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物理教学艺术探析

摘要: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又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教学仪器做实验能把学生引入奇妙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也便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地观察、认真的思考。
物理教学艺术探析

物理教学艺术探析:教学艺术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味地为学生灌输理论内容,学生只会难以提高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所学习的内容如何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而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电功率计算的课程中,我专门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题目:回家去统计自己家每天少用电半小时的话,那么24小时会节省多少电能?因为这与学生生活结合,所以,他们都感到十分兴奋,第二天纷纷向我报告了结果。

可以说这道题目既训练了学生电功率计算的相关内容,又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这些内容是与生活有联系的。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巧妙地找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契合点,然后稍加点拨,就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津津有味,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推广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发展

如果只是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内容,那么也只能算教师教学成功了一半。真正的人才,必须是能够独立自主思考,超过在学校所掌握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科学研究的氛围,让学生去真正自己去发现问题、感受问题与研究问题,通过自己处理之后得到的结果才是真正自己所掌握的。

例如:在教授转动中V、ω、T三者的关系时,我会让学生分组去研究自行车飞轮与中轴之间在通过链条连接之后的半径数值,并且让每个小组去思考与验证自行车两轮之间的ω关系,并且也同时验证边缘点中的V大小关系。学生在课堂中都全神贯注地进行试验,然后把每组的结果与结论交给我。通过这种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学生都能够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与专业结合,体验岗位技能

中职物理是一门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科目,学生所有的学习都是为未来专业课奠定基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要结合专业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未来岗位中要使用的技能。例如:在机电类专业学习中,学习“交流电”内容时,我会让学生去自己动手做小的发电机、电风扇等。而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教授时,会以电路分析内容为重点,并且也会增添适当的逻辑电路方面的内容,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岗位涉及的范围。总而言之,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需要每个教师深入探索,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确保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而以更的态势走上未来的工作岗位。

作者:蔡建民

物理教学艺术探析: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地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具和学具上,可以不必满足于实验室的设备,由教师和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讲单摆时,我让学生找来细线和小球,每人自制一个单摆观察它的运动。在自制教具和学具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课后做些小实验。如讲“受迫振动”时,我用“米花的舞姿”小实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做法是:把六个涂成不同颜色的米花用线穿起,挂在衣架的横梁上。六根细线每两根等长,最短的挂在中间,最长两根分别挂在最外面。将一根橡皮筋拉长,从米花构成的弧下方穿过,并与米花悬线面垂直,用手指拨动皮筋,米花应声起舞。有条件的还可以将米花放在用布包紧的大口径低音喇叭上,当喇叭传出音乐声时,不同位置的米花以不同高度在上面跳跃。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为了巩固公式S=1/2gt的平方,我在课堂上组织了“手握落尺测反应速度”实验。同学两人一组,从尺落下的长度知道位移,利用公式计算出从尺开始下落到另一人握住尺的时间,也就是握尺人的反应时间。这个小实验使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既动手又动脑,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和规律都可以用一些对联、口诀、谜语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从生活中和教学实验中搜集了许多对联、谜语应用到物理课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副对联:他蹬地,地也蹬他,双方运动为何地没动我打你,你也打我,等值二力为何你觉疼横批:说清有奖于是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了这一现象。

还有如:

未受外力运动状态永不变

没有摩擦机械能量总守恒

横批:注意条件

这副对联是描述惯性定律和机械能量守恒定律的,朗朗上口,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下面这一对联:

两球落斜塔双音一响

八马拉半球一声双分

横批:学史奇观

上联是描述比萨斜塔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下联是描述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一副小小的对联将物理学史上两大实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物理学中物理量数不胜数,物理概念更是多如繁星。我采用谜语的形式方便学生记忆。如屡教不改——惯性;一对红——赫(赫兹);异口同声----共鸣;闹矛盾----摩擦;景德镇的作坊——磁抄…这些丰富多彩的对联和谜语,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现了由“厌学”到“爱学”的转变,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1.讲物理首先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教师的语言要规范。语法混乱、言不及意,将严重影响知识的传递以至影响教学。

2.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在语言中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望、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精辟的,见解,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教学语言语速快慢、声音高低应恰到好处。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过来;语速太慢,学生又提不起精神。声音太高,神经容易疲劳:声音太低,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因此,课堂教学中语言应快慢适中,高低适宜。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取得效果。对于物理来说:教学语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总之,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依赖于教师雄厚的知识基储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个人性格情操的陶冶等等。这是一个还有等于深入探索的课题。

物理教学艺术探析:初中物理教学艺术研究

“良好的开端是走向成功的一半。”就物理学科及其课程教学而言,初中阶段的奠基铺路既十分必要又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打赢初中物理教学的这场战役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希望能为更多实践者提供一些借鉴。

一、以情感培养为抓手,积极开展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活动。

“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成功的,至少算不上是的教学。”理论和实践表明:培养学习情感的根本之道不在于其它方面,而是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理念,把“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实到位。如果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虚无化和边缘化,即使教学活动取得一些成功,那也只是暂时的,绝无“深刻持久”的道理。比如教材图片,看是简单而静止的,一旦“盘活”起来,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情趣,引导学习思维。声现象中的“编钟”和“胎儿B超图像”,还有光现象中的“发光的水母”,以及物态变化中的“坎儿井”等,都是一些很难接触的现象图片。在学习时学生既觉得形象生动又感到情趣倍增。再如有些章节中开设的信息库,生动地介绍了一些科学家故事,他们不迷信和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正是培育智能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品质资源。

二、以实验活动为支撑,积极开展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活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活动为支撑的基础性自然学科。实验活动对于初学者而言,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情趣,训练他们的手口脑联动能力,而且能够在学用结合、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验活动就是物理课程的重要主宰力量。比如电磁知识的运用,教师可借助模拟电话机和电铃等进行演示实验,以顺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把理论知识具体化,从而激发课堂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如分组实验,在关于“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密度”实验中,组织和引导学生首先开展小组内讨论,研究实验的步骤;接着,按照上述研制步骤开展分组实验活动;然后在小组内或者班级内讨论和总结,从而得出实验的结论。此外教师应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激励学生应用“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猜一猜”“看一看”“画一画”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小实验活动,以不断增强知行统一和实际体验。

三、以生活链接为涵养,积极开展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活动。

物理科学既来源于社会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同时在社会生活中得以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有人说“物理学原理是对生活常识的不断总结和有效提升”,这正是对“物理与生活”紧密关系的最精辟论述。换句话说,物理学科及其教学活动离不开生活元素的涵养和滋润,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内学外用、相辅相成”的指导思想,善于把“小课堂”和“大社会”链接起来,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活化课堂教学活动,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如教学大气压强时,可引导学生作如下观察或实验:把一只矿泉水瓶内装入些许热水,稍作摇晃后倒出热水并拧紧瓶盖,由于瓶内残留的蒸气慢慢遇冷液化,内部气压降低并小于瓶外大气压,塑料矿泉水瓶就会自然“变瘪”。还可激励学生观察水龙头“吐水”,感受电风扇“吹热风”,做一些“巧剥熟鸡蛋”“塑料棒摩擦起电”等,充分感受物理生活现象。

四、以差异平衡为抓手,积极开展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活动。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生长环境、心智发育、生活阅历和意志品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学生群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而在学校教育中,衡量有效教学的根本标准在于“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这并非指“部分学生”而是“全体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多地还是在于潜能生群体。也就是说,要从整体上打赢初中物理教学的这一场战役,教师必须而且应当把教学精力更多地投放在潜能生的根本促进和有效“补差”上。如教学《杠杆》章节时,可首先让学生举行掰手腕比赛,然后介绍杠杆原理并列举生活中的种种“杠杆现象”,再进行“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分类。如此而为,可以较大程度地淡化课程活动形式,变相减轻潜能生的学习难度,逐步强化他们的学习意志和品质。尤其要给予赏识性的“激励、唤醒和鼓舞”,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

总之,“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智”“情”并重、“教”“育”共举,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整体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梁高山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棋盘初级中学

物理教学艺术探析:高中物理教学艺术论文

信息技术以计算机作为核心,通过综合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等元素,表现出了极好的效果。这一特性正好可以帮助高中物理教学改变方式,我们可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结合网络搭建起一个加深师生交互、增加学生见识的平台。多媒体的应用丰富了高中物理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动画、声音等方式来表现高中物理的相关知识,可以达到比文字理论更加生动的效果。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将各种多媒体手段和自己的物理教学合理结合起来,从而改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将结合实际教学,从激发学生兴趣、提升理解能力和丰富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其他高中物理教师带来一些帮助。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实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因为高中物理知识面比较广,涉及的理论比较多,所以学生一般都有畏难情绪,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效果。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通过信息技术较强的直观性来丰富知识的表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畅游在高中物理的海洋中。例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这样的fLash动画:一只青蛙蹲在荷叶上,发现同一高度的另一片荷叶上落着一只水蜘蛛,青蛙张开嘴巴,用长长的舌头去抓水蜘蛛,水蜘蛛在青蛙伸出舌头的瞬间从荷叶上落向水面,这一过程可以被视作自由落体运动,但是水蜘蛛还是没有逃脱青蛙的捕捉。生动有趣的动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顺势提出问题,青蛙为什么还是捕捉到了水蜘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去发现动画里隐藏的物理知识,即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通过利用fLash动画,先让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动画情境,教师再结合动画内容引入相应的物理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提升理解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各种实验仪器,去验证物理中各种经典的理论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种形式受实验时间和实验地点的影响,学生只能在规定的地点和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实验操作,教学效果不能得到保障。此时,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比如fLash或者虚拟实验室等软件,制作出各种物理实验,让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进行实验,由学生自己控制实验的进度和次数,保障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进行让“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教学时,为开阔学生的思路,达到预定的实验目的,笔者收集了大量的实验视频,并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便于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并把每组学生动手探究的实验环节拍摄下来,挂到学习网页上,让学生相互点击观看。这种搭建平台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了成为焦点的乐趣,进而达到督促实验的目的。在接下来的环节,笔者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规律,先点击规律按钮,里面有一个演示动画,是一个做平抛运动的小球。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分别计算出物体在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和方向及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然后再要求学生把推导过程写在纸上。通过将课堂笔记、公式推导落实在笔头上,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容量。同时,通过摄像机与投影仪的切换,把部分学生的推导过程呈现在大屏幕上,全班一起分析出现的问题。这样的方式可有有效减轻学生到黑板前做题的压力,也能为教学的课堂教学节省时间,可以展示更多学生的思路。

3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没有计算机网络的时代,人们掌握的知识量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而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迅速发展,拉近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之间的距离,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也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高中物理教学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改变以往资料收集困难而且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的局面。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师要引导学生搜寻和高中物理相关的历史、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与课本相比,学生更愿意接受这些通过自己努力收集来的知识。经过这样的体验,学生的主动性会大大加强。例如,在学习“激光”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中提到的重点,如激光的定义、特点和应用等内容挂在网上,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学习。在互联网上,师生之间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畅所欲言,实现相互学习与交流,较大程度的实现资源共享。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由选择一些著名网站的试题来进行课外练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搜集自己想要的学习资源,如:激光的起源、发展、规律,以及军事上提到的各种近期型的激光武器等,通过网络“冲浪”来扩展自己感兴趣的物理知识。可见,互联网有着强大的资源优势,不仅能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以网上“冲浪”弥补教材的不足和空白,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模式的变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课程整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妙趣横生的广阔学习空间里,学生不再是课堂上的“填鸭”,而是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作者:魏志华 单位:河北省唐山乐亭县教师进修学校

物理教学艺术探析:物理教学艺术兴趣激发思考

1引导思维的艺术

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培养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比较和类比、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思维法,是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方面,物理课堂教学应当是在教师引导启发下的积极思维的教学过程,因此物理教师必须研究引导思维的艺术.教学研究表明:课堂上能否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拴”在教师的启发思路上,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艺术.教学研究表明:教学中,重点突出,详略和快慢交替的教学节奏,有利于抓住学生的思维.在物理教学中,对于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重锤击鼓”,从正、反、侧面进行反复敲打、要放慢教学节奏,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细心回味的余地.对于了解的次要部分,可以适当加快节奏,师生默契,有张有弛、明松暗紧的教学节奏,才能有效地“拴”住学生的思维.另外,“动”与“静”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两种气氛,也是两种相辅相成的教学艺术,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它应当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动、求知、求趣、求奇和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让课堂中新旧知识交替出现,同时要精心设计教、学的双边活动,尽可能创造抢答竞赛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2启发的艺术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启发他们自觉能动地学习知识,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和进行必要的讲解、指导、帮助,使他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就是必须在教学中实行启发式.启发式就是通过教师的启发设计,有效地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动地获取知识的方式.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代张子厚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则觉悟之机也.一翻觉悟,一悉长进.”张载也说:“于无疑处生疑,方是进矣.”教师怎样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状态,引导学生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前进,即由“有疑”到“提问”再到“解疑”,怎样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怎样让师生的思维发生“共振”,这就是启发的艺术性.常见的启发式教学法有以下几种:(1)激疑启发式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发展前进.的教师,不仅善于答疑,更是善于激疑.疑问是深入思维的前提,是学生积极思维和深入学习的启动力.物理教学中的课堂引入、讲授、复习、巩固、小结、辅导等教学环节,都必须以激疑启发为核心,配合其它启发式进行教学,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这是重要的教学艺术.例如:“你见过升旗吗?靠什么把旗升上去呢?”“为什么电流通过导线时,它附近的小磁针会转动呢?电和磁有何本质联系?”……教师要善于通过演示实验、复习旧课、典型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趣味性故事、生产与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等多种方式进行激疑启发.显然,象“今天我们开始讲滑轮“”现在这节课讨论电磁现象的规律”这样的引入就毫无教学艺术性.(2)“上当”启发式“上当”启发式教学,是利用学生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常犯的顽固性错误,有意识地让学生“上当”,使其暴露知识的缺陷和错误,然后通过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悟出道理,纠正错误.这种让学生“上当”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印象,甚至终生难忘.这种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克服学生错误的直觉观念,有利于突破难点,有利于澄清物理易混易错的概念和规律,有利于纠正学生顽固性错误习惯.(3)比较、类比启发式事物总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大同小异,小同大异.比较去抓住事物的本领特征,能在表面上差异很大的事物间找出本质上的共同点;在表面上极为相似的事物间找出本质的差异.在比较的基础上,根据两类事物某方面的相似或相同,分析或推断出在其它方面的相似或相同的方法,称为类比推理.类比启发式正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同类知识整理归纳,启发学生分清异同,找出规律认识事物的方法.这种启发式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习知识系统化;有利于克服难点和分清要领规律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实践证明,类比启发式将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电压和水压有何区别与联系?电力线和磁力线怎样类比?光波和声波进行类比的是哪些?试比较质量和电量概念.详见黄廷基《物理易混易错概念规律的比较》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4)比喻启发式比喻启发式是利用相同或相似的道理,用打比方或举出通俗恰当的实例进行启发后认识事物的方法.教学中应用生动确切的比喻,可以使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认识问题,可以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使深奥难懂的道理浅显易懂,有时会令人突然顿开茅塞,恍然大悟.这是一种教学中突破难点的有效的启发艺术.例如:容器中气体对器壁所产生的压力,本质上是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的结果,学生对此难以理解,可以比喻为大量雨点对雨伞撞,形成对雨伞的恒定、持续、向下的作用力.

3精讲多练的艺术

“精讲”就是在每一节课学生注意力集中的25~3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为核心,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讲清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挑选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在课堂内理解和掌握概念及规律.“多练”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精讲”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在课堂有限的50分钟内,争取更多的时间,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基本上做到当堂理解、消化,尽量做到减轻学生课后负担,让学生有兴趣、学有所得“.多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钻研业务,不断积累和提高教学能力,的教师都有自己的“题库”和富于教学经验的“保留节目”,通晓题目和解题技巧,善于选择围绕“双基”知识“,一以当十”的典型题,进行形式多样的反复训练.“讲”启发“练”,“练”巩固“讲”,只有教师“讲”得“精”,学生的“练”才有坚实的基础,学生“练”得好,才能对教师的精“讲”的内容理解深、掌握牢.精讲多练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深入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通晓教材、吃透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挑选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讲”“多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认识过程中两个有效的、精湛的教学艺术.它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教学化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4语言的艺术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教学是信息的传递、加工、贮存、反馈的过程,教师进行教学主要依靠语言信息来实现,而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往往和教师的教态密切相关,教师教态和教师的感情又是直接关联的,教师的语言、教态、感情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感情.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恩的大量实验表明:信息的总效果为7%的文字,38%的音调和55%的面部表情.可见教学中的讲究教态和语言艺术是十分重要的.对教师教态的要求是:感情充沛、和蔼亲切、眼观学生、端庄大方、手势自然.对教师教学语言的要求是:科学、、简炼、条理清楚、主次分明、逻辑性强;生动形象、富于趣味、引人入胜、感染力强;善于激疑、启发性强;轻重缓急、速度快慢、节奏感强.提高教学修养和讲求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的基本功,必须经常大量地阅读教材以外的各种有关资料,包括阅读文学名著,学习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阅读专业书籍和报刊杂志,不断扩大知识面,通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定能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5板书、板画的艺术

写好板书、画好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既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又是教师的教学艺术的体现.好的板书,内容高度概括,体现教材知识框架,重点突出,提纲挈领,纲目分明,无误;字迹端正、清楚、秀丽、醒目;布局安排合理,层次清楚,前后呼应,体现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好的板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加深“双基”的理解,便于记忆和掌握知识,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好的板画,构图简明,示意确切,比例适当,表述生动,形象直观,讲画结合,边讲边画,图文并茂,色彩适当.好的板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问题鲜明易懂,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它是一种无声的教学艺术享受.板书、板画的设计是教师备课写教案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只有苦练板书、板画基本功,才能达到精美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综上所述,物理教师的教学艺术,必须集中体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上,物理教学艺术的较大功能,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学效益.教师的教学艺术本领来自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倾注的满腔热情,来自于长年累月的积累和总结,来自于勤奋学习和自我完善,来自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感情交流.物理教学艺术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气氛融洽和谐的境界,教师必须加强艺术修养,不断丰富教学情感,才能达到物理教学艺术的顶峰,成为物理教学艺术大师.

作者:马新军工作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物理教学艺术探析: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探析

一、课堂教学的导课艺术

1.实验导入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又与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教学仪器做实验能把学生引入奇妙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也便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仔细地观察、认真的思考。如在学习“摩擦力”这节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筷子提起一杯米吗?”学生感到惊讶不已,表示不可能后,教师成功地用筷子提起了米,学生充满好奇,很快进入了主题。再如教师做“覆杯实验”时,看到一杯水竟然给一张纸给托住了,真是不可思议!这样自然引出了“大气压强”。

2.故事导入

比如在讲“运动和静止”这一课题时,我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及时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学生听了十分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心理。“出现这个情况是什么道理呢?我们今天要学的课题‘运动和静止’就要探讨这个问题。”于是,这种既有故事性又有启发性的导课设计给了学生一个充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够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由个别想到一般,收到启发思维的教学效果。

3.猜歇后语、谜语、填成语导入

上课前,请学生猜一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学生沸腾了,导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在“物理学家———伽利略”的教学中,让学生猜谜语:存款不计息(打一物理学家);在比热、重力等教学中,让学生用物理名词填成语,如:今非昔()、()火朝天,不知轻()、()大无穷等,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4.小魔术导入

在讲“简单的磁现象”一节时,我用“会飞的纸鸟”这个小魔术引入,具体做法是:在剪成鸟型的硬纸板上,一面涂上颜色,一面粘上小铁片,将这只粘有铁片的纸鸟放在作为布景的纸板的前面,布景后面用磁铁来吸引,小鸟飞来飞去。这个实验一做,学生既感神奇又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球面镜”教学中,我取出了一副扑克牌,让学生任意抽出几张,我都能用手“摸出”具体是哪张牌,学生觉得很惊奇,这时我亮出手指缝中的“秘密武器”图钉,从而引出球面镜,学生感到兴趣盎然。

5.游戏导入

在介绍“什么是力”时,请两位学生上台做游戏:两人面对面站立半蹲,互相击掌,看谁能使对方后退失去平衡。结果一位抬手不动者获得胜利,而另一位主动进攻者却反而被震了回来。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验教学过程,感受参与乐趣的同时进入了又一新知识的学习!

6.悬念导入

设置悬念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如讲“安全用电”一节时,一上台就设下这样的悬念“:有一只小鸟,落到几千伏的高压线上,将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引入“光的折射”这一课题时,讲叉鱼的情景,然后问学生怎样瞄准才能叉到水下面的鱼?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这样想,有的学生那样答,尽管他们一时找不到正确的答案,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给调动了起来!同时也为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条件!

二、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一堂物理课,从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看,都要求我们不能只注意体现物理的科学性、严密性,只体现物理学的难、抽象等等,更应注意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学的宝库,加入一些合理的幽默,使课堂松驰有序,使学生心理和生理都能得到调节,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艺术的氛围中学习物理,使他们听得轻松,学得自然。同时能使学生感到物理的趣味性和对物理教师的亲切感。物理学的许多内容给我们提供了幽默风趣的材料,许多概念和规律都可以用一些对联、口诀、谜语、成语和俗语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利用。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时,给学生出这样一副对联:他蹬地,地也蹬他,双方运动为何地没动;我打你,你也打我,等值二力为何你觉疼。横批:说清有奖。同学们当即活跃起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了这一现象;又如:未受外力运动状态永不变;没有摩擦机械能量总守恒。横批:注意条件。这副对联是描述惯性定律和机械能量守恒定律的,朗朗上口,很容易理解和记忆;再如:两球落斜塔双音一响,八马拉半球一声双分。横批:学史奇观。上联是描述比萨斜塔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下联是描述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一副小小的对联将物理学史上两大实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物理学中物理量数不胜数,物理概念更是多如繁星。我们则不妨采用谜语的形式方便学生记忆。如屡教不改———惯性;异口同声———共鸣;闹矛盾———摩擦;景德镇的作坊———磁场……中国的成语和俗语灿若星河,我们亦可大加运用。例如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用成语“以牙还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语言来表述。楞次定律可配以成语“:恩将仇报”“、以怨报德”等。而自感现象则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些丰富多彩的对联、谜语及成语等,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现了由“厌学”到“爱学”的转变,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随时会发生变化,有时一个意外或一个错漏,也可以成为我们充分发挥教师语言艺术的机会。例如:当提问一个问题时,若明显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或几种观点)时,后面回答的学生有明显的支持前面某种观点的倾向,我们可以乘势加上几句,如女同学毕竟支持女同胞,同组的观点还是相同的!连邻居都不支持你(指前面回答的同学)是否考虑“投降”吧!……老师根据持不同观点的情况可先支持一种观点(可以先支持错误的),如果多数人错误,可以说看来还是少数服从多数吧!我也只能选择他们的观点了,少数人若不服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但结果却是少数人正确,自己又可以找个“台阶”下,看来我也站错了队,有时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观点确实有道理。反之,如果少数人错误,我们也可以用类似方法进行分析,使学生听你的课有一种神秘感,不听到不能妄下结论。在语言艺术方面,还应包括必要的形体语言的配合,教师的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个转身,一个停顿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语言魅力是无穷的,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它,使其能充分发挥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三、挖掘、展示物理学科的艺术之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材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1.展示物理学美学特征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例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简洁。“热”是众多物理学家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问题,却以“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十个字做了结论;物理学的对称美,给人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平面镜成像、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无尽美感。物理学理论内部相互间的自洽而展现和谐美,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下抛以及各种直线的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都可以统一于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两个公式中,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我们要让物理学美的素材震撼学生的心田。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的因素之一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光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和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所以,教师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发展的艺术

1.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失之偏颇,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应试机制和模式,只注意到教学要依赖于学生发展的一个方面,忽视了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采取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教学处于教师“给”与学生“收”的单调局面,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处于被动随从的地位,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毫无裨益。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景,故事情景,习题情景,漫画情景等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压强”应用时,可出示一张漫画,题目是“三毛应该怎么办”,画的是三毛陷入沼泽地里,正在下沉,情况万分危急、周围又无人帮助,请你为三毛出主意,设计这样紧扣学生心弦的情景问题,把学生带入物理情景中,利用学生善良的天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大家都主动地为三毛出主意,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独立学习

所谓独立的学习,是指学生离开教师,甚至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也能学习的一种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还是“抱着”学生学习,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其捕鱼的本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对我们教学思想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有时,还要经过一段过程,使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的几个反复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要求自己想通;在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教师再适时予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题目应该有一定的难度,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刺激智力发展的作用。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时,学生就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如:教学“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时,教师提出,要想使湿的衣服尽快变干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办法越多越好。于是学生会想出许多办法,诸如用电熨斗烫、放在炉火旁边烘、用电风扇吹、尽量把衣服摊开等,再引导学生分析多种办法,总结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这样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课堂教学艺术的表现远不止这些,其它诸如课堂提问、板书设计、课堂评价的艺术等,一节课的成功教学,是多种艺术因素的综合作用。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的一种和谐、的教学境界,它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李华军工作单位:宾川县职业高级中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