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力学研究方向实用13篇

力学研究方向
力学研究方向篇1

ZENG Xianghua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

Abstract The paper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for the following concepts and latest development in the areas: 1 Self-efficac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reativity; 2 The factors i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that will affect the creativity of the employers; 3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wards、motives and creativity; 4 The concept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its influence on group creativity.

Key words self-efficacy; motive;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creativity

创造力研究作为近年来心理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其主要研究取向分为社会方向及脑神经方向;相比较于脑神经方向,社会方向的创造力研究对研究设备等硬件要求较低,而研究结果的实用性反而更高,因此进展较快。以下,将分别进行介绍。

1 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

在Bandura的早期经典实验中,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人在面对威胁与压力时表现出显著差异。张景焕等(2011)根据前人理论提出两个假设:(1)不同压力类型对创造力各维度产生影响不同;(2)创造力自我效能感不会因为压力产生变化。在实验中,研究者将压力类型区分为时间压力、竞争压力、评价压力三种。实验假设认为,根据动机-工作循环匹配机制,时间压力下个体求多,评价压力下个体求好,竞争压力下个体既求多也求好。根据这一理论可以合理解释时间、评价压力分别提高了流畅性和新颖性,而竞争压力既提高了流畅性又提高了新颖性的实验结果。研究结果同时证实了研究者的第二个假设。

2 工作环境与组织创造力

在组织的运行过程中,管理者经常面临“边界困境”的两难抉择。一方面,管理者希望通过施加压力给予员工动力,激励员工创新;另一方面,极具竞争性的组织环境也可能会使员工产生不安全感,从而降低创新的积极性。

创造力的VSR理论认为,变异(Variation,V)是创新的主要来源。员工在十分稳定的组织情境下无法体验到变异,因此也就缺乏创新的刺激;而高变异的组织环境下,员工则倾向于采取保守的策略,从而放弃创新的机会。

周浩,龙立荣(2011)由此提出假设: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造力有倒U形的影响。之前的研究证实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面对挫折时更不轻言放弃,因此,他们提出了另一假设: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受工作不安全感影响较小。

研究结果证实了作者的假设。不过作者自己也指出,研究中所采用的工作不安全感概念仅指失去工作的不安全感。对于数量型工作不安全感(quantitative insecurity)与质量型工作不安全感(qualitative insecurity)进行区分可能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杨付,张丽华(2012)认为,周浩,龙立荣(2011)的研究仅从个体层面探讨了工作不安全感对于创新的影响。他们认为,有必要从组织团体角度讨论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创新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提出假设认为,团体沟通过度将造成信息过载,进而使员工错失创新的机会;而沟通过少将造成组织成员之间信息共享程度降低,从而抑制组织创新;中度沟通情形下员工的创新程度最高。

研究结果显示,团队沟通、工作不安全感均与创新行为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非线性倒U型相关关系。结果曲线显示,团队沟通水平与工作不安全感从低水平开始随着程度升高创新行为也不断升高。经过较长的上升曲线后在中等水平处达到顶点,之后程度的增加反而使创新行为下降。

3 奖励、动机与创造力

在对待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问题上,Amabile提出了双歧假设(two-pronged)。该假设认为,内部动机对创造力有利,外部动机对创造力有害。而奖励作为外部动机,Amabile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将会抑制内部动机及创造力;相对的,Eisenberger等则以习得性努力理论(learned industriousness theory)为基础,认为奖励会促进内部动机和创造力。长久以来,两派心理学家争执不下,外部奖励对动机及创造力的影响也一直是学术界研究争论的焦点、热点。

张景焕等(2011)以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学家Deci等构建的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动机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张景焕等假设,自主性激励将正向预测创造力;自主性动机将显著正向预测创造力。研究结果证明了假设,研究结果同时发现,动机调节方式在动机激励类型和创造思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张勇,龙立荣(2013)认为,奖励对创造力的影响应该根据程度不同进行区分研究。过低的绩效薪酬奖励将使员工倾向于将薪酬视为控制性信息,从而抑制员工创造力;反之过高的绩效薪酬奖励降低了员工的冒险欲望,也会降低员工创造力。因此,他们提出假设,绩效薪酬与创造力之间成倒U型关系;在绩效薪酬与创造力之间,人-工作匹配与员工的创造力自我效能感都将起中介效应影响最终员工表现出的创造力。研究结果显示,绩效薪酬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呈一种非线性倒U型曲线,研究者还提出人-工作匹配是绩效薪酬影响雇员创造力的一个边界条件。

4 变革型领导与创造力

变革型领导概念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该理论把领导者和下属的角色相互联系起来,并试图在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创造出一种能提高双方动力和品德水平的过程。变革型领导概念提出了理想化影响力的三个维度:鼓舞性激励、智力激发、个性化关怀。差异化变革型领导可以分为:(1)团队一致性变革型领导。此种风格领导视团队为一个整体;(2)个体差异性变革型领导。此种风格领导对待团队并非一视同仁。蔡亚华等(2013)提出假设认为:团队一致性变革型领导与团队知识分享、团队交流密度正相关;团队交流密度与团队知识分享正相关;个体差异性变革型领导与团队知识分享、团队交流密度负相关;由于团队知识分享给团队带来了多样性信息优势等好处,因此团队知识分享与团队创造力正相关。

作者构建的模型显示团队一致性变革型领导通过团队交流网络到团队知识分享对团队创造力的间接效应显著为正;个体差异性变革型领导通过团队成员交流网络密度差异和团队知识分享对团队创造力的间接影响效应显著为负。

参考文献

[1] Tierney P., & Farmer, S. M.. Creative self-efficacy:Its potential antecedents and relationship to creative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2)45, 1137-1148

[2] 蔡亚华,贾良定,尤树洋,张,陈艳露.差异化变革型领导对知识分享与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社会网络机制的解释.心理学报,2013.5:585-598.

[3] 徐希铮,张景焕,刘桂荣,李鹰.奖励对创造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心理科学进展,2012.9:1419-1425.

[4] 杨付,张丽华.团队沟通、工作不安全氛围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心理学报,2012.10:1383-1401.

[5] 张景焕,刘桂荣,师玮玮,付秀君.动机的激发与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关系:自主性动机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1.10:1138-1150.

力学研究方向篇2

《通信英语》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大类专业必修课程,是大学英语和通信类、电子类、IT类等课程的结合,是英语教学从语言基础阶段向实际应用阶段的转变。随着我国通信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提高通信类人才的专业英语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设置通信英语课程,就是为了扩展学生在通信信息专业方面的英语词汇量,熟悉该领域的专业术语,了解科技英语的表达特点及掌握专业英语翻译技巧,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近几年,国内外的理工科院校纷纷开展了通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1-4]。文献[1]介绍了通信专业英语的课程特点,探讨了通信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及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在学生利用英语对科技文章的分析和讲解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文献[2]中重点研究了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法。虽然其中的一些思想正是本课题想进一步深入实践和改革的体现,但是本课题还重点研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文献[3]中从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的角度去剖析通信英语教学改革的措施,比较全面,但还需更具体深入。文献[4]中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进行研究,并且引导学生用英文进行展示。本文综合以上的研究成果,对通信英语教学改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为更好地培养适合通信领域国际化发展的人才而努力。

二、《通信英语》教学中“四大能力”的渗透

在《通信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兼顾常见的英语语法现象,又要提升学生的科技英文理解能力;搜集资料、处理文献和总结应用的能力。同时要通过对《通信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通信领域的发展、延伸及最新技术有更充分的了解,并能利用英语语言工具更方便地涉猎通信技术发展的最新英文资料,能够用专业英语工具顺利地进行专业交流。锤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培养功能。换言之,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四种能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通过对通信领域英文资料的总结和处理,有效地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2)学生利用英语对通信技术进行交流,使学生在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国际通信技术接轨,因此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探索和实践

对该课程的教学处理,既不能一味按一门语言的教学方法进行,也不能过多深究专业理论知识。在这种两难的境界中,学生积极性很难调动,致使通信英语的教学很容易形成“学生不愿意学、教师教之乏味”的局面;为了有效改变这一局面,充分发挥《通信英语》的专业培养功能,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背景下,提出“面向‘四种能力’的通信英语教学改革方案,并采取如下改革措施:

1.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灵活利用教材,弹性扩充教学内容

《通信英语》教学材料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与通信有关的英文科技资料,尤其是国际上最新公开发表的技术文章。注重教学内容的弹性扩充,师生的共同努力拓宽了课堂教学视野;使学生广泛涉猎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加强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和认同感。

2.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面向四种能力”的全新课堂教学方法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提出的“面向四种能力”的全新教改方法是以教师引导为主线,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师生共同促进为目的,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培养学生“四种能力”的目的。

首先,该方法注重教学手段的改进,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具有公共英语的基础,即能够在课堂上用英语作通信技术报告,并用专业英语进行交流。

其次,该方法突破了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引发了专业英语(不仅是通信英语)的教学改革。同时实现了专业英语课程的培养效能。下面是对教改方法进行具体解释:先解释“教师引导”这条主线:教师引导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对教材课文的阅读理解进行引导,重点突出“浏览-分节-细读”这样的阅读技巧。让学生站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去俯视文章的结构和重点,最后去抓文章的细节――字词句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课外相关英文文章的查阅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广泛查阅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提高文献查阅和总结能力。

要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自始至终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具体表现在:(1)在理解课文过程中以小组形式自主提问并讨论;(2)在课外文献查阅和总结后,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做英文报告,其他学生针对报告内容用英语进行提问。这一自主探究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大幅提高。最后,通过这种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了共同促进的效果。

为顺利达到以上的改革目标,在实施改革方案时,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有效地处理专业英语和英语语言教学的联系和区别,明确本课程的教材特色和专业培养功能。

②制定课堂和课外的专业英语训练计划,确定扩充的题材。

③构建“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考核方式。

四、教学改革的基础

(1)学生基础:学生已完成大学英语的课程学习,具备扎实的英语语法和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发挥自己的英语基础在专业英语课堂上进行交流。

(2)通信技术基础: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发展和现代通信交流技术,使学生具有更强的涉猎最新国际材料的能力。

(3)教学研究基础:湖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系教师都是多年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熟悉教学、实践过程,具有较强的英语表达和应用能力。

五、总结

通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在《通信英语》教学中获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在教学中改变以教师“教”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形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加强课堂学生的口头表达,特别是积极开展采用报告形式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取得了显著效果。因此,本文提出的“面向四种能力”的全新教改方法是以日常教学为基础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逐步推广了书面表达法、课堂表达讨论法、小组研究报告法等教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同时鼓励、要求同学们积极使用网络在线学习和研究。在考核学生的专业英语技能方面,采用了注重实效的全面考核措施。本课程考试实行标准化客观题和书面表达主观题两部分进行考核的方式。这就充分体现了“学英语用英语,通过专业英语提升专业技能”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韩凌云,高菲菲.通信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2).

[2]张淑琴.互动式教学法在理工科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高等理科教育,2003,(06).

力学研究方向篇3

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从该方法的提出到现在,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得到验证。探究式教学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可见,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得到了加强。

归纳国内外对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及实施要领,其基本过程如下:

1.1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

探究式教学的载体与核心是“问题”,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设定需要解答的问题,这是进一步探究的起点。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需要根据教?W目的和内容,精心考量,提出难度适度、逻辑合理、承上启下的问题。

1.2 学生自主探究过程

在问题中进行思考探究,这是教学的关键步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拟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其次要求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料,由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来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时,教师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指导、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经过探究过程,学生要把自己查阅的资料及有关的理论推导过程进行总结梳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解释。不同的学生就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解释或看法,大家共同探讨。

1.3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探究的方向

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学生不明白时或探索过程中偏离正确方向时,应及时适当点拨,引导探究的方向。学生探究过程中,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

1.4 课后留创新作业,激励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改革,配合学生的深入探索。

2 面向探究式学习能力培养的《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教学改革研究及实施方案

《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理论性强且较抽象,较难理解与掌握,许多工程概念难以用传统教学方式讲清。所以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结束后仍觉得概念模糊,相关原理难以掌握,不能深刻地理解本课程的精髓与本质。如果带着这样朦胧的状态去学习后续课程,自然会影响后续课程知识的理解深度。鉴于这种状况,将探究式模式引入《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教学中,目的是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师在讲明基本概念与方法的同时,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课本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探究,很好地理解理论性强且较抽象的结构可靠度概念和原理。

2.1 教学改革目标

以传统探究式教学方法为基础,针对《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理论性强且抽象、较难理解与掌握、许多概念难以用传统教学方式讲清”的特点,构建适合该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该方法的教学改革,达到学生能深刻理解结构可靠度理论有关概念的实质、切实掌握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原理以及明晰结构设计可靠度统一标准与现行设计规范的联系的教学目的,完全改善以往大多数学生在这门课程学习中“照葫芦画瓢”的不良现状。

2.2 教学改革内容

合理构建《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中首先要明确目标

充分考虑探究内容应达到的目的以及应发挥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自身阅读和实际探索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与研究过程中体会并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在目标的设置上,从整门课程知识体系着眼,遵循阶段性、难易性、承上启下性均适中的原则。

(2)采用部分探究与全部探究相结合

创造条件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让学生完整地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由于探究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任务的限制,在具体设计探究活动的过程时,站在整体和全局的高度用系统的观念进行设计,逐级推进,系统安排。对部分基本的计算原理知识环节,在教师作引导性讲解的前提下作部分探究;对课本基本知识以外但又对结构可靠度概念能深入理解与把握的拓展知识环节,采用开放性的全部探究,鼓励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学习创新。

(3)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互相启发。这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作为学习探究活动的设计者和活动过程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寻找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最佳的结合点,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采用与多种教学方式相互补充的教学方法

在实践中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相关知识水平的状况,组织不同程度的探究式学习,通过探究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结合进行,使教学具有时效性。

2.3 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1)审视《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准确给课程定位。

(2)重新编写《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课程教材,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相应调整修改,使部分章节内容更适于探究式教学模式。

(3)重新审视整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对各知识环节重新梳理与编排,设置适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阶段性学习目标,优先局部探究与全部探究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分知识环节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并视教学效果优劣及时效性调整下一环节的教学方法,把握好教师“引”与学生“探”的度。

力学研究方向篇4

为了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创新研究能力,规范学位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撰写水平,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为管理类研究生开设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1]。笔者基于近年来在华北理工大学多年讲授《管理研究方法》的经验和体会,提出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提高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

一、开设《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为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开设《管理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理由如下:

1.管理类科学研究及论文质量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通过调阅管理类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学位论文,现场评阅、研究生和导师座谈发现,管理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选题质量不高。一项好的管理类研究应该符合重要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合适性的标准,其中重要性和创新性是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大量的管理类学位论文存在重要性和创新性不足的问题。许多研究生未能区分研究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区别,提出的研究问题不具有普遍性,写出的论文类似于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部分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理论深度不高,严重缺乏理论价值;也有的选题有一定理论价值,然而现实意义不足,导致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大部分学位论文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千文一面,研究问题的选择及研究方法或理论的应用缺乏新意,低水平的重复研究较多。(2)研究方案不合理。调研发现,许多研究生不知道如何撰写立项依据和文献综述,不了解现实背景、文献回顾及述评、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方案难以体现出研究问题聚焦的过程。调研还发现,数据导向型的研究方案过多,假设导向型的研究严重缺乏。一般而言,研究假设是研究方案的核心,研究方案中应明确提出待验证的研究假设,研究方案主要围绕如何提出和验证研究假设来展开。未明确提出研究假设,导致研究缺乏清晰的思路和系统的分析框架。部分研究生未能深入了解调查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的适用条件、基本要素和操作步骤,难以选择出最适合自身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导致研究方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论述过于简单,甚至出现错误。(3)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不够严谨。部分研究仅应用哲学思辨的方法,未能对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操作化或未进行定量测量。某些研究选择或研制测量工具的过程和方法不够严谨,未对测量工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科学验证。部分研究存在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不明确,抽样方法不合理,样本量不足,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不规范等问题。有些研究类似于文献综述,主要以综合和归纳别人的研究观点为主,缺乏基于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4)论文撰写不规范。调研发现,管理类学位论文结构不统一,章节内容的安排过于随意。许多论文在概念的应用上存在不规范现象,比如未清晰界定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概念前后应用不一致,偷换概念等。论文的语言文字表达不符合学术规范,不清楚学术论文和文学作品的区别。部分学生不能正确选择和应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调研还发现,部分论文存在复制比过高的学术不端问题。

2.《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升管理类研究及论文的质量。(1)有利于管理类研究生规范地开展研究和撰写论文。通过《管理研究方法》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方案设计、概念的测量与操作化、研究假设的建立、理论建构、资料收集与整理方法、定性与定量资料分析方法、研究报告的撰写与评估等环节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管理研究的原理、逻辑策略和科学程序[2]。因此,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管理类研究生可以学会规范开展管理类科学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科学评价管理类研究成果。(2)有利于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其中管理创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对于培养和提高管理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从事管理类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学科背景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许多高校在开设《管理研究方法》时,通常不分专业,甚至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一起授课。这三个学科有着显著差别,在研究方式和方法上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学科背景不同,授课老师往往仅关注于自己所在从事的学科领域,对其他管理学科缺乏较为深入的了解。

2.学生的统计学知识基础较差使得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作为基础课程,《管理研究方法》课程往往在研究生的第一学期开设,而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统计学理论、方法和统计软件的基础知识。然而,由于许多管理类研究生是跨专业考取的,在本科阶段没有系统学过统计学知识和软件,导致学生学习《管理研究方法》的部分内容较为吃力,比如针对不同测量层次的变量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分析方法[3]。

3.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在课程教学中,许多学校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理论教学,与研究生在实际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不够,未能形成师生良好互动的局面,导致授课质量不高。另外,课程考试主要采取闭卷考试,难以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进行科学和客观评价[4]。

三、《管理研究方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应聘请管理类研究经验丰富、研究成果丰硕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组建结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团队。在注重通用的管理类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要考虑到各学科的差异,应安排一定学时请各学科中研究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其所属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进行讲解。此做法既可以避免授课教师学科背景单一性所带来的知识面狭隘问题,又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2.教师将科研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为了提高学习效果,任课老师应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应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体会介绍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各类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还应该认真分析往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总结学位论文中常见的错误和问题,并将其融入到授课内容中,以避免研究生今后再发生同样的错误。

3.预先开设相关基础课程。为了提高《管理研究方法》课程的授课效果,研究生应掌握一定的《应用统计学》、《统计软件及应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制定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应优化课程设置,注意各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前开设统计学相关的课程,或引导学生自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具备学习《管理研究方法》的基础。

4.精选授课内容。授课内容一般按照管理研究的步骤和程序来组织,主要包括选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设计,测量、操作化与抽样,研究方式与资料收集方法,定性、定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论文写作。在此基础上,应该增加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的授课内容,尤其是理论要素。此外,应将选题、概念的操作化和测量及项目计划书和论文的撰写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讲授。

5.引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应引入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1)案例教学法。选择经典的管理研究论文,进行管理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讲解,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发现研究问题,如何将一般的现实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2)参与式学习法。可尝试在课程的早期引导学生设计一个研究选题,并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主要包括文献回顾与综述,调查问卷或量表的设计与评价,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参与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整个管理研究的各个环节及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3)文献评价法。指导研究生查阅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既往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并给予客观、中肯的评价,提升文献综述和利用文献法选择研究问题的能力。

6.构建管理研究方法的实训平台。为了学生能在实践中掌握各类研究方法和技术,应构建完善的管理研究方法实训平台。为了更好地掌握调查研究法,可考虑建设由平板电脑与面访管理系统组成的实训平台,通过教室内实训、室外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掌握问卷设计、结构式访问和质量控制的知识与技能。配备8~10人圆桌、投影仪、白板、录音笔等设备,使学生在实训中掌握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和技术。购置Endnote软件,使学生在实训中掌握文献研究法的应用。通过NVIVO软件、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各种定性和定量资料的分析方法。

7.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应打破传统的闭卷考核模式,比如要求研究生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设计一份管理类研究项目的计划书,项目技术书的结构和内容参照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项目申请书,要求将项目计划书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进行现场汇报,由授课教师制定评判标准,然后由授课教师和研究生组成评委进行对项目计划书进行打分。这样考核的好处是激励研究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研究问题的选择和项目计划书的撰写中,还能让其他研究生学会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管理类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力学研究方向篇5

目前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许多学者纷纷倡议加强对劳动关系的研究,认为这有助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健康发展、增强其社会应用性。为此,首先必须明辨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与劳动关系学的学科界定与互动关系。本文想在此议题上作些探索。

1 从历史和现实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属于劳动关系学研究的微观部分

Bruce E. Kaufman认为,劳动关系研究同时作为大学专业设置和企业从业范围始于北美20世纪20年代前后。当时虽然也有众多的学科标签,但人们后来逐渐将凡是探索有关工作、雇佣和雇主与雇员关系的理论和实务统一到劳动关系(Industrial Relations)这一学科范畴下。劳动关系研究从一开始就包含两个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学派,即人事管理(PM)学派和制度劳动经济学(ILE)学派。虽然两者都关注雇佣和工作场所问题,都寻求劳动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但区别是明显的(见表1)。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事管理的发展,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它继承了人事管理对劳动关系的研究思路。而制度劳动经济学派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工会运动的低落和人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昌盛而走向衰落。

综观劳动关系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个别劳动关系的层面主要研究企业内部的雇主与雇员的劳动关系,而劳动关系学不仅从个体劳动关系,而且还从集体劳动关系及社会劳动关系的层面广泛研究工作及雇佣问题[1],人力资源管理是劳动关系学的微观研究部分。

2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局限性决定了必须加强劳动关系学的研究

对劳动关系的理解有三种主要的观点:一元主义、多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Fox于1966年概括了理解劳动关系的两种基本观点:一元主义和多元主义。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基本上属于一元主义的观点。Fox(1966)将一元主义定义为:一种将组织看成是由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起来的团队,而这一共同的目标就是组织成功的思想。[2]一元主义的主要特征有:

①组织的全部雇员都属于一个由共同的目标团结起来的团队,全体雇员都追求这一共同的目标。

②只存在单一的权威来源,那就是管理方。

③因为所有的雇员都追求同一个目标,所以冲突是不合理的,并且肯定是由于沟通不佳或没有共享这一目标的“麻烦制造者”引起的。

④第三方的出现对劳动关系是一种侵扰,所以工会没有存在的必要。

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了“管理特权”,即认为管理者有能力解决组织发展的所有问题而不需要其它力量的干涉和挑战。这种单源权威的思想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学家的批判。对组织权威的理解涉及到对组织存在本质的认知。现在一般认为,组织存在是为了满足多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而管理者的行为只是为满足所有者的利益服务的,所以过分强调管理特权容易侵害雇员、社会等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血汗工厂、雇佣童工、用工歧视、组织不公等雇佣现象无疑是这种思想所致的恶果,管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与工作有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有其与生俱来的局限性。

对劳动关系学的研究学术界多倾向于采取多元主义的观点,Fox(1966)对多元主义的定义是:组织像一个由不同的利益群体组成的小型的民主国家,政府的职责就是尽力去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劳动关系学的研究其根本目标是探讨如何建立一个社会范围内的和谐的劳动关系系统,它强调通过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文化的和管理的手段,实现劳资双方力量的平衡和合作劳动。特别是在我国背景下,国家性质和当前的发展理念也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多元主义的思路来思考所有关于工作和雇佣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要加强劳动关系学的研究,探索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如何充分体现人在生产中的主体性地位,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及可持续发展。

3 劳动关系学研究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务提供了基础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非常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弹性。所谓战略弹性,指组织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等特征能适应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弹性集中体现了组织的动态核心能力,是组织培育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来源。所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首先必须要善于进行环境分析,理解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力市场状况、劳动者的就业心态等等,从而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政策、实践活动作出灵活的调整。

劳动关系学以现代社会中劳动关系的环境、主体、运行协调、矛盾处理作为基本的研究内容,将劳动关系置于宏观的层面进行广泛的审视。所以劳动关系学的研究成果有益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与从业者明确组织内部劳动关系所发生的宏观背景,探索出有利于组织降低用工风险、增进成员组织承诺、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组织用工弹性、履行组织社会责任的途径,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贡献度。

4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研究方向探讨

劳动关系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学从来就有一种交流的关系,这种关系为两学科的发展不断地注入动力和养素。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学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而劳动关系学在我国的诞生则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这种状况使得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主要限于对西方文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引进和吸收,同时也缺乏来自我国劳动关系学研究成果的支撑和滋养,这制约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社会应用性和认可程度。在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为促进社会范围内劳动关系的和谐,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须跳出既有窠臼,结合我国情境下劳动关系的特点,重新审视其学科体系和研究内容,从企业的层面探讨如何促进劳动和谐的问题。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应注重并加强对以下几方面问题的思考:

4.1 经济全球化和我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方式问题。经济全球化带来劳工标准全球化的问题,企业要想在跨国经营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企业形象,必须根据国际上普遍承认的标准规范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并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以备审查。同时,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企业更加重视人才管理,这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4.2 增进柔性雇佣问题。柔性雇佣建立在员工分类管理和不同雇佣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它有利于组织节约人力成本、增强用工弹性、保持和发展核心能力,也有利于员工自主管理职业生涯、平衡家庭与工作关系。在西方国家,柔性雇佣已是一种普遍的劳动现象,在我国柔性雇佣也发展迅猛。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应注意研究如何对员工进行分类管理、如何为各类员工设计并施用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套餐”、如何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以规避法律风险、如何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等问题。

4.3 改进员工参与问题。改进员工参与有利于发挥员工在经营中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员工的组织承诺、建设学习型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应探索有利于改进员工参与的组织变革、文化营建、制度机制问题,从而使员工的利益和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改变员工在劳动中的纯工具性地位。

4.4 组织文化建设问题。组织文化建设不仅是组织的一种战略安排,也是满足员工自尊、成长和归属等高级精神需求的手段。人力资源管理应承担起进行组织文化建设这一重任。所以应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进行组织文化的设计、实施,如何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捆绑”以支持特定组织文化的实现等问题。

4.5 劳动法律的适应问题。劳动法律以国家意志的形式体现政府对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利益的调整,其对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巨大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为了减少用工的法律风险,必须要研究对劳动法律的适应问题。同时,劳动力使用者也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劳动法律的制订、修订、实施等方面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4.6 管理方与工会的关系协调问题。管理方与工会在我国情境下应是一种合作管理劳动关系的关系。为充分发挥这一关系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求工会不断增强其独立性和组织性,另一方面也要求管理方与工会解决好合作的机制问题。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需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如何认知工会的地位、如何充分发挥工会在组织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如何建立健全与工会的合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

4.7 劳动冲突的有效管理问题。劳动冲突在劳动关系的运行过程中是无法避免的,劳动冲突处理不善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甚至使组织卷入法律的纠纷之中。人力资源管理能在组织层面上对劳动冲突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疏导,进一步研究劳动冲突的预防、识别、处理机制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力学研究方向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0-0061-03

[作者简介]杨艳慧(1980―),女,满族,河北唐山人,硕士,唐山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原有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教育的任务是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培养创新能力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教育目标,也是较难实现的目标。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问题中的热点话题,唐山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同样担负着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责任,需将创新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

西方经济学是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四个本科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知识和思想。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创造性,容易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视野狭窄,在思考问题时模式单纯,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讲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师,也要树立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在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的过程中,本着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的原则,就如何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以下几点归纳。

一、由“主体是教”的教学观念向“主体是学”的教学观念转变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的制定原则,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以分析综合、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等为主要内容的逻辑思维能力,以观察与实验为特征的经验思维能力,以及清晰论证和表达问题的能力。

我院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以教为中心,先教后学,重理论讲解,轻实践操作。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这种教学观念导致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较差,一些较灵活的题目、与现实经济问题联系密切的题目,学生失分都比较严重。另外,学生对经济学术语掌握得也不够牢固,胡乱作答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目前我院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要改善我院西方经济学教学现状,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观念上实现由“主体是教”向“主体是学”的转变。知识学习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真正的学习只有学生自己才能完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不应把学生当成容器,去灌输知识,应使教学皈依于学,即“教学生学”,通过教师的支持,强化、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使学生“会学”的目的。

二、提倡“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报告《作为探究的科学教育》中首次提出了“探究学习”,其是指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某一主题(问题或现象),通过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主题进行探究,以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强调“问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问题是学习的动力,学习又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能够使学生学会学习,更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健康的社会情感。如果学生没有经过对问题的质疑、分析、判断、概括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所学知识就难以巩固,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也就难以形成。

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是“问题导向式”的,即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经济问题“引导”出新经济理论或新经济学流派。因此,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内容有利于开展探究学习,使学生为解决经济问题而学习,有利于把认识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激发学生的求证精神和创新激情。

除了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对经济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离不开自主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只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构建了“问题设置―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教师点评”的教学模式,具体过程如下:

1.问题设置。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教师应根据课程重点内容设置具有合理覆盖面和吸引力的经济问题,在激发学生探究激情的同时,还要保证学生能够涉猎较多的经济学知识。

2.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也与接受学习相对应,指一种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策略,独立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而本文提出的“自主探究”是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指学生能够根据教师设置的经济问题,主动搜集整理各种学习资源,独立分析其中包含的关键概念,科学运用经济学推理策略寻找出该经济问题的答案,并做好笔记。

3.合作探究。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使用的有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通过交往取长补短,实现知识的增值,活跃思维。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结合开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合作探究又分两个阶段进行:①小组交流。每个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探索之后,都要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观点及理由,并对不同观点提出质疑,通过相互提问、共同探讨,最终形成组内共识。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小组讨论推理的过程,认真总结提炼问题的答案。②班级交流。各小组形成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的研究报告后,由小组代表对其成果予以介绍,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针对其内容提出疑问,该小组的任何成员均可以作答,以形成开放性的讨论。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但要禁止与问题相关的话语霸权的出现,多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扩大学生的参与面,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4.教师点评。教师要积极肯定和赞扬学生及各小组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优秀表现和成果,对其遗留的问题作出解答,并对所涉及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以加深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思考和知识的巩固。

三、采用“教”与“学”协调统一的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应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构建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良好环境,以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具体来说,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常用方法,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有两种形式:1.案例引入。在新课程讲解之前,教师根据将要讲解的重点内容设置相关案例和主要问题,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对该章节主要内容进行了预习,学生也会为验证自己探究的答案而积极听取教师的讲解,这样既启发了学生思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案例讨论。课程讲解完毕之后,教师再根据讲解的重点内容设置相关案例和主要问题,学生在探究答案时对前面学过的内容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

经济问题是不同经济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经济主体同时也会受到这些经济问题的影响。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多种情绪色彩的经济场景,通过让学生体验其中不同经济主体的情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经济问题进行探究。具体来说,可依照以下步骤进行:1.教师创设具有多种情感体验的经济情景,如引入对不同利益集团有不同影响的现实经济事件;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对经济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然后再对经济事件涉及的角色进行分类;3.让学生选择所要扮演的角色,选择相同角色的学生构成一组,先后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经济行为或其受到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组内共识;4.最后进行班级交流和教师点评。

(三)实验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法是指在虚拟的经济环境下,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经济过程和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以增强学生对经济理论的感性认识。目前,西方经济学的实验教学法既可利用纸张、卡片等材料在课堂中进行,也可利用软件在电脑中进行。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和创新精神,可采取以下方法:①向学生说明虚拟的经济环境即实验规则,有些实验可以不告诉学生主题,以保证学生的行为本能。②学生开始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验的需要适当缩短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的时间。③要求学生展示实验报告,教师对此做出点评。

(四)专题调研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的专题调研教学法是指教师有重点地选择某一经济专题,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调查研究的任务,并撰写调查研究报告,以激发学生对经济时事的兴趣。如在微观部分,可鼓励学生就服装、汽车等市场的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厂商生产规模、厂商广告支出等问题进行调查,总结归纳四种市场的特点。而宏观部分则可要求学生登陆国家统计局网站,查询经济增长状况、经济结构变动、就业状况、价格水平变动、国际收支状况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参考文献:

[1]王爱红,郭艳,杨科峰.“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

[2]苏静.西方经济学情景教学模式探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2).

[3]王素君.“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9).

力学研究方向篇7

关键词 :存储结构;面向对象编程技术;STL

0 引 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不仅是进行高效程序设计、软件系统开发的重要基石,而且是计算机专业后续课程(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的重要前导课程,学好数据结构无疑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数据结构课程主要是研究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组织和访问方法,不可避免地涉及数据在内存中存储空间的申请、管理和释放等问题,正是由于数据在底层内存空间的不同存储方法,才导致了数据多种多样的访问方法;由于各种数据结构具有不同的逻辑结构,因而这些数据的访问时间也存在很大不同,通过算法复杂性分析可明确地揭示这些算法间的异同[1]。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由于前期的C++编程能力薄弱,对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没有很好理解,而数据结构又主要以抽象数据类型进行描述和实现,体现在数据结构课程上就是眼高手低,能理解各种数据结构类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但没有能力自己构造和实现,进而导致很多作业、实验无法上手,越学越难。

(2)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却没有真正意识到编程能力的重要性,计算机专业区别其他专业的一个很大特色就是强调实践动手能力。作为计算机专业,编程能力是最基本的专业技能,而提升编程能力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上机实践,只有通过独立完成代码的编写、调试,才能真正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提高问题求解能力、编程能力、调试和测试能力。数据结构课程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理论的实践和应用,若学生不能投入地进行数据结构课程的编程实践,是很难学好这门课程的[2]。

(3)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已经非常完善了,而面向编程实现的教学内容是相对不充分的,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兼顾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介绍数据结构在STL中的实现,引导学生使用STL中的各种模板类,进而提升学生应用数据结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编程能力培养的探索

2.1 以存储结构为基石理解数据结构

目前,数据结构教材基本都是以数据的逻辑结构为主线,从线性结构开始,依次介绍动态数组、链表、线性表、栈、队列,然后是非线性结构,包括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在各种数据结构介绍时再讨论其存储结构以及相关算法,知识框架体系完善清晰[3]。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在这个框架下展开的。事实上,对于这样的知识脉络学生也是理解的,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就陷入了混乱。刚刚进入大二的学生由于对计算机系统缺乏了解,对内存分配更是茫然无绪,老师们认为很自然的事(如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和分配过程),他们会很难理解,只能死记硬背,于是,在下一步的学习中,这些困惑会继续放大,最终使得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有人放弃了这门课程。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介绍计算机内存的基本管理方法,以图示说明计算机中内存的分布情况;再针对程序编译系统支持的标准数据类型和用户自定义、自行创建的数据类在内存中的分布,来解释数据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储和访问方法,这样,使得学生对后续各种数据结构的存储管理有了直观认识,解决了数据结构的存储瓶颈问题。

简单说,存储空间只有连续和不连续存储空间之分,但由于不少教材在实现数据结构时,还涉及连续空间中的数组结构和向量结构(动态数组),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数据结构由于不同存储结构所带来的不同访问方法,我们将各种数据结构与存储方式整理归纳如表1所示。

由于数据结构中各种数据结构均以抽象数据类型来描述,即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以抽象数据类型描述,但不同的存储方法使得相应的操作方法实现不同,即成员方法的具体实现方法不同。如果能够理清这样的数据结构构造思路,那么所有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方法就都很简单了。相对于具体的操作中,各种数据结构都可以先进行类声明,在私有数据中明确该数据结构的具体存储方法及相应的辅助变量,再针对各种常规访问方法进行实现,主要包括基本构造函数、头尾访问方法、插入和删除方法等。

2.2 通过构造特定数据结构,提升编程能力

在给出了基本数据结构的构造和实现方法后,可通过构造一些特定功能的数据结构来增强学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能力。例如,可让学生利用数组和动态数组分别实现双端栈结构(即2个栈存储在同一个数据空间中):①利用数组作为存储空间实现双端栈,是2个栈相向生长,数组的低端和高端分别作为2个栈的栈底,总的数据空间为2个栈共用,当所有空间被占满后,2个栈都满,否则,任意1个栈都可再压入元素,以便充分利用数据空间。②利用动态数组实现,不是简单利用vector实现,因为vector只是方便向后动态增长,这里使用deque(即STL中的双向队列),其实质是两端都可动态增长的动态数组,恰巧可以支持双向栈的实现,2个栈背向生长,即与双向队列的结构完全吻合,初始是2个栈均空,即双向队列为空;之后,1个栈向前生长,1个栈向后生长,对应于双向队列就是分别在头部和尾部插入元素。通过这个练习,可以让学生从分析、设计到实现全面实践,增强学生的C++编程能力。

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包括让学生利用数组、向量、链表分别实现优先队列,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类的设计和实现。这样,既明确了各种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具体实现方法,又可以在实现过程中,增强学生对面向对象技术的深入理解,更好地掌握C++程序设计方法,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

2.3 利用STL中容器理解数据结构应用

数据结构课程主要研究各种基本数据的存储和组织方法以及相应的访问算法,但如何应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数据结构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基本的数据结构类型都是封装好可以直接使用的,如STL中封装的各种容器,从工程化的角度讲,在项目开发中更应该基于软件复用的原理,采用高效的、封装好的代码进行项目开发,而软件复用正是提高软件生产力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对于大多数将来从事应用系统开发的学生来讲,灵活地应用各种标准的数据结构就成为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

为了使学生尽早熟悉STL规范,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各个数据结构类型的声明和实现都基于对C++STL源代码进行简化,让学生了解我们所讲授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是最基本的实现方法,而STL中的各种数据结构则是考虑了系统效率之后的优化版本,这样,学生就能将所学的基本理论跟实际开发系统关联起来,避免了理论和实际的脱离。

同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STL的泛化编程,我们从一开始就基于模板进行教学,模板是泛化编程的基础。实际上,学生是很容易接受模板的概念,借助模板可以实现适用于不同数据类型的抽象算法编程,而这种抽象又恰恰是数据结构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因而,利用STL中的各种容器,学生可以灵活地应用各种数据结构来求解实际问题,这样的训练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对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大有裨益。

2.4 通过大型实验提升问题求解能力

在数据结构课程中,除了理论教学和课内实验,我们还安排了独立的大型实验,以期通过综合性的题目,使学生能够全面、灵活地应用数据结构解决问题,同时,也对提升学生编程能力起到促进作用[4-5]。

我们设计了一道模拟系统登录的题目:用户在登录系统时,需验证用户名和密码,通过用户信息的合法性检查方可登录。为了快速查找和验证用户,以及支持新用户添加、老用户删除和用户密码更新等操作,要求系统采用动态二叉树结构实现,支持系统快速查找和更新。为了提高效率,建议学生建立AVL树,或者建立红黑树实现,为了增加题目的综合性,不可直接使用STL实现。

该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对二叉树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平衡二叉树,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要完成整个系统的分析、设计、类的构造和实现、编程、调试,对学生的编程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完成题目后,我们采用一对一的面试方式进行验收,学生不仅要介绍设计思路和实现技术,还有现场演示系统,并对系统进行边界测试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健壮性。这样,可以很好地杜绝学生的抄袭问题,而且,通过学生的讲解,也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思路,评判其设计的优劣;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让他们有机会总结自己的设计思想,并准确地表达出来,通过演示系统,验证和证明自己的算法。在实际面试过程中,对自己系统信心满满的学生,也常会因为一些边界条件的测试导致系统崩溃,让他们大呼意想不到,现实的一幕也让他们大受教育,感慨编程百密仍有一疏,学无止境,进而也认识到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大型实验训练,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而且,通过实战练习,使得学生对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掌握有了全面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

3 结 语

数据结构课程虽然理论性比较强,但是若结合应用开发,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基本理论,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能得心应手地利用数据结构来解决问题,尤其是对C++STL中容器的引入,为学生在今后的实际项目开发中提供了利器,使得学生眼界更开阔,在工程化的软件开发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利用软件构件来高效开发安全性更高的软件系统,这也是提高软件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因而,数据结构这门课程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实际上,也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承上启下的课程,在强化了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同时也开启了软件构件复用的新历程,对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基金项目:浙江工业大学教改项目“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主的多课程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JG1318)。

第一作者简介:刘志,女,教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三维模型检索,lzhi@zjut.edu.cn。

参考文献:

[1] 张铭, 耿国华, 陈卫卫, 等.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学实施方案[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3): 57-60.

[2] 徐慧, 周建美, 顾颀. 强化课堂编程思维 契合教学实践目标: 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析[J]. 高教论坛, 2013(1): 24-28.

[3] 张铭, 赵海燕, 王腾蛟, 等. 北京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教学设计[J]. 计算机教育, 2008(20): 5-11.

力学研究方向篇8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不仅是进行高效程序设计、软件系统开发的重要基石,而且是计算机专业后续课程(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的重要前导课程,学好数据结构无疑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数据结构课程主要是研究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组织和访问方法,不可避免地涉及数据在内存中存储空间的申请、管理和释放等问题,正是由于数据在底层内存空间的不同存储方法,才导致了数据多种多样的访问方法;由于各种数据结构具有不同的逻辑结构,因而这些数据的访问时间也存在很大不同,通过算法复杂性分析可明确地揭示这些算法间的异同。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由于前期的c++编程能力薄弱,对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没有很好理解,而数据结构又主要以抽象数据类型进行描述和实现,体现在数据结构课程上就是眼高手低,能理解各种数据结构类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但没有能力自己构造和实现,进而导致很多作业、实验无法上手,越学越难。

(2)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却没有真正意识到编程能力的重要性,计算机专业区别其他专业的一个很大特色就是强调实践动手能力。作为计算机专业,编程能力是最基本的专业技能,而提升编程能力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上机实践,只有通过独立完成代码的编写、调试,才能真正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提高问题求解能力、编程能力、调试和测试能力。数据结构课程不仅仅是理论的学习,更是理论的实践和应用,若学生不能投入地进行数据结构课程的编程实践,是很难学好这门课程的。

(3)数据结构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已经非常完善了,而面向编程实现的教学内容是相对不充分的,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兼顾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介绍数据结构在STL中的实现,引导学生使用STL中的各种模板类,进而提升学生应用数据结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编程能力培养的探索

2.1 以存储结构为基石理解数据结构

目前,数据结构教材基本都是以数据的逻辑结构为主线,从线性结构开始,依次介绍动态数组、链表、线性表、栈、队列,然后是非线性结构,包括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在各种数据结构介绍时再讨论其存储结构以及相关算法,知识框架体系完善清晰。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在这个框架下展开的。事实上,对于这样的知识脉络学生也是理解的,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就陷入了混乱。刚刚进人大二的学生由于对计算机系统缺乏了解,对内存分配更是茫然无绪,老师们认为很自然的事(如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和分配过程),他们会很难理解,只能死记硬背,于是,在下一步的学习中,这些困惑会继续放大,最终使得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有人放弃了这门课程。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介绍计算机内存的基本管理方法,以图示说明计算机中内存的分布情况;再针对程序编译系统支持的标准数据类型和用户自定义、自行创建的数据类在内存中的分布,来解释数据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存储和访问方法,这样,使得学生对后续各种数据结构的存储管理有了直观认识,解决了数据结构的存储瓶颈问题。

简单说,存储空间只有连续和不连续存储空间之分,但由于不少教材在实现数据结构时,还涉及连续空间中的数组结构和向量结构(动态数组),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数据结构由于不同存储结构所带来的不同访问方法,我们将各种数据结构与存储方式整理归纳如表1所示。

由于数据结构中各种数据结构均以抽象数据类型来描述,即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以抽象数据类型描述,但不同的存储方法使得相应的操作方法实现不同,即成员方法的具体实现方法不同。如果能够理清这样的数据结构构造思路,那么所有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方法就都很简单了。相对于具体的操作中,各种数据结构都可以先进行类声明,在私有数据中明确该数据结构的具体存储方法及相应的辅助变量,再针对各种常规访问方法进行实现,主要包括基本构造函数、头尾访问方法、插入和删除方法等。

2.2 通过构造特定数据结构,提升编程能力

在给出了基本数据结构的构造和实现方法后,可通过构造一些特定功能的数据结构来增强学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能力。例如,可让学生利用数组和动态数组分别实现双端栈结构(即2个栈存储在同一个数据空间中):①利用数组作为存储空间实现双端栈,是2个栈相向生长,数组的低端和高端分别作为2个栈的栈底,总的数据空间为2个栈共用,当所有空间被占满后,2个栈都满,否则,任意1个栈都可再压入元素,以便充分利用数据空间。②利用动态数组实现,不是简单利用vector实现,因为vector只是方便向后动态增长,这里使用deque(即STL中的双向队列),其实质是两端都可动态增长的动态数组,恰巧可以支持双向栈的实现,2个栈背向生长,即与双向队列的结构完全吻合,初始是2个栈均空,即双向队列为空;之后,1个栈向前生长,1个栈向后生长,对应于双向队列就是分别在头部和尾部插入元素。通过这个练习,可以让学生从分析、设计到实现全面实践,增强学生的C++编程能力。

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包括让学生利用数组、向量、链表分别实现优先队列,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类的设计和实现。这样,既明确了各种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具体实现方法,又可以在实现过程中,增强学生对面向对象技术的深入理解,更好地掌握c++程序设计方法,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

2.3 利用STL中容器理解数据结构应用

数据结构课程主要研究各种基本数据的存储和组织方法以及相应的访问算法,但如何应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数据结构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基本的数据结构类型都是封装好可以直接使用的,如STL中封装的各种容器,从工程化的角度讲,在项目开发中更应该基于软件复用的原理,采用高效的、封装好的代码进行项目开发,而软件复用正是提高软件生产力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对于大多数将来从事应用系统开发的学生来讲,灵活地应用各种标准的数据结构就成为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技能。

为了使学生尽早熟悉STL规范,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各个数据结构类型的声明和实现都基于对C++STL源代码进行简化,让学生了解我们所讲授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是最基本的实现方法,而STL中的各种数据结构则是考虑了系统效率之后的优化版本,这样,学生就能将所学的基本理论跟实际开发系统关联起来,避免了理论和实际的脱离。

同时,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STL的泛化编程,我们从一开始就基于模板进行教学,模板是泛化编程的基础。实际上,学生是很容易接受模板的概念,借助模板可以实现适用于不同数据类型的抽象算法编程,而这种抽象又恰恰是数据结构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因而,利用STL中的各种容器,学生可以灵活地应用各种数据结构来求解实际问题,这样的训练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数据结构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对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大有裨益。

2.4 通过大型实验提升问题求解能力

在数据结构课程中,除了理论教学和课内实验,我们还安排了独立的大型实验,以期通过综合性的题目,使学生能够全面、灵活地应用数据结构解决问题,同时,也对提升学生编程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我们设计了一道模拟系统登录的题目:用户在登录系统时,需验证用户名和密码,通过用户信息的合法性检查方可登录。为了快速查找和验证用户,以及支持新用户添加、老用户删除和用户密码更新等操作,要求系统采用动态二叉树结构实现,支持系统快速查找和更新。为了提高效率,建议学生建立AVL树,或者建立红黑树实现,为了增加题目的综合性,不可直接使用STL实现。

该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对二叉树的掌握情况,尤其是平衡二又树,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要完成整个系统的分析、设计、类的构造和实现、编程、调试,对学生的编程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完成题目后,我们采用一对一的面试方式进行验收,学生不仅要介绍设计思路和实现技术,还有现场演示系统,并对系统进行边界测试以验证系统的正确性和健壮性。这样,可以很好地杜绝学生的抄袭问题,而且,通过学生的讲解,也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思路,评判其设计的优劣;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促进,让他们有机会总结自己的设计思想,并准确地表达出来,通过演示系统,验证和证明自己的算法。在实际面试过程中,对自己系统信心满满的学生,也常会因为一些边界条件的测试导致系统崩溃,让他们大呼意想不到,现实的一幕也让他们大受教育,感慨编程百密仍有一疏,学无止境,进而也认识到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力学研究方向篇9

选择、调整和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是申办硕士点及后续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凝练各学科方向和确定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能够集中有限资源并充分发挥优势,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群。核心的问题在于:依据什么?如何凝练?本文认为,对于申请硕士点的单位而言,首先应分析现阶段研究方向设计面临的约束性条件;其次,对本地区该硕士点的学科研究方向进行分析,依据学科谱系总结出若干类别,明确本地区研究方向的大致分布;最后结合本单位教师的研究成果及申请表的关键指标,分析本单位现有研究状况和师资能够支撑起的备选方向。

一 申请单位研究方向设计的若干约束条件

任何价值、理念的实现,都必须完成对客观存在的具体约束条件的体认和洞察,才能达成从“想象”到“现实”的自洽。具体约束条件往往因时、因势、因对象而变化。就外部环境而言,现阶段申硕工作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包括:国务院学位办的相关政策规定、本地区学科点研究方向的现状及定位、院系培养目标、师资力量、研究状况等。申请单位应当通盘考虑上述诸条件,才能明确申请单位凝练学科方向的框架和边界。

1.学位办的政策规定

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即10号文件)。其中第七条规定:“一级学科是具有共同理论基础或研究领域相对一致的学科集合。”二级学科是组成一级学科的基本单元,研究方向则是组成二级学科的基本单元。根据1999年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政治学与行政学的本科专业可以申请政治学或公共管理的二级硕士授权学科点。

2.同类学科点研究方向设置的地区分布情况

要确保申请成功,申请单位必须充分了解本地区有关高校硕士点的申报和建设情况。在横向比较的基础上,选准自己的定位和切入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考虑研究方向设计的可能性与可行性。2008年国务院学位办的29号文件规定,新增单位及其建设工作要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是“不可替代和无法满足”的。具体到北京地区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而言,由于学科设置和方向已近“饱和”,不可能做到“不可替代”,只能在“无法满足”上下工夫。

3.院系的培养目标

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除了在横向上明确学术型学位和应用型学位的不同之外,在纵向上也应层次分明。硕士研究生不等于大学本科基础上的大五或大六,是从“通才”通向创新型、专业型人才培养的中间阶段,学生获得学位后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博士,也可以选择从事专业工作。因此,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计应集中体现申请单位研究力量最强、研究课题及成果最为丰富的部分,以建构宽广扎实的学术基础。

4.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

研究方向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丰富学科理论和培育次级学科。因此,研究方向应充分预见学科的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和重大的社会问题,一级内容的设计应相对稳定。而作为研究方向中的二级内容,可随社会需求和学科规划的变化进行调整,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同时尽可能保持研究方向设计的衔接和兼容程度。

5.师资力量及研究状况

师资力量是支撑一个学科点的重要变量。然而,罗马的建成非一日之功――引进人才并合理布局需要考虑整体的学科发展规划及课程设置等多方面因素,不可能一蹴而就。就研究方向的设计而言,应确保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的成果,在研课题与研究方向之间的集约化程度较高,并通盘考虑老师的科研与研究方向之间的吻合程度,并做一体化设计。

6.研究方向设计的应然规范

由于学科特点以及社会科学研究逐步走向交叉和融合,事实上,研究方向“应当”如何,难以找到统一的权威答案,可以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实践中几乎所有高校均强调自身方向的科学性与重要性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既然如此,从决策者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这一问题,也许更有利于减少分歧达成共识。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谢桂华在其撰写的《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用较大篇幅强调了各专业点设计研究方向时的若干要求和原则:(1)研究方向应该参考新的专业目录简介中的学科范畴,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但不能东拼西凑。(2)研究方向应该在考虑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应具有前沿性、先进性和前瞻性。(3)研究方向应宽窄适度,相对集中、不宜太散。(4)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应有相应的理论体系。①

二 北京地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申报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论证

下面就结合北京地区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情况,仅以行政管理硕士点为例,对上述思路加以简要的分析和探讨。本部分的思路是依据北京市现有的研究方向分布来论证申请单位的备选方向。选择这一思路有两个理由:(1)就研究方向的分布而言,北京市属于研究生教育的Ⅰ类省份,集中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相关硕士点的历史之久、实力之强、方向之多有目共睹,且现有方向已覆盖了政治学与行政学的全部领域。(2)据此分析,有利于以后进一步发掘申请单位参与专业竞争的特色和优势。

截至2010年,北京地区现有的行政管理硕士点共计22个。在所统计的22个硕士点中,有3个教育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社科院政治学系、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招生时不区分研究方向。其余19个招生单位,共设置研究方向78个,平均每个硕士点设置4.1个。② 有些研究方向实际涉及两个领域,例如“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开发”、“高校行政管理与政策分析”等,为了便于分类统计,本文将这类研究方向进行了拆分,例如“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开发”方向可以拆分成公共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研究方向,将其分别归入所属大类。也有些研究方向尽管看似涉及两个领域,但实际是一个研究领域的不同内容、层次或者分析视角,例如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研究、政府改革与政府创新等,这类研究方向就不再进行拆分。在此基础上,将所有(拆分之后的)方向归纳为13大类,并用二元研究方向的原始名称在相关类中进行了反映,相同的小类在括号内注明了有同类名称的学校数,并将13大类按数量多少依次排序,见上表。

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这13大类已经覆盖了公共管理研究的各个领域,只不过不同高校的研究方向类别不一、名称各异。这些研究方向又可分为“传统”和“特色”两大类:“传统”方向的研究领域相对成熟和稳定,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较为明确,如行政学理论研究、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等。“特色”方向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专业特长或专攻领域的“特色”方向,其研究方向大多与学校名称或特色相关,如对外经贸大学的进出口商品管理、北京林业大学的绿色行政、公安大学的警察行政管理。这类研究方向是从“人无我有”的角度来解释“特色”的,绝大多数都是报本校研究生院审批,自主性较大。二是根据人员和科研情况设计的特色方向,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甚至研究成果均处于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中,有的甚至概念内涵和研究边界都不明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公共管理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任何一所高校想覆盖全部研究领域都十分困难,各个专业点必须各有侧重。在这13大类研究方向中,申请单位可以运用排除法确立自身选择研究方向的备选项,继而结合教师研究成果的分布状况加以逐步筛选,以确定有可能支撑起哪些行政学的研究方向,同时充分考虑到研究成果的分布以及方向之间的包容性等变量。

三 关于研究方向“特色”的思考

从上述对北京地区行政管理硕士点研究方向的设置来看,“特色”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各个高校均按自己理解的“特色”和思路确定研究方向的名称,导致同一研究内容的叫法却五花八门、不甚规范。在研究方向的设计上,各高校要么雷同,缺乏各自的比较优势;要么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缺乏相对稳定性,忽视了在学科发展中的定位。这当然不能全部归咎于各个招生单位,国务院学位办对于何为“特色明显”并无明确的政策解释,这种盲区也导致了各高校理解上的差异和分歧,有一小部分高校存在明显的“特色崇拜主义”。

那么,究竟哪种解释更为正确?本文能够提出的初步分析包括两点:

首先,申请单位的研究方向应立足于较为成熟和稳定的传统研究领域,同时力争在学术上拾遗补缺,进行学科交叉,寻找新的突破口。与此同时,还应关注后续的专业发展空间与研究的难易程度。在传统研究方向的设计上,应考虑“老树发新芽”的发展策略,着眼于本地区学科研究的薄弱环节同时又是学科发展的重要问题,与教师的研究方向、研究兴趣、前期研究充分整合,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科队伍。

其次,从工具层面来看,“特色”绝非凭空想象和杜撰出来的,是需要扎实丰富的研究成果来支撑的,必须用学术梯队的科研实力来说话。一个可行的思路是,依托现有的部级和省部级课题、个人专著以及有影响力的论文放射出强大的辐射能量,来优化、组合、推动“特色”方向的凝练。至于这些特色领域的最终论证与落实,还受制于后续的科研积累以及能否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等若干基础变量。

力学研究方向篇10

在这些实际问题中,对复杂数据的分类问题及复杂函数估计问题的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面。近几年,学者在复杂数据分类及复杂函数估计问题解决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支持向量机是近几年解决此类科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支持向量机的理论基础是统计学习理论,主要用于分类及模式识别问题。目前支持向量(回归)机已应用在外贸出口预测、电力负荷预测、农产品的消费市场需求动态预测、投资组合风险预测等方面。由于复杂的函数估计问题和复杂的数据分类问题在经管类研究生研究的问题中普遍存在,因此将支持向量机作为实验工具,培养经管类研究生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校管理类研究生教育现状

目前,我校提出了建设“教学科研型大学”的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是这一课题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我校拥有3个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校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数量超过1000人。随着我校发展,博士点、硕士点、研究生数量稳步上升。研究生逐渐成为一支不可忽略的科研生力军。因此,培育和发展我校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是加强我校科研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管理学院作为我校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学院之一,近年来加大了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对经济管理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很多教学改进方法。在这些管理问题中,复杂的分类问题和多元数据非线性回归问题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很多决策、预测、评价等问题均可以抽象为以上两种科学问题。支持向量机是近几年用于解决该类问题的一种较流行的工具。因此,本实验教改的实验教案可以为经管类学生深入学习支持向量机及帮助其了解非线性预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经过前期理论知识积累和现场实践经验的总结,对支持向量机应用于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有益的探索,并从理论与实践角度为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实验材料。

二、实验设计方法

对于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的研究与设计,主要采取了以下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根据对课题的理解与规划,以各种交流沟通方式对主讲教师进行访谈,有针对性地调查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进而整理与分析现今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此外,对外采用各类调研方式,如学校互联网主页浏览、走访等方式,对其他兄弟院校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成功经验进行调研与总结。

(2)文献资料法:课题组利用我校教学、科研资源,特别是我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及各类电子网络资源,其中包括维普数据库、CNKI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EBSCO数据库、Sciendirect、SpringLink数据库等网络数据资料,检索与课题研究问题相关的专著和论文,了解本领域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总结、归纳出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案例及实验方案。

三、针对专业的实验课题选择

在实验课题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研究生的不同专业领域和研究方向,其主要来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针对研究方向偏向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本项目选取了企业人力资源的预测问题作为其中的一个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得此类学生能够建立起支持向量机解决工商管理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路。

2.交通管理类学生。研究方向偏向于交通管理类的学生其研究的领域主要偏向于解决交通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交通流量预测。因此,在实验选择中选取交通流量预测问题作为其中的一个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得此类学生能够建立起支持向量机解决交通管理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路。

3.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生。对于研究方向偏向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学生在实验选择中选取了项目终止决策问题作为其中的两个实验,通过该实验使得此类学生能够建立起支持向量机解决管理决策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路。

4.经济类学生。经济类学生对时间序列地研究要求较高,本项目选取了多维时间序列的外贸出口量预测验,通过该实验使得此类学生建立支持向量机解决多元非线性时间序列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的思路。

5.信息管理类学生。信息管理类学生较多地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因此本项目选取物业税税基批量评估作为实验项目,该实验实际上是通过支持向量机构建一种专家系统。通过该实验帮助信息管理类学生建立如何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专家系统。

四、问题与对策

在实际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如下问题:(1)我院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较多,本项目中设计的实验项目无法覆盖到所有研究方向的学生。(2)现有解决分类问题和多元非线性问题的工具较多,本项目设计的实验仅考虑支持向量机一种,对于更高层次的研究要求,例如,对其他模型的比较、模型的鲁棒性、模型的效率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

针对以上不足,提出如下改进措施:(1)进一步对该实验教学系统的应用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充和完善,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本研究设计的6个实验项目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2)在对模型的比较和更深入的研究方面,学院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类似工具的教学。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开设一些深度较高的课程,例如神经网络、复杂系统建模、随机过程等,引导他们做更深入的研究。

因为所选取的科研课题是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和工作岗位的,所以研究生在以后研究工作中初步建立起解决分类问题和非线性多元回归问题的基础,在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能够立即有一定的解决思路,能够较快地进入研究角色,缩短解决问题的路径和难度。

五、结语

本文针对管理类研究生迫切需要增加非线性回归、分类等分析能力提升的问题,提出一系列支持向量机预测与决策实验教学教改方案。通过实践发现,该方案提升了研究生的分析能力,为他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力学研究方向篇11

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大量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充足的创新力量,进而带动社会的技术进步与科学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战略。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重要课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构建新理论、解决新问题等能力方面,这些能力又具体体现在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上。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综合来看,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现有研究主要以感性分析为主,而模型化的刻画不够深入,研究的严谨性不足。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拟构建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研究数据,运用一手数据对假设模型予以检验,从中分析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一、概念定义、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一)概念定义

文章所研究的主要概念定义如下:(1)学校压力,指学校规定的毕业学术条件对研究生造成的压力;(2)导师压力,指导师的学术要求对研究生造成的压力;(3)同学压力,指同学的科研业绩对研究生造成的压力;(4)政策激励,指学校为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而制定的激励政策;(5)政策公平,指研究生感知学校激励政策的公平性;(6)提升紧迫感,指研究生对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内在紧迫感;(7)课堂提升意愿,指研究生通过课堂学习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意向;(8)课外提升意愿,指研究生通过课外学习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意向;(9)提升行为,指研究生为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所采取的行动;(10)提升效果,指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后感受到的成就。

(二)研究假设

学校、导师及同学是研究生在校期间所面对的主要存在,他们对研究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学校是研究生所处的大环境,任何学校都对研究生毕业的学术条件有着具体的规定,这种规定所产生的压力势必会影响到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紧迫感,且这种影响一般来说是正向的,即学校压力越大,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紧迫感就越强。其次,导师作为研究生的监管人,直接对研究生提出学术要求,导师要求所产生的压力势必会影响到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紧迫感,且这种影响一般来说是正向的,即导师要求越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紧迫感就越强。最后,周边同学的科研业绩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研究生的思想与行为,从而带给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紧迫感,且这种影响一般来说是正向的,即周边同学带来的压力越大,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紧迫感就越强。此外,学校为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而制定的激励政策及其公平性也会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紧迫感带来影响,一般来说,政策的激励力度越大且越公平,则越能够激发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紧迫感。据此,提出研究假设H1、H2、H3、H4、H5。

假设1(H1):学校的毕业条件要求对研究生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内在紧迫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2(H2):导师的学术要求对研究生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内在紧迫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3(H3):同学的科研业绩对研究生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内在紧迫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4(H4):学校为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所制定的激励政策对研究生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内在紧迫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5(H5):研究生感知学校科研激励政策的公平性对研究生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内在紧迫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方式主要包括课堂提升和课外提升两种。学校不仅要通过课堂向研究生传播书本知识,更要注意传播科研方法和科学思想,注重科研意识的培养,通过聘请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的方式让研究生了解国内外最前沿的科研学术成果;邀请学校专家、教授进行讲座,举办研究生科研成果或论文报告会,用现实的科研成果激发研究生学习科技和创作发明的热情。研究生在具备科研能力提升的紧迫感之后,就会选择采用相应方式提升科研能力。一般来说,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紧迫感越强,其采取课堂提升或者课外提升的意愿就会越强。据此,提出研究假设H6和H7。

假设6(H6):研究生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内在紧迫感对研究生通过课堂学习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7(H7):研究生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内在紧迫感对研究生通过课外学习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需求决定动机,动机决定行为。需求是最基本的,只有个体(或群体、集团)产生了某种需求,才会基于这种需求而产生动机,继而有了动机之后,这种动机就会支配相应的行为。研究生通过课堂内外学习来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意愿就是一种内在动机,这种动机势必会影响到研究生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行为。据此,提出研究假设H8和H9。

假设8(H8):研究生通过课堂学习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意愿对研究生为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所采取的行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9(H9):研究生通过课外学习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意愿对研究生为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所采取的行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任何行为都会产生特定的效果。研究生为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所采取的行动越多,其科研能力提升的就越快,取得的收获也就越多,个人成就感也就越大。据此,提出研究假设H10。

假设10(H10):研究生为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所采取的行动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后感受到的成就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概念模型

根据上述10条研究假设,构建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模型,如图1所示。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

基于图1所示的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模型,对各构成概念分别设计了3-5个量表问题,量表采用5分制Likert量表,共计34个量表问题。为了保证问卷设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分别采用了文献研究、研究生访谈、项目小组讨论、小样本测试等质量控制手段。问卷测试地点选在重庆市,共发放测试问卷200份,收回有效测试问卷180份。根据测试情况,对量表问题进行了修改和优化,最终形成了正式的调查问卷。正式调查的对象为重庆市主要高校的在校研究生,总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43份,回收率为88.6%。其中,有效问卷365份,有效率为82.39%。

三、数据可靠性检验

(一)鉴别度检验

量表问题鉴别度检验的目的在于,将变异程度不显著的量表问题删除。检验步骤是,首先分别计算每份有效问卷中全部34个量表问题的得分总和,将问卷中得分总和最高的27%划归到高分组,得分总和最低的27%划归到低分组;然后就34个量表问题在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是否具有显著的差异,做独立样本均值比较t检验。检验结果显示,34个量表问题中只有第5题为0.125,未通过鉴别度检验。

(二)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的目的是对变量的测量项目进行净化,具体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变量测量项目进行净化。利用SPSS16.0对通过鉴别度检验的33个量表问题进行因子分析。在提取因子前,首先对样本充分性进行检验,第一次因子分析的KMO检验测试系数是0.823,巴特利特球体检验显著性概率为小于0.001,拒绝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的零假设,表明样本的相关矩阵有公因子,适于做因子分析。第一次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0个公因子,解释率为67%。其中,政策激励量表第12题被归入政策公平因子中,课外提升意愿量表第27题被归入提升行为因子中,与问卷设计不符,宜删除第12题和第27题。另外,提升行为量表第28题在各个因子中的载荷均小于0.5,宜删除。

在删除了量表第12题、27题和28题②后,对剩下的30个量表问题再作因子分析。第二次因子分析前的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结果与第一次相同,说明适于做因子分析。第二次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0个公因子,解释率为70%。经方差最大化旋转后,30个量表问题均被很好地归入到10个因子中,量表问题的因子归类与问卷预先设定的变量划分完全一致,且在各自所属因子上的载荷均超过0.50,而交叉因子载荷没有超过0.50,因子结构清晰,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三)信度分析

本研究的量表题项主要是在借鉴前人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而设计的,因此需要对量表的信度进行分析。采用态度量表法中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Cronbach a系数检验。在社会科学领域,普遍认为总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0以上为好,在0.70-0.80之间为可以接受的范围;分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好在0.70以上,在0.60-0.70之间为可以接受的范围。利用SPSS16.0分别作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Cronbach a信度检验,结果列于表1。总量表的Cronbach a值为0.858;各分量表的信度也满足分析要求,适合于作进一步的结构关系分析。

四、模型拟合与假设检验

(一)模型拟合

运用经过检验的问卷数据,对概念模型图1进行拟合,由拟合结果可知,模型的单位自由度卡方指标x2/df为2.25,满足小于3的参考标准。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86,接近0.90的理想标准。比较拟合指数CFI和非正态拟合指数NNFI皆为0.93,满足不小于0.90的理想标准。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59,接近0.05的理想标准。据此可以认为,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二)研究假设检验

对模型进行整体拟合度检验后,即可进行路径系数检验,进而验证模型设立的研究假设,见表2。

由表2可知,学校压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不存在显著影响,即研究假设H1不成立。剩下的9个研究假设均成立,其中,研究假设H3和H5在10%的统计水平显著异于零;研究假设H4和H9在5%的统计水平显著异于零;其余5个研究假设在1%的统计水平显著异于零。

五、结论与启示

(一)已验证假设的政策含义

1.导师压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0,意味着导师的学术要求对研究生造成的压力提高1个单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会提高0.20个单位。同学压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1,意味着同学的科研业绩对研究生造成的压力提高1个单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会提高0.11个单位。政策激励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32,意味着学校为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所制定的激励政策提高1个单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会提高0.32个单位。政策公平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4,意味着研究生感知学校科研激励政策的公平性提高1个单位,其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会提高0.14个单位。据此,为加强研究生自身科研能力的内在紧迫感,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导师压力、同学压力、政策激励和政策公平来驱动。

2.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对课堂提升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72,意味着研究生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内在紧迫感提高1个单位,其课堂提升意愿会提高0.72个单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对课外提升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65,意味着研究生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内在紧迫感提高1个单位,其课外提升意愿会提高0.65个单位。据此,可以通过强化研究生自身科研能力提升的内在紧迫感,来促进研究生通过课堂内外学习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意愿。

3.研究生科研能力课堂提升意愿对提升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46,意味着研究生通过课堂学习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意愿提高1个单位,其提升行为会提高0.46个单位。研究生科研能力课外提升意愿对提升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18,意味着研究生通过课外学习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意愿提高1个单位,其提升行为会提高0.18个单位。据此,可以通过提高研究生课堂内外学习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意愿,来促进研究生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行动。

4.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行为对其科研能力提升效果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31,意味着研究生为提升自身科研能力所采取的行动增加1个单位,其提升效果会提高0.31个单位。

(二)未验证假设的原因分析

关于学校压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紧迫感的研究假设在本研究中并未得到验证。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一是调查样本的学校压力不明显,即被调查学校对研究生的毕业条件要求可能偏低,未能带给研究生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紧迫感;二是学校压力可能与政策激励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会带来多重共线性,使本来显著的效应变得不显著。扩大样本调查范围和样本容量,是避免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也是本研究有待改进之处。

(三)政策启示

力学研究方向篇12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愈发突出,以此为契机,越来越多的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处于初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一方面需确保本科教学质量,以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需确保科研质量的稳步提升,这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方面,更体现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仅靠单个教师单打独斗是很难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①特别是在科研基础相对薄弱、科研资源相对匮乏的初期教学研究型大学尤为如此。要使得初期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实现质的突破,需要借助科研团队的优势,整合科研方向,形成团队特色,营造创新环境,②③④形成合力后才能与研究教学型、研究型大学中成熟的科研团体开展竞争,争取资源,谋得发展。

处于初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团队组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相应的问题出现。因而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在该阶段能让各方均能接受的组建科研团队的有效途径。

1 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科研团队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组织有序、团队成员知识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将使得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学科自然交叉,不仅可在理论研究过程中获得新的交叉创新点,还可具备解决与团队研究范围相关的各种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因而,优秀的团队既能为个体研究提供思想的源泉,又能服务社会、辐射社会,最终实现团队与成员共同发展。虽然科研团队具有如此多的优势,但不管是在组建过程中还是在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团队中,均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缺乏“自组织”属性⑤,缺乏名副其实的学术带头人,⑤⑥⑦团队构成单一⑧等。处于教学研究型初期的大学,在科研团队组建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研究方向不明确

研究方向是团队组建的目标。研究方向不明确,就像在黑暗大海中行驶的孤舟,最终只能沉没于大海。一个好的研究方向,既需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使得研究成果能服务于社会,进而获得效益,确保足够经费支持,促使研究团队发展壮大;又需形成自身特色,不与其他院校科研强项相冲突,能在竞争激烈的研究环境中另立山头,取得成功。

研究生队伍规模的扩大以及迫于科研压力,使得初期教学研究型大学囤积了大量青年博士,但因在引进人才过程中并未确定研究方向,由此导致引进的博士研究方向各不相同,难以形成合力。之后学校资源的再分配,又受制于当前的评估制度,常以项目、论文为判断标准,或采取平均主义将有限的经费分摊到每个人头,或将经费向暂时取得较大科研成果的个人倾斜。以上手段,都将导致研究方向更为多样化,加剧科研单干现象。

1.2 经费支持力度不够

经费是促进科研团队有效运转的催化剂。办公场地、仪器设备、对外交流、办公用品与设备、团队成员工资等均需要经费的支持。有了经费的支撑,再加上学术带头人的正确领导,团队凝聚力、号召力才会急剧上升,从而加强团队的战斗力。但处在教学研究型初期阶段的大学,经费缺乏是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也严重地制约着团队的形成。

1.3 缺乏有号召力的学术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是科研团队的灵魂,亦是科研团队组建的基础。在人品高尚、学术一流、学术资源丰富的学术带头人的领导下,团队成员相信跟随带头人开展工作会取得比自己单干更为优越的成果后,自然会紧密地团结在带头人周围,认真听取带头人所给出的建议、意见,进而可确保自己研究工作在团队研究方向的范畴之内;反之,当成员意识到跟随一位学术带头人开展工作后不能或者较难取得较大成就后,则会单独开展自己的工作,而放弃与学术带头人的合作。

1.4 现有制度,助长单干

现有的各项制度,如职称评定、论文奖励等规则均对个体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需作为负责人的项目才能在各种评定中认定有效,而论文则仅第一作者论文有效等等。在此制度下,科研成果的归属则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教学研究型初期的大学中,功成名就的准学术带头人往往不愿意去趟这浑水;而对于初出茅庐的青年博士而言,受职称评定、论文奖励等限制,经常过于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这导致在科研团队组建之前就出现分歧,因而组建科研团队也失去其可操作性。

2 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科研团队组建办法

综上可知,在处于初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组建科研团队受制于以下几大因素:(1)研究方向不明确;(2)经费缺乏;(3)缺乏有号召力的学术带头人;(4)科研成果的归属难以确认。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缓慢而有效地组建科研团队。

2.1 凝心凝力,确定团队研究方向与学术带头人

无论是处于初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还是作为其二级教学单位的学院,若想谋得发展,重中之重是整合自身资源,确定若干研究方向与相应的学术带头人,进而组建起相应的团队。在此过程中,学校(院)领导需积极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人多力量大的优势,选择合理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的确立应遵循以下两条主要原则与一条辅助原则,两条主要原则为是否具有应用价值与是否具有科研价值,辅助原则则是是否充分利用了自身资源。以此原则确定好研究方向后,再确定相应的学术带头人。然后由学术带头人负责宣传,吸收一定量内部资源后,再适度引进对口的研究人员。

处于初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受制于学校名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较难在短期内从外部聘用到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因而,对于大多数处于该阶段的学校而言,学术带头人宜以内部挖潜为主,引进人才为辅。

2.2 院、校资源向团队倾斜

资源特别是经费资源,是确保团队正常运转的催化剂。在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组建科研团队,要让一群关联不大的研究者们聚集到一起,仅仅依靠“自发”、“自愿”是很难做到的,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催化。而院、校通过对手头资源的再分配,则可形成很好的激励,促使团队的顺利组建。

如将办公室等资源分配到团队而不是个人,通过对办公地点的划分,将志趣相投的研究者们聚集在一起,则组建成了一个形式上的团队。该团队的作用不容小觑,既可在心理上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团队的形成;又可给予团队成员一个舒适的办公场所(处于教学研究型初期的大学,大多数教师均无固定办公地点),由此导致其产生跟随该科研团队能获得比自己单干更多资源的心理暗示,因而加剧其对于团队的认同感,促使其研究方向更为接近团队发展方向。

而对于经费资源,则可将项目经费分配给学术带头人,学术成员再以项目的形式从学术带头人处获得资助。如前所述,取得一定成绩的准学术带头人不愿意培育学术团队,根本原因在于其无法从大量精力付出中获得足够回报;而对于青年研究者,则因受制于金钱、职称评定等压力,过于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这一矛盾可通过院校经费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缓解。学术带头人借助院校一定量的经费资源支持,以项目形式合理分配后,让年轻研究者们各自完成一些研究内容。这样既可以让年轻研究者获得一定量的金钱、论文和项目等在当前情况下切实需要的名利;又可以让学术带头人获得一定量的科研成果积累,假以时日,必将获得具备解决生产实践中重大问题的科研成果,实现团队与学术带头人的双赢。此良性循环形成后,则可使团队以“滚雪球”的模式向前快速发展。

2.3 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纽带作用

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是组建科研团队初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第二部分所述,如果经费充足,按照第二部分的解决办法,则科研成果的归属不是问题。但对于初期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经费很有限,想借助院校有限的经费来完全解决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是非常困难的。因而需探讨新的途径。处于转型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的数量会急剧上升,因而可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纽带作用,孕育团队科研成果,促进团队内部融合。

可以以团队或学术带头人为主体招收若干研究生,团队成员组成导师组,再由各成员负责指导具体的某几个研究生,开展与成员之前研究方向相关且与团队发展方向一致的研究内容。然后建立有效的学术报告制度,⑨不仅要求学生定期报告其一段时间所取得的研究成绩,亦要求团队成员报告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后续工作计划等。这样不仅促使团队成员与研究生更为快速地成长;更为重要的是可有效促进团队成员的交流,加速团队成员间知识的交汇融合,以此发现新的交叉科学问题以及凝练出更为客观合理的团队研究方向,同时可以促进成员对团队的认同感。

在良好、有效的学术报告制度下,通过3~5年的积累,不仅可以培育出一批对社会有用的研究生,而且通(下转第99页)(上接第78页)过研究生与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必将取得一定量的可解决实际生产实践问题的科研成果,由此导致团队科研成果的产生。团队科研成果的产生,则使得前面谈到的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迎刃而解。

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纽带作用,在培育出有用研究生的同时,还能很好地解决教学研究型大学初期科研团队组建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不仅能通过学术报告制度促进更为客观合理团队研究方向的形成;还能获得团队科研成果,有效解决科研成果的归属问题。

3 结论

通过分析初期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团队组建过程中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力学研究方向篇13

Institute of Medical Information/Medical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stakeholders interest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analyze their requirement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follow-up evaluation directions. Methods Nine direction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study were selected and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eliminary researches were developed. Main stakeholders and participant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s research objects in the study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90 medical researchers, medical research management staff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researchers. Face-to-face interview and E-mail interview were used to conduct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importance paid to the 9 evaluation directions selected in preliminary research. Importance index was developed and nonparametric test was applied to assess the difference regarding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different evaluation directions in order to select evaluation directions with greater importance. Results Nonparametric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9 evaluation directions had different importance index,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0).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by discipline and in general,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by discipline analysis and in general were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s (mean rank of importance index was: 418, 416, 399, 389).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provincial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general and by discipline were less important (mean rank of importance index was: 295, 251). Conclusion There is relatively greater requirement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general or by disciplin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internationally renowns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general or by discipline.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of provincial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general and by discipline are less important.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competitiveness;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city;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Evaluation requirement analysis

科研竞争力是医学研究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医学研究机构强大的科研竞争力是前沿科研成果、先进医疗技术产生的重要保证。科研竞争力评价在各类机构排行榜中占有重要位置。医学研究机构进行科研竞争力评价,可为管理部门资源分配提供决策信息支持[1];同时促进医学研究机构了解自身科研实力、同行相对水平及改进方向,促进良性竞争,有效增强科研活力等;另外可为医学类本科及研究生考生及广大患者提供参考信息。

既往国内外政府机构、行业内研究机构、第三方民间机构都开展过很多科技评价与高校学科评价,也从多个角度了许多排行榜。但是实际结果显示,既往评价还不能完全满足各方需求,仍面临很多质疑[2-3]。既往相关研究多着眼于评价方法的创新与改进、数据库的建设[4-6],尚未针对评价需求开展广泛调研。针对我国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开展需求分析,可为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提供指导方向,是竞争力评价工作的起点和前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以医学研究人员(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中医药学领域的医学研究人员)、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管理研究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他们分别是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的创造主体、管理主体以及评价的实践主体。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可帮助他们寻找科研合作伙伴,提高科研管理效率等。因此他们对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都十分关注,可以分别从研究实践、医学科研管理和科研管理研究的角度为科研竞争力评价提供科学指导。因此,本研究选择他们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需求分析,有助于找准评价方向,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选择熟悉相关领域的医学研究人员、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管理研究人员作为调查对象。研究对象的遴选标准为:①副高及以上职称;②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从业10年及以上;③对本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性,愿意参与问卷调查。严格的遴选标准可以保证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与研究结果的一致性。

1.2 方法

首先,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7-8],通过研究小组头脑风暴和专家咨询初步筛选出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的9个方向,见表1。

问卷分为3部分,分别为:调查对象一般资料、关注度评分表格和填表说明。一般资料包括调查对象的年龄、职称、工作单位、所属学科等。填写关注度评分表格时,请调查对象对上述9个评价方向的关注度进行评分,赋值标准为:非常关注(5分)、关注(4分)、一般(3分)、不关注(2分)、完全不关注建议删去(1分)。另有一个开放性问题,请调查对象列出他们认为重要的、但问卷中未列出的评价需求,并按照关注程度进行打分。将每名调查对象对9个评价方向的关注程度的打分按照如下公式进行标化:Iij=Pij/Pimin

其中,i表示有多少个专家参与评分,i=1,2,3……n;j表示有多少个评价方向,j=1,2,3……9 ;Iij表示第i个专家在第j个评价方向的关注度指数(importance index);Pij表示第i个专家对第j个评价方向的原始打分;Pimin表示第i个专家在所有评价方向打分的最小值。对关注度指数进行排秩,计算每个评价方向关注度指数的秩均值(MR, mean rank),以秩均值表示每个评价方向的受关注程度。

通过面对面访谈和邮件展开问卷调查。为确保问卷调查质量,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保证问卷应答率;对回收问卷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问卷质量;对回收问卷进行双人双录入,确保数据准确性。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频数、构成比对调查对象的学科和职称分布进行描述性统计。本研究属多样本等级资料,采用多样本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具体使用SPSS的Kruskal-Wallis H检验方法比较不同评价方向关注度指数的差异性[9],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综合考虑了学科、年龄、职称、地域等因素,从医院、高校、医学研究院共抽取有代表性的调查对象90名。本研究共回收问卷83份,其中有效问卷79份,问卷回收率为92.22%,有效回收率为87.78%。以上结果显示本研究的问卷回收情况尚可,为研究提供了数据保障。

调查对象分布在医学研究、医学科研管理和科研管理研究三个领域,具体见表2。医学研究领域包含了所有的医学一级学科,正高级职称有38人(48.10%),副高级有41人(51.90%),正高和副高所占比例基本持平。上述结果显示,本研究有良好的代表性。

表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n=79)

2.2 科研竞争力评价需求分析

调查对象对9个评价方向的受关注程度见图1。关注度指数的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9个评价方向的关注程度不同,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52.53,P = 0.00)。结果显示,关注程度较高的4个评价方向为:我国机构分学科评价、我国机构总体评价、国际机构分学科评价、国际机构总体评价(关注度指数的秩均值分别为:418、416、399、389,MR > 370);关注程度较低的2个评价方向为:各地区/省区分学科评价和各地区/省区总体评价(关注度指数的秩均值为:分别为295和251,MR < 300)。

3 讨论

本研究首次以医学研究人员、医学科研管理人员以及科研管理研究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我国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的方向,为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提供参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据关注指数高低可以看出关注程度较高的评价方向有:我国机构分学科评价、我国机构总体评价、国际机构分学科评价和国际机构总体评价评价。调研国外的大学排行显示,《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10]有总体/分学科的大学排名,以及分专业的医院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11-12]有总体/分学科的全球大学排名。国内已有的机构排名显示,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是按照总体/分学科的学术实力对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学术水平进行排名,并进行国内外对比分析[13]。复旦大学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按照总体/分学科对全国的医院进行排名[14]。中国校友会网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按照总体、不同学科类型和专业分别对中国大学进行排名[15]。可以看出,国内外的大学、机构的排名多从总体/分学科的角度进行,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根据关注度指数,对我国医学各学科投入-产出分析、我国机构学科/总体投入-产出分析、国际机构分学科评价/总体投入-产出分析这几个方面也有一定关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根据“投入-产出理论”,从高校资源利用效益方面评价高校的绩效,据此了《中国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16],对教育部直属的72所高校中的69所进行绩效评估与排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据此可以看出,从投入-产出角度对科研绩效的评价已经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进行我国机构总体评价评价,可以评估医学研究机构的综合研究实力,有助于医学研究机构准确定位自身科研水平,找出与国内同行的差距。我国机构分学科评价评价可帮助医学研究机构评估各学科的研究水平,从而发掘优势学科、寻找薄弱研究领域,有针对性的发展优势学科、扶持弱势学科。国际机构总体评价/分学科评价,有助于发现并总结国际知名研究机构的成功经验,评估我国医学研究机构与世界知名医学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的差距,以他们为靶标,打造世界一流的医学研究机构。

我国医学各学科投入-产出分析、我国机构学科/总体投入-产出分析、国际机构分学科评价/总体投入-产出分析评价,可测算出我国医学科研投入产出效率[17],有利于医学研究机构针对性地调整科研投入战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增加产出,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18],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为提升我国医学研究机构科研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19]。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