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护理综述论文

摘要:综述是就某一问题,从一定时期内相当数量的专门选定的原始文献中摘取资料,利用其中有价值的信息, 对问题的现状、水平、动向进行综合性专题描述的文章。护理综述在护理学术论文中属科技信息研究类论文。文献的概念及其分类 文献是通过载体记录的知识,载体是文字语言附着物,是物质形态。
护理综述论文

护理综述论文:骨折术后的心理护理综述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心理护理是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及时步,消除心身症状,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耐心交谈,并采取轻抚等非语言方式给予其安全感,待患者回到病房后应告知手术非常成功,让其消除顾虑。给予病人心理护理的同时,家属也需要配合医护人员,不要给予患者过多的刺激,谈一些康复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

2营造舒适的环境

病人术后,由于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使得生活环境改变、常常自身的生活习惯被打乱而缺乏舒适感。此时医护人员应耐心听取病人倾诉,理解病人对疼痛的反应,保持病房的整齐清洁、安静,使病人尽快适应这种外界的环境变化,增加舒适感,增强自身对疼痛的耐受性。

3重视对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不要认为术后疼痛是病人的正常反应而忽视。应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使用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说明其手术的部位可以得到良好的康复,以减轻病人因对待病情的不了解,而产生的焦虑及担忧,缓解不良情绪造成的疼痛加剧。及时地进行病人疼痛的评估,做到分层次、分程度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可以运用的心理干预:指导、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做简单的训练;采用声音、视觉等艺术欣赏形式,产生愉快体验;通过医院的宣传栏或组织病人学习和观看宣传资料及影片,以及让已康复的病人现身说法等方式,使病人及家属了解其现代化治疗手段及典型的成功案例,与相关病情的科学治疗方法等,提高病人及家属战胜病魔的信心。

3.1恐惧、焦虑医护人员还应知道骨折病例多为突发性,多是在意外情况下发生的不幸,病人往往没有思想准备,导致术后其精神高度紧张,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病人的焦虑反应给正常的诊疗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尽快消除焦虑反应。医护人员应通过仔细观察病人产生恐惧及焦虑的原因,制定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建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与决心,调动病人的积极情绪,消除恐及焦虑的状态。并且医护人员应使病人受到相应的尊敬,不歧视病人,这样有利于病人良好的情绪产生。

3.2自责在笔者的500位采样病人中突发骨折创伤的病人中年人居多,病人患病期间丧失劳动能力不能照顾家庭,反还要家人照顾。治疗期间医疗费用的额外支出,造成了家庭及亲属的经济负担而感到自责。对于这类病人需要医护人员用真诚的态度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其进行鼓励和支持,使其把思想的负担倾诉出来,减轻和消除心理的负能量,同时取得病人家属和亲友的配合,使病人调解自我的负能量,增强自身的康复欲望。

3.3忧郁笔者还发现骨折病人往往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不够,或是在康复不明朗的情况下,一想到自己以后不能象以前一样行动自如,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生活,自尊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病人往往表现出自悲自怜的忧郁状态。医护人员应尽早地向病人提出治疗有希望的信息,使病人树立治愈的信心,解除对疾病丧失治愈信心的忧郁情绪。病症的折磨给病人带来痛苦,进而使病人产生忧郁情绪,此时医护人员也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病痛,只有痛苦减轻后病人的心情会好转。关怀十分重要,家庭、亲朋好友、周围人及医护人员应多多鼓励患者,耐心地向病人讲解病情,转化病人的忧郁情绪,使病人看到康复的希望及动力,这样会使病人心理活动回到正轨,积极配合治疗,产生康复。

3.4抑郁对抑郁反应明显的病人,应防止其出现轻生思想、自杀企图或危机自身生命安全的行为,要有严密的安全措施,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有的病人得知可能终身致残,影响了日常生活及社会适应能力而产生悲观情绪,对健康失去信心,他们对治疗产生对立态度,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表现出一种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医护人员应从侧面培养病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尊重、理解患者,用温和的语言分担病人的痛苦。医护人员还应加强对病人健康康复教育,让病人对患病这一客观事实正确积极的面对,并逐渐接受这一事实,鼓起积极乐观的生活勇气,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动力,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护理综述论文:急诊科护理管理流程综述

1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系统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差异进行t检验,以P

2讨论

医院在实施急诊科护理关键环节管理流程之前,先开展了接诊人员培训工作。以自愿参与为原则,向全院招收接诊学员,进行统一培训,进行实例模拟考试。依据能者居上的原则,选取可以快速正确评估患者病灶、病情,并且面对意外可以从容镇静处理的医护人员。医院内接诊救护人员应与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及时联系,询问患者病情、症状以及将要到达的时间,可以在患者运送到达医院之前就做好患者所需药品、仪器的准备,减少患者进行交接时所需时间[3],也减少医护人员在进行交接中出现慌乱的情况。开设了绿色通道,当危重患者运送到医院后,医院等待的医护人员将患者从绿色通道送入抢救室,节省患者进入抢救室的时间,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本资料中的接诊时间,观察组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

3结语

本资料中320例患者经急救后均脱离危险,在患者有自主意识并可以自主填写意见时,采用匿名方式收集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9.69%,远远高于对照组(P

护理综述论文:耳聋疾病的临床护理综述

增强吞噬细胞吞噬、杀死、消灭病原微生物、坏死细胞的能力。从治疗的经验看,大部分患者一个疗程即可取得满意效果,一个疗程效果不佳者增加疗程可提高其治愈率;疗效与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是否早期治疗等因素密切相关。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整体护理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高压氧入舱治疗前护理、升压阶段护理、稳压吸氧阶段护理和减压阶段的护理。入舱前的护理为防止意外发生应在进舱前对患者做好安全教育,包括嘱咐患者更换纯棉衣裤,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及与治疗无关的物品入舱。告知病人做高压氧并不可怕,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询问患者有无感冒、鼻塞症状,鼻塞者应给予1%麻黄素滴鼻,排空鼻腔分泌物后方可进舱接受治疗。教会患者做开启咽鼓管动作(如吞咽、张口、打呵欠、捏鼻鼓气等)。测量血压、脉搏、呼吸。通过询问、观察、评估来确定病人目前能否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瞳孔(重症病人)及伤口有无渗血、引流液性质和量;评估病人心理状态、配合程度、呼吸道分泌物的性状、量及可耐受吸痰的间隔时间;入舱前解清大小便;检查留置的导管是否连接紧密、妥善固定,躁动者有无约束等。详细介绍舱内的环境、通讯设备以及使用方法,教会患者进舱后如何与舱外人员通话。告知患者不得随意搬弄舱内阀门、开关、按钮等设施,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升压阶段护理反复、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开启咽鼓管的动作与方法;密切观察病情,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操舱者,操舱人员应减慢或停止加压,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升压。操舱者应遵守操作规程并结合舱内人员(耳胀痛)的反应来确定升压的速度,不要盲目执行操作规程,在升压初始(压力0.00MPa~0.04MPa)阶段更应注意这点。稳压阶段护理舱压升至治疗压力时,通知患者戴好面罩,指导病人掌握吸氧的技巧,即佩戴面罩松紧要适宜,吸气时轻轻收缩腹部、闭合口唇、用鼻子吸气;密切观察病人吸氧情况,通过观察呼吸波显示仪的波动,判断病人吸氧是否正确、有效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昏、出汗、恶心、面肌或口角紧张抽搐、刺激性咳嗽、胸骨后疼痛等氧中毒症状,一旦发生应立刻中断吸氧。有的病人治病心切,认为吸氧越多,治病效果就越好,有意加深、加快呼吸,这种现象要及时纠正,以免引起呼吸肌疲劳。减压期间护理减压时由于气体膨胀吸热,使舱温下降,应打开空调调节舱温,及时为患者保暖,以防发生感冒而影响治疗,嘱患者保持自然呼吸,不要屏气与剧烈咳嗽,防止发生肺气压伤。心理护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当中,护士不但要了解疾病,更要从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了解患者。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各有不同,其表现多有焦虑、急躁、易怒等,所以在护理过程当中我们要以加倍的耐心对待病人。由于患者听力下降,在与其谈话时,单侧耳聋患者应在其健侧耳边讲话,双侧耳聋患者讲话时声调要提高。当患者讲话时,耐心倾听最重要,与患者交谈切忌流露出厌烦的目光和不耐烦的情绪,以免影响护患关系。耳聋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患者,往往伴随焦虑和疑病心理,对治疗丧失信心,对待类似患者应采取暗示加转移法进行安慰,可以让患者看一些趣味性的书籍,使其精神放松、心境平和地接受治疗,告诉患者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治疗疾病贵在坚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环境护理建立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减少外界噪音对耳部的刺激,因长期的噪音刺激可使听觉器官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使脑血管处于痉挛状态,致使听觉器官供血不足而加重病情,护士平时操作也要注意四轻,尽量减少噪音。饮食护理由于耳鸣、眩晕等伴随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引起食欲下降,严重者还伴有恶心、呕吐,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治疗期间,应注意膳食结构合理搭配,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易消化饮食,可少食多餐;且注意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及浓茶等,告诉病人入舱前少喝水,适当控制饮食及少食产气和纤维素多的食物,以免减压时因胃肠道气体膨胀,而出现腹部不适或产生便意感[2]。

健康指导

患者应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噪音,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治疗越早越好。发病两周内开始做高压氧治疗最理想。疗效与疗程不成正比关系。一般在高压氧治疗8~9次出现疗效,20~25次最明显。如治疗40次无作用,可停止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好。一般年龄越大,愈后越差;病程越长,效果越差;伴有眩晕、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效果也不佳。重复加强治疗,即首次治疗后每隔3~6个月重复治疗2个疗程,可巩固疗效[3]。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出院指导

大部分患者出院后仍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要告知患者避免听力再次损伤,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巩固治疗效果,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心情;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锻练;避免噪声刺激;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等,对听力障碍明显而影响日常语言交流的患者可推荐佩带助听器。

讨论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目前临床多用高压氧和药物联合治疗,对疾病的护理应注意使患者身心同护,消除其不良情绪与疾病之间的恶性循环,以利于疾病的早日转归。

护理综述论文:胆肠术后营养的护理体会综述

输注TPN期间定时监测血糖变化,按医嘱q4h或q6h监测血糖1次,持续2~3d,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以免发生代谢性并发症。TEN护理:TEN比TPN具有更多的优点,更符合人的生理状态[2]。应用TEN的病人一般放置空肠造瘘管或鼻空肠管,加强造瘘管的护理是保障TEN顺利实施的前提。妥善固定引流管,以避免脱出。在实施TEN之前,先静滴生理盐水250mL以提高肠道对TEN的适应能力。为使患者的肠道适应高渗的TEN,输注TEN从低浓度、低速度、小剂量开始,视患者的情况逐渐增加。一般第1天由250mL以10mL/h开始,以后逐渐增加速度和总量,视病人的耐受情况可调节至100mL/h,总量可以达到1000~1500mL。输注时用营养泵控制速度,用加温器把TEN加热再输入病人体内,加温点在TEN正好进入营养管的接头处,使TEN的温度保持在37℃~40℃。,用20mL温开水冲洗造瘘管,避免造瘘管堵塞。

1口服饮食的指导

口服饮食是的营养途径,待病人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后,鼓励病人经口进食。因病人禁食时间较长,肠道对食物有一个适应过程。所以,饮食要从流质开始,适应2天;若病人无腹胀、呕吐,改为半流饮食,然后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指导病人少量多餐,以便于消化道的适应;食物的种类要经常变换,以促进病人的食欲;选择食物要保障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保障食物新鲜不变质;不要进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和油腻的食品,以清淡、低脂、易消化饮食为宜。

2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

胃肠道并发症:是TEN最常见的并发症,多与TEN的浓度过高、输注速度过快、剂量过大或TEN的温度过低引起。可通过调整TEN的速度、剂量,注意TEN的温度、浓度,使病人的胃肠道症状得到缓解。代谢性并发症:包括水、电解质紊乱及糖代谢异常、肝功能异常。术后加强对血糖、电解质和肝功能的监测,若出现此并发症,通过补充胰岛素、应用护肝药物或调整营养液的输入速度、改变营养液的浓度,可使病人的症状得到及时控制。停用营养液时应逐渐减少用量,或逐渐降低营养液浓度,以免发生代谢性并发症。

3结果

本组90例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期间,共有8例出现代谢性并发症,10例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出现肝功能异常。8例代谢性并发症中,5例为高血糖反应,3例为低血糖反应。经过及时处理,病人的并发症很快得以控制,所有病人的营养状况均得到改善,康复出院。

4讨论

胆肠吻合术后病人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因未能进食、进食过少或贫血等较其它恶性肿瘤更常伴营养障碍,而且手术创伤等应激反应会引起机体出现炎症反应综合征[3]。因此,对胆肠吻合术后病人加强营养支持十分必要,有助于改善预后。长期应用TPN可引起淤胆、肝功能损害、医源性肠饥饿综合征和肠道细菌转位,诱发全身性严重感染。因胆肠吻合术后肠道喂养开始越早,合成代谢恢复越早。此外,术后早期应用TEN可以克服TPN的缺点,但应用TPN和TEN时均有可能发生代谢性并发症。因此,应用TPN和TEN时均要监测血糖、电解质及肝功能的变化。通过本次回顾性分析表明,实施营养支持期间,为避免发生代谢性并发症或胃肠道反应。营养液配制过程必须严格无菌操作,现用现配;未滴上的TEN要放冰箱保存,防止营养液变质;实施TEN时要注意保温,液体温度适宜在37℃左右,可使用加温器预热,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TEN的浓度要从低到高,用量从少到多,速度从慢到快。通过以上认真细致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护理综述论文: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综述

1专业技术缺乏

有些护士专业技能、业务知识缺乏、经验不足。观察病情不仔细,对疾病变化发现不及时或缺乏预见性;对突然出现的病情变化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抢救设备和仪器使用的不够熟练,耽误治疗时间和抢救时间;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等均可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2用药因素

消化内科的患者用药种类比较多,用药的比较复杂,有些药物需要餐前服用如:硫糖铝片、吗丁啉等,枸橘酸铋钾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因为此药只对酸性环境中才会起作用[3];有些药物需要餐后服用如:氢氧化铝凝胶,而且避免与酸性饮料同时服用。又由于老年患者大多会伴有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所以用药则就会更加的复杂,如果不了解每种药物的作用及其服用时间和方法,造成服药无规律、乱吃药,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3护理对策

(1)加强护士对护理安全的认识,护理人员是从事护理工作最直接的执行者,提高护士的个人修养和素质,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的精神至关重要。认真做好护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不可随意简化操作流程,无论在哪一项护理操作中都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提高护士的急救水平,减少急救风险,确保抢救药品完善和抢救设备完好。积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并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有计划性地进行专科理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2)加强护患沟通:在对患者进行各种操作前、各种医疗检查前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告知,必要时给予签字;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加强病情观察、提高安全预见性评估能力,对存在安全隐患病人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告知义务及责任并书面签字。对存在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释,以提高患者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3)认真书写各种护理记录单:要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如实填写患者的各种病情变化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要求书写要清楚、严谨,不留任何隐患。(4)熟练掌握本科室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联合用药的禁忌,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作用和副反应。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用药,将所有的药作用于副作用想患者交代清楚,必要时将饭前、饭后的药分开放置,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时,告诉患者服药的先后顺序及间隔时间,避免发生多服和漏服的现象。

4结语

护理安全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前提,综合分析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预见性评估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护理综述论文:护理学文献综述的写作

综述是就某一问题,从一定时期内相当数量的专门选定的原始文献中摘取资料,利用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对问题的现状、水平、动向进行综合性专题描述的文章。综述是情报信息资料研究论文,护理综述在护理学术论文中属科技信息研究类论文。

1文献的概念及其分类

文献是通过载体记录的知识,载体是文字语言附着物,是物质形态。从古至今,载体有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科技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一切着作的总称。其分类包括:①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②二次文献。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而成,常称为“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摘要等。③三次文献。通过检索工具(二次文献)收集原始资料(一次文献),加工整理成的综合性文献资料,如综述、述评、年评、指南等。④零次文献。

未成文的口头传递的信息,或手稿之类的资料,即还没有传播载体。

从上可以看出,综述既不同于原始论文,不属一次文献,也不是论文的摘要、索引或书目,不属二次文献,而是一次文献高度浓缩的产物,是把多篇相关文献综合加工而写成的三次文献。因此,综述包容的信息量大、反映学术动态快,是获取信息、促进科研、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途径。

2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述包括现状综述——成就性综述、回顾性综述——动态性综述和专题争鸣性综述三种。其特点如下:①资料来源是拿别人的文章做自己的文章。②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不是人或动物。③内容涉及面广,信息浓缩、精炼。④叙述性的表现手法,以事实为基础,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论。⑤引文多,有很强的参考性。

3撰写文献综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特点如文献数量多、增长快,内容分散,重复交叉,语种增加,知识老化加速,质量下降,时滞严重等,呼唤着护理综述文章的出现,使其显得非常必要。此外,综述是知识再创造的研究(科研分为创造知识、修改知识、综合利用知识),写作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成熟,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再则,综述提供回溯检索文献线索等,以上说明文献综述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

4写作步骤

4.1选题

①选取护理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②选取位于学科前沿,有一定超前性,能反映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或矛盾焦点的问题。③选取自己熟悉或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题目。④选题要大小适度。⑤希望在杂志发表的综述,应注意期刊的要求。总之,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掌握四个相符:与个人主观条件相符、与自身客观条件相符、与护理进展现实相符、与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相符。

4.2收集文献资料

4.2.1对文献数量和质量的要求:①数量要求。>40篇,有人提出初始收集资料好>100篇。②质量要求。年代分析,文献发表的年代越近越好,近3年好,至多不超过5年;专业分析,资料来自本专业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的论着性文章;国别分析,资料来自本课题研究的先进国家、机构、有威望的专家;主题分析,引用资料的主题与自己的选题相同或相近。

4.2.2收集方法:①顺查法。顺年查找,由远及近。②逆查法。由近及远,从当前开始,倒查近3年或5年的文献。③追溯法。又称篇后文献检索法,是利用已发表综述后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

4.2.3检索工具:有目录、索引、文摘等类型。①中文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中国医学文摘》和《国外医学》等。②英文工具。美国《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等。③联机与光盘。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联机数据库(MEDLINE)等。④网上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医药信息检索系统网上数据库等。

4.2.4检索途径:①题名途径(主要按书名、刊名检索)。②着者途径(按作者姓名检索)。③分类途径(按文献所属学科类查)。中国图书分类法规定,“R”是医药卫生,如R4为临床医学,R47为护理学,R248为中医护理学,R5为内科学等。④主题途径(按规范化术语即主题词查)。

4.3整理加工文献

①阅读(浏览、粗读、精读;应确定优先阅读的文献)。②整理、分类、筛选。③综合组织(可按主论点、分论点组织论证材料,确定论证方法,安排层次结构)。④拟定提纲,完成全文。

5综述结构格式

①前言:说明写作目的;定义有关概念;简述专题范围、现状、矛盾焦点;引出下文论述主题。一般300字左右。②主体:运用论据围绕论点进行论证,无固定格式。常见分述法,即横向叙述,成就性综述多用此法;循序法,即纵向叙述,按时间先后顺序或问题深浅顺序分层次论述,回顾性综述多用此法。③总结(结语):对主体部分进行概括,指明该专题当前国内外主要研究动态、实际意义、分歧、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如能提出解决或探索性建议更好。④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文章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综述的质量。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在引用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同时按引用先后顺序将参考文献排列于文末。⑤致谢:应将致谢内容置于参考文献前。

护理综述论文:肝炎的观察要素及护理综述

护理

肝功能好转后可轻微活动,起床活动应循序渐进,由室内散步、沐浴、练气功到打太极拳等逐步进行,以后逐步增加活动量心理护理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由于极度乏力,持续恶心呕吐,生活自理困难,虽经积极治疗但症状无好转趋势,治疗病程长,疗效慢,经济负担重,又有传染性,患者又被隔离预后又差,往往使患者对治疗前景产生怀疑。因此要关心患者,重视患者所在单位及家属对其心理的作用。还要注意社会环境、家庭状况对患者的影响,消除不利于患者治疗的社会因素,不要因为有传染性而对患者有厌恶情绪。俗话说“恶语一言寒半生,良言一句暖三冬”。护理人员亲切的问候、轻柔的动作能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给患者讲解同种患者治愈的例子,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有战胜病魔的勇气,给患者希望。同时要保障舒适安静的环境,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刺激。安慰患者,解除患者的顾虑,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增强患者信心,以积极、乐观、合作的状态,配合治疗护理,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饮食护理饮食护理对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作用,加强对患者饮食的护理,首先要对患者讲解饮食与疾病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合理的饮食能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其次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和监督,应以清淡食物为宜,注意食物的多样性,保障足够的热量,足量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维持低脂肪饮食。对有昏迷倾向的患者应给予低蛋白饮食,宜少食多餐。腹胀明显的患者,少食牛奶和豆制品等产气食物,禁止抽烟和喝酒。对不能进食的患者,应予大量葡萄糖(200~300g)静脉滴注,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西瓜有利尿退黄的功能,可以食用。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稳定后可进无渣流质和软食,严禁含氨药物。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吐后要做好洗漱工作,以保持舒适。排便的护理指导患者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足够的水分,预防习惯性便秘,保持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皮肤的护理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抵抗力差,易继发感染,所以要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经常沐浴或床上擦浴,及时更换衣被,选择清洁柔软吸水性强的布制衣裤,保持床单的干燥整洁,避免皮屑的刺激。要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抓瘙,瘙痒难忍时,涂炉甘石洗剂,以减轻症状。口腔的护理重症肝炎患者通过口腔往往容易引起继发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入侵,因此要维持口腔的清洁卫生,通过加强口腔的护理,可以防止口腔疾病和其他合并症的发生,同时也利于增进食欲[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出血倾向对有出血倾向和出血的患者,要密切观察,及早发现出血先兆,要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有无瘀斑,穿刺部位有无淤血、紫斑,尽量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并选择小号针尖,拔针后棉球按压时间要延长。牙龈出血和鼻衄都提示患者有出血倾向,用软毛牙刷刷牙,鼻衄患者要用肾上腺素棉球堵塞,注意有无柏油样便,如患者有大出血,应卧床休息,安定患者情绪,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防止血流返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记录出血量并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做好输血准备。备好吸引器、静脉切开包、三腔管及其他急救药品,做好护理记录。肝性脑病对肝性脑病患者,要密切注意瞳孔变化和神经精神症状,注意先兆症状的发生,如定向力、计数力异常,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嗜睡、扑翼样震颤的出现[6],应警惕肝昏迷的发生,要及时报告医生。一旦发现肝昏迷,按昏迷常规护理,禁食蛋白质,总热量保持1000~1500Kcal,遵医嘱口服乳果糖,减少氨的形成。大便秘结时,用食醋30ml加水100ml灌肠,阻止氨的吸收和产生。禁止使用碱性皂液灌肠。患者躁动不安时,加床档保护,必要时设专护,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氧疗以防脑缺氧。肝肾综合症对肝肾综合症的患者,护理中要特别详细记录出入量,尤其是尿量的记录,观察肾功能情况。如果发现尿量减少,要及时报告医生,为下一步提高的治疗依据。电解质紊乱对电解质紊乱的患者,由于长期摄入不足、利尿、呕吐、腹泻等,在护理工作中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表情淡漠,重症肌无力、腹胀等症状。要提醒医生检查血钾、血钠,避免低血钾、低血钠的发生。重症肝腹水患者腹部膨隆,状如蛙腹,行走困难,有时膈显着抬高,应采用半卧位或端坐位。应注意称体重、量腹围[7],记尿量是观察腹水消胀及应用利尿剂的指标,教会患者正确口服利尿药物,饮食以高蛋白和低盐,每天进水量1000~1500ml左右,能起到利尿、促进代谢物毒素的排泄,并注意观察水肿消退情况。预防感染在对亚急性重症肝炎患者的护理中,还要防止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做好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的护理,防止受凉和感冒,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减少探视,做好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总之做好基础护理是预防感染和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了护理工作的重要。陈训如教授曾形象地比喻说:“医疗和护理就像车子的左右两个轮子,缺了哪个,车都无法正常行驶。”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护士,其实扮演着不亚于医师的重要角色。在对亚急性重症肝炎的治疗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治疗质量。所以以人为本,认真细致的观察,高水平的护理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最直接的依据,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所以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综述论文:中医学护理带教新方法的实用性综述

制定具体完善的教学计划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计划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护生入科前带教老师根据学校和护理部的实习计划,针对中医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分中医理论知识与中医护理操作训练,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方法追求多样化,注重学生思维型和能力型培养,开启了启发式、讨论式、小讲课、角色扮演、批判式等多种方式教学[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护生的参与意识,调动护生的内在潜能,也符合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人类具有先天的学习潜能,教育应当将这种潜能激发出来,成为护生的内在动力,使之成为自发指向的学习者”[3]。

做好护生入科教育为帮助护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带教老师要热情接待,详细介绍中医科病区环境、病房结构、治疗室、操作室布局,技术设备及物品的摆放等,使护生尽快熟悉环境,尽快适应角色,增强自信心,为临床实习打好基础。详细介绍科室的中医特色:中医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治疗既考虑局部,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中医护理也具有整体护理的鲜明特点,指导护生运用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施治原则,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身体机能、心理状态、舌苔、脉象、体质、治疗用药等情况,分辨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根据缓急,扶正避邪,因地制宜,辨证施护,辨证施教。

严格带教过程的管理注重护生对中医护理兴趣的培养,培养护生对中医临床护理的兴趣,不仅能较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指导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护生刚接触到中医临床,对中医的阴阳、五行、舌诊、切脉、经络、百草等理论有着浓厚的兴趣,临床教师要抓住护生的学习热情,重点运用生动的事例,介绍中医治疗、中医护理在临床治疗、养生、保健、心理调护等方面取得的应用实效,与护生共同探讨现代中医在国内外的发展前景和巨大潜力,激发护生探索中医的渴望。同时让护生参与临床特殊病例讨论、护理查房、护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护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规范中医护理操作流程,标准参照文献中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把临床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如中医的“四诊”、拔罐、中药灌肠、中药导入治疗、针灸、艾灸、熏洗等操作制成多媒体形式,增强直观性教学,强化护生在进入临床操作前的中医护理操作规范。在临床实际操作带教中,带教老师对各项操作要认真讲解步骤、要点、注意事项,指导护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做到多示教、多提问、多鼓励,在“放手不放眼”的监控下,创造更多机会让护生独立操作,提高护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习期间,困扰护生最常见的问题是“师生关系”,带教老师要经常主动与护生沟通,了解她们的心理、在学习和生活上的需求,正确给予指导和帮助,及时征求护生对教学计划内容及进度的意见,及时做出调整[4]。在护生出科前,召集护生对本科室带教情况进行总结,评选出带教老师,鼓励护生提出带教过程中的不足。科室将护生的反馈信息,及时归纳、总结,积累带教经验,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3.7严格出科考核护生入科时带教老师便将考核项目分发给护生,让护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提前准备。考核分理论与实际操作两部分,学生出科前由带教老师按要求和程序对护生逐一进行考核、考试,将成绩当面告知学生,记入护生实习档案,对不合格者,给予护生一定期限重新补考,直至合格。

护理综述论文:医院护理人员技术培训心德综述

1由临时确定培训者过渡到先对各科室护士长及操作能手进行培训考核从中选出成绩者作为培训老师

2012年以前护理部在月培训考核前临时根据日常工作表现确定培训者,由培训者本人做培训前准备工作,运行中发现培训者准备不充分,考核过程中考核人员意见不一致、标准不统一,出现一项操作多种流程,针对这种现象,2012年护理部在全院集中考核前先进行全院护士长和各科操作能手的培训考核,经过严格筛选确定一名流程规范、操作娴熟、护患沟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承担培训任务。并适当给予奖励,以此激发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2由集中培训考核过渡到各科室分散培训考核护理部抽考检验各科室培训效果

2012年以前护理部在年初制定每月的护理操作培训计划,进行集中培训并考核,运行中发现在培训结束后考核成绩普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年轻护士经常出现违反操作流程和简化操作步骤等现象,2012年护理部在年初制定全院技术操作培训计划,每季度确定3~4项操作项目,由各科室根据护理部的季度计划制定科室的月计划,并负责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在每季度末护理部抽出三名护士长协助护理部完成操作考核,(护理部随机抽各科室35%的低年资护士)其中一名护士长专门负责提问相关理论知识,一名护士长负责记录,另一名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负责点评,在每一名护士考核结束后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点评,尤其是对不足之处作重点指导,通过这种以考代培的方式加深护士对自身不足的认识,而且经过两级培训考核使低年资护士熟练掌握了每一项操作技术。

3对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由所在科室护士长补考过渡到由护理部补考

2012年以前由于参加培训考核的护理人员时间有限,考核不合格者就退回科室由护士长来完成补考,运行中发现大部分护士长补考时评分较松未起到再培训的作用,2012年护理部对不及格者进行严格要求,在所有人员考核结束后对不及格者给予补考不但不降标准反而标准更高,直到合格为止。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培训质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水平。

4由操作考核不达标与个人和科室绩效不挂钩过渡到考核不达标分别于个人绩效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2012年以前护理部针对考核不及格者不作扣分处理,未能引起个人和科室护士长的重视,直接影响到日常护理工作质量,2012年护理部制定护理人员奖惩细则时将此项内容纳入考核项目,护理人员对操作培训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从而各科室培训成绩普遍提高。护理技能训练不仅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基本途径,更是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加强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它是护理管理者常抓不懈的永恒主题。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对临床护士通过有目标有计划的技能训练和考核,使他们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通过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使护士从思想上提高对技能训练的认识,变被动训练为主动训练,不断提高临床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的应急能力和心理素质,以应对突发事件。

护理综述论文:改善护理工作制度的流程综述

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

以等级医院检查为契机,根据评审标准中所要求的相关制度和流程,结合本院的护理工作实际,对相关制度和流程作进一步修订与完善。首先,以持续质量改进着手,以PDCA循环为指导,对原有的制度、流程进行审视,对于在检查过程中或实施过程中缺少操作性的,或与实际工作不符合的,重新完善,同时在修订过程中为了使制度更加规范,护理部反复征询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的意见和建议,对照检查过程中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修订完善。修订的制度流程共有二册,即《:护理管理制度》、《护士工作指导手册》,其中共有管理制度289个、工作流程300个。以SOP文件形式成文,以此作为全体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中的行为准则。由于工作制度和流程的不断完善,并把它作为衡量护士工作质量的标准,因此也克服了护理工作上的短板,使护理工作能够规范地、有序地、有效地的开展。

加强培训,注重培训效果

有了较为完善的标准,培训成了工作中的重点。鉴于目前护理队伍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不扎实,临床应用能力欠缺等问题。护理部门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在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同时缩短培训周期,使护理人员能尽快的适应岗位需求,从而建设综合素质高的护理人才梯队。护士的核心能力直接影响着护士为患者提供服务质量的优劣。Strasser认为核心能力是从事护理工作所需的多方面、至关重要的能力[5]。刘明等通过研究得出“护士的核心能力”为护士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态度这3个基本属性在实践中的有机结合,并反映在临床护理、伦理与法律实践、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领导、人际关系、评判性思维和科研这8个维度中的每一个维度中[6]。总之,核心能力是普遍存在于组织当中,是组织和组织内个人成功的关键要素,包括知识、技能和个人特质等[7]。因此,建立系统、有效的提高护士临床护理核心能力的培训模式势在必行。从2011年开始,护理部在原有护士分层培训、毕业三年内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推出了结构化培训模式。结构化在职培训(简称S-OJT),是一种有效提高员工专业能力的培训模式[8]。该模式的特点是根据护士的具体情况及培训需求的分析,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的设计培训内容,通过系统设计的方法,使培训活动更具针对性,从而提高培训效果,缩短培训周期。该培训模式已被湖州市科技局立项,作为科研项目进行研究,其主要创新在于能提高护士临床护理核心能力、缩短培训周期的影响;使护理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得以提高,是一种新的在职护士培训模式。实施该模式近二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建立健全护理质量考核体系,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采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在原有PDCA、5S、RCA等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做到人人参与管理,参与决策。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护理质量检查标准。以“医疗质量万里行”、“医院管理年”和“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为蓝本,修订护理质控标准,使质控标准更具可操作性。为避免质控检查流于形式,调整检查方式,以多指导,多找管理亮点来促使护理人员自觉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做到每季每项质控内容、每个护理单元均能检查一次,并真正落到实处。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即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管理,护理部每月召开护理安全会议,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及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达到有效规避风险的目的。坚持做好科室每月上报风险隐患工作,避免共性问题反复出现。加强对高危环节的护理管理,督查薄弱环节、重点环节工作落实情况,使护理不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使薄弱、重点环节的制度落实在每一项护理工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强化护士长责任意识,确立护士长每天、每周必查项目,使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体会

1.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提高。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安全在新的医院评审标准中占有较大比例。新一轮医院评审中的护理质量评估指标更多体现在对病人提供的可及性服务方面,如病人获得护理援助的难易程度,护理人员提供护理的舒适程度,护理人员技术操作的规范水平等,新一轮医院评审使整体护理实施效果评价上了一个新台阶。因此,建立评审后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优化护理工作流程、运用先进的护理管理工具、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促进护理质量螺旋式上升。2.保障了护理制度有效实施。健全的规章制度使所有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记录可查。护理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的各项制度及护理流程,保障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有效性,促进了各项工作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3.增强了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医院评审标准突出了依法治院,如护理人员的执业准入资格及管理,护理人员岗位职责管理等,它强化了管理者的法制观念。护理缺陷上报、分析和整改增强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使不安全隐患降低到低限度。4.提高了危重病人护理质量。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直接反映了整个医院的护理水平。新的医院评审标准要求护理人员熟悉病人情况,能够正确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有效实施,做到记录、措施、落实效果相一致。同时,护理部加大了对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检查力度,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以提高危重病人护理质量。5.建立前瞻性的质量管理理念。质量管理的理念要求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因此,我们细化临床科室的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循证依据充分,内容符合各个临床专科的需要,满足病人不同需要,确保护理安全。转变质控的方式。将终末式的监控行为转变为一线护士提供指导、指引、培训等的服务行为,使护士能做、会做、精做,由此体现护理行为的规范化,提高了服务的同质性和有效性。

护理综述论文:护理学专业学生压力研究综述

【论文关键词】护理专业 实习学生 压力

【论文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认识。由于生活快节奏、激烈的竞争和紧张的人际关系,人们感受到比较强烈的压力和紧张,可能导致心身的亚健康状态。护理工作是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判断与处理。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病的人或健康的人。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护理人员必须经常面对病人、家属、医生及其他的健康工作者。这些因素都会使护理人员产生压力。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在学校期间及临床实习期间,都常常因面临着各种压力而影响身心健康和实习效果[1]。1997年Admi指出,护理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常面临各种压力,如不能很好应对,可影响他们在临床的工作能力,甚至动摇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定[2]。现对护生、实习护生的压力研究作一综述,以便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应对措施减轻或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实习效果。

1压力概论

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ClaudeBemard及时次提出人类有内在稳定性,若内在不平衡与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受到破坏,就可能导致疾病。1950年HansSelye将压力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由此压力能致身心疾病就比较明确。Lazarus和Folkman在1984年提出了可认知的压力理论,并成为了研究职业压力和压力管理中被广泛使用的应用理论。随后压力学说发展很快,并开始应用于实践。

压力的根本内涵既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感知有关,又和个体满足需求的能力有关。人在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工作、学习、人际冲突、恶劣环境等。当人遇到压力时都会有不同的适应方式,适应能力因人而异。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人们的工作业绩。一旦压力源解除,身体各系统又恢复到放松状态。持续高水平压力使机体内用以适应和调节压力的能量和精力耗尽,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导致身心疾病。

2护生的压力

2.1专科护生的压力

2.1.1就业近几年,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出了一批高学历层次的护理人员。在就业选择方面,总体上专科护生对于本科护生没有优势可言,有的医院用人只考虑实用性,不愿聘用专科生。而另一些医院片面地强调学历,非本科生不用。这样一来,专科生在就业方面处于“上不接下不靠”的尴尬境地。这是专科护生面临的较大压力。

2.1.2社会价值感学生时期的护生都认为自己的职业是崇高的,是受人尊敬的“白衣天使”。但参加临床课间实习后发现,许多医生、病人及病人家属对护理专业存在偏见,认为医生是有技术、有学识之人,而护生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只会依附于医疗,使护生觉得护士的社会地位低下,不受尊重和重视,产生了无价值感。

2.1.3升学随着社会对知识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专科生都明白,专科学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需要继续深造,至少要“专升本”。在专升本的过程中也面临压力,有些学生家庭比较困难,无力支付“专升本”的学习费用;有的则不知在“先就业后升本”还是“先升本后就业”之间作何种选择;有的还担心就业后,由于临床护理人员缺乏,护士三班倒,没有充裕的时间学习。

2.1.4其他参加临床课间实习后护生方知,社会工作中,还有许多人际关系需要处理,如轮转科室带教老师、病人及病人家属、实习生之间等等,人际关系压力由此产生。就业体制的改革,把每一个学生推向市场,护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要联系工作。实践机会非常宝贵,有大量知识需要借此机会学习,而工作又不能不找,这就产生了压力。凡此种种,各方面的压力同时大压到了护生的头上,如不及时缓解和消除,势必造成护生的精神和心理等多方面紧张,时间久了极易造成身体、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损害。

2.2本科护生的压力

2.2.1准备和参加考试曹颖的调查显示,“准备和参加考试是护理本科生的较大压力源”[3]。其结果与其他作者研究相似:考试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应激事件,考试压力对学生的影响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考试压力已成为适学青少年的较大压力源。Clarke的研究也表明护理本科学生的较大压力源是对学习的要求[4]。

2.2.2分配情况学生都把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作为整个人生旅途中的一件大事。毕业生的择业难已成为当今突出的问题,毕业分配情况是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第二大压力源。

2.2.3社会对本专业的看法目前,在健康服务体系中,医疗占主导地位。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群众形象差,专业的提高及发展缓慢已成为造成护士短缺的主要原因。

2.2.4其他学习的任务量、时间不足不能想做的事、与其他学生的竞争及不能按时睡眠等也是本科护生的重要压力源。学生目前的经济情况及教师的评价也成为学生的主要压力源。许多学生来源于偏远地区,经济条件差,而上学的费用又高,经济问题也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教师的评价常常与毕业分配密切相关,故也成为学生的一个常见压力源。Admi研究表明:教师的 监督及评价与学生的压力水平显着相关。而不同年级的护理本科生其压力源也不尽相同。大一年级的新生,学习的任务量是最主要的压力源。每天的学习内容、考试的出题方式、自己对知识的接受能也成为主要的压力源。由于新生刚从高中步入医学院校的大门,学习的知识和方法与高中异差很大。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内容与方式。而且这些学生在中学学习成绩都在班级前茅,因而易对新的学习需求产生压力感。在二、三年级的学生中,自己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在班级排列也是重要压力源[2]。

2.3实习护生的压力

2.3.1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护理专业学生从习惯的校园学习、生活来到医院实习,加之病人的情况千变万化,很多学生担心遇到紧急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害怕出现差错,不能将课堂所学的东西有效应用到临床等,造成学生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故实习护生的较大压力是“对知识技能的需求”。

2.3.2学校教学与临床需求之间的差距这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关,目前的许多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及考试成绩很好,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及动手能力很差,出现高分低能现象。杨新月在《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的探讨》一文中指出,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生进入临床实习,不断反映老师教的与临床做的不一样,临床带教老师则反映,学校教的太繁琐,太机械,有的学习内容临床已经不用或被淘汰,学与用的差距太大。

2.3.3接触传染病性疾病、每天从事的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被认为是脏而累,而且充满高压力的专业。接触传染病性疾病、每天从事的工作内容成为实习护生的重要压力源[9]。而有研究表明,中国护士有工作高度疲倦感的人占59.%[6]。

2.3.4其他临床教师、病人及家属的评价也成为实习护生的一个常见压力源。

3应对措施

应对是人们持续的通过意识和行为的努力及评估个人能力而缓解内外压力的一种需求,是缓解心理压力的过程。人们遇到压力后,常采用情绪调节或压力处理的方法来减轻自己的压力源[7]。接受现实是学生采用最多的一种应对方式,按学校期望的去做、责备自己也是学生多用的应对方式。梁军林等的研究表明女生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人数显着高于男生,因女生具有比男生更敏感、羞怯、好幻想,及遇到困惑不愿意表述等特点[8]。独自想办法解决和试图改变目前的局面也是两个常用的应对方式。大学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发展正趋于成熟的阶段,多数学生能勇敢面对压力。其他常用的应对方式如与同学或家人谈论自己的感受;寻找更好的方法,看事情积极的一面,与其他处境相同的人比较,以及想曾经做过的成功事例也是学生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根据Lazarus和Folkman的研究:乐观和寻求支持是人们常采用的应对方式[7]。

4管理对策

个体从生到死无时不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通过努力来改变压力环境,保护自身健康与生存的应对活动几乎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对于实习学生的管理者,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指导学生如何面对和应付压力,以使她们保持心身健康,顺利地完成临床实习、学习。

4.1指导学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缓解压力消极的应对方式可增加应激的强度,不利于身心健康。有效的应对是缓解心理应激的关键。Jalowiec将应对方式归纳为八种,包括乐观、支持、自我依赖、勇敢面对、保守、听天由命、情感和逃避。乐观应对被认为是效果好的应对方式,其次是支持应对方式。教师应注意了解和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正确合理的引导,以使学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应对压力。

4.2合理有效地安排实习计划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减缓学生心理冲突,保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要随时向临床教学老师和实习学生了解情况,并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实习计划和解决问题,以增加实习效果。如根据临床教师及学生的建议,增加了手术室及急诊室的实习时间,并可尝试安排专门实习指导教师与临床教师共同完成临床实习指导工作。

4.3增加在校学生的实践机会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对一些课程进行整合,增加课间及临床实习时间。并可安排学生到临床学习新技术,缩短课堂教学与临床实际之间的差别,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动手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自1985年以来我国的护理教育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有90余所医学院校开办了高等护理教育,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对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件的反应不同。了解不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的压力来源,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应对措施减轻或缓解心理压力,以保持身心健康和提高实习效果是护理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现国内已有部分有关实习护生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研究,但对于本科实习护生与专科实习护生压力源及应对方式差异的原因尚缺少相关研究,这是今后研究应该解决的问题。

护理综述论文:对手术室护理安全监管综述

1严防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接送患者时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核对患者身份、手术名称、手术标识以免出现差错。《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要求是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核对患者身份、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患者去向等,确保了患者安全。

2保持每一张接送患者的平车性能完好

手术结束将平车靠近手术床调整同等高度,踩好脚刹。麻醉师护患者头部,一人搬起患者身体一侧,另一人将过床易放于患者身体下至少1/2处,放平患者,轻推患者身体稳妥至平车。拉上床档,巡回护士推床头,患者脚在前,头在后以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3严格执行

“三查八对”制度输血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患者姓名、输血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及采血日期、血制品类别、血量,检查输血袋包装是否完整、有无凝块、溶血等,无误后方可输入。双方在合血单签字。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输血完毕,血袋冷藏保存24h备查。

4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使用电刀时选择合适的功率,以能够达到切割组织和止血为目的的最小功率为宜。在使用高频电刀时将负极板粘贴在肌肉丰厚、无瘢痕、无疖肿、离手术区较近>30cm以上,位置正确,紧贴患者皮肤,接触面积不小于65cm2。患者身体不能接触手术床的金属部位,不佩戴金属饰品以免电灼伤。保持手术床单干燥。消毒时,若被消毒液浸湿需及时更换,避免电灼伤。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时会着火。酒精消毒待其干燥后方可使用电刀。据文献报道,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手术中使用电刀,有灼伤心肌导致心搏骤停的可能[3]。因此,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一般不能使用高频电刀,建议使用双极电凝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5防切口感染

加强无菌观念,熟练无菌技术,严格执行遵守常规制度。手术室建筑流程合理,环境清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种器械包外有6项指示胶带,内有消毒指示卡,颜色变黑均匀一致才能使用。接台手术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超过4h切口周围要加盖治疗巾。2.6正确管理病理标本防止病理标本遗失手术中切下的小病理标本,由巡回护士即刻留于病理袋内,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科室、住院号、病理名称。手术中取下的标本应妥善保管,待手术结束后装入标本袋内倒取10%福尔马林固定液浸没标本,将标本袋口的密封条封闭严实。任何标本未经医生许可不得私自丢弃,防止错送、漏送、贻误诊断现象。术中快速冰冻建立登记本,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核对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一致,及时送检病理科,电话通知的冰冻切片结果应由主管医生接听并签字确认等防止标本遗失或弄错。

6体会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中的重中之重。加强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有了指南,管理有了依据,防止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按护士不同层次,加强理论学习,熟练操作技能,分别定期进行培训及业务学习。强化培训效果,增强培训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培养慎独精神,规范护理行为,在工作中才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障护理安全,杜绝了护理隐患。

护理综述论文:胃和十二指肠损伤患者护理综述

【摘要】 上腹或下胸部的穿透伤则常导致胃损伤,多伴有肝、脾、横膈及胰等损伤。胃镜检查及吞入锐利异物或吞入酸、碱等腐蚀性毒物也可引起穿孔,但很少见。十二指肠损害是由于上中腹部受到间接暴力或锐器的直接刺伤而引起的。目的 综述胃和十二指肠损伤患者护理。方法 配合医生对患者作出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对胃和十二指肠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可以监视病情变化,缓解患者情绪,并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 胃 十二指肠损伤 护理

一、概述

由于有肋弓保护且活动度较大,柔韧性较好,壁厚,钝挫伤时胃很少受累,只有胃膨胀时偶有发生。上腹或下胸部的穿透伤则常导致胃损伤,多伴有肝、脾、横膈及胰等损伤。胃镜检查及吞入锐利异物或吞入酸、碱等腐蚀性毒物也可引起穿孔,但很少见。十二指肠损害是由于上中腹部受到间接暴力或锐器的直接刺伤而引起的,缺乏典型的腹膜炎症状和体征,术前诊断困难,漏诊率高,多伴有腹部脏器合并伤,病死率高,术后并发症多,肠瘘发生率高。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详细询问病人、现场目击者或陪同人员,以了解受伤的时间地点、环境,受伤的原因、外力的特点、大小和作用方向,坠跌高度;了解受伤前后饮食及排便情况,受伤时的体位,有无防御,伤后意识状态、症状、急救措施、运送方式,既往疾病及手术史。

2.临床表现

(1)胃损伤若未波及胃壁全层,可无明显症状。若全层破裂,由于胃酸有很强的化学刺激性,可立即出现剧痛及腹膜刺激征。

当破裂口接近贲门或食管时,可因空气进入纵隔而呈胸壁下气肿。较大的穿透性胃损伤时,可自腹壁流出食物残渣、胆汁和气体。

(2)十二指肠破裂后,因有胃液、胆汁及胰液进入腹腔,早期即可发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有剧烈的刀割样持续性腹痛伴恶心、呕吐,腹部检查可见有舟状腹、腹膜刺激征症状。

3.辅助检查

(1)疑有胃损伤者,应置胃管:若自胃内吸出血性液或血性物者可确诊。

(2)腹腔穿刺术和腹腔灌洗术: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胆汁,灌洗吸出10ml以上肉眼可辨的血性液体,即为阳性结果。

(3)x线检查:腹部x线片可显示腹膜后组织积气、肾脏轮廓清晰、腰大肌阴影模糊不清等有助于腹膜后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

(4)ct检查:可显示少量的腹膜后积气和渗至肠外的造影剂。

4.治疗原则

抗休克和及时、正确的手术处理是治疗的两大关键。

5.心理、社会因素

胃十二指肠外伤性损伤多数在意外情况下发生,病人出现突发外伤后易出现紧张、痛苦、悲哀、恐惧等心理变化,担心手术成功及疾病预后。

三、护理问题

1.疼痛 与胃肠破裂、腹腔内积液、腹膜刺激征有关。

2.组织灌注量不足 与大量失血、失液,严重创伤,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3.焦虑或恐惧 与经历意外及担心预后有关。

4.潜在并发症 出血、感染、肠瘘、低血容量性休克。

四、护理目标

1.病人疼痛减轻。

2.病人血容量得以维持,各器官血供正常、功能完整。

3.病人焦虑或恐惧减轻或消失。

4.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五、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预防低血容量性休克:吸氧、保暖、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输入温热生理盐水或乳酸盐林格液,抽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型和交叉配血。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应评估患者情况。评估内容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肠鸣音、尿量、氧饱和度、有无呕吐、肌紧张和反跳痛等。观察胃管内引流物颜色、性质及量,若引流出血性液体,提示有胃、十二指肠破裂的可能。

(3)术前准备:胃、十二指肠破裂大多需要手术处理,故患者入院后,在抢救休克的同时,尽快完成术前准备工作,如备皮、备血、插胃管及留置尿管、做好抗生素皮试等,一旦需要,可立即实施手术。

2.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对损伤的情绪反应,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帮助建立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向病人介绍有关病情、损伤程度、手术方式及疾病预后,鼓励病人,告诉病人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复。

3.术后护理

(1)体位:病人意识清楚、病情平稳,给予半坐卧位,有利于引流及呼吸。

(2)禁食、胃肠减压:观察胃管内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若引流出血性液体,提示有胃、十二指肠再出血的可能。十二指肠创口缝合后,胃肠减压管置于十二指肠腔内,使胃液、肠液、胰液得到充分引流,一定要妥善固定,避免脱出。一旦脱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重新置管。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15~30分钟监测生命体征直至患者病情平稳。注意肾功能的改变,胃十二指肠损伤后,特别有出血性休克时,肾脏会受到一定的损害,尤其是严重腹部外伤伴有重度休克者,有发生急性肾功能障碍的危险,所以,术后应密切注意尿量,争取保持每小时尿量在50ml以上。

(4)补液和营养支持:根据医嘱,合理补充水、电解质和维生素,必要时输新鲜血、血浆,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促进合成代谢,提高机体防御能力。继续应用有效抗生素,控制腹腔内感染。

(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①出血。如胃管内24小时内引流出新鲜血液大于200~300ml,提示吻合口出血,要立即配合医生给予胃管内注入凝血酶粉、冰盐水洗胃等止血措施。②肠瘘。病人术后持续低热或高热不退,腹腔引流管中引流出黄绿色或褐色渣样物,有恶臭或引流出大量气体,提示肠瘘发生,要配合医生进行腹腔双套管冲洗,并做好相应护理。

4.健康教育

(1)讲解术后饮食注意事项,当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一般3~5天后开始恢复饮食,由流质逐步恢复至半流质、普食,进食高蛋白、高能量、易消化饮食,增强抵抗力,促进愈合。

(2)行全胃切除或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因胃肠吸收功能下降,要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素,预防贫血、腹泻等并发症。

(3)避免工作过于劳累,注意劳逸结合。讲明饮酒、抽烟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危害性。

(4)避免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以免引起胃肠道黏膜损伤。

护理综述论文:高尿酸血症护理综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在我国呈直线上升,也年青化,多项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结果证实,高尿酸水平升高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有密切关系[1]。但早期单纯高尿酸血症病人大多无明显特异性症状,诊断有一定困难,对如何处理缺乏共识,现就近年来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高尿酸血症的概述

高尿酸血症(hua)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将男性空腹血清尿酸(sua)>420umovl,女性sua>375umovl称为高尿酸血症 [2]。

2.高尿酸血症流行现状

1999年的调查[3]显示,我国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17.7%,女性为10.8%,分别为1980年的12倍和8倍。根据2004年-2006年杭州对2374例样本的调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13.1%[4],广州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率21.8%[5],有关文献报道,每周饮酒超过3次,持续超过3年-4年的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占94%[6],高尿酸血症正成为健康生活的新危险因素。

3.病因及病理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是由于先天性相关酶缺乏致使尿酸合成增加及肾脏排泄减少或重吸收增加可导致慢性高尿酸血症,继发性是由于肿瘤及肾脏疾病及某些药物引起,包括噻嗪类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导致慢性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主要病因是尿酸产生过多或经肾排泄不足所致。

4.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有研究[7]表明,80%~90%的高尿酸血症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有10%~20%发生痛风,出现关节病变和痛风石;如果血尿酸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后,即可在肾脏引起肾脏病变,包括慢性高尿酸肾病、急性高尿酸肾病及尿路尿道结石等3 种情况[8] 。

5.危险因素

5.1 肥胖 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体重指数有关,体重超重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9]。巫世庆[10] 对社区人群中体重指数> 25 kg/m2 的96例肥胖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肥胖人群64.0%存在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者分别为31.2%、74.4%、44.8%及43.2%。

5.2 饮酒 调查显示,血清尿酸的水平随着啤酒和乙醇饮料摄入量的增加而升高,但与白酒的摄入量无关 。丁丽丽等[11]对200 例男性高尿酸血症病人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酒升高尿酸的作用不如啤酒强大,在49 岁以上人群中未发现白酒有升高尿酸的作用。究其原因可能是啤酒中含有更多的嘌呤成分,加速了体内嘌呤的生成。

5.3 嘌呤饮食 袁智敏等[12]对广州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调查结果认为,经常饮用肉制荤汤者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比不食用者高2.31 倍。另外,邵继红等[13]认为常食大豆及豆制品是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原因。

5.4 高血压 周英[14]所进行的血尿酸浓度变化与高血压关系 的研究,显示血压不同的各组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随着血压升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增高,其中正常高值血压组的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是理想血压组的4 倍,高血压组是理想血压组的5.6 倍。薜丽[15]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部分高血压病人在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后造成血容量减少,使尿酸重吸收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

5.5 脂肪代谢紊乱 台湾林氏等[16] 报道,20 岁~39 岁的青年人高脂血症是高尿酸的主要危险因素。许萍等[17] 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南京市中老年人5 423 人进行高尿酸血症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同样证实了这个观点。说明脂肪代谢紊乱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5.6 糖代谢紊乱 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肾糖阈下降,尿酸的清除率下降,并且持续高血糖可损害肾功能,导致尿酸排泄的减少,使血尿酸升高。

6.干预

6.1 相关知识 包括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运动、饮食、疼痛、药物、心理干预法等。

6.2 饮食干预 ①多饮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 000 ml 以上,以增加尿酸的排泄,避免高尿酸性肾病; 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如马铃薯、奶类、柑橘、西瓜等,提高尿酸盐溶解度,有利于尿酸排泄。 ③低嘌呤饮食,因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因此,应严格限制饮食中的嘌呤摄入, 急性期必须禁忌海鲜、荤汤、动物内脏;限制:肉类、豆类、香菇、花生、腰果、瓜子、油菜等。另外,以植物油为宜,戒烟特别是啤酒。 ④低脂饮食,脂肪在体内具有阻碍肾脏排泄尿酸作用,应长期限制摄入,在饮食中减少脂肪含量,少吃含油脂肥厚的食物,适当控制糖类。⑤低盐饮食:因为钠盐有促使尿酸沉淀的作用,故高尿酸血症病人应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少吃过咸食物。

6.3 运动干预 运动可增加能量消耗,减轻和控制体重。因此,制订切实可行的运动锻炼计划,且要持之以恒。运动以太极拳、健身操、散步、慢跑、爬山等有氧运动为主, 每次40-60分钟,每周4-6次。有研究显示[18]经运动干预后,病人能坚持锻炼,体重及尿酸水平逐渐下降。

6.4 心理干预 现代化紧张的生活节奏使人们面临着心理压力,有研究表明 ,高尿酸血症与焦虑情绪、工作紧张及过度劳累有关。因此,指导病人学会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解除病人紧张情绪,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增强抗病的信心。

6.5 疼痛干预 指导患者学会并掌握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患者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和焦虑,并增加患者自我控制感。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疲劳、寒冷、潮湿、紧张、饮酒、饱餐、脚扭伤等, 在急性期不应对局部进行冷敷或热疗,因冷敷不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散,热敷可使病变部位充血水肿加剧。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地活动, 疼痛缓解72h 后方可恢复活动, 抬高患肢15~30 ℃。但应开展适当的床上活动,如变换体位、改变姿势,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发生压疮。

6.6 治疗干预 常用的nsaids 药物有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以减少炎性介质,从而改善炎症局部的渗出,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nsaids 对胃粘膜直接刺激作用表现为反酸、恶心呕吐、疼痛等。嘱患者应在饭后服药,可加用保护胃粘膜药,生活中一定要少量多餐,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另一种急性期常用的药物是秋水仙碱。此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肝损伤等,白细胞低于正常时禁用。观察患者服药后是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医生,调整用药。

护理综述论文:水疱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护理综述

作者:杨淑华 单位:平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护理人员在患儿住院治疗期间要及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主要观察他们的体温、心率、血压等,同时也要注意患儿在住院期间的精神变化情况,将检查的结果及时进行记录,进行病情对比工作,一旦发现病情的变化要及时向主治医生进行报告,保障对病情处理的及时有效。进行科学消毒隔离工作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患儿所接触到的毛巾、小食品、小玩具以及洗漱用品等都会成为传染病的媒介,同时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唾液的分泌以及飞沫传播等也会造成病毒性传染,所以必须进行及时的消毒隔离工作。将与患儿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一周的隔离观察,同时作为直接接触到患儿的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要进行及时的消毒工作,在对患儿进行相关检查时的物品要保障专人专用,防止多人使用出现病毒交叉感染的现象,在对患儿进行检查后也要将专属护理用品进行及时的消毒工作,保障后续的使用效力。同时作为家长要尽量减少对患儿的陪护时间,避免可能出现的感染现象。环境上要对病区进行通风工作,保持空气的有效流通,对相关使用物品要天天进行消毒处理工作,尤其是患儿接触到的物品。每天要对患儿进行温水洗澡,严禁使用一些具有刺激性的沐浴物品,例如肥皂或是沐浴液等,护理人员每天要对患儿进行手部消毒工作,只有到患儿身体恢复正常时才能撤销消毒隔离工作。

饮食心理护理患儿在住院治疗期间要特别注意饮食,一般情况下要食用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流食,同时被引用的食物禁止出现冰冷的状态,要保障配餐的清淡程度,因为一旦食用了过于辛辣刺激的食品会刺激到口腔很难达到治愈效果。患儿由于年龄小,所以身体上出现疼痛就会表现出异常的不安,会出现哭闹,所以这时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悉心呵护诱导,尤其是在进行食物饮用的过程中,有效的减少患儿拒绝进食的情况,同时还要保障患儿的口腔一直保持清洁的状态,在患儿饮食前后期间要适当的进行喂水工作。

患儿专项护理工作在进行专项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注意患儿皮肤以及发热情况进行细心观察,在患儿身上会出现很多皮疹现象,患儿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常常会出现抓破的现象,以及引发皮肤感染情况,作为护理人员要多与患儿进行沟通,及时对患儿进行指甲清理工作。很多患儿身上在住院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感染现象,所以要对已经感染部位进行及时的消毒工作。患儿在住院时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情况,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例如饮水、降温等,在患儿身体恢复正常的情况下也要及时进行体温测试,将体温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于身体温度超过37℃时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本院住院的40位患儿在医护人员的细心护理下各种病情都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了其它并发症的产生,体温、身体皮疹、溃疡现象均已恢复到正常,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一例无效患儿,治疗两周左右均已出院,获得了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

手足口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年龄越小的孩子受到传染的概率越高,所以要将治疗的重点放在隔离病毒、临床观察上,对于患儿的家长也要进行及时的隔离工作,进行必要的基础护理宣传,防止家长的错误行为影响到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保障孩子日常的饮食供给,及时观察患儿身体上出现的变化,例如发热、皮疹现象,将情况进行记录,对于一些年龄较小且情况相对严重的患儿要特别注意,要进行有效沟通,保障患儿在治疗期间良好心情的保持,同时也要提醒一些家长,当孩子出现了高烧不退、皮疹、口腔溃疡等现象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防止诱发出其它疾病,医护人员要强化自身责任意识,严格做好护理本职工作,保障患儿的成功治愈。

护理综述论文:产后大出血的防治及护理方法综述

作者:马秋凤 单位:尉氏县中医院

产前监测产前检查室应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对高危产妇加强管理,凡高危评分5分以上及有1项危险因素的孕妇列入专案管理,定期检查,对过去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者,定期检查凝血功能。产时监测进入产程后,及时产程应密切观察胎心、宫缩情况,并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保障产妇基本需要,避免产妇衰竭状态。利用胎儿监护仪连续监测胎儿情况,发生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准备工作。第二产程注意保护会阴,防止严重的会阴裂伤。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是否完整,会阴裂伤程度,如有会阴裂伤及时缝合。第四产程收集、测量阴道流血量,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口唇、面色,特别警惕大出血休克的一些症状。针对原因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大出血,可以使用宫缩剂,经腹按摩子宫底,宫腔内填塞纱布条或结扎血管以达到止血的目的[2]。

软产道撕裂造成的出血应及时地给予修复缝合。胎盘因素导致的出血,要及时将胎盘取出,并做好刮宫准备,胎盘植入者,及时做好子宫切除的准备。凝血功能障碍者,应针对不同病因、疾病种类进行护理,如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贫血等患者及时输新鲜血或成分输血。在止血的同时,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密切监测血压、脉搏、皮肤颜色、表情的变化。取平卧位,吸氧,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并发症发生。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原因,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交叉配血及相关的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绝大多数患者对出血存在恐慌心理。应在做好抢救及护理的同时安慰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细心、热情,解除其紧张情绪,保持镇静,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护理的治疗。产后出血发生快且凶猛,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因此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抢救组织,当医院出现产后出血病人时,能组织抢救人员及时到位,并能很好地调动各技术力量,协调车辆、血源、设备等关系,为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做好产时、产后的监测,及时发现出血的高危因素[3],给予恰当的预防和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产科工作人员要掌握和识别高危妊娠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如合并双胎、羊水过多、滞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重度妊高征、经产妇有产后出血史者等),如为阴道分娩者可于胎儿娩出后,肌注或静脉滴注缩宫素,如为剖宫产者,可在胎儿取出后于子宫壁注射或静脉注射缩宫素,以促进子宫收缩。

产后出血抢救重要的环节在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而及时发现产后出血主要靠产房工作人员认真的观察,因此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审慎、慎独的精神,做好病情观察。抢救过程应冷静,镇定地与医生紧密配合,切勿惊慌失措。当产妇出现产后出血时,应全力以赴地进行抢救,产科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各种急救常规,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才能保障抢救成功。产后出血的发生往往有许多社会、心理因素存在,因此要针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心理护理,使孕产妇处于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理。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和孕产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孕产妇接受的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出血不良结果的危险就越高,因此必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宣传保健知识和住院分娩的重要意义,提高全民的卫生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

近年来,剖宫产率迅速上升,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做好剖宫产的术前准备,术后除子宫出血外还有手术切口出血,因此,产后出血危险性更大,要重视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减少产后出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