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高三化学论文

摘要:为了有效加强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就像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一样,它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因此,在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更多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高三化学论文

高三化学论文:高三化学复习教学法论文

1加强高三化学总复习教学方法

1.1看准方向研究信息

1.1.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

纵观每年高考化学试题可发现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连续和稳定性,一直保持稳中有变原则。即便高考形式有多种版本(如3+2、3+理综、3+文理综合+1等),但只要根据自己所在地高考形式重点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就可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特征,如试卷构成、试题类别、考查方法和能力要求等,进而理清复习思路,制定合适复习计划。

1.1.2注重新教材和新大纲转变

和以往教材和大纲相比,目前运用新版教材和大纲已发生巨变,如内容变化,实验比重加多,知识传授过程加入科学思想和方法,加大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资料。这些变化显然是体现在高考命题里,熟悉新教材和新大纲转变会有助于掌握复习方向和深广度,有助于加强复习目标性。

1.1.3合理运用其他材料

除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大纲外,获取信息途径、方法也有许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这些材料运用必须合理,除老师规定材料外,其他都能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标,避免复习被打扰并浪费时间。

1.2优化教学模式,搞好课堂教学,坚实基础

1.2.1运用学案式复习模式

每个学案涵盖五方面内容:复习要点;双基回顾;经典例题;课堂例题;课后练习。将教材内容涉及知识点设计成填空、图表形式,学生根据课本可自行回顾和整理。教师通过与学生谈心、检查作业、课堂提问、测试等形式掌握学生实际了解和落实状况。课堂上教师指出要点,答疑解惑,开拓知识点深度和广度,既保障课堂含量,又提升课堂效益,对坚实基础起到优良功能。

1.2.2坚实基础切忌单一反复旧知识

有些教师误以为抓基础就是对已学过知识的回忆、再现,通常把复习做成单一反复,温故有余,知新不足。例如:在复习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考点时,通过按教材顺序复习,要求学生回想什么叫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有几个主族、副族,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性质怎样递变规律。其结果虽然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重新认识并加深记忆,但还是没有新发现和理解,灵活运用更谈不上。而有经验教师通过给旧知识创设新情景,例如:让学生不看书就能画出元素周期表,并在表中填上主族元素符号;请写出10e-构型和18e-构型所有微粒化学式和符号。要回答这一问题凭单一回想旧知识远不够。要对元素周期表特别是原子序数18号以前元素原子结构非常熟悉才可回答。对18e-微粒要引入学生推导从分子角度较容易写出:Ar,HCl,H2S,PH3,SiH4等,从离子角度可写出:K+、Ca2+、Cl-、S2-、HS-、P3-等。更关键是推出“9+9”e-微粒。例如:9个电子基团有-F,-OH、-NH2、-CH3等,相同基团结合形成F2、H2O2、N2H4、C2H6;不同基团结合可形成HOF、NH2F、CH3F、NH2OH、CH3OH等。这样在复习进程中,通过串联、整合、归纳找出当中规律,运用这些知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

1.3规范训练,精选习题,优化评价,提升潜力

纵观近几年高考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改变,“题海战术”不再是应对高考最有效手段。高三学生负担重,压力大,怎样在保障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升解题能力同时,又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这就要求教师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题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某些改编,力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时注重审题指导,思维分析,方法归纳,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效果。高考化学试题题量少、分值高,每道题在考试中都有举足轻重作用。学生必须做到少失误或不失误,力争万无一失。有些问题学生认为自己学会了,但做题常练常错。主要原因是学生眼高手低产生的。克服这点必须在率上下功夫。把审题和规范参题上升到科学态度培育高度来认识。审题要看清关键字词,例如:“可能”不可能“正确”“不正确”;要看清要求,例如:是“分子式”还是“电子式”,是“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要字斟句酌。

2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策略

2.1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复习有效性

新课程展现知识点不象旧课程那样有体系,有条理;所涉及知识面广,给高三复习备考工作加大难度。要提升复习有效性就定要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找准知识结合点,理清知识脉络,创建学科知识系统和主干知识。由于高考范围大而多,考试时间、试题数量有限,每年试题内容选择和侧重点不可能一成不变。从考试命题本身看,需要有稳定命题要求,也需要有一定变化,才有利于提高测试公平性、客观性。复致思路是化学家眼中物质世界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非金属元素和其化合物金属元素和其化合物实验专题微观结构和物质多样性化学反应原理(按专题顺序)有机化学(必修+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按专题顺序)。重点解决基本概念、原理、技能、知识理解和掌握。重点解决审题、解题技巧和速度、答题规范等关键问题。临近高考是再回归课本,梳理知识,总结拔高。

2.2精编习题提升复习针对性

新课程考纲要求:“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过程中,运用科学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解释”;同时重视思维开放性,突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考查,体现对学习过程与结果关注,实现学科内知识综合考查,注重从微观到宏观,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到综合等方面体现化学科学特点。新课程实行刚开始,所涉及知识点面广,情境素材新,注重和STS联系。能与其相配套教辅材料基本没有,最近市面上出售多种高三复习资料,都挂名新课程,但实际还是很多旧课程内容,题型老旧。如果不进行精选定会增加学生负担,缺少复习针对性。建议高三复习资料好由备课组教师按照学生状况独创精编习题,提升复习效率。编写时要注意下面事项:符合《课标》和《新考纲》要求;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关注新增知识点和科技发展,注重和STS的关联。[例题]2008年9月,中国爆发三鹿婴幼儿奶粉受污染事件,导致食用受污染奶粉的婴幼儿产生肾结石病症,其原因是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它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易溶于热水

B.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6H6

C.三聚氰胺属于氨基酸的一种

D.三聚氰胺含氮量很高(66%),因此它能冒充蛋白质

2.3强化实验复习,提升实验探究潜力

新课程增加学生自主度和开放度,许多互动交流空间也加大,大量实验探究活动增多,全在培育学生科学研究方法。课改省份高考均加大对化学实验考查力度,特别是加大实验探究能力考查。用教材实验派生、发展出来内容命题直接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和基本操作掌握情况、完成实验能力将是高考实验试题命题改革方向,应引起足够重视。所以,在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要重点处理好几个环节:一是将常用仪器实物重新向学生介绍,让其明确常用仪器用途特点和使用方法、原理。例如:广东08年理综一卷第21题,通过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形式,强化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突出新课程对实验探究考核。本题同时考察实验步骤中具体事项,体现新课程倡导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要求。在填写“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与结论”中,体现开放性和探究性考查;二是加强实验操作技能训练。有条件学校要对中学阶段重要、有代表性实验重做一次,用新视角去审视已做过实验,挖掘拓展创新空间。例如:07年广东第14题,通过中和滴定实验考察学生图表处理与分析能力,同时通过纸笔测试形式考查学生基本实验技能,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新要求;第22题通过碘钟实验采用研究性学习形式研究化学反应速率规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科学实验能力进行考查;三是创设情境,挖掘实验内涵,分专题训练,突出实验探究能力培育。例如:08年的试题中同样有不少综合试题设计巧妙,题目情景并不繁杂,却能达到综合测试考生能力作用。宁夏理综测试卷题27,设计测试某铁片中铁元素含量两种定量分析反应实验方案,提供实验得到数据,考查实验涉及的KMnO4溶液滴定FeSO4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滴定仪器选用、测定结果计算、测定结果性判断和分析。

总之,我们在面对新高考时,既要学会“变”,又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复习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同时,又要坚信严格按新课程标准教学,按高考大纲复习备考,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就定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高三化学论文: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教学论文

一、目前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现状

1.化学知识点模糊

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许多学生存在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仍然对化学的一些概念的知识点比较模糊,许多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常常出现概念的错误.学生在进行化学现象以及化学事实的实践和学习过程中,未能对其中的化学概念进行有效的总结,这样就无法掌握基础的化学知识.学习中没有对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层次分明的整合和构建架构框架,在做题上就导致学生对题目很难进行的思考.

2.化学复习过程中审题不清

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审题不清的现象,有些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书写不规范的错误,尤其是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上经常会出现错误.

3.化学复习综合应用项目存在不足之处

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在综合应用项目中存在不足之处.许多学生在进行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或者是新类型题解答时,常常因为自身的分析能力不够,自学能力存在问题,导致学生应对这样的题目一时不知道如何进行解答,出错率比较高,在化学考试中丢掉很多的分数.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高考化学题目很多是联系现实生活的,这些题目的出现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程度,使学生能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在高三化学复习实践过程中,学生一般只是复习课本的知识,没有对化学知识进行整体上的复习和吸收,这样在做到联系实际的题目时,经常会因为自身的能力不足而出现错误.

二、有效进行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实践的措施

1.教学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有效加强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质量,教师应该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就像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一样,它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因此,在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更多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在高三化学复习阶段,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烦躁等负面情绪,这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整,根据化学知识的架构体系进行复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多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带着兴趣去复习,对于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对于还不太扎实的知识进行重点复习和补充,以此来为学生制定有效的复习计划,使学生能够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果.

2.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整体复习和掌握

在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整体复习和掌握,对于基础知识,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务实的复习和掌握,对于重点知识的复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首先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掌握,然后针对经常做过的题型进行复习,对于学生的知识弱点进行重点复习,抓化学的主干知识,对知识进行整合,主要是围绕着课本进行复习,并且能够结合考试大纲,培养学生的化学知识统摄能力,使学生在做题阶段严格规范做题步骤和解题步骤,进行过程性教学,使学生注重解题的过程.

3.加大化学题量练习

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每节课都应该安排一定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这样能够针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复习.针对化学的每一章节也要进行习题练习,及时进行修改,根据学生的试卷成绩进行分析和总结,针对学生错的比较多的题目加大巩固力度,同时每周再进行一次综合考试,这样能够使学生进行整体的复习,对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

4.适当加强实验的操作,使学生加深印象

在化学复习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适当地增加实验练习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实际的仪器操作,能够帮助学生通过仪器的熟练掌握,从而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点.

三、结语

总之,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对学生的高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化学这门课程分值不是很高,但是在高考中也是占据一定的地位.在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通过知识梳理、习题练习以及实验操作等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者:王春生 单位:江西遂川县遂川二中

高三化学论文:高三化学教学质效提高

高三化学概念更加抽象,学习深度也递进了不少,内涵深、联系广,生活联系紧密。比如各种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增多,且化学反应大多失去了初中所学的反应规律,学生学习起来相当吃力。再加之各种概念让人应接不暇,有机化合物特性、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强酸强碱各种甲乙丙丁烷等,足够让学生疲于应对了,在种种不利的条件下,要提升高三化学的教学质效,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是合理分配时间。

到了高三阶段,教学时间宝贵,从外部形势来看,化学学科的地位难以撼动语、数、外等一些强势的科目;从化学学科本身教学需求来看,除了新知识的学习之外,相当一部分时间都是要对高一和高二所学的化学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因此,教学上一定要认清客观现实,合理利用宝贵有限的时间,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笔者建议,高三化学教学时间主要分为新知识讲授与化学实验、老知识的回顾和复习、综合应用等三个部分,其时间分配可以采用约3:5:2的比例进行划分。条件允许,要进一步压缩新知识讲授和化学实验的时间,尽可能优先保障旧知识的回顾和复习、综合应用教学部分的时间。

二是认真把握考试大纲,仔细研究高考化学的考查方向。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如果脱离了高中化学的考试大纲,开展高三化学的教学工作必将是徒劳的,即便是辛苦花费时间,但却做的是无用功。考试大纲是高考化学试题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化学教学遵循的纲领,教师在教学之前,要认真研读大纲,明确高三化学教学的重难点知识、考点及试题类型,难度和考查能力的相关要求等,再结合近些年高考中对于化学科目命题的特点,理清教学思路。近些年,高考化学试题呈现出开放式、综合性的特点,甚至出现了跨学科的特点,渗透了物理、生物知识,很少有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单一考查的题目,体现了源于教材但高于教材的显著特征。基于此,高三化学的教学应当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架构科学合理的化学知识体系,举一反三,灵活多用。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概念,方程式等,化学的学是理解,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死记硬背只会让思维僵硬,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消化吸收。

三是要把握严标准、高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三化学教学时间短,任务重,因此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提升教学质效的前提。在化学中,严密科学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化学式书写和表达的规范,是这一学科最基本的要求。要让学生在考试中避免因非智力因素失分,就需要用严的标准、高的要求来衡量学生的行为规范。比如,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对于生成的气体是否立即标注了相应的气体符号,生成的沉淀物是否标注了相应的符号,这些虽然是小的问题,但体现了化学科学严谨科学的基本要求。另外,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定要严格要求。有的学生在做错题的时候,没有想到如何去纠正错误,而是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然后自己抄笔记。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找到错误原因的学习习惯。好是在教师讲解之前就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而不是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之上的讲解。当然,高三化学的教学,要求学生要有一本笔记本或错题集,不仅记录课堂所学知识,还要记住自己常犯的错误,避免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以上,尽量让学生做到“会做的保障做得对,不会做的也能明白解题思路,做错的不再犯第二次错”。

四是及时反思,认真总结。

在高三化学教学工作中,要不时停下脚步来回头看看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否适应,教学理念是否符合相关精神,教学步伐是不是迈得过大,学生能否跟得上等,都是教学中需要认真总结反思的内容。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能找到自己教学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毕竟高三化学教学时间宝贵,经不得浪费。比如,在每次小测验结束后,要及时统计学生的错题,绝大部分学生犯错的题目一般是教学中没有讲通讲透的知识点。在讲解之前,做好标记,尽可能把题目涉及的知识点理出来,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加深印象。只有教师做好了榜样,学生才能跟着模仿,每次讲解化学例题之后,要审视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否符合逻辑,表达是否规范,板书是否整洁,细节是否处置得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环节,往往能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他们在细枝末节的地方犯错,比如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忘记标注气体、沉淀物,忘记标注加热符号等,这些通常是教师没有注意在课堂上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都是笔者从事高三化学教学工作以来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也包含自己对于高三化学教学的看法,只有认清了教学面临的客观事实,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才有可能把握高三化学教学的正确方向。

作者:包爱芳 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学

高三化学论文:高三化学实验题教学刍议

摘要:

高三化学教学是我国高中教育机构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高效的课程教学对增加学生学科知识积累,培养其化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高三化学来讲,实验题教学在该课程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良好的实验题教学不仅可使学生快速明确教学内容,且还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从“化学实验题教学”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高三化学课堂中的实验题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三化学;实验题;教学策略

一般来讲,实验题是一种以“实验内容”为背景的习题类型,在各级教育机构的课程教学中均应用广泛,其中尤以高三化学教学中更为明显,其主要包括化学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两方面内容,重在考察学生的化学理论知识及其实验操作能力等,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实用性等密切相关.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高三化学实验题教学中需积极思考和探索新型教学策略,以增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依据考试实验题,引导学生明确教学内容

一般情况下,高三化学课程中的实验题多以考试题型的形式呈现,且从整体上来讲其题型基本一致,并没有太大变化,重在考察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知识探究能力等.故现阶段,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中可依据考试实验题,以引导和帮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人教版高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化学实验题:对试管①中的铜丝与过量的硫酸进行加热,密闭插管,经化学反应后分别连接试管②与试管③中的溶液,那么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其中A:向试管①中添加定量水,观察其溶液颜色变化,判定是否生成硫酸铜;B:对试管①中的铜丝进行上下移动,可控制SO2(二氧化硫)的量;C:于试管②中添加品红溶液,可验证是否生成SO2;D:于试管③中使用NaOH(氢氧化钠)可吸收多余的SO2.这道化学实验题的考察重点在于学生对“铜丝+硫酸”反应的掌握情况,在高中化学高考试题中出现频繁;针对这种化学实验题,教师需了解和熟悉教材内容,把握各项知识点,引导学生快速明确教学内容,以帮助其构建化学实验知识体系,提高其化学实验解题能力.

二、通过教师实验演示,启发学生思维

在高三化学教学中,教师的化学实验演示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明确化学实验步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实验操作的积极性等具有重要意义.故现阶段,教师在高三化学实验题教学中可通过课堂中的实验演示,以启发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首先,教师需提前熟悉教材知识以及各个不同的化学演示实验,并在实验演示过程中向学生提出科学、合理的问题,使其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和解答.其次,教师可将班级学生科学分组,要求各小组成员围绕“化学实验操作”积极分析和讨论,可有效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热情,增强其课堂教学参与度;且教师还可对固定的化学实验进行创新操作,通过灵活变化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实验仪器等,以增添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创新思意识,提高其思维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三化学课程“氨的实验室制法”的实验题教学中,教师可将“固体铵盐+碱”的混合物加热转变为“加热浓氨水”或“于浓氨水中添加碱性物质”等,逐步演示操作步骤,以发挥其实验功能,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质疑或向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其积极思考,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观察能力,增强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革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对于高三化学实验题来讲,大多数题目中的化学实验操作均需多人互相配合完成,要求班级学生合作学习、团结协作.故现阶段,教师在高三化学实验题教学中可依据题目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并及时革新实验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当前环境下,当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高三化学实验题教学时,首先需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内容,使其充分了解和掌握题目要求,以明确自身学习目标;其次,教师可依据实验题内容,给予学生课堂操作的机会,通过科学分组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动手、主动探索,以培养其化学实验实践操作能力;再次,教师可在指导学生依据教学内容完成实验操作后,鼓励其自己动手组装实验仪器,并提出相应的实验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解答,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三化学课程“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的实验题教学中,待学生解答了题目问题后,教师为增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可将该化学实验灵活转变为“制作水果电池”,引导各组学生提前准备实验材料与仪器等,并由其自行组装实验线路:将2片金属连接电流表正负极,同时将其插至水果两端,认真观察金属片与电流表的变化,并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发生此种现象的原因.通过此种依据实验题而开展的课堂小组实验教学,可有效增强学生对该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其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总之,实验题教学是高三化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巩固学生化学知识基础,提高其实验题解题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故当前环境下,笔者建议教师在高三化学实验题教学中需依据考试实验题,引导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并通过教师实验演示以及革新教学方法,以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化学实验题教学效果.

作者:朱世明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安远一中

高三化学论文:提升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思考

[摘要]要实现高三化学复习效益的较大化,就要从解读考纲、选题筛题、精讲点评、注重要规范、适度自主入手,提升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提升

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主要是复习。如何提升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以便在新形势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充分体现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每一个化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简单谈谈提升高三化学复习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一、解读考纲――提升复习有效性的前提

高考命题的两大依据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前者体现命题意图和思想,后者体现命题内容和方式。

“适度微调,稳中求进”,每年的考试说明都有一定的变化。变的内容要着重研究,但重点还是要放在不变的内容上。

2016年江苏化学科高考考试说明有如下变化:

(1)命题指导思想略有变动,将命题原则归入首段,再从命题理念、命题内容和命题特色三方面进行阐述,整合后编写脉络更加清晰,有利于一线教师的理解和把握。

(2)考试内容及要求有10处进行了微调,要求更明确、文字更精炼、文本更规范、示例更典型。如,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⑧中用“理解物质的量”替换“理解摩尔(mol)”。但我们不能简单理解为对摩尔(t001)不做要求,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当然仍包含在其中。又如,典型题示例中用2015年高考试卷的第3题替换了2014年高考试卷的第6题(围绕NA计算与判断),提示“围绕NA计算与判断”的考查方式可能会有所调整。作为一线教师,要研究的不只是近期的考试说明,而应研究连续三年的考试说明,比对每年的变化,描绘变化的轨迹;还要把每年的考试说明和当年的高考试卷联系起来研究,看每道题是如何体现考试说明的,尤其是变化的部分。

近年的高考命题,各学科把落实“一点四面”(一点即立德树人为重点,四面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依法治国理念、创新能力)作为刚性要求。作为归入理科类的化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新型电池技术的改进、化学与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试题信息。

二、选题筛题――实现复习有效性的关键

把学生淹没在浩瀚的题海中是不可取的,更何况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所谓筛题就是将题目的质提上来,量减下去。选题不准不精,就从源头上决定了学生的练、教师的讲都是低效的。教师要从题海中筛选出有思维价值的、符合梯度的、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准的题,真正做到选题精准。当然针对专题复习时,对试题进行必要的校本化、生本化的改造或组题都是必要的。例如,在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复习筛题时发现,不同的试卷中都曾出现过以肼(N2H4)为载体的方程式书写,因此对试题进行如下重新组合。

[例1][组合题]肼(N2H4)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1)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还原新制Cu(OH)2制备纳米级Cu2O,同时放出N2,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2)使用NaBH4为诱导剂,可使Co2+与肼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得高纯度纳米钴,该过程不产生有毒气体。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②在纳米钴的催化作用下,肼可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如图1所示,则N2H4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为抑制肼的分解,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____(任写一种)。

(3)在高温下,肼可分解为NH3、N2和H2,实验测得分解产物中N2与H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2所示,则分解方程式为____。

(4)在弱酸性条件下水合肼(N2H4・H2O)可处理电镀废水,将Cr2O2-7还原为Cr(OH)3沉淀而除去,水合肼被氧化为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三、精讲点评――落实复习有效性的保障

拖翱尾荒苤皇鞘柰ㄖ识脉络,或者再现概念定理;讲评课更不能只是教师解题讲题,学生看题听题。学生在解题时很多情况是卡在解题思路的入口处,因此教师必须精讲,讲解题思路、突破方法,引领学生自己走进解题大门,而不是把学生直接带进去。当然能否精讲,取决于备课是否充分,要精讲,必须精细备课,不仅要备知识,更要备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体会学生卡在入口处的原因,这样才能切合学生实际,点评才能具有针对性。

[例2]上述组合题(2)中的第①问:精讲重在点拨此类试题的突破方法:判断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的确定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确定基本系数判断电荷是否守恒,不守恒可用什么离子来补原子守恒依据配平检查。

四、注重规范――确保复习有效性的品质

规范性要从早抓起,做到“懂而能做,做而能对,对而能全”,该得分的要得分,该得全分的要得全分。规范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教师带出来的,熏陶出来的。班固说:“何为教者?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对规范性的批改可通过圈点来表示,此类提醒学生一看即知,教师讲评时要把规范性作为必讲内容。

规范的语言叙述应步骤清楚、正确、完整、详略得当、言必有据,化学用语表达正确,因此加强文字表述(特别是对化学用语的使用)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是必要的。答案规范是指答案、简洁、。要做到答题规范,就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

[例3](2016年南通市一模19题节选)

(1)加热三颈烧瓶,将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其原因是____。

分析:本问题中强调了温度要在70℃~80℃之间,因此回答时必须从低于70℃和高于80℃这两个角度出发才算完整。

五、适度自主――强化复习有效性的实效

高三复习必须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复习时间。学生的短板不能全靠教师补齐,要靠自主补救。学生各自存在的问题是不同的,个别问题只能个别解决。教师告诉的结论容易忘记,自己领悟、印证的才能记住。只有自主复习才能构建体系,才能主动补短,才能顿悟困惑。如果一直是正课听课,自习课做题,学生不可能有时间消化、巩固、补短、提优。45分钟的课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用于当堂消化。当然自主复习,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要指导学生,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怎么做;要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要给学生松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询问老师,从问题目到问问题,从问问题到互相探讨。

总之,如何提升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思考的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要善于梳理、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对于教学中的低效问题,要探寻原因,及时找到破解的办法。

高三化学论文:考纲指导下的高三化学备考策略

通过对近五年全国高考题有机选修部分的研究,发现卤代烃是有机合成推断题的必经之路。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它是连接烃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纽带,有机物之间的转化都是通过卤代烃来完成的。下面,我们来探讨它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一、引入新官能团

(一)引入碳碳双建或碳碳三键

卤代烃与强碱的乙醇溶液共热,卤代烃中的C―X键及卤素原子邻位碳上C--H断裂,

例如:环己烷 1,3环己二烯

取代 消去 加成 消去

合成路线:环己烷 一氯环己烷 环己烯 1,2―二氯环己烷 1,3―环己二烯

(二)引入羟基

卤代烃在强碱的水溶液里共热,卤代烃的C―X键断裂,引入羟基官能团,例如由

取代 水解

1,2,3-三氯丙烷经取代反应制取丙三醇,再如由苯制取苯酚,思路是苯 氯苯 苯酚。

(3)引入醛基、羧基

一般情况下,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上不稳定,容易自动脱去一个水分子,生成碳氧双键结构, 例如CH3CHCl2 CH3CHO; 再如:CH3CCl3 CH3COOH

二、改变官能团的位置 加成 消去

(一)改变双键的位置,例如:1―戊烯制备2-戊烯,思路是1-戊烯 2-氯戊烷 2-戊烯。

(二)改变卤素原子的位置, 消去 加成

例如:1-氯丁烷制备2-氯丁烷,思路是1-氯丁烷 1-丁烯 2-氯丁烷

(三)在指定位置上引入卤素原子,进而引入其它官能团

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条件不同时,可得到不同的主产物,如下式中―R代表烃基,副产物均已略去。条件不同,H和Br所主要加成的位置不同。如

例如: HBr,加成 CH3CHBrCH3

CH3CH=CH2

HBr,加成 CH3CH2CH2Br

H2O2

三、改变碳骨架的结构

(一)增长碳链

1.格氏试剂法 例如:CH3CH=CHCH2Cl+CH3CH2MgCl CH3CH=CHCH2CH2CH3+MgCl2

2.碱金属法R1Br+2Na+ R1BrR1-R2+2NaBr;

3.烷氧基取代法 例如:CH3CH2Br+CH30Na CH3CH2OCH3+NaBr

4.氰基取代法 例如:CH3CH2Br+NaCN CH3CH2CN+NaCN

(二)形成碳h

例如:由乙烯制备1,4-环氧乙烷的合成路线

加成 取代 消去

CH2=CH2 CH2BrCH2Br CH2OHCH2OH 1,4-环氧乙烷

综上所述,卤代烃在有机物转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可以引入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通过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可以引入羟基;通过先消去后加成可以改变官能团的位置和数目;通过取代反应可以改变碳骨架结构。

高三化学论文:将“自主―互助”教学形式应用于高三化学复习课之感想

【摘要】笔者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实施了一年的“自主-互助”教W形式,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发现该教学形式能较大程度提高课堂效率,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给学生增加展示自我、锻炼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

【关键词】自主 互助 高三化学复习

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实施“自主-互助”教学形式,实质上就是在遵循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大前提下,经过教师引导、调控、矫正,让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后再“生教生”、“生帮生”,教师补充、归纳小结、阐明原理和规律,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复习《无机工业流程题》这个专题,学生对这类题目有畏难心理,不知道怎样分析流程,怎样从流程或图表中提取信息,怎样答题才能获得高分,所以此类题有很大的得分提升空间,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和互助来提高此类题的得分率。

整个流程可以设计如下:先让学生认识它:通过学生自学,了解此类题的结构框架,然后将自学内容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按要求现场分析四个流程图,只有读懂了流程,才能解题。小组互助讨论分析,每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讲解;再让学生理解它:找到此类题的核心考点,通过自学,理解这些核心考点的解题策略,重点训练方程式的书写和滤渣的判断。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每位学生的不同问题。让学生掌握它:规范答题,注意细节,让每位学生得到训练的机会。

这样设计的思路是:先将大题“化整为零”,分解成“流程图的分析”、“方程式的书写”、“滤渣成分的判断”等环节,再“化零为整”,提高综合解题能力。整个过程围绕“审题―析题―答题”这条主线展开讨论,学生学会分析,学会使用信息,学会答题,增强得分意识。 教学过程则采用“自主-互助”的形式展开,将归纳总结的知识点等编制成自学材料,通过学生自学,自我体会和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同伴之间互相帮助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享做对的经验,找出做错的原因,小组整体获得提升,从而全班提高得分率。

笔者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实施了一整年的“自主-互助”教学形式,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感想:

一、课堂活起来了

传统教学形式下的高三复习课是沉闷的、枯燥的,到处都是知识归纳、习题巩固。教师往往是“一言堂”,学生往往是“昏昏欲睡”。使用“自主-互助”教学形式后,学生在化学课上再也不想睡觉或是发呆了,都积极投入。传统教学的高三课堂就像冬天的一个平静的湖面,教师按照预先准备好的教案从头上到尾。而自主-互助环节就像一阵春风刮过,湖面泛起了涟漪,推起了波澜,课堂变成了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必须随时调整原先的教案,课堂变得有争议、有意外、有思维、有活力。

二、学生动起来了

在实施“自主-互助”教学形式的课堂上,学生由原来的配角变成了主角。他们积极参加自学、讨论、思考、观察、发言、实验、操作、表达、展示等,他们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心,动情,所有的感觉器官一起行动起来了。学生一旦行动起来,必将带给教师惊喜;学生一旦行动起来,必将回馈教师丰硕的果实。学生一旦行动起来,必将有精彩和神奇诞生!

三、问题多起来了

传统的课堂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教学下,不能主动发现问题,或者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随着学习小组的建立,学生们不再一味追求“是什么”,而是开始思考“为什么”。因为只有把问题真正弄懂了,才能在互助环节更好的展示自我,才能更好的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思路和见解。思路开阔了,思维力度加强了,想要弄懂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了。

四、思维灵起来了

萧伯纳有这样的观点:两个人各拿一个苹果交换,每人得到的是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各拿一种思想交换,每人得到的是两种思想。在“自主-互助”教学形式下,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表达,课堂上形成了争相探讨的热烈气氛,学生的思维就灵动起来了。在与同伴的互助交流中,学生相互启迪、相互质疑、相互探索,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五、能力强起来了

传统教学形式下,高三的学生课堂上基本不会举手回答问题,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实验班的学生在“自主-互助”教学形式下训练了一阶段后,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归纳小结能力等均有了很大提高。学生上讲台展示不慌不忙、手拿教鞭,边点边讲;学生站在讲台上就像一位老师,大方自然、表达清晰、到位,声音响亮。每次说完,还会寻问讲台下的学生还有没有疑问或哪些地方还不明白,然后有问题的学生可以站起来提问,讲台上的学生回答。若他不会回答,他就会邀请其他同学来回答,或申请老师帮助。在上汇报课时,实验班学生的能力和表现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三化学论文:高三化学学习中归纳法的合理运用分析

【摘 要】归纳法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以高中化学学习水平的提升为前提,从新课知识点、知识点复习、化学知识总复习三方面,对归纳法在高三化学学习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对化学知识的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三;化学学习;归纳法;总结

到了高三阶段,在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时,其实更多的是知识总结,所以运用有效的总结方法是决定知识运用效率的重要前提。归纳法是依据事物所具备的一种性质,对其所有性质进行推理并总结的方式,归纳法的运用也是发挥我们学习自主性的一个重要依据。为了提升高三化学学习效率,文章中对归纳法在其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一、归纳法思路

对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所呈现的一致性其实是从外在一致性转化为内在一致的过程,其中外在一致性具有偶然的特点,而内在一致性则是必然的。我们在对化学知识进行认知的过程中,归纳法的运用其实是对各个知识点的本质进行确定,也就是各知识点一致性下面所蕴含的内容,必然一致性越是充分,本体暴露程度也就越大,我们对它的认识越深入。一般我们在运用归纳法进行化学知识总结时,首先提出假设,即在此表现――发现过程中获得的结果,将其作为假设,然而它也只是假设而已,并没有获得证实。经过证实的假设便进阶为思想,是对化学知识予以反映的载体,同时也是培养举一反三能力的主要途径。

二、归纳法在高三化学学习中的运用

1.运用于新课知识点的学习

为了对学习效率进行保障,我们必须要使用有利于知觉的学习方式,对于新课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将归纳法加以运用。虽然高三阶段以复习为主,但是也不乏一些新课的学习。由于归纳法与我们的认知规律相符,在实际运用时更加方便[1]。同时,高三时期的化学课程已经进入到选修阶段,在学习时主要将知识进行总结,这时归纳法的作用便得以凸显,特别是化学知识的理论部分。由此可见,归纳法可以作为知识点总结的关键思路,对化学各个单元的知识加以复习,通过问题的体验与总结,将相关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并运用于今后的化学问题中。

比如,我们在进行《醇酚》一课内容学习时,其中涉及到了“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如果我们运用归纳法,一般是通过相应的实例进行知识的发现与归纳,从中总结规律;随后,把1~20号元素视作独立的个体,将其核外电子的排布状况画出,从中总结元素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由于我们之前已经对各个元素之间的规律加以总结,在这一过程中有效提升学习兴趣,所以接下来我们可以对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加以总结。在这期间,我们能够对各个个体当中存在的规律进行总结,从而提升化学分析水平。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时,我们需要始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化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2.运用于知识点的复习

知识点的复习是高三阶段主要环节,将归纳法运用其中,必然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如果运用不恰当,也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知识点复习可以促使我们掌握归纳与反思的能力,通过对化学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2]。针对这一点,首先我们要在课堂中对自我加以反思,比如这节课中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对于知识有无问题、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是否联系到其他知识等。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法加以解决,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对不理解之处进行补充。步入高三阶段后,我们已经可以对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例如我们在对金属物理通性与化学通性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时,便可以运用归纳法,方便日后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运用。物理性质通性主要包含了金属光泽、导热性、导电性以及延展性,这几种基本属性属于外在必然,也就是一定会隐藏在内在一致中,这里涉及到的“内在一致”也就是化学键类型的一致性,即其内部均蕴含了金属键。而化学通性即其中蕴含了还原性,隐藏于核外电子排布形似性中。所以,我们在运用归纳法进行化学知识复习时,最为重要的便是符合认知特点,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加以总结并归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化学学习效率。

3.运用于化学知识的总复习

为了提升化学学习水平以及知识的运用效率,我们必须要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转变自身的学习方式,将原来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从而不断提高化学学习效率。进行化学知识的总复习时,更多运用的是归纳法,将化学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分块,归纳每一块的主题。而具体归纳的方式与内容,需要我结合自身知识理解水平加以确定。其实复习的过程也就是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再次进行归纳与整理,这样做主要是为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并通过归纳与总结学会运用。归纳并非是将相似的知识堆到一起,而是要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找出其本质联系,从而实现归纳法的本质意义。

三、结束语

高三阶段的化学学习以复习为主,因而归纳法的运用十分必要,我们只有正确认知归纳法本质,熟练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实际意义,提升化学知识的学习效率。

作者简介:

李明哲(2000.02.23~),男,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族:汉,华中师范大学及时附属中学高三学生。

高三化学论文:高三化学总复习策略新探

摘要: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高三化学总复习中,以学科结构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利用预备铃后10分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实现了新课标中关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同时,作者通过对参与预备铃后10分钟的“五步曲”复习实践探究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一些相关的调查结果,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高三化学复习策略的实践进行了反思,以供其他化学教师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预备铃后10分钟;合作学习;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化学知识点零散、繁多,而且学生对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往往不能较好地将选修模块中的深层次内容与必修模块中的基础内容衔接整合,导致知识的存储始终处于零星状态,难以形成知识网络,使得“一学就会,一放就忘,一做就错”成为常态。

而高三化学总复习的目的主要有两点:及时是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散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第二是促使学生形成学科能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在时间紧迫的高三化学复习当中,每个班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更有学生由于成绩落后而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出于对学生能力的担忧而不敢放开手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反而会不自觉地只注意系统的书面知识,采用“满堂灌,拼时间,多练习”的方式来进行复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学科知识片段以及一定水平的自主与探究学习的能力,只需要教师创造足够的机会,充分{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学会主动地把知识进行关联和整合,能力素养也会慢慢地得到提高,从而进一步使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样的高三化学复习也能实现新课标中关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

在上述想法的指引下,在过去两年高三复习里面,笔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以学科结构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利用预备铃后10分钟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 学科结构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是指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是指知识的整体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而非孤立的事实本身和零碎的知识结论”。他认为任何学科都有其基本结构,任何与该学科有联系的事实、论据、观念、概念等都可以不断地纳入这个处于不断统一的结构之内。这种基本结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因素,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因为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他就可以独立并深入地面对新的知识领域,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笔者认为高三化学总复习先让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是预备铃后10分钟教学的及时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 建构主义与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即学习者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学习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过程,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基础上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合作学习要求日常的学习时间里,小组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积极主动地通过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因此合作学习的一些形式及方法的设计要能够保障组员之间进行真正充分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个成员自己的先前经验、对知识的理解,都成为一种资源供大家分享和学习。在预备铃后10分钟的教学当中,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学生主动、积极、互助地共同参与到学习当中,有助于知识意义建构的高效实现。

三、预备铃后10分钟复习策略新探

带着对预备铃后10分钟怎么用的各种设想,笔者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高三化学总复习中围绕以学生为主体这个原则进行了尝试,从这两年的各次模拟考试和高考成绩来看,在年级13个理科班中,笔者所带的两个班基本上能够稳定在前几名。笔者分析总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和实施的反馈,最终确定下来完整的实施策略。下面把预备铃后10分钟复习策略简单概括成“五步曲”:

及时步:学情分析(前期准备,8月份及时个星期)

我们都很清楚要上好一节课,都离不开到位的学情分析,只有对学生学习情况充分地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以2015年所带的高三(11)、(12)班为例,这是接手的两个全新的班级。初步了解到11班成绩在年级上基本都是倒数的,而12班属于中等偏下的班,但这只是一个整体大概的了解,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学生有关化学学习的具体情况,笔者在两个班94名学生当中展开了问卷调查。下面列出调查的一个问题。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到以前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情况,学生的化学基础情况、化学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学科知识点掌握情况等等,为以后整个预备铃后10分钟的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第二步:组成学习小组(前期准备,8月份及时个星期)

根据上面的学情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采用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当今各国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其有用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不仅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尤其对于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对充分利用教学中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与相互影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等,其实效是令世人瞩目的。

合作学习小组采用4人为一组,一名组长和三名学生的组成形式。在这里,笔者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情况,把一个班所有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的学生,然后让学生在每个层次各一人,不分男女,自由组合,然后笔者在尊重学生的意愿为前提进行调整,组成异质小组。具体的合作学习小组的运行机理,笔者用下面的关系图(图1)来加以说明:

第三步:基础知识梳理整合(一轮复习开始,持续两个月)

高中化学可划分为如下五大模块:基本概念 、 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与计算。一般情况,多数教师是机械地按课本章节顺序或知识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浅层次的重复,没有真正把握新课标的要求,没有对课本和复习资料进行有机地整合,过分地依靠复习资料,不注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的,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这样的复习的模式往往会出现复习了后面的内容,很快又把前面的内容忘记了的情况。在此,笔者认为在整个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要把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整合,一定要做到主动和反复。主动指的是要走到教师复习之前,先自己把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反复指的是要把复习过的内容进行再复习从而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为了做到以上两点,笔者以小组抽签的形式把具体的基础知识点分派到每个学习小组身上,然后小组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把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并汇总在PPT上,并于预备铃后10分钟以汇报的形式给同学们进行复习讲解。下面我们以有机反应类型知识点归纳为例:

在预备铃后10分钟内,先由学习小组成员对以上内容在全班同学面前呈现并进行讲解,有时候可能表达不是太好,不过没关系,笔者会从旁引导、及时纠正并给予肯定,然后全班同学把该小组的总结进行集体朗诵和记忆,这样以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当基本知识点都复习完之后,P者再把学生整理的内容全部整合到PPT中,用于每节课预备铃后10分钟集体朗诵或者抽查等形式进行再复习以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整个过程从高三化学复习开始持续两个月,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大大地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本来看似重复单调、枯燥无味的高三化学复习增添了不少乐趣。

第四步:化学方程式有意义化记忆(紧跟第三步结束之后,持续两个月)

经过上一步,学生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要想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来解决问题,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能够快速地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运用到具体的问题当中。面对高中化学如此多而乱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普遍反映记不住,很容易出错,或者记住了很快就忘记了。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很多针对化学方程式的教学策略,实践起来也有不错的效果。然而,笔者认为,不管怎样的方法,都只是帮助学生在一定时间容易记住,但是要真正做到把方程式烂熟于心还是要通过把化学方程式通过关联以达到有意义化记忆,并且要不断地回顾重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基础知识的梳理整合完毕之后,笔者在预备铃后10分钟做出了调整,具体的流程分两步:

一是从“面”出发。把课本出现的化学方程式按出现的顺序整理到PPT中,让学生在预备铃后5分钟内进行默写,每次默写10个化学方程式左右。剩下5分钟,让学习小组把他们提前准备好的,觉得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或者多个方程式,通过联系生活、联系课本甚至是可以联系亲身经历来进行有意义化讲解。如下图2所示,某小组在默写完上面方程式之后,通过结合课本具体的实验装置、现象、注意事项等与该化学方程式有关的内容来进行关联,在讲到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时候,通过简单介绍了钢铁淬火的过程,然后提出“钢铁淬火之后,表面形成的黑色氧化膜是否是四氧化三铁?”,问题抛出之后,引起同学们一番激烈讨论,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做法,不仅让学生把化学方程式给记住了,还能形成这样一种关联的思维,每当看到化学方程式,都会自觉地进行一番思维的发散,让化学方程式的默写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反而变得充实有趣。

二是从“点”出发。经过及时步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住了课本上比较重要的化学方程式,也具备了一定的关联能力。紧接着笔者进行了一个提升,改成以某种元素出发,以网络状呈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如下图3所示,金属铁与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通过这样的做法,学生可以把同一种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关的方程式进行网络化关联,让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更加的和。

第五步:小组合作,习题讲解(第四步结束到高考前一个月)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习题讲解其实很常见,但在笔者看来,更多的教师只是停留在表面,纯粹只是让学生讲题而讲题,并没有事先为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而让学生做充分的准备,导致学生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做到有针对性地讲题,更不可能把题目讲通讲精。根据笔者的经验,在一个班级50多人中,真正能够从这样的习题课中取得进步的学生是少之又少,更多的学生是在所谓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愉快”地度过宝贵的40分钟。而笔者不同于他人的做法的一点在于充分利用好预备铃后10分钟,为学生做好知识与能力的储备。这是习题讲解活动的坚实基础。

在习题讲解环节,笔者同样进行两个阶段的安排:

及时阶段:教师指导,分模块讲题。首先,笔者按模块先后顺序,给学习小组指定某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自己做过的或者没有做过的题目当中挑选一道或者两道题目备选,当把题目准备好之后,小组成员会在笔者面前先陈述选题的理由并简单口述一下讲解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笔者会适当地给予指导,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和方法性错误。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由于过分紧张,导致一些自己准备好的内容无法顺利呈现给同学们,在这个时候,笔者会通过针对学生的问题,适当地抛出几个引导性的小问题,让学生重新找到题目讲解的方向,同时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学生的信心。

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适应该阶段的学习活动,笔者在内容安排上,先由较容易讲解的选择题开始,等学生基本适应了,再进入到难度较大的填空题讲解。 在本阶段,笔者只要求学生能够针对某一道题目做到能够把题目讲明白就足够了,这样让学生慢慢掌握讲题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不会给学生强加太大的压力。

第二阶段:根据组内实际情况,重点突破。经过及时阶段的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讲解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能够初步根据题目提炼出考查知识点和方向。进入到第二阶段,为了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切实解决每个小组的实际问题,笔者让小组成员根据平时练习、考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选取对应的题目,进行重点突破。在这个阶段,学生除了要把所选题目讲明白,笔者还鼓励学生可以针对题目的考点做出一些必要的延伸和总结,以此作为一个更大的提升机会。

从整个小组合作讲题实践情况来看,起初部分学生可能由于时覆还怀浞只蛘吖分紧张连选择题也讲得不清不楚,但是经过笔者耐心指导讲题要点之后,情况明显得到很大改善。两个阶段训练下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独立地把题目清晰完整地讲解下来。下面展示两个案例来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案例1

这是一道有关硫酸亚铁晶体制备的题目,上图为某小组成员讲稿,学生在处理这道题的时候,把整个过程的每一步的设计的原理和意图都进行了分析,真正做到把题目做透了。 同时,该学生不止把设问解决了,还针对本题设计到的结晶问题进行了延伸并进行了归纳总结。 笔者认为,这充分体现了该生已经走出来就题讲题的困境,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来完成一道题目,实属难能可贵!

案例2

这道题目所呈现的是一种学生陌生的元素化合物,该学习小组把对该题型的分析过程和注意的地方都进行了详细说明,把一道本来看似很难的题目用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给解决了。同时能够参照该题的考点,进行考点的类比延伸,并给出相对应的类似考点的练习。笔者认为该生在一道题的讲解已经可以做到尝试从教师的高度来理解一道题目。

四、教学效果分析

1.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地把握预备铃后10分钟的复习策略的实施效果,笔者于及时学期末再次用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高三(11)班和高三(12)班合共94位同学。发放问卷94份,收回94份有效问卷。下面将两次问卷调查的相同问题进行对比。

从以上成绩对比可以看出,学生在进行了预备铃后10分钟的“五步曲”复习之后,两个班的成绩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其中11班由于基础得到很好的加强,因此成绩进步体现得更加明显,而12班成绩则是稳重有进。

通过两次调查问卷的分析对比以及高二高三成绩的比较可以证明,预备铃后10分钟的“五步曲”复习实践探究对于学生的合作意识、认知、表达、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顺应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逐渐摆脱往日以“题海战术”为主的学习方法,减轻了记忆负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会了反思和整合知识的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反思及展望

笔者对本次实践探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期间不断地进行复习策略的完善和总结。学生成绩证明该复习策略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确实能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笔者理论水平、研究时间、教学实践等因素的限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 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够。笔者所在学校的生源于全市为中等偏上,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科基础较一般学校可能会好一点,同时研究对象也仅仅是年级的两个班级,因此得出的相关结论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要进行策略推广,还需要进行研究样本的扩大才可以。

2. 本探究采用4人异质化分组,但学生层次有时候区分并不明显。在异质组中好、中、差学生的个体能力有时差异较大,易造成沟通和合作上的困难,容易导致合作学习开展受阻,同时学生之间复杂的感情因素也有可能影响小组合作的开展效果。因此,在进行异质化分组的时候,还需要增加组内的情况调查,了解组内的成员是否存在矛盾、彼此间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差异,并对组内成员进行及时调配,务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组内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展现自己的机会。

3. 预备铃后10分钟时间比较紧,学生时间容易把握不准,容易造成课堂拖沓。因此小组需要提前两到三天开始准备,并把准备好的内容事先给教师浏览,这样便于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提前演练,掌控好时间的分配,让讲解更清晰,更有条理。

4. 学生在台上做汇报讲解时,要确保台下学生认真听讲、积极配合。因此教师需要实时关注学生动态,必要时可通过提问等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 学生在本环节准备的内容多种多样,教师如何保障这10分钟出效果并顺利过渡到正课并完成教学任务,这其中的难度和挑战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备课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多方准备,灵活实施,确保两方面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兼顾。

鉴于本复习策略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在当下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背景下,高一高二也可以灵活运用预备铃后10分钟来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作为一个过渡阶段,最终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教师为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来开展教学。

高三化学论文:高三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复习的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高三复习课,教师如何创设真实、综合、连锁式的探究情境,提升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和优化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课例基于Fe3+与I-反应的实验情境,整合了原电池装置、常见微粒检验方案、化学平衡移动方案的设计与评价3个核心学习任务。结合教学后学生认知测试结果、学生和听课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对教学效果和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论述,以期为高三备考复习提供案例参考和研究建议。

关键词:实验设计与评价;Fe3+和I-反应;高三实验复习;原电池;平衡移动

一、问题提出

实验能力的评价与测量,已成为近年来高考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是高考化学测查的重要内容,相关专题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学习重点和教学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能力是学生实验能力中的高阶认知与操作技能,具体包括对实验课题、目的及原理的理解,对实验过程的设计、决策、评价和优化,对实验现象与结果的认知、判断、分析和处理的综合能力。

一方面,通过文献分析,笔者发现目前相关研究集中在高考评价型实验题的分析[1]、实验设计课程的教学策略[2]、实验能力结构的评价测量[3]等,较少对具体教学实践进行探讨。另一方面,通过研究近三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这类试题的难度介于0.3至0.6,显示多年来全省学生整体上在这类试题中只有一般的表现,值得引起广大高三化学教师的反思。但一些高中因班数较多或实验条件有限,无论在新课学习还是高中实验复习阶段,都无法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活动,而教师主要通过一定量的实验报告书写训练题目来培养、强化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导致学生在实验设计与评价上存在突出问题――不能将所学知识理论融会贯通、遇到新情境不能迅速辨析并进行有效迁移、实验设计不够严谨合理、实验评价无从下手。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教师创设真实、综合、连锁式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能力提升。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Fe3+与I-反应的实验情境,整合了原电池装置、常见微粒检验方案、化学平衡移动方案的设计与评价3个核心学习任务,以驱动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决策、评价和优化。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4个问题:(1)如何创设真实、综合、连锁式的实验探究情境,以驱动学生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2)学生对本课教学过程有怎样的态度与评价?(3)教学后,学生在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上的认知测试结果如何?(4)参与课堂观摩的教师对本课教学活动有怎样的评价?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的选取

以广州市某高中44名高三理科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4人,女生20人。

2. 研究工具的设计

(1)导学案

笔者整合了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自编导学案,在课堂上基于Fe3+与I-反应的陌生情境,创设3个真实、综合、连锁式的探究任务,驱动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学生问卷

为了解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态度,笔者咨询过化学教育专家后使用Likert 5点量表形式自编问卷(见后文表3),量表的Cronbach α值是0.903,具有较高信度,符合量表编制要求;并发放“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能力”测试题。回收有效问卷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

(3)听课教师评价量表

由于本课同时是“国培观摩课”,为了解参与观摩课的教师们对本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本研究采用自编Likert 5点量表进行调查(见后文表4)。整份量表的Cronbach α值是0.895,符合量表编制的要求。共发放问卷56份,回收有效问卷5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

3. 研究流程的说明

本研究的实施流程如下:(1)进行教学实践的前期准备(设计导学案、量表、测试题);(2)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对参与课堂观摩的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3) 授课后第二天对学生发放“教学活动态度量表”和“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能力”测试题;(4)分析整合资料。

三、教学实践

1. 教学内容的整合

本节课的问题主线、知识主线及能力主线的内在联系,如图1所示。

2. 教学目标的确立

3. 教学过程的实录

课堂上,通过“1+3”教学,围绕同一个反应情境,设计出3个教学环节(教学实录见表2)。

4. 教学效果的分析

(1)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态度与评价

在授课后向学生发放问卷以评价本课教学效果,量表Cronbach α值是0.903,具有较高信度。由表3可知:①题目的平均分均在4.46以上,学生对学习任务设计意图的认同度比较高,对陌生情境融入真实、综合、连锁式探究任务的教学过程评价较高;③题目2、3的平均分较高,表明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原电池装置的设计和微粒检验方案加深了理解;(3)题目10、14的平均分较高,学生的认同度较高,表明本节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优化和改进实验方案,落实表达的规范和严谨性。

(2)听课教师的评价分析

教学后发放问卷,调查听课教师对本次教学效果的评价,量表Cronbach α值是0.895,具有较高的信度。表4中稻荼砻鳎海1)教师们对教学环节设计的认可度较高,有较正向的态度(平均分均在4.20以上);(2)教师们对本课教学目标达成程度的正向评价较高。

(3)学生教学后测的认知分析

在授课后发放“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能力”测试问卷,包含3道综合型实验探究题目,分别赋分10分,每道题目平均得分依次为8.5、8.4、8.0,得分均较高,说明学生掌握情况良好。进一步分析测查结果,学生在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及过程等维度的得分较高,但在分析现象、论证猜想、推导结论及操作细节上得分较低,可能原因是学生对陌生情境仍缺乏快速辨别、分析和迁移的能力,同时真实的实验经历积累不足,这些有待在后续的复习备考中进一步加强。

四、教学反思与研究建议

反思此课例的教学,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如留给学生讨论和展示的时间应更多一些,应创设一些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等。对于如何创设真实、综合、连锁式的探究情境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的高三实验复习教学,笔者有以下建议:

1. 精心选题

实验设计与评价专题复习的选题十分重要,好的题目一要有综合性,能促使学生联系复习过的实验基础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反应原理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二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但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同时又能使所学内容得到巩固和提升。

2. 保障时间

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都需要学生经过深入的思考、讨论后得出,教师要事先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难点,课堂实施时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讨论和表达,在这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分析、表达、迁移和创新能力。若安排的时间过紧,各个环节匆匆忙忙走过场,实验方案和设计都由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样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3. 落实实验

将真实的实验带入高三的复习课堂,不仅体现了实验设计与评价的目的――用更优化的实验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在方案的实现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再者也让学生在真实的实验操作中巩固了实验的基础知识。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设参与实验、动手实践的机会,能分组的尽量分组,受条件限制的可采用教师或学生代表演示实验,实现“纸上写实验”到“动手做实验”的转变[4-5]。

高三化学论文:高三化学个性化作业思维导图教学案例及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三个教学案例阐述了学生思维导图作业在高中化学复习课教学实践中的优势:能够弥补传统作业的不足,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到“学会学习”,优化课堂教学,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化学个性化作业;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思维导图由英国著名教育家托尼・博创立,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形象的思维逻辑顺序图示,将一切能够联想到的或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罗列,呈中心辐射状分布。“图示是个体的整块的系统知识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在认知心理学看来,图式就像是围绕某个主体组织起来的认知框架或认知结构,其中有许多空位,以便容纳新知识。”[1]英国管理学家Dr.Tony Turrill说:“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你一下看到问题的全部。它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你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在英国思维导图已经作为国民中小学的必修课,德国、新加坡、美、日、韩等也在大力推广思维导图。

从多元智能角度看,学生绘制化学思维导图个性化作业,能平衡逻辑思维能力和图像接受能力,同时开发左右脑,促进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的发展,同时需要学生应用色彩、形状、线条等因素表达出知识间的层次和逻辑关系,能帮助学生将烦琐、庞杂的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二次整合,可以锻炼学生概括、发散思维的能力甚至可以反映出在思维上存在的不足。

二、学生思维导图作业的实践

笔者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应用学生思维导图个性化作业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和解题,具体做法如下:

1.思维导图学习阶段

通过以思维导图为主题的化学小报在班级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作用和绘制基本过程等,让学生接受思维导图,重视思维导图在高三复习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借助班级微信群,分享一些思维导图案例和绘制技巧的文章,在复习课中逐渐渗透思维导图的画法和应用。

2.思维导图的实践阶段

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整章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依自己的理解画出思维导图;其次,教师批阅学生交上来的作品,对其在思维导图中体现的思维错误进行一定程度的点评。接下来,教师在课堂上抽取一幅典型作品,先让其作者依图介绍复习要点,然后大家讨论还可以进行哪些补充,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作业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根据课堂复习情况,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改或重新制作,并适当地在图中插入一些事例,以帮助自己加强记忆,从而形成个人的复习资料。这样,整章内容就浑然一体,浓缩为一张思维导图,知识盲点、能力缺陷也就非常清楚,从而逐步达到“把书读薄”的目标,复习课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3.学生个性化思维导图案例及分析

[案例1]高三一轮复习“生产生活中的氮及含氮化合物”,笔者先布置学生自主复习后整理思维导图,以下为一个学生的作业作为典型当堂点评:

[案例分析]此学生作业应用了归纳,在对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颜色差异后对二者的相似性有毒进行归纳,由硝酸的易分解联想到同样因为见光易分解而保存在棕色瓶里的次氯酸,并且将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的转化串成一线,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了内在逻辑的梳理,并把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图画出来,此作品作为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中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的方法介绍可谓可圈可点。

[案例2]高三化学复习中学生做题时必不可少的,教师能不能有效讲题关键在于能否发现学生的思维误区进行针对性讲解,笔者尝试选择具有一定难度和思维过程的选择题让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解题的过程表示出来,教师通过学生的解题思维导图判断学生解题思维是否合理。

[题目]某一混合物水溶液,只可能含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及时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②第二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Cl-不可能存在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K+一定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学生思维导图作业]

[案例分析]此溶液中不含有镁离子,作为选择题学生可以选到正确答案,但笔者发现不少学生的思维导图中体现出不含镁离子的判断是通过①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得出的结论,学生认为题目讲收集到气体0.04mol言下之意是没有沉淀生成,而这样理解题意显然是牵强的,暴露出学生思维的不严谨性。正确的推理过程应该是根据步骤③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可知有3.94g沉淀溶解,判断原溶液一定含有CO32-、再根据Mg2+不与CO32-大量共存知原溶液不含有Mg2+,同时上述思维导图也暴露出学生对CO32-、SO42-只能做定性判啵无法通过沉淀的量进行定性计算CO32-、SO42-的物质的量,更无从谈起利用电荷守恒判断K+的存在。

[案例3]化学实验题中的计算是高考化学中重要的考查方式,让学生将题干以思维导图形式梳理出来,更方便理解题意进行计算。

[题目]有某种含有少量FeCl2杂质的FeCl3样品。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采用下列步骤进行:

①称量mg样品(在2~3g范围内);

②向样品中加入10mL 6 mol・L-1的盐酸,再加入蒸馏水,配制成250mL溶液;

③量取25mL操作②中配得的溶液,加入3mL氯水,加热使其反应;

④趁热迅速加入10%氨水至过量,充分搅拌,使沉淀;

⑤过滤,将沉淀洗涤后,移至坩埚,灼烧、冷却、称重,并重复操作至恒重。

试回答下列问题:

……

(6)若坩埚质量为W1g,坩埚及灼烧后的固体总质量为W2g,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请把结果约到最简)? 。

[学生思维导图作业](6)计算过程如下:

[案例分析]本题的题干转化为思维导图形式,对于第(6)步的计算变得一目了然,利用元素守恒观,样品中的铁元素最终全部转化为灼烧后的Fe2O3中的铁,难点在于实验过程中的换算如配制250mL量取25mL进行实验,不用思维导图,学生容易疏忽这个细节,通过思维导图思路变很清晰,简单计算便可得到答案。

三、学生思维导图个性化作业评价与反思

思维导图个性化作业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间横、纵向联系。学生在归纳整理知识结构中思考、整合,使自身的知识体系更加系统科学、完善化,这种个性化作业不仅促使他们主动思考,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空间智能的发展,同时也容易给学生带来成功体验,因为角度可以不同,答案没有,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2]。

实践表明,有效的学生思维导图个性化作业在实施中要做到:

(1)教师加强示范:平时教师在题目讲解或课堂板书中多利用思维导图,除了能让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画法,明白思维导图的用处,还能优化课堂教学。

(2)学生勤加练习: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布置思维导图作业,如复习课的知识梳理、计算题或推断题的解题过程多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

(3)加强师生交流:构建师生互动平台,教师多做思维方法如联想法、归纳法、对比法等的指导,启发学生主动建构,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在教师点评中帮助弥补学生思维的不足。

(4)引导学生反思:教师点评后学生多做反思,如思维的发散性、严谨性等,发挥学生思维导图的效果。

高三化学论文: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型的探讨

【摘 要】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化学复习阶段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进行了探讨。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别从三个环节进行了阐述:①重视课前的充分准备;②注重课堂的精心设计;③强化课后的自我反思。

【关键词】试卷讲评 课型探讨 三个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164-01

试卷讲评是高三化学复习阶段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试卷讲评课,对于纠正错误、巩固双基、规范解题、熟练技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有着特殊的意义。然而,目前部分教师对试卷讲评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教师上课没有重点,面面俱到,从及时题详细分析到一题,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效果自然不好。那么,试卷讲评课应讲些什么,怎样讲,带着什么样的心态去讲呢?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在校专家督导组的指导下,就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模式进行了摸索、尝试、探讨。下面笔者把我们共同研讨的成果与各位老师分享和交流。

一、重视课前的充分准备

化学试卷讲评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充分的准备,以便把握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缺陷。化学试卷讲评课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认真阅卷

只有通过及时批阅试卷才能够发现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深刻了解到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统计

统计时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①试卷分数以及过线人数的统计;②学生主要错误类型的统计,学生主要错误类型的统计我往往通过设计问卷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完成,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题技巧、临场心理因素等方面。

3.归类分析

做好试卷的归类可以有效地提高讲评课的课堂效率。归类方法应根据试题的具体情况进行,如按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按解题的方法进行归类,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类。

二、注重课堂的精心设计

一节高效的试卷讲评课,除了教师课前深入分析试题内容、把握学生的答题情况外,还要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同时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1.试卷讲评要及时

每次考试结束之后,学生对于自己的考试成绩和正确答案有着强烈的渴望,此时讲评效果好。如果拖延久了学生已把试题忘了,情绪懈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试卷讲评应突出时效性。

2.试卷讲评要有针对性

试卷讲评要突出重点,要抓住关键性、典型性问题加以点拨剖析。对于学生存在的典型错误,教师应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总结:是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不清楚,还是审题不清,题目要求理解不;是化学用语书写错误还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是解题格式不规范还是考试心理紧张等等。教师评析时应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重视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突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的培养。

3.试卷讲评要有拓展

由于受考试卷面、考试时间等的限制,试卷不可能涉及所学知识的全部,在考察主干知识时,命题人往往通过变换题意、角度、题设条件等,以点带面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显然教师试卷讲评时就题论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试题,把题目的知识点向广度和深度上加以延伸、拓展,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

4.试卷讲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试卷讲评课中,老师要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我通常的做法是做好试卷统计分析后提前将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独立纠错,自查自纠,期间鼓励学生间的同伴互助、相互交流。在课堂讲解时,我会让程度一般的学生去反映问题,让中等程度的学生去解决问题,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去评价问题。老师要善于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体会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其内在兴趣,使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

三、强化课后的自我反思

试卷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学生的薄弱环节,通过教师的一次讲评,学生不大可能掌握。因此,试卷讲评以后,教师还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为此,我通常的做法是:每节试卷讲评课我都会留下5分钟的自我反思时间,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典型错题摘录在错题本上,注明正确答案和简要的解题思路。同时引导学生做“题后反思”。每节试卷讲评课后,我都会针对本节课讲评的重难点内容以及学生答题易错点设计一定的变式训练题,作为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期达到反复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及时消化讲评内容、巩固讲评效果的目的。

总之,要上好高三化学试卷讲评课,教师应多下功夫,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诸方面都得到训练和提高,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希望老师们在授课时,要注意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设计课堂,使课堂教学更趋。

高三化学论文:高三化学及时轮复习有效性教学之我见

摘 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高中理科生所学理综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高一、高二以及初中的学习,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教师在高三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复习,能够大大提高他们的化学能力。再加上学生进入高三后,直接进入高考的学习阶段,使高三复习指导变得尤为重要,及时轮复习也成为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阶段。因此,以高三化学的及时轮复习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有效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三化学;及时轮复习;有效;教材;练习;因材施教

学生在进入高三后,时间变得十分紧张,学习任务也十分重。因此,他们必须掌握科学的复习策略,才能收获好的成果。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原本成绩不好的学生会在高三或者是高考突然成为一匹“黑马”,轻轻松松地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而一些原本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可能会在高考中落榜。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高三阶段的复习技巧以及心态等方面出现了变化。因此,教师必须要指导高三学生做好及时轮复习,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使其能够从容应对高考。下面,笔者从认真钻研教材,合理整合教材内容,加强练习以及因材施教三个方面,讨论高三化学及时轮复习的有效性教学。

一、认真钻研教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历代高考状元在谈到学习技巧的时候,几乎都会说“读教材,学教材,吃透教材”。化学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考命题老师在设计题目时的主要来源。任何的化学题目都是以化学教材为基础,并由其延伸出来的。因此,教师在指导高三学生进行及时轮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认真钻研教材。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必要的时候可以打乱教材的编写顺序,指导学生能够从整体角度来学习化学知识。如,在鲁教版的化学教材设计中,有机化学的知识点出现在必修一以及选修五等教材中。在高三的及时轮复习中,教师可以将这些关于有机化学的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使学生掌握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等具体知识,掌握制取甲烷等气体的实验技能,并重点复习有机化学的氢谱图、质谱图等。

二、加强练习

虽然素质教育不赞成教师采用“题海战术”来开展教学活动,但练习依然是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化学成绩的主要教学手段。然而,现在很多学生做题时总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答题技巧,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重他们的学业负担,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要注意在练习中训练高三学生的答题技巧,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首先,教师应该加强题型训练,即将教材与高考要求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完成历年来高考真题的练习。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理综综合性的模拟训练,消除学生对高考理综试卷的陌生感。再次,教师要规范学生的答题情况。很多学生在高三的复习中,存在一个认知误区,他们认为只有多做题,尤其是多做难题才能提高其化学成绩,忽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做题时由于无法规范书写化学方程式,或者漏写化学实验的具体反应条件等失分。,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的答题速度以外,还要关注学生的答题质量。在每一次训练中,都要确保学生已经掌握这些知识点以及相关答题技巧,切忌追求大量训练使得学生苦不堪言。

三、因材施教

复习教学与日常教学活动的区别在于,前者重重点,后者重基础与。高中生经过前期的化学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然而,他们的认知水平、身心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是不同的。因此,在高三的及时轮复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及时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消除每位学生的“盲点”。在每次考试以及练习结束之后,学生都要认真分析自己的错误,并且找出原因,真正做好纠错。在高三化学的及时轮复习教学中因材施教,不仅能够节省教学时间,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还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以轻松的心态迎接高考。比如,在面对实验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时,笔者会增加他们亲手操作实验的机会,让他们能够通过动手操作,了解化学反应条件。

总之,高三化学的及时轮复习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为后面复习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必须要在这个复习阶段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其轻松备战高考。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加强训练,让学生亲自体验高考理综试卷设计形式以及命题思路,尽较大可能消除他们对高考化学的紧张感;因材施教,针对每位学生制定不同的复习策略,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正确认识他们的问题,及时反思,做好纠错。

高三化学论文:对新课标下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的思考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很多科目的教学都发生了较大转变。目前,国家对高考是非常关注的,这涉及人才培养以及国家教育体制,并且对后续的工作也将产生较大的作用。为此,对高考中的每一项科目,都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在理科教学中,化学所占的分值比重较大,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关系到学生的成绩及能力拓展,因此要进行重点分析。除此之外,高三化学还包括了大量的实验内容,如果可以在这些方面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相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针对新课标下的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进行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高三化学;实验;新课标

与传统教学有所不同的是,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主要是对固有的知识、教学完的知识,再一次进行学习,重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确保学生能够在多个方面进行深入了解。从客观角度来分析,高中化学的难度比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是一个新的挑战。复习高三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内容、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都有一个的了解,同时可以应用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解答问题,减少遗忘和错漏的现象。

一、复习构想

就高中化学而言,其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阔的,与初中化学是两个概念。当下很多院校在开展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的过程中,单纯地表现为灌输式复习。表面上以复习的状态开展,实际上则是以教师的思路引领学生,未充分满足学生自身的要求,以至于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很多方面的教学任务都无法有效完成。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高三化学实验复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基础复习与任务复习相结合

从时间上分析,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能够提供的时间非常少,但需要完成的复习任务是比较大的。此时,要想在最终的工作中得到理想的成绩,并不容易。为此,应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能力及学习特点,将基础复习、任务复习良好地结合起来。针对学困生,要求其充分掌握基础内容;针对中等生,要求其在基础内容上,完成少量任务;针对学优生,则以任务复习为主。

2.提高型复习

对于高三学生来讲,化学实验的复习工作,既要在效率上得到较大的提升,又必须在质量上有所巩固。因此,建议实施提高型复习的方法。该方法会将化学实验知识进行良好的整合,保障实验内容可以更好地进行重组,同时还可以依据学生的个人特长和能力,实施创新思维训练,充分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以此在复习过程中实现加深记忆的目的。

二、应用多元智能理论

与其他科目相比,高三化学实验的组成部分比较多,并且在很多方面对于学生的耐力、记忆力、毅力等都具有挑战性。很多学生面对庞大的知识体系,再加上自身的能力不足,因此无法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最终的成绩也不突出。此时,可以尝试在高三化学实验的复习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1.高三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虽然要面对非常繁杂的知识,但是各项知识点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复习过程中,抓住不同阶段的知识点,利用网状的方法,推导出不同的知识体系,从而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例如,任何一个化学方程式中,都存在多种物质,不同的物质可以推导出不同的反应,这种环环相扣的方法,可以加强学生的联想能力,不断地填补空缺。

2.高三化学实验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学习过程中的实验必须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而复习过程则是为了深度地掌握和利用,所以实验室的内容不可缺少。教师应该在3~5节理论课程之后,配合1~2节的实验课程,以此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也可以通过理论推导实验,或者是利用实验来推导理论,最终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三、提升实验的实践效果

从客观角度来分析,部分教师虽然积极地让学生进行化学实践操作,但是得到的效果距离预期差异较大。原因在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机械操作,未按照“有效原则”来开展。今后,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好各种实验仪器的作用,能够详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原理、作用等;总结化学反应的结论以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或者是在化工企业生产中的运用;要让学生对实验有所认识,确保其记忆巩固,运用熟练。教师需要加强学生术语表达的规范性,切中要害,如果学生表达混乱会影响实验题的解答。常见的有把“活塞”当作“开关”,把“排空气集气法”当作“上排法”等。

总之,本文对新课标下的高三化学实验复习展开讨论,从现有的工作成果来看,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无论是在动手操作方面,还是在理论学习中,都开始进行大量的总结与探讨,对自身的不足予以有效弥补,整体成绩有所提升。今后,应该在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中不断努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知识、运用知识,最终取得理想的效果。

高三化学论文:如何提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有效性

如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已经过半,就拿我校来说,课堂上教师虽然帮助学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散的化学知识进行逐点扫描,夯实基础,奈何从月考的成绩分析来看学生掌握的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如何提高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的有效性?下面我就自己在从业几年中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过程中的经验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高三一轮复习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每一位进入高三的化学教师对这个问题都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所以认真研究新课标和考试大纲,高考真题的梳理和练习,熟悉并掌握考点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少走弯路,正确把握复习方向,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学生高三一轮复习什么,怎么复习,复习到什么程度,高考怎么考?和教师不同,学生对这个问题异常迷茫。若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我想十之八九都是答不上来的,可能有学生会说跟着老师走。所以,教师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就应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元素化合物及其性质中的“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一节复习课中我这样设计:首先,展示高考怎样考――近几年“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一节内容相关各省高考题分类汇总;其次,与学生共同阅读总结出高考的相应考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纯硅的制备等。然后展示这部分内容的考试大纲,让学生明白这堂课我们复习什么,通过复习我们要能解决哪些类似的问题,高考原来考这些内容……以这些引入这节课的复习,那么这堂课的效率和针对性无形中就有了很大的提高。然后,这节复习课从学生熟悉的二氧化硅出发,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材料出发,一步步构建知识网络图,将二氧化硅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它们的性质及用途,乃至衍生到高纯硅的制备都呈现在课堂上。课堂的再次回到起初展示的高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得知识点在课堂上得到内化,节省学生的复习时间,提高了复习效率。这节课结束后,学生对高三一轮复习什么,怎么复习,复习到什么程度,高考怎么考?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总之,学生好比是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战士,对高考这个无形的战场也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练兵千日,用兵一时

课堂上这个题我们已经讲过了,但是课后出现类似乃至相同的题目学生仍然不会,或者说拿不了满分。那么如何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果子,如何在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提升学生的能力,就成为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方面,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教辅资料,充分发挥教辅资料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是我常用的方法,将每个知识点对应的各省近几年的高考题分类汇总,甚至选择题中的每个选项,你分得越细致,学生练习起来就越方便,学生的收获也就越多。例如,我们可以将有关于离子反应一节内容的离子共存问题高考题挑选出来,把其中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题目再分成三类:因生成沉淀或者生成易挥发的物质再或者生成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这样的工作虽然细致繁杂,但一旦你做了这样的分类,无形中就帮助学生降低了高考题的难度。不是经常说高考题较难吗,其实难题都是一个一个简单题串联起来的,不过是加强了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我发现这样做,学生很快就能从中总结出规律来,哪些离子是因为复分解反应,哪些是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有哪些是应因为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而且也可以帮助教师突破课堂上的难点,例如,化学平衡图像问题;还有利于学生寻找解题方法,比如说金属与氧化性的酸反应的核心解题方法――得失电子守恒。正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虽然,最终真正战役也就一场,但学生却需千锤百炼,好的将军练兵一定是有章法的。

三、知错就改

如果说让学生将每天练习中所有错题都更正一遍是不太现实的,因为一来学生每天的任务都很重,二来很难持之以恒。高三复习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有很多次,一轮复习也不例外。所以,我的做法是首先要表示出对月考和周练的重视,我会非常仔细和认真地讲解这些试卷,课堂上与学生共同作卷面分析,课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更正错题,并逐一检查,尤其是我校学生较为薄弱的有关于计算的题目。一是因为这些试卷是出题教师思维的精华,而又细致地体现了各个阶段的知识要点。二是因为高考中常考的点一定会反复出现在这些试卷中,若学生在这次考试中错了,经过一次更正或者在考试中再更正,一次次的更正下来,肯定能够将知识点及相应的解题方法掌握。例如,高考必考的实验题,一般也是学生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学生在一遍遍更正的过程中,能够摸索出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个道理学生都明白。若能做到知错就改,我想到上考场的那24小时会不会无错可改呢?

高三化学的一轮复习有很多策略和方法可供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在这里我仅将我在高三复习中觉得比较有效的方法提供给同仁们,希望能使学生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将知识掌握得更扎实、更系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考这个战场上真正做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高三化学论文:浅谈高三化学复习的高效策略

【摘要】高三化学复习策略不正确,不单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障碍,也是学生高考失分的重要原因。影响学生失分因素很多,而本文主要从学生层面分析、探究可行的高三化学复习策略,希望对将要进入高三的理科学子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对于高三学子来说,高三化学复习无疑是一场学生与时间赛跑的比赛。那么,如何才能在这场与时间赛跑比赛中胜出呢?这很多程度取决于高三学子所采取的复习策略。那么,高三化学复习,到底有哪些高效的策略?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策略:

策略一:明确基础,一步一印

什么是基础?基础就是你在过去的学习中所掌握的概念、理论以及方法。据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理论以及方法总共有250多个。这些概念、理论以及方法在中学化学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概念和理论吃不透,势必会在后面的复习中举步维艰。因此,同学们必须重视基础的复习,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个概念和理论弄懂、吃透。那么,如何才能弄懂、吃透呢?是不是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就可以啦?当然不是。每天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不是知识,只是一种信息。学生只有将这种信息经过头脑加工后,才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里所说的加工,是指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并网――应用――创新――储存”。例如,对于SO42―的检验,高三学子都知道是“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但如何检验SO2气体中是否含有SO3气体呢?如果能够联想到“将可能混有SO3的SO2气体先通入到水中,然后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就算是对“SO42―的检验方法”进行了信息加工。

策略二:科学记忆,有序有效

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要记的东西很多。如果没有科学的记忆方法,记起来肯定费时费劲。那么,有那些比较好的记忆方法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种记忆方法:

1、分类记忆法 经验告诉我们,零散的知识点如果逐个去记,会很费时间。如果进行分类,或将相类似的知识编写成口诀,记忆和研究起来会方便很多。如记忆物质的颜色时,可以将相同颜色的物质放在一起。红色物质:Cu、Fe2O3、Fe(SCN)3、Fe(OH)3。

2、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可以增加记忆的趣味,使记忆变得轻松一些,且记得更牢。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谐音为:嫁给那美女,心铁惜钱轻,统共一百金。

3、图像记忆法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如果将一些要背的实验文字知识换成相关的套装仪器,学生就一目了然了。如图1,是过滤操作的整套仪器,一般的学生看了就知道所用的仪器、注意事项了。

4、网络记忆法 不同的物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果可以将相关的物质以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不仅可以看到物质的性质,还可以看到物质间的联系,真的是一举两得。而这里的知识网络可以是老师提供,但好是学生本人亲手绘制出来的。因为学生亲手绘制,有一个思考与创新的过程,他们会记得更牢。

策略三:及时复习,省时省力

研究记忆学方面的专家――艾宾浩斯曾提出过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图2)。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我们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1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所以说学习后必须及时复习,以减慢遗忘速率。

与日常生活一样,经常见面的人你总是长久不忘,经常见面的知识,才能在你脑中根深蒂固。所以,对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一定要经常复习, “温故而知新”。经过长期的实践,部分化学老师提出了以下复习时间安排:

1、每节化学课后用2分钟重温该节课涉及的规律、解题思路及易错点;

2、当天晚上像过电影般再现一下该节课涉及的规律、解题思路及易错点;

3.每周用一到两个小时重温本周的知识点,要求做到一点一题,一规律一思路,一易错题一反思。

及时复习,省时省力。希望我们的高三学子能够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策略四:珍惜错题,感恩错题

做错题目有多种原因。可能是粗心,也可能是思考方向错了,还可能是相关知识点压根没有弄清楚,。但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如果不给予重足够视,下次再出现类似的题目,还照样会错。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错题,对错题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并作好记载。然后每隔一段时间重新再做一遍,不让自己在相同的问题上跌倒两次。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我们采取的纠错方法也不同。常见的方法有:

1、摘抄法:将错题分类摘抄在专门的错题本上,然后在题目旁边写上心得;

2、剪贴法:将错题从试卷或者资料上剪裁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在不同的错题本上,然后在旁边写上心得;

3、直接纠错:在试卷或资料上直接纠错,然后有序地整理试卷或资料,按时间、类别整理成册;

错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我们应该直面错题,珍惜错题,感恩错题,让错题成为我们备考路上的指路人,备考路上的好朋友。

策略五: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孔子曾说:“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也。”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保守和自封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有好东西应大家拿出来分享。在高三的化学复习中,我们应该多结交志同道合的同学,与同学合作学习。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同学之间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分享思想,则彼些间的知识就会增长不少。因此,同学们,在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合作学习。那么如何合作学习呢?这里本人提倡的合作学习,可以是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也可以是课后的合作学习。例如,我们可以以化学小组的形式展开,分工合作,资源共享。通过化学小组中的“兵帮兵”,最终达到“兵强兵”。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场学生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以上是本人认为比较有效的高三化学复习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给看到本文的学子一些帮助,让学子们跑得更快。

同时,也希望看到本文的同行、专家们能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高三化学论文:浅谈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如何落实回归教材

只要高考存在,我们就无法回避思考如下问题:高考题是如何生成的?高考题中的难度是怎样造成的?它们与教材的联系是什么?如果抓住高考命题的规律,我们的高三备考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复习效率。近年来,中学老师都有一个共识:高考备考,要注意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形成知识网络。

一、总复习教学落实回归教材的意义

仔细分析近三年福建高考理综测试化学试题,发现大多数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中学化学教材,而且是中学化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但许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将课本束之高阁,仅仅依据复习资料做高强度的练习,这是一种误区。在每年的高考评卷中,往往会出现一种现象,越是简单的试题越容易失分,这就是脱离课本复习的后果。因此考生在总复习时回归教材就特别必要,不仅要重视教材还要吃透教材。

二、复习教学落实回归教材的教学与指导策略

1.引导学生学习《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

对化学的重要考点要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在看书时有的放矢、高屋建瓴,避免漫无目的,眉毛胡子一把抓。例如,明确化学常考的考点有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元素周期律“位―构―性”、物质结构、反应原理等。看教材时可以对这几块知识多加重视,也便于挖掘教材中深层次的信息和弥补以前对重点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

2.构建知识网络

围绕知识脉络有序地、逐步地进行研读,把学过的知识先串起来,看到教材目录要经常在大脑里先回顾一遍。例如,必修1中“海水中的元素”涉及两大金属钠、镁及其化合物和重要卤素非金属氯、溴、碘,同时还包括高中阶段两大重要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内容多而繁杂,因此可以按照下面的知识脉络去阅读教材:

在这个清晰的知识体系下依次对教材展开阅读,如同一棵完整的树,先长主干,再长侧枝,长树叶,不断延伸。

3.整合教材分散知识,完善学科知识结构

在复习中应针对高三学生的思维特点,整合分散知识,通过整合复习,打破原来的模块界限,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完善学科知识结构。

例如,鲁科版化学2中第2章“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与“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两者整合起来复习,并要学会对比分析,挖掘选修中的阐述与必修中的区别。

4.改变教材知识呈现方式,突破复习的基点和难点

教材对知识的呈现方式,主要是以文字叙述为主。学生在长时间的阅读中,容易产生疲劳,并且在泛读教材中抓不住知识的基点、难点,阅读效率低。因此,在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的方法上应该做一些改变,可以尝试改变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

5.带着曾经学习过程中的盲点或者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去探究

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以前存在的疑惑,便于激活旧知识,做好查漏补缺,弥补薄弱环节。知识漏洞是在各种考试和作业中体现出来的,可找出以前的习题或者错题本,从教材中找到相应知识点的详细描述。

6.挖掘教材细节,提升分类归纳能力

在高三化学复习时,学生普遍感到化学知识零散,似无规律,难记难学。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归教材,挖掘教材细节,合理地分类归纳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

三、具体复习教学案例阐述如何回归教材

【案例】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复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考点

(1)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特点。

(3)掌握运用浓度商和平衡常数来分析沉淀的溶解、生成和沉淀的转化。

(4)掌握简单的利用Ksp的表达式计算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

【基础回归】引导学生关注课本的哪些知识点

1.一些电解质如BaSO4在水中只能溶解很少,可以说是难以溶解,所以称为  ;  ;。尽管这些电解质难以溶解于水中,但在水中也会建立一种  ;  ;。

2.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合乎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其基本特征为:

(1)  ; (2)  ; (3)  ; (4)

3.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

,简称  ;  ;。请写出PbI2,Cu(OH)2,BaSO4,CaCO3,Al(OH)3,CuS的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Ksp表达式。

4.溶度积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  ; ,Ksp的大小和溶质的溶解度不同,它只与  ; 有关,与  ; 无关。利用溶度积Ksp可以判断  ; 、  ; 以及  ; 。

5.沉淀的转化是  ; 的过程,其实质是  ; 。

(1)当Qc大于Ksp时,情况为:  ; ;当Qc等于Ksp时,情况为:  ; ;当Qc小于Ksp时,情况为:  ; 。

(2)一般说来,溶解能力  ;  ;  ;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  ;  ;的物质。

(3)应用:生成沉淀的溶解能力越弱,离子被沉淀得越彻底。例如工业上常用S2-沉淀除去废水中的Hg2+、Pb2+。

【难点突破】引导学生思考回归课本的本意在于提升解题能力

设计如下几个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已知在25℃的水溶液中,AgX,AgY,AgZ均难溶于水,且Ksp(AgX)=1.8×10-10,Ksp(AgY)=1.0×10-12,Ksp(AgZ)=8.7×10-17。

(1)根据以上信息,判断AgX、AgY、AgZ三者的溶解度(“已被溶解的溶质的物质的量/1L溶液”表示)S(AgX)、S(AgY)、S(AgZ)的大小顺序为  ; 。

(2)若向AgY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AgX固体,则c(Y)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25℃时,若取0.188g的AgY(相对分子质量188)固体放入100mL水中(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溶液中Y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4)①由上述Ksp判断,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Z的转化,并简述理由:  ; 。

②在上述(3)的体系中,能否实现AgY向AgX的转化?根据你的观点选答一项。

若不能,请简述理由:  ; ;

若能,则实现转化的必要条件是:  ; 。

本题设计意图:AgY与AgZ、AgX的相互转化,形式上是溶解性不同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实质上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原理”有一个定性结论:一般来说,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并且教材以AgC1―AgI―Ag2S沉淀转化为例来论证该结论。但这个结论在学生学习中易形成负迁移,造成思维定势:只能由溶解度大的物质转化为溶解度相对较小的物质。那么由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化为溶解度相对较大的物质,可不可行呢?教材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以溶解度更小的BaSO4制取BaCO3为例来说明。

2009年浙江省高考理综试卷第10题的考查点就涉及该结论,题干如下: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判断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能不能转化为MgF2,很多考生判断为“不能”。可见,在复习“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时,设计层层递进的相关题组,突破“沉淀相互转化”的难点,显得十分重要。

总之,正确合理地利用教材有利于巩固高中三年化学学习成果,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教材内涵能力,应对高考试题也能快速有效地将获取信息与教材中的知识相结合,从而顺利解答试题。

高三化学论文:OAE教学模式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现存的复习课很多老师主要采用基础知识梳理和典型习题分析的教学思路,从巩固训练到课后小结,这样学生思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运用OAE教学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复习课堂的效率,落实高考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OAE有效教学模式 复习课 实践

高考复习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宏伟工程。很多时候教师没能对学生存在的思维问题进行分析,导致课堂复习效率低。OAE教学模式在高三一轮复习课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高三复习课的学习效率。

一、OAE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决定课堂教学的层次和水平,目标表述的具体程度体现教学思路的清晰程度,清晰规范的教学目标也是设计评价任务和教学活动的依据。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思路:1.分析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2.分析教材具体的知识本体及其主线;3.分析相关的原有认知和后续认知;4.分析承载的化学核心观念、思想和方法。

(二)基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学习活动是达成学习目标的途径。活动设计的依据应来自教学目标、评价标准和学生特征。每堂课活动不在于多,在于精,用透、用足每一个活动素材,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影响学习活动有效性的因素,较重要的有学习内容、学习素材、组织方式、主体行为与学习时间分配等。

(三)课堂评价任务的设计

课堂评价是判断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途径。制定评价标准的依据是教学目标,评价标准应该能为课堂教学中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提供显性的、可操作性的判断指标,并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因此,评价标准是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活动之间的桥梁,设置好教学目标后,制定清晰的评价标准是实现促进学习的评价的首要条件,按照“教学目标-教学评价-教学活动”的线索展开教学,将能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OAE教学模式的案例

滴定法是中学化学中最重要的定量实验方法。有关系式n1=n2推出C1V1=C2V2,课标对该内容的要求是能由酸碱中和滴定理解生产生活中常用到的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法。基于上述分析,以高三一轮复习《酸碱中和滴定》上实验教学为例,说明OAE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并迁移掌握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法的原理,掌握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

2.由中和滴定原理学会用化学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活动

问题1.中和滴定法利用的本质原理是什么?你认为怎样的化学反应可以用来滴定?

问题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

实验课题: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测定

实施实验方案

1.待测液的准备:用酸式滴定管取10.00mL样品溶液至锥形瓶中;

2.标准溶液的准备:用碱式滴定管盛装NaOH标准溶液;

3.滴定过程:向盛有白醋样品的锥形瓶中加入1-2滴酚酞溶液,将NaOH标准溶液逐滴滴入样品中,直到溶液恰好呈红色并在30s内不褪色为止,记录数据。重复滴定三次。

4.数据记录与处理:请你设置表格记录下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

(三)拓展活动

三、OAE教学模式实施后的思考

复习课上学生经历着乏味的“知识回顾”,学生能根据教师的引导与遗忘做斗争,但缺乏审视自身对已有相关知识的检测机会,缺乏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的机会,更无法形成自我诊断、主动探究、适度拓展的习惯,而高三一轮复习课的教学要求是源于标准又要略高于标准。按“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学习评价” OAE这样的线索设计教学策略并展开教学,能使复习课的目标更明确,评价清晰,教学有效性更高。避免知识点的简单堆砌重复,选择新的情境落实重要知识点,又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