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实用13篇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篇1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课文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秋天的美好,产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的句子。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秋天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好词句及动画场景、表格)。

教学过程:

展示激趣、导入课文。

1、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秋天的图片、实物、诗歌等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

2、提出要求:听话时认真,说话时句子说通顺,组内成员可以补充。指一二名同学上台介绍后揭题、板题。

品读课文、扎实练能。

朗读展示: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整体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课文中的生字、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3、老师与小伙伴一起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过关。

4、推荐平时读得最好的同学读。

5、让平时读书机会较少的同学读。

6、请愿意朗读的同学站起来展示自己的朗读。

7、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默读感受: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描写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从那几个方面来描写秋天雨的。

研读好词佳句、文中寻美。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自由读,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2、你最喜欢这一段中的那句话?为什么?怎样读好你喜欢的句子?说出喜欢的理由并练读。

3、细细的品读理解句子: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联系黄色的银杏、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理解“五彩缤纷”)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秋天的凉爽。”(播放动画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与语言美)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他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理解)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1、出示如下表格,生边读边填:

植物名称 颜色 水果名称 气味

2、根据以上表格,归纳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秋天雨的?

拓宽发展、积累运用。

1、把自己看得到秋景用一至两段话写下来,课后交流展示。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3、熟读课文后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反复诵读、享受美景。

1、配乐朗读背诵。

2、小结语:秋雨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水果成熟的香味,带来了冬天快来了的信息,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带来了欢乐,让我们尽情赞美秋雨吧!

板书设计:

11、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篇2

例如,在教学课文《雨后》时,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同学们感受过夏天的雨吗?想象一下,在燥热的天气席卷大地的时候,一场充满快乐与清凉的雨水降临了。我们看到雨水浇灭了艳阳,浇灭了一身的燥热,更看到我们的伙伴都来不及等雨完全停下来就迫不及待地冲到雨水中,欢笑着嬉戏。雨水溅湿了他们的裤脚,洗净了他们的脸蛋。这个景象是多么令人向往和欣喜啊!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向往走进课文,走进我们雨后的内心。

以上案例中,教师根据文本内容设计激情的导语,扣准了文本的情感主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始就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促使他们产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冲动。可见,在阅读课上,导入环节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接下来学生的激情品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深情式品读——融入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最主要的载体就是文本,学生只有在对文本充分地品读中才能有所感知和领悟。而读并不是盲目的读,而是在把握文本关键词基础上的有侧重的读。品读,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形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情式品读,在品读的过程中融入文本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课文《秋天》时,教师首先从课文的标题入手,将“秋天”两个字写到黑板正中央;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告诉我秋天是什么吗?你们心目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在文中有很多描写秋天美的词句和段落,把他们找出来细细品味。

生1:我心目中的秋天是金黄色的,漫山遍野,美不胜收。

生2:秋天应该是落叶飞扬的季节,所以我心中的秋天是满目哀伤的。

生3:秋天应该是喜庆的,因为它象征着丰收,是秋的收获。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每个人心目中的秋天都是不一样的。在文中,作者也将自己对秋天的感悟写了出来。你们觉得作者笔下的秋天和你们自己所想的秋天有什么区别呢?

生1:作者笔下的秋天比我所想到的更美,他不仅看到了秋的颜色,更有秋的味道和温度。

生2:作者笔下的秋天仿佛是一个孩子,调皮、欢乐、可爱、美丽……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充分抓住了文本的关键词“秋天”,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品读。这样,课堂上学生通过读秋、想秋、感受秋这三个层次与文本进行深入的情感对话。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作者所描绘的秋天的美丽景色以及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三、情感式结课——延伸情感

做事情要有始有终,语文教学也一样。一堂课除了需要精彩的导入和深刻的文本感受外,更需要一个充满情感的结束。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课文《谁的本领大》时,在课文结束时,我是这样小结的。

师:在本课中,最开始,风和太阳都觉得自己的本领更大,但通过几轮比试后,我们看到了什么呢?

生1:风和太阳都有各自的本领,他们的本领都很大,其实是不需要比试的。

生2:他们最开始谁都不服谁,认为只有自己的本领最大,但通过比试才知道,其实对方的本领也不小。

生3:他们在比试中,知道了不是只有自己的本领才大,不应该瞧不起别人。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篇3

设计理念:

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把儿童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的热情化为主动从事艺术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加者。整个活动旨在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体验审美愉悦。本节活动结合季节特征,贴近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秋天的落叶》,音乐以轻柔、恬静为主,旋律优美,通过肢体语言深化对秋天意境美的感受。我在活动中培养幼儿通过学习自觉的发现美的能力,发现“一叶知秋”的现象,创造性的表现贯穿活动始终。在教学方式上以情境式教学为主,目的是为了让幼儿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也是幼儿在整个音乐活动有更多创造性表现的前提。本节活动以坚持幼儿创造为主,在活动中我尝试溶入“奥尔夫教学”理念,从最基本的走路、拍手、拍肩等动作中培养音乐的节奏,在简单的生活体验中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

设计思路:

结合我班开展的主题《多彩的秋天》,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让小朋友在音乐声中,体会秋风细雨所营造的音乐美。活动中尝试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声势、肢体律动等理念,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能力为主,鼓励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运用即兴创造,让幼儿积极地参与活动,并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

预设目标:

1.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表现树叶飘落时的不同特征,激发幼儿用身体进行表现表达的兴趣。

2.通过音乐欣赏启发幼儿分析、想象、思考、判断的能力,培养对音乐的感知以及合作能力。

3.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恬静柔美的情绪情感。

活动准备:

PPT(秋天树叶飘落的情景、背景音乐《小树叶》)、《秋天的落叶》

活动重点:对音乐活动感兴趣,能够动起来参与到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快乐。

活动难点:通过对音乐的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观察秋天树的变化,能用语言表达对树叶外形的联想。

“昨天我们到活动室外找秋天,你发现秋天有什么变化?”(播放课件)“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飘落的时候像什么?”(播放各种树叶飘落时的课件)

1.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中的树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树叶飘落时像什么。

2.鼓励幼儿用身体自由地表现树叶飘落时不同的情景

(评析:结合幼儿已有经验,引导幼儿谈谈秋天树的变化,通过观看课件,感知树叶飘落的情景,为音乐表演环节做铺垫。)

二、欣赏音乐《秋天的落叶》,启发幼儿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

分段欣赏和表现树叶飘落、被雨淋、跳舞的情景。

1.欣赏A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飘落

第一遍欣赏,教师有表情地进行语言创编,启发幼儿肢体动作表现音乐

第二遍欣赏,幼儿自由表现小树叶飘落的情景。

2.欣赏B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和雨嬉戏的场景。

第一次欣赏,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想象出树叶飘落时,秋雨和树叶嬉戏的声音,(出示教具:塑料袋,引起幼儿的新奇感)

第二次欣赏,激发幼儿尝试用肢体语言表达的欲望。

第三次欣赏,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树叶和雨嬉戏的场景。

第四次欣赏,引导幼儿欣赏出音乐间奏处,尝试用造型表现音乐

3.欣赏C段,启发幼儿想象并表现树叶转圈跳舞欢乐的样子。

欣赏音乐两遍,幼儿体会小树叶和小雨嬉戏后欢乐的样子。教师引导小朋友拉手、转圈等不同声势表现快乐的小树叶,在跳舞的样子。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篇4

【案例1】

师:秋天,我们一起来到田野里郊游。这时,如果我们闭上眼睛,你能感觉到什么?

生:有风、有香气,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想问一句,秋天的风是什么样的?

生:……

师:如果我们要画一座冒着炊烟的小房子,怎么才能表现是有风的,能用笔画出来吗?

(生出示各自画好的画)

师:大家画得不错,把炊烟画得向一侧飘,就说明有风了,这样就可以把看不见的事物转换成――

生:(齐)看得见的事物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作者王宜振是如何写秋天的风的。

生:(读)秋风在田野里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

师:秋天的风与春、夏、冬天的风相比,它们是一样的吗?

生:春天的风是暖暖的、柔柔的。(师引导)―和风

生:夏天的风是轻轻的、懒懒的。(师引导)―凉风

生:冬天的风是冷冷的、怒吼的。(师引导)―寒风

师:那么,秋天的风是什么样的?请大家边读诗句,边思考。

生:“秋风在田野里打滚,在小路上奔跑”,说明风很大,很猛。

生:“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用“抓”这个词也说明风大,但还不太大。

师:为什么呢?(边做“抓”的动作边提问)

生:如果风再大一点的话,就可以……(思考:师生等待)用“抢”或“夺”。

师:如果小一点呢?

生:(思考)就可以用“捏一把”。(师生鼓掌)

师:从这段文字看,秋风在……

生:打滚、奔跑、抓香气。

师:他像什么样的人?又为什么会这样做?

生:他像活泼的小朋友,来到秋天的田野里,很开心、很快乐。

师:我们用开心的语气读好这几句话。

【思考】本片段的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以学生为主体,注意了教学设计的现场生成性。师生之间通过对话,让学生的直觉、感觉,知识和经验与文本之间实现融合,在动态的过程中,把“教”化为“学”。同时在对话中,使学生感悟到文本丰富的意蕴,享受一种自由、开放的和谐氛围,这对学生感受文本语言,拓展思维疆域以及学习品质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 体验

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由此可见,加强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在“言语实践型”阅读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2】

师:这活泼调皮的秋风,他们就像我们这些小朋友,在田野里自由地“打滚”“奔跑”,“抓”呀,“涂”呀,他们又看到了哪些朋友?

生:又看到了稻穗、蝉、向日葵、野、牛羊、苹果、葡萄、玉米、高梁。

师:秋风做了些什么呢?

生:把稻子吹熟了,金黄的一片。

生:把蝉儿吹怕了,不敢唱歌了。

生:把向日葵吹得低头弯腰了。

生:把野的香味吹得到处都是。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好,我们一起用诗一样的语言,再来说一说吧!

秋风来到(什么地方),在那儿(干什么)。

秋风来到(谁)身边,谁(怎么样了)。

(生练说)

师:这调皮的秋风,做了好事,还是坏事呢?

生:(齐)好事。

师:为什么?苹果、葡萄不是被欺侮了吗?(小组讨论后,推选学生发言)

生:苹果、葡萄成熟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师生鼓掌)

生:秋风给大家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生:秋风让玉米忘掉了夏天的烦恼/秋风让高梁想唱出祝酒歌。

生:苹果、葡萄只能怪自己娇气。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三节,读出它们的娇气与欢乐。

【思考】这一片段的教学设计,具体操作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行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感受;二是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体验。学生在学习文本的同时,适当地进行了“文本转换”,把作者的诗句,转换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围绕文本核心思想对文本进行“二度开发”,在文本的转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着重解决调皮的秋风与喜悦的心情两者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认识到调皮的外表与善良的内心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使“知”与“情”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指引了方向。

三、 开放性

开放性语文阅读教学与现代生活大系统和学生生活经验小系统是相贯通的,力求把教学建立在相互联系的两个系统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开发其身心素质潜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言语实践型”阅读教学的宗旨所在。

【案例3】

师:同学们,小朋友眼中的秋天是喜悦的。有好看的、好吃的、好听的,有发亮的秋光、有明丽的阳光、有精美的黄叶。那么,大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诗人沈尹默的《秋》中,看一看他看到了什么?(课件映示:沈尹默的《秋》)

生:(自由读)沈尹默的《秋》。

师:秋风一到,天气如何?

生:(齐读)一日比一日恶/天气渐渐冷了/树叶渐渐黄了、落了。

师:看到这,你觉得心情如何?

生:悲伤,不快乐。

师:真的吗?你不快乐时,会做些什么呢?

生:生气,发火。

生:找吃的。

生:想玩。

师:看沈先生是怎么做的吧!他看见了,那些花的颜色有――

生:(齐读)红的、白的、紫的、黄的、绿的、粉红的,满庭院都是。

师:(课件映示)虽然 没有了, 又没有了,连 也听不见,但它们都静悄悄各自开着。(生根据文章填词语)

师:连被雨打折了的向日葵,天晴了――(生对读文中内容)

师:即使小瓦盆里的海棠、凤仙,它们也 ――(生对读文中内容)

师:白蓼花、红蓼花,经历了许多雨,许多风,――风雨不曾吹折 ――浇褪 ――(生对读文中内容)

师:看了这些之后,沈先生还伤感吗?他怎么说?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篇5

一、利用相关文本,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课文《我与地坛》选取了原作第一、三部分。在这两个部分,作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从古园的破败中看到了蓬勃的生机,体会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都有自身的价值,从而走出了死亡的阴影。对于作者如何从地坛中获得生命启迪这一问题,单从课文部分来分析过于单薄。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原作的第四部分进行分析。在这部分中,作者写了一对中年夫妻十五年来每天都到园子里散步,这份真挚的爱情可与时间抗衡;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每天独自歌唱也不觉得疲惫,这样的激情,不管结果怎样,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个爱喝酒的老头,每天都悠闲地在园子里消磨时光,显出从容的生命气度……这些都让作者体会到,无论悲伤与快乐,无论激情与无奈,无论从容与执著,都是完整人生的组成部分,有了这些,生命才不会苍白。

二、巧用名家点评,拓宽文本视野

欧阳修的《秋声赋》以秋声为描写和议论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宦海沉浮、人生苦短的感慨。对于无形的秋声,作者先通过三个比喻直接描摹,再通过与秋声有关的事物间接渲染,突出了秋对万物强大的摧残力量,使读者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教师讲解时,可引入这一评论,引导学生分析秋之色、容、气、意、声,体会作者如何将无形的秋声描写得绘形绘色,把秋声之肃杀之气渲染得生动形象。

三、因势引入背景资料,突破教学难点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由宴游谈到生死及人生的意义,由纵情山水之乐写到感慨情随事迁之痛、吊古伤今之悲,犹如平地惊雷,使文章曲折起伏。但由于文章由乐到悲之间没有任何的感情缓冲带,加上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局限,使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此时,如能乘势引入时代背景,就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难点。

魏晋时期,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动乱,政治斗争异常激烈,文人士大夫惨遭迫害。这样的环境让文人们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常有人生无常之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不得不兴尽悲来。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又不仅停留于此。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文人们放浪形骸,不屑实务,把死和生等同起来,认为生便是死,死便是生。但作者并不认同这种看法,他认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只有明白了死才懂得怎样生存,只有明白了生命的流逝,才知道存在的意义,肯定了个体生命的价值。

四、运用图画图片,形象生动

中国古典诗词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景与情密切相关。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可谓字字皆景,处处皆情。

离别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凄楚的声音——寒蝉残鸣;萧条的景物——寒秋傍晚,雨后长亭,衬托出人物内心的离别之苦。离别时,“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一对恋人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的画面跃然于纸上。于是想象离别后,“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烟柳岸,晓风残月”。第一幅画:月下,烟波浩渺中孤舟独行,只有空阔的楚天相伴,怎能不让人产生无限的惆怅。第二幅画:凌晨,一钩残月,阵阵寒风,柳丝飘飘,一种孤寂凄苦之情油然而生。教师讲解时,如能借助多媒体放映优美的中国山水画,就能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画面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词中意境。

教学凭借的形式,还有相关知识、掌故轶事等。在设计教学凭借时,要注意以为教学服务为目的,以教学内容为依据,遵循简约、适当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黄厚江.教学凭借设计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教学凭借设计和运用之一[J].中学语文教学,2012(4).

[2]黄厚江.阅读教学凭借设计的常见类型——教学凭借设计和运用之二[J].中学语文教学,2012(5).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篇6

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地方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民族、对人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将地方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整合会促进人的发展,文化的传承,语文教育的新。

一、妙用地方文化,换位深入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多种课程资源,但现实中我们现有的语文教材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不充分,还是沿袭老一套,跟着教材走。如教学《动人的北平》时,教师围绕这“动人”说得天花乱坠,如它有老成、宽容等品质。教师饱含热情,倾囊相授,可学生一脸呆滞,茫然不解,就算有应允者,也只是流于书本的字里行间,毕竟他们并非生于斯、长于斯,对它的“动人”不解,也在情理之中。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滋养一方人的地域文化也应该养育当地的语文教学。因此,作为教师应懂得“以力借力”的手法,能在课堂上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与资源,调动学生积极性。于是教学《动人的北平》时,我灵机一动:让学生说说处于南国的自己的“动人的家乡”。我采用对比阅读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家乡的自然风貌、地理环境、文化景观、特色风味等方面来描绘自己的家乡。有人说:“家乡是文化专家的博物馆,有预测雨水的白鹤梁,有哲学系派的程朱理学。”有人说:“北平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而我家乡的榨菜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泡菜文化。”有人说:“北平气候干燥清冷,而我家乡的气候炎热,有火炉之称,但孟冬季节有湿冷,感觉冬天真的来了。”学生对家乡之美了然于胸,七嘴八舌,如数家珍,课堂就这样变得活跃起来。

这样的教学设计就让学生真正了解了林语堂笔下的家乡北平之所以动人的原因了。因为北平是生他养他的地方,阔别故土、身居海外的作者对这个具有包容新旧、雅俗的家乡怎会不喜爱,怎会不眷恋?这样联想对比的教学让学生快速地走进课文,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强他们作为巴渝人的自豪感。

二、化用地方文化,进行作文教学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篇7

下面我以《秋天的雨》为例,在课堂上对这种模块化教学结构进行初探,和大家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读一读。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自学导航” 边读《秋天的雨》一课边批注,进行自主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秋天的特点的?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气味以及动植物准备过冬这三个部分,你喜欢哪个部分就读哪部分内容。并注意读书方法:先用“――”画出每一部分的总起句,并用“”标出体现秋天色彩特点的词语,然后用“∽∽”画出作者具体描写这个特点的句子,想想作者是怎样描写的,还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课堂教学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读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还能训练学生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从而使阅读教学增值。“边读书边批注” 是“读写联动”教学方式的基本动作。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根据学习任务边读边思,然后用简短的文字把课文大意、层意、写作特点以及感受、疑点、难点等批注到书上。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必须动笔写了才能读有成效。全国名师于永正也说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多读”“多写”。

学生自学时,我在班上一边巡视,一边了解学情,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然后我带领学生运用“以读代讲”的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因为课文结构清晰,内容简单,所以我要求学生用“秋天的美表现在……我从这句话中读懂了……”这样的句式来汇报自读成果。老师只需要点拨学生朗读的语气,从而品味秋天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秋天的美,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展开朗读,进一步感受秋天的色彩。比如:当学生读“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的句子时,我顺势引导:春天的雨有什么颜色呢?它把什么颜色给了谁?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学生在读好课文句子的同时,再来读自己说的句子,语气一次比一次好,一次比一次读得有感情。在指导学生读秋天气味这一特点的句子时,启发学生边听边配动作来个表演读,在表演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秋天的硕果累累。通过读来咀嚼、品味语言蕴含的情感美、意境美、神韵美,使秋天的特点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烙印,单元主题也更为明晰化。

说一说。在引领学生感受完《秋天的雨》后,又以文带文的方式拓展阅读了作家毕国英的《听听,秋的声音》。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到同样是写秋天的,可以从秋天的不同方面来写。在不同作家的笔下,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抓的特点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不同,写出来的景色也就各有姿态。学生很快掌握了写景色的方法,原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对景色的赞美之情。顺势让学生用这节课学到的 “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来说一说喜欢的季节,可以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对景色的赞美之情。

写一写。主题阅读教学,倡导读写同步。《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我设计的就是在以文带文的基础上进行“读写联动”。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我鼓励学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当堂进行练笔,可以写春天的雨、夏天的雨,还可以写冬天的雪……只要把自己的话说完整、说具体就可以。

课文按照“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的模式来组织教学,老师的思路更清晰了,学生学习的重点更为突出,老师讲得少了,学生读得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写结合中读是基本,写是表达、是运用,是对读的补充,是对读的提升。从读到写,在写中促读,实现读写的迁移,这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读写结合正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在课文教学中巧妙地进行读写结合,促使学生对文本不断地吸纳、不断地倾吐,大量实践,铢积寸累,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必将得到实实在在地提高。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篇8

教科书或词典里对“文化”的解读:从广义上讲,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社会物质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连续性的基础。我辈耳熟能详的“文化”内涵是――“无产阶级文化是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和总结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经验而创造发展起来的”,即“先进的文化”。通常说的“文化”,简言之,系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初《何谓文化》的书名,似嫌题目真够大,望书名而生畏;可是迅速翻阅过后,却爱不释手,原来秋雨教授用他惯用的“理性思维”、“感人体悟”、“生动事例”,加之独有的“大散文手笔”,让抽象的“文化”舞动起来。正像一位记者所评说,余秋雨教授从“学理、生命、大地、古典”四个方面解读“何谓文化”,是他二十年来思索和行走的重要收获。拜读完《何谓文化》,豁然开朗,“文化其实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是文化人,你只要表现非常好的文化风范,周边也会受到影响”。“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以爱和善良为目标,那么,文化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都会因为这个隐藏的光源而晶莹剔透”。值得深思的是,“儒家文化宣示的非常堂皇却分析不多,而佛教文化却建立了一个更精密的精神架构”。用洋人雨果的话说,“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阳”。

在博览群书考察世界中

总结中华文化特点

秋雨教授读书的广度和深度即“读万卷书”,考察世界的毅力和兴趣即“行万里路”,是当今学者圈里屈指可数的“大家”。秋雨自白,“我的文化课程,部分完成于课堂,部分完成于书房,而更重要的部分,则完成于一个个遗迹废墟,和一个个救灾现场”。先生的感悟是――“由于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因此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里它都具有归结性的意义”。秋雨教授为我们归纳了当今世界学者们的共识,可资借鉴。诸如:“一个社会不管发达或不发达,表面上看起来是经济形态,实质上是文化心态”;“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文化”;“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文化过程”;“赚钱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衣食,而是为了荣誉、安全、自由、幸福,这一些都是文化命题”……秋雨教授特别提醒我们,说这些话的人,大多是经济学家,而不是文化学者。他们不深刻,却是明白人。

沿着这个理念想开去,我们终于承认: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因之,如果以爱和善良为目标,文化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全会因为这个隐藏的光源而晶莹剔透。中国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正在于“仁者爱人”,“爱人者恒爱之”,“与人为善”,“止于至善”。可见,中华文化和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有天然的相通之处。因之,人类的“存活之道,繁衍之道,发展之道,必然包含着大爱之道、善良之道”。西方文化的箴言是“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阳”。太阳的“正能量”就是“普适价值”。让我们惊喜且心悦诚服的是秋雨在诠释文化“古典的回答”中,潜心今译《心经》,那流畅的文字――去吧,去,到彼岸去。大家都去,赶快觉悟。――让我顿悟,在彷徨中寻觅空门的佛学,追求在“精神彼岸”建立一处净土,“人之为人,在本性上潜藏着善良的种子”。让人看到“佛教文化建立了一个更精密的精神架构”。

余秋雨教授把中国文化的特性总结为“三道”,即“礼仪之道”、“君子之道”和“中庸之道”。所谓“礼仪之道”是一种“社会模式”。简言之是一种便于国定、便于实行、便于审视、便于继承的生活化了的文化仪式。孔子主张的“克己复礼”,正是教人们奉公守法;荀子认为“礼者,人道之极也”。所谓“君子之道”是一种“人格模式”。是治国不成退而求其次的奋斗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秋雨的笔下,“修身是出发点,谁知辛苦到后来,治国、平天下的计划基本落空,因此,由出发点又变成目的地。他们修身的模型就是君子。”所谓“中庸之道”是一种“行为模式”。秋雨认为,中庸哲学经由儒家和道家的深刻论述和实践,已经成为国人的基本行为模式,与世界上其它一些地方一直在痴迷的宗教极端主义和军事扩张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中庸之道”在一次次巨大灾难中起到了关键的缓冲作用、阻爆作用和疗伤作用,既保全了自己,又维护了世界。

透视中国文化弊病

和描述当前文化隐忧

余秋雨教授善于在批判中继承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体量大、寿命长,弊病当然很多”。秋雨在分析中国文化的“三道”后,又对应地指出中国文化的“三弱”。

中国文化的第一个弱项是“疏于公共空间”。中国的读书人尤其是入“仕”后,历来强调“上对得起社稷朝廷,下对得起家庭亲情”,追求标榜“忠孝两全”。于是才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箴言,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天下”,也只是言指“朝廷”而已。一个“疏于公共空间”的社会,必然导致一言堂、禁言、失声,“一言九鼎”不过是“朕即是真理”的别名。近代史上的“蒋家王朝”正是“疏于公共空间”,坚持“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一个党军”的独裁统治而导致灭亡被人民唾弃。

中国文化的第二个弱项是“疏于实证意识”。实证意识即科学思维。一位美籍华人史学家说,中国历史最大的弊端是“缺少数字化管理”。一个国家的统计数字若不准确,乃至于造假,一切都将“不堪回首”。秋雨教授沉重无奈地指出,“假货哪个国家都有,但中国祸害最大;谣言哪个国家都有,但中国伤害最深。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不具备发现虚假、抵制伪造、消除谣言的机制和程序。”秋雨为当今的谎话世象画像,“造谣无责,传谣无阻;中谣无助,辟谣无路;驳谣无效,破谣无趣;老谣方去,新谣接续。”实证意识是当今社会克服“只问忠奸,不问真假”,“只求轰动,不求是非”,“从众心态,抹杀真理”的一剂苦口良药,我们捏着鼻子也要吞服下去!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中国文化的第三个弱项是“疏于法制观念”。秋雨教授声称自己不是从政治角度,而是从文化角度来论述这个问题。其实,触类旁通,我们姑且躲开“”这个不为一些政客接受的名词,就文化而言,也是极其有启迪和教益的。秋雨教授说:中国文化对法律观念的疏淡,严重影响广大民众快速进入现代文明。让人担忧的是,现在有很多官员还在忙着表演离开法制程序的所谓“亲民”举动,把上访看作,以调解替代审判,用金钱慰抚非法,结果,法律被贬,正义蒙尘,凶者得利,善者受损。更严重的是,不少活跃在传媒和网络上的文人还把自己的喧闹围啄当作“民间法庭”。其实,中外历史都证明,世间一切“民间法庭”都是对法律的最大破坏。

在余秋雨教授的笔端勾勒出改革开放近年来中国文化的进步。主要是:由于30年来“注重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的成功实践,比较充分地普及了“民生文化”。由于改革开放,文化视野开拓,比较有效地普及了“多元文化”。由于一次次全民救灾的行动,在中国史无前例地普及了“生命文化”。当然,“民生文化”的加固有待于体制的改革,“多元文化”的拓展有待于民主进程的推进,“生命文化”的普及有待于“宗教精神”的重建。

余秋雨教授对当前文化的隐忧更值得重视。一是,“复古文化正在冲击着创新文化”。秋雨教授纵览电视、报刊,竟然发现“永远在大做文章的还是一千年前的枭雄心计、七百年前的宫门是非,以及古人之争、古墓之争、老戏重拍。“复古文化的极度自信的背后隐藏着极度的不自信”。因为这股风潮降低了中国文化与世界上其它文化进行平等对话的可能,只是自言自语、自娱自乐、自产自销、自迷自醉。这是中国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倒退。二是,“民粹文化正在冲击着理性文化”。民粹似民主,却绝不是民主。民粹的泛滥,是对民主的惩罚,但是这种惩罚唤不来民主。民粹对民主的损害,甚至超过专制。秋雨教授对时下的“海选”不以为然,“海选”是社会上部分爱热闹的年轻人的短期游戏,与艺术高低没有关系。不管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文化艺术一旦受控于民粹主义,很快就会从惊人的热闹走向惊人的低俗,然后走向惊人的荒凉。三是,“文化的损耗机制仍然强于建设机制”。秋雨教授入木三分地批判当下的一些怪现状:文化的官场化、行政化,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中国大陆一层层“领导”文化的部、委、局,以及“文联”、“作协”这样的官方机构中。秋雨疾呼,“我企盼政府尽快与大多数文化传媒脱钩,使它们不再享有特权,随之也能受到法律的监督和惩处。”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篇9

如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习作要求是:“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怎样才能写好这篇习作?那就是要从阅读课文中学习观察的方法、写作方法。再看单元导读是这样说的:“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她带给我们的快乐。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发现她的美丽,感受她的美好,并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显然,“随着课文的学习发现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秋天里的景色(色彩、声音、气味等)特点、秋天里活动带来的欢乐,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描绘心中的秋天”――从不同的方面抓住特点写出秋天的美好,秋天里的欢乐,就是习作教学的重点,也就是我们整体教学最终的落脚点。

二、沟通内在联系,设计整体教学策略

单元整体教学主线确定后,接下来要研究的是如何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将它一一对应落实的问题,即要“沟通整体与部分间的内在联系”。

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秋天”为主题,安排了4篇课文,从多角度来表现了秋天的美好。精读课文《古诗二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由“看到的”到“想到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风筝》从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到不同心情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秋天的雨》和略读课文《听听,秋天的声音》从颜色、气味和声音等方面描写了秋天的美好景色。根据单元整体教学主线和对课文的分析,我们可把每篇课文的对应教学要点整体设计为:

从《古诗两首》中学习发现和感受秋天,要注意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从《风筝》一课学习发现和感受“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特别是“心情什么样”。

从《秋天的雨》一课学习从色彩、气味和声音等方面观察和感受秋天,表现秋天。

从《听听,秋的声音》一课学习怎样听声音,感受秋天的声音,特别是用心去听,展开想象去感受。

不难看出,这样设计会较好地避免过去那种单篇孤授、面面俱到,但对实际教学又无较大指导作用的“单课式备课”的弊端,使各课教学能前后照应,形成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三、放眼单元整体,统筹整体教学活动

实践证明,各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单元教学主线整体安排这些活动,能更有效提高单元整体教学效益。

1.演讲。为了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自动化和敏捷性,我们提出了每节课安排5分钟演讲的要求。演讲内容和主题的设计,也要对应着单元整体教学主线来确定,而且题目要小,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切忌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围绕着“描绘心中的秋天”这一主线,可作如下安排:

《古诗二首》第一课时围绕“金秋的词语我知道”展开,让学生把积累的关于秋天的词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第二课时“用秋高气爽、心旷神怡说一段话”,锻炼学生用词造句,善于表达自己心情的能力。

《风筝》第一课时以“早晨的空气真清新”为题,重点突出自己的感受。第二课时以“早晨走出家门,呼吸着凉爽、清新的空气,仰望着瓦蓝瓦蓝的天空,我……”为提示,重点落脚在对自己心情的描述上。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以“花坛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为题,重点让学生描述对颜色的观察和感受。第二课时以“金秋时节,瓜果飘香……”为提示展开想象,重点突出气味的描述。

《听听,秋的声音》以“我听到了蟋蟀的欢叫声”为题,围绕秋天里的声音展开演讲。

以上内容都是学生身边可及的,既能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又有利于口语交际和习作目标的达成。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篇10

2、应付老师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从不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作积极的探究思考,很少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心存侥幸

有些学生大搞题海战术,一套资料接着一套做,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连题也不做。他们抱着“碰运气”的心理,期待着考场“超常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我慢慢发现了阅读的巨大作用。像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愈是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似乎不可克服的困难愈大,他就愈需要阅读,阅读能教他思考,思考会刺激智力觉醒。”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唤醒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给他们插上阅读的翅膀。

一、创设情境,激活形象

语文教材呈现在在学生眼前的只是一行行文字符号。如果不发挥联想展开想象,不懂得创设情境,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只言片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不是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融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作者在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意蕴学生很难理解,更没有美的欣赏可言。

如阅读戴望舒的《雨巷》时,我们如何去理解“丁香一样的姑娘”?首先我们要明白丁香在古代诗文所具有的特点。李商隐的《代赠》用“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诗人用春风反衬丁香的愁;李把“丁香”与雨中的惆怅连在一起,用雨中的丁香作为人的愁心的象征,诗人用迷离的细雨衬丁香的愁;王十朋把丁香人格化,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丁香的淡雅、隐忍以及愁绪。总之,虽然写法不同,但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与愁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梅雨季节,江南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我们可以把“雨巷”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徘徊不前,“我”在等什么呢?“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的、美丽的。但是这种理想即如丁香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

二、沟通文章内外,领略内涵

作为教师的我们和学生,我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非常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通过我们的引导架起作者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在学习杜甫的《登高》的时候,讲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时我们经常会讲这一句所包含的八层意思一层:悲秋―季节的凄惨;二层:家乡悲秋不及万里外悲秋;三层:定居万里他乡者悲秋不及天涯游子悲秋;四层:短期天涯游子者悲秋不及长期者悲秋;五层:长期少年天涯游子悲秋不及老年垂暮天涯游子悲秋;六层:老年垂暮但身体健康者悲秋不及身老多病终年漂泊悲秋;七层:身老多病终年漂泊者平日悲秋不及登台眺望满目萧然时;八层:登台眺望满目萧然时有亲友在旁者不及孤独一人独自登台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篇11

二、联系现实生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是片面地向学生传授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以及考试大纲上的考点,严重地忽视了对课外知识的讲授。如今,受新课改的影响,教师不仅要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现实生活中学习语文、用好语文。

例如:在开展《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学习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采用了生活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首先,我对学生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经历过秋天,在你心目中,秋天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学生一边思考这个问题,一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几分钟后,有的学生说:“秋天是美丽的,每当秋天来临的时候,树叶都变黄了,一阵阵微风吹来,树叶纷纷地落了下来,它们仿佛美丽的蝴蝶。”有的学生说:“秋天的雨是迷人的,它比春雨多了一份成熟,比夏雨多了一份静谧。”还有学生说:“秋天到了,我看到野外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菊花,走近这些菊花,我们可以嗅到迷人的清香。”然后,我对学生说:“你们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讲授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把在生活中发生的种种问题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从而设计出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问题。如:假如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会如何处理?在现实中,你们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呢?虽然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可以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语文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的知识要点,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积极性。

三、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寻找学习的乐趣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篇12

现在已是信息化时代,电脑、智能手机等已进入平常家庭,它们正迅速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尤其是改变了学校教育的方式。现阶段,录音机、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媒体已经走入了幼儿园,发挥出了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而电教化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将其引入幼儿教育,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教师要重视这一阶段的语言教学。而语言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语言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电教媒体,充分发挥其优势,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电教化教学能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好奇心强,喜欢追寻新生事物,电教化教学往往以绚丽的色彩、形象生动的画面、身临其境的声音吸引幼儿,这自然增加了教学的魅力,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幼儿在接触电教手段的过程中,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主动性不断加强,观察力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大班散文诗欣赏《春雨的色彩》,运用电教手段,将春天静态的画面变成动态的情景,在轻缓的背景音乐轻轻响起时,春雨滴答滴答地从天空中落下来,春天的景象开始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小草长出来了,树叶长出来了,迎春花开了,桃花开了,杜鹃花也开了,小燕子唧唧的叫,青蛙呱呱的唱……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注意力集中了,参与的兴趣浓厚了,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都能积极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告诉大家。

二、电教化教学能突破重难点,增进幼儿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突破,是衡量一节活动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说,将重难点突出放大,重复再现,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需要借助电教手段。以大班诗歌《春天的书》为例,如何让幼儿轻松地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仿编呢?这就需要让幼儿理解诗歌原有的句式结构,根据原诗歌的句式结构,改编诗歌的内容。为了让幼儿顺利理解原诗歌的句式结构,我在课件中制作了句式结构图谱,所谓图谱就是将句式结构中文字有变化的部分插入了图片,如“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黄的迎春花,红的桃花,绿的柳叶,白的梨花。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春雷轰隆隆,春雨滴滴答,燕子唧唧唧,青蛙呱呱呱”。在课件中,迎春花、桃花、柳叶、梨花、春雷、春雨、燕子、青蛙这些变化的文字都变成了图片,帮助幼儿理解了句式结构。在仿编时,我将句式结构的图谱中景物部分、形容词部分、颜色部分又变成了问号,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与春天有关、诗歌中没有的景物源源不断地从幼儿嘴中说出,仿编的环节也自然完成了。

三、电教化教学能增进教学效果,丰富幼儿的情趣

语言中常常会有一些散文欣赏,这些散文文字优美,意境丰富,但对幼儿来说很难理解,常常是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幼儿兴趣全无。而运用电教手段,将散文诗里的静态画面变为动态画面,再配上相应的散文内容录音,教学的效果将会大大增强。如大班散文诗欣赏《秋天的雨》,运用电教手段后,将静态的秋景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绵绵秋雨从天空中落下来,树叶变黄了,果子成熟了,庄稼收割了,大雁南飞了,盛开了……在这秋天美景播放的同时,散文录音配合相应的画面播放出来,一下就把幼儿带入了散文的意境中。

四、电教化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电教手段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场地的限制,将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有效结合在一起,将陌生、抽象的东西变为熟悉、具体的内容,这有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幼儿的智力,活跃幼儿的思维,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如大班散文诗《秋天的雨》中写道:“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对幼儿来说,这段话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雨,怎么能是一把钥匙呢?运用电教手段,此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一扇紧闭的大门,秋雨落下来了,大门缓缓打开了,秋天的景象也呈现在幼儿的面前了。”幼儿的思维也活了:“噢,原来秋天的景色被秋雨锁起来了,只有下起秋雨,门才能打开,我们才能看到秋天的美景。”“秋雨一下,就是秋天了,就能看到秋天的景色了。”此外,在电教应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问题:1.电教手段给教学带来了方便,也为教学增添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并不是每节活动都必须运用电教手段,也不能把电教手段是否运用作为评价一节活动的标准。课堂活动教具的运用,合适的就是最好的。2.要注重与课程内容的整合。电教手段是为了给教学带来方便,是为了增强活动效果,如果仅考虑为了应用电教而应用,不注重它的实用性,也没和活动内容很好地整合,不但不会有预期的效果,还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3.要注重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电教手段再好,再先进,再能凸显教学效果,也不可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要让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整合、互补。4.所选用的电教媒体必须图象清晰,色彩鲜艳,声音悦耳,要保证质量,让幼儿看得清,听得真。5.教师要加强学习,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这样才能制作出符合教学需求的课件等。没有相应的知识,何谈电教化教学呢?所以,教师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也是电教化教学的关键。总之,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促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同时,电教技术的应用也为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教学变得更丰富多彩了!

参考文献: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篇13

师:有一天,史铁生站在窗前,看见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便过来挡在窗前,不让儿子看,为什么?

生1:他会想,自己就像叶子一样,从嫩绿到枯黄,从枯黄到落地,因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生2:他会认为自己的生命很短暂。

师:一片树叶黄了,落下来了,就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结束。古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让人非常难过,感到哀伤。“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身有残疾的史铁生面对这“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情景,他一定想到了自己,他会感到凄凉、悲怆,甚至于绝望。母亲这一“挡”,告诉我们母爱是什么?

生:母爱就是一个动作,一个不起眼的动作。

师:这个动作是给儿子的——

生:这个动作是给儿子的一个希望。

师:母亲挡住绝望,留下了希望。母爱是呵护,母爱是引导。

于老师抛出的“史铁生看着这落叶,他会想什么”这一问题,在当时的课堂情境中,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通向主要人物内心世界的大门,学生和人物的情感得到了共鸣:落叶悲秋亦悲己。随后,于老师适时地补充了一些诗句,使充实的课堂又多了一份文学色彩。此时,再聚焦到这个寻常的动作——“挡”,学生自然就能体会出母爱的深沉。于老师对文本细致独到的解读使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二、生发联想,孕育朗读语感

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唤醒生活的积累,牵引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和谐共振,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从而就能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如《笋芽儿》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把“春雨姑娘来了”,说成“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为什么这样处理呢?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更多语感积累,所以感受不到其中的奥妙。鉴于此,可以设计一段师生对话。

师:你听过春雨的声音吗?

生:听过。

师:春雨落在叶丛中会是怎样的声音?

生:沙沙沙,沙沙沙。

生:滴滴,嗒嗒。

生:刷刷刷,刷刷。

……

师:多么美妙的声音啊,难怪作者说——

生: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

师:你喜欢这句话吗?谁能美美地读读它?

抑扬顿挫的朗读,折射出学生们对语言的领悟和欣赏的成果。

三、抓实训练,培养双基能力

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适度的文本拓展与训练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如苏教版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文章起始:“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就来了。”大部分教师都会向学生介绍一个成语——一叶知秋。但有位教师却与众不同,抓住这句话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师:这一句话其实也就是四个字,是什么?

生:秋天来了。

师:同学们的习作《秋天的公园》《秋天的田野》《秋天的校园》……都是用“秋天来了”开头的。现在让你写这种题目,你会怎样开头呢?

生1:九月,从第一棵小草枯黄开始,家乡的秋天就来了。

生2:九月,从第一朵绽放金黄的花儿开始,公园的秋天就来了。

生3:九月,从田野里第一枝成熟的稻穗开始,热闹的秋天就来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