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研讨式教学论文实用13篇

研讨式教学论文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1

宪法研讨式教学有其教学目标,即实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作为宪法研讨式教学目标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丰富学生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储备知识的结构体系,是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学生所达到的目标是既有宪法学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宪法学拓展知识。宪法研讨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将来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宪法研讨式教学既注重宪法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注重相关知识的介绍,学生在掌握宪法学基础知识基础上,通过讨论或辩论向外延伸和拓展相关知识。学生为了在完成教师布置的研讨式教学的任务,必须查阅相关资料,拓展与宪法学相关的课外知识。因此,宪法研讨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丰富的知识结构。

(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宪法研讨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教师布置宪法学研讨式教学选题后,要求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解决每个选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检索能力提高了。第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第三、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学生对查阅资料,并对每个选题撰写1000字左右的发言稿,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了。第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而且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或辩论,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宪法研讨式教学这种民主、和谐、开放式的教学,有助于解放学生的口,让其去问、去说、去讲、去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才干;有助于建立“主—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人格是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映的特征。人格包括两部分:性格与气质。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学生之间互动、师生之间互动,这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和合作,懂得如何面对课堂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利于学生形成沉稳的性格和良好的气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三、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自主、探究、合作、创新

宪法研讨式教学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具有自立性,即学习主体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自主学习具有自为性,即学习主体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和思考;自主学习具有自律性,即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约束性和规范性。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课堂研讨选题后,要求学生根据选题查找相关资料,对选题进行分析、思考。改变传统教学中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具有四个方面特点:第一、探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第二、探究学习离不开教师指导;第三、探究学习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第四、探究学习必须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学生探究学习,学生在对教师布置的选题进行深入探究式的研究,即对选题所涉及到的研究现状、观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创新研究,在辩证分析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宪法学研讨式教学的探究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更重要的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探究学习中,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获得同样重要。

(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通过分组方法,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合作学习是一种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的学习策略。宪法学研讨式教学通过分组讨论对选题形成小组观点,然后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进行课堂研讨,通过课堂研讨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的分组讨论和课堂研讨都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属于问题式合作学习。问题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互为解答、互作教师、既答疑解难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又可分为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等方式。在宪法学合作学习中,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竞争意识。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2

(一)教学理念不明确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新理念,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中开始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通常是采用课下指导的方式,并且通常安排在第八学期,学生忙于就业联系工作,教师难于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到位,谈不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由于无暇顾及论文,常采取临时突击应付了事的态度,使得论文写作成了一种形式,更谈不上在论文写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得该课程由于教学理念不明确导致师生关系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教学环节不规范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即教学环节,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与环节通常包括:选题、搜集整理资料及技术准备、制定进度计划、撰写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交流讨论、撰写论文初稿、思考讨论后的修改及定稿、进入论文答辩,并且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贯穿其中。但由于该课程的教学环节通常采取课下指导的形式,再加上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师生沟通交流讨论的时间难以保证,使得某些教学环节被忽略或者越过,各环节的任务无法有质量地完成,最终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三)教学大纲缺失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纲领性文件,对课程性质、目标、内容、课程进度、文献及参考书目、学生作业及评分标准等做出规定,是实现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多数高校会计学毕业论文作为课程体系最后一门课程缺少教学大纲,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地根据学科发展、课程改革以及社会需要调整选题,不能合理根据预定的进度安排文献查阅整理、提纲拟定、论文撰写等指导以及与学生在各环节的交流讨论,不能有效地查看学生的完成进度及对学生各环节的表现做出评价,学生不了解该课程的具体要求,不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安排好论文写作,只是一味地在指导教师的催促下被动地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标准不尽合理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中所特有的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目前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小组各自给出成绩,最后按比例给出最终综合成绩。尽管从选题、调研、搜集资料、论文撰写、修改到定稿、参加答辩,每一环节和过程都制定有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学生如果毕业论文成绩不合格就无法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不得不降低评定标准。在答辩资格取得和控制方面通常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使得部分学生在论文写作时缺少压力和动力。同时也缺少对指导教师的考评办法,没有从努力程度、优秀论文等方面进行评价,也使得指导教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会计学毕业论文应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

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起源于18世纪德国哥廷根大学,现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始尝试研讨课教学模式,并开展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如开设新生研讨课,帮助学生完成进入社会生活和学术生活的过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专业兴趣;一些专业老师也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将研讨课教学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由于会计学毕业论文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没有专门的主讲教师,而是将学生分配给每一位指导教师,每一位指导教师都担任该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但都没有将其视为一门需要独立完成的课程,忽视该门课程的质量和效果,缺乏探索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使得该门课程长期处于教学改革的边缘境地。尽管针对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进行了原因和对策分析,但至今尚未真正从教学模式的改革上进行探讨。研讨课作为一种教学模式,与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有着很大程度的融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二者在教学理念上的契合研讨课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强调学生活动的目标、学生的动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作用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推动者,这种教学理念符合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会计学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习作性的学术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师生之间需要经常互动研究和讨论,教师应当发挥好指导作用,做好选题、文献搜集整理、观点梳理、实地调研考察、论文写作方法等的指导,这种指导应当是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要求。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则具有固定的时间、具体确定的教学环节和要求,它不同于一般松散的学术讨论,更不同于随意性的课下辅导,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规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课程类型稳定下来并形成制度,对教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和学生形成自主研究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能够真正地体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二)二者在教学内容上都具有拓展性的特点课程是否适合设置为专门的研讨课课程,一般应考虑以下条件:适应一年级新生的知识背景,以入门级课程为主;以专题为教学内容的主要组织载体,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研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在于帮助学生在一般原理的启发下理解具体的事物,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是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运用和拓展。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会计学毕业论文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它需要指导教师关注实际问题,具有选择和确定恰当问题的能力,即论文的选题。会计学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可以有不同的渠道:指导教师对会计专业或与专业关系密切的跨学科的研究热点、前沿问题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或者将自己的在研课题分解成若干问题,或者将会计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等,确定为可供学生选择的论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课堂的专业课学习中发现的理论问题,或者是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论题。在选题阶段,一般指导教师不宜直接给学生指定论文题目,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发现、归纳、整理自己的研究点,这一过程是学生对前期专业课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指导教师将这些论题整理成大致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写进教学大纲供学生选择,这样一方面学生在选题时有一定的空间,挖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专业兴趣确定恰当的论文题目,另一方面也方便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理论动态以及会计实务的新变化,随时调整论题。

(三)二者在教学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讨课教学模式具有完整而规范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确定研讨主题、查阅文献资料、主题报告宣讲及课堂讨论交流、修改报告论文等,其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可以结合不同课程的要求加以运用。与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流程相比较,二者有许多相同的环节,可以尝试将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规范流程科学地运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发挥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问题、合作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等功能,最终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在将研讨课教学模式应用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计学毕业论文实践性要求较高,要求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需要灵活地安排试验、参观、调查等教学活动,或聘请实务界人士进行座谈,让学生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往的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是在课下时间完成,使得论文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强,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根据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可以将一部分论文指导工作安排在课堂时间来进行,如把实习调研、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形式来集中指导,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逐个学生指导的随意性,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主题报告宣讲、课堂讨论交流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合作,不断产生新的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真正实现教学和研究的融合,促进教学相长。

三、会计学毕业论文应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将会计学毕业论文设置为一门专门的研讨课时,要注意与其他课程教学中采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要求不同,在具体实施中要结合自身的教学规律和特征。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调整现有的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学期和时间上的安排,将其时间跨度安排在第七、八两个学期。在第七学期分配指导教师后,指导教师便可根据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首先,指导教师将选题、文献查阅搜集整理方法、开题报告和拟定提纲、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通过不同的专题讲座的形式在课堂上集中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指导者和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的提问,或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应达到的要求。其次,学生确定好选题后,安排每个学生就其选题所作的资料搜集、观点梳理、文章结构等论文前期准备工作以主题宣讲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作为参与者、讨论者、提问者展开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中,不断地得到新的启发,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在第八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并完成论文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修改定稿等,可以和指导老师单独沟通交流。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以往论文指导和写作的仓促,也避免了与就业联系工作时间冲突,更重要的是在研讨课教学模式下,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更加规范,从而使毕业论文质量有了根本的保证。

(二)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对规范指导课程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会计学毕业论文的教学特征,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的特殊性。会计学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指导教师汇总的选题,学生可以在选题范围内确定论题;二是指导教师就各项指导内容安排专题讲座。(2)研讨课教学方法的说明。描述将研讨课教学模式融入到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的流程和环节,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一过程,明确教师和学生彼此的权利和责任。(3)课程跨度时间较长。毕业论文的准备与写作有一个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规定在各个时间段内需完成的任务,具体包括:在第七学期的课堂指导中,指导教师所进行的每次专题讲座的名称和进度,根据需要安排的参观调查、专家座谈的大概内容和进度,以及每个学生的主题宣讲进度;在第八学期,学生需要完成初稿、修改、定稿、答辩。(4)课程评价的过程性。由于研讨课教学模式的引入,使毕业论文的评定结构发生相应变化,除了包括以往论文写作质量和答辩表现两部分成绩外,还加入了根据资料准备、课堂主题展示及观点陈述、课堂讨论、开题报告的完成等环节的诸多表现情况给予学生成绩评定。同时,完善的课程教学大纲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地进行调整,并保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执行。

(三)需要其他课程教学的合理配合会计学毕业论文教学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富有创造力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这种能力的获得不能单靠这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来实现,而是需要本科阶段一系列的课程教学配合来共同实现。这就要求其他课程教学中也应进行多种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而研讨课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做法:一是在一些知识体系完整而系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将适合研讨的内容由教师确定合适问题,引入研讨课的教学模式;二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同阶段递进式地设置若干专门的研讨课课程,如一年级的“会计学科概览”、二三年级的工作技能教育层面的某些模块课程选修课、四年级的“会计专题”等,让学生在这些不同的课程中,多次经历发现问题、研究收集、归纳整理、主题发言、交流讨论、书写报告及论文等过程,不仅能够体验到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逐渐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能够在最后的毕业论文环节得到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强调的是,会计毕业论文还需要与“毕业实习”环节紧密配合,学生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熟悉企业情况,搜集论文数据,实现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的链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给学生配备一名实践导师,由校外单位或学校实习基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担任,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和论文写作期间遇到的一些实务问题,以弥补理论指导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本文系2013年度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会计学本科毕业论文引入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于卫兵:《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研讨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第9期。

[2]宋光辉:《开设新生研讨课“教育与经济”的三点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4期。

[3]马启民:《“Seminar”教学范式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对中国大学文科教学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4]唐轶:《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3

第二,从横向上,压缩文学史教学,开展专题教学。在以往的文学教学中,我们多采用“古代、近代、现当代”的分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文学史教学内容涉及的范围宽,作家作品多,文学现象纷繁复杂,面面俱到,给教学增加了不少困难,容易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基础课程占用的时间过长,既不利于教师的科研探索和学生的自学研讨,也影响课程体系的建设。所以,在保留外国文学史教学中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可对其大力压缩,并推出一系列专题选修课,比如:英美文学经典、西方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西方小说叙事研究、西方诗歌艺术研究、西方悲剧艺术研究、比较文学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专题研究、西方文化概论等。这样改革,极大丰富了本学科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趋于完善,尤其是为我们的研讨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钻研和思考,完成文学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

第三,重视文学理论在教材中的作用。文学理论是用于诠释文本的普遍理论,原是对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但反过来又影响和指导创作。具有历史重要性的文学理论学派包括有:新批评、形式主义、马克思主义、心理分析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学生掌握了不同的文学理论,便有可能采用多种文学批评方法从新的角度和层面对作品进行分析和阐释。现代文学教育正是要形成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阅读。总之,在编订外国文学教材时,我们应坚持“以史为经,以论为纬,以作品研究为中心”的原则,编写出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具有大学特点的外国文学教材。

二.采用主体性研讨式教学模式

大学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为了替学生解惑答疑,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此,外国文学课堂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和阐释能力。

第一,更新观念,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教学模式。依据当代诗学阐释学思想,“作品包括文本和读者理解两部分,那么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才是文本自身意义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所以文学教学应当彻底改变以往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式教学方式。在主体性教学模式中,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在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引导”主体的作用,使教学活动具有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功能。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坚持“精讲、少讲、不讲”的原则,即重点、难点的地方精讲;参考资料多的内容少讲;简单易解的部分不讲,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一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解脱出来,达到“一课多能”的教学目标。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文学鉴赏、文学批评的能力,又能在思维方法、学习态度、表达技巧等方面得到综合训练。

第二,提倡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沙龙式”研讨。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学教学多采用单一的社会学历史学批评方法,以是否“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作为衡量作家成败、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然而一部经典作品,无论在文化容量还是美学内涵上,都是博大精深的,因此我们应注重从文化、哲学、宗教、社会心理及科学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多方法的阐释,构建多元化的阐释格局。“在教学中将语言的输入和文化的导入”,就可以使学生体会和接受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的空缺和不同,在沙龙式的研讨中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此,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造。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不给标准答案;对于不同的观点,也不作统一结论。学生依据不同的文学理论、批评方法和个人经验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比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短篇小说《邱园记事》,有人说它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淡漠和隔膜;有人说它反映了一战给人们带来的悲观和彷徨;也有人说它表现了人们对生死的不同看法;更有人分析了其中的生态主义思想。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模式容易营造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活跃敏捷的主动思维。于是,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得出了不同而又深刻的个人感受,甚至不放过作品中的一个词一句话,文中出现的一些细节场景(花、蜗牛、机器轰鸣等),都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探讨和推敲。

第三,论文写作是课堂讨论的结果。经过阅读准备、教师引导、全员参与和互动的课堂讨论,每一位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把握都达到了比较全面的程度,能够确定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提倡学生深入探索、大胆创新,启发和引导学生查找资料,运用新的批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作家作品进行新的解读。通过论文写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成就感和满足感自然而来,学习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然,这种主体性教学模式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深谙教材的同时还要熟悉学生,在讨论时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备而来。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4

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但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讲解占用绝大多数甚至全部时间,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其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这就难以适应当今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迫使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向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方向转轨。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中,多数课程和软件开发实践紧密相连,课程内容十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例如:计算机基础的知识需要大量实践;C语言程序设计中、数组的基本概念、指针的使用及相互间错综复杂的关系;JAVA语言中,继承,对象的理解等。如果按照传统的讲授法,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弄懂这些内容,更不用说利用这些基础知识完成实践项目,其教学效果也不理想。研讨式教学,将“研究”和“探讨”有机结合,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在教师创建问题的情境下,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时间更自由,具有自主研究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容易激发学生观察事物,探索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兴趣,提高自觉阅读、独立思维的积极性。研讨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并有效克服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脱离的弊端。

3.研讨式教学模式设计方案

3.1根据课程需要,确立研讨主题

教师通过对课程的深入研究,选择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变成与现实相关的问题或者真实项目作为研讨主题,并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组分别探讨一个具体的内容,教师提前告诉学生查找资料的要求和方法,并且指明方向。

3.2自主学习研究

这个阶段是通过教授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及网上检索等渠道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分析的能力,从而完成知识点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制作演讲用的PPT,准备上台交流。

3.3课堂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完成的作品,讲述学到的知识和心得。小组可进行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支持学生阐述独特观点和见解。这一阶段是课堂讨论的核心,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反馈自己学到的知识,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综述能力、快速思维和快速反应能力等综合素质。

3.4归纳总结

教师对学生的研讨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总结补充,使学生学有所得,并且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3.5课后巩固

课堂教学完成以后,课后巩固这一环节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布置相应的习题,或者进行能力小测试,让学生加以练习巩固。

4.研讨式教学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实施

4.1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对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讲,面对虚拟的计算机世界,有些学生会觉得无聊,有些学生因默默编写代码,用代码建筑自己的项目,大多处于沉闷、寡言的状态。实施研讨式教学的主要目标:一方面激发学生对软件工程专业学习兴趣,从而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课堂答辩等方式提高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成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4.2科学设计教学内容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与计算机紧密相连的专业,该学科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内容应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同时软件工程是一门与社会各行各业都紧密相连的专业,从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看,在确定研讨式内容时,应注意课程中的重点、难点与现实世界中各行各业的当前应用相关。研讨主题要难度适中,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关联。在设置主题时,要注意趣味性的引导,有效提高学生进行研讨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把时间用到最有效率的问题上,提高教学效率。

4.3科学地调整教学方法

课堂上,教师不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多用启发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式,促进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扩大知识量和信息量,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立体性,给学生创设学习机会和学习兴趣。根据教学的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围绕具体问题进行研讨,并开展具体的项目实践,借助网络资料和文献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最终完成任务。

4.4创新考核方式

研讨式教学能否成功,必须进行多元化考核方式。强化研讨式教学管理,注重学生每一次学习知识的积累,加大考核的力度。研讨式教学的考核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它不仅要包含实验、能力测试、课堂讨论、学术成果和期末考试等多个知识方面,还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等多方面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理论知识采用能力小测试和期末测试的方式,专业实践能力采用研讨式课堂打分,大型项目通过研讨式课堂中的答辩方式,师生共同参与考查学生的业绩。如观点的正确性和创新性,语言组织能力的条理清晰性,论述是否充分,反应能力是否敏捷,知识面的宽窄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用这些综合素养评价学生成绩,才能全面准确地反应学生成绩的优劣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5

选准讨论问题 把握讨论时机 控制讨论节奏 注重结果评价

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课堂讨论法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往往将课堂讨论形式化,结果不仅不能发挥讨论法应用的功能,反而会浪费时间,或者引发课堂纪律问题,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就课堂讨论式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一、选准需要讨论的问题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在一些公开教学中,最为普遍的演示就是这么一句话“请同学们讨论讨论”,不到三五分钟,讨论结束,结果公布,其实就是学生的自说自话。使讨论法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审慎地确定哪些问题需要讨论,哪些问题不需要讨论,这是组织课堂讨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地说,对于知识性内容的教学,教师讲授的效果要比组织讨论的效果好。如字音、词义、文学常识及课文的背景材料等,大都不宜组织讨论。在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的情况下,也不宜组织讨论。如教学《藤野先生》,要想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水户”这两个地名有那么深刻的印象,但由于学生不了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也不知道“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的事迹,讨论就很难展开。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参看有关注释,进行适当地补充讲解,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忧患意识。

然而那些具有开放性、思辨性、争论性的教学内容必须组织学生讨论。这类问题的讨论可以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才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的人》开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对这一哲理性诗句的理解不能光靠教师的讲解,还应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展开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角度搜集事实材料,印证诗句,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句中蕴含的哲理。

二、把握问题讨论的时机

确定了需要讨论的问题以后,还要很好地把握讨论的时机。同样的问题放在不同时机去讨论,其效果是不同的。那应该怎样把握时机呢?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要切合课堂教学情境。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应根据小说的教学特点,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即组织学生讨论:小说在情节上有什么特点?是如何环环相扣的?情节安排中有哪些巧合?这些巧合是否在情理之中?是否合乎生活逻辑?待学生基本掌握了情节特点之后,再继续讨论:菲利普夫妇的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有何特点?在学生对人物性格有了基本了解后,要进一步讨论人物性格生成的社会根源,让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讨论:“我”对叔叔的同情说明了什么?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精神状况做具体分析,学生的思维活动也由此进入新的境界。总之,这一系列问题讨论的组织,都必须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步步深入,循序渐进。

三、控制问题讨论的节奏

要提高课堂讨论的效率,还应当对讨论的节奏进行合理的控制。课堂讨论中,教师有时缺乏耐心,讨论尚未充分展开就草草收兵,越俎代庖将“答案”和盘托出。这种太快的节奏往往使讨论流于形式。有时讨论学生的发言远离中心,旁逸斜出,东拉西扯,教师却听之任之。这种太慢的节奏往往造成教学时间的严重浪费。讨论节奏的失控必然导致课堂结构失衡,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宁鸿彬老师教学《分马》一课,在控制课堂讨论节奏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范例。试举其中几个教学片段:其一,宁老师要学生给课文加“……的郭全海”的副标题,学生翻书思考后,一个接一个发言,分别加出了“关心别人胜过关系自己的郭全海”“起模范带头作用的郭全海”“爱党爱民的郭全海”“领导有方的郭全海”“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郭全海”等副标题,并紧扣课文进行解释。就在仍有学生举手发言的时候,宁老师却宣布:“这个问题我们就讨论到此。”其二,宁老师让学生给“三百来户人”分类,先是故意不给分类标准,结果自然是五花八门,然后才亮出底牌,告诉学生分类要“明确标准”,并要求学生按“思想觉悟水平的高低”重新分类。学生继续讨论,意见仍不一致,可宁老师并不着急,直到讨论中出现正确意见,众生点头表示赞同时,宁老师才说:“很好,咱们就这样分。”其三,宁老师问学生:“这篇课文篇幅不长,却写了这么多人,那么采用了什么措施呢?”一个学生回答:“我认为是文章的内容有详有略。”第二个学生表示赞同第三个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接着发言:“我认为分了三个等级,一是特别重要的人物,详写;二是有一定作用的人物,略写;三是普通群众,简写。”三个学生回答后,宁老师立即加以总结:“说得不错,就是这样。”从而迅速结束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宁鸿彬老师这一课之所以非常成功,能够依据教学目标,分清主次轻重,有效合理地控制课堂讨论节奏乃其奥秘之一。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6

一、优化讨论环节

合作学习小组由前后左右同学为单位组成,每组一般按优生、中等生、后进生比例配编。小组编排可按两种方式进行:教师分配式——教师把具有不同观点和不同经历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既可以把不同性别和层次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也可以让每小组中有不同风格的学生”。自由选择式——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平时能相处融洽的伙伴。因为他们互相了解,彼此信任,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所以合作研讨会模式在小组内进行,能使学生间交流更顺畅。合作研讨会和传统小组合作讨论的区别在于,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位发言人发言,学习小组中的优秀生不再成为主角,它让中等或以下的学生有更多的展示机会。

1.合作研讨会的角色安排、流程和主要规则:

小组角色分为发言人、主持人和记录人。发言人,除组长外的其他小组成员,轮流发言;主持人,由组长或副组长担任,职责是主持和最后进行组内补充和总结;记录人,由组长或副组长担任,职责是记录和向全班展示研讨成果,回答其他小组的质疑。

讨论流程:发言人主动发言——小组成员点评——主持人邀请发言或点评——主持人总结补充——记录入向全班展示。

研讨会主要规则:可以自主发言或由主持人邀请发言;发言人发言时需站立(站着说),发言要简明扼要;记录人记录,其他同学聆听发言(坐着听);有支持、反对或补充意见,等轮到发言时提出;主持人和记录人海课轮流担任。

记录格式:

2.合作研讨会的主要优势

优势一:有序。传统小组合作讨论一般是整个小组对某个讨论主题进行同时互动交流。用“七嘴八舌”夹形容较为恰当,发言带有随机性。整个过程较为松散,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下,但合作研讨会有基本的研讨流程,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位学生发言交流,

“站着说、坐着听”让整个过程有序进行,同时这样的有序还体现在思维上,从中等生、学困生开始的研讨,最后由优秀生补充总结,使问题得到逐步深入探讨,由浅人深的剖析问题,直至问题的最终解决。这符合我们语文思维的一般规律。

优势二:高效。表面上看,传统的“七嘴八舌”式讨论在单位时间内,交流的内容较多,但实际上存在着简单重复、空话连篇的问题。合作研讨会发言内容被记录在案,避免不加思考胡乱发言的情况。另外,发言人在发言时不会被人插嘴打断,保持了思维的完整性,这样也使单位时间内的研究效率大大提高。

优势三:均衡。传统的小组合作讨论中,往往是优秀生“独霸一方”,中下等生“坐享其成”。久而久之,中等或以下的学生思维得不到训练,但思维的惰性和对优秀生的依赖性却与日俱增,这违背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合作研讨会研讨起点是从中、下等学生开始,最后由优秀生总结补充,从而避免了这一问题,也使得小组成员在思维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提高,小组内部的发展更加均衡。

优势四:可控。传统的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单凭小组展示,对小组讨论的内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最终的讨论结果了解非常有限,在同一时间内教师能够参与某几个小组的讨论。但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每个班有6、7个小组,教师无法参与所有的讨论,在多数课堂上,教师只是巡视,在这嘈杂的环境下,无法对每一个小组的讨论情况有所了解,可以说整个讨论处在一个不可控制的状态的。合作研讨会讨论过程中,始终只有一位学生发言,发言内容有案可查,主持人可根据组内讨论情况邀请组内成员发言,这样使得交流处于一种可控范围。

二、优化讨论内容

提高合作意义。语文课选择什么内容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这是一个关系到合作是否有价值的重要问题。因此,教师要课前选准合作讨论的内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它往往值得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能加深学生对重点的印象。难点是因理论性较强,或因距离学生认知水平较远,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对此可以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进行讨论、各抒已见,然后教师加以点拨,加深理解、化难为易。其实讨论内容的选择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语文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中的客观的知识应该排除在外,讨论的内容应该是带有主观性的、争鸣性的以及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例如:在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大部分古文词汇的注释是没有必要去讨论的,需要讨论的问题应该是古文内容上需要理解、感悟和运用的知识点,能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方面。

三、优化合作氛围

教师适当调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就是要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获得一种尊重与快乐的感受,在自主思考、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充分享受合作成果。通过组与组之间的学习竞争来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自觉、高效地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责任感,是小组合作讨论的关键。因此在小组活动之前,我们要学生具备以下理念:每个学生都是小组的一员、都很重要、都能为小组出力、都有责任保障其他组员完成学习任务,只有所有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才算完成任务,激励小组成员的集体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评价的重心放在激励小组集体上,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更多的小组展示其集体的观点和集体的成果,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小组成果,使每个小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认可,体会合作的快乐,提高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随时都会有意外问题发生,如果得不到教师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7

实践证明,探究式教学是可以达到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目的的。应当彻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片面灌输的教学模式,尊重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情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索、发现、创造的机会,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二、探究式教学重视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对学生的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更要有创新的能力,所以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有文化传递的功能,更要有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功能。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这个基础应该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间接经验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直接经验则是学习者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更好地被学习者所掌握、运用,才能转化为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探究活动中,学生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这些学习体验可以弥补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缺口。

探究式课程改革要求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学生的差异,并非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让每一个学生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同时,探究式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学习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美国教育理论家布朗等人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括化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的优越性,人们应学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生活和感悟上。

于是,“体悟教学”应运而生。“体悟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悟”与“导向”下进行自身学习的“体悟”的学习过程,“体”是体察、体会,是手段、途径和方法、过程;“悟”是领悟、感悟是结果、目的。主要包含下列涵义:(1)强调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强调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单单是大脑的载体。(3)体悟是一种精神经验。“体悟教学”强调学生已有的经验,正在进行的经验和最有可能最终成为学生之一部分的经验在教学中的主要价值。(4)“体悟教学”意在寻求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个人意义:它突出强调参与、交流、对话、引导、自悟,突破了“教师——导向自悟”旧的活动模式。

总之,体悟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精神,也是一种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教学思想,首先意味着教学不仅仅是实现既定的明确目标,不仅是内化成人世界赋予的定论。教学过程也是主体建构认识对象、个体意义的过程,是生成、提高学生持续发展素质的过程。其次,意味着学生的发展主体生命意义的不断扩充。它充盈着自主、探索、建构、生成、创新等词汇所蕴涵的生命活力与发展态势。

三、探究式教学从注重掌握知识转向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

以往,教学大体沿着“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的发展轨迹,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知道,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灌输的“知识容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以人为本,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此,探究式教学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育人的功效。

“探究式教学”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少。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来了解事物的性质;第二层次是规则的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第三层次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来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主要运用在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在这一点上,“探究式教学”与发现学习、启发式教学等学与教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在形式上,“探究式教学”具有发现、探究的特点,但在内容上,其侧重点在于问题的解决。从应用性的基本特点出发,“探究式教学”还带有综合性的特点。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予以解决;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内容可能是跨学科的。与一般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答问题(习题)的教学活动相比较,“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学习更接近于人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许国梁.中学物理教材教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

Abstract:Inquiryteachingdeterminesstudents’subjectiveroleinlearning,transfersfromlayingtheemphasisonknowledgetomasteringtheapplicationofknowledgeandskills,andfocusesonsecondaryschoolstudents’uniqueexperience,experienceandunderstandingandtakecareofindividual’sall-rounddevelopment.Thispaperthrowssomelightsonphysicsinquiryteachingfromseveralaspects.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8

这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有目的地获取资源和材料,使其能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努力培养高超的节目制作技能和睿智的思维调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种教学方法也是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的应用,它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求知欲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影视制作的教育、教学也不能简单等同于技术教育。它强调对“人”的教育,而不是对“技艺”的教育,它关注的是如何把一个人教育成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了解文化差异的健康个体。掌握制作技术只是整体教育的基础成分,对教育而言,更为重要的是要造就一批能够创造性运用影视媒体,切实发挥影视媒体功用,使之在影视领域显现其特色的专门人才。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目前中西方大学影视专业学习情况。中国影视专业的学生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就开始学习专业课程,并且专业课程(包括核心课程和相关课程)至少占到总课程数的60%以上。学生学习了若干电视编辑软件,但是由于缺乏影视制作的人文教育和创新思维教育,对影视制作只能得其形而不能通其神。而西方的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并无专业之分,以澳大利亚为例,他们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学习一些公共科目,这些科目一般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数学、科学等几大领域。学生在经过比较广泛的教育后,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以及了解各个学科的内涵。在确定了专业后,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但专业课程的比例一般不超过所有课程的1/3。因此,可以想象,澳大利亚的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宽度、平衡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3]

近年来,教育改革和发展明显变化,为顺应这一趋势,影视技术专业应有新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即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这一层面考察,电视制作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电视节目设计、开发与制作能力。

教学内容分阶段设置

课程教学中,在充分把握教学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应力求将适应数字传播技术的知识和信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机;同时,再引入发展性和延伸性成分,为学生提供学习开放平台,帮助学生掌握具有一定成长性的影视制作理论和技能。根据这一思路,可以采取阶段化课程内容设置,将专业课教学内容分成初级阶段、核心技术阶段和自我定位阶段三部分,主要教学内容分布如下:

第一,节目制作初级阶段,包括影视语言、脚本编写、电视编辑艺术、电视编导的理论与实践,这是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必备的电视基本理论。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9

二、议

(一)是学生根据阅读教材内容说出圈划内容中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已知的,知识点间存在着什么联系。这是进一步理解教材,再现知识的过程,有利于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消化吸收。

(二)是学生相互议论新、旧知识点在提出的问题中的作用。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完善知识,有利于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三)(是)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说出解答思路,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思考、敏捷应对能力。

通过阅读教材、议论问题、学生就会产生疑惑,逐渐感爱到力不能及。此时,老师再传授知识时,学生听课目的明确,注意力集中,可主动联想旧知识、结合知识点进行思考,使旧知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利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三、验

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教师的操作示范,把直观的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关键。而实验技能的全面提高,最终应是通过学生实验来完成。这就要求除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外,还应尽力创造条件,增设学生实验,或转化部分演示实验,让学生有更多地机会去动手操作。要重点指导学生分析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掌握操作步骤及观察的方法,并简要总结出实验结论。

四、写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10

研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为基本形式,强调师生之间的主体间性,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法在大学教学实践中早已得到运用,但在大学哲学教学中却较少运用或没有受到重视。我国大学的哲学教学主要运用讲解、讲授的方法而忽视研讨的运用,哲学教学变成了教师单方面的真理独白和哲学宣讲,从而偏离了教学的根本目的,致使哲学教学呈现机械化、知识化的线性倾向,未能显现哲学的终极意义和实现哲学的真正使命。大学哲学教学忽视研讨式教学法的根本原因在于哲学教学思想上的普遍困惑,即哲学研讨式教学如何可能?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即研讨式教学的哲学意蕴和研讨式教学法在“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来回答这一根本问题。

一、研讨式教学的哲学意蕴

研讨式教学创导学术自由,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在通过师生双方对真实问题的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可见,研讨式教学是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完全相对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注重师生双方的互动性,更是突出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研讨式教学具有如下深刻的哲学意蕴。

第一,研讨式教学促进了个体自由的实现。自由是人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存在的基本特点。教育以个体的自由发展、自我实现为宗旨。研讨式教学提倡学生个体的自由选择,以此保证人的个性发展。它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主选择的意识,让学生在进程中能动、自觉地进行判断、自由决策和评价”[1];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使学生突破固定模式的约束,激发自我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学生在对哲学之“真、善、美”进行追问的学习实践中的最大自由。

第二,研讨式教学凸显了哲学的主体间性思想。主体间性是指“主体间即‘主体―主体’关系中内在的性质”,“实际上是一种交互主体性”[2],即在交往过程中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达成共识的性质。研讨式教学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它呈现出师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交往特征。研讨式教学实践以主体间的交往为前提,创造了主体间的共在关系。研讨式教学的主体是共在交往的“多主体”,而师生主体的交往构成了研讨式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形式。

第三,研讨式教学反映了哲学的批判性与创造性特征。批判性和创造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哲学是一种批判性的活动。哲学的批判性就在于哲学从不满足于对现实的描述和解释,而是必然包含对现实的质疑、反思和解构,以及对应然的构建,包含批判性的内容。哲学另一鲜明特质在于其内在固有的创造性。哲学的创造性表现为抽象的哲学概念的创造,刨根问底的哲学方法的独创,以及实践的生活世界的创造。研讨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是一个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决策,亲身经历社会实践,并不断质疑、审视和批判的过程”。它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实践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从而塑造品格,体现自我价值,实现人的创造性本质。

二、研讨式教学在“哲学”中的应用

研讨式教学过程离不开研究和讨论,而作为一门价值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哲学恰恰注重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因此,“哲学”课程教学离不开研讨。广东海洋大学自2010年始设置了创新实验班,实行“小班化”教学,这为研讨式教学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笔者有幸承担了人文创新实验班“哲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坚持在“哲学”课程教学中开展了研讨式教学的应用探索,具体实践步骤如下。

(一)选取研讨主题

研讨题目的选择是研讨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所授课程体系范围内,题目可以由教师给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拟定。一般来说,研讨主题的选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探究性。所选主题应难易适度,并具有一定的探究余地,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与讨论的空间。2.开放性。所选主题的内容是开放的,其结论可以是非确定性的。3.综合性。主题的选定应注意强调学科和专业的交叉与融合。

针对人文创新实验班面向大一新生以及整合各人文专业的特点和现状,在“哲学”研讨式教学实践中,笔者指导学生确立了若干与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研讨主题,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人生有什么意义”“什么是人性”“理想与现实”“爱情与婚姻”等等。这些开放性的哲学主题极具探究性,贴近学生实际,能够激发学生对人生的反思,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应然关系的思考。

(二)设计研讨内容

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将班级分成8个左右的小组,每小组2―3人。各小组围绕着人生、自然、社会、精神等领域的根本的、重大的哲学问题,确定研讨主题,小组共同设计研讨内容。小组学生围绕选定的主题,广泛阅读书籍,查找文献,收集信息。在此过程中,笔者会适时给予指导,给学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介绍一些查找文献的基本途径,并鼓励学生尽量按照自己的想法开展研究。具体任务为:搜集材料、撰写主题报告、制作PPT、确定主题报告人(1―2人)。研讨内容的设计需要较长时间,故需提前两周以上将任务分配至各小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在此过程中,笔者与学生保持沟通,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研讨内容的设计是一个小组学生通过合作性探究来创造意义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与精神。在主题设计过程中,小组中不同成员可以有对同一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理解,但都应当认真对待其他成员对某一问题所表达的不同观点和做出的不同解释。每个人的意见都是应当被听取的、有效的,所有成员都要允许自由发言和不同意见,要尊重少数人的观点。

(三)小组主题报告

在选定研讨主题、设计研讨内容的基础上,一堂课安排1个小组进行主题报告,汇报时间控制在20分钟。每小组选派1―2名代表发言,他们阐述本小组论题的主要观点,小组其他成员对报告做出补充、完善或评议。

为了使学生明确如何进行主题报告,在课程教学之初,笔者会做一次必要和适当的报告示范。即以一个主题作为案例介绍自己分析问题和形成观点的过程,如何分析争议性问题,如何提出假设性或猜想性问题等。同时,还会向W生提出一些主题报告的具体要求,比如: 报告人要简要介绍本小组的基本情况、成员分工、主题设计的过程等;报告发言必须有明确的观点,而且要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据;PPT制作要清晰明了,形式多样,反映主题的基本观点;主题报告要列出参考文献;小组所有成员都要参与到主题报告中来;等等。

(四)课堂交流讨论

小组在主题汇报后,接受全班其他学生的提问与质疑,由此而展开课堂交流讨论,时间控制在20分钟。课堂交流讨论通常采用两种形式:一是质询式讨论,二是辩论式交流。质询式讨论是指小组之外的学生,就该小组的主题报告提出质疑或询问并要求小组成员答复的讨论活动。辩论式交流是指围绕小组主题报告,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的对立,全班学生对各自支持的观点进行辩护,并对对立观点展开反驳的交流活动。在辩论式交流过程中,学生自然形成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两大阵营围绕主题报告展开辩论,教师加以适当引导,最终达到教学目的。通过讨论和辩论,学生们对研讨的主题和内容有了更为全面、客观和理性的理解与把握。以“人性是什么”的主题为例,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在对“人性是永恒不变的还是不断变化的”“人性是平等的还是差异的”“人性是否具有道德属性”等问题的追问、讨论和辩论中,不断深化对人性主题的认识,共同确认追问人性的哲学意义,这就是一次反思哲学的课堂实践活动。

为了使课堂交流讨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笔者会充分做好准备以应对课堂讨论交流时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如及时化解讨论或辩论时可能出现的冷场,为课堂讨论交流把握方向,并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机动,见机行事。在课堂讨论时,会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适时地给予鼓励与点评。同时还要求学生在讨论和为自己观点进行辩护时,要做到就事论理,据理力争,以理服人;在质疑和反驳对方观点时,要有理有节,具有逻辑思辨力量。小组成员要详细记录课堂交流讨论的情况,充分吸收交流讨论的思想内容,最终形成小组主题研讨论文。

(五)教师点评总结

课堂讨论交流结束后,笔者会对整个研讨课做出点评和总结。首先是对小组主题报告和课堂讨论交流中学生们的表现进行点评,时间控制在5分钟。点评内容包括小组主题报告的内容、小组PPT的制作情况、小组分工协作情况、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的表现等情况,从形式到内容、从课外准备到课堂表现、从演讲者到参与者,做出全面评价。充分肯定学生们良好的表现,及时指出不足或不当之处,并进行补充、引导和完善。其次是对小组学生主题研讨成绩做出评定。学生研讨成绩评定的依据包括主题报告的撰写质量、PPT制作质量、小组合作情况、演讲情况、组织和参与讨论交流情况等。成绩评定以民主方式进行,由授课教师和6名学生代表组成的7人成绩评定小组现场给主题研讨小组成员评定成绩,尽量确保评成绩评定客观、公正、有信服力,避免了教师单方面进行成绩评定而可能出现的主观武断,保证了学生持续参与研讨的积极性。最后是做主题研讨式教学的总结。小组主题研讨结束后,笔者要求小组学生根据切身体会写出个人学习报告,总结自己在主题研讨中的收获、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主题研讨式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笔者再汇总小组成员的个人总结,撰写出针对该小组的主题研讨教学的总结报告,经过不断积累,逐步完善基于“哲学”课堂的研讨式教学模式。

三、“哲学”研讨式教学的实施成效

笔者在“双百工程”人文创新实验班“哲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坚持运用研讨式教学法,已进行了6年的尝试探索和改进完善。从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哲学”研讨式教学效果的评价整体上要远高于一般常规教学方法的评价,“哲学”课程学生评教均为优秀,评教得分最高达97分,研讨式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6年来,研讨式教学法在“哲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哲学”研讨式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哲学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学生必须独立思考与探索。哲学研讨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独立阅读文本和查找材料,认真准备课堂发言,广泛参与课堂讨论,自由发表个人见解,独立完成学习报告。在查阅中发现问题,在批判中反思问题,在辩论中明晰问题。通过“哲学”研讨式教学的训练,学生普遍感到自己的知识面得以显著拓展,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独立思考的能力得以显著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以明显提升。

第二,“哲学”研讨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哲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哲学”研讨式教学培养了学生主动和独立学习、团结合作研究的能力,这无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意识。经过“哲学”研讨式教学的训练,学生逐渐开始调整学习方式、转变学习理念,初步明确如何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哲学”研讨式教学活动中,笔者会为学生讲授选择研讨主题的程序和技巧、文献检索和利用的方法和途径、研讨方法的设计和报告撰写的模式等内容,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部分学生也较早尝试并开始了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在近两届人文创新实验班学生中,大多数学生主持或参与过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等课题的研究,或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并获得省级或校级奖励。

第三,“哲学”研讨式教学提升了学生的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是哲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哲学”研讨式教学充分践行了这一使命。“哲学”研讨式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学生分小组完成主题研讨,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协作完成主题研讨,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在哲学课堂上,教师、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地研讨和交流,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要求认真倾听和大胆发言。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克服了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逆反心理,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形成了融洽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培育了学生的平等自由观念和探索真理的信念,增加了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关心和容忍度,培养了学生专心而有礼貌地倾听的习惯以及尊重、包容和理解他人的品质,涵养了学生的人格,提升了学生的精神境界。

总之,“哲学”研讨式教学法的运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明显提高了哲学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体现了研讨式教学的哲学意蕴,真正做到了以哲学的方式教授哲学。实践证明,“哲学”研讨式教学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绝大多数学生都认同在哲学学习过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都感到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升。然而,仍有部分学生表示难以很快地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大胆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存在较大难度,也不太愿意花费很多的时间去进行深入研讨。可见,“哲学”研讨式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如:如何尽快使大一新生完成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的转变,如何将研讨式教学法运用到大班教学实践中,如何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研讨式教学的评价方法,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是进一步完善研讨式教学法、提升研讨式教学的应用性和实效性的关键。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11

研讨式教学法;高专;预防医学

1.高专《预防医学》课程应用研讨式教学的必要性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内容丰富,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论文撰写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的科目[1]。目前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研究性思维等。研讨式教学法最早由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弗兰克提出,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也开始关注并不断地应用研讨式教学法[2]。研讨式教学是指将研究与讨论贯穿于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学模式[3],主要包括讨论式、启发式、专题式、案例式等多种具体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字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4]。故在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应用研讨式教学十分必要。

2.《预防医学》课程研讨式教学的应用实践

2.1选取研讨专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重难点问题作为研讨专题,也可以讨论预防医学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或案例,如在环境卫生章节中研讨雾霾是如何形成的及如何预防雾霾的危害、中国“癌症村”产生的原因及防制措施;职业与健康章节中可讨论工作人员怎样预防常见的职业病以及职业病病人如何维权;疾病预防与控制章节可讨论近期流行的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三环节分别是什么以及如何预防、我国常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最新数据及如何预防;医学统计学章节中要求学生查找医学论文学会分析其中的统计图表和假设检验方法的应用等。教师在选择研讨专题,要考虑其难易程度与课堂研讨的安排,并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进行精心设计。

2.2课前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及查找资料:由于研讨式教学的课堂研讨时间会压缩原本的讲授时间,所以教师只有把一些易理解的知识部分让学生通过网络在线学习,如我校教师可在世界大学城空间里上传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及布置研讨问题,并在空间里讨论区查看学生的讨论及查阅学生提交的作业等。每个班的学生以6~8人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要交流讨论、分工协作完成专题的资料准备,并轮流发言。

2.3课堂上专题研讨:每节研讨课组织3个小组发言,各小组发言代表主要以PPT形式汇报5~7分钟,由其他组同学提问,发言组同学派代表回答,问答时间约3~5分钟。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束后,教师作简要点评。课堂研讨结束时,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评。

2.4课后交流探讨及写总结报告:课后,学生还可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QQ、微信等进行在线交流讨论,也可向教师提问及进一步探讨。每个小组就讨论的专题写出总结报告,作为平时作业交给教师批改评分。

3.研讨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3.1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92.6%的学生认为研讨式教学法形式新颖,教学氛围更好,学习兴趣提高;专题研讨能启发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了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习惯,并增强了师生的沟通,师生共同进步。

3.2发现的问题:

3.2.1由于学生学业负担较重,查找资料及小组交流讨论的准备时间不够充分;

3.2.2有的学生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习惯抄笔记或害羞不敢在课堂上发言,不适应学习方式转变;

3.2.3由于学校网络及学生个人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的问题,一部分学生不能坚持在网上发言或查资料;

3.2.4研讨式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提高:在研讨式教学中的教师引导非常重要,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思考,还要教学生如何去查找资料或文献;在课堂的研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讨论的时间和主题,协调好讨论的度,既要避免争论过于激烈又要避免冷场;课后还要及时参与学生的交流及答疑解惑。这些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储备量都是挑战,并且研讨式教学比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工作量增大数倍。

3.3研讨式教学与传统讲授的关系:研讨式教学具有启发性、创新性等优点,但研讨过程需要花费师生大量时间与精力,故在预防医学中很多内容如医学统计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知识仍采用传统讲授式。因此可以把研讨式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相结合,优化教学效果。

4.结论

研讨式教学在高专《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知识面,促进师生及同学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但由于在现阶段高专《预防医学》研讨式教学模式尚在摸索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应结合传统讲授式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士杰.预防医学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68-69.

[2]朱喜群.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科教文汇,2015,334:26-27.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12

研讨式教学,近来受到高校界的探讨与关注,这是令人欣慰的事情。因为十多年来的高考扩招,导致我国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在学生激增、教师有限的情况下,许多课程采用大班型授课,粗放式教学,造成“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局面,明显不利于人才培养。研讨式教学,以小班型授课、研究性学习为特点,注重人才培养的精细化,它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自然是一种进步。然而,研讨式教学怎样才能收到实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呢?教学方案的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具体组织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反复摸索,才能使研讨式教学的提倡不光停留在教学理念层面,而做到对教学环节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本文试图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组织等三个方面,对研讨式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与同行进行交流与切磋。

一、教学目标定位

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目标,纲要强调要“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无疑对高校“培养什么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它要求高校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还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意识。

研讨式教学与传统传授式教学的不同就在于,后者重在传授知识,而研讨式教学,要突出“研究”,也就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思想,提出新的理论”[1]的能力与素质。这种能力与素质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的思维品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总之,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是研讨式教学最终的落脚点。

“媒介文化研究”这门课程,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选修课,属于一门新兴的课程,课程开设历史并不长,至今不过近十年的时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的繁荣昌盛,以及新媒介技术的传播、扩散,使我国社会急剧向媒介化社会转型。我们置身于一个传媒所建构的景观社会里,传媒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于是带着探究传媒文化如何建构我们的认知与行动的任务,这门课程应运而生。目前,这门课程,在不同的高校,课程名称不尽相同,有“大众文化概论”、“传媒文化研究”、“媒介与大众文化研究”、“媒介文化专题”等。这类课程面向本科生开设有两个教学层次,一个层次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各年级开设的通识课,属于概论型课程。另一个层次是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属于研究型课程。“媒介文化研究”属于研究型的层次,它是面向新闻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选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批判思维,学生在了解基本文化研究理论的基础之上,掌握媒介文化的研究方法与视角,提高对媒介文化现象的分析能力,进而站在批判理论的立场,对中国90年代以来的媒介文化现象进行观察与研究,对形成热点、引起争议的媒介文化文本进行独立的判断与分析。重在观察与分析、而非基础知识习得,它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研究能力。设定好了这个教学目标,接下来教学内容设计与课堂教学的组织也就围绕它逐步展开。

二、教学内容设计

研讨式教学,如何贯彻全面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的目标呢?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突出研究特色,以教师的知识与理论讲授为铺垫,学生的参与和研讨为重心。教师课堂讲授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知识,能以具备的知识经验去建构、生长新知识”,[2]因此,授课时教师精讲课程内容,扼要勾勒出完整的知识脉络,讲清楚理论的要点与来龙去脉即可,余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自由讨论。在内容设计上选择那些适合讨论的议题,即适合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抓手”,提炼难易适中、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问题。

在“媒介文化研究”课程中,教师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提炼能够体现课程精髓的知识点与议题,每个单元涉及一个重要议题,每个议题均为该门课程关注与探讨的中心问题,通过“意义的生产”、“文本与语境”、“阅听人与身份认同”、“技术与文化”等四个议题的设定,实际上将媒介文化的生产、传播、接受等核心问题予以提炼与设计。为了便于学生思考与具体讨论,大的议题可以继续拆分成几个话题,以“意义的生产”这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议题主要关注的是,“意义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通过话题拆分,再将其分成四讲内容,即“符号学”、“话语与权力”、“文化霸权理论”、“传播政治经济学”等,由此,该议题变得简化而利于把握与操作。这一单元的线索十分明晰,即首先抛出话题,提出意义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建构的,以符号学理论为铺垫;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话语背后的权力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探究支配意义生产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以及其他影响意义生产的因素。统帅上述内容的核心即是本单元的核心议题“意义的生产”。总之,以“议题”为轴心组织课程内容,将大的问题分解为数个话题但又始终不离开核心问题、不离开本门课程的主线。

与此同时,如何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怎样才能使学生不对西方的文化理论产生望而生畏的心理呢?针对这类问题,教师采取的办法是选取贴近中国现实、贴近当下文化的个案。这样授课的另一条辅线就是中国90年代以来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形成热点、引起争议的媒介文化文本。如何讲清楚意义生产的制约因素?如何讨论意义生产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力量呢?教师选取典型个案,以2004年电视剧《林海雪原》改编为例,(配以曲波小说原著《林海雪原》,1960年电影版本《林海雪原》为参照),讨论该剧在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上进行了怎样的改编与再创造?哪些因素制约着电视剧的意义生产?或者左右改编方向的力量有哪些?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下决定意义生产的力量与因素。经过这样的设计,“意义生产”这个议题便被缩小、被具体化了,学生查阅相关评论与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观看感受来谈,讨论起来也就显得饶有兴趣,发言也变得踊跃。

三、课堂教学组织

研讨式教学包括两部分内容,即:研究与探讨。所谓研究,就是学生探究式学习、自主性学习;所谓探讨,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个人见解,互相启发与争论,教师引导与点评的过程。

与传统课堂老师“满堂灌”的授课方法不同,研讨式教学强调师生的深度互动,教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权威者,而主要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就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听讲、被动记忆,学习的过程主要是接受、记忆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潜能从来没有被有效地予以调动。在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讨论议题,营造民主的讨论气氛,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组织课堂,学生积极参与发表意见,独立探索和解决问题,实践研究的全过程。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在自主性学习、课堂讨论中,不是简单地获得一种结论,而是在了解结论产生的学术渊源中,掌握了获取结论的过程,从而增强了探索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主要采取以下四种讨论形式:小组陈述、主题讨论、随机发言、网络课堂讨论。小组陈述,就是三到五个同学为一组,共同协作,完成一个讨论议题,并选出代表进行课堂陈述。主题讨论,是由老师事先布置讨论题目,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形成发言大纲,然后课堂上进行口头阐述。随机发言,老师事先不做布置,在讲授中随机设计小问题,学生自由发表看法。这三种形式都属于课堂讨论,但是一门选修课只有区区36个课时,如果每个专题都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发言,“普惠”每个学生,确非易事。为使课堂时间延长、讨论参与度提高,教师还尝试开辟网络课堂,让学生在网上发言,变封闭课堂为开放式课堂,这样便在相当程度上拓展了研讨式教学的时空,使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所提高。

针对如何有效控制讨论的过程与成效,以及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参与中全力投入、不走过场的问题,教师认为关键在于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和认真组织讨论。教师主要抓好四个环节,第一,设置情境、选好题目。讨论的题目要大小适中、难度适宜。因为,问题太大学生不易把握,问题太难学生会失去信心、丧失讨论兴趣。第二,精心准备讨论。要求在小组陈述、主题讨论中,学生必须课下认真准备,阅读相关文献、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的见解,或者做成“PPT”形式,或者形成发言大纲。第三,有序引导讨论。在讨论中,老师适当引导,注意避免只放不收,课堂变成信马由缰的场所。对过于冗长、繁琐、不得要领的发言,老师应适当打断;有时一个问题抛出来,长时间没有学生举手发言,老师就应该用适当的语言给予启发。同时注意鼓励不爱发言的同学多发言,并且引导踊跃发言的同学提高发言质量,努力发表好见解。第四,做好点评与总结。讨论应该做到能放能收,大家畅所欲言,同时,扣紧主题,得出可信服的结论,最终回到课程的知识要点。

参考文献:

研讨式教学论文篇13

1.研讨内容的确定

主题由教师选择,多为授课内容中的一些重难点、热点与前沿问题,以及一些理论授课无法展开而又需要学生掌握的问题,再提交学习研讨小组集体讨论确定。

2.分组

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6~8人,每一研讨小组要选定一名组长,负责“学习研讨”活动中的具体任务分解与分配等事宜。

3.制定规则

小组研讨活动的基本规则为: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觉维护和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不在网络上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小组成员应就所讨论课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展开全面深入的讨论;避免无关信息;每位小组成员均应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4.讨论过程

整个研讨过程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进行,每个小组建一个论坛,论坛内容只有本小组成员可见。主持人负责主持本次小组讨论会。讨论可以是指定时间同时在线讨论,也可以以留言的方式异时讨论,各成员的发言时间、内容都记录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便于教师评定成绩。

每次研讨活动,每一个小组成员应就其承担的研究主题撰写一份个人自主学习研究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给本次学习研讨活动的小组发言人。该次学习研讨活动的小组发言人,须在综合小组课余研讨活动中的主要观点、参考小组学习研讨记录和每一组员的个人自主学习研究报告基础上,撰写一份小组“学习研讨”发言报告,并在课堂上发言,这也弥补了网络以文字交流为主的不足。指导教师应就本次学习研讨活动做一简短的整体评价。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需要将学习研讨活动相关资料汇集、整理并上传,各小组研讨活动的发言人应于本次研讨活动结束后,在小组组长及组员的配合下,将本次活动中形成的各类电子文稿按要求加以汇集整理,并制作本次《学习研讨活动材料汇编》,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上传到网络平台中。

5.考核

小组成员本次学习研讨活动的最终成绩(百分制)=个人成绩(50%)+小组成绩(50%)。各项目成绩的评定都有详细的标准。因篇幅限制,这里只是简要列出评价指标及其比重(如下页表所示)。

6.开放小组的研讨内容

小组的研讨过程完全是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的,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也是“全封闭”进行的,即只有本小组的成员才可以查看组内发言并参与主题讨论,在研讨结束后,教师会在教学平台中,将小组的讨论内容开放,供全班学生、甚至后续低年级学生共享、交流、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由于网络环境下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的两大环节全部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实现,相对传统模式的研讨式教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下列五方面。

1.学生获取资源更方便、快捷、有效

研讨式教学过程中,获取教学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研讨式教学,学生查阅资料往往通过图书馆、访谈、实地查看、网络搜寻等途径。这样,获得资料的周期较长,费时费力,而且获得的资料不一定有效。而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精心制作的网络课程,提供丰富、有效的学习资源和相关的链接等,使得学生不至于在网络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再配合传统途径的查阅、筛选,学生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有效的资料,使研讨活动进行得更加顺利。同时,学习者可以上传自己获得的优质学习资料,实现资源共享、教学相长。

2.研讨过程打破时空限制,更便于组织和监控

传统的研讨式教学,小组讨论需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才能进行,教师也难做到参与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而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进行研讨式教学,可以在同一时间集中进行讨论,也可以根据小组成员自己的安排,进行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讨论,易于组织,教师也可以同时监控每个小组讨论的进行情况,并进行指导。同时,也有效地延长了研讨学习时间。

3.突破面对面,学生发言更踊跃积极

传统的研讨式教学,讨论都是面对面进行的,很多学生因怕出错而不敢说话,也有的学生更善于文字表达,不喜欢面对面的交流;而网络教学平台中的讨论突破了面对面的约束,学生更容易畅所欲言,学生的讨论时间也是充分的,讨论可以更加深入。

4.多渠道的沟通和讨论,使得研讨更深入

学习者可利用网络进行多向交流,包括文字交流和语音交流、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等,共同探讨,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和理解,掌握学习方法。

5.充分记录每位学生的讨论过程,便于考核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