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资助工作对高校学生就业的作用

摘要:搭建“线上+线下”的资助教育模式对就业观念进行宣传,线下传播方式更为传统,即主要通过宣讲会、专家讲座等形式,如开展“红色经典研读会”的方式学习工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将就业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善于运用时事政治和不同类型的课程特色。
资助工作对高校学生就业的作用

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旨在让学生在受助过程中培养人格、健全品德,在高校学生中开展就业观教育和引领工作,就是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使个人的职业生涯走向与国家倡导的主旋律、主流价值相契合,将个人发展的未来选择放在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视野下去思考、去实践[1]。因此,将高校资助工作同大学生就业观培育工作进行有效融合,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

1高校资助工作对高校学生就业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1.1深化高校学生就业观的理论认识

就业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两个重要环节:一是社会岗位供应问题,即社会层面要有足够的岗位可供毕业生进行就业;二是毕业生观念问题,即毕业生应该从思想认识上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前者是岗位供给问题,后者则是就业观念问题。作为高校资助工作者,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尽可能地帮助学生尽早树立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念,这不仅是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创新的重要举措。

1.2推进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教学改革

开展高校学生就业观引导教育的先决条件,是让学生具备就业的基本素质。因此,许多高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定位,规划职业路线,以便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而资助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本身就会对受助学生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因此可以更为直接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心理状况。这对于高校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为推进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增强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精准性和实践性,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和实践经验。

1.3助推高校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高校资助工作本身就是国家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是实现国家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础。随着新时代资助工作的深入发展,高校内、社会中也涌现出一大批励志的受助学生,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能够有效地帮助陷入迷茫、悲观的高校学生重新获得就业信心。此外,资助工作通过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帮扶,能够对高校学生进行正向的情感引导。让他们在接受国家资助的基础上形成回馈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就业态度,依靠自身专业技能的积累实现高质量就业,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以此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性,帮助高校学生通过拼搏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高校资助工作对高校学生就业观培育的现实困境

2.1资助工作在困难学生中的帮扶须更精准

开展资助工作与学生就业观引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现实困境。目前,我国高校资助面临着资助资源有限但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的困境,如何合理分配资助资源,做到精准帮扶,成为资助的一大难题。困难学生精准帮扶主要包括对象精准、需求精准、方式精准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对象精准上出现一定程度的认定依据不严格、认定过程不科学和认定方法不全面的问题。高校认定困难学生主要通过申请表和相关部门出具的认定证明材料,但学校无法深入且客观地把握该生家庭具体情况,出现现实偏差;在需求精准上如何把握物质支持和精神引领的关系,在保障学生物质生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和心理状况的引导;在方式精准上如何把握资助方式与受助学生尊严的关系,受助学生往往自尊心强、更注重隐私保护,不愿周边同学知道家庭困难,不愿自己成为他人同情施舍的对象,甚至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此放弃申请助学金。[2]种种现实要求我们必须丰富资助方式,让受助学生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尊严。

2.2资助工作在学生就业观教育中的融入须增强

学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因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工作,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就业观认知存在误差”问题,如部分高校学生就业目的倾向于“生存-发展”型,这种就业目的将个人放在首位,缺少大局意识和为国家社会的持续发展奉献自己的精神品质;在就业时更倾向于高回报、高薪水的岗位,缺乏正确的金钱观;将企事业单位作为就业时的最优选择,缺少敢拼敢闯敢干的勇气和信心;在就业时更愿意到一、二线城市就业,而对县、乡一级以及偏远地区则抱有排斥的态度等。上述这些发生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时的问题反映的正是高校资助工作与就业观教育融入不强,因此,高校加强资助工作与学生就业观教育引导的有效联系就很有必要。

2.3资助工作的保障机制须完善

资助工作是一个动态调整和互联互通的工作,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学年认定1次,期间会复议1次,一旦确定以后,该年度的各项资助主要依据这个认定结果。[3]这种做法具有稳定性但缺乏一定的动态性,部分突发致贫的学生无法及时得到资助,存在学生家庭情况和学校掌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此外,高校财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就业部门以及校内一卡通消费系统未完全互联互通,造成信息不流通现象。数字时代,高校面临着数字技术带来的调整机遇,需要新方法、新技术来适应当下的新变化、新需求,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资助需求、资助过程以及资助效果进行动态化分析,深入分析资助机制存在的不足,搭建更加完善的资助保障机制。

3高校资助工作对高校学生就业观培育的优化路径

3.1建立资助认定机制,实现就业帮扶措施到生

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的家庭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增加家访频率,通过实际调查学生家庭状况,从而实时调整资助政策及资助方式,做到动态化资助;加强隐形资助,这种方式有别于贫困生补助这类显性资助,更注重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如通过跟踪学生一卡通消费情况,对困难学生及时给予餐费补助,解决其燃眉之急,同时,推出健康套餐,对早起运动或学习的学生以餐票的形式给予补助,隐形资助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爱,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恩教育;建立并完善精准帮扶机制,做到学习上帮助困难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心理上给予学生温暖和支持,生活上满足学生基本需求,就业上为困难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更加丰富和可靠的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指导课程不仅要面向毕业年级开展,更要按年级、专业特色分类开展,满足人才需求升级以及复合型人才[4]的需要,同时,将就业指导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结合,在宣传最新就业政策、就业环境以及就业去向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就业规划意识,在学习最新就业政策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就业观教育。

3.2搭建资助教育模式,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搭建“线上+线下”的资助教育模式对就业观念进行宣传,线下传播方式更为传统,即主要通过宣讲会、专家讲座等形式,如开展“红色经典研读会”的方式学习工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将就业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善于运用时事政治和不同类型的课程特色。线上则要利用第三方平台传播[5],充分利用其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影响程度深等特点,利用动画、短视频等更加快捷的方式进行传播,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就业观教育,就业观教育应着重加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培育长远眼光,加强生涯教育,将其作为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规范引导实施;二是高校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高校通过资助政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的西部振兴计划,引导其树立甘于奉献的就业观,培养勇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3.3完善资助保障机制,提高资助效能

进一步完善资助保障机制,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完善各类奖助学金的评比制度,必须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规范高校学生资助的申请流程,杜绝不公平事件发生,同时,建立学院和受资助学生反馈机制,收集各个学院的反馈及建议,跟踪观测受资助者的就业情况,深入分析受助者的就业理念,及时调整资助政策,确保资助政策能够发挥引领作用。第二,建立学生情况信息库,动态分析一卡通消费数据,发现消费异常及时与学生沟通。此外,高校各部门间需进一步加强学生信息的互联互通,多方面协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第三,搭建大数据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多种数字技术,可将学生选修课程、图书馆借阅、课堂考勤、进出宿舍、一卡通消费、社团参与等多种行为转化为可动态监测的数据系统,对学生学习情况、课余活动、就业意向、消费情况进行观察,挖掘其中的关联性,帮助资助专员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更好地实现资助育人。第四,提高资助专员的数据分析能力,加强教育队伍建设[6]。培养其搜集数据、添加数据、整理数据、共享数据、分析数据的素质。第五,高校资助管理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工作交流会议,总结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推动高校资助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培育新一代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泽宝.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塑造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0):76-78.

[2]唐志文.论新发展阶段推进高校资助育人的高质量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21(11):105-111.

[3]张云涛,陈晨.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挑战与应对之策:以法学专业为例[J].教育与职业,2021(16):110-112.

[4]姜庆华,钱修萍.数据驱动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化:动因、阻碍与实践进路——基于江苏省学生资助申请平台建设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18):37-41

[5]顾希垚,林秀娟.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1(7):108-111.

[6]刘向兵.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J].中国高等教育,2018(10):30-32.

作者:赵怡楠 刘思琪 蒋时红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