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浅谈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策略管窥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话教学模式开始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它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做法,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对话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体验,发展思维,实现更好的发展。
浅谈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策略管窥

引言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总是局限于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样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由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模式,更多地从学生角度出发,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对话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互动、交流,促进学生有效体验、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沟通交流

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一个封闭、禁锢的过程,它需要交流,需要沟通,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引导与开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沟通、交流,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了小数加法的知识内容后,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些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思考。例如,1.5+1.2+0.5=?9.1+1.7+0.9=?6.4+1.9+1.6=?1.6+1.9+0.4=?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思考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们都有了一定的思考后,教师并没有急于给学生公布的答案,而是让学生们自由结组,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实施策略管窥陈霞(江苏省宝应县桃园小学,江苏宝应225800)自己的想法。这时,笔者发现一小组讨论得很激烈。学生1:“及时道练习题我计算得到的结果是3.2,我结合课上所学的小数加法的知识内容,先计算出1.5+1.2的值,等于2.7,之后再计算2.7+0.5=3.2。”学生2:“我的结果也是3.2,但我的思维方式与你的不同。我通过观察这一算式发现这一算式比较特殊,我先计算1.5+0.5=2,然后再计算2+1.2=3.2,这样计算起来会比较简单。”学生3:“我很赞同学生2的想法,可以借助这一思维方式解剩下的几道练习题,会非常简便。第二道练习题,我们就可以先计算9.1+0.9=10,然后再计算10+1.7=11.7,这种计算方法正确率很高。”……学生们通过主动地交流、沟通,学习他人好的想法,无形中对数学知识有了一个很好的认识和理解。

在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互相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利用了学习资源,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深入思考。

二、强化师生对话,活跃学生数学思维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学习中重要的两个元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自己的灌输讲解,更多的要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尤其是要注重与学生们的交流、沟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强化师生对话,让学生多“开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结合学生具体学习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一下,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学生们迅速反应,并快速地回答:“今天阴天。”之后,教师又向学生提问:“那你们猜想一下明天的天气会怎样呢?”有学生猜想明天可能还会是阴天,还有可能会是晴天;还有学生猜想明天的天气可能会刮风,还有可能会下雨。教师又向学生提问:“你能试着说出一些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思考,很快就有了一些想法:明天早上我可能不会吃早餐;下次考试我可能会进步;这次期末考试我可能会考到及时名。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在这一猜想的过程中,对“可能性”的知识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之后,教师又继续向学生提问:“明天的太阳可能会从西边升起吗?”学生们立即回答不可能,太阳只会从东边升起。学生在这一问题中,很好地理解了“不可能事件”这一概念。

三、创设对话情境,促进学生深入理解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要多注重自主探究学习,不应只扮演“观众”,要主动地去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营造对话情境,搭建探究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分析、去思考,进而促进学生深入理解。

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选择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思考。在课前,教师先让学生们准备几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和直尺以及一些1平方厘米的纸片。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们主动去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并根据各自的想法,计算出这一长方形的面积,探究出其中的规律。然后,学生们开始进行思考和探究,并主动地互相交流、分析。这时,有学生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想法:“我是选用多个1平方厘米的纸片将这一长方形铺满,我发现这一长方形的面积大致为60平方厘米。”也有学生说:“我也通过操作、分析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大致为60平方厘米。并通过思考,我猜想这一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应该是10×6=60(平方厘米)。”还有学生说:“通过分析,我猜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学生们在这一操作探究活动中主动地交流、探讨,无形中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大胆创新,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创设了操作探究的情境,在让学生探究、思考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好地交流、讨论,促进了新知识的内化,让学生无形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四、巧借媒体对话,开拓学生思维潜能

数学知识枯燥、单调,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起来也就显得很被动。作为教师,需要改变、创新自己的教学策略,可以从现代信息技术出发,巧妙地引用媒体技术,让学生与媒体对话,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潜能,促进学生有效思考。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向学生灌输课堂内容,而是另辟蹊径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数学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一个长方体,并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颜色功能,将长方体的八个顶点标记出来,并告诉学生这八个点是长方体的顶点。之后,教师又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闪烁”功能,将长方体中的侧棱全部闪烁一次,学生也立即注意到几条侧棱的位置,并从中观察到侧棱的长度都是相等的。此外,教师还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移动”功能,将其中的一个底面,移动到与其相对的位置,发现这两个面重合在一起,并从中了解到长方体的对面是相等的。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对长方体的一些特征有了一个很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并对数学学习充满了热情,顺利地进入接下来的学习探究中。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枯燥的数学内容变得丰富、有趣,为学生创造了与媒体对话的机会,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在教学中,教师适当的解说,也促进了学生深入思考,实现了高效学习。

结语

总之,对话教学模式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放在了首位,促进了学生有效参与,积极体验,实现了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