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浅析民办高校校企合作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理念逐渐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这对我国民办高校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成为民办高校把握机遇的有力抓手。
浅析民办高校校企合作

一、引言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截止2018年3月,我国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共467所,在校生总人数超过557万,占全国高校总在校生人数的大约四分之一。随着高校人才培养由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加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都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探索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二、目前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社会观念的影响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加之社会有对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能力的不信任,长期以来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较低。社会上大部分公司对于民办高校毕业生能力水平存在习惯性的不认可。这极大的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教育热情及民办高校的吸引力。社会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很多民办高校的在校生在企业的实习岗位通常与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关联性不大,导致企业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民办院校办学理念有偏差

民办高校由于办学时间短,积累的经验较少,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缺乏创新,生搬硬套公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办学特色迷失,贪大求全以及千篇一律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偏科严重,办学优势和投入集中在文科方面。同时由于办学经验不足,在校企合作方面缺乏固定的合作伙伴和行之有效的开发渠道。

(三)学校与企业之间关系不紧密

民办高校大多沿用传统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加强学校同企业之间的互动合作,导致合作表面化、平面化,缺乏主动性。且民办高校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缺乏政府方面的政策支持与保护,仍处于参观学习、捐赠办公设备等初级阶段。

(四)缺乏有效的信息连通机制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大数据、云技术深入企业发展的整个链条,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精准。而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方面滞后于企业的生产调整。企业在选择实习生,以及实习生在选择岗位时总是会存在人岗不相匹配之处,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不能提高,实习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得不到实践的结果。这个问题凸显了民办高校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没有达到培养与需求相结合。

(五)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转型阵痛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全国各地企业面临转型升级阵痛,用人需求下降。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不断向一线大城市汇聚,如北上广深等全国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不断成为毕业生就业,学校所在地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成熟后面临着人才流失率高的问题和风险,这也降低了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三、民办高校深化校企合作对策

(一)强化制度保障,打破传统观念藩篱

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民办学校办学时间短,资金来源于私人企业家,与公办院校相比在政策扶持及资金匹配上存在较大差距。二是民办高校生源质量与公办院校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上。但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全民受教育水平的推动力量,为了保障民办高校的长足发展,政府应该加大对民办高校的保障,尤其是应该加大对民办高校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加强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交流学习,逐步扭转民办高校的办学形象。

(二)转换办学思路,向内挖掘内生动力

民办高校要加快自身办学模式转变,突出办学特色,强化专业设置同市场变化的贴合性,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向国内高等院校学习的同时,也要向国外有丰富校企合作经验的民办高校学习,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弗兰霍夫”模式、美国的联合办学、技术革新中心等。向内挖掘内生动力,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扶持,成立学校学生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帮助学生就业创业。

(三)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强化居中协调

要想确保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的长期性、稳定性与连续性,就需要加强政府的协调作用,把政府工作部门如工商、税务等同民办高校、社会企业全部纳入到一个系统中,保障涉及的事项能够及时得到响应处理。同时,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规划适当的合作项目,组织校企双方参加进来,建立完备的过程台账监控系统,时刻关注项目进度;并及时处理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深化合作深度。(四)校企合作互利共赢,优化评价机制持续、高效的校企合作离不开完备的合作评价机制。一是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上要突出校企合作的结果导向,同时也要关注过程,将成果创新、产学研的转化程度作为比重较高的考核目标;二是在考评机构的引入方面,注重专业化的第三方。政府、高校、企业的相关人员可对专业第三方给出的评价结果打分,对第三方的专业性进行评价。三是建立实时响应信息沟通机制,让学校和企业能够互利共赢。本文对当前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民办高校,都需要积极作为,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合作新平台,通过政府的协调与政策扶持和资金匹配,真正实现校企之间深入合作,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强大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聚梅.民办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10:125-126[2]董高丽.民办高校经管类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14:56-58[3]邢晖,李玉珠.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的实践选择与应然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5:39-44

作者简介:胡慧娟,1988年生,女,汉族,河南省舞钢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助教。许秀丽,1989年生,女,汉族,河南省焦作市人,硕士研究生学

历,研究方向为社会学,助教。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