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计算机基础教案实用13篇

计算机基础教案
计算机基础教案篇1

Talking on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Basis Teaching

-Computer Basis Advanced Case Teaching Research

Liu Wei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Shenyang110122,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status of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and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Keywords:Computer basis;Teaching reform;Case teaching;Non-computer major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根据“智联招聘网”的招聘信息粗略统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应聘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企业要求毕业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目前高职院校均将“计算机基础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可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一、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计算机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老师带来很大的挑战,对此我们已对大一新生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计算机分级教学的尝试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针对全校非计算机各个不同的专业,今后计算机应用的侧重点不同,目前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各个不同专业的后续使用要求。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必须跟得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如果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使学生完成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我们提出《计算机基础案例高级应用教学》,在新生完成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掌握了计算机常用操作基础上,在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案例高级应用课程》,精心设计挑选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针对各个专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深入挖掘本门课程与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相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学习氛围,教师尽量只起到引导、启发的功能。

三、计算机基础高级案例教学研究具体措施

(一)贴近专业需求,制定新课程标准。针对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的8个系38个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按不同的系分别进行调研。我们计算机基础教研室8位老师各有分工,每人负责一个系。通过网络搜索、阅读相关资料、并与各个系部的专业主任反复沟通,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技能需达到的水平、行业标准以及就业方向等,力求制定出适合各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为今后我们教学提供参照依据,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掌握使用技能,具有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运用计算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二)搜集编写适合各个专业案例,自编教材。在走访学校各个专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每位老师整理、收集、查阅大量适合相关专业的实用、原始数据,编撰、设计适合各个专业的案例。每周利用教研室例会的时间,定期讨论数据的收集、整理;调整案例的设计、组织。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们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看法和意见,我们多次组织召开了“计算机基础课教改师生座谈会”,邀请了各系部相关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学生代表涵盖我校各个开设计算机基础的非计算机专业,约30人左右。在座谈会上,师生们就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以及课程计划进行热烈的讨论。此外,对学校部分专业的大一学生以及毕业生就计算机基础课做了问卷调查,通过反馈跟踪了解企业对相关专业计算机的要求。通过不断积累,最终生成适合全校各个专业《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这门课的案例库并编纂成教材,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对应选择与不同专业适合的案例做到“有的放矢、因专业施教”。我们目前根据学校8系38个专业的不同培养方案,设计的案例库按应用来分,暂分为商务类、管理类、策划设计类、工程类、综合类五大类。(三)实时更新案例库,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高等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计算机基础课总学时一般在52-84学时之间,想利用课堂时间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是不可能的,平时需要大量的上机实践。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我们把教师积累的案例库、素材、习题、以及设计项目要求按侧重专业方向和难度层次分类实时动态到网络学习平台上,便于学生课余时间自由选择练习。(四)多组织提供学生参加校内外竞赛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有限的学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应该让其兴趣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比如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计算机基础大赛,设定主题,允许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参加网页制作、Word排版或PPT设计比赛,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比较满意复杂的综合作品,必须通过多名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取长补短,才能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多方面提供学生参加校外比赛锻炼自己的机会。

四、小结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计算机课,如何把我们课程内容更贴近专业建设,更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以及今后对他们进一步学习更有利,更符合计算机不断更新发展的技术,是我们要一直不断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教案篇2

1案例教学概述

1.1案例教学的含义

关于“案例”一词,学者们普遍认为,案例就是状态、事例和情形。学者余凯成通过研究指出,案例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能够根据既定的素材,紧紧围绕特定问题,完整编写有关情景。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严格根据教学大纲内容、教学目标,将学习者引入特定的教学情景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良性互动,来解决教学问题。可以说,案例教学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1.2案例教学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和特色十分突出,从教师层面而言,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法的固定模式,能够结合实际教育情景、教学场景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课本为主,学生只能够被动听讲,而案例教学法能够将教师与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集讲解、思考、讨论为一体,有利于教学成效的提高。从学生层面而言,一是案例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探索和创新兴趣,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二是案例教学法内化了知识,尽管不能将所有知识点全部以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能够为学生提供解决同类型问题的方法;三是案例教学法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表达、思考、探索、讨论能力的提高;四是案例教学法十分生动,能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情景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五是案例教学法能够将原先较为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现实化,融入合理的情景当中,学生可以在生活、学习中理解概念、掌握原理,并灵活、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突出了“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1]。

2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2.1案例的设计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学生专业,设计出与专业高度相吻合的案例,并根据课程大纲内容,确保设计的案例涉及每一个知识点,在精确设计单项案例的同时,将各个单项案例密切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案例集合。比如,对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在教学案例设计过程中,要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工程专业有机关联起来,形成专业的案例。目前,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为文档处理和表格使用,与工程专业的教学大纲内容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基于工程类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细化分解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只有将计算机基础与工程专业的实际密切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此外,案例教学设计要坚持实用性、针对性原则,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密切结合,通过案例来推动专业教学[2]。

2.2案例的选择

首先,根据教学进展,在不同教学阶段和环节设计不同的案例。通常情况下,在教学初期,所设计的案例要尽量简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案例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期、后期,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技巧,也学习到了案例分析和运用方法,这时可以适当增加案例难度,案例的选择也要考虑到专业化和综合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对工程类专业学生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过程中,让学生熟练掌握Word中的文字处理、段落调整等格式操作方法,特别是要合理、恰当编写一些招标资料,确保格式正确、文字和数据运用合理。在不同学习阶段,分别选择不同的案例。其次,案例选择要与专业高度相似。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案例设计和选择要突出针对性,确保所选择的案例与所学专业知识高度相似。这样一来,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3]。最后,案例选择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和自主想象的空间,并且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案例的选择,学生在案例设计和选择过程中,能够激发自我想象力和自主创新力,有利于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也有利于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让学生在自我设计和自我选择过程中,逐渐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觉学习能力。

2.3案例的评价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案例设计要明确案例的评价标准,严格按照案例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客观、公正的案例评价策略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提升,也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评价指标设计要分阶段、分环节、分过程,教师作为案例评价指标的制定者,要确保案例评价指标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例如,在制作PPT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专业知识,设计有针对性的幻灯片内容,确保色彩搭配合理、结构框架清晰、整体美观大方、内容关联性强等[4]。同时,学生要根据案例要求展示学习成果,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老师点评的基础上,不断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教师根据学生的案例运用情况和问题处理结果,给予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4案例的组织实施

第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有针对性地设计案例和选择案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Excel表格有关内容中,教师可以将工作报表作为典型案例来讲解,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各类函数、公式,让学生根据范例自行设计一套表格,合理运用有关公式、函数。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对这种实用性较强的案例产生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说,设计有针对性的案例,并创建与实际相符的情景,将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5]。第二,案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突出重点,计算机专业教师在设计案例目标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学生专业,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课程讲解和案例目标设计之前,需要全面回顾、总结专业知识,综合分析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交叉融合点,根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和水平,科学设计案例目标。第三,通过案例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要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密切关联,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所学专业,科学设定学习目标和案例评价标准,按照内容的不同,分别设计不同的案例,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案例,在案例学习和运用中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成因,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案例,也能够自然成为案例运用的主体。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让学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6]。只有在一个较为宽松、自然的学习、讨论环境中,学生才能积极思考和探索,也能够积极参与案例设计与分析,从而有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第四,突出案例教学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利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建立问题分类处理机制。待课程结束时,要分析错误和问题,学生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可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第五,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评价办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案例分析和学习情况等,给予学生客观、公平的评价结果,对作用优秀的学生要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展示出来,成为其他学生的榜样,以此来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7]。第六,准确定位案例之间的不同和差距。案例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案例的对比分析,找出不同案例之间的差距,作为案例改进和完善的主要参考依据。

3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已被广泛运用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等领域当中,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将课程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发挥案例教学优势。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来讲,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和专业知识。可以预见,案例教学法将会被运用到更多的实践课堂教学当中,成为一种典型的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汪一百.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8):228-229.

[2]姜明涛.案例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6(12):82-83.

[3]曾雪松,林莉芸.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6,32(6):175-176.

[4]张同权.案例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有效开展[J].电子制作,2015(8):120.

[5]黄宇.基于案例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230-231.

计算机基础教案篇3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当下大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技能,尤其是在网络环境的不断发展中,掌握计算机技术已经是入职就业的必备技术,特别是民航相关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与应用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过分的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实际技能经验的传授。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出现的这一教学弊端,还需要教师在今后的计算机基础课中加强理论和技能教学的双重结合。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问题

1、多媒体设备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信息量过大

如今的高校在教学中都采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相比于传统的板书教学,多媒体课程下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教师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编写成视频课件,然后在大屏幕上进行播放,这使得高校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既能体验到有趣的教学课程,还能接受大量关于计算机实体操作的相关知识[1]。

然而,即便是多媒体这种新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例如,多媒体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一节课的内容信息量较大,而且教师的讲课速度较快。这种教学模式即便学生拥有再好的课堂记忆力,也无法将课堂内容全部的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学生会完全跟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学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也十分有限。

2、计算机的技能操作十分匮乏

高校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知识教学丰富,技能教学匮乏的状态。这种“头重脚轻”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全面提升。此外,当今社会是一个注重技能发展的社会,今后高校大学生毕业入职,企业看重的必然是大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理论技能,然而,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只限于理论知识,计算机的实体操作技能存在明显的缺乏和不熟练现象,如此一来,大学生很难顺利就业。简言之,计算机技能操作训练的缺少,会大大的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度。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案例教学的实施优势

1、案例教学有助于网络化多种教学策略的开展

在我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加入案例教学,能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计算机教学的实质,教师通过对案例的具体讲解,让学生明白在计算机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问题的解决策略,减少学生在模拟训练中的困难程度,帮助学生将教师教授的计算机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融汇贯通。其次,案例教学在网络化环境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策略,开展有利于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双面提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例如将产生式教学策略和替代式教学策略相结合。因为产生式教学策略需要学生针对教课内容自主的安排学习,但是这种学习策略需要学习具有广泛的知识基础,还需要学生个人有较强的自律意识,而且一旦学生对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会让学生产生认知错误[2]。而替代式策略则是教师给学生提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替代式的教学策略,很大程度的弥补了产生式教学策略的不足,其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将这两种教学策略结合在一起,能显著的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的知识理解能力。

2、案例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之前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缺乏,教师在教授计算机基础课的过程中并不清楚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而学生对教师长篇大论式的讲述严重缺乏听课兴趣,甚至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偷偷的玩手机,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学生的听课效率。然而,案例教学针对这一现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它能够让教师时刻的掌控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也能让教师时刻了解学生的动向,方便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的备课。此外,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能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从而让教师和学生对彼此之间都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知[3]。这样不仅能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能切实的提升教师的讲课效果。

3、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加强

高校计算机课程加入案例教学,目的是加强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的双重提升。教师通过典型教学案例的选择,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点,并且通过经典案例的现场模拟,学生能对计算机的操作流程有一个大体的熟知,最后,案例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技能方面的实践掌握,所以,案例教学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学生理论知识有余,技能知识不足的现象。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案例教学实验研究可以看出,如今高校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理论知识有余,实践技能不足的现象。教师引用案例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计算机教学的不足,能够实现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重提高,这也有助于推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案例教学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教案篇4

1.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实施案例教学能够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地贴近工作和生活,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领悟到其中的理论知识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实际案例的分析与总结,可以体会到计算机office教学的本质,并对其产生不断探索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1.2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授课形式,在这种开放式的授课形式下,学生可以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对案例的认识,当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沟通,有利于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效率[3]。

1.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先发现问题,再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探讨,进而将问题解决。在整个过程当中,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2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实施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教学方法难以改变

正如前文提到,在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存在着许许多多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教学模式还没有被我国普遍接受[2]。近些年来,我国在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对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许多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的授课老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无法很快地接受案例教学这一新型授课模式,这不利于我国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计算机能力的提升。

2.2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

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教师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这就需要教师来把控整个课堂的方向以及讨论节奏,将学生往正确答案上引导。在这一过程当中,老师不再单纯的承担着知识的传授者的工作,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由于案例教学还没有在我国广泛地应用,因此,许多教师尽管实施了案例教学,也只是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对授课的内容进行任何的改变,因此,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实施案例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3.1教师的要求和改变

要想使得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能够顺利地实施案例教学,教师就要做出一些改变。首先,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准备好上课所要用到的案例资料,并对其进行择优选择,将理论知识与案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还要选择同学们感兴趣的案例,这样才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授课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案例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授课结束后,及时的布置思考作业,让学生能够及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这些都是案例教学中对老师的要求以及老师所要做出的改变[1]。

3.2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

为了使得教师能够更好的适应案例教学的新型授课模式,学校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案例教学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此次培训的机会,与同行相互交流,吸取经验。

4计算机基础Office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的步骤和方法

4.1在新课授课时进行案例分析

首先,要对案例进行选取,选取的案例要是计算机基础office课堂当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且经常出现的案例。这种通过分析案例进行知识讲解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实践教学的学科,学生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去,与老师进行良性的互动。案例教学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不再是先给学生们传授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演示了,而是把这些东西都放到课前的预习当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对案例的内容进行充分地了解,并选取一些更贴合课堂实际的内容展示给学生们,并对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及难点内容进行突出讲解,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将重点转移到实践上去。其次,就是组织学生进行上机实训,巩固所学知识,并且掌握如何在实际应用当中合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4.2先讲解理论案例,然后进行上机实训

计算机基础教案篇5

中职计算机教育,应该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遵循案例选择原则,合理安排教学课程,运用适合中职学生的案例教学法,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型人才。

一、选择案例要遵循以下六种原则

1、有目的性地选择案例

选择教学案例时,不仅要适合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需要,还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Word、Excel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9问题的能力,因此,选择案例要符合教学目标。

2、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案例

人们一直都在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应该尽全力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案例,学生一旦对案例产生了好奇心,就会对教学内容产生求知欲,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例如:在学习PowerPoint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有关旅游的图、文、乐并茂的幻灯片,课前展示给学生,触动学生的心弦,随后为学生讲解幻灯片的构成要素以及制作原理,最后引导学生主动制作。

3、实用性是案例选择的关键中职学校之所以开设计算机课程,就是因为生活中应用的特别广泛,所以选择案例时,要注重案例的实用性,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有所用。

4、选择案例寻典型,不盲目

举一反三是学生学习必备的方法,案例具有典型性,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地辅助作用。就像在处理文字效果时,制作文档、图文混排是重点,但是在表格里,则是突出计算及统计功能。

5、针对性是案例选择的必需

对于不同的专业,选择案例也要不同,要符合专业特色。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的时候,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制作有关“长白山旅游短片”的案例,而英语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制作英语小短剧等。

6、渐进性是案例选择的升华

在所选案例中,包含的知识点要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少及多,这样对学生的记忆大有帮助。例如:在教学Word时,毕业生的个人简历就完全可以全面的涉及到文件的新建、编辑、表格制作等内容。教学时可以先将教学内容分解开来,一步一步地进行讲解。

二、计算机教学中案例的应用

1、教学课程的合理安排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前期,教室应该努力挖掘学生对计算机的好奇心,不能在他们刚刚接触计算机的时候,就为他们讲解枯燥乏味的程序设计、DOS 操作系统,让大多数同学对计算机产生反感。

2、仔细设计案例遵循以上原则设计案例。例如:教学Word时,让同学们自己录入文本,添加照片,设置页眉页脚等,通过制作,使同学们在了解Word软件功能的同时,掌握操作技能。

3、认真分析案例 在计算机教学中,案例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完成案例的一部分,这些分支中,如果遇到没有学过的知识,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在制作表格时,可以将其分成三个部分,即新建表格、编辑表格、表格设置(合并与拆分),学习过后,学生便可以很快将知识消化。

4、努力完成案例

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法,都必须符合“学生为主体”的根本要求,“案例教学法”也不例外。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学生了解案例目标后,就会为之努力,尝试各种途径完成案例。如果案例完成了,也就说明了学生基本掌握了这项技能,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5、适当地延伸案例

“活到老,学到老”,其实不无道理,即便你拥有了很多知识,但是“学无止境”,计算机的学习也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们心甘情愿地继续充实自己呢?案例延伸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在课程内容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特色的、让学生叹为观止的作品,使他们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这样,下一步学习的序幕也就被拉开了。

结语: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职计算机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的同时,又面临着创新的机遇。总而言之,中职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时候,要时刻记得少而精,尽量避免出现课多难学的现象,至于案例教学法的选择,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要培养出高素质的蓝领人才,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创新,探索出新型高效的教学法。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教案篇6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计算思维作为问题求解、系统设计和人类行为理解的一种思维方式受到广泛关注。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 M.Wing)教授在2006年3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杂志上给出和定义。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一是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二是学会做事;三是学会共同生活;四是学会生存。从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力培养目标看,涉及计算机学科专业能力的是: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计算机的问题求解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恰好反映了计算思维的两个核心要素:计算环境和问题求解。

2.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定位

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计算环境的认识,更重要的应该培养学生掌握在计算环境下的问题求解方法,这是今后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重要基础。另外,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展现了计算机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为将来创新性地解决专业问题奠定基础。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不仅紧紧围绕现有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知识内容,而且反映了计算机学科的本质,也体现了通识教育应有的特征。显然,这样的教学定位,不仅摆脱了以“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计算机能力造成的“危机”,也更好地诠释了课程建设的目标,更好地体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基础特征。

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实现大学教育目标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现在:计算机不仅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而且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计算机及互联网有了极其丰富的信息和知识资源,为终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及良好的学习工具;善于使用互联网和办公软件是培养良好的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在信息社会里,计算机使用者的道德规范与社会责任是培养良好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内容。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不仅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国家建设所不可缺少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良好的思维方式以及勇于探索的实践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不仅承载着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使命,也是培养大学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载体,更是训练大学生掌握计算机学科领域独特思维方式的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组成部分,在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具体做法

计算思维代表着一种普遍的认识和一类普适的技能,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对计算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针对这一目标,本课题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案、教育技术进行调整,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依托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科学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构建起基本的信息素养与学习能力,能够“自觉”的学习计算机的相关技术和知识,以达到有兴趣和会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对复杂事物进行抽样、分解的能力,并能够将复杂问题归纳推倒至他们熟悉的简单问题上去,终身受益。

以实践为主线、以计算思维为导向,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入手,在不弱化“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的前提下,提升到“计算思维”训练的层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课程的教育教学技术研究和实践:

(1)结合教学团队建设,构建计算机文化素养平台。

从计算机文化素养的角度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如计算机发展历程、图灵奖、计算机硬件设备展台,还有组织学生进行微机组装实验以及市场调研等活动。从计算机文化素养的角度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如计算机发展历程、图灵奖、计算机硬件设备展台,组织学生进行微机组装实验以及市场调研等活动。建立“开放性的实验环境”,供学生随时上机实验,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内容不同步的矛盾。

(2)按分类分层的原则进行教学内容重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我校在校学生有本科和专科层次的学生,有理科专业(数、理、化)和文科专业(中文、英语、政治、教育等),还包括艺体类专业(美术、音乐和体育),层次和类别较多。以前计算机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讲授相同的内容,采用统一的考核和评价体制,造成的直接影响是本科层次的理科类学生“吃不饱”,而专科类的文科及艺体类学生不能“消化”,这是教师和学生都不愿接受的事实。在分层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就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及考核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形成了一套适应我校具体情况的教学体系,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也为同类兄弟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根据“1+X”课程设置方案中的课程整合要求,按照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对计算机基础所要讲述的内容提出相应调整方案。

一是根据文科和理科专业不同的需求特点,实行按文科、理科等不同的学科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分开授课,以满足不同学科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不同需求。

二是根据学生基础进行分层。随着中小学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以及地区上的差异,学生进校时的计算机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鉴于此,采用普通班、提高班及特色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自主选择班级,实行动态管理。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将我校的在校学生按学历分为三个层次:本科、专科及函授。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时间和内容上均不相同。根据文科、理科及艺体类专业不同的需求,分别组织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确立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结构。

(3)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计算机文化素养、应用计算机和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在计算思维能力教学中,需要对计算思维重新阐释成如何开展教学的问题,简单地说: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2]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oftheacm,march2006.

[3]putationalthinkingand thinkingaboutcomputing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J].seriesa,july,2008.

[4]jancuny,larrysnyder,jeannettem.wing.demystifyingctfornon-computer scientists[J].workinprogress,2010.

计算机基础教案篇7

1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计算机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当今时代的背景下他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帮手,并深入到了各行各业的工作领域当中。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企业对人才呈现多元化的需求,尤其是计算机的运用能力是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指标,除此之外计算机基础技能也是大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当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并将其列入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习的范畴内,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普及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用技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信息化知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总而言之,计算机是大学各个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或者是继续升学必备的技能化基础。 2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 2.1学生水平层次不齐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由于高校在不断扩招,再加上地域教育水平的差异性,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的生源往往具有比较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运用基础,有不少学生已经能够轻车熟路地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等等基础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而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的学生甚至连电脑都没有见过,更谈不上对相关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知识的掌握,学生水平层次不齐也是影响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关键所在。 2.2计算机基础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其他学科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它是一门具有极强操作性的应用学科。过多的注重课堂教学或者是为学计算机而学计算机的观念都是错误的,很难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发现,有些学生尽管在课堂上面能够很认真地做笔记,听课,与此同时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机操作的各项任务,但是仍然无法轻车熟路地解决实际问题。而有些同学是出于完成或者解决某一问题而学习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的,因此能够更加深入和细致地进行了解和分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一系列计算机的操作技巧。 3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思路和改革策略 3.1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新型教学策略 新时代的背景下,教学改革强调通过科学系统性的组织策略来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模工作。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80、90后,他们强调自身个性和价值观的体现,因而如果沿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俨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为了进一步在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最大化地提升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工作效率,必须要从本质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方案,让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学习,在探究的过程当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创新型的教学理念。比如说构建一个以多媒体实验室为主体的交互性演示教学课堂,在这个学习中心里面学生可以结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完成自主学习,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授课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演示,结合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示范操作,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教师只需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即可。要明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并不是理念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只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规律和技巧,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将知识点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要让他们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自主地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3.2实施分层次教育,改革考试方法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为了改变这一问题对教学改革的影响,可以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计算机摸底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具体可以分成基础班,提高班和拔尖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被安排在基础班当中进行学习,而成绩一般和具有较好计算机运用基础的学生可以安排在提高班和拔尖班当中。对于基础班学生的教学工作,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提高班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在基础班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难度,比如说可以穿插讲解Windows操作软件的基本使用技巧等等,而对于拔尖班的学生而言,由于拥有了较为扎实和稳固的基础,因而可以将重点放在Windows软件以及常用软件的运用和创新上面,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符合自己学习程度的知识。 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改变传统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考试方法,具体的可以采取上机和笔试相结合的考核策略,尽管当前许多学校都已经实行了这种考核方式,但是上机操作的考核比例仍然过低,因而无法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形成正确的知识学习导向,因而需要采取两者并重的方法,上机和笔试的成绩应该平分秋色。在平常的教学工作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以及校内网的方式将学习资料,习题,模拟试题,上机任务等等内容发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巩固和复习知识点,与此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些资料进行自我检测。到期末的时候,教师可以综合学生的平时上机操作情况,期末的卷面考试成绩,期末上机成绩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评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加真实和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外一个方面也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导向,让学生加大对上机操作的重视程度,让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课外知识。 4小结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一批能够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计算机综合运用性人才。新时代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作而言,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革策略。

计算机基础教案篇8

信息化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对于所有学生都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这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基本操作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同时,学习从网上进行信息获取和交流的能力。学生应该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通过进一步完善和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科学的探索,找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合理的教学模式。

1 现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尽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大量采用,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依然没有摆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体现出来就是教师注入灌输方式,学生学习的东西只是教师所教的东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受到机房、课时等条件限制,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的课堂展示页往往是教师的手段,但是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教学进度过快、信息量比较大,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较难实现,结果是学生上课时听的明白,等到自己动手时却不知从何做起。

1.2 对于现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主要缺点体现在学生完全被教材所禁锢,只是一味接受所灌输的知识,基本上只介绍课本内容,教学内容就是知识点讲解,仅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最后也不知道自己所学的有何用处。这种教学模式所体现的则是学生的强迫性思维,只有按照教师的思维而进行,对于学过的知识也只是强迫性的记忆,所以,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得心烦。

1.3 对于现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分析,其缺点主要表现在考试内容安排不合理和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在考核方式方面,一般采用的是学生上机和笔试的方式。由于计算机基础往往具有考点分散、内容多的特点,对于时间要求严格的笔试考试来说,只是知识性内容方面的考核,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方面则存在一定差距。电子作业来评定往往是学生上机考试的形式,在这种形势下,部分学生的抄袭行为往往很难避免,这样的考试效果并不理想。计算机的应用性强的特点在考试中没有突出,学生就业时的实际需求也就没有充分考虑。学院各专业对于计算机基础考试是统一标准进行命题,这样的考试内容往往局限性比较大,只是侧重相关的知识考试,局限在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而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

1.4 考试存在重结果轻总结的现象。分数的价值功能在现在的计算机基础考试中往往被进行扩大,当相关的奖学金、评优等和分数紧紧挂钩以后,这种功利化的思想在学生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简单的认为“考试分数高的就是好学生”,以及“分数就是一切”等等的错误认识。真正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没有去掌握,只满足与考试的分数,对于考试的质量评价,以及后续的总结工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视不够的问题,这样的做法往往只能减弱考试的激励作用。

2 NIT教学理念

NIT(National Appli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rtificate),中文则是“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这是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一个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考试的系统。其在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实践基础上,结合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的相关的剑桥信息技术项目的经验,采用相关的国际化、规范化、个性化和模块化的思想,主要强调实践为主的操作培训,当然还包括技能考试,这种教学理念被计算机教育领域的专家所认可,受到很大程度的欢迎。

NIT教学理念则是通过学生为中心以及素质教育为宗旨所体现的,这里体现的前提就是学生,而教育的主线则认识学习任务,重过程、重应用的学习才被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学生的智力和创造的提高和挖掘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相比以往的传统模式,NIT的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则成为引导者,具有把书本中的知识进行串接并组织成学生能够理解的任务,教师的指导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题,让学生成为主动的研究者,而去不断的探索发现,让学生体会在学习过程中的获得知识和真理的成就感。

系统化的设计的考试则是NIT教学理念另外一方面体现,学生成绩好坏的考评标准并不能通过一张试卷进行评判,完成任务代替了考核项目,相关联系一定基础能力、实操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设定任务的完成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方法能够使得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更好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3 NIT理念影响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3.1 教学模式改革思考

为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的基本操作,,我院结合NIT教学理念,于2008年2月在“商务学院”试点成功后,2008年9月在全校全面展开。通过这次改革,多媒体教室与机房的传统方式被打破,采用小班授课方式,在计算机机房内实现了相关的全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工作,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采取“10+35”教学模式(即10分钟讲解+35分钟实验),真正实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模式,并结合相关不同专业的特点,为了更好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侧重点的进行,牢固树立起学生的相关的能力和知识结构。

3.2 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考

(1)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方面。参考我校各专业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基本定位,落实在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实践教学。同时,这也是NIT的教学理念。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也进行了如下调整:一是,从时间安排上学生动手操作为主。如在大约90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大约用30分钟的时间讲解概念、基本操作等相关内容,剩下的时间则由学生自己设计内容,应用所学知识自己编辑。二是,在不同专业的要求下,要进行教授内容的明确性、可行性和重点突出教学,有侧重点进行讲授内容。比如,Word和PowerPoint软件的应用在文秘专业就应该突出强调;而Excel电子表格的数据分析处理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则应该重点讲解,这会帮助到今后的工作以及相关的基本能力的需要。能力培养则是应该通过综合性的应用项目进行,相关的基本操作都应该明确相关的具体的内容、步骤以及目的等等。三是,循序渐进的方式则是在教学中应该把握的原则,做好“掌握—提高—应用”的方式进行。掌握主要是通过根据学习进度的正常课堂上机实践,实践操作则是通过模仿教学实例完成,掌握其操作过程;提高的过程,即以大作业为任务导向展开,学生作为主体进行设计,任课教师只是提供相关的一定辅导,完成的知识点应用即在“评估记录表”中签字。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速度,另外,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方法;所谓的应用过程,主要是指通过学生选择都具体应用问题,积极思考所学的知识系统而进行问题解决。学生对于并没有具体题目的基本要求而进行自主选题,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调动,创新意识能够有效培养,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有所提高。

(2)选取教学内容方面。在NIT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能够通过所选内容很好体现,重点落实到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应用为目的则是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以及相关的专业性较强的应用理论的讲解,做好“必需、够用”为度的要求,对于“纯理论”性的而不适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进行摒弃。这样一方面能保证教学需要,另外,还能增强教学直观性,降低相关的理论难度。

3.3 教学方法的改革

(1)关于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基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主动建构所学的知识,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这样而完成的特定的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的提出的某一任务开始,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引导学生去完成任务,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思考,以及相关的讨论过程中都能够体现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师的重点工作则是提供适当的引导而协助完成任务,学生的重点掌握了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而所学到的知识,以及对于知识运用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实际课堂贯彻NIT“以作业设计为主线,以任务驱动为目标”的理念,侧重于能力培养和上机操作,在具体讲如何做的方面下功夫。这种方法一方面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另外一方面,还能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互动性教学及时有针对性开展。每节课的实训内容完整包括了实训的内容、目的与步骤,学生的作业内容能够很好对于任务的完成具有巩固作用。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本节课程之后完成,通过网上上传给教师。可以在课后利用业务之间完成,也可以根据能力在课堂上完成。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在课堂进行分享,全批全改学生的作业,还能够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交流。

3.4 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考

掌握系统软件和常用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和应用则是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所以,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一直是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重点进行考察。在NIT模式影响下,基本解决了以往考试的单一性特点,丰富并合理化了考试内容,形成多种考试方式,主要包括开卷、闭卷、上机和电子作业等等。过程式考试、作业设计及上机考试则是组成考试的三个步骤和阶段。教学过程中一直伴有过程式考试,通过对于学习目标的分解,学生相关的独立操作技能都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得以反映,记录学生的操作能力的考核结果。在教师指导下,做专业设计能够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具有一定综合能力的作业,要求整体设计美观大方,内容健康新颖。在NIT作业设计中,适当的描述对于作业较为重要,重点体现学生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迸发出的思路和方法,使得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真正意义上有所提高,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学生实验中的抄袭现象。在我院,要求每位学生的作业设计必须合格,并将作业设计交与省考试院审核,通过后才能参加NIT上机考试,否则,将取消其上机考试资格。对于教师来说,应该及时评阅学生的作业,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处理。在NIT模式中,往往具有“只计成功,不计失败”的特点,使得有差距的同学在鼓励之下而完成作业的修改,然后再次进行评定,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在这样的模式下,教与学的效果得以科学的分析,其中的成功之处与薄弱环节比较明显展示,能够更为有效提出相关处理措施。

在一定背景下,NIT的上机考试给出题目相关要求,给定一定的时间,通过完成具有意义的实际项目来测定学生能力。在每个模块上机考试合格后,教育部考试中心会颁发“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证书,考生所达到的水平与应该具备的能力在证书背面进行真实性的记录,为学生以后应聘工作提高了自信,同时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我院自实施NIT考试以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在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得到我院师生的认可。

4 教学改革效果

我院自2008年进行教学改革以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体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同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水平,学生的评教效果十分好,考试通过率90%以上。通过这次改革,不仅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教学通过率。

5 NIT理念下实施教学改革后总结和出现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在实施教学改革后,不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考试改革方面,与传统的教学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计算机“机房”中授课,采取“10+35”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模式以及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些什么。

但是,通过我们学校5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在NIT考证下实施的一系列教学改革中,较难真正地实现让学生主动、积极的、独立的去设计自己的作业。当今90后的高职学生大部分都具有个性突出、自主意识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主动积极学习态度差、自卑感强等特点,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们如何进一步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如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们需要思考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计算机基础教案篇9

1对于案例教学的具体定义

这种教学方法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并且被应用到法学教育方面,目前也因为案例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特性,被欧美一些院校所广泛使用,同时也逐渐将这种教学方法引入到别的学科当中。案例教学法具体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教学目的要求,促进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思考、调查、探讨沟通的一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以及基本原理的理解,这是一种带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具有的理论性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本质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解决生活或者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获得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能力,给以后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案例教学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把理论知识给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我们不难看出建构主义就是计算机基础教学案例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应用要注意的事项

由于案例教学法通常都由感性慢慢转变为理性,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也是将实际例子作为切入点,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此,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好的案例

第一,在进行教学案例选择的时候,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主题,保证案例和教学主题相符合,并且能够充分的将学习章节的所有知识点都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对于案例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案例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第二,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每个学生的基础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案例设计的时候,将其分层次设计,将分为基础任务以及提高任务,在基本任务中需要所有知识点,而提高任务则给一些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做适当的课外延伸,这样让学生学习到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让一部分同学有所提升。

2注意案例的时效性

在21世纪,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目前信息大量的被消费,并且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的迅速,对此,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案例,就必须时刻关注信息的变化,并且从中发现有用的信息,进行案例设计,要保证案例必须和时展的步伐相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案例教学法其本质是围绕着“学”服务的,较为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强调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认知的过程,从而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让其对问题自行进行积极的探索。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落实案例教学法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的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索与分析,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4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在进行案列教学时候,给予学生一定心理准备、情感准备以及知识准备的时间,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当中,要让学生充分的了解阅读案例,并且给予其一定时间思考案例阅读提示的问题,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给予其一定的鼓励,让其克服自卑、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探索,勇于发言,培养其批判精神。

三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中的设计

电子表格、文字处理以及演示文稿制作等等软件,在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都是属于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章节,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在以上章节当中,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案例教学法独有的优势以及特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就将Excel、Word以及PowerPoint当做例子,进行实际的案例设计。

1Microsoft Word―――毕业论文

Microsoft Word是一款由微软公司研发的文字处理软件,能够适用于各个文档的制作,比如:信件、报刊、论文等等方面制作,能够让用户流程的处理文字信息以及数据,并且能够创建出各种各样的图文。目前就我国高校的情况而言,每个学生必须要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所以掌握Microsoft Word这款软件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将毕业论文当成案例来进行设计,因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所以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不仅仅对于对于学生自身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并且对于学校毕业论文管理也有着一定影响。不同的学校对于学生毕业论文的规定也有所不一样。在落实案例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能够拿出已经完成的纸质版毕业论文,交给学生,让其进行传阅,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于毕业论文有一个更加直观认识,然后结合学生传阅的论文,提出学校对于论文的相应规定,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满足规定要求、怎样达到理想效果、具体的操作步骤、完成操作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且在课堂上作出较为规范的演示,然后指导学生上机操作,因为课时的关系,需要明确操作任务,给学生规划出必须做的部分,然后让学生对于各自的作品进行点评以及交流,然后将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总结,经由这样案例教学让学生融入教学情景当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

2Microsoft Excel―――学生成绩统计

Microsoft Excel是基于Microsoft Office的一款组件,由微软公司研发,能够进行数据处理、辅助决策操作以及统计分析,适于用金融、行政以及财税等各个方面,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在高校当中,学生较为关注考试成绩,并且也和考试成绩有较多的接触,教师一般也是使用Microsoft Excel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以及录入,成绩的排名以及分数也常常以Mi- crosoft Excel电子版的形式出来。所以教师能够将学生成绩统计当做基础进行案例设计,把原始的成绩与做出来的成绩同时提供给学生作为参考,让学生明确的知道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要达到的效果,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去思考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步骤,在对Microsoft Word学习的前提下,把学生经由查阅教材完成的操作留给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较为难的操作步骤,最后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对其进行评价,进行交流和讨论。

3PowerPoint―――毕业答辩

PowerPoint是由微软公司研发的文稿演示软件,是一款演示成果以及传输文件信息的演示文稿制作软件。使用PowerPoint可以制作出表格、图片、组织结构图以及音频为一体的文稿。因为演示文稿和大学生毕业答辩是密切相关的。就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说来,学生毕业都会要求其做一个大约十分钟左右的PPT,将毕业答辩作为案例教学,教师可以拿出以前学生制作的优秀PPT,对学生讲解模板的选择、幻灯片包含对象的设置以及设置配色方案等等,借此让学生对于PPT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作为教学方法的补充,能够在教学中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相集合的教学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宋春丽.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8):1963-1964.

[2]向波.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7):194,197.

[3]秦建,邹显春.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5(6): 224-226.

[4]张丽.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95.

[5]陶颖.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8):11-12.

计算机基础教案篇10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案例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传统的教学只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其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案例教学没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办,而是要自己去思考、去创造,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

2.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现在的人都知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应该转化为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灵活运用。计算机的本身是重实践重效益的,学生一味的通过学习书本的死知识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自身的发展有着巨大的障碍。案例教学正是为此而生,为此而发展的。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先学习具体的知识点,最后才进行综合应用,而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特点,可以先展示综合应用效果,让学生真实形象的看到并应用学习成果,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图文混排讲授过程中,先把提前做好的并且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的图文混排案例展示给学生,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及注意力,通过对展示案例的分析、引导、讲解帮助学生对图文混排的基本知识的学习、理解及应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真正掌握只是的目的。例如教师通过教学案例的演示,让学生看到所学习的知识的具体应用,明确“做什么”,以激发学生产生“怎么做”的学习欲望。

2.根据高职学生的需求,计算机基础课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对案例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总结能够进一步的加深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理解,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三、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实施的基础,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寻找合适的案例是比较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在选择案例时教师首先要关注、了解教学的对象,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

例如表格制作教学中可以选择的案例很多,但是选取个人简历为教学案例更加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2.课堂上案例展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展示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案例课堂教学的开始,选择合理的展示方式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在上课伊始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留意学生身边发生的事,通过恰当的提问,引出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对案例开展讨论实践工作。例如在讲表格制作时,了解到学生准备参加寻找兼职工作,我就向学生提问:“寻找兼职工作,你们需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学生告诉我:“需要准备个人简历”。这时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个人简历,展示给学生。

在提出案例后,教师先让学生自由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同一个案例,不同的学生允许提出不同的分析结果和实现方法。有的学生找到的方法比较繁杂但容易理解,有的学生则能发现较为简易的实现途径但难以理解等。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滤除掉案例中次要的细节,发现案例中主要的结构和案例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是进行点拨并引导学生继续进行思考。例如展示了个人简历的案例后,必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地独立思考,大胆地交流研究。对学生的大胆回答及时加以鼓励,即使学生的回答有点偏离正确答案,也不急于评判,让他们自己反省,自我更正,使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了实际应用能力。在实例中掌握表格的一些知识点,学生以后也能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课后讨论总结存在的问题

课后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总结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选一个案例操作完成得较好的来展示,总结案例作品的操作技巧,可以对其他同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总结,使学生对案例问题的论在原有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升华。教师不只是指出哪些方案是可行的,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其依据是什么,从而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更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即便是没有定论也应提出值得大家应该思考的问题,做到每学习一个案例都有收获。

四、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1.国内案例教学资源匮乏

目前我国的案例教学正处于起步阶段,计算机基础的案例还比较的少,虽然现在有些教师已经开始设计和制作计算机基础案例,但是由于缺少专家的指导,案例水平都偏低。

计算机基础教案篇11

案例,是对事件的描述,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老师和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案例教学,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并不单纯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以教学内容的变化为前提条件的。案例教学也并不单纯是一种教授法,它实际上也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自己先前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案例教学甚至不能简单地定位在方法上,它所设计的层面是多样、复杂的,如果教育观念还是固守于传统既定知识,培养一统人才上,案例教学的运用也就显得多余了。

一、传统计算机应用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菜单”式的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分为两类,一种是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主,另一种是以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为主。“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大多采用“基本概念―语法―例题”的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菜单”式的教学更多强调每条命令的独立功能和单个知识点的介绍,这样学生很难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而且听起来特别枯燥,学生兴趣不大。例如,通过Word 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如何插入页眉/页脚和分节符,但对毕业论文的分章节页眉的插入以及论文目录和正文部分的不同页码设置,95%以上的学生却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课时的限制,以计算机基本理论为主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由计算机的抽象概念和术语组成,是多门计算机课程的超级浓缩。教师讲不透,学生也听不懂,考试背标准答案,这样完全背离了本课程的目的。以基本应用为主的教学内容较多的重复了中学的教学内容。学生对于低水平的重复没有兴趣,并且对专业学习帮助不大,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引出了案例教学法来解决问题。

二、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基础的案例教学注重综合性和实用性,是在计算机基本应用上的扩展和提升。案例教学法通过在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两年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爱听,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案例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提出案例

由案例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断促进学生学习,并能激起更高层次的思维,来对案例进行分析。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达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上新课之前教师应该拿出一个制作好的案例,并且要和原文件进行比较,让学生看到他们之间的差距,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word综合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版面设置、插入形状、设置主题、使用项目符号等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制作一个宣传单来把所有的知识点融汇进来,让学生看到制作好的效果,使他们有学习的欲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学到了知识,从而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二)分析案例

一个案例可以看成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又可以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再将任务往下分,直到每个小的分任务可操作或执行为止。在这些分任务中,有些是上课的时候重点强调的,有些是没有讲的知识或技能技巧,这就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案例)的欲望,教师就要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任务情景,通过指导、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尽量不让学生对任务产生太大的畏难情绪。把案例涉及到的小知识点汇总在一起,从而完成整天案例教学。

(三)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案例

在案例的指引下,学生边学边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明确案例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去完成案例,在完成案例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案例达到教学目标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案例,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案例的完成标志着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也能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总结

在高校教学中,一直以来存在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弱的问题。本文提出案例教学法,该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有效。目前青岛飞洋学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已经采用了这种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确实非常有效。学生爱学,而且效果也不错。

计算机基础教案篇12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提供学生相互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以案例来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这种教学方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平台,也提出了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关于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动脑、积极参与讨论,教师从中加以适当引导,来促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将备课变为设计案例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它的质量影响着整个教学效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确定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点,与学生实际设计教案。把传统的总结概括教学内容巧妙的融入到教案中,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案例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的目的。如计算机基础中硬件知识内容相对枯燥,学生没有见过硬件,讲起来比较困难,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将学生直接带到计算机拆装机房,结合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硬件常识,结合实物并通过实际组装一台计算机为案例讲解,学生通过实际拆装,将其对计算机硬件组成有一直观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要具有可行性、真实性,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解决学生的问题,让案例实施起来切实可行。如Word表格设制,设计课程表,这是每位同学都能用到的,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如排版、图片、动态效果,色彩等综合运用时,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贺卡,通过这些实际可行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如Excel中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统计为案例,在每学期考试后学生最关心的就是成绩,我们利用Excel做出全班的成绩表并进行认真分析,要求运用公式算出相关的数值、每位同学的班级名次、各科优秀率及及格率,通过分数评出三好学生等,从而把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处理。

2.课中将讲课变为分组讨论

课堂上将案例展示之后,教师要根据授课进度,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发现和解决本堂课要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通过指导、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讲解。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认识及对问题的见解的机会,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疑问并及时向学生做出解答。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自主创新中提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践应用的切身经验,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及探索者。如在PowerPoint教学中,设计一个“团队的介绍”的幻灯片为案例展示自己本团队的成员,团队口号等相关内容,要求设计中包含幻灯片配包方案、背景、动画、插入队歌及团队成员的相片、团队组织分工,并放映等重要知识点,通过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到了演示文稿的相关知识讲解。使学生更快更好制作出演示文稿,快速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的各种技巧。同时每个幻灯片也可以展示团队的风采,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计算机基础教案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71-01

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在相关任课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案例作为被剖析、分析、研究的对象,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从而得出案例中演绎的结论。学生在案例分析讨论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案例反映的教学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表达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性、积极性,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增进才干大大地缩短了学习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差距,帮助学生理解案例中出现的矛盾两方面的问题,促进学生对各种能问题能全面地分析和反思,启发学生的创造潜能,真正重视得出结果的过程。

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往往注重理论的讲述,在操作技能上着重介绍操作的步骤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样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是相违背。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案例的运用,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思考,去启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高手,而非培养出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在案例分析中,它真正重视的是求出答案的过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问题的能力。

3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

3.1 设计编写案例

设计编写的案例应该反映的是一个具体的问题,要能激发大家的思考,使之成为教师和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蓝本。

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具备了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每个知识点分为教学案例和实训案例两部分。设计一个案例时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已掌握的知识,最好用要来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或现实中经常遇到的例子。同时要注意各知识点的衔接,对于学习后面的内容有指导意义。

3.2 案例教学步骤

(1)讲述案例:确定学习目标和主导问题。让学生对案例有初步的解;

(2)收集信息: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收集、整理相关材料,为解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3)案例分析: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4)案例辩论:解剖问题。让每位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

(5)评估总结:对整个案例分析、辩论的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3.3 组织实施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展示案例,之后学生互相提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归纳总结。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和总结。最好再引申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反思。

4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在使用案例教学中,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4.1 选择设计好案例

要设计出好案例,教师在课前必须化费许多精力,认真扎实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案例题材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是教材中现成的,也可以是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的,还可以借鉴他人的案例。

在设计案例时,应突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以传授理论知识为辅的原则,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案例学习,学生必须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水平。

4.2 灵活使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科学管理、风险投资、法学、医学等教学中案例教学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还是一种尝试。因此,在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使用,合理有效地使用案例教学。教学中既注重理论性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案例教学与其它传统教学方法,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采用不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3 教师在案例教学的作用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原则,教师应从注重教学方面向注重引导方面转化。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是教师必须把握好的问题。在案例教学中,作为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坚持每位同学参与原则,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起引导、启发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