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实用13篇

影像诊断学
影像诊断学篇1

1我国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

当今世界通用的医学教育体系大致分为“学科型”、“问题型”、“器官系统型”三种模式[2]。以学科为主的课程体系仍是我国主要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分为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和见习实习三个阶段。此类教学法优势在于兼顾了医学教育的基础性、应用性和系统性,方便教学的实施和管理;劣势在于各学科间缺乏横向对比、纵向联系,教与学易脱节,学生被动接收、被动记忆,虽然培养出来的学生成绩优异,但常常出现临床思维锻炼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因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无法胜任工作。在全球医学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也在积极地进行探索及改革,以问题式学习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标准化病人临床教学等国际流行的教学方法在部分院校实施了探索性的开展,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影像诊断学教学中,引入比较思维模式,以期学生的知识储备、整合能力能尽快跟上对临床医生要求日益增高的社会发展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加深学生思维的深度,以利于提高学生思考推断、综合分析能力,为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比较影像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可行性

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s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system,PACS)的临床应用,为比较影像学教学法提供了方便条件。以数字信息对影像学图像进行保存、管理、传送、读取,同时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的联网为每位就诊患者建立了唯一的身份标识号码(ID号),患者的全部资料信息,包括影像学图像及报告、血液学检查结果、临床资料等,影像科医生可以随时调阅参考。PACS系统具有图像质量高、信息完整、传送迅捷、实时共享的优点,辅助实现了影像学各分支间的横向联系。

3比较影像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作用

3.1学生更全面系统的掌握影像学知识

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影像诊断从早期单一的X线成像发展为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核医学成像等多元化的影像技术手段,放射诊断学也随之演变成为医学影像学[3]。目前医学影像学的教学主要是按照各组织系统介绍成像方法、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讲授过程中辅以示教典型病例影像图像,但较少涉及其他相关影像学表现,此类教学法不利于学生对不同影像手段进行系统了解。医学生是未来工作在一线的临床医生,对各类检查方法的全面掌握关系到日后是否能够正确选择并应用最有效合理的疾病诊断检查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比较教学法的应用,向学生详细介绍各种诊断方法的利弊。比如在腹部消化系统疾病的授课中,对于肝脏疾病,超声检查安全无创、费用低廉,具有可重复性,是肝脏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特别是对肝脏囊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价值;而在肝脏实性占位性病变如肝癌的诊断及鉴别中,多排螺旋CT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其多方位重建模式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肝癌的定位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MRI是通过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信息的一种成像方式,对肝脏疾病也可很好的显示,特别是在超声、CT对疾病鉴别困难时,MRI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病变信息。又如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金标准,但其不能反映心肌局部的血流灌注与心肌细胞的活性,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不仅可以诊断有无心肌缺血,而且还能判定缺血是否可逆以及冠状动脉的贮备功能,部分冠心病患者CAG结果正常,而心肌灌注显像却显示异常[4];冠状动脉CTA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较准确的判断病变有无及程度,需要进一步确诊或治疗者再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从而避免过度使用价格昂贵、有创性的冠脉造影检查。因此每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疾病的诊断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在教学中比较一种疾病的不同成像技术及检查方法的优劣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掌握疾病诊断。

3.2学生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临床诊断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的情况,学生学习困难,往往对这种现象不知所措。应用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将影像学表现相似的不同疾病图像进行比较,列出它们的异同点,同时介绍每个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性思维,系统认识图像所反映的疾病的病理改变,增加学生疾病诊断能力及鉴别能力。因此在医学影像教学中介绍疾病的某种影像学表现时,同时适当介绍该疾病的其他影像学表现,归纳同一疾病在不同影像表现间相同及相异,从解剖、病理等基础医学角度,分析各影像出现的原理,此类教学法即满足了深度又兼顾了广度,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3.3学生更合理地选择影像检查方法

影像检查的基本原理相对枯燥、抽象,授课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引起学习兴趣。教师讲解过程中如果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使学生了解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在行业领域中的地位及价值;相对容易掌握不同影像设备的成像原理、应用范围、优势及局限性;引导他们思考临床工作中对不同疾病首选和配伍的影像检查方法[5]。放射学前辈们从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出了一些针对特定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6],如骨关节外伤性病变首选普通X线平片,必要时行CT进一步检查;颅脑外伤,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首选CT检查;脊柱脊髓病变首选MRI检查;胆管、尿路梗阻先考虑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而超声检查无创、价廉,在实质脏器病变、软组织、小器官病变、妇科病变、胎儿健康筛查方面诊断准确率高,是首选检查方式。各种影像检查价格、特点各异,X线、超声、CT价格相对低廉,特别是在进行疾病的初步筛查及急诊患者广泛应用,并被广大患者及临床医生所接受;MRI序列齐全,可兼顾形态学及功能检查,但价格略显昂贵;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可检查全身骨骼、软组织病变,尤其近年来PET/CT、PET/MRI一体化检查的推进,在神经系统病变等方面较传统影像检查手段优势更为明显,但价格昂贵且具有放射药物辐射风险。因此,比较影像学不仅是要学生们了解各类影像检查在诊断疾病中的不同价值,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为患者选择更准确的影像检查方法打下坚实基础。

4应用比较影像学教学法时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应用性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引入比较影像学方法会给从事影像学教学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作为影像医学授课教师不但要具备全面的影像医学专业知识,包括X线、CT、MRI、超声、核医学,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临床及病理等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明确进行比较的目的和意义,有计划地准备相关影像学资料,重点突出。受课时所限,对于在临床上应用价值不大或已被证实不适用于当今诊断要求的技术内容,教师授课时只做简单介绍,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又能突出教学重点[7]。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的比较分析各种影像检查手段的特点、优势与不足,根据疾病特点总结不同疾病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医学影像学科教学质量的目的。综上所述,将比较影像学应用到医学影像学教学工作中,利用其比较性、综合性等特点,将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系统的掌握影像学知识,更准确地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成为临床医生后,更合理地选择影像检查方法。希望我们的教学经验对各医学院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更新教学观念,建立适应时展要求的医学生培养机制做出绵薄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吕富荣,吕发金,肖智博,等.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比较影像学的重要性[J].医学教育探索,2009,8(2):177-178.

[2]张传标,路学一.当前国内外医学教学改革的现状比较分析[J].医学教育管理,2015,1(3):174-178.

[3]关泓.比较影像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3):111-113.

[4]谭天秩.临床核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24-452.

[5]倪雪君,成建萍,谢阳桂,等.比较影像学在超声诊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12,26(5):513-514.

影像诊断学篇2

随着我国兽医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兽医影像学作为一门新的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兽医影像学不但在社会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作为一门新兴边沿学科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兽医影像诊断学是利用不同原理的成像方法,使动物体内部器官和结构影像化,来推断机体形态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现代化诊断方法。兽医影像技术包括传统X线摄影技术,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实时超声扫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热记录摄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放射学,内窥镜技术和心电图技术等[1]。目前,全国很多高校及职业学院开始设立了兽医影像学课程,有些院校把其作为专业必修或限修课。

随着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兽医影像学当中,影像诊断学涉及到知识容量更大、相关学科很多,使得这门课程在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笔者结合近些年影像学的发展和教学实践,摸索了一些经验和方法,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

1.1 重点讲授常用的影像学成像基本原理

成像原理是学习影像诊断学的基础,学生对设备的主要功能及成像原理有一定的了解,才可能使他们对各脏器在各种影像技术下的影像学表现有所辨析,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但是兽医影像诊断学为新兴学科没有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作为支撑,而且一般学时较少。这样就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量把实践中常用的成像原理进行讲授。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侧重于X线和超声波成像原理的讲授,而诸如CT、MRI等没有在兽医临床广泛应用的成像手段仅简单介绍。X线诊断是目前兽医影像诊断中应用最多、最广泛的检查手段,同时X线诊断对学生打好整个影像学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内,超声诊断在兽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发展较缓慢,主要应用在一些科研院所或较大型动物医院有所应用。所以在成像原理教学中重点讲授X线成像原理,超声成像做一般讲解。

1.2 以解剖学、病理学等课程为基础

影像学是以不同的成像手段来显示不同部位、不同断面成像的特征。因此,掌握大体解剖、断层解剖等相关知识,才能对病变部位、病理变化、位置改变等异常做出准确判断。学生以前的解剖、病理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往往停留在形态、位置和眼观病理变化上,而影像学需要有立体、断层解剖和病理密度改变等更深入的基础知识上。所以,在讲授各部位的病理影像改变前,应简要回顾一下各器官正常解剖以及断层解剖等相关知识。从而正确认识正常的影像结构,以便对病变做出准确定位和判断。

1.3 理论和具体影像图片相结合

影像诊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为临床兽医提供有效、准确的辅助检查手段。学生们在经过专业基础课和一些临床课程的学习后,对影像诊断学充满好奇,开始学习时往往很有兴趣。但经过了诸如影像成像基础、断面解剖、影像病理等知识学习后会感到影像学其实很枯燥乏味。例如,在讲授X线的成像原理时,很多同学感到理论索然无味。他们更愿意亲自拍片、体验暗室技术或直接进行读片等实践活动。所以,我们在讲授理论的同时,通常先选择一个与主讲理论相关的临床病例作为引线,通过这些病例图片来说明要讲授的理论。这样,学生即学习了枯燥的理论又为以后的读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4 影像表现为教学核心

通过对基础理论的讲解,学生对影像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认识是为影像诊断作为铺垫,影像诊断的核心是对影像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对疾病做出客观、准确的诊断。兽医影像诊断学涉及的动物种类很多,同种动物的个体差异也较大。所以,要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观察和分析,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从正常图像的导入入手,让学生观察正常的图像,用学过成像原理、解剖等基础知识分析这些正常的图像。在学生全面掌握这些正常的影像之后,在从病理改变、病理成像特点等方面来分析疾病的病理变化在影像成像上的变化。例如,在讲解关节疾病时,根据以往的基础知识引入正常的关节X线解剖和成像的基础知识,再对表现在 X 线片上的形态学改变的原因和病理意义进行推导和理解。这样对病理的X光片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病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对X光片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巩固了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图像的分析能力。在整个的影像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围绕着图像进行学习,图像成为整个教学的核心。

2 教学手段

2.1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图像是影像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影像学的教学核心是使学生对图像理解、提高阅片能力。传统的影像教学对影像基础知识往往采取黑板讲解,到疾病各论部分讲解时才接触到真正的影像学图像,且需要大量图像进行对比和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发生脱节,很难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整理片子、挂图等大量的图像资料工作费时费力。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大多数院校都配备了计算机投影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多媒体教学在兽医影像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传统的板书教学往往只在遇到重点、难点问题或对多媒体幻灯内容进行补充时应用。多媒体这种教学形式信息量非常大,丰富的影像画面在兽医影像诊断学中教师可以随时从基础理论联系到图像、再从图像到理论进行交互。学生不再为生硬的基础理论感到头疼,也不再为冰冷的影像画面感到枯燥乏味。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影像诊断教学效果,使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变得清晰、易懂。但通过近几年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初期教师对多媒体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图像转化为多媒体课件质量不过关,多媒体课件制作粗糙、播放过快学生跟不上课程进度等问题尤为突出;后期则出现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忽视备课,学生课堂不做笔记、课后拷贝课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问题主要从教师自身和本校实际情况结合进行改进,使教学逐渐走入正轨收到了满意效果。

2.2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又使兽医影像诊断学的教学发生了变化。网络技术使教学不再受时间、空间等限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把教学课件、真实病例、习题等教学资源放在学校校园网上,各年级、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为了增强互动,应用网络开通了微博、微信等互动手段,教师和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及时。可以说网络虽然极大丰富了教学,学生获得了比课堂教学更多、更实际、更直观、更迅捷的获取知识手段;教师解答学生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对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也有很大提升。但网络教学互动的出现了过学生度依赖网络,忽视了课堂教学;网络内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学生和教师不能把握;知识抄袭、篡改等现象严重等问题在教学中相继出现。针对这种情况,更要求教师做好引导、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来更好的应用网络这个新兴的教学手段。

3 改革教学方法

3.1 理论和实践综合化教学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中,学生都要经历将教学内容加以内化的过程,即把新的教学内容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只不过前者的学习内容是教师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后者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因而,二者的过程可以说是基本相似,只不过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发现的阶段[2]。兽医影像诊断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独立合理应用影像诊断手段来解决实际临床病例,并对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形成准确的诊断。对于这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在讲解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网络等适时技术引入实际病例、影像图片等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导入同种疾病的影像图片,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诊断要点,再由教师总结完善。这样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

以往的实验教学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先对实验的目的、原理、步骤等进行讲解,学生按部就班进行机械行操作,教学效果一般。针对存在问题在实验设计上进行创新,开设了一些开放性实验。所谓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实验不能包办,而是让学生放手去做[3]。

例如,以往暗室技术实验,由教师进行按照摸索好的条件进行药物配制、装片、曝光、显影、定影、晾干等操作,学生只是旁观或参与简单操作。改革为开放性实验后,教师只负责讲解其基本原理,具体实验条件由学生根据曝光量、温度等条件在理论范围内自己调节。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探讨出现的问题。这种开放性实验虽然增加了耗材的用量,但学生掌握了本实验的精髓、培养了创新能力,在从事以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3.3 加强临床实践

兽医影像诊断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和实验教学中所讲授的病例往往是典型和常见的病例。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许多病例是不典型或有其他并发症的病例,所以在切实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同时,更应将知识应用实践。在教学中充分依托附属动物医院作为实习基地,对学生开放动物医院影像诊断室。学生在课余时间接触具体病例,将讲课的理论知识消化理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

4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考核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最佳方式,既是对教与学的检验,又有对教学的导向作用[4]。科学的考核机制可以使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同时提高对于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采取考试和实践考核2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考试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进行测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进行。实践考核重点是对学生的读片能力进行测试,实践考核是学生对影像知识综合的考核,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

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5]。影像诊断技术日新月异,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上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改革和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创新能力,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谢富强,邓干臻,邓立新.兽医影像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 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55-60.

影像诊断学篇3

1.1.2超声新技术在NVM诊断中的应用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一些新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超声心动图发展较快,这些新技术为NVM诊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超声心动图新技术诊断NVM可以从形态和功能两方面的改变来观察判定:①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心脏声学造影(形态学评估):尽管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不是诊断NVM的首选方法,但其能更加清楚地显示心脏房室腔及小梁结构,明确受累节段,观察有无心内畸形和血栓[24];心脏声学造影增加了心肌结构的对比度,提高了心内膜显示率,使粗大的小梁结构及小梁间隐窝更为清晰。②组织多普勒及斑点追踪技术(功能评估):两者均能定量评估心室的整体和局部功能,早期发现心室功能异常,以早期治疗。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二尖瓣环或三尖瓣环的运动速度评估心室长轴方向的整体功能,而应变和应变率成像可以定量评价心脏节段异常,从基底段到心尖段其应变及应变率呈现梯度逐渐降低,该特点还有助于鉴别扩张型心肌病。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是新近发展的一项心功能检测技术,无角度依赖性,时间分辨力高,可重复性好,能够更为准确地定量心脏的局部和整体功能,可以监测到NVM患者的收缩应变、应变率、旋转及扭转均降低[28]。Nesser等[29]研究发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与CMR在定量左心室容积变化方面有着更高的相关性,重复性及一致性较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量化心肌功能。③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形态功能评估):能够较全面地观察心脏形态,通过三维容积扫描显示感兴趣区的立体形态和空间关系,诊断效能与CMR相当,直观地显示出NVM患者粗大肌小梁和深陷隐窝的空间位置关系。在功能方面,常规UCG的心功能测值是在假设几何形状的前提下得到的,而NVM患者心腔扩大形态改变,且存在节段性运动异常,若仍按照常规方法测量心功能,测值必然不准确,而三维超声心动图消除了这一缺陷,使参数值更为准确和客观。

1.2其他影像学技术在NVM诊断中的应用当UCG图像受患者肥胖或肺气干扰、显示不清晰,或同时要排除心尖部血栓等继发改变时,可以选择心脏磁共振(cardiacmagneticresonance,CMR),因其具有三维重建和高分辨率等优点,在NVM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CMR对NVM的诊断主要参考超声的诊断标准[31]:类似于超声所见,病变心室扩大及相应的收缩、舒张功能减低;粗大肌小梁及深陷隐窝,尤其是心尖部心肌的改变尤为明显;注入造影剂后,首过灌注可以判断心肌缺血情况,延迟强化可见非致密化心肌的线状或花瓣状强化,是心肌纤维化的表现,造影同时还可以清楚地显示血栓情况。最后一个重要指标即非致密心肌与致密心肌厚度比(NC/C),由于CMR在收缩末期不好区分两层心肌,所以测量时期选择舒张末期,另外在比值标准确定上未达成统一,Petersen等[32]提出孤立性左心室NVM的CMR标准为舒张末期NC/C>2.3;而Fazio等提出舒张末期NC/C>2.5。左心室基底段心肌很少受累,闫朝武等[34]利用这一特点测量残存致密化心肌厚度(C)和室间隔基底段厚度(VS),计算C/VS并分析NC/C和C/VS的相关性,结果显示NC/C和C/VS呈负相关。Jacquier等[35]提出在舒张末期测量左心室肌小梁质量,如超过总质量的20%以上即可做出诊断,此标准应用性差。CT可见NVM典型的两层心肌改变,粗大的肌小梁和小梁间隐窝,尤其是注入增强对比剂后结构形态显示更为清晰,但是只能看到形态方面的改变,并不能对该病进行诊断[36]。冠状动脉造影时大多数NVM患者的冠状动脉并无明显性狭窄,此检查主要是排除缺血性疾病。PET和SPECT对于NVM的大部分节段可以显示出局部心肌灌注缺损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除UCG和CMR外,其他影像学技术在NVM的诊断方面无特异性的指标和统一的诊断标准,故无确诊价值,但有助于临床上的排他性诊断和鉴别诊断。上述影像诊断标准主要针对孤立性左心室型NVM,由于右心室正常情况下存在很多粗大肌小梁,在诊断过程中难以鉴别,故目前对右心室型NVM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37]。在上述诊断标准中,无论是UCG还是CMR,尽管明确提出了两层心肌的确切比值,但当比值细微上下浮动时,这一数值并不是诊断NVM的唯一突破,此时应根据患者有无相应的临床表现来支持影像学诊断,这一点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要紧扣临床,才能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2影像学技术在NVM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2.1影像学技术在NVM鉴别诊断中的应用①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临床上NVM与DCM极易混淆,误诊率较高,两者均有大心腔、二尖瓣反流、心功能减退、血栓、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等特点,但UCG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NVM典型的两层心肌结构,突起的肌小梁和深陷的梁间隐窝并与心室腔相通。CMR测值中,DCM的球形化指数较高,而左心室型NVM一般仅限于左心室增大。DCM与NVM在整体和局部方面存在差异,形态学上DCM是弥漫性的室壁变薄,NVM未受累节段的心肌仍比DCM更厚,在功能上DCM呈现弥漫性的心室壁动度减弱,NVM呈现节段性的收缩功能减低,组织多普勒及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定量进行节段性分析。②缺血性心肌病:在UCG中均会出现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表现,NVM患者心电图表现有时与缺血性心肌病极为相似,但NVM典型的心肌形态学改变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以此与缺血性心肌病相鉴别。③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HCM也有粗大肌小梁,但无NVM典型的隐窝结构和两层不同的心肌结构。由于近场伪像干扰,UCG在观察心尖上有一定的劣势,心尖HCM较难与局限于心尖的NVM鉴别,但心脏声学造影及CMR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2.2影像学技术在NVM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影像诊断学篇4

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12月~2007年3月收治的12例输尿管囊肿的临床资料,就有关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26~53岁,平均39.5岁,囊肿大小1.0~2.5cm,临床表现:尿频、尿痛7例,反复腰痛6例,全程肉眼血尿伴下腰疼痛3例,间歇肉眼血尿1例,排尿困难2例,排尿不尽感1例。

1.2检查方法本组12例患者检查中,腹部平片12例,IVP12例,超声检查12例,CT2例,MRI2例。

2结果

2.1腹部平片腹部平片12例,仅3例在患侧肾区及盆腔中部见结石影。

2.2IVPIVP12例,均明确诊断。表现为膀胱内一侧或双侧圆形充盈缺损7例,随膀胱内造影剂充盈完全,充盈缺损越清楚,边缘越光滑、锐利,大小在1.4~2.5cm,其中3例见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2例左侧,1例右侧;4例囊肿侧输尿管下段扩张;2例囊肿内含结石,此例临床上罕见,另外5例显示“蛇头征”样充盈,大小在1.5~2.2cm,边缘见环状透亮影。

2.3B超检查B超12例,11例明确诊断。6例见患侧输尿管下段明显扩张,输尿管末端囊性扩张呈液性暗区,大小在1.0~2.1cm,5例囊肿者有间断收缩及膨胀。3例见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1例有肾盂积水。2例发现输尿管下段结石。B超11例明确诊断。8例为正常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内膨出,3例为异位开口的膀胱内膨出。

2.4CT表现CT检查2例,CT平扫囊肿为类圆或椭圆形低密度影,边缘较光滑,位于膀胱轮廓线以内,囊内密度均匀,与膀胱内尿液等密度,囊壁厚度均匀一致,为环形。

2.5MRI检查MRI检查2例,患侧肾盂扩张,全程输尿管扩张,患侧输尿管末端可见约1.0cm×1.2cm大小类圆形病灶,边缘呈环状T2低信号,中心部分呈等信号。

3讨论

3.1分型、病因及临床表现

3.1.1分型根据输尿管开口部位不同输尿管囊肿有异位和正位之分,正位输尿管囊肿多发生于单一输尿管,囊肿常常较小,多见于成人女性;异位输尿管囊肿的开口于膀胱内或异位开口于膀胱颈或更远端,囊肿多较大,常见于女性婴幼儿,左侧多见,80%发生在重复肾上极肾的输尿管异位开口末端,常合并有上极肾的发育不良和积水。

3.1.2病因关于输尿管囊肿的发生,儿童是由于先天性的原因,而部分成人则可能是后天性因素,其可能的学说有:(1)在胚胎第4~7周时,自中肾管分出的输尿管,其下端有分隔,输尿管和膀胱的薄膜正常情况下薄膜可被吸收,如果不能被完全吸收,可以造成输尿管异位开口有不同程度的狭窄,继而逐渐形成囊肿。(2)输尿管下端壁的先天性薄弱合并输尿管开口狭窄。(3)输尿管膀胱壁段过长、过斜,过于弯曲。(4)输尿管口本身和周围炎症、外伤等引起的瘢痕狭窄,因为本病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因此可以伴有泌尿系统的其他畸形,特别是异位输尿管囊肿者[1]。

3.1.3临床表现此病早期无症状,如果有则为囊肿梗阻及其继发感染引起,输尿管及肾积水能导致腰腹胀痛,囊肿增大阻塞尿道内口可导致排尿不畅,尿液潴溜,女孩由于异位性输尿管囊肿的开口部位多低于尿道外括约肌,常因不断滴尿而裤裆常潮湿,而男孩异位开口的部位通常高于尿道外括约肌,往往不见此现象;有的学者将正常排尿、持续尿淋漓及一侧肾功能低下列为此病的三联征,认为有此表现提示存在此病;而最常见征象往往是泌尿道感染,肋腹部疼痛,也可出现脓毒症、脓尿、血尿、膀胱刺激症状、副睾炎以及因肾盂积水而扪及“肿包”,女孩若囊肿脱出可见粉红色“肿物”堵于尿道口等[2]。

3.2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3.2.1腹平片腹部泌尿系统平片无诊断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项目,若囊内形成结石,可于平片上相当于输尿管末端部位发现结石,并根据结石部位偏高或靠外,不随改变发生移动的征象,提示为囊肿内结石[3]。

3.2.2IVPIVP是显示输尿管囊肿的基本方法,单纯型输尿管囊肿:可以清晰的显示膀胱三角区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的异常密度影,其密度取决于囊内尿液的所含造影剂的浓度(与膀胱内尿液所含造影剂浓度对比),浓度高其密度亦高,反之亦然。在膀胱内造影剂与囊内充盈造影剂的衬托下,囊肿的壁所形成的环状透亮影即光晕征,加之输尿管下端扩张,全长片显示整条输尿管酷似头向下潜入膀胱内的“眼镜蛇头”,此为输尿管囊肿的典型X线征象[4]。本组5例可见此征象。当肾功能受损时,囊肿显影的密度比膀胱的密度低,呈淡薄而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异位型输尿管囊肿:膀胱内仅见透亮的充盈缺损,做逆行造影或膀胱尿道造影,有时可见异位的输尿管开口。患侧重复肾下肾之肾盂肾盏向外下移位,肾盏数较正常少,其最上缘与肾上缘距离增大,输尿管偏离中线较健侧远等表现,提示输尿管囊肿合并肾、输尿管重复畸形[5]。IVP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可清晰显示肾脏形态、功能,输尿管的走行全貌还能借助监视系统观察其排泄情况,可作为诊断输尿管囊肿的首选方法。

3.2.3超声检查输尿管囊肿表现为光环出现,呈圆形、椭圆形位于膀胱三角区偏一侧,光环时而膨大,时而缩小,有节律性改变,光环内偶尔可见一移动性虚线光点,是由输尿管排尿所致[1]。B超由于具有快捷、方便、分辨力高,价格经济并可观察囊肿变化,诊断正确率亦较高。但有时受仪器性能及检查者水平的限制,同时;对于异位型输尿管囊肿与来源于盆腔的囊性病变,如附件的囊性包块、膀胱憩室、前列腺囊肿等鉴别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其诊断价值不如IVP[6]。

3.2.4CT表现平扫表现为边缘光滑的类圆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如果囊肿内并发结石可一起显示。CT检查不做为常规检查项目,因其检查费用高,无法动态下进行观察,不能显示囊肿的舒缩变化。

3.2.5MRI及MRI水成像检查可清楚显示肾、输尿管、囊肿大小及囊壁厚度,可准确诊断囊肿开口及囊肿分型,当囊肿内液体与原液信号相同时,定性诊断较为困难,检查费较高,临床应用较少。

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IVP和B超联合应用,相互补充,可对此病作出准确诊断。

【参考文献】

1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822-823.

2陈炽贤.实用放射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91-692.

3吴恩惠.贺能树.李景学,等.泌尿系统影像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7-218.

影像诊断学篇5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病情复杂多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尿毒症晚期由于毒素的蓄积,易引起心、肺等全身系统的并发症及代谢异常,尿毒症肺为其严重并发症之一。尿毒症肺即尿毒症性肺水肿,也称为尿毒症性“肺炎”,是尿毒症常见的肺部损害。目前,尿毒症肺的影像学诊断还不明确,为临床诊治带来一定难度。本文主要探讨尿毒症肺的影像学表现,进而为临床有效诊治尿毒症肺提供有力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尿毒症肺患者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分布在26-71岁之间。患者均有尿少、浮肿、头晕等症状,其中22例有胸闷、气促、咳嗽、咳痰、呼吸困难;20例有不同程度血压升高,临床听诊23例肺部闻及湿性罗音,叩诊22例有不同程度心界扩大。其中病种急性肾炎5例,慢性肾炎12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肾病综合征6例。全组26例患者均有呼吸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干咳、咳痰、痰中带血丝及少量咯血;肺部听诊闻及干罗音及湿罗音;少数患者出现发热。26例患者都作了胸部X线拍片检查,其中21人作了胸部CT扫描检查。所有病例均根据临床症状及胸部影像学表现并排除肺部感染、肺结核以及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后,符合尿毒症肺的《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诊断为尿毒症肺。

2 结 果

2.1 肺瘀血征 共8例(30.8%),表现为肺纹理增强增多,肺门影增大模糊,上肺静脉增宽。

2.2 间质性肺水肿 共17例(65.4%),表现为肺野透过度减低,双上肺野血管影增多,中下肺野毛玻璃样改变,肺纹理模糊,并可出现支气管“袖口征”及胸膜下水肿,间隔线,叶间胸膜增厚等。

2.3 肺泡性肺水肿 共13例(50.0%),多数表现为斑片状、云雾状、小结节状阴影,其大小形态分布不等9例(34.6%);严重者可出现典型的以肺门为中心的蝶翼状阴影4例(15.4%),CT扫描呈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可见支气管气象。

2.4 胸腔积液 单侧胸水6例(23.1%),双侧胸水8例(30.8%),亦可出现叶间积液2例(7.7%)。

2.5 心包积液 共12例(46.2%),表现为心影增大甚至出现典型的“烧瓶样”改变,CT扫描可见心周水样影。

以上五种异常表现常合并存在,其中以间质性肺水肿发生率最高(65.4%),病程长者可出现间质纤维化。

3 讨 论

3.1 尿毒症肺产生机制 尿毒症肺水肿是尿毒症常见的肺部损害。尿毒症肺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其产生原因有三个方面:①肾性水钠潴留、高血压、贫血可引起左心衰竭,致肺静脉压升高。②肺水肿的产生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水平的升高有关,现认为是血液中存在的一种小分子胍类(尿素和蛋白质以外的一种含氮物质),导致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富含蛋白的液体外逸至肺泡和肺间质所引起。③水钠潴留又可使循环血量显著增多,亦可导致肺静脉压升高,而产生肺水肿。上述三种原因在病程中常常同时存在。尿毒症肺是一种独特的肺水肿,其基本病变是纤维素渗出[2]。

3.2 尿毒症肺影像学特点 肺水肿的早期是肺瘀积性充血。左心衰竭引起肺静脉和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导致毛细血管内液向肺组织渗出,首先出现于肺间质,影像学表现亦以间质性表现为主,出现肺血管增多变粗,肺门影增浓变大,肺纹理增深模糊,小叶间隔增厚,胸腔积液,心影增大等影像学变化。尿毒症患者体内液体增多,导致肺内血管重新分布,出现上、下肺内血管均较正常增粗,上腔静脉、奇静脉等大血管同时增宽。其不同于单纯的心源性肺水肿所致上肺血管增粗,下肺血管变细。尿毒症性肺水肿早期或较早期采取积极对症治疗措施,对患者的预后作用较大。肺水肿随着尿毒症的进展而进一步加重,当病变进展为肺泡性肺水肿时,两肺内有肺泡实变阴影,呈小片状、大片融合状阴影,这加重的肺水肿是尿毒症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3]。尿毒症患者多数伴有免疫功能降低、抗体产生减少,淋巴细胞数减少,加上贫血、营养不良,代谢性酸中毒等,机体防御能力低下,容易并发肺内各种感染,常见的感染为肺炎、支气管肺炎等,如不及时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进一步发展,会引起严重后果。感染性病变引起的影像学变化同样表现为小片、大片融合状阴影,与进一步加重的肺泡性肺水肿相似,但尿毒症肺在肺泡性肺水肿期,肺泡实变阴影多为中央型分布,有蝶翼征[4],有助于其与感染性病变鉴别。

通过对26例尿毒症肺患者的影像学分析,笔者认为尿毒症肺的主要特点是:肺内有小片或大片融合状影像改变(多为中央型分布),而临床上往往无发热等肺内感染症状;肺内有小片或大片融合状阴影同时伴有心包、胸腔积液,尤其是小叶间积液往往以肺水肿多见;经透析、强心、利尿治疗短期复查阴影有明显影像学改变,可与一般肺内感染相鉴别。尿毒症肺影像学诊断的进一步发展,为病情变化的及早发现提供了确切依据,对临床尿毒症肺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贝政平,蔡映云,主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S].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49-350.

影像诊断学篇6

中图分类号:R737.11

文献标识码:A

【临床影像】

AbstractPurpose: To improve the accurate diagnosis rate for renal angiomyolipoma(RAL)before operation. Methods: Data of the imaging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7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nal angiomyolipoma that proved by surgery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Intravenos pyelography(IVP)did not depict any specifi imaging for RAL. Ultrasonography(US)an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depicted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for RAL. Conclusions: It is uidely accepted that the us. CT is the best method of imaging examination.

Key WordsRenal hamartomaB-UltrasoundComputertomography

肾错构瘤是肾脏较常见的肿瘤,在健康人群普查中,占肾实质占位的首位,多见于中年女性,我院自1999―2005共收治肾错构瘤7例,均术后病理证实,为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现结合相应的病理学特点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本组七例病人,男1例,女6例,年龄30-55岁,平均45岁.临床表现以腰部疼痛、血尿为主,其中6例为体检时发现,1例腰背部定期剧痛(提示为肿瘤破裂出血),病变均见于单侧肾脏,均在肾实质内,肿瘤大小不等,直径为2.0-15.0cm不等,平均7.0cm.

1、2影像学检查

6例行IVP检查,2例正常,4例肾盂、肾盏受压移位,全部B超检查,表现为紊乱的高或强回声团,均行CT检查,平均多表现为大小不等,多房、有分隔、边缘清晰的低密度脂肪成分,

CT值于-40+20HV之间,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

1、3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病体由成熟的脂肪细胞、血管、平滑肌构成,脂肪成分占大部分,CT值为负值,如果以平滑肌或血管成分为主,或者肿瘤内有大量出血,CT值往往也可为正常,但一般不超过100HV.

2、 结果

该组病例IVP检查无一例确诊为肾错构瘤,说明IVP诊断肾错构瘤无特异性,分别B超及CT检查5例诊断为肾错构瘤,2例因伴部分出血,组织液化、坏死,术前不能确定肾错构瘤与肾癌,但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肾错构瘤.

3、 讨论

近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肾错构瘤的术前诊断已成为现实,本病的一般规律是以成年人多见,女性为主,年龄在40-50岁,一般为单侧.

3、1IVP

小的肾错构瘤与向肾外生长的错构瘤在IVP上无明显异常改变,如果肿瘤较大或向内生长,则表现为肾盂、肾盏受压,拉长、移位等,本组肾错构瘤IVP的变化与肾囊肿及肾癌难以鉴别,故IVP对肾错构瘤诊断无特异性。

3、2B超检查

根据B超图象表现和诊断的特异性,较大的肿瘤常使肾脏变形,肾窦偏移,此肿瘤由于不同组织交错而成,内部组成复杂的组织反射和散射 面,所以声像图基本表现为紊乱的高或强回声团,但当肿瘤组织有出血和反化时,则表现为低回声式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或表现为高、低回声相间层状分别,形似洋葱切面。

3、3CT检查

肾错构瘤在病理检查上有血管、平滑肌、脂肪三种成分,为CT诊断提供了良好的图象特点和诊断特征.CT扫描表现为大小不等多房状、有分隔、边缘清晰的低密度脂肪成分,CT值一般介于-40―20HO之间,如有出血或脂肪成分较少,其密度可增高。

以下几种情况可诊断为肾癌,应自组鉴别,1、如有出血,肿块密度增高,可以诊断为肾癌,结合超声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2、当肿瘤直经在1、0--1、5cm时,CT以测出肿瘤的真实密度,对此种情况,可以做薄层扫描.3、以血管平滑肌组织为主含极少脂肪组织的肾错构瘤易诊为肾癌.可以看出,肾癌与肾错构瘤的鉴别要点在于,肾癌内没有脂肪组织,而错构瘤内有脂肪组织,但在少数情况下,肾细胞癌组织内也会含有脂肪组织造成误诊.另外,含脂肪成分少的错构瘤被误诊为肾细胞癌的情况也不少见,肾错构瘤的MIRT1,加权无脂肪信号,T2加权为低信号;而肾癌MIRT2加权肿块信号增强。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肾结构瘤的诊断;IVP元特异性,B超方便、迅速为首选,如有可疑可进一步CT、MRI检查。

影像诊断学篇7

Abstract: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 of axial rot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and explore accurate diagnosis and proper treatment.Methods The X-ray and CT imaging of 75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The changes of the connective line of the cervical spinous process, transverse process, the spatium of articulus atlantodentalis ventralis, the equally pided line of spinous process and dentoid process of axis were observed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connective lines of the cervical spinous process and transverse process of all patients, which were in the anterioposterior and latera film of cervical spine, were not distributed on an identical line;39 cases with the spatium of articulus atlantodentalis ventralis appeared asymmetrical;51 cases with the equally pided line of spinous process and dentoid process of axis were of deflection.Conclusions Imaging of axial rota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has tipical manifestation,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diagnosis.

Key words:cervical spine;rotate;imaging;diagnosis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都会被颈椎病所缠扰。以往患者就诊时,多通过颈椎正侧位及双斜位像观察椎体是否存在骨质增生、椎间孔是否变窄及项韧带钙化与否;或行CT及MR检查,观察椎间盘、椎管及后纵韧带、黄韧带的退行性改变。很少有人观察颈椎椎体旋转所造成的颈椎症状。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颈椎旋转的影像学表现,寻找颈椎疼痛的病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临床上存在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颈肩痛等症状的患者,行其他检查排除颅内病变,并经临床及影像检查确诊为颈椎旋转的患者75 例,其中男性24 例,女性51例,年龄35~66 岁,平均年龄45 岁。

1.2 方法

1.2.1 X线平片检查 所有患者均摄取颈椎正位像、侧位像及寰枢椎开口位。摄片时均采取卧位摄影。设备采用Siemens Multix Compact K型照像机,CR采用Konica Minolta Regius model 190处理系统。

1.2.2 CT检查 部分患者加作该项检查,设备采用Marconi UltraZ型螺旋CT,行螺旋扫描,螺距1,层厚3 mm,重建间距3 mm。扫描范围根据需要而定。重点观察椎体,扫描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椎体中轴线居中无偏移。

1.2.3 结果处理及观察对比 在颈椎正位像上观察各颈椎的棘突和双侧椎弓根的投影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并测量棘突到同层椎体的两侧缘的垂直距离,看其是否相等;侧位像观察各椎体横突的连线是否连续,横突及椎体前、后缘有无双边双突影;寰枢椎开口位分别观察齿状突与枢椎两侧块是否等距,“八”字间隙是否等宽,枢椎齿状突与其棘突平分线投影是否在同一直线上;CT的椎体断层图像上,在保证颈椎整体中轴居中的情况下,在可疑旋转的椎体的中心与棘突中点作一连线,然后沿椎体的钩椎边缘分别作两条垂直于冠状面的平行线,测量棘突中点到两侧钩椎缘的垂直距离,看其是否相等。

2 结 果

赵旭波,等:颈椎旋转的影像学诊断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8月,29(4)全部75例颈椎旋转患者,在颈椎正位像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个颈椎或多个颈椎棘突偏转,与门齿正中线及其他棘突的连线不在同一直线上,其中45例双侧椎弓根的投影亦有不同程度的偏移,且多发生于枢椎及第3颈椎。在侧位像上可见旋转的颈椎横突投影前移,有时可伴椎体上翘,此种情况多发生于寰枢关节。在51例加照寰枢椎开口位的患者中,有39例存在寰枢关节半脱位,即齿状突到两侧块的间隙不等宽,距离差值超过2 mm以上;“八”字间隙不等宽24例;而全部患者均可见枢椎齿状突与棘突平分线存在偏转。另有28例患者行CT检查,均发现棘突中点到两侧钩椎边缘不等距现象。

3 讨 论

3.1 颈椎病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指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伴有颈部骨组织、软组织、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等临近组织受损,力的平衡失调而引起的不同类型的综合征。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颈肩背痛、上肢无力、手脚麻木、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吞咽困难,甚至出现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下肢无力,行走不稳,甚至瘫痪。

3.2 颈椎旋转的致病机理

正常的颈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关节囊以及周围韧带、肌肉组织具有生理功能在静止时保持解剖结构的静态平衡。成年期受外伤、过度的持重负荷、不良的姿势、先天发育异常等因素的影响,当颈椎突然向上向下或左右转动时,由于颈椎两侧的部分肌力不均衡,常可导致单个或多个椎体发生旋转移位,尤其是在颈椎退变过程中,周围韧带及肌肉的束缚功能减弱,更易发生。由于颈椎较胸椎、腰椎存在一个特殊的解剖结构,即横突孔,其内有椎动脉走行,当颈椎发生旋转时,一定能使横突孔的单位截面积变小,椎动脉受压引起椎动脉症状;同时上关节突突入椎间孔,挤压神经根引起神经根症状;而走行于椎弓板外侧的交感神经会受到一个旋转的拧力作用,从而表现出颈椎病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症状[1]。

3.3 颈椎旋转的影像学诊断

传统颈椎病的X线检查多将重点放在观察椎间孔有无变窄、椎体前后缘是否有骨赘形成、钩椎关节的增生程度,以及项韧带钙化等改变,往往忽略了颈椎旋转这一致病因素。而孙树椿等人的研究表明[2],颈椎病特别是椎动脉型的,其X线表现以失稳移位多见,而钩椎关节骨赘形成阳性率不高,其中C3、4、C5、6X线移位改变可视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另外,刘兵等人亦[3]提出C5、C6横突孔较高,而下段椎动脉上下、左右移动的幅度又较小,所以C4、5、C5、6较小的移位就可以压迫椎动脉而引起椎动脉的血流量减少,从而造成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旋转的X线表现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在颈椎正位像上可见正常的所有颈椎的棘突、双侧椎弓根的投影分别是在同一直线上,而发生旋转的椎体以上二者的投影是脱离于直线以外;(2)测量棘突到同层椎体的两侧缘的垂直距离,正常时两侧等距,但发生旋转时,旋转侧距离变短(见图1,2);(3)侧位像正常时各椎体横突的连线是连续的、椎体前、后缘无移位及上翘,而旋转的椎体横突投影一般发生迁移。寰椎有时可见上翘改变,其具体表现为寰椎后结节与枕骨隆突的间距变短;(4)“双边双突征”,即旋转移位的椎体和上下关节突的投影不能互相重叠[4](见图3);(5)寰枢椎开口位正常的齿状突与枢椎两侧块是等间距,而旋转时呈半脱位改变;(6)寰枢关节“八”字间隙不等宽;(7)枢椎齿状突与其棘突平分线投影呈倾斜直线,而非垂直线;(8)CT的椎体断层图像上,在保证颈椎整体中轴居中的情况下,在可疑旋转的椎体的中心与棘突中点作一连线,然后沿椎体的钩椎边缘分别作两条垂直于冠状面的平行线,测量棘突中点到两侧钩椎缘的垂直距离,旋转时存在间距差。在进行颈椎旋转的影像学诊断过程中,只要基本掌握了以上几个诊断要点,一般不难诊断。有时可能存在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不符的现象,其主要与投照的角度及体位有关。 图1 为一枢椎旋转患者,寰枢椎开口位像可见枢椎齿状突与棘突平分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可见双侧寰-齿关节间隙不等宽(白色箭头) 图2 为颈6、7椎体旋转患者,于颈椎正位像可见颈6、7棘突(白色箭头)位于颈椎正中线以外图3 为颈4、颈6椎体旋转患者,侧位像见“双突征”(白色箭头)

3.4 颈椎旋转的治疗

中医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尤其是中医针刀技术是近几年新生的一门学科,在治疗颈椎旋转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本次收集的75例颈椎旋转患者,均经中医针刀手法复位治疗。经过一次或多次的治疗后,复查摄片见,颈椎椎体旋转消失,棘突连线成一直线、横突连线连续、寰-齿间隙等宽(见图4),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疗效是肯定的。 图4 为一枢椎旋转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a 治疗前,可见枢椎齿状突与棘突平分线明显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白色细箭头),双侧寰-齿关节间隙不等宽(白色粗箭头);b 第一次治疗后,可见枢椎齿状突与棘突平分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白色细箭头),但双侧寰-齿关节间隙不等宽(白色粗箭头);c 第二次治疗后,可见枢椎齿状突与棘突平分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白色细箭头),双侧寰-齿关节间隙等宽(白色粗箭头)

颈椎旋转是引起颈椎病的常见原因,由于缺乏认识,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给临床医生的诊断治疗带来了麻烦,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所以及早发现导致颈椎病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倪文才.颈椎综合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78-79.

影像诊断学篇8

【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42-01

鞍区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多数可根据影像学表现确定肿瘤发生部位,范围大小,密度,并能作出定性诊断。

1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了我院自2003~200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肿瘤35例,其中垂体瘤18例,颅咽管瘤13例,脑膜瘤2例,星形细胞瘤及蛛网膜囊肿个1例。所用影像机GE9000Ⅱ型,30例用冠状面扫描,2例用横断面扫描,3例用冠状面及横断面两种方法扫描,层厚为2~5mm。31例做了强化扫描。

2影像表现分析

垂体腺瘤18例。根据肿瘤是否分泌激素分为有分泌功能的及无分泌功能的垂体腺瘤。有分泌功能的分泌生长激素的嗜酸性腺瘤2例。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嗜碱性腺瘤2例。分泌催乳激素的催乳激素腺瘤1例。无分泌功能的嫌色细胞瘤12例。根据肿瘤的大小直径小于10mm垂体微腺瘤1例。男6例,女12例,年龄27~74岁。

2.1垂体微腺瘤1例采用直接强化冠状扫描,鞍区见9mm×10mm×8mm类似圆形低密度区,边缘清晰,密度不均匀,肿瘤基底部紧贴鞍底,使鞍底骨质受侵犯,局部凹陷,骨质轻变吸收稀薄。大于10mm的腺瘤17例,为类圆形10例,分叶状或不规则7例,17例均作了平描及强化扫描。平描示:8例为略高密度(CT值为40~60Hu)。5例为高密度(CT值为60~80Hu)。4例为低密度(CT值为35Hu以下)。强化示:8例为不均质强化,低密度区CT值为5~16Hu,高密度区CT值为40~90Hu。6例为环状强化。3例为均匀强化。肿瘤侵犯鞍上池16例,鞍上池显示不同程度的填塞或闭塞。4例累及三脑室。2例引起双侧脑室扩大。2例向下破入蝶窦。14例鞍底骨质吸收变薄。1例见有钙化。CT值为130Hu。

2.2颅咽管瘤13例年龄6~45岁,男7例,女6例。13例肿瘤均位于鞍上,6例引起蝶鞍扩大及鞍背骨质吸收。肿瘤最大为72mm×88mm。肿瘤形态呈圆形。类圆形9例,分叶状4例。平扫4例,平扫加强化4例,直接强化6例。平扫为低密度胶囊性肿块,CT值为负10~15Hu。增强扫描表现为环形强化,囊壁规则,CT值为40-67Hu。12例见有钙化。7例肿瘤囊壁呈环状钙化。5例肿瘤呈结节状或弧状钙化,CT值为90~230Hu。13例肿瘤均侵犯鞍上池,鞍上池不同程度的填塞和闭塞,12例三脑室受累及,9例双侧脑室扩大。

3讨论

3.1垂体瘤垂体瘤直径小于10mm,仅位于鞍内,蝶鞍无明显改变,鞍底可见局限性向下凹陷,骨质吸收变薄,垂体内显示局限性低密度区,以上征象为微腺瘤的主要特征。在诊断微腺瘤时,应注意观察正常垂体的高度。大于10mm腺瘤易于显示,影响表现为:肿瘤向下侵犯蝶窦,使蝶窦受压,变偏或肿瘤直接破入蝶窦内。向上肿瘤可突破鞍隔侵入鞍上池,使鞍上池变形,鞍上池部分填塞或闭塞。向两侧可侵犯及双侧海绵窦,表现为海绵窦扩大,肿瘤包绕颈内动脉,侵入的肿瘤常较海绵窦及同侧颈内动脉强化少,海绵窦内的颅神经受压,移位,变形或不显示,海绵窦侧壁受侵蚀,广泛骨质破坏。此征象对诊断垂体瘤亦有较大的定性意义。肿瘤密度显示为不均匀,CT值在90Hu以上者无疑为肿瘤钙化。而密度低、CT值与脑脊液相近者,大多数为肿瘤的坏死或囊性变所致。肿瘤形态多呈类圆形,边缘清晰,光滑,尤其后缘,肿瘤可突入三脑室前部和双侧脑室前角的内下方,并有脑积水表现。本文有7例均有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受压征象。

3.2颅咽管瘤典型部位位于鞍上池,因此较垂体瘤更易侵及三脑室和室间孔,常出现双侧脑室扩大征象。本文13例其中8例出现双侧脑室扩大。颅咽管瘤一般发病年龄较小,有87%的病例可见囊变或钙化。所以囊变和钙化是诊断颅咽管瘤的主要依据。本文11例见有钙化,但个别瘤体较小可无钙化,并见有向鞍内生长,鉴别往往有困难,本文1例为上述情况而误诊为垂体瘤。当肿瘤主体在鞍内,但肿瘤与鞍底之间仍有间隙,则首先考虑可能不是垂体瘤。

3.3鞍结节脑膜瘤来自鞍结节脑膜瘤,占脑膜瘤的10%左右,常见于鞍结节,鞍隔及蝶骨平面,本组2例均起源于结节。肿瘤形态呈类圆形边缘显示清楚,光滑、规则。平扫密度增高或等密度,有时可见斑点状或不规则钙化。增强后呈均质性明显强化。本文2例均未见钙化,肿瘤相邻骨质可见骨质增生或吸收,蝶鞍一般无扩大。肿瘤较大时或因颅内压增高时出现扩大,变形骨质吸收或破坏。本组2例均未见蝶鞍扩大。仅仅鞍上池受侵,鞍结节骨质吸收,1例侵及三脑室,2例病例术前均误诊为垂体瘤,回顾分析误诊原因:主要是对影像征象分析不全面和认识不足。

影像诊断学篇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60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核菌痰检、影象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胸膜活检是诊断依据,影象学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占重要地位。胸片是诊断肺结核的基础影象检查方法。CT常可检出被胸片漏诊的病变,在了解肺结核的病理过程及决定病变的活动性上都具有平片无法比拟的优势。

⑴原发性肺结核:以青少年患者为主。肺内炎症浸润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是原发综合征的基本特征,支气管播散病灶及淋巴结强化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肺内病变:原发肺结核的典型表现是均匀、致密、边界清楚的肺段或肺叶实变影。也可见斑片状、结节状、线形影及“磨玻璃影”。原发综合征的肺内表现可为多种表现形式,与患者免疫状态和病变进展时期有关。淋巴结结核:原发肺结核与继发肺结核最大的区别在于纵隔淋巴结的肿大。以右上气管旁和隆突下多见。有94%的患者可见多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程度与范围常与原发病变不成比例。CT增强扫描对于观察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密度和边缘情况从而判断淋巴结病变性质有着重要意义。淋巴结的强化与淋巴结结核所处的病理时期密切相关。病理上淋巴结结核分4期,1期为结核性肉芽肿,2、3期为淋巴结内干酪坏死累及包膜引起多个淋巴结粘连,4期为液化坏死物破入周围组织。

⑵粟粒性肺结核:2%~6%的原发肺结核可通过淋巴血源性播散发生粟粒性肺结核,见于小儿、老年及免疫损害者。发病后3~6周胸片上可见弥漫性微结节,CT可较胸片更早地显示1~2mm的微结节,便于及早地治疗。在HRCT上本病可见微结节:96%的病人两肺可见弥漫分布的微结节,大小均匀,直径多为1~3mm,结节随机分布,单多于小叶间隔、血管支气管鞘、小叶中轴间质、胸膜下间质有关。

⑶继发肺结核系由已静止的原发肺结核的再活动,少数病例是在原有病灶上的再感染,典型表现为空洞和纤维结节。

活动性肺结核的HRCT表现:在小叶中心见到直径2~4mm的结节或分枝状、线状;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表现为从支柄上发出同样口径的多分支线样结构;直径5~8mm边缘模糊的结节;空洞或肺实变;及小叶间隔增厚。胸片只有10%可见直径5mm左右的结节而提示有活动性。磨玻璃状影也是确定有无活动性的重要征象。在成人中,如在抗结核治疗3个月后病情仍不见好转者,提示结核杆菌对药物有抗药性或合并有其它病变。空洞:在成人肺结核中空洞约占40%,空洞多开始于小叶中央,几个小洞可融合成一个较大的空洞,见于继发肺结核,空洞可为薄壁或厚壁。2cm以下结节发生空洞以肺结核多见,肺癌在2cm以下较少发生空洞。肺癌空洞的壁一般在肺门侧较厚,空洞多偏于外侧。结核球在引流支气管开口处的干酪病变最先软化,因此空洞开始多位于病变的肺门侧。空洞周围卫星病灶见于肺结核的各种空洞。

结核瘤占继发肺结核中的3%~6%。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常为单发多发少见。典型者在CT上呈边缘光滑、锐利,但也可模糊,甚至呈分叶状,层状钙化最有特征性。增强在结核瘤的鉴别上非常有用。结核瘤基本不强化,而肺癌多为完全强化或不均匀强化。多发肺结核瘤应与转移瘤鉴别。肺转移瘤多位于中下肺野周边部,且结节周围无卫星病灶。HRCT显示转移瘤结节周围的小叶间隔长呈串珠状,而结核瘤结节少见。

慢性肺结核和毁损肺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病人中伴有纤维空洞的多发肺结核灶可在肺内持久存在,在CT上表现为多发的小空洞及各种程度的斑片、云絮状肺泡实变。全部或大部分肺完全被破坏时被称为毁损肺。可见到广泛纤维化,同侧肺门上提,常在毁损肺内见到明显的支气管扩张。

⑷免疫功能损害者的肺结核在免疫功能损害者中,肺是常见的靶器官。如淋巴瘤、白血病、器官移植的接受者、激素使用者、爱滋病等,其合并感染后,死亡率可高大40%~50%。肺结核是常见感染中的一种,其影像表现常很不典型。

艾滋病:近25%的爱滋病病人合并肺结核。其影像学表现取决于病人的免疫水平曾有人报道CD4T细胞少于52×109/L而痰菌阳性者中,胸片正常的高达45%。CT上可见纵隔淋巴结肿大、不典型浸润,呈原发性肺结核的表现。

长期使用抑制剂者的肺结核:包括激素在内的免疫抑制剂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使结核杆菌生长活跃,常使肺内旧病复发。肺内原有的渗出和增殖病灶易坏死,而产生大片浸润灶,单一病灶内的多发小空洞,明显的支气管源性播散病灶,粟粒性肺结核,纵隔淋巴结肿大。

影像诊断学篇10

1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专业互补性

医学影像诊断离不开医学影像技术的支持,二者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医学影像技术水平的提升及工作层面的拓展需要影像诊断的科学指导,而医学影像诊断水平的提升同样需要高水平的医学影像技术作为保障。只有通过医学影像诊断及时将结果反馈出来,才能逐步提升医学影像技术水平。由于不同的医学影像技术的成像原理是存在差别的,并且不同的影像学技术的专业性较高,例如超声检查、CT、MRI等方法各有特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能够发现不同的技术各有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1]。对于疾病的诊断,并非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就能够得出最准确的结论,有时仅通过一种影像学技术就能进行诊断,而采用其他的检查方式则难以检出异常。即使不同的影像学技术都能对一些疾病进行检查,但也应当出于对患者经济角度的考虑,选择最为经济且适合的检查方法。

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影像诊断在本质上是紧密联系的,并且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促进各自的发展。随着当前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医学影像诊断和医学影像及时之间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3]。在整个医疗环境中,随着新业务、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性科学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使得医学影像诊断与医学影像技术之间实现了有效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者的治疗周期,大大提升了医疗水平。

2医学影像的专业独立性

在医学影像技术工作中,主要涵盖以下4个方面;(1)是具有常规放射学,超声医学核磁共振及CT等系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2)是具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电子学等有关理论知识;(3)是在疾病诊断中比较熟悉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应用;(4)是比较熟悉医学影像学各专业分支技术和发展趋势。

在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中,主要涵盖以下4个方面:(1)是比较熟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现代医学有关知识;(2)是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具有应用多种影像技术诊断的能力;(3)是对医学影像领域的各种技术具有深入的认识了了解;(4)是对医学影像学分支的有关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比较熟悉。

影像技术工作主要是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多角度、多方位准确可靠的医学影像信息,为影像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影像诊断工作主要是详细观察、分析影像技术工作中所能提供的信息,对其进行综合归纳,以获得比较客观的医学诊断结论。

影像诊断学篇11

2.1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情况比较55例ERA患者和65例ERA患者均于治疗后进行了跟踪随访,且其治疗策略均采取T2T进行,药物需根据病情使用DMARDs及生物制剂。ERA组中,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单药14例(MTX或LEF),联合应用38例,联合了DMARDs和生物制剂3例。RA组中,联合应用48例,联合DMARDs和生物制剂17例。将SDAI低于3.3定为主要终点,12个月后,ERA组的缓解数为44例,缓解率达80.0%;RA组的缓解数为37例,缓解率达56.9%。18个月后,ERA组的缓解数为53例,缓解率达96.3%;RA组的缓解数为46例,缓解率70.8%。随访患者的SDAI的变化具体见表2,ERA组比RA组更易达标,经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MRI图像的RAMRIS分析两组患者中有40例完成了双侧的手、腕关节MRI检查,其余80例完成了单侧的手、腕关节MRI检查。共1090个关节中,425个关节中检出了滑膜炎。274块骨中检出了骨髓水肿(BME),217块骨中检出了侵蚀。其中BME在月骨中的发生率最高,而侵蚀在腕骨和MCP2中的发生率最高。43例患者出现了PIP关节受累,滑膜炎主要发生于PIP3,侵蚀主要发生于PIP4;而BME则主要发生于PIP5。两组患者的滑膜炎及BME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RA组的侵蚀发生率明显高于ERS组,经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侧MRI检查时发现,从滑膜炎、BME及侵蚀方面经统计分析,左、右手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侧MRI与双侧MRI的评分线性关系较好(滑膜炎:ρ=0.98;BME:ρ=0.91;侵蚀:ρ=0.91)。

2.3两组患者的CT与MRI的检查比较本次研究有30例患者同时进行了MRI和CT检查。其中所有关节的CT标记物的平均摄取率是(1.27±0.24)。30例患者的180个关节中,Tc-99m-MDP标记物在82个关节区域均发生了增加,其中正常的关节区(1.58±0.25)标记物的摄取率明显低于病变的关节区域(1.14±0.08),经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RI检查时共发现滑膜炎与BME共69处,其中滑膜炎的1、2与3级分别为13、19和15处,而BME的1、2与3级分别为8、11和3处,侵蚀可在8个关节中检出。具体见图4-5。

3讨论

影像诊断学篇12

1 对象和方法

1.1 纳入标准:文献中对大蛛网膜颗粒没有统一标准,本文中大蛛网膜颗粒定义为蛛网膜颗粒至少破坏板障骨质并有膨胀性改变。

1.2 对象 18例中,男10例,女8 例。年龄48~79岁,平均62岁。均为其他原因行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

1.3 方法 18例均行ct 检查,5例行x线检查,12例行mri检查。

2 结果

2.1 蛛网膜颗粒的分布

18例患者中,14例位于横窦(左侧7例, 右侧5例,2例发生于双侧),4例位于上矢状窦。横窦内蛛网膜颗粒位于横窦与乙状窦交界的横窦一侧(8例)或位于窦汇附近横窦内(6例),上矢状窦内蛛网膜颗粒位于上矢状窦中后部。

2.2 蛛网膜颗粒的影像学表现

2.2.1 x线表现

x线表现为边缘锐利的类圆形或蜂窝状低密度区,边缘无硬化。

2.2.2 ct表现

颅骨内板、板障部类圆形(10例)或蜂窝状骨质类破坏区(8例),边界清楚,边缘无硬化带(见图1)。从颅骨内板伸入板障,部分累及外板的特征(见图2)。8例可见外板骨质受累,但无弧形隆凸超颅外板表面缘。蜂窝状骨质破坏区边缘有小弧分叶现象。骨质破坏内ct 值为0~12 hu。

2.2.3 mri表现

骨质破坏区于t1wi、t2wi、flair及dwi序列均与脑脊液信号近似。

3 讨论

3.1 蛛网膜颗粒的构成与分布

早在1705 年,pacchioni 就描述蛛网膜颗粒为蛛网膜细胞伸入突入到硬膜静脉窦内形成的绒毛状或颗粒状突起。前者非常细小,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而蛛网膜颗粒是肉眼可观察到的复杂结构。显微镜下蛛网膜颗粒由各种不同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其成分包括大量成纤维细胞、散在的蛛网膜巢、不规则小血管网以及细小的内皮细胞间隙。

解剖学研究发现, 脑静脉窦内蛛网膜颗粒依以下顺序分布: 上矢状窦、横窦、海绵窦、岩上窦和直窦。而通过头部ct和mr i检查发现蛛网膜颗粒大多位于横窦, 这是因为上矢状窦近段的蛛网膜颗粒多位于外侧陷窝而不易被发现所致。本组患者横窦(14/18)病例与文献报道相符。

影像诊断学篇13

1参与式教学的应用意义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的医学学科,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影像诊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能获得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影像成像技术的原理,掌握成像手段的选用原则,掌握常见病的影像表现,培养独立阅片及分析诊断的能力。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重在实习阶段。但常用的传统的信息灌输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且医学影像诊断学内容繁杂、理论抽象,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很多学生仍不知如何阅片,亦不知如何获取课外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知识以进行分析诊断和鉴别诊断,难以达到教学目标,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探索一种更好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探索式、开放性、主动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同为主体,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以及进行高层次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可根据教学效果即时调整授课内容和难度。同时,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过程中,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获取教学反馈、评价并进行反思,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取得进步[5]。

2参与式教学法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实习中的应用

教学实践证明[6],参与式教学较传统教学法具有优势。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7]。由于医学院校师资匮乏、学生众多及医学知识繁杂,可将采用后者,即将参与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机结合,探索符合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参与式教学。将医学影像诊断学参与式教学实践的过程分为课前准备、理论学习阶段、实践阶段和反馈评价反思四个阶段,使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实习中[8-9]。2.1课前准备。如何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呢?这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作为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首先按教学大纲要求展示,使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及要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设计参与式问题、储备病例和相关图片。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乐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应该确定这一点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来教他们”。实习阶段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解剖学、病理学等基础课程及医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课程,进一步地实习医学影像诊断学若能与既往知识融会贯通,将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可据此来设计本学科范畴内的相关的参与式问题,比如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分期及相应的影像表现和临床症状等,并储备病例和相关图片。2.2理论学习阶段。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将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知识的重点难点以传统授课模式的形式围绕课前设计的问题进行精讲,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经典病例的影像图片,围绕影像图片进行讲解,并授予文献检索方法,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和获取课外知识的能力。2.3实践阶段。理论学习结束后,将学生分组,将参与式问题及病例分发到感兴趣的各小组,保证小组各成员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给学生充分自主性自行分配组员搜索及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相关专业书籍,解释参与式问题,并对病例进行分析诊断。在此期间,同时要求学生定时进行小组讨论,汇报各自工作完成情况,鼓励小组间及学生与教师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在指定时间如分派问题及病例后一周,组织小组病例讨论,由小组主讲人提出病例的定位、定性诊断、可能的定病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与影像相关的病理学基础、阐述临床治疗方案及陈述该病的影像学最新科研进展,小组主讲人发言结束后小组其他组员可进行补充,同时提出需教师解答的疑惑问题。在各小组讨论时,教师要记录需解答的问题,发言结束后点评问题,并分析学生的诊断思路,对每位学生的发言和全体同学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的思辩表达能力。2.4反馈评价反思阶段。每一次小组病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针对本次教学进行检查,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问卷回答、建议等形式获取学生对该教学方案的反馈评价,并进行教学活动的反思,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取得进步。

3参与式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实习中的应用效果

自开展参与式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实习中的应用以来,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均认为参与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且很好地补充了后者的不足。在参与式教学中,学生反映虽然学习压力大、花费时间多,但提高了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沟通交流能力、发现问题及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使师生之间关系更为融洽。此外,参与式教学是教学相长、互动的过程,其要求教师不断丰富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以驾驭课堂。

综上所述,参与式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及培养学生进行高层次思考的能力,还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参与式教学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实习中是可行的,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时见.参与式教学的内涵特征[J].教师教育学报,2014,1(4):108-111.

[2]汪玉侠,黄忠东."参与式教学":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9):70-73.

[3]王静.参与式教学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8):14-15.

[4]慈向科,赵玉宏,万莉,等.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口腔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上海口腔医学,2013,22(3):345-348.

[5]陈时见,谢梦雪.参与式教学的形态特征与实施策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6):91-95.

[6]张健,向永孝,王文军,等.参与式教学法在医学留学生骨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海南医学,2016,27(15):2564-2566.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