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在未来的高校发展中,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了解心理教育的意义,具备心理教育的能力,要将心理教育贯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缺乏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将不是合格的教师。
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研究:高职学生挫折及行为的心理教育管理探讨

摘要: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成绩不理想,对未来感到失望,极易产生挫折感和失范行为。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把握高职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产生挫折感的基本动因,了解学生认识挫折的心理规律,并针对高职学生挫折及失范行为采取心理教育和管理措施,从学习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正确引导,有效干预矫正,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高职学生;挫折教育;失范行为;产生根源;心理教育管理

高职学生产生挫折与失范行为是目前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易被忽略。如今中国教育评价模式仍多以分数至上,许多家长、甚至老师也仅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与“坏”。而大多数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太理想,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受到来自家庭、亲友、学校等多方面的质疑和轻视。在许多人的眼里,高职学生也都被贴上“差生”的标签,无论在生活、交友、就业等方面,多数学生并不会受到“优待”。因此,对于长期得不到肯定和重视的高职学生来说,其或多或少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身做什么都不会成功,如果再遇到一些挫折,就可能产生失范行为,造成学生对学习自暴自弃,甚至放弃自己,引发社会治安案件。对于这种不被重视的社会角色,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学生受到了更多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挫折,所以他们是最需要被社会关注的群体之一。教育工作者面对外界对学生的质疑,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这种现象。那么,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应该重视高职学生的挫折教育,从学习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正确引导学生,使高职学生能够改变不良心态。

一、产生挫折与失范行为的客观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产生挫折与失范行为的自然因素有很多,包括高职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不能预测和防范的天灾人祸等。比如亲人、朋友的突然离世;班主任、任课老师临时调换;上学的路上遇到堵车或者电瓶车没电;训练了许久的运动员因为赛前意外摔伤而失去比赛机会;考试时发现随身携带的笔不好用等,由于各种非人为力量所造成的时伤害随处可见。

(二)社会因素

产生挫折与失范行为的社会因素是指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人为因素的限制和障碍,包括政治、经济、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如用人单位设定低门槛,对高职学生概不考虑,或者承用后只能从低层次的工作做起。尽管有的高职生在创新创业大赛或者技能大赛中表现极为突出,却也没有得到单位领导的重视。在交友方面,许多人也会因为学历低等偏见拒绝与高职学生交友。高职生因为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从而导致压抑、孤独、不能倾诉、精神失常甚至绝望的案例也不胜枚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新旧文化的冲突,社会规范的调整和价值取向的变化,以及各种负面影响和不良的社会氛围使得许多高职学生较早进入社会,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均衡,使得看起来成熟的高职学生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或小情绪而产生失范行为。〔2〕

(三)家庭因素

家庭是塑造学生的感情、意志、性格、品德的重要场所。家长的言行和家庭成员及亲友的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据调查发现,当孩子进入高职院校后,父母对子女的态度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父母对孩子十分溺爱,寄厚望于孩子,却不知给他们未成熟的心理带来了负担、痛苦,甚至导致他们走入社会以后感受到诸多的不适应,到处碰壁;〔3〕而另一些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则不断减少,甚至不愿意在亲友面前提起孩子的近况。在这种过分溺爱或者忽视的家庭生活中都极易导致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出现失范行为。

(四)学校因素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比起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素质训练似乎更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等技能的培养。在思想政治课上过分强调理想教育,忽视现实教育,注重理性判断而疏忽非理性的情感世界的培养等,这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节,学生毕业以后在技能操作方面能较好、较快地适应社会,但面对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便无所适从,甚至与社会格格不入,在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失落和恐慌感。

二、挫折与失范行为的主观因素

(一)自身缺点与不足

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人尤其是自尊心极强的高职学生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包括生理缺陷、疾病以及身材、容貌等方面,都会构成学生的挫折源。如有的学生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走路有些障碍,不能参加体育比赛,也有的学生因为身材矮小而常常孤独自处、拒绝与人交流,还有的学生因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学习能力不足等原因而难以取得优异成绩等。这些不足之所以能让学生产生挫折感,也与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和别人对自己的特征评价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身材匀称、相貌较好的人更容易被单位录用,残疾人比四肢健全的人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个子过于矮小的人要比个子高的人挫折感更重等。

(二)个人动机冲突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每个人的发展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舞台,当然也带来了紧张和压力,冲突和烦恼。例如,曾有学生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常常会因为多个目标而同时产生多个动机,但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并存的动机不能全部实现,在必须有所取舍的时候就会形成动机冲突的心理现象。高职学生长期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会引发挫折感,做出不恰当的举动。

(三)自我期望与实际有效行为的不匹配

高职学生的自我期望与实际有效行为的不匹配主要表现有三方面:一是知识能力不足。大多数的高职学生知识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也不够完善,能力欠缺,当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有挫折感,产生失范行为。二是人生观念不当。许多高职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不符合社会要求,这也是挫折的来源。比如曾有学生为了获得学生会主席的职位而不择手段地拉票,当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后竟然“失联”一周。三是生活阅历简单。高职院校还有一些学生由于长期不自信、自卑而拒绝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实践能力较弱,在进入社会之前的实习时常因为不能完成工作量担心被领导批评而要放弃实习工作,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引起挫折感和失范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造成挫折情景的性质及轻重程度因人而异。

三、加强挫折教育和学校管理措施

目前,教育管理部门已经认识到挫折教育对高职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的重要性,但仍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建议高职学生的挫折教育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贯穿于课上和课下、教育和指导、咨询和服务等方面。及时,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挫折教育课程,将挫折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高职院校在编排校本课程或是职业课堂体验教学时,应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发挥模范榜样作用,以多种形式渗透挫折教育的思想和观念,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另外,定期对班主任、辅导员开展关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形成案例分析和心理预警防范。〔4〕第二,安排具有高职特色的挫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合理评价自己。分享高职学生成功立足社会、成功创业等案例,并展开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认识产生挫折的原因,正确地面对挫折,合理分析和评价自己的遭遇。更重要的是明确在不久的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时应如何尽可能地避免因为挫折导致的失范行为。通过活动,模拟、感受挫折,从源头控制,让高职学生明白在最终战胜挫折,取得成功的道路上还得靠自己,还得靠科学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第三,开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挫折教育锻炼,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耐受性。与企业合作,定期开展有益于学生意志品质锻炼的体育竞赛或技能大赛,让学生通过比赛增强体魄,增强专业技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当学生的内心足够强大,以乐观的心态去处理问题,那么也就不再惧怕挫折。第四,健全具有高职特色的挫折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根据学校规模,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并且制定合理的方案,帮助高职学生解决在青春叛逆期面临的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问题。第五,搭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多方沟通渠道,使学生及时走出挫折困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校可以通过申请微信公众号、安装手机APP软件、设立留言信箱等方式组建校信通,与企业、家长、老师等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注重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和家庭氛围,为高职学生及时走出挫折困境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年龄阶段的限制,在对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高职学生很容易产生或轻或重的失范行为,甚至酿成悲剧。他们的身心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相关管理职能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应当依据透彻的分析,采取适当的防御措施及时、有效地干预和矫正学生的失范行为,促进高职学生健康发展。

作者:林宁 张亮 单位: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南京师范大学

高职学生学习障碍成因及教育管理对策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录取了一些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他们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难点和重点。这些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既有他们自身因素,也有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高校对他们重管理轻教育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深入探究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方案,发挥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力量的作用,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障碍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改革,通过春季自主招生渠道或放宽招生门槛,许多高职院校录取了一定数量的令教育管理者头痛的学生。这些学生厌恶学习,他们把旺盛的精力用在学习之外,泡网吧、酗酒、打架斗殴,惹是生非甚至违法乱纪;他们的学习成绩很差,大部分考试科目不及格……虽然这些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是少数群体,但他们却是出问题最多的学生。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轻则,他们荒废了青春时光不能成人、成才,不能自食其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重则,他们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因而,他们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正确认识这类学生,探讨对这类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策并帮助他们成人、成才是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一、学习障碍学生的认定

对这类学生的传统称呼是“后进生”“问题学生”。近年来,随着国内学界对学习障碍理论研究的深入,认为学习障碍也是对学业不良或学习困难、学的一种称呼。笔者认为用“学习障碍学生”或“学习困难学生”一词来概括这类学生更恰当些。综合各种对学习障碍学生或学习困难学生的定义,笔者认为:学习障碍学生是指智力正常,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学习效果低下,不能按照学校教学大纲规定完成学业,课程考试不及格因而影响成长成才的学生。对高职院校学习障碍学生的认定依据可以参考“智力—成就差异”作为诊断学习障碍的依据,最主要的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当然也要考虑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因此笔者认为对高职院校学习障碍学生的认定依据应当综合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学业成绩结合考量。学习障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分为:课内表现和课外表现,课内表现为学习情绪低落,行为懒惰,不参与课堂学习,在课堂上睡觉或玩手机等;课外表现为经常性逃课、泡网吧等。在学期末的考试中有两门课程以上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就可以认定该生存在学习障碍。

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障碍的成因

通过本课题组成员的调查、访谈发现,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障碍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和学生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有学校重管理轻教育的不良后果。

1.学生自身因素

导致学生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有以下四方面:一是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无心学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手机上网已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些自我约束力差,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抵挡不住网络的诱惑,不分时间、地点地徜徉在网络游戏或网络交友或者观看网络视频中,网络成瘾,逃课上网,荒废学业。二是部分学生从小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基础薄弱,缺乏进一步学习高层次知识的能力,因为听不懂、学不会,学习的自信心不断受挫而自暴自弃,放弃学习,特别是通过春季招生渠道来的学生,这方面因素比较突出。三是还有部分学生进入高职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目标模糊,缺乏人生的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缺乏学习内在驱动力,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四是少数学生因为存在心理问题,排斥学习,不与同学老师交流而产生学习障碍。

2.家庭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及时个重要环境,家庭环境不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同,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基础性作用。总的来说,学生出现问题都与不良的家庭教育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家庭的不良教育方式有三种情况:一是娇惯、放纵的教育方式。一些来自经济状况较好家庭的“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一味的娇惯、溺爱、纵容,凡事顺从孩子,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追求自我享受。他们不愿为自己将来承担更大的家庭和社会责任而付出努力,提高自己。他们的学习障碍是从中学或者小学时期就存在的。对他们的这些思想和行为,他们的家长采取了默认或放纵的态度,给他们提供物质条件,满足他们的需要,放任他们网瘾的发展。二是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有部分学习障碍学生来自离异家庭或者父母忙于生计的家庭,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无暇过问,只负责支付学费、生活费,与孩子缺少情感的沟通与交流。由于这些学生长期得不到家人的关爱与温暖,在心灵上缺乏归属感,导致有的学生形成孤僻自闭的性格,有的学生甚至存在心理问题(特别是来自离异家庭的学生),他们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愿望和能力,甚至不信任他人。受这种家庭教育影响的学生因为不愿与同学、老师交流而产生学习障碍。三是强势干涉的教育方式。采取这种教育方式的家长认为自己的社会经验丰富,孩子小,不懂事,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强势干涉孩子的大事小情。部分学生是因为对所学专业知识、技能不感兴趣、排斥学习而产生的学习障碍,他们对所学专业的选择并非自愿而是遵从了强势父母的意愿。他们对这种强势干预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反感,但又无力改变,于是采取消极应对的对抗方式。

3.高职院校重管理轻教育的不良后果

长期以来,在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一直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不良倾向,对这些经常违反校规校纪,惹是生非、打架斗殴、“不学好”的学生,轻则批评、教训、重则处分直至开除学籍,这些处罚措施不能感化学生的心灵,不能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而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不会发生良性影响,只能导致他们更加叛逆,走向教育管理预期的反面。

三、对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管理对策

差异化培养,个性化成才,是对学习障碍学生教育管理的正确选择。差异化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学业要求上,对学习能力强,渴望成才的学生,学校引导、帮助他们成长为拥有专门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对这些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应该放低学业要求,本着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管理理念,甚至有一些学生可能掌握不了本专业的技术、技能,但也要允许他们个性的发展,力促他们成人成才。鉴于前述对高职学生学习障碍成因的探索,本着引导学生成人成才的理念,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方案的研究应该从三个层面进行。首先,从学校教育管理层面,要创新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和体系,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状况,整合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文明素养教育等内容于一体,创新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形成系统的思想教育内容和科学的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育人、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养的大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熏陶作用。其次,学生教育管理人员要树立差异化培养,个性化成才的育人理念和工作模式。鉴于学生学习障碍成因的复杂性,教育管理人员要实行订单设计,分类辅导,针对在学生个性完善、学业发展、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需求,进行分类教育引导,帮助学生个性成长。这就需要学校的教育管理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采取学生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寻找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及分析不良后果,明确成长成才的目标,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鼓励他们学习感兴趣的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和能力。同时,辅导员、班主任应建立学习障碍学生的家庭档案,了解学生家庭的教育方式,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反馈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争取家长密切配合,取得育人共识,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共同做好学习障碍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再次,应发挥好学生的榜样带动作用。班主任、辅导员鼓励积极上进,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能力强、各方面的学生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要通过制度化的设计,创设各种有益的活动,让学生间的关爱和帮助成为一种风气,学生们处在相互鼓励、相互关爱的环境中共同成长。这种学生之间的影响和帮助所起的作用也是学校教师教育活动无法替代的。总之,在学校育人氛围的熏陶下,老师的鼓励、家长的期望和同学的帮助带动下,加上学生自己的努力,五力合一,共同促进学习障碍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王连秋 单位: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研究:高职学生党建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

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数量明显增多,在给党建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当前各大高职院校对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党建教育管理工作进行落实,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对高职学生党建教育管理现存问题及处理对策进行分析,希望为各大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党建教育;党建工作;高职学生

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关键内容之一,为此需要对党建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各大高职院校在学生党建教育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党建工作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为了使党建工作效果有所保障,高职院校需要对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

一、新时期下高职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入党目的存在问题。在新时期背景下各大高职院校学生不断增多,学生们在素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对入党的认识程度不够,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不入党,并且多数入党同学的目的是为日后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存在目的不纯的情况,这种情况使党建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逐渐增加。

2.党建工作组织性较差。当前各大高职院校很少设置专门的党建组织工作人员,一些工作仅由辅导员完成,辅导员日常工作较忙,对党建工作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较少,党建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度较差,无法取得预期效果.3.党员教育时间较短。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会在大二时入党,学校对其教育时间较短,其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较为被动,导致对党相关内容及知识了解的较少,学生党员在党性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从而对党建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二、提高高职学生党建教育管理效果的措施

在对高职院校党建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后,笔者现提出如下应对措施,希望为实际党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学生入党目的不纯以及部分学生不愿意入党的问题各大高职院校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的素质和觉悟进行提升,减少入党动机不纯的情况,并且能让其对党相关内容和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能及时加入到入党的队伍中,为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2.构建专业化的党建教育管理组织。针对党建教育管理工作组织性较差的问题,各大高职院校需要构建专业化的管理组织,通过专业的管理组织对提高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效果有较大的积极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及时,组建管理队伍,对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更多指导。各大高职院校需要选择学校内党龄较长和专业程度较好的人员组成管理队伍,让其对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做出更加专业的指导,减少党建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第二,建立学生党支部。管理人员需要选择的学生成立学生党支部,让其对党建教育管理工作进行配合,通过其可以对学生当前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能为管理工作提供的依据。第三,制定科学、合理的党建教育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和学生党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减少不当行为出现的几率,并且需要实行责任制,将每项教育管理内容进行落实,进而实现提高学生党建教育管理效果的目标。

3.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产生足够重视。针对学生党性较差的问题,各大高职院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在其入学时需要对学校党组织以及其他方面情况进行说明,让其当党组织有所了解,能积极加入党员队伍。与此同时需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党的历史、党员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理念等,通过培训过程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和党性进行提高,方便后期进行管理。

4.做好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往往较短,为党员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如果教育工作未落实到位学生党员将会出现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为了对上述问题进行规避,各大高职院校需要做好党员教育工作,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及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合理利用,在教育过程中对党相关内容、知识以及理念进行渗透,让学生对党有所了解,为后期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第二,将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学生党员进行相应教育,让其对问题的影响有所了解,对党相关工作产生更多认识。第三,让党员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活动可以让其对其他党员身上的优点和经验进行学习和借鉴,提高思想觉悟。总之,笔者对高职学生党建教育管理工作问题进行分析,且给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专业化的党建教育管理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工作产生足够重视以及做好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等措施,希望在管理人员可以借鉴文中内容进行实际工作,从而提高党建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

作者:颜泳珊 单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研究: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心理教育探究

一、心理教育定义及现状

1.心理教育的定义。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2.心理教育的现状。

云南某学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高校学生关注和接受心理教育的具体情况,结果表明:很多学生认为接受专业人员的心理辅导对于缓解心理压力很有效,但对心理教育却存有误解,认为心理辅导的对象只是有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的学生,自己的状态并不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而在心理调节方式上,很多学生会选择向朋友、同学倾诉。这说明,学生虽然认为有必要设立心理教育机构,但是认为心理教育与己无关,表现得对心理教育机构及其活动并不关注。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现状及心理问题

1.家庭教育造就的心理偏差。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不难发现,家庭教育会使学生的心理产生偏差。现在的在校生绝大部分是90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往往受到父母甚至家中长辈的过分溺爱。在性格特征、自理能力、自我认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表现为自我意识强、意志力薄弱、抗挫折能力弱等缺点。同时,由于家庭教育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自负心理、从众心理及攀比心理。

2.学习上存在矛盾又侥幸的心理状态。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科学文化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差,面对专业课,会出现因为担心挂科而去上课的状态,其实学生真正学进去的内容和知识少之又少。而面对简单的公共课高职学生偏偏又持有“不在乎”的态度,认为公共课肯定能够及格,而且对将来的发展也没什么用,不听也罢。所以“混日子”往往成为他们共同选择的逃避方法和被动应对的方法。这就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矛盾又侥幸的心理。

3.学生自身因素产生的心理影响。

在与学生相处中也会发现,高职学生在18~22岁这个年龄段之间的心理发展还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心里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进入学校后往往会因为种种不适造成心理失衡,产生焦虑心理和抑郁心理。

三、利用心理教育有效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

1.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因此,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拥有学院特色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扬学校的优良校风、学风和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2.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普查和危机干预机制。

高职学生初入校园时,是心理问题最突出的阶段,特别是环境、学习、生活、人际等的自我处理效果,对学生心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学生军训结束后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效果。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有效解决。

3.究其源头,从根本上消除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发因素。

外界因素的刺激和影响是导致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学生在高校学习,环境相对封闭。吃、住、学、人际交往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迷惘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因此,高校在饮食卫生、公寓条件、学习效果、学生交友及帮困助学生各种事务处理上,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学生所需、所想、所虑、所忧,切实解决其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力消除或减弱其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从源头上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为学生建构一个舒适、幽雅、和谐的校园生活。

四、心理教育在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上的发展趋势

1.高校将规划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从目前的心理教育发展趋势上看,在不远的将来,高校将为每一个进入校园的学生建立一份心理档案,客观地记录学生的人格,情绪等多种心理活动状态,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随时添加和修改学生的心理档案,以便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起到较好的防范作用,对个别心理危机的发生起到有效的干预作用。

2.心理咨询网络平台将会出现在各个高校的主页面。

在网络信息发达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开始从网络上关注学校的信息,学校将会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平台,平台会定期心理健康知识,学生可通过网络与心理教育专职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既能放松学生心情,使学生放下负担,轻松与教师谈心,又可以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保护和干预。

3.心理教育将成为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

在未来的高校发展中,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了解心理教育的意义,具备心理教育的能力,要将心理教育贯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缺乏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将不是合格的教师。

作者:符晓 卢毅 单位: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研究:高职单招学生教育管理策略研究

1高职单招学生特点 (1)生源复杂化,基础知识薄弱。 就高职单招生而言,这个群体非常复杂,是由多个元素组合而成,如中专学校毕业生、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职生。这些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基础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文化基础都比较差,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自控能力也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是来自“三校”教育,都没有经历高中教育,连基本的行为习惯都不具备。但这些学生大都情感丰富,能够和教师进行情感交流,无话不说。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反应非常快,能够迅速解决存在的问题,表现得比较成熟。此外,高职单招生偏科,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由于高职课程难度加大,学生很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2)个性突出。 高职单招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也比较优越。通常情况下,他们都喜欢张扬个性,喜欢表现自己,思维比较活跃,在公共活动中的表现非常出色。他们喜欢时尚类服装,对自己喜欢的事物非常好奇,喜欢去探索未知的事物。但在集体活动、公益活动等中,比较喜欢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荣誉感不强。 (3)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高职单招生大都喜欢与社会接触,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专业技能。而对应的客观环境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高职院校的职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大都渴望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事件活动中,不断展现自我,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单招生也非常愿意配合学校制定的教育管理制度,为教学效率、质量的提高做好了铺垫。 (4)接受新事物非常快。 单招生大都能够迅速接受新事物,思想认识具有一定的深度,对科技文化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比较广泛,能够随时关注各种社会热点,不同类型的网络文化。而那些来自三校招生的学生在接受专业学习之后,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较好的职业潜质。 2高职教育管理策略 (1)转变学习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要有的放矢地对单招生文化基础知识、智能展开教学,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在完成相关任务之后,教师要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成就感,逐渐树立信心,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 (2)完善单招学生课程体系、考核标准。 为了能够帮助单招生更好地学习,需要充分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以单招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为媒介,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它的功能,积极引导学生。根据单招生特点,优化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各种专业技能的培养,不断强化发展学生在某方面的技能与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需要完善已有的考核标准,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法,不能把成绩作为考核的标尺,要更加注重考核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3)强化单招学生自律性、自主性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多开展一些经验交流活动,可以叫那些表现突出、经验丰富的学生来交流他们的自律体会、分享他们的心得。以此,使班级中的每位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律自主是非常必要的,属于一种积极的行为,能够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要多召开一些自律自主班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律自主的重要性。进而,使学生逐渐培养自律自主能力,更好地投入到大学学习、生活中。学校需要加强学校管理,如迟到、早退,细化相关工作,制定量化考核,完善已有的日常事务管理制度,处理对策。需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出勤情况等进行的考核,并向学生公布考核结果,要对那些总体考核较差的学生进行提醒,使他们意识到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积极应对并解决存在问题的重要性,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此外,学校还要和学生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融合。这样也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正确引导孩子。为此,学校辅导员要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并了解家长客观需求,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自律自主教育。 (4)转变学生观念、强化学生自信心培养。 学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办学理念,高职教育具有的优点,转变学生家长已有的错误观念,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在此基础上,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重新正确认识高职教育,走出误区,寻找自己的立足点,能够正视自己,客观地认识自己,认真学习,做好职业规划。以此,帮助单招学生战胜自己,树立信心,促进他们的发展。为此,学校可以安排一些心理辅导课程,如《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素质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学校可以依托相关的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开展一些心理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给他们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5)构建兴趣小组。 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单招生都具有一些特长。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特长,构建兴趣小组,培养他们相关的技能,在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同时,还能为他们赢得更多就业机会,使他们毕业之后能够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展现自身的才能。例如,学校可以鼓励那些有特长学生、团队参加“挑战杯”、设计大赛,各类科技竞赛,并以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写科技类型的论文,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也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安排学生到生产一线去观摩学习,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到学校做学术报告,使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以此,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结语 在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开展单招生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是招生改革的一次重要性探索。它能够转变高职院校办学理念,转变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已有的观念,优化高职教学方法,以市场为导向,培养更多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满足各方面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单招生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调整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教学工作的安排,实现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此,使我国高职教育事业拥有全新的面貌,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作者:车颖慧 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