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实用13篇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篇1

规范电梯维修保养的行为,及电梯维修保养过程中的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工作要求。

2范围

2、1适用于在用电梯的维修保养。不适用于对电梯的大修与改造工作。

2、2电梯的“大修”是指需要通过拆卸或者更新主要受力结构部件才能完成的修理业务,也包括对机构(传动系统)或者控制系统进行整体修理的业务,但大修后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不应变更。

2、3电梯的“改造”是指改变设备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控制系统,致使特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变更的业务。

2、电梯维护保养制度

2、1电梯进行维护保养必须遵守电梯维护保养安全操作规程。

2、2电梯的维护保养分为: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和专业性的维护保养。

2、3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工作由具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具有相应资格证的人员承担,专业的维护保养应有与电梯维护保养资格的专业保养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合同。

2、4电梯每次进行维护保养都必须有相应的记录,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向电梯专业维护保养单位索要当次维护保养的记录,并进行存档保管,作为电梯档案的内容。

2、5日常性维护保养记录有本单位电梯作业人员填写,每月底将记录内容报送电梯安全管理人保管、存档。

2、6电梯日常性的维护保养内容应按照电梯产品随机文件中维护保养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专业性维护保养按照签订合同的内容、周期进行。

2、7电梯重大项目的修理应有经资格认可的维修单位承担,并按规定向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后方可实施。

2、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在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或外委有关单位进行处理,存在事故隐患的电梯严禁投入使用。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目的

为使电梯保护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电梯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2范围

2、1适合于电梯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规定的电梯安全主管部门申请电梯安全定期检验。

2、2也适合于按单位内部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要求进行的定期检查的报检工作。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有关部门报告电梯定期检验工作。

3、定期报检制度

3、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3、2电梯停用一年后重新启用,或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淹、地震、雷击、大风等)

后也应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检验。

3、3电梯经较长时间停用,但尚未超过一年时间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可向单位设备管理部门申请内部安全检验,认为有必要的可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安全检验。

3、4申请电梯安全技术检验应以书面的形式,一份报送执行检验的部门,另一份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作为电梯管理档案保存。

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目的

提高电梯作业的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了解国家有关电梯安全管理的法规、政策,自觉地履行电梯作业人员的各项职责。

2范围

规定电梯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内容、方式,组织电梯作业人员的方法,对培训取得的成果进行考核。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对电梯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单位负责职工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培训情况进行考核。

3、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3、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3、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3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3、4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应编制当年度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3、5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3、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3、7电梯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3、8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工作考核按质量技术部门的规定要求进行。

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1、目的和范围

为使电梯发生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未遂事故后,迅速消除事故源,及时抢救伤员,抢修受损设备,尽量减少事故带来负面影响,减小事故的损失。

范围

针对事故或事件可能产生的情况,确定抢救及救助方案并使其始终保护有效状态。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的实施。

3、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

3、1电梯发生意外事件或事故应按国家规定,及告有关人员或部门,发生一般事故(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和严重事故(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后,应当立即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

3、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确定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小组成员,并报单位领导批准,成员人员必须包括一名单位的行政领导,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人员。

3、3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应急演习,成员人员都必须参加。

3、4演习内容、时间、排险方法、急救预案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拟定,行政领导批准后实施。

3、5演习结束后,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将该次演习的情况作书面记录,并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在下次演习中进行调整、修改。

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围

1目的

为便于电梯的维护保养,分析电梯故障原因,及时消除电梯事故隐患,了解电梯日常管理的进展情况。

2范围

规定对电梯所涉有关资料存档、保管、借用等方面的要求。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电梯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单位档案室负责电梯档案的存档、保管工作。

3、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3、1电梯技术档案的种类:

A、电梯随机出厂文件(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电梯主要部件型式试验报告书、装箱单、机房井道布置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电梯功能表、主要部件安装示意图、易损件目录);

B、电梯开工申报单;

C、电梯安装施工记录;

D、竣工验收报告;

E、质量技术部门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电梯验收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

F、日常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大修、改造记录及检验报告;

G、运行情况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H、事故及故障记录;

I、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记录;

J、同意注册的登记表。

3、2电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员及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做好档案、资料的接收、登记、整理、保管、借阅等事宜,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3、3电梯日常管理人员应监督电梯作业人员作好各种记录,及时将各种记录移送档案部门保管。

3、4电梯日常管理人员每月应将各种记录送交档案管理部门保管。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篇2

四、需要调取档案查阅时,应办理借阅手续,用完湖马上归还,管理人员应清点文件数量,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五、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

(二)设备及其零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技术文件:

(三)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有关资料、报告:

(四)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

(五)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

(六)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记录:

六、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定期检验报告,设备运行故障记录至少保存2年,其他资料应当长期保存。

七、使用单位变更时,应当随机移交档案。

电梯维保制度

一、应对机房的电器和机械设备做定期的巡视检查,清理轿厢、机房卫生,检查司机交接班记录。

二、应至少每15日按照国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电梯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

三、每季度对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和电控部分进行详细检查,更换各种易损部件,并做好记录。

四、每半年对重要的机械部件和电器设备进行详细检查,并做好记录。

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技术检验,确定电梯运行状态及不安全因素。

六、根据电梯性能和使用频率,可在三至五年内进行一次全面的大修(清洁曳引机、更换摩擦片、检修控制柜、更换钢丝绳、做平衡系数实验等)七、电梯停用1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跨过1次定期检验日期时,应当在30日内到原使用登记机关办理停用手续,重新启用前,应当办理启用手续。

八、当火灾、地震、水淹等灾害发生后,应对电梯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应做好记录,报请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九、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几时采用新的安全与节能技术,对在用电梯进行必要的改造或者更新,提高在用电梯的安全与节能水平。

十、建立电梯运行记录并详细填写故障及原因尤其是安全部件、安全装置维修及调整后的数据记录在案。为日后的维修保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

定期报检

一、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和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

二、在《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规定的检验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检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并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申请检验前,应责成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并做好记录。

(二)准备好电梯安全技术档案,以备查阅。

(三)与检测机构约定具体检验时间。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篇3

因故障电梯停梯,某企业分厂厂长扒门出电梯不慎跌落井道,造成一起人员伤亡事故。依据事故调查组对相关人员的询问笔录以及现场勘查得知,某企业分厂厂长周六组织人员维修设备,在设备厂房的7楼查看维修状况时,接听了厂里另外一处维修工地员工的电话,随后便乘坐电梯离开。当电梯行驶到轿厢地砍在2楼层站地砍上方1.5m的位置时,电梯突然停止,此人在没有通过紧急报警装置请求专业人员来施救的情况下,扒开轿门、打开层门,趴在轿厢地砍上慢慢将身子往下放,在此过程中手没有扒住轿厢地砍,身子滑入井道中,摔落在底坑里。图1中轿厢护脚板上的痕迹可能是遇难者手划过的痕迹。后来,此人被发现并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被宣布死亡。

2.调查电梯基本情况

事故电梯是某电梯厂1989年11月生产的型号为JH30的3000kg的载货电梯,7层7站,额定速度0.50 m/s,事故电梯安装在炭素车间里,上次定期检验日期是2014年03月27日,检验结论合格。近期,电梯使用频次较低,近些年电梯主机维修过数次。

3.事故现场勘查情况

事故调查组人员通过检查机房、轿顶、门锁等装置没有发现问题,当将电梯由检修工作方式转成正常工作方式即快车运行时,电梯失电。调查人员随即到了机房查看,发现给电梯供电的线路跳闸了,随后通知配电房送电,此时电梯主电源开关的进线端在打火花,几秒钟之后,电梯曳引机的电机发出巨大的声响,供电线路再次跳闸。将电梯由正常工作方式转成检修工作方式即慢车运行方式,再次通知配电房送电,开动电梯,电梯可以运行。此电梯采用交流双速电机作为动力来源,电机内部采用低速绕组和高速绕组,低速绕组工作正常,高速绕组无法工作。调查人员通过详细了解情况发现,此电梯电机以前经常损坏,最近一次电机维修是在半年前。调查人员通过分析推断,电梯电机高速绕组短路引起供电线路跳闸,导致电梯失电停梯。

4.事故产生原因分析

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遇难者自救不当,遇难者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电梯使用的安全管理、应急救援以及被困电梯解救方法的了解;间接原因是此台电梯属于老旧电梯(图2和图3分别是电梯主机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由于此台电梯的使用频次不高,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单位将此台电梯的曳引电机的维修按照普通电机的维修方式进行即将电机的线圈重新用漆包线绕制,以致电机的性能指标难以达到电机制造厂家的设计要求,进而导致了此次的电梯故障停梯。

5.解决措施

在我们国家,乘客被困电梯因自救不当或由非专业人士(比如物业保安)救助不当而跌入井道摔在底坑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电梯使用的安全管理,其次,需要对老旧电梯的安全状况进行风险评估,识别电梯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评定风险等级,制定和采取防护措施,消除或减少老旧电梯的安全事故隐患,降低安全风险。

5.1 电梯使用安全管理

(1)使用单位的确定

使用单位是对电梯使用履行安全管理义务、承担安全首负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电梯的所有权者、使用权者和管理者都可以是“使用单位”,这就需要明确一方为使用单位,来承担电梯的安全管理义务和安全首负责任。现实中,对电梯使用履行安全管理义务、承担安全首负责任的使用单位有时不明确,使用单位的确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

1)建设单位尚未将电梯交付其他责任主体的,该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2)电梯所有权人或业主委员会自行管理电梯的,所有权人或业主委员会为电梯使用单位;

3)电梯所有权人或业主委员会委托相关单位管理电梯的,应当与受托人签订托管协议,明确受委托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4)居民住宅小区聘请物业管理单位的,应明确该聘请的物业管理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5)所有权多方共有或单方所有权多方使用的电梯在办理使用登记和登记变更时,应通过书面协议形式落实电梯使用单位,明确授权。其可以是:电梯所有人、承租人、实际使用者以及承担物业管理职能的物业服务企业等。使用单位发生变更的,应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变更登记前,原登记的使用单位仍为电梯安全使用的责任主体。

(2)管理机构及人员

使用单位应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电梯进行日常安全管理。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电梯安全。电梯分布在不同区域或地点的使用单位,应按楼盘、连锁店或分支机构等分别配备至少一名电梯管理人员;同一使用单位管理的大型物业区域,每一百台电梯应至少配备一名电梯管理人员,但是使用单位的各个机构共用一个电梯安全管理员证的情况很多。对于学校、医院、商场、车站、客运码头、展览馆、公园等公共场所且无人值守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在管理制度中规定作业人员巡查,确定巡查间隔和巡查内容,并在设备醒目位置设置长期有效的电梯使用标志牌和安全注意事项,标明使用单位名称、管理人员和联系电话,便于危机处理。

(3)管理制度和技术档案

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相关人员的职责、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练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使用单位应按照“一梯一档”要求,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设备及其零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技术文件、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的有关资料和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练记录、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和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记录。

(4)维修保养管理

使用单位应监督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认真履行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并在其维修保养、急修等工作记录上进行签字确认。当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变更时,使用单位应做好相关衔接工作,确保有相应许可资质单位对电梯提供不间断的专业维修保养。

(5)日常巡视和自行检查

使用单位应落实人员对电梯使用状况进行巡视并做好巡视记录,巡视中应加强对电梯紧急报警装置的检查,确保畅通,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整改。使用单位应每月至少对电梯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做好自行检查记录以及电梯的故障记录和统计。

(6)安全标识

使用单位应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电梯使用标志、应急救援电话号码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并保持完好。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可以采取图画配以文字的形式简单明了的进行说明,这样会吸引乘客的注意,加深对安全乘坐电梯的认知。

(7)停止运行

电梯运行影响乘客安全时,使用单位应立即停止电梯运行。停止使用后,使用单位应委托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其它相应资质单位对电梯进行检查、修复,消除事故隐患,方可继续使用;经重大修理或改造消除事故隐患的电梯应由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正常情况下,电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1)电梯和电梯附件受潮,以及安装电梯和附件的机房、井道、底坑等场所进水或严重受潮;

2)发现安全装置、安全附件、安全开关、安全触点等发生误动作,厅、轿门工作异常;

3)电梯发生事故或存在事故隐患;

4)接到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因发现事故隐患而发出的电梯应停止运行的书面通知时;

5)监督检验或定期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5.2 电梯风险评估

我们国家多个省份都在制定在用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程,对在用电梯的安全性能进行风险评估,指出在用电梯安全风险的等级及主要风险,提出降低安全风险的建议和对策。在用电梯的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是对电梯的设备本体、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和使用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依据评估项目自身的特点和近年来发生的事故案例来确定各个评估项目在电梯风险评估中的重要程度。

(1)电梯的设备本体

电梯的设备本体主要包括机房设备、井道设备、轿厢、层站和安全功能几大部分。其中机房设备包括曳引机、制动器、紧急操作装置、电气控制系统和限速器;井道设备包括井道内防护、导向系统、对重、井道布线和底坑设备;轿厢包括轿厢结构与防护、轿厢面积、悬挂装置与补偿装置和轿厢设备;层站包括层门结构、层轿门运行、层门安全功能和层站部分;安全功能包括旋转部件防护、超越端站防护、超载保护、超速保护、曳引能力和安全回路。电梯的设备本体在电梯风险评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2)使用管理

使用管理主要包括使用单位确定、管理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和技术档案、维修保养管理、日常巡视和自行检查以及安全标识等。电梯的使用管理对于电梯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好的电梯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

(3)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主要包括维保单位、维保人员和维保质量。维护保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电梯故障发生的频次。激烈的市场竞争产生了电梯的低价维保,压缩了维保单位维保单台电梯的利润,进而使单个维保人员维保电梯数量的上升,最终导致维保质量的下降,给电梯的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4)使用环境

使用环境主要包括使用场所、机房和底坑环境以及供配电。使用环境的好坏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乘客对电梯的破坏、乘客不文明乘坐电梯、机房漏水、底坑积水以及电压波动都会对电梯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增加了电梯事故发生的概率。

6.结论

本文所述事故的遇难者既是电梯安全管理的主体,又是电梯使用的主体,他缺乏安全意识和对电梯安全管理的了解;事故电梯属于老旧电梯,受当时条件限制,在设计上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和老化等现象,导致工作不可靠,安全隐患较大。因此,加强电梯使用的安全管理和对老旧电梯安全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可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检验人员在电梯检验时应加强与使用单位的沟通,针对电梯使用的薄弱环节,指出所用电梯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以提高电梯的运行安全,降低潜在的事故风险。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篇4

a技术性问题

①电梯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现在我国在长时间使用中的电梯,有一大部分都是多年以前的老机器了,由于这些电梯使用时间过久,就容易出现电梯内部零件老化,或长时间磨损等问题,也有些电梯,因为生产年代较早,当时没有先进的电梯制造水平,电梯自身就存在一些小问题,在长年累月的使用中,渐渐变成可能会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大问题了。

而我国一些新安装上的电梯中,存在一些建筑公司为了节省成本,而选用质量较差、价格便宜的电梯,或者即使是使用了质量高的电梯,却没有配备同样高质量的零件,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到电梯的使用,电梯如果经常出现问题,就会引起用户的不满和担心,容易造成各种纷争。

②安装使用环境不当

电梯的正常运行是需要有良好的运行环境的,不同的建筑选用不同形状、性质的电梯,就要为电梯创造适合的运行环境,但是,有许多的建筑负责企业,因为电梯井是人们一般看不到的地方,就疏于管理,对电梯井里的情况不管,电梯运行时的情况也无人过问,就容易出现由于供电、施工、温度等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电梯故障,甚至在人们使用过程中故障,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③违规操作

违规操作是电梯安全隐患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违规操作导致的电梯事故,在近些年已经占到了电梯事故总数的一半,对于这样大的比例,仍有部分企业对电梯的安全操作没有重视,电梯的违规操作包括很多种,比如:违规修理电梯,电梯修理时没有设置警示标语、电梯安装、维修人员没有做好安全措施等等,在这种违规操作电梯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事故,就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这不仅仅关乎到电梯的安全,还关乎到工作人员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④电梯维护不到位

每一台电梯都有自己的使用寿命,在使用寿命之内的电梯需要定时的对它进行修理、维护,相关规定要求至少每15日要对电梯进行维修和保护,但是有部分电梯维保企业,却没有遵守这个规定,按时对电梯进行维保,将维保时间一拖再拖,还有部分维保企业对电梯维保记录不全,或无记录,就会造成电梯维保不到位,出现问题却没有及时检修的情况。

还有些企业,对自家建筑中的电梯完全没有自检能力,或自检能力较低,对电梯进行定期自检之后,即使存在问题也检测不出,或无力解决,如果企业没有意识到电梯维保的重要性,就很难保证电梯的安全性。

b非技术性问题

①管理不到位

一直以来,对电梯的管理是大家容易忽视的事情,物业没有委托专业的电梯维保公司,对电梯进行定期的维保,就会造成电梯容易出现故障。

物业公司应当聘请专业人员,对电梯进行管理工作,对电梯日常运行情况、用户使用情况、电梯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检测,但是,由于大部分物业并没有设置电梯管理员这一岗位,或设有这个岗位但在岗人员无证上岗,存在这些情况,就没有办法对电梯进行日常的管理。

②使用不当

大部分人员对电梯的使用都没有接受过学习,对电梯正确使用方法不了解,于是就会出现许多因为使用不当导致电梯出现事故的事件,强行使用客梯载货、人为的破坏电梯按键、在电梯上打闹、孩子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在电梯上玩,这些都是可能引起电梯事故的行为,但是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对电梯的正确使用方法不熟悉,也是造成电梯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③电梯运营经费不足

对电梯的使用、维修等都是需要足够的经费的,这些经费的来源就是用户们定期上缴的物业费,但是,当用户与物业之间产生矛盾、底层住户与高层住户对电梯使用费用意见不均等,都会导致电梯的使用经费不足,电梯使用经费不足就会导致电梯长时间无人管理、无人维修,最终导致电梯故障。

④应急救援措施不到位

当电梯出现事故时,应急救援措施是关系到被困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应急措施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物业没有重视电梯应急救援工作,能够参加电梯事故救援工作的人员数量不多,当真的出现问题时,救援人员由于人数不够、准备不充足,很难将被困人员救出,而且对电梯应急三角钥匙的管理不当,平时对三角钥匙随意丢放,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就会对救援工作造成困难。

对完善电梯安全管理的对策

电梯的使用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电梯安全管理也是涉及到许多的方面,不是对某个人或某个公司进行管理就可以的,要人们共同改变、共同学习才能够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

a建立电梯管理机制

对于电梯的管理,所涉及的方面太多,所以,需要政府部门成立一个专门的电梯安全管理机制,专门针对电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不仅如此,这个管理机制还需要详细分析每一起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电梯安全管理的改进对策。对此,厦门市出台了《厦门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围绕我市电梯安全管理体制、电梯相关环节的行为规范、老旧电梯的处置、电梯应急救援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使电梯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制可寻,进一步提升全市电梯安全运行的可靠 性。

b建立电梯安全管理新模式

针对上文提到的电梯安全问题中,可以分为技术性问题和非技术性问题,电梯的安全管理制度应当是针对不同方面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对技术性问题要从加强我国电梯制造质量做起,培养电梯维保的专业人才,做好对电梯的使用、问题的记录,确定电梯的安全,对于非技术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对电梯正确使用意识的宣传,要求相关部门定期组织电梯安全教育讲座,对电梯用户进行宣传教育。确保人人都可以参与到改善我国电梯安全管理的行列中。《办法》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共聚集场所新安装的载人电梯应当配置电梯安全信息采集设备,实时向电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传输准确信息,同时,电梯安全公共服务平台与电梯安全应急处置中心相联通,实现信息共享。定期对各个小区、写字楼、购物中心等人流较多的地方组织电梯事故演练,让人们能够亲身体会到电梯事故的危险性,和正确使用电梯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参与者学习遇到电梯事故时,应当怎么做。

c加强电梯的日常管理

电梯的日常管理不仅仅是要安排专业人员对电梯进行管理,还要加强对电梯维保情况的管理,拒绝与资质不够的维保企业合作,定时监督维保企业对电梯的维保情况,对电梯日常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即使是发现了很小的问题也要处理,不能等到小问题变大,影响到电梯的正常使用了才来修理,改善电梯的运行环境,定期对电梯的内、外部进行清扫和检查,确保电梯的日常运行。

d加大对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电梯安全管理培训

虽然现在我们身边也可以看到一些关于电梯安全的宣传标语,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加强对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节假日,组织人们参与电梯安全知识讲座或电梯事故情况演练,加强电梯管理人员培训,普及电梯管理知识,减少人们对电梯安全问题的担心,告诉人们在出现电梯事故时不要太过慌张,正确保护自己的方法,保证每个人都可以了解电梯正确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减少因使用不当造成事故的几率。

e构建电梯运行资金的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因资金不足而出现电梯事故的情况,要构建完善的电梯运行资金管理制度,对电梯运行资金的收集要做好提前的宣传,告诉所有用户电梯运行资金缴收的必要性,物业也要定时向外公布电梯运行资金的使用情况,电梯的维修、保养、电梯管理人员的工资等等,只要是电梯运行费用相关的内容都要详细公布出来,对下次电梯运行费用的缴收做好准备。

f将电梯安全问题引入保险机制

当电梯出现意外时,需要有人能够站出来负责,也需要有人能够对电梯意外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保险机制了,将电梯安全问题引入到保险机制,当电梯出现一些可以赔偿的意外时,保险机制就会对受害者做出相应的经济赔偿,可以减少受害者的经济损失,也是在出现电梯事故时化解矛盾与纷争的好办法。

g建立电梯的维保体系

为了保证每一个电梯的质量,就由制作单位为主体,创建一个电梯的维保体系,即电梯的终生负责制,从电梯被生产出来的那一刻起,电梯的每一次保养、维修都由制作单位直接委托给维保公司,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电梯设计、制造、维修、保养的体系,每一家电梯生产公司都要对它的产品终生负责,保证生产公司不敢制造不合格的产品。

h建立专业的电梯救援中心

由于电梯事故的高频发生,要建立一个专业的电梯应急救援处置中心,针对人们身边随时可能发生的电梯意外事故,进行最快速、最有效的救援,救援中心要具备专业的救援人员、专业的救援设备,减少因救援问题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加大电梯事故被困人员的救出率。因此,《办法》鼓励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建立区域性的电梯安全救援网络,通过建立电梯安全应急处置中心,对全市电梯应急救援实行统一调度和管理,并与“公安110”、“消防119”联动,保障乘用人在困人故障后得到最快解救。

总结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身边的高层建筑是越来越多,电梯似乎成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东西,它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不少问题,电梯生产企业在加强对电梯基础性能研究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电梯安全性的研究,减少电梯事故的发生率,未来,我们可以从建立电梯管理机制、加强电梯的日常管理等方面着手,解决电梯安全管理问题。政府加强管理,服务部门尽质尽责,群众提高认知意识定能把电梯安全管理工作搞好。

参考:

[1]孔伟.我国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4,05:56-60.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篇5

1 医院电梯安全管理

1.1 成立电梯安全管理部门

对于医院来说需要建立电梯安全管理部门,专门负责电梯安全管理。医院需要依据使用电梯的数量配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通常来说在用电梯是0部之下的需要设置专门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用10部以上的需要设立专门的电梯安全管理部门。所有从事电梯安全管理的人员与相关操作人员依法获得电梯管理员证以及电梯作业证,必须做到持证上岗操作。

1.2 建立各种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该至少含有:电梯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及电梯司梯人员岗位职责、电梯日常安全检查制度、电梯司梯人员的培训制度,电梯应急救援预案等。

1.3 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

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应该含有以下几项内容:电梯的出厂合格证、电梯重要安全部件的试验报告、电梯安全维护保养说明书以及电梯技术图纸等技术资料与文件等;电梯的安装、竣工与递交资料;电梯的验收检验报告与电梯的定期检验报告;电梯的使用登记证,定期维护保养记录,电梯定期日常检查记录与电梯的日常运行记录等;电梯维修与改造记录,电梯运行故障与事故记录等。

2 电梯的日常管理

2.1 新安装电梯

对于新安装的电梯,需要经过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检验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并在投入使用之前或则是在投入使用一个月内,需要向当地的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电梯的检验合格标志需要置于电梯轿厢内部显著位置,一般挡在轿厢内操纵盘位置。对于电梯轿厢显著位置必须粘贴注意事项,其应该含有乘客均匀分散乘坐;禁止在轿厢内蹦跳与摇晃;电梯出现故障被困后立即对外取得联系,并保证镇静等待救援;出现火灾地震之后严谨乘坐电梯;医用病床电梯应该告知患者乘坐电梯应该有义务人员或家属陪同。电梯起,停时消耗的电能会多很多,同时乘电梯的人可能第个楼层都有。为此对于10层以上的电梯应该实行分开,对于10层以下的建筑物,在客流量较大的情况,实行分开单双层,也就是一部电梯只在单层停靠,异步只是在双层停靠。

2.2 已用电梯的检查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每天都需要对电梯进行安全检查,其主要含有含有:光幕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平稳、是否有异常的声音、电梯的警铃与通话装置是否正常以及电梯机房设备是否正常。对于电梯管理人员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立即处理,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决定停止电梯使用,并及时告知医院的负责人。

3 电梯的维修保养

3.1 电梯的维护保养

对于电梯的维护保养需要由电梯生产制造单位或者是依法取得电梯安装、改造以及修理许可证等单位进行,医院应该同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签订保养服务合同,维护保养单位依据电梯安全技术规范,每月最少开展两次的电梯清洁、以及保养等。对于签订维修保养服务合同的时候,医院需要选择电梯生产制造单位,对于新投入的电梯,都必须签订电梯维护保养合同,电梯质量保证期内生产制造单位定期的回访不能代替日常的维护保养。

3.2 电梯的维修与改造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障中出现常用零件磨损、小故障的排除等,因为维护保养单位负责更换或维修处理。依据电梯有关技术资料的论证,电梯每运行3年需要开展1次的中修,更换老化的部件,电梯门吊挂轮等。对于运行5年需要开展一次大修,更换曳引轮、钢丝绳、限速器钢丝绳等重要安全部件。

3.3 降低电梯能耗的办法

及时更换老旧故障部件是提高单个电梯工作效率、延长电梯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对故障频发的电梯,要制定特殊的维护方案,增加维护次数,减少临时故障时间。另外,对电梯照明、通风系统做到智能控制,在长时间无人情况下能自行关闭照明、通风,减少电力损耗。在工作日下班期间及节假日等人员少的时间,只保留必要数量的电梯运转,减少电梯不必要的损耗。实施中可以先在每栋楼关停一部电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再做相应调整。比如一部6KW的电梯,按25%的利用率来算,一天的可节省电量为:6×25%×12=18度,一个月(30天)就是18×30=480度电,这还不包括照明、通风、控制系统的损耗,长期坚持对节省电力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4 结语

医院至少每年需要举办一次电梯困人急救演练,演练前应该依据应急救援预案策划演练脚本,充分的做好演练准备演练应真实、有效、保证安全。演练后应进行分析、总结与评价,体现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杨金荣,王芳.早期风险干预在医院电梯风险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21):59-60.

[2] 郭枫.医院电梯安全管理的策略[J].医疗装备,2016(09):104-105.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篇6

1.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

(1) 实行维修与保养人员的负责制。上级应指定专业人员并委派其负责电梯的日常维修与保养工作,被委派的人员必须要坚守自身的岗位,认真检查好电梯的日常运行状况,若出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有效性解决措施。

(2) 定期维修保养。指定的负责人员要每天仔细清扫与电梯相关的机电设备,并做好吸尘检查工作,以保证机械的清洁。电梯重要的电气部分与安全设施要每周进行定期检查,其余主要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则每月进行定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做出调整与维修。此外,每间隔三个月便要全面检查一次电梯的所有机械设备。

(3) 按时检查好维修与保养工作。每年均要固定组织好有关人员来全面检测与维护电梯的所有机械设备,按照电梯实际运行状况来维护与更换磨擦耗损较为严重的结构零件。注意3~5年就要大修一次电梯的全部设备。

2.目前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的实际状况

在现代化日常生活中,电梯具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和较大的应用数量,直接与人们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电梯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但现阶段电梯在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1) 部分维修人员未经系统培训,也没有持证上岗。大多数维修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会直接聘任一些无资质无经验的人员来担任维修工作,以至于无法顺利完成维修工作。

(2) 维修人员无良好的工作态度。大部分维修人员会主观认为只要电梯没有出现问题,便不用主动去维修,没有意识到电梯维护的重要性,缺乏积极寻找安全隐患的工作态度。

(3) 管理人员的安全认识不足,缺乏警惕性。在选购电梯阶段,部分开发商为了减少成本,大多会选择价格比较低的产品,但质量却无法得到保障,给电梯的使用安全带来了不易察觉的危险。部分应用单位的领导大多不注重电梯在安全方面的问题,安全管理缺乏系统性的制度,如果电梯出现故障,通常无法立即展开救援。

3.强化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有效性措施

3.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电梯安全运行主要反映在制造、安装、保养和维修等多个方面,而日常的维修、保养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责任重大,所以必须制定出与维修保养有关的规章制度,让电梯的使用、保养与维修能够步入工作正轨,以便明确管理与维修工作的责任,真正做到有规可循,促使电梯管理日益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避免故障的产生,同时保证电梯能够长期安全运行。使用单位要按照一定标准来严格检查好电梯的选型、订货、应用、维修和保养等多方面工作,并制定一系列符合电梯安全操作的规章制度,做好相应的技术档案,有利于日后的检验、保养、维修以及管理工作。此外,还要以电梯管理和安全操控为中心,有效建立可以长时间确保制度正常运行同时充分发挥预期作用的制度体系。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设置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促使电梯运行监管体系更具规范化,以便全面了解和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维修保养状态和实际质量情况。

3.2加大电梯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力度

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了由制造质量与安装质量决定之外,还由维修保养人员的业务素质来决定。作为专业的维修保养人员,应具备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专业化工作态度,同时要求维修人员一定要通过全面且系统的机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业务技能等多方面的教育培训,以提高维修保养人员的业务水平,经相应的技能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此外,还要培养维修保养人员在各方面的心理素质,主要是因为维修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必须要提高维修人员在各方面的心理素质,以便在电梯出现故障时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保护好电梯的使用性能,以达到延长电梯运行周期的目的。

3.3做好电梯安全知识的大力宣传工作

电梯安全运行除了要做好日常的监管、维修、保养工作之外,还要普及与之相关的安全知识,以降低电梯的安全事故。有关部门和组织要加大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确切落实好安全责任的主体,在严格遵守规程标准的前提下展开一系列安全管理工作,使维修保养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对于电梯管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知识培训,例如电梯的开梯处理方式、停梯处理方式、故障处理方式、困人救助方式、紧急事故报修方式等。对于电梯乘客应加强乘梯知识的宣传,让乘客了解符合标准的乘梯知识,例如乘梯工程中小孩必须要有大人陪同;禁止携带各种危险物品(即易燃易爆品);乘扶梯则要双脚站在黄色边框区域内;乘扶梯注意手握扶手带等。

4.结束语

总之,只有提高各人员对电梯安全使用的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的监管系统,加强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性的维修保养队伍,并及时处理好电梯出现的安全事故,才能保证人们在使用电梯时的生命安全,才能更好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作者单位: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宜兴分院)

参考文献: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篇7

电梯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当前我国建筑中使用的电梯在安全性、稳定性上都存在较大的不足,且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对电梯的运行、维护进行监督管理。文本通过分析电梯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通过电梯使用管理手段提高电梯运行效率及稳定性的措施,希望能为电梯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1.电梯故障种类及其原因分析

1.1电梯故障种类

电梯的故障种类有许多种,按照发生故障的部位可主要分为顶端故障、门系统故障、底部故障等。其中,门系统故障是所有故障中发生频率最高的,约占到80%。

1.2案例分析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说明电梯故障的起因、影响及故障处理方法等。案例的主要分析对象是2011年出厂的客梯及货梯,合同号为:DHN-100348T,项目名称:石家庄金谈固便民超市。据观察,大型超市的这两台电梯自投入使用以来已出现过多次故障,且故障类型包括了门系统故障,冲顶故障,开关故障等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据了解,这两台故障频发的电梯主要用于超市内部的货物运输。由于超市客流量大,货物流繁忙,因此电梯的使用频率较高。并且由于超市内容设置的货梯数量较少,在人流量过大时时常出现运货人员争抢使用电梯,或电梯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另外,由于超市工作人员的电梯管理意识不强,对这两台货梯没有配置专业的操作人员,一般通过运货人员的自行操作来进行电梯的运行。而超市对运货人员也没有进行专门的电梯操作培训,在使用电梯时,运货人员往往会出现许多违规操作,在没有专业人员规范和纠正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习惯,长此以往,对电梯造成了很大的损坏。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电梯中还经常出现垃圾遗留的问题,不仅破坏了电梯内部的环境,还会造成电梯门被堵塞等安全问题。

1.3故障原因分析

电梯门、厅的故障。电梯门的故障一般是由于受到较强的外力冲击,从而出现扭曲变形等现象。另一种常见的电梯门故障是轿门无法正常闭合。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有异物掉入地坎中,造成门厅受阻。

电梯门关闭后死机。电梯门的死机一般是由于电梯系统启动了自我保护程序造成的。当地坎中出现异物无法正常关闭或完全关闭时,为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电梯系统会启动自我保护程序,将电梯门锁定。

安全回路动作停机。这种故障在电梯实际运行过程中较为少见,在分析案例中仅出现过两次,且两次都是由于人为的强行开门导致的。人为的强行开门会导致电气回路断开,从而出现保护性停机。

平层不良。平层不良主要指感应器出现位移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电梯箱受到外力撞击,导致平层出现松动、位移、变形等情况,最终造成了平层不良。

冲顶。冲顶的现象主要是由平层不良引起的。平层感应器失灵后,电梯顶端无法感应位置信号,从而造成了冲顶现象。

2.电梯管理上的缺陷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电梯使用单位在管理上的不足是造成电梯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许多单位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电梯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有些单位尽管设置了一定的管理体制,却没有规范化的管理标准,没有将制定的安全管理规范在实际操作中严格地进行执行。电梯管理上的缺陷一方面容易导致电梯故障的发生,降低电梯使用寿命。

3.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

3.1电梯管理制度

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的前提。为切实提高电梯运行管理效率,相关单位和企业必须制定出合理的电梯管理制度。我国近期颁布了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为企业单位及住宅楼房的电梯管理制度建立提供了思路和标准。电梯使用单位应根据国家标准及要求,在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出符合实际应用规范的电梯管理标准。

3.2电梯管理措施

为确保电梯管理制度得以严格的执行,电梯使用单位必须制定具体可行的电梯管理措施来规范电梯的使用。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首先应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给每一部电梯配置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对电梯的性质也应进行明确的分类和界定。客梯与货梯不可交差使用,货梯则应设置专门的电梯司机进行电梯的操作。电梯司机应负责电梯内部环境及安全的维护,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及垃圾清理。

其次,应设置专门的检修人员,完善电梯日常的检查制度。检修人员可协助电梯司机进行电梯的日常检查,在发现电梯故障时,及时对故障进行检修,避免电梯故障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秩序。

电梯使用单位还应确立电梯操作人员及运营服务部门的培训及考核制度,使电梯的操作规范能够得到有效、正确的执行。同时,对于用户单位的电梯使用人员也应进行一定的宣传教育,避免出现不良的电梯操作行为和恶意破坏行为。一旦这一类行为出现时,管理部门可根据国家标准,对恶意毁坏人员进行索赔或惩戒。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长期的实际积累,我国的电梯安装、调试及维护技术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现如今,限制我国电梯使用安全及效率的主要是管理制度上的不足。电梯使用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人员操作不符合规范或故障排查效率低下都与电梯管理制度的缺陷有关。为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关部门必须加快建立合理的使用管理制度,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减小故障发生的几率。

参考文献: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篇8

一、电梯安装项目管理的概念

1.管理的规划

在进行项目安装施工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电梯安装工程项目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分解,进而形成施工对象的分解体系,阶段控制目标是必须要确定的,从而实现从局部到整体的工程实施和管理。除此之外,还要绘制工作信息流程图和电梯施工项目管理工程体系图以及建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体系。为了使项目管理得到有效执行,必须明确安装中的各个管理点,编制电梯施工组织设计。

2.全局理念

在电梯安装项目过程中,必须依据企业管理要求、体制与程序进行运作,统一接受企业管理。传统的电梯企业制造利润还主要是设备方面的部分利润,电梯安装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履约合格,主要是组织施工生产,所以一般其成本都较为宽松。而就目前而言,电梯市场设备部分利润远不如以前,基本上是收益很低更甚者是毫无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合同预定的经济目标获得与项目合同义务的履行就会受到电梯安装项目管的影响[2]。

3. 成本目标

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机制要进行完善,使成本管理经济与技术结合型、经营型、主动型与科学型逐步取代经济型、经验型、被动型与算帐型,前提是成本策划要做好。其次是要控制好四大成本费用要素如现场管理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第三是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会要定期召开,对经济目标、成本预算、成本支出等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是要将利润的实现思路进行拓展。从效益与成本之间的对比中寻找相对成本最小化。

二、电梯安装项目管理过程中几个控制的重点

1.质量控制

首先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与此同时,在电梯项目管理时也要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执行,使质量控制全面系统地落到实处。同时,质量保证模式是电梯施工企业的基本原则点,电梯施工企业是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而编写质量手册的。其次电梯安装质量的控制关键在工序质量控制。为了使工程质量由事前控制取代事后检查,形成 “预防为主”的理念。为了使事前质量控制能够更加有效的实行,一要对工艺流程进行严格遵守。二是工序活动条件方面的质量问题要严格控制,主要活动条件包括施工操作者、施工机械、材料、施工环境和施工方法,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

2.成本控制

电梯企业经济效益创造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电梯施工企业中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的、全过程的、整体的动态管理活动。在电梯安装过程中,对于项目成本的动向电梯安装企业要及时反映,方便施行切实可行的方法,以符合工程项目低耗、优质的要求,从而不断降低电梯工程项目的成本,进一步使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另外,很强的成本效益观念是电梯安装项目经理必须具备的,开展工作时要围绕项目成本,并能够抑制各种不合理的支出[3]。

项目成本的事前与事中控制在电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应该受到重视。而在竣工阶段,基本上成本管理中成本盈亏的定局已经形成,就算有误差的产生,也改正不了。因此,施工阶段就成为了成本控制的重心,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产生问题能够及时发现,采取措施,控制成本。

3.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控制

在电梯安装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确保实现安全目标的前提。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控制作为施工安全动态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控制点,这就要求企业制订各项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检查、编制安全措施计划等,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 分包商的管理

为了降低电梯安装成本,提高利润率和生产效率,电梯制造企业会把电梯安装承包给分包商。因此,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电梯安装工程的品质,从而影响安装工程的控制。为了能够达到项目管理的要求,首先,专业的劳务和分包队伍,必须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和自身管理能力,并不断增强分包管理能力;其次,电梯制造企业要对分包商进行考核,从而及时淘汰与管理要求不符合的分包商[4]。

5.信息的管理

为了对工程资源、资金调拨以及今后经营等做出准确、迅速的决策,电梯施工企业的领导及相关员工就必须及时掌握企业当前各工程的相关进度、费用开销和资金使用情况。基于以上的要求,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途径。通过信息管理可以对电梯安装工程中的关键点的控制要求进行提前预计,这就会使原提前得到保障,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通过信息平台还可以有效的保障管理程序的落实和提高电梯安装工程管理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质量、安全、分包商管理、成本、信息管理等,都是电梯项目管理所必须符合的要求。电梯与一般的工业和日常生活用品不同,虽然电梯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但一般在工厂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成品,且电梯还需要进行现场的安装,安装后还必须在规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测,检测过关之后才算是完整的产品。因此,只有做好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保证电梯的高效、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邓鸿连,试论建筑中电梯的施工、安装及管理[J].现代营销,2011(8)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篇9

二、组织机构

在区政府领导下,发挥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推进作用。我局按照市局要求成立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稽查大队全体成员,办公室设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

三、工作内容

(一)全面开展电梯安全风险大排查。督促电梯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对在用电梯逐台进行隐患和风险排查,对“问题电梯”进行逐一评估,组织力量集中攻坚、消除风险。对发现问题的电梯逐台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二)开展“三无”(无物业管理、无维保单位、无维修资金)电梯专项整治。根据电梯安全风险大排查情况,摸清“三无”电梯的底数和每台电梯的具体情况,制定“三无”电梯具体情况一览表,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措施,请示当地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对电梯安全问题综合治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建立“三无”电梯的安全监管机制。

(三)推动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和维修工作。摸清老旧电梯底数,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当地政府;推动建立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维修资金筹措、维修资金简便使用机制。

(四)实施电梯维保质量抽查和维保单位分类监察。加大电梯维保质量现场监督抽查力度,继续开展维保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综合量化记分和分类监察,及时通报分类结果,重点加强C、D类维保单位监督检查,不断规范提升我区电梯维保水平。

(五)探索开展电梯责任保险工作。坚持“政府鼓励、商业运作、中介实施、企业自愿”的基本原则,探索开展电梯责任保险。大力宣传电梯安全责任保险,采取自愿方式,鼓励电梯使用单位落实安全责任保险。

四、工作进度

(一)第一阶段(5月15日之前)制定方案,宣传动员。

成立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和经费,集中部署大会战工作。广泛宣传大会战的目的意义,动员有关部门和电梯生产、经营、使用等相关单位积极参加大会战工作。

(二)第二阶段(5月16日-6月10日)自查自纠,消除隐患。

督促电梯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对在用电梯逐台进行隐患和风险排查,对发现问题的逐台制订整改方案,并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消除隐患和风险。对有投诉举报、维保单位报告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应责令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进行针对性排查和整改,并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各电梯使用、维保单位于2015年5月20号前将附件1、2、3(由维保单位填写、使用单位确认)上报我局特设科。各电梯维保单位于2015年6月10号前将附件4、5、8、9、10上报我局特设科。

(三)第三阶段(6月11日-10月30日)重点督查,集中攻坚。

在电梯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逐台自查基础上,组织安全监察、检验检测、稽查执法等人员,结合电梯定期检验、维保质量抽查等工作,以使用时间长(15年以上),使用强度大(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管理力量弱(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以及自查发现问题尚未完成整改的、群众投诉举报的、维保单位报告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电梯为重点,组织对辖区在用电梯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和风险,要责令使用管理和维保单位尽快落实整改。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对还未完成整改的电梯,集中攻坚,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完成整治工作。对于“三无电梯”(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要报请地方政府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重点要落实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单位、落实维保单位、落实维修资金的筹措。对于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法落实整改的电梯,要依法予以封停,同时书面报告当地政府,提请作为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涉及有关部门职责的,要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提出工作建议。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客观向社会公开电梯安全状况及整改的建议,推动隐患尽快整改。

(四)第四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总结经验,完善机制。

总结大会战中好的经验,建立和完善电梯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督查检查。要充分认识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的重要意义,组织制定工作方案,落实机构、人员、经费,力求实效,按时完成。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篇10

在电梯的日常使用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故障率高、运行质量差、使用者抱怨多的电梯,其绝大多数的原因是因为电梯管理方对电梯使用管理不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的电梯使用管理制度造成;而能够有效的重视电梯的使用管理、各方面规章制度都较为健全的单位,电梯运行质量都相对较好,其使用者也是较为满意的。

一、电梯故障种类及其原因分析

1、电梯故障的种类

对于电梯发生的故障种类,按照发生的系统位置来分,可以大体上分为冲顶或蹲底、门系统故障、及其他故障。相关数据显示,这些事故发生的概率分别是:冲顶或蹲底故障占到15%左右,门系统故障占绝大多数约为80%左右,其他故障约占到5%左右。

2、案例分析

笔者曾经参与过某大型超市2 台故障电梯运行质量及故障的检查。这2台进行载货的电梯,自投入使用以来就频繁发生各类故障,经常有关门后电梯不运行(死机)、轿门开关失灵、冲顶、平层不良、安全回路动作等故障的发生。

这2台经常出现故障的电梯,是专门用来给超市内部员工进行货物的运输使用的。因为超市的货物运送比较繁忙,货物搬运人员都争抢着使用电梯。而此2台电梯是设定在司机操作的状态下(按有关规定,电梯在司机状态须由持证上岗的电梯司机进行操作),但却没有相关专业持证的电梯司机,只是通过运货人员自行的操作。超市装卸货物都是通过手动叉车进行的。从外观可以清楚地看到电梯厅、轿门及轿厢壁下部都有来自外力碰撞所出现的凹陷、变形。通过对故障多发层厅、轿门检查,我们发现井道内多层门头、底坑及轿顶都有许多编织带、塑料包装纸及其它垃圾。我们结合对有关电气回路的多次反复检测及试验,没有发现异常情况,相关的回路工作均正常,各开关动作可靠、有效。用户统计的故障维修记录包括:1 号电梯25 次故障,外因造成15 次,占60%;2 号电梯24次故障,因外因造成15 次,占62.5%。故障维修记录多次出现“希望能加强对电梯使用的管理”等字句。

3、故障原因分析

厅、轿门的开关故障。由于层轿门遭到外力的碰撞,出现了错位,局部有所变形,或者是有异物掉到地坎、门导轨中造成厅、轿门开、关门受阻,导致厅、轿门无法开足或完全关闭,厅、轿门开关自然无法闭合。

电梯关门后死机。如果第一条的原因造成了门没有完全关闭,或者门联锁电气触点遭到异物的阻隔进而造成了连续多次门联锁回路没有能够如期的闭合,出现电梯控制程序进行自动保护而停机。

安全回路动作停机。此种情况在维修记录中有2次:一次是因为限速器绳夹到了老鼠,而另一次则是因为电梯在运行中遭到人为的强行扒门,门联锁电气回路断开,出现保护性停机。

平层不良。平层感应器出现了移位,这里不排除是因为轿厢遭受多次不同程度的碰撞,出现震动引起了轿顶平层感应器的松脱、移位或被撞坏,由此而造成了平层不良。

冲顶。有可能是因为平层感应器的移位或被撞坏导致失灵,由此就引发了电梯失去端站位置信号进而造成冲顶。

2 台电梯故障的发生率都没有超出标准规定的范围:1 号电梯起动220 386 次,减除外部原因造成故障10 次;2 号电梯起动166 369 次,减除外部原因造成故障9 次。

还有,现在许多新建大楼在建造过程中,往往先行安装几台消防梯、货梯,作为外墙梯拆除后大楼内唯一的垂直运输工具,运输几乎全部的建筑、装修材料。可以想见,在建筑工地上,电梯的使用环境更差,工况条件更恶劣。因此如果缺乏对电梯使用的合理的、科学的管理,这种情况下使用的电梯的故障率就更高。

二、管理方面的缺陷

由以上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由于电梯使用方没有充分认识到电梯使用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按程序建立或执行电梯使用管理的制度及相应操作,或者没有按要求配备相应必要的持证电梯司机,没有合理分配安排电梯使用,缺少对电梯操作人员正确操作的教育培训教育,也没有对电梯门头、井道等位置进行定期、必要的清理等,最终造成了电梯频繁出现故障。这些都将提高电梯运行的故障率,直接影响到电梯运行的质量。

上面所提到的种种没有做到事项,在日常电梯使用中经常会遇见。有的使用单位不重视电梯的日常运营管理,对于电梯运行管理制度只是虚设,根本没有做到贯彻落实。有的连这些管理制度都没有,电梯更是没有人管理,只要电梯能运行就行。而当电梯有了故障时,只是一味的抱怨电梯自身的质量问题,是维保单位没有做好工作。完全没有意识到之所以出现故障,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管理、使用不当造成的。部分单位为了不影响到自己的经营、生产,甚至是让电梯进行带病运行,一直拖到电梯无法运行了才找电梯维保方来维修。其完全没有意识到此种做法给电梯带来的严重后果。既人为地加速了电梯机件的损伤,造成电梯更加严重甚至难以修复的损坏,引发频繁的故障,导致其运行质量持续下降,还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此类方法对使用者及电梯本身都有着较大的损坏,须明令禁止。

三、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

1、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的规范电梯的日常使用管理及保养,国家质检总局专门颁布了《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以此来彰显电梯使用管理及保养维护对电梯安全的重要性。《规则》要求电梯使用方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并做到严抓落实。此安全管理制度需要有:安全操作规程、相关人员职责、日常检查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维保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

对于建筑工地上的临时用梯,更应由总包单位建立电梯临时使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电梯安全使用。

2、管理措施

电梯使用方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使用和运营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有:

(1)规范安全操作规程,每一部电梯都需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客梯应明令禁止运载货物。货梯需要配备有专门资格的电梯司机,以此来避免在货物的装卸时发生运送工具对电梯的碰撞,并有效的防止部分不规范操作行为,在第一时间清理进入到电梯厅、轿门地坎、导轨的垃圾异物。

(2)配备专业人员,完善电梯日常的检查制度;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电梯的异常情况,并及时有效通知有关的维修保养人员进行故障隐患的修复、排除,严禁电梯带病运行,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3)确立电梯操作人员以及运营服务方的培训考核制度,做好对电梯相关作业方正确使用电梯的宣传教育,严禁作业中出现的各类不文明、粗暴野蛮的操作行为,以降低对电梯的损坏。

(4)建立有效的电梯维护保养制度及监督制度,以此来督促相关工作人员将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得更细、更到位,能够对出现的各类故障隐患进行及时的调整排除,把各类可能造成电梯故障的因素降到最低等。

(5)建筑工地临时用梯,必须经过政府部门验收,取得准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必须配备持证上岗司机来协调、指挥搭乘人员及货物上下。轿箱内应用木板围起,保护轿厢围帮、操纵盘、吊顶等;水泥、黄沙等材料不得散装进入轿厢;不得运输液体或者糊状材料;不得运输超长、超重物体等。

总体上,我们完全能够通过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有效的减少电梯故障的发生,将各类隐患消灭在初期,保证电梯运行的更加安全、更舒适。

四、结论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现如今的电梯已经在性能、技术、质量等方面有了相当成熟的水平,电梯在经过安装、调试、验收,投入使用后,最终能对其运行质量有直接影响的是电梯的使用管理。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使用管理的重视,能够做到严格按国家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合理的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并做到严抓落实,这样就能极大的提升电梯的安全运行质量,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电梯给予我们的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快捷、安全、方便。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篇11

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激增,原有的城市建筑模式和理念已经完全无法适应需求,故我们可以看到城市里面不管是办公场所还是居民住房都是高层建筑。大多数人必然不可能靠自己的双腿进行攀爬,同时电梯上下楼的时间比单纯用脚爬着上下楼梯的时间大大减少,所以电梯的需求迅猛增加,再加上国家规定建筑高于6层必须要安装电梯,这就使得电梯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越来越频繁。但由于电梯技术和结构的复杂性,再加上电梯每天的运行量是非常巨大,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必须对电梯进行良好的管理和安全维护。作为电梯的安装维保企业(以及使用管理单位),必须要重视电梯的安全保养,并且应当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以确保在电梯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快速的排除故障,保证乘客不受伤害,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更好的为使用者服务。本文中,笔者基于多年的从业经验,对我国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现状做一个描述,并对如何更好的进行电梯维修保养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2 电梯的维修保养和安全管理现状

电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使用人数的越来越多,以及使用频率的越来越高,电梯的运行安全保障问题越来越突出,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我国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现状到底如何?下面来做一些阐述。

2.1 国家对电梯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有一套专门的制度来规范管理

在我国,电梯属于特种设备,由各省市地方的技术监督管理局负责规范管理;由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范。电梯生产厂家,必须取得相应的生产资质,具有相应的技术生产研发能力,并且其出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标准,方可进入市场;其次,电梯安装企业必须取得相应资质,并经当地技术监督部门认可后方可进行电梯安装工作;电梯的售后维修保养,国家也有强制性规定,必须由具有维修保养资质的企业与使用管理单位签订维修保养合同,依据保养合同严格执行合同约定,对电梯进行维修养护。

2.2 当前我国电梯维保市场现状

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不够及时,我国的电梯安全法例明文规定,电梯的维保部门要对整个电梯的安全负责。但是很多电梯维修保养公司对于电梯的保养却不及时,而且完全没有电梯安全事故的紧急应对预案。电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相P人员反应往往比较缓慢,而且就是到了现场也没有一个很快速的具体的办法来进行故障的排除和事故的解决。如果电梯中有被困乘客,那么效率如此低下的救援,会使得被困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3 电梯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意识很淡薄

由于电梯一天的使用频率很高,而且电梯设备相对来说很复杂,里面一个零件出现问题,都会给电梯带来极大安全隐患,进而影响乘坐电梯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定时定期对电梯进行保养和维护,是电梯负责公司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但是目前来说,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维修和保养意识很差,平时基本很少去进行电梯的保养和维修,一般等到真正出了事故或者故障才会去进行这方面的工作,结果往往为时已晚。这种亡羊补牢的观念完全是在拿使用者的生命开玩笑。还有一部分的电梯负责企业甚至连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专业工作人员都没有,只是随便找个人敷衍了事。这都是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极度不负责的行为。

2.4 电梯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

对于电梯安全保养的企业来说,他们负责的电梯的保养和维修,除了要保证合同电梯的安全正常运行,还要实现企业盈利,实现自身发展。目前的电梯维保市场现状是,各企业之间为了抢占市场,获取维保合同,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导致维保市场比较混乱,大多数电梯维保企业都处于低成本运营,为保利润不能、不敢聘用真正有技术懂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受损害的是广大电梯使用人员,建议国家加强电梯维修保养市场的规范管理,严格合同制度,适度行政干预,制定市场合理指导价,督促企业规范运行,确保广大电梯使用单位和使用人员的利益。对于电梯维保单位,其面对的不单单只是一栋楼或者仅仅只对于一部电梯进行保养和维修。一般而言,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对于一些电梯来说,每次的保养和维修的人员可能都会变换,这对于电梯的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因为可能这次维修的人员对于电梯的具体情况不甚了解,不能很好的把握电梯的故障的频发区从而进行重点的关照,进而影响电梯保养和维修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有些维修的人员完全不具备进行专业维修的素养就上岗,一些新的员工没有进行培训就进行电梯的保养和维修工作,这些人员对于电梯真正的内部结构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不能很好的快速进行维修和保养,不仅可能使得电梯的安全存在隐患,也使得电梯保养和维修的工作效率很低,耽误使用者的时间,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变。

3 对于电梯进行安全管理和维修保养的建议

上面我们谈到,电梯的安全是对于使用者生命的保障。电梯的负责部门要对电梯的安全负责,加强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那么该如何加强对于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呢?

3.1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对于任何事情都是一样,要做好一份工作,必然要制定很好的制度,实行制度先行。对于电梯安全负责的企业来说,也同样非常适合。对于如何加强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让整个企业在制度规定下办事,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意识。针对目前很多电梯安全维修的企业对维修和保养工作不重视的情况,企业应该要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使得员工增强对于安全维护的意识。同时企业也应该制定一些紧急预案方面的制度,对于人员上岗方面的系统培训制度也要进行完善,当这些制度进行完善之后,企业和员工都必须按照这些制度去进行操作,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安全管理。

3.2 做好电梯安全知识宣传

一方面要加强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通过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引起相关单位对电梯安全的重视,保证电梯维修保养部门可以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应该定期开展知识培训,使管理人员了解更多、更新的救援、维护、维修措施,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电梯使用者的使用效率,保证乘客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更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作为电梯安全管理的部门,要意识到自己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断的加强改善管理工作,认真的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和维护,这样才能给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才能使电梯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辛宏彬,牛 ,李亚伟,等.电梯安全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4(02).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篇12

我作为一名老电梯检验员,检验过数千台次电梯,一直庆幸平平安安,但也目睹过一些险情,有些险情至今回想还觉后怕。现根据多年的检验和管理经验,谈谈检验机构对电梯检验安全管理的几点肤浅看法。

1.电梯检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应确定检验安全管理的几个基本原则,概栝起来主要有安全至上原则、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全员参与原则。

(1)安全至上原则

认真贯彻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涉及电梯检验的不安全因素,要事先进行控制。一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对参与检验的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另一方面推行特种设备检验全员安全管理体制,用好、管好、维护保养好相关防护用品、检验仪器设备,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

(2)全面性原则

制定电梯检验安全作业规程和电梯检验全员安全管理制度,应全面了解电梯检验不同检验类别各个环节的作业特点和安全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作业行为进行分析和安全评价,并进行选优、协调。制定全面、细致的电梯检验安全作业规程和行之有效的全员安全管理制度。

(3)系统性原则

制定电梯检验全员安全管理制度,把电梯检验和生产安全看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追求电梯检验的管理、岗位安全教育、防护用品配备与穿着、检验仪器设备配置、检验过程安全交底与监控、检验后的技术交底等全过程,从检验全面工作的角度出发,去进行研究,而不应将检验与检验管理截然分开,孤立地研究它。

(4) 全员参与原则

电梯检验安全管理涉及很多方面,单靠检验机构的领导层重视管理不可能做好这一项工作,应发挥检验机构全体员工的力量,形成良好的全员安全管理意思,与使用单位、电梯安装维修单位共同配合,实现安全管理。

2.建立健全电梯检验安全管理体制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综合部门是电梯检验全员安全管理体制的核心,负责指导电梯检验的安全管理,并沿着检验机构设定的目标进行运转,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电梯检验全员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见下表。

3、制定全面、细致的电梯检验安全作业规程

电梯检验实际上是以检验员为主体,在安装修理(维保)人员密切配合下进行的,是一种作业行为。大多数伤害、设备损坏事故都是由于检验人员、配合人员的不当作业行为造成的,如:限速器校验时手部砸伤、下底坑时摔伤、井道检验时碰伤、触电事故、烧坏电梯电路板等等;也有一些伤害事故是由于没有防护用品或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造成的,如:高空坠物伤害、触电事故、现场滑倒摔伤等;最可怕的是检验人员缺乏必要的检验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思,那将造成严重事故。大的事故目前虽然没有报道,但在相近行业中并不鲜见,说明各种安全隐患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应当按照全面性原则,根据各检验机构的自身特点,从检验实际出发制定全面、细致的电梯检验安全作业规程。

4、制定行之有效的电梯检验安全管理制度

每一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都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参照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对违反作业规程和管理制度的,无论是否造成安全事故,都必须实行责任追究,这是检验机构应负的责任。其制订的内容与形式必须符合安全检验的要求,确保电梯检验工作有序开展。

5、编制并实施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检验机构在实施电梯检验时稍有不慎极易造成人员伤害事故、电梯设备损坏事故,危害性较大、影响不好,因此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应做到全员参加。同时应结合本单位人员结构调整、更新的变化,决定其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安全培训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级领导、检验组长、检验员及全体员工的安全职责;二是各种电梯的特性、危险性以及发生事故时的急救措施;三是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等。

6、抓好电梯检验过程安全监督检查

安全监督检查是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安全检查的目的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篇13

1.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电梯安全的监督管理方法主要利用统一的管理方式,也就是针对全部的电梯依据相同的监督管理模式完成管理。而此种方法在电梯运用数量相对比较少的状况下能够有效执行,确保电梯的安全,可是在电梯数量不断增加状况下,监督管理机构若是依然利用此种相同的管理方法完成监督管理,就可能发生顾此失彼问题。

1.2电梯安全检验存在的问题

在电梯监督管理改革之后,一些原有的劳动机构监督管理工作人员被划分至质量监督机构,主要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工作。虽然这些工作人员具备长期的电梯安全实践监督管理经验,可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但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有的电梯技术骨干和监督管理人员都已经退休。随着电梯数量大百分比的增加,检测人员的增加是否和电梯增加数量相匹配,及新增加的检测人员是否能够快速的适应电梯品牌多,型号多,总量大的实际情况。

1.3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

电梯作为一个公共运输工具,它的管理涉及到职能部门、检验机构、电梯制造厂商、维修保养单位、开发商、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和电梯乘客,他们之间有关系及矛盾。如房屋建设开发商利润与安全投入之间的矛盾,物业公司安全管理投入与产生效益之间的矛盾,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维保成本与利益之间的矛盾,还有人们在电梯使用过程中日益增长维权意识与不文明使用电梯之间的矛盾等。使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社会问题。

2.电梯安全管理监督管理对策

2.1电梯安全监督管理评级程序

星级的评定应由电梯安装维保单位主动申请。然后由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审查分级,同时进行监督管理机构的复查与日常监督管理。其中最重要的等级评定由较大的特种设备的制造企业行内专家及监管部门检测部门专家依据制定的评级规范来确定。针对其所申请的等级资格进行统一的标准认定。接下来审查通常是通过政府部门聘请相关专家组严格依据企业申请或是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方案针,对电梯安装维保单位具体安全管理情形完成初步的审查,然后由监督管理机构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最终的分级等次有效确认。监督管理机构可将安装维保单位分为五个星级等,五星四星为优,三星为良,一星两星为基本合格,无星级单位不推荐其在市场上从事电梯的安装保养工作。针对二星一星级单位的一些不足应提出改正意见。另外,平时的监督管理要依据评级状况,针对电梯的应用单位完成差别化的监督管理。

2.2各种级别单位的电梯监督管理要求

分级管理手段对于电梯应用单位的整体要求就是在评价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集中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整改力度。比如说要对五星级四星级进行推广,推荐这些单位在重要的设备地点比如医院,学校,办公大楼,车站,居民小区进行维护保养。某些重要的公共场所不达星级要求的单位不推荐其在此从事安装保养工作。而三星级及以下的单位要每年严格评审建立淘汰降级机制。另外二星一星级单位如有不足要进行挂牌督办。对于五星、四星级别的电梯应用单位必须严格依据要求进行巩固与提升,针对二星一星的电梯维保单位要严格督促其有效制定整改计划,积极落实整改对策,确定合理的整改期限,若是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多,且整改十分复杂,一定要聘请专家团队进行相关技术指导,从而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法,保证电梯的整改对策可以落实。

2.3电梯安全管理奖罚体系

制度唯有在监督管理机构与服务目标有效相应,才可以充分落实。对此应该制定相应的奖罚体系。监督管理机构应该充分落实电梯应用单位的相关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管理效率,避免或是降低事故的发生,若想实现就应该制定一套相对健全的安全管理奖罚体系。针对电梯的应用单位特种设备管理奖罚体系应该依据等级完成划分。其中管理状况比较好的,也就是达到五星四星级标准的电梯维保单位,监督管理机构应该给予表彰。好的示范单位或是先进个人进行一定的奖励。针对不满足电梯安全管理要求的电梯维保单位使用单位,监督管理机构必须要求其限期完成整改。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电梯维保单位,应该取消相关评优资格,监督管理机构必须严格要求其在定期内完成整改,若是逾期并未整改到位的,就应该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给予处罚。

约谈小区物业,商业中心,大型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人员,进一步规范管理。针对破坏电梯使用安全的单位或者个人予以曝光和追究其责任。对大的公共小区场所进行周期性的安全宣传工作。针对电梯安全管理问题比较突出或投诉较频繁的单位,监督管理机构应对其认真核实,然后挂牌督办。整改不到位或者拒绝整改的取消使用登记,并且立即责令停止应用,给予行政处罚以及通报批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应用单位的安全监督分级管理,能够为电梯的安全监督管理评定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与方法。同时为电梯的安全监督管理提供更为科学、有效、合理的管理方法与手段,把电梯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深层化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梯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保证居民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