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

摘要: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教学和技能培训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深入细致地讲解,以使学生掌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训技能,掌握家畜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外形体质及生产能力的鉴定。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畜牧兽医专业多媒体教学论文

1目的明确,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备图文并茂、声像具佳、动静皆宜的优势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缺陷,从而在教学中过程中得普遍使用。目前多媒体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既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也有其不足之处,故此要合理使用多媒体,做到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进行优势互补,不能过分追求多媒体使用而影响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授课内容是否适合选用多媒体教学时,切忌盲目性,随意性,要从确实的目的出发,才会有好的效果。从畜牧兽医专业开设的课程来看,也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学,比如一些纯理论知识的讲座,就不适合多媒体教学,由于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信息量大,播放速度快,用多媒体课件表现这些需要记忆、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忙着跟上老师的节奏,根本没时间去理解和分析,在短时间内会感到很疲劳,反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故此使用多媒体教学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分析选择,适合则用否则不用。

2多媒体教学做为一种辅助手段引进实训课堂

(1)畜牧兽医实训课的实习实验是教学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畜牧兽医专业进行教学实习、实训时,门类品种庞杂、投入巨大、运行成本高,这是各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使是最简单的教学实验也面临实验动物和器材等高昂教学成本的问题。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畜牧兽医实习实训课教学,不仅能克服实训条件的限制,还能提高实训时的演示可见度,增强演示实训的有效性,加强实习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为学生进行实习实验设计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实训知识,较大限度地发挥实训的作用。

(2)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实训操作的正确性,更能巩固强化学生实训操作的技能。一方面畜牧兽医实训课的各种实习实验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学生操作失误,不仅会导致实训失败,造成仪器损坏,还会引起某些危险性,更会引起学生的恐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对一些装置和操作学生感到困难的实训,均可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实训操作先进行计算机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操作的理解、训练实习实验操作技能,然后再进行实践实习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训的有效性,不仅能提高实习实验的成功率,更能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3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要。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多媒体教学的工具之一,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的分析把握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课件素材,精心的制作课件、撰写教学方案,教学方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授课内容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有些教师由于受年龄或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多媒体课件准备不充分,在实施教学时,只是把纸质教案的内容搬到屏幕上,用幻灯片放一下,以为这就是多媒体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应有的效果。只有教师具有熟练使用多媒体的本领,才能使多媒体教学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所以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1)一方面加强教师队伍课件制作培训,学校可以针对教师现有的计算机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例如与多媒体教学有关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计算机基本操作、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举行课件制作比赛,通过比赛来达到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的目的。只有制作出好的课件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2)另一方面加强教师队伍专业知识培训,师资队伍培养对于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指导教师能力和素质,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是新形势下培养高端素质人才的需要。本院几年来先后派出19人次的本专业教师外出学习。2012年暑假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5人,2013年暑假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9人,2014年暑假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5人,不仅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也对其教学方式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开扩了眼界、拓展了知识面,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4结语

总之,多媒体课件以信息量多、内容丰富,可以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授课效果,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诱思情境,展示相关知识背景,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研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其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作为专业教师应深入教学一线,掌握畜牧行业动态,了解新的科技知识,通过多媒体教学传播新知识新内容,能够培养出更的畜牧兽医人才。

作者:王桂敏 宋臣锋 王维畅 沈玉善 单位: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一、充分认识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更新,职业教育也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人才的培养上不能只是应付就业需要,更要注重创新精神等新的素质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工学结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这要求职业学校根据自身专业设置去寻求企业的帮助,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一起培养出适用的人才。我校把办学的方向统一到了面向企业需求上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创设新的专业培养急缺的技能型人才,真正达到了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目的。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办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贴近就业市场,积极地寻求适合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起实习与就业、生产和教学、学习与工作等相互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即把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和育人单位的学校密切联合到一起,这样才能真正把职业学校做到企业化、市场化,以满足时展的迫切需要。

二、如何推进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

我校综合两年以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下面几个有效的推进措施。

(一)为了保障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

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当今社会的职业教育和企业行业的关系密不可分,让企业直接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办学中是推进工学结合的方式,也是进行技能型、素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之处,能够使校企之间优势互补、共享资源,达到共同发展。为了使企业参与办学助推职业教育发展,2012年我校选取畜牧兽医专业与当地的食品厂、养殖场和饲料厂等相关企业确立了校企合作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与企业合作的新理念,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了工学结合与产学研一体化,在制度建设上切合实际制定出了《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等制度,在组织机构上专门设立了针对工学结合的专业化教育团队,学校高层每学期就工学结合问题召开专题化会议,对培训计划进行修改和制定,并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同时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在教改政策制定上要以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为重心

对于学校来讲教学的质量就是生命。我校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德、智、体、美、劳发展,不仅要学会专业的知识,也要学会实际操作的技能,使培育出的人才能够应用到一线的管理、服务和生产岗位中去,以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用,达不到这一目的。如今的职业教育模式需要切实推行模块实训和案例教学等更为先进的教育方法。一是要建立贴合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专业课程,建议组设专门的专业课程建设委员会来指导专业课程的建设,促成“盯住紧俏产业建设专业、根据专业选择适宜产业、学科和产业相互链接、岗位和专业相互链接”的科学化办学模式;二是把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作为核心内容,在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上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联合企业建立课改指导机构,在课程体系的建立上把握好“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课程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本位、职业活动为主线”的总体思想。

(三)推行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

1.如何理解顶岗实习模式

以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为例,在学生实践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顶岗实习,这是学生如何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也可以借此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顶岗实习模式的具体要求

顶岗实习需要学生通过企业专家和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所负责岗位的全部工作,并据此提报顶岗实习的报告。

3.推行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成效

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能够使企业和学校之间优势互补、共享资源,达到共同发展,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对企业来讲,获取了一定的人才储备,也得到了学校的文化资源、咨询和培训服务;对于学校而言,在教师队伍和专业课程上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师资培训上也有了创新,教育培训的服务领域得到了拓展,教学实践的条件得到了提高,实习实训的基地也相对稳定,对于学校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学生的层面上来说,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就业竞争力得到加强,所学专业更为贴合市场需求,所以对于未来更无需担心。

作者:娜楠 单位: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及时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一、确定了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课程体系组成

近年来,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改变了原有课程体系的设置,坚持“就业导向”,根据企业、产业、社会的需求建立课程体系,优化整合相关课程,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开设,并把相互关联的课程整合为一个体系。比如,把专业英语课融合到各门学科中进行,不再单独开课;把生理生化等课程的内容渗入到专业课的授课过程中,使课程体系精简化、专业化,更贴近企业对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一线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院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授课过程中,部分高校存在着教学过程程序化,教学覆盖知识面广泛度不够,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缺点。为此,动物科学学院畜牧兽医专业采取了新的教学模式,根据新的教改方案,在教师实施授课过程中改变了原来的一贯式教学模式,采取分工合作的教学方式。把每一门课相关的授课教师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在该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团队成员共同参与教学,这样既扩大了学生学习信息的来源,又把各位教师的特长融合为一体,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深入进行核心课程建设改革

(一)确定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

核心课程改革是教学工作内涵建设的攻坚任务,涉及到整个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所有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内涵建设都要以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标准,以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为目标,以课程大纲建设为切入点开展。其决定因素是教师课程观念的转变,核心是“课程的应用性与社会需求性”,关键要引入社会评价,从课程大纲、教材、教学方案、教学实施到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多方位开发建设。

(二)改变授课方式,实施项目化教学

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在以前改革的基础上逐步推行项目化教学,该教学方法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授课方式,它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以学生的学为主线,老师以课堂主持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引领学生自发学习新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基本素质。目前,畜牧兽医专业有养禽生产、养猪与猪病防治、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等七门课程进行了教改立项,做为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进行试验。在试运行项目化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课外时间学习主动性不强、教师查阅资料不够广泛等问题,但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基本适应了新的教学方法,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七门教改立项课程已有四门正在实施改革,已经完成项目任务书,教改教案,教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正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教材的编写。

(三)确定合理的核心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原来的课程评价方式均是以老师评价为主,考试方式往往采用笔试的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实考查学生的技能,容易培养出背书的“机器”、考试的“高材生”,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是高分低能,走上社会以后,还会因为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实行新的教学改革以后,课程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以老师考核为主了,考核要转向对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测试;课程的评价标准要转向以社会评价为主,如,社会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等,课程的考核方式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笔试、面试、操作等,让用人单位参与考评,同时,学生自评也变成主要的考核方式。

三、教材建设改革

(一)教材的选用

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教材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具之一。科学规划教材,加强教材建设,改革教材内容,对培养高层次后备畜牧兽医人才非常重要。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材使用大部分是本科教材,教材的特点是知识覆盖面广,偏重理论,部分知识已经老化。高职高专在教学过程中课时量明显少于本科院校,更要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材选用方面,尽可能使用“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系列课程教材”,淘汰质量较差或出版时代过早的教材,同时,还要注意选择的教材要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使用已经成熟的教改项目化教学教材。

(二)教材的编写

鼓励教师发挥群体优势,编写较高水平、有特色的教材,不断地将一些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充实到教材中去,尤其是编写好列入国家、省级重点建设的教材。同时,根据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可以编写项目化教学自编教材。通过对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探索和研究,发现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教学方式改革和教材建设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深化教学改革,寻找到真正培养一线技术人才的方法,才能培养出用人单位满意、学生自身满意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袁文菊 袁逢新 贺绍君 赵书景 单位: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

1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的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们通过学习,要求其掌握最基本的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加强对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锻炼并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技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能力.掌握现代畜牧业的生产管理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有利于学生自身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发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同学们适应就业市场,适应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

2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要求

通过对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们应该掌握和必须具备的畜牧兽医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为以下几点:掌握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家畜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家畜外形体质和形态规律;学生要掌握家畜的生产与经营的基本理论,强化专业知识,重点培训其实践技能;掌握对家畜生产与经营中的饲养管理、生产技术及生产性能的鉴定及经营方法;加强学生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的能力,以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服务于社会,造福社会.

3高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教学核心和重点

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教学和技能培训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深入细致地讲解,以使学生掌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训技能,掌握家畜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外形体质及生产能力的鉴定;掌握家畜的选种选配的改良方法和杂交优势应用的措施;掌握家畜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掌握家畜的疾病诊断和预防及治疗方法.同时,不断努力加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力度,使学生能够为将来从事畜牧兽医领域的实际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4结语

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科发展与家畜的生产和实践密切相关.通过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能够不断地运用畜牧兽医专业理论和动物生物技术进行家畜的改良及育种和繁殖,不断地提高家畜的优良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畜牧兽医领域的发展以现代动物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技术支持,这些生产成果和技术的推广不断加速推动了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目前,我国畜牧养殖的发展正在向科学饲养管理和商品化生产的方向稳步迈进,在这个转型阶段,应建立和完善家畜的标准化生产与养殖的整体模式,做到家畜的绿色生产和生态管理,加快动物生物技术在家畜繁殖育种领域的运用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将现代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的运用结合到畜牧的生产与经营中,能够不断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和畜牧业的生产效率,打造畜牧生产的产业链,拓宽畜牧业生产及其畜产品加工的市场机制,加强畜禽品种改良,加快畜牧业的建设步伐和改革力度,逐步推进畜牧产业不断地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方向飞速发展.

作者:黄雅琼梁伟江李桂芬莫昭展陈宪明甘耀坤曾诗媛谢秋季单位:玉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探讨畜牧兽医专业的就业特点

1就业去向由郊区向城市集中

社会经济发展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学生的择业观念,尤其是在上海这座大都市,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留在城市发展。统计显示,每年仅有不到25%的学生选择郊区就业。城市优良的生存环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择业观,也在影响着家长的观念,而后者恰是影响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这种就业风气还在影响更多学生就业区域的抉择。据不统计,80%的学生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留在城市发展。学生的择业观和家长的干预,导致了郊区畜牧兽医行业留人难与学生就业对口率低的尴尬局面。

2影响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就业的主要因素

据报道,上海地区畜牧兽医行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但上海高校培养的高职畜牧兽医类毕业生依然会出现就业难甚至不就业的情况,究其原因,往往是毕业生个人的专业认识、就业理念存在一些误区所致。

2.1专业信仰淡化,缺乏吃苦精神

专业信仰是扎实干专业的动力所在,信仰的深浅受到行业境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成长在物资富裕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就业时更多关注的是社会地位和报酬,淡化了吃苦奉献。反观畜牧兽医行业自身的工作条件艰辛、发展远郊化、职业成长慢等特点,就社会地位和报酬而言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就业心理需求。再看小动物行业,它依托城市,在工作条件和环境上都要优越于畜牧兽医行业。

2.2就业理念不成熟,职业规划能力弱

高职毕业生还处于青春期,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但往往由于心理还不够成熟,生活阅历有限,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导致设想与现实存在一定距离,在现实中往往急于求成,表现出实用主义思想。例如在择业时,有些学生想通过就业证明自己的能力,表现出对就业的起点要求过高,不愿从基层做起,还有些学生对待遇、工作地点、单位性质、工作环境等方面挑剔,很少去考虑自身的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工作中也仅仅是想更多地获取眼前实际利益,而不重视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能力。这些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一旦踏入社会,往往会感触现实社会的残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就会有失败感,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会随之增大,甚至会挫伤就业的积极性,甚至选择不就业。

3提高高职畜牧兽医类毕业生就业对口率的途径及对策

3.1培养爱农情怀,强化专业信仰教育

畜牧兽医类学生毕业后不从事本专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爱农情怀,对畜牧兽医行业存在偏见和误解。专业教育重在理念,既要进行行业地位和重要性剖析,也要就学生关心的发展问题给予中肯意见,内容中既要分析行业情况,也要讲从业特点,让学生对就业发展能够提前预判,教育形式上一方面可结合企业生产参观,在生产一线开展教育,一方面邀请毕业生返校交流,现身说法,解析就业后发展情况。专业教育还应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去,通过长时间不间断地引导和教育强化学生的专业信仰。同时还可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特长,利用寒暑假到行业内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或通过社团和志愿者团队等形式开展服务活动,促进学生对行业的了解,提升他们的就业热情。

3.2紧跟市场需要,优化专业建设

依托市场办专业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存根本。当前,小动物行业和畜牧兽医行业一样,成为畜牧兽医类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领域,满足小动物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应从专业设置上入手,开设相关课程、实验实训等内容。如在专业方向上增设宠物诊疗与护理专业,课程上开设《实验动物》、《宠物美容》等。此外,根据市场的需求,还可引入考证培训或行业培训内容,如宠物美容证、实验动物上岗证等,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畜牧兽医行业自身的专业建设应紧密围绕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深入开发校企合作机制,进行校企合作办学或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模式,定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3.3结合行业特点,开展职业发展规划

畜牧兽医行业存在职业成长慢、工作单调等特点,加之职业规划知识的匮乏,导致很多毕业生就业后又放弃了行业发展,究其原因,既有教育的缺失,也有学生个人的问题。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的职业规划教育,在毕业班中开展就业指导,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就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职业健康发展。一年级可侧重自我认知和情感素养教育,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类问题活动,培养吃苦奉献精神,不断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年级可侧重择业观、就业理念的教育和引导,同时采用企业参观和企业进校宣讲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接触企业、了解行业的机会等,使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回归到合理水平,避免学习和就业的盲目性。

综上所述,大城市要想吸引更多畜牧兽医类毕业生投身该行业,还需要在培养机制、教育模式及地区政策等方面进行努力,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创新培养机制、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等多途径,不断提高学生对专业就业的积极性,培养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技能人才,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资和技术保障。

作者:杜波单位: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培养路径探讨

1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的培养目标,就是使学生们通过学习,要求其掌握最基本的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加强对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锻炼并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技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实践技能、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能力.掌握现代畜牧业的生产管理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有利于学生自身创新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发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同学们适应就业市场,适应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

2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要求

通过对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们应该掌握和必须具备的畜牧兽医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为以下几点:掌握畜牧兽医专业的理论和方法、家畜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家畜外形体质和形态规律;学生要掌握家畜的生产与经营的基本理论,强化专业知识,重点培训其实践技能;掌握对家畜生产与经营中的饲养管理、生产技术及生产性能的鉴定及经营方法;加强学生从事畜牧兽医方面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的能力,以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服务于社会,造福社会.

3高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教学核心和重点

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培养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教学和技能培训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深入细致地讲解,以使学生掌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训技能,掌握家畜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外形体质及生产能力的鉴定;掌握家畜的选种选配的改良方法和杂交优势应用的措施;掌握家畜的饲养与管理方法,掌握家畜的疾病诊断和预防及治疗方法.同时,不断努力加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力度,使学生能够为将来从事畜牧兽医领域的实际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4结语

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科发展与家畜的生产和实践密切相关.通过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能够不断地运用畜牧兽医专业理论和动物生物技术进行家畜的改良及育种和繁殖,不断地提高家畜的优良遗传品质和生产性能.畜牧兽医领域的发展以现代动物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技术支持,这些生产成果和技术的推广不断加速推动了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目前,我国畜牧养殖的发展正在向科学饲养管理和商品化生产的方向稳步迈进,在这个转型阶段,应建立和完善家畜的标准化生产与养殖的整体模式,做到家畜的绿色生产和生态管理,加快动物生物技术在家畜繁殖育种领域的运用和推广,促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将现代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技术的运用结合到畜牧的生产与经营中,能够不断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和畜牧业的生产效率,打造畜牧生产的产业链,拓宽畜牧业生产及其畜产品加工的市场机制,加强畜禽品种改良,加快畜牧业的建设步伐和改革力度,逐步推进畜牧产业不断地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方向飞速发展.

作者:黄雅琼梁伟江李桂芬莫昭展陈宪明甘耀坤曾诗媛曾诗媛单位:玉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职业素养研究

摘要: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农技推广人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高度重视畜牧兽医专业定向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职业素养教育,营造职业环境、激发创新精神等途径加强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其成为技能突出、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业技能人才。

关键词:畜牧兽医;委培生;职业素养;研究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成为企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调查数据显示,高职毕业生工作后的离职率比本科生相对要高,主要存在职业生涯模糊、专业知识不扎实、不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1]。因此对高职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更多地体现在职业素养上。

一、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职业素养由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行为素质、职业技术素质、职业文化素质几部分构成,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及时,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增加到了765万,创造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更加严格,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大学生,在竞争中具有显著的优势[2]。第二,有利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衡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3]。第三,有利于高等院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通过职业素养的培养,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利于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形成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4]。第四,有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同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高职院校的委培生,在校期间除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学习外,用人单位文化内涵的学习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5]。

二、高职院校委培生职业素养现状

目前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实行了订单委培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常订单培养的学生相对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但仍存有不足。1.委培生服从意识差,缺乏团队协作精神。服从意识是衡量执行力和忠诚度的重要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愈加精细化,分工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各职业工种之间明确分工,有效配合,对的工作指令必须坚决执行。目前高职院校的部分委培生由于感觉到没有就业压力,行为懒散,缺乏团队合作的锻炼,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表现出对工作指令的执行不坚决,不能与他人形成有效的团队配合[6]。2.职业道德信念不坚定,缺乏职业信仰。在高职院校的委培生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缺乏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观念。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例,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是畜牧兽医行业的现实,大部分工作岗位需要节假日无休和倒班,没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是难以坚持的,部分委培生由于缺乏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观念,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条件,选择毁约退出定向委培班。3.职业技能素质不高,缺乏创新创造能力。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但部分委培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实践操作中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创新创造性能力有待提高。4.职业意识欠缺,缺乏必要的职业认知度。委培生施行的是定向委托培养,用人单位已对用人计划做了规划,毕业后一般都会成为订单企业的员工。委培生在具有了这样的身份后出现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必要的职业认知度。

三、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研究

现代畜牧业要求的是高知识技能型、高复合技能型、高技术技能型、高经营管理型的“四高”人才。畜牧行业的从业者不但要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而且还要能够将经营和管理有机结合,实现企业生产效益的良性优化。2016年5月,学院与扬州市农委签订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定向培养协议,2016年实际招收扬州户籍畜牧兽医专业定向委培生16人。这批定向委培生入学后减免学费,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毕业后推荐到扬州各区县农技部门就业。此项工作先后得到农业部、江苏省农委等各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验交流会上,该做法作为典型进行推广。学院具体通过以下途径加强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培养。1.加强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许多委培生在入学后并没有客观理性地思考个人的职业规划,缺乏对职业目标的思考,因此加强委培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学院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特点,在学生入学时就对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介绍畜牧行业特点、工作性质等内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分析,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合理的知识结构,锻炼自身的职业技能,为实现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而努力。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的不同,学院与委培单位共同设计并落实委培学生的职业生涯路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职业素养教育。2016年,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专业诊断与改进试点之一,学院以品牌专业建设和专业诊断与改进为契机,在深化课程体系的同时,强化职业素养教育。学院根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扬州市农委的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根据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置了《牛羊生产》、《家禽生产》、《养猪与猪病防治》等核心课程及《动物繁殖技术》、《动物外科与产科》等相关专业课。把课程学习内容和实践生产有机结合,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做到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相融通、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相一致、课程模块与岗位能力相一致、校内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相一致、校内实训与企业工作相一致。学院在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增设专门的职业素养课程,通过课程教学和专业实践过程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学院注重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委派责任心强、职业素质高的教师担任畜牧兽医专业定向委培班的班主任及专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积极引导,发挥对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引领作用,促进委培生职业素养的提高。3.营造职业环境,激发委培生创新精神。学院为促进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养成,积极引入企业的文化,并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着力营造良好的职业环境,将委培生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机融合,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开拓学生的人文视野,激发委培生的创新精神。畜牧兽医专业定向委培生是学院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职业素养的培养路径应贯穿于学校课堂教学和业余文化学习的全过程中。畜牧兽医专业委培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学院将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并重,着力构建职业素养培养及评价机制。通过3年系统的高职专业教育,使其成为技能突出、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作者:郝子悦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群的生存和健康发展也越来越关注,因此,兽医专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中职院校中,畜牧兽医专业的培养计划有其特殊之处,其和高等院校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它更加重视实践应用能力,重点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但是,培养人才的实际过程中,很多中职院校过多重视理论教学,未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此,教师应根据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畜牧兽医;教学;优化措施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也对畜牧业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畜牧兽医专业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中职院校主要是为了培养高技能的人才。就目前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对理论教学比较重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因此,要优化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策略。

一、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现状

大部分中职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教材的内容已经陈旧,很久没有改动,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中心,他们的讲授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时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另外,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尤其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基础设备落后,学生缺乏实践等。此外,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资源也不够壮大,很多教师都是转行而来,他们长期脱离社会实践,对社会的需求了解不足。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仍然限于考试的形式,轻视实践,学生的专业素质不高,增加了学生就业的压力。

二、畜牧收益专业的理论教学优化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学生首先要培养自己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参与实践活动。中职学校要想优化理论教学的内容,就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畜牧兽医专业的浓厚兴趣。教师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敢于提出质疑,针对教材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同时还要适当了解学生的业余时间。这样可以保障听课的高效率,保障良好的课堂效果。另外,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要有针对性。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较小,而且注意力比较分散,想象力比较丰富,他们具有自身特定的思维方式,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在课堂中引入恰当的学习方法进行讲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依据课堂的要求,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将板书和挂图相结合,其手法比较单一,而且学生往往兴趣不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也逐渐在教学中采用,比如多媒体技术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弱点,给以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直观效果。同时,学生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热情。因此,对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来说,要不断适应时展的要求,尤其是要掌握现代科技技术的应用,可以采用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丰富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活动的感染力,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践教学优化

(一)优化教学环节

在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中,要重点突出实践教学。通常来说,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可以分为:备课、授课、学习指导、实践报告审核、评定成绩等。在每个教学阶段中,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规章制度和规则。比如,教师在备课时,要保障教学的规范性,要阐释原理、使用的方法和器械,并做好实践记录等工作。而当处于教学指导环节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检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解答,要及时检查机械设备发生的故障,同时要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另外,对于学校来说,其要制定一定的考核制度,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优化使用的教材

中职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新的改革背景下,要不断优化教材。教材要具备几个方面的特点:(1)新。新主要是教材的使用要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并且对教材中滞后的内容进行纠正。(2)实。实主要是指教材的内容既能够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还要将其与目前企业发展采用的技术、设备密切结合,从而可以使学生和企业接轨。(3)变。变主要是指教材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现代科技发展较快,而且设备更新也较快,所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充分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来说,要想优化其教材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合理选择教材。因此,需要从目前现有的教材中合理选择,确保教材能够符合理论的内容,又能够推动实践教学的需要。(2)要加强对教材的编制工作。教师要依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保障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接受情况。(3)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明确学生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但是不提供具体的教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建设实训基地

中职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学校要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将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而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在建设基地的过程中,要进行恰当的规划,还要加强对人员和队伍的管理,壮大教师的队伍,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高效利用资源等。为了更好地优化教学资源,在实训基地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集中管理,从而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合理调配人、财、物。

(四)强化学生的管理

要加强对学生的岗前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使他们积极适应工作的环境。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基本理论、技能等的学习,给学生恰当的指导,并给予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过度重视理论教学,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因此,教师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优化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作者:李玉霞 单位:甘肃省山丹培黎学校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浅谈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摘要:针对畜牧兽医专业的特殊性,从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实训基地的管理两个方面介绍了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以增强应用能力为主旨,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等及时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除了要求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实训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畜牧兽医专业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传统专业,如何使传统的畜牧兽医专业得到持续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更需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

1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畜牧兽医专业主要包括畜牧、兽医和宠物3大方向。其实践教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教学内容带有区域性

养殖业受动植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这是由于动物的生长繁育规律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不同的动物的生长需要不同的条件,不同区域的饲养情况也不一样,同时动物的生长繁殖具有周期性,这就要求畜牧业的生产与管理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农业职业教育必须考虑本区域的畜牧业生产结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同一专业教学内容特别是实践教学有较大的地域性差异。比如在江苏,养猪、养禽较养牛的多,这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养猪和养禽方面能力的培养。

1.2畜牧业的再生产是一个连续的、不停顿的过程

畜牧业的生产过程受到动物生长发育规律的种种制约而使其生产时间大于劳动时间。人的劳动过程必须按照动物生长的过程循序渐进,绝不可能通过工序或环节的分工而缩短生产周期,这决定了畜牧业劳动的可分解程度比工业生产劳动要低得多,因而畜牧业中分工的机会也就比工业生产中少得多,这些使得畜牧业生产的实习具有自己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畜牧业生产实习要根据动物的生长过程掌握动物的整个生长过程的饲养管理等。每个动物的生产的全过程在短时间难以重复进行,它在实践中要求每个人要掌握全过程各环节的各种技能,才能胜任某个工作。

1.3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的成果显示具有不性

由于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实训不象工业服务行业的实习那样,其技能训练的效果显而易见,即产品是否合格,服务是否满意等,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掌握的技能在考核过程中只能是一个不确定的成果。因此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成果显示和效果评价具有不性。

1.4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费用较高

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费用较高,一方面因为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践教学很难像其他专业通过仿真的形式进行,所以需要饲养一定量的动物和养殖场来开展实习,且动物即使不使用也需要喂养而需要一定的费用。另一方面校内的生产性实训也很难实现用生产的产品来补偿实习经费开支。这主要是由于畜牧业生产中资金周转慢,效益低,以及学校实践教学的研究探索性质决定的。

2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的管理

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各种动物的养殖场的管理与使用。目前各实训基地的管理体制大致有以下几种。

2.1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成立有关的实体企业

这些实体企业在面向市场从事商品经济生产的同时也以生产任务的形式接受学生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成立了董事会,聘请了职业经理人进行日常管理与经营。由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了科学管理,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在为社会提供大量品质畜牧产品满足学生进行相关技能训练的需要的同时,企业也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与发展。使得作为企业与作为教辅单位的生产型实训基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这样的实训基地就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2成立具有企业形式的生产实体

一些农业职业院校的生产型实训基地如种猪场、奶牛场、畜牧场等的管理体制从形式上看是属于企业,有厂长、经理及相应的管理人员、生产工人及实际的产品生产与销售,但由于其在经营管理上并不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这类企业中有些虽然也有利润指标要求,但却不是刚性的。这种管理体制所形成的管理机制很难使企业具有活力或强大的竞争力。但在接受学生实习实训方面一般也都能满足需要。

2.3作为院校一个行政部门管理的实训基地

一些院校的实训基地并没有日常的面向市场从事生产的任务,其日常管理一般是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其校内的养殖场主要是用于农林畜产品展示及学生实训的需要。这种管理体制下的实训基地成本与效益的核算基本没有实质意义,一般来讲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不好。实施这种管理体制的高职院校一般也都是公办院校,其办学经费主要由财政根据有关规定下拨,因而从院校到实训基地都没有提高效益的动力与积极性。

上述三种管理体制中值得提倡与推广的应该是及时种形式。管理体制的改革应有改革的原动力,现有投资管理模式下很难解决这种动力问题。为此,在国家不断鼓励向农业投资促进农业发展的大形势下,我们应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引入具有追逐利润动力的各类社会资本,进而促进实训基地管理体制的改革。

3畜牧兽医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何种形式的管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管理体制的性质。一个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训基地,在管理中必然要通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与发展机制解决企业的工作动力问题,以及各利益主体的行为约束问题,这样实训基地必然有持久的发展动力。在农业类实训基地管理中最需要改革的是那种建立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的以行政手段管理基地的模式。改革的路径是引入社会资本,通过企业化的管理最终过渡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如果没有社会相关资本的进入,要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是很难的。对于暂时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训基地,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高基地的生产活力,使实训基地由单纯的“消耗型”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1)建立具有企业形式的生产实体。通过建立具有企业形式的农产品的生产实体改善管理,逐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相对提高效率。如每年对基地下达具体的任务目标、经济指标,实行利润提成和超利润奖励,充分调动基地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学校学生实习实训也根据学生数、实习学时数以一定的方式计入基地的收入。

(2)通过承包经营的方式改善对学生实习实训

的管理。在农业中,由于农业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有了土地无论养猪还是养禽,其成本变化不大。因此可以根据学生意愿及市场需求决定养什么,养多少。具体说就是以承包养殖场的形式既保障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技能的学习,又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生产与经营提供有益尝试,增强学生创业的信心。以养犬为例,学校提供犬场给在校学生承包,专人负责生产与管理经营,同时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定期接受学生的实习实训。这种管理模式与机制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的饲养管理技术,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感情是很有利的。

(3)承包养殖场的在校生应是相关专业二年级

学生。选择在校的二年级学生是由于他们已经完成一部分基础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即将进入更多涉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学习阶段。在这个时期通过承包养殖场的形式,对于他们的专业掌握,技能与专业感情的培养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在操作时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组合三五个人组成一个教学小组,承包一个养殖场,形成不同产品的专业生产组,并根据产品生产的需要选用适用的各种技术,如学生在生产管理中可适时学习运用诸如动物的饲养技术、疾病的预防、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实用技术提高生产效益。

(4)对于学生承包养殖场所需资金由学院根据

实际需要核定,无偿下拨。同时对于学生承包经营所产生的效益也由学校与学生按一定比例分配。

(5)教师及实训基地技术人员进行分工指导,协助学生具体的生产与销售任务。并根据其所指导学生生产所产生的效益及相关考核指标给与相应的报酬与奖励。这种管理机制的实施对于学生、学校、教师都具有重要意义。及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专业技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首先,这种模式让学生边学边做,突出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来自农村的学生还可以根据家庭生产的需要,更有针对性的学习。其次,承包责任制将学生的责任心、工作热情与所承包的养殖场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不再是上课来,下课走,而是有时间就会到所承包的养殖场里观察动物的生长情况,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对动物的饲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会有更直观的了解。第二对于学校而言,通过这种方式使实践教学落到了实处,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技术及效果一目了然。对于提高学校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实训基地的管理效率及基地的使用效益都有促进作用。第三对教师的科研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教师可通过学生承包的养殖场带领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新品种试验、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等活动,对于教师的科研活动及已有的科研成果的转化都提供了有益的条件。学生可根据院校实训基地的条件,根据个人的兴趣及专业发展要求,相对固定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中负责一个养牛场、养猪场或其他动物或宠物的养护经营。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新课标下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改革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面向市场、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综合素质优良的高级技能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也是确立职业教育课程理念的依据。因此,教师的亲身实践能力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课程的设置改革和办学模式是必然途径。

关键词:畜牧兽医 新课标 教育

一、构建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课程开发理念

1.整合课程资源,增强学生能主动适应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其专业课程要体现职业教育属性,注重理论的应用形态,强调专业技术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设定专业课程时应充分考虑行业为背景,突出行业的特点和职教的特色,才能使学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岗位提供人才,为职业岗位服务。为了使学生今后能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必须整合课程资源,因为本专业的学生今后就业方向一般以行业为准,如养猪业、养鸡业、养牛业等。要根据行业及其岗位来综合和整合课程,要非常接近生产,服务于生产及时线。改变以往片面追求专业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知识深度的弊病。把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应职方向和岗位紧密结合起来,体现针对性,突出应用性,凸显实用性,从以往的学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课程的整合要积极吸收行业单位参与,以便更贴近生产实际。

2. 开发课程资源,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开发必须以生产为主线进行开发,就是要按职业生产岗位的综合能力开发教学内容,岗位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就开发什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开发要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满足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否则会“用昨天的知识,培养今天的人才”。比如,现代养牛生产中广泛利用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我们就将这些先进技术开发到课程中,贯穿到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能及时的掌握和应用这些先进技术;又如近年在全国发生的并对家禽业生产影响较大的“禽流感”病近期的防制技术,也安排到《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掌握该病防治的新知识及新技术,今后应用于生产,对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就得到了保障。课程的开发要避免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应用分开,在课程开发中剔除过深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工作岗位中应用不多的知识,把握体现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增加实践教学,可以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素质,提高实践能力。

3.拓展课程资源,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畜牧兽医专业面较窄,往往学生的就业形成较大的局限。畜牧兽医专业的教育,不仅要考虑本专业就业,也要尽可能考虑学生更广范围就业需求。因此,尽可能拓展课程资源,使学生有较强的就业能力是本专业不可忽视的责任。课程的拓展要根据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从科学发展变化着眼,实行“菜单式”教学。应该设置一定范围的专业限选课、任意选修课,加大专业选修课的比例,一般不应低于开设达30%左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将来的就业意向等,有针对性地自主选修课程,这样不仅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学校的教学资源,还拓展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满足学生学习个性化的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知识通融与迁移能力,为新增长点拓宽了专业口径,在很大程度上可有效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构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理念

1.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同当前的《新课标》教育改革相一致,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也应以关注人的发展是为课堂教学,以人为本,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强调教学应该是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文化知识与人的意识的发展,把情感、策略、文化作为课程的内容与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态度、自信心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把学生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习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解专业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对专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学生的终身致力于本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确立这样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必须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教学的教师主体课堂模式,从的“点、线、面、体”多角度探讨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的学生主体课堂。树立学生是专业学习的主体的思想,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要学生学会知识、技能,还要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等,在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上,课堂教学的“主线“上有一个指导观念的革新

2.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本专业的教学

在当代职业教育民主化、大众化、终身化等思想和理论的指引下,教育走向开放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职业教育的开放首要的是“基于学生有效学习”课堂教学的开放。这就要求教师进行“针对学习者”开放教学,诸如变“满堂灌”为学生自己的合作探究,变知识的死记硬背为能力的培养提高,拓展课外学习资源,建立师生平等对话的机制等。课堂的开放首先是开放的师生关系。畜牧兽医专业是一个研究性很强的的专业,师生关系的“师道尊严”会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妨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创新思维的发挥。因此,在开放过程中,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走进学生的心理,拉近师生的距离,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开放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理念。其次,创设开放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讨论、建议、自主研究探索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确立民主的教学思想、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特别要注意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其掌握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尝试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要努力将“一言堂”变成“群言堂”。 畜牧兽医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属性教育,在当前新课程的改革下,更新教学理念,必须从课堂、课程、办学模式等环节多方位抓起,从基础环节抓起,对“能力、素质、就业、”诸方面的问题作的思考,这是新课标下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在畜牧兽医专业中实施“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分段教学与集中教学相结合、能力训练与顶岗实习相结合,逐步实现学生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 “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与成果

目前,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不少的缺陷:一是课程针对性不强;二是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单一;三是单门课程独立实验为主的实验方式占主导地位;四是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五是教师演示性实验为主导,学生动手实践为辅;六是实验内容与生产脱节。这些问题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探索在畜牧兽医专业实施具有专业特色的“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为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创建畜牧兽医专业“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

课题组通过大量走访畜牧兽医行业大中型企业、相关职业院校,对行业专家、企业员工及本专业毕业生进行了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趋势、企业人才现状及需求的深度调研,并邀请企业专家、职教专家进行反复论证,建立了畜牧兽医专业“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较完善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题体系;建成了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题体系相配套的校本教材和教学资源库。

“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即在进行人才培养时,需要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分段教学与集中教学相结合,能力训练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分层训练,逐级递进,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和训练项目,逐步实现学生基础能力、专项能力、岗位综合能力的螺旋提升。“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分三个阶段进行培养(见图 1)。

图1 畜牧兽医专业“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及时A段:利用养殖场,使学生初步感知养殖环境,进行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初次进入养殖场后,对养殖环境进行初步认识和感知;通过在校教师及养殖场外聘指导教师的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初步设计自身职业发展规划,有目的地进行重点知识的学习;通过与养殖场员工的亲身接触及对整个养殖过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畜牧兽医专业”的热情及人际交往、沟通交流、法律意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第二阶段:充分发挥本专业校内养殖场及校外养殖场的优势,进行岗位核心课程的教学,以实现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养殖场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中逐步熟悉养殖过程,开展各个职业岗位(如饲养员、繁殖员、疾病防治员等)所必需的核心课程的学习与实践,逐渐掌握各岗位的核心技能。学校在第三、第四学期期末开展为期两个星期的综合实训,学生进驻校内养殖场(及时教学牧场、第二教学牧场)和校外养殖场(柳州宏华公司、桂柳家禽公司、广西农垦新兴畜牧公司等),开展本专业领域不同课程的学习。教师以各岗位职业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各企业生产对象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如猪的饲养管理、禽类饲养管理、牛羊饲养管理、经济动物饲养管理、畜禽选育与杂交、动物临床健康检查等。学生在真实的养殖环境中学习,做中学、学中做,不断积累经验,培养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阶段。根据企业人才需求,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开展两个学期的不同生产方向的顶岗实习。学生到企业后,主要学习内容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人员及分工情况,熟悉生产部门各岗位职责,掌握典型工作任务。通过预就业顶岗实习,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就业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二、“教、学、做”一体的“课堂―养殖场”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改革原课程按学期开展教学的模式,采取集中时间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场教学模式。学生以养殖场员工的身份,在真实养殖情境中进行现场操作,教师现场指导,学生边学边做,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训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例如,“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要求学生按照养猪生产流程,连续两周时间在养猪场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进行实际养猪生产操作,同时根据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再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

(二)将理论教学穿插在实训课堂始终,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例如,“禽病防治”课程可以根据需要讲解相应的内容,设计带有相应禽病的禽只,安排学生对禽只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自己的分析结果和解决方案,教师引领讨论,解决问题,在进行具体案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三结合”“四位一体”评价模式改革。具体如下:

1.改革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模式。考核方式向多样化转变,由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企业评价组成“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倾向于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适岗”需求。

2.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根据课程类型、性质和教学条件,采取合适的考试方法,突出技能本位。(1)阶段性考核。对于综合性较强的临床类课程(如“猪病防治”“禽病防治”等),实行分阶段考核,期评为各种考核的总评。(2)实践性考核。把考场由教室转到实训室、养殖场、实训基地等,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3)项目驱动的合作式考核。对于场地规划设计、实验室诊断技术等科目可以尝试合作式考试,采用实际项目驱动的学习和考核模式,学习的过程就是考核的过程。

3.完善顶岗实习考核。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由企业外聘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等。

4.将职业资格鉴定评价体系引入课程考核标准。为了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将相关课程的考核内容与行(企)业认可的证书(如饲养工、繁殖工、动物疫病防治员等)考试内容接轨,为学生以后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基础。

三、“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

(一)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企业反馈好。实施该教学模式期间,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 98.5%,专业对口率 98%,p证获取率 98%,学生实习企业满意率 97%。广西区内外大中型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评价高,需求旺盛。多家企业采取提供奖学金,来学校宣讲等多种形式,热诚邀请和吸引毕业生到企业就业。

(二)学生自学能力增强。通过课题研究,带动畜牧兽医专业网络课程建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经调查显示,学生对网络课程的满意度达到了 92%;网络课程在学生中的使用率达到了 98.9%;有 52% 的学生每周进行网络学习的次数在3次以上。

(三)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教学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模式的创新,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学习能力。学生在畜牧兽医各个生产岗位上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学习和掌握了岗位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培养了具备“养、防、繁、销、管”的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企业不同工位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了平台,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该校学生参加区内外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类专业技能比赛成绩均名列前茅。

四、体会与思考

利用“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推动了学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但是,畜牧兽医行业与其他工科类行业不同,畜牧兽医企业的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学生频繁进出养殖场将会增大防疫风险。因此,在实施“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时,关键点是解决防疫与教学之间的矛盾,要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防疫意识,做好进出养殖场的消毒,在不给企业带来重大防疫风险的前提下开展岗位教学,让学生为企业完成力所能及的岗位工作,达到学校教学与企业盈利的双赢。

【作者简介】冷毕丹(1982― ),女,重庆人,硕士,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讲师,执业兽医师。

(责编 江月阳)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及其培养对策研究

摘要:针对中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招生人数下滑与畜牧生产企业用人紧缺这一对矛盾,通过问卷、走访和座谈对66家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技术场长、人力资源经理及历届毕业生等展开调查,内容涉及本专业的用人现状及未来五年的需求、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岗位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等。结果表明,本专业的人才数量需求缺口很大,面临着“招生冷、就业热”的不利局面;质量需求上存在职业素养弱、专业基础弱、专业口径窄等问题,并以此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对策。

关键词:畜牧兽医;人才需求;培养对策

湖北是畜牧业大省,畜牧业是全省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及时产业中畜牧业GDP占三分之一。《湖北省畜牧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指出,全省将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的发展理念,建立起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战略发展目标就是到“十三五”末,全省猪、禽出栏(笼)量分别达到4 500万头、6亿只,肉牛、肉羊出栏量分别达到180万头、800万只以上;畜牧业产值年增长7%以上,总产值达到2 180亿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

实现湖北省畜牧业“十三五”的战略发展目标,其关键还是在人,而且是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设备、能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但湖北省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是:开办学校少,招生人数少,专业人才的离职率高,企业和行业“人才短缺、青黄不接”。为此,由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全省其他8所中、高职学校,对全省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和专业开办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以期探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湖北省畜牧兽医专业的办学质量,解决好本专业人才紧缺问题,为湖北省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和专题座谈等形式,调查企事业单位达66家。涉及对象有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技术场长、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及历届毕业生等,共收回问卷257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206份。

1.1 问卷调查

采取电子或纸质调查问卷随机进行。调查设计了6种问卷,分别是《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职业能力调查问卷》、《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情况调查问卷(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情况调查问卷(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岗位职业能力调查问卷》、《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统计,了解企事业单位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用人现状及未来五年的需求。需求包含人才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其中质量需求是指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了解企事业单位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能力评价、岗位需求、院校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质量评价等。

1.2 走访调查

各院校安排专业教师走访调查各地(市、州)畜牧局、各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等行政事业单位,了解湖北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和规划以及各行政事业单位用人现状及未来五年的用人需求。

1.3 专题座谈

分三种类别的座谈:一是与大中型养殖企业的负责人、技术场长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等座谈;二是与地区或乡镇畜牧兽医主管单位的领导和人事部门员工座谈,以期了解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岗位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情况;三是与企业或单位的毕业生代表座谈,了解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需求,了解往届毕业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的满足度及教学评价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湖北省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现状

至“十二五”末,湖北省畜牧业生产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提质增效转方式、安全防控可持续为主线,畜牧业各项生产指标稳步提升,畜牧业产能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增强。全省猪、禽出栏(笼)量在2014年达到峰值,分别达到4 475.11万头、51 635.8万只,较2010年分别增长16.92%、10.65%。至2015年,全省生猪出栏居全国第5位,生猪调出大县数量达44个,数量与补贴金额均居全国第3位;禽蛋产量居全国第7位;禽蛋出口连续8年全国及时。

湖北省畜牧业在强力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遇上一些问},主要表现在:畜禽养殖污染的资源化利用程度不够、畜产品加工业能力不足、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依然薄弱、养殖场智能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这些问题均突显了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需求潜力非常旺盛[1]。

2.2 湖北省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分析

2.2.1 未来5年行政事业单位用人的数量需求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完成了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建立了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支撑体系,推行了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建立了近3万人的防疫、检疫和监管队伍。这批队伍主要来自各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按人员正常更替比5%计算,全省每年需要1 500名新入职的基层防疫、检疫和监督员,这一数值远远超过全省现有中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年招生人数。

2.2.2 未来5年畜牧生产企业的用人需求预测 通过调查宜昌市现有的用人主体,含规模化养殖企业、饲料加工企业和肉类加工企业,共计15家,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宜昌市畜牧生产企业的年均用人需求为287人,而培养人数仅为102人,缺口明显。近年来,其所辖县(市)公开招考动物卫生监督员时因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太少,不得不降低报名条件来满足招考人数的要求。

2.2.3 畜牧兽医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构成 调查发现,企业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企业需求标准的比例不高,而且专业水平、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对企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明显的阻碍作用。从表2可以看出,本专业从业人员尤其是生产一线的从业人员,其学历构成明显偏低。无法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科技保障。

2.2.4 畜牧兽医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 分析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意在了解人才的潜在需求。选择千人以上的畜牧生产企业5家,选择县、乡镇畜牧兽医主管单位或服务中心19个进行调查,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本行业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偏大,老中青搭配不合理的现象。而畜牧兽医主管单位或服务中心因政策原因多年未新增技术人员,已严重“青黄不接”。

2.2.5 近5年全省畜牧兽医专业招生人数统计 全省目前开设畜牧兽医专业的中、高职学校仅有9所,近5年9所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年均招生总数只有800人左右,而2014年更是下滑到681人,这一数值严重低于调查中的用人需求,与近几年形成的“招生冷、就业热”的局面吻合。

2.3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质量的需求分析

2.3.1 毕业生就业状况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总体情况较好(表4),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的91.2%(2015年度第三方评价结果,麦克斯公司提供),薪资待遇相较于其他专业处于较高水平,就业满意度好。

本专业毕业生的离职率达56%,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的45%。原因可能是本专业的人才缺口大,毕业生容易找到工作;也可能是毕业生自身定位与养殖企业要求有偏差,存在期望值过高的问题。

表5统计了2015年度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非常明显的是本专业毕业生近80%留在了省内和地方,即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本专业的开设应该为地方政府所重视,并作为重点专业来建设。

2.3.2 畜牧兽医专业就业岗位与类型 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主要有饲养管理、兽医服务,营销服务、动物繁殖、宠物及特种动物服务等,就业对口率达到98%,第三方评价的对口率为74%,均明显高于全国高职平均水平的62%。

毕业生的就业类型日趋多元化,经济效益好、薪资福利高、个人成长空间大的企业成为毕业生的,而企业性质不再是关键因素(表6)。

2.3.3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和知识需求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职业能力重要性排序居前三的是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而专业专项技能排序靠后,这说明职业素养与意识在人才能力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应予以重视和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可以安排在第三学年通过顶岗实训或“厂中校”训练来完成和强化,以满足企业用人的需要。

职业知识重要性排序居前三的是兽医诊疗技术、动物病理和动物繁殖技术,说明毕业生对能够帮助他们实现职业迁移的专业基础知识非常看重。学校应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夯实专业基础课程。

3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对策

3.1 加强本专业中高职衔接教育,扩展生源渠道,促进专业良性发展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湖北省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按正常更替比例,每年约需5 000人,而全省中高职院校的每年招生数还不足1 000人,且有下滑趋势。近5年各职业院校毕业生招聘接连上演本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人才供需比例较高达到1∶6。

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供需失衡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其工作性质艰苦,行业比较效益低,从业意愿不强,以致专业招生不旺[2]。加强中高职衔接和贯通,则可有效拓展教育资源,中高职在招生上可以相互借力,借以吸引更多学生报考,从而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l展提供人才技术保障。

3.2 改革课程设置,强化课程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传统单一的岗位能力已无法适应社会需要,如基层兽医和饲养员。现代企业所需的人才是“有文化、懂技术、会设备、能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应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如将《动物普通病》、《动物传染病》、《动物寄生虫》、《猪生产》、《禽类生产》及《牛生产》等6门课程整合为《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牛与牛病防治》和《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等4门专业主干课程。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职业教育脱胎于传统的学科教育,其学科气息浓重,经多次改革,但都不够彻底[3]。虽如此,职教课程建设与改革之路却从未停步,从“学科论”倾向到“就业导向的能力系统化课程”,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再到“以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开发”,每一步都在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在职业教育的道路上,课程建设与改革永远在路上。

3.3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量体系,全方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量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评量不仅包括知识、技能和素养,还兼顾学生的学习历程、生活世界和社会行为[3]。即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岗位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重点。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期间,则以企业岗位要求、企业文化、职业资格要求为评价依据,实现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立体评价学生各个阶段、不同场所的基本素质、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表现。

3.4 多途径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引入能工巧匠增加“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坚持青年教师必须下企业实践锻炼,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专业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为满足“教学做合一”或“理实一体”的教学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才能更好地实现“工学交替,校企融合”。但现实太残酷,大多数教师是理论丰富而技能薄弱。为此,必须要求教师定期下企业实践和锻炼,并加强过程考核。另外,通过校企互兼互聘可以从企业引进必要的能工巧匠来加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3.5 多方位开展校企深度融合

应多方位开展校企深度融合,构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较大亮点,必须坚定不移地往前走,而且走好每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首先要把企业的岗位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最终实现专业建设“立足产业、携手行业、服务企业、成就职业”[4]。加强与企业合作,其次是要力邀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让他们在人才培养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实习等方面多提建设性意见。加强与企业合作,再次是要与企业一道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以便高质量地完成综合项目实训或顶岗实训,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加强与企业合作,要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浅层次的需求合作既不稳定,又很松散,育人和用人仍存在脱节现象。而企业定制、企业大师工作室、股份制运作的“校中厂”以及“厂中校”等模式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更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面对农村城镇化进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改革之路

摘要:根据对开设畜牧兽医专业的高职院校的调研,发现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劳动力逐渐从过去赖以生存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转移到生产加工业和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高职院校之前开设的畜牧兽医专业主要生源均来自农牧民,随着农牧民城镇化程度的提高,从事种养殖行业的人数也逐年减少,农牧民子女更是梦想摆脱农业生产进城务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学习成绩的学生选择金融、财务、法律等专业,学习成绩稍差些的学生也选择了机械制造和艺术设计等专业,唯有农牧类相关专业无人问津,导致生源数量少、质量差,甚至还有的学校不得不降分录取,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像畜牧兽医这样原本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专业前途渺茫,发展滞后。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必然要正视困难、采取行动,从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课程体系的重构、师资队伍的改造等方面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进行深入的改革。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畜牧兽医;影响;人才培养;改革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如何走出困境,实现飞跃和发展,当前针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势在必行。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入企业调研,确定重点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即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将专业课程按项目设计,每个学期一个项目,每个项目有4-5门课程组成。

⒋统的一块黑板、一张讲桌、一支粉笔的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为“学训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师生互动的模式。增加“项目式教学”,教师提出项目,学生自己设计项目方案,自己组成团队实施项目,最终教师对每个项目小组进行评估打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校内实施“以岗位实际生产任务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以知识为牵引、以技能为核心,把工学结合作为重要切入点,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带动专业建设与发展,引导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法。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设计出既能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又能促进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重构课程体系

紧跟行业动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规格,按照生产岗位技能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和开发教学资源。

通过课程设计突出“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特点,体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学习与工作相结合。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调研、精选出每个专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重视学生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结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以养殖场和动物医院等企业需求为背景,根据畜牧兽医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将《动物解剖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药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等课程作为行业必备能力的基础课程;结合内蒙古自治区8337战略,构建《畜禽养殖与项目实训》、《畜禽疾病诊疗与项目实训》、《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与项目实训》等课程为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并将《现代畜牧新技术》、《兽医实用新技术》等课程作为岗位能力拓展课程;将《大学语文》、《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思想政治》等课程列为基本素质训练课程;《创新创业》、《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列为素质拓展课程。构建以知识为牵引、以素质为主线、以专业为核心的课程教育体系。

三、重视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

为了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设毕业设计课,学生自己选取项目、制定方案,通过毕业设计,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深入的了解专业,较早的适应工作岗位,提前接触工作任务,严格按照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在后两个学期将学生派往管理严格的企事业单位及大型牧场及高规格动物医院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既要执行学校的教学标准,又要遵守企业的生产制度,每个学生落实具体岗位,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保障学生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完成岗位实际任务。

(四)进行师资队伍改造

为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对师资队伍进行改造,改变专业教师的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教师掌握近期的专业技能,尤其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优先进行培训,使其充分掌握行业动态,了解企业需求,紧跟学生的思想变化,打造成专兼结合、理论和实践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

通过“校企结合,培养专职,聘请兼职,加强交流”的方式,让专业教师进企业、企业技术人员进学校,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技能,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培养方式主要有:每年派出专业教师参加部级、省部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外派教师进入生产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学校自己开办“校中厂”与“厂中校”,为教师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要求专业教师“双师”素质达到90%以上;通过“传帮带”活动,使新任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境与课程。

聘请行业企业技术能手,作为畜牧兽医专业长期兼职教师,这样可以带来近期的行业动态,保障专业教师始终接触行业近期的知识与技能。

(五)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围绕新农村建设发展,联合行业、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为新农村建设、企业发展解决技术问题。

加强与区内外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内畜牧兽医专业发展。加强国际间合作,与澳大利亚、蒙古国等国家互派教师与学生,增强国际竞争力。

依托专业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及“校中厂”“厂中校”,面向企业技术人员、农牧区养殖人员,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新技术、畜牧经营管理、农牧业互联网应用等知识和技术培训。

通过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必然能够提高专业的竞争能力,适应市场的需求,拓展学生的就业途径,增加毕业生的经济收入,从而吸引更多的农牧区生源学习畜牧兽医专业,保障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在当前不断加快的城镇化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浅谈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现状,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市场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培训等多个角度详细地探讨了具体的改革对策,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质量水平。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人才培养;改革对策

引言

目前,我国畜牧兽医专业整体的教学质量水平不高,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例如,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模块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人才培养计划与市场发展实际方向相脱节等,加上近几年不断爆发各种类型的流感病毒,给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畜牧兽医专业实施教学改革是实现社会经济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教育部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来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

一、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就现阶段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学生素质水平不高、教学设备落后、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不强等原因,导致畜牧兽医专业整体的教学质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大多采用普教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很难直观地理解课本上一些抽象的专业知识内容,教师往往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基础文化课和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学生专业成绩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导致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达到企业单位的实际用人标准。

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优化课程设置

近几年来,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迅速,企业和用人单位对相关职位的人才需求也有所改变。因此,学校应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基本宗旨,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要求重新优化整合课程模块的设置,尽可能地精简课程种类,以免出现重复交叉的现象。在优化课程设置时,学校应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创新设计思路,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特征,结合专业技术领域以及企业用人单位相关岗位的实际任职要求,开发以专业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精简课程体系,着重培养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教学活动的职业针对性,使学生将来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

(二)改进教学模式

学校要想对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实施改革,大胆改进创新当前的教学模式是关键,需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作为教学重点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引导、启发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畜牧兽医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大力推行现场教学,提高学生们的职业素养。例如,学校可以分批、分期组织学生进入当地一些养殖场参观学习,或者聘请企业生产技术人员来学校开展专题报告,向学生们介绍近期的生产经验和在实际工作岗位中所需运用到的职业技能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向学生展示饲养管理、人工授精、品N识别、设备观摩等实际场景,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还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高素质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学校要想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品质人才,首先要加强畜牧兽医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手进行:一是加强教师道德与作风建设;二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三是培养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重点培养青年教师,为其提供多渠道的实践锻炼与深造学习机会,使其尽快能够在教学活动中独当一面,培养出符合企业单位用人要求的高素质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四)注重实践教学与实习培训

产学结合是指学校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根据企业生产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培养职业性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为此,学校应与校外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推行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企业生产及时线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对口人才,较大程度地发挥企业和学校培养人才的优势,实现专业教学与顶岗实习相结合,以达到培养满足行业领域发展需求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目标。

(五)革新考试评价方式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畜牧兽医专业各个课程的考试形式基本均为单一的闭卷形式,成绩评定方法也都是统一的百分制,严重阻碍了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水平的发展。因此,学校应根据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综合运用笔试、口试、论文写作、技能操作等多种考核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地,对关于本专业基础知识和岗位核心能力的一些课程应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而关于能力拓展以及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则可以开卷考、口试、论文综述等较为灵活开放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应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来制定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不断优化改革课程设置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摸索更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促进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以明确培养目标为基础、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通过建立专业教学改革委员会、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实行“4.5+1.5”教学模式等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发展,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过硬,创新实践能力强以及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而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动手实践能力、自学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依据河南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实践,就高职高专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畜牧兽医人才作初步的探索。

1 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现状

从事畜牧兽医的工作人员待遇不高,工作地点偏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较差等,从而导致畜牧兽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愿下到基层工作,即便到畜牧生产一线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由于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不强,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专业工作岗位。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同时又拥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非常稀缺,大大妨碍了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当前畜牧业的发展趋势,急需既懂畜牧业生产技术又懂生产管理,具备较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2 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要与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要,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本专业的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优化本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措施等,二要,突出特色,做好人才规格的定位,使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动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很好地完成满足畜牧业生产实践工作。

3 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3.1 培养目标定位的改革

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当前畜牧兽医专业的行业特点,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适应社会畜牧业发展需要,掌握动物养殖和疾病防治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很好地完成养殖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

3.2 授课方式的改革

改变先前的以课堂讲授、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进来,要求学生动手查资料,相互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幻灯片、录像、动画等多种手段,并与案例示范、现场模拟、项目化教学等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消化的效率。

3.3 专业教师职能的转变

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加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行业前沿知识的学习,还要把握和创造各种机会,加强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便出色的完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

3.4 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把畜牧业生产实际和工作岗位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以应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把握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比如,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和宠物的疫病防治和训导。

3.5 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闭卷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课程效果的重要指标,为了适应新形势下考核标准的需要,一门课程的总成绩可以分为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各占50%,理论成绩包括课堂的考勤、提问、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等,实践成绩包括实践课的考勤、表现、实践报告和实践课成绩等,课程实践成绩以采用现场操作为主,附以口述的方式进行考核评定。

4 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4.1 成立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

聘请校外教授、专家,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本专业的教师代表等成立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目的是:依据企业需求论证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岗位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规划;加强和协助院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专业技术岗位能力训练;为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为学生讲授本专业近期知识的研究进展,开拓学生的视野;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4.2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加大了畜牧兽医专业的投入力度,已建成饲料分析检测与电脑配方实验室,模拟企业现场操作规程,能够完成学生实训和考核工作。现已投资建立了周口市动物防疫与检疫中心、兽医院、规模化的现代养猪场、养羊场和养鸡场等。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与省内外多家相关专业大、中型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一些条件成熟的畜牧兽医企业签署校外实`教学基地协议,为学生的校外实训搭建平台。逐步建立了高职院校与企业“互惠、互利、互动”的产学研运行机制,形成高职院校、企业、学生共赢的局面。

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可利用寒、暑假和第六学期的时间相对集中到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饲料的配方、生产、销售,动物的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岗位进行实践,实现学习和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进入提前职业角色,熟识将来的就业工作岗位,除了学习从事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还要现代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锻炼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社会和企业有充分的了解和适应,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畜牧兽医行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工作岗位。

4.3 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畜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社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一是,出台奖励、激励政策,大力支持本校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学位和学识;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各种机会,为本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锻炼等提供便利,定期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饲料加工、兽药生产、养殖等相关企业进行每年不少于一个月的实践锻炼。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加强新知识和企业文化的学习,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4.4 实行“4.5+1.5”教学模式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实行的是“4.5+1.5”教学模式。前四个学期和到第五个学期的11月中旬,学生参加院内的课堂教学和院内外的实习基地实训,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实习课程的学习任务。第五学期11月中旬,学生参加学院召开的人才招聘会之后,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具体岗位技术能力的要求,将岗位实训分成饲料配方与检测、动物的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治等方向,在企业的相对应的岗位进行实训实习,由带队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以产学结合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岗位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也在实训中根据具体要求来完成。

4.5 加强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定期聘请相关专家、教授来学院讲授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方法,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增加教学内容,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专业方向为单位,引导和支持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科研立项工作。科研立项要改变传统的单纯的理论研究向,转变为生产实践服务,突出应用性、实用性,为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探讨中职学校提高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摘要:现阶段,我国畜牧业正处于新型畜牧业的一个过渡期。新时期的畜牧业转型对畜牧兽医的队伍、技术、综合素质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中职学校如何提升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成为了一个急需面对的问题。本文将对如何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对策分析

S85-4

经笔者分析,目前我国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笔者将分别从: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对策,两个部分来阐述。

一、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养殖人才的需求量大,使得社会出现技工荒。就目前而言,中职学校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无法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使得学生的就业成为问题。因此在校的畜牧兽医专业老师需要加强本身的教学质量,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中职学校需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强化本校的教育特色,将专业技能和职业需求相结合,不断的强化竞争力[1]。

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严重脱离实践。在学校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却处于被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融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仅有课本,使得学生的学习层面变得狭窄,无法将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加上很多的学校在进行考核时,多是考核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部分。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更加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了专业实践课程,学生对于专业实践理解不多。

有些学校即使是开展了实践课程,但是实践内容十分简单,多数是以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无法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学生专业技能差,出现难以就业的情况。二是,专业教学内容十分单一。在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学中,并未根据学生水平、学校特色进行施教,使得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掌握的技能相一致,学生并未掌握一技之长,毕业之后失去市场竞争。加上,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学设备落后,专业技术发展慢,新技术无法及时应用,出现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有偏差,学生的专业知识跟不上社会发展步伐。三是,教学脱离现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人才类型则取决于社会的需求。但是在中职学校之中,畜牧兽医专业盲目跟随专业教材,并不了解社会的需求。很多的中职学校教师具备有很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十分缺乏社会实践,并不了解社会需求,造成教学与社会脱离的现象。

二、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的有效对策

综上,笔者对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影响到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的有效开展。为改善不良教学现状,学校应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笔者将从:以行为导向专业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联系实际,实施职业教育实训,这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以行为导向专业教学

在学习中,兴趣是好的老师。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学生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欠缺。因此,中职学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为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的职业培训教学,更加注重能够于学生发展。行为导向教学与项目教学、案例分析以及任务驱动教学相关联,通过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在实施行为导向教学的过程之中,活动是教学导向,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鼓励每位学生参与教学之中,调动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自主探究学习获取学习技能、思想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践的意义,使得课堂教学活动更加深入,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和学习效率。

(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的学校教育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地位,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我们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果一定要关注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开展教学活动。从学生实际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没有办法进入高中学习而进入这类院校的,这就意味着他们中的很多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能力较弱。还有一些学生是在家长的要求下选择这类学校和专业,这就意味着学生自身的很多问题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据此,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科的特点,适当地降低学科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感觉到听得懂,也学得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的进行畜牧兽医专业的学习,乐于探究,乐于学习,从而真正的提高自身畜牧兽医专业能力。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抓好专业教师的传、帮、带活动,以老带新,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学校教师管理机制,每年组织本专业课教师参加一次技能考核,考核小组由本专业的专家组成,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这样,真正能使双证型教师成为双能型教师,有利于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每年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使教师能与时俱进,掌握畜牧兽医新技术,积累实践生产科研经验,以解决教师实践生产经验缺乏的问题[3]。

(四)联系实际,实施职业教育实训

校企合作为中职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深度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到养殖企业的现场运行,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并作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有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锻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能够更好的体验到应用所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进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深化,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更多要求。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方向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但存在的问题阻碍了中学校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创新专业教学方法,联系学生的知识情况,在教学过程之中做到因材施教,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利于学生毕业之后就业。除此以外,还需要组建师资队伍,选择时更加注重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构建一个实践平台,落实专业技能,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畜牧兽医专业论文:如何推进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

摘要:高职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能够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文章主要分析了如何推进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发展,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培养高水平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畜牧兽医;实践教学改革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传统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的畜牧生产需求,因此需要将大量的高新技术引入到畜牧业当中,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现代的职业岗位中的工作都包含有先进的技术,相关的从业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才能够满足岗位的实际需求。所以高职院校为了培养高级畜牧兽医人才,需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综合的培养职业从业人员,强化技能训练,成为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高技能型复合应用人才。

一传统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

实践与理论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都不够重视,主要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无法认知到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在实践教学当中,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实践内容十分陈旧,主要是为了印证理论而开展实践教学,没有设计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和模式单一化

在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中,简单的教学方法,单一化的教学模式缺少新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开展演示性实验,在一开始就将实验的内容和程序设计好,学生只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步骤简单的进行复制就完成了实践课程,学生并没有从中获取相关的实践操作技术。在高职院校中,还有较多的实验室没有配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实际的生产中,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将诊断案例和典型病例以及动物模型等展示给学生观摩,保守封闭式的实践教学环境导致教学的形式单一化。受到地域、交通、环境和病例等的因素影响较深,更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有效区分畜牧兽医专业与其他高职专业的教育形式,无法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3.教学设备仪器陈旧老化

实验室的建设较为落后,部分设备和仪器老化,无法正常的开展动物实验,同时实验的经费不足,所以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的开放次数受到限制,学生的实验课程较少,实验室只会在学生开展相应的实验教学活动时开放,其余时间不得入内,降低了学生提高实验技能的速度。并且由于实习基地的资金投入不充分,规模受到极大的限制,与社会生产单位相比,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无法起到示范作用,影响了学生兽医专业技能的提升。

二推进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1.完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畜牧兽医专业需要结合职业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特点,将校内实训基地与企业开展合作,建立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过高职三年的培养后,帮助学生形成专业的技能和职业素|。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畜牧兽医专业需要完善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充分调研之后,根据畜牧兽医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建设相关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培养方法和教学组织模式等进行改革,经过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论证后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2.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在高职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当中,包括有实训、顶岗和生产实习以及职业技能大赛等,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贴近企业的实际工作模式,有利于学生能够在专业学习中更加贴近专业工作性质,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技能大赛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更能够在教学比赛中渗透一定的创业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潜力。

3.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高职院校不仅要建设相关的实训基地,还要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创设有利的学习环境,建设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软件和硬件,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依照高职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合理培训教师队伍,提高其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实行“双师型”教师准入制度,吸引更多的社会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到实践教学当中。

为了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要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在动物遗传与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生产以及畜禽生产与管理等多个方面都能够涉及到科学技术的运用。为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相关的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够有效转变畜牧业生产和管理方式,解决动物疾病困扰等问题,需要重视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创新,高职院校需要根据畜牧业的发展特点,满足社会对畜牧业的需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突出教学特色,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教学目标,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三、结语

文章在分析了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以突出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