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宏观经济实用13篇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篇1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元实行了弱势政策,国际原油、黄金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美欧日的经济衰退迹象明显,国际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在增加。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的波动将不可避免的波及我国,导致我国出口衰退、原材料价格上涨,进而引发全面的通货膨胀。最近一段时间,美元有了小范围的升值,原油、黄金和粮食价格有所下降。但这一波段能够持续多久,仍有待观察。特别是如果美元在第四季度反转迹象明显,则人民币存在由快速升值到贬值的风险,这是我国当前潜伏的最大金融风险。因此,涉及到的相关部门应对此有所防范。

3.出口模式的效用下降催生新经济增长点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在当前通货膨胀率仍在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利用过渡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显然是不适宜的。同时,当前部分资金在以“投资”做掩护的名义下,进行各种投机活动,增加了区域和行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对此,必要的行政干预是值得肯定的,但更应该充分利用税收调控机制来控抑制投机和投资,通过差别征税法和惩罚性征税来减少投机的比例。

我国经济发展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用出口带动增长。在世界经济良好运行的时期,这一模式极大了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发展,我国的出口在逐步下降,沿海中小型外贸出口企业大量倒闭,出口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找到经济发展的另一增长点,维持经济良好发展的势头。

在投资和出口都受到抑制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有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但这个市场的开发度还不到一半。随着今年以来股市和楼市的走低,居民存款回流银行,并由此带动了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的大幅上扬。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9649万亿元,同比多增1.5774万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上半年共增加2.2070万亿元,同比多增1.3798万亿元。统计显示,在1-6月份的新增存款中,有超过44%的存款是由居民储蓄存款贡献的。如何将居民存款转化为消费的动力,值得深思。据投资银行摩根大通报道,我国正在考虑一项总金额至少达2000亿~40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其资金规模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1.5%。这一利好消息极大的刺激了股市、楼市,若股民、基民能够在后续发展中解套出来,居民的观望心理得到改善,则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将大大增加。

4.防范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热钱是指短期的投机性游资,中国社科院研究表明,当前已有1.75万亿热钱流入我国。如此巨额的资金,对我国股市、房市形成反复的冲击,是股市、房市暴涨暴跌的重要因素。央行数据表明奥运开赛后的一个星期热钱已开始撤离中国。但热钱撤离的结果是使我国的奥运经济无法拉升,股市大跌。国家对此提出的策略是靠市场经济办法来应对,而不是提前推出救市措施(国务院副总理)。

防范短期热钱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我国对热钱的流入和流出,不仅要形成有效的监控和预警机制,还要形成对热钱流动的有效制约机制。如严格限制境外个人购房、放缓美元汇率等方法都可以有效阻止热钱流动。近段时间美元汇率的微升也有助于缓解我国热钱的流入,为央行的货币政策松绑提供了一定的机遇。但对热钱的处理要注意时间段的把握。如果都集中在奥运后的某一特定时段,与其他经济措施的重叠将会导致极高的金融和经济风险,因此对热钱的反击战要打一个“时间差”。

5.房地产市场处在整合调整时期

房地产价格要平稳,不能有太大波动,暴涨和暴跌都将直接损害经济的稳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3.5%,房地产业的景气指数仍然维持在100点以上的高位。这表明房地产开发的繁荣景气格局尚未改变,或者说房地产开发存在时滞效应,累积的繁荣具有延续性。今年上半年出现的房地产价格环比下降,一方面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国内需求下降的必然:市场观望氛围较重,普通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房价的增长速度,房价的高位运行必然不具持久性。

对房地产企业的调控和金融支持,要继续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实施对房产企业从紧的货币政策,收缩银根;另一方面要对房产企业实施区别对待,对竞争力强、信誉高、开发及时的企业,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优先提供贷款,保证其平稳过渡。以此加强土地监督,整顿开发商囤地行为,加快开发进度,淘汰部分竞争力弱的中小房产企业。

6.平抑物价

2008年7月份,CPI和PPI出现了一升一降的局面,CPI同比上涨了6.3%,这是自5月份以来的第三个涨幅回落月;同期PPI上涨了10.0%,涨幅持续扩大,达到了自1996年以来的新高。“一升一降”表明,今年以来我国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已初步见效,但未来物价仍存在上行压力,抑制通货膨胀依然不能放松。当前,我国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物价过快增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而不再是防止经济过热。对于通货膨胀的防治,不仅要在国内严格控制物价,还应采取对外统一定价策略,提高我国在国际原材料定价中的话语权。

我们既要正确面对当前的困难和问题,又要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能力充满信心。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相信我们能妥善地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中国下一个30年发展的大战略奠定基础,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居民储蓄加速反弹,成新增存款主力[N].上海证券报.2008-7-15.

[2]PPI与CPI一升一降表明控制物价见成效[N].人民日报,2008-8-20.

宏观经济篇2

这一新理论至少在一个方面取得了进展,这就是价格和工资决策现在有了明显的微观基础。但是,新古典模型的行为假设如此原始,以至于它至少很难解释6个宏观经济现象。在某些情况下,新古典模型的关键假设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性导致了对这些有待解决的现象的彻底否定;在另一些情况,该模型提供的解释只不过是兜圈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很难解释的六个现象分别是:

1.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在新古典模型中,如果一个失业工人愿意在其工资低于市场出清的薪水或工资下工作,他就可以很容易地再找到一份工作;因此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2.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在新古典模型中,货币政策在改变产出和就业方面几乎是无效的。一旦人们完全预期到货币供给的变化,价格和工资就会同比例变动;实际工资和相对价格是不变的,因而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没有任何影响。

3.当失业很高时,通货紧缩并没有加速:新古典模型提出了一条加速度型的菲利普斯曲线和一个惟一的自然失业率。如果失业下降到低于自然失业率,则通货膨胀会加速。如果失业高于自然失业率,则通货膨胀会连续下降。

4.普遍存在的退休储蓄不足:在新古典模型中,个人决定消费多少储蓄多少以最大化跨时效用函数。其结果是,个人决定的储蓄应当是最优的。但是个人的储蓄行为通常令人失望,而且也没有保险计划,大多数人储蓄不足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强制储蓄”计划非常流行。

宏观经济篇3

上个世纪,宏观经济学随着凯恩斯理论的提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很多的学者致力于完善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学说,其中希克斯(Hicks,1937)和汉森(Hansen,1949)以IS-LM模型来解释宏观经济的运作方式,大大加强了凯恩斯理论的解释力。虽然IS-LM模型也受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但是直至今日其依然是一个有着较为完善逻辑体系的宏观经济模型,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宏观经济理论在我国所产生的影响也愈来愈大。本文试图以凯恩斯理论以及IS-LM模型为理论基础,并吸取其他相关理论的理念,尝试构建能够描述我国宏观经济运作情况的简易模型,并利用我国历年相关实证数据,通过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来获得一个能够描述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实证模型。

二、文献综述

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来描述一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在这方面已有很多的学者做出了相关的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克莱因联立方程系统。克莱因(LawrenceRobertKlein1950)以美国1920年~1941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建立了旨在分析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发展的小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该模型所采用的变量数相对不多,但在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学者刘玉红、高铁梅、陶艺(2006)在《中国转轨时期宏观经济政策传导机制及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一文中借鉴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其他经济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建立了适应中国经济特点的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型,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大小。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性较弱。宁晓青、谢静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选取l985—2003年的年度统计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我国宏观经济的模型。并认为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关键政策并不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是消费政策、投资政策和外贸政策。

三、宏观经济理论基础

1.消费理论

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由什么来决定?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IncomeHypothesis),其观点有别于古典经济学对于消费的认识,认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不是利率,而是收入。之后杜森贝里(Duesenberry1951)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RelativeIncomeHypothesis),认为居民消费存在“示范作用”和“棘轮作用”。“示范作用”使得人们收入提高时,平均消费倾向并不一定会下降,而“棘轮作用”使得消费的变动相对于收入的变动要稳定。在此之后莫迪利安尼和弗里德曼分别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这两个理论强调人们会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衡量自己的收入,从而来决定当期的消费。不过无论何种理论,都认为居民对于未来收入状况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本期的收入状况的影响。

2.投资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

长期以来,克拉克(Clark,1917)的加速原理和凯恩斯的投资函数一直是分析投资的核心理论。古典经济理论认为,作为资本需求的投资和作为资本供给的储蓄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利率的调节达到平衡,因此投资被认为是利率的函数。凯恩斯基本接受了这一思想,认为是否要对新的实物资本进行投资,取决于这些新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与为购买这些资产而必须借进的款项所要求的利率的比较。因此,在决定投资的因素中,利率是首要因素。这里利率是指是实际利率。由克拉克提出并经萨缪尔森(Samuelson,1939)等人发展的加速原理(AccelerationPrinciple)率先对古典投资理论发起了挑战。加速原理认为投资不是利率的函数,而主要是由产出的变化所决定。其函数表达式如下:

式3.1中δ,θ为常数,δ代表资本折旧率,It代表投资,Yt和Yt-1分别代表当其和前期产出。

在货币需求理论上凯恩斯认为对于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其中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决定于收入,而货币的投机需求决定于利率。因此对于货币的总需求函数可描述为:

式3.2中,等式左边代表了真实货币供应量,k,h为常数,Y代表收入,R代表利率。

四、计量模型假设与数据收集

本文所采用的宏观计量模型是以IS-LM模型为基础,并对其中的投资函数作了一些改进,吸收了克拉克的加速原理的思想。假设模型具体如下:

方程中的α,β,d,λ,k,h为系数项,Y,C,I,R,M,P,G,NX,为变量。其中各个变量的定义如下表:

在投资函数4.1.2式中,加入了收入变动的因素。凯恩斯与克拉克分别强调利率和收入因素是决定投资的唯一主要因素。而本文将利率和收入因素同时放入投资函数。笔者认为在我国,投资同时受到利率和收入状况的影响,其中一部分的投资来自于一些专门的金融机构以及一些私人的投资机构,这些资金对于利率较为敏感,利率降低将会释放出较多的投资。另一部分的投资来自于一般的企业,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商品生产的能力,这样的投资往往受到该企业收入(利润)状况的影响,收入越多,企业对于未来的预期会更高,同时也更有能力进行投资。同时由于企业当年的投资计划往往在前一年就已制定计划,所以在投资策划时前一期的收入变动情况(θ·Yt-1-λ·Yt-2)会更多的影响到本期的企业投资。

根据IS-LM模型中的相关变量,本文收集了中国1992年到2005年的相关数据。所选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Y),消费支出(C),政府支出(G),投资(I),进出口(NX)的相关数据来自于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货币供应量为年底余额,包括货币和准货币。本文所采用的利率为历年一年期贷款利率,各年的利率以年底利率计算。

由于原始数据没有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因此本文以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换算出历年的通过膨胀率。并以此计算出排除通胀因素的各变量的数值。处理后的数据是以1978年的人民币价值为基数计算的。

五、模型检验和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

本文首先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识别,认为方程为过度识别。之后对排除通胀后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扩充迪基-富勒(AugmentedDickey-Fuller)检验来判断数据的平稳性。采用的分析工具为Eviews5.0。经过ADF检验。各变量在1%5%和10%的显著水平下,都接受原假设,即认为各个变量数据存在单位根,是不平稳的。然后采用扩充恩格尔-葛兰杰检验来判断各方程的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中的四个方程式都通过了扩充恩格尔-葛兰杰检验,即各方程内的变量具有协整关系。

本文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来估计联立模型结构参数。得到如下参数估计结果: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到,系数а,β,d,θ,λ,k,h都通过了假设检验。消费,投资和货币需求函数的R2分别达到了0.97,0.98和0.99。可见方程的拟合结果是比较理想的。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的我国宏观经济简易联立方程模型。

通过对模型中内生变量进行模拟从而获得的模拟值,并与各内生变量真实值进行对比也可以看到,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篇幅关系下文仅列出收入变量的拟合值与真实值的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模拟值依然是以1978年的人民币价值计算的。

六、结论

本文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以IS-LM模型为基本框架,采用联立方程的方法计算了一个能简要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的模型。

其中式5.1.1代表我国的消费函数,经过分析,可以看到收入确实对消费有影响。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45。式5.1.2为我国的投资函数,模型假设我国的投资不仅受到利率的影响,也受到收入的影响。经过分析,发现利率和收入对投资都有影响。利率与投资负相关,收入增长与投资正相关。从投资方程中可以看到收入的变动对投资有放大的效应。即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投资将增加2.15个单位,反之亦然。式5.1.3为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函数表明我国的货币需求既受到收入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利率的影响,收入与货币需求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将估算的宏观经济模型进行转化,可求得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分别为1.43和0.12。

由此可见,从对我国1992年~2005年的数据分析,可以认为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较之于货币政策更为有效,政府支出每增加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1.43个单位。而货币供给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12个单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我国利率对于货币需求的影响要远大于其对于投资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美)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计量经济学(第三版).中文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石良平:中级宏观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戴思锐:计量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潘省初周凌瑶: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宏观经济篇4
宏观经济篇5

主办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8-2069

国内刊号:11-3952/F

邮发代号:82-791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宏观经济研究》(月刊)1998年创刊,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经济理论刊物。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并配合国家计委的中心工作部署,反映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的政策性问题及理论研究成果。

宏观经济篇6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区别;联系

由凯恩斯开始,西方经济学便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多地涉及到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社会中不同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稳定问题。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问题,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利用问题,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这也正是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西方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当代西方经济学四个时期。

1.重商主义:西方经济学的萌芽阶段

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终止于17世纪。马克思称重商主义是对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但由于重商主义者研究的范围仅限于流通领域,其内容也只是一些政策主张,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只能说是经济学的早期阶段。

2.古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形成时期

古典经济学是指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70年代之前的经济学。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古典经济学的政策主张是自由放任,让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使人们在追逐自己私利的过程中实现社会资源合理而有效的分配。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使经济学真正成为了一门有独立体系的经济科学。

3.新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建立时期

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结束。奥地利经济学家K.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W.S.杰文斯、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L.瓦尔拉斯分别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并经由其继承者庞巴维克,发展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1890年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A.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他把边际效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4.当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当代西方经济学以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标志。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大危机的背景下,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著作把产量与就业水平联系起来,从总需求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并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一整套国家干预经济、进行需求管理的办法。凯恩斯所提出的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以国家干预为基调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形成了当代宏观经济学体系。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展开的,其基本假设有以下三点:(1)完全理性;(2)市场出清;(3)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有两个:(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等,现代微观经济学还包括了产权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时间经济学、家庭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单位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居民户(消费者)与厂商(生产者)。居民户与厂商经济行为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即作为消费者的居民户要实现满足程度(即效用)最大化,作为生产者的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微观经济学就是要研究居民户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最大化,以及企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例如,美国经济学家亨德逊强调:居民与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不研究经济中的个体单位,而研究由个体单位构成的整体。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体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夏皮罗则强调说: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资源的最优配置会给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福利。微观经济学从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最大化行为入手,来解决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研究现有资源为什么没能得到充分利用,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及经济如何增长的问题。

5.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引导和支配居民户与厂商行为的是价格,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节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内容是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所以,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来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其他理论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的。

6.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分析是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怎样决定,个量分析就是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例如,对某种产品的产量、价格的决定的分析就属于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总量分析就是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并通过这种分析说明经济的运行状况,决定经济政策。例如,国民收入是构成整个经济的各个单位的收入总和,总消费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各单位消费的总和等。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相同

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相互补充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使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就其内容来说,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只有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假定社会经济制度是既定的,它们不探讨和考察社会经济制度变化的原因和后果,而只分析在经济制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这种不涉及制度和价值判断问题,只分析具体问题、只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实证描述的方法就是实证分析法。从这种意义上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属于实证经济学的范围。

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整体经济是单个经济单位的总和,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然而,这两个领域曾一度界限分明,对如何把微观经济学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理论。不过,近来这两个学科已逐渐融合起来,因为经济学家们已经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诸如失业和通货膨胀这类属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如凯恩斯主义学派用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来解释宏观经济问题,新古典综合派也接受了这一基本观点,并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综合在一个经济学框架之内。

总之,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虽然先后形成,但二者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面对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进行的选择――资源配置。在基本假设、基本内容、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核心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区别,但是,我们更应该强调它们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即辩证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花球.西方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崔冬菊.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41-42.

宏观微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宏观问题的解释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个体的行为及运行规律的科学。经济社会个体的总和构成经济总体。因此,由个体的一般规律就有可能得到经济总体的一些规律。

一、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分析了市场的需求、供给、供求均衡及供求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定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向关系。对应需求曲线D为负斜率。供给定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大多数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正向关系。对应供给曲线S为正斜率。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向左平移。市场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作用的。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过于求,价格会下降;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不应求,价格会上升。市场通过价格杠杆作用的调节趋于均衡点E,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如图1所示。

当非价格因素变动使需求或供给变动时,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改变,对应的均衡改变。如消费者收入增加,对于正常品而言,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为D1。均衡点为E1,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如图2所示。再如,生产成本下降,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为S2。均衡点为E2,对应的均衡价格为P2,均衡数量为Q2。如图3所示。

二、微观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对宏观问题的解释

从图2可以看出,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由P0上升到P1。由于经济社会大部分商品属于正常品,就经济社会整体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会不断提高,价格水平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1。均衡数量一方面是生产者的供给量,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需求量。在这里不考虑新产品的出现和旧产品的退出,只考虑现有产品。供给量增加意味着经济增长,需求量增加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所以,消费者收入增加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伴随价格水平上升。

从图3可以看出,当生产成本下降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由P0下降到P2,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2。说明生产成本下降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伴随价格水平下降。引起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在经济社会中,生产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生产要素的价格却一般是上升的。如果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引起的成本下降高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引起的成本上升,就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伴随价格水平下降。

三、由微观经济理论到宏观问题的结论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消费者收入或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社会生活水平。但提高消费者收入会使价格水平上升,削弱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会使价格水平下降,提高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

宏观经济篇7

Y(t)=C(t)+I(t)+G(t)+NX(t)t=1978,1979…2005,2006

其中,Y表示GDP,C表示居民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NX表示净出口。

我们假设政府购买和净出口额作为外生变量,由系统外部给定,并对系统内部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而居民消费和投资这两项指标,又都由当年的GDP决定。根据这些设定,我们分别建立居民消费和投资的方程,如下:

C(t)=a(0)+a(1)Y(t)+u(1)(t),t=1978,1979…2005,2006

I(t)=b(0)+b(1)Y(t)+u(2)(t),t=1978,1979…2005,2006

因此,最后我们得到了如下的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C(t)=a(0)+a(1)Y(t)+u(1)(t)

I(t)=b(0)+b(1)Y(t)+u(2)(t)

Y(t)=C(t)+I(t)+G(t)+NX(t)t=1978,1979…2005,2006

2、模型的识别

由于我们完备的结构式模型为:

C(t)=a(0)+a(1)Y(t)+u(1)(t)

I(t)=b(0)+b(1)Y(t)+u(2)(t)

Y(t)=C(t)+I(t)+G(t)+NX(t)t=1978,1979…2005,2006

结构参数矩阵为:

10–a(1)-a(0)00

01–b(1)-b(0)00

-1-110-1-1

此时,g=3,k=3。

对于第1个方程,有

Β0Γ0=100

-1-1-1

此时,g(1)=2,k(1)=1。

因此,R(Β0Γ0)=2=g-1,所以该方程可以识别。

又因为k(1)=1,则k-k(1)=2>g(1)-1,因此,该方程为过度识别方程。

对于第2个方程,有

Β0Γ0=100

-1-1-1

此时,g(2)=2,k(2)=1。

因此,R(Β0Γ0)=2=g-1,所以该方程可以识别。

又因为k(2)=1,则k-k(2)=2>g(2)-1,因此,该方程为过度识别方程。

而第3个方程,是平衡方程,不存在识别问题。

综合以上结果,该联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是可以识别的。

2、实证研究

1、数据的选取

我们从《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得到如下样本观测值,用来对模型里的参数进行估计(见表1)。

2、参数的估计

我们将数据导入Eviews软件中,并在软件中进行操作,对各个方程的参数进行估计。我们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得到如下模型:

C(t)=2286.983+0.388730Y(t)+u(1)(t)

I(t)=-1222.740+0.415093Y(t)+u(2)(t)

Y(t)=C(t)+I(t)+G(t)+NX(t)t=1978,1979…2005,2006

3、参数的检验

首先,我们对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在本模型中,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符号、大小、相互关系,都与现实经济运行情况相符,因此,我们认为,本模型能通过经济意义检验。

第二,我们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

通过上面的估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消费和投资两个方程的R-Squared的值,分别为0.986370、0.992586,因此,两个方程的拟合优度都非常好,可以通过拟合优度检验。我们再看变量的显著性。由上表可以看出,两个方程中变量Y的系数的t值分别为44.16973、59.90907。我们给定一个显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中,自由度为,α=0.05的临界值,得到t(α/2)(1)=6.314,小于两个方程变量Y的系数的t值。因此,通过变量的显著性检验。

第三,我们对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

我们使用图示检验法,对模型进行异方程性检验。做出散点图如下:

从以上图中可以看出,两幅散点图中,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散点扩大、缩小或复杂型趋势,即两个方程中的随机干扰项,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变化。因此,我们认为,本模型可以通过异方差性检验。

再来看随机干扰项是否存在序列相关性。从上边三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方程的Durbin-Watsonstat的值分别为0.203004、0.281410。查D.W.分布表,我们可以知道,当n=29,k=2时,按1%的上下界时,dl=1.12,du=1.25。因此,三个D.W.值都小于dl,随机干扰项存在一定的正自相关。可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等方法进行进一步修正。

由于本模型的前两个方程中,解释变量只有Y这一个,因此不会发生多重共线性问题。

最后,我们对模型进行模型预测检验。

我们查找到了本次估计中未使用到的2007年的中国GDP数据,并带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得出的各项数据,与模型估计的值,比较好得符合。

至此,我们完成了该模型的检验。

3、结论与评价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最后得到了如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C(t)=2286.983+0.388730Y(t)+u(1)(t)

I(t)=-1222.740+0.415093Y(t)+u(2)(t)

Y(t)=C(t)+I(t)+G(t)+NX(t)t=1978,1979…2005,2006

这个模型,优点是比较简明,在应用它进行经济预测的时候,使用很方便,分析所用的数据也比较容易得到。所不足的是,该模型只能分析和预测宏观经济中最基本的量,不能详细地分析和预测整个经济系统的细节环节。对比如清华大学研制的256个方程联立构成的“中国宏观计量经济学CMET-1”等更为细致专业的模型,本文中使用的模型还是太显简略,还不能用于对国家经济的深入分析预测,尚有很大的改进和细化的空间。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篇8

根据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界人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表彰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尽管2004年宏观经济调控已初见成效,2005年国内经济增长将面临六大问题:(一)粮食进一步增产和农民进一步增收的难度加大。(二)国内投资总规模仍然偏大,部分行业过度扩张有反弹的迹象;(三)煤电油运紧张的问题仍十分突出,电力紧张局面还会持续;(四)价格上涨面临较大压力,使明年物价呈上涨趋势;(五)社会矛盾不容忽视,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六)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形式粗放,体制、机制转换滞后。

然而困扰中国经济的顽症不止于此,总的来看,对明年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考验可以分为国内、国际两个方面:

从国际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一)国际经济安全与贸易保护主义。随着世界保守主义势力的抬头,国际经济形势变得更加不稳定,尽管刚刚出版的《2004年中国国防白皮书》一再指出“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题”。从亚太地区来看,一方面俄罗斯和印度积极加强和中国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合作,欧盟也将提出尽快解除对华武器禁售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的近邻却在变得不安定,随着伊拉克问题的接近尾声,美国将其战略安全的目标从中亚转向了东亚,朝鲜问题成为国际安全的下一个焦点。

如果不发生大的改变,美国将推行其“三条线政策”,针对朝鲜,遏制中国:

其一,继续从经济和军事上支持“”势力,对台湾继续出售高技术武器,在拉动本国军事产业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其在亚太地区的下一步全球战略;

其二,鼓动日本宣扬“中国”,尽管我们一再声称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任何人,但日本已经越来越不满于其经济与政治上的不平衡状况,继续积极寻求其在世界事务中的发言权,在通过国外经济援助寻求代言人的同时,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开始登台,明年日本将继续修改各种《安全法案》,作为其在海外出兵的由头。这样日本将会建立起“国民军”,购买美国军火,正符合了美国的利益;

其三,在基本上结束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通过其对中东石油资源的控制,延缓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样中国近土的石油来源只剩下了西伯利亚(俄罗斯)。从2004年来看,中国进口石油近1亿吨,随着国内油井的枯竭,明年石油进口将突破1.2亿吨。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在减缓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将减缓中国经济增展的势头。一方面是油价上涨会使中国的进口总额增加,仅此一项,可能导致几年后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另一方面,油价的上涨将带动新一轮物价上涨,尤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生产价格的上涨,将会压缩原有的一些外向型企业和行业的利润空间,外向型出口业近年来面临着一次大的洗牌。

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和国家(中日美)间意识形态因素的增加,中日、中美的贸易增长受限致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二)人民币汇率问题。2004年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受世人瞩目。国际经济学家、金融学家提醒我们,人民币的汇率已经存在严重低估的现象。由于我们依然坚持人民币盯住美元政策,有数据表明,一年多以来人民币已经对世界主要货币缩水近10%。如果再次当选的布什政府将继续执行弱势美元政策,在新一届任期内贬值近10%。这样从目前总的趋势来看,直到2008年,中国的国民财富将会再次无条件缩水10%左右。排除掉印尼海啸等威胁世界的自然性灾害,随着中国人民出多旅游的增多和中国所接受的境外游客的增多,以及中国的直接和间接性(制造业)输出劳务的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低对国民极为不利;从政府来看,这届政府推行的“亲民”政策也将大受影响。

我国政府推行的也是“弱势”人民币政策,维持国内较低水平的“温和”的通货膨胀,但10月29日,央行突然加息,表明“弱势”人民币政策已经开始有所变动,我们还看到,金人庆部长、周小川行长今年参加了G7会议,中国政府对待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已经有所缓和。尤其是近一个月来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固定在8.2765的焦灼状态,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汇率问题到达了一个关口。

问题的积累将在明年后半年,尤其是9月下旬之后有较大的反应,人民币的汇率将会有持续小幅上升,首次调整载3.5%左右,伴随的是轻微的物价上涨,以缓和汇率上涨的压力,这会对一部分微利的外向型制造行业产生影响,外贸的增长速度将放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有所变小。而且汇率的上升有利于减少对华反侵销的迅猛增长势头(如果汇率不作变动,在美国的示范下,明年的对华反侵销将超过75起,涉案金额可能超过150亿美元,同样会减慢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

仅从经济方面来看,2004年中国外贸总额将超过1.2万亿美元,相对于1.5万亿美元的国民经济大盘而言已经显得有些庞大,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了80%,远远超过了国民经济安全警戒线(毕竟美国的外贸依存度也在30%以下),今年国民经济增长9.2%的成就有着外贸的巨大贡献。

根据上面的分析,2005年出口总额将难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尤其是高附加值行业,“外需”难以被大幅拉动。相对固定需求状况下的促进产品和产业升级将是未来几年内我国大企业和国民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

国内方面,2005年一些行业的增长将放缓,某些行业面临大的调整。总的来看,国内问题也比较突出:

农业方面,由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大农业依然可以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但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种植的增长幅度有限,根据马凯主任的分析,由于粮食播种面积、单产、财力支持、粮价等上升的空间有限,以及天气等不确定的因素制约,明年粮食产量难以大幅度增加,大多数农民增收变得十分困难。由于今年中央政府开始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2005年物价依然会有小幅上升,但空间不会很大。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人民收入的迅速增加,一些固定收入者将再次调整其收入分配政策,耐用品的市场比较看好。

汽车业方面,截至目前为止,中国依然有106家形形的汽车厂,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只有十家,占总体产量的近一半,其余的近百家汽车厂商基本上不具备国际公认的规模生产竞争力,2004年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取消了实行多年的进口汽车保税政策2005年,汽车关税税率继续下调,2006年降至25%,明年将使中国汽车业大调整的一年,对于20万汽车业从业人员的很大一部分面临再就业的问题。

房地产业在2004年的“十大暴利行业”中位居榜首,这已经是房地产业第三年蝉联该冠军地位,根据胡润“中国百富榜”的数据,2004年在中国的前一百位富翁中,涉及房地产的为45人,占据了近半数。与此伴随的是2004年,近乎疯狂的房价继续快速攀升,涨幅高达13.4%,上海上涨21%,宁波上涨19.9%,天津上涨16.7%,南京上涨16.2%,重庆上涨15%,均创出8年以来的最大涨幅。由于国内利率上升,贷款买房受阻,而且银行已经开始出现大量由贷款买车房带来的呆账坏账,大摩、高盛等国际银行集团指出2004年中国(尤其是上海)的房地产已经存在严重泡沫,尽管建设部的官员一再否认和一部分国内学者一再否认。但房地产的价格上涨速度之快已经明显的超过了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2005年房地产仔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风险的同时,已经难以保持2004年的增长势头。

总的来看,由于收入不能大幅度增长,一些行业的市场化步骤不协调,在收入分配制度没有实现大幅转变情况下,个别行业市场化进程相对过快,尤其是教育产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百姓的主要支出项目,即所谓的“五子(孩子、车子、位子、票子、房子)”中,下一代的预期教育费用增加;汽车业价格下降,尚未到达人们的心理底线,持币待购的现象比较普遍;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预期支出呈上涨趋势,在没有发现新的消费增长点以前,对固定收入者而言,明年的“内需”也难以大幅拉动。

但在投资方面,由于2004年宏观调控并没有抑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1—11月份,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30%。这些投资的联动效应及带动效应将在明年年初得到体现,除此以外,各地方的小水泥、小钢铁依然会有一定程度的复苏。这对带动2005年GDP的增长是有作用的。

在经济指数方面,明年总体物价水平呈上升态势。CPI指数上涨3%左右,利息上调3%,汇率水平上升5%—7%。预测2005年GDP增长不会超过8.5%,可能在8.3%左右。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篇9

一、导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出现割裂的原因

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相对独立。学生对微观和宏观部分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和思想体系有学科体系的原因,有教材选择和使用的原因,也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首先是学科体系的问题。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总共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虽然在学科体系上形成了主流体系,但总体的学术流派林立,思想和研究观点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这就导致在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学习中,并不了解和掌握整个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全面,导致学习中不能建立起有机体系,而容易造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形成割裂的局面。其次是本科教材的选择问题。当前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划分和教材的编写一般都是遵循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视角展开的,同时为了保证全面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将部分非主流经济学的流派思想也纳入了教材体系中。此外,主要的本科教材都是使用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加入了国内学者的主观思想,同时也避免不了国内学者思想体系的束缚,导致当前的教材使用中,学生很难通过阅读教材看到历史上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的演化历程和不同观点的分野。加上大量非主流经济学思想的编入使当前教材在学科体系的传播和影响上,作用大为下降。造成学生无法读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密切联系的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最后是教学环节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认可教师往往会突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自学科中的重点部分,而往往忽略两门课程的衔接部分。在微观经济学部分,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内容,而其他部分往往安排的教学时间和讲授深度有限。而在宏观经济学部分,无论是是先讲短期模型后讲长期模型,还是先讲长期模型后讲短期模型,都更多从宏观经济学产生之初,宏观经济学几点问题入手。忽略了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讲授过程中,也回避了众多打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纽带的因素。最终导致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微观经济学介绍消费者、厂商、单一市场结构等微观问题,而宏观经济学介绍政府和货币当局如何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统计指标等。

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部分

首先,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关联的最为重要的思想纽带。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主体作用的。而且,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对特定的社会环境、历史传统、文化法律等有十分明确的限制。这说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仅强调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还强调维系市场经济基础的软环境。其次,方法论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共同的基础。无论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是众多主流经济学家通过不断发展演化中创造性的运用了数学中边际、均衡等研究方法而形成的。虽然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现代西方经济学存在众多局限,但整体上来说,西方经济学的主体地位在整个经济学界上不可撼动。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两大板块,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是相通的和密切联系的。最后,存在着许多可以打通和关联的知识理论。造成现实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明显割裂之感的重要原因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兴起。由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强调了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积极干预经济,导致大家往往忽略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以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发展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包含着宏观思想,宏观经济学理论有扎实的微观基础。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教学中的衔接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既然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就应该消除两种之间割裂的感觉。使两者之间真正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并使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这两门西方经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成为有机整体。一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梳理不同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在经济学思想上的地位,以及不同理论的地位、作用和选入教材的原因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很清楚的了解到所学的知识点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微观理论的提出的基于既有宏观经济学思想的,而宏观经济学的演化中,微观基础也是其可以发展和延续的重要依据。二是通过课程培养目标、教学目的和考核方式的调整,避免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经济学思想体系学习产生障碍。由于以往教学中经常会根据难易程度、结构组织、如何考核等问题安排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一来,往往会导致一些结构较为庞大、联系紧密、难易适中,容易考试的部分成为所谓的重点部分。而一些学科体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就被教学过程人为的删减了。这样的后果之一就是造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形成人为阻隔,成为孤立的知识小岛。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调整整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增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比重;一方面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大纲中也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增加对必要的思想体系、研究方法的教学时间。此外,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后续课程世界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也进行了有益的调整,使其教学过程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能够密切联系。

作者:柯希嘉 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篇10

只有实现市场和政府干预之间的平衡,才能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在现阶段的各国经济复苏中,至关重要的“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作用正在此消彼长间建立新的平衡。

近现代经济史表明,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间必须建立恰当的平衡。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就是政府长期实行自由放任、不干预大企业垄断的经济政策的恶果。1933年,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后实施“新政”,它没有改变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而是对市场运行的局限性和缺陷进行了补充和纠正。这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开端。二战后,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干预。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着重强调自由放任和“更少的政府干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规模急剧扩大的过程中,美国金融监管缺失,以致爆发了此次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

此次危机爆发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纷纷推出了救助措施并加强宏观干预,从而经济不同程度地都有复苏。然而现在值得注意的是,要防止从“市场至上”演变为政府“包办一切”。

危机发生后,各国经济的复苏大都靠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后果是什么呢?西方发达经济体从家庭到企业,然后再到政府,出现的问题就是资产负债表的不平衡。个人的次贷、金融机构的坏账,最后都是政府去帮助了,政府的债务不断地积累。

就世界范围来看,目前的新情况是:一方面,“凯恩斯政策”执行以后形成了对市场机制的破坏。这种机制的破坏,使得发达经济体真正领先于世界能做的事情(比如说科技创新)或者是其可以继续起到重要作用的东西,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出现复苏以后,欧美发达经济体可能还会出现“二次探底”,发达经济体要衰落、新兴经济体要起来,在“衰落”和“起来”之间政府要发挥作用。

上述问题都涉及到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之间如何建立一个新的、较好的平衡,使得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能相辅相成、各尽其责。正因如此,与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关的很多问题还有待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建立新的“全球治理结构”

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的改善,是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在现阶段的世界经济复苏中,由于发达国家的衰落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正在形成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亟需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全球治理结构。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日益加快,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世界经济格局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要求有全球性的治理结构,帮助各国更有效地解决当今的问题。如今,在国际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7国集团转向20国集团,清楚地表明世界经济的“天平”开始倾向于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像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全球治理机构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必须看到,此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冲击,为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情况,国际社会更需要找到一种“民主且平衡的全球治理体系”,尤其是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不能用20世纪的机构来面对21世纪”。

此次危机后,世界经济虽然出现了基于预算刺激和企业补充存货所拉动的经济复苏,但这是一种疲软的经济复苏,全球层面面临的新问题很多。例如,面对经济复苏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各国如何调整自己的行动使其更加贴近当今一体化和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至关重要的国际货币体系如何进行改革?对于劳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工作条件问题,力量越来越大的跨国公司由谁来管?等等。

特别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围绕银行业监管问题,大家议论纷纷。人们认为:小到银行业的监管,大到金融市场的监管,必须在全球层面上进行彻底改革。新的监管制度必须对商业银行的活动加以限制,这样,它们才不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直接威胁。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表示:“我希望看到旨在使实体经济尽可能地免受金融创新影响的监管体系。这或许需要限制商业银行的行动自由。”又如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主席丹尼斯・斯诺尔表示:“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国际问题是如何监管金融市场,各国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抵抗金融体系的庞然大物。对冲基金几乎不受监管,也几乎不纳税。怎么会这样?” 由此可见,就未来监管进行国际合作,对预防监管套利至关重要。而对于监管套利,金融机构可以在不同司法辖区对监管采取不同的对策。而要想真正有效和可信,任何监管框架都必须得到全球范围的认可。它还必须拓展至对对冲基金等至今不受监管的实体的活动。不过,考虑到协调全球危机应对措施的难度,推动建立一个全球监管机构或一套得到全球认可的规则,为银行业的总体监管设定标准,这些想法也许太理想化,但这些问题很值得人们探讨。

宏观经济篇11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调查进行之时,2006年6月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尚未公布,经济学家依据的是1月-5月的宏观经济数据。事后看来,这对经济学家的未来判断几乎不产生任何影响。

《财经》与景气中心的合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财经》委托景气中心执行的对于经济政策的评论和前瞻性调查,半年一度,自2004年底以来已进行了四次(前三次调查详细内容,分别见《财经》2005年第2期、第14期及2006年第2期“财经数评”栏目);第二部分为景气中心独立完成的季度经济学家信心调查,该调查独家优先发表于《财经》杂志,并在《财经》网络版省略上刊出。

宏观经济篇12

【 正 文】

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

自1998年起,中国政府实行了持续五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抵御了亚洲危机的,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GDP年增幅在7%~8%之间的高速平台上运行。但是,从1998年4月以来长达24个月的消费价格持续负增长,到2000年5月由负转正并实现16个月的正增长后,从2001年9月开始又重新陷入了负增长状态,同时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也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面对这种情形,众多的专家提出了“过剩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劳动与资本双重过剩”等概念来定位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并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就我国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定位来说,笔者主张将其定位为“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相交织的状况,同时还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个定位包含以下四层涵义。

(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的国家

我国的劳动力首先滞留在农业部门。按照王诚1996年估算,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38亿人。此外,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600万人,国企下岗职工1500万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市化进程都是围绕着如何创造更多的二、三产业就业岗位来容纳农业和其它部门剩余劳动力的工作进行的。

(二)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正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致了我国生产能力过剩、失业增加、价格水平持续下降及国民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然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一般是与发达国家相联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最大不同之处恐怕是劳动力过剩非常严重。”(王俭贵,2002)。因此,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是“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三)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相交织

2002年我国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GDP增长率达7.9%。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下滑态势。(1)GDP增长7.9%,与2001年同期相比回落0.2个百分点。(2)2002年第一季度,在投资增长19.6%、较上年同期上升7.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体现居民最终消费需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4%,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3)2002年1~2月份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1.3%。这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4)财政支出和财政赤字大幅度上升。2002年一季度中央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163.6亿元,下降7.3%,而支出增长23.9%。(5)物价指数全面回落,“通货紧缩”阴影挥之不去。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和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继续下降,分别比2001年下降1.9%和0.7%。(6)高速度与高失业并存。2002年GDP7.9%的增长率,由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仅为0.1左右(张本波,2002)且有随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而继续下滑之势,因而未带来降低失业率和增加就业率的预期效应。以上状况,进一步折射出我国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特征——劳动力剩余条件下的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相交织。

(四)我国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

应当清醒看到,我国经济被“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阴影困扰的同时,还面临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这个压力之所以没有释放出来,主要是由于政府现在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锁住”了这只“笼中的虎”。(于祖尧,2002)。其中,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稳健货币政策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人民币不贬值政策正遭受最近日元大幅度贬值和美元贬值的打压。值得强调的是,由于人民币从1994年开始同美元紧密挂钩,因而2003年初它同欧元和其它外汇的比价跟着美元下跌。同时,中国居民非自愿性储蓄还阻拦了十几万亿元购买力的实现。所以,一旦财政或金融爆发危机,人民币贬值和挤兑风潮就很难避免。

二、中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在递减

自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了7%~8%经济增长。但是,目前此项政策的正面效应已经在递减,它的负面影响在扩大。它在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财政乃至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1)财政赤字成倍增加,财政收入对债务的依存度居高不下。2001年度财政赤字是1997年的4.24倍,财政对债务的依存度为31.6%。(2)近几年税收以超出GDP增幅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长,使其得以继续实行,但2002年前三季度,我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9%,增幅回落10.8个百分点。(3)县、乡两级基层政府财力枯竭。(4)随着改革深化,政府各种名目的隐性债务居高不下。例如,我国存在着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社会保障金欠帐、农村义务经费缺口等隐性债务。虽然2001年中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2.7%,债务余额为16000亿元,2002年财政赤字为3098亿元,未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但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隐性债务的积累已达GDP的100%。(5)有些国债投资的效益低下。

(二)中央银行面临两难的选择

按相机抉择机制,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时需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因此,为了配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中央银行应实行适度从松的货币政策。从1996年5月开始到2002年底央行共进行了10次降息,并且加收20%利息税。然而,中国却出现了“货币失灵”的反常现象。降息不仅没有达到刺激人们减少储蓄增加消费的目的,相反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逐年攀升,1997年底达到50000亿元,2003年2月底已达100300亿元。由此,可见货币当局防范风险有余,刺激经济景气不足。据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偏紧,这不利于缓解“通货紧缩”和遏制经济增长下滑。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匹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是,潜伏的金融危机却限制了银根放松的空间。2001年底,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为25.4%,远高于5%的国际公认警戒线。这表明金融领域潜伏着严重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势必火上浇油,对货币当局来说是两难选择。

三、几点思考

(一)关于扩张性财政政策阶段性淡出的思考

1.扩张性财政政策阶段性淡出的理由。首先,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一种中短期政策。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产生“挤出效应”,因此它在短期内是有效的。在长期内几乎是无效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自1998年开始,政府实行此项政策虽保持了的较快增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边际效用已明显地出现了递减趋向。尽管近几年它拉动了内需的增加,但在启动构建经济主体内生增长机制方面却未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相反,由于推行该政策的过程中政府投资挤占了民间投资的空间,出现了一些“与民争利”的现象。要知道只有民间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和民间经济兴旺发达,经济才有长期、稳定和可靠的基础。

其次,近几年来扩张性财政政策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其负面效应表现为:(1)持续使用国债资金,会增强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与市场改革取向的目标相抵触。(2)政府投资一般效率较低,随着时间推移国债项目转向低效益或无效益,出现了国债投资边际效用递减现象。(3)政府工程质量一般难以保证,而且易产生腐败。(4)大量基础设施投资,由于需进口大量的工程机械、材料等,短期内拉动内需的作用并不很大,主要拉动的反而是“外需”。

第三,对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要有一个全面、辩证的认识。诚然,近年来,在我国中西部许多地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拉动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增长快、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以上海、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等省市为代表的东部沿海许多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主要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拉动的。

2.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的方式——阶段性淡出。有关扩张性财政政策淡出方式的选择,笔者认为阶段性淡出的方式是较为明智的抉择。值得强调的是,“淡出”按相机抉择机制,不能说到了一定时期就可以放弃不用(这就使它变成一种“长期政策”,即“不用”的政策),只不过使用的方向和力度,会因情况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以总需求不足为起点的经济周期很可能成为我国今后一定时期经济波动的主要形态(樊纲,2003)。由此,与以总需求不足为起点的经济波动周期相适应,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使用和淡出只能是“阶段性”或“周期性”的。我国目前扩张性财政政策完全淡出不仅为时过早,而且现实中也是不可行的。这是因为其完全淡出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外需增长强劲。(2)已动工的国债投资项目已基本竣工。(2)通货紧缩的趋势得到控制。(4)民间投资逐步取代政府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并且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形成自主成长机制。(5)财政赤字和国债余额达到或超过警戒线。基于这些条件还不能在短期内达到,因此扩张性财政政策至少在3年内不能完全淡出。其淡出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段性的淡出的过程,可以采用逐年减少国债发行量,直到将其限制到一定的力度和范围上。这个力度和范围一般以达到基本抵消由于总需求不足产生的为宜。

3.新形势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调整。第一,转变国债资金的投资方向。近年来,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国债发行,但国债投资大部分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在短期内不能从所投入的项目上取得直接回报,因此造成目前投资的快速增长与消费增幅下滑和内需增长乏力的强烈反差。鉴于此,国债投资要注重把刺激需求与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建议其使用方向作以下调整:一是增加对有市场、有潜力的制造业的投资。二是拿出适当比例的国债资金投向有效益的民营。三是加快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及信息服务业、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四是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五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六是继续为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财政政策的目标调整:从追求经济增长到关注经济发展。财政政策要在推动经济结构演进中实现经济发展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二元结构下,经济发展是在城乡隔离的状态下推进的,城市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城市市场商品大大超过其自身需求,需要寻找外部市场以维持其增长。与此同时,农民被禁锢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收入水平低下,有效需求不足,城乡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断裂,城市剩余产品无法在农村市场上消化掉。这也是我国目前内需不足,国企经营困难、失业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现阶段财政政策的目标应盯住通过城乡二元结构的变革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三,注意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多种手段组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不仅是发行国债,它还包括减税、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调整经常性支出结构等多种手段,是一个政策组合。近两年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公债,今后可作其它选择。例如,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来刺激经济增长等。

第四,构造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财政政策发挥预期作用的前提是预算。只有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才能有效控制财政政策实施引发的风险和充分发挥其作用。此外,在财政政策的制度基础建设上还要重视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功能,要建立健全财政制度内在稳定器发挥作用机制。

(二)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思考

1.二者的松紧搭配。在当前,二者的松紧搭配明显应该采用松的货币政策配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供应量偏紧不利于遏制经济增幅的下滑和刺激需求增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适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匹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2.二者的契合机制。二者的契合机制应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应该为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拓展空间,提供条件。在宏观经济政策中财政政策是一种相对中短期的政策,货币政策则是一种相对长期的政策,而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货币政策将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至于目前我国出现的“货币失灵”,是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引起,归根结底是由于央行没有超然独立性、市场化利率机制尚未建成及货币政策体系不健全造成的。因此,我国当前必须从强化货币政策职能、保证央行超然独立性和健全货币政策体系等方面改革货币政策,目前财政政策支持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可以采取如下举措。如适当增加财政贴息资金的规模,扩大贴息政策使用范围:用财政资金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等。(2)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使财政政策适应、促进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机制的形成。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金融通过自身经营机制转变、中资商业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管理水平的提高、盈利能力的增强,避免和化解金融风险。2)金融体制改革应尽快拓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3)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使利率真正成为引导企业投资的信号。4)加快发展股份制私人银行和其它民营金融机构,通过发展这类银行满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农村的投资与贷款需求。

(三)扩大有效需求的思考

近年来,有效需求不足、内需增长乏力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经过连续5年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施行,我国过剩生产能力和存货依然很高,加工严重开工不足,库存商品达30000亿元之巨。据调查,2002年600种主要商品,供过于求的商品占86.3%,供求平衡的商品占13.7%。由此可看出,要扩大内需和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仅从财政和货币政策着手已是不够的,还须探讨其它思路和。为此,笔者出了以下思路。

1.创立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扩大有效需求的格局。经济学家刘国光认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政策调整方面,“要创立多管齐下,形成合力的格局”。一要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的就业和收入预期;二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四要提倡超前消费观念,鼓励消费信贷;五要清理各种卖方市场条件下出台的抑制消费的政策;六要开辟、电脑、轿车等新的消费领域。除此之外,许多学者认为我国投资消费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可通过提高消费率来扩大内需。

2.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过大是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据《经济日报》1998年9月28日文章披露:“1996年底,城镇居民存款余额为30850.2亿元,其中20%以上为公款私存;2.5%的城镇居民人口占有83.2%的存款,97%以上的普通居民人均存款仅为1080.5元。”由此可见,储蓄存款在社会各类成员中分布是极不平衡的。另外,据世界银行测算,1995年我国居民总体的基尼系数达0.415,已突破0.4警戒线;而据有关专家估算(王义达),1999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56,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又据《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9月24日的文章披露:“2000年中国资本外逃量已达480亿美元超过当年外商对华投资407亿美元……据,国内资本外逃的主力军是不法资产的占有者。”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中国居民贫富差距悬殊,中国经济发展的收益在社会公众中进行了不公的分配。

从我国近年来的情况看,富有阶层有购买力,但其消费倾向低。这些人的投资除了持有股票和国债外,实业投资受到产权制度、投资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其中很大一部分灰黑色收入不敢暴露出来,要么以各种名义存在银行,要么趁我国资本大量外逃之风转移到国外,要么滞留在地下钱庄。而广大贫穷阶层,尤其是下岗工人、农民和经济效益差的国企职工是消费倾向高的群体,但其购买能力低下。因此,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是相对的,即是有购买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而生产的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又引致了经济增幅下滑和经济增长质量下降。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造成了富有阶层消费倾向低和贫穷阶层消费倾向高但购买能力低下,进而造成的社会平均消费倾向低是导致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内需增长乏力和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的根本原因。因此,政府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该立足于这样一个现实基础。“如果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使收入继续向高收入的富有阶层转化,那么将继续加剧经济的萧条。如国债政策客观上就有这种作用,总是富人去购买国债,再享受国债利息,政府的政策加剧了“马太效应”(叶振鹏,焦建国,2002)。因此,扩大内需和治理经济萧条的可行的政策选择是改变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向贫穷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其具体举措如下几个方面。(1)认真贯彻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适当时候取消农业税。(2)公平税负,对高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所得税、财产税、利息税,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大政府对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4)加大政府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减少权力对国有资产的侵蚀,建立起抑制不法侵占国有资产和谋取非法收入行为的监管机制和对非法收入攫取者的惩戒机制,从制度上限制和减少因“灰黑色收入”大量存在而导致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现象。(5)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司法体系和民主法律监督体系。【】

[1]Porter,P.and G.Scully,Institutional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rowth.Public Choice,Vol.82,17~36,1995.

[2][美]曼昆:《学原理:下册》(中译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王俭贵:《劳动与资本市场的双重过剩:宏观经济形势的新概括》,《经济学家》2002年2期

[4]于祖尧:《解析经济形势 探讨经济政策走向》,《经济学动态》2002年8期

[5]于广义:《积极财政政策淡出前的几点思考》,《宏观经济》2002年8期

[6]叶振鹏 焦建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近期取向与制度基础》,《经济学家》2002年3期

[7]樊纲:《关于我国宏观经济的若干新的思考》,《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4期

[8]刘国光 刘迎秋:《结构性松动,抑制通货紧综趋势》,《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9]邓聿文:《资本外逃:经济的隐忧》,《经济时报》2002年9月24日

宏观经济篇13

一、《宏观调控法》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法

法是贯彻和实现政策的有效手段。从各国的实践看,每项重大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有法律作后盾。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为了保障其货币政策的实施,大都制定了反映该国政策的金融法规。如美国1913制定了《美国联邦储备法》(即中央银行法);英国1979年制定《英格兰银行法》;日本1942年制定《日本银行法》;德国1957年制定《德意志联邦银行法》;新加坡1970年制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法》等。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国家通过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不同影响,作用于经济运行,起着某种自动抑制社会总需求过分扩张或收缩,促进社会经济稳定的基本功能。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财政法的宏观调控作用,都制定有预算法、税法等,有的国家还制定了《财政法》法典。

此外,各国还通过制定产业规划法和价格法等贯彻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我国,近年来国家制定的《预算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即中央银行法)、《税收征管法》、《价格法》等各单项宏观调控法律,在贯彻和保障宏观经济政策的实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仅靠各单项宏观调控法律还不能处理和保障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问题,难以克服政策之间的相互矛盾,难以避免“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自我较劲现象。因此必须有统领各单项宏观经济法律的《宏观调控法》。

二、《宏观调控法》是处理重大经济关系的法律依据

同志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搞现代化建设所遇到的涉及全局性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明确提出必须处理好的带有全局性的12项重大关系。如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第

一、

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都是涉及到全局性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制定《宏观调控法》。这样,在处理重大经济关系就有了法律依据。

三、《宏观调控法》是解决部门、地区之间利益冲突的法律准绳

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1995年9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坚持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全国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建立区域经济与发挥各省区市场积极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所以说区域经济协调关系是宏观经济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政府在解决部门、地区之间利益冲突中制定了一些单项法规,如《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省际间粮食收购价格衔接办法》等,对合理安排产业结构、振兴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促进产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平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这些单项法规的权威性比较低,各法规之间也不够协调统一,亟待出台《宏观调控法》。

四、《宏观调控法》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法律保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点是,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能够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杠杆的机制。计划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财力、物力可能,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目标,并通过实施产业政策及投资政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因此可以肯定的说,国家的计划是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的特征。但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使用计划调控手段,必须更新计划观念,健全计划机制。

健全计划机制,就必须重视计划决策、管理、调控的制度化、法律化。善于采用法律形式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现。采用法律形式,主要在于使法定计划能够尊重经济规律、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律,使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手段在法的规范作用下结合起来。更新传统的计划观念,就不能把所有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统统纳入国家计划体系。在法的调整下,使计划关系成为一种计划法律关系,使计划活动成为一种计划法律行为。为此,就必须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法》,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计划原则,建立各项具体的计划法律制度。

运用法律保障政府计划的实现,也是某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措施。例如,法国是采用计划指导经济较早的国家。1946年1月3日法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实施中期计划的法令。以法律形式推行“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计划”。日本在宏观调控方面也使用所谓的“法令性计划”指导市场经济活动。在计划调控的具体措施上,在如何通过经济法律手段实现政府计划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济,以完善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

与此同时,为了协调计划调节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的关系,发挥各种调节手段的综合力量,制定一部统领包括《计划法》在内的所有宏观经济调控单项法律的《宏观调控法》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宏观调控法》是确认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法律地位的需要

笔者认为,国家和国家授权的机关始终是宏观经济调控关系中的一方主体(即调控主体)。而国家的经济职能包括宏观调控职能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行为实现的。因此,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在我国的宏观调控体系中的法律地位及宏观经济调控权应当明确,这项任务必须由《宏观调控法》来承担。

国家通过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在当前“政府要集中精力搞好宏观经济调控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审批。”①我国制定的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之一,是“宏观调控制度和手段比较健全,对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控较为灵活有效。经济管理法制化达到较高水平。”②要健全宏观调控制度,使经济管理法制化达到较高水平,就必须通过制定《宏观调控法》,明确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活动中的法律地位,赋予政府应有的宏观调控权,确定其可以采取的调控手段,以及所应遵循的程序,才能确保政府作为法定的调控主体依法调控,约束政府必需在法定范围内行使宏观调控权,防范和制止“政府失灵”、行政性垄断等现象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危害。因此,《宏观调控法》是政府实施合法有效宏观调控的基本法律依据。

六、《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体系框架

(一)《宏观调控法》的立法层次和名称。从宏观调控法的实质意义上看,它是调整宏观经济关系的所有法律规范所构成的体系。但从立法体系上分析,宏观调控法体系又是由《宏观调控法》统帅下的《计划法》、《预算法》、《税收基本法》、《固定资产投资法》、《中央银行法》、《金融监管法》、《外汇管理法》、《产业结构与规划法》、《对外经贸法》、《特别区域开发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构成的。因此从《宏观调控法》在我国法律体系的立法层次上看,它是国家宏观经济领域内的基本法。法律名称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宏观经济调控法》为好:一是因为“宏观经济调控”在经济学中有确切的定义;二是在社会经济生活实践中已广泛运用;三是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中已经使用;四是运用其他名词,如“国民经济管理”、“经济稳定增长”、“宏观经济”等均不能确切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法的调整对象。

(二)《宏观调控法》的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我国宏观调控法,是调整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调整对象范围主要包括:计划关系、财政关系、金融关系、收入分配关系、价格管理关系、产业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关系、区域经济协调关系、对外宏观经济关系等。在制定《宏观调控法》时应当确认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平衡优化原则。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所谓经济总量的平衡,就是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价值总量的平衡,是社会经济运行保持协调状态的前提条件。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诸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经济结构的内容非常广泛,如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市场结构等都是经济结构的内容。经济总量的平衡是经济结构赖以实现的基础,经济结构优化是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质内容。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是宏观调控的目标和重要原则。《宏观调控法》必须确认平衡与优化的原则,从而调动宏观经济调控法的一切调整手段,发挥宏观调控法各项法律制度的功能,促进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2.有限干预原则。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国家干预已经成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宏观经济调控法应确认的国家干预原则,即有限干预原则。所谓有限干预原则,其内涵有三层意思:一是政府的干预不得冲击和削弱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相反应当促进和保护市场机制调节功能的充分发挥;二是政府的干预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依法进行干预;三是政府一般不得直接干预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

3.宏观效益原则。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涉及的经济利益是全局性的、总合单位的利益,如生产者全体或消费者全体的利益,或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而不是单个消费者或某个独立的企业的直接利益。因此,宏观调控的着眼点是如何提高宏观经济效益,而不直接过问某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确定促进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使宏观经济主体的一切经济行为有利于宏观经济效益的增长。

4.统分结合原则。统分结合原则,即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要实现经济调控的目标,宏观经济调控权(包括货币的发行、基准利率的确定、汇率的调节和重要税种税率的调整等),必须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实现集中统一。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但是,国民经济运行存在不同的环节和层次,而且国家大、情况复杂,要处理好重大经济问题,必须发挥地方积极性,必须实行分级管理,赋予地方和部门必要的调控权,促进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的发展。统分结合的原则反映了宏观调控体系内部结构的客观实际,具有科学性。《宏观调控法》确认这一原则,从法律上保障合理分权,既能使整个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经济结构优化和全国市场的统一得到切实的保证,又能充分调动地方、部门的积极性。

关于《宏观调控法》的结构体系框架:应设总则、宏观调控机构、宏观调控行为的构成要件和效力、宏观调控基本制度、宏观经济监测预警基本指标体系、法律责任、争端解决机制、附则共八章。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