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实用13篇

大学生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篇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女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中的比例逐年上升,中国教育统计网的资料显示,2010年4月女大学生比例达到49%以上,2013年女大学生比例和女研究生比例分别达到51.7%和48.5%。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社会里,女性举步维为艰地走到今天,着实不易。作为有特殊生理和心理的一个学生群体,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与成因

我国在校女大学生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处于青春中期,这是心理发展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变化较激烈的时期,也是心理成长的困惑期。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多种,形成的原因也各不同,根据平时学生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表现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恐惧症

医学上讲的恐惧,是指病人对特定的事物或境遇,产生难以克服的害怕情绪,而且常常伴随焦虑和回避的行为。案例:女大学生王某,平时举止得体,性格开朗,阳光有朝气。一天夜晚,她参加完学校的一场辩论赛,一个人急急忙忙赶回宿舍,那天晚上下着小雨,周围一片寂静,忽然,一个黑影从树后串出,欲对她实施,王某拼命挣扎尖叫,幸好有男生听到过来解救,歹徒急忙逃走。从此以后,一到晚上她便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痛不堪言,这就是典型的恐惧症。

(二)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记忆、思维、情感、意向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各种强迫现象的心理症。其特点是病人对某种观念、情感、意向或行为经常反复出现,明知不合理却不能控制的情况。案例:女生刘某,为人谨慎,从小家教颇严,很具传统文化意识。因为小时候一次偷拿父母的零花钱,受到了父母严厉地惩罚,之后心理一直有阴影,非常压抑。进入大学后因为心情压抑,想找一种方式排解,于是试着偷拿同学的东西,一次、两次后觉得非常刺激,心情得到了释放,慢慢发展到经常性地偷拿同学的东西,而且明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但就是控制不住。

(三)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症,在大学生中考试忧虑症占有一定的比例。焦虑症伴有恐慌、运动不安、身体不舒服等感觉。案例:一女生,学习成绩优异,上进心强,一次考试中涂错了答题卡,时间不够,顿时心情紧张,手脚冰凉,手不停的发抖,导致答题卡没有涂改完,考试成绩很差,从此一到考期便焦虑紧张。^度焦虑会影响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

(四)妄想症

妄想是思维变态的一种主要表现,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它虽不符合患者所受的教育程度,但病人对此坚信不疑,无法说服,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案例:某女生,五官端正,身材高挑,思维敏捷。在宿舍和班级里经常希望同学们能关注她,走在校园里,总觉得身后有男生跟着她,周围的同学都看着她,走在街上也觉得旁人用异样的目光看她,对她品头论足,时常觉得自己是被关注的焦点。妄想症患者有偏执性格基础,要尽早治疗,否则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与人际交往。

(五)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压制自己情感为突出表现的心理疾病。这种突出的抑郁情感,主要表现为悲伤、绝望、孤独、自卑和自责等,患者看一切总是灰暗的。尤其是自尊心较强的女生,遇到困难和挫折后会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得抑郁症。抑郁症也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紧张的后果。案例:某女生,性格内向,多愁善感,自尊心强,成绩较好。一次考试,因各种原因没有正常发挥,成绩很不理想,因此心情郁闷,愁容满面,终日黯然神伤,并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再次测试成绩仍不理想,于是更加内向、孤僻,不与人说话,人际关系紧张,常常以泪洗面,长吁短叹。

二、解决对策

如何对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合理的矫治和科学的教育,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学生工作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虽然某些药物疗法能见一定疗效,但心理治疗才是除根之妙方。通过实践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解决高校女生心理问题:

(一)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的任务是教会患者模仿某些应对方式,指导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者培养更为良好的应变能力。心理咨询遵循以下原则:相互信任,咨询者和患者以平等的身份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谈话;耐心倾听,咨询工作者要耐心倾听咨询者的陈述,使咨询者产生信任,咨询者耐心听取指导;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审慎解答,咨询工作者要循循善诱,斟酌解答;维护隐私权,咨询工作者要尊重患者的隐私,这将影响到今后工作的开展。

(二)谈心谈话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以一对一开展心理辅导谈话,一次效果不行,多次谈,学生遇到想不通的问题时从多方面进行开导,从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安全避风港,当她无助的时候总有人在她身后,让她的内心能保持平静。通过谈心谈话、关心帮助,得到学生的信任,师生成为知心朋友,这样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开展心理活动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对于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可以开展各种心理讲座,经常请心理专家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专家的话往往带有权威性,很多同学不愿听家长同学的意见,但愿意接受专家的指导。女生心理健康活动,侧重点应在学生方面。活动可以让同学们分散注意力,感受氛围,同学之间增进了解,促进交流,这对于害羞、内向的女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效果。

(四)家长配合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很多是由于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或在小时候有某种经历,到一定的时候发展到心理的不正常,因此家长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每当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时,首先要与家长联系,将情况告之,并与家长共同商量治疗方案。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在于家庭因素,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须心药医,家人耐心的开导和宽慰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有多种,这要求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给她们情感方面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培养她们敢于面对现实、经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态度,认真而冷静地分析对待,她们的内心必将充满阳光。

[参考文献]

[1]新浪教育:http://.cn/kaoyan/2013 -10-28/1125399511.shtml.

[2]恐惧症专题.中国精神健康网:http://ch .

[3]强迫症专题.中国精神健康网:http://ch .

大学生心理问题篇2

1.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1现状

最近,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过激、犯罪行为频频见于报刊,如刘海洋伤熊案、马晓明杀亲案,还有马加爵杀害同学案等等,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普遍性、严重性的特点。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他们的精神行为阳性检出率约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频出现的呢?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一些原因:

1.2产生的原因

1.2.1家庭方面的影响

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家长片面重视对子女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对子女其他方面,特别是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养方式上,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对他们在生活上非常溺爱,有求必应,但对他们的升学、成才期望过高,。其结果是这些学生除了会读书外,其他什么都不会,高分低能。一方面养成了他们任性、依赖、骄横的心理,缺乏集体合作精神,适应能力差,社会交际能力弱。进入大学后,失去了父母的照顾和安排,他们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又不懂得如何与同学相处。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使他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们面对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目光,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常常恐慌、焦虑、内疚,惟恐考试成绩不好,不能成才而无颜面对父母,甚至有些学生因此产生了畏学、厌学和逃学的心理。

家庭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也很大,从幸福和谐的家庭里出来的学生,一般都性格开朗、乐观大方;而从单亲家庭,或父母不和等不幸家庭出来的学生一般显得敏感、寡言、冷漠、孤僻,心理上存在着阴影。因为父母往往将生活的不满和愤恨转化为一种观念加诸到子女身上,使孩子产生多疑的性格,否定他人的行为。这种学生往往好走极端,一旦遇上挫折,甚至会仇视社会。

家境贫困也是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其中更有5%――7%是特困生,这些人在极其贫困的物质条件下求学。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际交往成本上升,也使校园中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因素阻碍了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同学的必要的交往,使他们变得孤僻;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面对同学优裕的生活条件时,感到了强烈的自卑,与同学相处变得特别敏感,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有的学生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而不得不退学,还有的学生因此而心理扭曲走上犯罪的道路。马加爵杀人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贫困导致他产生强烈的自卑,与同学格格不入,进而心理扭曲仇视同学而引起的。

1.2.2学校生活方面

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进行角色转换与适应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心理落差太大。其次是新生在大学中只是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被众人所关注完全不同,失去鲜花和掌声的他们会感到失落,这也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大学教育采用的是一种与中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在中学里学生主要是被管理者,所有的时间基本上都有老师和家长来安排。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活有自治性的特点,它要求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可是许多“被管惯了”的学生,面对这样的“自由”,反而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大学生迷恋上了上网,想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获得心理满足,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湎于虚拟世界。其结果是自我封闭,与现实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对网络产生精神依赖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这样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

这一阶段过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始集中到人际交往、学习与能力培养、情感与恋爱、择业等问题上。首先在人际交往上,许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得交往的技巧与原则,由于交际困难,导致他们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其次在恋爱上,开放的校园使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论文格式。第三在学习上,一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成绩一落千丈,学习压力过大导致了疾病的产生。第四是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在校大学生带来新的压力。近年来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大学生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情绪,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作为专科院校学生还存在这样一种状况。专科院校的许多学生是高考的失败者,他们因为考试失利,被迫选择专科,许多学生的专业也都是调配的。原本上专科心理就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而且所学专业又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和痛苦之中,既对目前所处的现状有极大的不甘,又想在新的环境中重新振作,可是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感觉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成绩不理想,精神过度紧张,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专科院校的学生对前途比本科生更多了一份危机感。学历上的差距使他们对就业前景感到渺茫,为了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他们参加五花八门的证书考试,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这极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

从校方来看,多年来高校以“学科本位”为主题的专业教育模式,过于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许多学生往往专业知识扎实而个性心理不太健康。同时,不少高校只把“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当作可选可不选的一门选修课来开设,不够重视,尽管许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工作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不愿去心理咨询中心解决,参与咨询的教师也并非是专家型的,难于对症下药。

1.2.3社会方面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容易诱发大学生心理障碍。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历史特别长的国家,封建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的小农经济,形成了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对个性心理少有关爱和研究。这种“内向型”性格,固然有其优点,但也极易诱发心理疾患。社会上又对心理问题有错误的看法,讳疾忌医,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文明涌入我国,网络时代到来,这些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给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极大的冲击。导致主体的、核心的价值信仰发生危机,社会伦理价值重新构建,社会道德评价出现真空。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大学生对传统的社会伦理道德标准的认同度普遍降低,道德评价出现混乱。知识经济的到来、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大学生面对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感到彷徨,在拼命拿各种证书时,却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命运。人们很难对什么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从而使人产生不安和焦虑。作为大学生,学生听到的多是社会的期望之词,许多学生对自身在社会位置的定位极高,然而一接触社会后,困难重重的求职之路,让部分大学生感到了强烈的苦恼和自卑,巨大的心理落差也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出现在高年级身上,特别是毕业班学生身上。

2.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是一种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不仅仅体现在生理方面,还表现在心理上,要使专科生要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从家庭方面来说,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家长在这一阶段应多了解学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与子女进行交流,为他们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并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有可能的话,家长还应学习一些新的教育理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其次,在学校方面,针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应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一,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在引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因此高校应加强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论文格式。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只是心理老师的工作,心理学教育应融入整个学校的管理和教育的方方面面。所有教师应随时留意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特别是后勤服务队伍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因他们的家境不同而区别对待。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的开展。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碰到的只是些寻常的心理问题,对寻常的心理问题预防效果远胜于“亡羊补牢”。学校应加大对心理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再次,从社会方面来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更新认识。过去,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原因,我们对人的个性心理品质问题关注、研究不够。这种现象要求得转变,关键是要转变人民的观念和意识,为此,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都是一个人的“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对待有心理疾患的人,社会要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关爱,不可歧视他们、嘲弄他们。也就是说,对待心理问题和心理疾患者,要有一颗平常心。同时,社会应加快新的道德观的建设,摈弃金钱价值观,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正确的以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来衡量人的价值的观念。

最后,作为学生个人,应加强心理素质的自我训练,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提高自己面对挫折的能力。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学会心理调适,有了心理疾患就象身体不适一样,应该及时去就医以求得咨询、疏导,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增加人际交往,以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

参 考 文 献

1.王泽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6卷5期

2.廖日文,思想道德修养,浙江教育出版社

大学生心理问题篇3

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恰当的接纳自我;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培养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正确认识环境,并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

有研究表明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就大学生而言,其主要诱因有以下几点:

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学习的压力,但长期处于高度学习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目前,我校在校生中约15%是贫困生,其中4%—6%是特困生。调查表明,45%以上的贫困生认为自己承受着巨大的学习、生活压力,造成较大的心理困扰,而且不懂得如何缓解。

情感困惑和危机。情感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众多个案表明,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有人因此走向极端。

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独生子女群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的主体,长期以来对他们教育不当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又一诱因。专家指出,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心理疾病,甚至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

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该情况频频出现在大一新生中,这种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

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宿舍里面不吭气,互联网上诉衷肠。”这些顺口溜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现代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懂如何与人沟通,缺乏交往的技巧。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有的同学为交际而交际,随波逐流。

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比如不当的教育方式、单亲家庭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

教育部调查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已经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50%左右,我校也存在此种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但与大学生自身缺乏心理健康常识有关,也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急速转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最易受“心理断乳期”困扰。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位心理学家近期在上海、北京、广州完成的大规模心理症状自评查测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着重体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焦虑、恐惧等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来自外地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比内地生差。调查报告认为,大学新生离开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极易处于心理应急状态,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相对较多,反应出来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3.1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我校在新生心理状况调查中发现,23%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进入大学后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认识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我。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指出,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调查还发现45%的新生特别关注周围人给予的评价,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3.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调查中有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教师总是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跨入大学校园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部分学生还发觉身处高手如云的新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失落感由然而生;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有些学生感觉突然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3.3人际交往困难。调查中35%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引起孤独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譬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害怕与人沟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些学生经常处于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4.大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4.1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关怀和教育。学校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为新生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对于一个新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帮助。新生入学后,可以通过报告、座谈会等活动,向学生讲述大学与中学的不同之处,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心理预测力。带领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生活,组织有意义的集体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波动的同学,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给予集体的温暖。

4.2开展多种形式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做好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学生掌握咨询的途径和方式。如果新生了解了心理咨询的作用,他们可以主动去心理咨询,在辅导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可以较快地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新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开设心理选修课,举办心理讲座、心理沙龙,出版心理健康读物等。

4.3拓宽思路、发挥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

过去的教育渠道主要是由学校到学院再到班级。由于学分制的推广和公寓制的实行以及不及格率的产生,大学生的班集体观念淡化,责任心不强,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加强新生的心理,必须拓宽思路,开辟新的渠道,充分发挥中立渠道、平行渠道、科研渠道等横向渠道的育人功能,使新生能够多参与有益的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中,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让新生了解大学集体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引导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问题篇4

XU Min

School of Psychology,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Jiangxi 330027, China

【Abstract】The increase in a variety of sexual health problems caused by sexual behaviors of college students brings great pressure for college students’ study and lif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ex psychology, sexual behavior researches mainly center on features of sex psychology development and sex health education .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problems found in college students’ sexual behaviors and the main cause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rovide proper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to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different sexual behavioral problem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exual behavior;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1 大学生的问题的现状

大学生问题不仅仅是指,即凡是可以带来性愉悦、获得性、引起、达到性满足的行为都是[1]。在此介绍主要的几种大学生问题。

1.1 性

当个体的性冲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个体要用某种适当的行为来满足这冲动,从而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有三种形式:性幻想、性梦、性。它们是青春期性成熟后出现的正常的心理、生理现象,在青年中普遍存在。其中性是最主要的形式,性是青春期成熟的一种生理表现,大学生是处于性生理已经成熟,性心理慢慢趋向成熟的阶段。性可以缓解性冲动,满足。大学生性具有目的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即不需要指导和督促[2]。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许多学生出现性梦、性幻想、性冲动和性后,马上觉得自己变得很下流、肮脏,不是好孩子,充满罪恶感、内疚感。

1.2 婚前

是指未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发生行为[3]。现在婚前发生率在大学生中呈现不断的上升趋势。现在大学生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只要双方自愿就可以发生,不存在道德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要双方相爱就可以发生;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对婚前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是不道德的;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那是个人自由,不应予以干涉[4]。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婚前看作是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1.3 大学生边缘

边缘的范围比较广泛一些,边缘是指两性之间由于性吸引而产生的一系列亲昵的,如男女紧紧的拥抱、接吻、相互抚摸等,即男女之间除了以外的所有两性互动行为,是的早期阶段[2]。

2 大学生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一个原因导致而成的,而是随着时间由多个因素慢慢的造成大学生出现问题。首先从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性开放等文化思想渗入了中国;紧跟着大学准许到合法年龄大学生可以结婚,并且可以合法生育;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封建思想的束缚,在中国的传统中,性似乎一直都是难以启齿的东西,学校和家长没有对教育指导有足够的认识,一般认为是一种本能,不需要去教就会的观念等因素造成大学生的问题产生。

3 大学生问题的心理辅导

3.1 对性行为的心理辅导

首先要对性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性是青春期成熟的一种生理表现,适度的行为是健康的、有益的、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因为大学生的性生理成熟,会产生和性冲动,但又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习俗、道德等制约,所以通过的方式可以释放自身的能量,平衡性冲动,使得到暂时的替代性的满足。性的危害并不在于本身,而是之后出现的担忧、内疚感、负罪感、耻辱感,这样的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容易引起生理、心理紊乱,随之会出现一系列的心身反应:记忆力下降、反应慢、自卑等,从而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虽然性无严重的危害,但并不代表可以过度。如果行为过度,会引起大脑高级神经功能和性神经反射的紊乱,从而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性既不能过分压抑,也不能毫无节制,应加强自我调节,减少性刺激,或是通过别的方式来宣泄、转移、升华[5]。

3.2 对婚前的心理辅导

现在高校大学生到合法的结婚年龄可以结婚,但人类的具有社会性,涉及到道德和伦理,与社会有着深刻的多元的行为,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制约。大学生对婚前开始慢慢地默认,但很多大学生还是处在传统的性道德观念与现代性观念的矛盾与冲突之中。

虽然很多男生在面对结婚时,说不是很在乎对方是不是处女,只要相爱就可以,但传统的思想和观念依然存在,嘴上说不在乎,可心里还是有些在乎。如果婚前导致了怀孕,双方都要承受很多烦恼,且带给女生的伤害远远要大于男生。

大学生要学会三思而后行,要考虑清楚,不要冲动也不要感情用事;学会自爱自重,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不要只顾眼前的快乐和享受,不顾以后;保存爱情的那份神秘感,也会在婚后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加强责任感,在产生前,应对他人有极大的道德责任感,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别人负责,只有这样才会有牢固的真正的爱情。随着社会的发展,我感觉在婚前问题上不应该禁止也不应该提倡。

3.3 对边缘的心理辅导

一些大学生不分场合、时间、地点就拥抱接吻表达爱意,会影响到别人,也有失大学生的素养。大学生恋爱是单纯、简单、美丽的,恋爱也应具备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方式;要注意言行,不要影响到他人也不要把自己的那份美丽的感情随便拿到公共场所表现,学会把那份真诚、真爱好好的保护和珍藏。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曾说过:“许多青年人的轻率放荡行为使我不安,一个人把应当藏在内心深处的、隐秘的、不可侵犯的感情拿出来示众,是一种愚蠢的行为。”[6]

4 大学生性心理辅导

4.1 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从生物学角度看,性可以使人类繁衍下去,保证了人类的永恒生存;另一方面,也可使人获得性和。性不是可耻见不得人的,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无论性禁欲还是性放纵都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所以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和性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4.2 加强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教育

性知识、性道德的教育不仅仅是单个学校或家长的任务,而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应从对性采取回避、不加以教育的观点转向为主动,以预防为主的模式。

学校开设一些专题报告、讲座、选修课,讲述性科学知识,如性器官结构与功能、月经、遗精等,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使他们对性有正确的认识,会减少不正确的途径。这样不仅仅做了性知识的教育,而且也做到性知识的宣传。

家庭也要对性教育问题有足够的重视,首先家长要对性有正确的认识了解,不要老是遮遮掩掩的,有时候你越是掩盖越会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尽早进行性教育,就会揭掉性的神秘感,从小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性教育是性心理咨询中的关键,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学校和家庭、社会正确教育和引导,消除大学生错误的性观念,使他们对性生理、性心理、问题有全面的了解。

4.3 心理辅导中心要有专业的老师

现在大学都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但专业的性健康教育老师或性咨询师很少。因为大学生性心理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在趋向成熟这个阶段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性心理问题如性困扰、性焦虑或问题,这样性心理咨询师就可以根据不同性问题,进行性心理疏导并采用针对性的指导和专业性处理,可以协助大学生健康地渡过性心理趋向成熟这一时期。

参考文献

1 金西.金西报告-人类男性[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46.

2 梁德友.论当代大学生性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12-13.

3 刘达临.20世纪中国性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365.

4 曹忠义.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特点分析及性教育对策研究[J].天中学刊,2008,(6):138-140.

大学生心理问题篇5
大学生心理问题篇6

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 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各年级程度不同,对压力的反应也不同。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大多数学生对就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比如,有一些学生就说:“非北京、上海、深圳不去。”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光短浅,看不到发展。一些大学生只关注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功利化,带有色眼镜。一些毕业生同学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3.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力求安稳。忽视发展空间。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5.对职业意义认识不当。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四)就业人格缺陷

1.对自己的认识不够

具体来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两个突出表现就是盲目从众与依赖。

2.对就业挫折承受力差

这种承受能力与心理素质有关,也与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积累有关,如果从大一就开始对就业有个全面的认识,有所准备的话,就不会害怕突然的竞争环境。另外也需要在毕业前进行实践锻炼。不少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

3.自卑与自大

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自己能力不行等等。自卑的反面是自大,而且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

4.偏执与人际交往障碍

有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有的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紧张,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自己,甚至连面试也不敢去,还有的在求职中不会察言观色,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懂人际交往的礼貌礼仪,如有位大学生在面试结束时,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拿给他一支烟,他不仅当即拒绝还气愤地说:“我从来都没有这种恶习!”

(五)就业心态问题

1.过度焦虑与急躁

但一些大学生的焦虑过了头,成天都充满了各种不必要的担心以及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不宁、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行为上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常常心急如焚、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心理困扰。

2.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心理

有些大学生表现得非常消极,平时也不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了就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等下去,满意时也不主动争取,另外有些大学生自恃条件很好,但在择业时却常常要么碰壁要么找到的工作不满意,于是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成天闷闷不乐、怨天尤人。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要有思想基础。从进校起就要开始培养自己的就业观念,经过了一年级的适应期,了解自我之后,就要在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在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到四年级就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作为老师,在学生遇到就业心理困扰的时候,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

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很多同学在上了大学之后就安逸了,只会应付考试,对市场情况,就业情况不去关注,变得信息闭塞,比较麻木。如果这样下去,到毕业的时候必然会手忙脚乱,“临时抱佛脚”的结果很容易造成就业不理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们应该从入学之初就有所准备,认真学好专业知识,时刻关注社会动态,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在招聘会上大展拳脚,在校期间做好正确的职业规划,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在上战场之前,一定要提前擦亮自己的那把“枪”。

(二)脚踏实地,不做飞人

在选择就业,面对用人单位时,一定要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很多同学在面对用人单位时,对工作地点,工资薪酬都有过高的期盼。当然,对工作环境和薪金待遇有一个自我期待值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能妄自尊大,“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非京、沪、广、浙不去”、“就业不如创业”。

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辨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例如,一味想去外资大企业发展的同学,应当看到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与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外企;非东部沿海城市不去的同学也应该认识到,南方经济发达的城市必然存在激烈的竞争,在选择去那里就业的时候,先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去适应紧张的生活的节奏,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看到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的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有明确的目标,自主创业自然值得鼓励,但是创业要建立在对市场行情,对经济规律都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启动资金,不能盲目创业,只为自己当老板。

虽然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任何一个将军都是从士兵做起的。不能好高骛远,只想捡轻松的做,要认识到,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必须经过基层的锻炼才能历练成一块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定要踏踏实实地从最基础的做起。

(三)学会独立,看清自己

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考大学、报志愿、再到选择职业、找工作,这一步步都靠着家长做主,尤其是部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毕业生,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依赖思想完全占上风,认为单凭关系就可以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从而忽略个人努力,完全寄希望于家人。甚至有些同学,自己找到了工作,却认为家长联系的那份工作更好,从而放弃自己努力找到的工作,跟用人单位毁约。

在面对就业、择业时,首先要肯定自我价值,对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进行深刻的研讨,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知己知彼后,在充分调研分析后再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四)谦虚是做人之本

作为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要过多地在意眼前的得失,过分重视用人单位所给的薪酬,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每一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许,目前的待遇不十分理想,岗位不十分称心,但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上级的信任,得到上司的重用。

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要学会用一个谦逊的态度,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只有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充分的准备是就业、从业的先决条件;出色能力是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谦逊的态度是就业、从业的制胜法宝。

只有从自身做起,平时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真正把就业就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另外,还要教给学生正确面对就业,要他们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必要的时候要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就业的问题并不是大三大四学生的问题,而是应该从大一新生就应该抓起来,只有从新入学的时候就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才可以让他们更有目的性,更有计划性的充实的过好大学生活,因此,必须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通过师长的指导作用和不懈努力才能把握好学生的就业心理,为学生更好地谋福利。

大学生心理问题篇7

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发展”最为重要的关键时期之一,是大学生的心理志向成熟,人格趋于完善和稳定,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的心理具有快速度、复杂、多变、不稳定等不易把握的特点。大学生对各种需求呈现不断增长趋势,而且不断产生新的含义,当内在的心理支持和这种需求,以及理想与现实出现很大的距离,出现不平衡时,这种心理落差的产生就会引发心理问题,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任何心理问题都有其诱发的原因,要想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首先必须搞清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不同成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信仰上的困惑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着传统的价值观念,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也使人们在观念上发生了变化。一些大学生在个人理想、信仰方面产生了困惑。这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板报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同时结合党、团活动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对专业缺乏兴趣和学习上的压力

由于当前高校在专业选择上有一定的限制,有些大学生入学后,不一定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学习上缺乏动力,加之大多学校采用学分制,学生学习负担仍然较重,除了完成必修学业之外,还参加各种形式的等级和资格考试,使得部分学生由于身心疲惫导致心理疲劳。有的大学生入学后在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很不适应,学习压力比较大,由此产生心理问题。这需要学校一方面要重视在专业选择、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方面的改革、创新工作,另一方面要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引导学生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解决好学习上实际存在的问题。

三、经济困难

有的大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和城市父母下岗的大学生,其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父母无法满足他们在校期间的学费、生活费开支,自己在校期间又没有及时争取到助学贷款,生活压力较大,导致产生心理问题。这需要学校格外关注特困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情况,结合发放特困补助和安排勤工俭学岗位的方式,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给予资助,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四、家庭变故

有的大学生父母感情不和,纠纷迭起,自己也卷入了家庭矛盾的漩涡,并为此而苦恼;有的从小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生活在“单亲家庭”中,长期缺乏父爱或母爱,内心苦闷,但又只能把苦闷压在心底,久而久之,产生心理问题。这需要学校通过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建立有效的“家、校互访机制”,及时与学生主要家庭成员保持联系和沟通,切实关心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践问题。

五、生理疾病和突发事件

有的大学生患有慢性生理疾病,久治不愈,忧心忡忡;有的脸上有疤,走路时总是不敢抬头;有的男生个子太矮小;有的女生体态太胖;有的在学习期间家庭突然遭受不幸,如父母一方猝逝或遇到各种灾害等;有的突然患重病,不得不休学;有的假期在外打工被骗;有的女生突然遭到歹徒;这些因素,也会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这需要学校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和法律维权教育,引导他们敢于面对一切,正确看到自己缺陷和优点,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体系,树立对人生的信心。

六、人际关系不良、行为表现太差

有些大学生由于自我评价不恰当,或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骄傲自满,或极度自卑、畏缩不前、性格孤僻,因而无法与他人和谐融洽地相处,造成人际关系极度紧张,为此而苦恼不堪;有些大学生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根本不放在眼里,组织、纪律观念淡薄,上课经常迟到、早退甚至旷课;有的考试作弊,考试多门功课不及格;有的恋爱越轨、行凶盗窃,因而受到了学校的警告、留级、留校察看等处分;有的男生吸烟、酗酒,有的大学生虚荣心太强,在吃、穿、用上过分追求“高档化”,致使经济上难以承受,带来了极大的心理烦恼和困惑。这需要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上加大力度,创新管理观念,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七、爱情受挫

大学校园恋情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情感问题是诱发心理挫折的导火索之一。这反应了一个不能不重视的现实,大学校园情感问题己经泛化,必需要有良好可行的针对性措施,进行疏通、引导和科学理顺。大学生情感问题也连带出性问题,目前大学生性问题普遍存在三方面表现:一方面是过于保守,这部分大学生所占比率不高。他们不仅在性问题上保守,而且在对待情感问题上也不从众。这部分学生往往学习较好,用心专一,性格偏内向者居多,其中不乏自我感觉不良、情感不自信者。因为保守,思想意识并不放松,心灵深处过于压抑,其中不乏自卑者。由于不自信,也相应地影响了人际交往,一定程度上造成心理亚健康或心理障碍。若遇某些挫折打击或突发事件,极易发生心理危机。另一方面是过于开放,这部分学生的比例也不高,性格外向者偏多。由于受媒体、网络、西方性解放思潮及校园周边不良环境(如租房、日租、小时租等)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发生甚至同居;这部分学生学习不是很刻苦,且往往缺少远大目标,注重及时行乐,把主要精力放在异性上,消磨人生。再一方面是居中型,不开放,也不保守,这部分人占学生的大多数。他们在爱情到来时不拒绝,看中某一位也敢追;学习上知道努力进取,有理想目标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情感问题认真而慎重,但是,在面对失恋等情感挫折时,不同性格取向的人心理行为表现和承受挫折打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外向性格的人挫折感轻或无无妨大碍,而内向性格的人往往挫折感较强或重,产生心灵创伤时,严重者甚至发生心理危机。

大学生心理问题篇8

一、生活适应不良

刚入学的大学生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环境的改变,由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等的不同,容易使他们在气候、语言、饮食等方面出现适应不良的反应,居住的宿舍环境也是新生需要适应的方面之一。尽管各高校都在尽力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目前总体上依然难以和学生的家庭居住环境相媲美,居住小环境的落差也常使许多大学新生感到苦恼。另外,习惯于家长和教师“全方位照顾”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也多出现适应问题。

二、学习适应不良

1.学习目的、内容、方法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进入大学后,学生的主要学习指向由高考变成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自我发展与成才,具体目标开始出现多元化、个性化,不同的发展规划产生了不同的学习目标,产生了不同的学习侧重点。如果不能及时明确自我的学习目的,常易导致盲目、从众、碌碌无为,降低自我价值感。大学阶段,课程门数骤增,且围绕专业方向课程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学习内容的增加、时间和精力的有限要求学生们具备更高的自我选择能力。如果不区分主次,极有可能使精力分散,门门课程都难如人意。 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为主动、自学式。大学课堂教学容量大,进度快,课后教师的监督作用明显减弱,学生自我管理空间加大。学生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活动,以自学、理解为主。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而跟不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开始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2.学习压力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压力骤减,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过上轻松惬意的生活,实际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当他们学习落后时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及自我否定情绪。(2)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丧失了中学时的学业优越感,备感压力剧增,上进心越强的学生心理压力越大。

3.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在进入大学之前,每个学生都会对大学生活充满各种各样的美好想象,想象和事实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当这种差距太大,就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挫败感,觉得大学也不过如此,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另外,高考后总会有一些学生因各种原因而进入一所自己不太中意的学校、不太满意的专业,加上对

学校、专业的不了解,这使得他们在入学后存在一种“不得志”的心理,在学习中难以打起精神。

三、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首先,是师生交往的明显淡化。高中阶段,教师与学生接触密切,学生习惯于对依赖和顺从教师。在大学里,教师主要扮演督导的角色,学生主要依靠自我管理,这让一些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学生不知所措。还有另一类学生,进入大学后自我管理过于宽松,拒绝教师的建议与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过于随意化,凭兴趣或一时的感觉决定学习与否和学习内容,忽视知识整体性,使得知识结构不合理,基础不牢固,学业发展难以达到既定目标。

其次,是同学关系互动频繁。由于住宿制,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由家庭转移到了集体宿舍,同学之间朝夕相对,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就显得异常重要。有许多大学新生因与其他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而倍感痛苦。导致同学之间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五个:

一是,大学新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原来各自的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当突然被限定在一个共同的空间内生活时难免发生摩擦冲突。

二是,初到陌生的环境,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使得同学之间的交往更加谨慎。加上远离父母本来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产生抑郁和焦虑。

三是,一方面学生的价值观存在差异,有的人看重能力,有的人看重品行……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较强,在遇到实际问题时都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坚持自己的立场,所以当观点立场出现差异时也容易导致人际关系不良。

四是,能够上大学的都是天之骄子,这样的人聚在一起,谁都不服别人或者害怕落后于别人,过分强烈的竞争意识也难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是,个性问题。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与人沟通思想感情的基本技巧,他们经常处于一种想与人交往而又害怕与人交往的矛盾之中,产生孤独、抑郁或自卑的情绪体验。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过分求全,处处忍让,一味迁就别人,内心十分压抑。再有一类学生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举止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在群体中极易遭到排斥和孤立。

四、我校心理健康机构对新生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1.提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强,涉及专门的理论和技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引进专业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三是对在一线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甄别问题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兼职人员的作用。

2.搭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1)新生入学以后,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以及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

(2)在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如学习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等,让学生对即将面临的变化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系统讲解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训练,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4)开设心理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对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生集中进行心理辅导。

(5)通过广播、报纸、网络以及心理健康社团,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强化心理咨询功能,提高心理咨询质量,开通面谈、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心理咨询渠道,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心理问题,有效应对突发的心理危机事件。

(7)通过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在院系、班级中培养心理联络员,组建心理健康社团,多与大一新生沟通、交流,在经验上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怀,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力量。

作为辅导员,在新同学入学之际,应该特别关注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接下来的三年大学中有比较充实和美好的生活。开学第一堂课就把心理健康辅导作为首要任务,关心到每个学生,对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对其进行单独谈话,解决其心理负担问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有心理健康了,才能用明亮的眼睛来看待大学中的美好生活,所以,心理的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学开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瑾,张剑.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的介入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3(1)

大学生心理问题篇9

真正的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与此同时,我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我们不可避免的想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偏差。特别是我们大学生,可塑性很强又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判断依据

心理健康水平的评定依据,通常参照四个方面:首先,经验标准,即当事人按照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研究者凭自己的经验对当事人心理健康进行评定;其次,社会适应标准,以社会大多数人常态为参照标准,观察当事人是否适应常态而进行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第三,统计学标准,依据对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测量取得一个常模,把当事人的心理与常模进行比较;第四,自身行为标准,每个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及正常标准。

2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对自身的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2.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成因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生活适应问题,学业问题,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人格与性教育问题,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层面、教育层面、家庭层面、自身层面等。

4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一方面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短处;既要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另一方面要悦纳自己,优点长处、缺点短处都要接受,一个人的长相、出生是无法选择的,只有悦纳自己,才是最实际明智的态度。

成功与失败不能简单归因。主观努力、个人能力强、机遇好、有外界力量相助、任务容易是获得成功的有利条件;而机遇不好、任务难度大、主观不努力、能力欠缺是造成失败的因素。要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扩大“视野”,既要看到自身因素,又要看到外部因素;既要看到客观条件,又要分析主观努力程度,从而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相应的调整。

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因此,大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对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问题篇10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心理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树立自己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波折,大学给了他们一片开阔的天地,同时也让他们经历了许多未曾遇到过的问题。虽然具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并不是很多,但是它给这些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有的甚至是毁掉了学生的一生,毁了家长全部的期盼。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个问题,我们所挽救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学生,而是一个家庭!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亟待解决的迫切性,我们首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某高校大三学生王某经常跟同学说别人在议论他,说他坏话。在图书馆上自习时也总是觉得有人骂他,说他坏话。当辅导员得知该情况后通过与他周围的同学及其家长的沟通发现,该学生是准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据他父母介绍说他高中成绩优异,而高考成绩不太理想,进校时就不是很乐意。他的表哥表姐都是上的名牌大学,现在也都上了不错的研究生。因此他的心理压力较大,总担心自己考不好。当辅导员把他的情况告诉他的父母以后,他的父母并不相信这样的事实也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一天晚上他不幸从6层楼的窗户上跳了下来,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案例2:某高校大三学生杨某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不愿意跟周围的同学交流。如果有人跟他说话,他会简短的回复一下。因为与寝室同学闹矛盾,杨某一个人独住一个宿舍,有一次他在宿舍卫生间烧纸,烧得整层楼都烟雾弥漫。为了防止他造成进一步的破坏,也为其他同学的安全着想,学校立即联系家长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医生了解病情之后说他情感淡漠,是自闭症的一种表现,如不立即治疗的话情况会更糟。他的父亲在送他到医院的途中不禁老泪纵横。

以上两个案例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宠儿,天之骄子。习惯了父母的呵护,亲友的赞叹。当他们进入大学校园之后,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亲自动手,没有了家长的护佑,亲友的宠溺。当他们遇到一些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时,他们害怕了,迷茫了。这个时候对于他们来说,正确的指导以及自我调节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如果他们没有这些,他们将很有可能陷入到更大的困境中去,甚至无力挽回。这将给那些含辛茹苦养育他们的父母带来无尽的痛苦,让他们的希望在顷刻间灰飞烟灭。

要想杜绝心理危机是不可能的,但是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及早治疗是完全可以降低心理危机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认识心理危机,只有在对心理危机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正确的方法来解决危机。心理危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境遇性危机主要是指当出现突发的或者罕见的悲剧性事件时,当事人对其无法预测和控制从而在精神上无法承受的危机。第二种是成长性危机。对大学生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同时也背负着父母的期望,都有超越他人的欲望。但这种竞争事实上是比较激烈的,有的学生在无法达到自己的目标或者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结果差强人意时会产生许多悲观情绪,甚至不愿与人交流。第三种是现实存在性危机。这种危机主要是指由大学生自身的人生理想、远大目标和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考虑等内部压力而导致的冲突,焦虑和精神紧张。第四种是病理性心理危机。它是指由神经症所导致的心理危机的发生,比如抑郁、焦虑、紧张等。也有些是由行为异常引发的危机,比如品行障碍、违纪犯罪等。

如果心理危机没有得到正确的处理和纠正将产生严重的后果。一般来说,心理危机会导致四种结果:第一种,当事人通过该危机学会了处理困境的新方法,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提高。第二种,当事人勉强度过该危机,但当事人会产生心理阴影,形成偏见,对类似的事情产生抵触情绪。第三种,当事人未能度过危机,长期陷入危机感之中,惶惶不安导致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第四种,当事人因承受不了该突发事件的影响而产生自杀心理,走向极端。

第二,了解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原因,大学生处于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一旦受到外界困扰就容易引发心理危机。(2)心理原因,研究表明容易产生心理危机的个体在性格上有如下表现:看问题比较消极,缺乏自信心,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情绪不稳定,过于依赖他人,行为冲动等。(3)外来事件的突发刺激,如父母离异、一夜暴富等。

第三,了解处于心理危机时常见的行为表现。一个人处于心理失衡的状态时,会有一些言语、情绪、行为上的表现。根据他们所表征出来的特点,加之平时对他的了解,就能大致判断出哪些人需要帮助,哪些人可以自己扛过去。

一是直接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二是情绪不稳定,容易被激怒,不愿与人交往,容易产生愤恨情绪,行为古怪。三是行为表现异常,比如体重发生明显变化,时常感觉疲惫、无精打采;连续一周以上失眠;没有食欲等。再有就是可能会出现一些自伤、自虐行为。心理危机的行为表现很多,如果没有出现上述现象也并不等于说一定不处于心理危机中。

一般情况下,了解一个人的心理危机程度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面谈诊断法、心理测试法、行为观察法等。

第四,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心理危机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后,才能采取有利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危机干预的目的是为那些将要发生危机或正处于困境、遭受挫折的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以及正常的个人行为,恢复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功能。

危机干预的对象包括危机事件的当事人以及间接受害者,也就是说不仅要干预当事人,还要对当事人周围的人进行干预。

危机干预的原则:(1)构建良好地支持管理机制。在学生团体中加强对心理危机的认识理解,通过他们在第一时间发现危机,从而把它扼杀在萌芽阶段,使危机的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同时还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并得到学生家长支持理解。(2)帮助求助者完善其认知调节系统,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消除错误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片面的人际观念以及单向的思维方式等。(3)帮助求助者完善生物调节系统,对学生而言主要是参与班集体活动,加强体育锻炼。

按照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首先我们应该使在校的每位大学生都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一些鉴别和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去适应社会。同时也能给周围出现这类问题的同学以帮助,使老师和同学尽早的发现这类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篇11

一、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表现及原因分析

为全方位了解当前医科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我们在某医科院校针对目前医科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了专门调查。以该校临床医学系全体女大学生共442人作为研究对象,实测437人,其中一年级91人、二年级93人、三年级89人、四年级88人、五年级82人,平均年龄(20±2.2)岁。本调查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文译本作为测量工具,该量表每个项目均实行5级评分制(1~5分)。以班为单位测量,学生按统一指导语独立填写量表,个人背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系别和年级,不要求填写姓名,以尽量减少学生的顾虑。量表收回后统一编号,数据输入微机,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临床医学系女大学生SCL―90各因子的平均分在1.34~1.92之间,得分比较高的因子是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和抑郁,得分比较低的是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标准差在0.41~0.61之间。与常模青年组比较,调查组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4个因子的平均分都高于常模,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

1.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医学院校的女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这一点尤其值得关注。焦虑是一种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并伴有心悸亢进、脉搏不规则、发汗等生理症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根据我们的深层次调查,我们发现引发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产生焦虑并使其深受困扰的原因主要有:(1)因找工作不畅产生直接的就业焦虑。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毋庸置疑,目前就业体制不尽合理,医科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受到了歧视。一些女大学生担心“毕业即失业”,因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焦虑心理,特别是越到临近毕业时,这种焦虑心理就显得越为严重。(2)因担心无法完成学业而产生的间接就业焦虑。众所周知,医科的学习难度较大、任务也较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进入毕业期的医科院校女大学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繁重的医科学习和实习任务、门类众多的考试,部分医科女大学生由于害怕考试失败影响自尊、就业或前途,对成绩过分看重等原因形成考试焦虑。(3)因家庭因素的影响加重了就业焦虑。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不少患焦虑的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往往出身贫苦,她们深知自己对家庭责任重大,对家人有极深的感情,视自己为家庭的梁柱,希望自己为父母排忧解难,但由于客观原因,自己未必能在激励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暂时无力担负起对家庭的责任,这样日积月累形成非常严重的就业焦虑。

2.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中出现的苦闷忧郁情绪不容忽视。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医学院校的女大学生在“抑郁”指数的得分(1.91±0.56)明显高于常模(1.57±0.61)。这表明,医学院校女大学毕业生的抑郁问题不容忽视。医科女大学生苦闷忧郁多,一方面与其生理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今社会迅速发展、女大学生心理准备不足有关。在毕业分配问题上,一些医疗单位宁要成绩一般的男生也不要品学兼优的女生。在事业与爱情的关系上,很多医科女大学生崇尚自立、自强、自信、自尊,希望事业上有所作为,但男青年在择偶时普遍不喜欢事业心和个性过强的女性,而比较注重容貌、体态,倾向于选择温柔、体贴、善于操持家务的女性。这对女性追求事业产生了压力。另外,长期脱离社会实际、浪漫的校园生活与毕业面临就业压力的严峻社会现实形成反差,也给医科女大学生带来了角色转换时的迷惘和忧虑。这一切不时敲击医科女大学生的心,随着年级的增高,苦闷忧郁也越来越多。

3.部分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本次调查结果也表明,部分医学院校女大学毕业生中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能够成为医科女大学生的,往往是女学生中的佼佼者。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变迁、角色冲突等等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的长期心理积淀,使得医科女大学生仍然难以摆脱我国女性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的一些职业思想方面的自卑心理。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男性与女性之间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传统的女性处于从属角色。长期以来,男强女弱的意识根深蒂固,造成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下。这导致部分医科女大学生对未来事业的期望值比较低,成功的欲望不强烈。她们一方面崇尚独立,追求自我,希望获得平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又害怕竞争,依赖男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部分医科女大学生把家庭定位为男主外、女主内,在择偶标准中也反映出男高女低的倾向,更多地关注家庭和子女,而对事业和自身的成就关注较少,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自卑心理。自卑心理实质上是对自我的一种拒绝、不满、否定,是对个体在认识能力及其他方面的一种自我贬低。情绪上往往表现为: 自信心下降、自我怀疑、过分自责、内心孤独、情绪低落、抑郁、易过敏。这种心理的女大学生往往不满意自己的能力、个性以及外貌等,并在自设的精神压力下使自己陷入困境,常拿别人来比较衡量自己,夸大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不能充分挖掘自己在就业中的性别优势。

4.部分医学院校女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的自我封闭心理。此次调查也表明,部分医学院校女大学毕业生中存在一定的自我封闭心理。许多医科女大学生思维敏捷,情感细腻,格外关注外界的评价,一些很小的事情都可能导致她们的强烈反映,甚至出现情绪波动。令人棘手的是许多医科女大学生对待自己情绪波动的态度,不是积极地去消除化解,而是将其深埋于心。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影响了医科女大学生与他人的交往,失去了向他人学习的机会。同时,过于封闭自己易引起心理障碍,成为他们全身心融入社会职业角色的绊脚石,从而为就业增加了人为的障碍。

二、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适策略

医学院校女大学生是一群独特的群体,她们中的许多人将成为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因此,高度重视医学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对于提升其职场竞争力,为国家培养具备医德和医术的高素质的医护人才具体重大意义。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医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调适活动,促进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

1.重视平等文化,大力提倡男女平等的风气,鼓励男女公平竞争。社会各相关机构及应大力提倡性别平等文化,继续强化对男女平等的宣传,为解决医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创造更好的文化与制度环境。男女性的生理区别在某些程度上决定了男性比较适宜做一些逻辑、推理、风险等方面的工作,女性比较适宜细腻、文静、灵活的工作,两性各有所长,共同发挥工作,将更有利于工作的完成。而且在目前的社会职业角色扮演中,性别的差别越来越不明显,许多所谓男性的工作,女性通过自身的努力也能完成得很好,甚至更出色。从医学发展史上来看,许多知名的医生就是女性。因此,社会相关部门可对医科女大学生实行相应激励、援助机制,鼓励支持她们坚定信心,树立方向,立志成为一名有用的医护人才。同时,我们也应鼓励用人单位量才选人,转变用人观念,以能力的强弱、素质的高低选择医学毕业生,而不能将性别变成了硬性的择人标准,应尽可能地给予女性平等择业、竞争的机会。另外,加强舆论的导向作用,辅以一定的政策保障、经济调控和行政手段,尽可能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规范就业市场,使男女医学生都享有平等竞争的就业机会。

2.以学科为基础,因“性”施教,帮助医科女大学生正视社会性别差异。社会的进步首先体现在女性真正获得社会主体地位,在社会价值中得到平等的认可和追求。因此,医学院校应将性别研究融入现行医学职业指导的教学体制和知识结构。以医学学科为基础,建立现代社会性别意识,因“性”施教,加强就业指导的力度和深度,是医学职业指导教育的必要环节。医学院校应把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医学女性贯穿于学校职业指导教育始终,在不同的职业指导教育环节中始终坚持科学的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如从医科女大学生入学的始业教育着眼,抓住见习、实习进点前教育、毕业离校前就业指导教育等有利环节,大力宣传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提高女性对自身的价值期望;在医学院院校内广泛开设女性学课程,加大女性学研究力度;聘请成功的女医生开设特色讲座,调动女性成才积极性;以辩论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女生理性探讨医学女性的社会价值等,让医科女大学生正视社会性别差异,突破女不如男的思维定势,科学分析和估计自己,做到尊重自己、肯定自己,独立自主,为今后在医学事业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通各种渠道,鼓励医科女大学生大胆进行就业心理咨询。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医科院校女大学生中确实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面对和正视,必须为医科女大学生舒缓内心心理压力提供渠道。目前,许多医学院校已建立了职业咨询门诊,里面包含了心理咨询、职业咨询、职业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设计等,但这些门诊却由于大学生们的偏见而形同虚设,女大学生的顾虑更多。因此医学院校在设立职业咨询门诊的同时,要让大学生们懂得职业咨询的实质与重要性,排除他们的顾虑。对医科女大学生应做更为细致的解释工作。另外,要聘请有专业知识、有爱心、有意志的人员担任职业咨询医生一职,使就业心理咨询、职业素质测评等专业咨询内容起到应有的作用。

4.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预防为主,提高医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修养。调查表明,当前许多医学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解决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而在就业心理疾病的预防方面做得不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预警机制,因此,建立和完善医科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尤为迫切。新生一入学,就应利用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法建立原始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基本情况,对有就业心理疾患的人群,给予重点指导。坚持定期开展心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原始档案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

5.因学科制宜,支持组建不同规模的医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互助组织。医科女大学生特有的胆怯、害羞,使她们有许多问题不愿意向老师、长辈诉说,但女生之间却很容易沟通,这种来自同辈的关爱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由于医科本身的特点,许多学生掌握不少医学知识,因此,医学院校不妨因地制宜,支持并帮助组建不同规模的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互助组织。通过这种民间心理互助组织帮助女大学生舒缓就业心理压力,促进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

6.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作用,为医科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医学院校应建立学科教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专项辅导制度。专业教师在帮助医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应结合其医学知识,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为医科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对女医科大学生更是要多多关爱。医学院校辅导员(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事务性工作,与女大学生有着最广泛、最直接的接触,在了解女学生就业心理状况、实施就业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就业心理疾患较多的医科女大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多与她们谈心、聊天,体察她们微妙的心理变化,排除她们的就业心理积郁;多为她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把预防性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誉观与职业观。

7.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应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为提高就业竞争力奠定基础。医学院校应鼓励医科女大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之外,开拓视野,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培养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为就业增加砝码。通过报刊、新闻、网络、政府公告、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传播媒体,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可充分了解社会大环境对自身专业所带来的挑战、机遇及各种就业创业扶助政策,学会既正视女性就业的严峻形势,又充分挖掘女性在职场上的优势所在,减轻作为女性在就业竞争中所带来的心理反差,正确认识差异的合理性,肯定自我的存在价值,通过合理分配学习任务、增加社会实践锻炼、保持经常性的文体活动,形成健康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意识,打破自我封闭的内心,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在职场上取胜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医学院校大学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医学人才资源,而医科女大学生更是我国当代医生新形象的重要代言人。因此,充分重视医学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的种种表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医学院校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调适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职业指导,关系到未来女性医学人才的前途和发展,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运生,白琴等.开封医专护理系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1(6)

[2]李晶.某医学院大学生需求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

[3]刘宝春.加强女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3,21(1).

[4]王鲁慧,翟德春等.医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1).

大学生心理问题篇12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遇到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择业求职不止是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比较,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着一定的考验。有关的调查显示,现今有众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职业的择选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类问题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第四位。心理问题分别包含了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等,在就业的过程中能不能获得良好的引导及处理,这不止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也会影响到学生本身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主要的心理问题

(一)自我认知不足

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理智仔细地分析自己、真正地感受自己,这是在大学阶段除了学习以外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健全的基准,是职业生涯的最重要第一步。因为生活的相关阅历、社会方面的经验、成长的诸多背景太过简单等原因的制约,大学生不能对自己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客观、充分地了解及认知,进而在自我的评价上存在着一定偏差,这对就业过程与适配职业的择选及获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自卑及自负也是自我评价偏差大的常见体现。

(二)情绪困扰

从大学的校园再到职场上,这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再加上现今的就业压力很大,就使得学生经常处于应激的情况下,进而产生了焦躁、愤怒、抑郁等情绪反差,这些情绪的反应若是过度进展,就会将人的心理平衡破坏,也对人的认知功能有着很大的损害,进而让人们不能对环境及事件进行准确的评价及反应,这样还可能会导致身体或心理病症、轻生等危险问题的出现。

(三)行为表现

1.回避。回避就是知道了什么事情会出现,且在事情发生之前开始尽量地避免这样的事情遇到的行动。比如,大学生经常说的“考研考研,缓刑三年”,其实,回避虽然能缓解心理的应激,不过在诸多时候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应对反应,从本质上解决不了问题。

2.从众。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有些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对主客观的状况考虑不足及判断不准确,盲目地从众。比如几年前的出国、考研。在盲目从众的环境下所做的结果往往不适合自己,最终却还要为此付出代价,致使毕业生的求职出现扎堆的现象,这在客观上就加剧了竞争。

3.攀比。攀比,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地与高标准相比。很多的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进程中会互相比较,不能客观、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及对他人的评价,觉得别人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就感觉心理不平衡,根本不会去认真考虑这个单位适不适合自己,就盲目地进行攀比。这样不仅让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而且还会在攀比时失去了适合自己的机会。

4.依赖。依赖是指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的行为。当今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临就业的竞争及压力,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将希望置于别人的身上,被动地依赖自己的亲戚、朋友、师长、学校等各界的帮助。导致自己深陷被动的择业处境,这样的心理及习惯会成为以后发展极大的阻碍。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形成因素

(一)个体因素导致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形成

1.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也是个体由不成熟过渡到成年期的阶段,从生理、心理、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呈现着过渡的特性,这也会经常导致青年处在诸多的矛盾中,会受到环境的诱因影响致使出现心理问题;在求职的阶段,学生直接要面临的是从学生转化为职业人,在社会角色上有着重大的改变,若是个体本来的心理行为跟不上外界的步伐,那么众多的心理问题就会出现。

2.自我认知及定位的偏差。大学生的成熟度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其经验跟水平也制约着他们对自我的充分、客观的分析及了解;还有中国的大学生是被称为生活在象牙塔中,也就是学生总是对学校以外的生活没有足够的认知与了解。这样就会出现自我认识的不完全、不准确的问题,会导致自我和理想,自我及其他的环境之间存在诸多的矛盾。

3.认知模式的问题。学生存在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化等非常不合理的信念,也会形成个体本身的另一个应激源,成为导致学生出现焦躁、抑郁的负面情绪,或心理障碍的诱因。

4.应对措施及能力不足。大学生因为缺乏心理发展及健康教育等,在面对挫折时总是没有合理有效的应对举措及能力,加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导致某些学生对外界的支持体系有着很强的预防心理,并且还不愿意跟身边的人讲或不愿意求助于学校的心理专业机构。应对措施及能力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事件,也不能很快地恢复心理的平衡。

(二)外界因素导致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形成

1.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就业压力过大。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逐渐地严峻起来,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长,这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应激源。毕业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毕业生及社会间的矛盾加大,并且毕业生还跟我国的社会结构性有很大的矛盾。我国的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都有着非常大的地区性差别,大学生的就业结构非常不平衡。

2.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模式的不足。个体在社会的环境下呈现可以适应一定程度的社会文化,且参加社会活动并为社会所接受,这种进程叫个体社会化。若是个体的社会化没有很好地完成,就会对社会不适应,进而出现心理问题及行为阻碍。校园及职场的距离已逐渐地成为了学生知识到工作能力转化的最大阻碍。

3.外界环境的期许。外界环境会对学生的价值观、认知等的发展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很多时候,社会舆论方面及父母是以精英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觉得大学生就应该要有好工作;并且人们对不一样的社会分工及职业还有很大的偏见存在。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择选就业有着极大的影响,也会导致更大的就业压力。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大力发展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良好地定位

从大学生的自主就业制度施行以来,各个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迎接的毕业生,注重讲就业政策及技巧等就业安置方面的众多内容。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及技巧。应展开专业化、全程化、系统化的全方位职业生涯引导,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以达到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及定位、发展职业性的素质,这对就业进程中学生的众多心理情况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二)强化就业心理辅导,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众多的心理问题及就业问题都是彼此之间交织、相互的结果,这也就要求将心理引导及职业生涯的引导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进行部门工作的互通、互动。在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就业所导致的有关问题,更要将心理引导及进展体现不能缺少的组成模块与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指导。这也能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且提升学生的心理适应程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适应程度也是学生以后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三)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程度

良好的社会化环境是学生适应以后职场的基础,也能有效地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帮学生架起很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能很好地跟职场的人进行交流,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职场中的环境,并依据职业的环境要求,对学生进行有关素质的培养。因为职业对人的要求是多类型的,学生除了要有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有综合的素质。学校要关注软能力的发展,以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发展社会支持体系,强化辅导人员的团队建设

良好的社会体系能够极大地缓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对学生进行认知的引导。学校也应该发展专门的辅导机构,开展多种类的学生自主活动,对学生就业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我们应强化心理辅导者的综合知识素养及背景,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服务,教师要利用自己专业性的知识进行综合引导,及时地处理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五、结语

现今,基本上只要说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人们就会想到是扩招所带来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飞速,让人们得出了这样的简单结论。我国的高等教育根本不是总量供过于求,是结构性供过于求的问题,从而导致众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职业生涯的相关教育,来帮助大学生做良好的方向定位,强化就业前的心理辅导,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力,同时也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度。进而发展社会的相关支持体系,构建心理援助的体制等策略,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社会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靳菲,周涛.结合心理学教育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J].科技信息,2013,(27).

[2]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5).

[3]刘小玲,杨琳.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消极心理及其心理辅导[J].零陵学院学报,2005,(3).

[4]李玉运,贾治辉.高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62-63.

[5]陈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大学生心理问题篇13

 

(一)积极心理学含义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塞里基曼,而积极心理的含义是由谢尔顿和劳拉·金提出的,他们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职特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是以人们积极的因素为研究重点,主张心理学用积极的、固有的、潜在的人们的积极向上的心理为出发点,提倡利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们的心理问题进行解读,从而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积极的力量,最大可能挖掘出潜在的力量,由此获得更好的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积极的内容包括: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积极心理的反动,倡导要利用积极的态度解决心理问题,积极的方式给予适当的解释,获得更积极的观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在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意识在主观上对生活积极兴趣的研究。对过去生活幸福,美好的体验;对现在生活愉快的感觉;对未来生活有更好的憧憬和期待。第二方面,个人的积极心理研究。乐观的心理,具有闯天下的勇气以及善良的心理等。第三方面,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的系统研究。为创造一个更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个人的积极力量,如责任感。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一些高校有专门的心理教育组织,这些组织的设立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心理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他们认为没有心理问题就代表健康,但是心理教育的真正目标是: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显然,没有心理问题与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是不对等的。然而,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们的积极心态,研究人们的善良品质和道德发挥了它特殊的优点。将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大潜力。

 

(一)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积极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同时也是大学生素质扩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培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创新意识,即大学生要拥有不断地进行探索发现更深刻道理的欲望,要善于思考,能够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创新思维,要有一定的自我观点,不一味地追求书上的,善于突破自我;创新知识,在某一些问题上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为自己的观点做支撑;创新能力,即有一定的创新学习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人格,在精神方面,有比别人更大的勇气,更好的自我调解方式,应对不同的困境,能够克服不退缩。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心理暗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暗示就是指通过含蓄委婉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改变和教育,使人们接受这种教育方式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他们的思想能够与心理教育暗示相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够一味采取灌输的方法,要进行一定的情感交流。与被教育者在感情上建立起一定的关系,能够减少被教育者的抵触心理,对于促进被教育者心理健康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暗示工作包括通过语言暗示、环境暗示、行为暗示等等,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不再持续强调自己失败的经验,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次挑战。

 

(三)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建设

 

积极道德人格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追求一定的道德所表现出的善良的一面。在现代大学生的积极道德人格建设中,要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追求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下的各种善行。要增强道德知识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通过道德人格的建设,促成大学生形成正直积极的人生观。利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爱的情感,善良与正直,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养成。

 

在线咨询