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影像物理学实用13篇

影像物理学
影像物理学篇1

物理学的很多新理论都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带来了革新,X射线、激光、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等技术为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借助于某种能量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提取生物体内组织或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某些生理功能的信息,为生物组织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影像信息。

20世纪中叶,一批物理学工作者进入医学领域,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及医学影像的研究.并于1958年成立了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协会,1963年成立了国际医学物理学组织.并将具有定量特征的物理学思想和技术引入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物理学与医学的结合不仅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也对物理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1 声学的应用

超声成像90年代以来,由于数字化处理的引入,高性能微电子器件及超声换能器的出现,以及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超声成像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超声不但能显示组织器官病变的解剖学改变,同时还可应用Dopper技术检查血流量、血流方向,从而辨别器官的病理生理受损性质与程度。超声诊断采用实时动态灰阶成像,在掌握正确剂量的前提下,可连续对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实施动态观察,而不会产生像X射线成像那样的累积效应及危险的电离损害。由于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性、检查方便、诊断快速准确、价格便宜、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得以在临床中迅速推广。超声波成像的物理基础是超声医学的基础,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遇到介质的不均匀界面时能发生发射的特性,根据检测到的回波信号的幅度、时问、频率、相位等,得到体内组织结构、血液流速等信息.

2 光学的应用X射线成像

X线实际上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医学上应用的X线波长约在0.001--0.1nm之间。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关,X线的 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X显得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密度大的物质对X线的吸收多,透过少;密度小则吸收少,透过多。利用差别吸收这种性质可以把密度不同的骨骼与肌肉、脂肪等软组织区分开来,者正是X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X射线成像包括X射线透视和摄影、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是以测定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基础,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重新建立断层图像的现代医学成像技术[1].X射线的几种特殊检查技术,分别是X射线的造影技术、X射线的断层摄影、数字减影.

3 电磁学的应用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的先决条件MRI成像的先决条件是被成像样品中的原子核必须具有磁性,而这种磁性源于原子核本身的自旋运动.因此,对原子核等微观粒子的自旋属性进行的深入研究是量子力学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客观上也是MRI得以产生的知识前提.磁共振成像利用了人体内水分子中的氢核在外磁场中产生核磁共振的原理.由于人体不同的正常组织、器官以及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病理阶段氢核的弛豫时间有显著不同,利用梯度磁场进行层面选择和空间编码就可以获得以氢核的密度、纵向弛豫时间 、横向弛豫时间作为成像参数的体内各断层的结构图像.近年来产生很多新的成像序列和技术方法.如扩散加权成像是通过测量人脑中水分子扩散的特性来反映组织的生化特性及组织结构的改变,在临床上可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2].螺旋浆扫描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 可生成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理想图像。

4 原子核物理学的应用放射性核素成像

放射性核素成像的物理基础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利用放射性核素作踪剂,结合药物在脏器选择性的聚集和参与生理、生化功能,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检察方法 有4种:扫描机、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PET).核素检查中产生的正电子只能存在极短的时间,当它被物质阻止而失去动能时,将和物质中的电子结合而转化成光子,即正负电子对湮没.转变为两个能量为0.551 MeV的光子,并反冲发出.放射性核素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分布不同,产生的光子强弱也有不同,PET成像技术通过探测光子对的差别形成影像.

5 结语

影像物理学在影像检查技术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对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影像深远,随着影像物理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影像技术不断出现,必将对疾病的诊断总出更大的贡献。

影像物理学篇2

1 声学的应用

超声成像90年代以来,由于数字化处理的引入,高性能微电子器件及超声换能器的出现,以及各种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超声成像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超声不但能显示组织器官病变的解剖学改变,同时还可应用Dopper技术检查血流量、血流方向,从而辨别器官的病理生理受损性质与程度。超声诊断采用实时动态灰阶成像,在掌握正确剂量的前提下,可连续对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实施动态观察,而不会产生像X射线成像那样的累积效应及危险的电离损害。由于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性、检查方便、诊断快速准确、价格便宜、适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得以在临床中迅速推广。超声波成像的物理基础是超声医学的基础,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遇到介质的不均匀界面时能发生发射的特性,根据检测到的回波信号的幅度、时问、频率、相位等,得到体内组织结构、血液流速等信息.

2 光学的应用X射线成像

X线实际上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医学上应用的X线波长约在0.001--0.1nm之间。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关,X线的 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X显得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密度大的物质对X线的吸收多,透过少;密度小则吸收少,透过多。利用差别吸收这种性质可以把密度不同的骨骼与肌肉、脂肪等软组织区分开来,者正是X线透视和摄影的物理基础。X射线成像包括X射线透视和摄影、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是以测定人体内的衰减系数为基础,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经计算机处理,重新建立断层图像的现代医学成像技术[1].X射线的几种特殊检查技术,分别是X射线的造影技术、X射线的断层摄影、数字减影.

3 电磁学的应用磁共振成像

MRI成像的先决条件MRI成像的先决条件是被成像样品中的原子核必须具有磁性,而这种磁性源于原子核本身的自旋运动.因此,对原子核等微观粒子的自旋属性进行的深入研究是量子力学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客观上也是MRI得以产生的知识前提.磁共振成像利用了人体内水分子中的氢核在外磁场中产生核磁共振的原理.由于人体不同的正常组织、器官以及同一组织、器官的不同病理阶段氢核的弛豫时间有显著不同,利用梯度磁场进行层面选择和空间编码就可以获得以氢核的密度、纵向弛豫时间 、横向弛豫时间作为成像参数的体内各断层的结构图像.近年来产生很多新的成像序列和技术方法.如扩散加权成像是通过测量人脑中水分子扩散的特性来反映组织的生化特性及组织结构的改变,在临床上可用于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2].螺旋浆扫描技术,明显消除患者因运动或金属异物造成的伪影, 可生成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理想图像。

4 原子核物理学的应用放射性核素成像

放射性核素成像的物理基础放射性核素具有放射性,利用放射性核素作踪剂,结合药物在脏器选择性的聚集和参与生理、生化功能,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检察方法 有4种:扫描机、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PET).核素检查中产生的正电子只能存在极短的时间,当它被物质阻止而失去动能时,将和物质中的电子结合而转化成光子,即正负电子对湮没.转变为两个能量为0.551 MeV的光子,并反冲发出.放射性核素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分布不同,产生的光子强弱也有不同,PET成像技术通过探测光子对的差别形成影像.

5 结语

影像物理学在影像检查技术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对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影像深远,随着影像物理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影像技术不断出现,必将对疾病的诊断总出更大的贡献。

影像物理学篇3

教学改革是教育界一个永恒的话题,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抛弃陈旧的教学思想,树立新的适应现状的教学观念,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物理课在卫生学校影像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开展有专业特色的物理课教学是当前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随着近代物理学、图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命现象从解剖学层面上的认识逐步深入到分子生物学上,医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已越来越多地把它们的理论建立在精确的物理科学基础上。物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在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和延伸,反过来又不断地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想让影像专业的学生深入透彻地了解这些成像技术的基本成像原理、图像特点,掌握图像的观察、分析与诊断方法就必须首先使他们透彻地理解与其相关的物理学基本原理,从而为影像物理学、图像处理与分析、影像机械、核医学等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影像专业是随着临床影像设备的发展而新发展起来的专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多数学校还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受课程学时数的限制,课程内容多,且要求面面俱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局限于普通物理学的知识内容,特别注重逻辑的系统性,而忽略了物理学与专业课的横向联系、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造成医用物理和影像物理内容的大面积重复。纯物理理论过深,与生命科学结合得不紧密,教学方法呆板。因此,如何打造出一套突出影像专业特色的物理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一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

一 影像专业物理课改革势在必行

卫生学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学生,而且学习基础较差,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好,不能主动地钻研和学习。而初中所学的物理知识相对简单,与影像学知识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觉相当吃力,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信心,兴趣全无,学习效果不好,很多学生出现混课、睡课、玩课的现象。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物理课的课时又相当有限。因而在物理课的教学中如何选择内容,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做好物理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衔接,为专业知识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显得相当重要。

二 教学内容的改革

由于中职学校物理课时相当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全面地、完整地、系统地学习好物理是不可能的。因而在教学中很好地选择内容,尤其是选择好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就显得相当重要。在通常的教学中,都是先学习力学、运动学,这样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帮助不大。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舍去与学生专业知识联系不大的力学和运动学,而学习与学生专业知识紧密相关的声学(与超声波成像有关)、电学(与各种设备原理有关)、磁学(与各种设备原理有关)、原子物理学(与磁共振成像有关),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专业教学的难度。并且,这些内容相对独立,与力学和运动学的联系不大,具备课程改革的条件。

三 教学方法的改革

中职学校的教学不同于普通中学的教学,普通中学的教学是为上一级学校培养基础型合格人才,重理论、轻实践,而中职学校是面向社会培养实践型合格劳动者,重实践、轻理论,因而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在中职教育教学中,除了搞好理论教学,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学校要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让学生能看的多看,能做的多做,能动的多动。如果学校没有相应的设施,老师应多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形成更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在这一点上,老师千万不要怕麻烦而一讲了之,老师省事了,学生就麻烦了。

四 编写适合影像专业的物理校本教材

由于影像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在教学中又没有与之配套的物理教材,而现行的物理教材又不能很好地适应专业课的教学要求,因此,编写一本具有专业特色,适合专业教学的校本教材就很有必要。在编写物理校本教材的过程中,要求编写教材的教师充分了解影像课的教学内容,了解影像课程所需的物理知识和要求,充分了解重点和难点,做好内容的取舍,在编写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影像专业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会,这样才能编写出具有专业特色的,适合专业教学的,更好的与专业知识衔接的物理校本教材。

影像物理学篇4

一、课程性质

医学影像物理是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医学影像与物理学的融合。这门课程讲授的是用于医学成像或诊断的各种成像技术的物理学基础、成像特点以及图像质量控制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医学影像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医学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相关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医学影像物理在医学教育特别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高等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学以及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临床问题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学习医学影像物理,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影像学、影像诊断学、医学成像设备学及其他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要学好医学影像物理这门专业基础课程,除了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基础知识外,也对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课程面临的问题

医学影像物理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大学物理学基础知识。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里最为基础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广泛适用性。物理学是高等院校各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笔者所在的学校也将物理学作为大部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来开设。

无论是中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教育工作者都有同样的感受:对于大多数大学生,尤其是一些艺术院校和医学院校的学生,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还有的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的物理基础较薄弱,上了大学即使有心学学物理,学习效率也比较低。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他们普遍反映物理是一门较难学的课程,认为自己又不是物理学专业的,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理论与一些公式、原理都十分难懂,从而对物理失去了兴趣。

医学影像物理是医学影像与物理学高度融合的一门课程,其主要涉及的X射线成像、磁共振成像、核医学成像和超声成像都离不开相关物理辐射波的产生、辐射波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图像质量保证和控制的物理原理。因此,这门课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物理学基础。如前所述,由于大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对物理学这门课的兴趣不大,就导致这门课的要求与实际学生的接受情况有差距。

笔者的授课专业为医学影像学专业,第1次课与学生交流时发现该专业大一时没有开设物理学基础课。医学院校普遍学生的物理学基础较差、缺乏兴趣这一客观事实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没有大学物理学基础更对这门课的顺利开展提出了挑战。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学和医学影像物理的兴趣是笔者要探讨的问题。

三、医学影像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医学影像物理这门课程需要具备较好的物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需要讲授各成像技术的物理原理和过程,而本专业学生的物理学基础较薄弱,因此课堂上有必要给学生灌输物理学的重要性以及激发学生的物理学兴趣。

机械地给学生灌输物理的重要性显得枯燥,笔者将一些物理问题与医学实际问题相结合来解释,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假设学生毕业以后在医院从事康复治疗工作,其中一项具体工作是为截肢病人安装假肢,那么从假肢的设计、安装到调试都离不开力学的支撑。这个案例没有直接强调物理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但很自然地将物理学和医学联系起来了,使学生意识到物理学在医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为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笔者还借助医学上一些有趣的现象来间接阐述物理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医生给小孩打针时,小孩通常会哭闹坐不住,这时医生或者家长通常会抱怨小孩不听话;而比较有趣的解释是:量子力学不允许物体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因此小孩本身就不可能坐得住,所以就不能抱怨小孩不听话了。通过这个案例,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就激发出来了。

2.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由于学时的限制,教材内容不能完全涉及,因此给学生明确了主要教学内容,特别强调了本课程将会涉及X射线物理、磁共振物理、核医学物理以及超声物理这四个核心物理问题。这样使学生有针对地去学习相关物理学知识,而不至于感到困惑、无趣。

3.医学影像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医学影像物理这门课主要讨论的对象是各种医学影像,即图像;而讨论这些医学影像的核心是形成影像的物理原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认知:从信息量的角度来看,一幅图像所包含的信息远比几个数据或几条曲线(如心率、血压、体温等)的信息量丰富得多;医生能否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或疾病做出正确的评价或诊断取决于医生获取生物信息的科学程度及信息量大小;医学图像是对人体内部情况的可视化表达,它不仅可以向医生展示人体内部某一特定部位或层面的解剖结构,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人体脏器的功能,所以医学图像是医生能准确获取患者生物信息的主要途径。从医学图像出发引出相关物理学原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就提升了。

学生有了图像认知后,接着通过一张真实的医学图像来引导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张人体锁骨骨折的X射线图像,并提问:要准确、全面地理解这幅X射线图像,需要具备哪些知识?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课堂气氛活跃。需要准确解读这幅图像,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具备了解剖学的知识就可以知道图像反映的是哪个部位,同时只要具备诊断学的知识就可以知道出现了什么病变,而其他知识都不重要了。这时需要引导学生:人体应该是有血有肉的,为什么这张照片只能看到清晰的骨骼?这个问题就把医学影像物理这门课的重要性引出来了:X射线对骨骼这种高密度组织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因此图像中的骨骼清晰可见;这门课程会讨论X射线的产生原理、作用的物理机制以及成像特点,学习之后学生就会对这幅X射线图像的形成机理有深入的理解。然后继续向学生引导:随着课程的深入,会发现每种成像方式会得出不同的图像特征,所反映的生物信息和脏器功能也不同,它们各有所长、互相补充。通过这个案例,学生意识到了在各种医学影像中准确把握图像信息和特征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为患者诊断,从中将医学影像物理在本专业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学生意识到了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地位,学习兴趣就提升了。

4.结语与展望

医学影像物理作为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关系到后续课程的开展。笔者认为,培养学习兴趣是获得最佳课堂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引导,学生培养了对本课程的兴趣。

教学方法是多样与灵活的,除了传统的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法(LBL,Lecture-based Learning),还应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如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Team-based Learning)以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等。相信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能够获得教学与学习效果的双丰收。

影像物理学篇5

在种种条件的制约下,利用基于云计算的空间教学开展医学影像物理学仿真实验可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实验教学这方面的缺陷。而整个的仿真实验包括了X射线影像、磁共振成像、核医学影像、超声成像和红外成像,对于课时数较少的医学高专院校来说不可能全都做到。因此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医学影像技术专门人才出发,针对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特殊情况,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最贴近临床的一些仿真实验X射线影像、磁共振成像以及超声成像的一些仿真实验。

通过空间教学开展医学影像物理学仿真实验教学,首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医学高专医学影像物理学课程的特殊性,理工知识薄弱的医学专科学生仅仅依靠课堂想要理解掌握医学成像的物理原理就显得非常困难,而利用空间教学平台开展仿真实验,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整个的实验过程,开展实验教学不再受到昂贵的实验仪器和有放射污染的实验环境的限制,可以重复操作,这样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验内容,不再受传统实验条件和经费的制约。其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强烈的真实感。传统的医学影像物理学实验比较复杂,学生有普遍畏难情绪,而通过空间教学,把仿真实验置于世界大学城,学生通过空间随意访问实验资源,整个的实验过程都是通过计算机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仿真成功后,可以直接得出实验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激发,学习效果更佳。最后,丰富了师生互动活动。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有效的互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空间教学提供了很多的交流互动模式,学生进入老师的教学空间进行实验,老师进入学生的空间检查实验情况。另外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

总之,通过空间教学仿真实验训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几种成像技术的物理原理,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构建了医学影像物理学理论联系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 1] 张瑞兰,吉 强.医学影像物理学仿真实验 [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影像物理学篇6

一、利用数字化影像揭示物理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问,在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六大基础学科中,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看,天、地、生、化都可归结到物理和数学,现代工程技术也要靠物理作为支柱。这些文字,如果只通过老师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给学生听,学生对于这些知识是引不起什么兴趣的,俗话说耳闻不如目见,在学习物理的第一堂课,我就利用一些国内外的纪录片片段剪辑了一段影像,通过这么一个短小精悍影片和科学的解说,阐述了物理对现代科学的重要影响以及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步入物理学这座精美的科学殿堂,以极大的兴趣和勇气去吸取其中的

营养。

二、利用影像缓解学生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

物理尽管有宏观上的连续性,但物理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按力、热、声、光、电、原子物理学的体系讲述各部分内容,并不依赖前面讲述的全部内容。因此,过去没学好(当然不是一无所知),只要努力,现在照样能学好。此时,我利用备课时间,搜集整理了一些“半路出家”的物理学家的故事和童趣轶事,然后剪辑成短片,以他们的励志故事来缓解那些过去没学好而灰心丧气的学生的畏难情绪,同时鞭策了基础好的学生克服自满情绪,继续勤奋学习。

三、导入的影像要注意直观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在讲到火箭发射和陀螺仪的内容时,我特意剪辑了一段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进行的太空教学,她在天地教学的过程中,演示了各种实验和原理,这是我们在地面上是无法实现的,通过她的演示,我们了解了特殊环境下的一些物理原理,学生虽然当时有的看了现场直播,但是通过影片的剪辑,大家再次回到现场,再一次激发了大家学习物理、研究物理的热情,这是我们无法用一段语言来实现的。事实上,教具、挂图和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等生动具体的直观现象,都是课堂导入的无声语言,是不可忽视的素材。但是,这些教具如果能在课前巧妙组合,拍摄一些利用教学用具的趣味性实验,尤其是无法通过现场立刻重现的实验,通过直观地设置悬念,诱导学生变枯燥抽象的原理学习为生动活泼的规律探索。这样,“以疑导读”“以用入读”,造就学生的知识饥饿感,促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尽快地理解其真谛。

四、教学导入的影像设计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但不能喧宾夺主

教学导入多媒体设计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更是一种艺术“开场白”,与教学内容不能油水分离,而应水融,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紧紧围绕“开场白”这个特点来设计。恰到好处的“开场白”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成为启迪思维、强化记忆、帮助理解、发展能力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如果我们的多媒体导入仅仅成了一种花哨的展示,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我们在设计导入的备课阶段,就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与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剪辑出来的片段既要做到短小精悍、科学合理,又要紧贴教学内容,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影像物理学篇7

1 区域地质背景

预查区区域位置属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Ⅱ),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期褶皱带(Ⅱ4),哲斯—林西复向斜中部(Ⅱ41)。

该区古生代地层,属华北地层大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分区之锡林浩特—— 磐石地层小区;中、新生界地层区划属滨太平洋地层区,大兴安岭—— 燕山地层分区之乌兰浩特—— 赤峰地层小区。

出露由老到新有:古元古界、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和第四系。

2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影像特征

2.1 地球物理特征

(1)布格重力异常特征。重力场的总体展布格局是中间低两侧高,中部布格重力异常值在-105×10-5~125×10-5 m/s2,两侧布格重力值约-90×10-5 m/s2,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延伸,这一特征反映了区域内的总体地质、构造环境。

工作区地处重力盆地北端鞍部,布格重力异常值在-110×10-5 m/s2,自南向北有所升高,梯度明显变化,是多金属成矿有利部位。

(2)航磁异常特征。正负航磁异常多呈豆状或带状相间排列,北东—南西向延伸,场值一般为100~200 nT,负异常值为-100~-200 nT。与正磁异常相对应的是中基性火山岩,而与负磁异常对应的是花岗岩。

工作区所处位置磁场值变化不大,相对平稳,在零值区附近,属多金属成矿的部位。

(3)区域磁场分布特征。据《内蒙古自治区西乌旗跃进大队幅等四幅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报告》资料。

巴彦高勒幅:磁场比较平稳,局部有所抬升。正磁场大面积分布,磁场值一般在+20~+200nT之间。在正磁场的背景上局部出现高磁异常,等值线走向呈北东东向。对比区域地质资料,正磁场区主要出露古生界宝音图组(Pt1BY),为陆相喷发—沉积的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具一定磁性,能形成强度较低的正异常,推测是引起正磁场的原因之一。

窟窿山幅:磁场特征表现为以负磁场为主,磁场区磁场较平缓,一般在0~-200 nT之间,局部分布正磁场。负磁场分布在图幅东南部,出露侏罗纪中粒花岗岩(Jγ)和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西北部磁场零值以下区为古元代宝音图群(Pt1BY),图幅中部北东展布零值区为二叠统林西组(P3l)和大石寨组(P1d^s)。

(4)预查区1∶50000高精磁异常特征。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西乌旗跃进大队幅等四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2007年度工作总结”,工作区磁场特征表现为以负磁场为主,磁场区磁场较平缓,一般在0~-200 nT之间。工作区中部分布一低缓正异常,最高值在200 nT以上,宽约20 m,长约2000 m,形状较规则,走向近东西。

2.2 区域化探特征

(1)1∶20万化探异常特征。1990年,地矿部第一综合物探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展1∶20万区域化探测量,在本区圈出200 km2的综合异常密集区。异常元素组合以Ag、Pb、Zn、Cu、Au等为主,伴生元素有W、Mo、Bi、Cd、F、Ni、Cr、Co、Mk等。由6个综合异常组成,异常形态为椭圆状或似椭圆状,长轴方向多为北东向,呈串珠状分布于米生庙复背斜东南翼挤压断裂破碎带上。各异常元素组合较齐全,强度较大,浓集中心明显。

(2)1∶5万化探异常特征。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西乌旗跃进大队幅等四幅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结果,该预查区内分布着1∶5万地球化学测量圈定的四道沟Au、Ag、Cu、Pb、W组合异常(HS24)。

HS24异常呈北东向展布,面积3.37 km2,异常元素组合Au、Ag、Cu、Pb、W、Mk,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Au峰值72×10-9,Ag峰值228×10-9,Cu峰值68.2×10-6,Pb峰值114×10-6,W峰值118.4×10-6。该异常元素组合齐全,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浓集中心明显,主要成矿元素各元素异常浓度分带均达到2~4级。

异常区西部出露燕山早期花岗斑岩(Jγ),东部为中生界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k)流纹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南东部为第四系残坡积、冲洪积。该异常位于地层与岩体接合部位,处于成矿地质条件有利部位,成矿可能性较大。

2.3 遥感影像特征

据《内蒙古自治区西乌旗跃进大队幅等四幅1∶5万区域矿产调查地质报告》:遥感影像是从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购买,来源为美国地球资源探测卫星LANDSAT7(2000年7月14日13时49分拍摄),ETM+数据,分辨率15m。经对其进行计算机处理,采用假彩色合成、主成分分析、比值图像合成、色彩空间变换4种方式,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用1、3、5、7四个波段合成高精度的1∶5万遥感图像,对其进行了初步解译。

解译结果如下。

(1)岩体:因山体圆滑,大部分岩体不易分辨,但1∶5万窟窿山幅北大山岩体影像较突出,卫星图像上其影像细腻、色调深兰,与围岩容易区分。

(2)地层:古元古界宝音图群,显花岗岩类地貌特征,影像较粗,色调暗绿,山脊突出,发育羽状冲沟。

石炭系分布零星,露头不好,影像特征不清晰。

二叠系深灰色岩层较多,故显墨绿色,影纹较粗糙,可能是构造强烈,地层产状陡,山顶常突出基岩所致。

(3)构造:线形构造影像清晰,解译效果较好。北大山岩体北侧的北东向构造带非常醒目,呈北东—南西向,宽10余厘米的带状影像,斜贯1∶5万窟窿山幅,沿米斯庙—窟窿山一线,北西段为冲沟,影像明显,南东段冲沟不发育,但可见一线形影像与冲沟相接,直到东南图廓,对照地形图,该地带并无小路等人工痕迹,推测为一较大型断裂构造。

影像物理学篇8

1 分子影像学发展现状与趋势

分子影像学是1999年由美国哈佛大学Weissleder等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它以体内特定分子作为成像靶点,在真实、完整的人或动物体内,通过图像直接显示细胞或分子水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在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之间架起了相互连接的桥梁,因此被美国医学会评为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十个医学科学前沿领域之一,是医学影像发展和应用的方向[3]。现阶段临床上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分子水平成像且具有图像融合功能的影像学技术仅有PET/CT和SPECT/CT,前者所使用的多为短半衰期正电子核素标记放射性药物,微量使用不影响人体正常生理代谢,仪器检测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显著高于SPECT/CT,被认为最具发展和应用前景,同时也是分子影像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4]。基于PET/CT成像技术构建分子影像研究平台是促进学科交叉,加速分子影像发展的有效途径。

2 PET/CT在分子影像平台建设中的作用

2.1 PET/CT带动分子影像需求日益扩大 PET/CT成像离不开正电子药物,在分子影像发展中PET正电子药物由于其独特的性能被作为分子探针的"金标准"。2010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800多种分子成像放射性药物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我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6年正式批准了十余种正电子药物用于临床[5]。表1列举了常用的针对肿瘤、心、脑疾病的正电子药物名称、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范围,不同的正电子药物反映组织、器官不同生理、病理过程,具有不同成像价值,为临床和科学研究中提供更多有用信息[6]。我院医学影像科PET/CT中心目前已能自行制备十余种正电子药物用于临床及临床前研究,通过与临床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使得临床科室对PET/CT需求和依赖性不断增加,建立在正电子药物基础上的PET/CT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临床诊断与评价疾病的重要手段。

2.2 PET/CT推动其他分子成像技术发展 近年来,建立在传统成像基础上的磁共振、超声以及光学分子成像研究逐渐增多,磁共振的优势在于软组织分辨率高,现阶段磁共振分子成像多集中于纳米探针构建与体内成像方面,即采用顺磁性金属纳米颗粒与抗体、多肽、寡肽片段或小分子药物进行偶联,引入体内进行磁共振靶向成像,由于这种连接缺乏准确的空间定位,有可能改变连接物质的生物学特性(如立体结构、亲和力等),体内分布亦不理想,因此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7]。光学成像与超声成像的优势在于灵敏度高、安全性好,缺陷是前者穿透力差,无法探测人体深部组织器官病变,后者空间分辨率较低,对操作者依赖性强,目前这两种技术主要用于体外、体表和小动物成像研究,距离临床应用仍较远[8,9]。而PET/CT是现阶段应用最为成熟的分子成像方法,可成为MR、光学或超声分子影像研究从实验室向临床转化的桥梁。我院医学影像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早在2000年就确立了分子影像研究方向,在肿瘤与心脑血管疾病磁共振、超声及光学分子成像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自2011年引入PET/CT及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合成系统后,加速了本学科分子成像研究进展,推动学科发展,成绩显著。

2.3 PET/CT为学科交叉与多学科协作搭建桥梁 已PET/CT为主的分子成像研究涉及多学科、多角度交流与合作,比如,在选择分子探针作用靶点时,就需要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的相互协作;而在分子探针的设计、制备、表征分析与体内外成像中,就需要医学影像学、核医学、物理、化学、材料学、医学生物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密切配合。作为国内知名综合大学的附属医院,我们前期曾与校内生物医学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材料学等诸多专业开展合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由于专业划分过细,学科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导致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缓慢,因此急需构建分子影像发展与研究平台,建议合作机制与模式,发挥PET/CT桥梁作用,促进学科间交流与协作。

3 基于PET/CT构建分子影像平台几点思路

3.1建立完整的PET/CT成像与药物制备系统 PET/CT成像离不开成像设备与正电子药物,二者均有较高的环境与配置要求,其中正电子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受到国家多部委以及多项国家法律法规严格管控,为了保证药物生产、运送和使用的安全性,在建立正电子药物制备系统初期就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场地规划、设备购置、人员配置并建立完备的药物生产与管理体系。我院医学影像科PET/CT中心拥有全球高端PET/CT成像仪与全套正电子药物合成系统,使用已近5年,在PET/CT成像与正电子药物制备与研发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存在需要完善和改进之处:①现有药物制备系统仍有部分不符合国家现行GMP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场地建设、人员配置与设备购置;②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正电子药物制备种类并融入研发部分,进一步扩大PET/CT成像应用范围;③按照现行GMP标准完善各类省级及国家审批手续,新增加的检查醒目需要通过医院伦理学审查。

3.2完善专业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随着国内PET/CT成像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对此方面专业人才,目前国内外此类专业人员严重缺乏,据了解,国内即使规模较大的PET/CT中心最多也只配备3~4名专业技术人员,此外,正电子药物制备与研发涉及核物理、放射化学、药学、基础医学等多个学科,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不乏科研创新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我院PET/CT中心目前仅有3名技术人员,分别来自核物理、药学与计算机专业,他们不仅要完成日常正电子药物的制备、质量检验与PET/CT扫描,还要负责各类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甚至还要兼顾新药研发,任务繁重,完全不能满足分子影像研究平台建设需要,由此,我们计划在短期内进一步加强对现有人员综合能力培养,做好研究生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

3.3加快建立多学科协作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是一所涵盖理、工、医、经济、管理等10余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作为其最大规模的一所附属医院,我们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整合与多学科协作的条件与优势,首先需要加强与基础医学以及临床科室的沟通与交流,将分子影像研究平台转变为开放的临床医学研究与转化中心,带动需求增加;其次,争取与分子影像与探针研究相关专业如生物化学、材料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合作,开展多学科协作;此外,还应注重与国内外高水平单位或个人合作,借助其先进的理念和高水平的平台优势加速本单位分子影像研究与转化能力提高,缩小与其差距。

4 小结

现阶段,随着我国PET/CT成像及正电子药物制备系统数量不断增加,构建以PET/CT成像为基础的"分子影像研究平台",以新型PET分子探针的研发为核心,整合临床与基础研究资源优势,发展学科交叉与多学科协作对于推动我国分子影像医学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Weissleder R,Mahmood U.Molecular imaging[J].Radiology,2001,219(2):316-333.

[2]申宝忠.无限潜能魅力彰显-分子影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5):353-357.

[3]Grenier N,Brader P.Principles and basic concepts of molecular imaging[J].Pediatr Radiol,2011,41(2):144-160.

[4]Hess S,Blomberg BA,Zhu HJ,et al.The pivotal role of FDG-PET/CT in modern medicine[J].Acad Radiol.2014,21(2):232-249.

[5]张锦明,田嘉禾.国内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发展现状简介[J].同位素,2006,19(4):240.

[6]川玲.正电子药物在PET-CT显像中的应用[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8,21(1):36-38.

影像物理学篇9

[作者简介] 周灵(1984—),女,江苏常州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研究。E-mail:。

面对视觉文化的当代语境,影像理论日趋跨学科性和多元性,要探讨这些理论的合理性,需要追根溯源,从影像本体出发,再次追问“影像是什么”这一命题。而且,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影像本体自身也在发生流变。因此,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中重新审视影像本体问题,重构影像本体论十分必要。

视觉文化语境中影像本体论的重构应首先厘清其逻辑起点是探求美学角度的“超真实”;其次,这种“超真实”体现在技术、叙事、情感三个维度上;最后,影像本体论应坚持影像的语言观和符号学特性。

一、传统影像本体论的主要观点及局限

“本体论(Ontology)”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哲学领域,它在哲学中的定义是“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物的系统的描述,即存在论”,是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对客观存在进行系统的解释说明的理论,关心的是客观现实的抽象本质。

影像本体论不能等同于影像本体。本体具有唯一性,不可能有两个以上的本体。本体论却可能呈现不同面貌,因为本体论是人对本体进行研究而得到的主观认识,研究者、研究方法和研究背景不同,都决定了本体论可能的不同。

影像本体论研究是对影像性质的形而上学的思考。事实上,摄影影像(胶片及其影像呈现)是影像存在的物质形式,但影像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现象,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存在,有其特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构模式。因此,对“影像本体论”的理解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影像本体论”是指以影像的存在形式为核心的影像研究;而广义的“影像本体论”则涵盖所有对影像本质的研究,包括探索影像的基本原理及其实质,这也是影像美学研究的基石。在此基础上才能去探究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符号学等学科在内的影像研究方法论在研究过程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后完善影像的应用理论,将影像作为探讨某些具体问题的手段。

影像本体论的主要流派有三:第一派以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为主要代表,主张从画面的现实感去追寻影像的本质;第二派以爱森斯坦及莫兰为主要代表,认为影像属于虚构者的王国;第三派则着眼于影像的语言与交流性,以巴尔特、米特里等为主要代表。

(一)影像的现实感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是影像纪实美学的主要表述者,他在《电影是什么》专著中鲜明地提出现实主义影像美学的三大支柱:电影影像本体论、电影起源的心理学机制以及电影语言进化观。他的电影理论打破了传统影像理论的格局,从哲学、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方面拓宽了影像研究的视野。其中,关于影像本体论的论述出自《电影是什么》的开篇《摄影影像的本体论》。巴赞提出,如果用精神分析法研究绘画、雕刻等造型艺术产生的基本原因,可以归结为“木乃伊情结”,体现人类“与时间相抗衡”的心理诉求。巴赞称“摄影的出现是造型艺术史中最重要的事件”。[1]与绘画、雕刻不同,摄影能单纯依赖机械复制,排除“人”的因素,将影像制造出来。巴赞关于影像本体论的核心观点是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摄影取得的影像具备自然属性,它产生于被摄物的本体,它就是这件实物的原型。[2]影像本体论认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3]。“影像本体论”不仅体现在摄影影像与绘画、雕刻等造型艺术之间的区别上,也体现在摄影的成果——电影的表现方式上。

与巴赞持相近观点的学者还包括马尔丹,他说:“电影画面准确而全面地重现了给摄影机提供的东西,而它所摄录的现实也可以说是一种客观视像,照相资料或电影资料作为证据的价值在原则上是难以的”[4]。美国哲学家斯坦利·卡维尔也说:“一幅画就是一个世界,而一张照片只是世界的照片。……放映出来的世界(现在)是不存在的世界,这是它同现实的唯一区别。”[5]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更是把影像看成是“照相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他说:“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因而也跟照相手段一样,跟我们的周围世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亲近性。当影片纪录和揭示物质现实时,它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影片。”[6]

这种以现实本体论为基础的影像本体论特别重视摄影机和透镜的功能,认为影像的使命就是记录和再现客观世界,任何破坏客观世界的完整统一的技巧都应当禁用,因而这种影像本体论的美学理想是:注重表现对象的真实,严守空间的统一,保持时间的真实延续,强调叙事的真实。

影像确实能逼真再现客观世界,但是也应该看到,影像的生成有赖于制作者的主观思想,如果制作者表达主观的意愿是强大的,那么影像无疑将倾向于主观,这是因为制作者能够有效地控制媒体,或曰影像本体,正是由于对影像本体的控制才出现了不同的影像风格。

(二)影像的虚幻性

法国电影理论家艾德迦·莫兰等人认为,影像并非现实的简单再现,他们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影像具备的构造上的想象现实的能力。影像运用一种不同寻常的逻辑,把看似虚幻的东西转变为现实,认为影像的真正本质是蕴含在事物内部的,影像画面则是将它找出来,从而激发人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属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像的本质存在于受众与影像之间的共生关系中。

(三)影像的语言本质

第三个主要理论流派的中心观点是影像的语言本质。他们认为,影像是人进行自我表达的一种语言,人与人借此以新的方式建立关系。事实上,20世纪以后,西方的哲学、文学、人类学、精神分析学等诸多学科,都经历了“语言学转向”。所谓“语言学转向”,即是开始使用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原理,来研究此类人文学科领域,这些学科所研究的,本质上仍然都是文本。20世纪中后期,西方又经历了“文化转向”,文本研究的基本方法随之拓展到了其他领域。例如,对于影像,“语言学转向”就意味着,无论影像如何“逼真”地记录了现实,也不能因此将其与现实等同起来。而在符号学的视域中,影像并非真实存在,而是由真实存在物的影子构成的像,或曰真实存在物的影子的影子,[7]其实质是对影像本体的更深层次探讨。

以上列举的三种主要观点都属于影像本体论的范畴。传统影像本体论的贡献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人们在影像的认识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二是更清楚地审视影像与现实的关系。

我们需肯定传统影像本体论作为真实美学理论基石的重要作用,也应看到这一理论忽视了包括题材选择的主观性、光影处理的艺术性、影像手段的丰富性、影像风格的多样性等诸多方面的影像艺术审美本性。更重要的是,在当代视觉文化的语境中,随着时代变迁、技术发展,影像本体自身也在发生变化。

二、视觉文化的当代语境引发影像本体的流变

影像的发展演进史与所处时代的文化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图像压倒文字的视觉文化时代,影像充斥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并不断被消费,因而也受到空前的重视。而影像本体的核心议题仍然在于影像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或曰“真实”的问题。

笔者认为,视觉文化的当代语境对于影像本体论的影响突出体现在两点:一是流动影像对“真实”的改写,二是视觉技术对“真实”的颠覆。

(一)叙事的梦:流动影像对“真实”的改写

流动影像对于人类的影响是深刻的,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视觉文化当代语境的关注,对于视觉文化的特点,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这样论述:人们可以“纯粹通过视觉来体验事件、性格、感情、情绪,甚至思想”。而以电影为代表的流动影像,则是运用“一种可见的直接表达肉体内部的心灵的工具”,[8]消除了此前印刷文化对于人类视觉审美体验的压抑,也摆脱静态摄影对于时间的限制。

在视觉文化的当代语境中,不同的理论家对于流动影像本体有着不同的看法。以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为代表的部分学者的观点始终与巴赞的现实主义观点相近。而以法国电影理论家麦茨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则认为影像的本性并不在于再现现实,而在于叙事和营造梦境。麦茨认为:流动的影像是“想象的能指”[9](Imaginary Signifier),其中“想象”是精神分析学用语,源于拉康的人格构成理论,除了映现和构想之外,还带有某种非理性的意思;而“能指”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用语。因此麦茨的研究观点可以表述为:流动的影像是一种梦,也是一种语言。

当流动的影像在时空展开并以叙事为主旨,就逐步发展为以蒙太奇为基础、兼具叙事和抒情属性的影像文本。巴赞认为蒙太奇方法是对现实的分解,是不真实的,与电影的基本特征是背道而驰的。他认为影像必须是纯粹的、严格地尊重空间的统一性,而长镜头可以很好地体现这一点,高明的导演应当运用长镜头让观众理解一切,而且保持事物原有的整体感和统一性。而事实上,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流动影像不仅能忠实地记录和再现历史,而且能将人的欲望和梦转换成逼真的画面。“蒙太奇是通过剪断使现实符号化,然后再通过连接来叙述含义。”[10]

视觉文化语境中蒙太奇的意义在于对影像“真实”的改写,将流动影像的真实性一分为二:一方面是事物的客观存在性,另一方面是事物时空关系的假定性。至此,传统的影像本体论已显得不合时宜了。

(二)超真实的拟像:视觉技术对“真实”的颠覆

视觉文化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之一即是视觉技术的进步。如前所述,蒙太奇与特技丰富了影像的视觉表现力,而随着现今数字虚拟技术的发展,使得现实的世界充斥着虚拟的影像,具体体现在“影像的虚拟,还有时间的虚拟(实时)、音乐的虚拟(高保真)、性的虚拟(淫画)、思维的虚拟(人工智能)、语言的虚拟(数字语言)和身体的虚拟(遗传基因密码和染色体组)。高清晰度标志着越过所有正常决定通向一个实用的——确切地说是‘决定性’的——公式,通向一个参照元素的实体越来越少的世界”。[11]因此,现代影像对现实事物的再现结果,从视觉效果来看,影像已经呈现出真假难辨,虚拟的影像具有以假乱真的表象,是一种“超真实”的虚拟影像。

可见,视觉技术所带来的视觉媒介的不断延伸,使得影像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已经突破了传统“眼见为实”的逻辑。图像时代的“真实”与“眼见”已不存在必然的直接对应,而是与视觉技术呈现逻辑关联:一方面,“真实”不再局限于人的肉眼观察;另一方面,各类影像颠覆“真实”,呈现出令人难辨真伪的“超真实”。

三、视觉文化语境中影像本体论的重构

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突破传统影像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冲击着传统的影像本体理论。人们对于影像本体问题的重审及重构,需解决以下问题:第一,影像本体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什么?第二,在视觉文化的当代语境中影像本体呈现何种特质?在数字技术极大发展,拟像充斥并可按照人的意愿任意生成的今天,影像是否还需要“求真”?第三,应当以怎样的视角看待当代语境中的影像?

(一)影像本体的逻辑起点:探求美学角度的影像真实

从影像的生成机制来看,影像最初等同于物质现实的光学复原,影像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被摄物的真实性密切相关。

美学角度的影像真实应当包含这样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影像来源的真实,即生活真实或现实存在,即上文探讨的影像本体;二是创作者对于真实的认知和判断;三是如何运用叙事技巧等,表达创作者对于真实的认知和理解;四是从美学接受的角度,揭示影像受众在影像欣赏过程中的真实感体验。

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蒙太奇语法、数字特技及数字虚拟影像的出现,影像的“真实”必须从更高维度来考量。当代影像探求的不再是被摄物的“真实”,而是朝着美学角度的“超真实”进发,这是一种技术的、叙事的、情感的“超真实”,也意味着向真实美学的最终回归。正如鲍德里亚所说:“这也是现实在超级现实主义中的崩溃……真实化为乌有,变成死亡的讽喻,但它也因为自身的摧毁而得到巩固,变成一种为真实而真实,一种失物的拜物教——它不再是在先的客体,而是否定和自身礼仪性毁灭的狂喜:即超真实。”[12]

(二)技术的超真实:影像是对现实的增强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通常意义上的人们“眼见为实”的视野进一步延伸,可以达到许多常人视觉所不能到达的领域,大至茫茫宇宙,小至微生物。尤其是数字化的视频技术已经实现“无中生有”的虚拟,数字影像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影像,因为其生成是借助数字运算,在主观意愿的指引下对影像素材进行任意塑造和合成,数字虚拟影像的生成日趋便捷化、逼真化。这是对传统意义上视觉真实的挑战和颠覆。这种极度的真实是不可思议的,从某种程度上看,影像的真实反而成为一种不真实。影像在技术性条件下呈现的是另一种真实,一种“超真实”,虚拟的影像则是将这种超真实推向了极致。

(三)叙事的超真实:影像创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

影像叙事的“真实”,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层面上来考量。第一,影像内容与客观存在物非完全相符。如让·米特里所说:“现实的影像所再现的只是外形,而不是外形具有的本质及其在空间的延伸,也就是说,现实的影像不是现实,而仅是其影像:我可以坐在一把椅子上,但是,我不能坐在一把椅子的影像上。”[13]作为记录工具,摄影机不可能使摄得的影像与客观事物本身完全一致。其次,聚焦于客观事物或事件本身。一旦客观事物成为“媒介”中的“现实”,尽管“媒介现实”来源于现实,但由于导演、摄像机、媒体等媒介的介入,使该事件脱离了严格意义的“真实”,具备了“超真实”。

第二,“叙事的超真实”才是影像创作者追求的真正的“真实”。对于“叙事的超真实”的理解是达到一种艺术真实,本质的真实。而这种“真实”是不受手段的限制的,可以用“纪实”来实现,也可以运用叙事技巧,如蒙太奇的连接。手法的选用根据题材、事件内容确定。影像中人们接触的是“真实世界的影像”,“真实性的效果”是在素材采集完成后,通过叙事手段完成的。当人们极力想通过影像来表现和展示现实世界的外部真实时,往往会忽略一个重要前提:创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不仅仅是为了简单地反映生活,而是要在表达思想内容和再现客观现实之间创造一种特殊的美学关联。影像创作的目的在于表达创作者对客观生活的正面的价值判断,并以此实现与受众的情感交流。

(四)情感的超真实:影像受众的心理诉求

影像是否“真实”,需要受众的参与才能完成。受众是判定影像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的关键性因素。受众判定影像是否与真实生活相符的标准是影像是否符合社会价值体系和自身审美习惯。社会价值体系是受众判定影像呈现的事件真实与否的重要因素,影像中呈现的价值观若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相符,受众就会感到真实,反之会觉得虚假。而审美习惯一方面可能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受社会主流的审美影响;另一方面审美习惯与受众的艺术修养有关。因此,如果影像的艺术表现无法与受众的价值体系、审美习惯达成一致,受众就会缺乏真实感和审美享受。

影像所达到的情感“超真实”是一种出于受众心理上的认同感,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关于“真实”的幻觉,或曰一种“真实性的效果”,或进一步说,是一种与时空相抗衡的心理诉求。无论是远古人的岩洞壁画,还是现如今以假乱真的虚拟影像,对已逝去的和未来无缘目睹的事物好奇心,驱使人们去追求一种亲历式的感觉。而除去影像之外的其他叙事工具如语言、绘画等,都不能让人们真正体验到这种亲历的感受,这也是人们对于影像这一表现形式如此前赴后继的动力所在。

(五)坚持影像的语言观和符号学特性

“影像肯定不是一种语言系统,然而,它可以被看成一种语言。”[14]人的任何思想都是在表达过程中定型的,而语言则是其中最直接的表达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说,思想一般而言是经由语言表达而定型。语言世界与影像世界的共同之处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结构。不论是语言还是影像,要想呈现意义,都必须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则。

影像符号学的创始人,巴尔特的学生克里斯蒂安·麦茨对电影语言有如下描述:“每一影像的创造虽然是自由自在,但是这些影像的组合问题——剪接与蒙太奇——则把我们带入影像符号学的核心。这情形看来有些矛盾,这些源源不绝的元素单位(有点任意的性质!)——影像要进一步组合时,突然却必须面临一些大的语义群结构的限制。任何影像之间决不会相同,但是大多数叙事性电影在其主要的语义群特征上却是大同小异。”[15]即是说,影像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结构成为画面,具有了符号意义,使之成为语言。影像语言需借助某种“语法”,在这个层面上,视听语言的语法规则与一般语言区别不大。

影像语言是视听与形象的符号,形象的数量是无限制的,不仅人与物的影像本身,摄影机距离、角度、镜头完全不是一般语言中的词。影像语言没有固定的词,说一般语言就是去使用它,而说电影语言在某个程度上是去发明它。

影像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这是由其直接意指状态决定的。直接意指的根基是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相似关系,这直接导致了影像语言的特殊性,并未使之丧失语言属性与符号属性或符号学角度的认定。所以麦茨认为:“影像符号学可以既被看作一种关于直接意指的符号学,又可以看作一种关于含蓄意指的符号学。”[16]直接意指是对影像语言单纯符号层面的认定,它相当于巴尔特所描述的一级符号系统;而含蓄意指则关联到影像的本文层面,相当于二级系统。麦茨认为含蓄意指在有关影像美学特性的判断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含蓄意指研究使我们更接近于作为艺术的影像观”。因为“电影艺术位于和文学艺术同一的符号学‘层次’上:真正美学的序列类型和限制因素起着含蓄意指的作用”[17],这样麦茨既指出了影像语言的特殊性,又全面地确定了影像的符号学特性。

今天,影像语言的发展已经超越以往以模拟再现为目标的原始符号和叙事抒情绘画传统,成为新兴的发展中的语言体系。影像在符号特性、语言结构形式上都与文字语言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在视觉文化语境中,视觉媒体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人们更应当对影像与言语符号的差异作出思考,从而揭示影像语言的特异性。

影像本体论是影像研究永恒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会不断地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在视觉性因素凸显、社会意识形态更加复杂、艺术形式日益多元化、影像制作手段更为强大的视觉文化时代,影像本体的流变深刻地影响着影像的创作范式和受众的接受过程,影响着人类的思维和生活方式,而这些现象也证明着视觉文化的转向。如何理解影像本体,如何继承并发扬其实质,如何将其研究与时代语境相关联,构建特定语境中的影像本体论,是每个影像研究者和影像美育实践者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 [2] [3]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4]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政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5] [美]斯坦利·卡维尔.看见的世界——关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M].齐宇,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6]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7] 周灵.符号学:视觉文化时代影像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1):49~51.

[8] [匈]巴拉兹.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9] [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M].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10] [日]冈田晋.现代的电影与影像问题[J].世界电影,1988,(3):78.

[11] [法]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M].王为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2] [法]鲍德里亚.象征交换和死亡[M].车槿山,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影像物理学篇10

从本质上来看,生物医学图像成像技术(下文简称“图像成像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的区别并不大,仅仅是人们更习惯将其表达为医学影像。生物医学图像成像技术的研究内容为:利用染色方法和光学原理,清晰地表达出机体内的相关信息,并将其转变为可视图像。图像成像技术研究的图像对象有:人体的标本摄影图像、观察手绘图像、断层图像(如ECT、CT、B超、红外线、X光)、脏器内窥镜图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图像、活细胞显微镜图像、荧光显微镜图像、组织细胞学光学显微镜图像、基因芯片、核酸、电泳等显色信息图像、纳米原子力显微镜图像、超微结构的电子显微镜图像等等。

图像成像技术主要包括2个部分:现代数字成像和传统摄影成像。通常可采用扫描仪、内窥镜数码相机、采集卡、数字摄像机等进行数字图像采集;显微图像采集则可应用光学显微镜成像设备及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成像设备;特殊光源采集可应用超声成像仪器、核磁共振成像仪器及X光成像设备。目前,各种医学图像技术的发展都十分迅速,特别是MRI、CT、X线、超声图像等技术。在医学图像成像技术方面,如何提高成像分辨力、成像速度、拓展成像功能,尤其是在生理功能及人体化学成分检测方面,已经引起了相关领域的重视。

1.2图像处理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技术,是指应用计算机软硬件对医学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后,进行数字图像采集、存储、显示、传输、加工等操作的技术。图像处理是对获取的医学图像进行识别、分析、解释、分割、分类、显示、三维重建等处理,以提取或增强特征信息。目前,医学领域所应用的图像处理技术种类较多,统计学知识、成像技术知识、解剖学知识、临床知识等的图像处理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另外,人工神经网络、模糊处理等技术也引起了图像处理研究领域的广泛重视。

1.3图像分析及图像传输

生物医学图像分析技术,是指测量和标定医学图像中的感兴趣目标,以获取感兴趣目标的客观信息,建立相应的数据描述。通过计算测定的图像数据,可揭示机体功能及形态,推断损伤或疾病的性质及其与其他组织的关系,进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生物医学图像传输技术,是指应用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开展医学图像信息的查询与检索。通过网上传输图像,在异地间进行图像信息交流,可实现远程诊断。同时,在院内通过PACS(数字医学系统—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也能在医院内部实现医学图像的网络传递。

影像物理学篇11

一、医学影像设备的维护保养

如今,系统复杂、功能齐全的精密大型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医院,这些设备的应用促使临床医学对患者的疾病诊断的准确率越来越高。因此,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自身的故障隐患,落实积极主动的维护保养措施,减少了DR等设备的维修费用,为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设备环境。

医院的相关人员要及时做好对医学影像设备合理使用、及时保养与定期维修的工作。首先,医学影象设备在医院中的使用率极高,出现故障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遇到医学影像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时,要先检查一下出现故障的原因,然后实施相应的检修方法。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合理使用医学影像设备,要保持良好地操作环境,保持机房空气流通,定时清洁机房的卫生。像X射线机这样的设备如果受潮了,会不同程度的导致影像模糊,甚至出现漏电等现象,所以在启动这些设备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干燥处理工作,以确保出现故障。移动医学影像设备的时候,要尽量保持缓慢移动,禁止强烈过猛的震动,防止相应设备器件的损坏。最后,要定时对医学影象设备进行维修,及时排除医学影像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一年一次或者两次的定时全面的维修会适当的延长医学影像设备的寿命。医学影像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影像设备的相关性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可能会出现误差等,因此相关人员要定时的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一些参量、电流和电路的测试。例如:对X射线管电流进行测试的时候,如果出现设备电流下降的情况,应首先测量灯丝,不要着急去调节电阻,而应该试图降低使用的条件或者更换相应的设备。

如何保持医学影像设备运行状态良好,保障医院检查、治疗工作正常进行,是各医院及每个操作、维护者应当首先考虑和研究的问题。各个医院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做好相应的医学影像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的相关工作,通过从小处和细节提高自己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医院的医学水平和口碑。

二、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技术

由于医学影像设备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应用环境质量要求高、一旦故障停机,对医院综合影响大等原因,科学地做好数字化医学影像类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传统的医学影像设备管理技术已经无法适应现今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提高设备管理效率是当务之急。条形码技术在许多家医院已经开始采用,将贴于医学影像设备表面的条形码记录的信息通过扫描仪扫入医院的HIS系统中,这样可以实现在网上随时查询出相关设备信息。医学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促使诊断与治疗结合到一起,促进医院各个科室之间逐渐接近。PACS方便了医学图像的传递,实现了随时随地查阅图像和无胶片化储存图像,提高了医院的查阅医学影像的效率。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医学中三维的图像将成为现实,多影像融合也会广泛应用到医院中。

医学影像设备管理技术在未来将朝着多功能、易操作和方便化的方向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医院,大大提高医院影像设备的管理效率,提高医院影像设备的使用效率。

三、物联网技术在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应数字化医疗的潮流,目前物联网广泛应用于医疗中。例如:采用物联网对X射线管贴标签,RFID标签记录有X射线管的包装、消毒、返回日期,种类,数量,编号等具体信息,系统可以通过这个标签对X射线管进行实时的监控,提高了X射线管的安全性,并能高效快速的排查出X射线管出现问题的原因。RFID在医学影像设备中的应用,实现了对设备的及时检查,确保了医学影像设备的安全,提高了医院对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效率。

物联网在很多地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它的基本构架、接口和组成部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安全方面,物联网由于设备较复杂,数据量大,监控力度不够,致使物联网兼具自身安全与网络安全与一身。如今,物联网需求量越来越大,有限的节点导致网络经常出现堵塞和误传的现象,所以建立一个安全强大的物联网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医疗影像设备逐渐朝着综合化的趋向发展,通过图像融合技术,把多种形式和状态的医学影像呈现在一台医学影像设备上,将不同的分辨率的影像或者不同时期的不同状态的影像放在一起,这样既能减少工作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更好地对患者的病理状态进行直观的分析和研究,并能很好地给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纵观当前医学影像设备也逐渐朝着易操作和高效化的方面发展,医院的各个科室都尝试着使用医学影像设备,影像科以外的科室医生也会阅影像片并会使用相关的医学影像设备。

医学影像设备的完善促进了当今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临床医学的工作方式,对医生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成为现代化医院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医院应该加强对医学影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安排维护人员定时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另外,医院也应该安排维修人员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排查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医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引进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管理技术,使得病人、医务人员等切实地感受到便利和实惠。

参考文献:

[1]姜伟;医疗影像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技术的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2013

影像物理学篇12

城市化l展包含了城市水平空间和垂直空间上的发展,而建筑物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高度的变化正是城市化垂直空间的体现。目前,随着光学敏感元件的高精密集成技术,遥感影像分析精度的日益提升,因此,遥感影像得以广泛应用。何国金[1]等人也进行建筑物高度的估算,针对北京市蜂窝电话网的布点建设要求进行高度分级,并生成不同建筑物高度的分布图,通过验证结果准确率达到80%以上。以上方法虽然都对建筑物高度的提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但过程相对复杂,必须提前获知太阳及卫星的各种角度。在未知太阳和卫星的各种角度以及大批量处理数据时,使用这些方法误差较大。

为了实现快速、精准、有效地评价建筑物群的高度信息,该文使用“高分一号”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建筑物高度。首先对原始影像进行预处理,其次利用K-平均算法聚类分析得到建筑物以及阴影区域;然后对阴影进行腐蚀膨胀等处理,获取准确的阴影长度,通过其长度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该方法无需提前获知太阳及卫星的各种角度信息,操作便捷,提取方法快速、精准,克服了获取卫星遥感信息所带来的困难。

1 建筑物与阴影的提取

针对建筑物群的在遥感影像中的实际成像特点,我们可以得到,通过获取的阴影信息来提取建筑物高度是该文的关键。由于原始影像成像时会受到大气湍流、电磁波辐射等影响,导致遥感影像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畸变、失真以及模糊等现象[2]。因此在提取建筑物和阴影之前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处理操作,便于后续的影像图像信息处理。然后利用K-平均算法分割出建筑物与阴影区域,并对阴影进行数学形态学处理,使边缘自然平滑。流程图如下:

1.1 K-平均算法分割建筑物阴影

遥感影像预处理消除噪声和畸变后,采用K-平均聚类算法[3]对建筑物和阴影进行分割。K-平均算法的根本思路就是把个数据处理对象根据他们的属性分为个分割。

其中,数据和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为,表示簇类个数,公式如下:

(1)

同一簇类的中心点表示为,公式如下:

(2)

聚类准则函数定义如下:

(3)

为所有对象的误差平方和,为空间中的任意一点,为聚类的期望值。

1.2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阴影处理

通过K-平均算法得到的阴影边界有锯齿化现象和由于遮挡等因素某些地方出现孔洞或断点。因此利用数学形态学腐蚀、膨胀平滑阴影和建筑物边界、填补孔洞和断点。

腐蚀是指遍历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利用模板与覆盖的二值图像区域进行逻辑“与”运算。

对于集合对象和,集合被集合腐蚀,用表示,定义公式如下:

(4)

膨胀是指遍历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利用模板与覆盖的二值图像区域进行逻辑“或”运算。由于和是中的集合,被膨胀定义为:

(5)

首先对建筑物阴影区域进行腐蚀,消去影像中孤立点和阴影对象边缘的点,然后对腐蚀后的阴影区域进行膨胀处理[4],填充因遮挡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孔洞。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影像信息。

2 阴影长度与建筑物高度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我们无法获知遥感影像拍摄时的时间,因此我们也无法获取太阳、卫星的各种角度信息。但是我们从卫星成像和阴影形成原理得出,在同一时间拍摄的遥感影像上,阴影长度和建筑物高度的比值是固定的,公式如下:

(6)

式中,为同一时刻下所拍摄的建筑物高度与阴影长度之间的比值。因此,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知,通过实际测量任一栋建筑物的高度信息以及所对应的阴影长度,根据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即可获得值。

根据遥感影像中建筑物高度与阴影长度的映射关系。实验人员在实验区任意选择一栋建筑物进行测量。其建筑物的高度为27.75 m,通过软件获得阴影在图像上占18.45个像素。由公式(6)可求出值为 1.504,则公式可以修改为:

(7)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为了更好地验证算法的准确性,同时和其他文献中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该文实验中使用的测试影像为“高分一号”遥感影像,选取吉林某家属院为实验区进行对其高度进行提取。图1所示两幅图像分别为原始影像以及提取后的建筑物和阴影检测图。利用公式(7)对实验区中的任意10栋建筑物进行实验验证,其精度达到1.5 m以内。

4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解决大规模城市建筑物提取时间长、计算量大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提取建筑物高度的方法。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对比传统的建筑物高度提取方法,该方法不仅简单快速,而且精度达到1.5 m以内,该方法满足了大规模城市建筑物群高度的提取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国金,陈刚,何晓云,等.利用SPOT图象阴影提取城市建筑物高度及其分布信息[J].中国图象图形学,2001, 6(5):425-428.

影像物理学篇13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技术组织的建立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应建立技术小组。技术小组应该由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组成。技术组织的建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形成的基础。建立合理的技术组织可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质量,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建设的进程。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技术原则的确立

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领导和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组织领导及相关非遗组织机构应该确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进行整体规划,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工作法人规章制度,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收集范围,制定档案标准规范,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责。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前期的技术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前期的技术保障即影像的存储和收集。在每次活动结束后,就应将影像存入光盘,这样既方便浏览,又防止丢失。在收集过程中如发现有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上形成的影像没能及时归档,档案技术人员应立即进行追踪并索要。拍摄人员也应及时将精选的影像传递到档案技术人员手中。这样可大大地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收集率,确保其声像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中期的技术处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中期的技术处理即影像的编辑和分类。照片的收集归档要进行挑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归档,同一场景的照片仅留一到两张,归档的每一张照片都要有质量保证。同时,视频也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与整理。视频的收集整理要进行剪切,将正片中多余的、无用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关的、内容重复的部分删减掉,以保证视频的质量。对其他部门发送来的影像,档案技术人员要及时整理、编辑,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由、拍摄者等。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后期的检查验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过程中就应对内容进行校对,为了提高效率,在影像编辑时就应对其进行检查与校对,确保影像完好,没有被修改过,以保证影像的真实性。对于编辑后的影像,经质量检查,校对无误后刻盘备份、归档,按顺序整理装卷,送库房保存。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技术条件实现的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办公条件的改善,在非遗申报和各类非遗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这些生动、形象的特殊载体档案,对辽宁省与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普遍存在着存储载体自身易老化、管理制度不规范、开发利用之后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保护及利用。

2.1 保护意识较薄弱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法规和制度保障,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管理重叠或部门缺位,相关部门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作用,导致经费短缺、人才缺乏、设施不配套、管理松懈等问题突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重申报,轻保护,导致非遗档案沦为申报的附庸品,一旦申报成功,非遗档案便被置之一旁,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利用,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所带来的长远利益。

2.2 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

某些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管理的无章可循,其声像档案散乱不集中,缺乏健全可行的管理制度;或是某些单位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没有完全落实,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缺损遗失。不具备恒湿、恒温、防磁等保存要求,设施陈旧,管理手段仍沿用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模式,没有对二者进行区分。

2.3 专业技术不足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技术人员对新技术学习不够、了解不深,无法取得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某些地区的相关部门由于资金人力都有限,摄录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致使在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上摄录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价值不大。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技术条件的改善措施

3.1 强化保护意识

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认知,可以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展览等活动,使人们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价值的认识,从而达到强化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保护意识,让各级领导与其他同志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重视,注重对其加强保护,才能为搞好其声像档案创造有利的条件。

3.2 构建管理制度

相关部门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防止分散流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从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利用做统一管理,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质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做出明确规定。

3.3 配置专业设备

妥善保管,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能顺利实现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要求专库或专柜存放,避免与文书档案混装,配备保管各种声像档案所必需的硬件设施设备,如防磁柜、除尘机、除湿机、空调设备、灭火装置以及防紫外线窗帘等。同时,使用移动硬盘这类新型存储载体。

3.4 培养技术流程处理人才

在档案界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保护的过程中,必须加深档案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专业产知识的普及,深入了解非遗现状与民族文化,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传承作用及价值。邀请档案馆(室)优秀的工作人员来单位授课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全面加强对技术人员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形成好、保管好声像档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星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3.

[2]常凌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究[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1):45-48.

[3]李洪喜.以声像档案管理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机电兵船档案,2009(01):24-26.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