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实用13篇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篇1

绘制过程中需注意: ①尽可能使用颜色和图像。因为颜色和图像, 能使大脑兴奋并进行充分联想和发散。②尽可能使用曲线。因为曲线最能吸引人的注意。③用线条连接主要分枝、二级分枝以及三级分枝时, 越接近主题, 分枝就越粗。④形成个人风格:每个人都能够画出符合并体现自己风格的思维导图,具有个性的思维导图显示其具有个性的大脑。

二、“思维导图”在教师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有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全貌

通过思维导图的整理,将一本书的内容浓缩在一张图形中,理解和参考起来方便快捷,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体系可用图2表示。从图2可以看出,如果透过主题向四周看,犹如一幅课程标准的全景图, 让人感觉站在课程标准的最高点, 对整体把握课程标准的全貌大有裨益。如果透过“分枝”向“中心”看, 让人感觉到虽然思维在“分枝”, 但始终不忘“中心”。真所谓“一幅图胜过千言万语”! 教师只有把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理解、吃透,明确教学的指导方针,才能游刃有余地实施各种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2.有利于提高集体备课效率并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为选择更合适的教学内容,需要将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结合,大家集思广益、各取所长,提出最优方案。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快速地帮助教师全面系统地整合知识,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创设教学情境,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思维导图”在协助小组教师共同分析、选择教学内容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显得非常方便和实用。如可由一名教师做纪录,把每位教师的观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从中心展开,向四周发散,最后分类整理,以全面把握知识模块和重难点内容。这不仅可实现教师间的共同协作,又可让教师获得个性化的成果。如图3是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中,高一地理备课组讨论“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时,最终绘制的“思维导图”。

3.有利于达成教学三维目标并更好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主题教学, 可以更好地“调动”存储在学生大脑中相对应的地理知识,激活学生对该主题的思维, 让其思维过程更加流畅、条理更加清晰。同时, 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如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 对主题以及与主题相关联的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当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该主题时, 学生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有助于培养其地理学习兴趣, 同时感受到探究地理的艰辛和坎坷。

三、“思维导图”在学生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1.有助于改革传统笔记,发挥“思维导图”优势

做笔记是学生听课过程中一般的学习行为,其目的在于记录学习内容以及整理别人和自己的思想。传统的笔记形式基本是提纲形式。以此方式作笔记是依靠文字、直线、数字、逻辑和次序,似乎条理清楚,但是由于速度比较慢和形式较单调,不易对大脑形成有益的刺激,这种笔记内容相对独立,不便于进行比较。“思维导图”在发明之初被用于记笔记,是一种使左右脑同时工作的全脑思维工具。它借助简单的词汇、线条、颜色、符号、图像表达信息之间的联系;过程简单、快速,但却能及时记录重要信息及其之间的关系,信息量丰富;记录的结果直观、形象,信息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容易理解与记忆。如 对“大气的运动”这一课题展开学习时, 学生们利用“思维导图”设计了如下课题(图4)。

[图4 “大气的运动”思维导图]

2.有助于复习和巩固,提升复习效率

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笔记中的“思维导图”轻松地再现学习过程,帮助理解和记忆;“思维导图”用关键词和思维桥进行连接和标注,可以使学生迅速抓住关键点,掌握重点。由于“思维导图”具有有类、有序、有数、可视的特性,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在复习过程中对新发现的知识和一闪而过的灵感及时记录补充,使枯燥的复习过程变得富有生机、更加充实。把一章内容囊括在一幅图上,贴在墙上经常看,可以达到及时复习和巩固之作用,在不知不觉中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轻松实现将知识由“厚”转“薄”。

3.有助于形成创造性思维,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利用“思维导图”, 学生可以更好地围绕主题,进行充分地联想、发散性思考, 将与主题相关联的知识分层分类进行管理, 使“思维导图”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地图”。同时, 置身于一个新的问题情境时, 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 对其所面对的核心问题, 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与判断, 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性因素或关键环节, 利用存储在头脑中与核心问题相关联的“知识群”, 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点”, 加以分析、判断和解决。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篇2

1.将主题放在中央,并以彩色图案突显主题,从中心开始,可使思维向各个方向自由发散。2.将次概念放在次要支干上,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这就好像自然界中大树的形状,树枝从主干生出,向四面八方发散。3.在每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每一分支只写一个关键字,字体要端正;关键字要写在支干线条上面;结合符号、图画或色彩使导图更丰富。导图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逐渐分辨不同层次的能力,并对其绘制流程有初步认识,为下一阶段学习做好准备。

二、合作绘图

通过不断尝试、反思和提炼,笔者和学生共同探索构建了基于思维导图的科学课复习模式:课前学生合作绘图师生共同评图学生用图讲师生共评。

1.课前学生合作绘图。在学习课程前,老师先让学生自己挑选一个单元的内容,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内容绘制思维导图,选择相同主题的学生组成一个主题小组。每组学生将自己画的导图相互评价、讨论,然后进行相应的完善。最后画出具有个人风格、集众人智慧的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教师的适时指导十分重要,如果学生刚学画思维导图,老师需要进行一课时的指导。若学生已学会画思维导图,则可以作业进行。自绘导图,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只有让学生自由发挥,才能让每名学生都取得较好的收获。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引导他们选择画知识网络图,侧重回顾一单元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进行整理。

2.师生共同评图。教师在课前用数码相机拍下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并选择部分作品,上课时运用多媒体或直接用投影仪由师生进行共同点评。与此同时,让学生以交流、提问的形式作补充、完善,引导学生从结构的合理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色彩的运用、态度的认真程度等方面做出综合评价。通过老师的适时引导和师生间的讨论,使学生逐渐理解主要概念和层次的分辨。这一过程可让学生学会掌握科学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学习优秀作品的绘制,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和运用思维导图工具。

3.学生用图讲解。由1-2名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讲解自己的研究专题。这一过程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体作用的过程,真正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复习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要使学生的讲解更精彩、更有效,对首次上台的学生加强指导尤为重要。

4.师生共评。师生对专题汇报进行认真评价,一要充分肯定优点;二要明确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在肯定、鼓励的期待中激励学生树立刻苦钻研的精神与责任意识,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三、思维导图引入小学科学复习教学的主要成效

相对于以往的复习教学,思维导图的引入,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复习教学的效果随之得到明显提升。

1.学生的内在动力得到激发。一幅思维导图就是一幅图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基础,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思维导图的融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找到相应位置,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不断唤起、强化主体意识,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2.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导图要求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的每个分支,都由一个关键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的关键词构成。这就要求学生既要进行发散性思维,又要进行抽象、概括等收敛性思维。在小组讨论中更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判断、综合、反思等高层次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篇3

二、思维导图在《学前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备课、授课、作业布置等环节,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笔者积极探索思维导图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得到一点不成熟的心得,现略举一二。

1.课前准备学导图:吃透内容 化繁为简

备课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更要备教学方法。而这一切的基础,就要从教师吃透教学内容开始。如在教授《教育目的》这一章节,我就在备课时自己在教学设计上采用思维导图将抽象繁杂的概念进行了归类,将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育方针的区别和联系;教育目的的功能;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等教学重难点通过思维导图组织起来。只有教师将所有概念和知识整合,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传授知识。思维导图适用上下位概念、定理的组织和梳理。

此外,教师還需要不断学习开发出来很多的思维导图的制作软件,不仅操作方便,也美观整齐,现在的学生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擅长用信息和工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同时也号召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软件来绘制思维导图。常见的思维导图软件有:MindManager、XMind、Coggle、FreeMind等,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课前通过思维导图来备课、预习、制作电子板书等。

2.授课环节用导图:贯穿始终 熟能生巧

每个学年开始,我都会在第一课告知学生本课程的《课程指南》。所谓《课程指南》,即通过三个方面讲授物、法、人学习本课程的工具、教学方法、创建学习型团队。而这三方面也相辅相成。

(1)绘制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工作笔记本,彩色荧光笔若干,利用康奈尔笔记系统将日常的课堂笔记、学习心得、总结思路画在笔记本上,摒弃了传统笔记的线性记录结构(一、(一)1.(1)),使得这个笔记本既是概念地图,也是思维火花碰撞地。

(2)绘制方法:思维导图贯穿整个学年的学习方法始终,在第一堂课我就要教会学生如何绘制思维导图。我们大脑的工作机理是运用图像和网络般的联想,因此绘制思维导图有四个要点:1)连接:从一张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周围留出空白。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呈放射性,然后把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再把三级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依此类推让思维导图的分支自然弯曲而不是像一条直线。2)关键词:在每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3)可视化: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你的中心思想,直观形象,并自始至终使用图形。4)颜色:在绘制过程中使用各种颜色。

(3)学习型团队:工具最大的意义便是使用。教会了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按惯例我会让学生立即组成学习型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模拟幼儿园,用思维导图绘制小组的组织机构图。既是破冰活动,也是对思维导图绘制方法的检验。往往学生讨论地会非常热烈,绘制出很多富有奇思妙想的思维导图或者它的变体。

3.作业布置创导图:课堂延伸 举一反三

在日常教学环节中,作业的布置我也尝试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巩固所学知识,在学习《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幼儿教师》这一课题时,让学生在课后设计一个合格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和不合格幼儿教师的对比图,借鉴了思维导图的绘制元素,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创造概念图,不再拘泥于概念连接和关键词,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于教师素养的理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篇4

身为英语教师,我有这样的感受:繁多的词汇,复杂的语法,冗长的短文,让学生没有头绪的作文,让学生们学习起来叫苦不迭,英语教师的教学也有很大的难度,而学生学习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费时低效,事倍功半。教育箴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激励我们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方法论的问题。一次参加辽宁省农村英语教师培训,我接触到了思维导图学习法,并且从中倍受裨益。

一、思维导图的起源

在学习中,我们一直做线性的笔记,最后发现记下的很多东西,印象不深刻。同时,开会的时候,很多人容易睡觉,到底是为什么?是内容不够精彩,还是记一条条的笔记太累?归根结底,是大脑处于懒散状态,自己记录的内容根本不能激起大脑产生兴趣,自然瞌睡虫会光顾。思维导图与传统笔记法和学习法有跳跃式的差异,它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具有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人东尼・博赞发明的一种笔记方法,他曾帮助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他发明的思维导图能够在全球得到广泛推广,成为21世纪风靡全球的思维工具,究其原因是它可以帮助人们改善思维,提高记忆力和办事效率。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图形思维方法。它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的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绘制起来非常简单,而且十分有趣!思维导图以中心话题为中心,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接,而每一个连结有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这样加速了资料的累积量,将资料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是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系统化,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造力,而且轻松有趣,具有个人特色及多面性。

二、如何使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大致分为四类:图画法、图表法、树枝法、关键词法。绘制思维导图并不复杂:从白纸的中心开始写出中心主题,可以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你的中心主题。从中心开始,会让你大脑的思维能够向任意方向发散出去,自由地、以自然的方式表达自己,可以使用多种颜色和图象,因为这能让我们的大脑兴奋。越重要的内容关键词越靠近中心主题,由内向外逐渐扩展。连接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枝,然后再连接主要分枝和二级分枝,接着再连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依次类推。连线用较自然的波浪状分支,这样不易造成视觉疲劳。把分枝连接起来,你会很容易地理解和记住更多的东西,因为大脑是通过联想来工作的。这就像一棵茁壮生长的大树,树杈从主干生出,向四面八方发散。

思维导图并不完全排斥文字,它更多地是强调融图像与文字的功能于一体。一个关键词会使你的思维导图更加醒目,更为清晰。每一个词汇和图形都像一个母体,繁殖出与它自己相关的、互相联系的一系列“子代”。每一个图像,就像中心图形一样,相当于一千个词汇。所以,假如你的思维导图里仅有10个图形,就相当于记了一万字的笔记!

三、让思维导图画出英语新课堂

我们学习都是通过身体的五大感官,在学习途径上可以理解为:视觉的,看到资讯;听觉的,听到资讯;阅读和背诵,口语部分的;动手做实验,操作性的。有效的学习必须具备两种以上感官,有这样的句子:I hear, I forget; I see, I remember; but I do , I understand !意思是,我听见的我会忘记,我看见的我会记住,但是只有我动手操作了,我才能够理解。思维导图能让学生双手动起来,大脑动起来,所以它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实践证明将思维导图这一直观又形象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引入到英语课堂教学,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新点子层出不穷,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另外,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了一些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目的,提高了英语课堂效率,呈现了新的英语课堂景象。

1.初中英语单元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许多学生对单元复习课不重视,达不到复习效果。原因主要有:一是学生在复习课前的自主复习不够,导致复习课无法达成查漏补缺的效能;二是学生的复习处于被动接受,导致课堂复习效率低下;三是学生平时自主巩固学习不够,导致语言输出贫乏。面对如此的复习课现状,我引入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想探寻一条有效开展单元复习课教学的实践之路。我运用思维导图把单元中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或课后,首先在学习小组内,以组长为核心,把由中心话题引出的学习内容分散给各个组员完成,把各组内合作完成的思维导图用电脑展示台分别展示出来,互相比较,对单元内容总结得全面准确的小组予以肯定;然后在班级内,以任课教师为核心,把由中心话题引出的学习内容分散给各个小组完成,然后把各个小组总结的内容合成一个大的思维导图展示出来。对于复习课,我们的复习方式(以组长为核心,组员为关键词;以教师为核心,各小组为关键词)又何尝不是思维导图呢?在单元复习过程中每个组员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而且每个学生都认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因为每个学生都不想逊色。为了防止小组复习的片面性,我用全班为单位复习的方式来弥补,每个小组都把自己小组的任务额外完成,就是不仅把教材中的内容复习到了,而且还拓展到了相关的课外内容,过程中学生们使用丰富的色彩来达到刺激视觉的效果。以思维导图学习法来上复习课,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提高复习效果,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构建真正有效的复习课。

2.运用思维导图学习法指导写作练习

3.语法学习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学习法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篇5

思维导图这一概念最早是出自英国学者东尼伯赞,关于思维导图的定义,这位学者认为其是源自于一个中心点,我们可以将所有词或图像视作一个子中心,当合并整个图形时,就形成了一种无限的分支链,并从中心向四周进行放射,或者向一个中心点回归。思维导图可以被视为一个思维模式,其呈现的思维过程具有放射性,属于表达形式的一种。根据东尼伯赞的观点,我们可以将思维导图的特点归结如下:首先,中央图形清晰、明了的汇集了焦点;其次,主题的主干会以分支的形式,从中心放射至四周;再次,分支构成往往为一个图形,或者卸载产生联想的线条上,而分支中则会表现部分重要程度不高的话;最后,每个分支都会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换言之,思维导图起始于一个中心词,在思维深入的条件下,相应的事物则会得到联想并浮现出来,最后转化为有序图式。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将词汇、图像、颜色以及符号等信息赋予色彩,并形成一个图,帮助人们进行辨识与记忆。东尼伯赞提出,作为学习者,基于思维导图的运用,在记忆过程中可以规避采用传统记忆方法存在的不足。并且思维导图还具有关联新旧知识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可以被视作一种工具,站在学生的角度,借助此可以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散,并且通过图示的形式,关联其新旧知识,如此一来,他们的记忆效果自然就可以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以从中激发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二、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对于高职英语教学而言,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体现:首先,思维导图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言有着积极的作用与影响。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接受教师适当的引导,独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显然,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自信、积极的表现,同时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激发思维,使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得到提升。在英语知识的学习中,不管是单词还是语法,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更好的表达出来,学生基于已学知识展开想象,利用图像、表格等形式进行表达,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构建起合理的知识体系与框架,对于他们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与此同时,思维导图的运用还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改变他们的学习思路,促使他们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进而迸发出新的想法,从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学生的协作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具体而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一些教学环节会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此时学生就需要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展开学习。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的想法有所不同,对思维导图的理解与运用自然也有差异,基于此,学生学习结合自身的思维导图进行沟通与交流,从中找到自身问题,做到取长补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实现协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1.思维导图在词汇学习中的渗透

在英语的学习中,词汇学习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对于职高学生而言,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英语知识,也掌握了相应的英语词汇,然而英语词汇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职高学生受限于自身学习能力,他们往往没有对所学的词汇进行合理分级与分类,在学习新知识时并不能将已学知识联系到一起,进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而运用思维导图,则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学习“excitied”一词时,教师就可以将思维导图渗透到教学中,在学生学习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让他们根据已掌握的英语词汇,围绕关键词“excited”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从而将其与“exciting”“bored”等词汇关联到一起。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excited”为中心,去发掘与其相关的词汇,然后将这些词汇联系到一起,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最后基于此,对所学词汇进行巩固,同时强化对新学词汇的理解与记忆,实现词汇学习的扩展,提高自身对词汇的应用水平。综上不难发现,思维导图强调运用联想的方法,让学生基于已掌握词汇,将与其相关的词汇进行联系,并以此展开分析,强化对所学词汇的认识与理解。这对于学生思维模式的改变与优化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与影响。

2.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的渗透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篇6

成功的教育不仅表现在将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素养,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我国当前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众多问题,思维导图的引入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及应用原则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图,是一种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发明,重点应用于培养、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之所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是因为思维导图有别于其他思维工具,是用图文并重的方式,结合关键词、图像、颜色,将各级主题的关联以及细小知识要点,形象地展现出来的。思维导图还能利用左右脑的机能,联系记忆、阅读、思维等规律,试图让人们达到逻辑与想象、科学与艺术间的平衡,以此激发人们的无限潜能。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原则

第一,目的性原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应用思维导图时,都要以应用目的为出发点,并将此作为选择合理应用途径的依据。第二,逻辑性原则。因为思维导图是以某个关键词为思维发散中心,再通过联想或者想象的方式,将与其有关联的各个知识点绘制出来的思维工具,所以,为了确保思维导图的正确性,就必须保证关键词与各思维分支间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第三,美观性。为了确保思维导图能清晰、直观地表现各知识点间的关联,必须保证思维导图的美观性。而这里的美观性指的是用不同的颜色、图形,突出展示思维导图的直观性与清晰度。

二、思维导图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一)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意义

在历史与社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将思维导图用于做笔记,而这就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思维习惯与认知水平,独立、自主地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其实,绘制思维导图并非易事,一方面,需要明确的关键词,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有较为渊博的知识,善于收集、分析、整理信息,所以,在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思维导图对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意义

以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为了巩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通常会要求学生将知识点死记硬背下来。为了考查学生的背诵情况,教师一般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默写。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而新课改之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开始转变教学理念,尝试应用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一个关键点出发,结合教材要求,通^旁敲侧击、举一反三等形式,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教师形成个人风格,提升教学魅力。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师为引导,启迪思维

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总体水平较低,尤其是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应用中,倘若教师一开始就全然放手,学生势必如盘散沙,无从下手。因此,需要教师先认真

备课,预先设计好思维图,以板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思维扶持。以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我的家在哪里》一课为例,笔者事先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以“地图的语言”为关键词,

由点到线,由线发散成面,

形成如图一的树状思维导图。图一这样的板书跟当下抽象化的板书相比,既生动,又能突出重难点,增强知识的整体性,关键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梳理知识的方法。

(二)学为中心,探究实践

“以学定教”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基本理念之一,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做到以生为本。探究教学法强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思维导图正符合了这一理念,可让学生以原有知识为基点,展开想象,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已知领域延伸到未知领域,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一课为例,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黄土高原的独特文化(三)应用复习,巩固提升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篇7

一、前言

我国高校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实例,如部分高校将探究式、发现式、情景式等教学手段应用到体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校体育是全民体育的基础,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这一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和教育思想的发展,我国学校体育主动汇入了当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潮流之中,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不断渗透到体育领域,先进的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被广泛采用,拓展了学校体育的视野,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涵,使学校体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二、思维导图概念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一种辅助思考工具,结合了心理学及脑科学原理,如《思维导图》一书中的定义: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增强使用者的立体思维能力,是打开大脑潜力的万能钥匙,思维导图可以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清晰的思维方式达到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三、体育教学方法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新发展,体育教学方法出现一种新的趋势,这个趋势可以归纳为现代化、个性化、多样化、心理化、民主化。基于脑科学、心理学及构建主义学原理的思维导图是一种呈放射状的思维表达方式,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一种新兴的学习方法,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清晰的思维方式达到改善人的行为表现,将思维导图应用在体育教学领域中符合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方向,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我们将思维导图应用到从下面几个方面,体育理论知识、体育运动技术、以及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授课综合能力水平。

四、思维导图构建体育理论知识

随着体育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凸显体育教学科目综合化,培养任何体育专业人才都不能只依靠单一的体育类学科,而必须依靠多门类学科的综合教育,从我国目前四年制本科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必修主干课大致有以下,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田径与户外运动、球类与游戏、体操与健美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等,如图1:

专业方向选修课大致有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类、体育训练方向类等等,如此众多繁杂的理论知识,掌握起来非常困难,而利用思维到构建理论知识就显得思路清晰化,以运动生理学中运动的构成为例,如图2,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使用幻灯片展示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用思维导图记笔记,相对文字笔记,这样下来使得繁杂的理论知识视觉化,轮廓化,清晰化,掌握起来更容,复习的时候更一目了然。

五、思维导图提高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效果

体育运动技术多样化,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一专多能是我们学校体育的目标,而运动技术除了勤加练习之外,更要巧练,从理论到实践,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动作技术视图化,比如动作的难点要点,通过思维的改变或强化而提高学习动作技术的效率,特别是一些技巧性动作,如体操里的空翻转体,武术里的旋风脚等,这些高难度动作,只有当运动员脑海有足够清晰的动作路线,才能准确无误的完成动作,将动作技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出来,通过视觉效应,加深对动作的感官印象,从而达到动作高质量化,训练途中少走弯路,图3是以武术中旋风脚为例而构建的思维导图:

六、思维导图提高说课综合能力

从事体育教育专业无疑对口头表达能力要求比较高,如何清晰、有序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运用思维导图构建说课稿、发言稿,将会大大提高说课综合能力,首先思维导图就是一个人思维的体现,思维的扩散,把想法或意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视觉效应,从而加深在脑海中的印象,当作口头表达的时候,脑海中会清晰地呈现出思维导图,图4是以某教案为例而构建的思维导图:

七、结论与建议

自21世纪以来,人类走向了科学化、信息化时代,科教兴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优秀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采用了诸如思维导图、心理暗示、催眠、潜意识等培训手段,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思维导图运用在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为体育教学方法注入了新的血液,从思维导图的运用特点来看,将其运用在教学中,提高提理论知识学习是毫无疑问的,从而达到以理论指导实践,提高运动技能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T.Buzen, B.Buzen. The Mind Map book: How to use radiant thinking to maximizeyour brain’s untapped potential[M].New York:PLUME.1993.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篇8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的“地图”,它有助于人脑扩散思维的展开,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学校的教学中,思维导图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准确地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进行思考的有效工具,也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的好方法,它能够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化繁为简,并加速学生对于简单知识的理解记忆。所以,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保障我们教学效果的工具,而且,画图的过程也能让学生觉得课堂是一个充满乐趣的地方。

二、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绘制思维导图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思维导图是一种从一个中心开始慢慢向四周发射最后又回归到一个共同的中心的制图过程,我们在绘制思维导图之前,首先就需要准备好一张白纸和若干支铅笔(最好是不同颜色的),然后把所要教授的内容作为白纸的中心,根据所学的内容一点点进行拓展延伸,最后绘制成的图形我们就称之为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在语文课本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本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思维导图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一点点地去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而不是一下就要求学生去把整篇课文的内容理解透彻,为学生消化知识、加深理解起到了不小的帮助作用,而且学生通过一张简单的图形就能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使得学生对教学充满了好奇心,也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趣味性。举例而言:在进行朱自清先生的《春》的教学时,由于课文内容较多,学生在读到最后的时候就已经忘记了前面所读过的内容,所以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个时候思维导图就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加深记忆,由于整篇课文都是围绕“春”这个话题来写的,,将本文分成: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而主体绘春部分又依次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春景图。由此可以把“春”作为中心从中心引发出“草、花、风、雨、人”这五条线,用不同颜色的笔代表不同的事物,然后再根据这些事物的不同的特点进行拓展延伸,在学生把思维导图绘制完毕之后,反映在纸上的是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并且整篇课文的内容也就出来了,因此在我们进行初中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于课文学习的兴趣,也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思维导图在语文知识总结时所发挥的作用

在传统的语文复习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知识点特别散杂要记忆的也特别多,所以复习的效率特别低下,学生们苦不堪言,这个时候,思维导图的出现就可以解决这种问题,也可以使得枯燥的复习工作变得更有趣。首先,学生把自己所要复习的重点知识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然后一点点去拓展延伸,最终将自己所要复习的知识构建成一个框架。在复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一个框架来引导学生的话,学生看到框架就能联想到所有碎杂的知识点,这对于学生开展复习工作是可以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的。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构建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我们的教师有效地开展复习的工作,保证复习的效率。

(四)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在写作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都是教师直接拟定一个题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学生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参考,这种教学的方法只能针对特定的题目进行教学,要想让学生明白一类写作的答题思路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而且这种形式的课堂沉闷,教学氛围死板,丝毫没有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件令人感到愉悦的事情。如果把思维导图运用到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去的话,那么我们教学的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些,不仅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写作的大体思路,也能使学生通过一个有趣的图形加深对于写作的了解,使得写作教学的课堂变得活跃、有趣。那么思维导图是如何运用到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来的呢?我们拿《梦想》这个话题来进行讨论,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想好自己所要写的主题是“人一定要有梦想”还是“我的梦想”,由于“梦想”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之前一定要先确定好自己所要阐述的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进行拓展,表明自己所要阐述的话题,从而确定写作的大体框架,写作的框架出来了,那么写作也就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内容只要学生用文字进行描述就可以了。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先去构建一个思维导图,然后再进行写作。这样写作就不会变成一件为了凑字而进行的枯燥的事情。

(五)思维导图在语言组织教学中的运用

很多教师可能会有疑问:语言组织不就是引导学生怎么说话才更容易让人接受吗,这跟思维导图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我们的语言组织教学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师在围绕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语言的模拟时,学生们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在模拟之前首先构建一个思维导图的话,那么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一定会更好。举例而言:我们在针对“春天来了”这个话题进行语言描述的时候,首先教师就要让学生把“春天”作为一个思维导图的中心,让学生展开联想,春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语言的组织能力能够得到培养,也使得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三、结语

近些年来,思维导图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出现使得我们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妙趣横生,也是因为它能够使我们复杂的教学变得简单化,也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一步步提升,希望它能够在今后我们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篇9

思维导图的提出首先是由数学家、心理学家和大脑研究学者Tony Buzan所提出,思维导图的提出使得学习问题变得更加图像生动化,能够让人更加简单容易的以图形方式记录复杂的逻辑问题变为可能,思维导图近年来应用于许多领域,本文浅谈将思维导图融入到物理教学中的方法。

一、思维导图的介绍

思维导图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是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示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它和传统的线性笔记不同,能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的描述出知识脉络及其之间的联系。基本框架见图1。

二、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

回忆的两大主要因素是联想和强调。思维导图顺应了大脑的思维模式,是发散性思维的自然表达,是打开大脑潜能的强大的图解工具。思维导图能充分调动大脑的各种功能,如色彩、维度、图像、词汇、数字、逻辑、空间感等,这是传统的线性笔记所做不到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方便的将知识点之间用线连接,在选择知识点的连接过程,巩固了对知识点的认识,并且对深层次的关系形成了独立思维能力。对于迷惑的问题可以用问号标记,而重点问题可以用符号标记。这样一个章节学习下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重点、难点问题非常清晰,可以一目了然的找到问题的关键。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既缩短了记录的时间,提高记录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在听课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而且在复习所学知识过程中,思维导图更加直观的表达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有的放矢,逐渐能够养成整体思维的学习方式。而对于老师来说,每次进行新内容讲解前,可以让学生重新绘制上个章节的思维导图,既加强了复习效果又提高了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传统的笔记通常是以直线模式写下来的。传统的线性笔记有以下不足:①线性笔记中关键词出现在不同的页码,知识点被埋没在一大堆相对不是很重要的词汇中,中心主题不明确;②线性笔记中单调的色彩和相似的结构易让学生昏昏欲睡,不能有效的刺激大脑,易被大脑拒绝和遗忘;③线性笔记中看不到各个概念间的联系;④线性笔记的回顾要花费较长时间,在一堆相似的知识中寻找自己所需的知识。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仅限于听课与做题。物理学的生动有趣,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很难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而是过多的知识点压得学生无法喘息,复习无从下手。在物理学教育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将重要的核心内容快速记录,对概念的扩展可以用树状图、点状图等多种方式记录,不仅记录速度加快,而且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也会很容易看清。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入

物理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可以探索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新方式。伽利略曾说:“你无法教会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怎样才能把思维导图融入到物理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思维导图的优点并加以熟练的应用呢?

1.在课堂中引入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如在对《运动的描述》一章复习时,笔者是这样引入思维导图的:首先我提问学生“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运动的描述》,你能总结一下这一章节的内容吗?”当大多数学生皱着眉头、一脸的迷惑时,我在黑板的中央写了“运动的描述”并把这几个字圈了起来。下面就引导学生将自己脑海中所学的零散的知识点讲出来,而且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随后的时间里学生纷纷说出了学过的一些概念、知识点和注意事项,虽然没有主次、层次,但热情高涨、趣味盎然。我先把学生提到的所有知识点一一写在黑板上,再引导学生体会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并找到合适的位置,而且对重点、难点问题做了标注。从而形成了图2所示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画好后,学生虽有些迷惑,但也体会到思维导图与板书的不同,体会到了思维导图的一些优点。

2.在课堂中学习思维导图

学生虽然接触到了思维导图,但对思维导图的画法还难以真正理解到位。笔者在课堂上让学生准备了彩笔、白纸。首先笔者以“水”为中央图像为例,画了一张思维导图。让学生体会怎么画思维导图,体会思维导图直观、形象的特点。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思维导图是想什么就画什么,是大脑思维的自然延伸,是思维过程的具体化、可视化表征方式;但制作思维导图时要有层次,主干的线条要粗些,要突出重点,要有关键词;中央图像要画在中央,可以用几种颜色;可以做标记、画图――只要能帮助理解,是你心中所想的即可。

然后,笔者又以电脑为主题让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结果让人欣喜。稍稍点拨后学生都能把思维导图画得有模有样,见图3所示。可见,思维导图的确是顺应大脑的思维模式的自然表达。

图3

3.在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

学生知道了思维导图并对此产生了兴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会把思维导图加以应用并一直保持热情。可从三方面着手让学生把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

首先,要求学生预习完每一节后,要用思维导图来概括预习时所理解的知识。学生刚开始做的思维导图良莠不齐,那是最关键的时候,教师要仔细察看每一张图并在上面写上评语,而且要只写优点(焦点解决强调关注对的、正向的才会带来良性的变化,你指出学生的优点他就记住了优点),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

其次,教师在教授每一节新课时,都把板书做成思维导图。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及做思维导图的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揣摩学习。教师不需要对学生说思维导图要这样或那样做,要让学生自己体会,慢慢领悟,虽然进程会慢一些,但一旦会了便不易忘记。

最后,教师要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导图加以修改。修改的过程其实就是比较、学习的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再思考、总结、沉淀的过程。两三周后,学生基本习惯了把思维导图作为预习归纳和上课笔记的手段。

前一阶段潜移默化的渗透取得了初步成效,使学生逐渐明白思维导图与原来听课、做题的学习方式并不矛盾,只是听课和复习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实践表明,学生的创造性和创作热情是无限的。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篇1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70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缺乏学习方法,其中很明显的一个表现是对教材内容的学习普遍处于盲从的状态之中,学完一个模块算一个模块,缺乏主动对新旧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学习、梳理和归纳,导致对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的理解,因而容易混淆和遗忘,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的提高。

而要提高学习的绩效,最需要关注的是知识的表征。知识的表征是指人在自己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中对信息的表式方式。对此,Paivio提出了“双编码理论”。 双编码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以有语义编码,又可以用形象编码,并且凡是能进行双编码的信息则容易保持,因为在提取时,该信息比仅用一种形编码的信息多一层提取线索。因此,双编码是有效和高效思维的重要方面。思维导图采用文字结合图形的方式,通过联想和连接去帮助组织知识并使之结构化,符合双编码理论的要求,使知识的获取、存储和提取更加便捷高效。它是人脑表达自己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有利于直观地表达思维和提高归纳、总体整理知识体系的能力。

因此,为了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让学生学会梳理和归纳所学知识,提高记忆效果,培养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我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巧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不失为一个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所任教的班级英语各项成绩均在校内名列第一,其中及格率为95.8%,优秀率高达78.9%。下面具体介绍我是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的。

一、思维导图在新授课中的妙用

(一)课前预习中的思维导图――让预习效果达到极致

俗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是学生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环节。以往学生平时的预习往往流于形式,效果差,因为他们的预习常常“无迹可寻”,几分钟时间粗略看过,大多浏览一下学习内容,在书上简简单单地画几个短语或者句子,但缺乏对内容的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整体的把握,因此这样的预习对于新课的学习作用不大。如何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能够认真思考和理解课文内容呢?我尝试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把预习内容画出来”。起初我要先示范,把核心词(新课的主题)给学生,并给出思维导图中第二或以上层级的部分关键词,但空留部分关联分支及关键词,引导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完善思维导图。

图1七年级下册Module 3 Making Plans Unit 2的预习作业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熟悉了如何画思维导图,这时我连核心词也不给学生了,只需布置诸如“预习……,并画出你的思维导图”的预习作业。类似这样的预习作业,需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遇到新知识会自觉地去查阅,并加以思考,否则完成的效果就会很差,所以它不但能检查到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无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内容,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思维导图把相互关联的事物按逻辑的层级关系呈现出来,从而慢慢学会归纳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即使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在知识上可能有不正确的地方,但是学生却经历了有效的自学过程,这样长期有效地进行预习,学生的思维能力肯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图2 七年级下册Module 3 Making Plans Unit 2的学生预习作业

(二)课堂导学中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兴趣盎然

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地说英语、用英语。因此在课堂上如何导学、如何引导学生“说”,显得尤为重要。而思维导图中大量的可视化元素有利于情境创设,可有效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因此,教师在新课导入时,使用直观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思维导图方式,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知识趣味化,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引发认知冲突。使用图形和简要的关键词绘制出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提供问题式的情境,能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我就通常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除了创设合理的语言情境之外,还一边设问,一边引导学生回答。而在此同时,我还一步一步地把设问的过程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了出来。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Module 5 Unit 1 What can I do for you?的对话时,师生的对话过程是这样的:

T:Suppose I am in the shop and you are the shop seller. When you meet me, what do you say?

S:What can I do for you?

T: Yes. Good! Now I want to buy a T-shirt, so I answer, “I’d like a T-shirt.”And then what questions do you want to ask me?

S: What colour would you like?

S: Who do you buy it for?

T: Yes, great! And I want to try it on! Can I try it on?

……

这时,我的思维导图板书如下:

图3 Module 5 Unit 1 What can I do for you?的过程版思维导图板书

当学生不懂再问其他问题的时候,我就一边说,一边板书补充我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既能把对话中的重点句型通过听、说、看的形式输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又能在思维导图完成后让学生非常直观地领会到该对话的主要框架,有利于学生掌握文本的大意,因而学起来就显得特别轻松,学习兴趣自然浓厚。在接下来口语训练中,我还可以继续结合该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图4 Module 5 Unit 1 What can I do for you?的完整版思维导图板书

(三)课堂小结中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轻松构建知识树

在新授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该节课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回顾,小结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是采用师生口头问答和以往“普通的”板书记录形式来进行小结,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印象比不上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结要深刻。因为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而作为学习者,用思维导图来记忆和整理课堂笔记,对梳理知识结构、回忆巩固知识起到很好的作用,能让学生轻松构建知识树。

我通常在课堂小结的环节中,一边让学生口头小结,自己一边在黑板上根据小结的进程来画思维导图。我以该课的知识点为核心词,采用边问边画的形式,引导学生把围绕核心词而产生的相关知识逐层发散地往外思考、回答,最后形成一幅完整的思维导图。而当思维导图形成的时候,该节课所学的知识框架已经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这过程中,不但让学生懂得了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和作用,而且能非常直观地回顾知识架构和其中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系,这无疑提高了小结环节的有效性。

图5 七年级英语课堂小结环节中的思维导图板书

二、思维导图在作业中的妙用

思维导图是人脑表达自己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在表达思维时理清思路,把握全局,使讲解和学习流畅自然、重点突出,并且更具有组织性和易于记忆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作为自己的思维表达工具,使自己的思路清晰可视。因此,给学生布置画英语思维导图的作业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做法。同时,给学生布置画思维导图的作业,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小到一个话题或语法点,大到一个甚至几个专题语法的探索,或者一节课、一个章节、一个阶段,甚至是一本书、初中三年的教材的知识,都可以画成思维导图。在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所要涉及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自觉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进行发散性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强化知识树的构建,避免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和“断裂”式的复习方式,逐渐形成有效的复习方法。而且,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潜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把思维导图画得美轮美奂,使自己知识和能力同步得到发展。

(一)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法,使学生有效巩固语法

在实践中,我根据教学的进程和教学的需要,给学生布置适当的画思维导图的作业,方法都是给学生核心词,明确总体要求,其他随学生自由发挥。比如学习了一般过去时,我的周末作业就布置学生以“一般过去时”为核心词画思维导图。当学习了多种时态之后,我就布置学生以“时态”为核心词画思维导图。如图6和图7。

图6 学生作业――《一般过去时》思维导图

图7 学生作业――《时态》思维导图

从上面两幅图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时态的概念、结构以及所涉及的词形变化的知识都梳理得有条有理,虽然归纳得不是百分之百的完美和正确,但是足以证明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更重要的是,通过此类作业,学生对该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能有效巩固语法知识。而且,学生能在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分析、总结、梳理和归纳,从而逐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用思维导图归纳学习内容,使学生减少遗忘、找准复习重点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学了新的模块就忘了旧的模块学了什么,然后整册书学完了但却数不出学过了哪些主要的知识,这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因此,在新授课后,我通常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把该课的主要内容“画”出来的作业,以便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教材,熟悉教材所涉及的话题、该课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句型和语法,同时引导学生懂得该课的复习重点是什么,做到复习时有的放矢。

图8 学生作业――七年级下册Module 9 Life History的思维导图

从上图可见,以图的形式呈现一课书的重点,既直观、扼要,又充满趣味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完成此类作业的过程中,必定要阅读教材,并学会判断内容的主次,这就促使学生认真地阅读、思考、分析。当作业完成的时候,学生已经在脑海里“过了一遍”该课的学习内容,对防止遗忘、把握复习重点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学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篇11

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有4个基本的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

现在在医学、农业、工业、气象、管理等各个领域,思维导图都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美国《时代周刊》曾评价托尼・博赞“对头脑的贡献就像霍金对宇宙的贡献那么大”。波音公司在设计波音747飞机的时候就使用了思维导图。据说,如果使用普通的方法,设计波音747这样一个大型的项目要花费6年的时间。但是,通过使用思维导图,他们的工程师只使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波音747的设计。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

1.脑科学基础

随着脑科学的研究深入,人们认识到人脑的两个半球有不同的分工,左脑负责逻辑推理,语言,数学等语言性思维,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等特点,右脑负责抽象,图像,颜色,空间等非语言性思维,具有不连续性、弥散性、整体性等特点,因此,左脑又被称为思维脑,右脑又被称为创造脑。由于大多数人习惯以右手为主,这就造成左脑较右脑得到更多的刺激,产生更多的神经突触连接,这种左右脑不平衡的发展和不协调的工作使人脑的思维能力大打折扣。

“左脑+右脑”的“全脑”思维模式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模式。脑科学研究发现,目前人类右半球的开发和利用非常有限。思维导图利用“左脑+右脑”的“全脑”思维模式,有利于激发大脑的潜能,并使大脑平衡协调发展。

2.认识心理学基础

结构性知识也称理性知识,是指某一领域内各概念如何相互关联的知识。结构性知识将陈述性知识整合成有用的知识结构。认识心理学认为,知识的本质在于概念和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与一般的线性笔记相比,思维导图不仅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而且色彩丰富、富于变化,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联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应用思维导图学习时可使大脑兴奋区域增多,建立多条神经通路,使知识的学习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痕迹深且多,这样学习效果就会提高。教学实践说明初中生对画思维导图这种新颖的记笔记的方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它使记笔记的过程成为学生创造的过程,不再只是教师板书的复制。在学生画思维导图时不仅注意力高度集中,而且需要对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和梳理,这样不仅对知识内在的联系体会得更加深刻,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学会了如何使知识形成有组织、有意义的整体,这样在总复习时学生就能自己归纳知识框架,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了。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应用于教师的板书设计和学生的课堂笔记

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都要涉及板书问题,板书是教师利用文字符号和图表等形式,简明扼要地呈现教学要点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做好课堂笔记将有助于有意注意,提高记忆效果,改善学习质量。无论是教师的板书,还是学生的笔记,都应追求概括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的板书设计和有效运用,以及学生良好的笔记方法,无疑将会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使学生尽快学会画思维导图,教师首先对思维导图的历史、应用,及效果进行介绍,然后由教师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板书,示范思维导图的画法,并鼓励学生学着用思维导图完成笔记:在教师引出这节课的题目后,带领学生画出本节课的主题,即思维导图的中心图,主题下包括以下大标题:就由思维导图的中心图发散地画出几个一级分支,并用不同颜色的曲线表示,在曲线上写上能够说明此主题的词语。根据教学内容,一级分支下面还可画出更多级的分支,将相关教学内容的关键词写在曲线上,教学内容完成了思维导图也画完了。经过大约6课时的训练之后,就可以由学生独立归纳课堂笔记。这样学生的笔记就是由一个个的思维导图构成的。

有关“酶”的思维导图

让学生来制作思维导图,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另外,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使他们体会、观察到知识间的关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目的。

在学生熟练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画法之后,教师可把一章或一个单元的教学主题(如标题)作为一个思维导图的主题。随着单元教学的进程指导学生逐渐完成这个单元的思维导图,一般需要在1张八开纸上完成(如图)。平时教学中某一章或单元的知识往往需要几节课甚至十几节课才能完成,学生按照传统的方法记笔记,往往感觉知识非常零散,如果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开始就抓住了学习的中心,围绕中心层层展开学习,不断完善和补充思维导图,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了,这个单元的思维导图也就完成了。思维导图式笔记使与某一学习单元相关的知识及知识之间的关系清晰的表现出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应用于教师的复习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复习

最初的一段时期内,每节课前的复习提问教师都要求学生先阅读上节课的思维导图,然后再回答问题。目的是使学生体验到应用思维导图复习既快捷又易抓住重点。由于每个学生的笔记都具有自己的个性,而且比较美观,他们非常愿意在课后应用它进行复习。这样2~3个月下来学生就养成了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后复习的习惯。这样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在期末复习时,学生需要参考平时的思维导图,将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并找出各章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重新画一个更加概括性的思维导图,反映出一个学期的重点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性,这一过程一般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启发。然后在这个思维导图的统领下用好每一章的思维导图。以达到完善知识结构、温故知新、查漏补缺的目的。这样复习课中学生参与的深度大大增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落到了实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四、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1.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以往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常会对各章节的内容前后联系缺乏认识,不理解各章节作者编排的思路,总感觉学到的东西不够系统连贯。通过学生自己构建思维导图,对所学内容进行有序整理,促进了知识的系统化,有助于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掌握各章节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内化,从而建立一个有效的、生长的知识系统。

2.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思维导图,往往是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无限的想象,在它的产生很多相关的不同分支,然后再不断地向外扩散,这就是人脑的自然放射性思维。因此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有助于人们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探索,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关键步骤。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和思维的有效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将头脑中的想法外画在纸上,并用线条将其连接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助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使学生思路清晰,有利于开发空间智能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篇12

优秀的教师会把一些专业的学科理论,近段时间学科的发展动向,以及他们认为比较优秀的教学案例放在网上,能在线播放,供教师观看。大家的思想在这里碰撞,经验在这里分享,能力在这里提升。教师每时每刻每处都能充分领略开放、民主、互动、协作、支持所带来的成长喜悦,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研修”“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共赢。

2 政治教学与社会和生活如影随形

社会热点和学生身边的事例也可以成为思品课德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是学生看见的、听到的,所以容易受到熏陶和感染。教师要从社会时事热点和学生身边的事例入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首先,课堂讲课素材要尽可能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从学生关心、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因为所举的例子都是学生亲身体验的,所以学生倍感亲切,觉得有话可说,课堂上讨论起来也是条条是道,甚至不乏真知灼见。课堂上学生提的“为什么”特别多,气氛特别浓,连平时最不爱讲话的学生此刻也按捺不住而举手发言。这样,学生的个性在得到张扬的同时,品德与行为也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塑造。

其次,教师也要适当引入一些社会时事热点问题。用热点阐释观点,让学生去判断,去讨论,懂得哪些事该做,是正确的;哪些事不该做,是背离道德底线的;哪些现象值得发扬;哪些现象要批评,及时地进行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3 利用思维导图的科学功能

3.1 思维导图无与伦比的价值

思维导图,亦称心智图,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表达发射性思维,简而有效。专家称此思维工具图文并重,具有革命性、突破性,其表现技巧,展示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明确,相关的层级图表现精工,记忆链接顺畅,抓住了思维的规律,挖掘了思维的潜能,充分运用了左右脑的优势,功能强大,堪无其匹。

3.2 使用思维导图,知识网络的构建快捷有效

资源整合是思维导图的显征,在绘制和整理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在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拓展的时候,学生能够迅速找到核心内容,再通过关键的词语和表达这个关键词语的符号与图,然后用颜色鲜艳的线条或者数字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整理进行完整再现,形成独特的、有系统的丰富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把丰富的知识浓缩为一张图示,宏观储备,微观示现,两个层面,一个整体。知识经过这样的形象化、系统化、直观化的加工,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全面的优化;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十分集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盎然有味。比如在构建整个思想政治的必修模块中,首先绘制思维导图,同时对于某一具体的知识范畴进行微观定位,这样学习的内容就在头脑中一目了然。

3.3 使用思维导图,强化记忆,兼顾统筹,灵活复习

思维导图这种思维工具,它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能够加强记忆,增进分析,强化比较,能够将所有的知识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理清思路有条不紊。思维导图将思考过程可视化,它构建的知识网络品质优良、脉络清晰。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程序性知识;无论知识储备有多么庞大,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知识再现的过程都能够从微观层面上准确定位。因此,学生的成就感随着学习方法的改善逐步增强,彼此增益。

4 实践教学的意义

4.1 感受深刻

慧人慧语中说:“道德是教育的中心思想,做人是做事的主要内容。”前一句说明思想政治的重要,后一句说明实践的重要,因为做人就是实践的具体的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参加实践活动中丰盈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陶冶情操,洗涤心灵,感染精神,唤起爱心,增强责任感,提高洞察力,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4.2 激发豪情

作为一个有抱负的人,志须如宇宙恢弘,心要似莲花高洁。而这种豪情,需要实践的激发。实践过程中团结合作、群策群力、百舸争流、奋勇前进,对团队精神、集体意识以及个人成长的培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4.3 锻炼能力

在教室外吸到的空气,总要比教室内的新鲜;在实践中得到的感受,总要比课本中的丰富。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了不惮劬劳、不惧艰辛、一往无前的勇气,促使他们得到锻炼,勇于开拓,提高能力。

4.4 培养爱心

深入社会,感受生活,接近大众,关注民生,参加过环保实践,就会懂得保护环境;进行过奥运宣传,就会有民族自豪感,就会对国家充满奉献之情;进入过老年公寓,就会对年迈者、对鳏寡孤独生起怜悯之心;看到过山区的贫苦现状,就会受到震撼,就有努力求知,将来救助贫苦大众的思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5 让正确的社会思潮在校园散馥流芬

校园环境的优化,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正确的社会思潮,主流舆论的正确,这一切都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改善着学生的认识,促使着他们的心灵更加净化,引导着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文化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文化的本源,思想决定着文化的发展和形成,通过教育的功能,文化又被人们所接受,继而被发扬乃至成为主宰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潮的力量。文化与思想,唇齿相依,如影随形,似响应声,相互促进,彼此增益。

校园文化如果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得到优化,校园文化活动就会干瘪苍白,就会单调无味,就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引领力量,就不能够增强学生的体验,就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陶冶。

6 课堂上灵活多变,进行提问方式的预设

思维导图心得体会篇13

思维导图以其结构明显、层次清晰、直观性强、思维拉动的特征被广泛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高中英语语篇内容比较复杂,需要体现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获取,学生在学习中既要针对知识概念的掌握,又要关注语篇的整体意义,使得更多的语篇阅读与理解在知识概念的掌握中不断得到推进,而思维导图的运用恰恰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可能。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是由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学者东尼博赞所创设的,它是大脑思维的外化,具有让大脑通过一种独特的方式,对大脑整个范围皮层结构进行驾驭,然后再通过符号、箭头、数字等信息源外显出各种生动而形象的隶属关系的结构图。由于通过导图结构的反馈,人的学习思维便有了不断的活动标向,容易重新并反复修正学习内容或过程,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思维导图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二、高中英语习中思维导图运用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

对思维导图教学的运用,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特点,让学生能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出发,既要遵循教材文章的内容,又要突破教材的限制。让学生有发挥个性和潜能的机会,并自觉形成搜集素材信息的习惯与能力,思维也将会逐步得到拓展,知识的掌握能力得到提高。

2.综合性原则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绘制导图,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动手、动脑、温故知新,并有所创造,通过听、说、读、写的信息输入和输出,稳步提升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等综合性能力。

3.规划性原则

为了掌握系统的知识信息,学生要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构建英语知识信息中心与层次知识的联系,那么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就要根据英语材料的情况和实践需要,进行知识信息的组织、分析、搜集、整理、思考等活动。实现整体的布局和规划,才能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思维导图,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必将培养学生有序的规划能力。

4.理解与记忆原则

思维导图具有工具性的作用,能够有效打开学生组织语言的思路,并且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形象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所以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强化信息的记忆,增强了英语学习的理解能力。

三、高中英语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

1.自主阅读与分析

确定阅读语篇,如高中英语必修4 Unit 2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语篇的结构,然后通过经验和技巧快速阅读文章,实现对文章信息的大概理解,促进学生文章阅读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其对语篇整体结构的全面分析。快速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语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进一步讨论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绘制思维导图。由于文章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可以畅想自己的见解,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展开交流或演讲,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有效掌握知识很有帮助。

2.信息的深层理解

通过自主阅读与分析,学生对文章的整体会有较全面的了解,知道了上例文章叙述的是关于袁隆平对世界水稻事业的贡献以及个人生活中具有的道德品质。作者首先以科学家和农民两个身份的联系,逐步进入农民科学家立志于农民事业、扎根于解决农民生活的重要资源――水稻的研究,并为全世界解决了水稻科学发展的课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满足于科学家的荣耀,而是以高尚的情操,对待朴实的生活。

3.掌握词汇与句式要点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从宏观的视野进行理解,分析文章的结构、段落、写作手法、写作风格,促进写作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还要对文章的核心词汇与语句进行剖解,通过融会贯通、联想记忆等活动让学生获得词汇与句式举一反三的效果,根据需要,把文章中的重难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连接并得以呈现,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