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环保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但与此同时,全球性环境问题也日渐严峻。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并付诸实施。普及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基本途径。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也肩负着建设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任务。
环保教育策略研究

环保教育策略研究: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环保意识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利用语文阅读教学这一载体,系统、、生动活泼地对孩子们进行环保教育,是提高他们环保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要十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引导,使之与环保教育有机结合,达到水乳交融、润物无声的目的。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保教育必须从小抓起,所以培养环保意识是当前小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阅读语文课本中描写祖国大好风光的文章,适时进行环保教育

语文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描写祖国大好风光的,优美的语段、美丽的风光,会使学生产生深深的向往。要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引导学生思考美丽的环境从哪里来?适时进行环保教育。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有一篇文章《富饶的西沙群岛》,描写的是祖国南海辽阔海域的旖旎风光。我组织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读一段课文,余下的齐读。在读之前,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在朗读课文时细心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的西沙群岛?学生的兴趣很高,纷纷坐直身体,大声朗读课文。从学生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西沙群岛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十分钟后,学生开始展示答案。小哲同学表示课文描写了西沙群岛的海鸟。小波马上站起来表示了不同意见:课文主要描写海水,不是海面。而且作者重点描写了海水中的鱼和海滩上的贝壳。看来,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我向同学们提出了新的问题:西沙群岛洁净的天空,蔚蓝的海水,凉爽的海风的确很美丽;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保持这片美丽的海域呢?同学们回家后可以阅读一些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书籍;也可以浏览网络,看看怎样才能保持西沙群岛长期的美丽与富饶?

第二天,同学们带着他们搜集来的材料兴奋地来到了学校。我适时进行了一节阅读课,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材料。琼蝶同学用有激情的声音朗诵到:"那里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和贝壳。许多叫上来名字和叫不上名字的鱼虾;岛上还有茂密的树林和美丽的海鸟。这么美丽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珍惜,去旅游的时候要保护那里的生态环境。"明辉同学用气愤的声音读到:"美丽的西沙群岛以前是一个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但近年来有些人对这里进行了掠夺性的捕鱼,有些鱼类已经很少见到了。"小凡同学举起手来读到:"我们国家在捕鱼上采取了休渔的政策,每年有几个月禁止渔船下海,有效的保护了鱼类资源;在石油开采上严格地控制漏油,尽量减少噪音,不打扰在那里生息的鸟类。现在,西沙群岛已经实现了人和鸟类和谐相处,鱼儿在采油平台环绕嬉戏的生动场景。西沙群岛还是那么美丽,那么富饶!"

这样,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来的资料,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水到渠成。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爬山虎的脚》……祖国的万水千山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不断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远广阔的草原……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文章,培养学生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阅读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山水水,保护美丽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2.利用人们自觉保护环境和破坏环境的两类文章的对比,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年级下册有一篇文章叫《翠鸟》,描写了人类的朋友鸟类中的翠鸟。远航同学有感情地读到:"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学生眼前浮现出美丽可爱的翠鸟形象。亚丽同学读到:"翠鸟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是要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们远远地看着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文章中的小伙伴本想捉一只翠鸟,后来在老渔翁的教育下打消了这个念头,亚丽同学读出了这个矛盾心理。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后,领会了文章传达的中心:通过对翠鸟活泼可爱的描写,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育学生要自觉保护鸟类,提高环保意识。

类似的文章还有《燕子专列》,学生在阅读课文后,经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课文通过写瑞士政府和当地居民冒着严寒,顶着大雪救护北风中遇到困难的燕子并且用列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的感人故事,表现了人类自觉爱护和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这样,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环保意识得以同步提升。

而文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则从侧面说明环境保护有多么重要。在阅读课文时,我找了两名学生。一个同学朗读描写从前那个山川秀丽、鸟语花香的美丽小村庄的部分;另一个同学朗读描写遭到破坏的小村庄惨不忍睹的景象的部分。文章两个部分的对比,对学生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这两类文章的对比,更能激发学生爱护大自然,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视野,提升阅读能力和环保意识

在课余时间,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阅读课外书籍,浏览网络,观察和走访大自然。写下你对当前家乡和国家环境保护现状的理解和认识,到校后在阅读课上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自觉地查找课外资料,上网阅读,与人们进行交流,拓展了视野。学生通过观察,阅读,提升了阅读分析能力,对环境保护的现状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茂盛,让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包括环保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我们要切实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提高 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我们要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的渠道,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要利用语文阅读课堂这一良好的载体,系统、、生动活泼地对孩子们进行环境教育。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的环境更加舒适宜人!

环保教育策略研究:初中物理课堂上的环保教育的应用策略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人迅猛发展的时期。一方面,它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推动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负面问题。人类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地球受到了“温室效应”的煎熬,给人类带来了频繁风暴的折磨,也带来了南极冰川的大量消融和海洋对大陆的吞噬。人类对森林和植被的大面积毁坏,使人们遭到了沙尘、干旱、洪水的肆虐。人类大量污水的排放,使江河变成了“排污沟”,海洋变成了“聚污盆”,致使物种大量灭绝,人类虽然正在努力探测地球以外的奥秘,梦想逃避地球移居其它星球,但在相当长时间内这一美好愿望是难以实现的。人们大声疾呼“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我们物理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物理学知识,更有责任在教学中使学生懂得且增强环保意识,使这种意识变为保护地球的行动。那么,日常物理教学中应该怎样进行环保教育呢?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日常教学中,做好表率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的影响

在课堂上,不抽烟、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乱抛粉笔头;在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整理好实验器材外,实验废弃物品的合理处理也相当重要。例如:废旧电池不能丢进普通垃圾箱,应放在指定垃圾回收箱巾;水银温度计破损后,应立即将水银回收等,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在课外活动中,教育学生不乱扔果皮、纸屑、矿泉水瓶之类生活垃圾,将它们放在随身携带的垃圾袋中,教师若能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成为未来的环境使者。

二、充分利用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物理教材给我们提供了许多与环保有关的素材。我们在教学时,除了要教会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理解和运用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成为未来的环保使者。例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节中先要让学生知道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着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在明确噪声含义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噪声来源:工厂、企业的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汽车等交通工具带来的噪音;音箱、喇叭等社会生活噪音;我们教室里令人心烦的噪声有哪些?学生会回答:有的随意讲话,有的随便谈天等等,都妨碍了老师和学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教师总结:这不仅仅是纪律问题,也是噪声污染问题。接着教师介绍噪声危害:如果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引起神经衰弱、头痛、血压升高等疾病,严重时会导致听力的丧失。

在充分认识噪声危害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为保护我们周围环境,我们该怎样做?学生们都认识到:在别人工作和学习时不应大声说话、放声大笑,不要让自己成为令人讨厌声音的制造者,这也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自觉注意的。在讲授《内能的利用与社会发展》一节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和能源利用息息相关,还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常规能源利用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带来的严重危害。比如: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不断增大,它们燃烧后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又由于天灾和人为乱砍滥伐,能吸收二氧化碳的大片森林却在不断减少,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应该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更多地利用氢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在讲授《电磁波及其传播》一节时,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电磁波在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危害。它会使人出现头痛、眠、健忘等“亚健康”状态。还会使人体体温调节机制失衡,导致心律加快,吸障碍,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教育学生要合理地利用电磁波。

在光现象中,除了要让学生知道光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世界,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污染。可见光污染:比较常见的眩光。例如:汽车夜间行驶时所用的前大灯,电焊时产生的强光,若没有保护会伤害人的眼睛。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太阳光的反射造成污染日趋严重。如: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会产生很强的镜面反射,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还会影响街道上行驶车辆行人的安全。过度受红外线、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的皮肤,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当然。

三、设计争议性问题开张讨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如:学习《核能》一节时,设计“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对于利用核能和大力发展核能,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核电站并非安全、清洁、廉价的能源,也有人认为:核电站是安全、清洁、廉价的能源,让学生针对这两种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通过激烈的争论,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不应该发展核电。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不仅只是我们教师应尽的义务,而是全人类应重视的问题,让环保意识成为行动,保护我们人类生的这个地球,让它充满生机。

环保教育策略研究:探求幼儿园环保教育应对策略

摘要:幼儿是未来地球的主人,从小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很有必要。及时地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也是保护人类自己的道理,从而逐步养成幼儿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习惯。

关键词:环境教育;养成;共育

学龄前儿童最容易接受新知识,可塑性较大。在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环境教育,容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保护环境的种子,使其从幼年时代起就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并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去关心这个世界。

一、美化环境,建立一个绿色的儿童乐园

心理学、生态学的研究表明,个体发展的过程就是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论文百事通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我园致力于为幼儿创设与环境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努力为幼儿营造环保教育的良好氛围。由于我园面积较小,我们就因地制宜,在教室前的小园里种上花生、葱、蒜等,让幼儿观察其生长过程;充分利用走廊和墙面,布置优美的寓意深刻的环境,让幼儿从环境中受到教育与熏陶;并在教学楼前种上花草树木,走廊两侧培养绿色植物,还特意为各班设置种植园地,让幼儿在种植园观察种子生长发育需要的自然条件,感知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现在,绿缎般的草坪伴着花红叶绿的果树,各色鲜花散发着阵阵幽香……环境的现代美感与园内绿化、美化都充分发挥着环境对幼儿的美的熏陶和潜在的环境教育的作用。

二、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多年以来我园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在教学中、在一日生活中、在常规培养中、在游戏活动中都渗透环保教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掌握一些浅显的环保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在各科教学中渗透

在幼儿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不能单独设科,更不能枯燥说教,而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在原有的教材基础上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知识的教育。在艺术活动中,也能充分体现环境保护教育思想。

(二)在一日生活中渗透

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无时无刻不与环境发生着关系。教师应抓住时机,及时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如要求幼儿轻轻地搬动桌椅,轻轻地走路;要节约用水,爱护图书,不涂画墙壁等。对幼儿的日常行为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在游戏中渗透

环境保护教育还可以结合幼儿爱唱、好动、喜欢游戏的年龄特点,把环境保护教育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如通过表演游戏“大树爷爷笑了”,让幼儿在表演中领悟植物与人的关系。此外,还结合环境保护教育的有关内容设计和编制各类游戏,如科学游戏“空气变脏”,体育游戏“植树造林”,表演游戏“可恶的黑烟怪怪”“动物医院”,音乐游戏“小青蛙”,等等。

三、培养幼儿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如幼儿懂得了水是珍贵资源后,洗手时知道把水龙头开小,懂得随手关紧水龙头,还知道保护水源的清洁,不往水里扔垃圾杂物;懂得爱惜粮食,吃饭时不掉饭;懂得不随地乱扔垃圾,学会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爱护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外出游玩时,幼儿能把果皮、饮料瓶扔进果皮箱,不采摘路边和公园里的花朵,懂得爱护公共设施。在幼儿园里我们要求幼儿上下楼梯靠右边行走,并且养成说话轻、走路轻、做事轻的良好习惯。环保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幼儿都能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知道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四、家园共育,培养环保小卫士

在开展环保教育中,我们还积极争取家长们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如发动家长和我园小朋友一起开展变废为宝教玩具制作的活动,让家长认识到活动的目的就是为培养幼儿节约资源、废物利用、减少垃圾的环保意识。让家长与幼儿都获取了大量的环境保护的感性知识,进一步加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而且能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落实在行动上,铭记在心中。家长们都能愉快地接受并十分欣赏幼儿爱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给我们的环保教育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今及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维护和发展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环保教育策略研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摘 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飞速进步,但与此同时,全球性环境问题也日渐严峻。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并付诸实施。普及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条基本途径。作为一名中学物理教师,也肩负着建设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任务。所以,研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就从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学中环保理念培育的途径两个大的方面详细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物理教学 环保 教育 渗透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教育也日益为世人所重视。学校教育同样也应该渗透环保教育,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并重的复合型人才。物理课程长期以来被当成单纯的自然科学知识教学的课程,其人文精神渗透包括环境教育理念并没有得到重视,这不利于学生发展。物理教师,负有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的直接责任。我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对如何在具体的物理课程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有更深的体会。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将初中生培养成具有环保理念的当代公民的需要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了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从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再到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政府也日益重视中国的环境问题。在这种大环境下,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深深地感受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初中阶段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生是否具有初步的环保理念将直接关系到他个人的人文素质包括环保思想素养的养成。因此,教师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保护理念是非常必需的。

2.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外,还应该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其中。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具体的物理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守社会公德,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重要性,形成初步的生态文明理念。

3.初中物理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为环境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知识和理念的传输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要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不能强行置物理课程本身的内容结构于不顾,将物理课程上成班会课,上成形势与政策课,而是应该顺势而为,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巧妙地将德育和智育糅合在一块,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教育。从目前初中物理教材来看,其中确实有许多与环境教育相关的内容和素材,如《声现象》、《多彩的光》和《电学》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环保理念。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环保理念培育的途径

1.明确初中物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目标

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课程教学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为了实现培养学生环保理念的目的,教师必须首先明确课程教学中渗透环保理念教育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价值观目标:一要帮助学生获得有关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知识;二要发展学生识别、分析和尝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三要树立学生理性对待环境的价值观与态度,欣赏、关爱环境及生命万物,主动思考经济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环境的影响,分析环境保护措施对他人环境的影响。

2.利用物理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进行环保理念的熏陶

如前所述,初中物理课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环境教育题材,教师应当在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找准物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结合点,把环境知识合理、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应该结合当地的环境状况,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选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这种方法既能让学生感觉物理知识其实离我们的生活不远,从而提高他们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在物理知识的教授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其形成环保理念。如我在讲授《多彩的光》单元时,曾经让学生自己列举市区一些用玻璃装饰外墙的高层建筑,然后给他们讲授这些高层建筑在白天所反射、折射的太阳光给居民带来的不方便,从而让他们既了解光污染的相关知识,又培养其环保理念;又如在讲授《声现象》单元时,我经常让学生自己列举生活与学习中的噪音给自己带来的干扰,学生非常积极。有的学生说:“我家楼下开了家舞厅,天天晚上都吵到半夜多。”还有的学生说:“马路上的汽车司机总是随意按喇叭,常常把我吓一大跳。”这样一来,既能培养学生的环保理念,又能引导他们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

3.在活动课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活动课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活动课,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环保理念的教育,同样有利于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因此,科任教师要根据活动课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利用物理活动课的内容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如果运用得当,则比上一堂专门的环境教育课效果要好。我曾经在讲授《水循环与水资源》单元时,就在活动课上给学生播放有的县市自来水变臭的视频,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自来水变臭的各种可能原因,引导学生将视线从自来水变臭转移到水源水质问题上来。这个视频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实现了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更让学生在活动课中自觉地认同了爱水,节水,保护水质的环境保护理念。

除了活动课外,物理教师还可以视课程内容给学生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完成课外作业的同时,感觉到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如在教学电能的相关知识后,我要求学生回家后了解自己家和邻居家的每月用电情况,并填写登记表;再以活动课的形式将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出家庭节约用电的方法。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电能的重要作用,并形成了节约用电、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

总之,利用初中物理课程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环保理念,非常必要,从而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和谐统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