销售管理是企业的老大难问题,销售人员出差,见客户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完善销售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让销售人员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提高销售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4、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不断自我提高的习惯。

培养销售人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目的在于提高销售人员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能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业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5、在地区市建立销售,服务网点。

根据今年在出差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约好的客户突然改变行程,毁约,车辆不在家的情况,使计划好的行程被打乱,不能顺利完成出差的目的。造成时间,资金上的浪费。

产品要体现公司的特色,走差异化道路。一方面,要有公司的品牌产品。一个产品可以打造一个品牌。所以产品要走精细化道路。

4、 长期宣传,重点促销。

宣传是长久的,促销是短暂的。促销一时,宣传一世。重点的开展促销活动使产品在一个市场上树立起名气,就是品牌意思。结合市场和疫情发展变化,使产品坐庄,达到营销造势的目的。就重点产品和重点市场,因地制宜的开展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当然最主要的工作重心还是在产品的宣传上,具办各种知识讲座。利用公司网站,把产品及时出去,利用互联网产品上市等信息。

销售管理基础知识篇13

国内大部分高校的UML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尚处在一种探索和发展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思路为主[1]。学生缺少自主思考,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很难有机会体会到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很有可能不知道如何开展项目,更不懂得如何推进项目和维护项目[2]。另外,UML课程的考试大多以笔试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在UML课程学习中轻实践重理论[3]。同时,软件工程课程讲授的原理、技术、方法都是抽象的,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4]。

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UML方法与软件工程思想,我们在教学中引入教学案例,用具体教学案例解释抽象复杂的概念,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5-6],我们以“汽车销售管理系统”作为教学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针对一个小型的汽车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等,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加深学生对数据库系原理、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知识理解和应用水平。学生通过设计实际的数据库系统应用课题,进一步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达到UML与软件工程教学结合的目的。这样变抽象为具体,将实际项目训练与枯燥的课堂理论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各个理论知识点。同时,我们在项目训练期间安排一次教学案例讨论课,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成员分别扮演开发者与用户的角色,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讨论,模拟实际项目开发过程。讨论结束后,学生再根据讨论整理出相应的需求分析文档。这个过程增强了学生对软件项目开发的兴趣与感性认识,提高了他们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实例选择与分析

目前,大多数厂商忽略了汽车销售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而本系统专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条件的大型汽车厂设计。从进货管理、车辆采购、车辆入库、销售管理到车辆销售、收益统计等,为每个环节明确分工,并通过可视化的软件支持,有效减小了人为差错的概率,代之以高效、便捷、准确的数字化服务系统,使汽车销售管理更加规范化。首先进行项目需求分析,调查用户的实际要求,与用户达成需求共识,最后分析与表达这些需求。调查各部门与厂商需求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调查厂商情况。主要包括了解厂商的各个部门组成情况、各部门的职责等。

2) 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情况。主要包括了解各个部门使用什么数据,如何处理这些数据,输出什么信息,这是调查的重点。

3)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协助目标用户明确对系统的要求。主要包括信息要求、信息处理要求、完整性与安全性要求,这也是调查的重点。

4) 确定边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哪些功能哪些活动由人工完成,哪些由计算机完成或将来准备让计算机完成。

调查本地从事汽车销售的企业,根据企业汽车销售的情况,设计用于汽车销售的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 基础信息管理。厂商信息、车型信息和客户信息。

2) 进货管理。车辆采购、车辆入库。

3) 销售管理。车辆销售(处理车辆销售单)、销售代办(处理销售代办单)、车辆查询、销售日记录、销售月记录。

4) 仓库管理。库存车辆、仓库明细、进销存统计。

5) 系统维护。如数据安全管理(含备份与恢复)、操作员管理、权限设置等。

3总体分析与设计

3.1系统需求分析

首先将汽车信息入库,经销商通过与汽车需求商(即客户)的交易活动,将相关信息存入库,然后经销商通过销售信息的查询获得汽车销售的盈亏情况,通过库存查询获得公司目前的库存情况。由此可分析系统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1) 能很好地完成汽车的售前管理。售前管理包括供应商信息、需求商信息和汽车基本信息的入库作业。

2) 能详细地记录汽车供应商和公司之间的交易过程,即进货或退货过程。

3) 能详细地记录需求商与公司之间的交易过程,即订车和退车过程。

4) 能够对各种经济结算进行相应的记录。包括对进货结账、退货结账、订车结账、退车结账等。

5) 能够对不同权限的用户进行合理的管理。包括添加用户、删除用户、用户账号和密码管理等。

3.1.1识别参与者

系统有3个参与者,经理(系统管理员)、仓库管理员、销售员。3个参与者的功能如下:

1) 经理。经理在登录后可以使用系统内提供的所有功能,包括用户管理、客户信息管理、员工信息管理等一系列的操作。

2) 仓库管理员。仓库管理员在登录后可以对入库单、库存信息、退库单、产品信息进行操作,同时也可以查询员工的信息。

3) 销售员。销售员登录后可以对销售管理模块和零售管理模块进行操作,其中包括对库存的查询、销售业务的办理等。

3.1.2画出用例图

通过以上的需求分析,我们做出如图1所示的系统用例图。

3.1.3建立类图

实体类之间的关系与实体类和数据库类的交互如图2所示。

3.2动态行为模型

1) 用户进行信息系统管理的状态图如图3所示。

2) 用户进行数据添加、数据修改、数据删除的操作状态图如图4所示。

4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

4.1系统E-R图设计

系统E-R图如图5所示。

4.2逻辑结构设计

由于版面所限制,这里只是列出了重要的相 关表。

1) 车辆基本表。

车辆基本表如表1所示。

2) 车辆销售基本表。

车辆销售基本表如表2所示。

3) 订单表。

订单表如表3所示。

5结论

经过开展本次实例教学,学生学会了自己书写设计文档的方法与步骤,用面向对象的知识来分析和设计系统,通过画出用例图和类图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在最后的系统实现时,学生对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思想以及对软件工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邵维忠. 统一建模语言UML述评[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9(4): 36-40.

[2] Grady Booch, Robert A Maksimchuk, Jim Conallen.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M].3版.王海鹏,潘加宇,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 王珊,萨师煊. 数据库系统概论[M]. 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 5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 杨晨影.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教育与职业,2009,12(1):122-123.

[6] 崔寅生. 谈谈软件工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 成人教育,2009,12(3):85-86.

Reform on Integration of UML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Teaching

XU Bo, CHEN Xiaolong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