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

摘要:从新时期幼教事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幼儿园应把幼儿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创设立体化的德育环境以及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幼儿道德情感教育的发展与科学认知活动观念的形成。从幼儿阶段起就应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良好环境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亲子阅读中幼儿道德教育论文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我们在广州市辖的四个区各抽取1间幼儿园、共4间幼儿园进行调查,在每间幼儿园选取大、中、小3个班做问卷调查,共向200位家长派发问卷,在200位家长中收回有效问卷171份,回收率达到85.5%,另外,我们在其中的1间幼儿园对班主任推介的大、中、小三个班的12位经常同孩子一起阅读的家长做深度访谈,对其孩子也进行了访谈,并观察这12名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言语及行为。本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并以访谈法和观察法辅助研究。研究方法实施的顺序为:文献收集与分析、编制问卷、派发问卷、及时次访谈家长、第二次访谈家长、访谈幼儿、观察记录。笔者使用SPSS13.0处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所获材料进行归纳、比较。以Cronbachα系数检验,得出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18,显示该问卷有很好的信度。

二、亲子阅读的基本状况

1.亲子阅读的频率和时长

调查表明,每周亲子阅读3~4次的家庭最多,每周1次的排第二,结果见表2。访谈还了解到,部分幼儿在全托幼儿园,每周只有两天时间与家长在一起,所以家长希望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的愿望没法实现。调查还发现,多数家庭每次阅读的时间能持续20分钟以上,其中超过25%的家庭达到30~60分钟,说明家长有兴趣有耐心与孩子一起阅读,孩子也乐于同家长一起阅读。对不同家庭亲子阅读时间的百分比进行统计,我们对每次阅读的平均时间为10~20分钟的部分家长进行访谈,发现这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保持较短,阅读过程中经常被其他事物吸引而转移兴趣,这些家长迁就了孩子的兴趣,未强迫其继续阅读。

2.亲子阅读材料的获取方式和材料内容

从调查看,根据孩子自身特点和阅读兴趣选取阅读材料比例较高,根据家长的兴趣或孩子兴趣和要求,家长根据故事的教育价值或内容、情节来选的人分别占40%和30%,还有一些是根据幼儿园老师建议、媒体宣传或朋友介绍来选择的。总体上看,多数家长考虑到了孩子的需求。据调查统计,在阅读内容上选择图画书或绘本的最多,近68%,其次是自然科学类的图书,再次是选择童话书、民间故事或神话故事的,人数差不多,也有家长选择以文字为主的诗词书,通过访谈,了解了家长选取阅读材料的原因,选用图画书,即绘本的最多,这是因为它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为幼儿叙述故事,即使幼儿还不能阅读文字,仅看图画也能明白故事的内容,而且故事内容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不少家长和孩子的。有关自然科学的书刊以描述科学趣闻为主,适合好奇心旺盛、喜欢探索的孩子阅读,也是家长选择的重要内容。

3.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目标和情绪体验

调查发现,家长的亲子阅读活动目标以教育孩子为目的的最多,达到了82.5%,其次是认知占63.7%和情感占52.6%,对家长在与孩子共读时的情感体验调查显示,22%的家长明确表示非常愉快,33%的家长感到比较愉快,39%的家长表示“有时愉快,有时麻烦”,这其中有部分家长本来不愿意与孩子共读,是孩子有要求后才陪着阅读的。

三、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状况

1.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概念和责任的认识

从对家长的访谈可知,几乎所有家长都认为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品德习惯应该从小培养。那么,家长心中的幼儿道德教育概念是什么呢?统计数据显示,77.8%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在家庭内成年人对孩子道德、习惯、规范形成的教育,但17%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像中小学及成人的思想品德教育那样,应当是老师在幼儿园讲授道德规范的教育,既然大多数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是家庭内成人对孩子的教育,那么道德教育主要由家庭来负责吗?调查显示,高达97.7%的家长认为幼儿道德教育应该由家庭和幼儿园共同负责,只有2.3%的家长认为道德教育应该由家庭负责。

2.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内容的选择

我们列出14种德目,“您觉得以下选项哪些属于幼儿道德教育的内容?(可多选)”,结果家长选择善良的占91%,爱心的占84%,诚实的占83%,责任感的占80%,勇敢、友谊、勤劳、宽恕的也在60%以上。笔者在访谈家长过程中,现场拿出包含道德教育具体内容的图画书请家长指认,结果家长选择的图画书作为德育内容的频数与问卷所答基本一致。

3.家长对幼儿道德教育途径和方式的认识

调查发现,67.3%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孩子施加教育,开展“家园共育”;26.2%的家长认为是针对孩子日常生活,家长有意识地进行教育孩子。

四、亲子阅读对幼儿道德认知的促进作用

1.在亲子阅读中发挥道德教育作用的频率调查发现,84.8%的家长是通过利用日常生活事件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意识地利用亲子阅读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人只有12.3%,

还有近3%的家长利用看动画的机会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日常教育,主要利用生活事件对孩子进行教育,而较少家长会利用亲子阅读进行德育。说明尚未意识到亲子阅读中的德育价值。

2.亲子阅读后幼儿道德行为的变化

“您与孩子一起阅读后,您孩子的言行举止有没有改变?”97.7%的家长表示在其言行举止均往好的方向发展,孩子逐渐养成好习惯,但也有2.3%的孩子没有任何改变,往坏的方向改变的孩子为零,笔者在访谈中向家长了解怎样确定这种变化是亲子阅读带来的?有家长举例说道:“自从与孩子一起阅读了《小蛇散步》这本绘本以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会学着小蛇说‘这点小事难不倒我’,自己克服困难。以前没觉得效果那么明显,现在可能因为孩子阅读多了,也有意识了,效果也明显了。”

3.亲子阅读后幼儿道德认知的提高

笔者让被访谈的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有关勇敢、爱心、诚实的图书,约两周后,笔者观察孩子在园的言行,并与两周前家长的反馈作对比,发现孩子确实有所改变,对常接触事物表达的相关道德言语和行为明显增多。笔者在观察幼儿行为的同时,对孩子进行访谈,询问孩子对勇敢、爱心、诚实三种品质的概念的理解,发现孩子对三者的理解达到了等级Ⅳ的水平,即回答出词语所含的基本要义,回答基本完整接近本质的定义或作具体的解释。

作者:骆风罗舒薇单位:广州大学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家庭教育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幼儿接触世界的首要环境,父母是幼儿的及时任启蒙老师。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作用重大,父母必须在孩子面前注意自身的形象,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无论是在家庭生活、邻里相处中,还是在社会大环境中,都要为幼儿树立榜样。

一、家庭教育与父母自身道德修养息息相关

家庭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庭成员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严重影响幼儿思想的定格,幼儿能否健康成长与家庭成员的示范是紧密相连的,家庭成员的所作所为,幼儿都会看在眼里,跟着效仿。为此,家庭成员在幼儿面前,必须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引导幼儿朝着有正能量的方向前行。

二、家庭成员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友爱、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要学会理解,学会谦让,学会体谅,学会沟通。出现误解、矛盾时,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能够替对方着想。邻里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有需要帮助的事情,全力帮助,尽心尽力。让幼儿看到家庭的美满与幸福,看到邻里间的和睦共处,看到生活的美好。因为家庭教育,实质就是父母与幼儿的共同社会化的一个人生过程,家庭成员一定要为幼儿的健康、茁壮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

三、做出正确评价,为幼儿指明方向

幼儿来到这个世界,他的头脑中就像一张白纸,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情需要做,什么事情不许做。这需要家长帮幼儿把好关,为幼儿指引正确方向。报纸上有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个幼儿毫无考虑地将上门乞讨的流浪汉驱赶出门,全家人为此召开了家庭会议。父母耐心地开导、教育孩子,流浪汉尽管穿着破烂,但是他们也和我们一样也有做人的尊严,我们不应该歧视、嘲笑他们,应该懂得同情他们,知道同情弱势群体。

四、幼儿是家人的宠儿与期望,让他们远离溺爱

如今的家庭中,幼儿就是这个家庭的皇帝,说一不二,现在的条件好了,做父母的都害怕自己的宝贝吃了亏,受了屈,尽可能地、较大限度地去满足他们的愿望,满足他们的任何要求。记得有这样一位家长,他曾对我说:“我们小的时候条件不好,现在条件优越了,孩子需要什么我们一定会满足他。”如此之举,定会促使幼儿自尊心太强而内心脆弱,丧失自主生存的能力,缺乏艰苦朴素的作风,形成了追求生活享受,浪费劳动成果,自私自利,逞强好胜等坏习气,严重阻碍了幼儿良好品德的健康发展。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得好:“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万望家长们三思。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浅议幼儿道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摘要: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该将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根据儿童的学习特点、认知能力恰当地开展道德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但大部分学前教育学校并不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幼儿教材中也没有明确的与道德教育有关的内容。在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今天,社会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幼儿教育也必须重视道德教育,本文针对道德教育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 道德教育 教学方法

一个人的性格如何,很大程度上受到幼儿阶段教育的影响,学校能否针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能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针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也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在幼儿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的今天,道德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清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总结出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道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普及,很多幼儿园教师都认识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采用不同的方式开展了一定的道德教育,努力为幼儿创建良好的道德环境,让幼儿能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幼儿搭建学习道德教育知识的平台,在教学活动中给他们实践道德的机会。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园都在努力朝着开展道德教育的目标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对幼儿道德教育认识不、不深入,导致幼儿道德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这些问题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不同方面。例如一些教师开展道德教育仍然采用C械灌输理论知识的方式,道德教育知识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也没有为幼儿学习道德知识创建良好的氛围,导致道德教育效率低下,效果不尽如人意。并且目前幼儿教师的入行门槛逐渐降低,一些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难以保障。这些问题都对幼儿道德教育产生了不利影响,而社会对幼儿道德教育越来越关注,因此幼儿教师必须重视对幼儿的道德教育,不断总结适合幼儿的道德教育方法并付诸实践,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道德熏陶,形成健全的道德品格。

二、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在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进程中,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幼儿教师必须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有正确的理解,采取恰当的方法针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1)幼儿道德教育促进个体发展。幼儿时期是一个人道德观念、性格特点形成的起始时期,道德是促进个体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儿时期的道德教育对幼儿个体发展有关键影响,不论是学校的道德教育还是家庭的道德教育,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都有关键作用。

(2)幼儿道德教育能够让幼儿形成正确的行为品格。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导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关爱甚至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因此产生了很多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的孩子,他们的行为、修养都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是目前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一个群体。因此从幼儿时期开展道德教育,能够切实培养他们的道德是非观,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道德教育中,教师应该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3)幼儿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幼儿道德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幼儿相互沟通交流,让幼儿掌握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此外,幼儿父母和教师都能起到榜样作用,在家中父母也可以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道德体验氛围,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并不断发展。

三、幼儿道德教育的实施

(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将生活实践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针对幼儿喜欢的事物恰当地进行道德教育渗透,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幼儿萌发热爱家乡、热爱同学、尊重教师和父母的优良品德。教师的教学活动、家庭的日常生活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道德教育效果。

(二)通过各种活动进行道德教育

幼儿们都非常喜欢看动画、听故事、看图书,教师可以运用这些辅助手段开展道德教育,让幼儿阅读并分析书中人物的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例如在《玲玲的草帽》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的帽子不小心被风刮走,她的小伙伴们都帮她捡草帽,这是助人为乐的典型例子。幼儿们通过阅读和听故事,建立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活动开展道德教育是直接的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三)家庭和幼儿园的紧密联系

幼儿园和家庭要协调一致,对幼儿进行的道德教育,幼儿园应该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进行家访等,组织幼儿进行社会活动,如为社区的老人们表演歌唱节目等,帮助幼儿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四、结语

综上,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幼儿教师要对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有正确的理解,采取恰当的方式渗透道德教育,和幼儿家长共同开展幼儿道德教育,才能切实提高幼儿的道德修养水平。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浅论科尔伯格的道德理论及其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

摘要 本文对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幼儿道德教育要尊重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重视儿童的体验,加强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的并行发展。

关键词 科尔伯格 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富盛名的德育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987)。在他看来,儿童获得道德成熟要经历更为长久的阶段,这个阶段具有更大的渐进性。

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阶段概述

科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发展看作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他认为,儿童有他们自己关于价值问题的思考方式,能主动形成其道德观念。人的道德成熟是一个渐进的、需要花费更长时间的过程,他把个体从儿童期到成人期的道德思维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水平把个人得失作为判定道德上是与非的标准,凡是给个人带来有价值的结果就是好的。习俗水平根据对社会期望顺从的程度来决定是与非。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个体的道德推理借助“先于社会”的视角,并建立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之上。是非问题由社会契约、人的固有权力以及德性的普遍原则来决定。个体的道德发展经历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直到后习俗水平,三个水平按顺序发展,且各个发展阶段不能跨越。一般而言,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在10岁前大多处于及时水平,13岁左右大约半数以上的儿童能够进入第二种发展水平,16岁以后的儿童大约有30%能够进入第三水平(陈琦,1997),科尔伯格特别强调从习俗水平到后习俗水平的发展是不会自动发生的,只有在认知成熟的基础上,儿童不断实践道德推理,才能发展到更高一级的后习俗水平。

2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基本思想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是人类道德最重要的成份,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前提。因此,他所研究的道德认知发展主要集中于道德判断的发展。儿童的道德成熟首先是其道德判断的成熟,然后是与道德判断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

其次,科尔伯格强调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认知发展是儿童认识周围环境并与之相互作用的过程,涉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冲突、相互协作的社会环境部分。儿童的逻辑认知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是制约其道德认知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道德判断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在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儿童的道德发展受一定社会中的现实文化所制约,总是要与现实中的文化发生相互作用。儿童的道德发展与儿童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程度有关,也与儿童在社会中认同和承担道德角色的质量有关。

3 对科尔伯格道德理论的批评

但是,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他没有解决道德发展中的知情问题(郭本禹,1998)。他把情感作为道德认知或判断的一个从属部分,没有充分说明移情、热情、义愤、内疚等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忽视了道德情感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其次他的理论没有解决道德发展中的知行问题(郭本禹,1998)。科尔伯格认为成熟的道德认知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道德判断对道德行为有较高的预测力。事实上一个人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要受许多因素制约。此外,柯尔伯格认为自己研究得出的道德发展阶段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他把“公正”作为人类道德的普遍原则,而事实上,他的“公正”概念本身就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反映,对“公正”的理解受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所制约(张爱芳,陈平,2003)。

4 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启示

科尔伯格从心理学视角提出的道德发展理论,也使教育者在实施道德教育时能更好的依据儿童的发展,提高教育效率。同时,我们那也要看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不足,在我国的新国情新文化下,重视儿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培养,发展儿童的道德品质。据此,我们将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指引下,对我国幼儿的道德教育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4,1关注儿童的道德阶段

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阶段理论中,我们了解到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分层次、分阶段的,那么儿童道德教育就必须根据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际水平进行。在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时,,教育者必须了解儿童个体现在处于哪一个道德发展阶段,教育引导要刚好处于儿童既有道德阶段的下一个阶段,才能较大效率地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

4,2重视儿童的体验,内化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

研究表明,年幼儿童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道德行为的直接后果。这种特殊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儿童的态度决定了儿童是一个“快乐的体验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田海洋,20055。成人要以尊重、宽容的态度看待儿童每一次道德选择,为儿童创设一个相对自由的价值空间和民主氛围,对儿童进行循循善诱的引导,激发儿童的道德冲突,提供给儿童在不同情境下实践道德判断的机会。我们不主张直接教授道德原则的方法,因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是一个逐渐发展与内化的过程,再加之儿童的道德品质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使得刻板的说教往往流于表面,这样形成的道德认知无法真正引导道德行为。

, 4_3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也是儿童德育不可忽视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儿童发展起与正确的道德行为相关的积极情感,如关心他人、快乐、高兴等,还是发展起与错误的道德行为相关的消极情感,如内疚、羞愧、害怕等,这些情感都是激发儿童做出道德行为,保持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一致性的重要来源。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对儿童道德情感的激发与维持,团体讨论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对于儿童正确的道德行为及时给予肯定,用讲道理、移情的方式指出儿童错误的道德行为。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行为的改善而非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改善。尽管道德认知在道德内化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现实中,我们都无法确证道德认知的发展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实际上,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锻炼和道德信念的养成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更具有决定意义。科尔伯格为我们描绘了道德认知发展的美丽蓝图,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现代幼儿道德教育特征论文

从根本上讲,没有人会怀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远离粗俗和粗野,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从社会发展来说,当今社会也是一个倚重德来发展的社会,对道德和德性的弘扬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与民主建设、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问题同等重要且影响人类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去向的重大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有现代性的德育,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正强烈呼唤德育现代性的生成。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德育现代性才是制约德育实效性的根源,当前德育实效性不高,根源正在于其现代性不足。本文关注幼儿这一特殊发展阶段的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问题,构思从德育现代性的逻辑前提——幼儿道德教育必要性开始,循迹论证幼儿德育现代性内涵及其重要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认识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认识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研究即可证明。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从中国古代的颜之推到近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与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承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习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与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考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曾说:“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如果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研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正如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因此,与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考,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认识。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与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关于此点还可见下文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分析)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问题予以重新思考和判断。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这一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兴趣,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公务员之家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研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与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与情景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作用,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皮亚杰对幼儿的研究表明,幼儿到晚期时已有自律道德的萌芽,而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幼儿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做出许多独立的判断,7岁时主观性判断已有明显发展,到9岁时这种判断基本取代了客观判断(李伯黍,1981)。既然幼儿时期已有初步自律道德的意识(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一种自律的道德),那么发展幼儿自律道德就要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权利。其实,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L·Gesell)早已提出“2岁危机期”这一概念,埃里克森(E·H·Erickson)对此解释说是幼儿向父母寻求自我选择的反抗,在他的理论中,主动性与自主性被视为幼儿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Noam,1993)的研究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

是移情(empathy),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这说明移情有助于儿童做出亲社会道德行为或利他行为,而且它同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甚至道德习惯的形成是整合在一起的,是影响儿童道德图式建构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种研究喻示了幼儿道德教育新的方向,并成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道德心理基础。

总之,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小议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本质

从根本上讲,没有人会怀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远离粗俗和粗野,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从社会发展来说,当今社会也是一个倚重德来发展的社会,对道德和德性的弘扬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和民主建设、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新问题同等重要且影响人类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去向的重大新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有现代性的德育,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正强烈呼唤德育现代性的生成。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德育现代性才是制约德育实效性的根源,当前德育实效性不高,根源正在于其现代性不足。本文关注幼儿这一非凡发展阶段的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新问题,构思从德育现代性的逻辑前提——幼儿道德教育必要性开始,循迹论证幼儿德育现代性内涵及其重要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熟悉这一新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熟悉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非凡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探究即可证实。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和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和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从中国古代的颜之推到近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和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续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习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和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性功能。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和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和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征,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索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闻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曾说摘要:“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探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探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新问题,道德哲学探索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新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探究结合起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假如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新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新问题的思索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探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功能。这正如闻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摘要:“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新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新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索,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熟悉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新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索新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因此,和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索,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发展和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新问题摘要:

一是道德教育和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和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和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熟悉。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和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摘要:“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和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新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三是纪律和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非凡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新问题予以重新思索和判定。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探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新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探究这一新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把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征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喜好,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征和规律。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探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新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和社会相互功能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摘要:一是有关体验、移情和社会行为,二是有关选择、建构和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功能。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探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有关“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和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和情景相互功能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功能,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皮亚杰对幼儿的探究表明,幼儿到晚期时已有自律道德的萌芽,而我国学者的探究也表明,我国幼儿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做出许多独立的判定,7岁时主观性判定已有明显发展,到9岁时这种判定基本取代了客观判定(李伯黍,1981)。既然幼儿时期已有初步自律道德的意识(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一种自律的道德),那么发展幼儿自律道德就要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权利。其实,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L·Gesell)早已提出“2岁危机期”这一概念,埃里克森(E·H·Erickson)对此解释说是幼儿向父母寻求自我选择的反抗,在他的理论中,主动性和自主性被视为幼儿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探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和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征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Noam,1993)的探究很好说明了这一新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

是移情(empathy),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探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这说明移情有助于儿童做出亲社会道德行为或利他行为,而且它同儿童的道德判定、道德推理甚至道德习惯的形成是整合在一起的,是影响儿童道德图式建构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种探究喻示了幼儿道德教育新的方向,并成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道德心理基础。

总之,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培育习惯对幼儿道德教育影响

孩子要成才,首先要有德。德是做人之本,是立身之根,根扎得不深,树木就长得不好。人的根就是德,没有了德,就像无根的花草树木,就不会长成栋梁之材。所以,教育孩子要先从德开始,才能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的品质。下面,谈一谈我们班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润物细无声,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化幼儿

1.环境对幼儿的情绪、习惯、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非常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精神环境。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很强,因此,我们老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做一个文明教职工。时时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文雅,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态,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榜样。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暖和安全感,从而能“亲其师、信其道”。

2.创设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氛围孩子也有自尊心,要教育好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发展他们的智力,让他们养成优良的品质。平时,我们把幼儿作为一个大人来看待,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且态度温和,说话文明,即使批评也讲究方法,注意分寸,尊重他们,这样,孩子就会在和睦、平等的民主气氛中受到熏陶,向着良好的品德方面发展。

二、积极采取多种形式,把德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思想品德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它的教育内容融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们善于抓住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的每一个契机,实施各种教育手段,把德育的单渠道变为多渠道。

1.明辨是非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首先让幼儿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在提出教育要求的同时要让幼儿懂得这样做的好处,对于幼儿的积极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评价,而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地批评与纠正。通过这样的正负强化,幼儿就会逐步形成是非标准。在这明辨是非的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有趣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积极思考,如听故事、参与情境表演、念儿歌、做游戏等方法,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要从抓常规教育入手,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容易做到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促使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贯性,形成独立性及自制、自律的品质。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独立、自信、爱劳动、勤俭节约、合作谦让、轮流分享等品质。在日常活动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己用小匙吃饭、洗脸、穿衣、叠被子……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说话轻轻、走路轻轻,玩玩具时轻轻拿、轻轻放;吃饭时要求做到碗里(盘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

3.通过各科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1)我们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必须从知识、智能及品德三方面考虑,抓住各科特点,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有机渗透。为了在教每门学科时都能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我们在备课时要求每周要有德育重点,并加以落实,在教学目的栏目中要加上德育目的的内容,并有效果检查。

(2)习惯培养贵在坚持,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孩子乐意接受的,有的要求一开始做得挺好,时间一长孩子觉得不新鲜了,感到疲倦了,就不愿坚持下去了。这就需要掌握幼儿的心理,用游戏方式来吸引孩子,重新激发孩子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他人情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社会交往能力等。我们根据教育目标,创设了各种动态的“活动区”,在普遍开展各项游戏的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区角活动。这样持之以恒、一贯要求、反复强化,取得了较明显的教育效果,最终帮助幼儿形成了良好的习惯。

三、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孩子的成长光靠学校是不够的,父母是孩子的及时任老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的教育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所以,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如开家长会、进行家访、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公布每周教育教学内容等,向家长们讲明:在重视智力开发的同时,也要注重幼儿的品德教育和心理保健,并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基本的家教知识。这样,大部分家长主动地与教师相互配合,互相探讨教育方法,充分发挥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势,使品德教育真正取得成效。

总之,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同时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对幼儿做深入、细致且耐心的工作,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动之中,幼儿一定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发展

关键字:教育问题发展儿童道德德育研究社会幼儿现代性

从根本上讲,没有人会怀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远离粗俗和粗野,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从社会发展来说,当今社会也是一个倚重德来发展的社会,对道德和德性的弘扬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与民主建设、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问题同等重要且影响人类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去向的重大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有现代性的德育,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正强烈呼唤德育现代性的生成。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德育现代性才是制约德育实效性的根源,当前德育实效性不高,根源正在于其现代性不足。本文关注幼儿这一特殊发展阶段的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问题,构思从德育现代性的逻辑前提——幼儿道德教育必要性开始,循迹论证幼儿德育现代性内涵及其重要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认识这一问题之前,必须强调幼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这不仅是因为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前提,而且没有对这一必要性的科学认识或者根本上认为幼儿德育没有必要,那么在思想上就不会有幼儿德育应有的地位,从而实践上也就不会有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德育也就是人完整道德教育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幼儿时期是个很特殊的时期,这一点从心理学研究即可证明。对道德教育来说,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时期。幼儿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点还没有形成,不论受到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还是不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因如此,自古以来就不乏仁人志士尤其是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从古罗马的昆体良(MarcusFabiusQuintilianus)、普鲁塔克(Ploutarkos)到近代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从中国古代的颜之推到近代鲁迅等,他们都是早期道德教育的倡导者,其有关思想也早已成为德育思想史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难免会带有与各自时代、社会结构相一致的印痕。然而,对历史的批判和继承正是现代德育重建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德育现代性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给予现代德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其思想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至今在部分教育者的观念里还余迹犹存。比如,以讲究“使为则为,使止则止”(《颜氏家训·教子》)为核心特征的重命令轻理喻、重轻个性、重控制轻选择、重规训轻德性、重服从轻体验等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家庭和幼儿教育里还大量存在,道德教育内容有教(习俗教化)无德(道德)现象仍较普遍等。应该说,这些都与德育现代化发展方向不相一致。现代社会已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凭借现代科技的强力推进,正大步朝向现代化,而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道德教育在帮助人完成现代化并进而促进社会现代化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道德教育本身要尽快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现代性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道德教育同其它各级各类道德教育一样,增强自身现代性是当前的首要使命,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更具有基础性作用。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1]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从哲学视角观照道德教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道德总是哲学在思考伦理价值时的首要选择。道德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引领一个时代道德发展的航标。美国著名道德教育家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曾说:“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教育的两个基本领域,道德心理学是研究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道德哲学探讨道德发展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为道德教育找到一个合理的基础之前,必须把心理学上的‘是’和哲学上的‘应该’这两种研究结合起来。”[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道德实践领域并没有很好地实现这两者的联姻,不仅如此,教育者的观点和行为也较少明确从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出发。这种现象在基础教育包括幼教阶段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非常明显,直接表现则是道德教育的人为痕迹随处可见。“如果说人们对道德哲学家很少直接就道德教育问题发表言论还只是感到遗憾的话,那么教育工作者不能或很少自觉利用道德哲学的成果,则可称之为教育的不幸了。”[3]实际情况正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还缺乏对道德教育价值深刻的反思,对当前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和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等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也缺乏主动寻求道德教育研究成果的意识。一百多年来,道德教育在现代化的征程中已取得丰硕成果,它们对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念以及推进道德教育现代化进程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正如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G·F·Kneller)所言:“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教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通过哲理的思考,致力于系统地解决人们已经认识清楚并提炼出来的各种重大问题。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4]因此,与所有教育工作者一样,幼儿教育工作者首先也应是一位道德哲学家,对幼儿道德发展应有自己的且符合时代要求的思考,从而使人的德性在生命的幼年就能得到深深的培植。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认识。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5]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6]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K·Frankena)也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7]与这一现代德育思想相映照,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关于此点还可见下文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分析)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8]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以上三方面相互联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道德哲学要求人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建设路向、德性培养等问题予以重新思考和判断。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正如柯尔伯格所言,道德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幼儿道德发展是什么的问题。对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研究这一问题就是要了解和掌握幼儿道德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幼儿有灵有情也有智,他(她)不是行为主义者手中操纵的机器,也不是认知主义者所解读的那样冰冷的理性,甚至也不可以当作等待解读的“文本”。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既不是成人经验的总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幼儿生活的发展一起发展,随幼儿的成长一道成长的。幼儿生命的鲜活性使得他对生活有着无比的热爱,对人类道德有着不尽的探索兴趣,他对道德有着一份天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善。幼儿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会构成他对道德理解的一部分,也是今后道德自我建构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呵护并珍视幼儿对待世界的这份情感,并使对幼儿的道德教育能很好地适应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和规律。

作为道德心理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皮亚杰(JeanPiaget)和柯尔伯格已于上个世纪先后研究了儿童以道德认知为核心的道德发展规律,从总体上揭示出了道德发展遵从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路向。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9]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与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10]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与情景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作用,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皮亚杰对幼儿的研究表明,幼儿到晚期时已有自律道德的萌芽,而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幼儿4岁时就已经基本能摆脱成人的影响,做出许多独立的判断,7岁时主观性判断已有明显发展,到9岁时这种判断基本取代了客观判断(李伯黍,1981)。既然幼儿时期已有初步自律道德的意识(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一种自律的道德),那么发展幼儿自律道德就要尊重其自我选择的权利。其实,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A·L·Gesell)早已提出“2岁危机期”这一概念,埃里克森(E·H·Erickson)对此解释说是幼儿向父母寻求自我选择的反抗,在他的理论中,主动性与自主性被视为幼儿阶段发展的核心任务。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心理学家吉尔·诺姆(GilNoam,1993)的研究很好说明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一些儿童早期不良的经验会导致一种‘不良意愿’模式的建构,而长期的伤害和同伴的拒绝则会扭曲儿童道德互惠的建构,以至于这样的孩子感到‘有权力’以攻击和剥削的方式对待别人”。[11]显然,对教育者来说,防止幼儿建构“不良意愿”模式并代之以“良好意愿”模式是件极为重要的事,否则当幼儿将这种不良模式整合到道德自我建构中时,就会在以后生活中,尤其是解读社会道德情景时形成个人偏见。

是移情(empathy),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这说明移情有助于儿童做出亲社会道德行为或利他行为,而且它同儿童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甚至道德习惯的形成是整合在一起的,是影响儿童道德图式建构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其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种研究喻示了幼儿道德教育新的方向,并成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道德心理基础。

总之,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注重幼儿道德教育的时代意义及措施

摘 要: 从新时期幼教事业发展经验看,幼儿园应把幼儿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立体化德育环境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幼儿道德情感教育发展与科学认知活动观念形成。幼儿园应重视创造和谐愉快的德育环境,把趣味化教育教学内容与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密切联系起来,实时引导幼儿积极融入德育环境构建中,共同创设精神文化与思想品德修养结合的活动场所,注重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游戏活动中,让品德教育贯穿幼儿园教育教学全过程。

关键词: 幼儿教育 道德教育 时代意义

一、从小培养幼儿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幼儿阶段起就应培养幼儿良好思想道德品质,通过良好环境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通过整合多种教育资源,营造立体化德育网络氛围,构建德、育合力的成长环境。在幼儿园进行多种活动,应重点创造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同时应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为了让幼儿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幼儿园必须考虑物质环境的影响与精神文化的熏陶作用。如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就能感受到幼儿园工作人员文明礼貌和互帮互助的热情,遇到同事生病或家中有困难都能热情地伸出援手。幼儿园教师带头经常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到边远山区及贫困地区支教,参加植树等环保性宣传和其他社会公益活动。幼儿园举行大型活动时,应让大班小朋友帮助小班弟弟妹妹们搬小椅子、扶着他们上下楼梯;大班毕业前,让孩子们将自己看过的图书、玩过的玩具送给中班、小班的小朋友等。和谐的人际氛围与教师树立的良好榜样会直接感染幼儿,使他们主动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幼儿园活动场所用各种品德行为规范标语和图画进行精心布置,将德育文化很好地融入其中。教育幼儿将平时废物及时入箱,爱护公共设施,与同伴互助互爱和谐友好相处,关心自然角里的小动物,等等。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形象化的标志使幼儿的道德规范渐渐趣味化和可操作化,从而实时调整幼儿的行为习惯,遵循先进的道德规范标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二、把幼儿德育渗透在游戏与学习中

当前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应注重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品德教育贯穿整个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应开展多项品德教育系列活动,创设一切有利于幼儿健康情感培养的文化体育游戏活动,这些有目的、有计划的游戏活动对幼儿德育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德育光说不行动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必须注重加强品德教育实践性,德育不能是单纯的说教,千万不能把德育只当做一般知识传授。幼儿良好道德品质与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转化过程,不用说教,需要引导,更要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因此幼儿园还要额外重视为幼儿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为此,幼儿园可以多多组织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在“让道德回归生活,让幼儿在体验中成长”的德育理念指导下,把德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如可以结合每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的谈话”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幼儿轮流做值日生,培养幼儿自我管理及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进餐时教育孩子爱惜粮食洗手时让孩子学习既把手洗干净又能节约用水的方法;游戏结束后,让幼儿自己收拾、整理玩具,培养幼儿爱护公物的好习惯。日复一日地不断重复对形成幼儿良好道德行为很有帮助。应多利用游戏形式开展品德教育,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游戏中进行品德教育,更符合幼儿特点,幼儿更易接受。体育游戏中,幼儿可以学习合作、互助,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此外,幼儿园可以多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走出幼儿园,参与社会建设与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开阔孩子们的眼界,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丰富德育工作形式,促进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在道德教育方面幼儿园应携手家庭,形成德育合力。幼儿园可通过家长会、班级搏客、家长学校、“家教园地”等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德育方法,让家长们了解、掌握幼儿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建议并支持家长经常带孩子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决不大声喧哗乱扔垃圾,平时教育孩子们学会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经常组织家长参加幼儿园开展的“爱心家庭义卖活动”,将所得善款全部捐献给“关爱留守儿童基金会”等公益组织。这些活动让幼儿园品德教育内容在家庭中得到延伸,让孩子们在幼儿园养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以德育统领各种教育资源

幼儿园开展品德教育主要寻求并且抓住德育教育发展契机,针对幼儿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有效地整合社会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从预设教学计划中进一步拓展幼儿德育教育范围,不拘泥于传统德育教学形式,尽可能将德育工作开展得妙趣横生。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应该将本土文化与品德教育相融合,引导幼儿充分了解家乡的巨大发展变化,深刻感受本土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效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园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当地名胜古迹、收集有关家乡变化的图片及资料,极大激发幼儿的自豪感。让幼儿多角度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促使幼儿产生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的理想,收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可以把品德教育渗透到特殊节日中开展,围绕节日主题,让幼儿设计一些集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德育活动,能有效提高幼儿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平时要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系列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与自豪感,提高幼儿德育的整体水平。

四、结语

幼儿教育教学中重视培养孩子们的道德品质,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对未来的发展注入时代正能量等强大驱动力。在和谐文明的精神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幼儿教育活动中,有利于激发幼儿的童趣,净化幼儿的美好心灵,启发他们的智慧。教师创造环境实时开展德育工作至关重要,把幼儿德育融合在各项教学内容与教育实践活动中,这是幼儿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在幼儿德育活动中整合多种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开展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以童谣游戏助力幼儿道德教育

近年来,在重智轻德思想的影响下,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全落在传授知识上。古人云:“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时期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基础。因此全社会必须形成共识,明确幼儿德育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是幼儿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和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为主。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培养幼儿道德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游戏是人类的自由本性和完整人格充分体现的途径与证明,更是幼儿展现其生命存在与活力的舞台,幼儿是在游戏玩耍中不断成长的。由于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单纯,童谣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实现。童谣所富有的韵律和谐、节奏明快、生动活泼等特点能够与游戏很好地配合,同时也能引起幼儿的美感、愉悦感,激发他们道德学习的积极性。因而,通过童谣游戏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童谣游戏与幼儿道德教育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民间游戏当中,童谣往往是与游戏结合在一起的,一面是朗朗上口的纯真的童谣,一面是欢快俏皮的游戏。如“炒、炒、炒黄豆,炒好黄豆翻一翻。”这曾是在孩子们中盛行的一个童谣游戏。韵律和谐的童谣,不仅强化了游戏的节奏感,更增强了游戏的情境体验、生活气息和娱乐精神。此外,童谣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游戏特征,加之与各类形式的游戏活动相结合,更为广大幼儿接受和认可。因而,童谣游戏不单纯是一种娱乐活动,它对幼儿道德的养成亦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其所具有的精神特性更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该了解和重视的。

1.通过童谣游戏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可能性

首先,童谣游戏与德育活动的形式具有统一性。及时,童谣游戏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主体性。童谣游戏的主角是幼儿,从童谣游戏主题的确定设计,到游戏活动的准备与实践,都是幼儿自己策划设计的。游戏的过程是游戏者自发组织、自愿参与、全身心投入的过程。它有别于以往德育活动的组织、安排和设计都是教育者操作,幼儿只是被动参与执行,甚至在活动过程中紧张焦虑,失去自主的被动道德教育。第二,童谣游戏体现了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幼儿道德品质的养成并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辩方式建立起来的,也不是靠灌输,而是靠幼儿自身的情感体验与感悟获得的。对于幼儿而言,童谣游戏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游戏的目的与意义就在于游戏中真实、丰富的情趣体验与感悟,正是这种享乐、体验和感悟促进了幼儿道德品质的养成。

2.通过童谣游戏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童谣游戏所具有的特性和精神,正是德育活动所欠缺的。当前学校德育活动实效性低下的主要问题在于:德育活动是教师的意愿与追求,忽视幼儿的自主自由;德育活动的内容来自成人的视阈,是空洞抽象的;德育活动的形式是制度化的;德育活动的发展与享乐的追求没有统一起来。而童谣游戏所具有的自由性、教育性和生活性等精神实质恰巧弥补了德育活动存在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将童谣游戏引入道德教育之中,更好地促进幼儿道德品质的养成与发展。

二、以童谣游戏助力幼儿道德教育的策略

既然通过童谣游戏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是可能也是必要的,那么应该怎样具体有效地运用童谣游戏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呢?

(一)突出幼儿主体性

创造与体验童谣游戏体现了德育的主体性,幼儿是童谣游戏的主体,是游戏的承载者。童谣游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也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在人们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形成的,其中大部分童谣游戏都是由幼儿自编自创的。

(二)注意场地开放性

在童谣游戏开展的过程中,进行游戏场地的营造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重要内容之一。童谣游戏依赖游戏场的各个组成部分,依赖于游戏场的营造。民间童谣与生活活动相结合。幼儿的一日活动除学习活动以外,还有许多生活活动,如一餐二点、入厕、洗手、课间休息、午睡等,这些生活活动的前后可以充分利用,组织幼儿吟诵民间童谣,不但有利于幼儿对民间童谣的学习和发展,而且使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有了紧密自然的过渡,减少了幼儿消极等待的时间,有助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有些幼儿要挑食,吃饭前大家快乐吟诵童谣《吃饭咯》,“吃饭咯、吃饭咯,大家吃饭咯。一大口,一大口,饭菜吃完咯,你高啦,我高啦,大家长高啦。”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吟诵,久而久之,挑食的现象消失了。

(三)关注家校配合性

在许多家长的眼里,游戏即“玩”,是逃脱学习、不求上进、玩世不恭的行为,更别说有什么教育作用、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了。其实,家长应了解游戏的真正本质和内涵,了解童谣游戏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了解童谣游戏给幼儿带来的积极影响。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应让家长参与到童谣教学中去,因为:

1.家长的参与能极大丰富民间童谣资源

不同的历史时期,童谣的时代特征有很大的差异,而家长不同的年龄段使童谣因时间的长久而得到了丰富。民间童谣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孩子们的祖辈、父辈年龄不同,知道的童谣也各不相同。因此,将祖辈、父辈们的童谣收集起来可以建立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丰富我们的童谣内容。

2.家长的参与更能发挥童谣的教育价值

家长在与孩子一对一的传授中,能直接、亲密地与孩子接触,并更好地将童谣内容传授给孩子,还能给孩子讲解童谣所表达的意思,较大化地发挥童谣的教育价值。亲子活动能更好地发挥童谣的教育价值。如在童谣《外婆桥》中,“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在与家长共同玩童谣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童谣感受到与家人亲密接触的快乐,并同时进行了德育教育。这正是我们进行童谣活动所追求的目标。由于这种童谣的亲情表达形式,让童谣发挥了它的较大教育价值。

总之,好的童谣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孩子们通过传读童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撒下了民间文化的种子,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并且对幼儿美好情感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乃至六横方言美感的熏陶都有着潜移默化、无可替代的作用。让苏州童谣融进驻幼儿的心田,传承吴侬软语独特的文化,健康快乐的成长。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养成教育与幼儿道德教育探究

养成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它的解释大同小异。有的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体验和实践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和提高人的‘知、情、意、行’,最终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有人认为“养成教育就其实质说,是培养儿童行为习惯,使其言谈举止规范化的教育”。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为主要对象,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概括起来,关于养成教育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道德行为,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行为,如学习行为;另一种解释只针对道德行为。但人们都承认养成教育应重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但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不只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还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对于养成教育的性质,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是德育的目标。但我们认为,养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确切地说,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对养成教育概念的界定无疑会影响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有必要对养成教育的实质作一初步分析。养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养成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叶圣陶先生的多次论述中,养成教育的含义是宽泛的,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育、体育等。

究竟如何看待养成教育?我们认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目前养成教育的提出是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更确切地说是与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密切联系的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是与德育密切联系的。幼儿期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一)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儿童道德的发展以是非观念的形成为基础,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前提。然而,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因而忽视儿童是非观念的培养。实际上,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的儿童是非观念开始萌芽,儿童在与外界特别是父母等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了解行为的限度,掌握行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观念。新生儿通过哭的方式与外界交往,他们的哭最初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如饥饿、身体不舒服等,孩子哭了以后成人的及时反应是对新生儿的照料。逐渐地,孩子会产生对成人的依恋,表现为身边没人时也会哭,于是成人马上过来陪伴。随着孩子24小时天长大,他们逐渐认识到哭是一种手段,当他们有什么需要时就会用哭来达到目的。而如果成人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会将哭作为要挟成人的最锐利的武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没有是非观念,判断对与不对的标准出于个人的需求。一旦家长不能时时事事都依从孩子时,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任性,让家长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采取打骂的方式以暂时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们的观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并且判断标准模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把会不会挨打作为能否做某事的标准。有些孩子则形成了较为稳定、正确的是非观念,他们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经父母劝说后,他们马上会放弃不合理要求,从内心接受规则。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懂事的”孩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渐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过与他人交往,儿童逐渐积累经验,形成是非观念,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幼儿期是儿童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时期

行为的稳定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的行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在3岁左右就已经表现出个人行为的独特性,如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性行为在3岁儿童身上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有的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会采用哭闹甚至踢打成人的方式。而到了幼儿末期,作为个人特征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稳定的程度。我们采用实验室情境性观察的方式对3-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这二因素分别是不同难度的任务(包括难任务和容易任务)和不同对象在场(女大学生在场和母亲在场),然后将两个因素匹配,形成4种情境。研究结果发现,大约一半的3岁儿童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说明3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而5岁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行为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一致性,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也不管是谁在场儿童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研究结果证实了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非常稳定的水平,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这一观点。相对的稳定性是指到了幼儿末期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个别差异,即我们所说的个性特征,同时,儿童此时形成的个性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特殊的环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矫正,儿童的个性会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发展,因此我们说,幼儿期儿童个性(包括道德)的发展是其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曰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人小学、中学以后的道德发展有长期的、重要的影响。如儿童是非观念的掌握对儿童入小学以后的道德行为、青少年的违法行为都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早期比较任性的孩子进入小学后会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有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不辨是非发生了偷窃行为,其原因是听到同班一个同学告诉他,有个同学铅笔盒里有零用钱,并让他去拿,他就去拿了,然后和几个同学出去买零食。这位儿童正是由于缺乏是非观念,才会表现出问题行为。进入青少年期,那些早期没有形成是非观念的青少年,一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缺乏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很难形成法制意识;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时期同伴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他们与不良同伴接触后因为盲从而发生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很大。这些孩子的自主性往往很差,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研究也证明了自主性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青少年违法行为与家庭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研究者直接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研究青少年自主性与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关系,认为自主性的缺乏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而从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中可以发现,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团伙犯罪。在团伙犯罪中,除了个别主犯,其余多是从犯,而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自主性的缺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导致犯罪的因素。因此,我们曾经明确提出,青少年违法行为的预防应从家庭开始,即从儿童自主性的培养着手。

综上所述,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注重幼儿是非观念及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为儿童个性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及其措施

摘 要:从新时期幼教事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幼儿园应把幼儿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创设立体化的德育环境以及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幼儿道德情感教育的发展与科学认知活动观念的形成。从幼儿阶段起就应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良好环境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通过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创设立体化的德育网络氛围,构建德育合力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幼儿教育;道德教育;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应重视创设和谐愉快的德育环境,把丰富的学习内容与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密切联系,实时鼓励幼儿积极融入德育环境的构建中,共同创设精神文化与思想品德修养结合的活动场所,注重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各领域活动中,让品德教育贯穿于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

一、在和谐环境中陶冶幼儿道德情操

在幼儿园进行多种活动,不仅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还应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为了让幼儿能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幼儿园必须考虑物质环境的影响与精神文化的熏陶作用。有人说,教师就是幼儿的一盏灯,在成长的道路上为幼儿一路引航,所以,教师要为人师表,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幼儿教师要多参加一些公益事业,比如带头为困境中的社会人员捐款捐物,并鼓励幼儿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带头,不管捐献财力物力多少,关键的是激发幼儿的爱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一种生活态度,让他们从小懂得每个人的爱心都会得到回报,自己应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并能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身边的人。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大家庭,人人需要帮助,也需要被帮助,这样才能让这个社会变成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事无大小,只要尽心去做,教师就应该及时表扬幼儿,肯定他们的积极表现。

在幼儿园活动场所,将各种品德行为规范标语和图画进行精心布置,将德育文化很好地融入其中。例如,教育幼儿爱护公共设施,将平时的废物及时放入垃圾箱,与同伴互助互爱,和谐友好相处,关心自然角里的小动物等。借助实物或形象化的标志使幼儿的道德教育趣味化和可操作化,从而实时调整幼儿的行为习惯,使他们遵从道德规范标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二、把幼儿德育渗透到游戏与学习中

首先,应注重将各领域活动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应开展多项品德教育系列活动,创设一切有利于幼儿健康情感培养的体育游戏活动。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安全性高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游戏,游戏内容要有益幼儿身心健康,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教育,此所谓寓教于乐。一个好的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幼儿公平竞争、友谊及时、比赛第二的良好心态,让幼儿树立追求理想,追求更高目标的探索精神,培养幼儿永不放弃的精神。

其次,对幼儿道德品质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有的幼儿娇生惯养,在家里是全家的宝贝,在学校经常是自私伴着骄横,让教师很头疼。但是,大多数幼儿的心灵还是非常单纯的,帮助幼儿慢慢改变一些不良习惯,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要多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再次,幼儿园还可以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走出幼儿园,参与社会建设与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开阔幼儿的眼界,锻炼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丰富德育工作的形式,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幼儿园可通过家长会、班级博客、家长学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德育方法,让家长了解、掌握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建议并支持家长经常带幼儿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幼儿在公共场所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决不大声喧哗、乱扔垃圾,教育幼儿学会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经常组织家长参加幼儿园开展的“爱心家庭义卖活动”,将所得善款全部捐献给“关爱留守儿童基金会”等公益组织。这些活动能够让幼儿园品德教育内容在家庭中得到延伸,让幼儿在幼儿园养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实时提升幼儿道德品质

幼儿园开展品德教育要寻求并且抓住德育教育契机,针对幼儿德育工作的特殊性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科学有效地整合社会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幼儿德育教育范围,不拘泥于传统的德育教学形式,尽可能将德育工作开展得妙趣横生。

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应该将本土文化与品德教育相融合,引导幼儿充分了解家乡的巨大发展变化,深刻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效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园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收集有关家乡变化的图片及资料,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平时要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系列道德教育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与自豪感,提高幼儿德育的整体水平。

和谐文明的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所,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情趣,增强他们的爱心,净化他们的美好心灵,启发他们的智慧。实践证明,教师创设环境开展德育工作,把幼儿德育融合在各项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幼儿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浅探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影响

【摘要】道德是稳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保障,是传承先进文化,构建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而幼儿是继承和传承中国传统美德、文明行为的使者,所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重点分析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幼儿道德教育;影响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所以它是稳定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保障,是传承先进文化,构建人类文明的一种方式。而幼儿是继承和传承中国传统美德、文明行为的使者,所以对幼儿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有很多种方法,但本文重点分析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的道德教育。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培养幼儿具有优良的品德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所以我们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五爱教育、文明行为等道德品质的培养。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把幼儿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使各种文明行为成为他们的习惯,使坚强、勇敢、自信、乐观的性格伴随他们成功,只有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强大、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具有五爱的意识、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呢?我园用三年时间尝试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进行的道德教育。

1. 利用各个传统节日传说,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意识 每个中国传统节日都有一个美好传说,这使幼儿不断地感受到中国是一个充满了各种神话传说的,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从而萌发幼儿的爱国情感。比如:春节放炮竹、贴春联、门神,让幼儿感受到古代人们是多么希望和平、安详的生活,而今他们生活在没有野兽侵扰的现代是多么地幸福,从而激起他们热爱现在祖国的热情。而“端午节”的传说,“清明节”为革命烈士扫墓更让幼儿深刻了解到一个爱国者是多么地受人尊敬和敬仰,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做爱国者的志向。

2. 利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意识 爱劳动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没有现代文明。而身为独生子女的现代孩子在家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为了从小使幼儿养成爱劳动的意识,我们除了日常教育活动之外,还利用传统节日教育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意识。比如《春节》主题中“我为幸福来扫尘”、“我为大家包饺子”等活动,使幼儿感受到扫尘、包饺子、贴对联虽然辛苦、劳累,但给家人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和幸福,从而使幼儿养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做及尊重家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此外只要是在幼儿园期间过的节日,我们都会让幼儿参与教室环境的布置,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翁,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幼儿切身感受到自己的劳动可以美化环境,从而促使幼儿付出更多的劳动,为家人、教师、同伴带来更多的作品,养成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习惯。

3. 利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 尊老爱幼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一个小宝宝是四位老人的掌上明珠,老人们为了表达对(外)孙子(女)的爱,常常对幼儿的无理要求无条件地满足,逐渐使幼儿养成“我是小皇帝”、“我是小公主”的霸道习惯。有需求时,就对长辈百般顺从,不高兴或无需求时,就爱理不理,甚至拳打脚踢,从来不把长辈作为长辈,而是作为自己的玩偶和撒气桶。为了培养幼儿尊敬长辈的意识,我们利用《春节》主题中的“我给长辈拜个年”,《重阳节》主题中的“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我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谈话活动和《中秋节》主题中的“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活动,让幼儿讲述自己怎么给长辈拜年,长辈送给了什么礼物,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样子、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和自己如何向爷爷奶奶表达爱,让幼儿感受到长辈对自己的爱和关心,从而萌发了他们尊敬、关心、爱护老人的情感。

4. 利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习惯 人的言行举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为了提高幼儿的整体修养,我园不仅在日常活动教育中注重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还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教育因素对其进行启发和教导。譬如在《春节》主题“年夜饭”的谈话活动中,让幼儿学会向亲朋好友问好,学会礼貌要菜用语,懂得在餐桌大喊大叫是不礼貌的行为等等文明用餐举止。在《清明节》主题“为革命烈士扫墓”活动中,我们要求中、大班幼儿在去、来的途中不能随手扔垃圾,不能随地吐痰,不能大声喧哗,并让其明白这么做是为了保持陵园的卫生,是为了表示对烈士的敬仰,结果大部分幼儿都能按照要求做。这就说明只要让幼儿明白其中的道理,他们是能够做到的。

5. 利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坚强、乐观、勇敢、持之以恒等的良好性格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而纵观历史长河,任何成功的人都具有坚强、乐观、勇敢、持之以恒等良好的性格。幼儿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具有坚强、乐观、勇敢等良好的性格,才能敢于面对,才能想方设法找出解决办法,所以我们要从小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养成良好的性格并不是靠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但经过无数次的一朝一夕的教育、引导,必定能有所收获。我们教师正是坚信这个信念,不放过每一个引导的机会,时时刻刻呵护着幼儿的良好性格,抵制着低迷、消沉性格的滋长。比如“年”的传说,让幼儿感受到满头白发的矍铄老头面对凶恶“年”时的镇定和勇敢;“元宵节”的来历,让幼儿感受主人公东方朔遇到问题不急不躁、勇敢、乐观的性格。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其睿智的语句再度提醒世人注重早期教育。而德育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主阵地的优势,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从小具有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但一方面的力量是薄弱的,所以我们还要积极探索社会性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家园直通车,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为幼儿提供一个文明的、和谐的、充满爱的大环境,我们才能真正地拥有美好未来!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基于“礼尚往来”引发的幼儿道德教育深思

摘要:幼儿道德教育是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所谓道德性,又称为德性或品德,是指道德主体的品质,强调主体在道德的状态和特性。因此,幼儿德育也可视为培养幼儿德性或品德的教育。“礼尚往来”是中国的思想文化,是一门基于礼仪和交往的学问。“礼尚往来”对我们幼儿的道德教育就是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形成影响,并创造积极的环境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幼儿德育;礼尚往来;潜移默化;教育环境

“礼尚往来”是一种社会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系,是普遍存在社会发展的文化状态。“礼尚往来”是人类道德的一种认知,同时还是规范人类道德的行为的一个标准。“礼尚往来”在宽泛意义的层面上讲,也可以当做一种人类相互了解的活动。幼儿道德教育中也是需要普及“礼尚往来”的道理,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普及这个道理能够让孩子们学会感恩、赠与、同时学会接受。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以下内容:幼教园对于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建立在情感的教育基础上,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出发点,注重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幼儿教育当中需要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根据幼儿的品德发展规律以及幼儿品德教育的特点贯彻幼儿教育的纲领,在教育的发展阶段对于幼儿进行统一的要求。但是也需要注意因材施教,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孩子学会情感表达。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良性的培养,把显性的教育和隐性的渗透教育结合,有目的地实施教育。在幼儿的生活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施加教育的影响,让幼儿德育的教育真正得到的发展。

一、创造良好幼儿教育的环境,注重隐形的渗透

《幼儿园教育纲要》阐述道:幼儿活动的校园需要创设给幼儿教育相匹配的环境,给幼儿的性格养成提供机会与条件。环境的优良是直接影响到幼儿身心发展重要的因素。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体会:幼儿若生活在和谐环境之中,幼儿的情绪表现为愉快,生活的态度表现为积极,他们会较为乐于接受他人。因而,也可以判断,幼儿通过环境变化也在无声地养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点。所以我们要给幼儿创设出一个较为良好的生活环境,积极地利用该教育环境进行一系列的德育隐性渗透工作,让幼儿可以萌发出良好情感,而后能成长成为心灵积极健康,对社会有热爱心、感激心的人。

提供健康并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个环节要靠教师在教育中的情境设置。例如,可以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可以小爱再大爱,由爱家乡到爱祖国。这些爱的传达不仅仅是通过教师的口中让孩子们听到,还需要通过进行创设的教育参观“可爱的祖国,或者是可爱的家乡”等相关展览,让幼儿熟悉可爱的家乡,了解伟大的祖国。还可以在活动准备中师生共同收集、布置展览,这样幼儿在教师情感感染下,在其他孩子帮助下,在潜移默化中就学会“礼尚往来”的接受和感恩。

二、“礼尚往来”的教育需要具体地渗透在各项活动里

各个幼儿园的日常生活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何把品德教育有机渗透到幼儿园的日常生活里去是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必须了解自己所处幼儿园的特点,积极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处适应自己园区的活动,然后进行品德教育的渗透工作。

1.较大化地了解日常生活园区的德育教育特点,对园区的幼儿进行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正确的行为习惯。让孩子们能在园区的刻意活动中潜移默化领悟到“礼尚往来”的意义。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都是以差不多的流程重复,在这潜移默化之中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德育的教育工作可以用随机渗透的形式进行操作。这需要我们的幼师教育工作者把握住渗透机会,了解以及掌握幼儿的行为品质和各种动态,不间断地进行随机的教育,幼儿通过这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地利用日常的生活中因素来进行幼儿良好生活方式的培养。

2.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设计活动,在各种活动之中有目的性地培养幼儿的品德。教师对于活动的设计可以多彩多样,例如,可以注重综合教育手段综合的运用,发挥幼儿的教育工作中所达到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在玩乐中进行幼儿教育工作,让孩子们在此过程中能够懂道理,受到熏陶。

三、把“礼尚往来”的教育普及到家庭教育中去

幼儿园、家庭,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它们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互补关系。幼儿在进幼儿园学习之前都是受家庭的影响,进幼儿园以后,就受到了幼儿园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如果幼儿园的环境和家庭环境差别太大,那么幼儿的行为习惯就很难形成,甚至出现成长中的分离。所以,在建立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基础之上,还应该让家长一起努力,建立起一个有利于渗透教育进行的家庭环境。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家长要有必要的提醒,多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注重细节,定期开家长会,将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理念反映给家长,并还可以告诉家长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

幼儿园的教育就是把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游戏娱乐中。“礼尚往来”是我国的传统,对幼儿进行渗透式培养“礼尚往来”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学生参与,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家庭环境,发挥幼儿园和家庭两个环节的作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责编 张景贤】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试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从社会发展来说,当今社会也是一个倚重德来发展的社会,对道德和德性的弘扬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与民主建设、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问题同等重要且影响人类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去向的重大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有现代性的德育,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正强烈呼唤德育现代性的生成。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德育现代性才是制约德育实效性的根源,当前德育实效性不高,根源正在于其现代性不足。

一、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内涵

现代性是相对于传统性而言的,从存在方式或表现形式上看,它体现于道德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价值、内容、过程、方法、手段、途径等方方面面,而从存在特性上看,道德教育现代性则是现代德育(相对于传统德育)综合特征的表征,含有科学性、民主性、终身性、性、主体性、发展性、全民性、世界性等特性,其核心特性是主体性与发展性。“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幼儿德育现代性就是坚持以幼儿为德育主体,在发展性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启发、引导与幼儿的认知、体验、践行的互动,促进幼儿德性健康发展。德育现代性要求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必须走出以往片面主知、主情或主行的德育模式,走向知情行协调发展的德育模式。在现代性的吁求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使自身工作更贴近幼儿心理特点,而且要不辱使命,认真反思在社会现代化背景下幼儿德育的发展理路及其功能价值。因此,幼儿教育者就要从理论上来充实幼儿德育的现代性基础,即道德教育哲学和道德教育心理学。

二、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哲学基础

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对人已从多方面提出了要求,而最根本的是要求人从唯知是求、唯知是德的“知性人”困境中解脱出来,将人的发展融入社会、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之中,建构起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德性人。自然,要完成人自身这一伟大转变的任务就要从幼儿抓起,要让幼儿德育走出传统重智轻德、重护轻养(修养)、重教轻育等诸多一重一轻的怪圈,真正使幼儿德育建基于现代性之上。从道德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德育要认真反思并处理好以下若干重要问题:

一是道德教育与习俗教育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道德与习俗同属社会规范,但习俗是非道德性社会规范,道德既有个性也有共性,而习俗则是特定社会的一致性认同或的规定。对幼儿道德教育来说,如何看待道德与习俗的关系,涉及到对幼儿德性价值的不同认识。有些幼儿教育工作者倾向于认为幼儿还处在道德睡眠时期,对幼儿谈道德不切实际,有“小题大作”之嫌,他们往往以习俗教育代替道德教育,认为幼儿需要的只是遵守。显然,“单纯服从并不是道德,道德不只是盲目地接受习俗和传统”。

二是道德、社会准则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幼儿是否需要自己的道德选择?不少人认为幼儿太小,还不懂得选择,其实这是对幼儿作为道德主体这一事实的极大漠视。无视幼儿的道德选择,道德教育就只能是成人的意志,是成人的随意干预和强迫控制,所培养的也只是一种“听话”道德。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公设,“‘道德的’不仅指服从和适应特定社会所认可的习俗和规则的行为,而且指个人在面临各种不同原则和行为时所作的选择行动”。

三是纪律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教育者习惯将纪律诠释为对外在强加的各种社会准则的服从,是控制孩子的一种手段。这种纪律观值得认真反思。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结果,而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方法”,作为一种教育的结果,其目标状态表征为“自觉纪律”(即不论有无监督,主体能始终做出正确的行为)。比较上述两种不同的纪律观,可以发现包含于其中的各自不同的道德主张和明显不同的道德教育取向,在前者纪律是一种工具,有很强的成人取向,而在后者纪律则成为发展的目的,是一种儿童取向,纪律不再是束缚儿童自身的一种手段,而成为有益于儿童发展的发展性纪律,即实现了纪律教育由外在控制到内在自我调节的恰当转换。

三、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心理学基础

而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启示,道德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问题更为转向儿童自身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方面,这使得传统单向度的社会决定论道德教育彻底走向它的尽头。突出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体验、移情与社会行为,二是关于选择、建构与道德发展。这两个方面的理论及其应用对于提高幼儿德育现代性水平,增强其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当代道德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之一是确立道德品格自我建构的普遍范式,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关于“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的观点,人的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一些固定不变或与情景无关的特质,正如“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道德品格是儿童对情景选择并与情景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结果。自我建构观强调品格建构的主体性和情景性特征,突出了品格变化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情景支持等因素的作用,应该说对幼儿道德教育富有指导意义。

其次,体验正被学界认为是道德生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就幼儿来说,研究表明,幼儿一般还不会明确考虑行为的道德后果与做出道德上的自我批评或自我反思,其道德体验源于行为的直接结果。这种特点的体验方式连同成人对他的处置方式一起共同决定了幼儿是一个“愉快的生活者”还是一个成人眼中的“侵犯的快乐者”。

是移情,一种替他人着想的道德能力。目前,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一致表明,儿童亲社会道德行为同移情能力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禁止性道德行为则同负疚、羞愧以及厌恶感联系在一起。

总之,发展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幼儿道德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道德教育对幼儿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幼儿道德教育论文:新时代实施幼儿道德教育之我见

跨入新时代,幼儿德育活动的课程化,为他们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保障了时间,更引导教师对这项任务给予更多的重视。要让抽象的道德观念入耳入心,关键要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对于理论学习能力尚未发展的幼儿更是如此。一直以来,我园不断强化“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理念,确立“道德立园,文明育人”的办学宗旨,把德育目标融入活动课程,积极创新德育载体,有效地加强和改进了幼儿思想道德建设。

一、大兴文明礼仪之风,创办“文明绿色幼儿园”

文明礼貌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貌教育,对培养文明、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工作中我们也始终将文明礼貌作为幼儿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幼儿进行培养教育,提出了“文明人建文明园,文明园育文明人”的办学宗旨,以“礼仪文明教育”为核心以“争做文明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开展“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社会讲公德,在家讲孝顺”的教育活动,利用以图为主的宣传栏和“好人好事园地”等教育平台,使每一层走廊、每一面墙壁、每一间教室都成了“文明育人”的阵地及展现文明礼仪的窗口,使幼儿基本做到了“把礼仪带进幼儿园,把谦让带给同伴,把孝敬带给长辈”,自觉保持园舍的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说脏话,和同伴友好相处。

二、培养幼儿心中有他人,学会分享和谦让

调查表明,我园有部分幼儿是缺乏分享和谦让行为的,特别是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比较普遍:有的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有的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就哭或抢;有的想玩没达到目的就伤害别人(踢人或抓人)。这都表明幼儿十分缺乏分享和谦让的意识与行为,使得这些幼儿大多性格孤僻,不会与同伴相处,处处总以自我为中心,这主要是在独生子女家庭里,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在“独”的家庭氛围里,生活在富裕的物质环境中,要什么有什么,单向的爱使幼儿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形成了众人为我的中心定势,长期处于被关爱的氛围中,无须学习关心他人,势必强化幼儿的自我中心,使幼儿的自我中心向社会中心的转化发生困难,难以培养幼儿的“分享的观念”和“感恩的心”,甚至有的家庭吃饭时好的菜让孩子一人独吃,看电视遥控开关由孩子主宰,家里来了小客人,孩子竟不容许妈妈把食品送给客人分享。针对这种问题,我们主要通过家园共育的途径, 帮助幼儿从学会关心他人开始,提高其体谅、安慰、关心、谦让、奉献等社会行为水平。

三、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热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热爱幼儿,这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个教师不可缺少的思想品质,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幼儿可塑性较强,如何将德育教育贯穿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这就需要教师必须了解、热爱幼儿,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可爱而去爱,而是由于爱才可爱。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爱”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将以“爱的传递”作为幼儿德育的核心,把孩子们最爱过的各类节日“利用”起来,把德育教育贯彻在幼儿一日活动中。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饭、洗脸、穿衣、叠被子……,教师运用奖励和表扬的方法要求孩子一段时间,孩子不仅手变巧了,小脑袋变灵了,每天劳动习惯也养成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决非一暴十寒所能奏效,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失时机地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成人要捕捉各种教育契机,将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放在幼儿起床、盥洗、吃饭、睡觉、待人接物、整理日常用品等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领会社会的道德要求与期望,引导幼儿知晓道理,指导他们付诸行动,反复练习,从而培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为合格的小公民,是一项光荣而又长期艰巨的任务,无论衣、食、住、行、玩哪一方面,我们都会面临着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这充分说明了育人工程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而育人又以育德为先,品德教育作为育人工程的核心和内核,应当从早抓起。3~6岁幼儿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训练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和巩固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启蒙时期。所以应当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及时向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为个体发展奠定坚实的良好个性和品德素质基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