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体会实用13篇

社区服务体会
社区服务体会篇1

1 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是药学人员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的技术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依从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1]。药学人员医学、药学等专业知识的水平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基础,而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是开展药学服务的保证。所以,加强药学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做好药学服务的根本。

2 社区药学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向导,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单位。社区药学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药物仍然是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方法和手段,随着民众防病治病意识的增强和自行用药现象的增多以及OTC药品的普及,如何保障患者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了解更多的保健常识和用药常识,也是民众目前的一个迫切需求。开展社区药学服务,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是基层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

3 社区药学服务体会

本院地处大连市金州区,属县区级二甲医院。区内六个行政街道,本院在三个街道设立了卫生服务中心。虽然本院在人员配置和药学服务水平上都不及市级三甲医院,其开展社区药学服务还有很多困难和不具备的条件。但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向导的服务理念,迫使本院的社区药学服务向着居民的需求转变。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初期,本院的药学服务只是被动的咨询服务和常规的收方发药,与医院药房窗口服务不同的是开放式服务。就诊患者不多,使得药学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患者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了解他们的需求,尤其是患者对药物预防、保健、治疗及储存等方面常识性的知识大都知之甚少,甚至存在很多误区,而患者需要得到帮助,使本院药学人员感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开展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几年的社区药学服务工作,药学人员始终是边学习、边服务、边摸索、边提高,倾尽所能,满足医患的药学服务需求。

传统的药学服务模式使药学人员给患者留下的印象,就是只会收方发药,至于合理用药,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等药学专业性问题,患者往往更信任医生的指导。获得患者和大众的信任是开展药学服务的第一步,为了迈好第一步,药学人员首先是提高自己,加强药学人员的队伍建设。通过经常举办各种学习讲座,提高药学人员的职业修养,服务技巧和服务技能。当给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时候,药学人员要主动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当患者提出疑问时,要停下手中的工作,专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平视患者的目光,使患者感受到药学人员很重视他提出的问题,以及药学人员对他的尊重,从而患者也会尊重药学人员,信任药学人员,增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所以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解答患者疑问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使用专业用语,应采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这样患者就不会由于听不懂药学人员的专业语言而产生尴尬,紧张和失望情绪。平易近人是药学人员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当遇到药学人员不能确切回答的问题时,药学人员不能敷衍患者而是要表示歉意,并记下问题和患者的联系方式,随后带着问题查找资料或请教专家,无论结果如何,药学人员都要积极主动地给患者一个回复,并随时收集明确、可信的药物信息,建立医院局域药物信息网,实现医院药物信息资源共享。对于街道内常驻的老年患者和慢性患者,药学人员采用电话回访和家访的形式,询问用药效果,提醒注意事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药学人员应建立用药档案,以保证患者能系统的、长期的合理用药,同时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主动的药学服务方式,使患者及其家人真正感受到了药学人员对生命的关爱,对患者负责任的态度和意想不到的药学服务,从而赢得了住地居民对药学人员以及卫生服务中心的信任,使得就近就地看病的患者增多,方便了患者又有效地缓解了本院门诊的就诊压力。实现了设立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初衷。

目前药物仍然是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主要手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人口也逐年提高,老年病、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医疗行为中占有的比重也逐年提高,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但为居民尤其是老年患者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了就近就地就医的便利,主动的社区药学服务又有效地改善和解决了老年病、慢性病患者在长期用药过程中以及医院药品售后服务的一些问题,如看不懂药品说明书的问题,用药期间加减药量问题,用药期间出现不适反应的问题,用药依从性的问题等等。就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以墙报和讲座的形式进行科普教育,提高居民安全用药常识,为有效、系统、合理地使用药品提供了保障。主动的社区药学服务,使辖区内老年病,慢性病的复发率明显降低,使这些患者切身体会到了用药依从性的重要。

县区级医院受地域文化和药学人员专业水平的限制,以及由来已久的临床医护人员对临床药学服务的偏见,使这个级别医院临床药学的开展遇到许多阻力,医院药剂科现在的核心工作仍然是保障药品供应,调剂发放药品为主,被动咨询服务为辅。目前国内真正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县区级医院少之又少。而社区药学服务较之临床药学服务来说,由于服务的内容有所不同,服务对象侧重点不同,社区药学服务主要是药学人员直接对患者服务,临床药学服务主要是药学人员通过医护人员间接对患者服务,从而决定了社区药学服务较临床药学服务对药学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相对较低,启动和开展相对容易。通过社区药学服务的开展,对提高药学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修养、服务技能和技巧,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是基层医院转变药学服务模式,顺应医疗制度改革的方针,是基层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

社区服务体会篇2

学校在假期里安排了为社区服务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因为这能够锻炼我们的社会实践本事。经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体验到了生活的充实和乐趣。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中认清自我的位置,同时我也能对自我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在实践过程中,我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期望在以后学习生活中能对自我的不足和短处有个提升和弥补。

平时生活在学校中,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学习使我们对社会了解和体验不深,假期里,我们的时间相对的充裕了许多,我们被允许做更多的事情。所以这种假期的实践活动就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因为它既能够帮忙我们看到更大的一个世界,又能够让我们度过一段完美的时光。,而这次新课改使我们有了这样的机会。

我在活动中参与的是清扫小区和发一些健康知识的传单,在发传单时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是冬天,又逢过年,所以发的时机不太适宜,有时只是默默地发到人家手里,我和几个同学在小区的的黑板上做了一期板报,这也锻炼了我们的信心和本事。板报的主题也有关过年,使我们的社区服务活动也显得“年味”十足。清扫小区的任务是我和几个朋友一齐完成的,我们分工合作,互相帮忙。临近过年,地上的鞭炮皮和花炮壳很多,我们和看门房的老大爷一齐去清扫,附近还有个锅炉房,喷的地上全是灰清扫起来很是费劲,但我们还是坚持每一天打扫,院里的老人也有时夸我们干得好。在实践中我们碰过壁,吃过苦,流过汗,但我们认为是值得的。有时闲暇之余我们几个也互相交流下心得体会。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我觉得我们丰富了精神涵养,提高综合素质,不再是以前一味靠父母而自我不珍惜劳动成果的小孩了。过了一年,我们都已成长,已是即将花季年龄的青年了。我们身上的担子又多了分职责和义务,我们也能为服务我们的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高中,是告别过去的无忧无虑,展望未来的期望辉煌的时候。面临新的抉择和挑战,我们要不懈奋斗,不为自我留下太多遗憾。这次短暂而充实的实践为我们走向社会,面向未来起到了桥梁作用,纽带作用。这是我宝贵的财富。

此刻我们的学习科目——数学、物理、化学、都要经过很多的实验来得出最终的结果,能够得到我们原先不明白的一些东西。仅有做了实践才能得到这些道理,不是吗?1978年,中国共产党说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都证明,仅有真真正正的去实践过,才能的出真道理。“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仅有实践过,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成为祖国的栋梁。

优秀社区服务心得体会500字范文2

在假期里,我参加了许多社区活动。我十分喜欢参加,因为参加社区活动会给我许多知识,让我们了解外面大千世界的新鲜事。

我们参加过许多活动,在社区看过电影,发过传单,学过剪纸,当过小巡逻员,还慰问过老人。这些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慰问老人的那件事。

那天我们许多同学一大早就明白社区,教师说:“今日,我带你们去慰问一位以前以往当兵打仗的老人。我们安排一些节目给他。”我们这些同学可是多才多艺啊,有的会吹笛子,有的会拉小提琴,有的会唱歌,有的会跳舞。教师还给我们精心准备了一首歌,让我们大合唱,这首歌的名字叫《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练了一遍又一遍,最终练熟了。大家都高兴的去了。

到了那,仅有爷爷和奶奶在家,我们为他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他们都很高兴,还和教师说多谢,说多谢党还能记住他们,他们好感动。我们也跟爷爷和了影。我觉得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党对退休老兵的关心,社区教师对退休老兵的关心,社区教师对社区人民的关心,我被深深的感动了。

还有一次活动给我的印象也很深,就是剪纸。教师告诉我们剪纸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在很早的时候就有剪纸的作品了,在以前,剪纸的工艺是家家都会的。他们在过年的时候,自我做一个剪纸,贴在窗户上。这多美啊!我在社区里学会了剪纸,还剪了一只小兔子和一只蝴蝶。我回家让妈妈看,妈妈还夸我心灵手巧呢!

我真喜欢参加社区活动,因为参加活动我能学到知识,还能了解世界上的各种奇异、新鲜的事物。我觉得天竺社区就是我校外的学校,交给我文化和知识。

优秀社区服务心得体会500字范文3

社会接轨的黄金时期,如何从学校生活向社会现实过渡呢?这是一个摆在当今高校大学生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20__年4月21日,对___药高等专科学校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学校__系与东城街办玄妙观社区“大学生党员进社区”服务基地揭牌仪式在社区隆重举行,开创了中国高校校地合作的创举。这对于大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供给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对于社区而言,这也是引进高素质人才,促进社区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校地合作系列服务活动,有利于创造学校、学生、社区三方共赢的局面。

虽然,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就对社区有着浓郁的情怀。但毕竟只是在农村,人烟稀少,感受不到那种浓浓的社区氛围。第一次真正接触社区是在2011年4月30日,那天学校医疗系团总支组织了医疗系09级预备党员、推优对象及10级部分助学金获得者前往东城街办玄妙观社区进行系列服务活动。

春晚的荆州,阳光明媚,春意盎然。那天同学们早早地来到东城街办玄妙观社区服务基地,对社区雅园巷等地进行清洁大扫除。幽深的巷道,青葱的藤蔓,杜鹃的啼鸣,多么祥和而温馨的农家小院啊!翠绿的柳条,留下零星点缀的路面,路的两边在长满了杂草,路的中间不时见到一些生活垃圾,一切不尽然。

听说有人自发前来进行义务劳动,引来了不少居民的观看。当他们得知这是一支来自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党员队伍时,他们惊讶之余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因为眼前的一幕幕令他们无法相信这是当今大学生党员所做的——发臭的污水,蔓生的野草,琐碎的生活垃圾……这些居民平时都敬而远之的东西,这群孩子却把它们打理的井井有条,呈此刻居民面前的是干净整洁的路面,优雅温馨的社区环境。

“你们先休息一会儿,让我来吧!”一位老奶奶激动的说,“以前我从这儿走过,都会为如何趟过这潭污水而发愁,此刻好了,再也不用为这事发愁了。”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打破了往日的幽静,院子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一个、两个……更多的居民自发的投身到这支特殊的队伍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从居民的不舍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我们的寄托!

“感激学校,感激医疗系领导培养出了这么优秀的学生,”社区主任激动地说,“我们必须会为你们的成长供给力所能及的帮忙,让你们从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增加社会实践本事。”我作为随从记者采访了部分居民,从他们的交谈中得知,他们对大学生党员进社区进行系列服务活动反映良好,他们期望这项活动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期望能与更多的大学生党员交流,学习和借鉴当代大学生党员先进的思想和理念,进而推动社区的发展。

从社区出来,我不由的坚定了一个信念:我要投身到社区的服务中去,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为社区的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投身到社区的实践中,去磨练意志、去锻炼本事、去感知社会生活的万象,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坚持大学生党员进社区进行系列服务活动,不仅仅能够促进大学生党员进社区的长期化、规范化、阵地化,还能够促进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并且对推动社区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创造学校、学生、社区三方共赢的局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与社区共成长,将伴随我的大学生活,我将珍惜这次难得机会,创造无悔的青春!

优秀社区服务心得体会500字范文4

今年春节前,社区通知我帮忙物业的叔叔贴春联。这次活动虽然仅有短短的两天时间,我深深的感到了:最好的志愿者就是最不怕吃苦的人。他们在帮忙别人的同时也欢乐了自我。

最大的感受是为别人服务不能怕吃苦。年前正赶上降温,中午都零下二十度。何况早晚了。我和章叔叔一组,他负责拿春联,我负责拿胶带粘。所以不能带手套,手冻木了就抄袖用自我的胳膊暖暖,或者使劲的搓搓等手有了知觉再干。章叔叔看我实在太冷了劝我说:“要么我给你换个扫雪的活吧,还能暖和点。”我坚决不一样意,为社区服务是我自愿的,怎样能挑肥拣瘦的呢?再说了做什么事都需要坚持呀。“四川灾区的志愿者哪个怕苦?哪个怕累了?”我心里一次次鼓励着自我,坚持着干下去。

看到一个一个的单元门换上了新装,出出入入的住户都很高兴,有的说:“过年了,真有节日气氛。”有的对我们说:“你们辛苦了,多谢你们。”73号楼的三单元的王阿姨还把我请到家里暖和暖和休息休息。我们也十分高兴。深深感受到为别人服务能给别人带来欢乐,欢乐的人们回报给我们的是更大的欢乐。这种真心的回馈不是钱能买来的,也不是社会地位高人们逢迎来的。是一种朴素的、真诚的、友善的流露。

优秀社区服务心得体会500字范文5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我们都会有自我的心得体会,把自我在一段时间内做的事总结一下,内化成自我的经验是在工作和学习中很重要的事情,。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进取参加劳动。__曾在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经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当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我。劳动中,我明白了许多自我的不足之处。

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并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终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齐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仅有自我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我的不足。工作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仅有自我体验了才会明白。自我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仅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经过自我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我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一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

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所以,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必须要让父母过上幸福欢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

社区服务体会篇3

其次,要多下小区,深入群众,关心他们的方方面面,随时了解社区每一位居民的生活情况,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多和居民交流,正确的引导他们的思想,关心他们的点点滴滴。

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就业和社会保障则是人民生存的根本,社会保障制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也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只有人民的生活有了保障,社会才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就业、社会保障、和谐劳动关系事关人民群众的“三最”问题。在这方面,xx在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的目标。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劳动保障系统作为政府民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任务更加艰巨,责任也更为重大。而我作为直接和百姓接触,传达政府政策的最基层工作者也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社区服务体会篇4

1 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

1.1制定社区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及所属医院的性质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制度、社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及各室工作制度等)和岗位职责(如社区卫生服务站岗位职责、全科医生、全科护士职责等),并把社区医务人员的姓名、职称及社区的服务功能项目公布上墙,使社区居民能了解该社区的技术力量与服务范围。

1.2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管理,规范服务行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每半年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与考核,竞争上岗。定期开展专家进社区,健康大课堂活动,为社区居民讲解医学保健知识和进行健康查体。

1.3 加强社区信息系统的管理

把社区居民的个人健康档案与家庭健康档案管理微机化。认真做好社区调查工作,进行专人定期的社区慢性病人随访,并进行慢性病电脑数据库专案管理。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站,把医院专家请到网站里来,在网站里设立专家门诊室。

1.4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改善服务态度

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一种提供居民卫生服务的机构,强调文明行医,方便社区内居民,使群众满意。近两年,已开展健康教育讲座20余次,健康查体11万余人次,深得患者家属和社会得好评。全科医生主动深入家庭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提供持续性的医疗服务,实现了小病在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了居民大部分的健康问题。每季度组织对社区居民进行满意度调查,协调好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工作。

2 体会

2.1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措施。 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条件下,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和目标,就必须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计划、实施和评价的管理。

2.2 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

通过建立各种规程、制度、标准等,使管理职能的施行规范化,提高了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和协调的力度,使社区卫生服务改善服务态度,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取信于民。通过问卷调查,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后,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2.3 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有利于居民的病案管理

社区服务体会篇5

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丰台区在16个街道全面构建起网络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一)梳理管理事项

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社会服务管理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管理事项落实到网格化工作中,对 “人、地、物、事、组织”进行服务管理,掌握基础数据、反映群众诉求、提供社会服务、管理实有人口、协调城市运行、维护治安秩序、排查化解矛盾、落实矫正帮教、指导安全生产、引导社会参与。

(二)划分单元网格

以信息共享、资源整合、网格统一、方便管理为原则,各街道以社区行政边界为基础,按照实际情况自行划分责任网格,网格最大不突破社区范围,实现无缝对接。一般考虑社区党支部范围、居住小区、功能区、大型单位等因素划定网格。

(三)落实“网格五员”

下沉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整合基层管理力量,将工作延伸到网格,将任务落实在网格,将问题尽量解决在网格。建立岗位责任制,逐一明确在网格的工作人员及岗位,并以实名制方式挂牌公布。社区书记和主任作为社区范围内网格工作的总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社区内所有网格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每个社区划分若干网格,根据具体情况在每个网格设“网格五员”,即网格管理员(格长)、网格助理员、网格派驻员、网格督导员、网格信息员,各司其职,负责网格内各项具体事务。

(四)构建指挥平台

以 “网格五员”日常巡查、问题发现、前期处置为基础,以信息化系统为依托,构建 “区中心-街道分中心-社区工作站”三级指挥平台和“区级-街道-社区-网格”四级管理流程的工作模式,即“三级平台,四级管理”运行机制,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疑难区级协调”。

一是网格层级。以“网格五员”日常巡查处理为基础,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尽量将问题解决在网格之中,网格层面无法解决的,利用“社管通”上报至社区平台。

二是社区层级。每个社区建立“社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平台”,负责处理网格上报的一般问题,并协调社区内的执法力量、各类协管人员、社会单位及其他相关人员等各种力量配合处置。社区层面解决不了的重点问题,及时上报至街道分中心平台。以“网格五员当时解决”与“社区协调解决”为保障,做到“小事不出社区”。

三是街道层级。每个街道建立“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指挥分中心”,负责辖区内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及时处理社区上报的各类事件,并下达街道各相关科室处理,指导社区做好网格管理工作。同时协助和监督职能部门处理各类事件,建立综合管理执法制度,通过集中办理、联合执法和综合整治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对确实需要区属职能部门协调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上报区级平台进行处理,实现“大事不出街道”。

四是区级层级。区级建立“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心”,负责接收各街道上报的疑难问题,并派遣至各职能部门。区各职能部门建立平台终端,与区级平台对接,负责接收区级平台派遣的问题,按办理时限及时处置并反馈。

(五)搭建“3+1”信息平台

在原有数字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拓展系统功能,建立社区、街道、区三级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和网格“社管通”终端(即3+1模式),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日常工作提供信息化手段,形成流程清晰、实时动态、互联共享、数据完善的信息系统。

(六)构建基础数据库

建立管辖区域内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涵盖“人、地、物、事、组织”五位一体的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数据库,重点完善 “人、房”数据信息,建立人口、房屋和事件数据关联关系,实现“人房关联、以房管人”。数据库将依托于丰台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时向各专业部门抓取相关数据,并向网格管理工作提供共享数据资源,实现各部门、各街道、各社区按照不同权限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存储和共享,为日常工作提供管理依据。同时,通过“网格五员”的日常采集,逐渐构建、完善各种社会服务管理信息数据,建立起长效更新机制。

(七)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规定问题处理权属和处理时限,实行定量监督评价,通过各部门、街道、社区的社会服务管理问题的发现、报送、派遣、处置和反馈等情况的实时监控,信息平台自动生成对区域、部门、岗位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效能评价数据,为效能考核提供依据。同时根据问题发生和处理情况,实现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查询和综合分析,为决策提供服务。

(八)整合相关系统资源

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政务信息共享系统、综治维稳图像监控系统、3G视频实时传输系统等信息系统功能,为各级网格化社会服务工作提供应急指挥、实时监控、资源共享、分析决策等辅助管理,同时将96005丰台区环境热线和12345北京市非紧急救助热线平台与其对接,实现群众诉求的及时接收和解决,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作用体现

(一)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精细化

依托地理信息技术,做到网格之间衔接无缝隙,从而达到管理区域无缝隙。在“网格五员”摸清网格内人、地、物、组织的各类底数的情况下,通过系统数据库的辅助,在日常工作中实现常态化、全天候、精细化管理,将社会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二)实现社会服务管理资源整合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整合了区级主管部门、街道、社区的管理资源,促使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服务管理力量下沉,按照责任制原则组织起来,既能明确职责,充分发挥各级部门职能,避免职责交叉和管理空白,又能做到社区网格内定责到人,健全责任制。

(三)实现社会服务管理标准化

做到对社会服务管理事件处理的标准化,按照事别进行分类,规定事务处理的主责部门、处理时限等,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对社会服务管理事件处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督促,不办理完成不能结案,做到“事事有回音,事事有记录”。

社区服务体会篇6

1社区服务中护理工作的特点

1.1工作环境不同

社区服务护理工作环境医院大不一样。在院里活动的主要成员是以医护人员与患者为主,而在家庭是以家庭成员为主;在医院一切设备都是以治疗为目的。在家庭主要以生活为目的;在医院有利于治疗活动的各种规章制度制约医患活动,在家庭主要是个人或家庭的生活习惯指导家庭成员活动。

1.2工作对象不同

在医院护理服务对象是分成不同专科的一组患者,家庭护理服务对象是一个患者或家庭的全体成员。

1.3工作内容不同

在医院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并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实行分级护理制度。在家庭护理中除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外,还要对家庭成员进行家庭护理,保健指导和咨询工作。

1.4工作条件不同

从物质条件来讲,在医院护理工作中所需的一切仪器、设备、用品比较齐全,在家庭护理中目前还达不到医院的条件,从技术条件讲,在医院随时有上级护师知道,在家庭就不如医院方便。

1.5管理方法不同

在医院护理作是按病区、分专业进行管理的,在家庭就不能按专业进行管理,只能按区域进行管理。

2社区队伍对护理活动提出的要求

全面的熟练的掌握护理知识和技术:在医院由于分科过细,护理人员更多的掌握本专业的护理,而在家庭护理服务中,一名护理人员可能同时负责内、外、妇、儿等几个专业的患者护理。所以要求从家庭护理的护理人员,要全面的熟练掌握全部护理知识和技术,如同社区服务要求有全科医师一样,要求有全科护士(护师)。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患者在医院治疗所需要接受的各种诊断、治疗和护理技术,茹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吸氧、电子治疗仪等,分别由医生、护理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负责。而在家庭分工就不可能过细,护理人员必须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以便更好地提供服务,并能很好的对家庭成员进行指导和咨询。特别是现在兴起的远程医疗,这需护理人员对有关知识技术有必要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适应社区服务的现代化。

了解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家庭护理工作直接接触的是病人和全部家庭成员。由于各个家庭成员的社会经历、经济条件、政治地位的不同,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不同的个人理想,价值和道德观念、以及不同的生活行为方式要正确的指导和提供要小的健康咨询,护理人员必须了解社会,人文科学知识,这是护理人员与各种家庭达成心理沟通的基础。

更高的职业道德:家庭护理使护理工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性,更多的是护理人员单独的护理活动,而且由于长时间的与固定家庭交往,更需要也容易建立良好感情,这就要求有更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3体会

护士走向社会是医学、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各类需要也就进一步拓宽了。社区服务方式一护理由医院走向社会,符合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同时符合了国际护理学会护士守则中规定的护士的基本任务。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社区护理即丰富了护理学的内容,体现了护理学的特点,也促进了护理学的发展。

有利于科普知识的宣传普及:由于社区护理灵活,不受时间限制,使护理人员有时间对病人及家属宣传卫生知识。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简单的治疗,进行细心讲解,示范及护理,使病人家属对防病、治病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即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也符合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

社区服务体会篇7

1 实施办法

1.1统一思想,改变服务观念,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中心主任挂帅的领导小组,制订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召开动员会议及知识讲座培训,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改变服务观念。动员会议主要对上级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文件进行逐步传达,使护士充分认识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坚定信心,克服工作中困难,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在病区内张贴优质护理服务宣传画,加大宣传力度,改善病房环境,创建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公示服务项目,设立意见箱,收集病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态,不断改进工作,真正做到让病人满意。

1.2改变护理排班模式,保障护理人力

首先,在人力资源组合上做到合理配置,根据社区工作特点,实行弹行排班,将低年资护士作为基础护理的主力队伍,以完成基础护理为主,将高年资护士作为基础护理的督促员,承担基础护理指导和完成落实情况监督工作。全面落实责任护士包干制。针对社区护理人员少的现状,实行白班为责任班,连上一个星期,下一星期负责轮换,责任班负责病人的一切护理治疗操作,实行包床到护,责任到人。护士长每日根据具体情况对护士进行动态分工,做到病人有自己满意的责任护士,护士有自己负责的病人,为病人实施专人、优质护理。护士包干病人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得到病人、医生一致好评。

1.3 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社区工作特点,完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修订护理质量检查标准与方法,修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增加病人对基础护理服务满意调查的项目,增加病人满意度调查次数,了解病人的意见和需求。

1.4加强基础护理,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

病人从入院、住院到出院全部由责任护士负责到底。责任护士07:40~ 11:00,13:00~17:00,每天2次进病房整理床铺,协助不能自理和部分自理的病人进行生活护理。做治疗时,给病人介绍治疗的目的、药物作用、副反应及其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巡视病房,观察液体滴速以及病情变化,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发放口服药,督促并监督病人服药,讲解规律、全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告知不能擅自停药、更改药物和剂量,介绍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不使用呼叫器,护理人员主动及时巡视病房,及时进行宣教疾病、饮食知识、主动与病人交流、沟通和健康指导等工作[3]。中午、夜间由值班护士替代,为病人提供全程、连续、细致的护理服务。

1.5加强健康宣教、康复指导

对病人按需施教,因人施教,将病人的健康教育落实到位。针对本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康复及出院注意事项等内容修订宣教资料;对本社区病人年龄较大,记忆力差的特点,开展以口头或书面宣教相结合的健康教育;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特点,健康教育对象以病人个人和家庭人员相结合,将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和科普讲座相结合。通过发放健康手册、宣传栏、播放影像宣传知识等不同形式进行宣教。定期每月开一次工休座谈会宣传疾病知识,与病人交流,让病人敞开心胸对医护人员讲真话,提出问题及时给予解决,主动关心病人,给予病人安慰与指导,引导病人阅读一些娱乐方面的书籍,调动其积极情绪,主动调节病人的不良情绪,解除其心理压力,促进疾病康复[4]。

1.6出院病人回访制度

对出院病人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及就医动态,如对病人电话随访、家庭随访,与街道居委会联系等多种形式进行随访,病人出院时发放医患联系卡,社区电话回访病人的遵医行为,用药、饮食、功能锻炼康复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等情况,根据病人情况给予指导,并督促病人按时复诊。必要时提供上门服务,护士长积极响应,基本保证了病人在出院3 d内得到护士长或责任护士的再度关怀,病人表示很受感动,纷纷打电话向我社区致谢。

2 效果

我社区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病人的满意度由75%提高到了95%,而且护士的整体素质也明显提高了,主动服务意识也得到提升,责任感增强,服务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得护患关系和谐,降低了护理风险发生率,确保了护理安全。

3 小结

3.1 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通过优化护理后,病人的满意度由活动前的75%提高到了95%,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高,责任感增强,护理服务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患者饮食、睡眠、活动、大小便护理明显增高,通过生活护理的落实,减轻了家属的压力,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拉近了护患间的距离,减少了医疗纠纷和护理投诉,病人对护士的认可度、信任度均大幅度提高。

3.2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优化了护理环节管理[5],明确了护士工作职责,规范了护士行为,激励了护士的创新思维,减少或杜绝了工作中的疏忽,从而增加了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护士的工作性质从过去的被动遵医嘱进行护理操作变成现在的积极主动的和医生汇报、交流所负责病人的病情变化,以掌握下一步治理方案,做到心中有数,以往病人直接找医生,现在找护士的多了,找医生的少了,甚至有时医生还要向护士询问病人病情。

3.3提高了护理质量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通过优化护理后,护士按护理流程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让患者得到了快捷,便捷的服务,护理工作也从简单的完成任务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多方便,全方位的全程护理。降低了护理风险发生率,确保了护理安全。1年来无一例医疗纠纷和护理投诉,促进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我社区护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如目前社区上门服务与患者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相信,随着示范工程的推进,会有更多的病人从中受益,从而达到一个“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 戴冬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基础建设的实践[J]. 护理杂志. 2010(16):1204-1205

[2] 万枫涛. 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作用[J]. 全科护理. 2011(23): 2155

社区服务体会篇8

在社区服务的实习中,我所做的最多事情就是做台账,台账的种类也相当丰富,比如《锦城社区居民志愿者注册表》《十二五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流入人口管理》等等。

台账,就是指摆放在台上工人翻阅的账簿,故名台账。久而久之,这个名字就固定下来了,实际上就是流水账。每到年末,如何去检查这一年的工作业绩,那就是查看台账了。所以,如果想要得到好评的话,肯定就要做好台账。

很多人会认为台账有虚假捏造的成分,就拿《锦城社区居民志愿者注册表》来说,在实习中发现,其实里面很多活动,比如说书法大赛,免费送春联,放花船等等,是真正开展过的,但是在平时没有及时的录入与整理,加上上级要求的任务中,很多时候一个社区活动的志愿者并不需要那么多。于是只有在现有的居民中随便拉人来做登记。

通过实习观察,发现台账完全可以分季度来完成,这样既避免了年底工作的高压,又可以对所举行的活动做详细的记载。比如为社区服务的志愿者们工作上的肯定而不是敷衍了事,随随便便填写几个名字。而且也对工作也有一个积极的认识,年底虽然是总结的时间,但是如果分季度来完成,对自己每一个时期的工作既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又方便看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时改正好开展下个季度的工作。

二、实习中的工作态度与形象

由于在社区工作的人员年龄都偏大,加上社区工作虽然看似轻松,但有着许多繁琐的事情,如果工作态度不够严谨认真的话,那么上班时间穿拖鞋吃东西应该就牵扯到工作形象的问题了。在上班的大部分时间里,你会看到一台一台电脑上打开的是淘宝的网页。当我们这些在社区实习的工作人员在做着台账,研究着在日期截止之前能否完成任务的时候,看见一些工作人员却在淘宝。另外,在社区工作亲民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有一个南工大的老师来办计划生育证书,但是由于居民的一些证件没有带齐,所以被计生主任一直在唠叨。事实上,社区的存在是便民利民的存在,它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群众进行服务的存在。但是很多社区的工作人员却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把社区与居民两者分开了,认为两者的利益无法达到统一,因此在办事的过程中,事事为难居民。殊不知,这也是在对自己的利益进行削减。

在如,在工作中穿衣形象的注意事项等问题,因为社区是我们基层工作的窗口,要面对群众直接了解群众问题的地方。不能说只是在一些领导来视察的时候才西装革履,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到自己的工作形象。

其实,关于工作态度与工作形象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文明规定然后对一些违反者进行一些处罚来解决。比如说,在上班时间严厉禁止吃零食,建立一些对窗口服务的工作人员一些考核制度并且对于这些与群众面对面的工作人员进行一些系统的培训,到年底的时候,可以对做的好的标兵进行适当的表扬与奖励。这样,不仅仅可以激发起大家的工作热情,也可以减少失误和不正确的工作态度。

三、针对工作中的应急措施

通过实习,发现解决问题需要有应急的解决措施,在实习的第一天我看到一对年轻夫妇,因为孩子身患白血病家中实在无力支付高昂医药费而他们又享受不到任何形式的社会救助,他们虽然也尝试过通过新闻媒体来求助,但是新闻媒体对这些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们是在走投无路了才来社区寻求帮助,希望社区可以帮助他们联系到新闻媒体以此来寻求社会上的帮助。但是社区也没有办法,只能说给予一些捐款,但是小额的捐款对他们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由于子女不愿意赡养自己又没办法工作没有生活来源前来社区想申请低保来维持自己的生活的老奶奶。但是由于她有子女所以不符合要求便不能申请低保;再婚女子因为忘记办准生证而腹中宝宝已经七个月面临着高额超生罚款,如果现在补办准生证虽然可能不用支付高额的罚款,但是社区的工作人员则面临着失职的问题。

很多时候,这些问题都没有办法得到真正的解决,如果社区没有办法解决的话可以向上级反映。社会上一群人的利益需要得到保护。社区的作用就是发现问题帮群众解决问题。所以,通过在锦城社区实习发现,可以建立一些诸如保障基金与周围的一些地产或者4s店联合起来,让它们对其进行投资,让一些家庭有困难的群众问题能够得以解决。这样,不仅仅对他们进行了活广告宣传,而且也解决了一部分居民的问题。并且,以社区的名义比个人更加容易沟通解决。

在社区实习期间发现,社区中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不到位,宣传及普及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很多时候只是做一些台账。对社区生活的居民关心不够,自身意识的淡薄,这些问题的解决其实很容易,可以建立一些诸如宣传周或者在小区的一些布告栏张贴布告等形式来解决。但在社区里面,还缺乏对问题的解决性。

在锦城社区的实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孕前检查,锦城社区在今年有一个指标,就是在年末的时候要找到五十对新婚夫妻去做孕前检查。但实际同意前去的只有十对,于是主任给我们每个人下达了一个小指标,就是每人去拉十对学校里的学生或者老师去做孕前检查,还指出,如果你们做的好我会给你的实习报告写上好评。因为在五周的实习中我们每件事情都有认真完成,这样的一句话无疑是伤透了我们的心,但是面对主任的要求,我们又无法直接去拒绝,我们只是前来实习的学生。虽然觉得这个要求很无理但是我们也只能委婉的说我们会尽力,但是不一定保证结果。这个时候我想到了在实习之处老师说的一句话,我们前来实习时接触社会的第一步,也是让我们转变成为社会人的第一步。在这过程中一定要多思、多想。努力以最积极的姿态与面对每一天的实习,认真完成布置的工作。所以,在未来社区的建设方面,应该是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新型社区。所以,我们要立足于实践,不断完善社区服务。

基金项目:

社区服务体会篇9

【范文二】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xx曾在八荣八耻中明确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服务人民为荣。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

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后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因此,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

从这次劳动中,我还明白了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得认真负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所得到的和所收获的经验和价值是值得学习和珍藏一辈子的。

【范文三】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

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

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

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范文四】

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的里程碑,作为基层党组织,xx社区党总支从抓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入手,抓班子,强队伍,注重基层党支部的管理、教育和培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创先争优工作的开展,促进了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提升了社区的工作水平。我们通过调研提出承诺、宣誓承诺、公开承诺、认真践诺,对不符合实际、达不到标准的承诺事项,进行调整和修改,坚决杜绝了走过场、流行式的不良现象。

今年4月份以来,社区按照区委、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全面深入地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全体党员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

创先争优活动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行动迅速。按照上级要求,我社区党总支部于4月16日召开了“创先争优”动员大会,制定了实施、安排与,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以“增强服务意识,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为主题的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以为民服务为核心,为争创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二、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社区党总支部根据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实际,以当前的中心工作为目标,从社区维稳、计生、矛盾纠纷、困难救助、下岗失业人员服务、小区物业管理及处理空发事件等为民办实事工作着手,将创先争优工作逐步推向深入,突出了争创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争创特色,通过开展“五关爱五帮助”、实施“五心”工程活动,引导社区党员争做“五个模范”(勤奋学习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争创佳绩的模范、促进和谐的模范)。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在建设文明和谐社区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打造平安型和服务型社区,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

三、党组织和党员认真履行承诺。社区组织党员完成了承诺公开并上墙公示。对不符合实际、达不到标准的承诺事项,进行调整和修改,坚决杜绝了走过场、搞行式的不良现象。社区党支部将辖区内的重点纠纷、棘手矛盾、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因人因支部进行了分解,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承诺事项,填写《党组织公开承诺书》。党员根据自身承诺的内容,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认真履行承诺,在争创活动中,每名党员都很好地践行承诺,起到“五带头”的作用。

四、创先争优活动初见成效,党员群众关系更和谐。

社区利用板报、宣传栏、社区博客、党员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扩大群众知晓率。积极调动社区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加入到创先争优队伍中,发挥集体的智慧。

【范文五】

在假期里,我参加了许多社区活动。我非常喜欢参加,因为参加社区活动会给我许多知识,让我们了解外面大千世界的新鲜事。

我们参加过许多活动,在社区看过电影,发过传单,学过剪纸,当过小巡逻员,还慰问过老人。这些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去慰问老人的那件事。

那天我们许多同学一大早就知道社区,老师说:“今天,我带你们去慰问一位以前曾经当兵打仗的老人。我们安排一些节目给他。”我们这些同学可是多才多艺啊,有的会吹笛子,有的会拉小提琴,有的会唱歌,有的会跳舞。老师还给我们精心准备了一首歌,让我们大合唱,这首歌的名字叫《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练了一遍又一遍,终于练熟了。大家都高兴的去了。

社区服务体会篇10

为此,本项目组在调查走访了“五市”(连云港、苏州、泰州、宿迁、徐州)之后,我们对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江苏省五市农村社区体系建设的新举措层出不穷

自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的思想提出后,各地政府依据自身的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江苏省不同地区的政府也依据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条件作出了建设符合自己地区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的决策。在制定调查计划的时候,我们选取了连云港、苏州、泰州、宿迁、徐州五市作为调点,涉及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在五个地区中又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泰州市姜堰市俞垛镇,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徐州市新沂市新圩村,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镇,宿迁市宿城区进行了重点的调查,我们发现了各地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新举措层出不穷。

(一)打造特色经济新举措

在“十二五”规划之下,各地均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支出总量、增量均有提高,与此同时因地制宜的采取适合自身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俞垛镇坚持“创业、创新、创优、民力、民生、民心”的治镇方针,狠抓“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富民创业、小城镇建设”四大重点工作,目前,俞垛镇由原来的农业大镇转型为工业强镇;苏州市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即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文化资源,以文化旅游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新坝镇坚持把重点工程建设作为富民强镇、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初步形成优质瓜果基地、苗木花卉基地等五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业,依托连云港金辉农业有限公司,开办集采摘、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世外桃源”农家乐,拉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新圩村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强村富民的“重头戏”,组织群众代表到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用实实在在的效益吸引农民发展设施瓜菜产业,全力推进瓜菜和畜禽养殖两大设施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还加大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工作力度,加快装饰材料厂、水泥制品厂、塑料颗粒厂、服装加工厂、轧钢厂等项目开工投产、增容扩量,力争解决剩余劳动力1800余人,新增个私经济收入900万元。

(二)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模式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各地方政府还注重农村管理模式的改革:

俞垛镇所辖的各村的民主管理制度主要是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而对各级干部工作要求也有四大制度,一是实行目标责任制,主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村级经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执行力”四个方面细化年度考核目标,努力实现“新上一批项目,找准一条路子,抓好一件实事,建好一个班子”的“四个一”目标;二是实行公开承诺制,村干部每年要将年度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向群众公开承诺,规范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动态考察制,把对村干部的评价任用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与村干部在重大事项及关键时刻的表现结合起来,选拔重用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淘汰撤换素质低、能力差的,着力畅通村干部进出渠道;四是建立生活保障制,完善村干部养老、医保、补贴等方面保障机制,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干工作,倾心谋发展。尤其是宫伦村的“百姓点题箱”制度,百姓可以将需要解决的问题写下来放入信箱内,村干部进行汇总,讨论解决方案。署名的信件,村干部会登门拜访或通过电话反馈解决方案;未署名的信件,则通过村务公开栏统一答复。

新圩村独特之处有四,一是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着力推广“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管理服务模式,转变基层政府的工作职能,全面理顺社区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逐步规范各项社区管理制度,实现社区组织规范化运作;二是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政府财政增加投入,发挥市场多元主体作用,多渠道汇聚资金,按照城乡社区不低于400平方米的标准,加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平台建设;三是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形成社区服务中心为龙头、社区服务站点为基础、社区志愿者组织为补充、驻区单位全面参与,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同时建立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实现社区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多层次服务需求,不断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四是增强社区自治功能,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探索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城乡社区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宿城区下属各乡镇按照宿城区民政部制定的“十有”标准(是否有便民服务中心、综合会议室、农资超市、便民超市、人民调解室、警务室、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室、卫生计生服务室、“三务”公开栏 )进行统一、规范化建设农村社区,为今后实际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提供前提保障。

(三)大力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切入点,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迫切而长期的艰巨任务。

在徐州,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瞄准创建“全国文明村”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文化创建活动。广泛开展“遵纪守法户、新风户、文明户”评比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定期对村民进行科技、文化、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培训活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文娱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倡导时代新风,破除陈规陋俗。

在苏州,政府部门重视当地文化节建设,推动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模式,造就了苏州各地独特的地方文化。近些年,苏州将地方文化融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让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同步从而达到当地整体文化和谐。在传统文化得到充分保留的同时,为了保护传统文化技艺,将文化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使得社区更文明,从而以小家庭推动整个大家庭文化建设来推进建设“文明苏州”。

在俞垛镇则按照“内容积极健康,形式多姿多彩,风格清新质朴,乡土气息浓郁,群众自觉参与”的要求,唱好文化强镇的最强音,进一步放大文化效应,满足群众求知、求乐的愿望。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俞垛镇以文化活动良性循环为主体,着力构建农民乐队组织,每个村都有不同的表演班底,每逢重大节庆,都组织农民乐队巡回基层表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健康向上的格调,陶冶广大群众的情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新活力。

二、江苏省五市农村社区体系建设的不足

虽然五市在新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上有着诸多的成功之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资金问题,社区建设人员文化素质问题等。

(一)在资金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1.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各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但是普遍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政府尚且不能够解决地方上的多种多样的问题,资金也不能够投入到建设的各个方面。按照省财政厅实施方案要求,对不同级别的乡镇村给予不同的资金补助,但实际情况却是各地财力有限,导致开始时资金有限,而后续资金迟迟不能到位,使得一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常常处于停滞状态,进而导致农村社区建设进度减缓。

例如,苏州市的相城区虽然在养老文化生活方面投入很大,但是存在的严重面子工程问题。例如,在非物质文化上,昆曲、评弹的教学往往是有人参观时敷衍一下,之后就不了了之。对其投入的资金也是缺乏持续性。在新圩村的社区建设中,面临着工作经费来源渠道少,国家对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仅靠居委会“化缘式”的募集和对农民的自筹是是不能持久也是不可依赖的。许多行政事务性工作安排到社区,社区只承接工作,却没有工作经费。二是驻地单位支持不大。对社区关心少,支持少,共驻共建意识差。使得很多工作由于没有经费只能中途夭折。

在各地的问题中尤为突出的是宿迁地区的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宿城区农村社区建设是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区,2009年宿城区启动了为民办实事项目。但是我们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就这个项目上应该给予兑现部分奖补资金的不能及时兑现,影响了项目的进程。由于农村社区建设与经济基础、人文环境、地理面貌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绝不是仅仅一个号召、一个文件即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多年的基业,所以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通过对相关的政府部门人员进行访谈,我们了解到,近几年来,虽然宿城区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部分村组织活动场所得到重建,挂钩帮扶单位对口援建硬件基本到位,但室内外配套购置时仍需大量财政扶持。

2.政府资金使用状况不是很合理。

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中显示,五市村民中有70%的人都认为政府农村建设的资金应用于支持农村企业、养殖大户、解决大众就业问题,这一点,政府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有重点涉及到。但是其他的方面,例如支持农民搞好农业生产、科教文卫事业、进行水利道路等基础建设、补贴慰问贫困户,政府在实际过程中虽有所涉及,但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在五市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建设中资金使用最为薄弱的环节就是农村的环境卫生问题。对于各村来说镇中心以及各主干道的环境卫生问题还是比较好的,但到了各村环境卫生就是天壤之别了,有46%左右的人对农村现在的卫生状况不满,可见这一问题在当前的农村建设中已经是非常严峻了,尤其是在偏僻的道路,河道等地方环境问题尤为严重。由此可见,政府在资金使用方面的不合理,在环境卫生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二)社区文化建设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在实践小组的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虽然各地实施了村民文化自治,基层管理状况良好。但是都面临着一个普遍的问题:村民文化素质不高。这就使得社区文化建设的人员素质整体下降。

以俞垛镇为例,各村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有13%左右的是基本不识字,30%左右的是小学毕业,35%是初中毕业,由于文化水平的问题,所以更是有45%左右的人对于社区体系都不太了解。换言之,农民一般只愿意了解与自己本身利益有关的,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农民也不愿意去了解比较书面的复杂建设体系,反映出社区体系建设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而这对社区体系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困难。而在新圩村社区工作人员中,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他们既不懂社区工作,又不懂管理,更不懂社区服务,工作存在严重隐患。有的社区居委会平时只有居委会主任1人工作,年龄50余岁,小学文化程度,社区工作无法开展。其中离退休人员约占总数的90%,居委会成员的年龄构成是:50岁以下的约占32%,50岁~59岁的约占41.9%,60岁以上的约占35.1%;文化程度构成是:高中以上文化的占24.1%,初中、小学文化的约占75.9%,这样的年龄和文化结构的工作人员影响了很多建设措施的实施。因此,农村社区建设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使得农村社区化进程减慢,影响了农村社区建设。

(三)民众参与度不高,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低,政府决策方向有点偏离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43.9万人,社区公共服务从业人员105.9万人。有507.6万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志愿者,活跃在社区服务各领域,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面对着农村社区建设,村民参与必定成为各地的重点。但是在这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与矛盾。实践小组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五市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均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在泰州俞垛镇各村中,虽然都普遍实行民主制度,但是民主参与度不高,还是少数人的民主,而且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低,这样造成了群众对政府决策的不理解,也加大了决策执行的难度,甚至造成了村民对政府决策的误解。新圩村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圩村居民对社区建设状况了解不够,数据显示仍旧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现在社区建设模式仍旧是村委会形式。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持久地参加社区建设活动,有的人只是听说一些社区活动,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就根本没有参加过社区的活动。在新坝镇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政府的决策发展方向有点偏离村民的意愿,政府重点涉及的项目,并不是村民们重点关心的项目比如支持农民搞好农业生产、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进行水利道路等基础建设、补贴慰问贫困户,这就导致了民众对社区建设活动的冷漠。宿迁市的宿城区领导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部分干部对农村社区建设意识淡薄。领导的意识都如此淡薄了,那群众呢?通过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88%的受访群众对农村社区的认识依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不理解,从而使得农村社区建设的软环境较差,导致农村社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而民众的参与度低必然导致了政府不能正确了解民众的意愿,影响了政府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区建设进程。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且利用率不高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一直是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重点问题。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在现实的情况下,农村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而且已有的设施利用率也不高。

俞垛镇虽然花巨资建立设备齐全的文化中心,但从问卷分析数据来看,我们发现文化中心的各项设施不够完善且利用率不高。村民中有32%左右的人认为要增加图书馆、阅览室,39%左右的人认为要增加体育健身点,19%左右的人认为要增加文化活动室。再经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受访人中有80%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镇上的文化中心里已经建设了相关的基础设施。所以,这不仅充分说明了基础设施不完善,而且表现了已有的基础设施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宿城区的不少社区校园隔离防护措施不是做的很好,校园内进出很随意。在校园内供给孩子们学习地方文化、社区文化的设施简陋。一些即使价格很贵的设施也无人使用。

(五)提供的服务项目不够

建设中农村社区现在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医疗保健服务,老年人服务等,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仅有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对问卷分析中,我们发现农村社区青少年服务,社会治安服务,法律援助服务等环节还比较薄弱,亟需将这些服务体系建设起来,更好的为民服务。

例如在姜堰市俞垛镇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4%的人需要农村社区提供家政服务,分别有10%的人需要医疗保健服务,社会治安服务和环境绿化服务;在澄阳湖镇农村老年人活动室虽有建成,但是很少有相关活动供老年人参加,致使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

三、江苏省五市中农村社区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合理使用资金

农村基础设施,是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合理使用资金,正确把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理清基本思路,科学筹措资金,下大力气加快建设,以增强新农村建设能力。

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对上要积极争取建设资金,地方财政每年也要加大在农村社区这方面资金投入比例,要分清主次,优先加大对农村社区的资金投入力度;除了以上方法,由于宿迁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方财政能力受到限制,所以政府应在拓宽筹资渠道上下功夫,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吸收社会各类资金投入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有效开展。

(二)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

农民文化程度低,必然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想要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必须标本兼治。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文化教育建设资金投入比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民文化教育,积极营造文明新风,重视抓好农村基层文体队伍建设,政府和各乡镇注重挖掘培育乡村特色文化,发展社区民间文化团队和协会,积极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文体活动。变“文化下乡”为“乡下文化”,形成社区文化。要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引导村民增强卫生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村民的文明程度。另一方面政府要加文化教育大宣传力度,让农民自身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文化的不足,然后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在收入由于的情况下,要多参加一些有意与提高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不要仅仅停留在物质的需求上。与此同时,农民也要深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不是依靠政府一方面的力量,而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闲暇之时多关心,国家在农村方面的政策,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新措施,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同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方面支持,让村民之间形成高素质高知识水平人民带动知识水平相对较低的人民,形成自主性团体、开展自主性活动,多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自己的家庭进行宣传、服务等。

(三)落实村级民主管理制度

要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委直选制度,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对村级重大经费开支、土地补偿金使用、项目建设等重大村务,探索推行村民公决制和村级重大决策民主听证制,创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新载体,提高村民自治的管理水平。发展多种形式的民主方式,保证农民的民利。与此同时,要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农村各级干部领导队伍,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领导能力强,热爱农村建设事业、吃苦奉献精神强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基层领导工作队伍。切实保障农村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工作思想、方法和措施,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四)提高各项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好了,政府要通过宣传使得群众了解,并且使用它,只有吸引更多人参与,文化,体育等各项基础设施才能物尽其用,真正丰富人们的生活。其次,可以利用各村文化站的广播向农民宣传本镇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其开放时间,定期播报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再者,可以由相关部门组织各种活动,并且通过文件的形式安排各村定时定点轮流去文化站、阅览室、健身房等参加各种活动。

(五)适时对提供的服务项目进行完善

增加社区服务项目,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要立足于方便村民,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将乡镇办事服务中心向农村社区延伸,开展为民服务,形成区、乡镇、村三级为民服务网络。同时,增加农村社区服务项目,例如青少年服务,残疾人服务,社会治安服务,劳动就业服务,环境绿化服务等,方便群众生活,也加快农村社区化进程。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将网络技术运用在管理模式和体系之中,建设并健全社区服务网站,并且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加大对居民的网络技术的培训,使得居民能并且善于熟练使用网络技术,这样可以使得居民对社区建设有一个全面而且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提高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回眸过去农村建设的历程,回顾过去农村建设中的得与失,在“十一五”规划之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然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所以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在新形势之下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鼓励传统工业产业的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等。我相信,在正确解读和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各个村镇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在农村社区化的道路上一定会迎来又一个发展春天!

参考文献:

[1]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2]王传雄.创新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模式[J].农家之友(理论版),2011(3).

[3]许金标,胡益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关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调查与反思.

社区服务体会篇1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就越来越显得迫切。如此,则对担负着管理现代社会职能的政府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作为社会事务管理者的政府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提供能够基本满足整个社会公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社会化旨在减少政府干预,大力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补充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不足,以提高生产率,提高公共服务提供的绩效水平。民族地区由于其本身的财力问题,难以做到仅仅依靠自身实力来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借鉴社会力量来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

一、完善社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

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有效度是指居民的参与是有效的,真正按照居民的意见来决定公共服务的数量和供给结构。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有效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居民的参与。应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有效度。具体措施是,第一,促进社区居民通过社区组织参与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当前,我国社区参与多为个人的参与,如收集公共服务的意见、对居民进行民意调查等。由于农民个体力量小,不具备与政府、社区等相博弈的能力,因而个体参与的有效度较低,是一种“象征性”的参与。居民真正的有成效参与不是个体层次的参与,而是通过社区组织来参与,就是居民通常经由社区组织发动而捍卫自身权益。这使得社区规划能准确反映居民的需要、维护居民的切身利益,提供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务;第二,扩大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深度。许多地区的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长期停留在意见反映、信息反馈、政务公开栏层面,居民参与不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应该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制度,明确规定居民参与表达过程中应该包括公共服务规划、决策、监督、评估等等,切实做到社区事务由社区居民做主;第三,不断扩大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渠道,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应广开正式与非正式的居民参与渠道,如开辟社区居民听证会、社区居民论坛、社区对话等来回应相应居民需求,以此激发居民参与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热情,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有效度。

二、切实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政治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重在培育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社区意识包含满意度、归属感、认同感、凝聚力等要素,其大小强弱程度是社区建设成果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同时,社区意识也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社区资源。每一个社区居民只有具备了社区意识才会更好地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社区文化在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功能上。社区文化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和专业教育外,还有社会性自我教育。它主要通过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以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来实现。

民族地区在社区文化的实践中,坚持以科学的思想、高尚的精神和先进的文化为全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具体做法是:第一,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机制与公共参与机制。民族地区的社区文化服务是实践和谐社区建设的公共参与工程,已成为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社会化的闪光点;第二,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利用各类节假日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业余文化活动,民族地区各级文化部门和各个街道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赢得群众广泛的赞誉和良好的社会效应;第三,资源整合机制。社区业余文化活动要想增强对社区居民群众的吸引力,就必须在提高演艺水平上下功夫,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吸收专业艺术家参与社区文艺表演的辅导或直接参与社区的文艺演出活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与驻区专业文艺团体形成互助互动的关系,使专业文艺团体的艺术资源能够走近社区、贴近群众,不断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品质。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群众文化工作在全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用健康向上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教育、鼓舞全区人民奋发昂扬、积极投身于创建文明城区、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

三、营造浓厚的社区精神

社区管理是一种集体选择过程,是政府、社区、非营利性组织、公民平等合作的互动过程。社区管理作为政府下放管理和服务权限的一种体现是与特定的政府改革进程相联系的,引入治理理念的公共行政必然会对社区管理产生影响。其中社区公民的参与是当代社区管理的本质所在,是治理理念在社区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社区精神是社区文化的深层次内容,是社区的无形资产,是社区成员内心层面的集体无意识及社区价值观的集合,是居民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的精神纽带。社区精神的重塑离不开社区公民精神重构及对社区共同体的定型。在治理理论的指导下,挖掘利用社区传统文化资源,并结合当今我国城市社区生活的实际加以创新,重塑富有特色的现代社区精神,既是当今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社区自我组织能力的主观要求。

从民族地区的实践来看,社区文化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区应该是各种家庭、不同人群和谐相处的文明社区。一定的社区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总会强调特定的文化理念,从而规范和影响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它一方面不断鼓励社区群众与现实之间以及社区群众之间的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目标。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所提供的社区文化服务,社区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步形成了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信仰和归属感,即形成了整体认同的“社区精神”。这有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吸引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活动。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演出活动,尤其是代表本社区外出演出,会大大增强对本社区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共同的社区精神,能够更加自觉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更加喜爱和参与各项社区活动。

四、重组社区资源追求公共利益

一个理想社会的最终目标是找到某种机制,追求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而这一公共利益是全局的和长期的,往往与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有一定的矛盾。中国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所面临的深刻挑战即在于,人们对于建设理想社会的目标缺乏共识,局部和短期的利益损害了全局和长期的利益。民族地区和谐社区应是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重视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平台。转型社会中,已有的资源正在重新整合,原来潜身于社会深处的资源得到开发。以全面、科学、可持续的资源观为指导,追求公共服务利益的最大化,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作为公共服务社会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服务提供的是一种面向社区、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服务。从民族地区的社区公共服务来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一种社会化服务的运行机制:第一,网络化运行机制。社区服务的组织体系包括由政府组成的管理网络、由非政府组织组成的技术指导网络和培训网络,社区服务中既有政府行为,也有社团行为、机构行为、家庭行为甚至个人行为。总之,这些服务都具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特点。第二,层级责任机制。社区服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社区服务是一种社会服务,它需要社区服务机构综合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各种技术手段,为广大社区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要建立基于城市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城市公共服务体制框架,推进城市公共服务社会化,实质上就是实现公共服务主体的多样化,核心是打破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的局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五、明确政府的职责定位,扩大公共服务政府外包范围

公共服务中政府的主要角色是购买者、监管者和制度供给者,其职责是制定好的方针政策、规则和标准;执行法律法规,监管社会组织生产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履行社会责任;进行制度创新、制度供给和制度实施,营造一个有利的整体环境,促进购买服务的顺利实施。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社会化体系的构建,就目前的形式而言,要求扩大公共服务政府外包范围,也就是说可以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均转移或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担,可考虑着手将社会服务类项目、劳务派遣与保安服务类项目、专业服务类项目及其他政府新增的社会组织事务项目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进行外包。当然,在公共服务购买中要理顺政府向社会组织,例如非营利组织,购买服务的流程及社会服务设计者、生产者、享有者、评估者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套政策,避免因政策冲突导致购买行为成效降低,要确立项目的评估制度和多元专业监督机制,发展独立、专业性、多元化的外部监督机制,包括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社会公众、媒体监督、专家监督机制。另外,社会化服务要增强专业化水平,提升承接服务的能力,社会组织要加强自身管理,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努力增强公信力,获取民众的信任,要努力形成战略管理、领导决策、财务管理、人力管理与志愿者管理等制度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汪玉凯.公共管理趋向社会化[N].中国改革报,1999.

社区服务体会篇12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随着林权制度的改革,林农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也需要提升,否则就会制约林权制度的改革。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探讨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以期对当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

1 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传统林业生产,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但这种林业生产方式严重制约了林业经营效率和林农收益。实施和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所需要的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及时跟进,成为制约我国林业发展的瓶颈。即是说林权制度的改革要求社会建立和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也是林权制度改革的一种内在需求。作为现时提供林业服务的政府来说,往往是政府在唱独角戏,其服务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弊端。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服务需要发展完善为一种区域化的合作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林农。

2 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要素

2.1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因素对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较强的影响,降雨量的大小、土壤肥沃程度和气温都直接影响林木类型和林木生产能力。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带,容易形成比较稳定的林业生态系统,林木自我恢复能力较强。气候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带,林业发展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就比较低,更易吸引外部力量参与林业发展。

2.2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对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视的。不同的地理位置,林木利用的价值也是有区别的。处于江河流域,林木主要作用就是水土防护,与商用林木相比,此处的林木生态优势就比较重要。显而易见,在此处就不易发展商品林木。如果在靠近城市以及交通便利的区域,就比较适宜经营商业林木,发展林业生产等。

2.3 经济条件

在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经挤条件关系到体系建设所需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一般情况下,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的区域,林木资源储备充足,而且结构也比较合理。反之,那些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的区域,林木总量的规模小,林业结构也比较单一,而且林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也比较弱。

2.4 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影响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区域人口,文化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方面。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对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每一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服务体系的建设,所以要统筹兼顾,协调处理好每一个因素,从而建立健全完善的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林业可持续发展。

3 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

笔者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后,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林业可持续发展。

3.1 聚类比较

在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支持水平、服务水平、经费投入是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在相似度较小或较大的同一类或不同类对象中,进行聚类比较。通过比较会发现,在支持水平凸显类型中,支持水平因素在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得分最高,服务水平因素在其中的得分居中,而经费投入因素却得分最低。在经费投入凸显类型中,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水平都比较高,也就是说支持水平、服务水平和经费投入等各方面都比较完善。在服务水平凸显类型中,服务水平因素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支持水平和经费投入等因素却比较低。还有较弱类和弱势类,这两种类型中的各种因素都不显著,甚至低于平均水平。

3.2 评价比较分析

通过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是比较客观的,减少了主观性的介入,可以消除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影响。

3.2.1在支持水平凸显类型中,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比较高、也较完善。其原因就在于技术和人员的大力支持,但经费投入却比较少,使得林业技术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从而导致区域社会化服务内容和水平都很一般。由此可见,在区域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经费投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3.2.2在经费投入凸显类型中,虽然经费投入较多,但区域社会化服务水平却相当一般,其原因就在于缺少技术和人员支持。所以,在此种类型中,政府应当加大对技术和人员的投入。

3.2.3在服务水平凸显类型中,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比较高,但支持水平和经费投入却是该类型中的薄弱之处。

3.2.4在较弱类和弱势类中,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基本上都处于中下等,有的甚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在此类型中,其服务水平、支持水平和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应该健全完善,因为不完善的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严重制约了林权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综上所述,支持水平、服务水平和经费投入是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也是导致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尽管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各有差异,也存在着不足。所以,各区域要根据自身建设的特点,继续完善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社区服务体会篇13

1.1 认真接待,专人护送社区医生掌握转诊指征,对需要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的病人,详细写明转诊病历,开具住院证,选派具有较全面的医学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并具有良好沟通和应变能力的社区护士负责接待病人,和病人及家属交流,根据病情选用交通工具,护送病人住院,帮助办理住院手续,介绍医院情况,送病人到病区,与值班医生、护士介绍病人情况,向病人或家属介绍责任护士和医生的情况,减轻病人的紧张心理。填写转诊登记本。记录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家庭地址、联系方式、联系人、疾病诊断、所住科室、住院号、社区转诊医生、护送护士、病区接待者。社区护士给病人留下便民联系卡与自己姓名,交代回访等事项后,返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住院期间探视病人,了解治疗过程及病人康复情况病人住院后两至三天,打电话咨询或去医院访视病人一次,了解检查、治疗、病情控制情况、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病人是否配合治疗,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帮助解决。特别是一些危重病人的治疗方案,及时与社区医生交流学习,以提高社区医生的业务能力。

1.3 出院后进行回访 对行动不便的病人,帮助办理出院手续;对家庭生活困难的病人,帮助办理费用减免申请手续。病人出院后,由医院社会服务科填写病人回访卡,转交我中心,我中心会在一周内,指定专人(送住院的护士),对病人进行回访。回访方式有电话、上门、预约病人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回访内容有疾病诊疗、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医疗收费合理性、医院的环境和后勤情况、医德医风、尚需医疗服务情况、对医院工作的建议等。对尚需的医疗服务,如伤口换药、肢体功能康复锻炼等,给与解决与指导;对提出的建议表示感谢;对投诉认真倾听,做好记录,向病人真诚道歉,及时向有关部门或负责人反馈并改进,必要时告之病人处理结果,并代表医院向病人表示感谢。

1.4 效果 通过对社区住院病人进行全程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得到居民的普遍认同和赞许,很多居民都熟记我们的便民服务热线,当有健康服务需求时,主动与我们联系,我们都给与耐性详细地解释与指导,帮助解决,与他们建立了稳固、密切、友好的护患关系,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不断上升。体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2 体会

2.1 全程服务使服务过程无间隙,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全服服务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动态变化及健康需求,及时与社区、家庭、医院沟通,帮助病人适应角色,配合治疗,增加疗效,使病人尽快康复,通过全程服务,社区卫生工作者与病人及居民建立了较深厚的感情,得到了他们的信认和认可。

2.2 全程服务提高了社区卫生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通过全程服务,提高了护士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及应变能力,增强了交流沟通的技巧,充分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社区卫生工作者意识到,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技能,转变服务意识,处处为病人着想,真诚为病人服务,才能赢取病人的信任,在居民中获得好的口碑,才能真正将六位一体服务贯穿在实际工作中,为居民的健康服务,体现工作价值。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