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教师论文实用13篇

网课教师论文
网课教师论文篇1

一、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

为了能够设计有效的网络课程,首先应该了解网络教育环境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懂得网络技术能够给学习带来哪些特别便利条件。笔者将网络教育的主要特点归结为四点:

1.资源共享:

一般而言,我们将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都称之为网络教育资源,包括网络环境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人力资源。网络环境资源是指构成网络教育空间的各种物理器件硬件设备等,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通信设备等,以及形成网络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网络信息资源则是指在网络上蕴藏着的各种形式的与教育相关的知识、资料、情报、消息等的集合;网络人力资源则通常包括具备或开发或建设或应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的能力的个体,如网络硬件结构设计、维修人员、网络系统开发人员、网络系统安全维护人员、教育网页开发人员、网络用户等等。在这三部分资源中,网络信息资源是核心,因为其他两部分资源是为信息资源的建立、传播和利用而服务的。不同于以往传统的教育信息资源是以书籍、报刊、磁带、磁盘、胶片、广播、电视等为物质载体的,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一种以电子网络为录存载体和传输媒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具有传递迅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凡特性。

2.时空不限:

网上教育活动可以在个体、群体、众体三个层次上进行,按活动方式可分为异步教学和同步教学。同步教学具有空间上的自由度,异步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具有很大的自由度。下表显示可以用于支持各类教学活动的部分网络信息工具。

3.多向互动:

双向互动曾经是教学系统设计所追求的目标,而网上教学能够做到多向互动。从学生视角来看,他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课件、信息资源及智力工具进行学习而产生互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在线教师、同伴、专家等对话而产生互动。图1显示这种互动模式。

4.便于合作:

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不仅能够进行交流研讨,还可以利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支持协同创作。现在许多网络教育平台带有群件系统的功能,能够支持一个学习群体方便地进行通讯交流、工作空间共享、应用软件共享和协同创作。

二、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原则

网络课程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特长,二是要适当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的精神。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可以作为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教育改革为宗旨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网上教育应该做到观念更新、教法革新、内容从新、评价创新。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来说,经过这种革新课程学习熏陶的教师们无疑会转而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2.以异步学习为基础

网络既可以支持同步学习,又可以支持异步学习。但从网络媒体的特性来说,更适合于异步学习,因为异步学习可以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自由度,而同步学习只利用了它的空间自由度,并且目前的网络线路还受到带宽的限制。就目前而言,在网络上实行同步教学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对于网上成人教育来说,异步学习更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4.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网上教育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员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促进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学员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观摩演示、观察案例、寻找信息、探索问题解法、交流研讨、构建作品、自我评价等。

5.以案例学习为抓手

在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案例学习历来被作为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教师培训中,更应应用案例学习方法,让学员通过大量的案例观察与分析,从中体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Internet上有许多专门收集教案的网站(例如:/edu/lessonp.asp,/,utexas.edu/world/lecture/,/lessonplans/),其中存有成百上千个中小学学科教案,可以优选出许多可供教师培训课程的案例学习资源。

6.以学习资源为支撑

传统的课程是一个内容自足的封闭系统,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一个以信息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开放系统,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采取自建与引用相结合的办法。比较而言,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设计为中心的,而且网上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这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尤其适用于成人学习者。

7.以合作学习为导向

合作学习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能力。在教师教育中,如果能够让教师们学会在网上运用电子手段进行教学研讨和协同设计教案,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是值得倡导的学习模式。

8.以电子作品为业绩

网上教学应该让学员尽量利用电子手段完成作业,把他们的电子作品作为学习业绩。学员的电子作品可以传送给老师,也可以通过网页形式,以便接受多方评议。对于教师教育来说,特别有价值的电子作品是信息化教案,教师通过设计信息化教案的练习就能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积蓄力量。

9.以结构化评价为特色

网课教师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93-02

网络环境是指蕴涵着特殊表现手段与内容的一种文化形式,也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时以网络技术、网络资源和信息作为支点的网络活动平台与空间。网络环境是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后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本文所指的网络环境既包括校园教学、娱乐网络环境,也包括互联网和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网络文化。当前,随着网络环境的形成,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正悄然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面临的机遇

(一)可以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传统的教育环境下,大多采用课堂讲授方式,即使是采用PPT也往往是板书的再现。这种教育环境,使得教师要花费很多的精力、人力和时间去收集资料、编写教案,而学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被动接受“灌输”,教学效果不明显。而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会明显提高,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的最新信息主要从网络上获取,并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多媒体的应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站的建立让高职生多感官地、有兴致地感知知识,尤其是网络技术应用于PPT制作时,它为高职生展现了声音甜美的声音、色彩鲜艳的图像、效果生动逼真的三维动画,犹如身临其境,达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效果。

(二)可以拓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渠道。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普及,家庭、学校和社会融为一体对高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可以将家长的期望、社会给高职生提出的要求以及党与国家的声音一起作用于高职生这个主体上,产生巨大的教育合力,而承担传播党和国家声音的重任就落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肩上。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网络使原来狭小的教育空间变得开放,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更卓有成效,为社会、国家培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育人模式和网络环境。

(三)可以赋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高职生与本科生一样,具有求知欲强、思想敏感等特性,他们乐于也善于接受新事物,热切关注着社会热点和国内外的大事与形势,而更新快速、覆盖面广的网络信息特点使他们的各种需求得到了满足。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大部分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信息,而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及学生的意愿,布置相关的学习和实践主题,指导他们上网查阅相关信息、收集相关资料、网上展示自己制作的电子小板报或PPT等,从而使高职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四)可以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哲学、法律、历史、地理等综合性学科知识,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仅要及时、准确和全面地了解并掌握新形势以及学生的思想动态,还要储备大量的相关信息,方能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料、信息主要来源于书刊报纸、电台影视等,信息的数量及来源、知识的质量及先进性是相对有限的。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进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量大、内容多、更新快、获取方便,教师可以从中获取最新、最快、最多的教学资源。因此,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的良莠不分影响高职生树立正确的观念。高职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择业观等各种观念的形成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而引导的重担主要是落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肩膀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为高职生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进行正确观念的教育和引导,教他们懂得“学做事先学做人,在学做事中学做人”的道理。但是,互联网是一个没有国界和地域之分的、体现着不同思想、不同文化的混合载体,在这种网络环境中,信息是真伪并存,良莠不分的,很多人发言不对自己的话负责,有的人甚至打着各种旗号宣扬错误的价值观,这些信息无疑是对高职生的观念和思想带来巨大冲击,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视而不见,未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势必会使他们思想混乱。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进行,其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解理论为主,学生获得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教师,教师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而在当今网络环境下,高职生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往往可以从网络中获取,有的信息在教师尚未获知的情况下,学生早已通过网络知道。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教师作为学生获得信息的主体地位正受到网络的猛烈冲击,教师的感召权威和专业权威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三)在网络虚拟世界下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可以体验到虚拟的现实中不能做的事情,也可以发泄他们对现实的不满,甚至能抚慰现实中的挫折。由于在网络中可以获得现实所无法得到的自由、快乐与无拘无束,因而高职生很容易沉迷其中,长期以往,学生容易孤立自己,不与亲人朋友来往,渐渐地陷入无法摆脱的缺乏人际关系的世界,容易患上抑郁或自闭症,这也造成了学生班级观念、集体观念淡化。此外,由于沉醉网络,不少学生用于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时间减少,对社会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极易产生各种焦虑、自卑、抵触心理,最终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问题的出现,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开展带来很大的挑战。

三、对策

面对网络环境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一)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技能。网络环境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培养一支精通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方面要注意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切实抓好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从经费上大力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区内外参加各种网络技术培训班,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网络技术培训,使他们学会利用互联网络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创建一个三维多功能课件;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适应网络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教学的需要,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掌握互联网络、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工作原理,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捕获、开发和利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信息资源数据库,掌握网络道德和伦理及法律法规。

(二)重视结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战斗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技能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长期的规划。首先,制定科学的教师梯队规划,努力构建起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网络技术结构等搭配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倒金字塔式结构的思政教学团队。其次,不断更新提升教师的教育和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师生QQ即时答疑解惑和人生观交流,最终养成注重实效、形式灵活、培养兴趣和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受益终身。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意识,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及方式方法等要融入网络环境教与学中去,并在新的数字环境中,去围绕教学大纲搜集鲜活材料、典型材料,摆脱枯燥的说教,要结合网络的互动性、集成性及多维性等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做到因专业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让学生喜闻乐见、融会贯通,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效果。

(三)注重实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科研水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将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相结合,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知识结构和水平,而且也取决于其科研能力及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科研能力的强弱决定着教育教学实效的好坏。“围绕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不仅强调要结合教学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更要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努力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调查和分析高职生的思想状况,研究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与实效性,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当今发达的网路环境优势,努力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探索符合高职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项目研究、撰写论文、建立教学网站、参与学院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精品课程和教学软件大赛等多种途径,提高科研能力和理论素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从而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岳爱武.网络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2]张红林,张红卫.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5)

[3]陈香珠.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2)

[4]王俊生.论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5)

网课教师论文篇3

1为了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网络教育的生命线。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举办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中,有的高校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能根据网络学院学生的特点,把握网络教育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服务,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一些高校在举办网络教育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多数教师都是兼职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网络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究网络教育的规律,出现了从事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缺乏、教师网络教学经验不足、网络教学技术欠缺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

2.为了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促进网络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网络教育文凭的含金量,使网络大学能得到社会较高的认可,网络教育学院就必须尽快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WWw.133229.COm在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中,除了有完善的网络资源、标准化的管理服务流程外,关键是要有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因为网络教育的学生主要是成人,他们具有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理解能力强、记忆能力弱、学习内容与职业或工作密切相关等特点。因此,如何针对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帮助他们有效克服学习时间不足、学习效率低等困难,并根据成人学习者的需求设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策略,探讨并建立适合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些都依赖于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依赖于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能受到规范有效的约束,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3为了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试点高校中,绝大多数都是名牌高校或有实力举办网络教育的学校,但在这些高校中,部分高校思想观念不适应,管理制度不健全,办学条件建设相对滞后,优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发挥“名校名师”的优势,没有把“名师”放到网络教学的第一线,这不但不能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同时也会影响名校的声誉和形象。只有真正建立了针时网络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鼓励和吸收大批的“名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中,从而为网络教育添光加彩。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国的高校也大举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与中国的高校形成激烈竞争,中国的网络教育要在与外国的名校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过硬的教学质量来树立自己的品牌,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广东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调查,笔者认为网络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上课酬金偏低。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上课酬金偏低,导致一些优秀教师做完课件后就不上课了,把上课的任务转给其他教学经验较缺乏、职称较低的青年教师,或者干脆叫自己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去上课,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为名师上课的效果与其他教师上课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学生就是冲着名校名师才来报读该校网络学院的,如果名师不上网络学院的课了,生源肯定会少很多,名校的声誉也会大受影响:个别高校的网络学院招生人数在逐渐减少,而本省其他高校网络学院的招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

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每门课都应有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主讲老师负责值机答疑,责任老师负责bbs回答问题及批改作业,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的酬金要分开计算,如果是主讲老师兼责任老师,那么主讲老师还应拿责任老师的酬金。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这样区分,所以酬金也没有分开计算,这样主讲教师没拿到这份酬金,也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bbs中辅导和回答问题。此外,在各教学点辅导的酬金偏低,如有的网络学院不管到各教学点的距离是多少,到一个点上一次课2个半小时只给300元,如果是近距离的给300元还勉强过得去,但远距离的教学点,单程坐车就要6-7个小时,来回要十多个甚至20个小时,可课酬还是300元,这样低的酬金,导致不少主讲教师叫其他年轻老师去代课,而不管他是否做课件,也不管他是否是上这门课的教师。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影响了教学质量,更影响了网络学院的声誉。

2.教师教学行为缺乏激励。有的名教师或主讲教师自己做课件,自己上课,上课前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且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学生的欢迎,上课也不随意调课和旷课,但网络学院却没有给这些上课认真负责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以恰当的奖励;而有的教师随意谕其他老师或研究生代课,随意调课或旷课,或教学效果差,但两者计算课酬的标准都一样这种既不奖优也不罚劣的做法,既挂伤了一些认真负责的教师的积极性,也使一些不负责或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不去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还是随意旷课或调课,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

3.缺乏心理激励。每个教师本身都有繁重的本科、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要激励上网络课程的每位教师都能认真负责地像上本科和研究生的课一样,上好网络教育的每一节课,认真布里和批改作业,并认真负责地进行网上答提,从而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但有的网络学院不但缺乏行为激励,酬金偏低,而且还缺乏心理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的需要,因此,领导者要设法满足被领导者的被尊敬的需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一些网络学院由于实行公司化操作,把利益看得太重,不少教师评价这样的公司化操作缺乏人情味,这样又怎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呢?

(二)在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有的网络学院的教师上课经常迟到,有的迟到半小时势至一小时以上,有的学生到了课堂却不见老师来上课,让学生白跑一趟,这种现象不止出现在一个老师身上,可却让学生无可奈何。还有的老师要调课没有提前通知学生,只是到了上课前几小时甚至学生到了教室才说要调课,又让学生空跑了一越:这种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损害了网络学院的形象。

2.教学过程缺乏约束网络教育完全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它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网络教育的学生都是在职的成年学生,他们相对于脱产的正规大专、本科生来说,年龄偏大,不容易死记硬背,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因此,对于网络学院的学员来说,不但要注重对学员的考核结果,更要注重学员们的学习过程,包括学员平时参与网上互动回答问题次数的记录,平时参加bbs讨论的记录,网上作业的提交,专题的讨论,网上实验以及校本部的学生上课的记录等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把叶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没有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的规范和约束,导致一些教师极少参加bbs网上讨论和值机答疑,使学生提的各种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影响了学生平时的学习进程,有的布五作业也不规范。还有的教师对校本部的学生上课,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效果不好,而网络学院只有时课件的评价机制,却没有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考核机制,这样也难以确保教学质量。

3.毕业论文指导缺乏约束。毕业论文是检验网络学院学员几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不但与学员的写作水平和实验经验有关,而且与指导教师的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严把毕业论文质童关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有的网络学院在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时,指导小组组长一人指导全组30人的论文,其他两位教师只是挂名而已,或只是参加论文答辩。而指导论文的全过程只是一人在指导,一人拿指导论文的酬金。这样既不能发挥集体智慧去提高论文指导质量,也没有体现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1‘适当提高教师上课和辅导的报酬。

(1)在原来报酬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每门课的课酬。根据职称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系数,拉开一定的距离;同时根据教学效果的好坏确定不同的计算报酬的系数。这样既鼓励职称高的教授、副教授投身于网络教育事业,同时也鼓励每位教师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效果的系数不是根据职称而是根据教学质量,职称较低的人教学效果好,同样可以拿较高的系数。因此,把教学效果与职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好坏,也能较客观地计算报酬。(2)科学确定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报酬计算标准。可以根据值机答疑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报酬标准,规定只有按规定时间完成了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教师才能拿这份报酬没有进行网上值机答提的必须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才能随时跟踪和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和过程,从而指导和监督学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3)科学合理地确定到各教学点考前辅导的报酬,可以鼓励做了课件并且职称较高的优秀教师亲自到各教学中心去授课,从而确保教学质量,同时也调动了各教学中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各教学中心反馈的信息来看,各教学中心的学员欢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到教学中心去辅导,不欢迎不上这门课而只是去代课的教师像蜻蜓点水一样地讲一下就了事,也反叶学生只是自学而从不与任课教师见面的做法-

2.强化行为激励网络学院可以成立教学督导组,由教授等专家组成,随机抽查教师上课的情况,并对教师上课的情况进行评分,专家评分占40%,学生评分占60%,综合起来就是对教师上课质量的评价学生评分还应包括网上学生对课件质童、值机答疑的评分网络学院根据对每个教师的综合评分,每学期评选优秀教学奖一、二、三等奖,这样持续的激励,既可以激励获奖的教师把教学搞得更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鞭策教学质量较差的老师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心理激励一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来说,很看重从心理上受到别人的尊重:因为不少老师评价公司化操作的网络学院太缺乏人情味,上了几年的课还未见全体上课教师一起集中聚餐或交流。如果网络学院不是把利益看得特别重,拿出一点钱让全体任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交流或搞些活动,并在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对每个任课教师表示一点礼物,这样会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事业中来,更认真地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规范有效的约束机制

网课教师论文篇4

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日趋明显。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探索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积极性的途径和方法,有效应对广大学生对概论课的学习表现出的浮躁和冷漠、对国家大政方针日益表现出困惑与动摇等问题,使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高职生学习概论课的现状

高职生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他们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概论课的学习,以提升自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中,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然而,当下不少的高职学生对概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缺乏主动性,他们把时间和精力大都投入到专业、外语、计算机等各种等级考证上,对各种职业资格证考试及专业技能培训表现得特别踊跃,而对概论课学习的积极性却不高。迟到、早退、旷课是学生的家常便饭,即使为了不被任课教师将考勤与成绩挂钩而勉强到了教室,他们注意力也不会集中,有的学生玩手机、睡觉,成了“低头族”;有的学生干脆用耳麦塞耳朵,成了典型的“摇滚族”;有的学生利用概论课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看课外书,无心向学。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有些学生认为概论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与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新闻、信息与现实情况反差太大,跟自己今后就业找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他们觉得用人单位面试时只会注重学生的外语水平、专业课程成绩、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职业资格等级证,不会关心学生概论课考试成绩的高低。因此,对待概论课的态度消极、被动。二是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满堂灌”,忽视学生的“双主体”地位,特别是不能针对高职生生源复杂、理论基础相对较弱、人文素养单薄等实际问题,一味注重理论灌输,这些导致学生往往采取抵触的方式。

二、网络环境下引导高职生自主学习概论课的必要性

(一)网络环境下引导高职生自主学习概论课是由网络环境的特点决定的

对于概论课而言,信息化浪潮汹涌而至的新形势既对教学形成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如何根据网络环境的特点适时进行教学改革,成为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一是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师生之间原有的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在概论课学习中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律精神。二是互联网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概论课学习中,既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又是接受任课教师组织和引导学习的客体,这对教师组织网络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了。三是互联网的分散性,使得学生对概论课的学习不可能集中统一,而只能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分散性学习。因此,自主学习必将成为学生学习概论课的主要手段。四是互联网使各种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和政治观渗透到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环境中,这就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网络报道的与概论课所阐释的基本原理不符的问题加以客观、辩证地分析和判断,从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网络环境下引导高职生自主学习概论课是人类思维认知规律的必然要求

建构主义认知观认为,人的认知是对客观世界主动地、积极地建构整理,而非镜子式的简单反映。同时,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主体的知识是主动建构的,不是被动接受的。如果没有主体的主动建构,知识不可能由外界被动地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所内化”[1]。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和认识课程所涉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找寻解决各种问题的线索和依据,而不是给学生机械地灌输理论知识。例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互联网上自主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时,他们可以通过观看影视资料、专题视频、搜索有关新闻资讯及论坛互动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方法,探究和弄清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从“两位一体”,即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到“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收到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效果。

(三)网络环境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概论课的课程设置除学时安排有所区别外,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要求与本科院校基本相同。特别是按照中央文件的要求,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均要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自身的特点,与本科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人文底蕴总体偏低,学习概论课这一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困难较大。因此,在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教材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遵循国家统编教材的要求,又要紧密结合高职生实际,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传统的单靠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相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它将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以网络环境为平台,建立“学习、学生、网络活动”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只需向学生提供解决面临问题的有关线索和路径,而不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该问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这不仅解决了高职院校概论课繁多的教学内容仅凭有限学时无法充分有效展开的难题,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网络环境下引导高职生自主学习概论课的有效途径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网络资源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的教学过程从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习、学生、网络活动为中心。从概论课的特点出发,依托网络环境,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一)教学信息,制订学习计划

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概论课的积极性,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等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进度及学习重点和难点等,并将这些内容及时于网站上。学生接到相关学习信息后,根据教师的要求、学习的内容及自身的实际自主设计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即为完成任课教师所给的任务应达到何种标准、通过什么方法达到预期效果等,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

(二)课前创设问题,激发学习动机

网络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个学习的背景和线索,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索新知识。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时政资讯,课前给学生创设问题,让他们时刻关注近期发生的与概论课原理相关的时政新闻,并在每次课前用3-5分钟时间解读时政要闻;或者让学生围绕课程专题内容进行热点解读,以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为例,笔者结合时政,给学生创设“为什么的是中国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坚持日本对拥有用意何在?我国政府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意义是什么?”等热点问题,让他们上网查资料,并在课堂上给大家谈谈自己的见解,其他学生若有不同看法可以补充。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很受学生欢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三)师生在线交流,掌握学习动态

自主学习应将师生在线交流贯穿始终,而站内导航、教师在线、QQ在线答疑、学生自测等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对所学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和分析,学生如遇不明或疑惑的问题,即可得到教师在线指导和解析,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一对一”答疑解惑所无法解决的难题。同时,针对学生参与网上交流互动问题的难易程度、次数多少等情况,教师应及时根据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考核,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四)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加深理解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在线讨论、交流后,对概论课所学的内容应有所理解和掌握,但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学生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还应该加以点拨,必要时还需要精讲。比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为什么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2]此时,教师应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给学生精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的生态观,使他们尽快掌握学习内容,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教学实效性。

(五)梳理反馈信息,做好评价总结

评价总结是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概论课进行监控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应分两个环节进行:一是学生自测。学生自主学习后,主动到网上自测,测试内容为教师为学生编制的试题库中的各种题型,根据网络自动生成的自测结果,学生可以自行反思和修正。教师根据学生自测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进行纠错和辅导,以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二是教师评价。教师在教学进行中,可分专题将题目放到网站上,进行阶段性测试,待课程结束后,再进行综合性出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内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相关标准对学生考试做出评价,将一个学期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作综合考评,得出总评成绩,并于网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适应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网课教师论文篇5

二、借助网络学习优秀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随着网络的广泛运用,网络和初中语文教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找到很多教学课件,对这些课件进行研究,可以学习其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同时,教师还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课件进行上传,通过网络上的教师分析讨论,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改进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网络教研,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拓宽了教师的学习途径,让他们通过网络平台接触到更多优秀教师。网络教研不受地点的限制,教师不仅可以和同一学校的教师进行讨论和分析教学课件,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讨论。通过教学讨论,让教师掌握了更多的有效教学经验,他们根据自己班级的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中,教学能高效进行,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能力

在网络教研活动开展的同时,要针对语文教师队伍进行培训,针对教研活动中反映出来的教学问题进行指导,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效运用学到的教学经验,不断通过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初中语文优质教育的构建。

1.对教师进行教学的系统培训。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学校需要组织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邀请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教学专题讲座,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抓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使教师能拓宽思路,找到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在系统培训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网络的重要作用,让专家和优秀教师对学校教师进行网上远程指导和培训,通过教师培训,让本校教师能有效地、直接地选择教学方法为自己所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加强教学实践培训。只有把教师掌握的教学经验和学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把这些收获转化成教学能力,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实践培训时,可以把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成研究课题,让教师在研究课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并录制视频课件,上传到网络上,请初中语文教师和有关专家进行点评。在网上进行专题教学点评,可以让教师收集到更多的改进意见。

网课教师论文篇6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179―03

网络教育中,学习平台是师生交流的一个重要的接口。是学生获取信息和学习内容的主要来源。学习平台应用的质量对能否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能力起关键性的作用。也直接影响到网络教学的质量。下面我们对在网络教育中应用教学平台进行导学进行探讨。

一 网络教育的特点

网络教育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新型教育形式,拥有传统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网络教育有以下特点:

师生分离。在网络教育中,学生不再直接面对教师,而是面对计算机、学习平台、教学资料和网络课程等。学生大多数时间只是看到教师的“录像”和在论坛上的留言。

学生自学为主。由于没有教师面授,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学生必须主动的学习,积极的参与讨论和交流。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学能力。

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决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以何种方式,进行什么内容的学习。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

教师导学为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讲授为主转向导学为主。导学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的指导。学生按教师事先编好的教材,学习指南进行学习。同时师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多维教学。网络教育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可以进行立体化教学。学习资源可以多样化。有学习平台提供的网络课件,题库,教案库等,也可以有来自互联网的学习资源和来自学生中间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也可以多样化,以自主的个别化学习和交互式的集体协同学习相结合。追求人际、人机、人网的三维动态立体教学。实现网授与面授相结合;在线学习与线外学习相结合;在校学习与在职学习相结合等。

二 教学平台的服务功能

我校05年引进了Blackborld教学平台进行网络教学活动。

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基于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人机交互。以浏览器/服务器(B/S)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门户技术、数据库和信息集成技术等为基础,以声、像、图、文等多种媒体信息与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教学平台集文本、图象及视频、音频、动画为一体,可以实现教师在线授课,在线测验,在线答疑,同步和异步讨论,批改作业、学习跟踪、学习统计、虚拟课堂、小组学习、协作学习和包括十几种题型的题库等功能。可进行知识管理和学习,教学跟踪管理和教学过程监控;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多样化;平台的讨论交流论坛等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目前我校平台用户已经4万多,平台上课程有1000多门。平台成为了学校教学活动的中心。院系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务管理人员、校外学习中心管理人员、课件制作人员和学生都围绕着平台。平台成了大家联系的桥梁,交互的接口。

三 教学平台的门户

门户是对教学管理实施的重要部分。Blackboard门户社区平台为我们进行门户管理提供了方便。我们目前建立的网络教育学院门户包括以下部分。

网络教育学院选项卡:包括我的课程、网院通知模块、学习调查模块、网络学习指南、学生常见技术问题解答和网院主页的链接等。

网络教育学院社区选项卡:机构讨论板里面有自2006年3月以来的每个学期和学生互动的论坛、有教学问题交流区、教务问题交流区、和平台技术问题交流区。2008年3月统计帖子总数有1万多。

另外在组织社区,我们建立了所有网络教育学院22个专业和50个学习中心的组织。

网院教师之家选项卡:这个栏目只有有关教师能看到,有课件制作工作站、培训专栏、公告专栏和交流园地等。

我们还根据网络教育学院的需求,创建了一些组织。如教务管理组织、教学管理组织、学习中心管理组织等。

四 对网络教育学生的导学和服务支持

网络教育学院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在职人员,有着不同的学习背景、工作经历以及年龄特征,大多利用业余时间上平台学习。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导学和服务支持。

1 远程学习指南

网络教育在教与学上时、空分离的特点,要求参与网络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自治能力。但是,目前参与网络学习的学生大多是在职的。有的工作繁忙,有的缺乏网络学习经验和自主学习能力,和在校全日制本科生比,基础参差不齐。为了帮助同学们尽快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充分地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培养自治能力,“远程学习指南”就是这样一门对网院学生进行导学的课程。

《远程学习指南》课程,对所有新生开放。课程有下列栏目:

教学通知,有教学管理的教师的教学方面的通知。

管理规定,有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暂行办法,中山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实施细则,中山大学授予远程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实施办法等。

学习指导,有远程学习指南文档,远程教育导学课件,学习平台操作指南文档,相关插件下载等。

专业信息,有网院22个专业的信息。

专业导学,有每个专业的导学课件。

教学计划,有每学期各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有每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

表格下载,有各种表格下载,如免修申请表、重修申请表等。

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民意调查等。

教学问答,有常见教学问题解答,平台常见技术问题解答等。

2 网院学生常见问题(FAQ)

网院学生住在校外,有的在办公室,有的在家里上网。网络什么情况都有。有的用电信网、网通、联通、铁通、XX宽频、XX宽带等。情况比较复杂。

网院学生特别文科学生,有的不熟悉电脑和网络,经常打电话来咨询。我们将一些常见问题整理成FAO,放在平台上。

网院学生常见的问题(FAQ),内容有:

平台运行条件。有硬件要求,软件要求,课件的浏览要求。

检测网络故障的一些命令。如Ping命令的使用方法,Traced命令的使用方法。

影响网络速度的几个因素和测量网络速度的工具。

故障分类。将故障进行分类,有网络、电脑和系统软件等客户端问题,平台应用和课程问题,课程设置问题,教学教务问题,课程作业问题等。

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提供各类故障的解决办法等。

3 学生交流论坛

为了即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我们在平台上建立了下列论坛:

课程论坛:每个课程里面都有。交流课程内容有关的问题,教师每周至少有三个时间段在学习平台上解答问题,教师也会在课程论坛中组织课程问题的讨论。

由学科教师管理。

教学问题交流区:交流教学安排、辅导答疑、作业、网络课件、毕业论文等方面的问题,教学管理人员每天上网回答问题。

教务问题交流区:交流关于平台帐号、考试、成绩、学籍(含休学、复学、转中心、转专业等)、毕业等方面的问题。教务管理人员每天上网回答问题。

平台技术问题交流区:交流关于学习平台使用技术方面的问题。由信息与网络中心的技术人员解答。

学生交流区:学习中心同学之间以及管理人员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区,也是学习中心各种信息的地方。由学习中心教学管理人员负责。

4 教务管理组织

我们还建立了《教务管理》组织,在教务管理组织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如分年级、分专业等。

教务管理组织有下列栏目:

学籍管理,有学籍管理方面的规定。

考务工作,有考务工作的相关规定,考试安排,考场安排等。

成绩查询,有成绩查询系统。

统考信息,有统考信息和相关规定。

毕业与学位,有相关条例,毕业生信息采集.学位英语,主干课程考试等。

表格下载,各种表格下载。

讨论板,有交流论坛。

五 对网络教育教师的培训和管理

网院没有教师编制,教师都是聘请的学校各个院系的教师,充分利用了中山大学优秀的教师资源,依托学校的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办学。但教师也面临着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由原来的面授转为网授

由教师为中心转为学生为中心

教师的概念也起了变化,包括了由主讲教师、辅导教师、教学设计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集合组成的一个团体

为了完成教师的转型,我们利用《远程教学指南》课程,对教师进行指导。远程教学指南课程有下列栏目:

管理文件,有教育部远程教育管理文件,学校远程教育管理文件等。

教师培训,有我们编写的主讲教师工作手册,课件录制规范和指南,教学辅导工作培训文件,中山大学现代远程平台培训,学期教学辅导工作安排及要求等。

教学计划,有学期各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有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远教会议,有远程教育会议资料。

远教研究,有学习支持服务,远程教育质量,国际视野,网络课程建设等。

远教网站,有相关网站的链接。

交流园地,有交流论坛。

网院对教师也有一些管理规定。如辅导答疑规定:每周至少三次登陆学习平台进行辅导答疑,每次至少30分钟。至少组织两次关于课程问题的讨论或案例分析。和作业规定:每学期至少布置两次在线作业,作业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等。网院有专门的巡教巡学人员。

六 对校外学习中心的培训和管理

校外学习中心是接受学校的委托,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和工作安排,配合学校进行招生宣传、生源组织、学生学习支持、学籍和日常管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支持服务的机构。

学习中心分布在全省各地,利用平台把它们集中管理是最有效的办法。

我们建立的《学习中心管理》组织,存放与学习中心有关的各种信息,是学习中心进行交流的地方。栏目有:

管理文件,有相关的教学管理文件。

教学计划,有学期各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有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培训资料,有教学管理培训资料,学习支持服务培训资料,技术人员培训资料等。

资料下载,有相关的资料下载。

交流天地,有交流论坛。

七 平台上网络教育课程的建设

1 课程规范统一

网络课程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依托平台来建立网络课程。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课程,其讲授型课件由学校信息与网络中心统一制作和上传,制定了统一规范。

考虑到网院学生分散性、业余性的特征,缺少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机会。他们全靠平台提供信息。所以平台上的东西都要规范化。要让他们一上平台就能够很容易找到自己所要的东西。所以我们的界面都力求统一。

网院课程的五个统一:

课程规范统一

讲授型课件制作统一

课程论坛形式统一

在线作业形式统一

注册管理由学院统一

2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

我校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理念是以育人为根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以社会评价为标准。并通过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

信息与网络中心负责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支撑工作,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选派优秀的教育技术学专家和技术人员负责精品课程的设计和技术。从而使网络课程建设从技术上得到保障。

我校网络教育精品课程都建设在Blackboard教学平台上,充分利用该平台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如讨论板、虚拟课堂、小组等。

3 教学设计中体现平台导学的元素

我们注重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平台导学的元素。

《刑事诉讼法原理》网络教育课程教学设计。运用了系统工程框架、对象导向框架和法治系统工程的方法,充分借鉴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综合集成多种与刑事诉讼相关的法律、制度、专业理论和知识、案例、教师与学生等资源,形成具有整体学习与交流功能的开放型知识系统。注重将法学教学(模型)与法治实践(原型)紧密结合,注重讲述、展示法治系统的实际运筹与实现过程,不仅把“交互研讨型”的案例教学法引入刑事诉讼法学教学之中,而且刻意把“问题解决型”的现代学习理论融入学生的自学过程之中。例如“模拟法庭”就很受学生的欢迎。

《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设计。凸显以设立学习目标为核心,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训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和强化创新实践能力。自主学习任务内容,依照教学进度安排,学生需要分阶段完成3篇指定的课程综述、调查或研究小论文。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平台的优势,通过平台的导向作用,指导学生学习。平台上整合了大量的数据库的网络资源和统计学软件的学习使用。利用各种搜索、论坛、博客、调查、电子邮件、虚拟课堂、聊天室等为课程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人机交互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完成课程学习的选题研究报告和作业。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多阶段多任务的教学,解答问题和开展创新研究。特别组织了课程的小型学术讨论会,增进了学生的协作和交流。

《生物信息学》课程教学设计。生物信息学本身是一个飞跃发展的新兴学科。模式生物测序工作的高速增长,公共数据库数据的指数增长,研究方法日新月异的发展,注定该学科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以便及时跟上研究工作前进的步伐。课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在平台上共建课程的探索过程。实现以学生为主和以教师为辅的自主发现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实践创作式学习、资源开发式学习等新型学习,追求立体化教学效果。借助和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教学材料和内容,由师生共建资源库,不断完善课程的教学。在Blackborld学习系统上构建了生物信息学学习的专业平台。

八 结束语

以上我们从网络教育的特点,教学平台的门户,对网络教育学生的导学和服务支持,对网络教育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对校外学习中心的培训和管理,平台上网络教育课程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应用教学平台进行导学进行了论述。我们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和导学方法,更好地利用教学平台的各种功能来进行导学。

参考文献

网课教师论文篇7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更是党的十对全体国民提出的重要课题。在高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把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认同度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高校师生通过网络进行的校园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化,是校园文化内容得以表达和实现的条件与载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促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些因素既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自强意识、创业意识、成长意识的形成,也给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挑战。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和完善校园文化的各种形式和内容,把符合时代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先进科技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念通过网络渠道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师生共进”的和谐氛围,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校园化,促进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文化的交融与繁衍日益广泛,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政治性特征隐性存在于经济和文化以及社会活动中。受西方不良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一些片面追求个体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的世俗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因此,充分发挥高校网络文化的潜性教育作用和渗透作用,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精神已是当务之急。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增强大学生对高校网络文化的认同度显得尤为重要。

1 高校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高度自主的创造性。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创建数字化互动媒体,如论坛、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形式,以发送和接收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内容,不断提升青年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创建、参与中的互动、开放、平等又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校园网络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在参与、互动、创建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借助高校网络文化形态进行传导和散播。这就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高校网络文化的视野中加以思考,以校园网络文化为载体和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建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关涉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尤其是对社会文化“热点”和学生思想“兴奋点”的内容要深度挖掘、深入解读。在理论课课堂上围绕“热点”问题,选准时机,找准事件,设置议题引导舆论,深入挖掘其教育内涵,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引导教育。

2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高度开放的社会性为大学生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高校网络文化具有“载体移动方便,信息来源高度开放,交流共时互动,传播跨越时空和身份界限”的开放性特征。同时,它还“打破了校园疆界,破除了地狱鸿沟”。为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架构了桥梁。此外,校园网的网络信息资源极为丰富,这些资源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食粮。但同时又易引起学生对信息资源内容的误解,对信息处理的错误观念,导致信息污染、信息过载的现象,这又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文化选择功能,“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对各种环境影响进行选择和调节,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意识地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甚至转移环境影响的某些因素,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轨道,从而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情景”。因此,在理论课教学中,应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维护主流文化,批判异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网络文化中的主导性作用。

3 高校网络文化复杂的价值多元性挑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网络社会是一个充斥着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尖锐矛盾和冲突的纷繁芜杂的多元世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对现实高校校园文化和社会网络文化的共同反映。信息来源的开放性带来了内容的多元化,加之新兴社会文化传播方式以更为自由的传播途径,无孔不入,使各种社会舆论信息良莠不齐,这些状况冲击并消解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导致少数学生社会道德生活呈现多元价值标准并存的局面。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维护和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困难和障碍。面对如此复杂形势,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其文化整合功能。要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性,积极提升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形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观念有效地传送给受教育者,内化为他们的政治认同与自觉追求,并始终引领各种文化思潮有序发展和谐共存。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对校园网络文化呈现出的多层面、多渠道的不同声音分门别类,有效识别,唱响主旋律,使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新阵地。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

高校网络推动了大学生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巨大变革。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互联网与手机的联合与发展,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依赖性愈加强烈。网络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和虚拟性,使得部分大学生完全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从虚拟空间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情感的满足。网络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填补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和无助,缓解了他们生活中的压力和紧张。但同时,网络中的污浊和混沌也在腐蚀着他们的意志和心灵,迷惑他们的行为选择。高校网络文化的这种特性对大学生性情的培养、行为的规范增加了难度,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同时,把高校网络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研究,并将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以高校教师与学生作为建设主体,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网络渠道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因此,依据高校校园网络文化鲜明的育人导向功能,探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如何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准确概括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网络文化的特殊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研究的重要内容。围绕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立德树人”的先进理念,对高校网络文化功能的研究应以育人为主旋律,构建智育、德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研究模式。

1 智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科学技能的锻炼开发大学生的智能。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程性研究,积极构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的高校校园教育网络,营造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和良好的学习科研环境,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愿科研、自专学术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智育功能。

2 德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法艺术,遵循思想道德形成规律。将学生内在需求和时展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解决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着眼于时展语境,利用校园网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新途径,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3 美育,是指以美育人,使大学生在美的创造和鉴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渐实现心理更加健全、人格更趋完美、个性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这就要求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要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大美育”观为指导,高校网络文化内容要能够切实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未来的向往,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例如,网络文化内容按照美的内涵分设“内在美”和“外在美”两个专栏。“内在美”专栏可通过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优秀作品的正能量的发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在美”专栏可设置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内容,打造青年学生喜爱的时尚、健康主流,在传递富于美感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对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加以正确引导。

4 行育,主要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行为教育,加强高校网络的行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高校网络建设要抓好网络舆情工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积极关注校园网、博客群、网络社区、BBS论坛等网络空间,真正参与相关内容的建设与交流,建设公平、公正、和谐、友好的网络舆情队伍,营造积极向上的高校网络主流舆论。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积极主动研发网络产品,如师生共创微电影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利用大学生喜欢的个性化沟通平台,如博客,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5 教育,指大学文化育人既要通过显性教育方式。如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具体形式来实现,又要通过隐性教育,即大学的学风、教风、校风所营造的文化环境和“润物细无声”的隐性途径来实现。这就要求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坚持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还要注重在高校网络文化中营造和谐、唯美的校园文化,注重寓教于“境”。如将学校的校史、优良传统记载于网络文化中,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独特气质和校园气派,自觉地融人到校园情境中。此外,校园网络文化还应匹配相关课程教育的教育资源,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相关人物的介绍、评论。通过榜样人物实例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高校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根植于社会,容易受到社会网络文化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特别是受到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碰撞,更易呈现思想纷呈的局面。因此,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原则,以培养德育、智育、美育、行育、教育“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提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效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多学校开辟了高校校园网络并将其作为“第三课堂”与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课外实践的“第二课堂”并驾齐驱。网络课堂具有超越时空、随时随地开展工作的育人优势。因此,优质的校园网络文化能够协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网课教师论文篇8

一、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上的优势性

其一,网络技术为现代化的语文教学理念、新型教学思想的产生和争鸣提供了平台。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在网上公之于众,将会引起讨论,从而在激烈的争论中形成具有活力的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其二,网络提供了丰富的语文听、说、读、写的内容,能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辅助和补充;课堂上所掌握的方法,可以运用于网络自学,在网络与课本的撞击中有利于形成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其三,网络技术直接运用于课堂语文教学,冲击和改变了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是一种现代化教学方法的体现。其四,网络的广泛联结性、资源的共享性、浏览的方便快捷性等为教育的国际化、终生化、个性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由此可见,网络技术为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而运用网络技术于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因此,在语文课程建设过程中实现语文教学与网络资源,特别是校园局域网的联合,是语文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有关作文教学的网站的建立方式

这个网站根据对象可分为三块:一块是由老师完成,另一块需要学生完成,还有一块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1、教师专区。

其一,设置课程资源。可包括电子教材,授课教案,授课录象,多媒体课件等。面向学生的还有学生作品、参考文献、相关网站,教学资源下载等。教师可对所有栏目的内容根据需要随时更新,每一个栏目都有较强大的功能。例如,“电子教案”是老师的讲课方案,学生从网上看后,会对这一次作文的教学目的更清楚,了解了这次作文完成的目的。而教师不需要掌握高深的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很方便地上传,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每一次作文练习后,可更新相关的内容,或者建立与本次作文教学相关的新网页。其二,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是在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上要在进行学习需求和教学内容等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能最大限度地创设教学情境,为实现学生的意义建构打下基础。它是教师的课堂授课实录和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课后回忆、复习上课内容,掌握重点,总结提高。同时多线性,集成性、互动性的多媒体,使教学环境生动活泼,这些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三,教学资源下载。是扩展性教学资源,教师凭借专业化的眼光为学生挑选一些非常有用的教学资源。如把大量的与写作课程相关的音频、视频和资料上传供学生阅读和下载,以此来丰富写作课程的内容,达到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教师通过此栏目搭建知识框架,实现教学资源的积累、改造、重用、更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充实自我。

2、学生专区

“学生作品”栏目是学生作文展示的平台,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给予学生成果以反馈意见,进行鼓励,营造出一种竞争交互式的气氛。这样的形式不仅考验教师在指导学生方面的功力,更督促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作文,因为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成果被摆到一个公开的环境中去,这不仅是对学生作文质量的监督、督促,同时也让更多的人看到学生的成果,并对此进行评价,使学生在不限时间空间的网络中,感受到课堂讨论的气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他们成就感剧升,而学生的成功,也正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境界。“参考文献”栏目为学生提供了教学书目,期刊杂志。论文,作品等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相关网站”栏目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超链接,点击这些超链接,可以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到其他写作网站中进行学习,使课堂教学在网络中得到无限的延伸,大大拓展了教学的空间。

3、互动区

“讨论”和“答疑”区是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讨论可由教师发动也可由学生发起,拟定一个话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网络成为课堂讨论的延续;答疑是专为教师解答学生问题而设置的,无论是学生是否在线,问题都可以得到答复和解决,这一栏目可以方便学生在课后不限时空的学习和讨论,或就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同教师交流,并能尽快得到指导,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与教的关系。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传统作文教育开出了一条新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指导,在网络技术条件下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创建基于网络技术的开放式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

三、校园网与互联网的沟通

网课教师论文篇9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从过去静态单向的,书本为主的传统教学媒体转变为以书本为主,辅之以由声音、图像和影像构成的多媒体和采用超文本、超媒体链接方式、具有检索功能的网络媒体,具有动态交互的特点;教学传播也从单一的师生交流转变成教师、学生和电脑的三方交流,教学目的从使学生掌握知识为主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主。论文参考网。如何运用这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讨实际问题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作为高校教师应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转换教学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素养。论文参考网。

2 《空气调节》网络教学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1)课程特点:《空气调节》是制冷空调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讲述空气调节系统的原理和工程应用,其中空气调节的原理、空气调节设备、空气调节系统是空气节调课程的重要内容,都有着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需要利用逼真的情境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

(2)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由于实践机会有限,对一些设备的结构、原理和空气调节过程,如果仅通过一些文字描述,学生不易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学校图书馆缺乏有关的专业图书,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需要,而面对浩瀚的网上资源,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能有效利用资源;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仅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量和信息量已不能满足现代技术发展的要求;交流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课上讲授的时间占去了很大一部分,在课上师生之间交流的时间较少,随着学生人数的激增,教学任务加重,学生自习时间分散,教师辅导学生的机会相应减少,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质量。

(3)网络教学的优势: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使教学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交互性,网络教学使教学材料的展示越来越灵活、形象、生动,是支持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式学习方式的最有力工具,因此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师的青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计算机将网络资源以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现。网络教育使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式演绎的讲解,转化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构建”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改变过去一直困扰着许多高校的教学媒体“滞后”的问题,替代过去那种教材陈旧、方式保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课堂教学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结合《空气调节》的教学特点引进网络模式,与原有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了师生的沟通、合作,提高了教学效果。

3 网络教学辅助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我们开发的“《空气调节》网络教学辅助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由首页、学习专题、课题资源、工程实例、在线测试、协作交流等六个模块构成。

(1)首页:主要介绍空气调节课程的基本内容、基本特点和本课程总的学习目标。

(2)学习专题模块:包括理论学习、实验学习、实践学习、问题留言。理论学习部分,给学习者提供了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里面都包含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重点与难点、测试题和相关资源(图片、文本、动画、视频等)。进入教学资料模块,学习者可以方便地浏览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各种资料:教师电子教案和有关的教程,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录像等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形象生动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都是不断发展的,要使制作的网络课程能够反复使用,具有永恒的生命力,那么网络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应该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在网络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了这一点,教师可以提交在本地制作的电子教案、电子教材、课件及其它相关资料,也可以方便地对各种资料进行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3) 课程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是构建自主探索学习环境的主要内容。本模块包含了资源首页、学术论文、下载中心、网址资源、课件素材几部分内容。学术论文主要给学习者提供相关的专业文章、文献信息、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等;网址资源主要给学习者提供一些与本课程学习相关的网址,为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提供资源。为了便于学习者能方便快速地搜索到所需要的资源,本模块中也提供了资源检索功能;下载中心包括电子教案、相关软件(焓湿图设计软件、单位转换器、暖通空调设计手册等)等下载,满足学生的各种求知需要,拓展学习面;在课件素材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学科课件素材,方便学生有针对性的查找、学习。网络课程中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支持学习者的探索和发现,利于学习者的思考,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学习需要。当然为了保证资源的开放性,教师可以随时更新资源内容。

(4)工程实例:工程实例的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的能力。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所谓的实践性的环节就是举一些简单的例子。而在工程实例教学中,需要学生通过分析讨论,互相提问和解答,自己去寻找发现蕴含在案例背景材料中的相关知识。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工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线测试:学习评价是网络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学习者的自学活动中,评价不仅能够检验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励学习热情,对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在线测试模块提供了每一单元相应的测试题,内容主要涉及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学生学习完本单元的知识后,可以马上进行测试,检查和巩固所学知识,获得反馈信息,从而进一步修改下一步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策略。

(6)协作交流:网络课程的设计应该坚持以学习者为主体,营造一种有助于学习者探索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学习者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知识重构的重要形式就是协作交流。《空气调节》网络课程通过答疑系统和论坛实现人际交互,学习者可以方便地通过论坛和同伴讨论学习;也可以进入答疑系统和教师实时交流,还可以直接给教师发E-mail。本模块还将学生的优秀作业在网上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

4 网络教学辅助系统的应用

利用一切工具进行教学活动皆以提高效率为前提。利用网络先进的技术改变师生的交流方式上课,要注意适度使用:一方面现阶段使用这种交流的技术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所具有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较之教师完全通过现代化媒体教学,学生通过媒体学习这种间接的交流方式,在许多方面仍然有其优越性,网络不可能完全取代学校教师的积极作用。因此,网络只是新型学习生态环境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网络教学只能是教学方式的一种尝试,而不能成为教育的全部。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特点以及教学条件,我们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对于每一章节,教师利用网站中的课程教案进行基本理论的讲解,课程教案主要是多媒体课件,通过对课件的细心制作和教师的精心讲解,学生能形成正确概念,为其进行网络模式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后教师布置相关的专题讨论,由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网络教学辅助系统进行自主探索,并通过协作交流平台进行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学生也可以通过论坛自己建立主题进行交流、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答案后,在课堂上作学习成果的汇报,教师加以点评,并对不明确的问题给予明确的答复。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习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

5 探索讨论

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改革试验,从设计到实施再到反思的全过程,是我们在《空气调节》课程的教学改革上的一次尝试,也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总结本次试验,还有以下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1) 增强开放性

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网络课程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收集的反馈信息,可以适时地调整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和具体内容。论文参考网。这就要求设计的网络课程具有开放性,能够根据具体需要灵活方便地修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拟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个可行的方案就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直接用于课程的设计中,在教师讲授课程的同时,让学生对课程的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此外,把学生也纳入网站建设中来,集思广益,让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心理学知识或者学习经验、心得、体会等传上网,同时进一步扩充教学实操训练的案例库,使网站内容更加丰富。

(2) 加强互动性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为了加强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就需要增强网络的沟通和连接作用,进一步加强在网上与学生的交流,像问题解答、提交作业、评分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同时,也鼓励学生之间的网络学习交流。在课堂教学的互动方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问题的讨论和教学的实操训练中。

(3)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在这次“问题驱动”的教学改革试验中,所有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的,学生只需要对问题进行理解和解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自己在书本和实践中去发现教学问题,然后再自行解决这些自己发现的问题,这种主动探索的方式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对学习意义的心理建构。

6 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课堂教学与网络助学相结合的《空气调节》课程的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以外,围绕学习专题,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鼓励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本次教学改革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为教学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左辉,于红光.网络课件中的几个问题与解决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1213-1217

[2] 孙莱祥,张晓鹏. 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1(1):36 - 38.

[3] 郑群.网络教育中教学课件设计的目标和要求〔J〕.信息化建设,2003(9):42-43

[4] 王健.我国网络教育现状、技术与发展对策探讨〔J〕.闽江学院学报,2002(23):16-20

网课教师论文篇10

国内学者对翻转课堂理论和实践也展开了研究:文献基于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型,将翻转课堂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思想、本杰明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进行深度融合,构建出一个太极环式的翻转课堂模型,根据模型的组成和流程给出翻转课堂实施的关键要点;文献分析软件开发类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探讨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及其构成要素,为软件工程与计算机相关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文献对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课堂讨论对知识内化有帮助,对于大学信息技术公开课具有潜在优势;文献针对艺术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学生人数众多、基础不平衡、学习兴趣有明显差别等问题,提出一套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教学的新思路,概括而言是使教学内容视频化、模块化、开放化,教学安排虚拟化和现实化并重,考核方式多样化,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在艺术院校学生身上的因材施教。目前,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较少。

2计算机网络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翻转课堂要想取得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提供具有实践指导性的教学模型,整合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学习者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上的协作学习提供服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之一是理论知识点繁多,适合用短小精悍的视频一一呈现,但仅仅是抽象的理论讲解不能满足课程应用实践的要求,在课堂上需要将这些理论知识点具体化。由于高校的网络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一,有条件的可以搭建真实的网络环境,条件不足的适合采用仿真软件模拟真实网络环境,以抓包和协议分析为辅助手段,在真实或仿真的网络环境中围绕理论知识点设置讨论议题,令抽象报文和协议中的具体化思想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的始终。

2.1课前教学活动

从教师的活动看,教师首先根据该次课的教学目标,整理出重要知识点和相应的测试题目,将理论知识点制成"微视频"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一般情况下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因此每个知识点对应的"微视频"控制在10分钟左右;其次,教师根据知识点的掌握要求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如挑选典型的网络场景,有针对性地设置讨论问题,综合利用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一方面得到学生对"微视频"的反馈,以便今后改进,另一方面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在线解答。

从学生的活动看,学生首先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观看"微视频"并完成教师布置的测试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加快学习速度,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放慢进度,学生也可以先看测试题,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并在其中寻找答案。学生在观看视频和做测试题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疑问,学生可以自主查找资料,增强自学能力,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一方面对"微视频"的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对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向教师或其他学生求助,学生之间也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2.2课中教学活动

教师首先针对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或者根据学生课前的反馈情况,花5〜10分钟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点;然后,按照预先设计的课堂活动,简单介绍课时目标和任务,引出该次课创设的网络场景,详细说明网络配置情况;接下来,按照难易程度或知识点顺序抛出若干讨论问题。学生由3〜5人组成一个讨论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讨论组长负责协调组员参与问题讨论和发言,需积极调动起每位组员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可随机旁听某组的讨论情况,适当给出意见和建议。在组内讨论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对问题的认识和想法,以辩论或相互补充的方式达到组内共识。教师给学生3〜5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后,请小组代表总结发言,其他组的成员可与其辩论或补充,教师在此过程中可适当发问,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对于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统一示范,集体解决。这样,学生在"思考一研讨一陈述一提问一点拨一再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课堂经过翻转以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接触时间大大增多,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学生也不再是唯命是从的信徒,课堂成为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解决问题的场所,学生在不断思考和讨论的活跃气氛中学习理论,最大限度地完成了知识内化。

3计算机网络翻转课堂教学案例

为了具体说明翻转课堂模式如何应用到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笔者给出一个教学案例,其教学内容为ARP协议的分析,并围绕知识点整理与视频准备和课堂设计阐述教学思路。

3.1知识点整理与视频准备

APR协议的主要知识点包括:①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关系;②同网和跨网环境下ARP的工作机理;③ARP欺骗。相应地,教师准备了3段"微视频",对3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布置测试题目:①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②同一个ARP报文能跨不同网段工作吗;③为什么APR高速缓存每存入一个项目就要设置10~20分钟的超时计时器,这个时间设得太大或太小会出现什么问题;④解决ARP欺骗有什么办法。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后,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完成这些测试题,然后可以就这些问题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3.2课堂设计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针对测试题进行答疑解惑,根据学生课前测试的反馈情况,花5〜10分钟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点。为了检验学生的自学成果和帮助学生理解协议中的抽象概念,教师可以设置典型的网络场景,通过报文截取,使学生观察到原始报文,在分析讨论中更直观地理解ARP的工作流程。学生按总数分成3〜5人不等的小组,每一个讨论小组选出一位组长,协调组员的发言。

为了测验学生对ARP欺骗的理解情况,教师通过arp-a查看主机A当前的ARP高速缓存,要求学生讨论如果用arp-s命令将网关对应的MAC地址篡改,主机A能否与主机D连通,讨论ARP欺骗在局域网中的危害和避免ARP欺骗的方法。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在每次提问后给学生3〜5分钟时间进行分组讨论,教师随机旁听某一组的讨论情况,适当给出意见和建议,然后请一些组员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反对或补充,

教师给予适当点评。当多个学生的回答和补充相对完整后,教师对知识脉络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评价,鼓励其再接再厉。

4计算机网络翻转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从教师角度来看,一方面,制作"微视频"和课堂设计等工作大大增加了前期准备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开放式课堂对教师的组织掌控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应既重视视频教学效果、教学资源开发等前期工作,又注重课堂活动组织、学生监控管理等过程,同时兼顾学评教的结果,形成综合、全面的评价机制。从学生角度来看,翻转课堂所体现的自学能力、思考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更是网络工程专业要求的题中之意,也是大学教育应该赋予学生的基本能力。为了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参与课堂和网络教学平台的讨论,教师必须建立多角度的成绩评价机制,合理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在平时成绩上应综合考虑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网络平台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回答问题的质量、组织和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项指标,而这些指标如何量化、评价机制如何程序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网课教师论文篇11

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必要性

有研究者认为,随着信息网络的出现,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网络环境已悄然形成,身处其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很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者从网络文化、网络环境等角度论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和应对之策。例如拓宽教学信息传播渠道,建立网上“两课”教学新阵地;积极把握教育对象新特点,加强师生沟通,坚持正面灌输和引导;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等。

作为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队伍的一员,笔者非常赞成上述研究者的观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搭建专门性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不失为一个好的应对之策。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在全世界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已经普遍应用。如何在校园网内建立专门的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辅助手段,目前这方面深入细致的研究还并不多见。

1.在数字化生活时代,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应用网络文化

随着电脑和网络利用在我国高校学生中的普及,数字化生活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由于信息量大、开放程度高、内容与形式新颖等特点而深受大学生的欢迎。然而,众所周知,一部分高校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不能合理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往往沉迷于网络游戏,观看网络视频等,分散了他们的精力,有的甚至在精神上受到一些不健康的网络内容的污染。如果能够以课程学习为中心,让他们能够围绕着课程去有意识的寻找、整合一些资源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则将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网络的利用,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在网上游荡。事实上,一些学生已经自觉的意识到应该对网络加以妥善的利用和管理,比如有学生曾在新生入学教育大会上告诫新生,应该意识到,网络是工具,不是玩具。提出这个问题显然在于现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不能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当然还有一些学生能够比较理性的对待这个问题。虽然部分学生已经有这样的理性认识,但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学生施展其利用网络的才能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为课程学习服务,那么学生在利用网络时就会心中有数,会有选择的从网络提炼出一些很好的学习素材,加上平时的生活体验和心得,到教学网络平台上,就会成为精彩的佳作。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逐渐养成网络利用方面的良好工具意识,使网络为我所用。因此,网络的开放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有开放的意识,开放的教育手段和开放的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懂得如何鉴别信息、使用信息,学会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加强师生互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校性的公共必修课,所以在教学组成过程中往往采取大班教学的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要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加强交流和互动,这样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帮助澄清学生头脑中可能存在的一些误区和困惑。为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努力采取一些讨论、演讲等方式,以加强教学效果,然而,大班教学的现实状况往往会制约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广泛性和深度。

此外,在信息传播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往往来不及回答发生在当今社会国内外的一些热点问题,或者不能对之进行深入的探讨,如果能够辅之以网络教学平台,则师生都能有时间和空间对之加以详细探讨,这必将对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巩固和加强的作用,扩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即学生可以不受上课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以课堂教学为指导,参与到对课程的学习之中。

3.网络教学平台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

网络教学平台集合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其中既有教师多年收集的珍贵资源和教学经验总结,又有学生鲜活的思想流露,为课程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积累了素材,奠定了基础。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

全球化时代,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交锋,互联网是各种意识形态传播和散布的重要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有必要通过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抢占教育阵地。同时,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贴近与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手段,对它的合理开发和使用,将较好的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所要求的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及时回答当今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的中国现实提出的许多伦理、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可以及时更新内容,提供最新的社会信息动态,跟踪社会热点问题,还学生以清明的理论视界,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世界中明辨是非,及时解决学生头脑中的疑问和困惑,增强他们判断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日后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事业中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许多高校目前已经开始意识到网络教学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仍然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认为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是可有可无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估计到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的巨大冲击和严重干扰,在教学理念上没有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思想束缚,作为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则首当其冲的感受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如何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搭建与应用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又称网络教学支持平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既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设备,又包括了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系统。也就是说,广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有两大部分:硬件教学平台和软件教学平台。狭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Internet基础之上,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本文讨论的是狭义的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平台在全世界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已经普遍应用。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根据其主要功能模块可分为三类: 通用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功能模块、精品课程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和研究型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功能模块。本文讨论的主要是通用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它由下列部分组成: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安排、教师信息、课程通知、教学材料、答疑讨论、课程作业、课程问卷、试题试卷库、在线测试、教学笔记、个人资源、教学邮箱、课程管理、课程列表、教学博客、日程安排、申请开课。可见,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强大的综合功能,可以覆盖很多教学环节,如使用得当,将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1.搭建和应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原则是实现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如何把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网络教学平台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而不是两张皮,这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预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去观看资料,进行讨论。作为反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展示,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留下的任何信息都是其思想动态的一种反应,对此,教学要加以仔细的辨析,针对其反应出来的问题,在课堂上肯定其积极的方面,澄清学生的思想误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往往难以发现学生头脑中的真实想法,学生的心理诉求在大多数时候是被遮蔽的,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比较全面的展示出来,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够因势利导,化解学生的思想矛盾和冲突,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2.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其主体性作用为目的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对网络的利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传授过程中和学生说明课程的考核办法,一般来说,本课程在考核方面的普遍的做法是最后的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一定比例分配相加而成。那么教师就可以在平时成绩这一块进行有关的设置调整,除了常规的出勤情况,课堂讨论和平时成绩相挂钩外,把学生对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参与程度也作为一种重要指标纳入到考核体系之中,建立一种促使学生不断参与到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激励机制,从而为学生加强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和参与提供制度保障。除了外在的机制激励,学生在参与课程互动和网络互动的过程中,也能激发出其参与其中的主人翁精神和参与教学过程的成就感,而不再作为课程教学中的被动的接受一方,从而在内心产生愉悦感,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参与其中的愿望。这样,外在的机制激励和学生内在的参与欲望相结合,才能保证网络教学平台起到真正的交流互动的作用。

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上经常性的参与,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和教师一起构建教学内容的快乐,学生加深了对教师教学风格和人格个性的了解,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可以让教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甚至是个性化的教学,让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单向度的传授,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深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过程中,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师除了提供必备的课件,教案等资源,还要提供一定的高质量的相关资源,这些资源在形式上可以是文字的,声音的,视频的,图片的,也可以是各种链接;内容上要紧扣教学主题,资料可以是严肃的评论,也可以是带有趣味性,娱乐性的热门话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之,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任何和教学主题相关的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让学生感觉到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很多素材可以为之提供佐证和支撑,这样在寻找资源的思路上也可以对学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思维的示范作用,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要求学生参与的作业和讨论部分,这也是最能体现教学互动的部分。作业主要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老师要给学生的每次作业打分,给出评语,做出相关统计并把批改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课程讨论主要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由教师先提供讨论的话题,也可以由学生提供讨论的话题,学生在这里交流观点,对有争议的话题进行争辩,等等。教师视情况对他们的讨论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评价。此外,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去寻找和教学主题相关的一些资料,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素材进行加工,制成课件、视频等形式提交到网络教学平台,丰富平台的内容。还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设计问卷调查,取得学生在某些社会现象方面的认知态度,网络教学平台可以非常方便的提供统计反馈数据,供教师参考和进行分析。

网络教学平台搭建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较好的发挥主导作用。它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网络操作和应用的技术,这可以通过适当的培训而获得。它还要求教师想方设法提供一些既能突出教学主题又能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资源,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它要求教师关注国内外时事,及时跟踪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善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丰富教学素材。它要求教师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之外投入额外的时间去管理网络教学平台,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热情,要以教书育人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投入到课内课外的教学过程中。

总的来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 , 把思想政治课教学同日新月异的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在网络环境下化被动为主动,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94.

网课教师论文篇1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A-0017-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改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研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新老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地域、经费的限制,教师的横向交流不够通畅,人数少、时间短的教研活动仅起到了点上的交流作用,过去“走出去,请进来”的面对面交流研讨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的需要。因此,教研方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的、基于网络的集体备课活动应运而生。如何开展基于网络的集体备课?通过长期的教研活动实践,笔者认为,网络集体备课可以通过“四步走”分层次进行,逐步改变集体备课现状,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备课实效性。

一、构建学校资源库传承体系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可以利用资源服务器和网站构建传承体系,将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优秀课例、经验总结等资料保存下来,方便以后全校教师在遇到同类问题时能快速查阅,吸取前人经验,少走弯路。可以在学校OA系统中设立教学资源提交任务,动员教师将自己的教学科研资料上传至学校服务器,系统自动进行分类整理保存,全校教师登录系统后都可以下载使用。其优点是解决了教师对教学资料共享的需求,让教师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设计,逐步提高备课水平。此做法适用于网络集体备课的初级阶段,利用培养教师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开展教研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不足之处是仅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共享与传承,缺乏交流与互动。

二、运用实时通讯工具实现即时交流

即利用微信、QQ等实时通讯工具建立交流群。充分发挥学校优秀教师的作用,要求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和兼职教研员牵头,按学科组织讨论组,每个讨论组根据教学进度按单元确定不同时段的讨论主题,主题可以是某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某个知识点的讲授方法,或是某个知识在不同年级要求的掌握水平等,鼓励教师使用手机进行研讨。除了上课和会议时间不准使用手机外,其他时间均可利用手持移动设备进行业务讨论。其优点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破了传统办公室内部讨论的局限性,教师不需要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专门打开电脑使用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有疑问时也能立刻在群组里发问,这样的教研迎合了时下许多教师的生活方式,使得教研工作不再成为教师的负担,反而成为教师沟通思想和业务的桥梁,更是心与心交流的渠道,既辅助了教研工作,又提高了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不足之处是信息过于碎片化和可能出现非教研信息,不利于完整地表达观点,聊天记录的形式也不利于资料收集与整理。

三、利用网络空间搭建校内外互通平台

一是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辟“教学科研”专区,教师可以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疑惑、心得、随笔、反思等发在网上进行交流,也可以对其他教师的发言进行评价。二是可以利用现有的公共备课平台(例如网络教研平台“35空间”),根据学校的实际,按照不同的学科组成若干个教研组,对教研组进行必要的操作培训后,根据学科和教材分别添加“英语-外研版”“数学-人教版”和“语文-人教版”等教研组。研修教师可以在各网络教研组的安排下,自主进行网络研修活动。教师们在教研组有计划、有主题的组织下,采用“理论、示范、实践、反馈和指导”的研修方式,通过网上研修、协同备课、教学实践、反思整理的过程,将理论学习、备课、案例研讨、教学实践、修改教案和分析讨论相结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数学教研组在研修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两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时,围绕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分“教学准备与设计――教学实施与调整――教学反思与整理”三个阶段进行研讨,每个阶段的研修时间为一个月。研修初期,教师们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传到平台上,同教研组的成员和专家对其展开讨论并进行修改。教学准备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就要拿着这份教学设计来具体实施教学了。教学方案是否可行、在具体实施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哪里需要进行调整,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都要及时在平台上做好教学日记,记录下最真实的情况和数据。最后,教师对这一研修活动进行反思和整理,撰写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活动感受等。

利用网络空间和公共平台开展教研的方式突破了学校的限制,教师们很容易与全国各地一线的优秀教师和专家协同互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自校外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手段模式让参与该活动的教师们收益匪浅,既能有效避免信息的碎片化缺陷,又很好地记录了集体备课过程的材料。不足之处是周期较长,整节课的视频材料会占用较长的观摩时间。

四、网络集体备课的纵横发展

首先是推动网络集体备课横向联动。充分发挥城乡教育联盟的优势,由城镇优秀学校牵头,将网络集体备课工作推向外校,与联盟内乡镇各校协同开展备课工作,加强校际合作互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其次是推动网络教研向纵深发展。可以尝试与友好幼儿园和初中合作,将网络集体备课推向纵深,建立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师的交流沟通渠道,让教师们了解不同学段学校对学生行为习惯、知识技能、思想教育的要求,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更好地解决幼儿园到小学、小学到初中的衔接问题。

网课教师论文篇13

Moodle Platform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WANG Hai-ying, WU Lei, XIAO Lei, YE Yong, JIAO Bing-lian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widespread popularit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opular internet teaching and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instruction is grow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as a new teaching method.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Moodle platform, its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 and gives emphasis to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ourse of computer network.

Key words: Moodle; network education platform; computer network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电子信息技术、网络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是计算机与数据通信密切结合的技术,具有理论及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等特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不足、大量参考资料无法在课堂展示、老师授课形式单一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信息社会课堂教学的要求。

在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与广泛普及的今天,将网络教学平台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网络教学平台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征,借助网络在线学习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学习资源,完成许多教学活动。老师也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展示更多的课程参考资料,引导和监督学生学习,并有利于分析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正在世界各地蓬勃开展,我国也正在大力推进网络教学活动,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有三种选择。第一,自建网络教学平台;这需要专业的网络开发技术和丰富的网站建设经验,多数大学老师难以胜任此项工作,并且一般开发周期过长。第二,使用商业版的网络教学平台;如天空教室、BlackBoard、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等都是使用较多的商业版网络教学软件,这些平台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界面固定、不便于实现界面多样性,也不便于维护与管理。第三,使用开源、免费的网络教学平台;这种平台有很多,如Moodle、EduTools、Sakai、Claroline、DotLRN、Sloodle等,它们各有特色,以各自的优势应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中Moodle是表现较突出的一个。

笔者对于Moodle平台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借助它构建了“计算机网络” 课程教学平台。实践证明,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既发挥了教师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Moodle平台的优势

1.1 Moodle平台简介[1]

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 是由澳大利亚Martin Dougiamas博士主持开发的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课程管理系统(Course Management System),基于模块化设计,可创建高效的在线学习系统。由于它开源、免费,并且教育理念先进、开放,使得全世界的教师和爱好者都可以参与到系统的设计开发中,得到了国际广泛的认可。

自2002年8月Moodle1.0起就以自由软件的形式出现,遵循GPL(GNU Public License)协议,这给Moodle带来了无穷的活力,吸引了世界一大批开发者加入,功能不断完善,目前已达到2.0.2版本,有43种语言包超过100多个国家2000余家机构在应用这个网络课程平台,将 Moodle技术引入教学是近年来网络教学研究一个热点。

1.2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

1) 开源、免费

这是Moodle的最大优势,即使用者可以自由、免费试用功能强大的网络教学平台,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损害源代码权益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修改,使之更符合自己教学的需要,这也意味着Moodle具有很高的可扩充性。

2) 先进的教育理念[2]

Moodle平台基于社会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这种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合作、互动等社会性活动对个人群体意义建构的作用,即教育者(老师)和学习者(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教师的角色也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建构意义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因此,建构主义网络教学平台与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最大不同在于它“以学为中心”。

在Moodle的设计与开发中充分体现了这种教育理念,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如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建构主义理念、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WebQuest教学模式等都可以利用Moodle来支持。可以看出Moodle网络学习环境并不是简单的传统学习的课堂搬家,它是充分利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技术和工具,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实现信息化学习的资源共享。

3) 创新的网络教学模式[3]

Moodle系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网络课程管理模式,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使学生融入其中,运用各种工具学习和交流,培养其多方面能力。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主宰,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能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则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这两种教学结构都不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既需要学习者发挥自主能动性,还需要教师有效引导,而Moodle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使得创新人才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4) 技术门槛低

Moodle平台的使用非常简单,它提供了嵌入式的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编辑器,教师不需要去学习专业的网络开发技术,就可以很快的掌握Moodle的基本操作,方便地编辑、管理课程内容。而且它可以安装在任何支持PHP的web服务器上,对具体操作系统没有要求,可移植性高。

5) 模块化的结构设计。

Moodle在平台中为教师提供了十几种课程活动,包括讨论区、聊天室、学习资源、单元小结、在线调查等,构建网页和在线课程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有趣。

1.3 Moodle的功能模块[3-4]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即其功能可根据需要灵活定制。它主要由网站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作业模块、聊天模块、投票模块、 论坛模块、测验模块、资源模块、问卷调查模块、专题讨论模块共11个模块构成,各个模块都充分体现了网络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教师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可动态的自由组合各个模块,管理员可以通过简单的设置配置网页界面,而开发者还可以依据定义的接口开发新的模块。其主要功能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看出,Moodle的模块涵盖了系统主题、网站风格、安全管理、权限管理、课程设计、活动、成绩等各个方面。其常见模块功能介绍如下:

1) 课程文件管理功能

Moodle平台为每门课程设有一个独立的课程文件存储空间,教师可以方便地上传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Flas、音视频素材及教学课件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教学资源按需学习,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

2) 聊天功能

Moodle平台中的聊天功能可提供流畅、同步的文本交互,并含有表情符号、图像等格式,供师生之间针对课程内容及时交流,系统可记录所有的讨论内容,从而实现在线同步教学。

3) 作业上传功能

学生可以借助上传Moodle平台上传各种形式的作业,并自动记录学生提交作业的时间。这样如果学生不能实时在线学习,可以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自主学习,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上传到系统中,教师批改后可将对作业的评价发送给学生,从而实现异步教学。

4) 讨论功能

教师可以对整个班级的学生分成各个兴趣小组,并在Moodle平台上为每个小组建立讨论区。学生围绕各个感兴趣的主题展开讨论,并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上传到讨论区,从而丰富了学习资源,并可积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主学习的热情。

5) 测验功能

Moodle平台含有一个功能强大的在线测试系统,支持选择、判断、填空、匹配等在线测试题型,可设定答题的反馈。教师可建立各课程的题库,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随着Moodle平台迅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模块正在被添加进来,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设计相应的模块插件,Moodle平台正在使用中不断的发展完善。

2 Moodle平台的安装与配置[6-8]

1) 系统要求

Moodle是用PHP脚本语言编写的动态网站程序,因此Web服务器软件不论是Apache或IIS都要求安装PHP,数据库管理软件用MySQL或PostgreSQL等,而操作系统使用Linux、Windows XP和Mac OS X等都可以。

2) 安装Web服务器

我们是在Windows XP下安装Apache、MySQL和PHP的。首先安装EasyPHP套件:easyphp-5.3.6-setup.exe,该软件集成了Apache、MySQL和PHP的最新版本,可以一次性安装好Apache、MySQL和PHP这三个软件。我们将软件安装至目录:D:\Program Files\EasyPHP-5.3.6.0,此时Apache、MySQL和PHP都已安装完毕。

3) 新建Moodle数据库

在浏览器中打开localhost/home/mysql/,若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可输入用户名root,密码为空;这时会出现数据库管理页面,输入数据库名为Moodle,单击Create就可以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在Language中选“Chinese simplified(zh-cn)”,就会出现中文界面。

4) 安装配置Moodle

从Moodle的官网下载Windows版的Moodle最新版本:MoodleWindowsInstaller-latest-19.zip,解压后将文件拷贝到D:\Program Files\EasyPHP\www\下,用localhost/就可访问Moodle首页。为了让Moodle更好地支持中文,需下载最新的简体中文语言包zh_cn_utf8.zip,解压后放在Moodle/lang/文件夹下即可。然后,创建一个空文件夹(如D:\Moodledata)用来存放上传到Moodle的文件。打开Moodle所在文件夹,复制config-dist.php将其更名为config.php;在记事本中编辑,对数据库信息和文件路径进行如下更改:

数据库信息:dbtype = 'mysql';bhost = 'localhost';dbname = 'Moodle';dbuser = 'root';dbpass = '';dbpersist = true;prefix = 'mdl_'。

文件路径信息:wwroot = 'localhost/Moodle'(localhost可以是域名或IP地址)dirroot='d:\program files\easyphp\www\Moodle';dataroot='d:\Moodledata',修改好后保存config.php

在浏览器中打开localhost/Moodle/admin/,出现Moodle配置页面,开始主要是协议、版本信息和几项自动配置,当出现选择语言页面时,在第一项lang选择语言zh-cn,其他不必改动,单击"save changes",随后出现的页面都会以简体中文显示。在接下来的"本站设置"和"管理员个人资料"页面中需要填好相应信息并保存更改,到此Moodle的安装完毕配置完毕。

3 Moodle平台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

3.1 创建“计算机网络”课程

以管理员身份登录后,就可在Moodle中添加课程,并通过选择“网站管理”菜单中的命令来完成各项管理工作,具体操作步骤为:在“网站管理”菜单中,点击“课程”\“添加/修改课程”选项,在“课程分类”界面中,点击“添加新课程”打开“编辑课程设定”界面,在此界面的课程名称文本框中输入“计算机网络”,做好课程的设置后点击“添加新课程”,即可完成创建。

3.2 添加“计算机网络”教学资源及活动

为了让“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资源的多样性和活动的开放性,创建了许多实用功能模块,包括课程管理、资源、测试、聊天、讨论区等,各模块功能简介如下:

1) 课程管理模块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进度,灵活设置对应的课程活动。课程资源及活动的变化都会显示在课程主页上,便于教师与学生了解当前课程的动态。这个模块还可以提供全面的用户日志,即在同一页面内统计每个学生的日志,形成每个学生的活动并显示图形报告,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此为学生的作业打分。

2) 资源模块

Moodle的资源模块支持显示各种文档,可上传各种教学文件,教师可以将电子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料上传到网站上,也可以链接到Web资源,将其包含到课程界面里,如我们在校Moodle网络教学平台中,链接了人民网、网络精品课程、网络技术站点等资源。

3) 测试模块

教师为了进一步检查自己的教学情况,可以设置一些测试题供学生自测使用,根据教师的预定设置,系统模块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开放测验,学生完成相应的测试题,教师安排时间进行批改,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

4) 聊天模块

Moodle中内置的聊天模块提供实时交流功能。平台可记录下每个学生聊天的内容和时间,教师可查看聊天的内容,了解每个学生的最近学习情况,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Moodle的聊天室模块,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可以很轻松自然地进行。

5) 讨论区模块

Moodle提供有多种模式的讨论区,例如教师专用、课程新闻和话题跟帖。平台上任何角色均可发帖子参与讨论,大家可以在这个模板上畅所欲言,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3 “计算机网络”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利用Moodle平台能够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如教学资源短缺、师生交流不足、学生学习情况难以掌握等。而课堂教学也有网络课程无法代替的优势,比如教师可通过自己的语言、手势、个人魅力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并且可集中讲解重难点,更好地为学生解惑答疑,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等。

总之,若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将“计算机网络”网络教学平台与传统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老师与学生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准备教学课件及参考资料并上传至Moodle平台,为学生说明每一章节的重难点。学生课前也要认真预习教学课件和参考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课堂上教师可在多媒体教室借助课件为学生讲课,集中为学生答疑解惑,并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及学习任务。课后学生要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学习,认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在线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做到对知识点的掌握,而老师课后也要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并可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答疑、查看学生的作业情况。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基于Moodle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融入其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教师深层次、多方面地互动交流,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互动不足的问题,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学习的目的。

当然,“计算机网络”网络课程也是基于教学资源和学习任务的学习,其功能的充分实现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老师和学生充分重视、认真对待,才能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充分融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汪基德,张莉.Moodle国内研究新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09(5).

[2] 方冬菊.论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教学中的师生交互[J].苏州公职院教学实践,2008(6).

[3] 李欢,方匡钿.Moodle技术在高职院校中应用和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0).

[4] 王寒冰.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平台--基于Moodle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