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通信英语论文

摘要:通信英语的教学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结合学校人才模式定位,以应用为目的,真正完成学生英语学习应试到英语学习运用的转变。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国际先进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自如运用英语进行本专业知识交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通信英语论文

通信英语论文:教学方法改革通信英语论文

1通信英语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内容、方式单一

目前国内高校通信英语教材种类很多,但一个学校一般选定一种教材,根据教材课文授课,内容单一,文章编排上较死板,没有结合诸如语法、翻译和句型等技巧的讲解.在通信英语教学中,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把重点放在记忆单词和课文的翻译上,方式单一.

1.2师资力量薄弱

从事通信英语教学的教师既要精通英语,又要熟悉通信专业知识.如果英语专业的教师任教,则很难将专业知识融合进来.通信专业的教师来教,英语水平可能达不到要求,影响教学效果.

2通信英语教学改革方案

2.1建立创造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中,主要进行词汇讲解,学生记忆并阅读课文,然后进行翻译,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翻译技能,但不利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课堂上阅读课文给学生造成一种沉闷的氛围,而且占用大量课堂时间,学生阅读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设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创造式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分阶段进行,即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新知识的引入和教材内容)、知识的拓展、具体实践、学生总结及教师评估.及时阶段,新知识的引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导入新的学习内容,使现有知识和所学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教师作为激励者和引导者,根据材料内容,采用问答、观看录像片段、听录音和看图片等方式引入新内容.第二阶段,以教材中经典内容为主,主要是对通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补充,包括PCM原理、ISO联网标准、光纤通信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等.让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各种通信原理、表达方式和具体应用.第三个阶段,拓展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阅读实用性的专业文章.教师可以搜集国际著名会议或期刊的综述,从专业通信英文网站下载文献等.这些资源更新迅速、观点比较并且资源丰富,学生可以了解通信领域的近期动态和发展趋势,以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第四阶段,进行实践.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在该领域听、说、读、写、译的技能.教学活动主要采用模仿、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方式,教师则作为该过程的顾问与评估者.,进行总结与评估.目的是检查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归纳总结所学知识,促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反思.教师作为评估者,组织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翻译的方式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过创造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公共英语的基础上,渗入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从理论发展到能够独立阅读相关外文文档,无论在专业还是在英语水平上都得到一个提升.

2.2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建设

通信英语是通信和英语的结合,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英语教育素质和专业教育素质.通信专业英语教师可加强与基础英语教师的沟通,将基础英语词汇、语法和句型的教学手段引入到通信英语教学中来.自2013年以来,专业英语改革方案在滨州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实施,教学效果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充分肯定,把创造式教学方法引入通信英语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改革.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在创造式教学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课前预习相关课文,课堂上积极阐述对相关原理的理解,教师适时补充和纠正.这样学生们的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得到加强,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提高了英语的运用能力.

作者:徐娟娟 单位:滨州学院信息工程系

通信英语论文: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的教学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给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采用单一方式、进行单向传播的传统教法,而具有跟多的协作性、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和创造性(张华,2004)。教学模式和学习理念开始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学习从课堂向课外延伸,由阶段性向终身性,由教师全程监控逐步转向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周梅,邹晓玲,2010)。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提出应结合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特点,拓展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1.可实现快速即时通信交流。无论我们身处何地何时,只要具备通信条件,就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文字、语音甚至是视频信息交流。2.使用方便快捷。电脑的小型化和手机的智能化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随身携带通信设备,且操作方便简单。3.功能强大。现代通信技术和设备功能强大主要体现在:一、这些设备与技术不仅可以处理和传输文本信息,而且可以处理与传输语音和图像信息。二、信息存储量大,现代通信技术设备的进步使很小的一张磁盘就能够存储海量信息,不要说电脑,就是一般的手机都可以存储数百本书或几部电影。4.现代电子信息产品已成为时尚和品位的象征,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

学校中英语教师多为英语专业出身,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渗透出自己对英语的态度和学习方法;而大学英语的学习者为非英语专业,其学习英语的目的、态度和方法与教师必然有诸多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不同,设身处地,因地制宜地调整教学方法。相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不同体现在:

1.学习时间不同。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的专业。他们24小时有几节课,就有几个小时在学英语;学几分钟,就几分钟在用英语。且周围同学都是英语专业,都在学习英语,彼此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校的主要课程是专业相关的课程,每周仅有四个小时的课上学习时间。课外学的、读到的都是专业领域的书籍,同学之间谈论的也非英语相关内容。这使得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较英语专业学生少了很多学习英语的时间。

2.学习英语的态度不同。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是自己所选专业,是自己今后追求事业的方向,在多年的专业课的学习中对英语的感情会逐渐产生并牢固起。与之相对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只是他们辅修的科目,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英语只是一种社会资本或交流的工具,作为社会资本,短时内看不到收益,而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又无用武之地。

考虑到这些不同,大学英语教师所采取的任何教学方法,好都要在不增加学生英语学习时间或者说不大段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进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可行的方式就是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调整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把英语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化零为整',充分利用专业课之余的'边角碎料'时间来学习英语。

三、大学英语学习的'全覆盖,立体化'

英语的教与学有自身的特点,它不像理工科那些需要大量设备与条件进行实验、演算或推理,教或学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连续长时间学习工作。恰恰相反,对于语言学习的绝大多数内容来说,短时多次学习要远胜过低频的大段学习。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书或词典或许不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但是手机电脑却是形影不离,爱不释手,有些学生甚至在课堂上都要拿出来'把玩把玩'。这虽不一定是好事,却为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建立'全覆盖,立体化'英语学习模式提供了条件。

教师可以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将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连接起来,实现随时监控学生学习和即时交流,进一步拓展第二课堂。这一模式可以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一对一,一对多和学生之间一对一,一对多的联系。班里的学生和教师将构成一个网上社区,在这个虚拟的社区里所有的活动都用英语来展开,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交流的工具。通过这以网络,教师可以将要学习的材料或任务发送到网络平台,学生将其下载到手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也可以直接将材料发送到手机终端,即使接收,随时学习或开展相应的活动,这样英语的学习将会远远超越出英语课堂或单一的人机网络。网络视频、语音或文本交流可以实现学习小组成员远距离同时学习和交流的需要。当然,这种学习平台只是一种工具,不会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却为大学英语的教与学提供良好的条件。

通信英语论文:浅谈电子信息与通信专业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论文关键词】专业英语 教学 改革策略

【论文摘要】专业英语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本文分析了当前电子信息和通信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策略,旨在促进各高校专业英语的教学。

1 引言

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是当今国内外发展最为迅速、技术更新最为活跃的工程领域之一。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全球化竞争,高校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应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专业英语的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就是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1]

专业英语的教学,既不能像基础英语那样过分强调语法,也不能像专业课程那样深入讲解专业知识。?[2]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拓宽专业词汇量,熟悉专业术语,掌握专业英语翻译技巧。?[3]因此如何更好地去引导学生,提升教学质量,是本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针对目前高校中电子通信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在自身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提出几点教学改革策略,供同行们参考探讨。

2 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在电子通信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若干问题,大致归纳如下:

2.1 课程安排欠妥当。

部分高校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选择在大四才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学生在经历了大一大二的基础英语学习后,一定程度上已经产生了遗忘现象,同时主观上对专业英语课程也产生了懈怠或轻视的态度;而系科给予教师本课程的授课课时一般也仅能满足低教学需要,甚至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2.2 教学目标较模糊。

专业英语课程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很多高校未能明确此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计划体系中的位置,无法形成系统科学的教学模式。同时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同学校间也存在着分歧,有的着重章节的翻译,有的则把重点放在专业词汇和基础知识上。

2.3 教学方法不合理。

由于枯燥的专业词汇和复杂的长难句在学术外文中出现频率高、数目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部分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互动等问题,因而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2.4 教材内容不达标。

国内大部分教材在教学内容上还无法反映出当前技术发展动态和学术研究前沿,同时教材中鲜有实践互动内容。部分教材仅仅从国外刊物上随意摘录章节,缺少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难以透彻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3 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关键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科技交流中的英语书面语和口语表达,熟悉本专业学术著作中常见的表达句式和叙述方法,培养学生接收近期专业技术的能力。针对上述教学现状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一些电子信息和通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和着眼点。

3.1 教学目标定位明确。

高等院校在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时候,事先必须制定好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定位于让学生了解一些专业知识,还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文章的翻译技巧,再或者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撰写简单的英文小论文。由于笔者所在系科的专业特色尚无法适用于较高级别的定位,因为主要定位于中高等层次的目标,即让学生能流利阅读外文文献并能熟练翻译成自身母语,这也适用于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现状。当此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式的选用就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3.2 教学内容。

根据先前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材的选取上应该使得教学内容上能大体上覆盖电子通信类课程的基础专业课程,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学校的排课情况,尽量避免学生尚未在先修课程中涉及的内容,不然会加大授课难度和影响教学质量。具体实践中可以在选取实用性教材的基础上,从网络、期刊中选择相对浅显易懂同时又能反映通信领域发展变化的英文资料。笔者在教学中选用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教程》,该教材覆盖面较广,课文总体难易程度适中,还提供了选读性内容。笔者根据本校学生的课程先修情况选取了部分章节进行讲解,同时在课堂上还引入了ieee数据库中几篇综述类文献。因为综述类文献没有过多的复杂数学公式和原理推导,学生更易接受,同时此类文章又能够使学生迅速地了解近期技术介绍及其发展趋势。例如在讲解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章节后,紧接着引入了一篇关于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的综述文献,让学生了解了这两个领域的联系和区别,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有其他教改文章提出可引入专利文献、设备说明书、工程投标书等阅读材料,让学生熟悉文体和表达方式,?[4]-[6]这一初衷是好的,但是经笔者实践下来效果并非理想,这类文章通常较长而且较为死板,学生很难有持续性的阅读兴趣。因为笔者觉得对于此类内容应该在结合实验课程的基础上来讲述,如在利用示波器进行信号测量时,可让学生事先查阅英文版的仪器说明书,在动手过程中去掌握这部分内容,当然这一前提是学院系科需要科学统筹专业英语和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

3.3 教学形式。

由于定位于中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考查形式应部分弱化书面试题的考核,同时加强平时的实践运用考查。教学中可采用提问式、启发式、分组答辩等多种形式。例如笔者在讲授the mobile telephone system章节时,除了介绍书中的gsm系统,还给学生引入了一本关于mimo和ofdm的外文著作,然后将学生分组并布置不同的章节内容,让其课后进行自行讨论学习。数周后根据各自心得做一次课堂答辩,其他组别同学可向答辩者进行提问,然后由本人根据答辩情况做总结。这种分组答辩的教学形式能活跃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其对新技术的理解更为深刻。然则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开设此类活动和怎样控制活动流程等方面还需要教师去认真把握。

3.4 教学课件。

电子信息与通信类专业英语由于信息量大,因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为授课服务已经成为了众多教师的共识。但是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仅是把教材内容直接搬移到了投影屏幕上,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笔者在备课时借鉴了兄弟院校的授课经验,充分挖掘各个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精心准备图片、视频等资料,从形式上给予学生较为直观性的体验。同时为了吸引其课堂注意力,笔者还特意进入了一些相关的科普性视频,如讲述移动通信内容时,就引入了如ted演讲录和谷歌2011开发者大会等视频作为教辅类材料。

实践证明,通过精心准备的课件和引入的教辅类材料,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多媒体课堂信息,了解到国际最前沿的技术发展和商业动态,从而更好地活跃了教学氛围,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

3.5 教师培训。

由于专业英语对授课教师在专业技术和英语水平这两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等院校应当对授课教师进行更多的岗前培训,同时可以开展定期的教研讨论会,为年轻教师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方便其与老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改革措施,从而总体上更新教学理念并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电子信息与通信类专业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何科学地开展专业英语的教学、更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于提高高校学生专业文献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授课建议和方向,目的是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吸引更多的教师投入到教学改革的队伍中来。

通信英语论文: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的教学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条件下大学英语的教学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给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采用单一方式、进行单向传播的传统教法,而具有跟多的协作性、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和创造性(张华,2004)。教学模式和学习理念开始有了根本性的变革,"学习从课堂向课外延伸,由阶段性向终身性,由教师全程监控逐步转向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周梅,邹晓玲,2010)。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提出应结合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特点,拓展大学英语教与学的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称。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1.可实现快速即时通信交流。无论我们身处何地何时,只要具备通信条件,就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文字、语音甚至是视频信息交流。2.使用方便快捷。电脑的小型化和手机的智能化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随身携带通信设备,且操作方便简单。3.功能强大。现代通信技术和设备功能强大主要体现在:一、这些设备与技术不仅可以处理和传输文本信息,而且可以处理与传输语音和图像信息。二、信息存储量大,现代通信技术设备的进步使很小的一张磁盘就能够存储海量信息,不要说电脑,就是一般的手机都可以存储数百本书或几部电影。4.现代电子信息产品已成为时尚和品位的象征,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

学校中英语教师多为英语专业出身,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会渗透出自己对英语的态度和学习方法;而大学英语的学习者为非英语专业,其学习英语的目的、态度和方法与教师必然有诸多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不同,设身处地,因地制宜地调整教学方法。相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不同体现在:

1.学习时间不同。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的专业。他们24小时有几节课,就有几个小时在学英语;学几分钟,就几分钟在用英语。且周围同学都是英语专业,都在学习英语,彼此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校的主要课程是专业相关的课程,每周仅有四个小时的课上学习时间。课外学的、读到的都是专业领域的书籍,同学之间谈论的也非英语相关内容。这使得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较英语专业学生少了很多学习英语的时间。

2.学习英语的态度不同。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是自己所选专业,是自己今后追求事业的方向,在多年的专业课的学习中对英语的感情会逐渐产生并牢固起。与之相对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只是他们辅修的科目,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英语只是一种社会资本或交流的工具,作为社会资本,短时内看不到收益,而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又无用武之地。

考虑到这些不同,大学英语教师所采取的任何教学方法,好都要在不增加学生英语学习时间或者说不大段增加学生学习时间的条件下进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可行的方式就是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调整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把英语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化零为整',充分利用专业课之余的'边角碎料'时间来学习英语。

三、大学英语学习的'全覆盖,立体化'

英语的教与学有自身的特点,它不像理工科那些需要大量设备与条件进行实验、演算或推理,教或学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连续长时间学习工作。恰恰相反,对于语言学习的绝大多数内容来说,短时多次学习要远胜过低频的大段学习。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书或词典或许不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但是手机电脑却是形影不离,爱不释手,有些学生甚至在课堂上都要拿出来'把玩把玩'。这虽不一定是好事,却为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建立'全覆盖,立体化'英语学习模式提供了条件。

教师可以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将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连接起来,实现随时监控学生学习和即时交流,进一步拓展第二课堂。这一模式可以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一对一,一对多和学生之间一对一,一对多的联系。班里的学生和教师将构成一个网上社区,在这个虚拟的社区里所有的活动都用英语来展开,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交流的工具。通过这以网络,教师可以将要学习的材料或任务发送到网络平台,学生将其下载到手机,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也可以直接将材料发送到手机终端,即使接收,随时学习或开展相应的活动,这样英语的学习将会远远超越出英语课堂或单一的人机网络。网络视频、语音或文本交流可以实现学习小组成员远距离同时学习和交流的需要。当然,这种学习平台只是一种工具,不会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却为大学英语的教与学提供良好的条件。

通信英语论文:关于通信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通信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引言

英语作为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在科技文献阅读和写作中使用得越来越普遍。当今世界上大多数科技文献资料都是用英语撰写和编辑的。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查阅科技文献资料,了解近期的科技信息,有必要开设科技英语这门课程。如何使科技英语的教学跟上国家、企业对通信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通信工程专业科技英语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法。

2、通信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科技英语的教学目标为通过课文的精读,掌握基本的通信专业的英语词汇、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句子特点和基本翻译技巧。具备基本的查阅、翻译、理解本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能够用英文进行基本的专业表达。同时,也通过课文学习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了解通信的基本技术、近期动向及新的英文专业术语。而科技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学年,此时绝大多数的专业课还没有开始。因此,学生不具备较多的专业知识,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教师在上课时,往往需要先用中文讲解一遍相关的专业知识,然后才能进行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这样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另外教学内容也很有限,通信工程专业科技英语的教学内容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大,基本上是按照所选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教材选编的通信技术、科技文章片段中出现的专业词汇,将原文逐句翻译成汉语,讲解每一句的语法结构,同时学习一些科技英语的语法特点及翻译技巧等。而国内通信专业科技英语教材内容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两方面:其一,选编的科技文章内容多是经典的通信技术,无法跟踪前沿技术。其二,较少关于英语实用技术如摘要、信函、国际会议或期刊文献、技术标准、芯片介绍等相关科技英语的阅读、写作及表达技巧等方面内容,实用性不够。

3、通信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法

互动教学注重语言学习过程的双向性、互动性、交际性和情感性,使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行为活动.达到学习和应用语言的目的。例如,从通信专业英语的及时次课开始,课堂讲授就全用英语来表达,这样,教师讲课本身就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创造了一个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将课堂变成学生畅所欲言的seminar。在每次讲述新课程单元前,让学生自己收集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英文材料(要求有文字和图表)。英文材料的获取途径可以是利用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和从网上下载相关材料。学生收集材料后,用英文配备简单的解说词。鼓励学生利用现有设备将准备好的材料做成幻灯片,或利用投影仪在课堂上讲解,其他同学可根据其所讲述的内容进行提问。教师根据各位同学的表现给出平时分数,这无疑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其次还要注重学生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培养,阅读的目的是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文章是由字词句构成的。所以要学好通信专业英语,首先要掌握大量的通信专业词汇。为使学生能够牢记专业词汇,可从这样几方面入手:可通过领读等方法确保学生读对每个词汇,特别注意元音的发音及重音的位置;然后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构词法,如合成、转义、派生等。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专业词汇,扩大词汇量;同时,也可以将同类型的词集合在一起。在掌握了大量专业词汇的基础上,针对通信专业英语中复杂长句多、非谓语性动词短语多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复杂长句的能力。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思想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的活动。结合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完整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其次,译文语言要符合规范,用词造句要符合本民族的语言习惯。通信专业英语一般学时较少,在课堂上不能做太多的笔译练习。因此,可采取课后布置适当的笔译作业,在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针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中分析讲解。通过反复训练,可逐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

4、正确认识课程作用,引导学生加以重视

通信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通过科技英语技能提高专业水平、专业素养,培养其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创新实践能力。现在绝大部分先进的通信技术、设备和产品都源自国外。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通信企业均要求技术人员具有查阅英文资料的能力。国内一些大型通信企业如华为、中兴等,其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也要求专业技术人员具有熟练的科技英语应用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弱化专业文章的解读,适当穿插应用文的阅读和写作。实际上基础英语的教学中已强调文章的解读,学生在分析句子结构方面不会感到吃力。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很多方式,如从近期的专业文章中摘录一段做英译汉或汉译英;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和所学专业英语有关的应用文写作。应用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从专业英语文献中获取信息,如何用专业英语表达自己的思路。

5、结论

通信专业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科学地开展通信专业英语教学,对学生提高科技文献资料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通信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通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通信工程专业的科技英语以基础英语和专业课程为基础,但其教学过程绝不应该是这两类课程的简单组合。通信工程专业科技英语的教学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结合学校人才模式定位,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较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英语语言的能力。■

通信英语论文:非母语英语信息通信技术论文

一、信息通信技术的概念

信息通信技术(ICT)是信息技术(IT)和通信技术(CT)相互融合后产生的一个新概念。信息技术侧重于管理和处理信息的相关技术,而通信技术则主要指用于沟通交换信息的相关技术。21世纪初,八国集团在冲绳发表的《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中认为:“信息通信技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动力之一,并将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目前为止,信息通信技术的具体内涵仍具有争议,它不仅涉及信息的管理与处理,还包括信息的交换与共享,还将继续向智能化发展。目前ICT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例如,IPTV、手机电视等,也应用于各专业领域,例如,远程工程监控、地理信息系统等。在本文将讨论的教育领域,ICT的应用也加速了进程,在学生都已掌握一定信息通信技术的前提下,大量的在线课程、在线辅导都已普遍使用。客观地讲,信息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通用技术。

二、ICT在EFL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英国的教育电子期刊《课程领导》曾在2008年的头版回顾了17项有关ICT课堂应用效果的实证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证实了ICT的课堂应用与学生的成绩表现为正相关。有些研究更进一步表明ICT的课堂应用对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独立性以及批判性均有促进作用。本文将重点从EFL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三个方面讨论ECT在EFL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ICT的应用对EFL学习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语言环境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EFL的教学特性决定了无法给学习者提供等同于母语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地输入和输出语言。但ICT在EFL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广泛而灵活的、虚拟而又真实的学习环境。正如前面提到的,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导致了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刘俊教授的研究发现,EFL学习者的成绩表现与地缘分布有较强的相关性。处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学习者成绩表现与偏远地区的学习者表现存在显著性差异。而ICT的应用给教师提供了远程教学的可能性,正如Holmes和Gardner所说ICT可以“消除地理限制”。此外,ICT的课堂应用也使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地点、学习节奏和学习时间上享有更多的自由,真正让学习可以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实现。而我国的人口规模也造成了班级容量普遍较大的问题,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甚至有八十至九十个学生为一个班级的情况。大容量班级造成教师很难满足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将ICT应用于课堂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在线单独辅导,学生也可以通过ICT的辅助来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实现学习环境广泛化和灵活化。ICT在EFL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语言学习者营造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虽然目前还没有实验证明虚拟学习环境(virtuallearningenvironment,VLE)对学习者的成绩表现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其辅助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ICT创建的虚拟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获取信息和增加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浏览自己感兴趣的英语网页,观看自己喜欢的视频,从而接触到英语为母语国家的真实语言使用情况。而且,学习者还能进一步了解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甚至肢体语言表达习惯,这些都是确保跨文化交际有效的重要因素。这种虚拟而又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是对学生课堂学习和课本学习的必要补充。

(二)ICT的应用对EFL学习模式的影响

学习模式是一种持续的作用过程,反映出学习者的行为动因。学生的学习模式虽然因人而异,但仍摆脱不了教师为主导的单项模式,听、说、读、写单项练习的传统模式。ICT的应用可以激发出一系列新的学习方式,例如自主学习、混合学习、综合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ICT的应用能显著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一方面,学生从学习的接受者变为参与者;另一方面,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指导者、辅助者和组织者。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并控制语言学习过程是交际型语言教学、任务型教学以及学习策略培养的中心目标。我国从事EFL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都是英语为非母语的,因此,他们同时扮演学习者和教授者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就更为重要。将ICT应用于EFL课堂能激发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调整学习地点、时间和节奏;而且ICT可以应用于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从提供信息到练习再到反馈,让学生全程掌控自己的学习。Holmes和Gardner提出了“混合学习”这一概念,指将数字化学习与传统学习相结合。Neumeier更进一步解释了在语言学习情境中混合学习是指在同一个学习环境中面对面讲授型学习和电脑辅助学习同时存在。ICT的应用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混合学习这一模式。ICT的应用给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但并不意味着会贬低传统教学的作用,相反地,两者必须共同存在、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有效教学这一最终目的。Clarke将学习分为三类:视觉学习、听觉学习和体验学习,简单地来说就是通过看、听和实践的三种学习方法。而EFL的学习强调的恰恰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所以通过比较不难发现EFL的学习需要的视觉学习、听觉学习和体验学习的综合使用,而ICT的应用能很好地实现综合学习。英国东北部的蒙克西顿中学曾在1996年做过一项实验。学校鼓励学生与法国和德国的两所合作学校的同年级学生进行视频会面(videoconference)。经过五个月的试验,九年级的五个学生在班里十三个学生中表现突出,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口音、语调、流利度都有明显改进。参与到这项实验中的学生不仅通过视频会面增加了词汇量,同时听说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ICT的应用可以让EFL学习者方便地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学习。无意识的学习也是将ICT引入课程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副产品。有数据显示,全球网页有84%的应用语言为英语,这意味着如果EFL学习者在使用英语网站检索信息,无论初始目的是否是进行语言学习,在无意中都会提高语言能力。Vogel在2001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他随机挑选了55名大学生作为样本,这些学生正在进行国际商务或跨文化的专业学习,因此外语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专业学习的一个核心要素。研究结果显示所有的研究样本都使用网站在进行学习,当被问及他们使用网站是否是为了进行语言学习时,回答竟然惊人得一致,学习外语并不是他们使用网站的最初目的;而且,这些样本中没有人会说出一个专门提供外语学习的网站名称。随着ICT的发展,EFL学习者在浏览英语网页,观看英文电影等休闲娱乐过程中,也能进行无意识的学习,增加了学习时间也丰富了学习内容。

(三)ICT的应用对EFL学习能力的影响

相对于传授知识而言,教授学法更加重要,正如我国有句谚语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课堂为依托的教学只是很短的一个学习阶段,更长久的学习、知识更新都需要学习者自主学习来完成。众所周知,语言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所以对于EFL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培养也显得更为重要。ICT的应用将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专业技能、批判思维、交际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ICT技能已经是学生学习和未来职业的必备能力之一。在本文之前的论证分析中着重强调了ICT应用对于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而客观地讲,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引入ICT也促进了ICT技能的传播和发展。如果EFL学习者要通过ICT学习语言需要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有文字处理、交际软件的使用、数据分析管理、演示文稿制作等。在荷兰曾实施过一个项目旨在促进语言学习者的ICT技能。这个项目包含若干模块,例如,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用目标语写一封信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一位朋友;用目标语写一个有关自己对荷兰教育体系认识的报告,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演示文稿,然后在班级里进行口头报告,通过交际软件与目标语国家的朋友分享报告。这个项目具有建设性和综合性,让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发展了ICT技能。批判性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习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甚至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必备能力。ICT的应用让学生可以进行自主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大量的信息,但随之而来的是如何筛选分辨信息质量和可信度的问题。与纸质媒介相比较,数字信息需要学习者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如前面所讨论的,ICT的应用让学习者可以方便地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和节奏,这也就进一步需要学习者有足够的能力来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不仅仅指学习语言本身遇到的学术性问题,也指在使用ICT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交际能力对EFL学习者至关重要,而电脑辅助实现的语言交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异步和同步,ICT的发展让这两种交际都变得十分可行,正如Snyder所说ICT让语言交际变得“available,accessible,andusable”,从而达到提升交际能力的目的。人对人的传统交际方式,会让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交际的过程中缺乏自信,容易产生紧张尴尬等负面情绪,而通过ICT实现的无论是异步交际还是同步交际都会相应地减缓目的语使用者的负面情绪。例如,通过电子邮件的交际属于异步交际,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这种交际过程中注重意思的表达而不是形式的性,何况目前的拼写和语法检查软件可以辅助学生进行形式上的检查,所以学生可以无负担地进行有效交际能力训练。视频会面作为同步交际的一种,无论从硬件、软件需求还是交际基本原则都会比异步交际更为复杂一些。在交际前,教师需要制定一些基本交际原则,比如机会均等、相互尊重等。通过ICT实现交际能力的提升还有网络论坛、在线聊天等多种形式,无论采用哪种具体形式,毫无疑问都会使EFL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得到提升。

三、在我国EFL课堂应用ICT存在的阻碍

虽然ICT在EFL课堂上有众多的应用优势,但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教育现状,要在EFL课堂上普及使用ICT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阻碍,例如,教育政策、教育投资、ICT技术培训和通过ICT进行教学反馈等。

(一)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投资

国家教育政策就是教育实践者的指南针,要将ICT引入课堂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而且也需要大量的教育投资。从英国前二十年的经验不难发现,在推广ICT课堂应用的过程中,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尤为重要。Williams在1999年就将英国当时的教育政策总结为以促进ICT课堂应用为特点,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硬件、在职培训、新入职培训的投入来实现。在基本政策的指导下,一些细节也相继制定,例如,英国的教师资格(QualifiedTeacherStatus,QTS)标准中就有规定直接与ICT相关。标准2.5指出获得教师资格的教师必须知道如何有效使用ICT,不仅在教学方面,也包括个人的发展方面。这种强制性的政策规定确保了教师在任教前都具备了ICT技能。有了指南针,还必须有动力才能前行,而教育投资就是实现ICT应用的直接动力。英国2005年花费与ICT课堂应用建设的投资为7亿英镑。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投入,英国的ICT课堂应用才得以发展迅速。我国的ICT课堂应用需要政府提供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但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和人口众多这一现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学投资或许也是一种解决办法。

(二)ICT技能培训

将ICT引入课堂的前提是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ICT技能。教师在使用ICT时是否有自信心直接影响到他接受ICT的程度和使用ICT的频度。ICT的应用是学生的学习更有自主能动性也就意味着学生会需要相应的ICT技能来实现自主学习。而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教师和学生普遍缺乏ICT使用技能,这就需要教育政策制定者或教育领导者为教师和学生安排定期的、持久的ICT培训。

(三)通过ICT进行学习检测

ICT广泛应用于课堂后,学习检测的方式也会发生极大的改变。传统的检测方式是由老师通过课堂表现或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而ICT引人课堂后,电脑辅助检测就应运而生。这种检测的优点是可以提供即时反馈和详细指导,但缺点是题型仅局限于选择题或者填空题,而开放性问题并不适用。使用ICT进行学习检测的信度和效度也都存有争议。一方面,教师无法掌控学生的受检测过程,例如,学生花费多少时间完成检测。另一方面,学生ICT技能的差异性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检测结果。我国的教育一直是应试型教育,如果采用ICT对学生进行学习检测,学生便会相应地调整学习习惯,在学习中更多地使用ICT。但是如果ICT仅仅停留在课堂应用的层面,与学习成绩评价没有相应衔接,学生长久以来形成的应试学习习惯就很难改变。虽然我国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模式备受争议,但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更好的替代模式产生,开始尝试使用ICT进行学习检测不妨为一种办法。

四、结语

ICT进入课堂应用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详细分析了ICT在EFL这一特定教学情境中的优势,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让学习环境变得广泛而灵活、虚拟而又真实;二、学习更加自主能动、学习过程综合化、学习变得无意识;三、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学会批判思维、自主解决问题、强化交际能力。即使ICT在EFL教学中的应用有如此多的优势,但要在我国广泛实施还面临着许多阻碍,需要系统的政策支持、大量的资金投入、ICT技能的培训和学习检测方式的改变。这些阻碍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得以解决的,所以ICT在我国的EFL教学中的应用还任重而道远。

作者:樊红蕾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通信英语论文:通信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

通信技术是现代技术发展的龙头领域之一,新技术不断涌现。近年来,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无线射频识别、TD-LTE等相继推出。其中,除一项TD-LTE由我国主导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外,其它技术基本是国外经验丰富,我们在引进。为了适应我国通信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赶上并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通信行业高级技术人员的专业英语水平,我院为学生专门开设了通信英语课程。通信英语属专业英语范畴,内容选材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总体目标,结合学生毕业后工作实际需求,力求向学生提供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在通信领域的资料阅读和翻译能力,使之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具有检索、跟踪、掌握国外先进技术、新理论的能力。因此本课程是通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1教学现状

1.1教师现状

1)教师自身素质

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两种困境:及时是英语基础很好,却由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专业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另一类专业知识精通,英语知识又有些许欠缺,从而影响专业知识更新速度。

2)教师教学方法

在通信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学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还是一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知识,轻技能,以老师以语言知识讲解为主。教师大多根据课本进行语言点的讲解,然后逐句翻译。这种宣讲式的教授方法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主动性被压抑。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记忆专业词汇、掌握句型的翻译方法及语法特点等内容,缺乏实际的阅读应用能力。这种形式的学习,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可能出现的实际需求。

1.2学情分析

首先,作为第二语言出现的英语学习,本身就是让很多学生头痛的事。相当多的学生在开始通信英语课程学习时,英语基础本来就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进入专业英语学习阶段后,更是一下子面临许多的专业技术生词,加上专业知识课程又没有学习完毕,专业上也有理解问题。因此,很多学生在通信英语课程学习时缺乏自信心和积极性。其次学生在开始通信专业英语学习之前,已经完成了至少7年以上的基础英语学习,已经形成了以语言知识学习为目的的阅读习惯,即在阅读中特别注重词汇记识和语法的分析而忽视了对文章信息内容的掌握。因此,学生往往是在阅读中看懂了句子,阅读后对所读内容仍是不知所云。优势:1)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一定的通信知识。2)好奇心强,乐于实践探索。3)表现欲望较强。不足:1)学习信心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2)领悟能力相对较差。3)面对枯燥的通信英语教学内容和纯讲授模式课堂的学习热情不高。

1.3教材使用

我院所使用的教材是由本院教师自己编写主编,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经修改后又重新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信英语》。此书既包括脉冲编码调制、帧格式、EWSD及下一代网等通信基本理论介绍,又包含了4G网络等新技术内容。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内容的更新,需要更完善的教材出现。

2教学改革

2.1教师方面

2.1.1师资保障措施

1)根据通信英语课程建设需要有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2)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方式提高师资水平,包括学历水平、职称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通过相互听课、跟班指导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通过兼职和寒暑假深入通信企业考察、调研等措施,提高通信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体措施如下:(1)每年选派一定比例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到通信企业生产及时线顶岗培训,了解通信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为我们日后编写通信专业英语教材留下及时手资料。(2)制定优惠政策,由学院划拨专款作为教师培训费用,选送教师参加国内外的近期通信技术的培训及学术交流或参观考察。(3)聘请校外专家、通信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4)与兄弟院校建立校际之间的教师兼课制度,实现通信教育资源共享。(5)鼓励教师自学现代通信新技术,改善教育手段,提升教学水平。(6)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通信技术方面的科研活动,教研结合,以研促教。(7)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有关通信英语教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教学方法改革

1)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将阅读内容形象化,突出通信英语所表达的信息画面,将阅读技巧和专业英语的特点,由思维中抽象的概念变成可直接读取的形象。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英语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又能转变学生已有的阅读习惯,真正达到本课程开设的目标。2)模拟情景法在模拟的情景中真切、地认知本行业,感受该行业的真实情景,使学生应用语言的实际能力得到提高。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结合一起,让他们体会到英语的学习是很实用的,不再是空洞的、不实用的知识,比如日常的电信前台服务中如何用英语表达感谢,如何用英语表达请求、建议、歉意、如何描述实物,如何购买手机等。3)自主学习法专业英语阅读技巧是一种阅读能力,而能力的形成,绝不是听听课就能做到,必须有相当的时间和数量的操演才能形成。教师在阅读技巧介绍和演示完毕后,安排相应的单元内容,让学生对已学习的技巧进行实际的操演,进行自主学习。这种方法,更符合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4)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即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后,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老师指定的任务。这实际上也是未来工作中,人们可能采取的一种工作形式。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共同讨论和消化新知识,一个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平台,一个相互监督少犯错误的平台,一个培养团队精神的平台。这个平台,对降低中、差学生的学习难度,突出全体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5)翻转课堂教学法积极倡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事先浏览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然后浏览整篇课文。带着问题去听课,了解通信英语当中一些词的用法和日常英语的用法差异,课堂上则专门来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通信英语阅读技巧的训练。总之,就是以学生能力形成为课程目的,以学生为课堂参与主体,教师为课堂的调动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机动地调节教学进度与内容。教与学都以用为目的。让学生从学自然地过渡到用,通过用又可巩固学的内容,最终形成企业岗位所需的能力。

2.2学生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理解电信交换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各种通信技术的特点;掌握智能业务的操作方法;掌握通信终端的维修,理解电信交换设备操作规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设备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设备维护能力;培养学生数据交换设备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智能业务数据管理能力;培养学生通信维修能力;培养学生电信业务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3)技能目标:专业词汇:认知词汇1000个,熟练掌握其中500个词及其最常用的搭配和短语,熟记通信英语中的专业术语缩写,并能在实际运用中正确使用这些词汇。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阅读理解通信类专业文章,技术资料和屏幕语言。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200个词汇。翻译技巧:能根据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先生所提出的翻译基本原则“:信、达、雅”和通信的专业术语把文章翻译通顺并易于理解。能够运用翻译的一些基本技能,如正反译、分译、合译、和被动句的翻译等方法在半小时之内将与课文难度相近的150~200字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或将两百字左右的汉语短文译成英语。4)素质目标:具有善于动脑、积极主动的自学能力,具有的应用创新和竞争能力,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善于沟通、有强烈的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

2.3教材方面

《通信英语》教材是教学教师演示和学生操演的蓝本。好的教材可以在帮助学生形成通信专业英语阅读能力的同时,掌握到企业实时运用的技术和设备。让学生能做到无缝上岗。1)做好教材的选取工作做到部级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这些教材较应更贴近企业实际技术运用情况,尽量收入近期运用的技术和最常用的技术语言。笔者认为由张筱华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的《通信英语》是一本好教材,再辅之以本院自编的《通信英语》,于学生对材料内容中的专业词汇、语法特点及翻译技巧等基本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从以往的学英语过渡到用英语是会有帮助的。2)做好辅助教材的收集工作无论多么精心编写的教材,其内容的更新永远是赶不上通信行业的技术更新,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更新的。因此,应时刻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将企业实时运用的技术和设备的相关资料收集过来,作为通信英语教学的辅助教材。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与时俱进。

3结束语

通信英语课程是大学英语和通信类、电子类、IT类等课程的结合,是英语教学从语言基础阶段向实际应用阶段的转变。笔者认为,通信英语的教学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结合学校人才模式定位,以应用为目的,真正完成学生英语学习应试到英语学习运用的转变。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国际先进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自如运用英语进行本专业知识交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作者:梅勇 单位: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英语论文:英语教学通信工程论文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应该突出专业和英语的结合,英语作为工具为专业服务。通过前几年的教学实践,重庆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暴露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教学重点不突出:研究生英语过度强调专业词汇的掌握、英语长句的翻译,具体表现在采用陈旧范文式的教学。2)教学方式单一化:基本上采用传统的课堂上教学,以教师为主、研究生为辅,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最终导致研究生学习兴趣和欲望较低,普遍反映收获不大。3)教材内容的固定化:“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固定的教材内容不能反映出这种变化的趋势,也不利用拓展其专业知识面。4)师资队伍薄弱:考虑该课程对英语的要求较高,基本上都安排一位有海外经历的教师来授课,但每个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不尽相同,教师的专业知识面不能满足研究生的多样化需求。5)僵化的考核形式:研究生的考核采用闭卷形式,单一化的考核方式不能反映研究生的口语和英语交流能力,也有违将英语作为工具服务于科学研究的宗旨。

二突出服务专业教育的教学思路

教学内容上选择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中训练研究生的朗读与翻译原文的能力,从矫正专业词汇的发音、纠正翻译中的错误着手,通过大量的科技论文分析来让研究生扩大专业词汇量,提高听、说、读、译的能力,达到提高理解与阅读英文原版教材与参考文献的实际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与时俱进的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资料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规范化和时间性,相关教学资料直接取自国际知名大学的信息与通信专业系列教材的部分内容和科技论文,参考教材如下。1)RahatAliKhanLangah.(2012)PerformanceAnalysisofCooperativeCommunicationProtocols:CooperativeCommunicationsinWirelessNetwork.Pub:LAPLAMBERTAcademicPublishing.(部分内容节选)2)B.P.Lathi.(2010)ModernDigitalandAnalogCommunication(4thEdition).Pub:OxfordUniversityPress.(部分内容节选)3)DaleWheat.(2012)BuildingYourOwnElectronicsLab:AGuidetoSettingUpYourOwnGadgetWorkshop.Pub:ApressL.P..(部分内容节选)4)Chi-TsongChen.(2012)LinearSystemTheoryandDesign.Pub:OxfordUniversityPress.(部分内容节选)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团队现有6人,教师队伍全部具有博士学位(2人具有海外经历,所有成员均从事信息与通信类专业科研与教学),课堂教学分为6讲(每讲含4学时),研究生专题讲座(6学时),共计30学时。其内容与安排:1)科技文献翻译理论与方法;2)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及系统专题;3)现代通信技术前沿专题;4)计算机通信网络前沿专题;5)英语科技文献写作基础知识;6)英语科技精读及案例分析;7)研究生专题讲解,结合专业方向,按照presention的方式做出英文的PPT,并利用投影仪在课堂上作3~5分钟的英文演讲,并相互提问。面向应用的专业英语教学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是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必需的技能,本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英语科技论文的精读和写作,它始终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中。英语科技论文的精读和写作教学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英语科技文献的框架结构。以具体SCI检索英语论文为例,分析英语科技论文的结构,从而引出论文的一般结构IMRaD形式(Introduction,MaterialsandMethods,Results,andDiscussion);通过课题讨论的形式,组织研讨IMRaD结构的逻辑性分别与问题(why、what、how)之间是如何相互体现的?2)研讨如何丰富论文框架中的内容?以剑桥大学爱席比教授提出的“概念图”为手段,以论文题目为向导,自我思考和回答论文的创新点,根据IMRaD的结构确定基本的段落主题,提出各种组织论文的方法,探讨如何准备好所需的支撑材料(理论分析与实验数据)。3)研讨具体的写作技巧讲解,包含题目、摘要、引言和结果等部分如何写作,如叙述有关现象或普遍事实多使用现在时,引言中是否有足够的篇幅对论点和问题进行说明,来表示它们的重要性。

三研究生唱主角的课堂翻转变

研究生只是作为被动的受教育客体为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单纯由教师讲授的“一言堂”为和谐交际式的“多言堂”。主要通过以下方式促成改变。1)在每讲当中,就是大约讲授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提问和讨论,其余时间留给有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作专题报告,并且参考文献必须来自于IEEE的SCI检索论文(学校已购IEEE数据库)。这无形当中要求研究生将课后的功课做足,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2)借签国际会议形式,研究生事先粘贴论文海报,使研究生之间提前熟悉报告内容,每个研究生做3~5分钟的presentation,即研究报告进展,报告后进入提问环节。在模拟国际会议期间,要求全程英语交流,该部分成绩计入总成绩。

四创新考核方式

传统考试考核方法没有体现出研究生应用能力素质,考虑到专业英语课程涉及听、说、读、写多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在考核当中,试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presentation占总成绩的20%,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占总成绩的2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和课堂参考度。通过考核方式转变,强化英语作为工具服务于专业、科研的教学宗旨,同样也促进研究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极大地拓展了研究生的“四种能力”培养。6结束语教学团队既重视课程的教学,又重视教学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通过近几年硕士生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取得较好的教学回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研究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具体表现为每年研究生发表SCI或EI检索论文数量较改革前增加近30%。2)通过专题讲座和文献的精读,开拓了研究生的视野,使毕业论文的质量有所提高。3)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极大地促进听、说、读、写多个方面的能力培养。4)通过科技文献案例教学,部分研究生和国外知名高校教授建立了学术探讨关系,并赴国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作者:曹阳胡顺仁包明单位: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通信英语论文:GMDSS通信英语教学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与2012年1月1日生效。根据马尼拉修正案要求,“在装备有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的船舶、近海移动装置、海上平台或设施上任职的无线电操作员应持有GMDSS无线电操作员适任证书”是作为无限航区船舶驾驶员必须获得的适任证书之一。GMDSS通信英语考试包含两部分:GMDSS听力及GMDSS通信英语阅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GMDSS通信英语的教学:

一、通信英语的特点及命题方式

GMDSS通信英语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和通信综合业务紧密关联,如果学生综合业务学得好,通信英语学起来就相对轻松;反之,学生理解通信英语就有相当的难度。可以说,综合业务学习的好坏对通信英语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通信英语听力考试包括三部分:国际通用字母及数字拼读、对话理解、短文理解。听力考试中的对话理解主要涉及遇险和救助通信,短文理解包括通信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通信用语的概念等。通信英语阅读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短文理解。单选题内容涉及GMDSS简介,海上安全信息,卫星通信业务,地面系统,遇险、紧急、安全通信,GMDSS相关的国际公约、规则。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GMDSS原版技术资料、英版GMDSS相关国际公约的理解及船舶常用英语函电业务的使用。单选题通常涉及以下考点:及时部分是缩略语(缩写词)类,该类题主要测试缩略语的全拼及对缩略语的理解;第二部分是通信用语定义类和技术类,该类题主要来源于《英版无线电信号表》的术语和定义,ITU《无线电规则》新九章,1974年SOLAS公约修正案第四章,ITU《无线电规则》新九章的术语和定义;第三部分是GMDSS基本框架类;第四部分是GMDSS通信业务类,考试中大量出现的就是这类题。该类题需要学生有比较扎实的综合业务知识,因为许多题要结合综合业务共同理解。在参加GMDSS通信英语考试时学生丢分最多的就是与GMDSS通信业务紧密相关的题。短文理解由一个或几个段落组成,然后给出四个选项供选择。其选项包括考单词的拼写和意义,考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业务知识,考通过阅读写出文章的标题或中心思想,考本文或文中叙述内容产生背景,如国际公约的产生及实施等。

二、通信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学校的通信英语课程由基础英语教师承担。和通信专业毕业的教师相比,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他们能帮助学生进行良好的听说读写等基础英语能力的训练,但他们缺乏通信专业知识,难以使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深化,有时只能照本宣科;通信专业毕业的教师大多具有一定的海上经验,他们熟悉通信业务,但多数没有受过专门的系统性英语学习和训练,英语语言知识的功底不够深厚,在语音、语调、词汇量和英语知识的教学方法上有所欠缺,示范作用欠佳,从而限制了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与能力的提高。在通信英语教材的选用上各校也不尽相同,通信英语题库更是繁多,其性和性都有待商榷。同时,由于培训时间有限,教师只能对教材和题库进行粗略的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强化题库的练习与背诵,这样就很难达到学习的效果,尤其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更是增加了他们考试通过的难度。

三、建议与措施

1.加强师资培训。学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航海类专业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如安排非航海类专业毕业的英语教师上船实习,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航海类专业知识,或加强基础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联系,定期安排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一起开展教研研讨。通过这些活动不但可以加强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还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促进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2.规范教材和题库。通信英语教材应充分考虑IMO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国际海事有关GMDSS相关公约规范、各港口国、船旗国对GMDSS核查,以及我国现行通信英语考试和评估大纲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内容应具有系统性、实用性、新颖性和前瞻性,使英语教学始终能跟上航海无线电新技术的发展。目前,GMDSS通信英语题库虽然版本很多,但题库的覆盖面、考核的广度和深度各有不同,题库的适用性有待改变。海事局应集中力量,组织相关的专家,根据大纲要求制定题库,使学生的备考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考试时可适当增加题库外内容,这样既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也避免学生只背题库答案而忽视英语语言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GMDSS通信英语教学的质量。

3.改进GMDSS通信英语教学方法。在GMDSS通信英语的教学中,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如培训课时较少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满堂灌,讲解一下专业词汇,让学生反复操练直至背会。这种机械地练习只会让学生感到专业英语的单调与乏味,从而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通信英语论文:通信英语开放式教学

一、高职高专通信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通信类专业英语是高职高专在通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将英语语言知识和通信类专业知识相融合,是一门文理结合的课程。在高职高专的教学层次,其教学目标是为了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熟悉通信领域类英语文献的语法特点和表述特点,能够适当进行专业文献的翻译,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和继续深入学习做好准备。长久以来,通信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技术更新的周期也越来越快,然而引导通信技术发展潮流和方向的大都是欧美发达国家,因而不断涌现了大量使用英文撰写的学术论文和技术文献,因此此类英语文献的专业术语、特定表示更新速度很快,这既是通信专业英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难点。

二、通信类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单一。在进行通信类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专业英语的教材选择面小,内容简单,对于新技术的针对性不强,专业术语强调不够,没有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学生的求知欲不强,重视度不高。

(二)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在传统的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往往是由教师起主导地位,单纯地进行课文的讲解,学生只是单纯地听,整个的教学课程中,互动很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差,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不好。(三)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造成了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区别,如果以同等教学层次来开展教学则会出现基础差的学生由于跟不上学习进度而产生挫折感,减低学习积极性,但如果降低内容难度,则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因为觉得过于简单,而对课程不够重视。

三、在通信类专业英语中引入开放式教学方式

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开放式教学手段,以改善该课程的互动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开放式教学”这一概念,渊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同时,还渊源于斯皮罗(Spiro)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论模型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因此开放式的教学,是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获取知识为目的。在开放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精力将不再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是更多地注意学习者的心态(即情感与动机)变化。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在高职高专的通信类专业英语课程尝试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转变:

首先针对课堂教学单一的问题,一改以往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由于专业英语课程往往开设在大学英语课程之后,此时大多数的学生的英语水平都有了一定的专业文献的阅读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尝试改变过去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让教师走下讲台,学生走上讲台。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自身英语能力高低合理组合成学习小组,安排各组负责不同课文的讲解环节,让学生当老师,地去理解一篇专业文献的内容和相关的知识点以及总结专业词汇。教师此时则担当教学顾问的角色,根据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素养,在各学习小组的准备过程中提出教学要求和适当的指导意见,帮助学生完成课件的制作和教学环节的安排工作等。这样一来,一扫过去课堂上沉闷的教学气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学生会在准备过程中认真负责,勤于思考,并且会以学生的立场来多角度考虑同学们希望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承担任务的学生会认真负责地进行文献讲解,并且有些学生还会进行专业术语的扩展并发起讨论,由于台上台下皆是同学,因此课堂上互动很好,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深刻,学习气氛也很活跃。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中,不仅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同时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口才能力,既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又适当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在教学中添加实践环节。添加这一环节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解决教材内容单一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则是为了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科技说明文,因此所涉及到的专业词汇有限,专业技术方面的针对性不强,并且每个学生专业中感兴趣的方向不尽相同,因此为了进行教学扩展,安排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为了体现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安排学生自主进行专业文献的阅读,查阅专业文献的途径可是多元化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英语基础来选择相应的专业类文献,如阐述整个电路、某个元器件的功能原文资料,或者是设备的原文资料等。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只扮演组织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总结,尝试进行文献翻译,并且安排特定的时间让学生与其他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譬如总结的专业词汇,重要的文献资料等,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因此这个环节中也解决了学生英语基础不一、学习要求不同的问题。

四、结束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对通信类专业英语教学环节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的尝试,总的来说,收到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度明显发生了改变,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气氛好。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扮演主导角色时,部分学生的口语发音不清晰,不够自信等,还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如何扮演好指导角色、如何拿捏好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教学条件不足导致实践教学中遇到障碍等。因此,为了将该课程与开放式教学方式较好地结合在一起,还需继续努力,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断地总结和探索,将这种教学方式的探讨继续下去,使之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通信英语论文:通信工程职业英语教改探究

一、教改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无论本国企业还是不断涌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急需一大批既懂专业又兼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通信企业也是如此。二OO九年四月一日,我们分别对浙江东冠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邮电建设工程局、浙江华讯通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等大型通信企业进行了调研,比如像东冠,整个公司目前正处于业务快速发展期,到2011年,整个公司的业务总量将达到10个亿,而作为海外事业部,公司已开始与华为、中信两大设备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业务范围涵盖了通信工程建设(包括管线、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和人员租赁等,业务分布也开始从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等非洲国家逐步向亚洲、欧洲推进,如印尼分公司的建立及欧洲市场(罗马尼亚)的进入,更进一步为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支撑。而工程局与华讯的情况也基本如此,都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这样对员工的英语能力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总体上来讲基本沿袭传统本科类高校的英语教学模式。从教学的组织、教材的选用、教学的实施等方面来讲都无处不见传统本科高校模式的影子。在校期间在英语课堂上学习的英语根本就不能达到“实用”的目的,这是一个亟需我们解决的困局。步入21世纪以来,职业英语考试风起云涌,职业英语培训热火朝天。冷静分析,不难发现“繁荣”的背后的不足之处。

1、诸如此类的职业英语考试,要么象博思测试仅提供一系列纯粹与商务环境相关的语言能力的测试,面对的是全行业中不同工作、不同岗位的考生,因而试题中不会出现专业背景的内容。因此,两者测试的均为广义的职业英语。

2、虽然职业考试开展得轰轰烈烈,职业英语培训班也是风声水起,然而有关如何培养、提高职业英语能力的专门研究却少之又少。

二、教改实施

为了适应我国通信工程企业开发海外市场的需要,我们认为,通信类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必须借鉴“商业托福”、“博斯”等职业英语培训的成功经验,强调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即英语的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合理配置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将基础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做出综合的调整。在原来的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开设通用英语教学,为以后的职业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但教学内容应由原来的以考级辅导为主的应试教学向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过度,尤其要注重口语能力的培养;将原来的专业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进行整合,开设职业英语课程,侧重对学生专业英语词汇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具体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我们首先应该从广义的职业英语的误区中走出来,探索研究适合通信工程专业、面向通信工程岗位群的职业英语。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收集大量的工程施工、工程维护、设备使用等方面的资料,作为我们开展职业英语教学的素材。另一方面,我们要运用项目教学法,加强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培养。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通信工程类学生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上,填补应用型研究的空白。

三、教改意义

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强烈经济行为和企业行为的教育形式,没有企业的参与将是一种不成功的职业教育。我们教改的宗旨在于运用业已成熟的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通信工程职业英语能力,提供学生毕业后去海外通信工程市场就业的机会,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为通信企业的海外市场发展提供充足、合格的人才教改的成果,不仅可以应用于全日制学生的通信工程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也可运用于在职职工的职业英语能力培训。通过对通信企业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在职业场景中具体运用英语处理事务的能力,还可以较大限度地节约时间,加快人才的培养节奏,为通信企业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适量、适格的运用型一线员工。

四、教改中需解决的问题

教改的难点是实践性教学,即运用项目教学法提高通信工程类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这也是教改过程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决。

1、强化试点班级的教学管理。教改之初,我们可以采用小班制的教学手段。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组织对职业英语感兴趣的同学组成30人的教学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利于口语交际能力尤其是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加强对实验班的教学管理。

2、“外引内联”,明确目标,激发动机。学生的动力来源于兴趣和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学生们对职业英语与今后的就业、职业生涯的发展之间的关联知之甚少,这肯定会影响到他们对学习职业英语的兴趣。对此,我们可以邀请通信企业的海外事业部员工或刚从海外回国的管理人员来给学生做讲座,让学生明白海外事业部员工的待遇、回国后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好处、提高通信工程职业英语能力与海外业务的关系,从而解决学生的动力和目标问题。

综上,我们认为,高职英语教学既要从本科类英语教学的影子中走出来,更要区别于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探究一条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培养要求的路子,运用业已成熟的项目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极有职业适应性和岗位对应性的职业英语能力培养,才能达到教育部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出的“实用”、“够用”的要求,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通信英语论文:通信工程英语教学探讨

一、CBI教学理念的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以第二语言来教授常规课程的教学方法----语言与内容融合式教学,以许多不同的模式在国外被广泛采用,又称为:内容教学法。在这种语言教学模式中主题内容或学科内容贯穿语言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学习过程更多地关注内容而不是语言本身。以此来帮助以英语为第二语言或为外语的学习者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有效地掌握英语的实际应用。

Leaver等把CBI归纳为四个显著特征。一是教学大纲的主干应该围绕主题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功用或情景。二是主干教学材料,包括课文、视听材料等,应选自以此语言为母语的人群所出版的材料。三是学习新信息,即学生应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来学习、解读和评估所涉及的新信息。四是适合学生具体的需求,即主题、材料和学习活动应符合学生认知和情感需求,而且应适合学生语言能力水平。这一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及时,它消除了语言学习和主题内容学习之间的人为分割,给予语言课堂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和目的性。第二,学生使用第二语言直接吸收信息的同时,发展语言能力。第三,围绕主题所组织的有意义的材料对于学生来说较容易记忆和领会。第四,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对于某一个主题有较充分的了解。

二、CBI对通信工程英语教学的理论指导

CBI教学理念以学科专业知识为背景,注重学习材料的选择,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学习者的需求,帮助学生实现专业知识和目标语言运用能力的共同提高,为通信工程英语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CBI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通信工程英语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通信工程英语课程的组织原则应围绕专业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移动通信技术、微波技术原理、通信原理等展开,语言交际能力应该通过掌握诸如工程设计、网络测试、勘测报告、产品介绍、投诉处理、技术支持等等主题来获取。(2)教学中所使用的材料如教材、视频、音频等应是真实反映通信工程工作或服务实践的。(3)适合学生具体的需求,即主题、材料和学习活动应符合学生认知和情感需求,而且应适合学生语言能力水平。

三、CBI理念下的通信工程英语课程设计

(一)教学材料选择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通信工程英语所选用的教材大多为我国出版社近几年出版发行的教材,如电信英语、通信英语、通信工工程专业英语等。此类教材的内容大多直接选用原版专业文献,以阅读和翻译材料为主,专业性很强,适用于本科院校通信专业英语教学。而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讲,此类教材难度偏大,内容枯燥,不易为接受。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摆脱课本,与专业教师组成团队,共同开展对实际工作任务需求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筛选教学材料。首先,教师应广泛收集各种通信工程专业的图书、视频及音频材料,结合教学主题将材料重组,注意保障“使用原汁原味的材料”。资料来源可以是网络、国外职业院校的教材、报纸、杂志、等。注意保障语言的、地道、及内容的趣味性、文化性。其次,所选教学材料在难易程度上教师可把握略高于学生实际已有水平。

(二)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行业岗位的需求设计课程体系模块,选取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模块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本课程可由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岗位需求,严格按照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也即教学模式中的theme。根据通信工程行业的特点和规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岗位,本课程具体细分为11个教学主题,分别满足学生未来工作的工作需要。教学具体内容为:通信公司业务员:推广产品与服务,市场调研,与客户保持业务交流,协调交易及善后事宜;技术员:设备安装、调试、维修,通信工程的勘测、设计、工程督导,网络测试结果分析、调整或优化网络,技术交流;客服与技术支持人员:售后上门服务,接待技术咨询,远程技术支持。

(三)教学要求: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结合未来职业需要,将教学要求定为:

口头表达要求:1.能表述通信行业的著名公司名称、产品与主要工作范围。2.能就市场开发、产品推介、市场调研等商务话题与客户进行基本的交流。3.能汇报网络测试结果,并叙述工作计划。4.能和同行就通信工程业务进行简单交流。5.能使用通信专业术语为客户说明并解决设备问题。

书面表达要求:1.能看懂相关通信产品说明书、市场调研报告等与业务相关的专业信息。2.能看懂简单的英文合同。3.能看懂并套写询盘、报盘和还盘电子邮件。4.能套写简单的通信工程的勘测、设计报告,能看懂简单的工程图纸。5.能记录客户要求与投诉,能向客户提供书面技术建议。6.能用电子邮件就通信工程业务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

(四)教学效果评价

CBI教学理念下的英语教学评价应该注意整体性,要变单一的知识评价为多元综合能力评价,即既要了解学生是否获得要掌握的语言知识,又要评估他们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应从英语学习和专业内容掌握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构成可以包含以下三项:一、注重平时成绩的考察。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态度应被纳入评价范围。二、学期测试成绩。在学习过程中设置考试,着重关注学生对语言、内容知识的掌握程度。测试重点侧重实用性,口语考察可从产品介绍、客户接待、投诉处理等方面进行,书面考察可从工程设计、网络测试、勘测报告等方面进行,体现通信工程英语的特点。三、实习表现也应被纳入评价结果。此项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模拟仿真实习过程中对语言的应用,学生能否就通信业务流程的各个主题与客户及同行进行沟通,能否就专业范畴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撰写报告,如市场调研报告、简单的通信工程的勘测、设计报告等,其语言表达是否流利,结合学生的使用情况做出具体评价。评价的核心是学生的态度、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学生自我、同学、教师、用人单位等都应被列为评价主体。

四、结语

CBI教学理念强调把教学的重点从教授语言本身转变到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来获得目标语的能力,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它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在学习通信工程行业英语的过程中体验和培养一种积极的情感,在寻求正确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从而达到掌握语言,交流信息的目的。通信工程行业英语教学中贯彻CBI教学理念既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消除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之间的差异,也可以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科研中进一步获取信息打下基础。CBI教学旨在将英语知识与通信专业知识进行整合,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为通信业培养一批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符合当前我国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满足通信行业对外发展的需要也很有意义。

通信英语论文:通信技术专业英语信息化教学论文

1信息化教学模式简介

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各种资讯充斥着互联网,使信息具备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择性。由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利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助力于现代化教学改革。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包括以下7种:

(1)个别授导。个别授导模式是通过计算机实现教师教学的一种典型方式。在该模式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授课,即单独教学。其基本流程为:计算机呈示与提问—学生应答—计算机判别应答并提供反馈。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教育背景,灵活选择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因人而异,使交互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2)操练与练习。操练与练习的过程中并不向学生教授新的内容,而是由计算机向学生逐个呈示问题,学生在机上作答,计算机给予适当的即时反馈。应当注意,练习与操作存在概念上的区别: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技能,因此大多采用短答题和构答题之类的形式;而操作是设计联想和记忆,多采用选择题和配伍题之类的形式。

(3)教学游戏。作为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游戏与计算机密不可分。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教学游戏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模拟程序,但是为了使学生有兴趣学,有乐趣玩,在其中加入了竞争性、趣味性和参与性因素,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例如,可以让学生扮演企业家,在游戏的市场竞争中求发展,从而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学习的目的。

(4)情境化学习。情景化学习属于建构主义学习,是目前重点研究的教学方法之一。在该教学模式中,通过信息化手段模拟实际情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直观、生动的想象,从而唤醒记忆中关于知识、经验的积累,使学习者在回顾以往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吸收、掌握、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并且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情境学习模式的主要方法有认知学习、抛锚式学习等。

(5)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InquiryLearning)本质上是将信息检索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数据库系统和情报检索技术,根据需要从学科数据库中检索有用的信息。例如在历史、地理等大数据量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检索服务功能,通过收集合理的信息,经过严密地推导,得到对教师所提问题的正确解答。

(6)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Computer-SupportedCooperativeLearning或Computer-SupportedCollaborativeLearning;CSCL)是一种与传统的个别化CAI截然不同的概念。在个别化CAI中,教学过程往往注重于人机交互活动对学习的影响。而CSCL则重点强调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活动。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学生可以突破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促进互帮互助等合作性教学的展开。

(7)集成信息化教育系统。集成信息化教育系统是对不同信息化教学模式系统的综合。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以及人际交互技术的发展。集成信息化教育系统将不同的信息资源、学习情境、教学工具综合在一个系统当中。这样,该系统就融专家系统、数据库、辅助练习于一体,使教师能够灵活地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够方便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到通信技术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以下将从3个方面,结合上述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2.1基于“微课”的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微课”是按照教学标准和实践环节的要求,利用视频拍摄技术,记录教师在课堂内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展开的精彩教学活动过程。“微课”拍摄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授环节和课外实践环节。在视频设计中,应该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选择、练习布置,同时还应包括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通过将它们以一定形式进行组合,可以营造出一种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由于“微课”教学主要集中在课后时间,并且包含大量练习,因此可以实现“个别授导”和“操作与练习”的目的。教师在采用“微课”进行教学时,既要充分考虑课件的趣味性,又不能忽略通信技术专业英语课程的特殊性。首先,要严格控制微课时间。通常通信技术专业英语的文章会较长,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通过将学习内容分成若干个小的片段,可以让学生轻松学习。其次,要注意结合多媒体。“微课”制作切忌简单播放已有的PPT文档,要做到声、像结合,好能插入互动情境,这样学生才能有兴趣主动学习。,要考虑分层次教学。由于“微课”教学是课后学生有选择的自主学习,因此可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作不同的课件和习题,让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2.2基于“情境教学”的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在“情境教学法”中,教师通过创造或引用一些以形象为主体的教学场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帮助学生体验教材,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深刻。“情境教学法”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对社会和生活的进一步凝练,“情境教学法”才能影响学生。由于“情境教学”需要学生熟悉环境、了解环境、融入环境,因此可以实现“教学游戏”“情境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3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在通信技术专业英语的“情境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下次课程的情境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相关知识,熟悉下次课程的教学情境,从而对课程做到预习。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导入工作环境,让学生能够知道为什么学习这部分专业英语知识,同时明白如何将这部分知识应用到工作当中。,教师根据教学情境,可以适当设计教学游戏,让学生充分参与,寓教于乐,达到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的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2.3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随着校园网的发展,信息管理成为校园网上的焦点。网络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了一条数字化桥梁,通过信息的传递,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更高效、更、更及时地建立联系。在校园网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则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的信息资源,促进教师尽快回应学生的动态学习需求,达到高效管理、教学的目标。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和指导,因此可以实现“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和“集成信息化教育系统”2种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师在利用“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学生学习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时,既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又可以将学生的网络答题成绩进行分类统计,掌握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指导。

3结语

通过“微课”“情境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学习延伸至课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信息资源自主学习、获取信息,从而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多方位发展的教学目标。

作者:段俊毅 龙章勇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通信英语论文:英语教学|通信专业论文

1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问题

1.1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目前,在各个高校从事通信专业英语教学的任课老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专业英语教师,这类教师英语功底扎实,具有良好的英语授课技巧和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但是通信专业知识欠缺;二是通信专业教师,这类教师专业知识,并受过良好的英语教育,但是缺乏英语授课的基本训练,很难做到课堂上的幽默、风趣、生动。

1.2教学内容侧重点有误我国的英语教育偏重于英语语法、词汇的阅读和理解,长期忽略英语的听说能力的培养。从事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师,往往由于长期以来的教育思路根深蒂固,不能突破传统,用于创新,培养出市场急需的、能够流利听说英语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大大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市场对学校教学的认同感。作为通信专业尤为如此。由于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短,国外在该领域仍处于经验丰富地位,我国需要加深和国外在在技术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市场对精通通信专业英语的学生需求更加迫切。

1.3教学资料严重匮乏在现有的通信专业英语教学资料中,主要形式还是纸质课本。纸质课本作为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资料,存在三方面问题:首先,这些纸质课本大都是几个通信专业方向的英文科普文章的排列组合,文章难度不一,没有层次;其次,教材本身不能及时更新换代,适应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无法根据纸质教材提高听、说能力,无法根据纸质教材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专业英语人才,无法通过纸质教材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1.4教学及考核方法不新颖目前,在我国的通信专业教学中,由于采用纸质课本作为教材,教学流程主要采用传统的介绍单词、朗读课文、逐段讲解、重点分析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往往得到的结果是教师在讲台上辛苦讲解,学生在课桌上趴倒一片。在此基础上,仅通过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方式,也很难真正确定学生的学习成效,造成的结果往往是高分的学生在知识的实际应用方面能力有所欠缺。

2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信息化的策略

针对以上提出的在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四点问题,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将分为四点进行讨论。

2.1利用信息技术弥补教师知识结构的缺陷通信专业英语介于英语和专业知识之间,是高校教学中文科和理科结合的代表。由英语教师采用传统英语的读课本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由专业教师采用知识点分析教学方法,容易使课程枯燥乏味。因此,需要课程负责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突破“自己懂什么,就教什么”的专业局限,勇于创新制度、更新观念,巧妙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弥补自身知识结构的缺陷。例如,传统英语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可以引入通信专业教学视频,通过对该视频解析,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专业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对于语法难点的解析,可以借助网络微课,使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更深刻。

2.2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堂教学内容传统的通信专业英语教学突出单词和句子,课堂教学偏重对课本知识的理解,长期忽略市场对通信专业学生听、说能力的需求。在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先进的信息教学手段让学生走进了有声有色的世界。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集图像、声音、文学、动画于一体,真正能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的效果。另外,授课过程中还常借助网络,不仅可以根据学生提问,灵活的搜索知识进行解答,还可以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鼓励他们勇于尝试,通过和现场工作人员利用英语交流专业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2.3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通信专业英语教学资源匮乏是长期困扰课程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正如上文所言,目前少量的几类纸质教材存在结构不合理、更新换代慢等问题。作为高校教师,应该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使通信专业英语教学的教材的可选余地更大。首先,可以开发关于通信专业的听力材料,特别是科研和生产过程中的对话,训练学生在工作中听懂的能力;其次,可以针对专业知识点,开发对话视频和软件,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纠正学生在英语对话是的语音、语调,训练学生在工作中说出英语的能力;,可以开发关于专业英语的微课,便于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2.4利用信息技术健全考核方式目前,对学生在该课程学习的考核主要是纸质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期末考试的分数,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健全考核标准。引入内容可以包括:在课堂,考核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相关英文听力的理解,以及在对话时的语音、语调和流利程度;在课后,考核学生对于网络微课的点击度和学习时间,以及对于网络试题库答题正确性;在期末,可以在原有笔试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性环节,通过视频连接工作现场,考核学生遇到问题时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语

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也不同于专业课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在当前全球信息化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现代化教育理念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突出教学中的特点,克服教学中的难点,较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实现学生在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双重提高。

作者:段俊毅

通信英语论文:基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介绍了基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阐述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行了强化过程性考核评价的考试改革制度,并对课程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并指导实践教学。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实践教学

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通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将传统单一的知识授课方式转变为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锻炼专业技能、培养个人能力和团队交际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对课程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并指导实践教学。

1培养目标

工程教育的明确目标就是实现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通信类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企业需求,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并结合自身的办学层次和办学优势,地方本科教学型院校应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培养体系,更好地指导相关人才培养及实践工作。基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宽度、扎实的通信专业英语相关专业知识,即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的基本词汇和专业术语,在了解专业知识与技术发展的同时,融会贯通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实用技能,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个人品德、终身学习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与沟通能力等;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促进学生发展,努力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人才培养和培养目标,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进行通信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

2基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素质教育的通信专业英语教学以品德、知识和能力为培养目标,突出科教融合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指导相关人才培养及实践工作。

2.1学品德与学知识相结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工程人才应具备的品德包括较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等。学生通过在学习中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遵守道德、信任、责任感、坚持原则、自我意识和自我完善的个人品德。培养好的品德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完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规范言行,爱国守法,恪尽职守,服务社会,事实求实,严谨治学,关爱学生,诚实守信,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形成优良的教学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2课程设置

以素质教育为理念,依据通信专业英语课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编写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的纲要如表1所示。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制度体系,目的是实现学生对该课程所学的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以,能力培养,提升素质。

2.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专业英语词汇掌握、句子翻译的理解以及相关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而语法掌握是所有专业英语学习的基础,因此,语法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语法教学包括语法结构分析、语义的理解,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地掌握语法、理解语意,培养学生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的能力。

课堂时间的合理安排与教学内容的设置相辅相成。课堂时间的安排如下:每学时100分钟,包括50分钟“自主学习”、20分钟“学习检验”和30分钟“学习小结”。“自主学习”学生带着问题目标明确地进行学习,学生在通过学习培养了知识、能力与素质。“学习检验”通过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将学生的好学提升为对问题的深思,并提出问题,解惑答疑。“学习小结”将所学真正落到实处。

2.4教学方法

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差异,学习的方法和侧重内容因人而异,应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特点取长补短、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学生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学习中,通过自己体验知识的获取与探究过程,不断反思与总结,培养批判性思维、专业能力、交际能力,提升素质。在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了以“自主学习-学习检验-学习小结”的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传统的被动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自主学习由“任务式学习”和“合作探究”两部分组成。

任务式学习由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涉及三部分内容:文章涉及的主要内容包含哪几个方面?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回答课后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目标明确地进行学习,首先,学生通过手机、掌上电脑等现代化设备自主学习基本词汇和专业术语,并了解专业知识与技术发展。其次,通过迅速浏览的方式找出文章涉及的内容包含哪几个方面。再通过对文章介绍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判断确定文章的中心内容。,根据课后的问题返回到文章中经过分析、综合、应用,归纳得出问题的答案。

在任务式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鼓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生活案例交流、讨论,合作探究,习获知识。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培养了专业知识与能力,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并具备信息的习获与终身学习的能力、个人技能与态度、独立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

(2)“学习检验”。

“学习检验”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习获的经验反馈给老师和同学,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将学生的好学提升为对问题的深思,并提出问题,解惑答疑。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巩固培养了学生表达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3)“学习小结”。

课堂时间30分钟由句子翻译和学习小结两部分组成。学生翻译的句子是从各种相关专业资料中精心挑选的和本课程知识相关的句子,它是所学内容的巩固或补充。此外,要求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包括生僻的词汇、含糊的语法、阅读技巧、想法,及习获的相关专业知识等。学生只有主动学、主动思考、主动做,并认真地进行学习小结,将知识内化。

2.5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任务式、提问法式等方法。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仅仅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引导者,目的是培养学生个人品德、专业能力与素质以及交际能力与素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努力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6改革考试制度

专业英语课程实行开卷考试与强化过程性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考试改革制度,是检测反馈教学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过程性考核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锻炼专业技能、培养专业能力和交际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将过程性考核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进行科学设计。

过程性考核评价中采取的形式涉及课堂表现、课堂互动、阶段性学习测验。课堂表现指考勤、课堂纪律、听课表现等;课堂互动包括课堂回答问题、主动提问等;阶段性学习测验指自主学习、作业等。根据课程进度及所讲内容,出思考题、布置作业题,在课堂或课后完成,给出成绩,记录在案。总评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课堂表现20分+课堂互动20分+阶段性学习测验50分)(40%)+(终结性考核开卷成绩100分)(60%)。

3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程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并指导实践教学。依据学生在教学全过程中的表现和过程性考核评价,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践、体验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学生表达、交流、讨论、反思相关专业知识和生活案例,在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下使得学有所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从单一的学习知识转变为主动自主专题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检验、小结内化,实现学生能力培养,提升素质。

通信英语论文:通信类英语教学现状

0引言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科技人员和国外人员直接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一般翻译人员不懂专业问题,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能力。无论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生产设备,还是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专业技术人员都要熟练掌握和应用专业英语。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各高校在完成基础英语教学后都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通信专业英语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通信专业知识,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扩大学生在通信技术方面的词汇量,熟悉专业术语,了解科技文章的表达特点,掌握专业英语翻译技巧,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应用专业英语进行通信技术方面的沟通,并能熟练翻译相关技术文档和英语资料。

1通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1课程设置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大纲规定专业英语为必修课,多数高校把课程安排在大四,学生在大一大二完成基础英语的学习后,放松了英语学习,对专业英语课程不重视。一般高校都安排一个学期的课程,每周2学时,总共约40个学时,而教学大纲规定不少于100个学时,远远达不到大纲要求。

1.2教学目标基础英语教学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标准,而专业英语缺乏统一的标准,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有的高校定位在让学生掌握基本专业词汇和基础知识,有的把重点放在科技文章翻译上,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开设专业英语不仅应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更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英语交际能力。

1.3教学方法科技文章的特点是专业术语出现频率高、数量多,枯燥的专业词汇和复杂的语法结构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多数教师采取基础英语的教学方法,先讲解单词、短语、语法,然后将课文逐句逐段解释翻译。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这种填鸭式教学效果不好,师生互动不够,单纯翻译课文,忽视了听说写技能的培养。

1.4教材质量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决定了教材内容不可能紧跟当前技术发展趋势,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大部分教材都是选择国外高校通信专业教科书和英语技术刊物上的文章,没有专门章节讲授专业英语文章的文体特点、翻译和阅读技巧,应用写作等重要内容,实用性亟待增强。

1.5师资力量如果由基础英语教师担任通信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通信专业知识水平远远不够,无法胜任教学工作。所以各高校一般都是由通信工程专业教师承担专业英语教学任务,教师专业知识较强,但是在语言教学方法和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复杂语法分析、冗长句子结构分析方面有所欠缺,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通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专业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在教学内容上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和运用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基本素质。下面针对当前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改革措施。

2.1教学形式改革教学方法,重点是角色的转变,使学生在课堂中由被动变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提问式、小组讨论式多种方法。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自由选择相关章节或者设定专业课程中某一题目,搜集查阅相关英文资料,课上讲授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其它同学向演讲者进行提问,总结出优点和欠缺之处。教学气氛非常活跃,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以后从事技术工作的信心,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作为任务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可以平等地加入到任务中,使学生更加轻松愉快。怎样设定任务,使之既适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符合学生的水平,怎样控制交际活动的进行等方面对教师是很大的挑战。

2.2教材选择教材应该选择能够覆盖通信工程主要的专业课程,体现前沿技术,同时要便于教师由浅入深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统编书籍作为教材,同时从网络、期刊中选择通信领域的英文资料作为补充,避免了教材内容陈旧的缺点。笔者选用了北邮出版社的《通信英语》作为教材,该教材实用性较强,涵盖了通信工程本科阶段的大部分课程,课文难度适中。同时选择近期通信类国际会议中代表性的文献作为授课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分析,既帮助学生了解了通信领域的近期进展又提高了专业英语的水平。例如在讲解GSM一章时,紧密结合当前技术发展,加入TDS-CDMA,WCDMA,OFDM技术。学生对主流技术很感兴趣,对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很有意义。另外可以把专利文献、设备说明书、工程投标书、产品样本和行业标准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熟悉文体和表达方式,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以外的技术性工作打下基础。

2.3教师培训专业英语教师除了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英语知识这两个条件外,还要具有良好的知识整合能力、沟通能力。但是大多数专业英语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系统的英语教学训练,过多关注通信专业知识,英语教学方法欠缺,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主动学习英语语言教学规律,学习基础英语丰富的教学方法。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英语语法句法以及教学方法的岗前培训,并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改革措施,给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学习讨论的平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教学素质。另外聘请国外专家进行专业讲座,提高教师听说读写译的水平。

2.4课件制作通信专业英语信息量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强,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直观,信息容量大。但是一部分教师制作课件时直接把教材搬到了屏幕,课件变成了电子书,让学生感觉学习专业英语很枯燥,不能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备课时应该挖掘知识点的趣味性,精心准备图片、声音、影像视频资料,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活跃课堂气氛。另外可以搜集一些通信领域前沿讲座视频,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辅助材料,吸引课堂注意力,激发学习主动性。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内采用多媒体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反映通过丰富的课堂信息,了解到国际前沿的通信技术信息,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课下也主动利用网络去查找资料,自己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达到了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

3结论

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作为与之紧密联系的教育要抓住发展的机遇,为通信行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通信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要不断更新,内容要不断扩充,以满足学生将来从事技术工作的实际要求。通过通信专业英语的教学,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丰富专业技术知识,增加就业竞争力,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