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活安全论文实用13篇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1

文化体系是反映一定时空范围内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状态的各类实物载体和符号载体的内容。校园安全文化体系指在学校办学活动中,为保护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以及公私财物安全、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素质而由校内外各类对象共同塑造、践行并对师生员工产生濡染的各类活动状态、实物载体和符号载体的内容总和。校园安全文化体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征,是校园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更是社会安全文化体系在校园的延伸和拓展。

在研究和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过程中,要深入认识和了解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就必须对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相关要素进行归类划分,这样就产生了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范畴。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范畴是校园安全文化的创生主体在长期创生校园安全文化的体验的基础上对校园安全文化的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括反映,是对校园安全文化属性所作的主观概括,是在主客观互动基础上对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相关要素所作的归类。

日常生活中,没有固定不变的范畴,范畴的构建具有动态性。校园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界定,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变化,视具体情况而定[1]。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航天技术和核电工业的崛起,人类开始形成了以预知预控观为核心的超前预知的安全文化。这一过程反映到哲学层面上就是人们安全认识论和安全方法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2]。校园安全文化作为社会安全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范畴并非静态存在,而是要不断与时俱进,随着人们对社会安全文化的认识水平和价值取向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二、校园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解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安全的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人类安全文化的内涵日益丰富,社会大众的安全认识迅速提升,不断推动着社会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发展。目前,人们对于社会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认识,已经扩展到以下三个体系:形态体系、场域体系和对象体系。从形态体系来看,安全文化的范畴包含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从对象体系来看,文化是针对某一特定对象来衡量的,不同的对象要求不同的安全文化内涵。从场域体系来看,安全文化建设总是针对一定的空间来讲的,不同空间场域的安全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具有差异性和典型性[3]。然而,通过对近年来关于校园安全文化范畴的研究文献的分析能够发现,目前学界对于校园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狭隘性。这种狭隘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窄化了校园安全文化的体系范畴。目前关于校园安全文化的研究文献都没有看到校园安全文化是一个由形态体系、场域体系、对象体系有机构成的复合体系,仅把校园安全文化看成一个由不同层次有机构成的单维体系——形态体系,几乎未对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场域体系和对象体系进行深入探讨。

窄化了校园安全文化的场域体系。现有研究文献基本都是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空间范围局限于校园的内部场域。这种认识局限导致了长期以来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一直实行封闭式安全文化创生模式,没有看到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空间范围还应涉及家庭、社区等场域,以及大众传媒等因素,没有看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社会安全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未能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等场域间的深度合作。

窄化了校园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现有研究文献基本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对象局限于学校内部场域的成员。在谈及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时,都是基于学校内部场域的人员群体,纯粹把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看成校园决策者、管理者、安全工作者、教师、学生和其他相关校内人员的事情,完全忽略了学生家长、社区人员、校园周边人员及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持作用。

上述认识上的局限性,导致了当前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在实施中存在很大的误区和盲区。误区在于仅仅从校园场域内部着手,依靠校园内部的对象主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策略都是基于校园内部场域,一定程度上把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孤立于社会安全文化建设之外,未能充分发挥社会安全文化在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前提作用和指导支持作用。盲区在于没有看到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在空间上的完整性,在对象上的开放性,在形态上与外部的关联性,没有充分发挥校园外部场域各类对象体系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三、校园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重构

构建适合我国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范畴,能为我国校园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奠定范畴基础,能为校园安全文化的构建实施和管理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导。随着社会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不断发展,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内涵亦需与时俱进,进行重构。基于安全文化的理论视角,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体系内涵,需要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

1.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

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是校园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核心层,体现着校园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思想灵魂。制度层面是校园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中间层,是校园安全文化思想灵魂的文字表征,体现着校园安全文化的规范性和约束性。物质层面是校园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表现层,是校园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物质载体和实践折射。

校园安全文化的精神层面主要指校园安全观念文化,主要包含两大系统:信念系统和价值系统[5]。信念系统主要指校园内部场域的安全对象,包括学校的决策者、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所具有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准则等。价值系统主要指校园内部场域的安全对象所具有的安全道德、安全审美、安全传统、安全风俗、安全习惯等。校园的安全观念文化是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和提升校园安全行为文化、制度管理和物态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校园安全文化的制度层面主要指校园的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校园安全行为文化主要指在校园安全观念文化的指导和影响下,学校的决策者、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校园安全行为文化是校园安全观念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作用和表现着校园安全观念文化。校园安全管理文化,是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指对校园组织和校园人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的影响和作用,集中体现了校园观念文化和物态文化对学校各类人员的要求。校园安全管理文化主要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规章制度、管理手段等方面,其中安全管理手段文化主要包括思想管理、法律管理、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等。

校园安全文化的物质层面主要指校园的安全物态文化。校园安全物态文化是形成校园安全观念文化和管理文化的条件和基础,体现了学校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安全认识和安全态度,反映了校园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折射出校园安全行为文化的塑造成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物态文化体现为教育教学的设计、方式和手段的本质安全性;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技术工具、设施设备、仪器装置等物态本身的安全性,教育教学的活动环境和活动条件的安全性等。

2.校园安全文化的场域体系

校园安全文化的场域体系主要指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所涵盖的空间范围。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场域体系区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分为外部场域的安全文化和内部场域的安全文化。校园外部场域的安全文化主要是指政府部门、社会大众通过法律、政策、舆论等对校园安全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教育行政、学生家庭、所属社区、校园周边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机构等对校园安全工作的具体支持。校园内部场域的安全文化,主要指校园内部承载不同功能的教学区、实验区、活动区、生活区等场域的安全文化。从学校层次来看,可以分为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所等场域的安全文化。从区域环境来看,可以分为城区学校、郊区学校、农村学校等场域的安全文化。从行业类别来看,可以分为职业院校、普通院校、成人院校等场域的安全文化。不同场域体系的学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近年来,我国校园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外部环境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分配体制的渐进改革,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利益诉求日益复杂化、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当前正处于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时期,这些因素形成的冲击波是对校园外部场域安全文化构建的巨大挑战,使校园所处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和易变。内部环境方面,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校与外部的联系更为密切,使学校内部场域的对象体系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更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维护和改善校园的安全,仅从校园内部场域的诸因素着手,已经无法有效保证校园的安全。

从系统论分析,校园属于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的安全运转有赖于系统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紧密配合与相互支持。校园内部场域和外部场域的要素总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其中学校内部场域的诸要素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仅仅依靠学校场域诸要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还需要家庭、社区等外部场域要素的共同承担和协同配合,使三者在安全教育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互补协调,发挥校园安全内外部环境的整体育人效应。

3.校园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

校园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是指校园安全文化总是针对具体的人员群体而言的,是对某一特定群体的衡量。从空间场域来看,这些人员群体涵盖校内场域和校外场域。依据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对象所属的空间场域,可以将校园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分为内部对象体系和外部对象体系。内部对象体系主要指校内场域的人员群体,具体包括校园法人代表或决策者、各级管理人员、安全专职人员、教师、学生、职工及其他人员。外部对象体系主要指校外场域的人员群体,主要包括学生家长、社区人员、校园周边人群等。

校园安全文化对象体系所处的场域不同,所要求的安全文化的内涵、层次、水平也就不同。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内部对象体系的安全素质既是实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手段,也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外部对象体系的安全素质,是实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辅助途径和辅助手段,旨在通过外部对象体系安全素质的培养来促进内部对象体系的安全素质,即外部对象体系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是服务于内部对象体系的,是加强内部体系安全素质的一种途径或手段。在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调动内部对象体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需要高度重视外部对象体系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麦成.论范畴构建的不确定性.河南社会科学,2012(10).

[2] 朱翔天.安全文化的哲学解读.安全生产与监督,2008(3).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2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对于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实训教学安全十分重要。通过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形成强大的“文化力”,切入根本,用校园安全文化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营造“大安全”氛围,全面提高实习教学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实训教学安全顺利进行。

一、校园安全以人为本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劳动者利用安全的劳动工具使劳动有序地顺利进行,去改造劳动对象,有目的的获得适合劳动者需要的物质资料,同时又使劳动者的自身安全得到切实的保护。因而自人类社会开始,安全就与生产实践相伴而生,并息息相关。这就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安全是一种过程,它与事物的发生、发展,与人的活动共生共灭。安全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是指不发生事故。不因人或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因此,技工学校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如一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当师生的人身安全与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无条件地服从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二、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

校园安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校园安全文化是把安全作为一种文化来科学的认识和研究,是校园安全工作最高体现,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安全文化使学校安全工作由被动灌输到主动接受,再到潜移默化。在实训教学安全管理中,应引入校园安全文化理念。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大胆思考和创新,不断总结、提炼,形成全体师生共同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逐步建立和完善独具特色的校园安全文化体系。

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包括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以完善安全管理体制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文化,以提高教学设施科技含量为前提的安全科技文化,以规范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为内容的安全行为文化,以改善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为载体的安全文化。

三、开展校园安全理论创新

校园安全理论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教学、生活和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许多方面。当前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理论研究:安全心理理论、安全行为理论、安全预防理论、安全工程理论、安全系统理论、安全管理理论、安全执法理论、安全宣教理论、事故可控理论、本质安全理论等等。通过这些基本安全理论的研究和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理论的体系框架,更好地指导的安全实训教学。

校园安全理论来源于安全生产实践,校园安全理论的创新源于对安全生产实践规律性和本质的再认识。之所以要大力开展安全理论创新活动,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实训教学安全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发展变化的安全形势对安全理论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校园安全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校园安全理论才能与生产实际和社会需求接轨。

四、校园安全从“心”开始

技工学校的安全实训教学,要从“心”开始。实习指导教师应关心学生在不同实训阶段的学习心理和社会需求。学生的社会需求、学习心理的变化,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因素质变,常常就酿成事故的发生。因此,实习指导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所受教育和个人心理,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安全实训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全体学生掌握娴熟的业务技能和安全知识,才能提高对安全隐患、事故的预见性和准确判断,才能更有效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确保实训教学安全。因此,技工学校要以多种形式开展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培训,为师生创造机会、创造环境,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发挥师生在实现本质安全方面的创造能力,从而促进教育、教学。

五、筑牢实训教学安全大堤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到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紧紧围绕实训教学任务,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首先,要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使师生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3

一、网络的发展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

(一)网络的发展与网络舆情的产生

21世纪是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当前计算机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越来越优越,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它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且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任何新事物必然要经过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网络也是一样,它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何把网上大量的信息转换为人们生活中的最有用的资源,将网络发展的优势最大化、将其潜在的弊端最小化,已成为计算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所谓网络舆情即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途径。网络舆情形成迅速、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对社会影响巨大。

(二)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的存在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成为各种政治势力和宗教组织进行宣传、炒作的阵地和手段,成为进行颠覆破坏活动与文化、意识形态渗透活动的重要工具;违法、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连性、开放性和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实施网络欺诈、网络、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全球许多地区和城市先后发生网络热点与敏感问题炒作事件、网络和网络突发性事件等,都与网络舆情恶意炒作、煽动、勾连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高校校园中,大学生群体的思维和情感都较为活跃,在网络舆论中则表现出较其他群体更为活跃的思维、更为开放的言论和更为张扬的意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尚未成熟的思维和意识往往容易受到各种言论的影响和鼓动,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同时也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埋下隐患。

二、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等,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高校网络舆论行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和一般网络舆情一样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等特征,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与一般网络舆情主体共同存在身份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和聚众性。除共性之外,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身份的特殊性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年龄、心理、思维特征以及社会角色上,使他们在舆论中的情绪、态度和意见表达上呈现出特有的方式,因此,高校校园内的网络舆情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群体性:体现在高校大学生年龄相仿、观念相近、涉世不深、容易冲动,遇到敏感性话题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形成群体性意见。二是主观性: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价值观念还有待完善,理想化要求较高,对事物的认识主观冲动,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最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与煽动。

(二)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系

1.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正面影响

(1)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情有助于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尤其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网络体现出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信息的多源化及快捷方便使得学生在网络这样一个自由的平台上及时参与互动、发表意见,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而且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2)网络舆情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网络良好的舆论动向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良性互动,通过网络平台无形中构建和谐校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3)网络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新鲜事物的最便捷方式,学生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前沿信息,通过网络舆情进行事态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而且促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认识国家发展态势。

2.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负面影响

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网络舆情在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网络中的负面言论、损害国家安全稳定的虚假信息以及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煽动与引导成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尤其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最大隐患。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思想开放、大胆前卫,民族文化意识淡薄,最容易被虚假信息和言论所左右,因个人意志的不坚定而成为受他人摆布的替罪羊。(2)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办事没经验,往往容易通过网络,尤其是在各种舆情的诱导下,发表错误言论,作出错误决定,侵犯他人隐私,违反国家法律。(3)网络舆论中的负面信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伦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主要的冲击对象即为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人。当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开放式网络言论交织在一起时,青年人的价值体系与伦理道德观念交织在一起,为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障碍。(4)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人机交流容易导致学生性格趋向偏差,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生活更加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网络舆情影响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网络发展的高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国外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然而,当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网络化时代之后,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出现和急速扩张,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网络迅速普及,人们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烈,大家更倾向于通过虚拟的网络发表观念、吐露心声、抒感。但是,网络作为一

新兴媒体,其更新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新事物无法比拟的,这就使得人们对它的管理、控制、监察力度并未随之发展而完善,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现象、道德问题,更容易在网络舆论中引发争议。对于高校而言,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在网络舆情的影响下存在潜在的威胁。

(二)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就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即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同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一次活动的成败。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随意性等特征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重大事件、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通过网络舆论广泛地释放出来,其中负面情绪的影响力也随之而迅速蔓延,势必成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校园网络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校园网络空间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年纪轻、阅历少、自控能力弱、抵御诱惑的能力差,他们崇尚自由、思想单纯,考虑问题理想化。这些特征充分说明了校园网络的参与者是一个特殊的、备受关注的群体,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思想状况与国家的发展和富强息息相关。但是,开放的网络资源往往会让大学生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活中迷失方向,我们不能像历史中的闭关锁国那样将网络驱逐在外,因此,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挥校园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是我们开展学生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基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同志在2007年1月23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因此,高度重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健全管理机制,努力打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使互联网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与思想的有效平台、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随意性很强,难以实时监控,难以进行识别和辨别,难以找到突破点,借助于舆情监测系统,自动采集网络媒体的网络新闻是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监测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监测系统的网络信息采集、网络信息智能处理,可以快捷有效地进行信息抽取、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话题探测和追踪,开展分析研判,形成对网络舆情信息自动监测和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于2010年自主开发完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舆情监控系统,覆盖互联网上5个代表性论坛(强国社区、新浪论坛、凤凰网论坛、猫扑网、天涯社区)的29个板块(可根据需求扩展),3000多个新闻媒体,数十万个博客;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与国内知名定向搜索与网络监控技术供应商谷尼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网络舆情研究单位。然而,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应用多数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由于购置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将其应用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维护方面的高校并不多。因此,高校在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应重视通过采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有效地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

(二)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普及

我国信息网络的物理基础较为薄弱,管理与技术手段的实施还不尽完善,加上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管理者观念相对落后,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和水平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是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最有效措施,只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法律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构建。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同样要做到有法可依,网络舆情的监管法律亟待完善。与此同时,在高校校园中要加强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高校信息安全监管及舆情引导队伍的建立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辅助工具,国家网络法律法规是保障,除此之外,一支过硬的监督、管理与引导队伍及相关机构建设是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管与引导的重要保证。这支队伍包含两个职能:一是监督与管理,二是引导。监管队伍应由高校网络中心选拔专职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过硬的专业人士来担任,这支队伍要求思想可靠、责任心强、技术扎实,能够及时捕捉网上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提炼,及时报送处理舆情。同时这支队伍要求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发和应用科技产品,从技术上提升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引导队伍应由思想政治过硬的学校宣传、管理干部担任,这支队伍既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相关政策研究和舆情研判,也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规律,只有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在引导中做到有理有据、游刃有余,使网络舆论引导尽快取得成效,为危机事件的圆满处理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

(四)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预案的构建

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学生个体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及妥善解决,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因此,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需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即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预测发展趋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避免的发生。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求制定周密的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做好预案的实战演练,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并在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反复修改,常备不懈,防患未然,为可能发生的网络监控舆情走向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网络舆情表达渠道的开设

网络既为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困难,也为其提供了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互动性是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网络舆论事件数量猛增,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社会紧张度正在上升,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不失为进行舆情监管的最佳方案,也是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最紧迫要求。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量,树立宣传正面典型,营造出一种学习先进、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使大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通过开设领导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方网上对话,既可以让学校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扩大宣传教育对象的广度,深化教育效果,维护了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2][4]范立国,王红斌.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6 40.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4

整体安全;安全教育;高校

党的十以来,党和政府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安全工作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节点,也是保证大学生个体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部署,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转变观念、革新思想、提高警惕,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保障校园内部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新形势下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仅要求全面覆盖传统安全领域[1],对非传统安全,高校也不可忽视,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教育水平,赋予安全教育工作新内涵,形成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校园安全以及个人安全于一体的高校整体安全教育理念。

一、新时期高校校园安全特点

高校是国家安全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育青年的重任,有其相对封闭性,高校校内人员也有其人员结构、社会地位和基本素养等与外部社会不完全相同的独特性,因此高校校园安全具有以下特点。

(一)多样性

高校校园是师生工作、生活、学习的地方,同时又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内部个体各方面素质水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再加上外部环境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必然导致校园安全问题多样化的特点[2]。

(二)阶段性

校园安全具有十分显著的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出现的安全问题类型、各类安全问题在不同阶段出现的频次都具有相应规律性。

(三)突发性

高校整体安全环境优于社会,在校师生素养也普遍较高,瞬时矛盾不容易产生,但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由于长期压力的积累,矛盾的升级,当达到临界状态时,矛盾会突然爆发,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

(四)破坏性

高校是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待塑造阶段,当出现安全问题而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则可能带来破坏性后果。

(五)非传统安全问题冲击日益严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安全问题的看法仍局限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受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冲击,近年来涌现出一些高校大学生凶杀案件、重要机密泄露事件、网络攻击事件等严重安全问题,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重新审视。

二、整体安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整体安全教育理念是在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将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等“传统”安全,政治安全、法律安全、道德安全、声誉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整合并有机统一起来的新的安全教育观念。整体安全教育旨在全面系统地教育大学生群体,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国民的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水平[3]。高校应在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下逐步推行新的安全教育内容,养成在校大学生新的安全意识,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有机结合,提升高校安全教育的水平和增加其内涵。结合高校校园安全工作实际,笔者将高校整体安全教育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是指将国家政治系统置于不稳定状态的安全问题。政治安全所包括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执政党、领土完整、国民意识形态等。本质上来说,政治安全与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有交叉的地方,但是结合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实际,在整体安全框架下,包括影响国家稳定、损害国家、怀疑抵触国家政治制度、影响国家政治秩序的各项不稳定事件。

(二)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主要包括国家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社会基本生活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民族语言符号系统、民族知识传统、民族等。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西方文化、普世价值的渗透宣传,对国家传统文化安全的冲击不可小觑,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文化安全也是思维活跃、意识先进的大学生受侵蚀影响的一个方面。

(三)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即对社会个体、社会组织安全有影响的各类安全现象的总称。在高校安全工作范畴内主要分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名誉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妨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以及个人人身安全、个人财产安全和个人生活安全等都属于传统安全领域范畴。涉及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有:违反实验室设备管理规定;违反校园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违规明火作业、违规驾驶机动车;参与极端事件、故意伤害事件、非法社团活动,酗酒、寻衅滋事等一系列违法行为,以及食品安全、疫情传播、校园施工意外伤害等其他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在整体安全教育内涵下,名誉安全也是社会安全的一种,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在新的安全环境下极易造成个人及他人的名誉损害事件。

(四)科技安全

高校是国家高科技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随着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大学生泄露科技秘密问题,科技安全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科技安全从国家安全的视角,其内涵主要是保护国家科技视域免受侵害,国家科技利益得到维护,国家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从高校实际来看,科技安全应该定义为与院校科技生产管理活动相关的科技失密、科技窃密、知识版权侵害等科技不安全事件[4]。

(五)信息安全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高校大学生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高校信息安全可以分为公共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公共信息安全包括网络攻击、信息破坏、信息内容安全、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等,个人信息安全则包括个人信息泄露、诈骗、敲诈等涉及个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

(六)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在整体安全教育理念下的新要求,结合校园实际主要包括校园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生态破坏事件,主要现象有实验室废弃物污染,校园自然景观人为破坏,环境引起的校园生态灾害等。

(七)心理安全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校园安全事件呈现出阶段性、频发性的特点,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安全稳定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安全问题成了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将心理安全纳入高校整体安全教育体系必要且迫切。

三、高校开展整体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安全教育水平,系统化安全教育内容不仅是外在要求,对大学生个人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走向社会以后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一)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完善拓展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高校安全教育重点在于“传统”的安全教育领域,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等,而对“非传统”的安全教育领域,如法律安全、信息安全、声誉安全、政治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等关注非常少。根据的新安全观,整体安全统筹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构建了全面的安全体系,完善了高等教育安全教育内容,拓展了安全教育内涵,形成了高校新的整体安全教育观,有利于高校安全教育向制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二)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下,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科技安全等其他非传统安全因素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大学生群体的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心理安全等安全因素息息相关。国家安全意识培养是一项全面的、长期的、动态的工作,系统的整体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三)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安全是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以生为本、安全育人”是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加强大学生传统安全教育管理,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对社会经验少、安全意识淡薄、思想单纯的青年大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体安全教育不仅重视大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信息安全,对非传统安全也有涉及,旨在帮助他们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使得他们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以实现健康发展。

(四)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

总体来说,我国的安全形势是好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新形势下各类不安全不确定因素也日渐增多。高校是构建国家安全的重要阵地之一,系统的整体安全教育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减少外部不确定因素对校园冲击的重要条件。

四、整体安全视域下高校安全教育途径和方法

在整体安全教育体系框架下,高校安全教育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根据高校校园安全的特点,通过国家、社会、校园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高校可以从显性教育和隐性培养两个方面加强整体安全教育工作。

(一)加强高校安全制度教育

当前,我国的高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的指导下,以及高校自身的要求下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制度。但是相应的安全制度宣传教育却没有跟上,高校安全管理人员不重视,学生不在意,流于形式的安全教育屡见不鲜;另外,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许多高校还沿用过去的“老一套”,对安全教育敷衍了事,对新的安全形势认识不足,没有对新的安全问题引起重视。因此,高校需要真正将整体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必须认清形势、革新思想,深刻认识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将其汇编纳入新的高校校园安全制度、规定以及预案演习中,同时加强宣传,认真组织师生学习,使全面的整体安全教育规章制度为师生熟知,并被自觉遵守和应用[6]。

(二)加快高校整体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全面推动整体安全教育进课堂

其一,要构建和完善整体安全教育体系,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融于一体,形成全面的整体安全教育理论体系。其二,要认真加强非传统安全教育,在教材中增加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及时关注国际动态与国家安全建设整体要求,做到将最新的安全信息实时有效地传递到高校校园。其三,要加强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化的整体安全教育队伍,使他们成为整体安全教育的典范。其四,要将整体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大学教育体系,在专业化的整体安全教育队伍的引导下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规范化地进行整体安全教育。

(三)逐步加强高校整体安全实践教育

整体安全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同时还必须逐步加强实践教育,增强高校师生在面对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危机时的实际应对能力。一方面,高校应以大学新生军训为切入点,在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融入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为以后的整体安全教育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开展针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模拟演练。要加强对于高校校园各类事故灾难、暴力恐怖、极端事件、生态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重大传染病疫情等非传统安全事件的演习管控,加深学生的切身感受,提升高校师生应对突况的能力。

(四)加强安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学大纲中的必修课程,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安全意识也是思想政治素养的一个方面,高校应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特别是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教育观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方法来认清判断解决整体安全框架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五)加强安全教育在高校第二课堂的灌输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教育意义深远。高校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教育与校园第二课堂中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党建活动以及专家讲座和知识竞赛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将非传统安全意识培养,整体安全教育理念逐步根植于师生的平时生活中。

(六)加强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培育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在生产生活、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创造形成安全行为习惯与安全思想意识为一体的活动结果与活动方式的总称。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校园内与校园安全文化相关的活动无处不在,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渗透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培育整体安全意识对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一方面,整体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中的培育凸显了整体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整体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中的培育是高校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体系的必然要求,将安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系统化安全教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将整体安全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高校整体安全教育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高校应在国家安全稳定工作的整体部署下,提高政治敏感度,转变安全概念意识,从全局出发,从学生个体安全意识培养出发,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特别是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教育理念根植于高校全体师生心中,逐步建设整体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国家安全稳定建设最为坚固的一环。

作者:雷玉江 王英国 闫亮亮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本文系2016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课题“‘大安全’视域下高校安全育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BJSZ2016YB1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贾水库,刘伟,满园春,王晨.校园安全及其特点分析[J].安全,2015,(3).

[2]蒋利平.国家安全视野下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3]刘义.高校安全稳定下分类指导工作探究[J].求知导刊,2015,(11).

[4]李旭,谢友平,周而明.基于安全防控网建设的高校安全问题内涵与分类标准[J].教育评论,2015,(12).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5

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卓越警官; 建设

1 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含义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学校在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教学科研的实践过程中,伴随校园内全体师生在创造校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时进行的全部活动和外在动态反应。它主要包括校园内全体师生从事的教学活动、科技活动、组织管理活动、文化娱乐活动以及生活习惯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

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公安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校园氛围,突出体现培养训练公安民警重要基地的性质,从而使公安院校师生的作风、品质以及校园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得到充分显现。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好坏与公安院校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息息相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

2 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的特点

2.1 政治性

公安院校始终坚持“政治建警”的办学理念,采取“政治育警”的培养方针,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与警察职业精神文化建设并重,把政治标准和思想品德贯穿于学生党建工作和警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党和国家放心、人民满意的忠诚卫士。

2.2 职业性

公安院校旨在培育卓越警官,因此与普通高校相比,公安院校更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性。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应该突出学生警务实战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加强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深刻的理论功底,以及对公安工作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时代性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公安院校师生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充分反映在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始终应当保持着同时展的方向相一致,与时俱进,以培养卓越警官为己任,不断推陈出新,由单调到丰富,由落后到领先。

3 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3.1 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的“活文化”。公安院校是培养共和国卓越警官的摇篮,其特殊的培养目标是由人民警察的性质及其所承载的政治和社会责任决定的。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直接展示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直接展示公安院校师生的精神风貌,如警容风纪、行为举止,都会给他人一种精神振奋、团结协作的公安院校校园印象。

3.2 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的“软实力”。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的良好建设,能够帮助师生健全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实现全方面培养卓越警官的伟大目标,同时增强其与普通高校的竞争力,加快公安院校向快速向国际一流警察大学的方向发展,提高自身的校园文化底蕴。

3.3 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的“动指标”。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是对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检验。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和实现的,它是长期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在公安院校领导的正确引领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形成的科学、适应时代主题的行为文化。

4 如何建设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

4.1 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人民忠诚卫士

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支撑,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公安队伍的建设要求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诚对于公安院校的师生来说具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和价值。规范自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什么是有益的校园行为文化,什么是有害的校园行为文化,将有助于培育党和国家放心,人民满意的忠诚卫士。

4.2 发展其他校园文化,促进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公安院校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公安院校师生的行为举止、精神气质,随之影响其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公安院校是培养卓越警官的高等院校,学校的各项制度都是公安院校师生意志的体现,即公安院校校园制度文化的功能所在,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能够把握公安院校师生的政治导向;创造一个良好的公安院校校园文化氛围,培养院校师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促进其全面发展,是公安院校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职责。将其他三种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创造多元的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使其得到蓬勃的发展。

4.3 突出公安院校校园活动特色,奠定校园文化基础

活动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活动的内容还是形式,都体现着文化。例如公安大学设立新生训练汇报表演、春秋季运动会、毕业典礼、“京城名流进公大”、“读书月”、“明日之星”论坛等活动,通过赋予其特定的内涵,加强其对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贡献。

5 结束语

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是公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科教强警”、“科教治警”的核心理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公安院校,培养卓越警官的重要载体。当今社会对公安队伍的期望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公安院校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力量,激发潜能,提高公安院校校园生机与活力,对培养二十一世纪卓越警官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刚,王文鹏,陆俊杰著,多维大学校园文化研究. 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2]公安部政治部编,关于公安院校管理与建设的思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3]马来焕主编,校园文化价值取向.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6

校园电子商务的出现,使校园师生的生活更轻松、更快捷和更方便,满足了广大师生快节奏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一、校园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点

校园电子商务可以定义为:校园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校园范围进行商务活动的统称。实际上,校园电子商务并不是因为将主要目标市场针对校园而提出的,它是电子商务复杂变型中一种新思路、新模式,是对无空间限制特点互联网的思维突破。校园电子商务意味着通过校园网络上的“商店”所从事的在线产品和劳务的买卖活动,交易内容是有形的产品和劳务等。

校园电子商务从商业运作模式来看,类似于一般电子商务,都是通过网络进行商品、服务或信息的交换。与校园传统商务活动相比,校园电子商务具有虚拟化、低成本、高效率和透明化交易等特点。除此之外,校园电子商务还具有网络环境优良、消费群体稳定、支付体系安全、物流配送方便和信用机制良好的独特特点。

二、我国校园电子商务现状

目前,国外高校校园电子商务系统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网上购物系统、网上支付系统等均比较完善,为师生、员工提供了极大便利。我国校园电子商务当前还处在较为低级的发展阶段,校园电子商务建设还相对落后。很多学校甚至还没有开始实施,己经开始实施的学校大多数也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我国校园电子商务系统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校园是新事物的快速接收者,而广大在校学生既是电子商务的接受者,又将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者。校园电子商务多半是在校学生发起并运行,也有得到企业或学校的支持。目前,校园电子商务只局限在一定范围内,校园电子商务都以网站为平台,由于学校人群集中、单购量较小和运作范围小,一般都没有成熟的物流服务支持。由于学校校园网的建成,使得校园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鉴于校园电子商务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怎样使校园电子商务摆脱本校的局限,走出校园,实现真正商业化则是研究的重点。

三、校园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电子商务理论研究

[]欠缺。目前有关于校园电子商务的理论研究还很缺乏。由于急功近利思想,过分推崇网络教育,一些学校在教育经费欠缺的情况下盲目进行网络硬件建设,使部分教育资金浪费和流失。

(二)校园电子商务的总体规划缺乏。在建立校园电子商务初期,一些学校缺乏总体规划,只重视网络设备建设,而轻视应用系统建设。由于建网时不考虑网络技术发展方向,没有远景计划,选择便宜廉价的设备,往往使买的产品过时或已淘汰,造成后期建设无法进行,导致学校错误或重复投资。再加上观念、应用软件、管理制度和后续资金等多种因素,即使网络硬件建成了,校园网却只能作为使用网络的普通工具,并没有为科研、教学和学校管理发挥真正的作用。

(三)复合型人才缺乏。所指的复合型人才是指对校园电子商务有深刻理解的人才。要充分发挥校园电子商务的优势,应该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方法和IT技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四)监督管理缺乏力度。由于信息量巨大的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特点,往往造成很多负面影响。校园电子商务对此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目前部分学校校园网管理混乱,尤其是对网络内容控制不够。所以,网络管理是发展校园电子商务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五)校园电子商务安全缺乏保障。(1)校园网络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性能差。(2)电子支付系统安全问题。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所以,对于校园电子商务,建立可靠的安全系统是很重要的。

四、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校园电子商务建设的调研论证工作。校园电子商务建设方案关系到整个网络的性能,涉及校园电子商务的整体规划、布局、结构、带宽、扩充性、安全性、设备选型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对整个校园网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建设校园电子商务前应该参照相关校园电子商务建设的有关标准,认真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电子商务建设方案。使该方案的可行性、先进性、拓展性和完备性得到很好的保证。

(二)校园电子商务建设量力而行,稳步推进。为此要注意克服两种

倾向:一是不顾需求,一味求高,这样会因为系统需求不足,造成设备功能闲置,造成前期浪费;二是不加认证,仓促上马,会因为设备与系统不匹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致使对系统进行再造,造成后期浪费。

(三)针对学校师生、员工需要,提供优质服务。校园电子商务系统要提供多方面服务,满足师生、员工们日常学习、生活所需。可以建立系统完整的顾客资料数据库,才能以顾客为中心,提供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个性化服务。校园电子商务还可以通过建立类似会员制的环境来主动联络顾客。

(四)开展网上促销活动,解决信誉、服务和质量问题。网络营销的优点在于网上销售能使顾客直接向生产厂商订货,省掉了中间商环节,从而节省了的支出。在校大学生消费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对网上购物的价格更为敏感。商家只有开展网上促销活动,采取低价格策略,才能吸引大学生消费。同时,商家应该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努力提高自身的信誉度,增加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满意度。

(五)强化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安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等方面,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与监管。校园电子商务安全从整体上可分为校园电子商务交易安全和校园网络安全。(1)校园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由于电子支付系统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本身在交易过程产生的问题,校园在开展电子商务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这种威胁。从目前看,SET安全电子交易是一个设计全面、考虑周到、较为完整的安全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当然,待校园一卡通系统完善之后,利于校园一卡通进行电子支付,将是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子支付方式。(2)校园网络安全。①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保密意识。②健全有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来约束网上行为,防止网上欺诈,假冒伪劣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健全安全制度,责任明确。③强化安全管理。④发展安全防范技术。

(六)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传统观念。现在传统的消费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需要不断宣传教育,才能使广大师生、员工都改变传统观念,接受校园电子商务。

(七)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例如各高校和培训机构,培养出掌握IT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方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从而促进校园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7

0 引言

高校是大学生受教育的地方,随着高校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的因素也在逐渐增多,使得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凸现出来。平安校园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中国梦”的实现。

1 “平安校园”建设的涵义及其意义

1.1 “平安校园”的含义与特征 “平安”的意思为“安好”。“平安校园”与“建设”作为一个集合体,它既需要学校领导、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此基础上,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就是说,“平安校园”是一个校园的和谐稳定、秩序良好的日常管理模式。“平安校园”建设的目标是维护学校的稳定、维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1.2 “平安校园”建设的重大意义 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社会的动荡。近年来,高校频发安全事故,导致学生的人身安全受到伤害,财产安全受到损失,校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而,高校“平安校园”的建设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环节,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①建设平安校园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高校集中了社会的先进文化群体,应当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起引领作用。②建设平安校园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从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保障广大师生的各种权益,体现人的自身价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平安校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③建设平安校园是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需要。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那么,怎样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重要问题。通过平安校园的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高等教育办成人民满意、党和政府放心的事业。④建设平安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前提条件,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平安校园”建设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平安校园”建设的辩证关系 二者在目的上是相同的,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品德、强烈责任感、坚强的毅力、严格的纪律等等,培育学生发展成为高素质的全面人才。②构建“平安校园”,在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安全理念,早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构建“平安校园”,构筑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患意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平安校园”建设的相互作用 二者是互相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①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平安校园”建设的基础,可以充分地促进“平安校园”建设,为“平安校园”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同时,“平安校园”的建设又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平安校园”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构建“平安校园”的建设中,既包含着思政政治教育的内容,又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平安校园”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当同时具备思想道德水平、综合素质、安全素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形成校园安全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平安校园”的建设中。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个人的整体素质和行为提供思想上的保证,促进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成为“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平安校园”建设的路径探析

3.1 建构维护高校和谐稳定安全的工作机制体制 在工作中要做到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解决好实际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行之有效。因此,在建设“平安校园”的过程中,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个法宝,把学生的切身利益和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作为重点,把“平安校园”的建设具体化,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融教育、管理和服务为一体,为学生办实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拓宽就业渠道,力争使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3.2 把安全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重点是做到以下两点:①把安全教育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加大学生安全教育,为学生提供“平安校园”的环境,使学生在期间人身、财产、生活安全都得到充分保障,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去。②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高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全面的人才,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活常识,特别是安全意识与防患措施,在危险时刻能够保护自己和他人。

3.3 强化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建设 强化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建设要做到:①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各相关部门要共同发挥作用,采取措施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安全和卫生方面的制度建设。使学生的日常管理、学校设施维护、重大事故处理等工作都有完备的制度作保证,并把规章制度落到具体工作中去。②依法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各级政府要积极做好高校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摸排,排查整治重点问题。建立安全隐患档案,加大巡查暗访的力度,形成了常态化管理。③健全和完善高校安全工作督查制度。安全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重视和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并做好监督和检查的工作,做到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做好校园的安全保障工作,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高校师生的安全。

安全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永恒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必须狠抓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和队伍建设,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契机,落实“平安校园”建设的任务,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增强驾驭全局的能力,确保高校安全稳定、文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8

对学校来说,平安是其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平安校园的建设已成为衡量一个学校领导者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和衡量一个学校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首先,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是中国宪法、刑法等国家法律的基本要求,建设平安校园可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其次,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建设平安校园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为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工作、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能让全体师生安心工作学习,有利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最后,平安校园的建设可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稳定的各项措施,全面提升全方位防范体系建设,是巩固学校综治工作成果、维护学校稳定、秩序良好、保证校园安全和保障教学科研各项任务完成的有效保证。

二 高校学生党员是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力量

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中的先进群体,其发展状况和先进性的特征使其成为建设平安校园的重要力量。首先,学生党员是经过重重选拔推选出来的,被老师和同学认可的,为平安校园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其次,大学生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普遍能实践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公益性活动,积极热心地为广大同学服务,是高校建设平安校园的可靠力量。大学生党员总体上精神风貌好、道德修养优,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感召力,入党积极分子也在不断追求进步,他们在言行举止等各个方面都能起到表率作用,对其他同学的思想和行为起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是平安校园建设的积极力量和主力军。

三 学生党员在平安校园建设中作用的发挥

1.在宣传平安校园建设的理念中发挥先锋作用

平安校园的建设需要每一个学生和老师的积极参与,深入细致地宣传和教育工作能提高广大师生对平安校园建设的了解和认识水平,是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学生党员是学校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直接践行者,承担着把安全文明校园建设的活动方案落到实处,配合学校党委行政做好校园的管理和建设的工作,应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和形式,让广大学生能深刻认识到建设平安校园对学校科学发展、对学生全面发展成才成长的重要性,发动学生以高度的主人翁姿态凝聚学生的全部力量积极投身到安全文明校园建设中来。例如学生党员可成立建设平安校园的研究会、平安校园建设先遣队或平安校园理论学习、消防知识讲座、宣传板报、实践小组等,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其先锋作用。

2.加强理论学习,发挥学习模范的积极作用

对学生来说,学习是首要任务。只有认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有的放矢,有所作为,才能为人民多做贡献,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学生党员要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要加强学习,在学习这一环节上走在前列,起到模范带头的积极作用。大学生党员要带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和影响周围更多的同学热爱学习、刻苦学习。同时,要起到同学和老师间加强沟通、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不仅要认真学好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学好相关专业的知识,以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完善知识结构,同时坚持学习法律和心理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自护、他护和自救常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对平安校园的建设有积极的作用。

3.在思想政治上发挥骨干作用

大学生党员应做到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学习和宣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进取,切实起到思想政治骨干作用。要增强党员意识,牢记党员身份,时刻注意学习党在现阶段发表的各种指示文件,坚持理论上与时俱进,注意自己在同学中的影响。做好思想政治积极向上的模范,用主流思想和先进文化去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同学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去分析和看待问题,坚定政治立场和提升鉴别力的能力,在各种文化与思想交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按照平安校园建设的要求去维护校园的平安建设。及时了解反映学生中的思想或情绪问题,主动、热情地帮助同学解决实际困难,耐心细致地解开同学的思想困惑。

4.在工作上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9

一、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

校园安全文化源于“安全文化”概念,也从属于“安全文化”与“校园文化”范畴。安全文化概念最早是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于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而提出的[1]。1991年国际原子能组织在《安全文化》报告中指出,“安全文化是指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1993年国际核设施安全顾问委员会指出,“安全文化是决定组织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承诺、风格和效率的那些个体或组织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胜任力以及行为模式的产物。”[2]在我国习惯上把“安全文化”理解为“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的总和。”[3]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安全是指个体或系统不受侵害和破坏。由此,“校园安全文化”可简单理解为: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使师生个体或学校免受侵害和破坏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从踩踏、火灾、自杀、校园暴力事故到交通、溺水、饮食中毒等意外伤害事件的不断发生,涉及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 20 种之多,危险时时在演绎,安全需要从“文化”抓起。因此,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者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含义理解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重视安全管理制度。如“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将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表现在决策和管理者的态度及行为中,落实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4]二是重视安全素养与环境。如“校园安全文化是在长期办学、育人、发展实践中,为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建立完善和谐的安全环境,并使全体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价值观、态度和素质,从而积累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5]三是重视安全群体氛围。如“校园安全文化是指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以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文化,把行为文化、管理文化和物态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6]

不管人们对校园安全文化概念如何界定,但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护好学校和师生员工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创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是人们在文明进程中不断习得和积累的并为自身所默认且潜在地主导人的思想、行为以及习惯等一系列知识、经验、感受等的总和。[7]把安全引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就是学校要倡导安全的精神、理念与行为等。因此,我们理解“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时,应考虑以下方面:一是以平安取胜。所谓“平安取胜”就是指学校通过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和环境等途径来达到平安、文明的校园形象。如一些学校提出“一切为了师生的安全”等信条就是以平安取胜之举。二是以群体参与。所谓“群体参与”是指校园安全文化要被全体师生所认同与参与,包括高质量的安全教育、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以及应急自救技能等。换句话说,就是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在全校内、全方面地导入,使全体师生具有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三是以系统构建。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包括物态文化,还应包括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安全物态文化是指安全防范的装备和设施等;安全管理文化是指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规章制度等;安全行为文化是指安全思维、安全操作、安全指挥和应急自救技能等;安全精神文化指有关安全的知识、观念、意识、价值等。

联合国教科文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8]安全文化是安全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个体对组织安全文化的感受支配着其安全行为,校园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因此,全体师生安全文化的观念和行为的形成以及有效实践校园安全文化策略,应该创建和拥有一种安全型的校园文化。校园安全文化作为集体价值和行为准则的集合体,具有以下功能:

(1)导向与育人功能。校园安全文化是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能引导全体师生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并获得安全知识,形成安全思想、安全心理、安全情感和安全规范行为等安全文化素养。

(2)约束与保障功能。校园安全文化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套安全判断标准和行为规范,规定了做哪些是安全的,做哪些是不安全的,一旦有违背校园安全文化的言行,就会受到群体的舆论压力,促进其修正,从而保障校园的财产、生命和师生的生命素养提高。

(3)规范与创新功能。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师生员工的教育过程。当安全观念、安全伦理道德在师生员工的思想上扎根后, 师生员工就会积极主动地了解掌握安全科技知识, 就会自觉地按学校安全管理的要求去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能够孕育出新的安全思想、新的安全技术和新的安全操作方式。

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生是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伤害,也最受家长的关心。有关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 1 万人以上,即平均每天约 40 多名学生因各类事故死亡,相当于一个教学班的人数。[9]导致中小学生伤亡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切实建设好校园安全文化,做好师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目前,学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总体上看,我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仍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1.注重安全制度建设轻具体落实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各级政府部门近几年先后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一系列学校安全工作政策法规。各地教育系统结合各基层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学校内部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实践当中,各地并没有将这些制度落实到位。年度安全考核中,也并非以预先制定的制度为依据,而是看实际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只要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一定的比例,就会导致一票否决。

以某市教育局为例,在各校原有安全制度的基础上,组织力量重新修订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学校安全工作岗位职责制度》等二十五项安全工作制度,涉及门卫、消防、食堂、接送车、卫生保健、环境、宿舍等多个方面。每年年初,教育局都会与各校校长签订当年度的《安全责任状》。各校为了表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也制定了许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但在实际工作中,各校却将这些制度搁在一旁,重视只是口头上与纸面上的意识。考核时,教育局也只盯着非正常死亡数,只要这一指标没有问题,考核肯定顺利通过,甚至可能为优秀。

2.注重个别文化建设轻系统构建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具广泛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架构在精神、物质和行为等相统一的基础上。具体包括安全硬件设施、安全制度、安全组织机构保障、安全文化活动、安全校园网络、心理安全辅导、校园安全精神、安全信念、安全价值取向等。然而,由于校园安全文化内涵缺乏统一认识、评价机制缺乏,导致许多学校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上重视“个别文化”建设。如有的学校重制度的文本建设,却缺乏安全责任系统与齐管共抓的体系;有的学校重视硬件环境、饮食卫生、体育活动、交通安全等显性安全文化活动,却缺乏心理健康、黄色读物、网络管理等隐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预防;有的学校重视突击性的消防演练等活动,却缺乏必要的日常宣传与渗透。绝大多数学校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及课程体系。完整的目标体系应该包括培养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养,学校安全保障与服务场所、设施、器物等物态载体,以及健全与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预警机制等内容。完整的安全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包括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和师资的配备、学分设定、课时安排等方面。

3.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轻安全技能培养

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与安全操作能力。然而,“重管理轻教育、重理论轻操作”的学校安全工作的弊病长期存在,影响了学生安全素养的整体提高。许多学校为了加强安全教育,往往存在随机化现象,有的突出检查管理一下;有的强化手机管理、器械管理;有的搞几次安全讲座或消防安全演练以加强安全知识与技能教育。许多安全常识、安全理论学习及安全测验只停留在纸面上,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应急自救技能、安全操作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培养却不关心。安全教育活动缺乏系统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从而导致安全意识难以在师生们心中真正树立起来,往往是活动中知道安全重要,过后却抛在脑后。安全工作这根弦时紧时松,难以成为师生们的自觉行动,成为学校安全的一个隐患。

三、加强学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途径

校园安全是校园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最基本的保障。一位安全管理专家指出:“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10]这深刻揭示了安全工作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才是抓住了校园安全建设的根本和实策。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1.“树理念、重关怀”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它来源于安全工作实践,又指引着安全工作实践。树立“以人为本”及“依法治校”的理念,体现学校安全文化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明确校园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发展建设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一是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观,即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把安全作为考虑一切工作的前提,采取防护、减弱等对策以消除危险因素;二是要培育“安全创造效益、安全促进和谐”的价值观,即安全文化营造与和谐、文明校园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建立“以人为本、依法管理、全员参与”的方法观,即中小学要把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和培育良好的校风工作之中,并按照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等来健全学校自身的安全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以保证人人遵章守法、人人做好自我安全防护;四是树立“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认识观,从制度、行为、物质、精神等层面整体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做到时刻警惕、全面推进。

2.“强执行、造氛围”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全体师生自主管理、自觉进入安全活动状态,包括安全操作、人际和谐、遵章守纪、自救技能等。事实上,校园安全制度、责任体系等表层的安全文化,都是靠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内在品质去实施的。倘若没有这种品质,再好的制度和规范,实际上都是一纸空文。因此,让每个师生“了解与认同”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参与与执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安全教育,这是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学校要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学校安全管理组织,定期分析校园及周边安全情况,表扬与激励在安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员,力求在全校范围内做到“认识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人”的局面。同时,要通过安全警示、安全宣传及日常渗透等途径加强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安全警示可包括严令禁止式、严正警告式、严肃要求式和温馨提示式等方式来提醒师生的安全意识的树立。安全宣传可通过主题班会、学生聚会、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板报、专题宣传、影视播放、征文比赛、专项测试、知识竞赛、图片展览、专题讲座、课堂渗透等形式,让师生在日常活动中获得安全知识、感受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素质。

3.“健制度、建机制”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点

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安全管理和完美的安全技术措施基础之上。要建立有效的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包括健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评价体系、规章制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等。管理组织体系包括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校护卫队、安全岗等;责任评价体系包括学校层面与年级层面、教研组层面与班主任层面等安全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包括安全治安管理相关制度,校内外集体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安全和法制教育制度,值班值日制度,以及与人防、消防、交通等行政职能部门的联系制度。同时,为确保安全防线、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应建议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检查督导机制、队伍建设机制、创新发展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10

(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是提高其自我防范能力,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形式与手段。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包括传统安全教育和新型安全教育两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安全教育会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传统安全教育包括: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知识;灭火技能及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互救的本领;交通安全知识,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法规对生命的重要性;开展防盗窃知识教育,增强学生防盗观念,减少盗窃案件发生。新型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一是网络安全教育。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黄赌毒、反动言论、教唆犯罪等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树立网络安全意识。二是组织和非法传销组织以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和利益目的,采取隐蔽的手段拉拢学生入伙或入教,威胁到学生的自身利益。针对高校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丝毫不可放松警惕。

(三)心理安全教育

心理安全教育是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思想和行为的盲动性明显,如果受到外界刺激,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作出错误的或违法的行为。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不健康而引发的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要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人际交往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疾病防治方面的教育等,积极疏导大学生心理危险因素,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高校要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解决他们的一般心理困惑,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二、积极探索大学生校园安全教育的路径

(一)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安全教育的切入点

高校安全保卫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是传统安全教育的主体,虽然在一定时期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学生主体选择的多样性,单一的以教师说教为主的安全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发展实际。新形势下的安全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有学生的参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有效行动。对辽宁省6所高校的校园安全调查显示,有88%的大学生愿意为维护校园安全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这说明学生参与维护校园安全的积极性很高。这就需要学校尊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主人翁意识,积极探索学生参与校园安全工作的模式。一方面,安全教育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社团是大学生自己的社团,充分利用他们愿意参加社团活动的契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安全教育活动穿插或融入社团活动中,让他们在愉悦中接受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可以组织专门的“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队”“学生志愿消防队”等学生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同时,保卫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针对本校的实际,可以设立大学生勤工俭学岗位,组织学生参与到校园保卫工作中。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安全教育的关键

安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安全知识教授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入生动的案例教学、形象的角色体验教学,特别是列举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案例,就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对校园安全重要性的共鸣。安全理论学习是基础,但要想落实理论,不能缺少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在对辽宁6所高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有62%的大学生表示不会使用灭火器,有86%的大学生从来没有接受安全自救知识培训。在曾经参与校园安全演习的学生中有82%认为流于形式。这组数据说明学生接受并认可校园安全演习,并希望能对自己的安全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一方面,模拟实践演练。实践性演练活动要与本校实际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演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专门设立模拟演示区,定期开展模拟演练活动。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建立自管会、护校队等组织,参与安全排查、调节矛盾纠纷等实际工作。同时,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参与所在社区的安全保卫工作。

(三)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教育的重要保障

校园安全文化是通过校园和谐的氛围所营造的,能够对师生心理、态度、行为等方面形成无形或有形的影响,从而使他们产生安全感觉的一种良好状态。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可以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容易吸引大学生的关注与参与,如果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学生会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如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月”系列沙龙活动,具体的活动可以包括:安全知识大赛,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以奖品为鼓励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与公安机关合作,请经验丰富的警察给学生讲解知识,分析真实的安全案例,传授安全防范方法,增强安全教育的形象性和实用性;将安全教育以话剧或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会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在欣赏中增长安全教育知识。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11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发展期,伴随这一过程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都发生了改变,若处理不当,极易引起校园内的某些突发事件,因此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学生的重要任务。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深化高职“平安校园”建设的关系

1、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阐述

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基本上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在我国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来教育广大人民大众,启发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并且不断地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当中去,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伟大的革命目标而努力奋斗。

2、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涵义阐述

高校是社会的缩影,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青年学生学知识、受教育和成长成才的地方。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高校名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100多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超过1380所,高职院校在高校中所占比例已接近 2/3,如何确保高职院校的安全稳定对维护整个高等教育的安全稳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校园的平安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兴衰。

因此笔者力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平安校园”建设放到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视阈下加以研究,这不仅有利于开辟新的路径来解决该类问题,同时也会为之后深化高职“平安校园”建设提供更多的经验。

3、思想政治教育与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内在关系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也是构建平安校园的一条重要渠道。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平安校园”建设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力地促进“平安校园”建设,为“平安校园”建设保驾护航,“平安校园”建设离不开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反过来,“平安校园”建设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平安校园”建设的过程也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深化高职“平安校园”建设的途径探讨

1、加强责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对自己和他人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

首先,采取平等对话方式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安全意识实况。辅导员要主动的、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不定期的沟通,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以便安全教育的渠道畅通,提高平安校园建设。其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贴合性。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进行,以化解安全知识学习的疲劳感,这样将有助于高职深化安全知识教育的展开。最后,科学灌输与诱导启发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要注重科学的方法,有意识的从思想上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启发,从而有效的降低高校的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走进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让

学生参与其中、乐于接受。二是使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有针对性地加强具有教育功能的网站建设,通过BBS论坛、校园留言薄、学生工作在线、共青团网站、就业指导网站、网络党校、专题网站等等一批受学生欢迎的校园网站,培养一支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将有利于实现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占领网络教育的主阵地。同时积极跟踪网络动态,大力提倡网上道德,树立良好网上风气,摈弃不文明、不道德的网上行为,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的侵T,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和实效性。笔者所在的学校曾组织过消防安全疏散与逃生综合演习,教学楼的“被困”师生在消防官兵的指导下,通过逃生模拟“火灾”现场,数千名学生观看演习,感受到了时间的宝贵、自救的重要,表示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珍爱生命。

3、给予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意识

大学生心理问题影响着高校的安全稳定已经众所周知。然而要从根本上消除

大学生心理问题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的威胁,不是靠几次活动或阶段性的工作就

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高校长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机制和工作态

势。一是要在机构设置、经费划拨上予以保证;二是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

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三是大力哉购途侔齑笮偷男睦斫】到逃宣传周、宣传月等

活动,营造“珍爱自己、关爱他人”的良好校园心理氛围;四是要发挥学生“朋

辈教育”的作用,通过心理社团或心理协会、心理联络员等,将心理健康教育深

入到班级、寝室。通过这些途径和方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心理调试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坦然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确保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减少校园中的隐性安全事件。

参考文献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044-02

2011年2月19日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明确提出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因此,推进文化建设本质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构建校园平安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对高校的要求,也是高校继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平安文化的内涵

校园安全文化是以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文化,把行为文化、管理文化和物态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①通俗来说,高校平安文化即是学校及师生在教学、科研、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或应具备的以安全理念、安全组织、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技能、安全行为、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等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文化结构都可以分为精神、制度、物质三个层次,②高校平安文化也不例外。具体体现为:包括安全理念、信念、价值取向的精神文化,包括安全组织、安全制度的制度方化及包括安全技能、安全设施、安全防护、安全行为、安全教育的物质文化。可见,校园平安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上层建筑的架构,也需要硬件设施等物质基础的落实。

二、高校平安文化建设的内容

1.校园平安精神文化。校园平安精神文化属于意识领域,对人的行为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可以树立学校师生的安全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师生用安全理念规范其行为。因此,校园平安精神文化是平安文化的最高境界,能潜移默化中使学校及师生接受共同的安全思想引导,情感得到熏陶。同时,高校平安精神文化也是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指导思想,是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教师教学科研、学生培养教育的无形安全保障。可见,高校平安精神文化是平安文化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导向,建设高校平安精神文化本质上就是做好这两方面的教育工作。

第一,高校平安文化的指导思想。高校平安精神文化既要体现国家总的安全理念,又要结合高校的实际。具体说来,高校的平安文化构建的宏观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谐的理念影响师生的观念、道德、情感、态度、品行,培养正确的安全哲学、安全伦理、安全价值取向,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提高社会平安文化整体水平做出贡献。微观指导思想是: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为理念,以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提高师生对自己和他人安全的科学认识;坚持预防为主,全员参与,从精神、物质等各个层面不断营造安全氛围,规范安全程序,创新载体,丰富内涵,引导和教育师生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全面提高安全素质。③所以,确立高校平安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高校平安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

第二,高校平安文化的价值观导向。以“和谐”为校园平安文化的价值观导向是高校平安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和谐促进安全,安全是和谐的基础,安全意识、安全思想、安全理念、安全措施是保障和谐的重要文化力量。④所以,高校的平安文化建设要崇尚和谐文化。所谓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的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⑤。和谐文化在校园里具体表现在学校的管理、教育以及服务方式、方法上要以人为本;政策制定上要多沟通、多听取意见;安全教育上要从人的思想、心理、成长环境等深层次寻找切入点,以此提高师生的安全素质。学校要把重视师生安全、珍爱师生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要把平安文化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服务活动中,并逐步形成主动、系统、科学的安全观,最终实现把和谐作为高校平安文化建设的价值观导向。

2.高校平安制度文化。校园平安精神文化是一种思想意识,具有指引作用而不具有强制力,它要转化为制度文化,依靠制度文化来体现和传达,依靠制度文化中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和管理体系规范人的行为。

第一,健全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行为规范。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行为规范是指,在校园平安精神文化的指导下学校及师生在教学、科研、生活中应遵守的安全行为准则或行为模式。行为规范是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生命力,其是否全面、科学决定了制度文化建设的成败,也间接反作用于高校平安精神文化建设的效果。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必须规范的行为包括领导和决策、科学实验、教育学习、文体活动、实习实践、应急自救、校内商业活动等。另外,校园平安文化的行为规范包括学校领导行为和决策的规范、师生群体活动和个体行为的规范等,内容丰富多样。总之,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行为规范要有科学的体系和合理的结构,覆盖上述三个类型。因此,行为规范的制定必须坚持科学、民主的原则,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导向,广泛征集意见,确保行为规范的严密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第二,规范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管理体系。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管理体系集中体现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安全管理对领导和师生的要求,以及经济手段的激励与强化。具体来说,高校平安制度文化的管理体系包括:其一,建设校园平安的精神文化、树立和谐价值观,科学制定高校平安文化的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行为规范;其二,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健全和行政手段的科学合理。学校与各责任单位都应健全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并实行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学校与各责任单位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建设分级负责的安全责任系统;其三,规范学校安全保卫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发挥其在校园平安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高校平安物质文化。高校平安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体现和物态化,但同时又是形成、发展、巩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和保障。因此,物质文化是校园平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保证安全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

第一,高校平安的硬件设施。从硬件上来说,校园及周边的所有设施、服务必须满足安全保障,配有必要的技防设备。具体包括:其一,有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且无安全隐患的教学设施如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自习室、图书馆、体育场所和活动器材;其二,有相关后勤职能部门提供的符合安全标准的公共服务;其三,有多功能的防火、防盗、交通安全、报警等电子信息监控严密的技防体系;其四,校园周边道路及具有安全隐患场所等的标识标志要符合安全标准。

第二,高校平安的软件配备。从软件上来说,高校平安文化建设需要配备完整的安全管理人员、充足的经费保障和平安文化宣传教育的阵地和平台。具体来说,一是加强校园安全专职保卫队伍建设,完善维护校园平安的多方位多层次的组织机构。专职保卫队伍是学校平安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校园平安及平安文化建设的倡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因此要改善专职保卫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以保证校园平安文化建设的质量。同时,校园平安文化建设内容涉及学校大部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广泛发动师生、依靠师生,调动二级学院、行政部门、直属单位的力量,真正形成群防群治组织体系;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为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人防、物防、技防提供保障;三是平安文化宣传教育要有阵地、有抓手。校园安全宣传阵地可以是固定的橱窗、校园广播固定的专栏张贴与形势一致的宣传标语或安全隐患警示标志等,以形成建设校园平安文化氛围。

三、高校平安文化建设的载体

如上所述,校园平安文化建设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制度文化建设的载体就是学校制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行为准则。物质文化建设的载体就是为师生的学习、科研、生活提供安全服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备。而校园平安的精神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理念和价值导向,其建设的载体包括平安文化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平安文化。因此,研究校园平安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校园平安文化建设载体的关键。

1.教育渗透。要把平安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安全价值观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编写适合学校使用的安全教育教材,把安全教育课设为必修课,或设置安全教育系列科目作为选修课。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并将参加各种应急演练、安全技能竞赛及其他保卫工作实践等作为实践考核。

2.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平安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延,指所有与安全价值观、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相关的物质的或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方式或结果。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师生的基本人文素质,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在这种意义上,人文素质既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安全,实现了教育价值和生命价值的统一。因此,高校平安文化与校园文化具有一致性。学校既要科学设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又要创新安全主题的文化活动,真正把平安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使之成为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社会平安文化。要充分利用社会平安文化,实现“警校共建”校园平安文化。校园平安文化是社会平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平安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因此,校园平安文化建设要与当地的政法、公安、消防等职能部门建立良好的“校地合作”关系,既要借鉴社会管理创新的和谐理念,又要共享维护社会和谐的安全宣传教育资源。

高校平安精神文化是校园平安文化的标志和核心,是校园平安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灵魂;制度文化是高校平安文化建设的关键,制约着精神文化的形成,规范着物质文化的建设;物质文化是高校平安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建设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保障。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在于用新理念、新方法、新举措维护社会稳定,校园平安文化建设超越了学校传统安全管理的局限。从文化的层面、从源头上激发师生“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可以确立长效的校园安全机制,实现校园的长治久安。

[注释]

①玉新中.从哲学角度探析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性[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7):70.

②邹长城.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建设[J].湖湘论坛,2005(2):87.

校园生活安全论文篇13

Safety Management of Baoding University

Liu Jin-song Chai Wen-lei Zhang Bin

(Network Center,Hebei University HebeiBaoding 071002)

【 Abstract 】 The university network group construc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ultur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learning knowledge played a positive role, but also make the ideological field multivariate, diversity,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are further exposed, to the culture of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to offer new task. Baoding City complies with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culture in the University, took a series of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network culture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cultur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afety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of Baod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network culture secur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 Keywords 】 network group construction; network culture; safety of network culture

1 高校网群建设

高校网群建设通过数字化、多媒体、全时性传播,实现跨越高校物理界限,了不同形态的高校校园文化间的信息壁垒,形成了教学、学习讨论、资料搜寻、日常交往、生活服务、学生管理等多种功能的网上文化集合体。在高校网群中,符号、图像、音频、视频等,都已经成为高校师生之间以及高校与社会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有效工具。

网群建设内容广泛、样式丰富、载体先进、风格多样。它包括新闻、动漫、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论坛等,还包括网上传播的各种信息、网络视频、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的教育、培训、网络出版等。高校网站资源不仅是宣传学校形象、宣传学校理念的窗口,也是全方位便利师生、服务社会的门户。一所大学的网站建设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学的精神、文化、科研、教学、服务等诸多领域的社会与国际形象。此外,不断建立贴近教学科研、贴近干部师生、贴近校园实际,能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具有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网站资源,形成学生们乐于接受网站形象、乐于利用网站资源、乐于通过网络成长的新局面,使校园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占领校园舆论的主阵地。

高校网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它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目标,又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可操作性。高校网群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管理和规范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培养校园网络行为主体特别是学生健康向上、积极理性的网络自律行为,以主流文化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建立和谐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确保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2 高校网络文化安全

高校网络文化是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基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创造的一切财富和精神的总和。高校网络文化是以校园文化为依托,以高校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数字化互动媒体为载体,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的行为方式及其道德和规范的总和;是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它包括所有与网络直接相关的校园文化部分,自然而然地体现和反映了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浓厚与否、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如何。

高校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校师生在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平台上,由于长期交流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特点、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等。它以整个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不仅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物质实体,还包括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法律、制度和言行规范等制度体系。而网络文化安全是指保证高校网群及网络文化系统正常运转并免受不良内容侵害,维护高校教学科研正常有序发展,指导高校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为专业学习提供服务,指导学生在复杂、多元的虚拟世界中坚持稳定健康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

3 高校网群建设与网络文化安全防控体系

3.1 构建新型网络文化阵地,形成正确舆论导向

要形成高校网群,构建独特的数字校园网络文化环境。高校网群可以包括内网、外网两个部分,学校网、部门网、学生社区和学生个人网页等多个层次。内网应用于校内的管理和服务,外网则面向社会开放,向社会展示学校发展最新情况。要通过相关链接,把多个层次的网站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特的数字校园网络文化环境。要积极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富于时代特色且贴近师生生活的网上文化。

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以正确、积极、健康的交互信息,建设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防止和抵制各种消极舆论、落后文化、腐朽思想乃至自由化思潮对师生的影响和渗透。要在学校局域网上开辟红色网站、网页,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在网上积极宣传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并完善舆情汇集和研判机制

必须建立高校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和处理机制。通过网络信息监管、舆情采编、舆情调查和分析,及时掌握网上动态,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网上信息参考。高校必须建立统一协调、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舆情收集、处理机制,一旦发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问题,马上做出反应,针对问题主动出击、正面引导,形成强大的正面舆论强势,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通过判断舆情信息的变化的基本特征,分析其态势,预测其走向,揭示问题的实质所在,找出这此问题形成的根木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引导舆论的对策建议。要注重进行深入舆论信息的挖掘统计和分析工作,从中找出有害信息分布的规律、网站、重点时段和重点IP地址段,根据有害信息的蔓延规律和分布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封堵,做到危机舆情预防为主,并进行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动出击。

3.3 建立应急预案增强高校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构建校园网络信息预防与应急处置体系,努力形成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要落实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实现与保定市公安部门网络安全报警处置中心的接入,建立网络安全联网预警机制,提高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防止校园网络被不法分子利用,确保校园网安全。

3.4 建立高校专管部门和使用部门紧密配合、职责分明的网络管理体系

高校网络管理中心应成为学校网络管理的专管部门,由学校主要领导直接分管。主要负责校园主干网的规划与建设、校园网站建设、IP地址管理、校园网络技术维护、网络安全和保密工作、网络事件应急处置、上网行为日志记录留存、网络技术人员和网络应用人员的培训等。此外,为了有效控制网络不文明行为在校园网络上的产生和扩大,高校可以考虑实名上网的建议,从管理机制上为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做出贡献。

校办、学生处等相关机构应分别承担校园网站的新闻类、公告类信息和办公平台管理。建立学生类信息、网络文化建设、网上宣传协调、师生上网行为管理、不良信息监控、网络舆情监察、网上舆论引导等管理责任。学校其他网络使用部门,均要切实增强政治敏感性,主动地协助有关部门管理好校园网络。

加强对IP地址的基础管理。目前,各高校的师生电脑大多一律实行实名登记制度。各高校要依托现有网络,对机房网络进行技术改造,用交换机替代机房二级路由,对学生机房和教师电脑进行校园网内网IP规划,并部署相应的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做到学校所有电脑实行认证上网,做到所有数据精确定位到全校所有的电脑终端和个人用户。

加强对校园网络BBS的规范和管理。坚决、严格实行校园网络用户实名注册制度,做到校外用户只能浏览不能贴文。要通过IP地址实名登记、BBS实名注册登记、网络账号登记和操作权限管理等多种手段加强对用户的监管。

加强对学校二级域名和子网的管理和监控。对于危害网络安全的域名和子网要进行及时隔离和查处,防止校园网络犯罪事件的发生。要加强统一协调,努力形成领导重视、专兼结合、师生参与、共同抵御网上有害信息的安全管理机制。

3.5 网络文化安全策略

运用技术手段加强高校网群有害信息技术防控体系建设。对进入校园网的信息内容要能采集、能识别、能有效的阻止网络有害信息进入,可以采用地址库过滤和内容分析结合的方法以及语意识别分析技术和协作过滤技术。硬件设备接入的方法主要有主干网接入和旁路侦听两种方式,主干网接入可直接屏蔽检测到的有害信息进入网络;旁路侦听主要采用数据包干扰的方式阻止有害信息进入。

通过在校园网出口设置高性能防火墙,对核心服务进行入侵检测,并通过上网身份认证保证校内用户接入的身份识别,并对出口访问日志保留3个月等策略,对学校主题网站定期进行漏洞扫描。通过在主干网部署网管系统对全校的骨干网以上的网络设备与主服务器进行网络监控;对“垃圾”邮件过滤与提示;在校区中心节点部署机房网络监控系统对机房进行视频、空调、UPS、门禁等进行实时监控。在学生宿舍区实行IP-MAC地址绑定策略等,严格从技术手段上保证校园网络的物理系统安全。

病毒告警。组建网络安全和防病毒服务系统,由补丁分发管理系统和客户端安全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补丁管理平台对校园网内用户的计算机进行集中的安全补丁更新等服务,保证校园网内所有的计算机不会成为安全的漏洞。通过公共的客户端安全管理系统,为校园网内备感染病毒的用户进行病毒库的安装及自动的安全修复。

4 结束语

保定高校网群与网络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保定高校内部潜力,整合优化各类网站和媒体资源,形成保定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平台。深化网络文明建设,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发展网络文化技术,推进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强网络文化队伍建设,提高依法、科学管理水平。打造保定网络文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品牌的措施对策,促进保定市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确保保定市文化信息的安全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为保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燕.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0.

[2] 周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2008,6.

[3] 姚伟钧,彭桂芳.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4] 唐军栋,尹洪菊,王双.高校网络文化安全解析[J].新西部,2011,4.

[5] 于东江,王建林.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安全建设[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

[5] 曲青山.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J] .理论前沿,2009,9.

基金项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