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的经营实用13篇

酒店管理的经营
酒店管理的经营篇1

一、明确国营酒店成本战略规划,努力提升国营酒店的核心竞争力

(一)树立精细化经营成本管理理念

随着酒店行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国营酒店必须坚持“服务大众,面向社会”的战略定位,在追求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提升的同时,实施市场效益、成本效益、资源效益共同发展的战略理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经营成本进行全程化、精细化、全方位管理。在不断创新经营成本管理的同时严格对成本管理的责任考核、开源节流,实现经营成本的降低增效。另外,国营酒店除了要紧紧把握市场主动权、拓展市场空间,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开发每位员工的潜在创造力。

(二)建立全面的内部成本管控体系

针对我国国营酒店在经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扩大成本管理的深度与广度,特别是要将经营成本管理控制体系覆盖到酒店的每一个经营环节中,例如:采购部门、餐饮部门、客房部门、库存等各环节。一定要明确成本管控中各项规章制度与流程,指出相应的责任对象,切实将成本管控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头上。另外,可以在国营酒店内部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内部挖掘激励机制,在完善的奖惩措施下,酒店员工既感到压力,又有工作的动力,进一步固化了成本管理的关键流程,避免了在经营成本管理中出现的漏洞。优化成本管控机制,切实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三)不断完善酒店的财务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健全的、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严肃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国营酒店经营成本管理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国营酒店在财务预算、收支管理与控制方面实现全覆盖式的管理,对于经营绩效考核、奖惩机制的兑现要实现全参与的形式,对于资金的回收、债权的结算要实现全天候的管理,将开源节流作为酒店经营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并坚决制止各种浪费现象的发生。国营酒店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在酒店内举办各种劳动竞赛、修旧利废等由全体员工参加的节能降耗活动,从每一位员工做起,坚决杜绝各种浪费现象的发生。

(四)进一步明确经营成本的管理职责

为了进一步稳步推进国营酒店经营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在经营成本管理上讲求细节、落实责任,在不断拓宽酒店经营渠道的同时完善酒店经营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实现经营成本管理的制度化、信息化、标准化。例如:酒店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细致的核定各部门的能源消耗、办公费用、维修费用、培训费用等成本控制指标,对这些目标实现责任化管理。

(五)进一步完善酒店的成本管理体系

国营酒店可以编纂《酒店管理手册》,使其内容能够涵盖酒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制定与修改酒店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价格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切实夯实酒店的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完善酒店的预算管理与成本管理机制,不断规范化酒店的资金管理;加强对酒店采购成本、制作加工成本的监控力度,从源头抓好经营成本的管理工作;遵照酒店《能源管理办法》,加强对酒店水电气的管理,制定出节约的量化指标并严格进行考核,最终实现能源消耗的科学、合理控制;按照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办法的基本原则,调整酒店部分岗位与部门负责人的职务,任人唯贤,充实酒店的管理力量

二、固化经营成本控制环节,夯实酒店成本管理基础

(一)严格酒店的预算管理制度

酒店要严格按照预算管理制度来细化、执行预算内容。使酒店的全部支出纳入到预算管理中。酒店要定期在本单位召开经营活动分析会,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加强对酒店各项资金、票据的统一管理,严格按照预算的金额来执行。另外,还必须加强对物资采购供应的管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内容进行采买。例如:要及时对酒店的餐厅主食、副食等采购价格进行市场调查,确保物资的物美价廉。加强对各部门执行预算指标的监督与考核,在酒店内部做好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工作动员,让员工从节约一滴水、少用一方气、节约一度电等小事开始,坚决杜绝各种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制定统一的成本费用标准

面对酒店经营成本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统一制定出成本和费用支出的核算标准,财务部门必须对成本费用支出标准的实施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控。在财务、经营成本管理上一定要全面推进全方位整体优化、全过程系统控制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要在广大酒店员工心中树立精打细算、节约能源从我做起的思想,实现对酒店经营成本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总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国营酒店要想在竞争中谋求发展、站稳脚跟,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竞争力的提升是需要酒店加强对经营成本的管理来完成的。因此,国营酒店必须在保证自身服务质量的同时,不断寻求降低经营成本方式,努力挖掘降低经营成本的内在潜力,努力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实现国营酒店的长足、健康、可持续发展。

酒店管理的经营篇2

现在的品牌企业对于酒店终端消费者管理与引导一般是通过酒店促销员来实现的,即便如此,很多企业将促销员管理纳入到经销商系统中,企业仅仅是出一个人的工资,然后就万事大吉了,导致酒店终端客户资源比较多地控制在经销商手里。当经销商遇到新的诱惑投奔其他品牌,那么盘中盘在这个市场就遭遇了死角。

2002年11月,安徽口子酒业运用盘中盘策略在陕西西安市场获得了非常大成功,口子集团也将西安市场作为外省城市市场的样板市场来进行经验推广。但是,由于口子窖忽视了对渠道终端目标消费者管理与控制,很快,随着经销商与口子集团在酒店政策上分歧加大,导致双方在合作面上出现比较大波动,2004年6月,我到西安去考察市场,安徽口子窖在西安市场的销售已经是一落千丈。2005年9月,我再度来到西安做啤酒市场调研,口子窖在西安市场基本上就是销声匿迹了。如果当初口子窖建立起如安徽市场或者江苏市场一样,管理目标消费者的价值体系,将市场管理重心直线下垂,减少对经销商过度依赖,我们相信,口子窖完全可以借助经销商打下的市场基础,实现对西安市场真正的占领与掌控。仅仅依靠比较低端的促销人员,肯定不能做到对目标消费人群的深度把握与严格控制。

白酒品牌企业如何管理盘中盘产品的重度消费群,根据我后来在云南市场操作经验,建立酒店终端主要消费群基础性档案,在营销中实施有目的的营销对接是实现对酒店终端管理的有效手段。

云南玉溪市红塔区,有一个白酒品牌---玉林泉酒,该品牌是云南省玉溪地方一个白酒品牌,在营销中,充分利用云南人家乡宝的观念,通过对玉溪本地文化的嫁接,在红塔区有很强的品牌号召力,无论是高端的餐饮酒店,还是低端酒店终端,这个产品均有很好的销售记录。2004年4月,我们了一个湖北白酒品牌在云南市场上市工作,我们首先对云南烟草集团消费规律研究发现,云南烟草系统有其固定的消费规律。

首先是周一到周五,以单位性消费为主导,消费场所比较多集中在周边几家定点的大酒店,餐标规模比较恒定。

其次是周六与周日,以个体为消费,加上部分家庭消费,比较多集中在郊外以及昆明市场,而且他们消费场所依然非常多集中在几个点上。

单位性消费餐标比较高,而个体性消费则凸现出实惠的特征。

根据我们对烟草集团消费群的深入研究,我们采取了对集团客户的管理动销,通过捆绑式互动促销,使得湖北这个白酒品牌在云南市场很快打开了局面。

首先是在烟草系统内部的电视网络上进行密集的广告投播,通过内网电视广告增加该品牌在目标消费者面前的曝光率,使得终端导购不至于因为消费者对产品陌生而感到尴尬;

推出了喝湖北品牌白酒,享受郊区家庭亲情之旅的奖励活动,变直接让利给单一消费者为家庭性让利,使得白酒公务消费过程中利益收获惠及到家庭全体成员,主动让家庭主妇遍吹家庭的枕边风,推动新产品在陌生市场的快速启动。

建立酒店消费目标人群档案,对重点关键人进行攻关。如办公室主任、工会组织、部门领导等等进行性格特点研究,编制核心客户档案等等。通过深入细致的摸排,我们对云南最大的白酒消费群----烟草系统有了十分深刻的认识,并且,我们将消费者的消费特征编成顺口溜,向导购员进行培训,使得导购员在进行终端导购中拥有了明确的指南针。

关键是,我们建立的客户档案使得白酒企业对终端消费者管理摆脱了对经销商的重度依赖,形成了厂家与经销商共同管理酒店终端消费者,合理制约的良性酒店治理结构。

同时,我们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消费者管理平台搭建一定不要指望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去完成,因为上面的消费者档案建立全部是在幕后完成的,如果大张旗鼓地做这种调研,会严重影响盘中盘产品在酒店终端的市场稳定性。因此,企业一定要能够掌握着酒店终端消费者特点,采取比较隐蔽的手段搭建客户管理的基础平台。

其次,酒店终端就是管理酒店老板

因为是在酒店终端做市场,也就是“螺丝壳里做道场”,对酒店老板的掌控就十分重要了,酒店老板是我们一个销售终端的负责人,我们大部分商业活动都需要通过酒店老板来完成,包括对目标消费者的管理与经营。

对酒店老板的管理有两个层面。第一是物质利益层面,充满考虑到酒店老板在酒水利润上的价值认知,在博弈中完成企业,经销商与酒店老板三方利益的策略平衡;第二就是比较高层次的对老板经营深度价值服务。只有这样,对于酒店老板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

关于酒店老板与经销商、企业三方利益平衡问题。目前的盘中盘操盘者对于酒店层的利益安排还是体现出比较高超的技术水平,软性的利益与硬性的利益均有所体现。

确保盘中盘产品成为酒店酒水主要利润来源。现在做酒店,不做酒水的老板绝对没有了,很多酒店实际的饭菜利润非常之低,但酒水的利润必须要保持一个很大的幅度。因此,品牌企业基本上在制定老板直接利润额度上,还是比较容易照顾到老板的利益。其实,我们可以审视一下,如果你的酒水不是这个酒店主要利润来源,我们就很难在战略面上做到实质性控制这个酒店,即使是我们出一笔相当重要的买店费也难以稳定住酒店老板。但是,只要我们的产品真正在结构上称为这家酒店酒水主要利润来源,自然,你的产品在酒店的地位就会非常地稳定,所谓有作为才会有地位。因此,我们在前面文章中一再强调,产品竞争力对于盘中盘这种营销策略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

然后就是买店费了。对于没有酒店经营经验酒店老板,或者对于一些希望掠夺性经营酒店的老板,开一笔比较可观的进店费对酒店终端也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但是,一旦我们用金钱撬开了酒店老板的大门,就一定要将经营重点转移到产品运作与消费者动销上来,一定不要错误地认为老板从此跟您就是哥们了。惟有你的产品在酒店终端带来滚滚的利润,你们的关系才有可能从一般层面的金钱关系转移到战略合作关系。我们做盘中盘的人曾经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用金钱建立起来的关系是情人关系,而用产品与营销实力建立起来的持久竞争关系就是夫妻关系了,我们跟酒店老板要建立起夫妻关系,就一定要在消费者动销上下功夫,不要指望金钱建立起来的情人关系会给你带来长久的利益。

再就是对老板的人文关怀与阶段性政策支持。老板的人文关怀比较简单,喝酒,聊天,找乐,私生活等等,这里要说明的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品牌白酒企业不可能做到酒店老板每叫必到,在交往过程中的适度距离与有效沟通是保证对老板精神或者经营上管控的有效手段。

在管理酒店老板过程中,不要冷落了对于经销商管理与监控。要做到平衡经销商与酒店老板之间关系也是一门很好的学问。在管理酒店老板这个环节上,切忌让经销商感觉到你要架空他,一般情况下,我们与酒店老板在一起的时候不要谈论跟经销商之间商业上博弈与价格上问题,除非特殊场合,在与酒店老板沟通过程中要保持与经销商之间的透明沟通,最好能够在一些场合让经销商参与到品牌企业与酒店老板深度沟通之中,让经销商感觉到你是在为他打天下!

盘中盘酒店老板管理中还有一个利益问题就是究竟有谁是酒店终端的实际控制者?目前市场上对于酒店终端拥有形式有三种:

第一种情形,酒店完全有经销商操控,品牌企业将裸价白酒品牌交给经销商,对于酒店终端管理基本上是浅层次的促销会有品牌企业提供。这种方式下的酒店终端,品牌上只能通过软性的方式与经销商之间建立客情,实际掌握酒店老板还是比较难的;

第二种情形,经销商与制造商各出一半的费用,如果品牌商很强势,或者品牌上品牌属于二流品牌,基本上,终端掌握权就应该在品牌企业手里。制造商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微弱资源优势,实现对酒店老板的深度耕耘,因为制造商基本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有一些品牌比较弱势的制造商,酒店终端的控制权就有可能要转移给经销商,制造商要利用好经销商平台经营酒店终端,进行资源合理转化;

第三种情形,就是酒店费用全部有制造商提供,此时,制造商如果还不能够实现对酒店老板的实质性经营,那就是十分遗憾与可惜了。

盘中盘对于老板的经营与管理还有一个更高层面的手段,就是深度参与与知道酒店老板经营酒店,使得酒店生意由于您的参与而变得越来越好。

现在,很多快速消费品特殊通路提出了一个商业概念,单店营业率问题。单店营业率有两个层面的涵义,其一是提升自己产品在该酒店终端的单店营业率,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帮助酒店老板提升酒店营业水平,这样,我们的利益才有根本性保证。但是在实施对酒店老板进行经营面的增值服务过程中,要三个必备的条件,否则,可能老板的营业率却是提升了,但收获的可能不是您,而有可能是你的竞争品牌。

第一个条件就是酒店要有一定的规模,因为制造商也要考虑投入产出比例嘛,如果一个营业很低的酒店,我们做营业性指导,提升的空间可能并不大,而且实际操作效果也不会十分理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提倡锦上添花。我们经营营业性增值服务酒店规模一定要足够大,确保市场运用中的操作效果;

第二个条件就是酒店老板一定要是可交之人。必须看到,我们有一些酒店老板属于典型的金钱至上的老板,他们对每一分钱都会斤斤计较。我们一点要防止将合作伙伴---酒店老板做得很大,而酒店老板依次为平台向我们大幅度增加进店费,促销费等费用,当然,制造企业要做到经营酒店终端的操盘人的稳定以及对酒店老板细微心理的洞察,即使满足酒店老板小的价值需要,化解酒店老板有一天忽然狮子大开口。在这个问题上,主动往往比被动更加能够节约公司的资源。

第三个条件就是酒店一定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与潜力。不少酒店终端采取掠夺性经营,缺少远大目光,老板的专业素养也很差,这样的酒店终端也不适宜导入经营性战略辅导计划,因为你的增值服务可能成为对牛弹琴的服务,酒店要么就是根本没有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么就是老板根本不具备这种品味,专业上很难进行沟通。

第三,酒店终端管理就是如何经营基层酒店终端人员的人脉。

千万不要小看酒店终端任何一个基层员工,职业的微笑与耐心对于从事盘中盘操作的业务人员绝对十分重要。因为你能说出酒店终端打扫卫生的老大妈是老板的什么亲戚嘛?很难说!酒店终端人脉的经营对于盘中盘操作者是一项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在实际进行酒店终端经营中,所有人员都是我们要给以微笑的受众。当然,酒店终端还是有一些十分重要岗位的基层人员需要我们特别的关注力。

其一是吧台。吧台是我们接触到第一个酒店实际操作人员,因为我们的白酒产品要在吧台一瓶一瓶从吧台流向消费者手里,哪一天吧台不高兴了,我们产品可能就要卡壳!而且,我们的产品在酒店的地位也与这个岗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我们要强酒柜一个好位置呀,我们要在酒店终端做一个活动呀等等都需要获得吧台的大力支持,因此,经营好吧台人员使我们产品有一张很好的面孔。经营吧台手段就很多了,我们不少男性业务人员采取了牺牲“色相”获得吧台美女青睐也是惯用手段之一,而施以不断的小恩小惠则是屡试不爽的法宝。

其二是服务员。服务员是与酒店消费者接触最为密切的一个酒店基层人员。利用酒店服务员直接推销我们的产品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不要小看酒店服务员,他们中的很多人通过酒水的暗扣获得的经济收入甚至于比做服务员实际收入都要高。对于酒店服务员暗扣,酒店老板一般都有所了解,聪明的酒店老板一般会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态处理服务员这部分灰色收入,而一般比较计较的酒店老板才会采取截流的手段来收缴这部分收入。很多厂家于是采取补贴方式来进行服务员报酬的兑付,还有就是提供一些特殊的物品,如化妆品,家庭用品,节日补助等手段进行弥补,收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其三是财务人员。酒店终端结帐一直是一个令白酒盘中盘企业十分头疼的问题,因此,对于酒店财务人员的利益观照也是盘中盘业务人员需要重点掌握的一个技巧。手段基本上与上述比较一致。

酒店管理的经营篇3

一、酒店面临新的经营理论的挑战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汉莫博士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重新开始”的论文,首次提出了企业再造的概念。1993年汉莫博士与管理咨询专家JamesChampy合著《再造企业》(ReengineeringtheCorporation》一书,并以“管理革命的宣言”作为副标题,对企业再造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在二位专家的倡导下,企业再造运动首先兴起于美国,并迅速波及全球,从而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管理革命浪潮。有人认为,该运动是继全面质量管理运动后的第二次工商管理革命。有人甚至认为,这场管理革命对当今企业的影响可以与两个世纪前亚当·斯密提出的分工理论对当时企业界的影响相提并论。企业再造理论是对分工理论、组织理论的否定,是对酒店经营管理长期实行的部门化、专业化管理的革命。

1.企业再造的含义

企业再造,也可称为企业再造工程或企业重新设计。汉莫等人在《再造企业》一书中作了十分清楚的定义:“企业再造就是对企业业务流程(BusinessProcess)做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在成本、高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各项当代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改善”。

根据汉莫的定义,再造企业是从根本上对企业原有的基本信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因此企业经营中一直遵循的基本信念,如分工思想、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岗位责任制等,都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对此进行全面的重新考虑。再造企业不是对组织进行修修补补,而是对企业运营方式的重大革命,它要触及到事情的根源,对企业进行彻底改造,而决非是一般的改善或提高。企业再造着眼于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企业以输入各种原料为起点到企业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的一系列活动。汉莫等人之所以认为应从业务流程着手改造,是因为现行企业业务流程是分工理论的直接产物,不重造业务流程,就不可能实现绩效指标的显著提高。

2.对分工理论的挑战

两个世纪前由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分工理论,一直是企业组织建设的核心理论。一方面,企业制造产品的过程被分为一连串的简单动作,最后由生产线组装完成;另一方面,在组织机构上表现为金字塔式的官僚体制。这种劳动分工、专业化及金字塔式组织体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当人类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后,价值观念和消费需求发生新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分工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企业经营与组织模式已不再是产生高效率的法宝,而已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枷锁,直接影响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员工在生产经营中的“只见树木(局部或自己岗位),不见森林(全局或最终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效果)”、管理者的“本位主义”、组织内部的“官僚习气”、轻视顾客与缺乏革新精神等,都使企业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动摇了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因此,企业再造理论大胆地向主宰了人类两个世纪之久的分工理论提出挑战,它否定专业分工论,主张工序合并,实行团队工作的“合工”业务流程工作方式;它否定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提倡“精兵简政”、组织结构“扁平化”;它实行分权管理,彻底消除官僚体制;它广泛、充分地发挥信息在生产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中的作用。

总之,企业再造理论与分工理论不同,其宗旨是通过一场彻底的经营管理革命,建立起高效率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绩效的飞跃式提高。

企业再造理论一经提出,便迅速风靡欧美,继而波及亚洲等其它地区,成为世界企业关注的热点。目前约有70~75%的欧美企业正计划进行企业再造,美国500家大企业中有70%不同程度地正实施着“企业再造计划”。一些企业通过企业再造,有效地创造了竞争优势,使企业再度迈向辉煌之路。例如,美国波音公司进入90年代后出现不景气,公司为了摆脱困境,决策者确立了以降低成本为突破口,以改革工作流程为出发点的“企业再造方案”。公司打破传统的分工专业化、顺序化及中央集权的经营管理方式,建立工作整合(进行工序合并,实行综合作业),打破组织界限及讲求平行作业的管理方式,使公司在成本、质量与顾客服务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如1996年生产一架737波音客机的生产周期由原来的13个月减少到6个月,经营成本也降低了20~30%,波音公司终于通过“再造”挽救了自己,重新走上了繁荣之路。

国外实施企业再造取得成功的经验有下列几点值得借鉴:(1)对企业的整体改造优于局部改造;(2)企业高层主管和各级主管重视并直接参与改造;(3)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作用;(4)变革的时机适宜,如选择企业面临困难、危机时期;(5)团队精神发挥得好;(6)对员工进行高素质的培训,拓开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作业技能。

世界酒店业也正酝酿着与旅行社、航空公司的结合,进行综合改造;根本改革市场调研、预定、交通、接待、服务的作业程序;酒店内部的作业程序合并、工序合并,实现对顾客的“一条龙”服务、跟踪服务,让顾客感到十分方便和满意。

二、酒店经营

管理模式的两大转变

因特网对酒店经营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现代管理理论对酒店经营管理的理念、经营思路产生的支配作用,都导致了酒店经营管理模式必须来一个大的根本性的转变。

1.从制度型经营管理模式向人本型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

制度型模式主要是“以工作为中心”或“以岗位为中心”,通过各种规范、规章制度、标准等对酒店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形式,它提高了管理者的权威,有利于制度、法规的制定、执行和任务的完成,有利于管理者制定工作方针、计划、经营目标,在世界酒店业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但它在强调管理者权威性及制度的强制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员工作为“人”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发挥,缺乏对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引导,忽略了员工间的和谐团结对酒店经营的重大影响,制约了员工个性发挥。

人本型模式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员工自主管理、民主决策、确立团队精神、协作精神、主人翁意识等观念,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潜能,管理者主要起宏观调控和监督作用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必然要引起酒店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工作程序等的重大变化,组织机构要更加精简,更有效能;对现代信息的传递与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

2.从“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向“以现代营销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当今酒店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经营观念、经营方式等等方面来一个革新,必须把过去的“以理财”为重点的管理模式转到“以生财”为重点的经营管理模式上。“客源是酒店的衣食父母”。无客源酒店什么都谈不上,也没有财可以理。酒店要有持续的丰富的客源,必须要以现代营销学的理论与实践去开发客源,真正做到时时处处方便客人,处处时时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必须了解市场、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及时调整酒店产品与服务的组合,向公众不断沟通本酒店的服务特色、价格,以及做好即时的跟踪服务和各种信息反馈等等,使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都十分满意,起到良性循环的经营效果。要做到这些,最好的帮手就是借助于因特网与酒店企业内部网的有机结合,为四面八方的客人与酒店之间架起一座方便的桥梁。信息网络技术为现代营销提供了真正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因特网。目前,一般人都可以在公司、家庭、学校等轻易连接上因特网,进行通信,获取资料,消遣娱乐等。他们也希望差旅时可以方便地上网。

至于租用酒店办公的商业客户,上网更加是工作和生意上的需要。所以一家没有因特网服务的酒店会减少吸引力,也显得不高档。网络酒店是当今酒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网络酒店就是已经连上因特网的酒店。在网络酒店里,无论是酒店本身,还是入住客户,都可以便捷地连上因特网,进行通信,获取信息等。也可以说网络酒店是酒店通过特有的系统联接上国际互联网,通过网上的主页向全球多姿多彩、声情并茂地展示自己的风貌、特色;向全球亿万的用户分销自己客房和各种服务的酒店;并可依此组成酒店连锁业,以强劲灵活的营销手段向广大市场进军;它可以向众多的客户提供面对面的营销方式;它开拓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平常方式下的人力、物力所无法与之比拟的。它代表了最新和最有效的营销方式,它为酒店开发客源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一般来说,网络酒店可以为世界各地的顾客或公众提供以下的因特功能:

(1)WWW(网站浏览);

(2)电子邮件收发;

(3)文件传输FTP;

(4)用因特网免费打长途电话;

(5)因特网视频会议;

(6)流动商务中心;

(7)网络打印(打印网上获取资料);

(8)因特网培训,等等。

网络酒店还可以为酒店带来新的收入,如:(1)记时上网服务;(2)电子信箱服务;(3)视频会议;(4)出租主机空间,出租PC笔记本电脑服务、(5)网上订房服务;(6)网上订餐、订花、订书等服务;(7)网上广告服务等等。

可以说,酒店经营进入网络营销时代,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科技进步的必然。

三、“以网络营销为核心”的酒店经营模式

具体在四个方面可以得到突破:

1.在实现新思维方面可以得到突破

当今酒店经营管理的新思维集中概括为社会营销观念;一切为了顾客,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为已任的酒店意识;全心全意任劳怨为顾客服务的精神。由于有了大容量、高速化、互动式信息互联网,为酒店按照新思维经营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因特网的大容量、高速化、互动式,改变了我们过去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服务方式和较低的服务效率。过去许多服务需要有中间商诸如旅行社、航空公司的介入,才得以有效地完成,中间商成为信息的组织和传递者,并控制着酒店部分营销活动。如今使用信息互联网,一方面使顾客有了充分的信息来源,让客人选择酒店商品的范围和权利大大提高,真正做到“任君选择”;另一方面,酒店亦获得了更强大的信息处理和传输能力,使之对市场的调研和市场细分可更加深入与可靠,并可不受空间、时间限制及时满足消费的个性化、特殊化的需求,实现“一对一”的特定营销,从而摆脱“非得批量才予办理”的惯常做法,从而逐步摆脱中间商的控制,更加符合顾客的需求进行酒店商品的销售,达到更加有效的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酒店与顾客之间的沟通强化,变得更自由更方便,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缩短,直销变得更为重要。网络营销可以改变过去被动反应性的营销方式,而成为主动性灵活性的营销方式。

因特网络将使酒店的组织结构职能化分工向一体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以顾客为中心、顾客为导向的新的组织结构体系(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酒店营销战略的时效性、灵活性随之增强,战略计划的调整将更为频繁。市场营销组合也由4PS(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策略转化为4CS组合(满足顾客欲望、满足欲望的成本、满足购买便利和满足沟通)。这是消费者参与信息控制之后的客观要求。

2.在信息海洋中,迅速、准确的解决供需双方“各取所需”的信息问题可以得到突破酒店网络营销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快捷、准确的信息沟通,提供信息服务,为此对网上供需两方的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十分重要。要有一目了然的方便查询和可利用的《信息目录总汇》、《信息目录检索》等等。商品经济最本质的表现形式就是“供”和“求”两个字。经济发展必然造成“供”的大量增加,而新的“求”一方面刺激着新的“供”,另一方面又淘汰着老的、旧的“供”。这两个字无休止不停的运动。谁真正能在若干具体的“供”与“求”之间架起桥梁,谁就是成功者。酒店营销工作的成功,关键也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上网的供方与需方的主页,实现全天候的供需双方信息的沟通。

3.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优势,在酒店营销、公关广告宣传手段上取得突破

事实上目前国内已有多家酒店利用因特网进行了一系列的公关、广告宣传活动,并迅速获得了信息反馈和显著的经济效果。例如,杭州望湖宾馆通过我国因特网商业信息站“中国黄页”上网后,一周内就收到国外发来的电子邮件要求预订房间,此后预订房间的电子邮件、传真连接不断。酒店进行网络广告有着传统广告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是:(1)成本低、制作一个网络主页成本仅需几千元人民币;(2)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容易调整广告的信息内容;(3)酒店与顾客可双向交流。4.建立面向顾客的服务体系,实现直销的突破

建立面向顾客的直销服务体系,包括:

(1)向顾客传递有关服务项目、服务特色、价格以及可为顾客带来独特利益的信息;

(2)利用电子邮件帮助顾客解决问题,减少顾客购买和查询信息的货币成本和精力、体力等非货币成本,从而提高顾客感觉中的价值。

(3)向顾客提供网上模拟服务,使顾客亲临其境感受服务,以降低其购买风险。<

BR>(4)根据有关顾客偏好等信息,事先准备好顾客所要求的“定制化服务”,以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5)减少旅行社、航空公司等中间环节下的直接营销渠道服务。

(6)为降低成本建立酒店与设备生产厂或原材料供应厂间的直接联系服务。

(7)为丰富顾客文化娱乐生活在客房内建立多媒体可放精密唱盘和游戏光盘的服务。

……

总之,今天的酒店已处于网络信息环境之中,谁能及早认识并采取网络营销手段,谁就会在酒店经营中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并具有更多更强的竞争优势。

世界最大的假日酒店集团建立了全球网络(WWW)的站点。无数的因特网入网者通过电脑上假日集团的主页,可获取其它各个酒店的信息,包括服务和房间种类等等。该公司的董事长和执行主席BrianLangton先生说:“客人可通过他们的私人电脑直接预定客房”。德国的假日酒店在客房内也设置了因特网站点,包括文字处理、平铺式窗口和传真设施。客房内还有多媒体可放精密唱盘和游戏光盘。另还推出新项目"Vidoondemand"顾客可以选择特定的时间看他们想看的电影,而不必按固定的电视节目表的顺序。

我国开发的千里马{图}酒店电脑管理系统(Intranet)为酒店与因特网(Internet)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它把每间客房的PC工作站用网线连上因特网,然后通过专线把酒店企业内部网和因特网相连。或者是用专线把酒店企业内部网和国际互联网相连,这种方式成本较低,对酒店住客也十分方便。

【参考文献】

酒店管理的经营篇4

1.企业再造的含义

企业再造,也可称为企业再造工程或企业重新设计。汉莫等人在《再造企业》一书中作了十分清楚的定义:企业再造就是对企业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做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在成本、高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各项当代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改善。

根据汉莫的定义,再造企业是从根本上对企业原有的基本信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因此企业经营中一直遵循的基本信念,如分工思想、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岗位责任制等,都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对此进行全面的重新考虑。再造企业不是对组织进行修修补补,而是对企业运营方式的重大革命,它要触及到事情的根源,对企业进行彻底改造,而决非是一般的改善或提高。企业再造着眼于业务流程。业务流程是企业以输入各种原料为起点到企业创造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终点的一系列活动。汉莫等人之所以认为应从业务流程着手改造,是因为现行企业业务流程是分工理论的直接产物,不重造业务流程,就不可能实现绩效指标的显著提高。

2.对分工理论的挑战

两个世纪前由亚当斯密创立的劳动分工理论,一直是企业组织建设的核心理论。一方面,企业制造产品的过程被分为一连串的简单动作,最后由生产线组装完成;另一方面,在组织机构上表现为金字塔式的官僚体制。这种劳动分工、专业化及金字塔式组织体制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发挥了很大作用。然而,当人类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后,价值观念和消费需求发生新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分工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企业经营与组织模式已不再是产生高效率的法宝,而已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枷锁,直接影响到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员工在生产经营中的只见树木(局部或自己岗位),不见森林(全局或最终产品与服务质量的效果)、管理者的本位主义、组织内部的官僚习气、轻视顾客与缺乏革新精神等,都使企业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动摇了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因此,企业再造理论大胆地向主宰了人类两个世纪之久的分工理论提出挑战,它否定专业分工论,主张工序合并,实行团队工作的合工业务流程工作方式;它否定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提倡精兵简政、组织结构扁平化它实行分权管理,彻底消除官僚体制;它广泛、充分地发挥信息在生产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中的作用。

总之,企业再造理论与分工理论不同,其宗旨是通过一场彻底的经营管理革命,建立起高效率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绩效的飞跃式提高。

企业再造理论一经提出,便迅速风靡欧美,继而波及亚洲等其它地区,成为世界企业关注的热点。目前约有70~75%的欧美企业正计划进行企业再造,美国500家大企业中有70%不同程度地正实施着企业再造计划。一些企业通过企业再造,有效地创造了竞争优势,使企业再度迈向辉煌之路。例如,美国波音公司进入90年代后出现不景气,公司为了摆脱困境,决策者确立了以降低成本为突破口,以改革工作流程为出发点的企业再造方案。公司打破传统的分工专业化、顺序化及中央集权的经营管理方式,建立工作整合(进行工序合并,实行综合作业),打破组织界限及讲求平行作业的管理方式,使公司在成本、质量与顾客服务上取得了显著效果。如1996年生产一架737波音客机的生产周期由原来的13个月减少到6个月,经营成本也降低了20~30%,波音公司终于通过再造挽救了自己,重新走上了繁荣之路。

国外实施企业再造取得成功的经验有下列几点值得借鉴:(1)对企业的整体改造优于局部改造;(2)企业高层主管和各级主管重视并直接参与改造;(3)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的作用;(4)变革的时机适宜,如选择企业面临困难、危机时期;(5)团队精神发挥得好;(6)对员工进行高素质的培训,拓开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作业技能。

世界酒店业也正酝酿着与旅行社、航空公司的结合,进行综合改造;根本改革市场调研、预定、交通、接待、服务的作业程序;酒店内部的作业程序合并、工序合并,实现对顾客的一条龙服务、跟踪服务,让顾客感到十分方便和满意。

二、酒店经营管理模式的两大转变

因特网对酒店经营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现代管理理论对酒店经营管理的理念、经营思路产生的支配作用,都导致了酒店经营管理模式必须来一个大的根本性的转变。

1.从制度型经营管理模式向人本型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

制度型模式主要是以工作为中心或以岗位为中心,通过各种规范、规章制度、标准等对酒店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形式,它提高了管理者的权威,有利于制度、法规的制定、执行和任务的完成,有利于管理者制定工作方针、计划、经营目标,在世界酒店业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但它在强调管理者权威性及制度的强制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员工作为人自身的能动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发挥,缺乏对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引导,忽略了员工间的和谐团结对酒店经营的重大影响,制约了员工个性发挥。

人本型模式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员工自主管理、民主决策、确立团队精神、协作精神、主人翁意识等观念,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潜能,管理者主要起宏观调控和监督作用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必然要引起酒店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工作程序等的重大变化,组织机构要更加精简,更有效能;对现代信息的传递与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

2.从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向以现代营销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

当今酒店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经营观念、经营方式等等方面来一个革新,必须把过去的以理财为重点的管理模式转到以生财为重点的经营管理模式上。客源是酒店的衣食父母。无客源酒店什么都谈不上,也没有财可以理。酒店要有持续的丰富的客源,必须要以现代营销学的理论与实践去开发客源,真正做到时时处处方便客人,处处时时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必须了解市场、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及时调整酒店产品与服务的组合,向公众不断沟通本酒店的服务特色、价格,以及做好即时的跟踪服务和各种信息反馈等等,使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都十分满意,起到良性循环的经营效果。要做到这些,最好的帮手就是借助于因特网与酒店企业内部网的有机结合,为四面八方的客人与酒店之间架起一座方便的桥梁。信息网络技术为现代营销提供了真正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因特网。目前,一般人都可以在公司、家庭、学校等轻易连接上因特网,进行通信,获取资料,消遣娱乐等。他们也希望差旅时可以方便地上网。至于租用酒店办公的商业客户,上网更加是工作和生意上的需要。所以一家没有因特网服务的酒店会减少吸引力,也显得不高档。网络酒店是当今酒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网络酒店就是已经连上因特网的酒店。在网络酒店里,无论是酒店本身,还是入住客户,都可以便捷地连上因特网,进行通信,获取信息等。也可以说网络酒店是酒店通过特有的系统联接上国际互联网,通过网上的主页向全球多姿多彩、声情并茂地展示自己的风貌、特色;向全球亿万的用户分销自己客房和各种服务的酒店;并可依此组成酒店连锁业,以强劲灵活的营销手段向广大市场进军;它可以向众多的客户提供面对面的营销方式;它开拓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平常方式下的人力、物力所无法与之比拟的。它代表了最新和最有效的营销方式,它为酒店开发客源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一般来说,网络酒店可以为世界各地的顾客或公众提供以下的因特功能:

(1)WWW(网站浏览);

(2)电子邮件收发;

(3)文件传输FTP;

(4)用因特网免费打长途电话;

(5)因特网视频会议;

(6)流动商务中心;

(7)网络打印(打印网上获取资料);

(8)因特网培训,等等。

网络酒店还可以为酒店带来新的收入,如:(1)记时上网服务;(2)电子信箱服务;(3)视频会议;(4)出租主机空间,出租PC笔记本电脑服务、(5)网上订房服务;(6)网上订餐、订花、订书等服务;(7)网上广告服务等等。

可以说,酒店经营进入网络营销时代,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科技进步的必然。

三、以网络营销为核心的酒店经营模式

酒店管理的经营篇5

随着酒店业的全面对外开放,酒店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能否顺利赢得新经济形势下的巨大挑战直接决定着各酒店的兴衰存亡。在当前背景下,全面提升酒店经营管理水平对保持酒店综合竞争力继而赢得激烈市场竞争下的挑战而言至关重要。作为一种在发达国家运用较广的先进管理方法,全面预算管理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正确应用对于酒店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在酒店中的深入应用不仅标志着酒店经营管理思想与理念的转变,更是优秀管理方法在酒店经营过程中的全面体现。虽然目前大部分酒店都从思想上开始重视全面预算管理,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盲区与认识误差,管理不科学、不甚全面等问题较为普遍,非常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提升酒店经营管理水平作用的全面发挥。因而,酒店必须在推广全面预算管理方法的同时,要勇于更新思想观念,正确认识问题所在,只有这样,全面预算管理才能在酒店经营管理中发挥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分析

全面预算管理指的是酒店在其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筹划并预测其未来经营活动及财务管理成效,全过程监控预算执行,并持续对照预算目标与预算实际完成情况,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整与完善对策,以期有效帮助管理者进行酒店经营管理活动,最终顺利实现酒店的战略发展目标。可见,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全面预算管理是酒店实施战略目标控制与管理的主要手段。

自上世纪20年代全面预算管理在通用、杜邦公司等应用以后,全面预算管理就以较快的速度成为众多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从最初只有协调与计划功能到目前具备评价、激励与控制等诸多功能,全面预算管理经历了从简单到综合、从计划实现到战略发展的重要历程,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全面预算管理扮演着日益重要的关键角色。全面预算管理的应用顺应了信息社会对酒店财务管理所提出的现实要求,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在酒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切实提升酒店战略管理能力、高效利用酒店资源、有效控制经营风险并利于监督考评、促进酒店成本的节约及收入的提升。

全面预算管理涉及了酒店经营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它通过财务信息与数据的形式明确提出经营计划指标,并综合考察计划期内酒店各有关资源的使用及来源情况。全面预算管理需要所有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十分注重快捷高效的双向沟通。将全面预算管理思想科学引入我国酒店管理实践之中,不仅有益于酒店财务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酒店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三、在酒店经营管理中有效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

1、充分明确全面预算目标

酒店在制定全面预算目标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酒店自身的发展战略,只有确定好了酒店的战略发展目标,才能据此制定酒店的全面预算目标,因为预算目标是酒店战略目标的进一步细分,全面预算管理是切实协助酒店战略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工具。酒店在编制全面预算时,不能将预算定位的过低,也不能将预算定的过高,过低则使得预算大大少于年底实际支出,预算目标很容易实现就无法有效发挥其激励作用,过高也不利于激发酒店经营管理者的预算执行积极性,预算目标偏离实际可能导致员工怀疑预算的适用合理性。酒店应该将全面预算目标看作是酒店战略发展目标在本年度预算的具体表现,在酒店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具体制定预算指标及目标。要完善地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酒店首先要进行深入地市场调查以摸清酒店业经营环境,分析自身的经营优劣势,科学合理地定位自身经营管理战略及全面预算目标。

2、科学制定酒店经营预算指标

财务类类与非财务类经营预算指标是酒店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两大类评价指标,前者如费用、利润、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回收率等,后者如平均房价、客户出租率、市场份额等。酒店在制定全面预算指标时应当合理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充分挖潜原则。酒店在经营过程中至少要保证其资本报酬率大于或等于酒店业平均水平,为此,酒店必须深挖潜在的盈利能力,以行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财务及非财务指标为准绳,最大程度地提升其资本报酬率,以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二是措施配套原则。与落实预算指标有关的配套措施必须具体且有可行性,只有具备了完善的落实措施,才能尽可能降低酒店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才能更好地完成全面预算目标。可参照行业标杆和内部标杆来制定酒店的经营预算指标,行业标杆指的是酒店业整体的各项经营指标,这是由市场决定的指标,先进平均数(行业排列前五的平均数)、行业平均数等,这些指标代表了一定的竞争实力,要达到这样的水平酒店业需要不断努力。内部标杆相比行业标杆则更为偏重客观实际,实际也更为容易,它是以酒店以往的实际经营数据为基准,较易获得,但也有弊端,如酒店自身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可能无法被及时发现且容易逐步累积,使顽疾得不到根治;三是市场原则。酒店预算指标要建立在市场(包含产品市场、客源市场及劳动力市场)预测的基础上,这是由于产品及劳动力市场制约着酒店所消耗的能源费用、食品原料、人力成本等,而客源市场则又制约着酒店的收入及其产品销售价格,其预测目标不能凭空臆想而定,只有这样才能使其预算目标真正实现合理性与实用性。

3、规范全面预算编制程序提升预算适用性

按照“分级编制、上下结合、财务汇总、审议下达”原则科学规定预算编制程序,有效提升预算在酒店的适用性,在编制中要逐步实行零基预算制度,避免员工以个人经验为依据编制预算,要选择能给酒店带来最大效益的经费分配决策方案。酒店经营管理层要充分把握好预算编制各阶段的有关事项。

第一,在目标下达阶段,酒店销售部应在预算管理小组组长(如总经理)的领导下于酒店预算编制起始月份(如10月份)初步预测下年度经济形势,依据酒店本年实际经营情况,制定下年度销售目标,该目标将作为酒店制定下年度预算的直接依据。总预算目标确定后,将其层层分解至各有关部门及人员,使全员能够准确把握各自的成本控制指标及经营任务。

第二,在预算编制上报阶段,在预算管理领导小组下达预算编制具体要求及预算分项目标后,各有关预算执行部门及人员应向财务部门提交详细的本部门预算方案,方案的制定可参照本预算年度前几个季度及前几个年度的有关情况,利用平均数思想制定分解至月度的预算方案,对于费用项目应逐步分解至物品单价及其他明细科目。

第三,在财务部平衡汇总预算方案阶段,对于各预算执行有关部门交来的分项预算方案,财务部要认真对待,及时进行汇总与审查。对于与酒店整体管理目标相违背的分项预算,财务部要妥善提出初步调整意见,并报酒店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及时将审批结果反馈至各有关部门,并与其共同协商,提出平衡综合的建议,说明修改的必要性及原因,以使其顺利接受预算调整,避免冲突,加强相互理解。

第四,在预算方案审批阶段,财务部应依据调整后的各部门分项预算进行酒店总体预算方案的编制,对于分项预算中不符合酒店整体经营目标的事项,预算管理小组应督促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以调整,经过这个过程财务部编制出酒店总体预算终稿提交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后再报上级单位审批。

第五,在财务预算执行阶段,财务部负责将总预算指标逐步分解成明确详细的指标体系,结合酒店自身的考评办法,经酒店管理层审批后正式将预算目标下达至各有关部门加以执行。

4、加强酒店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过程监督

预算执行不仅要注重事后的差异分析,更要加强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过程监督,使酒店的一系列控制活动按预算计划顺利开展。因而,酒店不仅要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内部控制等规章制度,还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完善酒店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执行过程监督,及时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发现并解决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充分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鼓励其为完善业务技术而出谋划策;三是实行预算执行“责任到人”制度,使酒店全员人尽其责;四是实施预算指标归口管理,监督职责由酒店财务部负责履行,其他各有关部门及人员是预算指标的归口管理者,也是监督人;五是源头控制酒店成本费用支出,采购须采用招投标及申报批准管理方法,严格遵循四比原则;六是遇事多进行民主决策,全体酒店员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此外,对酒店而言,收入指标在其所有预算指标中地位最为重要,这是由于销售预测的准确度直接决定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酒店必须提前启动销售预测,做好市场调研,分析竞争形势,在确定本酒店市场地位后首先编制收入预算,以统筹指导酒店其他预算的编制。

5、深入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健全预算执行考评机制

作为监督预算执行情况的部门,酒店财务部除了要密切关注成本费用支出情况,更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预算执行偏差,并挖掘差异背后的原因,可在酒店的例行会议上给予通报并提出纠偏措施,甚至可以提请酒店预算管理小组对个别预算方案的调整进行审议。同时,要健全以考评预算指标为主的预算执行考评办法,严格兑现奖惩承诺。目前根据预算执行来考评酒店各部门的工作业绩较为普遍,为保持预算的严肃性,必须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预算考评密切结合起来。考评指标不应局限于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还需要其他一些如服务质量、客户满意度、员工创新能力等辅助考评指标,使酒店预算执行考评工作实现预期的效果。此外,考评要切实起到罚懒奖勤的作用,对部分超支费用要不奖只罚,以防个别部门的成本乱开、以次充好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只有深入分析预算执行情况进一步健全预算执行考评机制,才能有效提升酒店全员的预算执行积极性,提升酒店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全员凝聚力及酒店的综合竞争力,最终有益于酒店经济效益的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管玲芳:平衡计分卡在酒店全面预算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2(2).

酒店管理的经营篇6

一、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分析

(一)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企业通过分析自身发展和经营状况,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然后结合企业以往各项财务数据,来对企业所有可量化的指标进行统筹规划,并且针对企业每个经营项目内容都制定一份预算目标。它依据的基础是市场的需求与科学的预算,以销售预算为切入点,然后延伸到成本、投资、收支等经济活动的各层面。结合企业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把预算管理目标从上至下分解到酒店各个部门直至每个人,还要将预算管理与酒店管理控制相结合,以便对预算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与调整。通过将预算目标与实际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估对比,找出企业经营过程中与发展战略及预算目标的偏差,进而逐步完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加强内部管控为手段,致力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创造最大价值的管理措施。随着经济管理相关理论的进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全面预算管理从最开始的计划和协调资金到如今扩展到内部控制的方方面面,以至于涉及企业的总体规划。正是因为全面预算管理的诸多优点,现代大多企业,不论是制造型企业还是服务型企业,都纷纷在企业内部效仿实施,由此可见,将全面预算管理体制运用到现代酒店行业中,是顺应经济发展实现酒店有效管理的一项非常得力的措施。

(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整合性的管理信息系统,它能够起到全面控制的作用。它把发展战略作为制定全面预算的中心,综合了多种技术,包括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从而使经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薪酬预算、财务预算融于一体的一种综合管理系统,它是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质量和经营效益,同时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有效管理工具和管理机制。

二、我国酒店行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完善

预算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完善,多数酒店缺乏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公司法中规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由董事会制定,由股东大会审议批准。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酒店经营管理中,由总经理做出有关经营预算管理决策的酒店企业所占的比重较大,而由专门的预算机构做出最终决策的企业所占的比重却较少。而且在企业制定全面预算过程中其他部门的参与很少,不能综合各方的意见和建议,较大程度地限制了预算的合理性,也在预算具体执行的可行性方面留下了问号。同时我国酒店经营管理中,对业务部门的重视程度高于职能部门的现象较为严重,所以酒店对财务部门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虽然在酒店的各项经营活动中,都离不开财务部门的参与,但财务部经理缺少表决权,一般只能按照企业高管的决策无条件执行,在作重大决策时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很难否决管理层作出的不具有财务可行性的决策,由此可知,在一般的企业管理中,监督机制也是形式多于实质。

(二)预算编制方法比较落后,存在管理层任意编制的现象

实际上,在经营过程当中,有很多酒店每年的各项指标实际发生额与预算的目标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酒店行业经营波动性较大,但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预算编制的方法落后,缺乏具体的支持预算的行动计划和科学的预测基础,掺杂的主观因素较多,更多的依赖管理人的历史经验,缺乏科学依据。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预算编制方法主要有: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等。而我国酒店业大多采用传统的固定增量预算法,这种方法以历史数据为基数,按预算期内一定的变化量来编制下一年度的预算,操作起来比较方便,省时省力,但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受到固有的一些不合理事项的影响,这降低了预算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三)预算执行分析考核不足,不能作为有效的绩效考量标准

在我国,全面预算仅为后期控制,缺少事前事中控制,这样一来使得控制的约束力不足。通过对比发现,国外酒店在预算期结束之后,就立即将实际发生的各种业务数据与原始编制的预算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得出差异进行分析,对企业这个时期的业绩进行评价,以此作为酒店控制日常经济活动的依据;评价结果也作为评定各部门、各个职工工作成绩好坏的重要指标;同时酒店管理人员从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为编制下期预算作准备。尽管国内酒店也会进行业绩评价、差异分析等后续分析评估工作,但是国内酒店通常预算目标不准确,制定预算的基础缺乏科学性,因此不能以预算为标准作出评价业绩、奖惩员工的尺度,对于下一期预算的编制,也起不到参考的作用,无法改善整体的全面预算管理。

(四)全面预算管理专业人员和相关设备匮乏

国内酒店的预算管理人员大多是财务部门熟悉财务知识的会计人员,大多财务人员对酒店经营管理的相关业务只是较为熟悉,并不够专业,所以在编制预算时,不能够立足于酒店的经营特点、从宏观角度进行预算的编制,从而可能会对预算编制质量以及可行性产生直接影响。此外,如今的预算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使用,目前较多的国内酒店并未运用计算机系统来进行预算编制,或者仅仅是将计算机用作存储数据的工具,缺乏适应酒店经营管理、编制预算的计算机系统,因此在编制全面的预算报告时,可能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

三、酒店行业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构建完善的酒店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要以酒店的整体战略规划与经营目标为导向,制定合理的酒店预算。全面预算制定后一经批准,就必须严格执行,指导酒店经营,进而促进实现酒店的战略规划与经营目标。具体而言,酒店应设置预算管理决策机构、工作机构和执行单位三个层次的基本架构。决策机构应包括酒店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和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主要职责是制定预算管理制度,拟定预算目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等。工作机构一般设在财会部门,由财务负责人及财务、计划、人力资源、生产、销售等部门人员组成,职责是拟定预算管理制度、目标分解方案,跟踪、监控并汇总、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等。执行单位包括内部各职能部门,职责是提供编制预算基础资料,编制和上报本部门预算等。企业应以酒店的管理重点作为出发点,着重研究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三部分的内容。在三部分内容中,首先根据企业的管理方式,编制具有企业特色的报表、数据流、员工的工作职责分工等子系统,进而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突出管理重点,明确管理需求。

(二)选用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规范管理层预算编制的流程

酒店企业全面预算编制,一般会经过确定经营目标、编制预算、调整预算、批准预算下达四个步骤。首先由企业的决策分析部门,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比如政治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居民收入情况、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竞争对手动态、内部管理制约等,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从而得到酒店企业的财务分析报告和市场预测分析,采用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等先进科学的预算方法,制定出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经营总目标;以经营总目标为导向,以业务部门和活动环节为依托,在整体的预算体系下,将酒店的经营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明确为各个部门甚至个人可量化、可考核的预算指标;审核通过后或是经过相关的调整审核通过后,形成书面预算责任书,一方面利于本期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时查阅分析和评价,同时作为下一预算期预算管理的参考和指导。

(三)加强预算执行的分析考核,实施奖惩制度

预算执行的分析考核是全面预算管理环节的最后一环,是检验预算实施工作效果好坏的有力工具,也正是分析考核将预算管理连接成一个闭环过程。预算分析环节,酒店预算管理相关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应当建立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制度,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另外,酒店应加强预算分析流程和方法的控制,确保预算分析结果准确、合理;同时应采取恰当措施处理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并根据执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预算指标及时作出调整。在预算考核部分,酒店应当注重预算考核制度的建立健全,将预算目标的考核情况纳入酒店员工的考核和奖惩范围,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和辞退等的依据。制定具体可行的预算执行考核办法,并认真、严格地组织实施,同时要根据酒店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预算考核周期;最后,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预算考核,奖惩措施要公平合理并及时落实到人。要奖惩并用,不能只奖不罚,并防止奖罚实施中的人情添加因素。

(四)选择合适的人员进行全面预算的编制

全面预算作为一种有效、综合的企业财务管理工具,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酒店要想全面实施有效的预算管理,在招聘环节,应该注重考核相关人员的素质水平,是否具有相关酒店管理的经验、是否具备财务管理的专业技能、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企业也可以聘请专门机构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进行筹划。全面预算管理不仅限于预算编制、下达,而是由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调整、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环节所组成的管理活动,所以,人员上岗后,酒店还可依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有效促进酒店全面预算管理在推动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过程中发挥长期的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新荣.预算管理在酒店中的应用[J].法制与经济,2014(06).

酒店管理的经营篇7

2 酒店经营成本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2.1 酒店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 我国的酒店管理者普遍缺乏对于成本管理的意识。在很多酒店,管理层不重视成本管理甚至完全没有成本管理意识;酒店普通员工认为酒店成本管理只是酒店管理层或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自己毫无关系。因此,成本管理制度就很难在企业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这样就会大大增加酒店成本管理的难度,会直接阻碍酒店的健康发展。

2.2 酒店缺乏成本管理的内容 目前我国很多酒店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重视材料的成本和员工的成本,而忽视了酒店的时间和信誉的成本,这样直接导致了成本管理对象的片面化;此外,酒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酒店员工的配置不合理、员工的薪酬制度不合理、员工的培训不科学等,这些情况也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影响酒店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增加酒店经营成本。

2.3 酒店缺乏成本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很多酒店都缺乏完善的酒店成本管理制度,有的酒店虽然制定的有相关的酒店成本管理制度,但因为缺乏健全的激励和考核制度,相关条例在经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执行,依然达不到有效控制经营酒店运营成本的效果。而缺乏合理、有效的成本管理机制则会严重影响酒店成本管理,使酒店无法达到预期的运营目标。因此,酒店要想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

2.4 酒店员工流失率高 酒店高频率的员工流失会直接影响酒店的运营成本和服务质量,这对于酒店的运营非常不利。在员工频繁更换的情况下,酒店为了保持酒店日常运转,只有通过不断招聘新员工来填补空缺的服务岗位。酒店需再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新入员工进行培训,而酒店培训人员的大量重复工作将会不断消耗酒店成本,造成酒店资源的重复浪费。据调查,造成酒店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有工作强度大,薪资没有吸引力,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3 互联网时代下加强酒店经营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互联网时代,酒店经营者不仅要关注酒店的日常运营,更要重视酒店运营成本的控制,酒店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需改善管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降低酒店非必要项目的支出,减少资源的重复浪费,提高各部门人员的工作效率。

3.1 优化薪酬管理的设计,降低酒店人力资源流失率 针对酒店员工流失率高的问题,酒店需倾听多基层员工的心声,关注员工的心理状态;优化薪酬管理设计,建立、健全薪酬激励机制;设计公平、有吸引力的晋升制度,在员工成长过程中为员工描画清晰的职业发展路线;想方设法留住员工,鼓励员工长期为酒店工作,这样不仅能保证优质的服务质量,还能有效降低酒店人力资源成本。

3.2 利用互联网技术,降低酒店企业的推广与培训成本,实现更好的盈利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以往酒店运营中投入的大量广告推广费用在酒店成本中占据较大比例。通过利用微信公众号、酒店官方网站、手机APP软件,对已有会员和潜在消费者进行营销信息推广,成本低、推广效果好。通过与各种在线旅游、酒店、餐饮营销网站合作,实施跨界营销整合,可以打破时空局限,为更多的顾客推荐企业的各种酒店产品,从而有效提高酒店的营业收入;通过设立酒店培训网站,对在职员工进行长期、有计划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服务质量,帮助员工在职业道路上不断成长,培养员工的职业成就感,减少员工流失;利用互联网便捷的沟通方式,可实现酒店与顾客的实时沟通,更好的了解酒店客户的各种需求,为顾客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优质服务,从而提升顾客消费的满意度,培养顾客的酒店忠诚度,提升酒店竞争力。

3.3 引进成本管理软件,加强酒店运营成本分析 引进专业酒店成本管理软件,实现酒店运营成本的周期性分析,这将为管理层的日常酒店运营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管理者可及时针对过高的不必要成本支出进行及时控制和调整,减少资源浪费,优化酒店财务状况,减少成本压力,为酒店节省大量资金。

酒店管理的经营篇8

一、《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酒店管理专业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知行合一的过程,知识和技能的累积也是由初级到高级的进阶。从结构上,本课程是对酒店管理R等年所学课程的总体归纳。在职业教育三年中,我们为学生规划了三大类课程:基本素质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能力课。基本素质课是教育部规定的每一位大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类课程,如:《大学语文》、《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毛概》、《思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业基础课的内容是对酒店行业的基本了解及在酒店行业学习工作所必备的语言、形象等要求,如《饭店业概论》、《普通话》、《职业英语》、《职业形象塑造》等课程,而专业能力课则要学习酒店中各部门工作内容及服务技能,如《前厅运营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管理》、《酒店信息系统运营》、《酒店网络营销》,以及为提升职业兴趣、延伸学习内容而创新性开设的模块课程。从2016级入学的学生开始,《酒店经营与管理》这门课被安排在了第六个学期,也就是大专学习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四个学期上述课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有关酒店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业务操作,并且完成了顶岗实习,第六学期再学习本课程,会对前期所学的全部课程有一个总体的回顾及系统的联系。

从知识上,本课程是从服务技能学习到基层管理方法学习的提升。在第二、第三学期,学生进行的专业能力课学习是针对各部门各岗位的基础知识及工作任务的基本操作流程的学习,而《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的知识则提升到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的高度,学习的重点不再是具体任务的操作步骤,而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站在经营管理目标下安排工作。

从技能上,是从操作具体工作任务到组织策划管理的进阶。前期的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某岗位基本的服务技能,能够解决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具备一线服务员的工作能力及职业素质。经过第五学期及假期总和至少半年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酒店某岗位已有较熟练的基层服务经验,对酒店的工作性质、部门的运营过程也有切实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第六学期《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的开设能够融会贯通酒店管理的理论与实际,提升学习的高度,配合《酒店督导》课程等学习,培养学生能站在基层管理者的视角,运用基础管理工具及方法安排工作流程、组织工作、策划活动、提升工作效率。

二、《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授课现状

很多安排到《酒店经营与管理》这门课的老师都表示该门课的教学很有难度,分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学校教师的酒店经营管理实际经验缺乏。学校教师由于工作时间及内容的关系,鲜有机会能参与到真实的酒店运营过程中,缺乏实际的经验和工作体会,只能通过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源等间接的方式获得《酒店经营与管理》知识点的阐述和案例,很难将一些书面的理论讲解得通俗易懂,表现方式也难以生动。备课过程参考同行已有的教学资料,难以补充新鲜的信息,导致信息落后。

理论课程授课过程单调乏味。由于上述原因,很多授课老师只能照教材、参考书或者按照已有 PPT 内容逐一讲解,理论的内容枯燥乏味,讲解的不透彻,学生依然听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授课教师的教学环节也没有精心设计,理论课程的授课将很有可能成为教师的单向输出,学生一旦对课程失去兴趣,则不会继续接收信息。一个课堂如果没有师生的互动,只有老师在照书讲,学生无心听,教学当然难以进行。

教学辅助资源不足,没有真实的运营数据做支撑。《酒店经营与管理》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课程,由于教师的实际运营经验缺乏,授课需要依靠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实际运营数据,而这些资料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取的,市面上的案例等资源已是多年以前编写的,无法跟上酒店实际运营的变化。

学习成果检验方式单一,无法真实评价学习效果。虽然《酒店经营与管理》被定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但教学效果和成果的检验还是过于单一,课程学习之后,只是被作为一门考试课被安排进行笔试卷面考试,而考试的内容大多围绕教材或授课的知识点进行,考试的内容只做到了一些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考察,并不能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酒店管理的经营篇9

1酒店纳税筹划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11酒店纳税筹划的意义

从整体层面而言,酒店主体进行纳税筹划能够使酒店的税收支出得到有效节省。但要深入分析酒店纳税筹划的意义,还需要从宏观及微观两大角度进行分析。

基于宏观视角而言,酒店的合法节税来说,是依照国家在税收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的披露而进行,这在立法机构上来讲无疑属于一类信息反馈。立法机构能够以酒店的各类纳税筹划方式,对酒店业的税收法律条款及制度进行完善,进而使酒店纳税筹划真正符合酒店长期稳健的发展。

基于微观视角而言,酒店主体进行纳税筹划,能够使酒店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目标得到有效实现。众所周知,酒店主要的目标是盈利;酒店之所以会进行财务管理,主要是希望酒店在税后所获取的利润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基于条件允许的法律范畴以内,酒店主体以诚恳、合理、规范的态度进行纳税筹划,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自身税负得到有效减轻,进而使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成为现实。同时,酒店进行纳税筹划,还有助于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的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外来酒店企业纷纷至我国进行投资,这样的情势对我国酒店造成了发展方面的压力。[2]对于我国酒店与其他国家酒店来说,要想使自身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节支的增收是关键环节之一,在节支增收得到有效实现的情况下,还能够进一步使酒店的经营能力及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整体层面而言,当酒店的纳税筹划获得成功,便能够使酒店的税收支出得到有效节省,并且当纳税主体实行了纳税方面的责任及义务,也有助于酒店良好品牌形象的打造,在酒店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的条件下,无疑使酒店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12酒店纳税筹划的现状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从多个角度认识到了酒店纳税筹划的意义及价值。虽然我国酒店主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酒店纳税筹划的价值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且存在不足,这也是目前我国酒店纳税筹划的现状写照。酒店要想使纳税筹划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便需要具备符合行业准则的纳税筹划工作人员,且对这部分人员在工作能力水平上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包括具备会计、财务方面的管理知识及能力,具备税法方面的专业知识等,此外还需要具备沟通能力、营销能力等。[3]当纳税筹划人员具备以上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够为酒店纳税筹划提出科学有效的方案,进而为酒店纳税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但是,现状而言,酒店在这方面尚且较为薄弱,纳税筹划人员的专业技术显得不够好。并且,部分酒店的财务工作人员在对酒店进行财务管理的情况下,尚且采取记账核算的模式,此类模式较为传统,难以使计划管理的价值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并且,酒店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面存在认识不充分的情况,显然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酒店纳税筹划的发展。基于整体层面分析,酒店自身在纳税筹划专业人才方面比较匮乏,这样便难以使税负得到合理、规范的减轻。倘若考虑外聘税收筹划技术人才,则无疑增加了酒店的经济负担。因此,我国酒店纳税筹划工作想要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展,还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强化工作。

2酒店财务管理中经营环节的纳税筹划需完善的关键点分析

21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策略

对于酒店行业来说,其资金是非常密集的,固定资产在所有资产当中所占比重大概为80%,并且其固定资产在投资回收上的期限比较长。从中可知,酒店的固定资产变现能力较弱,这一特点便使得酒店基于经营管理过程中潜在比较大的风险。所以,便有必要对酒店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基于酒店当中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在成本费用总额当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其折旧计算方法会对折旧费用产生直接性的影响,进而使整体成本费用受到影响。所以,酒店在纳税筹划过程中,便有必要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策略,在对成本费用进行合理调整的基础上,让其实现最优化成本值。这样,便能够最大化地与利润抵消,最终使税收负担获得有效减轻。此外,酒店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策略的情况下,可能会采取加速折旧法的方式,此方法可行,但需充分注意几点要求:其一,必须与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相符合;其二,必须与国家及酒店自身财务会计制定规定相符合;其三,需与酒店主体具备的固定资产资金运动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够使酒店纳税筹划显得更加合理及科学。

22规范选择存货计价策略

我国规模较大、规范程度较好的酒店通常具备商品与餐饮两大部门。为使生产经营及销售经营的需求得到有效确保,两大部门均会采取存储货物的行为或手段。在存货的条件下,便需要相应的资金作支撑,从而产生相应的成本费用。因此,酒店存货计价是否正确,便对会计核算当中结转每期小时成本的数额产生直接性的影响,进一步使酒店当期的税收负担受到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酒店来说,规范地选择存货计价策略便显得极为重要。其中,个别计价法基于具体实施中工作负荷较大,并且成本较高,在大多数存货当中适用性不高。在市场价格发生波动的情况下,酒店便有必要使用加权平均法,以此使利润的波动受到影响,让应纳税所得额维持平衡。在物价降低的情况下,便可以使用先进先出法,主要是由于这个时候期末存货成本比较低,期初销货成本比较高,销货毛利比较低,便能够使所得税实现缓缴。总之,根据酒店实际存货情况,规范选择存货计价策略非常关键。

23做好兼营销售方面的筹划工作

为了规范酒店纳税筹划工作,还需要努力做好兼营销售方面的筹划工作。一方面,对不同税目应税项目的筹划进行兼营。对于酒店来说,所经营的项目比较多,不同的经营项目适合不同的税率。酒店主体需以经营项目为依据,采取分开核算方法,以此使低税率经营项目收入应用高税率征税状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对销售的筹划进行兼营。根据相关准则,服务型企业兼营货物销售或者非应税劳务的,需分开来核算货物与非应税劳务与应税劳务销售额,并对增值税及营业税进行分开来征收。对于无法进行核算或者难以精准核算的税收,应税劳务和货物以及非应税劳务需同时征收增值税,但营业税则不进行征收。此外,基于兼营销售筹划过程中,需避免和混合销售行为搞混淆,两者需清晰地划分开来。总之,做好兼营销售方面的筹划工作非常重要,酒店在纳税筹划过程中需对此给予充分重视。

3结论

通过文章的探究,认识到酒店进行纳税筹划有助于减轻酒店自身税负,同时有助于酒店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但我国大多数酒店在按纳税筹划方面存在阻碍,比如受到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以及缺乏专业的纳税筹划人员等。鉴于此,便有必要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策略、规范选择存货计价策略以及做好兼营销售方面的筹划工作等。相信从以上方面加以完善,在兼顾国家在酒店纳税筹划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基础上,酒店的纳税筹划工作将能够得到顺利开展,进一步为我国酒店行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艳纳税筹划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8):346-348

酒店管理的经营篇10

一、广泛使用CI、CS、CL、CIS服务营销战略

当今世界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各种颇具文化底蕴的企业经营战略日益发展,不断创新。“顾客满意(CS)”是饭店企业战胜竞争对手的最好手段,是企业取得长期成功的必要条件,没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能像令“顾客满意”那样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企业提供长期的,起决定作用的优势。白天鹅宾馆通过实施CI、CS、CL、CIS不同层次的服务营销战略,坚持对服务过程,尤其是对服务“真实瞬间”的监督和控制,如:搞好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敬业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的思想,认真细致努力工作,以出色的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做好每个顾客的服务工作。从而使顾客形成良好的感知质量。

白天鹅宾馆领导开业10多年来,一直按霍英东先生的指示,非常重视关心和研究白天鹅宾馆的前途和发展,并借鉴学习国外许多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和措施,通过CI、CS、CL、CIS不同层次的竞争战略有机的结合。具备国际水准的现代白天鹅宾馆有舒适、安全、安静、卫生、设施完善,用品充足的客房;提供各种风格独特的美味佳肴和各式餐厅,有现代会议厅,商务中心,设备优良齐全的办公室,丰富多彩的康乐设施,游泳池、桑拿、美容、美发服务,以及适应顾客需求的购物中心,方便银行、邮局、电视、电话,因特网服务系统;一流素质的酒店管理和服务系统,热情友好、周到、细致的优质服务。白天鹅宾馆从建馆开始就围绕顾客满意这个中心,进行设计和构思,如:白天鹅宾馆堂内配以飞瀑流溪,花艳草翠,格调中西合壁,装饰工艺、巧夺天功、四周环境优美、风景怡人,使人陶醉。那温文尔雅、仪表端装的服务人员、一流的服务质量,凡进入白天鹅宾馆的中外宾客,感受到就像回到了家一样的温馨,并享受着如同襁褓中的婴儿受到慈母般的呵护。总之,坚持“顾客第一、服务第一、让顾客满意和信任”是白天鹅的宾馆的治馆方针,亦是白天鹅宾馆的经营之道。因此,白天鹅宾馆成为中外名流,国内外众多商家,和旅游者看好和优先选择的场所。如英国女皇伊丽莎白1989年到中国访问时,曾下榻白天鹅宾馆,并在高级中餐厅“海晏楼”用膳,该餐厅直到现在一直是全广州最高档次的宴会厅。为此,许多中外公干和政府机构慕名到此宴请贵宾,且价格不菲。从中体现出企业的形象,高知名度,美誉度、顾客满意度、市场份额,以及信誉价值。成为企业经营长盛不衰的象征。

二、白天鹅宾馆打造服务名牌战略

名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富有生命力的名牌是得到社会公认,能产生巨大效应的服务产品品牌,亦是企业形象,高知名度,美誉度,顾客满意度,市场份额,信誉价值的体现、实力的象征,同时也是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武器。

白天鹅宾馆是我国最早评定为五星级酒店之一,也是最早被著名的《世界一流酒店组织》吸纳为成员的中国酒店,又是全国十大先进企业之一。企业拥有了名牌必须严于律已,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手段强化管理并不断发展、完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白天鹅宾馆的知名品牌和公众口碑,源于企业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爱岗敬业的企业精神,他们以优质的服务,高超的技艺,为白天鹅宾馆保持名牌令顾客满意,满足酒店市场各种服务需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企业竞争力,品牌美誉度大幅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同行居首,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

从1988年实施“金钥匙”服务名牌战略以来,到1999年销售额达5亿多人民币,增长速度为57.5%,毛利额达1.2168亿元,增长速度为699.7%,利润4300万元,增长速度79%,向国家上交利税2000万元。

为企业名牌创造巨大的品牌价值是一笔比有形资产价值还要大的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社会信誉,主要源于企业优质服务,特色服务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忠诚。

三、白天鹅宾馆实施标新立异战略

1.个性化战略

高级酒店个性化服务已成为酒店企业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作为国内数次被评为全国最佳五星级酒店,拥有843间/套客房的白天鹅宾馆营业收入总额突破5亿元,销售收入在广州涉外饭店中名列前茅。白天鹅宾馆曾先后接待美国前总统布什、尼克松、英国女皇伊丽莎白、新加坡李光耀总理等国家首脑和国际名流。白天鹅宾馆总经理在思考本酒店的战略决策时,考虑到现代酒店,特别是高星级酒店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服务规范的情况下,很难说各个饭店在一般服务上还有什么大的差异,那么,能吸引客人的关键是突出“特色竞争”。白天鹅宾馆的特色在哪里?白天鹅宾馆积极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突出特色服务,以新颖、独特高品质的服务,努力为宾客提供一系列针对性的个性化特殊服务,为顾客排忧解难。如酒店开展了管家服务、秘书服务、托儿服务等委托代办服务。代表委托代办服务最高水平的“金钥匙”服务。“金钥匙”代表了中国酒店服务与国际接轨的新潮流、新概念。白天鹅宾馆是我国创办和完善“金钥匙”服务最早的一家酒店。

2.开拓假日经济效率先进入市场战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需求增长迅速,观光旅游者已成为酒店业一大客源市场,为适应这一发展的需求,酒店发掘“假日经济”效应,自1997年开始推出“学生宾馆”如暑假学生放假期间,为了吸引更多的香港游客到白天鹅宾馆消费,针对学生和家长这一市场,从1997年开始,白天鹅宾馆与广东番禺野生动物世界共同推出“白天鹅欢乐假期”如广告词中所宣传的:每人仅需×××元即可享受世界一流五星级豪华客房三日两夜,更可获得“观赏奇禽异兽一昼夜精彩,置身蓬来仙境――浪漫鹅潭”的机会,率先通过这些营销手段,不但提高了白天鹅宾馆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而且把企业展示给顾客,广泛地引导消费者扩大消费面和市场消费份额,从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3.白天鹅宾馆利用时间差平衡服务价格战略

一个成功服务企业的价格策略是基于某些既定目标。白天鹅宾馆的管理者在保持供给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恰当的方式和措施,将目标导向价格战略和需求引导价格战略有机结合,利用需求的“时间差价”及杠杆作用,针对酒店行业具有季节性和时间性特点,对同一服务的时间差价采取分散与集中方式,如同风景名胜点的收费有淡、旺季价格的差别,许多酒楼酒家,中餐、夜茶价格的差别、民航机票打折等。白天鹅宾馆管理者根据消费需求,将咖啡厅中午自助价格定为RMB138+15%,但不供应寿司和刺身。而晚餐有寿司和刺身供应,但价格则为RMB238+15%。研究认为,这种配合设计的价格控制战略使服务感受与价格升降挂钩,即实现了平衡供求的目的,也保证的市场的公平。

4.白天鹅宾馆供给调节战略

白天鹅宾馆根据服务需求的变化,及时调节企业的服务供给量,达到服务供求的基本平衡,减少服务能力的浪费,把握每一个商机,提高经营效益,企业从营销战略入手,通过管理创新,增加服务供给的灵活性,提高服务弹性、并充分了解市场波动的规律,明确企业目标前提下,设计相应的配比和班次计划,同时,平常注意强化企业内部交流培训、外部联系和合作。每年广交会期间,国内外商家云集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入住率连续数天都在90%以上,全体员工加班加点,并通过旅游学校雇请临时员工,后台部门也协助前台部门提供服务,通力合作,通过实施供求调节战略,使企业上下工作有条不乱的进行。这样,既提高了供给的弹性,又满足了服务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喜获丰收。广州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国际、国内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商务洽谈等不同类型的活动频繁,以及团体的、个人的游客络绎不绝,作为国内高星级酒店,为此带头巨大商机,企业有机的实施调节战略至关重要。也是成功经营管理的要素。

参考文献:

[1]杨小鹏:白天鹅宾馆管理务实.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3年

[2](美)菲利普・科特勒 梅汝和等译:营销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酒店管理的经营篇11

酒店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是旅游业经营和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此同时,酒店又是各种文化要素汇集、碰撞、影响、交融的重要场所。酒店经营管理的真正内核事实上也是文化。文化问题是酒店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

中国酒店业经历了风风雨雨30年,走过了起步、量的扩张、粗放经营的初期阶段,正在实现创建品牌的质的提升。酒店高层管理人员逐步认识到品牌创建在树立形象、开拓市场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中的重要作用,纷纷付诸行动:有的在谋求加入国际著名酒店联号,有的在谋求创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品牌。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酒店业经营管理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正在融入国际酒店业大家庭。越来越多的跨国酒店公司进入中国,而中国的酒店业也在不断地走出国门,尝试跨国经营。中国酒店业的国际化一方面会带来各种发展机会,但另一方面也会使我们面临国际化中不可避免的各种风险。

在旅游学术界,与酒店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也产生了质的提升和飞跃,研究主题、研究水平、研究的国际化程度等各方面都在体现这一提升。例如,2008年以来在广州、深圳等地由旅游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举行的提升酒店经营管理和创建酒店品牌方面的几次国际研讨会就是典型的例证。

认真研究和探讨中国酒店业在经营管理提升和品牌创建方面的文化问题,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无疑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中国酒店业经营管理和品牌创建中面临的文化问题

问题一:跨国酒店公司一方面对投资东道国和整个国际酒店业的发展,对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管理手段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以至政治等各领域也在产生一系列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如何用好跨国酒店公司这把双刃剑,就成了摆在投资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项严峻课题。

问题二: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国际酒店业经营管理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现代技术也提高了酒店业国际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强度和速度。互联网实现了酒店客房预订的全球化,可以使一项最新研发的先进管理技术传遍每一家酒店,但也可以使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到全球每一个角落。

问题三:酒店业经营管理的全球一体化和酒店企业文化的多样化如何同时发展的问题。一方面,国际酒店联号在全球各成员酒店使用统一的商标、统一的器具,执行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财务制度,遵守统一的运营规则;但另一方面,各地的成员酒店又在体现自己独特的风格。目前,中国正有越来越多的酒店加入世界著名酒店联号。如何做到一方面身为该联号的成员,另一方面又体现出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特色?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文化一方面是酒店重要的无形资产,是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但另一方面,酒店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社会文化问题也越发凸显,可以认为已经到了不容低估的程度。

问题四:酒店业是中国最早与国际接轨,最早接受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行业,但是中外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在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和摩擦却始终未能有效地解决。这在人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差异,注重群体作用和注重个人作用的差异,对解决矛盾冲突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等方面都能找到足够的例证。

问题五:随着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大型跨国酒店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来华投资。他们能否有效地融入中国的文化环境,站稳脚跟?中国酒店业如何有效地与他们合作?与此同时,他们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要素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对中国会构成哪些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我们能否有效地应对这些影响?

问题六:随着中国酒店业的强大,也会不断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我们同样也会遇到与投资东道国文化的差异、冲突、沟通与融合问题。中国的跨国酒店公司同样面临在投资东道国能否站稳脚跟,能否有效经营的问题。

问题七:中国酒店业正在努力创建自己的品牌,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响亮的酒店品牌是各种优秀文化要素的结晶,而制成这种结晶的关键技术就是跨文化管理研究。因此,对跨文化管理研究在酒店经营管理提升和品牌创建中的应用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跨文化管理研究在酒店业经营管理提升和品牌创建中的应用

在酒店业的跨文化管理研究中,有两个起到支柱和核心指导作用的理论基础,这就是旅游学基础理论和旅游人类学理论。跨文化管理研究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旅游活动运行中文化现象和文化问题的发生及发展规律、主人和客人的不同文化在行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体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冲突及其规律;应用研究是在上述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对酒店业经营管理和品牌创建中各种文化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跨文化管理研究能够实质性地提升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酒店业的从业人员,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为了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始终在做着不懈的努力。从管理制度制定到服务动作设计,从经营战略构思到岗位应知应会,从学习北京建国饭店到突出自身特色,从加入国际酒店联号到创建民族品牌,能想到的全想到了,一些酒店的总经理真可谓绞尽脑汁。但是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这些措施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是中国旅游业和酒店业喊了30年的口号,但服务质量却始终没能实质性地改观。究其原因,这些旨在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措施陷入了3个误区:一是就事论事,治标不治本:二是盲目照搬仿效,与本酒店实际情况不符;三是着眼点始终局限于经济方面。

事实表明,在很多情况下,服务和经营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并不在经济方面而是在文化方面。服务的对象是人,管理从实质上说也是驾御人际关系,而人是文化的载体。酒店的客人和跨国酒店公 司的员工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使他们表现出迥然不同的行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客人对酒店服务有不同的要求,来自不同国家的酒店员工自然会有不同的工作表现。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服务和管理的核心是文化,而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正好能够有效地解决酒店经营管理和服务中主人和客人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应当使我们的员工和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酒店的高级经理掌握跨文化管理的知识和理论,并且将其转化为实际能力,在酒店运作中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实质,从根本上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2、跨文化管理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酒店经营管理的国际合作

改革开放以后,酒店业是中国最先与国际接轨、最先利用外资、最先实行国际合作和接受外国管理的行业。我们在这方面受益匪浅。但是30年来,始终有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这就是在酒店的国际合作中经常是难以合拍,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障碍。经常会有一些中外合资酒店的双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不欢而散,经常会有一些国际酒店联号的外方经理与中方人员发生冲突。也经常会有一些外国酒店公司的管理制度在中国酒店的员工中遭遇无声的抵抗。

这种无形的障碍就是文化障碍。在酒店业经营管理的国际合作中,中外双方的文化是有着明显差异的。文化差异具有两面性:如果处理得当,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可以形成一种融各方优点和精华的新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双方的合作。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形成文化冲突,最终很可能使合作归于失败。

跨文化管理研究能够有效地解决酒店经营管理的国际合作中中外双方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利用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理论,可以有效地鉴别合作各方所属的文化类型、文化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文化差异的性质和程度,探寻导致文化冲突的原因,巧妙地设计防止或解决文化冲突的对策。利用跨文化管理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们将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生成一种全新的酒店管理文化,促进酒店经营管理的国际合作。

3、跨文化管理研究能够优化酒店产品营销

根据市场营销学的原理,每一种产品都有其特定的市场,特定的顾客群体。企图用一种所谓通用的产品去满足所有的顾客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为此要进行市场细分。

中国酒店业在市场营销和市场细分方面曾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也在探讨不同类型客人的不同需求,力争提供适销对路的酒店产品。但是在以往的酒店产品营销中,我们经常是仅注意到或仅能理解表面现象,而没能有效地看到顾客不同需求的实质。例如,酒店的餐厅可能知道某些国家、某些民族人民或某些宗教信众的饮食偏好或饮食禁忌但不知原因何在。酒店的客房可能一般性地知道西方人的作息时间和用房习惯与中国人不同,但不知道同属西方的欧美各国在这些方面也是有区别的。酒店经理可能一般性地知道西方客人对个人私事,尤其是个人隐私都比较看重,但却不知道同属西方的德国人和美国人对个人空间的确定范围有明显的不同。正因为如此,我们的酒店服务工作总是出差错。

跨文化管理研究可以使酒店的经营管理人员在酒店产品营销中逐步学会将文化作为市场细分的一个重要标准。逐步掌握不同文化、不同亚文化的顾客群在消费行为、消费习惯、产品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根源。由于这种掌握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因此,酒店人员能够根据客人所属的国家、民族、社会阶层、职业推断出客人的行为模式和对产品的需求,从而能够有效地针对来自不同文化、不同亚文化的顾客,有的放矢地开发和提供客人愿意接受的酒店产品。

4、跨文化管理研究在酒店硬件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硬件设施是酒店向客人提供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酒店业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真正是付出了大量心血。大楼一座高似一座,设备一家比一家精良,内装修一处比一处豪华。甚至在官方的星级酒店评定标准中也将硬件设施作为首要标准。有些外国游客和业界同行惊叹:中国不少酒店在豪华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

然而,上述行为又未免陷入了误区。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过分看重了酒店有形的硬件,却忽视了客人需求的文化差异,也忽视了作为酒店硬件设施灵魂的文化内核。正确的做法是:大到整个酒店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小到一间客房或餐厅的陈设布置,都应重视客人的文化差异。尽可能经过适当调整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客人的需求,至少不能违犯客人的文化禁忌。然而更重要的是利用文化差异的吸引力来建设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酒店。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用于指导酒店硬件设施的建设。当然,这里可能同时会用到建筑心理学、建筑美学、建筑艺术以至宗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

5、跨文化管理研究提高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随着酒店经营的不断国际化,跨国人力资源管理越发成为酒店人力资源总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总体上看,跨国公司的外派经理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文化差异的态度曾经历过3个阶段:早期是惧怕阶段,认为是跨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谈之色变。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进入可驾御阶段,他们逐渐感到可以采取某些手段,有效地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管理难题。跨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跨国经营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扩大,随着先进管理理论的传播和应用,他们对多元文化人力资源进入追求阶段,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是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酒店业的高管人员,特别是人力资源总监或总经理也必须学会应用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成果于自己的业务运作中。无论是国内酒店聘用外国员工还是中国酒店经理派驻国外经营,都会越来越多地面临跨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跨文化管理的理论知识,研究来自不同国家员工各自的文化背景,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的行为特征和可能的工作表现,努力发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的优势和劣势、强项和弱项,努力建设多元文化经营管理团队和工作团队,创造特色管理文化,提升酒店的经营管理效率。

6、以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指导特色项目的设计运作

近10年来,国内一些酒店纷纷在设计和创办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活动等特色项目,例如健康主题酒店、科技主题酒店、茶文化主题酒店等不一而足。创办者旨在通过这些特色活动吸引顾客,同时创建自己的品牌。在主题酒店的经营实践和理论探讨中不乏成功的例证。例如,田玉堂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尝试运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创建不同类型的主题酒店,先后撰写了《21世纪瑞海姆国际旅游度假村经营模式》、《度假村的理念与操作实务》、《温泉文化:主题酒店操作实务》等专著。魏小安也出版了《主题酒店》等专著和论文。

各类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活动的灵魂都是特色文化。但是以往的失误在于我们对文化的理解过于泛化,似乎什么都可以冠以“文化”,似乎只要与“文化”沾边,贴上“文化”的标签就准能成功。事实上文化人类学理论对文化的概念和层次早已有非常清楚的论述。文化的核心是它的精神层而非器物层。各类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活动真正要宣传的,并通过这种宣传吸引顾客的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意识形态。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此类活动的创办者看到问题的实质和精髓,抓住活动的灵魂,利用文化差异理论、文化传播理论、文化涵化理论指导项目的设计和运作。

7、跨文化管理研究在酒店对外投资中的应用

随着酒店业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和中国酒店业的不断强大,中国的酒店经营管理者正在不断地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发展的机会,寻求建立自己的跨国酒店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的酒店经理人尽量少走前人走过的弯路,较为顺利地实现跨国投资经营的目标。

首先,在投资东道国考察、筛选和确定各环节中,应将文化调研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对计划中的投资东道国作文化类型识别,根据这些国家的文化类型判断其普通国民,特别是我们的主要业务交往对象的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并据此推断出其思想和行为模式。尤其要注意分析投资东道国和中国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通过这种鉴别和分析,预测在该国的投资经营前景。

第二,我们需要对外派的酒店经理人进行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系统培训,使他们在投资东道国缩短文化冲击的适应过程,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第三,外派的酒店经理人应当利用所掌握的跨文化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不仅要尽快适应异文化环境下开展业务,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驾御文化差异,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将多元文化化作一种资源,将本国文化和投资东道国文化之精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经营管理特色和品牌。

8、以跨文化管理理论指导酒店的品牌创建

酒店品牌响亮的基础是优质、特色以及声誉的强大影响,体现在酒店的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产品和服务等各主要方面。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力。

我们可以运用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促成中华文明和其他各种不同文化中优秀要素的有机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酒店管理的经营篇12

二、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缺乏战略意识,发展方向不明确

公司越往前发展,发展战略的意义越重大。没有明确具体的发展战略在市场中必然处于被动,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公司难以获得长足发展。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在日常经营中,缺乏规划性和长远性,针对性不强,表现为:对客源市场定位模糊,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精确的发展战略规划。公司目前在定位时,跟随高档饭店。同时酒店的硬件环境和服务水平远不及高档酒店,必然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

(二)组织结构落后,运转效率较低

组织结构是企业的骨骼,组织结构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正常运转的可能性,直接关联着企业的收益。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能使企业保持生机活力,各部门协调互助,达到高效运转状态。

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目前采用的组织管理模式由于了结构繁杂不能保证效率、增加成本,并且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流通性不好,难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求。

(三)分散经营,规模优势不明显

至今公司只有小天鹅宾馆等为数不多的几家酒店,经营数量少、规模小,规模性经济优势明显不足。与其他大型酒店相比,在成本控制上处于不利地位,网络预订销售系统仍需完善,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四)员工综合实力不强,急需培训

小天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在人力开发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主要体现为:一是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优秀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储备不足,综合实力不强的基层员工较多。二是有效培训部到位,缺乏全面系统的培训,而且培训内容宽泛,致使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一线员工在素质和技能方面相对欠缺。三是高层经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也不高,主要是经验型管理者,对新技术新管理模式了解不够,创新能力较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五)缺乏预订网络,网络营销不力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对酒店销售运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营销预订系统是饭店未来不可或缺的销售方式。但小天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预订系统还不完善,酒店网站的作用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酒店预订方式落后,效率低下,其预订操作仍然是通过座机和传真等传统方式通过员工进行,需要层层通知和确认导致成本较高。

(六)品牌形象单一,缺乏品牌体系

品牌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和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品牌,品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难以估量。自从成立以来虽然经过数年苦心经营小天鹅集团也仅仅是针对火锅餐饮方面树立了一定品牌形象,而酒店的整体品牌形象存在很大欠缺,目前形象模糊,不清晰,远远没有获得品牌价值。

三、公司未来发展中的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酒店行业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各酒店必须提高重视应对挑战。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以促进酒店的整体发展。

(一)降低经营成本

为了保证客人舒适,不管有没有人,酒店的空调都会运转,浪费现象普遍。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支出,可以采用分体式空调,冬天使用暖气。经济发展到今天,,各种餐饮、娱乐、购物休闲服务极其丰富,酒店可以充分利用周边资源,与自身形成优势互补,一般不必专门设置这些服务。

(二)流程重组,优化组织结构

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具体可以这样操作:1.权力下放、精简机构。扩大一线员工的工作内容和范围,逐步取消领班职务,增加一线员工的权利,使一线员工具有部分处分权,进而增加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激情。2.及时收集和整数据。由一线员工一次性收集信息,并整理入公司信息库,各个部门都可以利用这部门资源。减少信息重复收集给顾客和酒店带来的低效率状态。3.整合结构。重新规划公司的工作单位和部门并进行分类合并。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应通过交叉培训和交叉任职使员工对工作和酒店运作的整体环节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三)加强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1.提高培训实效

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根据各个酒店的客观情况分别进行不同的培训:一是管理层的培训,即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分别从知识技能、管理能力等方面对储备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为酒店的扩张储备好人力;以员工发展促进饭店发展,形成一个有机体。二是全员培训,对员工推行继续教育。普及提高员工的岗位技能、职业技能,推进新的管理方式普及技术应用,促进员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及价值观的认可,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减少员工流失。

2.重视员工开发

晋升通道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结合员工平时的工作表现进行培训今儿考核,合格者可以享受管理岗位相应待遇,履行管理职责;另一种是感觉自己不适应做管理岗位的员工也根据平时的工作表现绩效和工龄等提升其相应的福利待遇,例如,工作三年并达到一定业绩的员工享受经理级待遇,五年者享受总监级待遇,十年者副总级待遇等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在员工入职后充分发掘其潜力,酒店员工合二为一。

3.加大激活力度

建立健全员工激励措施,在薪酬设计方面,建立与业绩紧密联系的薪酬体系,不断改进和提高绩效,建立一套具有激励性的工资分配制度,提高基层员工薪资待遇,切实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四)应用网络技术,实现网络营销

在网络营销中,顾客获取产品信息的唯一途径是网页,得到满意信息后做出购买决策。网页设计和“虚拟客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应抓住市场日益变化的需求,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开展新的营销活动。具体可如下进行:

1.网上预订

网络预订系统、网络销售系统为酒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活力,通过平台实时掌握顾客需求。再者可以加入一些国际预订网络实现渠道共享,例如可与同行相关企业建立业务协作关系。

2.网络调研

网络调研应注重对顾客、同行以及整个市场的深入研究,为酒店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对访问者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补足修整,完善公司服务,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同时也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3、搜索引擎营销

进入21世纪,信息两急剧增长,搜索引擎为获取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搜索引擎也为酒店提供了新的盈利方式和途径。此种营销方式影响力极广,酒店很容易借此提高自身的知名度,酒店只需做好有特色符合本酒店的关键词,使吸引顾客眼球进而把顾客引入本酒店网站,获取酒店的产品和服务信息,做出购买决策。

(五)强化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延伸

1.做好“小天鹅”品牌扩张

具体可如下进行:①做好品牌调查工作。此项工作的重点是研究消费者对“小天鹅”品牌的认知,分析消费者有消费需求时考虑到“小天鹅”品牌的可能性大小,确定本品牌对消费者的最大印象是归属品牌的哪一方面,是功能、广告还是信誉。②研究新品牌的前景。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应及时投放新品牌,根据其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决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同时运用品牌延伸会为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带来额外收益,增加群众对“小天鹅”品牌的认知度、认可度。

2.塑造品牌形象内涵

在酒店产品的功能利益日益趋同的情况下,产品功能利益与心理需求结合,满足顾客双重需求,使自身产品更具竞争力。小天鹅酒店管理公司可实施独特的销售主张策略,展现出自己的特色,通过独具特色的手段,提升品牌形象,扩大本酒店知名度、认可度。

3.与宾客建立互动关系

酒店管理的经营篇13

国营酒店的成本管理是指在正确的财务政策的指导下,建立起有效的经营成本管理体系,在酒店管理的生命周期业务过程中进行科学的控制,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从而达到提高酒店的竞争力,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目的,最终实现国营酒店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管理制度。

二、国营酒店经营成本管理的现状

(一)经营成本管理意识淡化

长期以来,国营酒店的成本管理意识是比较淡薄的,酒店员工甚至一些管理者普遍认为成本费用的高低与自己无直接的关系,他们片面的认为酒店经营成本管理是酒店部分部门(如财政部门等)的“专利”,是酒店高层领导的责任,从而他们不会有效地发挥自身在酒店经营中的主观能动性,因而造成严重的浪费。这样的成本管理也只能是名义上的,实质上并没有落实好。

(二)经营成本管理对象与内容认识不清

部分国营酒店在经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仍实行传统单一的、狭窄的模式,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成本管理理念。目前一些酒店对人力资源的耗费缺乏相应的重视,从而导致酒店内部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发生,例如有些酒店一线的人员相对紧缺,且薪酬不高,而二线的却恰恰相反。除此之外,一些酒店忽视对员工的职业培训,这导致员工的工作效率很低,无形中造成经营成本中人工成本的升高。

(三)酒店内部机构的设置不合理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很多国营酒店都没有设置财务总监的职位,这导致国营酒店的财务总监在实施经营成本管理的时候,不容易协调酒店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因此,这样一来就很难控制国营酒店相关部门的日常支出。例如很多国营酒店在采购环节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在采购环节,采购价格监督力度不够,造成酒店管理者不能及时全面掌握市场的价格行情,不能有效地实施动态寻价机制来降低采购成本。

(四)经营成本管理的控制体系不完善

首先,当前我国许多的国营酒店缺乏健全的经营成本管理的控制体系,没有形成以企业战略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缺乏对供应、销售等环节的重视,缺乏对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等方面的考察与监督。因此,在很多时候,酒店经营成本管理成为了无用的摆设。其次,部分国营酒店缺乏较为灵活的成本管理方法,仅仅过分地依赖于会计系统。这样一来,无法全面的了解酒店在经营环节中的一些具体信息,从而导致酒店管理者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决策,从而不利于酒店的日常运转。

三、加强国营酒店经营成本控制的建议

(一)提高国营酒店员工的成本意识

国营酒店员工成本意识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到酒店成本管理的效果。因此,提高国营酒店员工的成本意识十分有必要。为此,酒店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建立一个良好的全体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氛围,全面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从而有效地发挥出成本管理的成效。

(二)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加强监督

我们都知道,酒店内部机构不合理,不利于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发挥成本管理的成效。因此合理设置内部机构是必需的举措。例如,酒店中应设立财务总监来领导财务部门,并将采购采购部门及仓储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由财务总监直接领导。这样一来,就有利于财务部门全面地、及时地了解采购产品的价格,有利于完善采购价格监控机制,有利于规范仓库物资储备与材料验收的工作,从而有效调控餐饮成本率,提高利润空间。

(三)建立健全经营成本管理体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