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

摘要:当学生学习了一系列的知识概念后,为避免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孤立、零散、机械的存储状态,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将新旧知识系统化,形成规律性的网状联系,教其学会运用归纳、总结、比较等方法,将知识学习过程由历史概念的学习上升到理论认识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新模式

论文关键词:课堂教学 历史情景 历史问题 历史思维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创设历史情景、历史问题、历史思维等方面,归纳总结出历史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把学生培养成乐于探索、思维敏捷、具有创新思维的创造型人才。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多方位的创新改革的一种教学模式,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它对原有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是一个大胆的冲击,对进一步发掘初中历史教学的潜在功能,把学生培养成善于学习、乐于探索、思维敏捷、潜质巨大的创造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为核心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将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 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现象,体验历史人物情感。

历史情景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大纲为导向,根据历史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如语言、挂图、图片以及录音、电视、电脑等,创设出历史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向学生交代历史背景、展现历史现象、讲述历史过程,营造出适当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积极思维,达到教学目的。其意义在于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意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在情感与意境的组合情境中,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情感与审美的体验。因此,创设历史情景可把学生带入所要讲述的历史环境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

创设历史情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注意力,为后面两个部分的进行打好基础。创设历史情景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既可以在课堂上集中运用,也可以在教学中穿插运用。

例如,我在讲授“九·一八”事变这部分内容时,在讲授课前,我采用音乐创设情境的方法,在课堂上用录音机播放《松花江上》这首歌,在哀伤的歌曲中,学生们的思绪被带到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受苦受难的历史场景之中,悲愤的绪情充满了每个学生的胸膛……在这样的情绪的感染下,学生很快的进人了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这段历的掌握与理解。

二、创设历史问题,使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通过讨论交流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灵活的组织方式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当遇到教材没有下结论或结论模糊的历史问题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共同交流,结合史实进行分析和论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例如: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为什么?如何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科举制度的利弊。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人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要注意为学生营造开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即使学生发言错了,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都应去夸奖他、鼓励他,这有助于培养其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

在讨论时,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讨论时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总结,以讨论参与者的身份对讨论中的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引导讨论不断深入,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有所提高。同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提供多角度思路,使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

三、创设历史思维,让学生寻找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的历史规律。

当学生学习了一系列的知识概念后,为避免其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孤立、零散、机械的存储状态,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将新旧知识系统化,形成规律性的网状联系,教其学会运用归纳、总结、比较等方法,将知识学习过程由历史概念的学习上升到理论认识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同时,整理知识的过程,也是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再认识。在此期间,教师可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既掌握了历史事件间内在的规律性联系,又从中学会历史思维的原则和方法。如果教师能适时选取恰当的内容,将课本上的某些现成结论问一个“为什么”,去进行剖析,以展示思维过程的基本步骤,增强所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加强思维逻辑性的训练,既深化了教材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比如,讲述隋唐文化时,教材以《封建文化的高峰》为题,用三课时叙述了隋唐科技的发达,宗教的兴盛,文坛的鼎盛,艺术成就的五彩缤纷,但却没有阐明形成如此辉煌灿烂文化的原因是什么。若教师在讲罢全貌后,在此设问缘由,然后师生共温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等内容,再剖析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对文化的影响及交互作用,这样组织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隋唐史知识有机融汇,同时也使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分析,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教师创设历史思维一定要切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千万不能好高骛远,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能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每一个部分,不论是创设历史情景,创设历史问题,还是创设历史思维,都必须体现和落实在学生活动上。学生活动既包括内隐的脑意识活动,也包括外显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活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教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可厚此薄彼,要灵活运用。同时,模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及学校的具体情况,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提高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浅析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学 兴趣 道德品质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改进历史教学,使枯燥的教学生动有趣。并使学生想学、爱学、学有所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同学喜欢看~些历史书籍,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练习中也常常引用历史典故,但在历史课上却无精打采,考试成绩也不甚理想。问其原因,同学回答:“历史书籍故事生动、丰满。而老师照本讲授历史课,就像抽掉了血肉,只剩骨架的骷髅,实在调不起兴趣。”如何改进历史教学,使枯燥的教学生动有趣,并使学生想学、爱学、学的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人文精神为导向

以人文精神为导向,就是要在历史教育中更多的关注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进行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思考,进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把握自身的命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先人在为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独立富强和社会繁荣进步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富有个性的历史杰出人物,如封建帝王中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乾隆帝的风流儒雅;辅国大臣中商鞅的锐意变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魏征的忠贞劝谏;爱国将领中卫青的勇猛、祖逖的豪放、岳飞的精忠、史可法的气节;历代诗人中屈原的咏叹、李白的浪漫、陆游的忧思,等等。

穿越古今,他们的声音仿佛仍在长空中回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等。古人这些事例、素材,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生动,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与时代潮流相结合

古人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将历史知识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揭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培育学生健康的时代精神。

与时代潮流相结合,要求教师在正常的历史课堂教学、教法教学中,精心选择材料,拓展延伸,来积极引导学生引申思考。例如,在给学生讲授中国的四大发明特别是火药的发明时,我对学生讲:火药的发明并不是古人有目的地研制的,而是古人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意外的发现。纵观中国历史,火药发明后,虽曾被当作作战武器使用过,但更多的是被中国人用来做喜庆或祛邪的爆竹。可是,当火药传到欧洲,它便成了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手中锐利的武器。不仪把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阶层炸得粉碎,而且凭借其坚船利炮打开了我们东方大国的大门,从我国掠走了大量的财富和困土。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特别是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给八国联军的战争赔款,连本带息共计约白银10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l2倍,也就是当时我国民众人均赔款2两多白银。中俄《瑷珲条约》沙皇俄国割去我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O多万平方千米,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千米,共计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发明火药,我们惊喜骄傲。但我们固守不前,不去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落后挨打受屈辱。所以现在我们国家发展经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学习世界各国一切先进技术来发展我们自己。只有我们人人自强不息、奋发努力,才能民强国富,我们的国家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三、走教育改革创新路

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容易被各种新鲜事物所吸引;接受能力强,容易吸取各种知识,模仿成年人的举动;可塑性强,容易按照各种模式进行塑造。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崭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历史教学中要改变学生原来的机械学习、个体学习和被动接受学习的旧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的崭新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例如: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结合电影、电视中的历史故事片进行教学,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如开展历史竞赛、进行历史观点辩论等,都能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能力并举的效果。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论如何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的尝试

摘要: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是人类过去的活动,纷繁复杂、丰富多彩,但它是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在人们眼前,如果传授方法不得当,往往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昏昏欲睡的感觉,。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课堂 教学效率

历史学科因其内容庞杂时间久远,需要大量识记的特点被人们当作死记硬背的副科,这一偏见造成负面影响使学生对历史科目不够重视和失去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会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才能具有创造性。现在的学生知识更新较快,注意力容易分散,逆反和叛逆心理较强,不喜欢教材上死板的知识。新课程改革后,课堂时间缩短为40 分钟后,要保障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着实不易。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上,要点燃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就要让学生在轻松,幽默,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有限的40 分钟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来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和发展。

一、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来丰富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小鸟,是永远飞不起来的。

如果学生的学习是教师逼迫下的被动学习,可想而知课堂效率有多高。相反,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会全身心投入,钻研、探索、孜孜不倦,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如果总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来授课,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失去兴趣,我尝试了一些方法,效果不错。

1. 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片段,动画或者音乐等教学资源能够让历史“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人物“站”起来,使学生印象深刻,有效地创设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利用“先学后教”的洋思中学的教学模式,使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效果不错,学生不仅集中精力来思考教师布置的问题,而且熟悉了教材内容,事半功倍,节约了大量时间,知识点可以通过学生发言讲授出来,学过的知识记得更牢了。

3. 善于运用对联、诗歌、成语典故或者历史人物故事来丰富历史课堂,可使历史课成为神采飞扬的文学课堂。讲到“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可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来讲,学生对下一课《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承上启下就更容易理解了。

4. 根据班级的特点或者年龄层次的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灵活采用教学方法,适用不同的学生,来发挥学生的长处,学习效果更佳。如一个班级学生好静,注意力特集中,就注意引导学生听讲,另一个班级学生好动,就多让学生发言,老师做补充完善,顺势而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表现欲望。初一的学生喜欢表现,就多给学生鼓励学生多发言,初二的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能力大幅度提高,简单的知识教师一提示,一出示问题学生立马知道,不用教师多讲。

二、在师生有效互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1. 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就要善于设计问题,形成“巧问质疑、以疑促思、讨论点拨、教学互动”的教学特色。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使学生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2. 小组讨论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激发学习主体主动参与的途径。

学习小组一般安排为4—6 人,一般采取同桌及前后同学组合。这样可保障学生人人参与,各抒己见。讨论是进行思想交流的好形式,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用史料和观点设置问题情境,开展讨论,可以让学生在争论中增长知识和锻炼思维。

3.“先学后教”,不仅适用于小学数学,而且也适用于初中历史教学,我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出示问题,学生阅读课文,经过思考,在教材中找到正确答案;另一种是让学生设计问题,训练学生掌握提取历史知识点的方法,遵循历史学习的规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思维清晰有条理性。

后一种难度更大,这样可以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当学生的“老师”。

三、课堂教学时间一定要合理分配任何人的注意力都不可能在40 分钟内专注不变,更何况是初中的学生。因此对课堂教与学的时间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控制,会大大提高整个课堂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教有学,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经常切换之中。心理学实验表明,在一节课中有一段时间学生的各种学习因素处在状态。

如何因势利导,使学生更长时间处于学习状态?我认为:教师一次讲述的时间不能超过普通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的范围之外,否则教学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初中历史课教师的一节课讲述时间累计控制在20 分钟,教师一次讲述的时间不得持续5 分钟;学生活动支配的时间累计不得低于15 分钟,并且规定学生一次活动的时间控制在8 分钟。师生的即时互动,是及时反馈教学效果的最有效途径。如教师在讲解了一个知识点学生理解后,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当堂识记,或者当堂训练练习题目或者师生共同解答作业题,可达到及时巩固、查缺补漏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都要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如果我们采取的方法得当,调度有方,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应当想方设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要对每一节课负责,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对我们的未来负责。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究: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创新途径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各方面能力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获得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途径:

一、端正态度,善读巧记。当今,地理在中学基础教育中仍然处于“低谷”地位,出现了学生偏科厌“地”,教师改行离“地”的现象。怎样扭转这种局势?首先必须端正态度,认识地理课是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中,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功能和作用。地理概念多、原理多、规律多,时空概念难于建立,很多知识交叉联系,综合性强,容易混淆,知识难于掌握,因而感到无所适从。这是现在很多学生出现厌学地理,对地理知识学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现状,应当让学生走出死记硬背的误区,养成阅读、思考、分析、归纳的习惯。教师可通过课例分析,指导阅读,使学生学会找出重点,理清结构,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加强记忆。如在学习“天气”“气候”概念时,内容不多,但不少学生只会一字不漏地死读,容易混淆;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引导学生把它归纳为:“天气具有短期、多变的特点”,“气候是多年来比较稳定的”这样去区别,再加上一些有关天气和气候的谚语、成语、古诗等加以分析,学生就容易记忆。如:清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昆明四季如春;极地地区全年严寒等等。

二、创设条件,激发兴趣。兴趣是好的老师,是学好知识、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因素,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果是照本宣科,学生必然会觉得枯燥乏味,毫无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可依据教学要求,一方面充分挖掘地理教材本身的趣味“矿藏”,一方面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不断引入课外趣例,“旁逸斜出”,把教学内容融化在其中。可采用观看地理图像,讲述地理现象,链接地理新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有趣。

三、深入挖掘,巧设疑问。提问是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艺术加工与处理,适时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去理解、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如在学习“土地资源”这一课时,教师可预先根据“识记”这一层次教学目标要求,精心设计下列提纲性的思考题:(1)什么叫土地?它的影响因素、作用、利用分类是什么?(2)我国土地资源有哪些基本特征?(3)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基本国策是什么?让学生根据提纲自学课文和地图,完成“识记”这一教学目标要求,当学生完成“识记”这个教学目标后,教师又及时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索性、趣味性、课文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4)简述我国土地资源各个特点的成因与表现,并指出构成上的特点。(5)当前世界和我国的土地资源遭受破坏,主要表现有哪些?(6)我国土地利用与保护措施是什么?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探索,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深化。这种层层设疑,步步深入,使学生始终处于疑问-思考-讨论——解疑的学习氛围中,直至完成对本课重点、难点的理解。再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灵活性大、涉及面广的问题:(7)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优缺点。(8)为什么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培养学生应用、评价、综合等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疑而思,思而解疑,尽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因势利导,启迪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往往都会去思考,寻找答案。当学生遇到难点、疑点,渴求了解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时,教师不是急于给学生于“鱼”,而是着重于教学生怎样去“渔”。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但在北极上空或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方向有什么不同呢?这时,教师只需拿出地球仪,转动给学生看,学生在观察中受到启发,经过思考,然后就会做出回答。所以,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启发诱导,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去领悟,使其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的理解与掌握。这种深入浅出,利用直观的手法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性高,教师教得轻松、愉快、效果良好。

五、归纳总结,练习深化。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是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呢?教师可在讲完教学内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运用已储存的知识信息,对所学内容进行简要归纳,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要点,使所学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在讲完“地球的自转”后,给学生留下思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描述了什么内容?又如,在讲完“日界线”后,穿插了双胞胎的故事:一只向东行进途中的船上,一对孪生兄妹先后降生,后出生的妹妹却比先出生的哥哥年龄大24小时,试问他们出生在何地?为什么?通过练习可巩固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实践证明,以上做法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良好效果。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