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实用13篇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篇1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是中国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朝代制度

汉代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强中央集权: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2一、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小国寡民的国情;②海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达。

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实行民主政治,社会相对公正一些,有利于社会安定。②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③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消极方面:①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没有政治权力,真正能够享受到民主的只是少数人,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②过于泛滥的民主,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二、罗马法

1、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早期的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成文法诞生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的罗马法律,被称为公民法

万民法:在古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2、罗马法的评价

积极方面: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维系了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②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极大影响了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局限性:维护奴隶制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3一、英国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期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但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革命的完成。

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是正式确立的标志。18世纪责任制内阁逐步形成。

三、美国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四、美国1787年宪法:

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②加强了国家权力,实践了三权分立原则,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五、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七、德意志的统一:

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4一、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鸦片。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内容: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三、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四、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内容之一是赔款4.5亿两白银。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辛亥革命

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05年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

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口号、中心、主力:1919和5月4日;“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第一阶段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第二阶段的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指导作用。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①领导阶级不同(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指导思想不同:(三民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前途不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条件: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及其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思想基础;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④陈独秀、李大钊开展早期建党活动——组织基础

标志: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

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同国民党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开始时间、主要对象:1926年;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陈独秀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七、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927年“八七会议”结束陈独秀右倾错误领导

1927年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遵义会议:1935年召开,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八、抗日战争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日寇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胜利。

抗战胜利原因:(1)日本发动的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国实行了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3)中共及领导的人民军队起了中流砥柱作用;(4)国民党爱国官兵的抗战;(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支持。

九、解放战争

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5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825年开始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工人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1871年3月18日,巴黎革命爆发。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二.俄国十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篇2

二、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根据课标要求,历史课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个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选修课是为一部分对历史学科有兴趣、有一定历史素养的学生开设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提升学生的认知层面。因此,在教学时序的安排上,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对必修课加以重新整合。

以人民版选修二为例,专题“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在很多内容上与必修一有重复之处,特别是在课程主题、基本理念、基本知识线索上有对应的衔接关系。教师在讲授时可借鉴并参考必修一中的对应内容,提醒并帮助学生回顾、复习相关知识。但是同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必修一侧重于对各国近代民主体制的构建与特点进行评述,选修二侧重于从英、美、法、中等国民主力量同专制势力斗争的角度,分析各国民主建设的史实和成就。

三、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设置有三个必修模块,这三个模块密不可分,从不同角度反映人类社会历史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因此,教师应从历史事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在落实每节课教学目标时,对教材进行适当灵活的整合,帮助学生对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概况进行归纳,构建一个阶段历史发展的框架,形成对专题知识体系的完整认识,拓展思维。

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教师在对该模块进行教学时,可适当联系其他模块知识。如必修一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可联系必修二专题“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一专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可联系必修二专题“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一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可联系必修三专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在教学中阐明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四、模块内部专题之间的关系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模块专题的安排上,采取了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现代的方式。对学生而言虽然有益于先易后难、由远及近地了解历史,但忽略了历史是全球大背景下的历史。在同一模块中,中外史实被非常清晰地割裂开,不适合全球史观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将各专题的先后顺序加以调整,将同时代的中国和西方的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性教学,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更加开阔,理解更为深刻,认识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讲授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再讲授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通过把中国经济史纳入世界经济史的范畴,把中西方历史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使学生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内在联系,多视角、多层次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同一专题内容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采用专题编写体例,每个专题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个专题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

以人民版必修二为例,在专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课标要求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曲折发展的史实,探讨影响其产生、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认识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在编排上分为三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阶段归纳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分为五个阶段:(一)产生;(二)初步发展;(三)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四)统治前期进一步发展;(五)统治后期的困境。通过分析每个阶段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六、初高中历史教材的衔接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编撰上采取古今贯穿、中外合编的专题体系,这一体系是在初中通史体系基础上设置的。相对初中历史而言,高中历史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而很多学生初中时对历史课不够重视,历史基础知识薄弱、视野狭隘,缺乏对知识整体性的把握,导致初高中历史知识的割裂,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因此,在对高中历史教材进行处理时,教师要注意与初中历史教材的衔接,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及时实现知识的迁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提出既注意体现学科间共同基础性,也注重相关课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存在很多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知识。以人民版为例,必修一中涉及政治课中的政体、国体、法律的专业知识;必修二中涉及公司制、产权制、股份制、市场经济、世界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等经济专业知识;必修三的思想文化专题,由于其理论性强、专业性强、流派纷呈、时空跨越大等特点,涉及比较深奥的自然科学或哲学、文学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仅凭一本教材和现有知识水平很难驾驭教材。因此,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展开与其他学科教师间的合作,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协商来进行跨学科教学。在教学中将历史史实与政治理论、经济常识、地理知识、文学理论等知识相结合,既能解答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疑问,也能扩 大学生视野与分析角度,增强跨学科综合能力的训练。

高中历史新课程编写的多样化,说明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到对新教材使用的困惑,这严重影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线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与技巧,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才能实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篇3

自2009年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方向研究生大规模招生以来,许多高校在教育硕士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诸如“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和实施中的随意性和局限性”等问题,①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选择与重构问题。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因此,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建设也要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施良方认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要的不是选择这种或那种课程定义,而是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伴而随之的新问题,以便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做出明确的选择”。②全国教育硕士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规定的专业必修课程有四门:“学科课程与教材分析”“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和“学科发展前沿专题”。这四门课程的设置需要从“教师理解”“课堂教学”和“学生体验”三个维度来理解:1.“教师理解”维度。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指任课教师在研究《方案》和学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所领会的课程,即任课教师对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的理解。2.“课堂教学”维度。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指任课教师预设教学目标、运用相关教学材料、组织学习活动并与学生交往对话的整个过程。3.“学生体验”维度。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是指学生通过研习任课教师提供的专业学习材料以及在与教师、同学交往互动后所获得的体验或W习经验。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实践性”。“实践性”决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目标定位,也决定了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专业必修课程是教育硕士必修的专业课程,在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建设实践取向的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就必须突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来源于中小学教育实践并回归到中小学教育实践。

有研究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标准”一直处于“缺位”状态,①这给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设置、定位和实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调查显示,近年来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在内的“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硕士课程教学体系都是依托培养教育学硕士的标准来进行的”,“在学科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和学术化的质量评价标准制约下,教育硕士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专业性、技能性的课程教学内容被淡化”。②美国一些大学则运用NBPTS(美国全国教学专业委员会)的标准构建教育硕士的专业课程内容,有效地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内容设置问题。NBPTS提出了教师专业的五项核心主张:1.教师对学生及其学习承担责任;2.教师熟悉所教科目的内容,并知道如何把它们教给学生;3.教师有责任管理和组织学生学习;4.教师能系统地对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并从经验中学习;5.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③据此,美国明尼苏达―杜鲁斯大学教育学院为教育硕士设立了与NBPTS五项核心主张相一致的课程,针对上述NBPTS第一项和第五项核心主张,该校设置了“系统情境中的教与学”和“领导、变革与合作”等课程,确定了教育硕士与同事在课内外的合作活动和在社区开展的工作;针对第二项核心主张,设置了“教和学的基础:课程理论与设计”等课程,确定了现场教学、将课程目标与课程实施经验联系起来等运用理论于实践的活动。④加拿大教育硕士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也“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为在职人员创造机会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能力,重视培养中小学教育的专业管理人员。每个研究方向的课程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育各专业的基本理论或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专业拓展类课程、选修课程(在其中学生必须修习几门专业方向内的课程)、专题研讨课程(专业方向内理论或实践中的热点问题),⑤课程设置较为突出研究方法类课程。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以“运用理论于实践”为核心目标重构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十分必要的。

实践取向的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聚焦于历史学科教育的实践能力,同时应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理论特征。专业必修课程的专业性首先体现在专业理论层面,历史学科教学方向有自己的学科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专业学位课程必须建构较为系统的老师学科知识体系和课程教学知识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必须达到优秀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的历史学科知识与课程教学知识。2.实践特征。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必须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并能够有效搭建起“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桥梁,专业必修课程的落脚点是历史学科教育实践。3.理论与实践交互的特征。专业必修课程实施的着力点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既要从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中抽取出学科教育的理论特征,又能把掌握的专业理论语用到具体情境的教育实践中去。

(一)历史学科教学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师的核心知识

美国学者舒尔曼最早提出“学科教学知识”这一俗语,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的核心知识,具有实践特性。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是由课程知识、内容知识、学习者知识、情境脉络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教育目标等经过教学推理行动形成的,⑥这种推理行动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课程知识”等静态的知识进行理解、转化、教学、评价、反思并产生新的理解,才能产生学科教学知识,这种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学知识的合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Cochran、DeRuiter、King等人发展了舒尔曼研究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概念中的“knowledge”一词的含义应是“knowing”,该模型提出了四种类型的教师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的知识、背景的知识、教学法知识,四种类型知识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Cochran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定义是:“教师对教学知识、学科知识、学生特征和学习情境等知识的综合理解。”①具有实践性的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以下特点:1.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合金;2.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3.是一种内隐的知识;4.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得以表现。由于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承担着培养“优秀中学历史教师”的任务,而促进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实践性历史学科知识的发展应当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致力于历史教师实践性历史学科知识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实践取向”的特征。就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基础是掌握必备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即历史知识、历史思维和历史的语言表述必须是专业的,但是有了这些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并不能必然成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历史教师,其中最为关键的实践性知识,这是教师如何把历史和学习历史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经验的历史学科教学知识。

(二)依据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实践性知识已有的水平

我们通过对上海、江西和甘肃三所师范大学新入学的62位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发放问卷,主要从基本情况、学生时代历史学习体验、本专科期间专业学习、历史教育实习(教学实践)等四个部分进行调查,发现如下:

1.生源构成以应届本科生为主,大部分教育硕士没有教师从业经历。

2.大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阶段。中学生时代经历的历史教学策略对于其对历史教育的理解影响比较大,大学历史课程与历史教学论教师虽然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的阶段。

3.大部分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本、专科期间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综合化程度不高。

4.历史教育专业实践活动能力普遍较低。

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认为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来自两个方面:(1)学生方面:中学生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中学生阅读量有限,学生史料的查阅和辨析能力偏低,等等;(2)教师方面:缺少有效指导中学生的策略性知识,文献史籍阅读量不足导致对教科书解读不深,依赖网络资源,难以把握教学内容,对学情分析不足,不知道如何唤起中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历史意识,教师历史专业知识的欠缺,对中学生管理纪律等方面缺乏经验,课堂讨论容易偏离轨道,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等等。

调查发现,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习的知识均呈现出鲜明的碎片化状态,历史学科知识的欠缺、学科教学知识都严重不足,而最为突出的则是后者。

施良方教授认为,一般说来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注意以下标准:1.“注意课程内容基础性”;2.“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3.“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c相适应”。②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专业必修课程内容与中学教育历史课程内容最大的不同是专业性的,参照国际上教育硕士专业课程建设的经验,可以从参考以下三个要素来选择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

(一)参照《教师专业标准》和《国培计划教师培训标准》

2012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师(2012)1号]。强调中学教师要以“能力为重”,认为合格的中学教师需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这套标准主要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具体规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其中,“专业知识”部分的“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专业能力”部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是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内容。而2012年5月教育部颁发的《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也特别强调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其课程内容设计指向实践性的原则是:“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遵循学科教学规律和教师学习规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又注重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改进技能和方法。”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主要参照教师专业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培训课程的内容,并在专业能力部分提出了“教学研究”能力的培训要求。上述两套标准的颁布,为合格历史教师和优秀历史教师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因此,在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强化“历史专业知识”,获取与“历史教学专业能力”提升方面的课程内容,要对学科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科教学(历史)教育硕士成长为优秀中学历史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国外历史教师的专业标准也为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2005年,美国伊利诺伊州颁布了详细的教师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资格证获得者,必须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指导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并决心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从“教职人员的总体要求―教师标准―社会科学核心标准―历史学具体标准”四个层次提出要求,强调历史教师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后,还必须具备历史基本知识,掌握历史学研究方法和专业理论。①这个标准强调,合格的历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历史学本体性知识,但前提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内容、个性发展与学习、差异等指导学习的理论和方法。2006年,澳大利亚历史教师专业标准项目研究委员会制定的历史教师课程标准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和专业参与作了规定,对专业知识提出的要求是:1.教师需要知道的学科知识;2.教师需要知道学生如何学习历史文化;3.教师要知道他的学生。②其中的第二条,则相当于舒尔曼所说的历史学科教学知识。对历史专业教育硕士而言,第二、三条是直接指向历史教学实践的,应该是重点学习的知识。

(二)参照历史教师专业知识研究的最新成果

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一致强调历史本体性知识,认为教师的知识体系主要由历史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包括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但是近年来,一些青年研究者以不同水平的历史教师为个案开展的质性研究发现,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在实践中呈现出个性化、情境化、默会性和综合性特征,这些研究为历史教师教育类课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三)分析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已有的水平和学习特点

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固然要服务于中学优秀历史教师的培养目标,如果课程内容不能与学生已有的水平和学习特点有机结合,对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也不会很大。因此,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他们学习的特点,并尽可能地使课程内容与之相适应,这不仅有助于全日制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在未来成为高素质的历史教师,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将来成为具有较强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优秀历史教师。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新入学的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以应届本科生为主,他们对历史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感性经验阶段,教育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实践活动能力普遍较低。这种现状与优秀中学历史教师培养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因此,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从学生已有的水平出发,注重基础性,确保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四)面向真实的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生活

真实的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要面向真实的专业生活,理论的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必须能够学科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真实的中学历史教师职业生活中,备课、上课、考试评价、听评课、日常管理都是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完成的专业事务,也是历史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必修课程内容选择绕不开的内容。

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T士专业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历史学科课程研究与教材分析”“历史学科教学与案例分析”“历史学科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和“历史学科教学发展前沿专题”四门课程。这四门课程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历史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指向优秀中学历史教师的培养目标,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2014年以来,我们已在上海师范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举办了两届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发现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教学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尤其缺乏将历史学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的知识进行整合的教学能力,也即历史学科教学知识。因此,学科教学(历史)方向教育硕士的课程很有必要以历史学科教学知识为核心整合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体系,在提高他们教学实践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历史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

历史学科教学知识,在实践中体现为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一节历史课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抉择。因此,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教育硕士的专业必修课程可直面这些问题,以案例教学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教育部教指委规定的四门专业必修课程内容应该有一定的交叉,如都包含历史课程目标与内容、历史教学设计、历史教学实施、历史教学研究方法的内容,但又各有侧重,因此,专业必修课程内容也应注重联系,并有所侧重。“历史课程研究与教材分析”课程主要解决历史课教什么的问题,具体包括历史课程与教材的基本内涵和编制的基本理论,理解历史课程的性质、特点、功能,熟悉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教材内容体系,形成较高的教科书解读能力,并具备独立从事对教科书不同类型内容进行分析解读的研究能力。“历史教学与案例分析”课程主要解决历史课怎么教的问题,具体包括掌握历史教学设计和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案例研究的方法与流程,形成历史教学设计、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掌握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流程并在实践中运用,具备独立从事案例研究的能力。“历史教育测量与教学评价”主要指向历史课程、教学和学习结果三个方面如何测量与评价的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历史课程评价”“历史学业成就测量与评价”“历史课堂教学测量与评价”“历史教师评价以及我国历史学习测试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等。这四门课程的核心内容都必须指向以历史学科教学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与其他相关课程有效衔接和沟通。“历史教育前沿专题研究”主要了解历史课程、教学、评价与研究方法等不同方面最新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动态,并通过自主查阅资料,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历史课程、教学、评价与研究方法等专业领域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的研究,并训练文献综述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篇4

一、坚持依据课标的原则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选修模块共6个,甘肃省选修的是其中的《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4个模块。无论是哪一个模块,其宗旨均在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选修课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关于选修模块的三维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时刻遵循。

二、在进行必修课教学时要适度拓展选修课中涉及的内容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必修课程内容是选修课程内容的主要依托。从高中历史必修课与选修课内容的关系来看,两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互为补充。一方面,历史选修课的每个模块,基本上都可以在历史必修课三个模块的内容中找到其知识内容的基础。另一方面,历史选修课内容是必修课的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并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必修课的教学中进行适度的拓展和渗透,如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的教学,联系选修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从对孔子的课标要求来看:必修课标仅笼统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选修课程则具体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在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科能力上,都明显提出了比必修课程更高的要求。又如在必修三《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教学时,联系选修四《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柏拉图生平事迹,受教苏格拉底、创办学园和著作《理想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柏拉图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通过拓展为选修课教学打下基础,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必修教材的兴趣,扩大了知识面。

三、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能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就是好的教学方法。高中历史选修模块教学在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同时,更应大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改变师讲生听、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改变课堂以历史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模式,真正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实现合理的整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思考、表达和动手的机会。此外,课程标准对每一学习专题都提出了活动建议,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辩论,查找网络资源,举办演讲会、展览会和开展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历史。课后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拓展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去查找资料,经过思考用历史小论文的方式完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篇5

2013年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研究今年高考命题特征,为以后高效备考打下基础成为所有高中教师的必修功课。尤其在高考历史命题风格独树一帜的重庆市,今年更是迎来了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其命题模式、风格会何去何从早已引起大家关注,现在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如能有效把握今年的命题特征,在以后的新课程高考备战中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重庆卷历史第14题分值高达32分,占了总分值的三分之一,笔者拟谈谈对该题的一些看法,希望对备考能有所启示。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今年重庆卷第14题以“服饰”这一民生问题为切入点,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综合考查了中国古代史部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世界史部分凯末尔改革、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改革开放等内容。与近几年全国其他地区高考材料题通常以专题方式考查不同,本题考查的切入点只是“服饰”这一民生问题,但却综合考查了中西方的社会变革,包含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知识;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又考查了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小切口,大综合成为新课标高考下重庆卷材料题的亮点。

一、小切口

“小切口”指的是以社会热点,科学史观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第14题以“服饰”问题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看起来命题切口很小,似乎与教材主干知识关联不大,但紧扣当前“关注民生”这一社会热点话题,又体现了历史学科近年来所倡导的以新的科学史观研究历史问题的发展趋势。《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今年重庆新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明确提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服饰”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能够充分体现历史学科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学科特点;同时“服饰”这一切入点又体现了社会生活史观的研究方法,而社会生活史观正是当前倡导的新的科学史观指导下全面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可以说,“服饰”这一切入点是新课程理念的很好体现。笔者大胆预测,以社会热点、科学史观作为命题切入点的“小切口”模式将在重庆的新课标高考中继续贯彻下去。

在“小切口”的命题模式下,关注社会热点话题,运用科学史观分析问题是师生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能力。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必须对社会热点话题有一颗敏感的心,随时注意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热点相联系,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但切忌为了应试去猜命题热点而造成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舍本逐末。同时要学会运用新的科学史观来分析历史问题与当前社会热点。除了基本的历史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都是比较常用的科学史观,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些科学方法,并运用到分析问题的实践中去。

二、大综合

第14题命题切口虽然小,但要求却不低,在考查内容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在考查目标上知识与能力并重,真正体现了今年新考试说明所要求的综合性。

1.考查内容上的大综合――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第14题的三个材料分别讲述的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凯末尔改革、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服饰变革。内容分布包含了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中国近现代史三大板块,既有必修教材中的和改革开放,也有选修教材中的凯末尔改革,还有课外知识点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种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全面分布的大综合模式能够有效的考察学生知识的全面性,真正发挥出高考的选拔作用,防止部分学生在高考备考中投机倒把。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篇6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新颖、灵活、涉及面广、难度加大,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高考备考中找到恰当的路径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备考高效性和实效性,是指导新课程高考历史教师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我在历史高考备考中选用的路径和方法。

1 分析新课程考卷特点,把握授课方向

在新高三上课伊始,就安排原高三历史科组教师,对考过的新课标高考历史科试卷进行归类分析,由专人负责汇总,形成经验在各年级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再反馈到新高三历史科组,最后结合老高三教师传授的经验和新高三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把握高三在新学年的历史科整体授课方向。

2 把握《考试说明》和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纲多本,备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外,高中“历史课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也是必备的教学资源。《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据。在备考复习中,融入《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系统、规范、完整把握教材及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并研究《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才能把握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虽然高考命题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备考复习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等,才能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时,要求学生对三民主义的内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内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对于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3 把握必修和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内容提纲挈领,在新课标高考中所占比重却高达85%,需要补充的内容比较多,是教师认真讲,学生重点把握的部分。而选修教材内容详实,是对必修教材的很好补充,但是因为量大,复习时间紧,一般复习有顾不上选修教材的现象,我的做法是在复习必修教材内容时,让学生事先预习与必修教材相关的选修内容,复习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让学生同时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效果比较明显。

4 把握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新课标,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增强,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一轮复习是单元复习,以纵向复习为主,主要是夯实基础,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就谈不上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如在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二轮复习是横向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归纳在一起;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有利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及有利于综合的思路和途径,形成不同于一轮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在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才能拓宽、延伸知识空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高三年级教辅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给学生选三本:一本是比较全面的复习资料;一本是单选优练;一本是历史单科模拟试卷。教辅资料选好对学生能力提高确实有辅助作用,好的教辅资料在归纳知识点、重点知识讲解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在知识点选配习题上也很典型,学生通过解一道题,触类旁通,把这部分知识更加准确的把握。但教辅资料只是对教材知识把握起辅助作用,绝不能使教辅资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师讲和学生练之间的关系

备考复习中,教师主要是讲存在的问题、疑惑的知识及有针对性的习题;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备考能力和水平。怎样把握好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对备考复习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复习的实效性。在一轮纵向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横向归类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知识整合能力。就要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改变多讲多练、多讲少练、乱讲乱练,甚至不讲只练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必须要讲得要精讲,讲透彻;精练,就是不会的题反复练,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题、难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复习,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研究与探讨,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去练有价值的习题,使老师讲和学生练有机结合,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篇7

实际上,通过高一、高二的系统学习,高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如基本了解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但是这些知识点散落在各个章节中,如同分散在各处的“小珠子”,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用“线”把这些“小珠子”串联起来,这些知识很快就会丢失。但问题在于相当多的学生缺乏这样的意识和认知水平,更欠缺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去主动建构历史知识体系的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历史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建构知识体系,教会学生把历史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让学生高屋建瓴地进行历史学习。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纳认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它有助于解决学生在课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在日后训练中遇到的问题……经典的迁移问题的中心,与其说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意义重大。笔者以高三文科班历史必修Ⅱ一轮复习为例,谈谈如下两种建构知识体系的方法。

一、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是决定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矛盾。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研究,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经济、政治、思想诸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各种动力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其中经济动力归根到底起决定性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常用的“经济决定政治”和“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就是该理论的典型体现。

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这种编排方式深受诟病的地方就是教材打破了历史学科的整体性,将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内容进行了人为割裂,破坏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时,就必须有意识地将教材加以整合,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统一在一个系统内,以体现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性。下面是笔者在讲授完历史必修Ⅱ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后呈现给学生的一张知识体系图:

通过该知识体系的展示,历史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正是因为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兴起和发展(经济),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外交)、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文化);而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又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和思想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在17、18世纪的进一步发展(经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及资产阶级革命(政治)所提供的政治实践,为启蒙运动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同时,学生通过该知识体系的学习,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各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为相关历史知识的比较提供便利。比如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活动与文艺复兴之间的关系:文艺复兴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活动提供了精神动力,而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活动又丰富了文艺复兴的内容。再比如,通过本例的教学,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文艺复兴”是十四、十五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因此文艺复兴时期进行的反封建活动还披着宗教的外衣,并只是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且不敢与天主教会决裂;而“启蒙运动”则是十七、十八世纪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壮大(而此时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更加尖锐),所以启蒙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敢于公开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矛头直指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并且还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在本例教学中,学生通过学习,对历史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所涉及的世界史的相关内容显然有了整体和系统的把握,从而可以克服一直困扰学生的史实错乱的情况,构建起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线,包含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国际关系史等辅线的世界史知识体系。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也可以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构起这样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授完历史必修Ⅱ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之后,可以给学生呈现如下知识体系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篇8

由此,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面向报考理科的学生,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三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的基本内容,了解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以及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进程的主要线索及重要内容,达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教学目标,以顺利通过基础性水平测试。第二层次主要面向报考文科的学生,不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三册教科书(必修)的基本内容,而且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两册选修教科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将必修与选修有机结合,形成比较全面扎实的知识结构,以应对统考性的选修科目水平测试。

就课程教学设计的第一层次而言,教师须在明确三个必修模块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通过三个学期的课程教学逐步将学生引入“学而时习之”式的成熟应试境界。在此,首先要紧扣三个必修模块的课程目标:即政治模块(必修1)的“了解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经济模块(必修2)的“关注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益),感受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要认识到它与人类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发展的联系”;思想文化模块(必修3)的“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和相关人物,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在每一模块的各个专题教学环节中严格贯彻课程目标。其次要在课程教学中“吃透”每一模块的内容标准,明确学习要求,通过逐层贯彻相关专题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达到培养、启发和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效果。第三要在复习阶段树立三个模块课程目标一体化意识,及时从人类社会生活历史演变的整体角度,阐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活动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帮助学生把二十五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专题整合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就课程教学设计的第二层次而言,教师须在整合三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通过五个学期的教学逐步将学生调整到“温故而知新”式的最佳迎考状态。在此,教师首先要准确掌握两个选修模块与三个必修模块课程目标的内在关联度。如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程目标的政治层面,就是对必修模块1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的具体化;九个有代表性改革的经济层面,则是对必修模块2课程目标中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演变历程的深化与细化;而改革家们的改革思想,则丰富了必修模块3课程目标的内涵。选修模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程目标的政治人物层面,也是对必修模块1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具体化,该模块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层面,则是对必修模块3课程目标内涵的深化与细化。

其次要在教学中分别将两个选修模块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三个必修模块的相应目标联系起来。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三个必修模块与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具有主从复合性:必修模块1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历程,大多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而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古今中外九个有代表性的改革,以及《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22位重要历史人物,则是对必修模块l主体知识的补充与拓展。必修模块2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史实,两个选修模块中重大改革的经济内涵与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经济层面,也是对该模块主体知识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充实与个案展示。必修模块3反映的是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和相关人物,两个选修模块中重大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文化层面,同样是对该模块主体知识的个案说明。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三个必修模块与两个选修模块的要求具有逐步升华性:三个必修模块都要求“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思想文化进程中的相关资料”,通过“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或认识“不同时期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现象”、“人类精神生产与经济活动及政治现象之间的关系”);而两个选修模块则分别要求“完整把握”“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过程与结果”(或“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初步理解历史的纵横架构”(或“逐渐加深对历史人物及其历史贡献的理解”),“将改革置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出价值判断”(或“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人物作出科学的评价”),“初步形成较系统的历史思维”(或“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并且善于独立地多角度地表达对历史人物的看法”)。这里,三个必修模块的要求体现了学习历史的基本过程与方法,而两个选修模块的要求则是在必修模块基础上的升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三个必修模块与两个选修模块的要求具有兼容互补性:必修模块1要求“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个人的公民素养”;必修模块2要求“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基本国情”、“增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开放意识,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模块3要求“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三个模块的要求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宏观角度彼此兼容,形成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主干体系,而两个选修模块则从历史人物具体活动的微观角度,充实了三个必修模块目标的内涵:《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要求“学习改革家坚强

不屈的意志和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和人类的利益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要求“确立求真求实、积极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不懈奋斗的使命感”,二者均从历史人物及其相关活动的细节上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

第三要在复习阶段有机整合三个必修模块与两个选修模块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条理清楚、内容充实、比较系统全面的历史知识结构。与改革前的课程体系相比,新课程是按照“贯通古今,中外关联”原则构成的学习模块和学习专题,每个模块相关专题的知识内涵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覆盖面,教师在教学中当然要严格按照这个新的知识体系备课、授课以贯彻相关模块各专题的教学目标。但在复习迎考阶段,为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必修和选修模块的知识内容,亦有必要从宏观角度,根据历史学科的时序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特点,对五个模块四十个专题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一个线索清晰、条理清楚、内容简捷、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和运用的知识体系。这种整合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无疑也是一种挑战。

事实上无论哪一个层次的教学设计,都涉及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相关内容的宏观历史定位和微观现实分析两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运用既有的历史知识体系,根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加以解决。所谓宏观历史定位,是指课程教学中确定相关专题内容在世界历史或中国历史的时序(古代、近代或现当代)、领域(政治、经济或思想文化)以及相关的知识链接(背景),以揭示特定的历史专题内容与整体历史知识的多样性关系。所谓微观现实分析,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要求,对相关专题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进行阐述分析,以达到新课程陶冶情操、增强历史使命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效果。

在第一层次的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注意到对三个必修模块二十五个专题的相关内容作必要的宏观历史定位和微观现实分析。如必修模块l第七单元(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分别由“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三课构成,该单元的宏观历史定位在时序上纵贯17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在领域方面属欧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构建,相关的知识链接涉及四个不同的背景:一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问题,它与后来的1688年“光荣革命”直接相关,是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次不流血宫廷的关键,而这个问题又与必修模块3第六单元第2课中的宗教改革相关;二是18世纪欧洲大陆启蒙运动的兴起与扩展,以“分权与制衡”原则为核心的美国1787年宪法,被公认为欧洲启蒙运动政治思想成功实践的典范,而这一背景也与必修模块3第六单元第3课“启蒙运动的兴起”相关;三是19世纪中叶完成的工业革命,法国自大革命后历经几十年的共和与帝制的斗争,最终以1875年宪法建立了共和政体,就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力量在工业革命中不断壮大,而这个问题又与必修模块2第五单元第3课“工业革命”的内容相关;四是伴随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在欧洲蓬勃发展的近代民族主义浪潮,它直接构成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意志的统一正是这股浪潮中的巨大涌流,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更凝聚了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政治共识。这一历史背景虽然在其他两个必修模块中没有专门表述,但教师应该以启蒙运动的扩展和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作为知识链接的契入点,适当补充介绍《德意志帝国宪法》诞生的历史背景。上述四个不同的历史背景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欧美四国构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体模式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讲述每一种类型的代议制之前,都应在宏观上适当联系相应模块的知识点作必要的背景陈述,以便学生准确理解这一知识点的宏观历史定位。

在微观现实分析方面,要理解课本设立“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单元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已成为历史潮流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处在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前列的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本单元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因此,本单元的时代性就体现在四种代议制历时20()多年的曲折发展历程,以及该历程与美、英、德、法获得并保持世界强国地位的内在联系;本单元的现实意义则体现在四种相对成熟的代议制度,在共性与个性层面对中国构建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作用和历史启示。在贯彻本单元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本单元宏观历史定位的相关知识链接,联系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现实,分析四种代议制度内容的共性与个性,启发学生从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角度认识人类文明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从而达到本单元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在第二层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但要在课程教学中对三个必修模块二十五个专题的相关内容作必要的宏观历史定位和微观现实分析,而且要对两个选修模块十五个专题的相关内容作同样的定位和分析,并在复习阶段从整体角度对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的四十个专题作归纳性定位与分析。如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六单元(专题)“・阿里改革”,在宏观历史定位的时序上,阿里改革发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政治革命和近代民族主义浪潮汹涌澎湃的高涨阶段;在领域方面阿里改革既类似于18世纪下半期中、东欧国家实行的“开明专制”改革;也类似于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上半叶奥斯曼帝国苏丹塞里姆三世和马赫穆德二世进行的近代化改革;其知识链接在宏观上涉及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商贸圈对中、东欧地区的辐射性影响,在微观上则涉及国际商路中心转移后奥斯曼帝国本身的社会变化。这一知识链接的契入点可从必修模块2第五单元第1课“开辟新航路”的后果:“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推动了欧洲商业的发展,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入手,“可采用课件或图示等简捷方式,概述・阿里改革前发生在中、东欧国家的“开明专制”改革和奥斯曼帝国的近代化改革,以便学生理解这一专题知识的宏观历史定位。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篇9

“必修课是通史学习,选修课是深入学习,选修命题将大多采用新材料、新情景进行选拔”(杨宁一教授的观点),福建省高考文综的历史学科考试命题中选答题从《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三个选修模块的试题中选答一个模块的试题,占15%的分值。为此,对高二选修模块的教学提出以下的建议与对策:1.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遵循《课标》,依据《福建省考试说明》的要求,大胆取舍,灵活处理,重点选择对必修教材具有互补性,以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为主线。如:福建省高考试题2009年高考——A.与明治维新;C.华盛顿和孙中山;2010年:A.北魏孝文帝改革;C.甘地;2012年:A.宗教改革;C.康熙帝2.注重与必修课程的衔接与深化。避免同一水平上的简单重复,结合必修模块的历史背景分析改革、人物,或以选修模块的知识加强对必修模块知识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和部分的通史知识,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如:——必修三的《顺乎世界之潮流---维新思想》。

三、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归纳知识的异同点

如改革的类型促进社会转型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学习先进文化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治维新、;统治阶级自身的改革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改革的影响(阶段性的,长远的本国的,世界的);改革内容的相似点(土地的处理、保守阶级的利益);历史人物历史作用(时代影响、社会的转型、国内影响、国际影响);历史人物的相似优秀品格、人生经验等。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篇10

我们依据高考考试大纲所列的考点,无一遗漏地从最基础的知识复习,在此基础上突破重点难点,打牢坚实的基础知识,掌握历史事件的各个因素,这是历史复习的第一个步骤。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把每节课复习的基础知识按老师的要求整理好,并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老师定期抽查。第二个步骤就是,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分时期、按阶段掌握其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历史阶段特征是某一历史阶段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等领域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特点,是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明确告诉学生。如,复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时,明确告诉他们可分为:世界市场的雏形、拓展、初步形成和最终形成这四个阶段,并结合其时间等,让学生知道某个阶段历史时期的相关知识,就能从总体上对所学的知识从宏观上把握这一段历史。这样,他们答题时的方向感才更加明确。

二、整合知识,提高效率

按原来的计划,对于选修四的内容本来是安排在暑期补课当中进行完成,由于其他因素,我们对必修四的内容是没有安排专门的时间来学习,考虑到高三时间有限和选修四的内容。最后,我们高三历史备课组讨论后是这样安排的:我们在一轮复习的时候,结合必修一的相关内容一起复习。比如,我们在复习《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时候,就结合选修四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那一节的内容,整合选修和必修的内容,必修一是从政治的角度讲秦始皇加强统治的措施,在复习中分析这些措施有什么作用,从而实现对选修一内容的讲解,使学生逐渐掌握评价人物的一般方法。通过整合选修和必修的内容,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复习必修的内容上。

三、强化练习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篇11

模块专题章节目录是该专题最简要、最突出的中心和线索,它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目录可以理清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梳理与理解。怎样熟记目录呢?一是了解目录的编排特点;二是反复接触,即复习课文内容之前都要看一遍目录;三是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顺序调整目录,以适应自己的思维习惯;四是以课名为基础,回忆相关知识,加深对课名的“印象”,如人民版教材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就可以从课名入手,回忆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统治者的农业政策等知识。

2.细读课文,充分发挥课文每一部分的作用

每一课主要包括:导言、正文、历史纵横、图片及说明、学思之窗与思考、本课要旨、探究学结等部分。复习时不能把正文内容看看就了事;更不可不愿意花时间静心看书而只热衷于做题。复习的目的是夯实主干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全方位了解,因此细心看书是十分必要的。

(1)导言。导言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唤起求知欲。一般而言,导言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的特点。复习时要力求从导言中挖掘知识,以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

(2)正文。正文是课文的主体部分,需重点掌握,学生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看书、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构建知识结构(知识表);二是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如必修二第五专题正文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看到这一点时就要从雏形开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雏形开始出现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只是开始出现世界市场的雏形等方面思考,进而理解观点;三是对正文中提到的知识要“追根”,力求把知识弄清楚,充实自己的知识。高考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而应该纵横联系,前后贯通,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加以整理归纳,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点、线、面相结合,构建“网状”知识体系。如人民版必修三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正文内容,探讨以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历程为中心,梳理本专题的核心主干知识,既看到了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又看到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每一次的思想裂变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图片和历史纵横。“图片”和“历史纵横”从内容来看属于历史材料,其作用在于印证某个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复习时,要看(读)懂图片和历史纵横的材料,弄清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或现象;另外,可以据此设计问题,以提升自己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思考的能力。如: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此段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的商品输入,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可以据此设计以下问题:①1845年,洋货“充积于厦口”的原因有哪些?②洋货“充积于厦口”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样就进一步发挥了此段材料的作用。

(4)学思之窗与思考。“学思之窗与思考”一般由一则材料和相应的思考题组成,其材料大多是对教材内容拓展或印证课文中的观点与现象,其问题一般有较高的思维要求。对“学思之窗与思考”的材料要认真阅读,要认真思考题目并用规范的语言与格式进行表达。用好“学思之窗与思考”,不仅可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自己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5)本课要旨。“本课要旨”是对本课知识的高度概括,基本上为历史结论。一方面可以“本课要旨”为“终点”,回顾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理解“本课要旨”的几点结论。可以说,记牢了“本课要旨”,对本课的知识也就掌握了一半。

(6)探究学结。“探究学结”实际上是针对本课主要内容设计的思考题,学生可以借助这些问题检查自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管以前是否做过,在第一轮复习时,最好想一想、做一做。

总之,对课文内容,一方面要耐心地、细心地,从前到后、从上往下地阅读;另一方面,要用心、用脑,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够生成新的知识和认识。

3.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因为教材提供的知识有限,提供的历史材料更有限,这意味着高考不能只复习教材。作为文科学生,要养成阅读史学著作、上网查资料、探究问题的习惯;要关注时事,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对教材中提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经常对一些国内外重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够对自己身边的现象多几分追根溯源的劲头,那么,当你做高考题时,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就不会觉得脱离或超越了教材。

4.注意“古今贯通”,适当地将必修1、必修2、必修3相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课标教材根据主题把历史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这样一种编排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造成了知识的割裂。实际上,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交错发生,相互影响。因此,复习时要尽量解决某些知识被分割的现象,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如复习必修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就要下意识地联想到必修一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必修三中的“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并能够弄清这些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将有助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以简单而有效的方式理清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发现历史的轨迹及其发展趋势,从诸多现象中抽取最具时代性的特征。

5.巩固教材知识,注重做题的过程

(1)做题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过程。通过做题能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还能发散思维,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做题不能盲目,方法和质量至关重要。做题是复习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做题不只是为了检查知识掌握的程度,而是为了逐步积累审题的方法、逐步形成规范表达的习惯、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2)解题后要总结。解题后进行总结是提高做题效率最重要的环节。总结的内容主要有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之处……

(3)做题要善于积累。积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验,二是教训。如果把平时练习和考试中错的题目积累成集,并且经常翻阅复习,就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历史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学生在学习如此繁多的内容时,既不能盲目地看书,也不能一味地做题。应该以高考题为导向,用心看书,有选择地做题,不以记忆知识为主要目的,而以理解知识、提升能力为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篇12

Keyword: unified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 sticking to orthodoxy; innovation;

2019年秋,基于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开始在全国部分省区试用,成为我国新一轮课改和高考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以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为基准,融学界已有共识和最新研究成果于一体,既守历史教育之正,又开教材编撰之新,自问世以来引起广大一线历史教师的关注。

一、守历史教育之正

历史教材的“统编国定”是中国近现代教材发展史的主流,这是由中学历史教育所承载的特殊使命和独特育人价值所决定的。赵亚夫教授认为,中学历史教育是“基于历史学知识和方法,以养成公民智识和健全人格为目标的人文历史教育。”[1]高中历史是多数学生一生正规历史教育的最后一环,因此高中历史教育是立德树人,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文化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国家认同意识,培养新时代合格公民的重要一环。高中历史教育同样也是中学阶段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一)唯物史观铸魂

原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以文明史观为核心的编写思想,强调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趋势,强调不同地域文明从孤立分散到会合交融的历史进程,强调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互动,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淡化唯物史观和革命叙事,割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导致学生对历史演进主线、阶段历史主题和历史逻辑模糊不清。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2],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中全程渗透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社会形态学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阶级分析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发展与联系等观点),强化政治、经济、文化三者之间的逻辑互动,积极探讨政治兴废与人心向背的关系,全面展示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成果。以《中外历史纲要·中国通史》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为例:秦国统一战争建立在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的物质基础之上、秦朝建立大一统措施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大领域,秦朝暴政引发了秦末农民起义等等。

唯物史观在教材中的渗透,上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学生铸牢思想之魂,下解历史叙事逻辑混乱之困,为学生系统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提供帮助。

(二)时空观念叙史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2],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是理解历史的基础。原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在文明史观的指导下,政治、经济、文化分立专题,中外历史混杂一体,不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也不利于学生时空观念的形成和主干知识的记忆。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重新回归以历史时序为线索,政经文一体化的传统历史教材叙事模式,集中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五种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这既有利于减少相同知识点的重复叙述,也有助于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明确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培养通史思维模式,降低教师讲解和学生记忆理解的难度。

(三)家国情怀立心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时有泛滥,各种戏说剧、抗日神剧、鸡汤文学充斥于屏幕与网络;还有自由派公知假借重读历史之名,行解构历史、歪曲历史之实,鼓吹“告别革命”,肆意抹黑英烈,宣扬西方普世价值和政治模式,甚至公然否认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党的领导。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2]。一国国民之国家认同是建立在对本国历史认同的基础上,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3]因此,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承担起了凝聚民族集体记忆,贯彻国家教育意志,培养国家政治认同,塑造家国情怀的历史重任。以《中外历史纲要·中国通史》为例,编者在中国古代史部分除讲述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外,着重强调大一统和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主流,有助于增强学生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意识。此外编者还以相当笔墨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发明创造、文化艺术成果),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编者在中国近代史部分注重革命传统教育,系统讲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中国各阶级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抵抗侵略,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光辉历程,详细叙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在中国现代史部分,以“社会主义救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中国”为历史主线,详细记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以及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取得的开创性和奠基性成就,有助于学生初步确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知识基础。

二、开教材编撰之新

教材是连接教与学的媒介,也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历史教材的体例选择、要素构成与内容选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材的科学性、教育性和可读性,影响着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

(一)重构教材体系

历史教材体例即是“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历史教材体例的选择决定着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编组,是历史教材编撰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中学历史教材体例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历史学科的时序性特征以及学生不同时期的认知能力。

原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模块——专题”体例下的“3+6”模式,即以文明史观为指导、专题史为编撰原则的必修教材三册,选修教材六册。存在必修教材理解难、逻辑乱、教学时间短,选修教材内容重复、实用性不强等缺点。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采用“2+3+1”模式,即采用“通史——章节”体例的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两册、采用“模块——专题”体例的选择性必修教材三册(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选修教材一册(《史学入门》和《史料阅读》),融通史与专题史之所长于一体,较好兼顾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选择与学习梯度。通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体现基础性与教育性,供高中一年级学生使用,有助于全体学生了解中外主要历史事件,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专题史选修教材体现专业性与拓展性,供高中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使用。在必修通史基础上打破中外界限,多维度呈现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有助于扩展知识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知历史。

(二)优化教材构成要素

教材构成要素是历史教材的骨骼与肌肉。原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每课一般由引言、正文、历史图片、历史地图、资料回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模块链接、本课要旨、本课测评、学习延伸等要素构成,文字多而图像少,现成结论多而思考点少,叙述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每课一般由以下要素构成:引言、正文、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学习聚焦、思考点、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史料阅读、问题探究、学习拓展。平均每课有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片5至7处,图文并茂,历史信息更加直观与真实,教材的可读性更强,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统编历史教材更具可学性,更关注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更契合新高考“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评价要求,如平均每课有2处“史料阅读”和1处“问题探究”用来展示各类原始史料,以培养学生史料阅读能力;平均每课有2至3处“学思之窗”和“思考点”,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与历史批判能力。

(三)增加必备史实

史料实证即“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2]“史料实证是诸素养达成的必要途径”[2],只有掌握充足而可信的史料,才能形成客观而正确的历史认识。冯一下教授认为:“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在一定的史观指导下进行的解析和阐释人类社会过往事物的历史思维活动。”[4]原人教版历史教材由于专题史的结构和篇幅的限制,存在跳跃式叙事,时间线索混乱不清,民族交往、地域文明交往记述不全,世界史叙述局限于西方欧美国家等问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融入了最新史学研究成果,有针对性地补充了许多必备史实,如中国史部分补充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不同时期民族交融情况与民族政权的建立、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大马尼拉帆船贸易、明清之际西学东渐、十四年抗战概念等必备知识点;世界史部分增加了人类文明起源、五大文明古国、早期奴隶制帝国、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一战与二战等重要史实。

这些史实的补充,有助于学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建立更加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有助于学生拓展学习视野,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互动性,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说:“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教材是高中历史教育的主要工具,是国家意志、文化传统和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基本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守正与创新并举,为新时代中学历史教育提供了基本范本。

参考文献

[1]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14.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篇13

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历史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这六个模块实际上是必修(1.2.3)三个模块的扩展,因为每个事件、事物或人物都与当时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因此,学习选修模块时可以结合必修模块的内容。

二、关于教学的整合:

要注意模块内部和模块之间内容的科学合理的整合。“用教材教”的理念不仅要求教师把教材当作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使教材原本的功能得到合理发挥,而且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要被教材所束缚,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能力对教材中众多的内容精心选择,取其重点,为我所用。

课标要求掌握的内容,教材中有的内容却没有涉及到,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相关课外知识引入课堂;教材用了大量文字介绍的,新课标中没有提到,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把它删掉。例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1)中的第二课,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而课本的编写有一定的出入,关于始皇帝的内容是在第三课涉及到了,因此须把它提到前面讲;郡县制建立的史实是重点,所以关于“六王毕四海一”“挟书律”的内容稍作介绍,不用细讲。关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教材中没有明确讲到,教师需查阅资料进行补充。

除了在模块内注意整合外,教师在教学时还应注意各个模块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某一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例如:当我们讲到选修课中的孙中山时,可以把它与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辛亥革命(历史1,专题三)、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史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历史3)相比较结合,以便全面了解孙中山所处时代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更加深刻体会孙中山肩负的历史使命,以及学习他为中国民主革命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

整合注意点:一是要认真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充分了解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恰当控制课堂教学的难易程度,将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相结合。二是要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启发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或课外实践中时刻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学生充分暴露其思维过程。三是要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或课外实践中,要不断质疑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能经常形成独特见解,不断“发现”规律,对原有知识进行重新组合。

三、关于复习的整合:

第一轮复习仍是单元复习,其要求是紧扣课标和考纲,根据教材顺序,循序渐进地复习。通过知识落实和能力培养,达到课标和考纲要求。坚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规范”方针,全面落实单元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单元线索和阶段特征,科学、合理地建立单元知识结构,合理、有序地培养通识能力,力求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综合意识和知识迁移能力。新课标的单元安排有相对独立性,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及时梳理知识,进行知识整合。

第二轮复习是按考纲规定进行通史加专题的复习。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同时根据考纲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等专题。因为学生通史知识缺乏,再加上一些通史内容断代,这对构建通史知识造成了困难。因此,可通过适度补充阶段特征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变化,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进程。按照各专题要求,梳理单元知识,归纳理性认识,进一步巩固落实专题知识。本轮复习时,既要着眼于通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又要巩固各时段的专题知识体系,两者相互穿插、整合,从而理清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起合理通达的学科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

第三轮复习与大纲版复习的思路基本相同,要紧扣教材,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同时针对高考的热点、难点,适当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联系和复习。打通学生的思路,实现古今历史的贯通,中外历史的沟通,从而帮助学生牢固地建立起完整的专题模块知识体系和文明史通史体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