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节水小论文实用13篇

节水小论文
节水小论文篇1

2010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主题分别是“卫生用水”和“加强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看着这样的主题,我们不禁想起那句警世名言:如果我们不珍惜宝贵的水资源,那么地球上最后的一滴水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眼泪!在此,笔者结合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现状,呼吁人们从自身做起,珍惜水、关爱水、重视水、节约水,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努力促进事业发展、生活提高、环境改善。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是造福千秋万代的主题,是永恒的主题。

一、水是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世界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与水的供应相适应,不能无限制地采水用水,不能超越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随着黄河三角洲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淡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利用和水污染的加剧,本来短缺的淡水资源日益紧张。

二、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节水机制不够理顺、理论不够清晰、指导思想不明确。要针对我市水资源短缺的具体情况,形成建设节水防污型强市的理论,科学地指导节水工作。

二是节水目标不够明确。节水目标要定在水资源总量供需平衡的范围内,应以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为基础,与开源相协调,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是工作重点不够突出。从水的需求来看,生活和生产用水都在抓节水,但目前重点不够突出。生产用水应以行业万元生产总值用水定额为纲,逐步与国际接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用水应向国际节水型国家看齐;生态用水也应该节水,主要是系统规划,狠抓用水后的生态系统改善效益。

四是管理体制不够有力。节水应该是地域、流域和行业提高用水总效率的统一体,应该有权威机构在统一的法规和政策指导下,互相配合、相互衔接、互为补充、优化配置,才能实现用水总效率的科学提高。

总之,节水工作最主要的是解决机制问题。没有好的机制,节水工作只是口号,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节约用水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需要在强有力的政策法规和机制的约束下与广大用水户的积极自觉行动相结合,才可能全面开创节水工作的新局面。

三、节水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

节水是确保水资源合理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生态平衡的先决条件。通过节水工作的良好运行,进一步处理好人和水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节水用水应在效率、效益和可持续利用上做文章。效率的含义是降低单位实物产出的水资源消耗量,效益是提高单位水资源消耗的价值量,可持续是水资源利用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一是水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城市。采取工程、经济、技术、行政措施,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二是资源配置的高效益,构建节水型经济。非农产业的用水效益大大高于农业,低耗水产业的用水效益高于高耗水产业,经济作物的用水效益高于种植业,这要求通过结构调整优化配置水资源,将水从低效益用途配置到高效益领域,提高单位水资源消耗的经济产出;三是社会与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四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精心管理,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关系,优先保障生态环境用水。将农业、工业的结构布局和城市人口的发展规模控制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实现高效率、可持续发展。

四、发挥节水潜力促进节水工作高效运行

目前,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节水效益低下的实际和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从源头上查找症结,做好节水工作潜力很大。

(一)用水效率较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走的是粗放性利用资源的模式。在用水方面,普遍存在用水浪费和利用效率不高的弊端。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68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美国的8倍。具体到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用水的情况是:农业用水绝大部分为农田灌溉用水,主要由各类水利工程供水,形成分布于全国的大、中、小型灌区。农业灌区用水利用率只有40%左右,部分地区灌溉单位用水量偏高,仍存在大水漫灌现象,而发达国家农业用水利用率可达70%~8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到55%(含乡镇工业),而发达国家则为75%~85%,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91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331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城镇生活用水一是供水跑、冒、滴、漏现象相当严重,城市供水漏失率为9%以上;有的城市供水漏失率高达12%以上;因此,节水潜力巨大。

(二)治理水污染。污水处理回用是节水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强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建设,提高污水的重复利用率,城市污水再生处理水平将会有较大提高。回用量将进一步增大。

(三)利用微咸水和海水替代一部分淡水是沿海地区节约淡水的一条重要措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淡水资源供应紧张,海水淡化、直接利用海水替代冲厕、冷却水等利用海水事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五、节水措施

(一)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形式,大力宣传节约用水的方针、政策、法规和科学知识,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建立健全节水工作的社会监督体系,多形式、多层次组织社会公众参与节水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树立节水光荣的社会风尚。节水工作要与需水和开源相配合,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共同建立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节水型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体系,达到区域水资源供需的基本平衡。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建设重大项目都必须考虑水资源条件,要附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专项规划或论证,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在缺水地区要妥善布局城镇建设,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和农作物的发展,严禁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建立健全节水管理体系、法制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节水运行机制和节水产业,确保全民节水意识的提高。

(二)健全节水法规体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规。制定明确的有利于节水事业和节水产业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同时节水主管部门也应与有关部门会商,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节水发展的优惠规定,强化节水治污措施,鼓励废水利用,促进节水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节水工作的领导

应当切实节水工作的领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行全民节水。各级各部门都要建立相应的节水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职能,明确措施和责任人,定期部署、协调、监督和检查推动各部门、各行业的节水工作。应重点对高耗水、高污染行业进行监督和考核,将节水措施落在实处。

(四)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

全面推行计划用水制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供水部门,根据水资源统一规划和水的供求计划,编制供水计划,报同级计划主管部门批准,下达执行。实行区域和流域总量控制、定额供水。

节水小论文篇2

不同季节,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线与经纬线的位置关系不同,根据某时刻地球的光照状况,或晨昏线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可以判定季节。

2.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判断季节

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速度最快,太阳直射南半球,为一月初,即北半球的冬季;地球公转至远日点时速度最慢,太阳直射北半球科技小论文,为七月初,即北半球的夏季。所以明确了近日、远日点的特点,也就知道了季节和地球公转速度的相应变化。

3.根据日出日落的时间判断季节

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是春分日或秋分日;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则白昼长于12小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则白昼短于12小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

4.根据日出日落的方位判断季节

太阳从正东方升起,在正西方落下,表明昼夜平分,为春分日或秋分日;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表明北半球白昼长于黑夜,为夏半年,南半球白昼短于黑夜,为冬半年;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科技小论文,西南方落下,表明北半球白昼短于黑夜,为冬半年,南半球白昼长于黑夜,为夏半年。

5.根据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差异判断季节

同一纬度,海洋上的气温高于陆地,海洋上的等温线凸向高纬,陆地上的等温线凸向低纬,为北半球的冬季,反之是北半球的夏季。

6.根据气压中心的分布判断季节

因下垫面的热容量不同,在不同季节气温高低不一样,造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如在北半球,当亚洲高压强盛时为冬季,西北太平洋上高压强盛时为夏季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7.根据海水盐度的变化判断季节

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此外还受洋流、河流淡水稀释等因素的影响。从大的范围看,60°N比60°S海水盐度低,主要原因是60°N处陆地面积广阔,降水丰沛,对海水起到了稀释的作用科技小论文,且夏季的盐度低于冬季。小的范围如长江口及杭州湾地区,当2.8%等盐度曲线离陆地最近时是冬季,主要原因是2.8%等盐度线接近陆地,说明淡水的稀释作用不强,河水水量小。

8.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判断季节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位置偏北为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

9.根据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流向判断季节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是受季风驱动而形成的,其流向随季节而变化。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夏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为冬季。

10.根据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判断季节

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而降雨量往往存在季节差异,所以河流的流量随季节而变化。如当我国长江下游河段流量增大时,恰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期;尼罗河水量大增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因为尼罗河水量的变化取决于发源在热带草原地区的青尼罗河6~9月的定期泛滥。

节水小论文篇3

1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国内外针对发电机理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国外研究理论主要集中在通过对振动区域内的机组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和论证,定义一个可调区域的模式,通过控制水电厂可调区域数量,提供一个有效的总有功目标值,通过这个数值来判定可行性以及可靠性。

第二、国内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发电机组的振动区穿越区的研究之上。一般都是给出了可调区域表述的水电厂振动区穿越判断依据,主要通过分析可行目标值,以此来研究最少穿越次数,本论文主要体现在第三节中的穿越模式的快速解决方案,通过这个方案提出几个具体的分配策略。

第三、基于多个水电机组联合运行有利于减少穿越振动区次数的分析结论,提出了利用虚拟调整电厂的概念在调度主站层面的建模方法与处理振动区的策在看次数。

2 水电厂调节振动区案例分析

我们这里提供的案例是以一个水电厂中的发电机组为例,案例中的我们假设I为发电机组中的第i个机组的振动区个数,其中第k个振动区是P,P的取值有两个,一个是最小值,另外一个是最大值,我们通过这两个值把振动区分成了两个边界,最小值是下边界,最大值是上边界。

把机组AGC调节的命令死区设置成P1,机组目前的出力是Pi,该机组穿越振动区的判断依据的物理意义是机组目前的出力还没有进入振动区,不过可以明确的是目标出力落在振动区的相反一面的最边缘处,机组需要穿越振动区,这样可以达到目标出力。

这里我们选取一个控制区域为某发电站发电机组在夏季满荷运行下的数据作为分析利用第三节中的提出的主站建模方法所提出的策略,我们通过联络线对水电厂振动区进行一定的调整,为它分配一个目标出力值,采用一阶低通进行处理高频段的分量。离散因子选择0.5,对多个水电厂进行并行调整振动区。通过仿真软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数据表。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使用我们第三节的处理策略可以是穿越振动次数降低到30次,而实际穿越的次数应为128次,可见穿越次数在使用了新的的调整策略之后有很大的缩小,这是我们可以预见的结果。

3 调度主站建模方法与振动区处理策略

3.1 虚拟调整电厂建模

根据前面的分析,显而易见的会想到这样一个思路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如果让更多的水电厂参与到系统的整个调整之中。是否能够减少单个调整厂导致的机组穿越振动区的次数。

如果将单个水电厂视为一个虚拟机组,我们可以这样考虑把这个虚拟机组和实际机组同样看待,因为它也有额定的容量和振动区,它的额定容量是整个发电厂所有运行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不过它的振动区就是我们上节所论述的联合振动区,不过参与系统调整的多个水电厂可从整体上视为一个虚拟调整电厂,其中的每个虚拟机组均对应一个实际的调整厂。

需要注意的是,虚拟机组各个可运行区域的模式,直接取为该虚拟机所对应水电厂的相应可调区域的模式。

3.2 虚拟调整电厂的振动区处理策略

该虚拟调整电厂的运行机组台数为虚拟机组数量,总额定容量为各个虚拟机组容量之和,同样,最大,最小可调出力分别为各个虚拟机组最大,最小可调出力之和。

类似的,可以利用前面提及的求解水电联合振动区的方法,根据各个虚拟机组的振动区,计算出这一虚拟调整电厂的全厂可调区域,进而将全厂可调区域在全厂最大,最小可调出力范围取补集,得到其联合振动区。

对于这一虚拟调整电厂的联合振动区,振动区穿越判断依据,可行目标值的最小穿越次数以及目标出力值在各个虚拟机组间的分配策略等与实际水电厂完全相同。对于各个虚拟机组目标出力的校对核对,与实际机组的校核有所区别。

4 结论

本论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综述,通过第二节的数据模拟分析,进行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数据结果对比,为第三节提出的两个策略理论提供的比较丰富的实践论据,通过对发电机组振动区的调整策略的研究,为今后实际工作中我们更加有效的工作和创造更多的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徐宏雷.郑伟.智勇.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技术在我国的应用[A].水电站机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赵涛.自动发电控制(AGC)在黄河水电公司梯级电站间的应用[A].水电站梯级调度及自动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伍永刚.水电厂AGC策略与技术实现[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段振国;文正国;刘晓波;白山常规机组与抽水蓄能机组混合监控技术[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张玉平;段振国;张毅;冯德才;东风发电厂AGC功能与实现[A];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动化所论文专集[C];2004年.

[6]段振国;王永国;周怀念;吴双杰;李艳丽;水电厂等值禁止运行区及动态应用技术[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郭鹏慧;段振国;龙羊峡水电站AGC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实施[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余波;三峡梯级优化调度与自动发电控制应用研究[A];中国南方十三省(市、区)水电学会联络会暨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金英哲;赵先臣;水电站微机监控与自动发电控制系统设计[A];2006年水力发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陈满;巩宇;广州蓄能水电厂监控系统上位机自动控制功能设计开发及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作者简介

节水小论文篇4

1 研制背景

根据联合国关于一个国家如果每人每年供水不足1000立方即为缺水国家的标准来看,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占有量仅占世界的8%,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3,是众所周知的贫水国家。

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便是一些国家的人民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现在发展中国家有10亿人喝不上淡水,全世界每年有1000万人死于因饮用脏水或污染水引起的疾病。而更令人不安的是,在世界许多地区,隐伏着国与国之间为争夺水资源而发生冲突的危机。

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云南省历史少有。严重干旱已经造成全省742万人、459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云南各灾区采取凭票供水、筑坝蓄水、组织运水等措施保障灾区民众用水。目前山东省正在遭受500年一遇的大旱环境保护论文,不能水浇的麦苗

没有水,一切生命都将枯萎。为了生存,有人往返远方艰难背水,为了生存,有人向地下执着地掘进,……就让你我从眼前的节水开始吧。千万别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颗水滴!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开始面临能源短缺的严峻考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加油站经常人满为患,车主苦等几个小时仍加不上油的例子经常见诸报端;最近几年,全国各地夏季用电高峰时段的拉闸限电措施每每使人们不得不沉浸在滚滚热浪之中;煤、电、油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建设节约型社会已刻不容缓。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做的,为此,我们设计了地下水节能汲取系统及废水循环利用系统,以节约能源,节省水源。

2 设计方案

本方案包括地下水节能汲取和废水循环利用两个部分、系统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地下水节能汲取及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示意图

2.1 地下水节能汲取系统

地下水节能汲取装置主要有潜水泵、变频器、控制器、管网中的压力传感器、止回阀等组成。系统根据管网中压力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由控制器控制变频器改变潜水泵电机的转速,从而改变水泵流量,保持管网中水压的恒定。

2.2 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改变传统的废水直接进入下水道模式,增设废水接收装置,废水接收装置设计成两个出水口,将洗澡、洗手、洗菜、洗衣服等的污染较轻用水储存,利用这些废水冲刷厕所等。而污染较重或者不适宜再利用的水经过污水处理装置后直接进入下水道。

3 理论设计计算

水泵是按工频运行设计的环境保护论文,同步转速为,其中磁极对数P在厂家制造出来时已经是固定的,只有通过改变频率f来改变转速n。通过变频技术来改变补水泵的流量。水泵的特点是其负载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其轴功率与转速的立方成正比:

(1)

(2)

(3)

式中n0为基准(额定)转速;n为运行转速;Q0为n0时的流量;H0为n0时的扬程;H为n时的扬程;P0为n0时的功率;P为n时的功率。

但是对于实际的泵负载,通常存在一个与高低差有关的实际扬程,在进行变频调速运行时必须注意。

(1)使用变频器以后,水泵电机工作电流从30A下降到15―25A,电机温升明显下降,同时减少了机械磨损,维修量工作量也大大减少。

(2)保护功能可靠,可实现循环变频电机软启动,具有短路保护、过流保护功能,工作稳定可靠,大大延长了水泵电机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安全生产。

(3)节能效果明显,节能效益可观。以一台10KW 的电机为例,一年可节电2.5万Kwh,节省电费(以0.6元/Kwh计)可达1.5万元。

(4)按照每人每月生活用水3立方米,其中50%的生活用水可以循环利用计算,每人每年可以节约用水18立方米,数以亿计的城市人口可以节约的水资源将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数字。

4 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地下水节能汲取系统管网上装设压力传感器随时检测压力的变化,并将检测到的模拟信号送入汲水系统与给定压力比较、处理。当管网中用水量大环境保护论文,管网压力降低时,水压信号传给控制器,变频器立即将频率提高,潜水泵电机转速加快,水泵流量增大,管网中压力随即升高;用水量较小时电机低速运转,水泵流量较小;当管网中没有用水时或者用水量很小,管网中水的压力没有变换或者变化较小时,变频电机停止运转。也就是说本系统能根据管网中用水量的大小,变频电机自动调节转速高低,控制水泵流量大小,以节约电能。

节水小论文篇5

罗斯・李・芬尼(Ross Lee Finney,1906-1997)二十世纪美国作曲家,出生在威尔斯明尼苏达。作为二十世纪新古典主义风格中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一生创作的作品涉猎广泛,包括室内乐、管弦乐、协奏曲、钢琴作品、歌剧等众多领域。其中所创作的钢琴作品是芬尼对现代技法的诠释和理解最突出的一种类型,也是最能体现他从排斥、了解、学习到接受现代作曲技法的整个过程。虽然纯钢琴作品在芬尼一生创作的作品中,总数量只占大约五分之一,但这些作品却对现代技法的传承和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首钢琴游戏套曲①是芬尼在1968年创作的,这部作品包含的现代作曲技法形式多样,如:十二音序列、特殊的音响效果,以及现代标记符号等。系统、规范并且循序渐进地把现代音乐中的多样性、多元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下面对这部套曲的其中两首进行研究分析:

一、第十首《双手的重奏》

芬尼为之取名为《双手的重奏》,顾名思义,必然是左右手之间的相互关系。重奏,既体现了相辅相成的特点,又传递出一问一答的信号。这首小品篇幅短小,只有12个小节,却涵盖了十二音序列的现代作曲技法以及更深一层的对这种技法的探究。

在刚开始的两个半小节就把12个音全部排列出来,C D #D #C B E F #F #A A bA G。

第二次12音出现紧接着第一次的结尾,G #G A bB bG F E B #C #D D C。

前五小节是两组完整的十二音序列,根据音高位置的排列,第一次与第二次是原型与逆行的关系(P与R),是一个典型、严谨的十二音序列。分析到这里看似已经非常清晰了,但当我们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探究时,发现这短短的五小节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图1中的镜像结构:垂直镜像形式更像是一种逆行的镜像结构,严格的垂直镜像结构是把整个旋律节奏重复一遍,这种形式,与复调中的逆行或者回文形式如出一辙。根据这些定义和实例,便可以得出:

十二音序列的原型与逆行=镜像结构中的平行垂直结构=复调中的逆行或者回文形式。芬尼仅仅用了五个小节,就非常巧妙地把看似南辕北辙的现代与传统的作曲技法联系起来,在九世纪的复调音乐和二十世o的现代音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并通过实例充分证明这一点。回到乐曲的后半段,第6到12小节。

后面七小节重复了前五小节的特点,同样采用的是原型与逆行的关系,第6到7.5小节是原型,第7.5到12小节是逆行。不同于第一小节的右手开始,这次在第6小节以左手起始,整个后7小节是前面技术上的严格重复,但在形式上却巧妙地设计了细微的变化。第7小节的原型在左手先出现,之后很自然地把接力棒传递给了右手,与第1小节的左右手互换,12音音高的排列顺序没有任何的变化。

通过谱例以看出,高低声部的关系上存在着精心的设计。首先把第1到2.5小节左右手的演奏内容全部互换,每一小节先后出现的顺序也进行了调换,右手的音高换到左手弹奏后,并在同样的组别里演奏,不做提高或者降低的调整,只有在第8小节的前三个音,做了一个低八度的变化。相对于原来右手声部的尽量保持不动,原来的左手声部换到右手后,全部提高了一个八度来弹奏。其次,在节奏的组合上也作出了微小的调整,原来第1小节的2、3组合,在第6小节变成了3、2组合。两次同样排列的十二音序列原型,却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形式,这样的变换更像是一种水平镜像关系。根据第二章对镜像结构的分类和定义,水平镜像结构是一种倒影式的结构。由此可以得出,这种不严格的倒影式结构形成了此曲在第1到2.5小节和第6到7.5小节的一种镜像关系。

宏观分析:第一行的第1到5小节和第2行的第6到12小节是两次重复的十二音序列的原型与逆行。其中,第1到2.5和第6到7.5之间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不严格的镜像关系。在第一行中的后半段,也就是第2.5到5小节,是前半段音高和节奏上的严格逆行形式,但是在第2行重复的时候,第7.5到结尾第12小节却不同于第一行的严格重复,逆行的部分在节奏上做出了变化,左手弹奏出旋律,占了12音中的7个音,右手运用其他的几个音做出和声支持,以便于增加乐曲的终止感。

微观分析:此曲根据十二音序列的排列,分为4个乐句。第1到2.5小节,第2.5到5小节,第6到7.5小节和第7.5到结尾第12小节。在宏观上是两次逆行的形式,但细分到每一个小节后则是内部倒影关系。如:第1、3、5、6、7小节:CD,#D#CB; AbAG,G#GA; B#C#D,DC; CDbE,#CB; AbAG,G#GA。

从图示中来看,他们是小节内部的倒影关系,也可以看成是大二度的镜像对称关系,尤其是第3和第8小节,原型结尾的三个音和逆行的起始的三个音,它们是严格的倒影关系。

二、第十三首《镜像模仿》

此曲由四个部分组成,芬尼把其分为first way, second way, third way,( try other way), coda or fourth way。也就是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尝试其他的方式)和结尾(或者是否可以发展成第四种方式)。根据上文对镜像对称结构理论的解释,这首乐曲属于第一类中的有轴心音理论。最小单位的单个轴心音,并且是显性的,在乐曲中出现,参与乐曲的发展。更进一步的理论依据来自对称理论的形式,可以把此曲归结于不变位置的轴心音对称理论。在这首作品中,以D为轴心音,进行对称发展。在此过程中,有完全对等的平行对称,也有相继或者叠加出现的错位对称。对称的规律非常严格,左右手声部之间的旋律完全对称,毫无差别。轴心音D贯穿全曲始终,从第一种方式开始到最后的结尾。对这四种方式进行小节数量上的对比分析如下:

第一种方式:占全曲的前12个小节,根据镜像对称结构理论依据的第一种类型:水平镜像结构是一种倒影式的结构,严格的水平结构是音高关系完全相等的,只是旋律的走向相反,如果原本的旋律是上行,那么水平后的旋律则是下行,反之,原来为下行的,水平镜像后变成上行。因为镜像结构理论与复调技法有着相同之处,受其理论同步卡农与不同步卡农的影响,水平镜像结构也可以分为两种:同步水平镜像结构和非同步水平镜像结构,在第二种非同步的里面还可以分为提前和滞后的两种特点。所以在第一种方式里芬尼采用了镜像对称理论中严格的同步水平和滞后水平镜像结构两种形式。为了突出轴心音D,第一小节只出现这一个音,并进行八度形式的镜像对称,从第1到3小节都是小节内部的严格滞后水平镜像。

第4和5小节扩大范围,形成了两个小节间的严格滞后水平镜像。第6到12小节转变为严格的同步水平镜像结构。从第8小节开始,不再出现前7小节断句式的空拍,连续5小节不间断的严格同步水平镜像,使得旋律发展既紧凑又紧张。第一种方式结束位置的最后一小节,以两拍休止完成这一部分的对称形式。

第二种方式是从第13小节开始到23小节,共11个小节。与第一种方式基本一致,采用的是严格的滞后水平镜像和同步镜像水平结构。第13小节与第1小节相同,依然以整小节的轴心音D作为起始小节,不同之处在于第13小节是第1小节的倒影形式。

根据倒影与镜像水平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出,除了第二种方式内部采用了与第一种一样的镜像对称以外,两种方式之间,也就是第1到12小节和第13到23小节都是同步水平镜像结构,同时也是倒影关系。严格的划分是第1到6小节与第13到18小节,以D为轴心音的严格同步水平镜像对称结构。但由于第二种方式中的第19小节提前进入了省略空拍的旋律展开部分,所以打破了两个方式之间的严格同步水平,便形成了另一种类型:非同步水平镜像结构――提前。正因为这个原因,使得旋律更加紧凑。这便是为什么在严格对称的形式下比前部分少了一个小节的原因。前两种方式不仅在各自的内容里都严格地遵循着同样的对称原则,还在整体对比中形成倒影(水平镜像对称)的关系。

随着第三种方式的出现,让对称形式更加丰富,同样以轴心音D为起始小节,由于左右手声部以及不同高低音位置的轴心音D的转换,让第三种方式成为了第二种方式的左右手声部互换的平移对称,同时也成为了第一种方式的高低声部的反向倒影形式,也就是同步水平镜像。芬尼用这种方式写了两个小节,第24和25小节,后面的第26到34小节都是空白的,他用剩下的9个空白小节限制了第三种方式的总长度,但却将一个开放式、可设计出多种方式的对称形式留给了演奏者和作曲者们。

从谱面给出的提示可见,芬尼希望其他作曲者们能够创造出不同的、多种形式的镜像对称结构,甚至可以超越他所思考的可能性。第26小节上的提示“try other way”尝试其他的方式,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分析学习、弹奏对称结构的钢琴作品,而是给予创作者们一个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第四种方式,芬尼标记了Coda(or Fourth way),意思是尾声或者第四种方式。与第三种只给出两小节的情况一样,这次也只有两个小节,第35和36小节,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这两小节的对称形式与前三次的倒影形式不同,这次运用的是模仿对位,也就是对称中的平移对称。

通过对这两首乐曲的分析,不难看出芬尼本着运用现代作曲技法的同时,不丢弃传统理论依据,把两者巧妙结合,形成有传承式的形式,使两者相互融合,求同存异。

注释:

①Ross Lee Finney.32 Piano Games[Z].Henmar Press Inc,1969.

⒖嘉南祝

[1]邹建平.五位美国现代作曲家风格与技法简析[J].艺苑,1993(3)

[2]姚恒璐.现代音乐分析教程[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3]彭志敏.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4]Ross Lee Finney.Piano Sonata[Z].Henmar Press Inc,1966.

节水小论文篇6

中学历史教学方式要根植于学生生活世界去设计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在各种历史情境中感受其鲜活变化,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在“做”中自主学习历史。笔者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创设了“历史小论坛”这一教学环节,从中学生的学情、心理特点和终身发展角度出发,搭建了历史学习方式转变平台,并把它纳入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之中。设计“历史小论坛”评价量规,优化“历史小论坛”内容及形式,以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参与“历史小论坛”。

那么,什么是历史小论坛呢?就是学生个人或小组结合自身的学习兴趣及教材重难点,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以过程性评价量规为依据,针对某一主题查找资料、提炼观点、组织语言阐述认识、制作历史学习课件,并以PPT制作、视频制作、论坛等多种方式,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予以展示。

学生首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课本的重难点确定主题。比如制作“百团大战”课件的学生,比较热衷于战争、武器等知识的探究。而实施过程中,学生第一步就是确定好论坛主题,第二步就是搜集整理信息。此后,还要确定制作方案,确定所选用的资料以及展示的形式(如果合作完成,还要明确制作步骤和具体分工),动手制作完课件或展示视频后,还要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介绍历史小论坛的具体内容。

笔者将历史小论坛的内容变成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大家采用“你说―我听”“我疑―合议”的探究模式来学习历史,常常激起课堂的热烈讨论,让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

课堂展示之后,学生所展示的内容还要依据评价量规进行评价,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同学问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三部分。

学生在制作和展示历史小论坛的过程中,促使自己主动学习,产生了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把生活与学习相结合,主动探究。事实证明,课堂上积极发言的人多了,敢于主动提出问题并进行大胆争论了。学生还能做到有效温习和预习,带着问题听教师讲课了。此外,历史小论坛丰富的学习内容,也使学生接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展了知识面。

正如一位学生所说:“这个历史小论坛,不仅可以填充我们头脑中的知识空缺,更是我们在紧张学习中的一个减压阀。”

二、文科综合实践课程的“做中学"

文科综合实践课程打破原有学科界限,以全新的课程观实现不同学科在内容、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横向整合。在课程呈现方式上,以专题形式关注社会热点,实现学科交叉并开展社会实践;强调所研究知识对象的整体性,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减轻学业负担,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教学活力。

以文综课程《南水北调》为例,该系列课程分为“丹江口之旅、聚焦南水北调、珍惜生命之源、社区节水宣传”四部分。在“丹江口之旅”社会实践课程中,笔者带领学生亲赴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区丹江口实地考察,丰富学生的史地知识,提升他们观察、观测、调查、实验、访谈、搜集和处理信息等技能,增强他们的创新与探究意识和学科综合意识,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

在前期学生有了一定认识和体验的基础上,“聚焦南水北调”课程则回到课堂,探究南水北调的基础知识,以小组合作形式绘制南水北调三条调水路线图,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发展历程,讨论南水北调的技术问题、政策路线等。教师提出一些探究问题如:从1952年10月提出南水北调的宏伟构想,到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其间为什么隔了那么长时间?这说明了什么?东、中、西三条线路哪条是最先完成通水的?请从工程量、工程难度、现有条件等方面,分析主要原因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究,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塑造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中,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多次交流互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教师还将“珍惜生命之源”和“社区节水宣传”作为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进行“节水妙招分享”,通过各种自创小实验,建言各种节水措施的有效性;策划社区节水宣传活动方案,并于5月的第二周即全国节水宣传周之际,在北京东花市南里社区开展节水宣传。学生们发挥聪明才智,策划出了既能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积极性,又能提高市民节水意识的活动方案,使得当天的活动大获成功。

在“南水北调”的后续课程中,教师立足于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利用丰富的社区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生活中的社会热点、实际问题、熟悉的环境出发,发掘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实践躬行过程中,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真正走出课本,跳出学科藩篱。

课程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发展,从指导思想、学生参与程度、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学校生命教育的办学特色等方面,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评价。

一是遵循“四重”“四性”原则。“四重”即重过程、重应用、重亲身体验、重全员参与;“四性”是指过程性、激励性、丰富性和多样性。

二是评价程序的过程性。将评价贯穿于本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体会。即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学习态度、积极性、合作能力等。

三是评价方式的激励性。在评价方式上,采用教师主评、学生自评互评的多元激励性的评价方式。

节水小论文篇7

在生产企业中,风机、泵类设备应用范围广泛;其电能消耗和诸如阀门、挡板相关设备的节流损失以及维护、维修费用占到生产成本的7%~25%,是一笔不小的生产费用开支。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节能降耗业已成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变频调速技术,正是顺应了工业生产自动化发展的要求,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智能电机时代。一改普通电动机只能以定速方式运行的陈旧模式,使得电动机及其拖动负载在无须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即可以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调整转速输出期刊网,从而降低电机功耗达到系统高效运行的目的。八十年代末,该技术引入我国并得到推广。现已在电力、冶金、石油、化工、造纸、食品、纺织等多种行业的电机传动设备中得到实际应用。目前,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电力传动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卓越的调速性能、显著的节电效果,改善现有设备的运行工况,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设备利用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优点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而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综述

通常在工业生产、产品加工制造业中风机设备主要用于锅炉燃烧系统、烘干系统、冷却系统、通风系统等场合,根据生产需要对炉膛压力、风速、风量、温度等指标进行控制和调节以适应工艺要求和运行工况。而最常用的控制手段则是调节风门、挡板开度的大小来调整受控对象。这样,不论生产的需求大小,风机都要全速运转,而运行工况的变化则使得能量以风门、挡板的节流损失消耗掉了。在生产过程中,不仅控制精度受到限制,而且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和设备损耗。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设备使用寿命缩短,设备维护、维修费用高居不下。泵类设备在生产领域同样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提水泵站、水池储罐给排系统、工业水(油)循环系统、热交换系统均使用离心泵、轴流泵、齿轮泵、柱塞泵等设备。而且期刊网,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往往采用调整阀、回流阀、截止阀等节流设备进行流量、压力、水位等信号的控制。这样,不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管路、阀门等密封性能的破坏;还加速了泵腔、阀体的磨损和汽蚀,严重时损坏设备、影响生产、危及产品质量。风机、泵类设备多数采用异步电动机直接驱动的方式运行,存在启动电流大、机械冲击、电气保护特性差等缺点。不仅影响设备使用寿命,而且当负载出现机械故障时不能瞬间动作保护设备,时常出现泵损坏同时电机也被烧毁的现象。近年来,出于节能的迫切需要和对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加之采用变频调速器(简称变频器)易操作、免维护、控制精度高,并可以实现高功能化等特点;因而采用变频器驱动的方案开始逐步取代风门、挡板、阀门的控制方案。变频调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机转速与工作电源输入频率成正比的关系:n=60f(1-s)/p,(式中n、f、s、p分别表示转速、输入频率、电机转差率、电机磁极对数);通过改变电动机工作电源频率达到改变电机转速的目的。变频器就是基于上述原理采用交-直-交电源变换技术,电力电子、微电脑控制等技术于一身的综合性电气产品。

三、节能分析

节水小论文篇8

众所周知,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容的学科,涉及面广,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初中地理总是处于“副科”的位置上,导致了师生对地理教学都是持“不重视”的态度,这不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全面提升。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一线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应用来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中了解地理课程存在的价值,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本文就以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节约与保护水资源”这节课中的应用为例,谈一谈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应用。

一、小组讨论生活现象,导入新课

由于节约与保护水资源这节课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导入新课时,我并没有选择开门见山或者是以旧代新的方法,而是选择了“生活现象讨论”的方式来导入新课,一来是要强化学生对这节课基本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来能够给枯燥的地理课堂注入生机,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找到自主学习的动力。所以,在“节约与保护水资源”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几个生活现象进行了思考。

1.看一张土地龟裂的图片,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2.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干旱会导致什么情况出现。

3.说一说为什么要开展南水北调工程。

在导入时,组织学生对上述的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学生说:大地干裂是因为缺少降水,常年干旱造成的。有学生说:干旱会让庄稼不长,河流干涸。有学生说:南水北调工程是因为水资源缺乏……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将学生带入本课内容的学习中。通过这样的生活现象讨论,不仅能够构建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理解,提高导入环节的质量。

二、小组共同学习教材,解决问题

在顺利地导入新课后,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并在互相交流中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在“节约与保护水资源”这节课中,我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和问题进行了交流和学习。

首先,我组织学生对教材中“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这一问题进行了自学和讨论,并组织学生思考:

1.长江宜昌段哪几个月份的流量较大?为什么?

2.我们当地河流哪几个月份的流量较大?为什么?

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学生说:长江宜昌段的降水夏秋多,春冬少。有学生说:是因为气候的原因……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能强化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为什么近年来,北方的降水量比以往减少了?为什么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冬天也很难看到降雪?等等。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强化理解,同时,也能端正学生的地理学习态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地理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小组就课后习题进行交流,巩固知识

做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知识灵活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在以往的习题练习和讲评中,我们大都采取的是学生自主练习和教师一讲到底的模式,学生只能依靠死记硬背或者是做大量的练习题来掌握知识,致使学生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大,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订正”,以加深印象,提高练习的效率。

节水小论文篇9

中国的傣族是一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也是云南特有的民族,是云南古老民族,有着他们自己的语言文字、在生产和劳动中创造了很多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文化。人口近百万,大部分居住在云南的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元江、新平等自治县,其他则散居在普洱、景东、景谷、澜沧江等30多个县。傣族人民依水而居,也叫水的民族。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其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泼水节因其节日过程中独特的“泼水”活动而得名,这一名称同样也隐含了泼水节背后傣族丰富的水文化内容。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和德宏地区的傣族的泼水节文化。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到电子阅览室,图书馆,上网等查阅大量有关傣族泼水节的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与分析研究,为论文的选题、分析与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访谈法。对一些专家进行访问傣族泼水节文化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3.考察法。现场观看西双版纳地区的泼水节活动。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泼水节主要活动形式及内容

由于傣族人民奉信佛教,泼水节也带有宗教性质。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尼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泼水前,老人把佛像取出放进龙亭的水伞周围,大家列队持旗子,男人们敲着象脚鼓,有的放火药枪,姑娘们挑着一桶桶浮着鲜花的清水,倒进水龙亭,向龙身上的槽里灌水,从龙嘴喷出晶莹透明的水流,水伞把清水旋转成五彩的水花,人们争先接沾过佛的“灵气”的圣水。在象脚鼓、错锣的伴奏下,人们边泼水边唱歌边跳舞,十分热闹。放高升有落地响、空中响、单响、双响等类,放的越高越吉祥。

泼水是泼水节最为重要的活动,它分为文泼和武泼。文泼是比较传统的方式,用木盆装满清水,再用枝桠沾着水轻轻泼在别人身上。武泼是用木盆装满水,把一盆直接全部泼出去。还有放高升孔明灯;赛龙舟;堆沙;放水灯;载歌载舞;浴佛;放生。

(二)泼水节主要活动代表的意义

1.祝福。在“麦日”,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浴佛”完毕,集体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逢人便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人们尽情泼洒着祝福的水,如果你被泼洒得越多代表你收到的幸福也越多。

2.爱情。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未婚青年男女喜欢做“丢包”游戏。姑娘手中用花布精心制作的花包,是表示爱情的信物。丢包那天,姑娘们极尽打扮之能事,然后打着花伞提着小花包来到“包场”,与小伙子们分列两边,相距三四十步,开始向对方丢花包。小伙子若是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就得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发颉上,姑娘若是接不着小伙子丢来的包,就得把鲜花插到小伙子的胸前,就这样渐渐地选中了对方,一对对浪漫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

3.力量。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4.舞蹈。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泼水节自然少不了舞蹈。大规模的舞蹈主要安排在泼水节的第三天,如象脚舞和孔雀舞等。从七八岁的娃娃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到村中广场,参加集体舞蹈。象脚舞热情、稳健、潇洒。舞者围成圆圈,合着锰锣、象脚鼓翩翩起舞,一边跳舞一边喝彩“吾、吾”或“水、水”!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中姿态为基础,在趣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聚着傣族儿女们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舞者尽情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唱边跳,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狂放不拘,连续跳上几天几夜也不知疲惫。

三、结论

(一)傣族由于特殊的地理区域和民族特点,体现傣族泼水节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以及代表的意义。

(二)泼水节代表着傣族人民的民族性、文化性、宗教性,象征着民族特色语言文化,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

(三)泼水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同东南亚各国的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节水小论文篇10

活动准备

1.有关立冬包饺子的图片和相片。

2.水彩笔、油画棒、线描笔、图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们,看看你们小脑袋聪不聪明。肚子圆又圆,长得像元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师:哇,你们真聪明,你们吃过水饺吗?吃过什么味道的水饺呢?

二、讨论吃水饺有哪些节日。

1.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吃过很多种味道的水饺呢,那你们知道我们都是在什么节日的时候吃水饺的呢?

2.师:你们的小脑袋可真聪明,知道过年吃水饺,知道冬至吃水饺,其实除了冬至人们还会在立冬的时候吃水饺。

三、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立冬节气。

1.师:你们知道立冬是什么时候吗?为什么立冬也需要吃水饺吗?

2.组织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说说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你们知道吗?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 。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四、组织幼儿绘画深入了解立冬节气。

1.师:多吃才会多长高,眼看立冬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先奖励一下自已吧。看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纸和笔,我们一起把立冬画出来吧。

2.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巡回观察指导。

五、引导幼儿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1.师:小朋友们都画了立冬的自已,并展示在展板上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到展板前欣赏一下吧。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已的作品。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知道吗?立冬是我们24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 。古时我国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立冬一般是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常常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一下,顺便犒劳一下一年来的辛苦。我们的祖先,一直都是非常勤劳的,所以我们也要成为勤劳的人。

活动反思

11月7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立冬,因为南方的孩子对水饺的认识相对薄弱,因此本次活动以水饺为导入,激发幼儿为了让幼儿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新知的欲望,我们开展了各种非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深入了解立冬的由来和风俗习惯。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谜语、讨论、绘画等活动了解立冬。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立冬的来历,了解传统文化,更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不断的传承下去。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深入了解立冬这一节气。

2.回忆立冬包饺子的情景,画出包饺子喜庆、热闹的场景。

活动准备

1.有关立冬包饺子的图片和相片。

2.水彩笔、油画棒、线描笔、图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小朋友们,看看你们小脑袋聪不聪明。肚子圆又圆,长得像元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师:哇,你们真聪明,你们吃过水饺吗?吃过什么味道的水饺呢?

二、讨论吃水饺有哪些节日。

1.师:看来小朋友们都吃过很多种味道的水饺呢,那你们知道我们都是在什么节日的时候吃水饺的呢?

2.师:你们的小脑袋可真聪明,知道过年吃水饺,知道冬至吃水饺,其实除了冬至人们还会在立冬的时候吃水饺。

三、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立冬节气。

1.师:你们知道立冬是什么时候吗?为什么立冬也需要吃水饺吗?

2.组织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说说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你们知道吗?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 。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四、组织幼儿绘画深入了解立冬节气。

1.师:多吃才会多长高,眼看立冬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先奖励一下自已吧。看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纸和笔,我们一起把立冬画出来吧。

2.教师提出绘画要求,巡回观察指导。

五、引导幼儿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1.师:小朋友们都画了立冬的自已,并展示在展板上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到展板前欣赏一下吧。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已的作品。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知道吗?立冬是我们24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 。古时我国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立冬一般是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常常利用立冬这一天休息一下,顺便犒劳一下一年来的辛苦。我们的祖先,一直都是非常勤劳的,所以我们也要成为勤劳的人。

节水小论文篇11

1、挖掘科学课程中的环保资源来开展科技创新

在科学教材中,有大量围绕环保的知识,但是由于课标的要求以及课时量的限制,只能点到为止,而且大多课本上的知识脱离了深圳特区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体验相差很远,在落实“环保”这一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上,很多时候都是蜻蜓点水。所以挖掘这些环保资源,在课堂之余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即落实了这一目标,又获得了很好的科技创新题材。如浙教版科学第三册《水的利用和保护》一节,提到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以及我国缺水的状况。笔者在这节教学后,组织学生开展了《南山区水污染调查及研究》的科技实践活动。先后带领学生前往西丽水库、红树林公园、深圳沙河调查水资源以及水污染状况,并分别取样,进行PH值测试,并用小蝌蚪、小金鱼在不同水样中进行培养等,鼓励引导学生在知识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实验,通过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

活动结束后,笔者还结合深圳建设循环型城市的时事,更是把《南山区水污染调查》项目上升到循环经济层面,对循环型深圳的点点滴滴进行追踪调查,如降噪路面的降噪效果对比调查、社区家庭垃圾减排及循环回收调查、学校周边小区车位、实际停车与周边停车的调查与研究等。有的甚至进行实验探索,如家用电器省电方法研究等。各个小课题均在区科技节上获奖,其中《好管家节能减排行动》、《循环型深圳建设》学生小论文集等项目均在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笔者指导的《智能节水浇花器》就是在“水资源调查”的科技实践活动基础上,针对节约用水的话题,结合刚学过的湿度知识,开发出的小发明。该发明在市里参赛时,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对这个项目提出的建议是“希望能继续完善,争取发明出“智能节水型城市绿化灌溉系统”,将来能应用于各大城市的绿化灌溉”。在论文方面指导的《深圳湾入海污染物对金鱼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等项目获得省级奖。

2、挖掘科学课程中的动手、动脑资源,开展小制作与小发明

在教学中注重挖掘科学课程中的动手资源,同时善于适时捕捉学生针对科学知识方面的奇思妙想,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非常重要。如在学习《水的浮力》后可以鼓励学生制作密度计,学习《水的利用》后可鼓励学生制作家用净水器等。笔者在执教《能的多种形式》以后指导学生发明了《利用风力和太阳能的自行车照明灯》、《夜用撑衣杆》等。在这些小制作、小发明中,再进行精选、辅导、升级、包装等,少部分作品可脱胎换骨。同时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也会碰撞出更有价值的科技创新作品。《室内甲醛污染检测电子鼻研究与应用》、《可开发智能体能的多功能婴儿床》就是笔者在小发明的基础上升级出来的,均在市科技创新中获奖,其中《可开发智能体能的多功能婴儿床》还申请了专利。

3、挖掘科学课堂内外学生的心动话题,开展“准科学研究”

借助科技创新平台对研究论文进行撰写,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方法、对未知事物的研究思路、实验设计、小论文写作技巧等方面均能有大幅度的提高。笔者在执教浙教版科学《声音》一节内容时,学生课后纷纷讨论学校附近施工工地的不同噪音,探讨哪种噪音人最难受,甚至有学生用刀尖刮玻璃进行搞怪。笔者迅速抓住孩子的话题内容,引导他们利用学校的声音传感器探究“人对噪音污染的敏感区间”,用频率数值把该敏感区间探究出来。形成了论文《关于人对噪音污染敏感区间的研究》。

学生心动话题不一定全部集中在科学课本范围内,有的时候会有部分八卦的内容,而恰恰一些八卦的内容最令学生心动。有一次学生聊到韩剧《大长今》,里面将强行灌入附子汤作为一种刑罚,使其中毒身亡,也提到绿豆浆可解附子汤之毒。学生边八卦边过来向老师求证。笔者借助学科背景,指导学生利用小金鱼和小白鼠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实验,形成了《绿豆黑附子煎剂解毒作用的研究》论文,在省市科技创新大赛论文评比中均获好评。

4、挖掘当前科技热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开发科学课程资源,开展科技创新,升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很关键:

一是选好主题。选择的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因为开展过程有时很枯燥、甚至会遇到阻力,要让学生坚持下来,主题必须让学生心动,还没开始就让学生“蠢蠢欲动”,这样既能保证主题的进行,又能使探究过程真正丰富多彩。当然,课题具有创新性也很关键。

二是典型引路。孩子刚进入中学,学习可能都还不适应,更不用说对开展科技创新了。所以采用典型引路给孩子以启示是一个很好的举措。指导孩子从高年级学生带领设计实验到自己设计实验;从自己模仿、模拟到自己完成小课题;从科技实践活动升级到小论文;从区科技节升级到市省科技创新大赛,循序渐进,方能真正达到升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丰富的科学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保证,广袤的科学空间是科技创新的舞台。通过几年来的实践,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无穷魅力:获不获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活动中获得新知,在活动中掌握了方法,也在活动中提升了创新能力。

节水小论文篇12

1.知道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都离不开水和电。

2.知道我国有许多地方水、电力供应不足。

3.知道节约水电人人有责。

情感:

1.愿意节约水电。

2.对浪费水电的现象不满。

行为:

1.随手关灯。

2.用完水关紧水龙头。

3.见到浪费水电的现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以劝阻,进行节约水电的宣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节约水电”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本课课文不长,但容量较大,对水和电的用途,为什么要节约水电,养成节水节电的习惯,以及节约水电人人有责,小学生要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等方面都有涉及。讲解时可与课文后面的“说一说”栏目结合在一起,着重讲清三点。

1.水和电的用途很大,不仅人们生活离不了,国家建设也不可少。

2.我国还是一个缺水和电力供应不足的国家。

3.节约水电人人有责。

本课设四个栏目。

“讲一讲”栏目,设课文的前边,起导入作用。目的是启发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讲一讲水电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今天要讲的内容与自己关系密切,激发学习欲望。

“说一说”栏目,以图解形式,启发学生讨论水电的用途,是课文中心议题的展开。

“听一听”栏目,听老师讲我国一些地区水电紧缺的事例。目的激发学生节约水电的情感。

“议一议”栏目,有两个小题。第一小题,针对学生日常常见的现象辨析判断对错,关键是提示学生要有节约水电的意识和习惯。第二小题,联系学生实际,谈小学生能为节约水电做些什么。既要让学生集思广议,又要注意力所能及。

教法建议:

1.听老师讲我国一些地区水电紧缺的事例。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和情况知之甚少,教师可采用录像集纳的方式,在显示画面的同时,自己配恰当的解说。这样形象逼真,可接受性强,说服力大。

2.为了使学生对浪费水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教师可以把一些相关的知识制成课件演示给学生.

3.要密切联系本班学生和本地区节约水和电的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示例

第九课节约水和电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都离不开水和电。

2.知道我国有许多地方水、电力供应不足。

3.知道节约水电人人有责。

情感:

1.愿意节约水电。

2.对浪费水电的现象不满。

行为:

1.随手关灯。

2.用完水关紧水龙头。

3.见到浪费水电的现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以劝阻,进行节约水电的宣传。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水电的用途很大,而我国有很多地方缺水且用电不足,所以要节约用水和电。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浪费水的现象产生不满。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录像,导入新课

2.播放两段录像。

内容:(这些镜头教师可以在校园中捕捉,既可以制成录像、也可以制成小课件,目的是使大家尽快进入课上的学习。)

(1)一个学生用完水后,没关水龙头就走了。

(2)一间教室里没人,但灯还亮着。

3.教师提问:

看完录像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4.学生自由发言。

5.教师提问:

举例说说,假如没有水,人们生活会怎样?没有电,人们生活有什么不方便?

6.同桌同学交换看法。

7.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离不开水、电

过渡语:

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有位同学叫牛忠,他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吗?我们看看牛忠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分组学习课文。

2.教师提问:

看完牛忠的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3.学生发言。

4.教师小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和电,而且我国又是一个缺水、缺电的国家,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水和电。

板书:缺少十节约水和电

5.教师提问:

浪费水和电会造成什么损失?

6.教师播放录像。

内容:由于缺水,土地干裂,无法耕种,人、牲畜口渴难耐;由于缺电,夜晚一片漆黑,人们出行非常不便。

7.学生谈观后感。

8.教师小结:

浪费水和电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板书:浪费损失大

三、指导练习,深入明理

说一说

1.学生看教材第45页、46页的“说一说”的内容。

2.学生说一说水和电用处有多大。

听一听

3.教师讲我国一些地区缺水、电力不足的事例。

4.学生谈感想。

议一议

出示投影片(教材第47页“议一议”中的图)

5.请学生看图,议一议,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6.学生小组讨论。

7.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讨论节约水和电的方法。

学生发言。

板书:随手关水龙头、关灯……

8.教师小结:

我们要节约用水和电,随手关水龙头、关灯,见到浪费水和电的小朋友要劝阻,进行节约水和电的宣传。

(1)教师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节水小论文篇13

2.知道我国有许多地方水、电力供应不足。

3.知道节约水电人人有责。

情感:

1.愿意节约水电。

2.对浪费水电的现象不满。

行为:

1.随手关灯。

2.用完水关紧水龙头。

3.见到浪费水电的现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以劝阻,进行节约水电的宣传。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节约水电”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本课课文不长,但容量较大,对水和电的用途,为什么要节约水电,养成节水节电的习惯,以及节约水电人人有责,小学生要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等方面都有涉及。讲解时可与课文后面的“说一说”栏目结合在一起,着重讲清三点。

1.水和电的用途很大,不仅人们生活离不了,国家建设也不可少。

2.我国还是一个缺水和电力供应不足的国家。

3.节约水电人人有责。

本课设四个栏目。

“讲一讲”栏目,设课文的前边,起导入作用。目的是启发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讲一讲水电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今天要讲的内容与自己关系密切,激发学习欲望。

“说一说”栏目,以图解形式,启发学生讨论水电的用途,是课文中心议题的展开。

“听一听”栏目,听老师讲我国一些地区水电紧缺的事例。目的激发学生节约水电的情感。

“议一议”栏目,有两个小题。第一小题,针对学生日常常见的现象辨析判断对错,关键是提示学生要有节约水电的意识和习惯。第二小题,联系学生实际,谈小学生能为节约水电做些什么。既要让学生集思广议,又要注意力所能及。

教法建议:

1.听老师讲我国一些地区水电紧缺的事例。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和情况知之甚少,教师可采用录像集纳的方式,在显示画面的同时,自己配恰当的解说。这样形象逼真,可接受性强,说服力大。

2.为了使学生对浪费水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教师可以把一些相关的知识制成课件演示给学生.

3.要密切联系本班学生和本地区节约水和电的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学设计示例

第九课节约水和电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都离不开水和电。

2.知道我国有许多地方水、电力供应不足。

3.知道节约水电人人有责。

情感:

1.愿意节约水电。

2.对浪费水电的现象不满。

行为:

1.随手关灯。

2.用完水关紧水龙头。

3.见到浪费水电的现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以劝阻,进行节约水电的宣传。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水电的用途很大,而我国有很多地方缺水且用电不足,所以要节约用水和电。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浪费水的现象产生不满。

教育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录像,导入新课

2.播放两段录像。

内容:(这些镜头教师可以在校园中捕捉,既可以制成录像、也可以制成小课件,目的是使大家尽快进入课上的学习。)

(1)一个学生用完水后,没关水龙头就走了。

(2)一间教室里没人,但灯还亮着。

3.教师提问:

看完录像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4.学生自由发言。

5.教师提问:

举例说说,假如没有水,人们生活会怎样?没有电,人们生活有什么不方便?

6.同桌同学交换看法。

7.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离不开水、电

过渡语:

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有位同学叫牛忠,他和大家的想法一样吗?我们看看牛忠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分组学习课文。

2.教师提问:

看完牛忠的故事,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3.学生发言。

4.教师小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和电,而且我国又是一个缺水、缺电的国家,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水和电。

板书:缺少十节约水和电

5.教师提问:

浪费水和电会造成什么损失?

6.教师播放录像。

内容:由于缺水,土地干裂,无法耕种,人、牲畜口渴难耐;由于缺电,夜晚一片漆黑,人们出行非常不便。

7.学生谈观后感。

8.教师小结:

浪费水和电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

板书:浪费损失大

三、指导练习,深入明理

说一说

1.学生看教材第45页、46页的“说一说”的内容。

2.学生说一说水和电用处有多大。

听一听

3.教师讲我国一些地区缺水、电力不足的事例。

4.学生谈感想。

议一议

出示投影片(教材第47页“议一议”中的图)

5.请学生看图,议一议,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6.学生小组讨论。

7.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讨论节约水和电的方法。

学生发言。

板书:随手关水龙头、关灯……

8.教师小结:

我们要节约用水和电,随手关水龙头、关灯,见到浪费水和电的小朋友要劝阻,进行节约水和电的宣传。

(1)教师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