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宏观经济与实践实用13篇

宏观经济与实践
宏观经济与实践篇1

 

1.体系完善,理论抽象。宏观经济学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运用抽象分析方法,以国民收入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总量(GDP)、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和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学的很多原理在经过归纳总结后,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宏观经济学有大量的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运用逻辑上的抽象推理,将经济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抽象为单纯的数学符号,然后使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去演绎人们的经济活动。

 

2.流派众多,内容庞杂。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经历了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至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由于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因素性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学者通过抽象分析,选择有限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经济问题。由于对经济问题中同一因素的重要性认识不同,西方学者对问题中的决定因素选择不一样,导致研究的假设存在差异,经过逻辑推理、计量检验的结论、相应的政策自然不同。因此,各学派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点和主要观点,与微观经济学理论不同,宏观经济理论存在分歧与争论。

 

3.学科关联性强。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量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决定短期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力量,涉及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和劳动市场;与此相对的是长期决定分析即经济周期论和经济增长论。因此,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形成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经济学等之间的联系。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学生熟悉和掌握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方法和体系,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材料

 

经济学院主要采用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分册),该教材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其内容简单,框架清晰,涉及的数学工具相对较少,适合作为本科生的入门教材。同时,为了促使学生全面地掌握、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师为学生列出课后阅读材料作为补充读物。

 

(二)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

 

经济学院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课时为54学时,因此只能保证讲授最基本的经济学理论。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因此,在教学改革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合理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探索多样化课堂教学方法

 

1.重视启发式教学。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民族院校的学生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偏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区,他们的汉语水平和数学基础都相对较差,过于注重利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进行理论讲解,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并降低其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素材,启发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探讨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模型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对所讲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学习,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讨论的机会,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

 

2.重视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实务性和创新性,这一点正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最需要的,也符合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案例教学中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选择、收集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案例,选择学生有能力分析讨论的案例,同时要使用本土化的热点案例进行教学和讨论,这样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当前经济问题。其次,要求教师自身应当关注热点经济问题,注重收集新的经济资料,而且能够对经济问题有比较深入的分析。第三,在案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课前阅读案例的相关材料,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积极思索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初步形成解决方案。

 

3.重视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口头表达以及研究和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讲,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需要讨论的主题,并对学生进行分组;其次,引导学生课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然后,组内同学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观点;下一步即在课堂上,各组成员代表阐述各自的观点,教师或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形成辩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分析讨论的结果,并对该专题进行更深入的陈述。讨论式教学适用于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讨论式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更有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实践性教学。宏观经济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性教学。课堂上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外时间可以通过举办学术讲座、辩论会、经济论坛等各种活动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经济学院举办的“经济案例分析大赛”,在实践性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参赛的同学可以以同专业或跨专业的形式组成团队。在初赛阶段进行自选案例分析报告的评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最终上交一份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评委老师将对参赛作品进行全面审核后给出分数,依据得分情况评选出晋级复赛的小组。进入复赛的团队需要制作一份自选案例分析报告演示文稿(PPT)进行现场展示,展示之后将进行评委老师提问及选手答辩环节。决赛则由团队风采展示、自选案例分析报告PPT展示、选手答辩三部分组成。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展示过程中表现出的团队风采,协作能力,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除此之外,经济学院每学期都举办一期“经济沙龙”,通过自由辩论、自由发言的形式,鼓励学生关注经济问题,提高运用经济理论及方法的能力,也成为本课程的特色实践教学方式。

 

5.重视研究式教学。在研究性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把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取得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活动,赋予教师“教”的创新性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之中,在研究中学习、实践,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不畏权威的批判精神。例如,在设计“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和学生在课前应该通过课前调查认识我国经济增长的表现;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认知经济增长的内涵、特征变现,系统掌握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及影响因素,使学生建立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基础;确立研究专题,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师生进行研讨和调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或研究报告,并且给予修改和评价。总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具有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四)考核方式的选择

 

宏观经济与实践篇2

作为教育部1990年正式确定的本科基础课及核心课,宏观经济学是管理类和财经类专业必开的专业基础课,是经济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该课程是借鉴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及方法,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践,阐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模型与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经济学理论素养,启发学生研究经济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和对宏观经济领域问题的判断及分析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2]。

基于课程所涉及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求,开设宏观经济学全英课程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适应全球化经济的管理学和经济学应用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掌握更多的以英文为载体的国外先进的经济学原理,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媒介捕获国外先进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真正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能力的宏观经济管理人才。

然而目前宏观经济学全英课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大多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作为课程的主要参考用书,缺乏英语语境下的本土经济学理论及案例[3]。其次,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其所涉及的众多原理大多采用了抽象分析方法,内容晦涩复杂[4,5],同时理论还在不断更新,加之英文术语和语境的适应障碍,给初学者尤其是缺乏社会与经济实践的学生而言带来了不少困惑与学习的困难。第三,全英课缺少合适的反馈机制,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了解不够。如何保障学生能在英文环境中学透宏观经济学知识,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平衡,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经济学专业素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自2012年开设工商管理国际班以来,将宏观经济学课程全英课列为核心课程,采取立项形式对宏观经济学全英课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一、提升全英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全英课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全英课程授课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较高的英文水平。基于此,笔者所在学院2012年开设工商管理国际班之前已开始进行相关教师的储备,一方面引进具有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知识过硬且英语水平优秀的年轻教师,另一方面从已有宏观经济学教师团队中选拔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一定英语水平的业务骨干参加进修和培训,包括国内进修和课程培训以及境外研修:学院每年给予教师至少6000元/年的国内进修资助,并且每年选派并资助6名中、青年教师到境外进行课程研修及学习,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和增加专业结合英文的实践机会。2014年度笔者即获得资助,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进行研修,系统学习了宏观经济学及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同时,为了增强教师进行全英授课的积极性,学院通过试讲和竞赛形式进行全英课立项,以项目为推进力,引导宏观经济学主讲教师竞聘全英课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全英课程进行全面追踪,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估,加强课程的教学管理和考核,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能力。

二、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

(一)小组讨论模式

小组讨论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互动活动之一,尤其对于英语类课程,不仅可以提高知识点的掌握效果[6,7],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宏观经济学全英课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英语水平、知识程度、能力以及兴趣爱好,提前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原则,保持组内能力交叉,组间能力一致。作为教师,不同于以往“守门员”的角色,不再决定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何种知识,而主要是起“助产士”的作用,扮演促进者的角色,指引并允许学生在准备期自主发掘资料,帮助学生发现更好的自己,挖掘更深刻的思想。而在讨论课中,教师尽量避免成为评判者的角色,尽量成为讨论的推动者和协调者。全英课共分为5次讨论课,每组人数为5人,实行轮值组长和成员职责轮换,让学生在不同角色中均得到体验,增强其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包括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组内成员间的分工、讨论设计均有各轮次组长分配。鼓励各组之间在他组论述基础上引入新的信息进行深入探讨,不断拓展话题。小组讨论评价以学生个体和小组综合得分为最终得分,学生个体得分分为组间得分、组内得分和教师得分,评价包括发言内容、发言响应程度、提问以及资料搜集等;小组得分主要是以成员合作、组间竞争为重要衡量标准。通过合理的评价设计,尽量使得对每位学生的评价合理化。

通过小组讨论,宏观经济学全英课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获取经济学知识的途径,完善了个体在具体问题上知识层面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主体能力,将学生的思考层次从现象观察引导至深层次的理论思索和问题解决方案的寻求,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二)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并且较多地运用了抽象的分析方法,其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及相关基本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乏味[8,9]。同时,宏观经济学又是对社会经济时间的提炼和总结,其内容涉及到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宏观经济问题,因而与现实的联系尤为紧密[10]。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具体而又与生活贴近的案例进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阐述,可以在增强学生对宏观经济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启发学生通过现象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更利于学生通过社会经济现象和活动领会和掌握经济学的本质,牢固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对于宏观经济学全英课而言,目前在案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全英课采用的是英语授课,因此任课教师大多直接选用一些国际主流教材,如采用曼昆教授最新修订的宏观经济学原理作为主要参考教材,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常直接采用该教材配套的案例进行教学,而这些案例大多是国外的经济现象,与我国的实际状况不符,不利于学生对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解。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时,还是采用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讨论,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此,宏观经济学全英课在将国外成熟、先进的经济学实践案例介绍给学生的同时,充分利用学院资源,进行本土化案例的引入。工商管理学院设有华南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内有丰富的案例库,案例库以中国本土案例为主,含教学案例、研究案例以及现代化的创新成果,同时学院在案例开发方面实行奖励,学院每学期期末阶段开展案例开发立项并提供案例开发启动费,并对获奖或入库案例进行奖励,因此在教学中有大量的本土宏观经济案例可以引用,便于更好地分析和解释本土经济学现象。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英文专业水平,改变案例教学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教师在课前布置案例分析内容,给予相关参考资料,学生课前阅读和分析案例文献,最后形成创业案例分析报告,并在课堂上用英文进行案例表述与讨论,也可以按照所选择的案例设定情境,让学生设计情节,并分角色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解决经济问题,使学生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加深对宏观经济学具象认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

三、完善学习反馈体系

宏观经济学全英课是在非母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结构、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对课程的适应度以及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适应度等。如果有一个完善的教学反馈体系,那么任课教师就可以获得足够多的课程信息,检测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节奏,修正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学环节的效率。

(一)课堂反馈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转换只关注授课内容的传统思维,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对授课内容最直接的反馈方式,学生的互动积极性和响应可以让教师及时判断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之间是否出现偏差,实时进行教学调控。宏观经济学全英课是采用英语形式将经济学知识转化为英语交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因此在课堂中很容易实现互动口语表达环节的增设。在该环节,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开放性地自由讨论,而后基于学生的发问,进一步引申更深层次的问题,引发新一轮的思考和讨论,层进式发问与讨论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所表述的内容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程度。

(二)课后反馈

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以及面对面的交流讨论评估出教学效果,但在课后,教师很难再获取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信息。有些高校为了获得课程在学生层面的评价和反馈,在期末设计了学生的教学评测环节,但反馈源较为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由于时效性的问题,该年级学生就失去了参与教师调整课程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全英课要求学生每次课后用英文完成课后感,并作为课程考核成绩之一,内容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评价以及对自己掌握知识程度的评测。学生课后感其实是对所学知识的二次梳理,在思考的同时巩固知识,同时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实时性调控。为了从更多的反馈源获得信息,学院拓展反馈渠道,从制度上和架构上保障和鼓励学生进行反馈,除了规定每个学期结束后由学生本人匿名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评价,还进行课程教学情况调查、年度学生满意度调查、组织定期班委会,听取班委会对教学方面的意见,同时要求全体任课教师结合教学评价与反馈结果认真剖析教学过程,由被动获取反馈信息进入主动反思性实践,追问每个教学环节设计背后的理念和目的,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和反思,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所讲授课程蕴含的价值观、信念、态度和职业文化,从而不断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

宏观经济学全英课任课教师注重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以及应用知识的有效检查和反馈,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教与学,可以促进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学生的反馈意见得到尊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宏观经济学全英教学是利用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在英语环境下从事经济与管理的能力,为了保障学生能在英文环境中掌握和应用宏观经济学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经济学专业素养,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现有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更多、更实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金祥荣.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S6):100-104.

[2]卢现祥,陈银娥.宏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欧阳强.“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1):73-77.

[4]张慧.宏观经济学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长春大学学报,2012,22(1):109-111.

[5]朱建安.“宏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尝试及调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120-122.

[6]张蓉,左晓园.试论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61-163.

[7]Ur P.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M].Ernst Klett Sprachen,1999.

宏观经济与实践篇3

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提出,授经济学学士学位的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的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掌握良好的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机应用技术,能熟练使用和开发精算软件,具有较强的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及对保险、银行、证券、社会保障等领域有关问题进行观察、计量、精算和预测的综合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统计类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统计学专业特点,新规范中给出的一般经济类基础课程和其他经济类专业(如经济学、财政、金融等)有所不同,要求普遍开设的课程只保留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会计学等三门课程,可见宏观经济学在统计类专业中的重要性,但是宏观经济学在统计类专业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图从问题入手,为《宏观经济学》课程在统计类专业中顺利开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二、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开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统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且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对象与传统教学对象存在差异,如果完全照搬经济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实施效果肯定就会大打折扣。具体来说,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经济理论基础认识不足,对经济理论学习重视不够。从统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统计类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而应用的理论基础就是经济学,只有有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才能更深入地进行统计定量分析,得出的结果才会正确,才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但现有社会经济统计专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环节,对经济理论基础重视不足,并且不同统计专业方向对经济理论基础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这些都没有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环节得到体现。从社会需求角度来看,统计类专业毕业生不论是从事经济管理还是理论研究,都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因此,应加强《宏观经济学》教学,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第二,数理基础不够深厚,数理分析方法应用不足。宏观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高度抽象化的学科,数理分析方法在其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数理分析方法不仅运用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而且在初级、中级课程中大量涉及。统计类专业开设的数理基础课程主要以概率论为主,并且授课教师是从纯数学角度(包括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讲授的,由于学生数学功底相对薄弱,并且所学内容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联系不大,使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程设置次序上,本科阶段高等数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基本同步,而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相关课程甚至晚于宏观经济学的开设,严重影响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显著。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派别多,系统庞大,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大量图表、经济模型和专业术语,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为国外教材,与中国现实国情存在差距,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探索和改革。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反馈评价来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四,师资力量薄弱,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根据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统计类专业学生应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因此,统计类专业教师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然而,现有从事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统计类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纯经济学学科背景,他们的数理基础薄弱,统计思想欠缺,不能很好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问题必然导致经济理论与统计方法脱节,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清晰及制约学生将理论运用到现实的能力培养。

三、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适当增加课程学时。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统计类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学时基本都是54课时左右,甚至更少,只有36课时。这样的学时安排使宏观经济学几个重要基本理论平均每部分课时只有不到十个学时,这样的授课学时只能保证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国内高校统计类专业经济类基础课程只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没有其他如政治经济学等经济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统计类专业学生在学习经济类基础课程的过程中会显得更吃力。因此,如果教师要在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那么这样的学时安排显然不够,谈不上课堂作业讲解,更谈不上旨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提高阅读经典文献能力的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的引入。因此,为了引起统计类专业学生对经济理论基础的重视及更好的教学效果,宏观经济学教学课时应该适当增加,争取达到每学期72学时。

第二,增开数学课,增厚学生数理基础功底。随着数理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加强学生数理分析基础显得愈加重要。虽然初级宏观经济学没有太多数学方法的使用,但是中级、高级宏观经济学则会涉及非常多的数学工具,如动态优化、拓扑等。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本科生开设的数学课只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学习中级高级宏观经济学对数学的要求。因此,增开包括数学分析、随机过程等部分数学专业课,为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同时,调整数学基础课程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开设顺序,在学生有一定数理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宏观经济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宏观经济学。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反馈评价来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针对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通过构建研讨型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加强师生与生生互动,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大量引用国内现实宏观经济案例,鼓励学生进行课前小组讨论,有效利用各种现代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第四,合理设置考试方式,建立全面健全的评价体系。考试是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衡量教师教与学生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传统考试形式单一,一般为闭卷考试,同时,考试内容单调,无非就是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答案基本是确定的,学生即使没有深刻领会吃透教材内容,靠死记硬背、照搬公式,同样可以取得好的卷面成绩,而且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及格率,会在考前划所谓的重点,有部分短时记忆较好的学生靠考前的突击冲刺,也能拿到很好的成绩,因此,这种考核方式根本不能真正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所以,针对在宏观经济学课堂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考核方式可以更加多元、更加全面。一方面,考核时间不再局限于期末考试,可以延伸到课前准备、课中讨论、课后总结评价等。另一方面,考核能力要求不再是单一的概念理解记忆,包括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对课外资料的阅读和分析及课堂集体讨论等,对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专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鼓励宏观经济学专业教师转变专业方向,增厚数理统计基础。现阶段,从事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基本本硕都是经济类专业,使他们在从事统计类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领会统计类专业培养目标,把统计类专业学生按照经济类专业学生培养,结果就是不能突出统计类专业的专业特色。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鼓励经济学背景的教师攻读数理统计学,加深对统计学学科的了解,弥补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的不足,增厚数理统计基础,不仅可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统计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丽影,赵临龙.关于统计学专业发展的思考[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2).

[2]谢琦.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6).

[3]曼昆.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韩芳.浅析研讨式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0(1).

宏观经济与实践篇4

《宏观经济学》是统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且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对象与传统教学对象存在差异,如果完全照搬经济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开设,实施效果肯定就会大打折扣。具体来说,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经济理论基础认识不足,对经济理论学习重视不够。从统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统计类专业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而应用的理论基础就是经济学,只有有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才能更深入地进行统计定量分析,得出的结果才会正确,才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但现有社会经济统计专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诸环节,对经济理论基础重视不足,并且不同统计专业方向对经济理论基础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这些都没有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环节得到体现。从社会需求角度来看,统计类专业毕业生不论是从事经济管理还是理论研究,都存在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因此,应加强《宏观经济学》教学,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第二,数理基础不够深厚,数理分析方法应用不足。宏观经济学已经成为一门高度抽象化的学科,数理分析方法在其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数理分析方法不仅运用于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而且在初级、中级课程中大量涉及。统计类专业开设的数理基础课程主要以概率论为主,并且授课教师是从纯数学角度(包括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讲授的,由于学生数学功底相对薄弱,并且所学内容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联系不大,使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程设置次序上,本科阶段高等数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开设基本同步,而概率论、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相关课程甚至晚于宏观经济学的开设,严重影响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显著。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派别多,系统庞大,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大量图表、经济模型和专业术语,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为国外教材,与中国现实国情存在差距,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探索和改革。从当前教学实践来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学生反馈评价来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四,师资力量薄弱,不符合人才培养要求。根据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统计类专业学生应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经济与管理类高素质统计人才,因此,统计类专业教师要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经济学基础。然而,现有从事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统计类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纯经济学学科背景,他们的数理基础薄弱,统计思想欠缺,不能很好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问题必然导致经济理论与统计方法脱节,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不清晰及制约学生将理论运用到现实的能力培养。

三、统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第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适当增加课程学时。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统计类专业的《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学时基本都是54课时左右,甚至更少,只有36课时。这样的学时安排使宏观经济学几个重要基本理论平均每部分课时只有不到十个学时,这样的授课学时只能保证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同时更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国内高校统计类专业经济类基础课程只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没有其他如政治经济学等经济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统计类专业学生在学习经济类基础课程的过程中会显得更吃力。因此,如果教师要在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对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那么这样的学时安排显然不够,谈不上课堂作业讲解,更谈不上旨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提高阅读经典文献能力的研讨式教学法和案例式教学法的引入。因此,为了引起统计类专业学生对经济理论基础的重视及更好的教学效果,宏观经济学教学课时应该适当增加,争取达到每学期72学时。

第二,增开数学课,增厚学生数理基础功底。随着数理分析方法在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加强学生数理分析基础显得愈加重要。虽然初级宏观经济学没有太多数学方法的使用,但是中级、高级宏观经济学则会涉及非常多的数学工具,如动态优化、拓扑等。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本科生开设的数学课只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无法满足学生学习中级高级宏观经济学对数学的要求。因此,增开包括数学分析、随机过程等部分数学专业课,为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同时,调整数学基础课程与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开设顺序,在学生有一定数理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宏观经济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与实践篇5

一、主流宏观经济学面临的四大危机

(一)基本信念危机

主流宏观经济学对市场十分推崇,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发现市场不再是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市场不能按照理论一样解决所有问题,长期以往,人们对主流宏观经济学推崇市场的信念变得不再那么坚定,这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现阶段面临着的基本信念危机。现阶段我国经济市场的各种经济行为监管力度明显不足,经济市场的波动性很大,而主流宏观经济学对市场是十分推崇的,经过实践的验证,主流宏观经济学必然会遭遇基本信念危机,而且基本信念危机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二)方法论危机

贯穿主流宏观经济学始终的方法主要是均衡方法,所谓的方法论危机主要是指均衡方法忽略了相应的时间与过程,没有将经济体系的变动性与复杂性考虑在内,这样在实践过程中很难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经济活动进行过程中,我国需要的是一个市场过程的方法理论,而不是均衡方法理论,方法论危机是主流宏观经济学必然要遭受的危机之一。

(三)形式化危机

在经济学研究过程中,为了科学研究的方便,学者往往会建立相应的模型,在某些情况下,科学模型的美观性和实用性往往是不能兼得的。所谓形式化危机主要是指主流宏观经济学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往往更加注重模型的形式美,却忽略了模型的实用性。经过长期实践,主流宏观经济学研究模型变得更好美观,虽然看似很科学,但其实却变得更加不实用了。近些年来,经济学学者公认宏观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经济活动指导实践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却很少,形式化危机是现阶段主流宏观经济学所面临的主要危机之一,而且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危机现状很那得到根本性地变化。

(四)忽视金融的危机

主流宏观经济学存在一定危机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主流宏观经济学并没有将金融危机很好地考虑在内,但在实践过程中,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长期以往,主流宏观经济学必然会面临着忽视金融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长期以来,主流宏观经济学都采用了“两分法”模式,没有注重金融危机的研究和融入,导致主流宏观经济学缺乏了金融危机的研究,这与实际经济发展需求不相符,长期以往会直接带来忽视金融的危机;其二,主流宏观经济学成熟时期是市场经济环境是较为稳定的,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导致经济学者对金融危机的关注度不高,长期以往面临着忽视金融的危机;其三,传统的主流宏观经济学忽视了市场金融化所引起的收入差距变化,没有对其作用渠道进行深入地分析,这也是引发主流宏观经济学忽视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未来

(一)推进宏观经济学的融合

面临着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危机,首先要推进宏观经济学的整合,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整合,而是一种根本性地变革。一方面,宏观经济学研究与实践应该在同一框架体系中进行,现阶段宏观经济学趋同的一个重要变现就是DSGE模型的出现和广泛适应,在趋同的模型里,宏观经济学能够更好地融合与改革,有利于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与发展过程中,主流宏观经济学应该主动接纳和吸取其他非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和实践操作,从而在各种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碰撞中促进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快速发展,增加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可行性。

(二)重建危机经济学

重建危机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将金融危机看成主流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使促进主流宏观经济学更好实用、有效。一方面,经济学研究学者要将金融危机“常态化”,即将金融危机作为经济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融入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另一方面,重建危机经济学除了增加金融危机的重视度,还要逐步重建宏观经济学方法,这就要求宏观经济学学者在研究过程中逐步摒弃传统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型,结合时展需求创新出更多新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另外,21世纪以来,物理学和数学获得了快速地发展,物理学、数学理论知识的更新为宏观经济学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综合型研究学者应该积极吸取物理学、数学理论研究经验,从而推进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进程,增加主流宏观经济学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三、结束语

现阶段主流宏观经济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竞争体制的完善。为了很好地解决这种危机现状,首要要推进主流宏观经济学与非主流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融合性发展,还是结合时展需求重建危机经济学,从而促使主流宏观经济学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与实践篇6

独立学院的师资大部分来自于母校,其余的来自于学校招聘的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其授课的共同特点是以讲授经济理论为主,并且在经济理论的讲授中又以数学模型的假设、推导及经济图形的解释为主,较少介绍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和社会现实联系较少,没有用经济理论去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生也会觉得学习这门课没有用,更不会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经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经济现象。

(二)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缺乏兴趣

独立学院自身缺乏经验丰富和学术水平较高的老教师,年轻教师迫于经济压力,教学任务普遍繁重,基本没有时间去关注经济学的前沿问题,也基本没有时间参与省部级的课题研究,因此,在课堂讲授中自己的见解较少,讲授内容空洞。另外,“宏观经济学”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多,宏观经济政策比较“高、大、上”,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基本采用的都是满堂灌的形式,故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三)学生数学基础较差

商科类独立学院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招生以文科生为主,因此,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不好,而“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有大量的经济模型需要数学推导,大量的经济图形需要数学解释(例如“最大值、最小值、边际量、最优组合”等),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反应慢,感到吃力、久而久之会对课程产生厌烦情绪。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的注意要点

宏观经济理论来源于现实生活。测度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GDP、经济增长与衰退、通货膨胀与失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利率、汇率变动等等宏观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每家企业的经济决策都离不开对这些问题的理性判断。因此,如果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加入实践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经济现象,对经济政策进行分析,那么,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笔者发现,只要设计恰当,准备充分,在“宏观经济学”授课中加入实践环节是可行的。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与地区和行业相结合

独立学院是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诞生的,并且独立学院的招生对象主要是省内生源,学生毕业后也主要是服务于本省。因此,在设计“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时,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或本行业的具体情况。例如,在讲授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时,笔者就让学生统计并比较兰州市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当中GDP的地位、甘肃省在全国31个省份中GDP的地位、人均GDP如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GDP的增长率及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序等等。分析本省本地区GDP当中消费、投资、净出口的比重,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及变化。

(二)与经济热点、时事相结合

经济在发展,世界在变化。每年的经济热点都不同。“宏观经济学”教学要结合经济热点和时事来介绍经济理论,才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和模型的理解。例如,2011年中期我国通货膨胀率较高,因此在讲授通货膨胀与失业这一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查找2010—2013年的CPI指数,衡量一下2011年中期的通货膨胀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当时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所提的对策与当时经济学家所提的对策进行比较,并让他们互相点评。今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政府对经济进行“点穴式”微调,因此,对经济增长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探讨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重点。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国内外经济热点和时事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指导方案

“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一般在大二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这个时候学生刚开始学习专业课,刚开始接触经济学的思维和分析方式,在分析问题时往往感到无从入手。因此,一个切实可行的实践环节操作方案就非常必要了。所以,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经济学思维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制定一个可操作的实践环节指导方案,指导学生如何查找并筛选想要的资料、如何在可行的范围进行调研、应该从哪些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等。例如,在设计《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这一章的实践环节时,笔者给学生的题目是:2008年11月国务院推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同时,我们对如何研究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指导方案:第一部分概述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的背景分析,主要描述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等;第二部分描述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具体内容,侧重阐明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十项措施具体是什么;第三部分分析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实际效果,例如“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至今五年多了,该计划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贡献,有哪些弊端”等等。这个题目较大,学生可以选择十项措施中的一项或几项进行具体分析。应该注意的是,给出指导方案是为了给学生的实践操作指明方向,提供参考,并不是让学生必须按照这个步骤分析问题。如果仅仅给学生一个实践题目,没有指导方案,没有实践步骤,学生往往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结果就是实践方法各种各样,抓不住实践内容的重点,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四)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宏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可分为课堂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和综合实践教学三部分。课堂实践教学指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主要组织形式有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专题讲座、辩论演讲等。课外实践教学指在课堂以外进行的实践教学,主要组织形式有社会调查、社会实习等。综合实践教学是把课堂实践与课外实践结合在一起,组织形式包括课题研究、创业策划和毕业论文等。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专题讨论是比较适合独立学院宏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形式。对经济现象进行专题讨论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宏观经济学”每章的内容,为每一个章节设计一个或多个相关经济专题,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以按宿舍分),让每个小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然后给出1-2周的时间让学生收集资料或者进行调研,并形成研究报告(或列出主要观点和论据)。接着,在本章讲授结束后抽出1-2个课时让每个小组对自己的问题进行陈述。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发言并制作PPT,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同时,可以设置两名评论员对每个小组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并打分。为了防止某些组员“搭便车”,可以采用组内学生匿名互评的方式确保所掌握情况的真实性。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分析各个小组在实践环节中的优缺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对专题进行更专业更深入的分析陈述。课后要求学生将修改过的专题研究报告作为平时作业交给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控制时间、把握节奏,力争使整个活动紧张而充实。除了专题讨论之外,也可以播放一些纪录片,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的理解。比如通过播放《大国崛起》美国篇,让学生贴切感受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一方面企业停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大批人员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农场主把牛奶白白的倒进河里等经济现象,使学生更直接的理解短期经济波动的特征,理解什么是生产过剩性的经济危机,并感受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的魔力,以及国家如何干预经济等。实践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每种组织形式各有利弊,各个学校应该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实践环节组织形式。

三、“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的效果分析

实践证明,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加入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践教学环节让教师从满堂灌式的理论教学转变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学生从被动、消极地听课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听课,而且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进行研究,既发散了思维,又扩展了知识,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也活泼生动。

(二)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和模型的理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更深的问题时,会在课下用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尝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中。这样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专题讨论时,分组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融入社会。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学生的理解未必相同,每个人的研究方法也可能各异,一个小组6-8位同学,在讨论问题时必然会有争论,说服其他同学同意自己的观点、按照自己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就是锻炼自我能力的过程。同时,研究问题时要进行分工,每个同学都要负责一部分,最后进行总结,因此,最终成果也一定是大家合作的产物。这样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宏观经济与实践篇7

如今,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我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重要的议题是科学可行的建设发展道路,经济建设也成为国家进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关于经济方面的教育环节不容忽视,而做好经济教育也是为国家输送经济建设的新兴力量。在各大高校的经济教育环节中,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十分基础且重要的必修课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之下,也愈发要求做好宏观经济的教育教学。

然而,在各高校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课程中,一直处于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困境。教材理论过于抽象、课堂教学案例过于陈旧、学生缺乏课堂学习兴趣等问题,也一直为学界广泛讨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学授课效果是十分重要的,而以什么样的策略提高宏观经济学授课效果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提高宏观经济学授课效果的教学改革困境

1、教学模式单一与学生层次复杂化之间的矛盾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既有数学统计方面的理工学科渗透,又受到社会政治方面的社科文科影响。在普通高校的升学过程中,需要学习宏观经济学课程的经管相关专业学生往往没有严格区分中学时段的学习方向,大多数高校还是施行文理兼收的录取办法。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往往安排在学生学习经管知识的前期阶段。在学习初期,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在面对这门专业必修课时,学习经历的差别也往往会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讲解宏观经济相关理论公式时,具有理工学习背景的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而在讲解宏观经济相关政策知识时,具有文史学习背景的学生会更容易接受。然而,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还是以大班教学为主,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并没有综合考虑到学生学习背景的不同。

2、教材内容抽象化与学生实践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国内各高校,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主要是依靠教材讲解,向学生传授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脉络,并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最后通过笔试考核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者通过教材中抽象的教学内容讲解,却无法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求,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存在脱轨的问题。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中,依靠教材对经典理论脉络的讲解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方式,然而,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对理论的归纳总结进行讲解,往往存在理论内容空泛,学生难以对理论内容进行深刻理解的问题,同时学生也缺乏理论运用能力的锻炼,使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3、考核模式应试化与学生学习反馈机制之间的矛盾

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考核主要以期中期末的笔试考核为主,教学目标也仅仅重视理论的讲解与最后的考试考核,造成了教学考核模式应试化的问题。在这样的考核机制之下,一方面学生缺乏系统的理论实践训练,另一方面匮乏的考核方式也难以让教学者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在机械的教学流程中,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学习与理解是否能够运用自如,是难以得到反映的。而教学者在这样的机制之下,也无法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成果合实际运用能力,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使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

三、提高宏观经济学授课效果的教学改革路径

1、以学生为主,开展分层式多样化教学

由于学生学习背景的复杂性与知识储备的差异化,在开展宏观经济学教学之前,教学者可以对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分层式的多样化小班教学,这样可以实适当缓解学生不同学习背景与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单一之间的矛盾。在进行学生的学习综合评估时,可以结合学习经历与组织小测试两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在评估之后,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特点,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特点进行小班教学。将学习情况相似的学生分为一个教学单位,并根据学生的强项和弱项进行差异化教学。例如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群体,需要在宏观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课堂教学效果。

2、以教材为本,拓展学生阅读与实践

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对传统教材的理论讲解存在空泛化的问题,但专用教材仍然指导着教学内容的大方向,为教学内容组织着基础的理论大纲。在宏观经济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正视教材的作用与地位,既不能将其作为单一泛化的教学内容,也不能架空教材的实际功能。在使用宏观经济学教材的过程中,教学者需要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历,在教材的基础上,丰富学生的阅读与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经济学名著或前沿创新研究等阅读材料,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化理解,并学习理论运用的实践方式,从而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授课效果。

3、以考核为辅,建立学生学习反馈机制

宏观经济与实践篇8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二)高职宏观经济学教学应选取的内容

根据高职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实际我们应选取1、2两部分内容,第3部分可以不涉及。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通货膨胀等方面。

1.首先要讲清楚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有关国民收入的几个概念如GDP(国内生产总值)等。

2.其次要讲清楚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长期经济增长理论。

3.第三对一些宏观经济政策作一些基本的介绍。如财政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等。

二、目前高职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高度抽象、广泛而庞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宏观经济学这些理论不仅内容抽象而且前后连贯性强,如果对于某一知识点不能很好地掌握就会影响到后续理论的学习。而在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学生要掌握如此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确有难度。同时,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中,使用了大量的模型,与现实经济的联系不够紧密,内容难懂不好学,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式以理论讲授为主,没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当前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基本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将专业理论与经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难度增加,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缺乏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使得教学效果低下,往往会导致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结果学生在学习经济学课程以后,不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释众多的社会宏观经济现象和问题。

(三)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践缺乏有效的结合。目前,宏观经济学的教材大多是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基础上编写的,研究的多是西方国家的经济问题。但是,以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为前提的经济学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陈旧、教师教学能力有限等多種原因,没有将宏观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掌握、很难将所学原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较好地结合起来。

三、改进高职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当前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广泛而庞杂,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课时一般都比较少。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要根据高职院校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合理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一些在其他课程中要讲到的知识或选读材料,如宏观经济学部分中的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及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等章节,与《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等课程的相关内容是重复的,那么这些知识点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或留到以后课程再学。

(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1)推广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就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选取代表性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认真阅读与分析及集体讨论,教师给以指引和点评,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和过程,也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案例教学中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选择、收集高水平、代表性的经济学案例,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和学生有能力分析讨论的案例,尽可能使用现实而生动的本土化的案例教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开展课堂研讨。对于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通过课堂研讨、辩论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在课堂讨论当前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以及通货膨胀对我国劳动者、企业主等阶层的影响。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分析讨论的结果,并对该专题进行更深入的陈述。

(三)将宏观经济学部分的教学与中国经济实践有效结合。宏观经济学的魅力就在于能够分析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是和国民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也成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强化理论产生的现实基础,逐步改变偏重理论教学的局面,更要重视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引导学生对通货膨胀、就业问题、人民币汇率变化、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转型与增长、供给侧改革等近年来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独立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这样使得教学环节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宏观经济理论的兴趣。

总之,我们在高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选取适当的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康爱香: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途径—兴趣是开启宏观经济学大门的钥匙[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2)

宏观经济与实践篇9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其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数理推倒和图形分析多被学生视为难学的课程。对与地方高校学生来说,更是困难重重。地方高校因其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地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高等教育资源支持相对有限、师资建设略显薄弱,同时,地方高校与重点院校在生源质量上存在差异,就决定了地方高校所招学生基础相比重点院校要薄弱一些,使得地方高校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课程时存在难理解、难掌握等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更为欠缺,诸上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针对地方高校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二、地方高校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1.?热菖釉印⒗砺鄢橄螅?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收入决定为中心,构建了“一个总量(GDP)、三大模型(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的理论体系。同时,课程内容还涉及到大量的数学模型、图形推倒和数理论证,尤其是模型的推倒从两部门经济到三部门经济再到四部门经济,由浅入深深,层层递进,逻辑性很强。让学生觉得所讲内容抽象、空洞,难于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自然缺乏学习兴趣。

2.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西方经济学是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经验总结,其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也应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将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尤其是注重如何将西方的宏观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实践相联系。

由于宏观经济学将诸多经济问题以模型形式呈现,理论性很强。鉴于地方高校学生具有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等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侧重于如何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讲清楚、讲明白,对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做的不太到位。再者,国内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选择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作为教材,教材内容基本是宏观经济理论、原理的归纳和总结,缺乏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这也不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相联系。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部分地方高校教师仍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因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强,老师更倾向于让学生听,教师通过大量口头讲解、数理推导、图形分析把宏观经济原理阐述清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不够,还让学生觉得教师所讲内容枯燥乏味。

同时,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多媒体教学工具和设施相对有限,部分教师上课仍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形式,单一的教学手段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听觉疲劳,部分教师尽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未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以提升教学效果。

三、改进措施与方法

1.优化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好第一堂课是关键,教师可通过讲述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现象来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认识到宏观经济与我们密切相关。通过讲述亚当?斯密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故事来引入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构建本门课程的结构体系使学生对宏观经济学要“学什么”有清楚的认识。此外,在后续教学中,教师还需优化课程内容,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课程大纲要求,结合地方高校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本地方高校学生教学的内容,可将教学内容分为了解的内容、理解的内容、掌握的内容。对于了解的内容点到为止即可,对于理解的内容(如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等)以讲清楚为目标,对于掌握的内容(如失业、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机制等)需讲透彻。除精选课程内容以外,教师还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程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可通过案例和最新的视频新闻作为导入来引出新内容,新内容的讲授要注重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最后由老师做总结。

2.通过“理论课实践+实践课实践”,双向增强实践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适当地在理论课上增加实践内容,如引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收集和整理我国GDP、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历年数据,上课时引导学生应用相关宏观经济原理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增强学生利用数据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能力。此外,对于人们普遍关注的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问题,应先以最新的新闻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具体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所的学宏观经济理论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实际联系起来。

除了在理论课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外,地方高校还应开设实验课,让学生动手应用相关的实验课软件(如西方经济学沙盘),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宏观经济经营过程,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宏观经济调控,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加强实践课课程教学就需要地方高校加强实验室建设,配备课程教学所需的相关实验课软件。

宏观经济与实践篇10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

宏观经济学课程具有知识新、内容多、逻辑性强等特点。知识新是指学生对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运行规则缺乏感性认识,也就是对作为发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理论总结的宏观经济学所描述的经济主体的行为、经济变量的关系、资源配置的方式感到陌生与新鲜。内容多是指宏观经济学内容丰富,包括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六个理论板块。其中,数学模型分析又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学生接受起来较慢。相对于较多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内容而言,课堂教学时间是稀缺资源。教师必须在稀缺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逻辑性强是指宏观经济学所涉及的数量关系联系紧密,是一门由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科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对于培养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作用巨大。宏观经济学是特有的文字理论、图形、数学模型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对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导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其他任何课程所不可替代的。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为学习其他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和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宏观经济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和经济类专业考研的必考课,在三本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二、三本高校学生的特点

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的毛入学率达到19%以上,本科教育内部也开始多层次化,三本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高考第一大省――河南省为例,2013年河南高考报考人数75.8万人,高考实际录取人数53.6万人,其中三本录取人数为79028人,三本录取人数在高考总人数中所占比例为10.43%,三本录取人数占到总录取人数的14.74%,占到本科录取人数的31.63%,这充分说明三本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1)。

三本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都与一本、二本有一定差距,甚至相差100多分,录取的学生整体素质不太高。三本高校学生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第一,三本学生的基础较一本和二本的学生差,特别是数学和英语成绩普遍较低,自学能力和自律性不强,接受能力有限,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大。第二,三本高校的收费较高,导致部分学生的家庭生活陷入贫困状态,这类学生可能会通过打零工等勤工助学方式来完成学业,这样其学习时间和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第三,一部分三本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学生觉得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能够由家里安排不用自己发愁而不好好学习。第四,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和急功近利,甚至读书无用论又沉渣泛起,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影响较大。第五,三本学生认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都是国家的大政方针,不像微观经济学那样和个人生活联系紧密,容易失去学习兴趣。第六,三本高校的学生普遍感觉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抽象、模型复杂、数学推导过多,学习起来非常吃力,甚至畏惧宏观经济学,基本上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性地记住几个基本概念和某些原理,谈不上对宏观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深层次理解与应用。

三、宏观经济学课程的“五段式”教学模式

根据调研和实践,以三本高校学生的知识特点和思维方式为出发点,提出了宏观经济学课程的“五段式”教学模式,即趣味导读、模型精讲、问题发现、热点讨论、课堂实践。

1、趣味导读

用浅显的案例、生动的故事或犀利的笑话导入《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讲到GDP局限性时,首先让学生看一个笑话:“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但是,其中一个司机由于疏忽,突然将车开向路的另一侧,连同到达的第三辆汽车,造成了一起恶通事故。‘好极了’,GDP说。因为,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生、护士,意外事故服务中心、汽车修理或买新车、法律诉讼、亲属探视伤者、损失赔偿、保险、新闻报道、整理行道树等等,所有这些都被看作是正式的职业行为,都是有偿服务。即使任何参与方都没有因此而提高生活水平,甚至有些还蒙受了巨大损失,但我们的‘财富’――所谓的GDP依然在增加。”这个笑话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GDP存在的缺陷。

2、模型精讲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包括简单的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因此,模型讲授是教好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而三本高校学生的入学成绩较低,数学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也较弱。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模型讲授三段化能够将抽象而复杂的模型简单化,更有利于消除三本高校学生对模型的恐惧感。首先,介绍理论模型产生的实际背景和相关经济学家的故事,帮助学生回顾数学知识,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和本课程知识结合起来。其次,以文字表述、几何图解与数学论证多种方式解释,综合利用板书、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片等教学手段,解决学生对模型的理解问题。图形分析与转化,比如曲线的推导或移动涉及到四个象限、点的变换、线的移动,运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其动态的演变过程。三本高校学生素质相对差些,对问题的反应也慢一些,因此数学论证过程用PPT课件转化太快,通过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呈现出来,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与理解经济理论的逻辑分析和推导过程。最后,进一步阐述实行不同方向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曲线位置,乃至对均衡收入有何影响。

3、问题发现

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汇率变动等宏观经济问题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的择业、消费、投资、储蓄都离不开对这些宏观因素的正确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发现问题为核心,积极引导学生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去探讨现实经济问题,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原理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经济规律的能力,而且能够训练学生形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比如,在讲授国民收入核算时,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GDP与GNP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现在用GDP而不用GNP作为研究宏观经济运行的经济总量?在讲授“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时,启发学生们提出问题:每一种理论或学派的缺陷在哪里?偏重点有什么区别?这些派别之间的对立和关联表现在哪里?通过问题发现,让学生们自己找到答案,气氛活跃,印象深刻。“问题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很深的学术功底,还需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了解学生的特点,能够控制课堂、把握全局,及时将学生的发散思维拉回到课堂,不会因“发现问题”影响课程的教学进度。

4、热点讨论

课堂讨论是一种有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要想使课堂讨论富有成效最关键的就是科学合理的设置主题。宏观经济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由于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每年宏观经济的热点都不同。因此,选择现实经济问题时不能一成不变,应当根据每年的情况进行调整,促使学生关心经济热点问题。比如,由于学生对失业和通胀问题比较熟悉的、比较感兴趣,在讲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时可以进行课堂讨论。2007年通货膨胀是热点问题,在讲通货膨胀和失业这一章时,主要让学生衡量当年通货膨胀的状况,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通货膨胀对我国不同群体的影响。而2008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失业问题变成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对失业问题的探讨成为重点。课堂讨论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指导学生在课外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课堂讨论当中,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促进研讨的深化。课堂讨论结束,教师对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和提炼,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概括性理解。

5、课堂实践

三本高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技能型实用性人才。课堂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加强宏观经济学课堂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实现三本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实施“课堂理论学习+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实现校企对接的必然要求。针对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三本高校的培养目标,笔者尝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环节。第一,角色模拟。角色模拟就是由教师给出一定的案例或待解决的经济问题,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扮演其中的角色,设身处地地分析与处理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一方面,学生通过浅显生动的情境模拟,可以对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理解,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在角色模拟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及对问题的自主分析与决策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比如演绎“破窗事件”,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GDP这一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存在的缺陷和乘数理论等。第二,报告撰写。以国民收入核算教学为例,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可以给学生出这样的题目:利用GDP指标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分析。为了示范分析问题的步骤,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效果,可以设计以下指导方案以供学生参考:首先,描述三年来河南省GDP、人均GDP的变化情况,第一、二、三产业对河南省GDP的贡献及变化情况,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在支出核算GDP中所占的比重和变化;河南省GDP在中国所占的比重及其变化,河南省与其他中部省份之间的差距等。其次,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特点,探寻影响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所学理论与河南省的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五段式”教学法,既可以弥补三本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缺点,增强学生接受宏观经济学知识的能力,又可以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深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进一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并与其他专业课结合增加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以更好地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水平。

(注:基金项目:2013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编号:SKL-2013-3411)和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075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朱文蔚、李清泉: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4).

[2] 张宝贵: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

[3] 萧灼基:以宏观经济学方法研究现实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 2007(4).

[4] 刘越:提高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3).

宏观经济与实践篇11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第一章是宏观经济学导论,主要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定位、发展历程及基本研究方法。从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对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三个方面对宏观经济学所包含的最基本的理论作全面的介绍。从第五章到第十一章分别就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总供给和总需求、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等作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第十二章对当代西方的主流宏观经济学流派的的发展、基本观点、分歧及新近动向作了简单的介绍。从全书的目录可以看到,作者对其中每个部分的理论和实践案例部分作了若干详细划分,结构清晰。同时,对本学科每部分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点进行了深入、系统地阐述和辨析。这是此书区别于其他宏观经济学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语言通俗易懂,可接受性强

宏观经济学在进入中国的很长时间里,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高不可攀,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懂、听得明白的学科,认为那是政府官员的事情,和普通百姓生活没有关系。因此,很多的教材、专著对于宏观经济学的介绍基本上采用的是晦涩难懂的语言,让人敬而远之。读过这部宏观经济学教材后发现作者叙述的语言简练、直白,让读者看后能够感到宏观经济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是可以学得懂的。尤其是其中引入的案例,其语言直白、透彻,把经济中的问题用百姓的话说了出来,让人更容易接受。语言的通俗性是这本教材的一大优点。

三、反映了学科的重要进展与主流成果,具有前沿性

作者不但介绍了已较为成熟的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而且还加入了近期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把新理论、新观点和新资料及时反映了出来。如在国民收入核算部分对当前热门话题绿色GDP的介绍,失业与通货膨胀部分对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分析等,这些都是目前政府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大量的这些前沿性研究资料的引用是本书的特点之一。有学者在讨论我国学术界的学术规范性时曾说过,判断一本学术著作或论文的价值之高低,资料来源的多寡和可靠性不能不视为一个重要的标准。从这方面来看,本书的资料是丰富、新颖而又可靠的。

四、宏观理论实践化,兼顾理论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宏观经济学真正的舞台是阐释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身也由于充满了理性而足以开发心智,令人乐而忘返。在对理论介绍的同时,书中在每一个重要章节甚至知识点之后,都附有相关的案例及分析。例如,为什么美国20世纪90年代末通货膨胀水平和失业率如此之低?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是什么?……这些案例大都分析透彻、精辟到位,能很好地体现出真实世界中所蕴涵的经济学原理。同时,书中出现的案例,大部分都是发生在中国国内的宏观经济问题,包括了一些作者对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所积累的成果。这就克服了时下不少翻译出版的国外宏观经济学著作在联系中国实际方面存在的不足。

宏观经济与实践篇12

一、宏观经济学课程现存缺陷

如今的宏观经济学课堂主要依靠纯理论交流,学生被动地接纳知识,不采取任何行动去主动学习,并对问题没有自己的想法。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与沟通。培养对经济的敏锐意识以及识别和分析当今世界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法和方案进行探索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和归纳绩效逻辑思维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

(一)小组讨论模式

课堂小组讨论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互动活动之一。特别是对于中英文混合教学课程,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宏观经济学中英文混合教学课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英语水平,知识水平,能力和爱好。提前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预习,将以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分组的热情,并让他们保持小组成员之间交往的能力,互相沟通观点。作为老师,与以前的“守门员”角色不同,老师不能确定学生从信息中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知识,而是主要扮演“助产士”的角色,扮演促进者的角色,引导并允许学生自我发现[1]。在课前准备期间的过程,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发现自己,挖掘更深刻的想法。在讨论课中,老师要避免成为法官的角色,而要成为讨论的推动者和协调者。课堂分为5个讨论课,每个小组由5人组成。进行轮换领导和成员责任轮换,使学生可以体验不同的角色,增强他们的热情和自信心,并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能力。综合素质的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和讨论设计由每轮团队负责人分配。鼓励小组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介绍新的信息,进行深入的讨论并扩展主题。小组讨论评估以学生的个人和小组综合得分作为最终得分,并将学生的个人得分分为小组间得分,小组内得分和教师得分。评估包括演讲的内容,演讲的回应程度,问题和数据收集等。成员合作和小组间竞争是重要的指标。通过合理的评估设计,尝试使每个学生的评估合理化。通过小组讨论,整个宏观经济学中英文混合教学课程扩大了学生的思维和获取经济知识的途径,完善了个人对特定问题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并从现象中观察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对深入理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指导可以取得积极的成果。

(二)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知识量很大,并且使用了更多抽象的方法。其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和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很无聊。同时,宏观经济学是对社会和经济实践的一种完善和总结。它的内容涉及现实中几乎所有遇到的宏观经济问题,因此特别接近现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特定且密切相关的案例来进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阐述,可以增强学生对宏观经济学学习的兴趣,并激发学生通过现象来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对社会经济现象和活动有了初步的理解,再逐渐掌握经济学的本质,牢固地把握宏觀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对于进行中英文混合教学的宏观经济学来说,目前的案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一般的课程都是用英语授课的,所以该课程中的大多数老师都直接使用一些国际主流教科书,例如Mankun教授最新修订的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主要参考书,该书本通常直接用于案例教学过程中,这些案例大多是外国经济现象,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矛盾,不利于学生对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解。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中,采用基于教师的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讨论,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在此基础上,中英文混合教学的宏观经济学课程可以向学生介绍国外成熟,先进的经济实践案例,并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介绍本地化案例。

使用课本教学已经不适合当今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高校应着眼于培养应用型多层次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首先,高校可以率先在学校中建设创新创业基地,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设立专业实验室,在学校内建立创新创业培训基地,使学生可以学习宏观经济知识并在课堂上工作[2]。可以设置一个案例研究中心,该中心将拥有丰富的案例库。案例库基于中国本地案例,包括教学案例和研究案例。结合实践。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学者,企业高管,杰出的企业家和其他代表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故事,并将大学与产业结合起来,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而且创建一个好的校外平台。为有条件的学生提供服务,科学合理地培养创新型经济学家。

三、结论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理论为主的课程,但实践环节也依旧十分重要。从实际情况来看,仅理论是不够的。采取上述改革措施,促进宏观经济教学与英文训练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同时提升同学的英语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实现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更加全面的理解和思考,增强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国内外宏观经济新闻的能力,并为今后的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工作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我们依旧需要不断寻找和实践更好的改革方法,最终以实现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为目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结合时展背景与现状,以培养实用型、灵活型人才为基准进行改革的探索,为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与实践篇13

1918 年《苏俄宪法》构建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计划经济体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被认为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最理想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诚然,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从而实现政府对思想、文化、经济、社会及资源的全面控制,确实更有利于政府自由利用经济调控权力,根据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迅速集中全国的人财物,以举国之力办大事要事。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族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制定《共同纲领》这部临时宪法来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和强大的中央人民政府,依法赋予其强大的国家权力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问题,而不是考虑如何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人民权利的问题。由于历经战乱,人民饱受痛苦,当时选择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政策,并依法赋予中央人民政府强大的、近乎全能的国家经济调控权,其目的在于通过国家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宏观调控,促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有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共同纲领》赋予政府强大的几乎不受控制的宏观经济调控权在当时是完全正确的。从1949 年至1952 年,全国人民经过3 年的艰苦努力,国民经济很快得到全面恢复。3 年间,我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速为36. 9%,1954 年工业总产值已相当于1949 年的4. 2 倍,粮食产量等于1949年的1. 5 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相当于1949 年的1. 8 倍。

同时,政权更加稳固、政治更加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指数直线攀升,国家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在实践上充分证明了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正确性,也更加证明了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才能发展中国经济,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幸福安康。于是,国民经济恢复后,通过宪法将社会主义道路确定下来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任务。事实上,这也是党领导人民制定1954 年宪法的直接目的。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言,我们的总目标是要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宪法( 1954 年宪法) 就是为这个目标而写的。可见,毛泽东主席一直把这个宪法作为指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宪法服从于国家政治目标这一观点,将宪法降格为政治目标的手段,虽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看并没有问题,但如果将其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许质疑的真理来对待则是错误的。因为对它的绝对化理解必然导致实践中当宪法有利于强化政府权力时,宪法可能得到尊重和支持; 而当宪法不利于政府权力时,宪法就必然会被弃之不用。这种宪法服从政府权力,而不是政府权力服从宪法的观点,实际上是长久以来我国法治不彰的思想根源。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被随后的1975 年、1978 年和1982 年宪法所继承。1982年宪法第15 条明确规定: 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第2 款规定: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换句话说,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权力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手段,这种手段是宪法赋予并极力保障的,宪法只能保障而不能限制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权力。

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权的宪法含义

对现行宪法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权含义的准确把握,同样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历史回顾。如上所述,长期以来极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特别是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并将其分别作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区别的传统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大跃进共产风让全国人民经历了重大苦难。

随后,党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1992 年初,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也从根本上打破了国家经济调控权不受制约的传统观念,拉开了国家宏观经济控制权宪法控制的序幕。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由于十四大报告提出的上述目标与1982 年宪法第15 条规定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的具体内容不相符合,修宪成为当时最迫切的任务。于是,1993 年宪法修正案第7 条将宪法第15 条修改为: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国家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通过以上历史回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定位,在我国经历了从政府和市场和平共处、优势互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到政府计划完全取代市场的极端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让市场作为政府计划的补充时代,到当前让市场发挥决定作用和政府发挥更好作用。

综上,本文认为,宪法上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权是指国家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全体共同富裕为最终目的,以加强经济立法和依法制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为手段对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进行国家干预的一种国家公权力。宏观经济调控权的基本特征有四: 一是从创设目的来看,宏观经济调控权力是宪法创设的一项国家公权力,其目标是为了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发挥政府的对经济发展的宏观引导和规制作用; 二是从法律属性上来看,宏观经济调控权是国家公权力而不是公权利; 三是从内容上来看,宏观经济调控权力是一种严格受立法权控制的政府行政权力; 四是从运行方式上来看,宏观经济调控权应当在宪法法律轨道上运行。

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权宪法控制的必要性

当前实践中,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乱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宏观经济调控主体多。除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外,国务院,国务院职能部门,很多准行政部门如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等也在行使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权。

二是宏观经济调控权限乱。实践中,不仅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可以设定宏观经济调控权,国务院的红头文件可以设定宏观经济调控权,某些准行政机构的红头文件也在设定宏观经济调控权,更有甚者,某些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甚至地方政府文件也居然设定宏观经济调控权。

三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繁多,且相互抵触现象比较严重。

四是对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解混乱。学界对宏观经济调控权的性质、权限范围和适格主体等至今没有达成基本共识,从而导致实践中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权难以形成基本共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实施主体多。不仅依照法律规定享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多,而且很多主体违法将其权力委托给一些单位,甚至是国有企业实施。二是有权主体行使宏观经济调控权随意性较大。有些宏观经济调控主体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不仅直接与宪法法律相抵触,而且体现出鲜明的部门利益或群体利益。三是宏观经济调控缺乏严格的实施程序。

在实践中,具体程序五花八门,不可胜数。四是有权主体不作为和无权主体越权作为现象严重。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也存在软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很多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宣示性、倡导性有余而可操性不足。二是现实中大量违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政府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三是部分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实施效果不佳。实践证明,乱用和滥用宏观经济调控权难免会出现国家权力硬性挤压市场,难以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而宏观经济调控权过软,政府对市场调控不力,则难以消除自由竞争引起的市场失灵问题。宏观经济调控的乱滥和软,都不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宪法是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当然也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准则。因此,要彻底解决宏观经济调控的乱滥和软问题,应充分发挥宪法的规制作用。

四、宏观经济调控权的宪法控制思路和建议

尊重宪法、推进宪法实施是规范宏观经济调控权的思想基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在最终彻底消灭不合理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的生命不在于条文有多么完美,而在于实施。即便再不完善的宪法,只要在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施,也必然能够发挥其作用。

要保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不仅需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而且还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也就是说,在法治社会里,宪法是各级政府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正确把握宏观经济调控权的宪法性质是规范宏观经济调控权的前提。

关于宏观经济调控权的法律属性,学界存在三种观点: 一是宏观经济调控权是依宪法和经济法等公法确立的国家公权力; 二是宏观经济调控权是国家依照宪法法律享有的公权力; 三是宏观经济调控权兼有公权力和公权利的属性。关于宏观经济调控权究竟属于哪种国家公权力以及这种公权力应该由哪一国家机构行使,学界也存在争议。在主张宏观经济调控权是国家权力的学者中,宏观经济调控权究竟属于哪种权力方面,尚未达成基本共识,有学者认为属于立法权,也有学者认为属于行政权,还有学者认为是立法、行政和司法权之外的另一种权力。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