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药品专业论文

摘要: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岗位能力,为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建议。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校企合作单位和毕业生进行岗位能力的调查,认为课程体系改革应当通过设置合理的课程模块和创新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职业素养、岗位胜任能力。
药品专业论文

药品专业论文:浅谈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实验室的药品管理措施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实验室的药品管理措施

我院畜牧兽医系有5个专业,包括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宠物养护、兽医医药和实验动物。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实践教学的比例不断加大,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教学都在60%以上,除少部分(约10%)实践课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外,其余实践教学都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室承担了所有实践教学任务的50%左右,学生和教师在实验室每天都要使用各种药品,其中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化学药品;有动物手术的麻醉药品;有疫病诊断的生物试剂盒等。药品种类的多样化,管理难度较大,笔者在畜牧兽医实验室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就畜牧兽医实验室药品管理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实验室药品管理方面存在的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主要问题

1.实验室药品存放分散。畜牧兽医专业经历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办学水平评估”及“部级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新建了“胚胎移植中心”、“种禽繁育中心”和“宠物训养中心”三个校内实训基地,扩建了“动物医院”和“兽药生产与检测中心”两个校内实训基地,加上原本有动物药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营养与饲料检测、动物疾病诊疗、动物手术、兽药检测等十五个实验室,便于教师进行实验,各实训基地及实验室都配备了药品,导致药品分散,达不到药品的共享,时间久了存在大量过期药品,尤其化学试剂过期的数量比较多。

2.教师的实验药品采购计划与开设的实验项目存在差异。学院耗材管理办公室要求,在每学期的期末上报下学期实验耗材计划(包括实验药品计划),教师虽然有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书,但是通常还没有做出实验、实习及综合实训的教学计划,就报了实验耗材计划,这样就会造成耗材与实验内容不相符合,作为耗材一部分的药品也不例外,存在差异,导致药品多余或不足。

3.药品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药品是搞好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保障。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支撑,必然在药品的采购、保管、使用等方面出现问题。除常规的药品管理制度之外,要完善特殊药品(麻醉药、毒性药品、生物制剂)的管理制度。

二、提高畜牧兽医实验室药品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

1.建立药品申请、审核、审批制度。教师根据实验、实习和综合实训计划,制订药品采购计划,由实验管理人员审核并统计,在清点库存药品的基础上,取消库存药品中的申购药品,综合考虑药品使用情况,适当的补充药品,进一步完善申报计划并签字。然后经系部主任审批签字,交学院中心实验室耗材管理办公室,根据学院经费情况审批并采购。药品申购只有层层把关,才能防止重复购买带来的过期浪费。

2.建立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建立药品分类及保存管理制度,降低损耗,防止事故发生非常必要。实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药品试剂的性质、分类与存放保管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实施分类摆放好药品。畜牧兽医实验室药品有以下几类:(1)化学药品:化学试剂按无机物、有机物分类存放;无机物按酸、碱、盐;盐类中按金属活泼性顺序分类存放;不同性质的药品要分类摆放,氧化性和还原性强的物质就不能放在一起,一旦发生事故就会产生爆炸。如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就要离还原性材料远一些;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也不能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混合后会放出大量的热,也会产生危险;容易自燃、或者受撞击能爆炸的材料要单独放置,离其它材料远一些;易挥发的材料需放置在通风柜里,好不要放在密闭的地方;有毒、有害的物品需要做出明显的标记。,在药品柜上的位置,标出药品名称,并且在记录本上写药品的数量。(2)兽用药品:根据畜牧兽医实验室常用药品类型,本着便于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原则,一般分为以下几类:注射剂、片剂、散剂、溶液剂。注射剂种类多、数量大,按药理作用分为:抗菌药、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泌尿生殖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和消化系统用药等几类。分柜或分层摆放这些药品。(3)生物制剂:根据试剂要求存放,使用时严

格按照说明书使用。(4)特殊药品:畜牧兽医实验室的特殊药品主要指麻醉药(如陆眠醒、舒泰、巴比妥类、静松灵等)和有毒化学试剂(如亚硝酸盐、丙酮、有机磷类),依照《药品管理法》,对这些药品实行特殊管理。①采购应做好年度计划,按规定逐级申报,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到指定兽药公司采购。②入库应按最小单位包装逐支逐瓶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③药品存放在加锁的铁柜内,专人负责保管和领取。④药品仅限本系兽医实验和科研使用,不得转让、借出或移作它用,严格按规定控制使用范围和用量,实行领用经申请、审批、双人登记签字的制度。未使用完及时归还库房登记入库。

3.建立生物制品低温保藏领取制度。畜牧兽医实验室生物制品主要有:疫苗、诊断抗原及阳性血清、疾病诊断液及生化试剂盒,具有价格贵、运输、保存条件要求严格等特点,采取集中保存专人管理的有效措施。药品入库时,至少有两名人员参与,做到账物相符,使用时认真填写领取登记表并签上姓名日期,表示经手认可。有两点建议:一是后勤部门保障实验室冷藏设备的正常供电,如有特殊情况要提前通知。二是实验管理人员应该经常注意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关掉电源停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想办法妥善保存好生物制品。

4.建立药品定期核查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药品的库存清点制度,对库存试剂必须定期检查,发现有变质或有异常现象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贮存条件和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相关领导处理。发现试剂瓶上的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立即贴好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兽用药品及生物制品要重点核查有效期。

5.建立完善的药品报废销毁制度。原则上失效、过期、破损的特殊药品每年报废一次。对于兽用失效、过期药品,如注射剂、片剂、散剂、酊剂等,可以暂不处理,特别是过期药品出现变色、沉淀、分层、析出等变化时,可放在展示柜内,供学生在药理课上作为识别过期药品的样品。

6.实行药品计算机管理。实验管理人员将实验室各类药品的规格、数量、有效期及具体柜号输入计算机,实行计算机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实行全院范围内联网的管理模式。定期更新网上资料,有利于相关系部及中心实验室及时解药品情况,在审核采购计划时作为重要依据,控制了药品重复购置带来的过期报废损失。帮助使用者在网上快捷查找所需药品,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

三、结束语

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及实验室管理工作需要相关领导关心和重视,需要一整套完整科学管理制度,并能执行到位。实验管理人员要掌握科学管理知识,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室工作中,学院应该经常组织安排实验管理人员到相关学校参观学习,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坚强的保障。

药品专业论文:浅析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韩瑞亭 万春艳 郭秀梅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药品经营与管理 专业实训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由课堂走向实习和就业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越来越发挥出它的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三阶段,渐近式”实训教学模式的建设,为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依托具有三十余年历史的校办制药企业——牡丹江温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起来。2003年11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其实训基地被省教育厅确立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制药人才培训基地。本专业对黑龙江省的三十多家医药企业进行了职业群与岗位群的调研,了解到企业用人机制、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对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根据调研分析,充分挖掘校办企业资源,与专业发展相结合,提出建立了“三阶段,渐近式”实训教学模式,将专业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成功构建了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新模式。

一、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三阶段”。把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6个学期根据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4学期为及时阶段,主要在校内实训室进行技能训练;第5学期为第二阶段,主要在校办企业进行药品生产岗位实训;第6学期为第三阶段,主要在校外生产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训练。

2.“渐近式”。根据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由底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自然规律,让学生的实训由基础到综合分阶段完成,渐近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

3.“实训教学”。主要由实验课、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三个部分构成。

二、总体框架

1.目标设计。通过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打破原有各课程实训中的界限,使各门课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衔接,实现本专业课程实训教学内容的整体化,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2.基本思路。及时,以各课程实训内容间的纵向联系为纽带,递进式地设计各阶段的实训项目,不断实施与验证,进行实训项目的重组与优化。第二,根据各阶段课程实训内容的特点,依据现有条件,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技能训练与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以期达到的教学效果。第三,根据各阶段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不同,针对各阶段设计不同的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技能进行的评价与考核。

3.实施方法。及时,编制《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标准》,标准包括各阶段的课程内容及对应的实训内容、实训项目及评价标准、考核方法及依据等。

第二,根据《标准》的总体内容分阶段实施。前4个学期为及时阶段,主要依托校内的24个实训室,在校内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主要进行药物制剂、检测、中药鉴定及微生物培养、发酵等单项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前具备初步的药物生产及检测技能。第5个学期为第二阶段,在校办企业——温春药业进行岗位实训,主要进行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原料药等的生产及检测实训,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生产操作技能,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药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及质量管理,为下一步的校外实训做好准备。第6学期为第三阶段,把学生送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轮岗训练,主要的训练内容是药品经营企业的市场调研、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及运行、药品的gsp认证管理、药品的营销及用药指导等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训采取“实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实现了人才培养“从理论到技能,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的全就方位立体过渡,真正实现了学生就业的零距离。

第三,技能训练与技能竞赛、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近三年来,本专业教师积极组织系内技能竞赛,调动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每年都组织药物制剂、药物检测、中药鉴定、微生物检测及药学服务等技能竞赛,以赛促练,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的主动性。按照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并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将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课程设置有效衔接。充分利用学院拥有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农业-152站)的有利条件,不断拓展职种、职级,实现专业的主要实训项目均有相应的职种与之对应。现已开展生化药品制造工、中药调剂员、药物检验工、药物制剂工、医药商品购销员等工种的鉴定工作。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从2007年起,规定凡是岗位或技能有相应考核标准和技能证书的课程,相关专业学生必须考取相应技能证书,并作为相应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经过几年努力,实践教学的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基本实现毕业就能顶岗。

三、保障措施

1.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实训教学提供人力保障。实训教学要求教师既熟悉理论又具备实践经验、既懂理论教学又掌握操作技能。学研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对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一方面,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本专业建立了专任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并给予经费资助。几年来,本专业教师累计有6人次分别到牡丹江友搏药业、北京养生堂药业、黑龙江泰华药业等校企合作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或担任职务,教师们在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职业能力,并能将一线的技术要求和实践经验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聘请校企合作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主要承担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实践教学任务,并逐步引进企业生产技术人员担任校内实训指导教师,形成了部分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2.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实训教学提供实践平台。我院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具体思路是:立足校内,充分发挥校办产业的作用,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本专现设有药物理化与分析实训室、药物合成实训室等24个专业实训室,这些实训室能开展校内实践教学工作,共同支撑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的校内实训。充分利用校办企业——温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该公司成立于1969年,拥有药品生产线5条,有注射液、颗粒剂等剂型,可生产五大系列35个品种,可使学生正确掌握原料药、半成品和成品检验以及工艺过程质量监控的技术,是学院制药技术类各专业学生的校内实训基地。与此同时,本专业还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黑龙江省佳木斯晨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养生堂医药有限公司、哈尔滨三阳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春一王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16家医药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这些校外实训基地每年为本专业提供大约一百多个实训岗位,能充分保障学生的顶岗实训质量。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三阶段,渐近式”实训教学模式建设三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还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本专业的实训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如课程改革不够深化,校外实训教学与考核难度大,部分校外企业的合作达不到目标要求等。可见,要想真正开展好实训教学,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实训教学目前存在着各种困难,但是我们坚信,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教学质量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会进一步完善“三阶段,渐近式”实训教学模式,找到一个使学生、企业、学校三赢的实训教学模式。

药品专业论文:药品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摘要:

探讨高职高专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教育部近期文件要求将现有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合并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专业合并需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整合,适应专业发展和市场需要。该文对此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考核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以下简称高职专业)设置管理,指导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高职专业,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制定高职专业目录(2015年)。其中将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等六个药品制造类专业合并为药品生产技术。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满足合并后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需要,结合我校当前教育资源和教学改革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制定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并具有我校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专业现状

目前,在我国旧的普通高职专科专业目录中药品制造类专业有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等六个专业,专业类别繁多,学生填报专业时不知道这些专业间的区别和联系,尤其化学制药技术与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与生化制药技术不好区分[1]。同时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也根据自己企业情况选择相应专业,导致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到其他专业对应企业就业。药品制造类专业划分得过细、专业面太窄无形缩小学生的就业面、限制了专业口径,不利于复合人才的培养、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2]。在这大的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将药品制造类相关专业合并为药品生产技术,有利于学生更好就业和满足市场需求。

2根据专业调整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以强化培养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建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新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2.1制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广泛的社会调研,召开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座谈会、认真听取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了解该专业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表现以及对毕业生的评价,以便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就业面向。组成了由企业专家,校内领导、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由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听取了对该专业的教学培养方向、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等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职业面向、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修订,突出了初始岗位群和拓展岗位群、职业能力、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2.2构建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遵循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成长规律,对接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构建了以“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为职业能力培养主线的课程体系[4]。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综合实践课,选修课程包括公共任选课和专业限选课。

2.2.1公共必修课

按照教育部统一要求开设形势与政策、英语等公共必修课;针对学生目前比较严峻就业形势,开设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针对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发生率比较高的情况,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从正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指导,主动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有效控制自我、正视现实。同时开设相关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以利于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及心里素质的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发展的专门人才[5]。

2.2.2专业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基本知识、强化实际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同时为专业课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合并为药用基础化学,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合并为人体解剖与生理,为了适应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检测岗位的现代检测技术需要单独开设仪器分析技术,也为后期学习药物检测技术课程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为了体现原有生物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两个方向,同时开设了生物化学、药学微生物基础技术、天然药物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实用性、能力和素质,注重学生适应现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开设药物检测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制剂设备等十二门专业课。为了进一步完善“双证书”制度,促进“课证融合”,将考证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2.2.3综合实践课

为了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学科关联与沟通、校内实验教学与企业真实场景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工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校内验证性和重复性的实验内容,增加了实践性、技能性、工艺性综合实践课,利用我校中央财政支持的生物制药实训工厂和药品检测中心,开设了贴近生产和检验的药物制剂生产技能实训、药品检测技能实训。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一些验证性和重复性的实验在药剂实验室开设,一些实践性、技能性、工艺性综合实训在生物制药实训工厂内进行,保障了学生有足够时间、足够机会进行实际动手训练,校内的实验实训课占到课时总数27%,加上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实验实训课数和理论课数比高达1∶1。

2.2.4选修课

选修课程包括公共任选课和专业限选课。公共任选课包括大学语文、美术鉴赏等十六门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学校教务系统进行任选一门课、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教学和考核,有利于学生发展个人兴趣爱好,提高情操。为了提高学生文献查阅能力、为后期撰写毕业论文或专业综述提供帮助,开设了药学文献检索;为了扩展学生就业面,增设专业拓展课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市场营销学、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学生可以根据以后就业方向从四门专业限选课中任选两门进行学习和考核,考核成绩录入学生成绩档案,也作为是否能够毕业的一项指标。

2.3完善考核制度,构建合理、多方位的考核体系

在校学习期间课程考核分考试或考查两种方式,成绩采取百分制形式,考查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考试由全校统一安排时间进行,凡有国家统一能力等级考试的均参加统考。在实习期间,由实习的科室(部门)进行不定期考核,结束时、由实习的科室(部门)给出实习鉴定,根据学生实习期间表现采用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成绩不合格者不予以毕业[6]。毕业考试进行专业技能考核,考试时间考虑到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毕业考试安排在学生进实习点前组织考试,毕业考试内容包括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基础综合知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专业综合知识,凡获取专业相关资格证书可代替专业综合知识成绩。毕业实习结束后进入毕业论文或专业性专业综述撰写阶段。修满本专业规定所有课程且成绩全部合格,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专业性专业综述,并符合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及我校学历管理的要求,授予国家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文凭。

作者:刘东平 赵宝林 廖启元 刘娱姗 经嘉 单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药品专业论文: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调查研究

摘要:2015年教育部在高职专业目录中增设了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并于2016 年开始招生,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对该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药品服务与管理;人才需求;岗位能力

2015 年教育部调整了高职专业目录,食品药品管理类中增设了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并于2016 年开始招生,如何构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成了职业院校迫在眉睫的难题。深入医药行业调研,了解医药企业对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对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调研内容

1.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为药品监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医药生产、批发、零售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以及在医药行业从业的毕业生、实习生,其中涉及药品生产企业2家,药品流通企业8家,毕业生、实习生60人。

2.调研内容

(1)从药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获取如下信息:医药批发、零售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2)与医药生产、批发、零售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召_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表获取如下信息:医药企业对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要求;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员对本专业所从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剖析。

(3)与毕业生采取座谈,个别面谈,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如下信息:对本专业知识、技能、素养及岗位从业素质要求的认识;对本专业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3.调研方式

主要采用召开座谈会、个别面谈、访谈调查、发放问卷调查表等方法。

二、调研结果分析

1.人才需求分析

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医保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我国已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与此同时,医药企业的经营理念已开始从营销转向专业服务,保障药品质量并做好更、更、更贴心、更多渠道的用药指导和健康管理的专业服务,将成为未来医药经营企业的发展趋势。

调研显示,在医药企业从事岗位中,高学历层次则倾向于质量监控岗位、研究开发等岗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服务技能型操作,例如医药零售企业的健康顾问、营业员、电商客服;医药批发企业的质管员、保管员、养护员、购销员等。而目前医药企业都在发展慢病管理、医药电子商务,高职专科层次具备药品服务与管理技能应用型人才十分稀缺,满足不了用人单位需求。

2.岗位能力分析

结合调研结果,笔者对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对接的主要职业岗位及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总结分析如下:

用药咨询与指导岗位(核心岗位)

岗位要求:能够进行常见疾病的用药推荐,提供正确的指导用药,确保顾客用药安全。能够对(中药、西药)处方进行调配。

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具备较强的药品药理作用、制剂、规格、主要临床用途、用法与用量、主要不良反应等的介绍能力;具备问病荐药与处方分析能力;具备人际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公共关系、商业礼仪等能力。

医药商品购销岗位(核心岗位)

岗位要求:能够结合医药商品及医药市场的特点,进行药品购销的商务谈判活动;能够应用销售技巧开展医药商品销售;能够运用药事管理与法规知识对药品进行有效管理。

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具备医药商品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销售技巧、必备的沟通协调能力、社交礼仪知识,能够建立与维护同客户的良好关系;具备公共关系、商业礼仪等能力。

医药仓储管理岗位(相关岗位)

岗位要求:能够对入库和退回药品进行验收,进行有效期药品的管理;能够对药品进行保管与养护,保障药品在保管期内质量稳定;能够按要求处理药品发货,并做好相应记录,能够对库存商品进行系统盘点。

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具备药品管理法律及专业知识;具备医药物流、财务管理等基本能力;具备文案写作、EXCEL、WORD等日常办公能力。

医药电商客服岗位(相关岗位)

岗位要求:能够通过网络进行用药及健康服务咨询;能够完成网店日常销售工作,为顾客导购,问题解答;能够解答客户咨询,促使买卖的成交;能够接单、打单、查单等处理订单及顾客的售后服务。

对学生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具备问病荐药与处方分析能力;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具备电子商务基础知识;具备网络营销知识和技能;具备产品推广及活动策划能力。

三、讨论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调研结果显示,真正符合企业所需的高职专科层次药品服务与管理技能应用型人才十分稀缺。因此,医药类学校应紧跟时代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提升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素质

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应以职业岗位为依据,培养的专业人才应能够从事药品服务与管理工作。

3.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依据岗位能力分析结果,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药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基础课程方面建议开设:药用化学基础、中医药学概论、中药调剂技术、药品营销心理学、临床医学概论、药剂学基础、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程;专业核心课程方面建议开设: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基础药学服务、药事管理与法规、医药市场营销、药品储存与养护、商务谈判与销售技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医药电子商务等课程。同时建议开设配套的实训课程:商务谈判实训、药品零售服务综合实训等课程。

药品专业论文:民族地区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摘 要】本文分析民族地区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学生的德育现状,阐述民族地区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学生对口就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提出通过确立专业课程教学德育目标、开发校本德育渗透课程教材、加强实践教学、搭建就业创业合作平台、发挥教师垂范作用等途径,在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教学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民族地区 中职 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 德育渗透

近年来,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并通过师德建设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大力推进师德建设的同时,鼓励全体教师将师德建设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即结合自身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实施德育渗透。德育渗透是指教师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道德品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按照各专业学科特点,挖掘其德育内涵,促使各专业学科同德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教学的德育功能。笔者所在的药理学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合力开展了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促进了教师师德建设的同时,也提升了中职生的道德素养,为培养德智体发展的毕业生打好基础。

一、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的学情和学生德育现状

(一)学情分析。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学生中普遍存在年龄偏小(多在 15-17 岁)、缺乏学习动机、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大多数学生无学习压力,自主学习意识缺乏,学习兴趣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合理分配学习时间,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控制能力不强,听课效果差,学习成绩令人担忧。

(二)德育现状。因社会认同度较低,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学生易缺乏自信,自卑感强。同时,养成教育欠佳,存在享乐主义盛行、苦难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模糊、理想追求困惑等现象。受传统教学观念及模式的影响,该专I的德育工作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教学基本上围绕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而进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加强德育渗透教学,是中职药剂专业教师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助推中职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学生对口就业的职业道德要求

(一)毕业生对口就业调查情况。根据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近 3 年药剂专业学生就业的调查数据显示:有 82.5%的毕业生就业于药品零售企业,3.3% 的毕业生就业于药品批发企业,其余 14.2% 的学生就业于医疗卫生单位或其他行业。可见中职药剂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场所是药品零售企业,主要从事的岗位工作是药品销售。2016 年 6月,笔者参与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药剂专业建设课题调研工作,到区内外多家药企和药品零售店进行调查,绝大多数的企业对新进员工的素质要求排在首位的是职业道德,其次是专业技能。由于该专业学生对口就业岗位的特殊性,给专业教师提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职业道德。而中职卫生学校德育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为实现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在校学习期间要将理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药品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营销人员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其在工作期间的个人形象及职业道德素养反映了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而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能为药品营销从业者树立自身的职业形象、拓展个人业务,还能维护营销人员队伍和企业的形象,同时能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因此,营销从业人员在从事营销业务工作中要树立职业理想,履行好职业责任和义务,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竭诚服务、团结合作、文明礼貌、举止大方等。由此可见,在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确立专业课程教学德育目标。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德育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在药品营销企业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药品经营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药品营销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好坏、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医药、药患、医患等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要求该专业的所有任教教师,必须根据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岗位需求,明确该课程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同时,要求教师课前充分研究德育实施的步骤、方法,课堂上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渗透德育,课后结合德育做好相关德育考核。

(二)开发校本德育渗透课程教材。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教材虽然为开展德育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教材没有明确的营销道德方面的内容,由此学校要求所有该专业任课教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岗位职责要求,挖掘出关于营销道德的内容,开发符合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的德育教学素材,便于师生教学,易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三)加强实践教学,渗透德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现代药品营销企业及医疗卫生机构对从业人员不仅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求新型人才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这意味着中职药剂专业教师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渗透德育,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职业素养需要在实践中尝试和训练,而在学校的实践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途径。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实训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操作规范要求,笔者就模拟药房(药店)实训课说明。模拟药房(药店)实训课是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重要的专业操作课程,有助于师生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融合,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自身的就业环境,有助于学生了解未来的职业岗位职责。在学校的模拟药房(药店)实训室,所有制度都上墙,在开展实训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熟知有关规章,做到要求与行为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反复渗透规则、规范着手,从而让学生自觉领会并内化为习惯。实训前教师示范操作时模拟药房(药店)卫生、物资、人员的方面的要求;实训教学中教师严格按照岗位工作要求反复示范和强调操作规程,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实训后针对当节课违反药房(药店)实践操作规范的行为及时点评,加强学生对操作规程的认识。实训结束后,指导学生将各项实训操作工具、物资归类摆放整理,并要求学生清洁模拟药房(药店),恢复操作前的状态。这些都能增强学生的规范使用意识,培养学生细心与严谨的习惯。

另外,学校每年对即将赴各实习点学习的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二年级学生,开展为期 2-4 周的实习前强化训练。训练期间,指导老师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出发,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帮助学生在强化训练中树立职业意识,履行岗位职责,增强诚实守信、团结合作、文明礼貌等职业素养,提升学生个人综合职业道德素质。

(四)搭建就业创业合作平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就业创业实训基地,便于教师的企业实践,提升教师职业指导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到企业见习和实习。由此,在教学中,校企双方教师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和中职德育要求,充分整合职业道德和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育,提高他们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和团结协作等职业素养的认识。通过搭建就业创业合作平台,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不但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也有利于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而且还能帮助企业获得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零距离衔接,从而更好地满足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五)发挥教师垂范作用进行德育渗透。学校通过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通过“请进来,派出去”、药企实践、“一对一”传帮带等多种培养方式,提升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充分发挥专业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和指导作用;在校园内打造“树立典型,创先争优”的垂范氛围,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以教师个人爱岗敬业、严于律己、认真负责、勇于创新、勤于学习和乐于钻研的工作态度和学术精神引导、感化和影响学生,使得德育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各专业各课程教学当中,从而帮助学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综上所述,中职医药卫生学校在推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加强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建设,依托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和道德素质的提升。同时也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好专业课的必要性和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使得该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有利于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简介】黄中天(1975― ),男,广西平果人,百色市民族l生学校药学讲师,研究方向:药学课程教学研究。

(责编 江月阳)

药品专业论文: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提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成为成为必然。本文结合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开展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提高实验(实习)教学条件,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药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1.吉林省教育厅2015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课题“药品营销专业职业技术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编号:2015ZCY263

R9-4;G712

药品经营与管理(旧版:药品营销)专业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传统专科专业之一,该专业以中药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为支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培养具备药品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在中药相关企事业单位,生产部门或自主创业,适应中药材识别、鉴定、管理、营销、策划及时线需要的,具有医药贸易、中药材经营管理、营销技能的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一、凝练培养目标,强化毕业要求

一是以高校转型发展为契机,社会需求为导向,继续贯彻落实药品营销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营销、管理、交易等方面的能力整体培养目标未改变,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二是课程结构由传统三元结构即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调整为3+1结构即通修课程模块、专业平台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素质教育类模块,更加重视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三是减少必修环节,必修课程学分由80学分缩减为40学分,增加能力、拓展环节,其中选修课程由18学分增加为38学分,实践及能力培养增加到40.5学分,学生拓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自主学习的时间及权利,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技能培养

一是专业骨干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设《中药学》、《药事管理》两门主干课程,加强学生对中药学、营销学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及掌握;二是学院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实行课程模块化运行,使每门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一致,教学内容符合生产实际需要,教学方法符合课程建设要求。三是提高实验、实践教学比例,使学生掌握药材识别、鉴定、分类、销售、管理等技巧,培B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不同学期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实习前要有计划、实习中有指导教师进行指导与管理,实习后要有总结及评语,其中顶岗实习要有实习单位鉴定意见,通过实验、专业劳动、教学实习、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三、产教融合,服务地方

一是结合吉林省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适合本地企业所需的职业技能人才。学院近年来先后与吉林大药房等20余家药品经营与销售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机制,企业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建设过程中来,使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需要;二是每年定期或不定期聘请企业专家到学院进行授课或专题报告,使学生了解前沿知识,掌握企业经营销售实际,开拓学生视野,通过多年来合作与交流,学院累计向企业输送1000余名学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四、形成“四结合、一保障”职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学院自该专业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条件与方法、形成”四结合、一保障“的职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

1.职业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一是每年定期派遣教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熟练掌握职业技能本领,加强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经过教师培训与管理,药学经营与管理专业双师型比例达到62.5%左右,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资格80%以上。其次优化课程体系,充实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境。三是通过采取课堂讨论、作业和小论文、现场销售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进行研讨式教学,使创新能力的培养由“点”到“线”到“面”,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2.职业技术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以学科为依托职业技术与教学互动,及时地将职业技术引进实验教学,更新、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职业技术训练的新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3.职业技术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把学生在一或二年级时就分配到指导教师,实行导师制,让学生参与指导教师所在课题组的技能活动。导师指导学生围绕指导教师所在课题组的职业技术工作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引导他们运用职业技术所必须的创造精神、实践精神去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主动跟踪学科前沿,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4.职业技术与顶岗实习相结合。职业技术与顶岗实习相结合,使学生进入企业,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企业发展的运行规律,根据个性,从事不同的岗位,以岗代练,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5.制定科学的学生考评和奖励制度,激发学生从事职业技术的热情

根据专业特点,每年定期举办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指定科学的学生考评和奖励制度,营造职业技能训练氛围,丰富学生第二课堂,不断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与创新意识.设立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奖励基金,保护和激发学生参与职业技术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之,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在高等学校中加大职业技术人才创新素质模式的研究,它不仅是我国高等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高校解决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

作者简介 张国锋(1980-),男,讲师,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

药品专业论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中职药品营销专业中的应用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药品营销人员往往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也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医药行业在不断发展,但医药营销人才队伍中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却良莠不齐,非科班出身的从业人员不在少数。随着我国医药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医药营销模式的不断更新,既有一定的医药专业知识,又有市场营销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医药从业人员,是中职药品营销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医药营销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医药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以及高超的销售技巧。因此,药品营销专业是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然而,药品营销专业课程多半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从目前药品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看,虽然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穿插了一些实践内容,但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要脱节。随着企业对医药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要培养出专业技术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医药行业营销人才,就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笔者以药品营销的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尝试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较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提供教学案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包括案例准备、案例讨论分析、案例总结三个环节。教师在课前或课堂教学过程中,选取与授课内容联系紧密的医药企业案例,并将授课内容融入案例中,安排学生利用课上或课下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或撰写分析报告,或给出营销战略方案等,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点评。教师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展示及点评之后,进行归纳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针对案例中学生讨论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重点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该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较适用于医药营销类课程的教学。

二、PBL教学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式。该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通过将学习任务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知识技能。PBL教学法比较适合于与医学、药学相关的学科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病例或现实问题,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在结合教材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采用小组作答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教师根据学生作答情况,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对学生作答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点评,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对理解错误的知识点及忽视的知识点重新进行掌握。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自主的学习气氛,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点在学生的积极探索下,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为了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觉分工合作,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对知识点进行较好地掌握。

三、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式开展教学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学习任务以项目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医药调研报告、健康档案建立、健康管理方案设计等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了项目教学法。笔者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项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项目计划。学生在项目计划的基础上,各自在小组内进行项目分工,在小组成员相互合作的模式下,按照已确定的工作方案和工作程序,实施项目任务,在项目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项目任务成果展示,并进行评估总结。学生的项目实施过程及项目的展示呈现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给笔者一个深刻的⑹荆貉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能够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同时,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明确职责,合作积极性高,并能体会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步入职场、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创立了较好的实践平台。

四、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情境,并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模拟情境过程,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比较适合于医药商品的购销、存储、运输等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与真实工作环境高度相似的场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场景模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的任务,让学生在自我角色扮演中理解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例如,在医药商品购销的过程中,教师以真实的门店购销为基础,让学生模拟处理顾客投诉的场景。教师设计相应的投诉原因及门店的实际障碍,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掌握处理顾客投诉的流程及技巧。在结合学生自我总结及点评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该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对理论知识有比较直观的理解,在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兼顾了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手段。

五、学生自助教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笔者受此话的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授人以鱼”的教学模式,寻找如何“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要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比较有成效的方法就是创设积极的课堂环境,采用“自主一互助”式教学方法,打造自主课堂。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笔者注意选择一些内容较为浅显、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查找、整理该章节的有关资料,自我确立讲授的重难点、自我制作PPT,并进行课堂演示,其他小组成员则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进行现场提问,要求演示小组的成员进行解答。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及学生提问及解答的情况,帮助学生将该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概括疏理,并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讲评。学生自助教学法,使学生制作PPT的能力不断提高、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同时,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得到都了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笔者采用上述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将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通过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行动中掌握知识,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教学要有模式,但也不能运用单一的模式,教学模式是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针对教学实际,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

药品专业论文: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摘 要: 本文针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来源情况,结合《有机化学》课时量的安排,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难易程度的把握、教学方法改进、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规范意识,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难易程度 考核机制

《有机化学》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习该课程前学习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为后续所学的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课程包括各类有机物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各类反应机理,内容繁多,理论性强,而且前后知识点连贯性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主要就业方向是在医药生产、医药经营、医药外贸及医药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医药商品的购销、调储、检测及质量控制等工作。为了很好地发挥有机化学在该专业中的作用,我们对有机化学课程在该专业中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专业学生情况现状介绍

教育部为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引导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向品质高等职业院校合理分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决定由高等职业院校在高考前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定录取低控制分数线,确定录取名单,直接报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录取。这种招生形式叫作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考生与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享受同等待遇。生源不足和单独招生政策的开放,使得一些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愿意参加这种形势的考试,据统计,我校2015级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共招生86人,其中单独招生近来的有近50个,而理科生不到10个。这些学生的典型特点是文化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药物大多为有机物,针对专业特点,除大部分专业应掌握的烷、烯、炔、芳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化合物外,还增加了杂环化合物、对映异构章节。这是由于大多数药物含有杂环,而在其同分异构体中,R型和S型、左旋体和右旋体的药效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如“反应停”的S构型体具有镇静作用,能缓解孕期妇女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而R构型体非但没有这种功能,反而会导致胎儿畸形。

三、教学难易程度的把握

据专业管理的具体要求,该课程共48学时,而其他专业则有92学时之多。课时相差之悬殊,这就要求教师很好地把握重点及难易程度。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各类医药生产企业、医药营销企业、医药外贸企业及医药管理等部门培养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医药商品的购销、调储、检测、养护及质量控制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其对理论性要求不高,因此培养学生只需达到认识有机物类别,掌握有关命名、官能团,大致了解每种官能团所具有的化学性质,而对于合成、转化、推导等理论性强的内容不作具体要求。如在讲芳烃的定位规律时,由苯合成2,4-二硝基苯甲酸,不要求掌握具体的合成方法,只需知道它要发生硝化反应、傅克烷基化反应、氧化反应及据位置关系判断先引入的是邻对位定位基还是间位定位基。

四、改进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收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提高学生的兴奋点,增强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教师提出问题,小组同学讨论后回答问题,当某一组同学回答后,其他组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批评指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是主体,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如在讲某种药物合成时,我们可以根据其合成过程,让学生探讨在整个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反应。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各化学反应类型知识的掌握,比直接的知识灌输效果好很多。

五、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

大学的期末考核和中学不同,不会以一卷定乾坤,我们通常采取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的综合评定方式。平时成绩一般是出勤情况和作业,这种考核形式看似合理,实际上有很多弊端。由于班级人数之多,老师无法顾及每个同学的上课情况及作业的原创性,这就出现很多现象,比如坐在后面玩手机、戴着耳机看视频、打瞌睡、讲小话等情况的发生,作业也是拿着同学的一把抄。因此为了体现平时成绩的真实性,可以采取加分、扣分制的方法。学期初把同学们分为几个小组,给予每组同学50分的基础分,小组成员上课主动回答问题一次依情况加一两分,上课有不良现象酌情扣一至三分,加分较高100封顶,扣分扣完为止。根据实际比例来给予小组期末的平时考核分。在这样的考核机制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探讨,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主动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同时分小组考核机制的建立,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不再把学习看作是个人的事,增强了同学间的感情。

药品专业论文:校企合作推进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课程实训教学探讨

【摘 要】本文以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为例,针对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学生就业调查情况,分析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合作推进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课程实训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校企合作 岗位能力需求 课程实训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实现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通过与当地药品经营企业深度合作,建立校外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校内模拟药房,共同推进学校药剂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这不仅发挥了当地药品经营企业参与培养药剂专业人才的积极性,而且也促进学校药剂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实现学校药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本文试以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为例,针对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学生就业调查情况,分析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校企合作开发适应岗位需求的校本实训教材、校企共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实施课程模块化实训教学、校企合作构建技能考核过程性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校企合作推进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课程实训教学的措施。

一、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学生就业情况调查

(一)毕业生就业方向调查

笔者对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近3年药剂专业学生就业的调查数据显示:有82.5%的毕业生就业于药品零售企业,3.3%的毕业生就业于药品批发企业,其余14.2%就业于医疗卫生单位或其他行业。从调查中了解到中职药剂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场所是药品零售企业,主要从事的岗位工作是药品销售。这需要中职学校不断开发适合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课程,尤其是专业实训课程,以适合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就业岗位能力调查

通过对2015年157名应届药剂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能力方面的调查分析,发现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如销售准备、销售技巧等的掌握仅为10%左右,对岗位工作流程基本不熟悉。由此可见,学校原有的实训课程教学内容需要进行调整,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课程实训教学质量,以满足该专业学生就业后的岗位能力需求。

二、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有待转变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药剂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所有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与药品经营企业间的联系与互动,出现校内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明显脱离职业岗位的现象,从而影响了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人才培养质量。

(二)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滞后

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实训室的布局、设备、GSP(Good Suppplying Practice,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SP)模拟药房的销售相关软件操作系统更新速度慢,远远落后于现代药品零售企业;(2)实训室缺乏药品销售职业氛围,脱离了真实的销售实践情境;(3)在实训室管理方面,校内实训室管理制度不健全,校外见习基地未能正常运行,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未能为学生营造就业岗位管理氛围。

(三)专业课程实训教学内容有待调整

受校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繁重、药剂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普遍偏低、校内外实训条件落后等的限制,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课程的实训教学内容陈旧,没能及时开发适应企业、行业发展趋势的实训内容,特别是一些培养和体现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实训课程更少。

(四)专业课程实训技能考核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中职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课程技能考核评价长期以来都是简单地以期末的一次技能考核代替整门课程的实训技能考核,没有应用过程性评价,未能地评价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从而影响学生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由此,专业课程实训教学需要构建有效的技能考核评价体系,以便对该专业学生进行学习和掌握技能的考核评价。

(五)药剂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待壮大

由于药剂专业教师缺乏与药品零售企业、行业间的联系与互动,企业、行业内的新技术、新技能以及管理新规定在教师队伍中没能得到及时更新,“双师型”教师比例低(占该专业教师的45%),骨干教师极少,难以很好地开展课程开发和实训教学。

三、校企合作推进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课程实训教学的措施

针对课程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职院校应结合自身发展需要,依据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与当地药品经营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提升课程实训教学质量。以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为例,学校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校企合作开发适应岗位需求的校本实训教材

学校围绕就业能力需求,通过对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学生就业岗位的深入调研和分析,根据该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和技能要求,与合作企业骨干人员共同确定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核心能力。对专业课程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针对药品市场营销技术、药理学、GSP概述等核心课程开发适应岗位能力需求的校本实训教材。

在实训教材编写过程中,应注重学校实训教学与工作岗位实际的结合,注重将学历教育内容与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相融合,从而为学生在校的专业技能训练真正变成职业能力训练,实现实训项目与实际工作岗位技能的无缝对接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校企共建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基地

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是影响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校内实训基地(GSP模拟药房)建设中,教师与企业骨干共同规划设计教学基地的功能区及用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不仅集现场课程教学、实训、考证培训与考核多方面的功能,而且还为营造GSP药房的真实工作情境与职业文化氛围提供必要的条件。校内实训基地除可以让师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外,还可以为当地药品经营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考证、考核提供场地,实现学校与合作企业的资源共享。

(三)校企合作实施课程模块化实训教学

在实施实训教学中,药剂专业课程教学人员与企业销售骨干人员,根据药品销售行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围绕销售前、销售中、销售后三大工作模块,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进行与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模块化实训教学,从而强化教学与工作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四)校企合作构建技能考核过程性评价体系

以职业岗位能力和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专业课程技能考核项目与标准,构建技能考核过程性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主要由教师、企业骨干、学生三方共同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体,单元能力考核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通过加强学生职业态度考核,强化过程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与动手操作能力。由此对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行全程评价。

(五)校企合作提升中职药剂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品经营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更看重应聘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因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他们能立足于岗位,为企业解决问题,踏踏实实把具体工作做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把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和行业规范,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企业,要求实习企业的带教老师也要重点将职业操守贯穿于整个实习指导中。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与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六)校企合作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通过实施青年教师“一对一”培养,引导青年教师到校企合作见习基地轮转实践,提高自身的企业实践能力,增加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合作企业还定期选派药品经营企业的骨干到学校开展教学研讨和考核评价,增强学校教师课堂传授知识、技能的适用性。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基于就业岗位能力需求,与当地药品营销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适应就业岗位能力需求的校本实训教材;共建教学实训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可以有效地推动课程实训教学的有效实施,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另外,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教师把握药品经营企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补充教材实训内容,促进学校实训教学与岗位能力要求相适应。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校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可以实现学校、企业、毕业生三方共赢的目标。

药品专业论文: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岗位能力调查分析研究

摘 要:分析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岗位能力,为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建议。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校企合作单位和毕业生进行岗位能力的调查,认为课程体系改革应当通过设置合理的课程模块和创新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职业素养、岗位胜任能力。

关键词:药品经营与管理;岗位能力;调查分析

专业课程体系是社会需求与学校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而岗位能力培养是课程体系设置的落脚点,因此,构建药品经营与管理课程体系必须经过详细的岗位能力调查研究,才能将社会需求更好地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之中。

一、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调查选取12家校企合作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其中药品零售企业5家、药品生产企业2家、药品流通企业5家。

2.调研方法。对12家校企合作药品生产经营单位以及60名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进行样本分析。

3.调研内容。(1)企业调查的主要内容。了解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的人才结构现状、;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职责;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要求;企业对毕业生持证上岗的要求与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企业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要求等。(2)行业企业专家访谈的主要内容。了解药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药品经营、服务企业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建议;对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议。(3)对毕业生调查的主要内容。了解学生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能力培养等情况的反馈;了解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实际工作中得知识短缺等。

二、调研结果

1.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人才结构需求与岗位设置,(1)分析显示,药品零售与流通企业一线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主要集中在高中、中等职业院校毕业,企业经营人员主要为高等职业院校毕业和本科学历层次,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较少。同时,药品零售与流通企业对未来人才需求的学历要求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2)分析显示,在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从事岗位中,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以从事药品购销员、药品调剂员、药品营业员等岗位为主;本科毕业生则以从事质量监控岗位为主,研究生更加侧重从事药品研发岗位。调查显示出低学历层次主要从事服务技能型操作,而高学历层次倾向于研究开发。(3)分析显示,药品经营企业的岗位设置主要有门店经理、药品营业员、库管员、收银员等;药品生产企业的岗位设置主要有药品生产、产品营销、研发等。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入两类企业选择擅长的工作岗位,培养独特的技能。

2.药品企业对药品从业人员的知识要求。为了了解药品企业对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需求,我们从课程体系设置角度队从业人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见表1。

表中显示,从业人员对企业管理知识、药品储存与养护知识的需求较高,市场营销、财务会计、药事管理与法规和市场营销的知识要求次之,整体反映了药品从业人员对药品管理知识和营销知识的需求。药品炮制技术和药品鉴定技术的低需求反映了岗位的差异,调查对象更多从事服务技能型的岗位,缺少详细的药事指导服务。

3.药品企业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从业人员能力与职业素养的要求。(1)企业对专业人员在通用能力方面的要求。通用能力是现代职业人的基本素质,主要指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要获得成功都要具备的能力,是跨职业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调查结果见表2所示。

调查结果表明,药品企业对员工通用能力的要求由高到低分别为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与他人合作共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往和联系、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意识。其中,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能力,表明企业看中员工的自我学习能力,希望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不断提升岗位技能,培养竞争优势。

(2)企业对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药品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包括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知识、技能、行为以及运用这些专业知识的程度等,调查结果见表3。

调查结果显示,按照专业能力的需求程度,由重到轻依次是市场营销能力、储存与养护能力、公共关系、财务能力、药品炮制、药物鉴定能力。

(3)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针对药品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调查分析见表4。

调查结果显示,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从业人员最需要的能力,其次是法律意识、诚信度,还需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敬业精神、挑战精神。其中,企业最为看重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表明企业希望员工具备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并愿意与团队成员一起为达成目标而努力。

三、讨论

1.通过调查显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并且对学历层次的要求正在逐步提升,希望招聘高层次的员工。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多样的岗位类型为毕业生提供成长的平台,同时也对毕业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提出了综合性要求。课程体系设置应当在考虑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养成的同时,注重学生专项岗位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中应当按照比例来设置理论课程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并通过设置实训实践课程增加岗位技能的培养。

2.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应逐步增加场景式和项目化教学方法,营造逼真的教学、实习环境,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场景式教学主要通过模拟药房、沙盘实训室、商务谈判室来实现。在模拟药房教学环节中,按照企业实际运作流程设置不同的工作岗位,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以此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工作流程,掌握特定岗位的工作技能。沙盘实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企。业的运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宏观决策能力。

3.课程体系应逐步增加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模块,以培养学生工作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法律意识、诚信度和敬业精神

项目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与社会、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实操模拟、讲座和各种兴趣小组。

4.学校教学应当更多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工学交替办学等模式,强化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素质培训。

一是加强教师和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和需求,理解企业对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在授课中积极导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将用人单位引入校园,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对通用能力的认识,帮助学生认识通用能力在职场的重要性,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就业心态,客观、真实地认识企业和个人,增强学生对通用能力的认识和重视。

药品专业论文:高职药品营销专业游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模式正是从抓住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游戏的“玩”与教学的“学”结合。在高职药品营销专业课堂上如何更好地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模式 药品营销 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课程教学是培养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的基本环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药品营销专业的课程教学大部分沿袭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即采取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讲为辅的模式,而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针对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高职教学改革面临的首要任务。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兴趣能使学生的个性积极化,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自信心。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放在首要位置,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有最充分的感知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部分学生上课玩游戏,特别是男生会因为沉迷游戏而逃课,甚至通宵达旦。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剖析游戏的价值所在,学会利用游戏的教育功能,巧妙地将专业知识点与游戏恰当结合,并合理正当地引入到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边玩边学,将游戏的“玩”与教学的“学”结合,真正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

二、游戏教学模式的特点

游戏教学模式是借鉴游戏的积极因素,把教学目标隐藏,将游戏活动与教学内容整合,依据学习者特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欢愉的游戏氛围中学习。也就是讲师将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体现在游戏中或者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不知不觉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游戏教学模式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真正实现了学生成为教学的主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持久的学习动机。游戏教学模式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教学目标隐性化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学生对显性目标的达成,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游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悄无声息地达到教学目标,而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

2. 教学内容趣味化

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创设游于游戏环境中,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趣味化,让学生学习起来不至于乏味。

3. 教学过程交互性

传统的书本学习方式之所以无法牵动学生的视线就是因为缺少了交互,由于游戏本身既有较强交互性特点,所以在游戏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加强师生交互,拉近师生距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互,特别是在集体游戏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竞争,相互交流、相互协作,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4. 教学结果开放化

游戏教学不能仅是一个游戏过程,单纯指向一种结果,应提倡教学结果开放性,即游戏可以提供不同的选择,保障不同的学生个体,都能通过游戏获取成功的心理体验,达到满意的学习效果,这样学生对游戏的新鲜感和兴趣也会持久。

三、游戏化教学模式在药品营销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1. 课堂游戏前准备

首先,游戏的选择要围绕教学目标。一切教学手段和方式都是为了能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游戏化教学是为了教学而服务的,不能只从活跃课堂学生学习气氛这一角度考虑,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怎样才能实现游戏目的和教学内容二者结合。

其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由于游戏教学一般会在课堂上花费大部分的时间。为了不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尽量精简其他时间如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方式等,所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游戏规则和游戏方法在幻灯片上展示出来,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约游戏时间。另外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生动形象,很多理论的知识能够很直观地让学生明白。

,游戏所需道具的准备。为保障课堂游戏的顺利进行,教师需在课前准备好游戏所需的道具和材料,以达到逼真的游戏氛围,让学生迅速进入游戏角色中。

如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讲到“团队”这一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团队的意义及重要性,因此我们选择了“漂流瓶”游戏,本游戏所需的道具为塑料饮料瓶(漂流瓶)、白纸。下面以此来介绍游戏化教学在药品营销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2. 课堂游戏进行中

首先,教师讲解游戏规则。①全班分成4—6人的小组若干;②将漂流瓶、信封和白纸发给每一位学生;③每位同学在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写下自己最头痛、最想解决的问题(如学习问题、交往中的问题等,通过描述,自己脑中对问题有个明确的概念),然后把这张纸装在准备好的漂流瓶里;④以小组为单位,把每个小组同学的“求助信”在全班范围内“漂流”,每位同学负责对“漂流”到自己手里的“求助信”献策,并在策略末尾写上自己的名字。其次,学生开始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扮演游戏的督促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保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游戏。,课堂成果展示。全班内把自己收获到的“计策”进行交流,并向为自己提供可行又有效的方法的同学表示你的感谢。为了调节气氛,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可在同学们收到的方法中评选创意奖、别出心裁奖、善解人意奖、智多星称号等,并进行适当奖励,以推动游戏的趣味性。

3. 课堂游戏结束后

游戏结束后,教师应对游戏中的内容及时进行评价,并注重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以指导、鼓励、尊重、引导为主。要将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并把游戏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以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游戏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做到、公正、客观、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学生的社会能力的培养,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这样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某一章或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适当留出一定的游戏时间,采用“一站到底”式的竞答形式,对本章或节的学习内容进行检验竞答。竞答游戏可分为三个模块,基本题、提高题和综合题。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三名同学完成游戏。通过课堂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掌握,激发了竞争意识,并学会如何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深刻理解团队的内涵和本质。

游戏化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增加课堂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使理论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游戏过程不易掌控、胜负的评判标准难以制定,甚至有可能出现了“为了游戏而游戏”的局面。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游戏化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及时,游戏化教学既可以独立成课,也可以和其他教学活动如讲解、讨论、操作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但是并非任何课程都适合游戏化教学,我们经常提到学生要因材施教,同样教学也要因课施游,要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决定是否采用游戏化教学。如《医药商品物流运输》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更加恰当合适。而在《药品营销心理学》课程中讲解“性格”定义及特点时,采用学生个体进行性格心理测试游戏,既围绕教学目标,又丰富课堂气氛,也增加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第二,游戏的开展要讲究多样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的需要,去选择合适的游戏形式,如抢答有奖、问题晋级等方式不断增加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增添课堂气氛的活力。

第三,要保持课堂教学的严肃性和游戏的活跃性相互结合。很多学生深陷游戏之中而忽视了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督导游戏过程,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和进程,调节课堂气氛平衡点。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不失课堂教学的严肃性,以保障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药品专业论文:物流企业迈向第三方药品物流的专业化道路

物流业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若干年前,功能单一、对现代物流一知半解的一些运输企业并不会想到物流业会与大多数的产业产生交集或渗透。

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把不懂的业务全部包出去,只做我们擅长的。”在2010年1月《物流时代》发起的一次调查中,42%的人认为外包物流是提升企业物流水平的方案,两业联动意味着促进物流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而近年来市场反馈的信息不断传递出这样的信号:越来越多的高端产品企业,尤其是医药企业的传统运作模式正在逐步转变,不再是简单地寻求运输服务供应商,而是寻求能一揽子解决其运输、配送、仓储、装卸、物流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同时,随着国家新医改方案的出台,要求对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发展药品现代物流。是否具备第三方药品物流资质将成为承接医药企业物流业务的准人和门槛。对于原先涉足这些领域的物流企业不能无视这种信号,而应积极地面对,迈向第三方药品物流的专业化道路,获得关系到生存、发展、品牌的通行证。

一、医药产业的前景分析

据行业统计,目前全同药品批发企业1.65万家,零售企业近14万家,全国零售药店总数12万家,药品生产企业6300多家。从地区分布上来看,我国的医药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在出口方面,东部地区所占比重更高;从出货值来看,浙江省出货值较高,达到36.79亿元,占总产值的28.4%。

以浙江为例,从高新企业行业分布看,医药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402.3亿元,比重为23.4%,占比接近1/4。浙江省医药制造业销售收入每年增长20%以上,产业规模居山东、江苏之后,继续保持全国第3。虽然受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由于医药市场的刚性需求较大,也由于中国正处于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上升通道,国家财政给医药市场扩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国医药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骨干企业的规模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优势企业产销量进一步扩大。根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公布的2008年全国医约工业销售收入百强企业名单,浙江医药等10家浙江企业入围,占百强企业数的近1/10,主要产品产销形势良好,成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如浙江的维生素E产量跻身全球前4名。全省医药制造业出货值占全国的份额达到30%,化学原料药企业产生利润占全国25%,生物制药工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3。

二、第三方药品物流面临的机遇

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中国的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美元,2020年达到1200亿美元。日前,我国大型的专业从事医药物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很少,而全国1.6万多家医药批发企业,其物流水平、物流能力和物流理念都十分薄弱。透过这些数字,我们有理由憧憬我国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的美好前景。

新医改带米发展契机。新医疗体制改革将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广泛的医疗保障网络,而对基本药物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要求,将会在现有从事药品运输、配送、仓储企业中进行新一轮的洗牌,这必然会给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带来发展契机。

多数医药企业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随着信息时代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医药领域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多数医约企业在组织与管理过程中吸收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初步具备了供应链管理的支持技术。这无疑从另一方面给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带来一定的发展机会。

国家对第三方医药物流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如重点培育和扶持10家大型医药物流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在市场准入政策方面,帮助重点医药物流企业获取GSP资格,并进人海运、航空以及公路、铁路运输市场。对国际物流业务量大的企业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帮助其申请设立海关监管点或监管仓库、保税展馆等。

三、物流企业药品物流专业化进程的必要性

(一)市场层面,客户需要多方位的服务

目前,很多知名医药制造企业将重心转移到生产领域,而埘流通领域普遍实行外包。他们需要的不再是简单的点对点运输服务,而是倾向于选择具备物流解决方案设计能力、能为其解决从产品出库到终端客户手中的一揽子物流服务。如只能为其提供单一的运输服务,将无法满足其需要。

(二)政府层面,医药监督机构对医药物流有整合的要求

据医药监督管理部门一名官员透露,就全国医药行业来说,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希望改变目前医药制造企业、批发企业各自建造仓库、仓库设施设备参差不齐的现状,对药品仓储进行整合,逐渐形成几大区块,建没自动化、智能化仓储设施,既节约物流成本、建造成本,也便于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检查。

一旦出现医药产品问题,根据批号可迅速查找到药品存储仓库,而根据仓库内的管理系统,追踪药品去向,未售出的立即拦截,已售出的立即追回。目前的仓储状况显然无法满足药品监管的要求。

(三)企业自身发展层面,抢占先机,把握医药行业整合供应链的机会

新医改出台后,为加速推进这一制度的实施,相信马上会有配套的实质性操作规范。在物流行业群雄争霸的时代,只有抢占先机,才会扶得竞争优势,在洗牌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目前第三方药品物流的模式

(一)传统医药商业企业向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转变

如国药集团,2005年12月开业。这也是国内及时家中外合资的第二方专业医药物流公司。能为客户提供包括一般药品、特殊药品、低温冷藏药品等仓储、分拣、包装、配送、加工、咨询、凭证管理、退货处理和增值服务。该公司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平台,采用先进的ERP、WMS、BARCODE、RF、EPS AS/RS等技术,对物流中心各项作业产生的物流信息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并向货主提供各种作业明细信息及咨询信息,实现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所强调的市场、产品、服务与信息同步化。国药物流设计物流量为每年能满足220~260亿元人民币货值的物流需求。

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还有英特物流。英特物流公司于2008年6月通过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成为浙江省首家具有第三方药品物流资质的企业,从药品入库到出库,严格按照国家GSP管理要求,提供包括冷藏药品在内的绝大多数药品的物流服务。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药品物流

邦达物流目前是国内较具影响力的第三方专业医药物流企业之一,以其“只送药不卖药,只运药品不运其他商品”的经营理念,赢得了医药

行业的青眯,更成为如国药控股、康恩贝、浙江英特药业、浙江医药、亚太药业、天施康、回音必等30余家大型医药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邦达物流不仅拥有可通达全国800余座城市的物流配送网络,而且还具备可辐射5万多个医疗卫生终端的能力。邦达物流凭借“专业化、网络化、信息化”方面的优势成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第三方医药专业物流的全国示范单位,并被浙江省发改委确定为浙江省“十一五”一家医药物流配送重点企业。

五、物流企业在药品物流专业化进程中的障碍

为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2004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5年4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于2005年6月29日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的准人要求进行了明确,制订了明确的标准,使物流企业向第三方医药物流的转向更具操作性。

在《关于贯彻执行(关于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中,附件2明确了第三方药品物流企业的准人标准:人员资质的要求(药品质量管理负责人、验收养护人员职称/学历);没施与设备的要求(物流作业场所、仓库、现代物流仓储设施、设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运输设备);制度和记录的要求(养护管理、有效期管理、不合格药品管理、退货药品管理等)。

物流企业在药品物流专业化进程中主要障碍是对医药行业的流通体制、业务模式不熟悉,对医药产品特殊的仓储、配送、养护等不了解,并且缺乏药品管理的专业人员,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有待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医药流通领域要与医药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而较高的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是建立这一关系的基础。

六、物流企业向药品物流专业化进程所需的努力

(一)改善现有物流设备,提升物流服务能力

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应该根据医药行业的特点,按照药品的特殊性要求,更新现有的储运物流设备,提高物流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在仓库管理方面,由主要为叉车、运输机等机械式设备逐步过渡到自动输送、自动仓储等设备,实现物流服务功能多样化;在运输方面,由单一方式的运输逐步拓展到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等一体化的多式联运;为医药企业进行物流过程管理、物流系统设计,代收货款、代签协议等。

(二)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

国家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很注重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第三方医药物流的发展也必须以信息化为支撑,一个高效率的物流信息平台是现代医药物流建设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信息平台应具备的功能,按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建设近期功能(数据交换功能、信息服务功能、会员服务功能、在线交易功能)项目,再建设远期功能(智能配送、GPS货物跟踪等功能)项目。

(三)与具有医药背景企业合作,优势互补

药品物流的专业化程度决定了该进程并非一朝一夕。即使是一个看似简单的仓储管理,对货位编码、批号管理等的认识也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而从普通物流企业向药品物流企业的迈进,可以“拿来主义”,与具有医药背景的企业合作,以多种投资模式,优势互补,借鉴其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解决软、硬件的问题。

(四)人才的培养和锻炼

现代化药品物流需要的是既具有交叉跨越医药业、物流业两个领域的经验,又具有药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并且精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物流企业迈向专业化的进程中,要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锻炼,进行相关学科的培训和学习,注重实操,逐步提高药品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药品专业论文:药品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与发展,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引进了“能力本位”的培养理念。沈阳药科大学高职学院在药品市场营销专业的改革中,结合行业背景和专业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一线销售、服务等职业技能型人才为宗旨,围绕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毕业实践等活动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药品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 “宽基础、重技能、强特色”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改革前药品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企业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校企合作是实施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学院培养的学生与企业没有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企业愿意接受毕业生直接就业工作,但不愿意接收实习生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仅仅停留在企业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少量实习的浅层次合作上,与学校的期望及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还有一定的距离。实习生在药店顶岗实习相对好些,而在药品经营企业销售环节的顶岗实习则相对困难。

2.实习、实训条件与实际岗位要求有一定差距

由于资金、师资等方面的原因,药品营销专业在实习、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上相对不足,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不多。现有实习、实训条件有待进一步完善,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需要,教师短缺,“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

3.课程体系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

课程改革不够深入,教学方法不科学,课程体系构建中企业地参与程度不够,课程的设置与实际工作需求部分不配套。另外在课程设置上只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二、药品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的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要想实现真正的校企合作,关键在于学校培养的学生要与企业有直接的关系,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地关注学生的培养过程。经过多方努力,学院从2008年开始与北京悦康药业有限公司、辽宁华润医药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药业、天益堂大药房等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校企双方成立工学合作教育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由企业确定主干课程,整个教学活动围绕协议展开,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奖学金。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在学生的培养中不求理论知识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综合性、实用性,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零距离”,使毕业生在药品营销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

2.重组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药品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行为科学、医学、药学、现代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与药品营销有关的主要学科内容,所以本专业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应在满足必要基础课教学内容的同时,在专业课的设置上花大力气、下足功夫。我们将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模块改革为职业基础、职业技能和职业拓展课三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将课程体系按着职业场景分为若干个任务,在每个任务下对学生进行所从事职业的技能教育和培养。除了对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之外,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单一理论“灌输式”教学方式,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模拟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岗位就业竞争力。形成了“宽基础、重技能、强特色”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

3.加大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培养老师的实践水平。针对这一要求,学院首先在政策上给予保障。学院在教师培训上制定了现有教师在读硕士、博士期间可减免教学工作量,报销部分学费的措施。其中硕士报销1万元,博士报销1.5万元。要求2006年以后新增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学位,同时积极为教师创造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规定专业教师每年至少到企业实践锻炼一个月,并给予40课时补助。其次,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几年来教师参加了教育厅“双师”素质教师培训;高职高专药品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的课程改革、精品课建设的师资培训;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举办的各种课程改革、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各种年会的教师培训;行业协会举办的各种教师培训项目;国家职业药师培训;实验设备生产厂家的技能培训;各类教材的编写会议;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的培训等多种技能培训。使本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由2005年的26%,提高到2010年的50%,硕士学位专业教师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13%,提高到2010年的49%。

4.进一步完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我们采取了与学院其他相关专业相融合的方式,合理分配时间,整合共享资源。从药品的购进、销售、收银、质检、服务等各环节入手,让学生了解药品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建立校内模拟营销实验室,通过各种模拟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其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几年来与沈阳红药集团、沈阳及时制药厂、沈阳兴齐制药有限公司、沈阳永大制药厂、沈阳药大药业、辽宁卫星药业有限公司等十几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学生实训基地协议,每年为学生提供药品营销各环节的实训场所。同时请企业出色的市场营销人员为学生做经验介绍,让学生对药品市场现状、商品进销渠道、招投标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有初步的、合乎实际的了解,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5.在校期间指导学生完成专业资格认证

沈阳药科大学高职学院药品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计划外,学校还组织学生考取与药品市场营销专业相关的各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实训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接轨的要求,建立了“沈阳药科大学高职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双证”融通,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为学生毕业实习和就业时尽快适应岗位工作提供了方便条件,增加了毕业生的岗位竞争优势。

总之,沈阳药科大学高职学院在药品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成果是显著的。几年来学生的一次性实际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药品专业论文:药品商贸英语专业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究

[摘 要] 本文概述了药品商贸英语的概念、阐述了药品商贸英语专业的重要性、分析了高职药品商贸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药品商贸英语专业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 重要性 药品商贸英语 现状及问题 教学

许多专家指出药品商贸英语是药品商务应用英语,是买卖药品或服务的利益相关方从事药品商务实务而使用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文件,及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英语对话交流。还有些学者认为药品商贸英语是以满足涉及药品职场需求为目的,内容涵盖围绕药品商贸活动的全过程。药品商贸英语的特点主要在于其教学的药品专业化、口语化和较强的针对性。归根到底,实用性是其较大的特点。

一、药品商贸英语专业设置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药厂数量递增,虽然和国外也有药品贸易往来,但就医药技术而言,相对于西方国家,我国的医药行业水平仍旧不高,目前来看,很多新药特药方面的知识产权都需要从国外引进,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努力研发新药品,把新药自主知识产权的缺口逐渐堵上;其次,要不断学习国外的制药先进技术,来为我们新药的研发补充营养;再次,对于本国已流通及新开发的药用产品,要逐渐打开国内外市场。而对于我们高校而言,学生专业的设定要向市场需求看齐,这一点在高职学生的培养方面尤为突出。以我院为例,与我院毗邻有三家药厂,目前来看,关于药学方面的人才供不应求,尤其是生物制药专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沟通能力的药学毕业生已是很受欢迎,而更多稀缺的岗位还是指向了除了具备以上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在这种形势下,高职药品商贸英语专业的设置就显得非常重要,对于学校而言,抓牢了重要专业的建设,就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的发展。而对于学生而言,抓住了好专业,就等于获得了开启未来人生的一把金钥匙。如前沿所述,药学专业英语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1]。

二、高职药品商贸英语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英语教学中会出现许多不同的难题,而针对药品商贸英语,虽然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需求和药学学科的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药学专业英语应运而生,而且全国不少设有药学专业的高等学校都已经开设了这门课程,然而由于药学英语首先是一个很年轻的学科,再加之我们对其重要性、目标和特点等的认识可能还不够,导致目前很多药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英语课成了一个为了迎合学生招生或上级考察时的幌子而没有受到该有的重视[2,3]。

从高职药品商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不够合理,虽然有技能培训的课程,但没能针对就业岗位;教学大纲不够完善;从教材编写上来看,更是不到位,药品教材、商贸英语教材比比皆是,可是实用性强的药品商贸英语教材却是少之又少;从药品商贸英语专业定位来看,缺乏创新性,目前,很多院校表面上看起来设置该专业是为了迎合国家倡导的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注重“科目性”、“名誉性”,在这种情况下,药学专业的学生仍只是为了学分而学,不是为了就业而学,久而久之,何谈高职教育本身应该具备的“职业性”,长此以往,在这种状态下培养出的相关专业学生针对社会发展的要求很难达标;从师资方面来看,缺乏“双师型”教师,目前来看,英语方面,纯语言类教师多,药品专业知识强的汉语言教师多,但是英语熟练而又富含药品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教师少,虽然部分教师经过不同程度的培训,拥有了双师证书,但大部分缺乏实践经验;从药学专业学生的角度来看,对于药品商贸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职学生把目光仍都放在了英语A级乃至公共英语四级的达标上,而缺乏对于该专业的重视,以我院为例,药学专业的学生大多认为只要拿到英语等级证书,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就一劳永逸了、就完结了,并没有把眼光放得长远。

三、如何实施高职药品商贸英语的教学

1.培养师资

在高职药品商贸英语教学的实现条件中,师资的培养是一个重点。要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实施高职商贸英语与药品领域跨学科的合作教学,这其中包含积极组建高职药品商贸英语合作教学团队。具体操作程序为:筛选参与高职药品商贸英语合作教学的教师教学分工有效地实施合作教学。内容是由高职药品专业人员协助商贸英语教师,目的是更好的进行教学。合作方案有两种:一种是部分合作,教学目标和具体要求可以由合作教师商讨确定,其具体操作形式为:高职药品专业教师协助商贸英语教师教学。高职药品专业教师负责提供资料以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等,或高职药品专业教师适时地针对专业知识提供讲座或辅导,但不参与课堂授课。另一种是合作,这样合作的时间规律而且固定,其具体操作形式为:高职药品专业教师和商贸英语教师共同完成全部高职药品商贸英语教学过程,包括共同研制教学大纲、涉及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的表现进行跟踪评估和反馈、共同交流教学观点和思想、共同编写教材等。如可以根据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采取商贸英语教师与高职药品专业教师轮流授课或同时授课的方式。此外应加快高职药品商贸英语教师专业化、正规化建设。如设立相应的资格证书,培养未来集药品专业知识与商贸英语教学研究于一身的专门药品商贸英语教师。

每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势必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没有的优势,正如高职药品商贸英语跨学科的合作教学,它加深了药品专业知识和英语的互通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药品商贸英语教学体系

教学必定离不开学生。药品商贸英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相应地,它的学习内容不如基础英语贴近生活,缺乏趣味性,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散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抓住学生注意力,尽量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药品的英语表达,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提问,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再如,教师可以设定情景,如:给学生几个药品名,让学生分组用英语以电话咨询的方式询问有哪些药品。尽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可以定期邀请在药品商贸英语方面已有成就的毕业生回学校举办讲座,他们虽然已经毕业,但是他们最贴近在校生,他们的经历是在校生渴望的宝贵经验,这样,药学专业的学生不仅得到了实战经验,也避免多走弯路,然而有些毕业生工作地点不固定,保持直接联系较为困难,笔者建议学校有关部门根据教学情况制定调查问卷,只要条件允许,可以以各种方式发给毕业生,比如利用网络,与他们交流,对于他们的反馈进行汇总、借鉴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系部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相应内容的药品商贸英语实战大赛。然而提高学生的药品商贸英语能力单凭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药品专业词汇需要学生平时的学习积累,所以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结语

药品商贸英语的教学对于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药品商贸英语教学的实施能使高职学生在提高药品专业水平的同时,提升英语的实践能力,相对来讲,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应当获得相关院校的重视以及推广。

药品专业论文: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改革的探索

[摘要] 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及时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的改革,其中,项目化课程是突出高职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走向品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项目化课程模式;探索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流通领域管理体制改革,这必然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人才有广泛的需求。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就要求学校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笔者于2008年7月开展了江苏省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1 部分调研结果

1.1 江苏省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①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在经营企业中覆盖的职业岗位群,其面向的业务岗位包括:药房营业员、营销人员、市场调研、仓储管理、销售内勤、初级管理人员、采购员等。②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在生产企业中覆盖的职业岗位群,其面向的业务岗位包括:营销人员、市场调研、仓储管理、销售内勤、初级管理人员等。③相关的岗位还有:保健品、医疗器械、化妆品、食品、日化企业等行业的营销人员、市场调研、仓储管理、销售内勤、初级管理人员等。

1.2 江苏省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现状调研

根据笔者的调研,我省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是2007年开始招生的,各校的课程体系都是在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如市场营销学、医药电子商务、药品仓储与养护等营销与管理的课程,因此这些课程模式是学科课程模式,其基础体系是学科体系的知识体系。

2 项目化课程模式与学科课程模式的区别

学科体系的结构是指按照学术研究的需要将学科知识分类所建立的学科门类和学科内部知识的组合关系。显然,学科结构与学术教育的功能相联系,因此,学科课程的功能定位必然是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

项目化课程模式的基础体系是工作体系,所谓工作体系是指围绕职业工作目标的达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其特点和属性,尤其是工作任务的内容和顺序的相关性所组成的工作任务体系。该体系的基本逻辑关系是基于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在工作体系中,工作知识依附于工作体系而存在,它们的产生出于工作任务达成的需要,依附于工作实践过程而存在。既然工作知识是附着于工作体系而存在的,那么以工作知识为内容的职业教育课程只能来自于工作体系。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及时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特色化的人才培养目标表明,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应当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某一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因此,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就必然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性要求,从而也决定了课程项目化改革是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其体系结构应当是高职课程本质属性的反映。

项目化课程模式的基础体系是工作体系,所以项目课程的结构不同于学科课程的三段式结构。因此,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进行一场对“结构”的革命。笔者的工作是要建立与职业体系相适应的专业体系,建立与工作结构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并完成符合项目化课程模式的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研究并完成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的制订。

3 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步骤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正确建立的前提是专业定位,岗位明确,工作任务分析清晰,课程分解、整合合理。因此笔者具体研究的思路是:

3.1专业岗位需求调研

首先在医药企业等学生可能就业的部门进行调查问卷、访谈,就企业能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等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企业迫切需要药品经营与管理人才,比较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大多数企业认为原有的课程体系,与实际工作相脱节。

3.2专家“头脑风暴”

为了使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能够符合企业岗位需要,我们邀请了不同企业、不同层次的行业专家,运用“头脑风暴”法,就专业的就业岗位、岗位的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要求、需要哪些技能等进行了研讨,形成了以项目为引导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3.3项目化课程模式的开发

基于工作任务体系进行规划是项目化课程模式的主要指导思想。新的课程模式将药品经营与管理分成若干项目,如药品质量管理、药品采购、仓储配送管理、药品销售、临床用药指导等,将常规学科体系下的课程如:市场营销、药理学、公共关系、推销技巧、电子商务、药品经营企业管理等成为相应项目下的子任务。通过项目化课程模式的运用,模拟实际工作场景,以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项目化课程模式,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体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

4 结语

笔者从2008年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启动了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项目化课程模式的探索,目前正在2008、2009级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实施教学,2008级校内教学已顺利完成,进入企业实习阶段。由于这项改革需要打破头脑中固有的思维,是一次崭新的尝试,希望通过我们的改革探索,为企业培养真正需要的人才,实现本专业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