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课堂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以教学秩序的维护者自居,学生自主性被严重压制,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也非常被动。新课改要求高中教学管理要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提供有利条件。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育教学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最近几年看来,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本的使用,教学方法也有了较大的改变。但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学校,由于教学方法始终是原地踏步:呆板的教学、照本宣科、逐字逐句的翻译、让学生摘抄等方法。这样的教学不仅教师费力,学生也只是在枯燥中被动的接受;这样的教学根本就不嫩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不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让课堂氛围变得沉重、无味,甚至还会发生学生对文言文感到恐惧的现象。那么如何来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呢?

1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多阅读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同时借助注释和相关文言文翻译的工具书,对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理解,从而读懂文章的内容。同时还要整理文言文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句、文言句式的意义及其用法。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自己自主动的去摸索,还要找出并掌握其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有助于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教学《滕王阁序》中,对“目吴会于云间”中的“目”分析其在此的用法,同时让学生在回忆之前所学的《鸿门宴》中的“数目项王”中的“目”的用法,通过比较看得出来“目”字后面都是用的名词(n),从而得出“在一个句子中若是有连个n连用,那么其中的一个n或用为v(动词)。接着让学生举一反三,《滕王阁序》中“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湖”,《师说》中的“吾师道也”中的“师”等。又如比较《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弛”、《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逍遥游》“水击三千里”中的“雾、星、日、水”等从中就可以找出“n在v前面并不一定就是主语”的规律。通过这样的教学,逐渐培养和提升学生对文言文中n的使用规律。又如:《劝学》中的“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就是将n放在能愿v后面从而活用为v;《寡人之于国也》中“树之以桑”中将n放在“之、而”前面使其活用为v等。

通过这样的比较、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使课堂的气氛活跃,也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2导入式的文言文教学提升学生的兴趣

对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方式总是按部就班,首先是介绍作者、背景,接着就是逐字逐句的翻译,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种枯燥、沉闷的教学方式让学少变得疲惫,同时课堂也是“一潭死水”;因此我们要打破这种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所熟悉的内容导入教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想象思维。例如《鸿门宴》的教学中,首先我讲了一个传说导入该堂课:纪晓岚的一首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的儿子都是贼,偷得蟠桃敬母亲”。然后,我结合了《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中的知识点,再让学生对“宴会中”的那部分进行了通读,并分析文章的动人之处。再进行总结。类似这种切入时式的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投入到质疑的氛围中,同时还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放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去创新

为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始终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注释等,翻译内容,理解全文。

3.1阅读全文

新课标的要求:阅读文言文和古诗词,并背诵经典的名篇。因此,阅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关键。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翻来覆去的阅读,积极的调动自己的大脑思维,借助相关字词句的预感来回忆之前所学知识,从而更好的认识、分析、理解、感悟全文。针对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问教师或者是借助工具书等。

3.2不断的积累

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学生要凭借着这些例子举一反三。对于学生来讲,该篇课文中的字词句等就是例子,学生只有不断的积累名言绝句,并掌握它们的用法和意义,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巩固性的积累不仅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的吸收,还能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散发性。时常让他们抄袭部分课外的文言文语段进行熟读、背诵,以便于帮助他们解决课堂上的新问题,完成知识的迁移。

3.3归纳和总结

针对学生的知识面相对来讲是比较狭窄的,加之部分的实虚词句等在文章中体现得不够充分,那么,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其他文章的学习。例如教学这篇《寡人之于国也》,本篇文章有4处用到了介词“于”,根据学生的归纳、查阅工具书之后,对“于”字的有四种用法:表示对象;地点、时间;被动;比较。又如让同学们总结被动句型,借助《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中的“而君幸于赵王”、“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这几句被动句,学生的总结:“于”、“为……所”、“见”、“见……于”以及用主动进行表示,如“帝感其诚”。这些都是表示的被动。

4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尤其是农村教师,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的引导、启发,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文言文的学习。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基础教育教学论文

1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重点,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以教学秩序的维护者自居,学生自主性被严重压制,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地位也非常被动。新课改要求高中教学管理要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为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提供有利条件。具体来说,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和管理主体,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具体来说,高中教师要结合高中生心理特点、发展需求、教学目标,合理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评价,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科学进行教学内容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高中教师要积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有利因素,打造教育合力,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环境。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合作教学、情景教学、课外教学实践突破传统的校园教学的界限,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惰性,培养其学习主体意识。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等级式、扁平式教学管理结构,是长期以来高中教学管理的主要形式。学生处于教学管理金字塔的最底层,其兴趣和要求常常不受重视。教学的高级管理者与基础管理者、教学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相对僵硬的状态。管理部门与教师之间也习惯了各自为政、不过多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学管理的难度。教育界一致认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思维完善,也是优化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鉴于此,高中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学生,正视学生个体差异,以平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其次,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要尊重学生情感和心里需求,尊重学生人格,不以权压人、以威欺人,允许学生犯错,不歧视每一个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具体到教学管理中,教师不但要能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其帮助还要有度,如学生能自己完成的任务或学生通过努力去完成且对学生有所帮助的任务,教师就不要插手;学生力所不及或根本就没有想到、无从下手的地方,教师要适时引导,确保学生能在教师帮助下提高自我认知和监控能力。

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教学评级机制可以完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教学管理中,要加强评价体系建设,以促进教学发展。什么样的评价体系才算是完善的呢?一般来说,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内容上既要关注教师管理,还要关注教学质量,既关注教师能力,还关注教师素质与师德。其次,有效的教学评价必须具有发展性,其评价目标既不高也不低,其标准也必然是科学合理的。依次为指引,各地高中要坚持指导性、科学性、发展性、可操作性原则,建立具有导向性、激励性、过程性的评价机制,将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学生成绩、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等都纳入教学评价中去,通过定性评价、量化评价、师生互评、过程与结果评价等,对教学管理进行客观评价,为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张多良单位:甘肃静宁县文萃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语文素质教育教学论文

一、目前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在语文课堂讲授中只注重书本内容,忽视了课文之外语文能力的培养。在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视学生智力差异,不顾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同一习题的现象较为突出。虽然原因不全在老师,比如学生人数众多,老师无暇顾及,这是老师无法改变的现实。但笔者还是认为应该对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因材施教,将他们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到课堂之外的知识海洋中去自由翱翔。

(二)教师自身的修养、素质、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有些高中语文教师学历较低、年龄较大,虽然经过这些年来的不断培训、进修,但与现代社会实行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标准还有较大差距。而年轻教师,虽然在学识上、学历上好于其他教师,但在教学经验、课堂把握能力、敬业精神上也存在差距。这些都对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形成极大挑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二、高中语文素质教育努力的方向

柳斌在《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要从现在起步,走向素质教育”。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个人认为,高中语文素质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切实把提高自身知识和教育教学素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大概来讲,分这几个方面:1.实现知识的更新换代。特别是年轻教师,更要广发阅读、深入思考,不能仅仅依靠参考书和教参,授课内容要有变化,要充分挖掘出语文课文的内涵,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更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起以听、说、读、思、议、写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为核心的现代语文阅读教学观。可以说,仅靠几册课本和24小时一节的语文课,企图就能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难很难,语文教学只有在社会大课堂这样的广阔背景下,在学生广泛的阅读中才会产生活力。这无疑需要语文教师的引领,需要语文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3.转变考试观念。这对普通老师来讲很难,因为有高考这个杠杠在。但我们可以有限地在自己的课堂上来实施,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尽力地将语文教学自然地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而我们的新大纲、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正式提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这一点上,特级教师余蕾提出的“淡化课文、突出能力、注重运用”的命题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二)把握课堂教学,加强引导,转变学生观念,把学生带入素质教育的新天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与学必须和谐统一,缺一不可。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必须以教师善教和学生会学乐学并重、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为最终旨归。因此,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话题。笔者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这是引领学生会学的前提,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基础。2.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语文学科有着以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不同的题材作品有不同的审美角度和不同的思考方向,教师创设的问题,必须切合文意文理,从而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自身对作品的审美认识,才能达到导与学的和谐统一。3.要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具有探究性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进入的学习状态。

(三)创设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教育是一个大的概念,从来都不仅仅只是老师和学生的事,需要我们方方面面的努力。简而言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革语文课程设置,发掘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重视人文品质的培养。2.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3.社会、家庭的配合。学生不是封闭在学校里的,他是要到社会上、要进入到家庭里去生活的,因此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补充,但这也是现实教育最为尴尬的地方,需要我们共同作出努力。

作者:金美霞单位:河南省驻马店高中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新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论文

一、新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的不足之处

1、教育教学理念陈旧

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是阻碍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取得突破和进展的关键因素。在新课程实施和高考改革推进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支撑,即便学校管理者也清楚不改革没有出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依然只能处在不断摸索阶段,无法很好适应新课改要求。此外,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也尚未产生根本性转变。持旧观念讲新教材,显然不利于新课改的有效实施。

2、教育模式欠佳

新课改对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人格素养的培养。党的十八大明确规定,要“培养德智体美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去年教师节讲话中提到,要“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但是现实却是,以成绩为管理依据的机制仍然存在,用成绩评定学生的学习是否合格、衡量教师的教学是否成功的现象并未改变。这种无限夸大成绩的教育模式成为师生共同进步、教育健康发展的隐形束缚。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很多学校为了应付上面检查,实施了一系列流于形式的“创新”工作,如有名无实的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然而,这并不妨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大行其道。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管理评价本应更加灵活,更加充满关爱,更关注学生差异,而很多高中实行的教育教学评价,从观念到实践,都过于强调结果,忽视过程性、形成性评价,忽视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方面的价值,无法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

3、规章制度虚设

学校针对实际情况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对于维护学校秩序、保障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很多高中出于对外展示正面形象的考虑,编辑出了一大本规范化、标准化而又确实形式化的规章制度集。一些涉及教育教学常规的规章制度可能确实很有实效,然而落不到实处也是枉然。教育部要求今年各学校都要形成自己的章程,恐怕又会有很多学校蜂拥而起竞相效法先行者北京十一中的范例了。

二、新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的改革策略和建议

1、真正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管理理念是管理实践变革的前提,是指导一切管理活动的原则,是管理者对管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新形势下,要推进素质教育,符合新课改和新高考的要求,就必须对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有一个且理性的认识,站在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制高点上思考问题,联系学校实际,走特色办学、内涵发展之路。创新型管理理念的重点在于人性化,学校领导班子应富有开放性和创造性,转变理念,开动脑筋,根据新课改要求,因时、因人、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教育教学管理策略,注重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关注教师和学生需求,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精神激励和思想教育,使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取得认可,获得赞誉,能够充分发挥,进而形成一种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去年底教育部的《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师生发展的重任;树立正确的学校发展观,将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及时要务,秉承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完善学校管理机制,依法治校,实施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可持续、有特色地发展。”

2、规范并优化教育教学制度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是现代学校制度的题中之义,在这个基本追求上,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推进新课程、深入教学改革、改变教育行为、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所学校管理成功的关键要素。新课改催生新管理,新管理呼唤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构建。我们必须对中学教育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重新审视,结合学校实际,依据新课改要求,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教育规划纲要为要求,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法,对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特别是常规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学生档案管理制度等进行重建,充分关注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发挥各个教学要素的整体合力,丰富教育教学管理实践。

3、强化师生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要始终坚持以师为魂,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好、发挥好人的价值。教师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及时资源,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全员培训,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胸怀理想和追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特别警惕、避免形成不学无术、不以为耻的教师文化,努力倡导广大教师做到对自己有严格要求、不苟且,对他人有宽容态度、不刻薄,对自然有博爱情怀、不破坏,对社会有正确认识、不偏执,促进广大教师在大力激励下专业成长,在团结合作中共同进步。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应把那些有理想、没思想,有追求、没动作,有虚荣心、没责任感的人坚决淘汰。学生管理中应首先坚持一个原则,即情感教育,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从这一基本原则上考虑建立起符合校情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要特别重视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作用,把培育发展的学生当作终极目标来抓,认真做好理想勤奋的养成教育,使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三、结语

新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是一套系统工程,重点是顶层设计,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在理念、制度和执行上下狠功夫,便会在学校发展的精品内涵之路上渐行渐成熟。

作者:徐礼诚单位: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论文

一、高中历史生成性教学对策研究

1.基于学生原有水平的原则。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来学习的,我们的教学不可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如果要清晰地看到学生知道了些什么,必须在课堂伊始就以学生的原有知识为基础,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与经验来阐述新的知识,知识生成才会不盲目。课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反思在本节内容学习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与之相关的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基础上存在着哪些差异,在新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将知识内容分为几个层次来设计,预计学生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怎样的反应和解答。

2.教学相长的原则。课堂教学是师生和谐共建、交往共生的过程,笔者认为生成性课堂也要讲究效率,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掌握经验和方法,需要教师精心预设,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予实时的引导。师生交往与对话是促使学生自主生成知识的动力所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在学生思维出现困惑或是价值观出现偏差时及时地予以引导与矫正,提升知识生成的质量。

二、案例分析

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有个“探究活动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就话题“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进行探究,从编者的目的来看,学习高中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认识历史,对于战争史也是如此。让学生讨论对战争的看法,从讨论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意义,促使正确的生命观、战争观与和平观自然生成。当然,为了促进这些感受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笔者将教材中的内容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这节课的内容进行重组,让讨论的主题更为明确———“对二战的反思”,同时为了方便讨论进一步分解为如下几个小的课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外交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及时次世界大战相比,有哪些异同点?

在确立讨论的主题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先在小组内部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再到课堂上展示交流。各个小组的观点在讨论中碰撞,生成更为完整的意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记录员的工作,将学生讨论过程中生成的观点、成果展示出来,和学生一起总结提升。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在时空上的共存,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更是在同一教学主题下合作交流、共同体验和感悟的学习共同体,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出民主、开放的生成氛围,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作者:费飞相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新形势下,为了推进高中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笔者以物理课堂的教学为切入点,探究了一些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对策,分析一些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希望能对高中物理的教学发展以及学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物理课堂渗透情感教学,开展体验授课

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以往常规中教师要求的那种,记忆一些物理常识和物理知识,死记硬背一些物理公式或者物理概念,标注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高中物理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并且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真正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师需要完成三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和情感教育缺一不可,但是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给予不同程度的倾斜.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能力传授的过程,更是思想和价值观念教育的过程,也是审美能力提升的过程.为此,审美体验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要倡导情感性的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化的教学过程中操练品性,提升修养和物理专业技能.物理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开展情感教育的素材.情境化的体验式教学,学生理解比较透彻,更容易感悟到物理学的魅力,发现物理的价值所在,所以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开展审美体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二、重视高中物理教学,优化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

目的是我们行动的动力和方向,在普通中学的物理课程改革中和教育管理中要实现工作革新,首先就要确定物理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的目标.当下,普通中学的物理教学虽然得到了重视,但是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比如实验器材和实验室的建设还都比较落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紧紧围绕着高考考点来展开,忽略学生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围绕着高考而展开的,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过度的追求成绩和解题能力,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从长远来看是非常不利的.有的学校在讲授完理论知识之后,开展题海战术,把学生束缚在习题集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新形势下,普通中学的物理教学改革必须提升学科的重视程度,把物理教学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来,并且构建齐全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这样才能促进物理课的健康发展.在普通中学的物理教育和管理中,要正确的定位物理课堂,要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开设物理课程.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不一定有量化的指标,纸质的成绩,只要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就可以了,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评价上也要实现多元化,全方面多角度的评价学生,改变以往那种以成绩来评价的单一方式.

三、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个性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还有就是学生的“学”,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师生配合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从学情出发,随意的讲授,那么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学生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在教学中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应该是动态化的,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应该激发他们的参与,实现互动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了解学情.另外,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要与时俱进,颠覆常规课堂那种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物理实践微课教学、物理情境教学等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升课堂的学生参与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四、创新物理教学思维,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课作为推广素质教育的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现有的教学体制导致物理课教学存在的观念较为滞后.很多的高中生一味的追求成绩,忽略了其它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要想改变这种现状,优化课程教学,首先就要革新教学思维,重视物理课程的教学.物理教学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让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是物理老师需要思考的.物理授课好的方式就是实践授课,确保硬件上的需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及时步.物理课的教学模式也要改变,如果按部就班的教学,学生的积极性根本调动不起来.物理课重在实践和实验,重在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知识,改变认知,让学生在参与中有所启发,并且习得相关的技能.为此,开展物理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开展自主探究学习,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这些教学模式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物理学科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查,因此物理理论知识必然要指导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实验是论证物理理论的基本方法.理论是物理实验的基础,这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发展.以往的物理教学没有正确理清两者关系,教学中过多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让物理实验处于被动甚至被忽视的状态.致使学生像学习文科知识一样“死记硬背”.缺乏研究的意识,不能主动去探究未知的世界,无法真正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现代学生.新课程改革要求现代物理教学要积极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启发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必须在理论课堂上更多的加进实验操作,让两者相辅相成,让学生能够主动直接参与物理试验,通过实验操作体验,更好地理解、掌握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科的科学素养.目前,高中阶段的教育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无论是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方法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高中阶段的教学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而是“高考”教育,很多的学生还是盲目地追求升学率,重视“成绩”,忽视了知识之外的能力培养.比如在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围绕着高考或者其他考试展开,对于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欠缺.为此,高中物理课堂教育教学必须改革,做到与时俱进,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物理教学才更有意义和价值.

作者:许高峰 单位: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探索

摘要:教学管理工作是高中学校工作的重点,良好的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效率的保障,由此可以看出,教学管理工作在学校管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加强高中教学管理工作,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策略

高中是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绩,甚至会影响未来,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教学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发展。

1更新教学管理观念

推行教育改革,落实教学方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和前提,这样才能更好出色的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改革要求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例如:有些学校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甚至将学习成绩公布,希望程度不佳的学生能够“知耻而后勇”。其实这不但不会让程度较差的学生“知耻而后勇”,反而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新课改提倡采用分层管理教学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管理教学,如单独告知、单独谈话、部分公开等,这样的管理方式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又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讲给教师听,教师要认真聆听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解答。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多使用正面语言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不足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并帮助学生进行改正。教师要端正工作态度,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对程度差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这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打击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兴趣。此外,要牢记工作的重点是教学,其他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教学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主,进行德育教育,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

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高中教学工作亦是如此,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是“规矩”,良好的教学运行机制是“方圆”。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是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教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落实也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教学管理制度是一项系统并且复杂的的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如学生的考试、考勤、学籍管理、以及奖惩措施等。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对于教师来讲,要不断努力学习,自主探索、大胆创新,发现更多简便并且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对于学生来讲,要强化自身的纪律意识,提高道德素养,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帮助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不仅仅是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更也学生纪律意识、道德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保障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而不是一纸空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的综合素质,成为国家需要的发展型人才,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实施特色化教育

新课标提倡学生发展,很多学校为了响应新课标的号召,开设了各种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除此之外,学校还开展了以“诚信”、“孝道”、“礼仪”等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动,通过这些生活化教学活动,学生不但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获得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主体,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学校管理者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了很多培训活动,例如:音体美特长生、飞行员培训、以及军训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积极参加培训活动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学分,文具,很多学生在专业比赛中脱颖而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除此之外,学校还成立了广播站、校篮球队、以及学生会等社会,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校园内刊《春笋》、《教研通讯》的出版,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多为学生组织这样的实践活动,如“李阳疯狂英语报告会”、“校园百家讲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实行特色化教育,不仅为师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成为学校的特色与亮点,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吸引更多学生前来我校学习。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学生的培养十分重要。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学校的管理制度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的保障,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至关重要,我们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

作者:丁雪 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电化教育馆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政治德育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与德育教学关系密切,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也是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为此,加强对德育知识的渗透,立足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展开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应尽的义务。为此,笔者在本文就如何加强德育渗透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中政治;德育教育;渗透途径;探讨研究

高中政治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为基础的学科,提高高中生认识、理解与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学科,与时俱进也是这门功课最突出的特点。可以这么说,高中政治课不仅应该成为一门考试课,兼顾高考要求的同时还要成为一门德育课,在教学中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力求做到高考、德育两不误。为此,需要每一位教师共同努力,一起完成。本文将围绕下面五点进行分析,希望为其他政治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好的借鉴。

1剖析教材中的材料,提升情感德育的质量

现行的高中政治教材在编写内容上对学生的三观教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比方说,高一课程中,教材内容主要讲述的是经济学知识,其中涉及到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深入开展。比如说合理消费、公平与效率、支持国家发展、诚信品质等;而哲学知识知识涉及到的德育内容也比较广泛,比如说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正确世界观的树立等;政治学常识则涉及到的因素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这些都是直接典型的德育素材,因此,利用好这些素材,进行德育渗透,对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可谓是益处多多。

2联系社会热点,将教材中的德育点充分挖掘出来

政治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因为社会现象有好坏之分,要帮助学生注重研究自己如何应对这些状况,加强对学生如何看待社会现实问题等方面的教育,将科学理论知识用于分析社会现实。此外,也要进一步改进并完善现有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促使学生掌握辨别美丑、判断对错、区分善恶的能力,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道德行为能力,这样,也就能抵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为此,需要教师不能仅依托政治教案和辅导资料,也要和社会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好德育教育的目标。例如,在讲解“消费观”一课中,要引导学生树立起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让学生明白消费不仅是个人的事情,同时还涉及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因此,在讲解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可以和学生生活中崇尚的绿色消费结合起来,师生一起为完善消费环境而努力,适当引导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3注重师生之间的内心的交流,将德育的魅力彰显出来

高中政治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和学生的内心交流,因为内心真正的想法和声音才是进行德育的推手。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出自真心地去关爱学生,加强和学生的内心交流。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学生也能加深对教师的认识,并且深刻体会到学习政治学科的重要性,了解教师的立场与困难,进而有助于增进彼此间的感情。触动人的内心,必定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因此,高中政治教师一定要真诚、坦率的与学生交流内心真正的想法,让学生认识到教师将他们摆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为德育教育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教育氛围,让德育教育自然流畅渗透到政治课堂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的熏陶与洗礼。

4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德育生活化

我们都知道,德育教育不能“纸上谈兵”,应该实实在在地融合在日常生活之中。所以,高中政治德育教育也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让学生都能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德育、深化德育,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并引导他们德育生活化。例如,在学习完《投资理财的选择》内容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过年时收取的部分压岁钱进行投资理财,在实际生活中切实体会到投资理财的乐趣,这样的引导有助于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财观;在学习完《政治生活:有序参与》的内容后,也可以将政治生活中的有序参与扩展到生活中的有序参与,引导并鼓励学生学会排队,不要插队、不乱队,引导学生在公共场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要做一个有素质有教养的有序参与者。

5拓展教材的主干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

时代的发展也要求政治教学也要与时俱进,要结合时展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政治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要随时关注社会的发展情况,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在主干知识上适当扩展时事新闻,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调节沉闷的学习氛围。在有限的条件下,政治教师可以将现代化技术融进教学中。比如,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短视频,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创设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课堂讨论。课堂氛围在学生的各抒己见中也逐渐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也在讨论中越来越高涨,兴趣越来越浓厚,这也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总体上来说,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教师一定要立足学科知识理论体系之中,把握时展的机遇,知晓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让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展现自我才华和个性,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师的带动下,促进学生的“德”、“智”、“趣”发展。

作者:闫鹏 单位:河北武邑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的哲学研讨

一、目前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本人对目前贵州的高中地理教育现状表示堪忧。贵州的初中地理不中考,只会考,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地理基础基本为零。加之社会对地理有偏见,认为地理是副科。为了升学,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中考科目上。哲学观点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初中基础的好坏对高中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基础好,学生会学得很轻松,对本学科的兴趣高,就容易取得好成绩。反之,基础差会严重干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出现放弃心理,对高中地理教学极为不利。其次,每个中学对高中地理重视程度不同,一定程度制约着高中地理教学的健康发展。多数高中都是重理轻文,理科学生多,文科学生少。地理属于文科,但其偏理科,学习难度丝毫不亚于数学,有“文综里的数学,得地理者上重点”的说法。高中地理不像初中地理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得高分,知识容量巨大,学生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再次,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进度,使用统一的教辅资料,地理教师各自为政,一厢情愿,不遵循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大搞题海战术,结果事与愿违。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成为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发展的严重障碍,就会干扰素质教育的推进,同时也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主旨。只有找出这些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才能从根源上消除它们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贵州初中地理不纳入中考并非个例,相比相邻省市(四川、重庆),这样的做法并不明智。中考不考地理,高考又要考地理,地理学科这样尴尬的地位又怎会得到重视呢?很多学校只重视语、数、英等科目,目光短浅,其他学科一样重要,只是分工不同。学好高中地理,有利于提高文科综合分数,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牢牢把握主动权。然而国人的思维尚未转变,地理在国外相当重视。在国人大喊学生减负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无奈成为牺牲品。我们看一看高中地理的知识模块,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必修一),人文地理(必修二)、区域地理及区域发展(必修三)、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防治(选修四和选修五)。高一没有分科的时候,每周两节地理课,根本无法保障完成教学任务。高中不像初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要求更高。高中教师既要保障高效的课堂教学,又要批改作业,讲解教辅资料,完成学校布置的其他工作。可想而知,地理教师的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容易出现不良情绪。面对紧张的课时、基础薄弱的学生,还要维持班上的课堂纪律。再加上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不同,就出现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同事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无法做到步调一致,统筹规划。加上学校狠抓升学率,采用低效的题海战术,却忽视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大部分时间用来考试和做题,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还有就是学生自身因素,比如,自信心不足、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多或少影响着高中地理教学的长足发展。

三、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首先,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初中地理,在中考总分中应占一定比例。这样学生才会在思想上重视,才能在地理课堂上端正态度,认真学习。良好的地理基础不仅为高中地理教学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师生负担,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让学生不再对地理产生恐惧和厌恶,从容自信地面对高考。学生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掌握答题技巧,在考场上尽可能多地拿高分。其次,各个学校应从本校实际出发,科学地制定课程表,增加高中地理课时。在分科时,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文科和理科只是学习的内容不同,以后同样可以考入高等院校。而且文科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为将来走入社会为人处世也有指导意义。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学习好文化知识,总有用武之地。高中地理是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师生共同付出,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就会取得社会的认同。况且有些学校的文科甚至超过了理科,重理轻文的观念应该摒弃。再次,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学会团结协作,在学校和教研组的统一调度下,科学地制定教学进度,使用统一的教辅资料。经常开展教学交流活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比如,运用Flash课件,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无法突破的重、难点。创新教学思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地开展新课导入,做好教学反思。深入学生之中,了解他们对高中地理的看法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高中地理教育教学才有未来,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在新课改中,一马当先,取得长足发展。

本文作者:唐清莲工作单位:贵州省湄潭县湄潭中学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教育教学规划意见

随着新一轮经济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实际,打造品质教育资源,服务社会成为我们最迫切的任务。近年来,县政府提出“后发崛起,跨越”的宏伟构思,县教育局也要求我们打破常规,走在前列,成为教育第三极和市窗口学校,并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为此,我校制订《高级中学教育教学工作规划》。

及时部分历史和现状

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从整体优化办学水平,提升办学档次,推进素质教育,创办特色学校,成为更高层次的品质资源的要求出发,我们清醒地看到,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管理、课程设置、教育水平、学生素质、师资培养、教育科研、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经费保障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如何解决目前的困难,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都有待加大探索力度。

第二部分办学目标与培养目标

一、办学目标

确立“民主和谐,创造适合师生共同进步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办学水平,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成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浙南知名”的示范性重点高中。

1.“民主和谐,创造适合师生共同进步的教育”的理念理解为:

(1)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互动、活泼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新型、透明的管理方式,使师生、学校处于一种和谐的氛围之中。

(2)关注全体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人格的进步,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关注教师的进步,关注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2.近期办学目标——“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浙南知名学校”

(1)在浙江省二级重点中学的基础上,学校再用3-5年左右时间成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2)学校要在办学指导思想、学校组织管理、师资水平、教育科研示范作用、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六方面达到浙江省教育厅颁发的《浙江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评估操作标准》的要求。

(3)在管理模式、教育设施、师资(队伍)素养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在浙南地区有较大影响,成为市内名校,在全省处在经验丰富位置并有一定知名度。

二、育人目标

学生培养目标:秩序、友善、智慧的有个性的学生群体。

1.思想道德素养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民族自尊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环保意识,有较强的现代公民道德意识。

2.文化科学素养

(1)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人文知识面较宽,有较强的阅读、表达和分析能力,有较丰富的历史、现代、国际知识,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

(2)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和现代科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初步掌握科学方法,具有科学态度,形成科学信念和科学习惯,具有科学的创新精神、培养主动参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3)具有初步的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学生要人人学会上网,会做主页,会初步编制计算机程序。

(4)具有一定的外语素养:具有较好的英语文化知识和听说读写水平,具有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

3.社会实践能力素养

(1)具有较强劳动观念,自觉的劳动习惯和基本的劳动技能,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

(2)具有独立生存、生活能力,善于合作和组织各类实践活动。

4.身体心理素质

(1)具有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学会各种体育技术,能掌握常见的预防和简单治疗知识,学生体能达到基本指标要求。

(2)具有健康的心理,善于自我调节,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有较强的意志力与适应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5.人文艺术素质

(1)具备一定的人文艺术知识,培养学生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专项特长。

(2)具有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具有一定的歌唱水平和其他艺术表现能力。

第三部分实施策略

一、形成校园文化特色,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一)物质文化建设

1.洁化:校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净土。

2.绿化:规划先行,依规建设,具有一定的品位。

3.美化:设置人文景点,拓展内涵,体现教育性。

(二)制度文化建设

1.健全管理体制:①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遵照“决策实施反馈决策”循环原则施行学校管理;②加强党建工作,办好学生业余党校,建立各年级和学生支部,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堡垒和模范作用;③强化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中的作用。

2.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学校切实可行、完备齐全的岗位责任制,定编、定岗、定员,进一步加大聘任力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修订规章制度,依规办事,按章处事,依法治校。走上制度治校的轨道。

(三)精神文化建设

进一步形成“友好善良、纯朴进取、勤奋智慧”的学校性格,为师生进步创造空间和条件。建设“团结、开拓”的领导作风,“敬业、民主”的教师教风,“刻苦、求真”的学生学风。

二、优化德育工作模式,促进学生进步

(一)明确德育目标

1.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行为,使学生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

2.落实中学德育任务,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严守社会秩序的公民,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确定德育主要内容

1.结合校史资源,进行爱校爱乡爱国教育。

结合地域特色,以校史长廊、乡贤走廊为基地,发掘整理乡贤、校友、校史资料,重视发挥乡贤、校友的正面典型模范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爱校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自主参与、自我教育活动,进行基础道德教育。

以学生自主参与和自我教育为主要方式,以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要求进行品德教育指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学会自理自立,增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提高学生整体的道德水准。

3.通过心理辅导,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辅导课程建设,加强心理聊天室与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联系,提高心理咨询质量,引进和推广优化课堂心理环境的课题研究成果,提高班主任对个别学生心理辅导的技巧,改善和优化师生关系,抓好共青团组织、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在面上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三)改进德育工作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政治觉悟水平;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2.分年级确立德育工作重点

高一年级:军政一体化训练和习惯养成教育,做有良好习惯遵守秩序的人。

高二年级:纪律和安全法制教育,做带头守法守纪的人。

高三年级:理想和信念教育,做有远大抱负的人。

3.加强学生会、团委工作

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铸人格的教育体系。

健全学生干部参加教代会和学校校务会议制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四)构建德育评价体系

1.构建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评价结构。

2.从校内到校外,从集体到个别,从学得到习得,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评价。

3.建立具体可行的学生道德品质与日常行为习惯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方法。

三、构建科学课程体系、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集中精力贯彻课程改革精神,领会实质,构建新的科学课程体系。

1.开好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性学力,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打下基础。在压缩与精简必修课程的情况下,努力提高必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要加大英语和计算机学科的改革力度,逐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基本素养,缩短与城市学生的差距;在学科教学中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重视理、化、生等学科的实验教学,增加实验内容;重视语文阅读、作文训练,指导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树立大课程观,充分利用教材、音像资料、计算机教学软件、多媒体手段、网上信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2.开足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体现学科知识拓展和综合能力发展的课程,是学生终身学习精神、方法、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载体。

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特点,开设各种各样的拓展课程,形成涵盖科学、人文、技能、综合各方面的选修课程格局。

3.开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在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究过程中,让学生得到体验,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

要理清选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系,鼓励发挥学生在选修型课程学习过程中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新方法,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探索并制定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法。

4.开发校本课程、地方课程。

继续围绕学校已经开展的省级课题人文教学研究,发挥教师潜力,进一步开发校本课程系列,建立有人文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系列。

(二)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要坚持改革之路,常改常新。

1.转变教育观念

教学改革是在教育观念转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观念转变是教师教育行为转变的基础。教师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变单纯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变重教法轻学法为教学。

2.优化教学过程

进一步规范教学基本行为,改进教学基本环节。大力加强对教师的备课、导入、板书、提问、课堂管理、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批改、课后辅导等教学基本功方面的要求。

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课堂教学贯彻“民主、和谐”的原则,创建“阳光课堂”,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倡启发式下的教法多样化,各学科努力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3.发挥教研组的“研究”功能

教研组以“研”为核心,“研”的重心放在优化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艺术、探索学科教学规律等方面。

教研活动要采取“导师带教”、“观摩研讨”、“专题讨论”、“课题研究”“反复磨课”等方式进行,促进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4.整合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备课,加大课堂教学的技术含量,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点,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

5.健全教学评价制度

评价制度是学校的主要激励手段,要继续构建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机制。

首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既要做到重视知识测试,更要重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养成。把评价重点放在学生能力提高上,而不是单纯重视考试结果,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第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既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又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教务处、年级组要认真深入分析好每次考试数据,使考试分析对教学起到引导促进作用。

第三,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法。自评指教师的自我评价,让教师反思教学工作,了解教学得失。他评指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专家评价等,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地

评价教师教学得失。

四、加强教育科研,实施“名师”工程

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的成长发展进步在相当程度上都寄托在教师的态度及其敬业精神上,建设一支“秩序、友善、睿智和个性张扬”的教师队伍,对学校进一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校本培训

建立师资自培基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与强校合作,探索新的包括专题培训、观摩研讨、专家点评、课题研究、学术沙龙等培训形式、逐步建立自培体系。培训内容着重落实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理念学习、高层次学历培训等方面,使师资面向课堂教学,教师主动参与,达到“教、研、训”一体化的培训目的。

(二)开展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在课堂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中起着先行的作用。从我校现状来看,科研落后教研,落后于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加强科研工作,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科研的氛围,建立一支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相长的骨干队伍,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完成一系列能够推动学校科研进步的科研课题。

(三)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大力实施“名师”工程

培养一支乐于奉献、德才兼备、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长期的主要任务。学校坚持走“鼓励冒尖、允许平凡,营造有幸福感的氛围”的路子,使教师安心工作,快乐工作,有成就的工作。

1.青年教师培养

形成学校、教研组、指导教师三级培养网络、确立师德、教学、教育、科研四个方面基本能力的培养内容。培养一批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青年教师,建立培养帮教制度,继续实施青年教师一年适应教学,二年站稳讲台,三年初见成效,六年教学成功的一、二、三、六工程,使青年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严谨的教风,扎实的业务能力。

2.重视教师的学习与反思,构建合作交流平台

(1)重视教师的学习与反思:

每位教师在学期开学前均需制订个人的学习与研究计划和发展目标,学习理论知识,写教后记,整理教案,听课开课,参与课题研究,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等成为教师的常规项目,所有个人成果资料均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上网,记入教师的个人成长档案。学校将对此进行考核,作为对教师工作评价的依据。

(2)同伴合作交流制度

①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协调教学进度,分析教材结构,明确重点难点,研究训练的质与量。

②教研组:教研组要重视课程建设,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发校本课程,指导研究性学习活动。教研组应针对教学实际问题,组织开展行动研究,每个教研组都应有自己的研究项目(课题)。教研组应重视课堂教学研究,着力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教研组的历次活动均应有专门记录。教研组的工作情况应及时制成电子文本,供校园网交流,并列入教

研组工作档案。

(3)培养一批省、市知名的教师

在建设教师群体的基础上,培养若干名教育教学骨干,使他们成为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型教师,造就一批省、市知名的教师,形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人文精神、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不断进取、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教师群体。力争在近5年内有10%的教师省、市知名,并逐年有所增加。

五、改善办学条件,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创建省一级重点中学和浙南知名学校,必须有相应的保障体系予以支持。

(一)通过学校管理改革落实规划

学校坚持“民主和谐,创造适合人进步的教育”管理理念,坚持师生双向成才,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实行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管理。

(二)增加投入,改善环境和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

要合理调整学校支出结构,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人文环境。扩大绿地面积、增多人文景点,逐步体现学校环境的教育性。

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规划期内要完善体育馆、图书馆、科艺馆等设施。图书馆要电脑化、网络化管理,改造学生阅览室的设施和布局,让学生在文化气息更显浓厚的环境中专心攻读。改造教师办公室,改善教师的办公和生活条件。建立学校网管中心,重新打造学校校园网,发挥现有硬件设备的教学效益。

(三)加强后勤服务队伍建设

重视后勤人员素质提高,重视后勤工作的有效性,做到服务育人,使后勤人员成为学校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科学决策、带好队伍、团结协作、敢于进取,使规划实现有领导保障。

继续推行骨干治校原则,继续将教有所长的教师充实到班子中来,带动和激励教师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继续推行精简的原则,务求高效的工作效率,体现领导就是服务,切实为队伍建设、质量提高当好领头雁。

教育事业是关系到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的事业,任重而道远。在五到十五年内把我校打造成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浙南名校,是一项伟大、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让我们团结进取,艰苦奋斗,为建设学校而努力!为培养人才而努力!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思想教育教学案件选编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案例选编之我见

内容摘要:“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案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案例”的选用和设计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案例教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选编案例谈谈个人的体会和做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案例;选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案例教学法因其高度的实践性、鲜明的开放性和充分的自主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成为课改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其中,“案例”的选用和设计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案例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重点难点的突破和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的启迪,能力的培养,乃至观念的转变。只有采用了恰当的案例,才能纲举目张,使各个教学环节有效地组织起来,从而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案例教学法要取得实效就必须从案例选编这一源头抓起。

下面,笔者就案例的选编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体会和思考。

一.唯利是图——追求案例选编的实效性

使用案例开展教学是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可见,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案例的选编应着眼于它的实际功效,始终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根本依据,切不可华而不实、本末倒置。

从教学目标角度考虑,所选案例一定要有利于组织教学,开展教学活动;要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获得规定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教学内容角度考虑,所选案例首先应尽可能多地涵盖教材概念和基本原理。因为案例教学法是引导学生在分析、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学习、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学生究竟能掌握多少知识与案例本身涉及到多少知识直接相关。其次,所选案例应蕴含能够激起思维碰撞或亟待解决的疑惑和问题。因为案例教学法主要不是靠讲解灌输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而是让学生在发现、判断、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开启智能的。案例的内容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和观点的矛盾性,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都是非常有利的。

以《经济全球化》一课为例,笔者综合了知识、能力、情感三大目标的要求,仔细研读了教材内容,决定以当时刚刚闭幕的多哈亚运会为载体选编案例。

首先,笔者将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一一罗列,仔细分析其内在逻辑,明确了重点难点和疑点,然后搜寻与此关联度较高的信息加以编撰,紧紧围绕本课的基础知识和疑难困惑设计了以“中国商品走进多哈”为主要内容的案例,从而使掌握知识和探究案例有可能成为同一个过程。

为了实现“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笔者在案例中设计了一组中国出口的包括卡塔尔小国旗和吉祥物奥利在内的商品资料,充斥多哈街头的“中国制造”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经济腾飞,实力渐强,对外开放层次提高的现实,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而运用“耐克公司尽展容颜,成为中国亚运代表团领奖装备赞助商”的素材,对比中外产品在国际分工链条中的地位,又让学生意识到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支持国产品牌,振兴民族企业”成为同学们的一致呼声,有效地达到了案例与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二.有的放矢——加强案例选编的针对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对案例的选编应建立在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其中包括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所选案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澄清学生的思想误区。例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笔者以“猜猜亚运吉祥物奥利的生产地”导入,迅速激发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笔者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消费问题,在校园里选取了几个典型的消费片段,编撰成案例让学生分析和思考,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对正确消费观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三.去粗取精——体现案例选编的典型性

案例堆砌,为案例而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大忌。运用案例的目的是为了使抽象理论具体化,书本知识生活化,从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活学活用。不加选择地大量罗列案例,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兴趣盎然,实际上根本就目不暇接,更谈不上对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容易冲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和教育功能。因此,案例并不在多,而在于精。

“精”,一方面体现在案例的质量要高,辐射面要广。社会生活纷繁芜杂,新鲜事件层出不穷,而课堂时间有限,教材内容有限。我们应当尽可能挑选、使用那些能“最贴切地说明概念和原理、较大程度地引起学生关注、最集中地反映某方面社会问题、具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件作为案例。

例如:去年上到《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时,正值我国及时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之际,学生对相关信息极为关注,国内外反响也非常强烈。笔者考虑再三,放弃了原先收集的大量材料,对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正在播放的系列片《追月人》进行剪辑,精选出几个“嫦娥一号”研发过程中的典型事例编辑了一段视频材料,启发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从案例中发现航天工作者的精神境界,以及这些精神对卫星发射成功所起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思考这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古往今来这些精神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精神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何意义等系列问题,从而收到了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良好效果,缩短了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

另一方面,“精”体现在案例的数量要少,可挖掘度要深。案例不同于举例。举例是教师讲解知识的一种手段,既可以精心准备,也可以信手拈来的。而案例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生成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对象,它要能通过层层挖掘,尽可能多地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感悟。一个好的案例应该是贯穿整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甚至能够一例多用,适用于多个章节。“嫦娥一号”这一案例就被一些老师从不同角度进行挖潜、剖析,应用于《生活与哲学》中整个第二单元的教学。

四.去伪存真——把握案例选编的真实性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本课程要“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所选案例应该来自生活、贴近生活,不宜胡编乱造,随意杜撰。

引用真实具体的案例,尽量讲明事件发生的现实背景、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和结果等场景细节,至少有两点好处:一、真实感强,可信度高,有说服力,增进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二、使学生时刻意识到所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并且能够应用于实践,从而产生探究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因此,即便是出于课堂教学的需要必须对案例作出编辑和修改,也尽量要保障其真实性。

五.辞旧迎新——抓住案例选编的时效性

把握时代特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教材案例常常不被学生喜爱,不便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时效性所致。所以,案例选编应紧跟形势,及时更新。新近发生的、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的重要社会事例是。上述例子中,学《经济全球化》选用刚闭幕的多哈亚运会做案例,学《永恒的民族精神》选用刚升空的“嫦娥一号”做案例都是基于这一点。

案例的时效性制约着教学的实效性,虽然一个案例会从不同侧面反映理论知识,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使用同一个案例也是常有的,但是经常单一地、反复地使用容易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平淡乏味、教师知识贫乏。所以,在今年学习《价值与价值观》时,笔者有意回避了“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雪灾无情人有情”等背景资料,而选择以最近奥运火炬在海外传播的曲折经历为切入点制作案例。这种充满新鲜感和时效性的案例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有利于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完成学习任务。

六.舍远求近——实现案例选编的近距性

在案例教学中,尽量缩小教与学之间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和情感距离,选择使用来自学生身边的真实生活的案例,使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的、直观生动的感性材料,才能让学生“有感可发、有话可讲”,增强主动探究的意愿。

例如,在上《体味文化》一课时,笔者编辑了一个乡土文化为主题的案例。课堂以一组江山古镇民居、土特产(米糕、粽子、茶叶、西砚等)、历史名流、传统文艺(莲箱、私塾、旱船、手舞狮、板凳龙等)的图片导入,启发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相关知识,瞬间引发了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便在学生的议论中被感悟。然后,老师又引导学生对比须江上游文化和下游文化的差异,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区域文化各具特色。接着,引导学生发现文化的内涵,谈谈江山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和对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由于本案例的选取“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也很感兴趣,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反,笔者曾经在教学《公司的经营与发展》时,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编撰了案例“奇瑞——东方之子”,但由于该案例距离学生生活遥远,学生对该企业的生产经营不甚了解,课堂气氛沉闷,未能如期展开探究活动,也就没能实现事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可见,舍远求近,发挥近距离效应,在案例选编中是极为必要的。

七.扶正祛邪——坚持案例选编的正面性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是逆反心理较强、思维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辩证性不够、易冲动、易偏激。这就需要我们在案例选择时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积极的案例去激励学生,避免使用那些可能带来负面效应、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容易使学生思想上产生迷惑和动摇的反面消极案例。例如:在上《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时,笔者以为用《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上海允许小摊贩设摊摆卖”的新规定等正面案例要比使用“孙志刚惨遭毒打致死”、北京“小贩杀死城管”等反面案例好。虽然前者在吸引学生眼球方面也许不如后者,但如果经常使用一些反映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容易使学生把个别丑恶现象当成是社会普遍现象,分不清主次,进而对国家和个人的前途丧失信心。这样,不但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混乱,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违背了我们使用这些案例的初衷。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选编案例有如大浪淘沙,必须在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仔细甄别、精心筛选,才能寻找到真正适用的教学珠玑,为案例教学法成功地实施开启一扇宽敞的大门!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探索高中语文教育教学

摘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会反映到教学活动中,会在教学活动中出现个人知识建构的倾向,而如果教师引导得当,会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知识框架的建构。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去探讨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中语文教学方法

成功的教育,是建立在厚重的理论基础上的,没有严格和科学的理论基础,教育就无法发展到今天,也无法继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育之上需要理论,而在理论知识则需要方法论去解析,在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手段上。也就是说,高质量的教育,是通过具有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的。高中语文教育也是如此,没有良好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教学活动就会显得苍白,这也是为什么存在教育理论的原因。而当处于教学及时线的教师进行教学时,也必须要在符合一定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如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之上进行。所谓建构主义,其实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是关于知识与学习的理论,主要研究什么是认识以及个体如何认识的问题。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教育就会存在不同的取向,如教师与学生的知识观、学习观等会存在差异,但是他们的共同点是建立在个体对事物的认识的基础之上。在素质教育观下,发挥教学双方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是题中之义,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的方式进行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以下是笔者在建构主义下的一些教学方法探索论文下载:

一、强调学生知识框架的建构

所谓学习,其实就是对自己尚未清楚或者了解的事物进行探索,从中学到相关的知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面对陌生事物的情况下进行的,特别是对高中生而言,他们处于个人意识的觉醒时期,具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但是这种主观色彩往往会被应试教育所压制,因此,在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在个人知识结构的组织上,缺乏主动性和意识,这样的知识框架不是僵化的是就极易散架的,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素质教育下,应该要注意对学生个人知识体系的建构。而这就涉及到本文所讲的建构主义,也就是“怎么认识”的问题。对高中学生而言,如何去认识问题,是学好知识的关键,而学好知识的关键就是要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对高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指引。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将课本及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化,不要给学生“老师的观点是正确的观点”的想法。如,教师在讲解《离骚(节选)》中,会对屈原的人格给予强烈的正面解析,教材本身也是对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正直人格进行赞颂的。但是,如果教师把这样的观点,强化输出到学生那里,学生就会失去自己的观点,就会认为课本上和老师,及一些练习资料中,都是这么说,然后答案就是。教师应该引导学进行个人思考,学生从个人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解读,去认识的现象一定要重视,如有学生问“如果屈原得到重用,那楚国就会强大,那在当时的情况下,楚就会侵略其他国家,此时,生灵涂炭,屈原是否想过?”或者有学生问“屈原投河而死,始终也是愚忠。”对于这样的个人见解,教师是不应该否定的,毕竟这是学生建构个人认知的前提也是开始,对学生个体思考能力帮助极大。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把各种观点进行融合,对问题进行两分法处理。这样学生在得到个人思考的同时,也在建构个人认知方法,也吸收了他人的观点,这无疑是帮助学生建构个人知识体系的良好开始。

二、鼓励学观察生活,从生活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知识其实就是对生活的总结和升华,而要学习知识,就得从根基做起,就得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的观察和认知中,去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积累个人认知的素材,这是学生建构个人知识体系,去看待问题的,解决“如何认识”的关键。语文,不是问题教学,但是,语文却是充满想象,也充满疑问的学科。对语文而言,自由和开放是其特性,语文不像其他学科,有的正确与错误答案之分,很多时候只是认识深浅和是否合乎道德伦理之分。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语文知识开放化,就必须保障学生认识基础的多样性。也就是说,教师为了让学生避免模式和教条化的学习,应该让他们从个人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从个人生活视觉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认知的方向。但是,前提是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引和制约。如在学习《我的五样》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把文本内容当成参考向学生进行解读,而不能以“模范”、“典范”的角度出发,这样会抹掉学生个体意识,也会让学生的知识构建模式化,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让学生从中自身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思考,观察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以此确立个人生活和学习目标,确立个人认知之上的“未来计划”。

总而言之,在建构主义之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体验和意识,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而且具有个性特征的知识结构,唯此,才能真正发挥语文的教育功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发挥高中数学教材中阅读材料的教育教学功能

内容摘要: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的每一章都至少有一篇阅读材料,内容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外语教学、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这部分看似“可有可无”的内容,在教学中往往可能被教师一笔带过甚至忽略掉,但它们其实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这些阅读材料,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新的教育理念,借助这些阅读材料,能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纠正“数学难而无用”的错误思想,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从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自觉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关键词:阅读 提纲 疑问

阅读是一种构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的推断能力与他原来的知识起关键性的作用。它让读者以一个主动者的身份积极地主动参与构造过程,那么在高中教学中,重视学生读,培养读书习惯不光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中数学教材只是一个蓝本,如何利用好这个蓝本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数学教育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还记得以前上学时老师给我们上课,对于教材上内容基本上是不经过“加工”,直接灌输给我们,这种方式处理教材的弊端很多: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等等,这种照本宣科的处理教材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不仅要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更要使学生的数学教材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因此:“吃透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讲解教材”,始终是中学数学日常的教研教改的焦点,自然也是砥砺教师专业“锋芒”的“磨刀石”。因为数学也要通过阅读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分析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我又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教材习惯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1.设计提纲,激发兴趣

课前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不同于语文。语文有故事情节,而数学课则以严谨、演绎的面貌出现,重在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自学数学课文让学生阅读者一定困难,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课文的教学特点,积极创设让学生读书的境界,使学生对需阅读的内容产生兴趣,让他们探索未知,发现新知而积极主动地阅读教材,激发阅读的动机。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编拟自学提纲。而这个提纲实际就是为学生安排一条思考探索的途径,这具有定向的作用,让学生按照自学提纲的内容进行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习惯。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中,抛出的提纲是:1阅读教材发现问题(途径:阅读图片、表格、文字)2、怎样解决问题(方法)整理信息和列式计算画图等。3、什么策略?要求学生根据这些提纲象阅读语文一样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圈点勾画,整体粗读,不懂就细读,关键处精读。从而知道哪些可以读懂,哪些还有困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这样不仅让学生在重点、关键地方多分析、多思考、多动手动脑,还可以帮助学生自觉地把握教材重点,找到难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巧设疑问,引起注意

重视方法指导,教学中巧设疑。学生在学习上对老师往往是一种依赖,特别数学,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怎么讲他们就怎么听,这样限制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老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指导学生看书,阅读学习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把知识点和阅读结合起来,巧妙设疑,把难点分散,带着疑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揭示问题本质,深化知识。如:认识射线、直线和线段是,首先我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然后巧设疑问“谁能说说线段、直线和射线有哪些特征?怎样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呢?”这样的质疑问题,既加深了学生的数学性质的认识,又加深了对数学性质的理解,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解决课堂讲授的重点和难点。又如教角的度量方法时,我的设疑是:在量角时为什么要注意“两重合,一看数?”什么是两重合?什么是一看数?一看数看什么数等,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课本内容,去讨论,去反复地量角,从而达到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活动中,感受用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总之,高中学数学教学要以“本”为本,精心设计,重视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高中数学教材的阅读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理解能力与日常生活体验,同时又能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后的抽象概括能力、建模能力,决策判断能力,因而一直是近年来乃至今后全国各地高中数学教师不断关注的学习要点。高中阅读理解题贴近实际,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对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善于对数学阅读教材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教材阅读能力。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高中物理情感教育教学实践探索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是极为重要的,直接决定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中,有效控制学生的情感,引导其对自身的情感加以控制,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良好提高,在此基础上,思想素质与人格能够得以健全,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对高中物理情感所需要的教育系统加以分析,提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策略,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感教育;教学实践

目前,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发现教学效率低的原因,忽视情感教育的开展,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对物理课堂失去学习兴趣。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对自身的教学加以反思,通过物理实验、多媒体教学工具等,促进师生、生生之间感情的沟通,进而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为情感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高中物理情感教学系统的优势

(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用情感教育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学生在接受情感教育之后,内心的道德观在情感教育中得到满足,主要是因为情感教育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体性质,对学生加以爱国主义教育,进而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高中学生在物理教学中体验情感教育,使自身的品质得到熏陶,在此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并针对学生创新教学方法,保障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二)促进学生理智感的形成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用情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基础上,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智感。主要是因为高中学生在情感教学中,可以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学生所接受到的教育一般都是唯物主义的情感教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情感教育模式的优势,培养高中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科学、合理的对待物理问题,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学生可以冷静的查找相关资料,不会因为物理难题而失去理性,在此基础上,高中学生就会形成自身的理智感,为其物理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

(三)培养学生的美感

在高中学生思想素质提高、个人品质提升的过程中,美感不仅包括眼观的外在美,还包括道德行为与情感体验。教师在情感教育中,可以有效培养高中学生对艺术的审美,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审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审美能力,保障高中学生可以更好的提升自身素质,培养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其物理学习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另外,在教师应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将物理知识与物理研究成果向学生展示,就此引导学生养成较好的审美习惯,使学生能够享受教师设计的情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积累学习经验与学习方法。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情感教学策略

目前,部分高中物理教师还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情感教学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常会出现不足之处,对此,会影响学生道德情感与美感的形成,导致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失去学习兴趣,进而降低自身的物理素质。高中物理教学应用情感教学的策略分为以下几点:

(一)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物理《摩擦力》一课时,教师利用教学工具进行教学,使学生可以清晰的观察到物体之间摩擦情况,此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向各个小组分发教学工具,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讨中,对物理知识加以总结。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探讨之后发言,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来,学生的学习情趣得以有效激发,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有效提升[2]。

(二)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沟通

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的应用情感教学模式,就要培养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主要因为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都会给学生留下较为威严的印象,学生在遇到难题时,不能、不敢向教师请教解题思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下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解答物理题[3]。

(三)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教学。主要是因为多媒体教学工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展现较多的物理实验的图片与视频,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物理《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课之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件中设计静电图片与静电发生过程的视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理解静电知识,还能够形成较好的物理情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有效理解物理知识,为学生的自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语:

在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应该应用情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设计小组探讨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形成较好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进而提升高中学生的思想品质,使其养成较好的道德价值观,提高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效率,引导学生与教师平等交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为其情感体验提供帮助。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一、立足文本,注重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的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具备类似的敏锐感觉。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文中饱含情感的语言,迅速地感受语言的意义所在。学生只有形成了这种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才可能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读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从而自觉地完善自己的情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就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二、挖掘文本,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内在品质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是指不但要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呼唤人文精神去充实和武装学生。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其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所以,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就是“立人”之课,它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的主要是工具性,而忽视了人文性,这势必导致语文教学的畸形发展,从而严重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入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语文教师有责任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指导学生在经典名著中汲取营养,构筑永恒的精神家园。

因此,我们的语文课要在充分体现其工具性的基础上渗透人文教育,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整体的提高。

三、利用文本,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传统语文课本往往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造成一种刻板的格式。新教材则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希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简单地只学习一些语文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成为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平时积累和摘抄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到报刊上找中外名著名篇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朗读;从中外寓言、童话、诗歌中选出美文研习,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补充,把课本与读本结合起来,对其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这都是学好语文的方法和途经。

语文知识的摄取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并不像我们有些学生所以为的那样,只“存在”于语文课本,或只能从课堂上得到。可以说,跳不出语文教材,跳不出语文课堂,我们就学不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就掌握不到更好的语文能力。因此,学生如果还像过去一样满足于教师的“满堂灌”,习惯于“题海战术”,沉醉于“书本知识”,那么,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变革中,无疑是一个落伍者和失败者。因为语文新课改或者说高中所有学科的新课改,较大的变化就是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在转变中开阔自己的视野,活跃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语文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谈高中物理“阅读材料”的教育教学功能

摘 要:高中物理新教材增加了许多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内容丰富,知识浅显易懂,对促进学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阅读材料教育教学功能的基础上,谈谈阅读材料的教学方法,使教学中能真正发挥“阅读材料”的强大功能,从而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关键词:高中物理;阅读材料;教育功能;教学方法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从物理学科教育的发展看,从考试改革的要求看,阅读已成为物理课堂教学重要的补充部分。在物理新教材中,高一必修本中有11篇,高二选修本中有21篇“阅读材料”,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概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介绍一些物理学发展史上研究物理的思维方法,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二是物理课上内容的延伸,如“怎样理解瞬时速度”、“位移公式的另一种推导”、“电子的定向速度”;三是近期科技成就展示和近代物理知识的发展与展望,如:“纳米技术”、“舰天技术的发展与宇宙航行”;四是介绍科技知识与自然现象,如:“失重和宇宙开发”、“黑洞”、“放电想象”、“高空的气温为什么低”;五是介绍一些物理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磁带录音原理”、“磁悬浮列车”、“汽油机点火装置”、“照相用闪光灯”。仔细研究这些材料不难发现“阅读材料”不是无的放矢的放在教材中,而是围绕教材的教育教学主旨而切入的。这些阅读材料的增设,使得教材内容更具体,内涵更丰富,适用范围更广,更富有弹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阅读材料”的德育功能

“阅读材料”中的物理学史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等,借教阅读材料时机渗透德育思想,注重以人为本,做到教书育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 爱国主义教育。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世界并不太平。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要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如“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纳米技术”等内容都充分展示了我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 STS思想渗透。

阅读教材充分体现了STS的思想。有些阅读教材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知识相联系的问题。这种科学、技术、社会(STS)相互联系的观点,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如“超导体”“磁悬浮列车”;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发展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如“温室效应”;同时还可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是如何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如“人类对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3. 治学态度教育。

科学史上的任何一项成功都离不开科学的治学态度,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所以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治学态度教育。阅读材料通过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贡献及平生事迹,使学生认识到凡是有成就的物理学家无不对自己的工作呕心沥血、对事业执着地追求。如“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焦耳用了四十年的时间,坚持不懈、不怕失败,做过四百多次实验,终于得到热功当量。这些事迹对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献身、刻苦耐劳的精神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很强的科学性,这些“理性化”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释放,而阅读材料却能克服这个障碍。如“磁带录音机原理”“移动电话”“失重和开发宇宙”“放电现象”等阅读材料,有的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有的对一些科技知识和“大自然之谜”进行生动介绍。这些阅读材料都是深受学生喜欢的好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学好物理对人们改造自然、改变生活方式都有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磁悬浮列车”“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通过学习这些展示近期科技成就的阅读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利用“阅读材料”学物理史实,受辩证法教育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物理,大多数教师注重让学生掌握的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使得学生对物理学发展的曲折历史知道得很少。学生不了解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了解。教科书在“阅读材料”中对这方面内容做了一些弥补。

如在热学部分,“阅读材料”介绍了历史上对“热的本质的认识过程”。学生学习后知道了历史上对“热”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把热看成是一种特殊物质,即“热质说”;另一种认为热是物质的某种运动形式。“热质说”这种违背事实的观点,曾一度被人们所承认,后来科学家们通过对一些热现象的细致观察和反复的大量实验,证明了“热”不是一种物质,从而否定了“热质说”,为分子运动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能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

四、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各种能力

近年来,初中物理教学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物理教学在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技术等方面做的还不够。造成学生知识面窄,知识学的死,影响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阅读材料”广泛收集了物理学联系实际的事实。大到世界各国重视的能源问题,小到家用电器;上到无线电波,下到海洋开发;远到日本银行大楼的日光镜,近到常看的电影片。它们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把学生眼中用概念、公式堆积起来的物理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活生生的物理。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探究当下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关于课改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探究 基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之“愉快教学”模式探究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措施探究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模式初探 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初探 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中学生能力素质的探究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探究 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的改革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 浅说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尴尬 探究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探究 探究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教学的碰撞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研究 情境教学模式在幼师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情境教学模式在幼师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探究当下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探究当下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 document.write("作者: 谢彩云")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通过网络,给传统的生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计算机课程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这是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综合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导入;兴趣;方法;体验 中图分类号:G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25-01

不容否认,新时期,信息技术在高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计算机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虽然我国高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已经开设了很多年,但是由于高中教学的特点,计算机科学教育受重视程度较低,所以教学效果上也受到了影响。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多年,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同样感觉到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较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培养更加的学生,作为一名泗洪县兴洪中学的一名高中计算机学科的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教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重视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作为一名高中阶段的教师,在开展新课程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寻找品质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是学生好的老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本身就会主动学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要精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中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事先设置问题或者是运用道具来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 Word 文档中表格制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展示出一副已经制作好的表格,通过展示精美的表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随之把信息教学的内容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讲解,通常意义上学生对字体的颜色,底纹和对齐方式等很感兴趣,此时我们就可以重点讲解以上内容。计算机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要把这门科目教学的艺术性同现实结合起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出发实现有效教学。在平常教学中要加强同学生的沟通,通过日常的交流来了解学生的兴趣,从而进行有效教学。正如,文字编辑是高中计算机课的主要内容之一,很多学生都不重视,没兴趣,认为只是简单地打字。所以教学过程中,从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的关于文字编辑的内容入手,使学生在体会计算机对人类日常生活深刻影响的同时,感受到文字输入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以一幅作好的“个人简介”作为本节课的引入,同学们有了动手操作的要求,学生就需要掌握本节要学习的计算机知识才能完成同样的作品。因此,新时期,对于高中阶段计算机课程来讲,作为教师的的我们要重视备课,认真备课,以品质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加速课堂的进程

方法,老生常谈的话题。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又显得格外重要。在高中阶段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引导。比如,我经常使用的任务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因此,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问题一一探究”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信息能力。该教学法的应用,重点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而“任务”的好坏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所布置的任务需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具有趣味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主观欲望,以达到教学目标;合作性原则。设计的任务具有合作性,能充分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与人分享自己学习成果的喜悦,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合作能力的提高;整合性原则。设计任务时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性,把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看作一个整体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加有益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学习能力。

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体验

新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情境,不给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就不会产生很高的学习兴趣。因此计算机课程要利用情境创设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创设适当的情境后再抛出任务,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接受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开始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激励同学们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勤思考,解决问题后要进行反思,不断地在自主活动中总结教训、吸取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体验是很重要的。不动手实践是不可能学好计算机的,计算机课程应该以实践为主。让学生去操作,去实践、去尝试,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大胆地进行创作。

综上所述,新时期,对于高中阶段的计算机学科来讲,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品质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农村高中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摘 要: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快乐的学习氛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都希望走向更大的城市,在更好的环境下生活,这就致使农村高中部分教师流失,成绩优异的学生到周边城市的学校寄读。品质师资力量的匮乏造成学生的转读,而学生的减少导致在校教师对教学也失去了热情,继而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师生关系;榜样示范;师资力量一、教师对学生的看法

农村高中学校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教学设施比较落后,加上周边城区的学校扩招,导致农村学校的生源大量流失。城区学校扩招学生就导致师资力量不足,那么农村高中比较的教师就会被城区学校挖走,这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教师整体水平下降,学生相应减少。这样的局面形成后,教师觉得学校好的生源太少,没有可挖掘性,从而对教育教学不上心,教育水平下降,学生成绩也提高不了。

二、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生也同样觉得,教师不会留在农村学校,故而认为校内没有好老师,便对教师失去信任,上课不认真,学习没兴趣,积极性降低,导致成绩提不上来。没有信心的教师上课时也心不在焉,教学兴致不高,课堂表现比较懒散。有些教师甚至上课时才开始看教案,也不会结合教学器材进行趣味教学、探究教学,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爱好,更不要提及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了。

三、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很多农村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往往保持着高高在上的态度,不能放下身段,无论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还是上课时,都是不可一世的态度,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反感。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和学生沟通,不仅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了解,更要注重和学生情感思想上的交流,改变学生对教师的传统看法,让学生首先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有情感上的交流和寄托,从而愉快地学习生活。

四、教师勤奋刻苦工作,感染学生自主学习

有些年轻教师刚刚加入教师的队伍,言谈举止、穿衣打扮都还停留在学生时期,致使高中学生会产生老师不比自己大多少,做自己的老师不合格等心理反应。这时老师就要更加勤奋刻苦工作,真正起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作用,用水滴石穿之心慢慢感染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便会看在眼里,也会对老师有新的看法,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缓解。同时,年轻的老师在上课时应该充满活力,采用更多教学方法,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让他们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爱上你的课,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老师的教学也就自然而然达到预设的效果。

五、教师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圣人孔子曰:有教无类。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名的老师对待自己的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切勿用成绩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做出表扬或奖励,这样学生的心理会得到满足,增强了自信心,也就产生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六、学校应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

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师福利待遇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导致部分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学校应当重视培养和吸收的教师,形成科学的奖励机制,出台长远的培训计划,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通过积极扭转教师流失的被动局面,遏制恶性循环发生。学生也会对老师增强信任,改变学习观念,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促使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

注: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农村高中师生关系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3】GHB1191)成果

高中教育教学论文:探讨高中语文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摘要:高中语文作为教学计划中的一门课程,是为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的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语文修养,有较深的文化内涵,有相应的文艺鉴赏水平,能应用语文这一工具和载体去从事工作、进行交流、继续深造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素质教育

1.转变思想观念,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及时要义

1.1 语文教学无差生。学生本身素质、成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学生能力的不同。但每一个高中学生都已经过十几年语言文字训练,已具备了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各有闪光点。有人善于遣词造句,有人善于布局谋篇,有人长于书面表达,有人善于口语传情。做老师的要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以求得学生主动发展。首先是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法吸引学生,让学生始终在新颖的刺激下投入学习;其次是因材施教,贯彻成功教育的原则,让生更,让大多数学生坚定学好的信心,让从没受过老师表扬的学生也体验到老师肯定性评价的愉快。

1.2 授之以"渔",求得学生主动发展。"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学者事半而功倍,不善学者事倍而功半。教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相当重要,这等于交给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王国的钥匙。高中学生处在人生过渡的关键时期,高考的压力,使得他们很少关注学习以外的事情,传统的语文教学又不注重对学生智力和主体性的开发,而是一味灌输文化知识,这就导致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和课堂教学,而很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和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的总结和利用,不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去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学质量也不会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适当的教学方法上的调整,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开展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再加上学生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定期举办一些专题讲座来弥补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的小缺憾,就显得很有必要。在讲座课上,学生只管听、只管记;课后,既不复习也不考试;全凭专家感化和学生的兴趣,在熏陶渐染中使学生的文学与文化修养得以提高。讲座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师应在开学初拟订好计划,没有特殊情况好不随意改变。举办讲座时教师应尽量使课堂容量丰富充实、具体到位。大到文学史上某个热点问题,小到课堂上某个容易忽略的知识点,都可以作为讲座的内容。讲授时教师尽量以口若悬河的旁征博引吸引学生;以声情并茂的即兴发挥感染学生;以才华横溢的自由挥洒驾驭学生;以收放自如的学者气质征服学生。总而言之,要使学生在大量课外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到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使他们经常领略到读书人特有的潇洒进而羡慕这种潇洒,从而在内心涌起对学好语文读好书的真正渴望。每次举办讲座时的对象不一定相同,应以自愿为原则,但每次要记录下到场同学的姓名,以便进行讲座内容的抽测。抽测应及时,重点应体现讲座内容。

3.进行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读物量

扩展阅读分两条线进行:一是假期课外阅读,一是日常课外阅读。在学生放假期间,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包括有中外名著,唐诗宋词鉴赏等等。其中文学名著只要求泛读,不做检测;古文和诗词鉴赏则要求精读,并做考查。日常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选择多种读物。例如可以以《中学生阅读》为教材。每期《中学生阅读》都是在老师指导下阅读的,大体分自读篇和教读篇。自读篇凭兴趣读,靠悟性品,课外独立完成。教读篇,按要求读,靠毅力啃,在老师帮助下完成。教读篇大概有三类:《中华名句》,要求语文课前常常背诵;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点拨;语体文阅读能力训练,则选作补充教材,先练后讲。选读名句的好处,从思想上说,在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写作上说,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论据。选读文言文训练的好处,在于促进课本知识迁移,增强文言语感;选读语体文训练的好处,在于加大习题难度,刺激学生现代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那些针贬时弊或领导标新的时文佳作,又为学生的头脑源源不断地引入思想和艺术的"源头活水"。

4.发挥学生主动性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年级越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越消极。学生懒于思考、畏于发言是高中课堂的弊病。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归根到底是受到狭隘、死板的应试教育影响。要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题海战术"等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优化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恰当的课堂导入,幽默风趣的课堂讲解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二是课堂上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与鼓舞,既是有稍有见解的一次发言也要毫不吝啬的给你表扬,激发学生探究的勇气和动力。三是课堂联系生活,比如让学生为某商品设计广告词,春节自编春联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文学小创作,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创作加一点评,焕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展示美

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书"组成,教师是课堂领导者,学生是课堂的配角,师生很难产生共鸣,学生也很难产生审美效果,无法得到如临其境的审美愉悦。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利用有效地教学模式,激活教学课堂。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广泛应用,学生得到了捕捉美、认识美和接受美的全新视野,在视觉快感和听觉快感的基础上,对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讲《群英会蒋干中计》、《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小说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在课堂播放《三国演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游传》的电视连续剧有关片,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具体的艺术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转变思想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重视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符合语文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持久地发展,不但能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方针的切实贯彻。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