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

摘要: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当下社会一种热门专业,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目标,如果不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素养和计算机网络思维能力没那么学生就会在社会竞争中落入到下风,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所以一定要对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堂进行改革。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1增加学生在课堂上所占话语权的比例

要想提高计算机网络课堂的课堂效率,那么必须要对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课堂进行相关的课堂改革,使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堂能够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身的网络思维,并能够加强对于相关网络专业技能的素养。而要想进行相关计算机网络课堂的改革,那么就要首先从增加学生在课堂上所占话语权的比重开始。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一种实践操作要求很强的能力,单纯的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很难满足对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所以一定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各种学习问题,使学生不会因为相关问题和理论知识的不理解而在日后的应用过程中落入到十分尴尬的境地。增加学生的话语权就是要教师适当的减少在课堂上讲课的时间,多多的与学生进行相关的共同与了解,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明白学生希望学习的地方,以免学生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进度,从而耽误到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

2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

教师作为进行教学最直接的工作者,如果没有较为强大的专业技能素养作为相关教学的基础,那么就很难帮助学生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这也就会使得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堂很难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从而耽误了相关学生的学习与提高。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既要求相关老师要具备极高的计算力理论知识素养,又要求老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知识,只有这两个方面都能够达到要求的老师才能够帮助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加强相关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要想加强对于相关专业老师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定时定期组织进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老师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养,让老师能够明白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近期的理论发展潮流,从而能够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二是要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师组织考试,让老师不断的有教学上的压力,从而能够不断的进行自身教学技能的培养。

3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专业思维的能力

现行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学生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很少会重视对于相关计算机网络专业思维模式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够学习到的大多数都是技能而不是思维,这样一来当学生离开老师以后就很难再有专业技能上的提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如果不能够建立起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被时代抛弃是注定的,所以一定要加强对于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老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思维。首先,是要在课堂之外注重引导学生对相关计算机网络的书籍进行阅读,使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的习惯。其次,则是要让学生主动的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能够不断的处于一种思考的状态,形成一种习惯。通过这两种方法,学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思维上的惯性,不断的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与思考能力,从而养成属于自身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专业思维能力。

4结语

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当下社会一种热门专业,相关人才的培养也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目标,如果不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素养和计算机网络思维能力没那么学生就会在社会竞争中落入到下风,不仅如此还会影响到整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所以一定要对现有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堂进行改革。

作者:李佼辉 于新奇 柳雲莉 单位: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网络论文

1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研究

为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自身的特点,利用电子信息类专业有限的实验条件,在传统的验证型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操作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力求循序渐进,先通过对基础原理的验证型实验和操作型实验来加深对网络原理和技术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而逐步涉及难度较大的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

1.1验证型实验优化和整合传统的验证型实验,将验证型实验分为初级验证型实验和高级验证型实验。主要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网络基本概念如协议、数据帧和算法等,观察和评价网络性能指标。初级验证型实验主要利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截获网络中传送的数据包,验证网络上数据包的基本结构,通过观察分析数据包的传送认识和理解协议的运行机制。高级验证型实验依托网络仿真软件进行,首先由教师给出实验的仿真核心源代码,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及关键部分的提示对网络仿真脚本做相应的修改后运行,利用网络仿真软件中的可视化工具观察网络协议运行过程的动画演示。在高级验证型实验中学生还可以通过修改某一参数观察网络各性能指标的变化,分析比较仿真结果,领会协议和算法的含义。以Wireshark软件抓取网络上的数据包为例实现初级验证型实验。该实验的硬件配置要求比较低,配备网卡的PC机和局域网环境即可,操作系统Windows2000或者XP都可以。通过Wireshark软件抓取网络上的数据包,可以得到封包的详细信息[3],如物理层的数据帧概况Frame、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帧头部信息EthernetII、互联网层IP包头部信息InternetProtocolVersion4、传输层TCP的数据段头部信息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和应用层的信息HTTP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等。学生可以通过每层捕获的数据包清楚地验证数据包头部信息的嵌套,数据帧或包的格式,进而理解网络协议分层的意义。为了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能力,而不是被动验证所学知识,可以用Wireshark捕获到的实验数据分析TCP/IP连接的三次握手情况,识别Wireshark截获到了三次握手的三个数据包。高级验证型实验中的网络仿真软件目前使用较多的有OPNET、Matlab、NS2和OMnet++等。由于NS2是开放源码的网络仿真平台,不需要额外付费,可以运行在Linux或Windows操作系统上,能够在计算机网络各个层次上模拟网络运行,并支持目前计算机网络教材中出现的大多数有线和无线网络协议,所以可选择NS2作为高级验证型实验的主要软件工具。以NS2为网络仿真软件的高级验证型实验的硬件配置要求比较低,配备网卡的PC机。如果现有实验室的PC机已有Windows系统,又想在Linux下运行NS2仿真,可在PC机的现有操作系统上安装虚拟机,虚拟机上再安装Linux操作系统运行NS2即可。在运用NS2做高级验证型实验时,重点是验证网络协议或算法的动态运行和变化过程。由教师给出TCL脚本实现对模拟仿真场景的产生和控制,并对关键控制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学生依据图1所示实验流程完成实验。在这个实验阶段,学生一般不具备独立编写网络控制脚本的能力,对NS2网络仿真软件使用不熟练,所以学生主要是观察和验证已有网络协议的运行过程,修改关键网络仿真参数,通过观看动画演示和分析NS2的跟踪记录文件,得到网络性能如何变化,深层次领会网络协议和算法。

1.2操作性实验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突出电子信息类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在传统网络实验的基础上增加操作性实验,适当购置一些计算机网络实验的硬件设备,如双绞线夹线钳、双绞线测试工具、小型路由器、网络检测设备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硬件实验,如网络线缆的制作与测试、网卡等一些常用设备的安装、设置及使用,路由器的设置、小型局域网的配置等。操作性实验不仅能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操作性实验包括3个步骤:①布线实验。主要是掌握双绞线的制作与连接,使学生明白双绞线与直通线的不同点,能够使用测试仪测试网线,制作出合格的双绞线[5]。②组网和建网实验。主要是掌握如何利用小型路由器、PC机和在步骤①做好的网线连接形成一个小型局域网。通过这一步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路由器的级联方法、理解冲突域的概念等。③测试和管理网络。主要是掌握常用网络测试命令的应用,如Ping命令、Tracert命令、ipconfig命令等。对学生在步骤②中组成的一个网络运用基本的网络测试命令进行网络测试和管理。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实验中,常用网络测试命令通常都放在验证型实验中,学生实验的目的性不强,通常是把每一个测试命令敲一遍看看结果就结束实验,大约20分钟不到就可以完成,实验的效果不佳。将基本网络测试命令的运用放在操作型实验中,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布线和组网成功的网络进行测试,检查网络是否连接成功,如何通过命令修改网络配置等。这样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比较浓厚,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操作性实验结束之后建议学生在家里组建自己的有线或无线小型局域网通过ADSL上Internet,也可以鼓励学生实验在笔记本上配置无线AP(接入访问点),手机接入WiFi的方法,进一步巩固实验内容。

1.3设计型实验电子信息类学生一般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因此设计性实验是电子信息类学生计算机网络实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设计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网络通信程序,掌握网络基本编程技巧。计算机网络课程通常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大三和大四开设,此时学生一般都已熟练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和Java语言,学生具备顺利掌握网络编程技巧的基础。设计性实验的主要内容是用Socket套接字进行网络程序设计,让学生能运用Winsock提供的API函数接口进行面向连接或无连接的网络程序设计,实现网络数据传输。通过该实验学生可掌握Socket编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深入理解UDP及TCP协议的工作原理,初步掌握TCP和UDP方式的网络编程模式。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设计性实验通常是侧重网络应用层通信的设计,即实现网络聊天程序,FTP客户端/服务器端程序开发等[6]。电子信息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网络底层通信技术,因此其计算机网络设计性实验需要侧重网络底层的通信实验。针对电子信息类的专业特点,设计型实验主要包括3个部分:①基于Socket的异步串行通信设计。电子信息类的课程设计中会大量用到串口通信测试,可以让学生设计基于Socket的异步串行通信,通过这部分实验不仅让学生了解串口通信的原理,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Socket编程方法。②基于原始套接字的通信设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进行硬件设计特别是嵌入式开发时,通常要对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和IP层进行开发,而原始套接字可以用来处理数据链路层及IP层数据。这部分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Ping程序,完成数据链路协议设计和修改等。③基于流式/数据报套接字的客户/服务器通信设计。这部分实验是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设计性实验的主要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于TCP和UDP方式的网络通信设计,如设计FTP客户服务器程序。

1.4研究型实验研究型实验主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的自主研究实验,采取2~4人为一组的形式,旨在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高级验证型实验中学生已对网络仿真软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熟悉,通过高级验证型实验学生能了解网络协议的动态工作工程,分析网络性能。研究型实验可以在高级网络验证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深入了解如何修改和设计自己的网络协议,并观察、测量和比较其性能的变化。以NS2网络仿真软件为例,图2给出了NS2的网络仿真模型,由上至下可以针对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包括介质访问控制层)和物理层分别展开研究。(1)在网络层上,重点研究动态路由。在有线网络环境中,研究动态路由的路由信息更新过程。以距离矢量算法的动态路由为基础,研究当链路状态发生改变时,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之间的差异。在无线网络环境中,在分析无线Adhoc网络路由协议(如DSDV、AODV以及DSR)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设计无线网络路由协议。(2)在数据链路层上,重点研究链路层协议。在研究以太网基本协议(如滑动窗口协议、停止等待协议、CSMA/CD协议等)的基础上尝试修改链路层协议以改善网络在某方面的性能(如吞吐量、延时、数据包投递率等)。(3)物理层上,重点研究无线传播模型和能量模型对无线网络性能的影响,从而为不同网络环境设计不同的无线网络的上层协议。

2结语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有必要独立设课,规范实验教学,并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引入多种实验教学形式方法。通过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具体实施,笔者完成了两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班的实验教学任务,对比没有实施上述实验教学的班级学生,发现这两个班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对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掌握更加熟练。下一步,将重点考虑培养学生网络通信协议的独立开发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作者:李晓卉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论文

实践教学我国正处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互联网+”战略的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早已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许多研究表明,中职生就业竞争力低的根本原因是实践技术水平低,很多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仅仅掌握办公软件的简单使用,满足不了网络工程、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无线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工作要求。为解决此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对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了近一年的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职业技能竞赛对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的“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规程也明确了竞赛内容,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和集成企业进行调研和分析,根据行业企业业务背景进行网络业务需求分析、技术应用环境分析、理解实际的工程应用与业务架构分析。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系统集成、系统应用、网络工程、网络安全及售后技术支持等五个岗位,竞赛内容即岗位工作主要内容”。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习内容就是中职毕业生今后要主要从事的工作,要和企业需求形成无缝对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无论是学生层面还是在教师层面,“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都是职业技能大赛中的常设项目。该项目不但能很好地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也检验教师的技能水平及指导能力。职业技能竞赛与日常实践教学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能帮助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技能教学质量,从而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成为真正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能无缝结合是理想的状态,但笔者学校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真正做到“将实践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相结合,汲取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标准对实践课程进行及时更新、转化、提升”,是实践教学中的技术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益面小,难以惠及全体学生参加“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技能竞赛的学生仅是几个人,他们拥有更多的训练机会。该项目的技术性较强,不容易学懂。赛前,指导教师都会对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指导过程中参赛学生所遇到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技术上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这也使得指导教师会比在教学上花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对其他学生,任课教师所花费的时间将会少一些,也没那么多的精力去指导每一位学生,难以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所学技能。因此,真正受益的学生不多,绝大部分学生得到的实训机会也仅限于课程安排的实训。2.实践教学难点渗透率低,易产生两极分化现象大多数中职生有厌学情绪,存在“理论不重要,会操作就行”的认识误区。然而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而言,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的必要支持。由于专业知识较难理解,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结合了技能竞赛的内容难点进行教学指导,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不强,觉得“听不懂”“看不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直接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3.专业教师难以兼顾日常教学和竞赛指导“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需要的是整体的相互配合,稍有错就很难进行下去。不少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师都是身兼日常教学和竞赛培训两项工作,在技能大赛的准备阶段,参赛选手通常都是选择在晚自习时间、周末双休日甚至是寒暑假备赛,这要求专业教师付出更多的业余时间来指导选手。而且竞赛内容常更新,要求指导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点,这也是很费时费力的工作。因此许多教师为了兼顾日常教学,常常回避参赛指导。4.实践教学的教材不适用于日常教学市面上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材和大纲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内容是相对不变的,这就容易与市场的反馈和企业的需求脱节。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仅靠教材难以与时俱进。在实践体系改革尝试阶段,笔者学校先后采用了清华大学出版社《交换路由实用配置技术》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路由型与交换型互联网基础(第3版)》作为教材。前者理论部分较为详细,但实训部分是基于思科设备的,职业技能竞赛选用的设备却是神州数码的。笔者学校网络实验室主要的实训设备也是神州数码,因此教材不适用于设备。而后者虽然实训部分是基于神州数码设备的,但理论部分或过于晦涩,或过于简单,也不适用于日常教学。

三、经验总结

1.融合竞赛,设计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实践实训内容要解决受惠面积小的问题,让非参赛学生也能受益于职业技能竞赛,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实训任务就需要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这就要求在设计课程实训内容时,了解学生已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结合技能竞赛内容的关键知识点,参考企业对人才的知识需求,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实训设备,设计相关实训任务。例如大赛中可变长的子网掩码(VLSM)的划分,这是一个即使在教师赛中都很容易出错的部分。目前很多中职网络课程教材并不提及VLSM,但其又是网络工程一个很基础的理论知识点。对于“子网规划”的实训内容,为使学生理解为何需要VLSM,教师们自己设计了典型案例,采用场景教学法,以一个实际的网络工程设计作为背景来说明为何要节约IP地址空间、减少路由表大小,让非参赛的学生也能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关键技术。2.优化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式要避免学生两极分化,就要修改并优化评价系统,让评价系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是一个团体竞赛,将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引入到实践教学的考核环节,可以直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学生网络部署、网络设备操作、服务器系统的管理等实际操作能力,合理设置其所占学生成绩比重,比如:学生评价=50%日常教学评价+50%期末考核评价。日常教学评价主要为课堂学习表现(如考勤、纪律、实训完成情况等)、阶段性考核、团队合作能力等。阶段性考核以通过实训课中增设的障碍性实验为主,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障碍性实验的设置,主要将技能竞赛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置故障类、实验系统延伸类、实验方案调整类题目,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考核以综合性题目为主,以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综合运用水平。通过考核方式向技能和综合素质部分的侧重,可向学生传达专业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思想,提升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实践技能训练意识。3.深化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要激励教师主动承担竞赛指导的责任,就要健全机制,完善配套制度。教师产学研践习成效与教师评价考核挂钩,与学校职务评聘、福利待遇、年终奖金等挂钩,与职务晋升、聘任等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挂钩,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指导学生参赛,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积极深入企业积累实战经验,让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发展同步,教出来的学生能与企业需求匹配。参加和指导技能比赛,教师不但可以了解和学习本专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实践技能的考核点,提升自己本专业的实践水平,还能提高自己的收益,体现自身价值,真正实现“以赛促教”的双师型教学。4.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学校的教学中难以实现的是实践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法。对于很多学校而言,所选企业是否适合教学实践也同样存在着不少问题。那么依托于职业技能大赛,学校与大赛设备供应商就能采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工作室”这样的双赢合作模式。大赛供应商大多是国内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与笔者学校合作的神州数码、西安开元、新大陆教育等企业,它们不但能解决学校技术变革相对闭塞的问题,使学校增加了符合行业标准的实训器材,对实训基地的总体布局、设备配置、环境布置等方面严格把关,科学设计流程,努力实现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它们还能提供师资培训,及时为帮助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

四、小结

笔者学校基于“计算机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从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着手,已初步实现“以职业技能比赛为平台,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方式。但探索中待解决的问题仍有许多,还需积极研究和探索,以期为同类中职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途径和方法提供思维启发和经验借鉴,丰富中职校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欧秋菊 单位:广西电子高级技工学校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论文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学生背景知识少,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由于大学现在授课计划制定的总学时是有限的,因此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其开设的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很少,大部分就是计算机基础以及计算机网络,而且,这些课程所占学时通常都比较少,造成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与实际应用脱节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计算机网络课程往往以OSI参考模型为基础讲述网络层次结构、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原理。这对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更加会感到课程枯燥、抽象,很难将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网络联系起来,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而教师则深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结合实际把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原理讲清楚绝非易事。

1.3实践教学环境缺乏,难以进一步巩固知识

目前高等院校中,由于专业设置和经费的原因,非计算机专业一般没有相关的网络实验平台,大部分就是一个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平台非常简单,基本上是将利用简单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等将计算机连接成小型网络,不能随意更改,学生无法通过自己动手组建网络,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锻炼网络工程应用能力的目的。

2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2.1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动力

因为教学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像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样进行授课。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培养学生结合本专业知识、熟练网络应用的能力,并更加注重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具体的实际应用。其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学时普遍偏少,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生解释所有的计算机网络的内容是不现实的,必须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有选择的内容上的选取。再次,要刻画整个培养计划中其他专业课程与网络课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有什么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结合以上几点,本课程内容的选取必须注重网络技术实际应用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计算机网络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到一起,要尽量避免传统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应用的弊端。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大体划分为3个主要模块,其主要内容涵盖了以下内容:

(1)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包含网络技术基础、数据通信基本技术、Internet技术与应用;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参考模型、TCP/IP四层参考模型、Internet的基础知识、常用服务与应用技术、IP地址、TCP/IP及主要参数等网络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

(2)计算机网络实现:主要包含组建局域网与接入Internet、局域网的设备管理、管理网络的软件系统。涵盖了网络中从物理层到网络层的主要部件与设备、以太网、近期高速交换式网络、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不同规模用户的Internet接入技术与方案、微软的工作组网络的组建、管理与安全使用网络资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实用组网技术。

(3)计算机网络应用:主要包含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模式、网页制作与编程基础、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网络应用。涵盖了应用系统的计算模式中的对等网、C/S和B/S网络应用模式的结构与特点,Web体系结构工作原理;网页的基本构成、HTML、高级网页编辑工具Dreamweaver的安装与使用以及制作网页的基础知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网络应用系统的实现与开发技术等网络应用系统的实现技术。其中,在第2、3模块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专业应用来进行内容的组织,对上述内容作适当调整,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产生专业认同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实现教学相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

2.2.1“自顶向下”教学法

目前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讲解主要是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进行,由于直接从底层讲起,与实际网络应用难以一下子联系起来,学生学习的时候就会觉得无用,从而失去兴趣。因此,在实际授课中应采用从“自顶向下”的方式进行,即从当前使用广泛的网络应用开始讲起,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保存求知的兴趣,能针对性的理解网络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2.2案例教学法

在授课中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选取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里面的典型网络应用实例来进行分析,一来进一步让学生对课程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再者由于是运用实例,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成就感,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2.3类比教学法

网络课程中涉及很多不好理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且掌握不好的地方,在实际的教学中,通常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类比,让学生轻松的理解,例如:介绍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时候,可以将分组交换的过程类比为写寄纸质信件,不需要建立连接就可以通信类比为不需要和别人沟通就直接可以写信给别人等;电路交换类比成打电话,电路交换有建立连接、通信和释放连接三个阶段,打电话同样有拨号,通信,挂机三个阶段等;然后将相同点进行总结,就能让学生很容易的掌握这个关键知识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3加强实践教学,巩固所学知识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验环境的构建。一般对于非计算机专业来说,新增网络设备不太现实,可以采用网络模拟器来模拟各种网络设备,例如:Cisco公司的PacketTracer可以为学习网络课程的初学者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可以学习IOS的配置、锻炼故障排查能力。其次就是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组织方式,实践教学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应用性实验,由于课程学时少,实践学时只能完成一部分重要的设计应用性实验,还有很多实验则需要学生课下自己完成,对于课下自己完成的实验,教师要给出相应的指导手册,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给以一定的成绩评定,这样才能督促学生完成实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3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信息时代很多专业需要开设的课程之一。该课程特点是知识面广,技术发展快,为了适应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要不断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力争在以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邱林 单位: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计算机网络专业自我鉴定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几年,应该说收获是多方面的。从踏入大学门槛的那天起,经过良师的精心指导以及自己的奋力拼搏、自强不息,我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时代大学生,并为做一个知识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学期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个人的发展为奋斗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结合暑期社会实践,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学而知不足”是我学习、工作的动力,除了必修课外,还自学Office、Flash、FrontPage2000、Photoshop、DreamweaverMX等软件。我的文化课一直都很好,我付出了我所能付出的一切,并多次获得奖学金。我会勇敢的面对我的选择,无论前方是泥泞不堪还是康庄大道,永不言弃会是我永远的信念。我会把我全部的信心和精力都投进到学习中。

学习之余,我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与社交活动。在思想行为方面,我作风优良、待人诚恳,能较好处理人际关际,处事冷静稳健,能合理地统筹安排生活中的事务。

我的优点是老实取信、待人热情、性格坚毅。我以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充满自信的我,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开拓进取,能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洪流中乘风破浪。

我具有热爱等祖国等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工作责任心强、勤恳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在以后的求职路上我会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全新的面貌面向社会、迎接未来,迈好人生新旅程的及时步。

作为一名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我所拥有的是年青和知识。年轻也许意味着欠缺经验,但是年轻也意味着热情和活力,我自信能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克服各种困难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

一、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普遍存在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说其不佳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学生很难按要求完成教材包含的学习内容,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二是指学生所学习的最终效果不能满足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的需要。

学生为什么不能在规定的课时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识规律进行教学。二是教师没有根据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去实施教学。三是目前很多专业课程的教材编写过于理论化,与社会实际职业岗位的要求脱节。

中职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领悟能力水平较低、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意志力不强、学习主动性不够等弱点。但同时也存在喜欢动手操作、思维活跃等长处。鉴于这种情况,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更加具体化、生动化、实际化。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制定出适合学生特点,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案,这样才有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宜于侧重理论学习的学科导向的普通教育,而不适应以技能教学为主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他们毕业之后普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能够使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掌握就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将岗位的工作过程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习一门专业技能的方案,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越紧密,学习时间越紧凑,学习效果就越好。

基于以上观点,我认为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目前,项目教学法在许多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计算机网络专业一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引进项目教学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充分领悟计算机网络较为抽象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今后能更快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的实质是将教学过程与生产经营过程结合起来,模拟实际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在虚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主动地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感。

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操作程序如下:

及时,由任课教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一般根据实验实习条件将学生分为6人或8人一组。

第二,由每组成员推选一名组长(也可以称为项目经理),具体负责学习项目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其间负责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第三,任课教师在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将教学内容项目化,使之成为学生具体操作的工作内容。

第四,教师通过一个实例,讲解学生将要操作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操作内容有所区别)。特别是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新的概念、新的技能,要着重讲解。

第五,给学生下达工作项目(工作内容),由各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工作计划,分配每位组员工作任务,强调工作要求。

第六,各组成员具体操作工作内容,要求成员之间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一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七,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求每位成员真正掌握工作内容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好是对工作内容反复做几次,成员之间相互调换岗位,以达到掌握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第八,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负责与任课教师沟通,之后由组长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这个过程中组员要积极进行讨论,努力深入理解项目中的涉及的知识和技能。

第九,任课教师对各组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各组工作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

第十,任课教师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总结本次课的学习要点,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学生要注意的情感态度。

计算机网络专业从交换机的设置、路由器的设置、防火墙的设置,以及双机互连,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园区网的组建等等,都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的过程,既是工作过程又是学习过程,而且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过程。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必然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切实掌握操作技能。

三、在使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要真正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项目教学法就无从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使整个课堂无法控制。

第二,要培养组长的组织指挥能力。组长是一个组的灵魂,所有工作的安排都要组长具体落实。实际上组长就是任课教师的得力助手,学习任务能否完成,组长的工作相当关键。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计算机网络专业

一、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普遍存在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说其不佳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学生很难按要求完成教材包含的学习内容,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二是指学生所学习的最终效果不能满足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的需要。

学生为什么不能在规定的课时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识规律进行教学。二是教师没有根据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去实施教学。三是目前很多专业课程的教材编写过于理论化,与社会实际职业岗位的要求脱节。

中职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领悟能力水平较低、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意志力不强、学习主动性不够等弱点。但同时也存在喜欢动手操作、思维活跃等长处。鉴于这种情况,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更加具体化、生动化、实际化。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制定出适合学生特点,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案,这样才有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宜于侧重理论学习的学科导向的普通教育,而不适应以技能教学为主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他们毕业之后普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能够使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掌握就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将岗位的工作过程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习一门专业技能的方案,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越紧密,学习时间越紧凑,学习效果就越好。

基于以上观点,我认为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目前,项目教学法在许多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计算机网络专业一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引进项目教学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充分领悟计算机网络较为抽象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今后能更快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的实质是将教学过程与生产经营过程结合起来,模拟实际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在虚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主动地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感。

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操作程序如下:

及时,由任课教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一般根据实验实习条件将学生分为6人或8人一组。

第二,由每组成员推选一名组长(也可以称为项目经理),具体负责学习项目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其间负责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第三,任课教师在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将教学内容项目化,使之成为学生具体操作的工作内容。

第四,教师通过一个实例,讲解学生将要操作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操作内容有所区别)。特别是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新的概念、新的技能,要着重讲解。

第五,给学生下达工作项目(工作内容),由各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工作计划,分配每位组员工作任务,强调工作要求。

第六,各组成员具体操作工作内容,要求成员之间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一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七,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求每位成员真正掌握工作内容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好是对工作内容反复做几次,成员之间相互调换岗位,以达到掌握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第八,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负责与任课教师沟通,之后由组长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这个过程中组员要积极进行讨论,努力深入理解项目中的涉及的知识和技能。

第九,任课教师对各组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各组工作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

第十,任课教师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总结本次课的学习要点,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学生要注意的情感态度。

计算机网络专业从交换机的设置、路由器的设置、防火墙的设置,以及双机互连,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园区网的组建等等,都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的过程,既是工作过程又是学习过程,而且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过程。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必然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切实掌握操作技能。

三、在使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要真正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项目教学法就无从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使整个课堂无法控制。

第二,要培养组长的组织指挥能力。组长是一个组的灵魂,所有工作的安排都要组长具体落实。实际上组长就是任课教师的得力助手,学习任务能否完成,组长的工作相当关键。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对操作性要求非常高的专业,是与社会实际职业岗位联系密切的专业。学生如果不能真正对网络设备进行操作,没有实际组网和管理网络的经验,就根本谈不上掌握计算机网络这一门技术。所以,要真正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方面要具备网络实验实习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要有适合学生较大限度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项目教学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项目教学法实施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对操作性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学生如果不能真正对网络设备进行操作,没有实际组网和管理网络的经验,就根本谈不上掌握计算机网络这一门技术。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对操作性要求非常高的专业,是与社会实际职业岗位联系密切的专业。学生如果不能真正对网络设备进行操作,没有实际组网和管理网络的经验,就根本谈不上掌握计算机网络这一门技术。所以,要真正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方面要具备网络实验实习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要有适合学生较大限度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的教学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目前,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普遍存在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说其不佳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学生很难按要求完成教材包含的学习内容,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二是指学生所学习的最终效果不能满足社会相关职业岗位的需要。

学生为什么不能在规定的课时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识规律进行教学。二是教师没有根据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去实施教学。三是目前很多专业课程的教材编写过于理论化,与社会实际职业岗位的要求脱节。

中职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领悟能力水平较低、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意志力不强、学习主动性不够等弱点。但同时也存在喜欢动手操作、思维活跃等长处。鉴于这种情况,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更加具体化、生动化、实际化。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制定出适合学生特点,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案,这样才有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宜于侧重理论学习的学科导向的普通教育,而不适应以技能教学为主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技术工人,他们毕业之后普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能够使学生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掌握就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技能,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将岗位的工作过程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习一门专业技能的方案,就是理论联系实践,理论与实践结合越紧密,学习时间越紧凑,学习效果就越好。

基于以上观点,我认为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目前,项目教学法在许多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计算机网络专业一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引进项目教学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充分领悟计算机网络较为抽象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今后能更快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项目教学法的实质是将教学过程与生产经营过程结合起来,模拟实际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在虚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主动地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感。

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操作程序如下:

及时,由任课教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一般根据实验实习条件将学生分为6人或8人一组。

第二,由每组成员推选一名组长(也可以称为项目经理),具体负责学习项目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其间负责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第三,任课教师在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将教学内容项目化,使之成为学生具体操作的工作内容。

第四,教师通过一个实例,讲解学生将要操作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操作内容有所区别)。特别是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新的概念、新的技能,要着重讲解。第五,给学生下达工作项目(工作内容),由各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项目进行分析,制定工作计划,分配每位组员工作任务,强调工作要求。

第六,各组成员具体操作工作内容,要求成员之间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一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七,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要求每位成员真正掌握工作内容中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好是对工作内容反复做几次,成员之间相互调换岗位,以达到掌握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第八,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负责与任课教师沟通,之后由组长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这个过程中组员要积极进行讨论,努力深入理解项目中的涉及的知识和技能。

第九,任课教师对各组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各组工作学习情况做出客观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

第十,任课教师对项目进行总结,分析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总结本次课的学习要点,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学生要注意的情感态度。

计算机网络专业从交换机的设置、路由器的设置、防火墙的设置,以及双机互连,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园区网的组建等等,都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在完成每个项目的过程,既是工作过程又是学习过程,而且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习过程。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必然能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切实掌握操作技能。

三、在使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要真正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项目教学法成功的关键,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项目教学法就无从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使整个课堂无法控制。

第二,要培养组长的组织指挥能力。组长是一个组的灵魂,所有工作的安排都要组长具体落实。实际上组长就是任课教师的得力助手,学习任务能否完成,组长的工作相当关键。

第三,要注意对各组的巡视,以了解各组完成项目的情况,及时予以帮助,保障项目的按时完成。项目教学法是经过检验的非常适合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教学方法。要真正运用好这个教学方法,必须经过反复的实验和努力才能较大限度地发挥这个先进教学方法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研究背景

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自获得广西中职示范特色专业以来,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周密的安排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各项任务。按照《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为专业建设工作的重心,在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氛围中,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项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工作。

2研究的目标

专业着重培养为IT行业、金融业、加工制造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建设与维护、网站搭建与管理类岗位服务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知识,在生产、服务及时线从事中小型网络的搭建、配置、维护和桌面技术支持工作的;从事网站的建立、、维护与管理以及网页的设计与维护的;从事计算机网络配置与测试、管理与维护及管理方案设计的;以及从事计算机公司的网络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根据专业网络搭建与维护和网站制作与管理两个方向分别培养IT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员、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硬件维护员、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师、网络设备调试员、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员、网站内容编辑网页设计工程师等。

3研究的主要内容

3.1“项目引导,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跟企业共同探讨开发与就业岗位实际切合的,与职业能力需求一致的工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将工作任务融入教学内容,在实施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创新,基于实际工作任务为引导的教与学。按照“面向企业、发展学生”的要求,充分调研企业岗位能力标准,制定全新课程体系,突出教学情景与工作任务一致性,突出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构建以项目课程为阶梯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学做一体化,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3.2“项目引导,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

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职业素养全程化培养与渗透,形成企业场景与教学情境相融合,岗位需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用人标准与评价标准相结合的格局,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学做一体,任务驱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主线,开展项目化教学,在课堂中积极应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做”为一体,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取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自主合作学习等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探索活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为实现“项目引导,学做一体”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实习企业的基础上,新增5家校外实训基地。发挥企业的优势,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实践要求,培训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带队能力的实习指导老师队伍,为专业教学实现课堂与工作任务“零距离”提供保障。不断完善学校、企业联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习教学管理体系。

3.3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结构

结合学校实际,构建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实现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的全过程培养。课程体系设计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从职业出发,以网络搭建与维护和网站制作与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系统设计课程结构。公共基础课程任务是引导学生对人生树立正确的认识,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的需要。专业技能课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课,以实习实训作为专业技能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形式。专业技能课应立足岗位需求和专业建设方向设定,突出实践操作能力。专业拓展课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发展需求,扩宽就业渠道,开设了专业选修课程;非专业能力拓展课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就业面,开设了选修专业拓展课程,其中《书法》的开设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素质。《职业礼仪》、《形体》课程则是为了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个人气质,为学生踏上社会奠定基础;就业衔接课中《岗前培训》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心态,做好入职前的充分准备。为保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形成,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以典型职业活动课程为主,辅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技术方法体系课程。建立教学管理组织协调机制,学校各部门紧密协作,建立学校督导组、专业部、教研组三层分级管理机制,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采用教学检查、问卷调查等教学质量管理的方法,深入教学环节中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质量进行评价。

3.4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促进专业发展,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通过各个方面的评价反馈,建立完善的信息体系,为人才培养、专业改革提供衡量的依据。按照项目的开展进程,实施过程性考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一起进行考评,形成综合性的教学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能够真正的反映学生能力素质、知识掌握情况,以便进一步分析学生个性差异与潜能所在。为了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顺利开展,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有效的保障。专业带头人要对专业发展方向把握,同时具备专业改革、教学科研、组织协调等能力,能带领专业教师团队学习掌握先进职业教育理论与专业技能,开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展行动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骨干教师基础理论扎实、教学能力较强、具有计算机专业教学经历的教师作为专业双师素质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进行重点培养,要参与课程的建设与课题的研究。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类技能竞赛、教科研项目开发、企业岗位挂职锻炼,积累丰富的行业相关经验。同时也邀请行业中的能工巧匠走进课堂,承担部分课堂教学任务;负责学生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期间的现场指导,要求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这些都将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中职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开展。

作者:廖子 泉 单位: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摘要:当今时代,网络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有了很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成为一个重要的热门专业。由于网络技术在不断地高速发展,所以,各个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需要注意,结合网络技术发展水平和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企业和公司的用人标准,适当调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案。文章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方案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职;网络技术;体系改革

目前,网络技术正在以一种非常快的速度发展革新,在高职院校中,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的开设,也必须及时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保障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随时达到社会的要求。网络技术急速发展,公司和企业的用人标准也随之变化,高职院校可以从专业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达到社会的要求。

1构建科学的专业教学体系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授给学生网络集成、网络编程、网络管理以及网络安全等网络技术,同时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熟练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所以,对于高职计算机网路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当以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心,打破专业界限,将教学体系进行延伸拓展,最终根据教学目标构建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开放的实践体系,合理设计专业课程安排,使理论的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保障前期基础课程与后期专业课程紧密相连,保障专业知识和网络技术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保障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和未来的就业方向相匹配,真正做到让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对课程进行删选,调整合适的开设时间,从而形成高效有序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的能力,相应的,系统而高效的教学体系应该把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以及理论知识培养三个方面的教学任务合理的安排到一起,使学生能够做到三方面同步发展进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建立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前期教学中,主要是教授学生学一些公共基础课。这些公共基础课应当能够为学生提供该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保障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应当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让学生能够学习到足够的科学技术知识、专业方法,并锻炼自己对于这些知识与方法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专业模块课程中,要以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准则,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在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时,要注意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开设,要注重培养学生未来工作中必备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这些课程的教学任务相对比较重要且繁重,所以课时可以安排多一些。专业模块课程则是主要教授学生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只要能够满足工作中的需求就可以了,这些课程的单门课程所占课时应当适当安排少一些,课程的数量应当安排多一些,课程内容应当尽量与当前科技水平匹配,保障学生能够有所学,有所长。建立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3健全开放性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培养实用性人才所必须进行的,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教学应该以学校机房和网络实验中心为主要场所,依托这样的设备建立健全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按照“学网、用网、组网、管网、建网”的顺序,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实践任务。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相关能力的培养,应当从网络集成实训、网络软件开发实训以及网络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网络集成实训中,主要是训练学生掌握网络软硬件的构成、网络拓扑结构以及网络组成要素。进行组网实验,应当从制定方案开始,然后按照实验内容进行网络的连接、系统的安装、服务器以及工作站的安装等等。以此为基础,逐步延伸到局域网、广域网、校园网等等,让学生在实训中培养自身对于网络问题的解决能力。网络软件开发实训,主要是对学生有关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现在常用的数据库以及应用程序和应用系统的相关知识,把握其原理和编程。网络应用则是要求学生掌握图像处理、网络应用等网络技术中的实用技术手段。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学校可以根据网络技术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对有关人才的需求,从专业教学体系改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配置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健全三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让学生能够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海永喜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设计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设计工作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文按照工作过程的流程对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和毕业答辩等几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路和相应措施,希望对做好毕业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设计 毕业答辩

毕业设计是学生完成全部课程后进行的必修性的教学实践环节,它既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及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还将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搞好学生的毕业设计,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注重实践环节认真做好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

毕业设计的客体就是具体的待解决的问题,选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所以选题要紧扣人才培养方案,反映专业的主要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难度,还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同时又要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尽量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1)从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出发,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必须考虑课题的难易度,既要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又要保障基本能力的训练;(2)毕业设计的课题应尽可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案例或任务,这样既能促进学校产、学、研有机的结合,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毕业设计课题的份量要适当,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保障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按时完成任务;(4)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切实为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5)毕业设计课题应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岗位与工作对象,为学生的“零距离”就业打下基础。

毕业设计课题应提前由教研室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起草毕业设计题目,并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初稿),经严格筛选后,由指导教师向毕业生陈述选题的理由和需具备的条件。

毕业生根据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公布的《毕业设计任务书》(修订稿),选择题目。对于个别有特殊爱好且学业成绩的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允许其自选与人才培养方案密切相关的课题,但所选课题须经专业教研室同意、报系主任审批。

毕业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后,提前下达给学生,以便学生在假期或空闲时间准备相关素材及掌握相关知识。

2 精选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业务优势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是搞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关键。指导教师应选聘讲师以上有经验的老师,优先选用具有“双师型”职称的老师担任。同时每个选题需配备一名企业专家进行指导,聘请的企业专家应经系主任批准,还要指定专门的教师进行联系,经常检查相关资源,掌握进度,提出要求,协调有关问题。 为确保指导力量,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每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毕业设计人数一般不超过10人。

指导教师应尽的职责如下:(1)指导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着重于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包办代替。(2)指导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结合业务指导,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政策法规的教育。 (3)指导教师的具体任务为:①按项目、案例或任务做好毕业设计课题,编写毕业设计任务书;②审定学生拟定的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并负责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和进度;③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坚持2次/周的指导和答疑,并根据进度逐个进行辅导;④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考核、毕业设计完成后,要根据学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设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写出评语,提出评分的初步意见;⑤在毕业答辩前的一两周,给他们设计一些模拟答辩的环节,促使其对设计内容进行再巩固,从而有利于他们进一步提升技能;⑥参加毕业设计的答辩和评分。负责拟定毕业设计答辩提问,认真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答辩,客观评分,做好论文评语的撰写。

3 培养创新能力打造高技能人才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要有标准、规范的行为意识,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重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之向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方向发展,尤其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检索与阅读中、外文献资料的能力,特别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检索的能力;(2)团结协作、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和进行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的能力;(3)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进行综合概括的能力和设备安装、调整与测试的能力,包括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4)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5)撰写报告、技术总结、整理文档和论文写作的能力;(6)善于对所研究的题目,运用的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4 规范写作要求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反映了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因此要求学生以积极认真、严谨求实的态度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1)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2)论文要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测试数据完整、结论明确;(3)论文一般应包含有摘要(150~200字)、关键字、目录、综述、论文主体及参考文献等,同时应附相关程序清单及图纸等;(4)论文全文应在8000字以上(不包括程序清单和图纸),论文中引用的部分必须注明出处。

5 重视毕业答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答辩是毕业设计的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既是学校对学生毕业设计成绩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也是对教学实践环节及教学水平的一次检验,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高度重视。

答辩要求:①答辩前学生应提交设计成果(包括毕业论文、程序代码、研究成果及测试报告等);②答辩人应能很好地完成毕业设计成果的演示;③答辩人陈述论文的核心内容。陈述要语言精炼、重点突出,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④回答教师提问5~10分钟,要求学生能用简短而又地语言予以回答。

答辩成绩:由答辩小组成员根据毕业答辩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由答辩委员会审定,按比例进行综合统计;

毕业设计成果: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包括源程序等)由各系择挑选留(不低于30%),交院系资料室保管。

6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一项群策群力的工作,它需要领导的支持、教师的指导、同学的努力及来自企业的配合。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加强基于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的创新模式的研究,同时保障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整合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全程管理,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毕业设计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方式的探讨

摘要 如何使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相一致,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应该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特点,从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出发,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方式进行了总结,并对教学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师资;教学内容;教学设备;行业认证

0 引言

“学生就业难”是很多学校和学生都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那么导致这个问题出现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外,对学校教育来说,有哪些值得思考的因素呢?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与我国的重点大学主要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为主导不同,高职教育应该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自身的目标。怎样才能使高职教育达到这样的目标呢?

本文从“改变师资知识结构、调整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备、注重行业认证”4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行业实用的网络技术人才进行了以下的探讨。

1 改变师资知识结构

教师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与坏。现在高职院校的师资大多来自于大学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这些老师大多是刚从一个学校毕业,就到另一个学校授课,对行业实际需求来说,他们的信息来源多数是来自上学时期授课老师、网站页面以及与别人的交谈,而并不是自己真正亲身从行业的体验中得到,在给学生上课时,也往往不能的表达出哪些知识是行业所需的,是必须被重点掌握的,甚至还有本末倒置的可能。对此,本文提议可以采用这样一些方式以提高师资实践能力:一是己经在校的教师,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通过参加行业的实践来加深专业理论知识;二是对新引进的本、研毕业生,可先派遣到行业中,深入企业接受半年至一年时间的实际工作能力锻练,以提高对行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自身动手的能力;三是直接从行业中引进熟练的、真正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对这类人才的学历条件等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2 调整教学内容

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了职业教育,2007年全国高职院校有1 109 所,而且大多数学校都在开设计算机网络专业,虽然每年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大量的网络专业的毕业生,但是现实情况是符合社会需求的网络专业人才仍然短缺。这一现象表明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现在高职院校教育有个共同现象可称之为“蜻蜓点水式教学”,课程开设太多,导致每门课程的学时少,由于学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都不能分辩出什么课程更为重要。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即使每门课考试通过了,不用说学精,就连基本的熟练程度都达不到。“样样懂,门门瘟”这样的毕业生如何满足行业对网络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呢?据此,本文提出了网络专业教学应该以以下3个方面作为重点进行:

一是网络服务器管理。在企业的intranet和服务器操作系统中架设的各种网络服务,大多使用的是Windows Server系列和Linux系列操作系统,在教学时,应着重规划安排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授课形式应全部以实训课的方式进行,使每个学生真正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这两种操作系统的应用技术,从而达到具有维护企业服务器和桌面系统的动手能力。

二是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维护。网络设备是构建一个企业主干网络的必须设备,在教学中应按现在行业中的主流设备进行,在我国主要是以Cisco网络设备和H3C网络设备为主流。如果以一个二三线的设备教学,那适应面就显得太窄了,并且学生学会了Cisco的设备配置与维护以后,其它厂家的设备其命令和原理大多与Cisco相近,也可以很容易地适应其它厂家的设备。

三是网络安全方面的课程。随着互联网上各种威胁的迅速增加,现在网络安全问题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与重点大学及本科院校以深奥抽象的理论讲解学习为主不同,应该是在了解基本的网络安全理论的基础上,如何根据现象熟练地判断出各种网络威胁,如何进行网络安全问题的防御,如抵御DDOS攻击、ICMP攻击、木马和蠕虫的防护、利用NBRA过滤主页的演练、病毒防护以及如何使用radius服务器认证计费,数据加密,数据冗余等等,通过学生亲身实验体会,印象才会深刻,才具有完成实际的工作能力。

另外,如综合布线,这是一门要求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一般高职院实践条件较难满足,因此本文建议这门课程应侧重于教会学生对线缆性能的掌握,线缆故障的判断以及测试仪器的使用等方面。因此,像这类与网络相关的课程,可以在课时上安排较少而突出重点知识。

3 完善教学设备

实验设备可能对部分高职院校来说,由于资金或重视程度方面的问题,投入不够。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说,实验设备非常重要。网络专业的实验设备较贵重的主要有:路由器,交换机,电脑,线缆测试仪等。对于资金较充余的高职院校当然可以充分的满足实际需求,而对资金紧张的高职院校,在上网络设备配置与维护和网络安全课程的时候,按照“熟悉真实备,模拟器实验”的方式来构建网络教学设施,即只需一个具有网络设备的实验室,让多个网络专业班级分时共用的方式使用。学生在实验室时里感受了真实设备的基本操作之后,到装有模拟器的计算机机房里完成实验,路由交换的模拟器有:Dynamips,Packet Tracer,HW-RouteSim等。本文推荐使用Dynamips,此模拟软件加载的是Cisco真实的IOS,所做实验基本上可以达到仿真。针对网络服务器的实验设备,也可以采用真实机房结合虚拟机软件实现,这样比使用真设备更便宜、更方便、更安全,并且可以使学生在课后练习使用。

4 注重行业认证

针对服务器方面,有Linux的认证和微软的MCSE等;针对网络设备和安全方面,大型网络设备制造商对网络技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高职毕业生要到各企事业单位工作,像国外的思科,国内的华为、中兴、锐捷等网络设备生产商,他们生产的设备如何使用,是高职毕业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高职毕业生在毕业前任意考取一个网络工程师认证,如思科、华为或国家的网络工程师认证,那么他在就业时就更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就有更多的机会进入有这样需求的公司工作,从而获得更大发展上升的空间。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摘要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要办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是重要的载体。本文主要阐述了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的思路和运行策略。

关键词 高职;工作过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开发

随着信息网络化需要大量的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监测,网络软件开发、测试等方面的人才,因此,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同时也迅速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新的增长点。但随着企业对计算机人才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很多应届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出现这个问题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不少高校开设的课程都处于一个系统化学习的过程,学习内容广,但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够,不能够独立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为了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能力,有必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进行思考以及重新定位教学内容,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设法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由此,职业教育课程应追求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而不是学科结构的系统化,课程开发中就需要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其目的强调高新技术条件下与工作过程有关的隐形知识――经验的重要地位,同时强调学科体系知识不应通过灌输而应由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行动”中自我建构而获得。

1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重在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校企合作,深化“工学交替、岗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建网”、 “管网”及“用网”的实际工作过程,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具有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网页设计与网络编程能力,面向计算机网络企业和领域里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人才,能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及时线从事网络规划、组建、应用、管理与维护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据“建网”、“管网”及“用网”的培养目标,将其分为培养网络工程、网络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其中网络工程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开发主要包括网站前台设计与网站后台开发;网络艺术设计主要包括网页设计、网页美工设计等。

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组建、开发及艺术设计3个方向的工作过程相联系。首先,通过调研确定网络工程、网络开发、网络艺术设计3个方向的岗位群;其次,进行相应模块的行动领域(行动领域是按典型工作过程能力要求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体现的是现实的工作岗位能力目标,是完成目前工作岗位的要求)分析,即具体工作过程的分析;再次,根据行动领域确定相应模块的学习领域(学习领域即专业课程体系,是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最终由行动领域转化而来,它的教学目标要求既源于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同时又高于之);,创建具体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注重工学交替、“双证”课程的融合。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运作

3.1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

及时阶段为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利用学校的实训教学设施,开展各项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技能训练。主要通过实验实习、教学实习、综合实践及专项技能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掌握。

第二阶段为毕业实习期间。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企业生产岗位,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强化岗位技能训练。此阶段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岗位参与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在重点训练岗位技能项目的同时,熟悉生产环境,学会与人相处,培养其应对生产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爱岗敬业精神。

3.2建立过程+结果的考核评定方法

对学生的考核评定分两步进行。及时步是基础技能项目考核和课程技能考核。基础技能项目考核具体安排在学生毕业实习前进行,各系成立由专业教师组成的技能考评小组。考评教师根据学生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回答问题的性,评定基础技能项目考核成绩。

第二步为岗位技能考核。具体安排在学生就业前进行,主要委托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考核,学校派出专业教师督考。

3.3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保障

为了加强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保障,我们建立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

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时间。理论教学以够用、实用为度,重点阐述与技能相关的基础理论。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拥有一定数量、具有良好实施设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条件。几年来,学院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毕业实习(岗前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场地保障。建立加强“双师型”的教师团队,这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保障。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课程的实施必须以行动为导向。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工作实践中进行学习、思考、总结、提高,通过过程完整的具体的工作活动,从中获取工作过程知识,提高综合职业能力。这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对教学工作方式、方法的改变是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探讨

摘要:本文以就业为导向,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分析为逻辑起点,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为落脚点,探讨如何完成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么一个现实,那就是一方面是社会对网络应用人才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高职所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用户的职业岗位要求所致。造成社会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其中专业课程体系的不合理是最根本的原因。为适应21世纪社会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网络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应该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摒弃和改变传统的学科式教育观念。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逻辑起点;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为落脚点;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主线,科学地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2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想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到人才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面向就业行业及岗位、所设置的课程应直接面向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更应直接面向未来完成某项实际工作任务的职业专项能力的培养。课程的设置除了要充分考虑到现阶段社会具体岗位能力要求外,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课程的设置要抛弃学科式体系的知识主线,而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来组织序化课程。为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主线,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时应突出职业技能的养成所需的环境,即要充分考虑到实训、实习环节及顶岗实习的实施,在课程设置中还要充分融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知识点、技能考核点。

3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高职院校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了使学生达到职业(岗位群)要求所需的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娴熟的职业技能。①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职业,就是因为它具备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工具等方面具备自己的独到之处。基于这个思路,我们以职业(岗位群)分析为逻辑起点,分五个步骤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如右图所示。

3.1 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与毕业生调研等形式广泛开展调研活动。调研工作是课程体系开发的一项基础工作,目的是解决好专业的定位问题。②其内容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就业岗位及岗位知识及能力要求、毕业生去向等。在完成大量的调研工作之后,还需要经过行业技术专家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有哪些;职业岗位所需职业资格证书情况;岗位就业情况;现行的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我们一方面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开展独立的调研工作,另一方面也参考麦可思职业分析报告的结论。通过充分细致的调研、分析、论证工作,形成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岗位群)分析报告。报告认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高职人才社会需求面广,就业形势好。网络技术人才应具备“建网、管网、用网”等能力,主要面向的岗位有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WEB开发师。相应的岗位及岗位描述如下图。

3.2 工作任务分析

职业岗位分析确定了专业培养的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借助一批从事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实践专家对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召开实践专家座谈会是成功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的一个重要保障。通过在社会上聘请15个左右的行业、企业专家,按照他们的职业活动及职业成长规律分析归纳岗位工作任务,最终形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汇总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表汇总了共40个工作任务(略)。

3.3 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本阶段的目的是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归类、整合职业行动能力,选择合适的载体,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行动能力要求(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主要包括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对象;工具、方法及工作组织;工作及技术要求等内容。最终得到典型工作任务汇总表(如下表)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描述。

3.4 学习领域课程确定

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事实上就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转换通常采用“能力递增法“实现,按照从简单典型工作任务到复杂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从教学的角度顺向分析。这个阶段的实现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要突出职业性,即学习领域的排序要符合职业成长规律;二要满足教育性,即学习领域课程以工作任务的实现为主线,在工作过程中有机的插入相关的知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常来讲一个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一个学习领域,所以我们最终得到9门学习领域课程。

3.5 课程体系构建

学习领域的确定主要完成的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合格的高职学生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职业素养、娴熟的职业技能及极强的职业后续发展能力,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有机交融。基于这个原则,我们按照三平台一领域的原则完成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如下图。

4 结束语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要制定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既要充分学习近期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又要充分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及办学条件的实际情况。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要一批勇于探索实践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符合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满足“工学结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及与实际工作过程考核想吻合的考评机制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出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竞争力的高职人才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摘 要:从目前来看,高职院校教育要进行一个突破性的发展,改革的重要一步就是进行校企之间的合作模式,校企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关键字: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0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目的就是要向企业直接输送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在校企的合作模式中,就是实现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在目前来说,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那么校企合作是否必要呢?他的优劣势在那。我们下面就来谈谈校企合作模式的问题。

1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校企合作,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在目前这个社会竞争激烈的时代,高职院校要为了自身谋求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从而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利用针对性的目标,从而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较大化的重视了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2)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两者的结合共同创造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真正意义上是把独立的和分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基本都有开设这门学科的专业,这个专业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网络工程设计和网络安装和调试的技术性人才。

(3)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信息化已经越来越普遍,这时候企业就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校企合作充分给企业完成了“造血计划”通过不停的人才输送,保障企业的活力,同时保障了学校的就业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2 校企合作的优势

目前的课堂已经不是老师的授课和学生们的聆听记录所组成,而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进行短期的实践教学,在目前企业需要高要求的技术人才前提下,企业也对这些人才进行培养,校企合作就这样应运而生,在我看来校企合作有两大优势。

(1)及时,校企合作让人才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当前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培养的人才就应该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这个大环境。信息化的到来让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有利的提高,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的信息服务平台和交流平台,网络应用已经伸向了全社会,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这就导致了每个行业和人民的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在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中,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双方的合作来共同培育动手能力强的信息技术人才,让他们适应社会,只有了解和明白社会的导向,才能顺应时代教育的发展,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双赢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实现校企的双赢,首先学校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企业给学校提供设施和就业环境,这就让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在教育上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校企合作可以合理的利用现有设施来对学校的人才进行专业性、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可以让他们适应社会,并且,校企的优劣势互补,极大的节省了教育成本,同时培养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这对企业的“造血计划”也是不谋而合。校企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了双方各自应有的优势,共同培育出了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

3 校企合作中的问题

在校企合作中,有优势就肯定有其中的劣势,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其中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其目的就是吸收大量的人才,但是高职院校自身的师资、设备问题都有很大的缺陷,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这就导致了企业不乐意花更多的财力来进行校企之间的合作。

(1)在高职院校中,教学的展开是有计划和步骤的,学生在参加实习的时间应该按照学校规定的培养方案来进行的,不能随意调整,但是企业不同,他的用人需求是不固定的,在任务繁重的时候就需要大量的实习生加入进来,但是学校却不能灵活的调整教学计划,就导致了无法给企业输送大量的实习生来完成生产任务,从而无法完成企业的需求。

(2)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学校给企业输送大量学生进行实习时,其自身就出现了一个混乱的节奏,送学生去进行实习并不是要求学生去进行就业,而是让他们更多的接触社会,从而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丰富自身经验的一个过程,但是学校忽略了这个道理,从而出现了对实习单位挑挑拣拣,工资待遇不满意的情况,没有达到实习应有的目的。

(3)在学生参与实习的时候,对学生的实习管理无法落实到位,学校根本无法判断学生的实习情况,只能通过微信,QQ等通讯手段进行了解,这样的了解是片面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也不,另外,企业和实习生往往不参与签订合同这个环节,在学生进入企业后,往往无法适应企业的工作结构,就导致了实习生对工作的消极、怠工不愿意参加实训的情况出现。

4 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策略

(1)首先,学校要引进企业模式,吸引合作企业把一部分生产线建在学校,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顶岗学习”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在面对社会的时候不会出现消极问题,这样即解决了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也解决了学校设备不足的问题,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入工学交替的模式中也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他们的对实习的认知,强化他们的所学专业的认知态度,从而在实习过后进行专业必修知识学习。因此,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安排,不停的再给企业进行磨合,企业也不需要担心人员不足的问题,即提高了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也给企业提供了不同时间的人才需求。

5 结语

校企合作总体来说是我国目前教育的一个重大变革,他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学校要有一个良好的改革方案然后和企业沟通互补,从而建立起一个人才输送的模式,对社会,对企业,对学校都是有重大意义的。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摘 要:本文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探讨了在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对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内容相融合,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考核方式的转变等方面,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职业技能竞赛 实践教学

课 题:本文系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以职业技能比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GXZZJG2016B276)的研究成果之一。

我国正处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 “互联网+”战略的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早已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许多研究表明,中职生就业竞争力低的根本原因是实践技术水平低,很多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仅仅掌握办公软件的简单使用,满足不了网络工程、W络安全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无线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工作要求。为解决此问题,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对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了近一年的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职业技能竞赛对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的“网络搭建与应用”赛项规程也明确了竞赛内容,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和集成企业进行调研和分析,根据行业企业业务背景进行网络业务需求分析、技术应用环境分析、理解实际的工程应用与业务架构分析。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系统集成、系统应用、网络工程、网络安全及售后技术支持等五个岗位,竞赛内容即岗位工作主要内容”。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习内容就是中职毕业生今后要主要从事的工作,要和企业需求形成无缝对接。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无论是学生层面还是在教师层面,“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都是职业技能大赛中的常设项目。该项目不但能很好地检验学生的技能水平,也检验教师的技能水平及指导能力。

职业技能竞赛与日常实践教学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能帮助学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技能教学质量,从而使“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成为真正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能无缝结合是理想的状态,但笔者学校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真正做到“将实践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相结合,汲取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标准对实践课程进行及时更新、转化、提升”,是实践教学中的技术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益面小,难以惠及全体学生

参加“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技能竞赛的学生仅是几个人,他们拥有更多的训练机会。该项目的技术性较强,不容易学懂。赛前,指导教师都会对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指导过程中参赛学生所遇到的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技术上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这也使得指导教师会比在教学上花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对其他学生,任课教师所花费的时间将会少一些,也没那么多的精力去指导每一位学生,难以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所学技能。因此,真正受益的学生不多,绝大部分学生得到的实训机会也仅限于课程安排的实训。

2.实践教学难点渗透率低,易产生两极分化现象

大多数中职生有厌学情绪,存在“理论不重要,会操作就行”的认识误区。然而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而言,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的必要支持。由于专业知识较难理解,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结合了技能竞赛的内容难点进行教学指导,不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然不强,觉得“听不懂”“看不懂”。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直接决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专业教师难以兼顾日常教学和竞赛指导

“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需要的是整体的相互配合,稍有错就很难进行下去。不少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师都是身兼日常教学和竞赛培训两项工作,在技能大赛的准备阶段,参赛选手通常都是选择在晚自习时间、周末双休日甚至是寒暑假备赛,这要求专业教师付出更多的业余时间来指导选手。而且竞赛内容常更新,要求指导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点,这也是很费时费力的工作。因此许多教师为了兼顾日常教学,常常回避参赛指导。

4.实践教学的教材不适用于日常教学

市面上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材和大纲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内容是相对不变的,这就容易与市场的反馈和企业的需求脱节。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仅靠教材难以与时俱进。在实践体系改革尝试阶段,笔者学校先后采用了清华大学出版社《交换路由实用配置技术》与机械工业出版社《路由型与交换型互联网基础(第3版)》作为教材。前者理论部分较为详细,但实训部分是基于思科设备的,职业技能竞赛选用的设备却是神州数码的。笔者学校网络实验室主要的实训设备也是神州数码,因此教材不适用于设备。而后者虽然实训部分是基于神州数码设备的,但理论部分或过于晦涩,或过于简单,也不适用于日常教学。

三、经验总结

1.融合竞赛,设计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实践实训内容

要解决受惠面积小的问题,让非参赛学生也能受益于职业技能竞赛,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实训任务就需要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这就要求在设计课程实训内容时,了解学生已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结合技能竞赛内容的关键知识点,参考企业对人才的知识需求,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实训设备,设计相关实训任务。例如大赛中可变长的子网掩码(VLSM)的划分,这是一个即使在教师赛中都很容易出错的部分。目前很多中职网络课程教材并不提及VLSM,但其又是网络工程一个很基础的理论知识点。对于“子网规划”的实训内容,为使学生理解为何需要VLSM,教师们自己设计了典型案例,采用场景教学法,以一个实际的网络工程设计作为背景来说明为何要节约IP地址空间、减少路由表大小,让非参赛的学生也能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关键技术。

2.优化实践教学的教学评价模式

要避免学生两极分化,就要修改并优化评价系统,让评价系统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是一个团体竞赛,将技能竞赛的评分标准引入到实践教学的考核环节,可以直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学生网络部署、网络设备操作、服务器系统的管理等实际操作能力,合理设置其所占学生成绩比重,比如:学生评价=50%日常教学评价+50%期末考核评价。日常教学评价主要为课堂学习表现(如考勤、纪律、实训完成情况等)、阶段性考核、团队合作能力等。阶段性考核以通过实训课中增设的障碍性实验为主,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障碍性实验的设置,主要将技能竞赛的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设置故障类、实验系统延伸类、实验方案调整类题目,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末考核以综合性题目为主,以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综合运用水平。

通过考核方式向技能和综合素质部分的侧重,可向学生传达专业课程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思想,提升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实践技能训练意识。

3.深化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要激励教师主动承担竞赛指导的责任,就要健全机制,完善配套制度。教师产学研践习成效与教师评价考核挂钩,与学校职务评聘、福利待遇、年终奖金等挂钩,与职务晋升、聘任等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挂钩,从而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通过指导学生参赛,能促进教师不断学习,积极深入企业积累实战经验,让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发展同步,教出来的学生能与企业需求匹配。参加和指导技能比赛,教师不但可以了解和学习本专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实践技能的考核点,提升自己本专业的实践水平,还能提高自己的收益,w现自身价值,真正实现“以赛促教”的双师型教学。

4.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学校的教学中难以实现的是实践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法。对于很多学校而言,所选企业是否适合教学实践也同样存在着不少问题。那么依托于职业技能大赛,学校与大赛设备供应商就能采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工作室”这样的双赢合作模式。大赛供应商大多是国内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与笔者学校合作的神州数码、西安开元、新大陆教育等企业,它们不但能解决学校技术变革相对闭塞的问题,使学校增加了符合行业标准的实训器材,对实训基地的总体布局、设备配置、环境布置等方面严格把关,科学设计流程,努力实现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它们还能提供师资培训,及时为帮助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的技术技能。

四、小结

笔者学校基于“计算机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从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方面着手,已初步实现“以职业技能比赛为平台,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方式。但探索中待解决的问题仍有许多,还需积极研究和探索,以期为同类中职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途径和方法提供思维启发和经验借鉴,丰富中职校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刍议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摘 要:计算机网络归属于计算机专业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能够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各项基础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是广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使得加快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教学改革;计算机人才

计算机操作属于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已经在世界各地广泛普及,且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尤其是当今社会对计算机的大力需求,都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与价值。如何高效整合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科学合理应用教学模式,让广大学生在有限的教学实践与实践过程中获取较大效益,这是当今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W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在提升学生想象力与好奇心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传统单一化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不仅鼓噪乏味,而且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革后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不但丰富有趣,而且能够较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助于引导其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这对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同时,课程内容更为多样的实践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提升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强化其创新素质与技能。

(二)提升教学的整体成效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如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设备不够健全、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等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满足现代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就必须进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整体成效。

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实践基地相对匮乏

开展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离不开实践基地的支持,即要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充足的实践平台。然而,建设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基地通常需要大量的经费支出,这对当前多数高校经济比较紧张的情况而言是很难落实到位的,由于缺乏足够的建设资金,使得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基地较为匮乏,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就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而言,主要以理论型的师资力量为主,实践型教师资源比较匮乏,这种不均衡的师资队伍建设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同时,多数院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规模较少,一名教师往往需要担任多个班级的教学课程,这种“僧多肉少”的师生比例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

(一)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确定实践教学目标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置过于单一,多数实验课程以操作为主,这种实践教学内容根本无法满足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为充分提升广大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实践能力,必须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多方位的考察与分析,制定出多元化的实践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学习兴趣,这对学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培养具有非常好的激励作用与辅助作用。

(二)加强师资力量培训,创建“双师型”队伍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实际教学成效。对计算机网络专业而言,相关院校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提升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技能,如鼓励教师参与到校园网络的建设工程中,提升教师对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组件能力,以及对大型网络设备、网络形态的感性认识;同时还要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技能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素养等。

(三)选用教学案例,丰富实践教学手段

计算机网络专业具有显著的专业性特征,缺乏丰富的趣味性,易于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为增加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兴趣与积极性,学校应科学选用一些的教学案例,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教法,并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不断丰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实践教学手段。具体可供选用的教学手段包括项目教学、实物教学、目标教学、虚拟实验教学、分组教学等等,不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教学方式,较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要实现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就必须不断优化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设置,建立健全网络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推动网络实践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升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进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品质、更充足的实用型与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网络专业论文: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摘要:在我国经济文化水平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之相关的职业教育也渐渐完善。而且,针对目前世界信息化以及科技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关于计算机的相关技术也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与之相对的则是我国对于这一技术开展的教育体系。文章就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简单的看法,主要包括我国高职院校对于计算机这一技术方面教学的现状以及专业式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这两个方面。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计算机技术;教学体系;现状与改革

1.前言

就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的教育状况来看,因为这些院校在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备方面与普通院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些院校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为了进一步保障高职院校中的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专业性教育,对它们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计算机网络这一教学体系更是如此,这主要是因为这一体系所涵盖的知识点不仅多而是十分复杂。

2.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教育的时候存在的一些问题解析

我国现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在体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仅是师资力量的欠缺,而且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现在的教师更多的是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的应用,这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院校与学生双方面的失败。因此,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3.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现状的措施介绍

前文已经简单的介绍了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教育的时候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为了保障我国这些院校的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专业教育必须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措施。所以,文章接下来将会具体阐述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现状的举措。

3.1.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现状的措施之一就是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互结合

一般来讲,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网络的专业知识往往更加注重理论教学,而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原本就比较枯燥的知识更加无趣。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所选择的方案必须能够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而且,相比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网络技术更倾向于操作以及应用。所以,在教授这一课程的时候选择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案不仅仅能够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案能够让学生更快更熟练的掌握这门课程实际操作的技术知识。当然,为了更好的融合这两种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还应该在定期定时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教学,比如说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习等等。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还应该及时更新学校的教务系统以及信息技术,保障能够跟上时代近期的变化。

3.2.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现状的措施之二则是注重教学方法

虽然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是个不错的改革措施,但是,在进行这一步骤的时候还需要教师能够按照科学、正确以及有效的方式实施,以免出现差错。首先,在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时,教师应该意识到他们是课堂上的主体,因此,在授课的时候应该提前做好相关的环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其次,教师在传授这些知识的时候应该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且能够结合这些课程存在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当然,还应该找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应该与时俱进,及时的寻求这一技术近期的知识以及视频资料,以此来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

3.3.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现状的措施之三则是因材施教

不管是高职院校当中的学生,还是普通院校的学生,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特色,而且这些学生的基础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这些学生不同的特点而设置适合他们学校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当然,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这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肢解,在分好层次的同时再向学生传授。这样一来就能够使这一课程在被教授的时候能蛞坏愕愕纳钊耄也就是递进式的学习方法,也只有这一才不会因为急功近利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另外,高职院校在接受学生的时候可以先对其做一个测试,并且根据测试结果对其分配适合的教师,以此来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而且,这样也不会使其感受到学习差异。

3.4.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现状的措施之四则是建立健全实训环境

虽然前文已经介绍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性,但是,如果高职院校当中没有适合的实训环境也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因此,为了彻底避免这些问题出现的现象,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操作实训环境。首先,这些院校应该将内部供学生上机操作的机房进行升级完善,尤其是计算机内部安置的系统,这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享受上机体验,并且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如果院校内部的机房设备老化,则很容易导致学生操作的失误。其次,这些院校还应该将网络设备进行升级完善,尤其是与防火墙以及服务器等设备。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加大投资的力度,从而引进更加现金的计算机设备以及网络实验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实训环境,从而提升他们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时,我国企业需要的人才更应该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并且还能够根据实时的情况做出应变。这就要求我国的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培训教育的时候能够看清市场的动态,并且制定适当以及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而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状况来看这一问题仍然存在。因此,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对这些院校的教育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