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教育方针实用13篇

新时代的教育方针

篇1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4―0051―03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党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改革开放后,党对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尤其注重通过近现代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党的几代领导人不仅反复强调并提出具体指导原则,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政策。本文试就新时期党在这方面的工作略作论述。

一、通过近现代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期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党的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通过近现代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邓小平把“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他多次强调“落后是要受人欺负的”、“落后就不能生存”;强调“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并历数近代中国屡遭西方列强侵略压迫的事实,指出只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开辟未来。

也非常注重借鉴历史经验。他指出,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也就很难自觉、牢固地树立起来。

也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尤其要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

在不断要求通过近现代史教育提高全民爱国思想的同时,党的几代领导人特别强调要通过近现代史增强青少年的爱国意识。

邓小平指出,要通过近现代史教育使青年懂得“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

强调要用历史的确凿事实教育青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1990年初,在山西考察工作时提出青年要学习近现代史,即“要使我们的青年人了解,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了几代人的奋斗,若干年的比较,才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也才能保持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再受帝国主义的欺侮”。同年5月,在纪念“五四”运动七十一周年大会上提出,“一部中国近代、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斗争史、创业史”。“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1991年,又专门致信主管教育的李铁映、何东昌等同志,提出要教育青少年学习历史,“使他们熟悉我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斗争史,认识今天的人民政权来之不易”,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也要求把学习中国革命史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尤其首先要培养爱国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并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通过近现代史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两个指导原则

为了通过近现代史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党的几代领导人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原则。

首先,要坚持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统一。邓小平提出,要通过近现代史教育人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就没有前途”。强调,“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提出,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并将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首要内容。

其次,要坚持热爱祖国和拥护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胜利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开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始新的革命。百年巨变的历史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州”。因此,爱国和爱党是有机的统一的。也正是基于近代历史的发展,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三、通过近现代史教育增强爱国意识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贯彻通过近现代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方针,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就把通过近现代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摆到了重要位置。1983年7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指出“一部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史同时也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的爱国运动史”。新时期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要把重点放在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尤其是要宣传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建设成就、成功的建设经验以及重要的爱国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在此基础上,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只有以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和建设成就为基础、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和面向世界,才能建立起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94年8月,中央又印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

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强调要通过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与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

1996年,中央又通过新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提出要把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中共党史和基本国情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深入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人们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真理;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国家尊严为最大耻辱。2001年,中央又把爱国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号召积极开展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

在通过近现代史教育提高全民爱国思想的同时,中央尤其强调要在学校,特别是高校中通过近现代史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篇2

一、新中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源流

教育方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教育方针相应要作更新。回顾历史,在新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方针有着不同的表述。早在1950年5月,中央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一了最完整的表述:“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951年3月,教育部长马叙伦在全国中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自觉的成员。”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试行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规定:“中学应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规程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大命题,显示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雏形。两年后,即1954年2月,总理在政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前进,每个人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均衡发展。”这一论述,将教育部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的提法更改为“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如今教育方针的表述在培养目标的规格方面奠定了基础。1955年9月,教育部又规定:“小学中不但要进行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同时还必须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由来。1957年2月,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后来又概括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即通常所说的“两个必须”)。1961年,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试行)》(“高教六十条”)中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此后,人们一般都将后者的表述与前者的表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冠以“教育方针”字样的关于我国教育方针的完整表述。这是我国基本的教育方针,有人称之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

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教育方针,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及其教育活动为实践依据,以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基本路线为政策依据而制定的。它准确地反映了教育方针作为国家政权关于教育发展的总纲领以及体现国家教育意志的本质特征,融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任务、内容、方法等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简括性和凝练性。就其性质而言,又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总方针的优良传统,而且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和发展的方向。因而其后数十年一直沿用这个教育方针,并于1978年将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影响之大、执行时间之长,在共和国历史上是唯一的[1]。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历史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检讨和反思建国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尽管在表述上沿用了不少过去的提法,但作为党的决议已经公开放弃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这是我党在总结32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第一次对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方针的重新表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据上述精神不再提20世纪50年代的方针,而改提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已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不仅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而且也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1990年12月,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正式提出总共41个字的新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它作了修改和补充,在“现代化”后面加了“建设”二字,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外,把“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改为“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其余照旧,总共43个字。1995年3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又对它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在“德智体”后面加了“等方面”三个字,在“建设者和接班人”前面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七个字,即“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余照旧。表述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新中国历史上第二块里程碑式的教育方针,已完成法律程序,载入教育的根本大法。 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针对在新的历史时期还要不要制定一个新的教育方针,教育为什么服务,以前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否适用于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不要写入教育方针,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对受教育者进行“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和认真的反思。新中国第二代教育方针结束了“”前后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政治化偏差,实现了新中国教育史上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的历史性转变,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大解放,开创了教育方针理论和实践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新时代。但我国第二代教育方针也存在着试图通过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以纠正政治化偏差、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结果使教育的政治性合理要求、教育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发展等功能被弱化甚至忽视等主要失误和问题[2]。

二、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发展

1999年6月,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和“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方针。2000年1月,同志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对教育方针又进行了重大修改和补充,一方面继续强调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将“美育”写进了教育方针,这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科学把握。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第一次将“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以文本的方式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确立下来,揭开了教育方针史上新的一页。2002年11月,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世纪党的教育方针的这几次论述,一次比一次更丰富、更完善、更精练、更准确。

三、我国新世纪教育方针的反思性解读与未来发展

新世纪教育方针的新表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赋予教育方针以崭新的内涵。但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方针仍有值得探讨和完善的地方。

1.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其作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群体个体,甚至在同一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对于“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无论是“两育”(智体)、“三育”(德智体)、“四育”(德智体美),还是“五育”(德智体美劳)、“六育”(德智体美劳技),思想上左右摇摆;诸育之中是“有主有次”还是“诸育并重”,也各自引经据典,莫衷一是[3]。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仅是一种理想,作为操作性更强的教育方针,现阶段强调人的自由和谐的发展更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因此,我们认为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改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可能更为恰当。

2.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提出了“两个结合”,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文化理论教养、科学实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更科学和更准确地得到体现与实现。但我们认为,这种提法值得商榷。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一步拓展,实践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社会实践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它不仅包含生产劳动、政治活动、科学实验等实践,还包括人们的生产实践、生活实践、教育实践等,其中“生产劳动”是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也就是说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是一种包容关系。而新世纪的教育方针将“两个结合”并列,在逻辑上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的包容关系是矛盾的,因此,建议将生产劳动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3.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系问题

新世纪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至于“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提法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人才培养的规格,先后有多种表述,且不论这些提法看不出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这里要讨论的是接班人是什么意思?标准是什么?建设者与接班人有何区别?接班人是否比建设者的层次更高些?接班人难道不是建设者吗?这些问题都很难说清。“建设者”与“接班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相容交叉关系,或者是同一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有一部分要成为接班人,而另一部分则要充当建设者?如果是相容交叉关系,那就存在不当并列的逻辑性问题。如果是同一关系,提一个足以涵括或替代另一个,那也就无须在“建设者”后面再加上“接班人”,或者在“接班人”前面再加上“建设者”[4]。此外,“接班人”的提法更强调的是教育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是“左”倾意识形态在教育中的体现,人们更易于将它与应试教育相连接,也是与当前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的。因此,最好将“和接班人”从教育方针中去掉。

总之,教育方针是教育规律的概括性体现,体现了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性,体现了科学性与完整性。教育方针只有尊重教育规律,理论科学、规范完善、表述准确、实践有效、利于操作,体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本关怀,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共和国教育方针史略[J].师资培训研究,2002(4):33-35.

篇3

教育方针是培养人的总目标,是关系到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根本性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教育方针通常被写入国家宪法、教育法规等文件当中。可以说,教育方针就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国家人才培养规格预期的具体要求与实施方案。它的提出既要汲取历史成功经验,又不能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根据时代要求完善与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中经历了不平常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时期,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总任务、培养人才的总目标及培养人才的路径总要求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按照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的进程,我国的教育方针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至1956年,我国教育方针初步形成。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949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报告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和建设服务”。第二阶段大体是1957年至1966年,我国教育方针在曲折中日益完善。1957年,结合当时我国教育实践中过分重视书本学习而忽视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中更进一步肯定了这一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阶段是“”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经历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阶段。尽管这一时期的教育方针仍然沿袭在1957年的提法,但在实践中却背离这一要求,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蒙受了很多损失。第四阶段是从1978年12月至今,我国教育方针日渐走向成熟。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教育方针基本承袭了1957年的提法。198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1982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补充:“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1983年9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在以后制定的教育方针中得到明确体现。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还直接写入了“三个面向”。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充分适应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在教育方针认识上实现了由“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升华和历史飞跃,在教育方针实践中加强了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按照现代化建设要求进行全方位改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则总结了之前我国教育方针方面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摒弃了不足之处,提出了较全面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我国的教育方针上升为法律文本并至今沿用。之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我国教育方针不断完善,但其精神实质并没有变化。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为人民服务”再次被提出,彰显了国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与“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被首次提出,凸现了国家对人才能力素养的关注与教育改革推进的迫切。2002年11月,将该思想呈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必要的丰富和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说法首次被提出来,强调了我国教育的努力方向与目标,突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的品性教育的重要性。2012年11月,在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是对我国教育方针更为严整、科学的阐述,指明了近一段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路向,具有新的时代意蕴。

二、我国教育方针的启示

1.教育方针要坚持方向性

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实践活动,既源于社会需要又要受社会制约,体现一定的社会性质。教育方针具有动态性,会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日益充实,但无论怎样完善,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换言之,我国教育方针的政治性是唯一的。教育方针蕴含的服务社会质的规定性,保证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教育方针是将一定阶级或阶层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观点,通过某种组织程序或立法程序,以大政方针的式样形成的规章制度,其内容与表述在不同历史时期可能有差异,但是其方向性却不会变。建国以来历史上我们的教育方针经历了从“为人民服务”、“为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历程,甚至在某一时期还出现过偏差,但总体上社会主义的方向却一以贯之。

2.教育方针要体现历史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在曲折发展中日益成熟、完善,党和国家历来强调教育方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其真谛。基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个时期的教育方针尽管是该时期教育发展的总指引,但也往往存在瑕疵与不足,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我们不能因为历史上某个时期教育方针的制定或实施不到位而否认其生命力,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时期我国教育方针落实出现偏差而去否认现实的教育方针一样。我国教育方针的任何一个文本的表述,都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条件下作出的主观抉择。譬如我们的教育目标经历了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向“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转变过程,凸显了我国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在当下中国,我们的教育方针既要反映社会经济政治等性质,又要折射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阶段性目标。教育方针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契合时展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以适应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3.教育方针要把握规律性

人的心智发展具有规律性,教育发展也有章可循。因此,教育方针的形成与制定必须契合人的心智特质与教育规律,呼应个体心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严格规定教育的性质、职能、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途径等。既然教育方针是关于一定时期教育工作的构想与展望,那么要把这种构想与展望变成现实,在实践中就必须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育方针的制定应该符合教育本身发展特点,既不能裹足不前,又不能好高骛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教育方针尽管出现过偏差,但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总体上尊重教育发展规律,体现了教育方针的人本理念。具体表现在:首先在服务的方向上实现了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其次是培养目标上凸显了人本性;最后在人才培养路径上,强调教育与劳动和实践的结合。遵守教育发展规律,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则办事,教育方针就会很好地指引教育实践,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

4.教育方针要凸显前瞻性

教育方针具有前瞻性与理想性,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蓝图与设计,但又必须以现实教育状况为依据,立足现实。教育方针要把脉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往往是高标准的,反映了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完美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现实的,具有理性化的色彩,从而激励人们持之以恒努力实现。基于此,教育方针的制定者们就必须有超前的意识,敢于创新,理性分析当下教育现实,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针来。既不能太浅薄,缺乏深度,又不能过于前卫,成为“乌托邦”,不具有可行性。我国教育方针演进的实践证明,教育方针的制定高于现实又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是多么重要。

5.教育方针要指向全面性

教育方针的最终指向是引领教育沿着健康轨迹发展,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从“德智体几方面发展”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再到“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均体现出我国教育方针历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国家始终提倡全面发展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强调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作了理论上的必要准备,体现了教育方针以人文本的特质。基于种种原因,我国在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片面强调“抓教育看升学率”的做法还很明显,人才培养及评价瓶范式还亟须完善,疏离了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昭示了我们在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关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篇4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1]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反映着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和方向,对培养合格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方针。

1.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为基础,使大学生认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性,认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使大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奠定大学生系统的理论基础,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本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就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所决定的。

2.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还必须在系统性的基础之上讲求针对性,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全面、历史、具体的分析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就是要具体地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和青年学生的需要。针对大学生出现的新的变化,及时调整方针和策略,充分利用传统和现代媒介渠道,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回答和解决大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才能掌握教育的主动权,达到引导和教育的目的。

3.灵活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既要有原则的坚定性,又要有策略的灵活性。现实情况千变万化,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在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基础上讲求灵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就是要善于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下采取灵活的方式与方法,针对不断变化的对大学生进行灵活的思想教育与引导。高校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应有多种形式,教育的内容应丰富多彩,针对大学生近年来思想变化的实际,采取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真正以人为本,从大学生需要的角度采取相应的策略,解决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教育的方法要形式多样,创新教育方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从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的角度等,以多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引导。教育时间可以灵活多变,善于充分利用好大学生课堂时间,还应加强对大学生自由时间的思想教育与引导,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随时调整教育时间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有利于全方面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更好地解决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三者互相联系,有机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只有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正确处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关系,才能在实践中创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正如列宁所说过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形势时,不应当从可能出发,而应当从现实出发”[2]。就在校大学生来说,正处于成长和成熟时期,可塑性很强,要积极介入并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以取得实效,关键要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实际采取有效的富有创新性的举措。

1.重视展开大学生心理培养工作

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息息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思想是否积极向上。随着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加速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社会各种矛盾问题的涌现,加之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的综合作用,大学生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陡增,大学生思想和心理承受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针对这种情况,不光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还应该迅速展开对大学生的心理培养工作,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完善人格。高校应积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选派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教育人员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并积极利用网络、电话、面谈等多种方式针对有不同需要的大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地把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地化解他们的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尤其要注意采取多元化的心理调节方法,积极主动地介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依据心理学的相关原理,摸清大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用科学的手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并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最终要建立起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长效机制。心理调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要创新方法和途径,重视心里培养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工作中的巨大潜力。

2.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瞻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社会存在发生变化,由它所决定的社会意识也必然发生变化,针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瞻性研究,充分利用最先进的理念、手段等做好武装大学生头脑的工作,注重事前预防与事后治疗相结合,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是以灌输为主,把大学生作为客体,未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未给予大学生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往往流于形式,并未真正被大学生所掌握,针对这种情况,要以最新的、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由之前的被动接受转换为现在的主动学习,认识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并从主动的学习过程中确证自身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课堂上的灌输,与大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得不够紧密,不利于大学生接受。针对这种情况,也要用最新的、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利用网络、微博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波动,及时联系其日常生活所遇到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之,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正因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3]。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顺应时展潮流,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瞻性研究,以迎接时代的挑战。

3.要着力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中共中央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活动中,在其阐述“中国梦”时特别强调八个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对执政规律的新的深刻认识,突出显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真抓实干,要把工作落到实处,要着力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重新赢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与好感。笔者认为,可以从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两个方面切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作为对大学生具有隐性教育功能的文化,其对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一种习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具有持久性的影响,一经形成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园文化氛围,就会对在校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引导和环境教育功能,对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在社会实践方面,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受并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在实践中得出真知,并检验其真理性,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可以预计,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因为他们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

4.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当今中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际,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人的现代化问题也已提到日程上来,并且有一种迫在眉睫之势。人的现代化不仅仅是要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更为重要的是人的思维方式和由此决定的行为方式的现代化,只有这种由内而外的全方面地现代化才是真正的人的现代化,才能符合社会的现代化要求并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强调的是,这种思维方式、观念或思想等的现代化只能通过接受教育来掌握,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精华对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现代思维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提供对人的终极关怀,在当今社会,人的重要性被再次关注,可以说,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的现代化,从人的本质到人的需要再到人的价值最后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活动,必须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并要以引导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作为自己的使命,最终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新的面貌和更加努力的工作去迎接新的挑战,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篇5

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并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7年“十七大”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12年“十”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方针”的总要求和具体要求

教育方针的总要求阐明教育的性质、方向、宗旨、原则等,是教育的总则;具体要求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教育的内容。“方针”的总要求有的不需要具体实施,只需要了解遵守就行,如教育的性质、原则等;有的需要融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如“立德树人”、“素质教育”等;有的抽象、笼统、大而空,如“为人民服务”、“素质教育”等。“为人民服务”抽象空洞,不好实施,不如改变一下提法,把“为人民服务”改为“服务人民”,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只提出了服务对象,却不知道为服务对象提供何种服务,具体要做什么;而服务对象没有提出要求也不可能提出要求因为它处于被支配地位,只能接受不能要求,“服务”只是教育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客观需要,因而失去了提出的意义。后者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凡是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就应尽力提供服务。不仅能明确教育该做什么,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能把教育引向正确的道路。又如“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实施素质教育都不够清楚,也没有具体的要求和实施方案,所以缺乏有效实施,除了在教学上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外,没有发挥更多的作用。不仅如此,还产生了误解,以为素质教育就是搞体音美,所以特别加强体音美教育,真是幼稚可笑。其不知素质教育是针对整个教育提出的,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不是对某几个科目的加强。在正常时期,“方针”的总要求除有的不够具体外,在内容上没有什么问题;具体要求发展“德智体美”也没有错,这些都属于发展范畴。那么,我们的教育几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发展缓慢,培养不出什多少社会需要的合格、优秀、杰出人才,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三.教育方针的缺失及其影响

1.“方针”的缺失

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德智体美”并不是教育的全部而是一部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远大于德智体美,在德智体美之外还有更多更重要的构成教育目标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内容“方针”尚未涉及,如人本(除德育以外的部分。下同)、实践、科学、运用、创新教育等。这是教育方针的重大缺失。不难看出,“人本(含体育,体育属人本教育范畴)、知识、科学、实践、运用教育以及美育等”较之“德智体美”更全面、更切中教育实质和教育目的。

下面具体谈谈“方针”在几个方面的缺失情况:

以人为本(人本)教育的缺失。人本教育包括人性(人的本质)、生命活动、价值意义、存在与发展教育和德育(心理教育)等。从人本教育内容看出,人本教育包括德育,远大于德育,而我们的教育只有德育,缺略了德育以外的人本教育内容,从而影响人的完美发展。

实践、运用教育的缺失。“方针”曾多次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002年又加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缺略与大自然结合――但由于闭门办学和应试教育等原因使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无从结合,后来索性将两者一并取缔,以致教育长期脱离实际,学不以致用,实践、运用教育终为空白。

“劳”的尴尬。由于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所以曾经一个时期,教育方针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设置了劳动课程。后来“劳”被取消了,并为此作了解释,说什么“劳不能与德智体美并列”,“德智体美已涵盖了劳”等无稽之谈。这些不过是搞关门办学、应试教育的托词。劳动教育意义的变化:从劳动品质、吃苦耐劳和劳动是生活的需要的角度讲,劳动教育是有意义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校环境卫生都要请清洁工打扫绝不是好事。但传统的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劳动锻炼而不是劳动科学实践,虽然劳动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但锻炼身体更应该是体育的事,没必要采用纯体力“劳动”的方式来达到锻炼的目的。所以,学校把劳动课改为“劳技”课就有意思了。“劳技”课是劳动技术课的简称,劳动技术带有技术性、探索性、研究性和创造性等,这就和创新教育搭上了,所以应大力提倡。劳动是一种实践,把劳动课转化为实践课,是创新教育的一种方式,可是我们既取消了劳动课和劳技课,却未曾增设实践课,这是教育的又一缺失。

科学创新教育缺失。除1949年提出教育是“科学的”,“爱科学”是全体公民的公德外,在以后几十年的教育方针中从未提及科学教育。“方针”对科学的忽视导致大学科研薄弱,中学缺乏科学教育,小学一直到近几年才开设科学课,但被边缘化,远不如体音美受重视,传统的知识、传统的教学使科学课缺少科学实践而失去科学的意义。科学教育的缺失使学生成为“科盲”,对国家科学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前后无关联的教育方针。如“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既然“方针”只要求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发展,并没有劳动方面要求,那“劳动者”是从何而来的该教育方针的正确表述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劳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样才能前后照应,准确表达所要表达的意思,达到正确实施“方针”内容的目的。

还有,方针用列举法表述“德智体美”培养目标,如果列举不能穷尽所有元素或不能根据元素的变化而变化,就不能完整地呈现事物和科学地表达事理,方针的缺失即属于这种情况。

传统的应试教育和模糊、片面的认识是“方针”内容缺失原因。方针的缺失形成教育短板,先天性不足铸就教育亚发展。

2.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方针

“方针”决定教育。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是发展“德智体美”,所以,课程和教学完全按照“德智体美”设置和实施。这就注定了教育的缺陷和畸形发展。(1)片面性。“方针”把教育局限于“德智体美”的狭小范围,缺略了许多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内容如科学、实践、运用、创新等,使教育缺乏完整性、科学性、创造性而成为残缺不全的半个教育。学生因创造性教育的缺失难以成才,以致无论是高科技人才还是实用人才都十分欠缺,使我国创新能力低于众多发达国家。(2)不科学。“方针”以偏概全,抓芝麻丢西瓜,没有科学、实践、运用等内容,造成科学创新、运用教育等缺失或严重缺失。(3)教育目的缺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优秀公民,学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践探索,科学研究,创造创新。而我们的教育只有“德”作为培养人的目的,(学习知识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知识的运用)其他目的都没有,这是教育方针内容的严重缺失导致教育目的缺失。(4)无重点学科。一是许多重点内容未纳入方针;二是受所谓“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幼稚无知的影响,将已开设科目“公平”了,没有了重点学科,只有“控制学科”和“非控制学科”。各行各业都有重点,十个指头也有长短,唯独教育没了主次轻重。若教育真无重点可言,那何以把科技创新教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又如何实现科技强国梦

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内容,却没有创造性内容,学生缺乏创造历练,没有本事,不能用。以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与实用、科技人才的培养无关,当然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是问题所在。教育方针的具体内容限制了教育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

3.大半个世纪不变的培养目标

我国建国初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1957年主席把培养目标定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从1957年到1995年近40年时间,一直执行的是“德智体”几方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所不同的是,1995年在提法上多了个“等”字,但实际上仍执行的是“德智体”三方面的教育,后来又恢复到1951年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只是把德育放在了首位。60多年来,教育一直徘徊在德智体和德智体美之间,多少教育精华从我们的“方针”身边溜走!人类在发展,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化高科技时代,中国经历从一穷二白到建设小康社会和科技强国的巨变,而我们的教育依然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是可怕的事情!时代变了,教育依旧,距离,将在无形中拉大,落后,将仍然是实事。我们的教育早已不适应时展的要求,更新教育方针,已成为当务之急。

4.歧途上的教育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一条是“人本、知识、实践、运用、科学、创新、体美。

您选择哪条路假如您是顶层决策者,您将怎么决策

教育方针的误导把教育引向片面、偏僻、狭窄、畸形发展的道路。

5.“方针”的缺失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方针的缺失导致人本教育、科学教育、实践教育、运用教育、创新教育缺失,致使教育片面、畸形、次要发展,妨碍了教育全面科学发展。“方针”的缺失使学生缺少自我认识、失却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成才的条件和健全发展;使大批原生态人才得不到有效开发而成为赝品、废品,浪费了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教育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优秀、杰出人才的原因。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学生很难成为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的重大缺失给教育、科学、国家和人才培养造成莫大损失,使教育、科学、国家长时间处于落后状态。

中国教育多毁在无知和病态“方针”手里。如果中国在真正研究教育,看清了教育的发展,站在教育最前沿,用科学创新引领教育;假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人人懂教育,个个是行家里手,加上顶层决策者英明伟大的决策,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是过去和现在的教育,而是在同等时间内将世界重塑N次(N为正整数)的神奇教育;国家也不是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或许向前推进赶超发达国家所需的时间而进入或超越世界科技强国。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较强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总体上处于较先进水平,政治环境也有利于发展。与世界霸主美国相比,中国人口是美国的五倍,如果按照美国科技人员和总人口的比例培养中国科技人员,中国的科技人员应该是美国的五倍,如果用美国培养人才的标准和方法培养中国科技人才,那么,中国的科技能力也是美国的五倍,五倍的科技能力敌五分之一的科技能力,结果是明摆着的,所以中国没有理由不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然而事实却是否定的。这是为什么教育科技使之然。教育科技又追溯到教育方针,教育方针又追溯到人。我们的教育啥也不缺,就缺人――深谙教育之道,彻悟教育真谛、勇敢变革教育、勇于开拓创新的带领教育登上“珠峰”的巨人和精英。邓公邓小平说:“人才难得。”龚自珍说:“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教育需要许许多多优秀卓越的人才。这里需要做个解释,前面说的“人人”、“个个”是指懂教育的和不懂教育的,他们中间很多人很懂教育,有精辟见解,可他们做不了主,说话没人听,好的方法不被采纳,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教育“烂”下去。有关方面也许知道教育应该怎么做,但不会也不想去做,或如有的批评家所说的利益关系而不愿为之宁愿去啃鸡肋。我们的教育有愧于国家、有愧于人民,有愧于历史!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超越德智体美,就走不出去,走不到世界前列,就不能超越过去和现在,就会延缓建设科技强国的步伐甚至与科技强国远远地保持着距离。

从教育方针可以看出我们对教育认识较模糊,目的不明确,发展方向不够清楚等,使教育失去了许多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发展。因此,再次建议(此建议在《今日教育要闻》中提出过)发起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样的大讨论,把什么是教育、教育的实质、目的和教育该做些什么弄清楚,一切教育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或得到较好的解决。

四.“方针”需要修改完善更新

教育方针是教育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因此,必须全面、准确、先进、科学。而以德智体或德智体美为内容的教育方针是经济、科学落后时期的产物,片面滞后的教育方针丧失了教育的指导意义,从它带着纰漏、畸形和落后的烙印来到这个世上,就制约着教育、经济、科学的发展,严重不适应时代对教育的求要,所以,“方针”需修改、完善、更新。“方针”不更新,教育不发展。

教育方针的修改、完善、更新应遵循以人为本、以科学、实践(实验)、创新为主、知识为辅的原则;人本教育、科学教育、实践教育、运用教育、创新教育应作为教育的重点来实施。新教育方针应走教育教学结合、科学实践与知识教育结合的道路,教书育人,培养先进的、强有力的使用型、实践研究型和科学创新型人才,以推动社会、经济、科学迅速发展,使我国加速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强国。

新教育方针把人、人类社会、大自然和整个宇宙作为内容,并对其进行全面深刻的研究,探索其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应对环境的变化,避免遭遇地球或地球生物可能发生的不可抗力的毁灭性灾难,拓展生存发展空间,比如向太空发展,向宇宙推进,以谋求永久性生存发展。

我们的教育方针看上去似乎长时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改革开放以来和进入新世纪以后,总方针根据形势变化相继做了一些调整、修改、补充。如1985年在原教育方针基础上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3年把原来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十七大”提出“素质教育”,“十”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等等。但如果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不改变,主要矛盾不解决,教育仍不会有大发展,也改变不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进入不了世界先进行列。

篇6

1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

由于西方文化的极速涌进,传统的中国社会形态的发生了急剧变化,猛烈地冲击着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这种急剧的变化不限于社会形态的转变,也给中医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中医教育被排除在国家教育体系之外,中医界内部的分化,由此可以看出,中医生存与发展在近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是中国医学史上特殊的困难时期。近代以前,中医学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医学,中医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师承教育,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模式的形成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第一,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历史发展进程密不可分。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主要标志有二:一是产生了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教育思想。近代思想家冯桂芬1861年在其政论集《校邠庐抗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哉者”,后被概括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变法图强的依据。这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的思想家面对西方文明的涌入,深刻的观察、分析、判断而得出的思考,这一思想后来被世人普遍接受,成为此后半个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对待中西文化教育冲突、交汇的指导方针[1]。二是产生了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教育机构。1862年8月24日,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通过同文馆的翻译、印刷出版活动了解西方世界。京师同文馆“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教育模式,是中国近代最早按照资本主义教育建立起来的新式学校”[2],“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3],此后各种新式的学校、教学机构开始不断涌现,它们与传统教育性质完全不同,开启了中国教育的全面近代化的全新局面。第二,近代中医学校教育的形成与西方医学的传入给中医学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密不可分。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打开,由于通商口岸的增加和西方医学的涌入,在一些重要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一大批传教士和医生在开始建教堂、开办医院、创立西医学校,西医发展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近代中国出现了中西医并存和碰撞的局面,“中医该何去何从”开始在中医学界的有识之士心中油然而生。中医要发展并且后继有人,而且必须举办适应时展的中医教育,通过自身变革,才能保证中医的薪火不断,中医才能发扬光大。在西方医学传入后,中医教育发生了重要变化,教育模式迅速转变,师徒授受和世袭家传方式逐渐被中医学校教育模式取代,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主流。自清末民初以来,江苏籍的中医教育家们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第一批中医学校,翻开了在实践中尝试与探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的全新一页。

2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的发展

近代江苏中医学校不管是办学数量、办学质量,还是社会知名度都始终处全国前列。1905~1948年,江苏地区创办的中医教育机构多达30多所,其中一些中医学校在中医教育史上具有很大影响。这些中医学校吸取近代教育的办学理念,勇于突破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借鉴西方医学的学科体系、创新课程设置、教材编撰和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内外交困的大环境下,开辟出了中医教育的发展道路,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为江苏乃至全国中医生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近代江苏地区创办最早的中医学校是1905年由李平书、张竹君创建的女子中西医学院,这所学校专收女生,学习内容包括中西医妇产科知识,由李平书讲授中医、张竹君讲授西医[4]。1916年夏,丁甘仁携谢利恒、夏应堂等同道,自筹资金创办了“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办学时间最长,名医造就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医学校,”——上海中医专门学校[5]。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在32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如丁济万、秦伯未、程门雪等皆为近现代中医名耆。1929年,由陆渊雷携章次公、徐衡之,创办了中国国医学院,由恽铁樵担任校长。该校力倡中医科学化,对年青学生颇具吸引力[5]。1925年,由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的学生王一仁、秦伯未、许半龙、章次公等创办了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国医学院办学21年,计毕业23届,共906人[6]。上海中国医学院是一所在全国较有影响的中医学校,该校注重教学内容革新和教材编写,最大的贡献是倡议和组织召集了近代历史上两次全国中医学校教材编辑会议,并统一和规范中医教育教材,使之纳入政府教育体系,使中医教育更加系统化、正规化和现代化,尽管最终未能成功,但是在中医教育发展史上意义重大。1934年,王慎轩在原苏州国医学社基础之上创办苏州国医学校,学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大幅增加,1935年迁至苏州长春巷内,成为当时国内设施和组织较为完善的中医学校。苏州国医学校聘章太炎、谢利恒为名誉校长,社会名流唐慎坊为校长,王慎轩自任副校长兼学校总务主任,主持学校全面工作。苏州国医学校聘苏沪名医陆渊雷、叶橘泉、宋爱人等人负责各科教学,1936年又增设国医研究院。1932年10月,承淡安在无锡创办中医针灸研究社,内附设实习科,5个月一期。由于密切结合临床实践,学员收益颇大,求学者日益增加。1935年,承淡安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创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针灸学校——中国针灸学讲习所,即后来的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承淡安主张:“用科学方式阐明物理疗法,发展中国固有医学,造成针灸专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培养的针灸专门人才(包括函授生)10000余人,该校为近代针灸学得以传承与发扬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7]。由吴鹤龄、李晴生、王继恒等主持的镇江自新医学堂创办于1910年,任课教员则主要由当地名医吴子周、陈泽、杨燧熙等担任。每期招生30名,分预科和正科,学制为四年。镇江自新医学堂于1912年更名为丹徒县自新学校。这所医校被研究者公认为清末标准的中医学校,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方针,有规范严格的学制及合理的课程设置[8]。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以函授模式办学的最早是丁福保于1910年创办的中西医学研究会,并附设该函授讲习所,编辑发行《中西医学报》作为函授教材,主要是向中医介绍西医[9]。恽铁樵在教育史上是中医函授教育的先行者,他两度创办铁樵函授中医学校,自编《铁樵医学函授讲义》共22种。其他影响较大的中医函授教育还有:1925年,由王一仁、秦伯未创办的三益学社函授部,1929年,承淡安创办中医教育史上最早的针灸函授教育机构——中国针灸研究社,1932年,陆渊雷创办的陆渊雷医室遥从部,1933年,张赞臣创办《医界春秋》社函授部,1940年,时逸人创办的时逸人国医研究室等,这些办学机构都是中医学校函授教育的代表,曾经在国内外中医界产生过重要的影响[5]。

3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的特色

3.1办学宗旨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办学宗旨为“昌明医学,保存国粹”[10],以维护中医及其教育的合法地位;中国国医学院办学宗旨为“发皇古义、融汇新知”,以求实践其主张的“中医科学化”[5];上海中国医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商量旧学,采纳新知,不特欲自显中医独立精神,且将别树一中医旗帜,由中国医学而化为世界医学”[6];新中国医学院的办学宗旨是“研究中国历代医学技术,融化新知,养成国医专门人才,增进民族健康”[11];苏州国医学校的办学宗旨是“发扬中国医学的真理,吸收世界医学的新知,造就一代适合新时代的新中医”[12]。纵观上述几家中医学校的办学宗旨,无一例外都体现了当时中国中医教育界的主流思想,即中医教育要走以中医为基,中西医汇通发展之路,才能使中医输入新鲜血液,造就新时代的新中医。这种中医教育思想不仅是在当时,即使是在今天对于我们中医学校教育仍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3.2医德教育

“医乃仁术”,“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以活人为心”是中医药医德与医术的宗旨。近代江苏中医教育家非常重视学生的医德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在业务上要精益求精,对待患者更要始终怀有仁义博爱之心。上海中医学院新落成的校门的门楣上,丁甘仁之长孙丁济万书写了“痌瘝在抱”四个大字,时刻提醒在校的师生要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里,把患者的病痛当成自己的病痛,爱己及人,舍己为人[10]。苏州国医学校则是以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手书之“诚敬勤朴”为校训,在德育方面就有十项德育标准,要求学生做到“诚以处世”、“敬以事人”、“朴以立己”、“慎以服务”、“陶冶向上之志趣”和“增进博爱的观念”等[12]。强化学生的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反映了近代江苏中医教育者对医德教育的高度重视,这种人才培养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当代中医教育者学习借鉴。

3.3附属医院

近代以来,西医医院相对成熟先进的医疗设备手段和模式对中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江苏中医学家们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积极探索中医医院的发展模式之路。由于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他们自筹办院经费,通过创立中医学校附属医院,使培养的中医人才能有更多的机会服务社会。江苏中医学校附属医院中最具代表性的有:1918年,丁甘仁创办的隶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的沪北、沪南两所中医医院,1928年,秦伯未、王一仁创办的隶属上海中国医学院的中国医院,1936年,朱南山、朱鹤皋创办的隶属新中国医学院的新中国医院等[13]。这些医院既承担着治病救人的社会职责,还要承担中医教学的任务。江苏中医教育家创办学校附属医院,坚持教学与临床结合培养中医人才,这也是江苏中医学校教育的又一重要特色。

3.4学术研究与交流

近代江苏中医医家在中医学校机构中设立研究社或研究院,用以开展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发行中医期刊杂志,用于开展学术交流。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新中国医学院,该院不仅设立了用于学术交流期刊发表的研究社,还特设新中国研究院。其他中医学校均设有研究社,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创立的上海中医学会,创办了《中医杂志》、《国医杂志》;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设立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创办了《针灸杂志》,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份针灸杂志;上海中国医学院创立《上海中国医学院院刊》,上海中国国医学院创立的《中医新生命》,苏州国医学校还成立编译馆,出版了《苏州国医杂志》;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创立《新中医刊》[14]等等。这些学社和杂志始终贯彻学术研究为教育服务的宗旨,近代江苏中医学校的这一特色对促进中医学术的争鸣、探讨与交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4结语

近代先进的江苏中医教育家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创办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中医学校,为中医的生存与发展所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近代江苏中医教育,开始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不断引入学校教育理念、原则和方法,在初步形成中医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在教学上引入了西医知识,制定了较为全面和合理的课程以及教材体系,培养了一批具有扎实的中医学理论与技能的,同时又有现代医学知识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近代中医学的生存危机,为近代中医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培养了一批优秀骨干人才。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在尝试吸取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能够遵循中医教育的传统规律,坚持走教学与临床相结合之路,坚持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路,这是近代江苏中医学校教育尽管采取了规模化学校教育模式,但仍然名医辈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建军.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期与发展新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7(2):51-54.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四卷)[M].2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7.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5.

[4]吴馨.上海县续志[M].上海:南园志局,1918:9.[5]杨杏林,陆明.上海近代中医教育概述[J].中华医史杂志,1994,24(4):215-219.

[6]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上海中国医学院院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8,15,115.

[7]徐建云.承淡安先生在针灸教育上的事迹[J].中医文献杂志,2000,18(3):36-37.

[8]车玮.清末江苏中医学校教育概况及其述评[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8(4):211-212.

[9]高毓秋.丁福保年表[J].中华医史杂志,2003,33(3):184-188.

[10]《名医摇篮》编审委员会,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名医摇篮: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史[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8:25,58,128.

[11]《杏苑鹤鸣》编审委员会.杏苑鹤鸣: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校史[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19,125.

[12]吴云波.苏州国医学校办学精神和教育方针[J].中医教育,1994,13(5):46-47,49.

篇7

WEI Zheng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Zhejiang 321001;

Zhejiang Trade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12)

AbstractThe "National Long-term Planning Programsof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as established important status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enterprise of China, but faced with the bad tendency that appears in developing quality education, we must fully implement the Party and national education policy, in oder to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to solve issues.

Key wordsquality; educational plan; education reform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然而这场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变革也出现了如下一些值得重视的不良倾向与问题:

(1)家庭偏理想化。一些家长以自己的爱好与价值取向为标准,来规定学生的课余活动,虽然在短时间内有助于学生某些单项素质的提高,但往往是以牺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全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为代价。还有一些家长深怕落在人后,于是照猫画虎,盲目跟风,反而造成学生极大的心理负担。

(2)学校偏形式化。一些学校没有调整原来的教学计划、课时,只是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口号,加上一些单项培养素质的课程,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有些学校只是单单减少了以往繁重的课后作业, 教学计划、课时都不变,并无实质性的教学改革。还有些学校搞一些贴着“素质教育”标签的活动,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制造舆论和气氛。尽管形式多样,但实际上还是坚持抱着“升学率”的大腿,实施“应试教育”。

(3)教育偏教条化。教育理论上大多只探讨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内涵,对素质教育的目标、结构、方法、评价等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不能适应指导教改实践的需要。有的实践对由于缺少理论指导,比较盲目,不够理性,对素质教育理念体现失之于偏颇。

(4)社会偏庸俗化。某些社会组织把一些与学生素质教育毫不相干或关系不大的活动硬扯进素质教育的范围,打上素质教育的招牌。更过分的是以素质教育为名,推销产品,招揽顾客,高价提供家教服务,乱办兴趣班等与提高素质无关的活动。

要纠正上述存在问题,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既用素质教育这个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去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深化对教育方针的理解,更要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科学地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有效地解决与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指导教育改革实践。

十七大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的总规定。

早在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人的发展时,就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的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将来,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科学地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和推行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回顾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表述略有不同,其实质和宗旨没有太大变化,但其反映出的人才素质观却是不同的。以1957年的教育方针为例:“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反映了前以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明确地找到了国家教育的发展方向,清楚地指出人才培养标准,这一时期,重点强调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马列主义、思想、阶级观点、爱国主义、劳动(下转第15页)(上接第6页)观点等。而接下来的十年是教育事业停滞甚至倒退的十年,政治上过度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领, 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只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却完全否定了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结束这一段历史以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逐步走向正轨,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拨云见日的崭新时代。这一时期开始,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地提出了培养人的个性的问题,鼓励培养敢于思考、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个观点的倡导者就是邓小平同志,他在刚主持工作时就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有知识和人才。接着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开始真正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产生是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人们对教育培养目标内涵的更加丰富地认识和对培养目标内在联系与作用更加深刻地理解的结果。

发展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教育必须贯彻教育方针中的全面性。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是既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当然首先在于为个人的发展服务,培养素质优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受教育者在素质上能保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并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坚持人的素质发展全面性与结构性的统一。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使受教育者在素质上尽可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首先应当使德、智、体等基本素质得到发展,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来说。

(2)素质教育必须贯彻教育方针中的平等性。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不能单单面向被高一级学校选拔、能够继续接受教育的少数优秀学生。这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基点,也是教育方针的基点。所以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各种类型的专家,而且更要重视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3)素质教育必须贯彻教育方针中的前瞻性。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对未来的,这是对教育功能的重要概括。素质教育不是以目前升学或就业做为直接目标,它的立足点是面向新时代的需要,是为了让下一代人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一系列主张和基本要求,实质上是回归党的教育方针,回归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要求。当前,我国正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逐步推进教育各条战线上的工作。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坚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主题,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1993-2-13.全国各报.

[2]佘曙初.浅谈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1).

篇8

如何开展现代农民教育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市找到了“现代农民教育工程”这一有效载体,将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以人为本上,新农民定位在具有观念新、道德良、技能高、守法好、达小康“五要素”上,把全面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纳入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发挥群体作用,实行“多元合作”,在教育组织上创新。我市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宣传部门牵头主抓,形成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委成立了现代农民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并建立四个专业教育组,由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市社科联、市妇联等部门人员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组,由市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等部门人员组建法制教育工作专业组,由市科委、市科协、市农委、市教育局、市农机局等部门人员组建科技教育工作组,由市文化局、市文联、团市委人员组建文化教育工作专业组,分别开展教育活动,明确分工,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将教育的内容与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地区也相应成立了以县(市)区委书记任组长的现代农民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把握时代脉搏,实现“四位一体”,在教育内容上创新。我们围绕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安的心理要求,以建设“学习型”新农村为目标,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开展多元结合的整体教育。一是针对农民了解政策的需求,把思想教育与政策教育相结合。二是针对农民想富的需求,把思想教育与科技致富教育相结合。三是针对农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把思想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四是针对农民的文化需求,把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适应农民特点,实施“多点合围”,在教育方法上创新。各级党委从农村发展和农民接受能力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教育内容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一是进课堂。灯塔市组建现代农民教育报告团,开展大型宣讲活动。内容涉及思想道德、产业结构调整、林果发展方向、畜牧发展、渔业前景、科技兴农等各个方面,受到广大农民热烈欢迎。他们还制作了农民教育电教片,通过有线电视传送给农民。二是进家庭。弓长岭区把农民教育引向农户,开展了“五进户,五提高”活动。三是走出去。太子河区为开阔农民的视野,组织乡镇干部、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四个层次5000多人外出学习考察31次。四是请进来。辽阳县针对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邀请沈阳嘉乐公司的技术人员定期举办葡萄、棚桃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促进了该乡3000亩冷棚葡萄和千亩棚桃项目的开发。五是乐起来。宏伟区充分发挥已有的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和农民秧歌队的娱乐和教育功能,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效果很好。

篇9

(三)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新生代农民工属于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忍受着较差的工作环境和居住条件,用较长的工作时间换取较低的收入,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由于他们法律知识薄弱,劳动合同的签约率低,自身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近年来,各类恶意拖欠新生代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层出不穷,而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不知道依靠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以致于很多问题演变成了暴力事件。据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青年农民工队伍中出现了欠薪等不公平的问题时,试图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很少,还不到15%,大多数采取的是忍耐或以近乎违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6]而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法律知识,形成遇到问题诉诸法律,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意识,从而减少暴力和犯罪事件的发生。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一)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现状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对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认识不足。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意识到了继续教育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一方面由于其收入较低,经济负担较重,难以承担继续教育的额外费用。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繁忙,经常加班,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继续教育的学习中。从主观上讲,远离校园之后,他们的学习习惯已经渐渐改变,对于学习的意识也渐渐淡化,导致其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就整个社会而言,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资金投入和重视程度不一样,从而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发展不均衡。

2.供需脱节。新生代农民工较之传统农民工,他们对于职业的选择已经从单纯的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对技术和管理岗位的青睐。然而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并没有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做出调整,大都是延续着笼统死板的课程设计,忽视了对新生代农民工个人职业规划的指导和个人兴趣特长与职业的对接,以致削弱了继续教育为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择业就业的作用。

3.资金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的发展停滞不前最关健问题在于资金的限制。首先,作为弱势群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的个体支付能力较弱,他们本来就较低的工资收入除了满足日常生活之外没有过多的剩余投入到继续教育中,这也大大削弱了他们参加教育的积极性。其次,一些企业不愿意过多地投入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教育培训,而培训的模式大都流于师父的口头传授形式,内容过于简单,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职业的较高期望。再次,一些民办的培训机构或学校以赢利为目的,让新生代农民工无法承担高额的教育费用。国家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相对较少,虽然国家鼓励各级院校、企业及社会机构参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工作,但是其中产生的经费如何分摊的机制、培训经费补贴如何落实到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对策

1.为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加强引导、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培训资源、建立合理的培训机制方面”的作用,应该加大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舆论宣传,让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更加明确地意识到参加继续教育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为自己争取更好的职业机会和职业发展的有效道路,以激发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社会应该给予新生代农民工这一弱势的社会群体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心理上的鼓励、情感上的包容等,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给予充分的尊重,为他们接受继续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2.继续教育应该多样化、有针对性。继续教育应该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多样化、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应向新生代农民工免费开放公共教育资源,比如图书馆,社区的文化站等。同时,地方高校也应该向新生代农民工免费开放图书馆、教室等学习资源,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地获取文化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应该采取分层教学、讲座、实际演练等多样化的方法相结合,同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教育方式上,应该注重社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同时,培训机构和职业学校应该加强其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充分调研,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及时地对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做出调整,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同时结合新生代农民工个体的喜好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实现继续教育的效果。

篇10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代,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是确保我们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内在要求,更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根本要求。

(一)确保我们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教育培训部门要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就是要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干部教育培训部门要区别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精准施教、精准发力,并深入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新精神新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确保其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践证明,通过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确保我们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内在要求

干部教育培训部门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学员实际需求为导向,运用现代化教育培训手段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有效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首先,通过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努力提升破解发展难题、推进转型升级等方面的能力。其次,通过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仅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深刻认识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要求和新挑战,也能够帮助他们充实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功底、增强党性意识、凝练思想作风、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而适应我国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再次,通过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有效提升党员干部认识内外部发展环境、掌握经济运行特点、适应社会管理形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专业化水平,进而努力使自己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谋划者和推动者〔2〕。

(三)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根本要求

干部教育培训部门准确把握、深刻认识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有效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首先,干部教育培训部门将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与专业化能力培训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通过科学设置培训专题、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不仅能够解决党员干部本领恐慌、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等问题,而且能够帮助他们增强党性修养、优化知识结构、创新工作方法,更能够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其次,干部教育培训部门准确把握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干部成长规律,按照分级分类的要求精准开展培训,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有效运用访谈教学、研讨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方式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

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干部教育培训部门遵循干部成长规律,紧盯党员干部知识空白、能力弱项、经验盲区,通过各种方式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新时代我们党对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培训内容缺乏精准性、培训方式缺乏创新性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内容缺乏精准性。一些干部教育培训部门主要是根据上级组织部门的统一安排开展培训工作的,而没有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将培训内容和学员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开展培训,使得少数党员干部对培训部门所安排的培训内容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参加培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一些部门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时,对参训学员的岗位需要和个人需求没有进行深入调研,导致培训内容缺乏精准性,偏离了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二是培训方式缺乏创新性。目前,干部教育培训者缺乏对先进教学方式的探索运用,主要还是运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展培训,即教师讲什么,学员就听什么,教师与学员之间缺乏互动,导致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时不强。另外,一些干部教育培训部门教学资源开发不够、师资力量配备不强、方式方法创新不足,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使得接受培训的党员干部感觉到枯燥乏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三是培训目标缺乏针对性。当前一些干部教育培训部门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注重了总体目标的要求,忽视了不同学员的实际需求,导致培训目标的针对性有时不强。四是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一些党员干部对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片面认识,认为参加培训占用时间、影响工作,因此,总是以工作忙、任务重、时间紧等为由不积极参加培训,即使参加培训,也只是敷衍了事,把接受教育培训作为一种硬性任务,缺乏学习的自觉性。还有部分党员干部对教育培训工作认识不够,认为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就能进行学习,没有必要专门参加教育培训活动,这也是导致少数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三、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相关部门在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重点聚焦当前教育培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而且要不断创新,通过多种有效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种务实管用的教学活动,以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进而为我们国家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实践中,重点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相关部门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时,要强化理论武装,重点是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摆在首位,以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党性修养和理论素养,并切实增强他们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干部教育培训,不仅要让党员干部准确把握新思想的历史地位、丰富内涵,而且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运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并时刻告诫自己一定要严守政治规矩、敬畏政治纪律,自觉拧紧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

(二)找准“风向标”,在提升教育培训内容精准度上下功夫

相关部门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时,首先要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党员干部必须掌握的技能、最想学的知识和急需破解的难题,精准对接中央和省委的有关决策部署,在找准“风向标”“发力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题教学内容,并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以期帮助党员干部提升谋划和推动发展、做好群众工作的综合能力。其次,在干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把广大党员干部引进课堂、引进网络、引向现场、引向实践,从而不仅有效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而且有效提升党员干部分析问题、把握方向、科学发展的水平,进而达到精准开展教育培训的目的〔4〕。

(三)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吸引力

实践中,相关部门要大胆探索,通过多种手段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以提升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要抓准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研讨教学、实践教学、互动教学、影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的特点,并针对不同类别培训的目的和要求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以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加大互动研讨式、情景模拟式、现场教学式等教学模式的运用,以帮助党员干部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工作本领,在所见所闻、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脉络、丰富内涵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5〕。三是要针对党员干部工学矛盾大、全员培训落实难、培训成本高、优质资源共享难、干部个性化需求无法有效满足等“沉疴顽疾”,开出不同“药方”。如既开设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等“必修课”,也开设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基础课”,既立足当前“即时补”,也着眼长远“针对学”,既培训一般干部,又培训重点骨干,以期为广大党员干部提升综合素质、更新工作理念创造条件。

(四)学以致用,提升党员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11

The enlightenment of America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to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LUO Wenshu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henzhen Hospital of TCM,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518033, China

[Abstract]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foundation, development and basic points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taking the problems in the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into account,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rial of relevant strategic measure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Key words] Education for graduate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science; Enlightenment

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机构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机构之一,而研究生教育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作为国际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典型,美国研究生教育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学习借鉴。

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针灸研究生教育虽起步较晚,但解放后,在广大针灸学者的不懈努力下,针灸学科高等教育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相关研究机构和大学纷纷建立,针灸学硕士点、博士点不断设立和扩大,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各层次创新型针灸人才,有力地推动了针灸学科的发展。尽管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我国的针灸研究生教育仍存在着教学、科研、临床三者关系未能很好协调、研究生教育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拟研究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分析我国针灸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寻找进一步提高我国针灸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1 美国研究生教育简介

1.1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建和发展

17世纪初,首批英国殖民者到达北美东海岸,并于1636年首建美利坚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哈佛学院,1780年升格为哈佛大学。当初哈佛学院的创办者,把英国伊利莎白时代的剑桥大学古典教育模式,移植到哈佛学院上,把“求是崇真”作为哈佛大学的办学宗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1933~1953年)的美国教育家科南特(J. B. Conant,1893~1978年)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代人的质量。”真正在择师和教育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哈佛大学才得以成为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以培养研究生和从事科学研究为主的一流学府,对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和高等教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世界各国的学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独立式学院的盟主地位,从1636年哈佛学院的建立至少延续到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持续了两个半世纪。为数众多的这些分散的学院,按现代的标准,规模都很小,它们在美国人的意识中深深地树立了高等教育的“学院”概念。“学院”的教育形式集中体现在为期四年的共同古典课程教学,最终授予学士学位,这与研究生教育要求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深入科学研究的培养理念有很大不同。

在19世纪的后期,有1万多美国人赴欧洲学习,对欧洲大学教育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国后大力倡导建立研究生培养机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887年创办的克拉克大学(Clark University)是美国第一所完全是研究生院的大学,最早向学生提供研究生课程学习,其最初作为新英格兰地区仅有的三所大学之一,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共同成为著名的美国大学协会创始成员之一。“挑战常规,改变世界”不仅是克拉克大学的校训,更是一个悠久的传统,它鼓励学生和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求知欲,摆脱传统常规知识的束缚,去寻找适用于当今时代的创新的技术和思想,通过实践对社会和世界做出积极的贡献。

到19世纪末,美国逐渐过渡到“大学时代”,在高等教育方面初步完善了教育结构和办学程序,在这一制度强有力的支持下,以科研为中心的学士后阶段在相应学科中得到迅速发展。美国的研究生院,强调学术自由,并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科研场所,它接纳各种新科研的思路,而且促使人们为科学研究不懈奋斗;它提供高层次的研究生学位,并以一个复杂的招生、课程学习和评估系统支持这些学位建设。

到了20世纪初,美国已建立了一个具有凝聚力并能促进自身发展的研究生学位建设框架。实验室、研讨班、高级学位专业和必需的课程学习等形式,为研究生教育“高于普通学院课程的教学,并不同于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的本科培养模式”的教学形式提供了鲜活的内容,体现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理想和方法,从而使其获得了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

20世纪末至今,美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其高级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博士阶段的教育,已成为世界领先的极有魅力的系统,它从世界各地招收了寻求高质量教育的优秀学子,并吸引了希望在其研究领域前沿工作的优秀教师,对世界经济、政治、科学和教育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研究生教育即使规模巨大,在相当程度上仍做到了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统一。相比美国初等和中等教育,激烈的竞争机制时刻体现在美国高等教育中,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正是由于各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各种需求的相互影响,促进了研究生院和社会不同生产实践类别的联姻,这种形式的联姻在高等教育的背景中产生了可用于生产实践的成果。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飞速发展,高等院校外部的机构对科研的关注愈来愈强烈,并愿为之投入相当的经费,这些经费不同于政府拨款,于是,在一个新出现的科研系统纬度,教授和大学竞争地联系外部的研究赞助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工作的导向。现代由于社会不断进步,科研经费巨大增长,科研经费中来源于政府的比重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的科研环境变得更复杂、富有和充满竞争。

1.2 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理念

美国学生在取得学士学位后,可以申请硕士阶段的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和职业相关能力的培养,在相关领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1]。研究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出自己的研究项目,再通过导师(组)的指导进一步加以完善[2]。美国在研究生的教育理念上,把培养勇于实践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其基本原则。研究生教育目的是引导研究生在相关领域内进行探究,并为此提供可实施的途径和开发其科研的智力;在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全面考虑其智力和所要接受的知识,培养其解答相关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的能力。

2 对我国针灸硕士教育的思考

目前,从我国针灸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趋势来看,较之科研领域,更大量的是走向临床实践领域。我国针灸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相对单一,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不强,临床型研究生培养规模有待扩大,在职攻读专业学位学生比例较大,与中医针灸发展实际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影响了针灸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对比美国研究生培养经验,结合我国针灸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针对我们存在的不足,在策略和技术层面上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努力。

2.1 研究生教育定位要立足长远,体现中医特色

研究生教育目标需科学、宏远,办学宗旨要具有中医的鲜明特点。在明确长远目标的同时,关注与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有关的各种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

2.2 多渠道解决科研经费问题,平衡教学、科研、临床的关系

我国针灸研究生培养经费近年已得到较大幅度增长,但仍不能充分满足研究生培养需要。针灸研究生培养所需经费在较大程度上仍来源于导师(组)的项目经费,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除可申请国内各级科研基金支持,还可利用海外对针灸疗法的热衷,积极申请国外、国际合作课题或各种横向课题,拓宽经费途径。为解决诸如导师或研究生因临床工作过于繁重,而无暇顾及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需从政策和分配制度等方面加以解决。

2.3 注重研究生理论学习,改革完善课程结构

对于本科是针灸专业的学生,应注重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对于本科是中医专业的学生,应加强针灸医籍的学习;对于本科非医学专业的学生,需注意设置相关针灸本科课程,以打好理论基础[3]。注重研究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刺灸法的培训,为进入临床后进行正确诊断和治疗打下良好基础[4-5]。

2.4 健全培养制度,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研究生

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结构优化;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实现应用型与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在针灸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要充分保证培养的质量。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积极推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6-8]。加强内涵建设,注重外部环境激励,切实提高针灸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3 结语

注重针灸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针灸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积极营造针灸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中医针灸学术水平的更快提高,也有利于实现针灸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合理化科学化的目标。在这些方面,可以对比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的经验,结合针灸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建设和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针灸研究生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Nelson TS, Graves T. Core competencies in advanced training: what supervisors say about graduate training [J]. J Marital Fam Ther,2011,37(4):429-451.

[2] 汝艳琴.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之协作式[J].当代教育论坛,2010,13(4):126-127.

[3] 李艳慧,詹珠莲,罗丹娜.临床型针灸硕士研究生培养思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13-14.

[4] 赵利华.从针灸推拿学高级人才就业趋势谈针灸推拿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调整[J].中医教育,2011,30(2):56-58.

[5] 柳红芳.中医临床研究生带教方法的思考[J].中医教育,2011,30(1):53-54.

[6] 符崖.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的中医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中医教育,2011,30(1):50-52.

篇12

一、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遇

1.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开放性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网络时代,网络信息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快捷性,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资料和载体,使他们紧跟时代潮流,紧握时代脉搏,掌握最新、最全的思想政治案例;而且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多样性,利用不同的形式,如声音、视频等多样化的形式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趣味性,且更具说服力,更贴近学生,这就为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实和丰富了新的内容。

2.网络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艺术

网络多媒体技术,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思想政治内容巧妙地融入网络活动中,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从而使得严肃、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有趣,其效果是传统思想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迅速地了解来自不同地方的各种信息,包括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而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电子邮箱、公共论坛、网络微博及网络群组、社区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开发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从而形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多媒体特性和即时性,使教与学、情与理、形与神、形与声有机地交融,给教育对象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

3.网络信息化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由于网络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的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等形式及时的向教育者咨询问题,进行交流互动,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站信息等方式使家长、社会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针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做出改进,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1. 网络的开放性、多样性和虚拟性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挑战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世界相连,让全世界不同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在网上混合碰撞,在丰富人们的生活的同时,网络的多样性更表明网络中也充斥着低俗的文化;网络的虚拟性使得部分大学生在虚拟的世界里不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很容易造成道德人格缺失,甚至导致义务、责任缺失等,这些都对新时期的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网络时代背景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和能力的挑战

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掌握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对现实的分析和鉴别能力提高,同时大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接触社会,并会受到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传统的工作方式将不再适应大学生的选择,从而导致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固有的、传统的思想和知识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再加上缺乏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的了解,使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面临严峻考验。

3.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的挑战

网络已经作为必不可少的工具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大多数人都通过各自的代号而非自己的真实姓名上网、发表言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无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而且网络的各种负面信息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效果受到削弱,且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说理的教育方式,不能有效地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家有的功效越来越弱,且产生滞后效应,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三、应对网络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举措

1.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信息网络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扬长避短,大胆创新,高校党委应加强管理,确定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同时完善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管理学生网络行为,并且利用网络信息流通快、信息广泛等优势,正确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网络道德的良性建设。

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

列宁曾经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因此在网络时代,针对新时期、新环境、新特点、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增强危机意识,转变角色,引导大学生利用正确有益的信息;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3.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

同志在2000年6月28日召开的中央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和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这要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政工作的重点。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平等性、多元性等优势,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及时地进行沟通,达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利用多种网络方式包括远程登录、网络聊天室等进行思想交流,改变传统的会议式、课堂式、灌输式的封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向着开放式的信息处理方式转变,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技术特点的有机结合,极大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4. 强化网络信息的监督和管理

强化网络信息的监督和管理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督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网络的自由性,使得对网民行为的约束力较弱,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一方面建立相对完善的网络监督管理机制,监控校园网,构建校园信息安全体系;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正确的网络文化观,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炎:《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政及素质培育路径选择与创新》,《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第5期.

篇13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2-0094-05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之后出生的,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农民工”。这样的指称只是基于务工人员出生年龄划分的,并未深入这一代人的内心世界。从生命历程理论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随生活环境变化,必然呈现出阶段性心理需求的变化特征。深入分析其各阶段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有助于为其设计出精准服务的远程职教体系。

一 远程职教体系在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发展中的意义

从生命历程视角考察,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明显缺乏系统性。或者为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发挥远程教育的培训策略;要么站在电大利益立场,研究人口红利后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教育问题:要么从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出发,提出企业加大培训的责任等。都是站在解决社会问题角度,提出短期治标教育策略,没有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职教体系。

1 生命历程理论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职教缺失

生命历程大体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关注人生命历程中的“轨迹”和“变迁”,是目前生命历程研究范式中的基本分析主题。从生命历程角度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轨迹可分为务工前的中学生角色、务工中的“农民一工人”双重身份,定居城市的市民或返乡的农民角色。在其人生角色的转变中,最为关键的是“农民工”双重身份的过渡期。这一时期不仅因为被双重边缘化,造成其生存处境艰难,而且是决定其走向市民或返乡当农民的转折期。从生命历程理论的生活时空原理分析,现有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除了县、乡务工前组织的务工常识短期培训外,缺乏后续发展阶段的培训,尤其缺乏针对务工岗位的城市社区技能培训。在空间上,缺乏送教入工棚的职业教育资源和全天候随机选择接受教育的条件。根据生命历程理论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职业教育的有限性,反过来会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人际关系网络之中,尤其是片面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融入意识和文明素养上造成了障碍。生命历程理论的生活时间原理认为,“某一生活事件在何时发生甚至比这一事件本身更具意义。”由此反思现有农民工教育,初中阶段失去了务工常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务工初期缺乏针对岗位的技能训练,务工中后期更是缺乏提升综合素质的职业教育,对其生命轨迹变迁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从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阶段发展的时机性、能动性和联系性入手,全程、全方位地系统设计其职业教育体系。

2 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发展必须立足远程职教

首先,远程教育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全时空职教需求。远程教育既突破了时空的界线,又能整合多种教育资源,以有线和无线网络形式对新生代农民工实施教育。新生代农民工要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既需要在预备务工阶段接受相应的先导教育,更需要在务工初期接受针对岗位实践的技能教育,还需要接受成为市民的学历综合教育。这就需要将注重人文的学历教育和突出技能获得的短期培训结合起来,实现企业岗位培训、职教院校、远程职教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根在农村,而且其人生职业规划和最初技能起源于农村,有一半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最终还要返回农村。根据生命历程理论的生活时空原理,其远程职业教育的设计就应该立足农村,涵盖所有务工区,实现城乡职教资源的无缝衔接,而且最终还得以务工区岗位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实施学历教育。因为,如果仅限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则没法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务工城区岗位技能培训和定居城市后学历提升的需要。所以,必须以电大为支柱,整合城乡职教网络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社区的职教远程教育平台。其次,立足省市电大形成新生代农民工远程职教网络体系,是城乡二元割据利益机制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中国的企业不愁招不到初、中级技术人员,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企业将以加班形式挤占农民工受教育的时间。又因新生代农民工不属于流入地正式居民,务工地政府同样缺乏职教热情,而把培训农民工的责任转移给其出生地的县和乡镇。因此,以电大学历教育为支柱,联合本地劳动和培训部门,形成系统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远程职教工程,既便于以新生代农民工户籍所在地为主实行统一管理,按照学员学习业绩实施统一的国家补贴制度,又便于根据其流动性、参与学习时空的转化需要,将远程职教延伸到工棚及其运动途中,利用3G手机、微型平板电脑等便携设备随时、随地开展项目培训,从而构建起适合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全程、全面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新体系。最后,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远程职教工程有助于提升务工群体的素质,得到中央政策支持。以电大和当地培训机构为支撑平台,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职教体系,不仅具有低成本、大规模、高效率的优势,而且其卫星电视网络、无线局域网功能,还能将职教资源送到务工者的工棚之中,呈现于手机之上,大面积提升整个群体融入城市的文明素质。2010年中央1号文件第23条强调“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2012年中央1号文件第13条,提出“整合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这两个文件分别从服务新生代农民工和整合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的角度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 服务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远程职教体系设计

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性大、干活时间长,对其实施系统的职业教育困难重重。生命历程理论的轨迹和变迁分析框架,紧扣其务工前、中、后期职教取向的变化规律,设计精准服务其生命历程各阶段的职教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 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内涵及其需要的职教体系

根据生命历程理论,需要对新生代农民工经历的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形成的年龄角色和生命事件序列进行分析,才能理解职业教育在其生命历程中的内在涵义。新生代农民工从小生长在农村,但远离农业生产,对城市充满向往但又缺乏进入城市生存的技能,由此形成了从“农民”到“市民”两极区间的生命变化历程,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市民与农民之间的过渡带。在这个区间的过渡中,“他们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会有不同的生活压力和目标方向”,由此导致其不同阶段对职业教育的不同需求。怀特海的教育节奏论认为,“无论是人一生的发展还是某一次知识的掌握,都要经过浪漫、精确和综合运用这三个阶段”。初中毕业即将外出务工的学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憧憬与向往,力图通过外出务工成为永远生活在城市的市民,这时还处于浪漫的学生阶段,主要是接受先导性职业教育。当其进程城务工后,很快体验到竞争的激烈,促使其产生接受精确职业技能教育的需求。如果在城市务工阶段获得了精确的岗位技能,并具备了在城市生存下去的条件,则逐步过渡到提升自身综合职业技能的学历教育阶段。反之,在其城市期望彻底破灭后,就开始为返回家乡做好相应的从业打算。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中的三个阶段两种转折路径,决定了其完整生命周期的教育应该从务工前的职教准备开始,将重点放在立足城市的务工期教育,最后转向成为城市人的学历教育或成为新农民的创业教育两大类,从而形成了对应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各阶段的完整职教体系,其呈现出的层次和特征如图1所示。

2 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发展需要的远程职教体系结构

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分为在校生、新生代农民工、回乡新农民或市民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形成分别对应中小学“农远工程”、农广校和电大教育体系三大支柱。其中农广校和电大教育网络具有城乡一体化的特征,具有追踪新生代农民工在城乡之间实施流动教育的功能。因此,在教育部相关职能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三大职教支柱,整合其他有线和无线网络可以形成远程职教平台(如图2)。硬件设施上,以原有农远工程卫星电视、互联网、光盘播放为基础,增加手机、500元左右的平板电脑等新生代农民工能够自备的移动学习设备。教育功能上,形成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各个发展阶段需要的职业教育资源库,按照其阶段发展需要提供对口的职业技能训练和文化教育,根据其生存处境提供切实有效的微型课程和教育媒体,充分发挥远程职教网络精准服务功能,“在生命发展阶段中实现职教时空的具体统一”。

从图2中可以看出,依托农远工程、农广校、电大系统三大支柱,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形成的远程职教平台,能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发展阶段中不同的职教需求,结合其工作场景变化,为其实施贴心、贴身的全方位、全天候精准服务,“将远程教育满足社会及时需要的短期物化功能,转变为满足各类人群长期发展和及时获益需要的精准服务新功能。”首先,农村中小学的“农远工程”能针对务工前期,处于学生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实施初级职教,为进城务工做好相应的心理和技能准备。其次,以城市电大的网络系统为基础,建成以岗位群为核心的务工技能分类教学平台。由农民工聚集地电大系统牵头,联合当地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机构,按照岗位和专业技能分类组织新生代农民工接受中等技术水平的远程职业教育。利用节假日,由当地培训机构组织面授,利用移动网络采取分散的在线答疑,实施送教入工棚、到掌上的精准服务。对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结业证书或技术资格证书,修满规定学分则颁发中专学历证书。最后,发挥精准服务新生代农民工务工后期创业和学历提升的职教功能。一是以农广校为支撑,联合地方高校、农村中职校和各种协会,为返乡创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创业教育。这类教育旨在从返乡农民工创业需要的角度,提供最新的信息和技能训练,为其回乡办厂、开矿、从商等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实施技术革新培训。二是以电大系统为支撑,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文明市民的学历教育追求,促使其技术和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三 远程职教体系发挥精准服务功能的突破口

精准服务新生代农民工,既需要其个体对整个生命历程各阶段的职业技能变化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建成针对个体发展的职业生涯辅导网站,让其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又需要形成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的送教上门社区网络运行体系,确保职教资源随时随地可以获得。

1 建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网站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根据这一定义,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过程,辅导网站的建设内容应包括:职业生涯辅导路径导航,个体情况综合诊断库、就业环境分析库、用工信息数据资源库、职业规划相关信息资料库、互联网资源交互平台等。借鉴台湾的做法,结合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的三个不同阶段,笔者设计出如下建设框架(图3)。自我综合诊断库主要包括基本情况登记、能力倾向测试、自我知识技能水平测试题库、核心就业技能状况四个方面。其中能力倾向测试可以直接购买相关能力性向测试软件,知识、技能水平测试可以按技能考试和学历测试题进行,核心技能检测主要通过沟通技能、问题解决、分析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试题、虚拟情境进行检测。求职信息数据库资源,主要由行业、企业、劳动就业部门提供,将不同类别的求职信息分类归档,以便被测者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调用。环境信息资源分析库,主要汇聚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制度,明确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总体从业人员数、国家各阶段的宏观统计数据及其表现出的就业趋势、竞争激烈程度等,可以相关行业的统计年鉴为基础进行建设。

在整个网站设计上,从注册开始就需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不同人生阶段,做出不同类别的区分。第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对象,是求职前的初、高中毕业生。主要是开展职业能力性向测试,以明确其相对优势的从业方向,指导学生根据拟从事的职业,搜集尽可能多的岗位需求信息,拟定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二阶段,针对的是外出务工不久的新生代农民工,规划重在就业和获得较好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需要结合务工所在地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提供翔实的职业咨询:另一方面,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就业岗位推荐等,并从就业观念、求职技巧等方面提供帮助。第三阶段以稳定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主开展辅导,为其长远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指明方向。通过提供网络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成功发展案例,让他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借鉴,切合自身近期以来的从业情况,结合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拟定出长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立足和飞跃的起点。从整体看,各阶段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相同流程(图3):第一步:个人注册-进入导航系统-个人测试分析-形成个体综合评价。第二步:就业环境分析:大环境-地区环境-个人环境优劣势分析。第三步:确定职业路径与目标:求职信息一个人的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职业生涯目标设定。第四步:职业生涯发展策略与预期成效。发展策略-具体路径-综合分析报告-输出规划文本。第五步:将文本上传专家、老师、同行前辈,吸纳其修改建议,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打印正式文本。

2 建立送教上门的城乡社区双层职教网络体系

农村地区双层职教网络体系建设。根据生命历程理论中生活的时空原理,新生代农民工生命历程远程职教体系的运行,一是要紧扣生命历程的阶段性;二是要紧扣生命历程空间特征,尤其需要从其生存处境出发予以设计。为此,首先要建设好农村中小学“农远工程”,发挥好务工准备阶段的职教功能。由县教育局统一部署,将农村中学绿色证书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为现代技术基础、职业生涯规划、城市务工常识课程,由农村中学对准备进城务工的初三学生开展系统的务工基础知识教育。同时,在教师指导下,针对学生务工职业取向为其提供1~2门远程职教选修课程,引导其利用电视、收音机、光碟开展自学。然后,参加由农广校或中职学校统一组织的技能测试,对测试达标的学生发给技能证书或课程结业证书,并纳入学分成为修完学历证书的积分,将普通中学教育与远程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